耐盐碱自生固氮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论文

耐盐碱自生固氮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论文
耐盐碱自生固氮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论文

耐盐碱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1428宿舍全体成员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采用改良的无氮培养基,从盐碱化土壤中分离出了3株具有耐盐碱能力的固氮菌,编号为:HY-4,MZ-1,JB-2。通过对固氮菌的形态观察鉴定,初步判断为固氮菌。探讨了HY-4,MZ-1,JB-2对酸碱度、渗透压浓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了3株菌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1]

关键词:固氮菌;盐碱土;分离纯化;OD600值。

前言:近年来,化肥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及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在我国兴起。由于固氮菌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提高土壤的氮含量,因而接种固氮菌能促进盐碱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所以固氮菌成为了一个研究新宠。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盐碱地,是一个很好的耐碱固氮菌资源库,若能将其中的耐盐碱固氮菌作用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实现促进植物生长,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改良的无氮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一定耐盐碱性自生固氮能力的细菌,研究酸碱度、渗透压对其生长情况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样品和培养基

土样于2011年5月份从陕西省靖边西草滩,米脂官庄村金泰氯碱厂,安康汉阴采集盐碱化的土壤。采样深度为5~15cm

牛肉蛋白胨培养基

Ashby无氮培养基[2]:甘露醇10g、KH2PO40.2g、NaCl0.2g、CaSO4·2H2O0.2g、MgSO40.2g、蒸馏水1000ml、PH=7

根据土壤盐碱度分析数据改良Ashby选择无氮培养基[3]

1.1.2试剂

甘露醇

KH2PO4(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

CaSO4(分子实验室提供)

MgSO4(重庆北培化学试剂厂)

1.1.3仪器

高压灭菌锅(LS-350L型立式压力蒸气灭菌器江阴滨江医疗设备厂)

培养箱(DNP-9052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摇床(ZJS-1320型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中佳分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MINI-1240苏制105000111号)

PH计(上海康仪)

1.2方法

1.2.1土壤分析[4]

将三个地方的土样分别称取6g,分别放入盛有60ml无菌水的3个三角瓶中,并置于170r/min,30℃的摇床中,一天后取出,制得样品土壤浸出液,并用PH计测出样品土壤中的酸碱度。

1.2.2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将已置好的样品土壤浑浊液,分别在试管中进行浓度梯度稀释。选取三个稀释度

(10-4~10-6)的稀释液0.1ml涂布于Ashby无氮固体培养基上,每个浓度重复3皿。把已涂好的培养皿放入30℃的培养箱内恒温培养3~5天后,挑取生长较大及不同形态菌落纯化数次,直到有规则单菌落出现,将单菌落转至斜面培养基,直至菌落长起,置于4℃冰箱保存,备用。

1.2.3耐盐碱固氮菌的筛选

将已保存的各菌株接种到150ml装有60ml无氮液体培养基的三角瓶中,30℃,170r/min,培养四天后,再接种到150ml装有60ml改良后的无氮液体选择培养基中,30℃,170r/min扩大培养,摇瓶培养5天后,测定菌液的OD600值,筛选出具有一定耐盐碱性的菌株。以上每个步骤均设3个重复和1个空白对照。

1.2.4菌株的鉴定

将筛选出的具有一定耐盐碱能力的菌株分别接种到Ashby无氮培养基平板上,30℃倒置培养5天,观察其菌落形态特征。利用革兰氏染色镜检观察菌体形态。

1.2.5渗透压对耐盐碱固氮菌生长影响的探究

根据土壤分析结果把JB-2,MZ-1,HY-4的Ashby无氮液体培养基的PH分别固定为

9.00,8.00,7.00,将NaCl浓度设为0.5%,1%,2%,3%,4%,5%,同样将3株菌

的菌悬液2ml接入其中,置于30℃,170r/min的摇床培养1天,测定其OD600值。设置3个重复和1个空白对照。

1.2.6酸碱度对耐盐碱固氮菌生长影响的探究

把Ashby无氮液体培养基的起始PH值设定在6.5,7.5,8.5,9.5,10.5,11共6个水平,NaCl 浓度为2%,将3株菌的菌悬液接入2ml装有液体培养基的摇瓶中,置于30℃,170r/min 的摇床培养一天,测定其OD600值。并设置3个重复和1个对照。

2结果与分析

2.1土壤分析结果

通过对样品土壤的简单分析,知道了3个地方土样中大概的酸度。如下表一:

表一样品土壤酸度

样品PH值

靖边9.20

米脂8.30

汉阴7.94

依据土壤分析后的数据,可为选择培养基,配置不同PH和盐度的培养基提供一定的依据。

2.2自生固氮菌株的分离纯化的结果

利用无氮培养基平板,从供试的3个地方的土壤样品中分离出了具潜在固氮能力的,菌落形态不同的9株菌。

3个地区的样品中,汉阴样品土壤中的固氮细菌数量和种类比较多,菌落类型数量约为5个,靖边、米脂土壤中固氮细菌数量和种类较少,且二者数量差异不大,菌落类型数量在2~5个。

2.3耐盐碱固氮菌的分离纯化结果

将9种菌株在加有高盐和高碱的无氮液体选择培养基中连续培养后,测得OD600值。结果表明,其中3株菌(HY-4,MZ-1,JB-2)的OD600值分别为:0.463,0.471,0.492.

它们为长势较好的优势菌,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

2.4菌株的鉴定结果

在Ashby无氮固体培养基上,HY-4菌株的菌落呈圆形,不透明,湿润粘稠状;MZ-1菌株的菌落呈小圆形,不透明;JB-2菌株的菌落呈煎蛋形,中间为乳白色,四周透明。

染色表明,3株菌都为革兰氏阴性菌,短杆状,单生对生皆有,成对的菌体呈“∞”排

列。

3株菌经过其形态上简单、粗糙的鉴定,可初步判断为自生固氮菌,且具有一定的耐盐

碱能力。

2.5渗透压对耐盐碱固氮菌生长影响

为了考察固氮菌对渗透压的适应能力,我们测定了3株菌在不同NaCl浓度下,菌生长

的OD600值。

表二:不同的NaCl浓度下菌生长的OD600值

样品PH0.5%1%2%3%4%5% HY-47.000.6590.6620.6890.3870.1760.127 MB-18.000.6610.6740.7160.3940.1820.128 JB-29.000.6650.6760.7340.4830.2730.228

3株菌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当NaCl浓度为2%时,菌生长的OD600值最大;当NaCl

浓度达到4%时,菌生长的OD600值低于0.3;而当NaCl浓度在0.5%~3%时,菌生长的

OD600值保持在0.3~0.8之间,表现出一定的嗜盐性。

在一般的盐碱地0~15cm深土壤含盐量在0.5%~4%之间,即使是在重度盐碱化区的表层

土中,含盐量只在1%~10%之间。[5]

因此,如果不考虑土壤其它因素的影响,3株菌都能适应一定的盐碱土环境。

2.6酸碱度对菌生长的影响

HY-4,MZ-1,JB-2的生长情况在不同初始PH值条件下的变化情况如下表三及图1所示。

表三不同PH下菌生长的OD600值

样品PH=6.5PH=7.5PH=8.5PH=9.5PH=10.5PH=11

HY-40.2420.4190.6870.5700.4630.304

MZ-10.2720.4240.7190.5850.4700.347

JB-20.2830.4320.7390.5970.4950.433

图1不同PH下菌生长的OD600值折线图

从总体变化来看,3株菌在PH=8.5时OD600值最大,在PH处于7.5~11之间时都可生长

较好,OD600值在0.3~0.8之间,且变化不是特别明显,这说明菌对酸碱度,尤其是碱度

具有比较好的适应性。

其中JB-2的OD600值比HY-4,MZ-1的OD600值大,说明它在碱性环境下生长比其它2

株菌相对较好。

3讨论

从三个地方的盐碱土样中筛选出了3株耐盐碱性较好的固氮菌,HY-4,MZ-1,JB-2。探讨了其3株菌对酸碱度、渗透压的适应性,3株都具有一定的耐碱性能。

其中,JB-2的生长优于其它2株菌,表现出了更好的酸碱适应能力,JB-2在NaCl浓度为2%时,表现出了较好的生长,在PH=7.5~11时,生长在0.3以上,变化不是很明显,这能说明其具有一定的嗜盐性和耐碱性,该研究对于部分盐碱地的生态修复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本实验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1)由于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没有对3株菌的进一步生理生化试验的研究以及其生长曲线的测定;(2)本实验测定菌生长时OD值的大小来反应菌株的生长状况,从而间接的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菌株固氮能力的大小,并且不能排除自养菌的干扰。所以在今后的试验工作中,仍需改进,可以采用直接反应菌固氮能力强弱的方法,对菌株进行研究,以后还可以在菌株对抗菌素耐药性方面[6],其它环境因素等方面对菌的生长和固氮能力进行继续深入的研究,这将为开发自生固氮菌资源为微生物固氮菌肥生产菌株筛选提供参考。

致谢:我们小组实验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高老师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常老师的帮助,以及微生物实验室各位学长学姐和同学们的热心指点,在此对帮助我们的所有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沈世华、荆玉祥,中国生物固氮研究现状[J]科学通报,2003,3:535~540

[2]沈萍、范秀荣、李广武,微生物实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张巍、冯玉杰、陈桥,耐盐碱固氮菌的分离筛选及固氮特性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8,31(5):22~25

[4]冯玉杰、张巍、陈桥等,松嫩平原盐碱化草原土壤理化特性及微生物结构分析[J]土

壤,2007,39(2):301~305

[5]牛灵安、郝晋民、辜莉等,盐渍土改造区土壤养分的时空变异性研究[J]土壤学报,

2005,42(1):84~90

[6]宋铁英、郑伟文、陈永聪、李三署,固氮菌的分离及其对抗菌素耐药试验初报[J]福

建农业学报,1999,14(5),181~186.。

高一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题及答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补充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A. 过滤B.分液C.结晶D.蒸馏 2.用天然水制取纯度较高的水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A.煮沸并加入石灰纯碱 B. 加明矾搅拌 C. 进行多次过滤 D.蒸馏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⑧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 . 分液、萃取、蒸馏 B. 萃取、蒸馏、分液 C . 分液、蒸馏、萃取 D. 蒸馏、萃取、分液 4下列从混合物中分离出其中的一种成分,所采取分离方法正确的是()A.由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可用酒精把碘水中的碘萃取出来。 B.水的沸点是100℃,酒精的沸点是78.5℃,所以,可用加热蒸馏方法使含水酒精变成无水酒精。 C.氯化钠的溶解度随着温度下降而减少,所以,用冷却法从热的含有少量氯化钾浓溶液中得到纯净的氯化钠晶体。 D.在实验室中,通常采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方法制取氧气。我们可以用溶解、过滤的方法从反应产物中得到二氧化锰。 5.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或事故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不慎将酸溅到眼中,应立即用水冲洗,边洗边眨眼睛 B.不慎将浓碱溶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 C.酒精灯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D.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条件下慢慢加浓硫酸 6.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蒸发时正确的操作是()A.把浑浊的液体倒人蒸发皿内加热

B.开始析出晶体后用玻璃棒搅拌 C.蒸发时液体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1/3 D.蒸发皿中出现大量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7.过滤后的食盐水仍含有可溶性的CaCl2、MgCl2、Na2SO4等杂质,通过如下几个实验步骤,可制得纯净的食盐水:①加入稍过量的Na2CO3溶液;②加入稍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入稍过量的BaCl2 溶液;④滴入稀盐酸至无气泡产生;⑤过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③②①⑤④B.①②③⑤④ C.②③①④⑤D.③⑤②①④ 二、填空题 8.粗食盐中除含有钙离子、镁离子、硫酸根离子等可溶性杂质外,还含有泥砂等不溶性杂质。我们食用的精盐是用粗食盐提纯而得到的。通过教材中“粗盐的提纯”及你做过的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 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上蒸发皿(蒸发皿中盛有NaCl溶液);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如何运用最简方法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离子?。如果有,应该如何除去SO42-离子?。 (3)在粗盐经过溶解→过滤后的溶液中滴加饱和Na2CO3溶液,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请问这步操作的目的是。 (4)将经过操作(3)后的溶液过滤。请问这一操作能除掉哪些杂质? 。 (5)实验室里将粗盐制成精盐的过程中,在溶解、过滤、蒸发三个步骤的操作中都要用到玻璃棒,分别说明在这三种情况下使用玻璃棒的目的:溶解时:。 过滤时: 。 蒸发时:。 9.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面的问题 (1)分离沸点不同但又互溶的液体混合物,常用什么方法?试举例说明。

药物分离与纯化技术提纲(自制).

第一章绪论 1.药物分离与纯化过程分为机械分离与传质分离,机械分离针对非均相混合物,传质分离(物质传递)针对均相混合物,分为平衡分离过程与速度控制分离。 2.分离剂可以是能量或物质(质量)。 第二章药物分离纯化前的预处理技术 1.预处理的目的:将目的产物转移到易于分离的相态中(液相),同时除去大部分杂质,改变流体特性,利于后续分离。 2.药物成分的形成阶段只能获得含有目的药物成分的混合物,难以进行药物分离。 3.预处理主要完成任务: (1)去除大部分可溶性杂质(阳离子、生物大分子) (2)采用凝聚或絮凝技术,将胶体状态的杂质转化为易于分离的较大颗粒。(3)改善料液的流动性,便于固液分离 (4)固液分离 (5)将胞内产物从细胞内释放出来 4.沉淀技术: (1)高价离子:Ca2+、Mg2+、Fe3+ a影响离子交换 b对药物降解加速催化作用 (2)生物大分子(可溶性黏胶状物):蛋白、核酸、多糖 a粘度增大,影响固-液分离。 b乳化作用,吸附离子基团。 5.沉淀法去除杂质常用的方法:等电点沉淀法,变性沉淀法,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反应沉淀法。 6.等电点沉淀法原理: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溶液PH值处于等电点时,分子表面净电荷为0,双电层和水化膜结构被破坏,由于分子间引力,形成蛋白质聚集体,进而产生沉淀。

7.变性沉淀法原理:利用蛋白质、酶、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对某种物理或化学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实现分离。 8.盐析法概念:在高浓度的中性盐存在下,蛋白质(酶)等生物大分子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降低,产生沉淀的过程。 9.盐析法影响因素: (1)盐析剂的性质和加入量 (2)溶液的pH值 (3)蛋白类化合物的性质 (4)蛋白浓度 (5)温度 10.常用的凝聚剂:AlCl3·6H2O、Al2(SO43·18H2O(明矾)、 K2SO4·Al2(SO43·24H2O、FeSO4·7H2O、FeCl3·6H2O、ZnSO4和MgCO3等。 11.凝聚作用与絮凝作用的区别:凝聚作用是指某些电解质(凝聚剂)作用下,破坏胶体系统分散状态,而使胶体粒子聚集过程,而絮凝作用是通过架桥作用将许多微粒聚集在一起,形成粗大的松散絮团的过程。 12.助滤剂:具有一定刚性的颗粒或纤维状的固体。 13.常用助滤剂:硅藻土,珍珠岩,活性碳等。 14.细胞破碎方法 (1)机械法:高压均浆法(可大规模操作),珠磨法(可较大规模操作)、超声破碎法、X-press法 (2)非机械法:酶解法、化学渗透法、渗透压法、冻结融化法、干燥法。 15.高压匀浆法原理:细胞悬浮液在高压的作用下从阀座与阀之间的环隙高速喷出,每秒速度高达几百米,高速喷出的浆液又射到静止的撞击环上,被迫改变方向从出口管流出。细胞在这一系列高速运动过程中经历了剪切、碰撞及由高压到常压的变化,从而造成细胞破碎。 第三章萃取技术

(生物科技行业)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

第二节生物固氮 高考要求: 共生固氮微生物和自生固氮微生物 生物固氮的意义 生物固氮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考向指南: 根瘤的产生与根瘤菌的关系 生物固氮肥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实例 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_____还原成氨的过程。自然界中有两类固氮微生物,分别是___固氮微生物如____;____固氮微生物如_______。 大气中N2共生根瘤菌自生圆褐固氮菌 氮是催化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各种___,以及与光合作用过程有关的____和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 酶A TP NADPH 在每年种植大豆的农田改种蚕豆,结果发现蚕豆根部根瘤菌很少,产量也比较低。试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根瘤菌有特异性,不同根瘤菌只能与它有关的豆科植物发生互利共生 对豆科作物进行拌种是提高豆科作物产量的一项有效措施。非豆科作物一旦能够自行固氮,不仅能够明显地提高粮食而且有利于的保护。 根瘤菌,产量,生态环境 共生固氮微生物与自生固氮微生物的区别是前者与绿色植物,只有侵入到时才能固氮,后者在土壤中能够;共同点是______________。互利共生,根内,独立固氮,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 地球上的固氮有三条:______固氮、______固氮、______固氮(闪电等)。其中________是植物利用氮的主要来源。 大气中的氮必须通过为主的方式,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动物则必须通过动植物才能获得氮素;而动物体内的部分在分解中产生的含氮废物和动植物尸体中的氮物质,必须经过的作用,最终转化成,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或在情况下,经另一种细菌将其转化成,最终转化成,返回大气中。 土壤获得氮素的两个主要途径: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_。 生物固氮施用含氮的肥料 下列关于生物固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固氮微生物将自然界中的含氮化合物还原成氨的过程 B、固氮微生物将空气中的、N2还原成氨的过程 C、将空气中游离的氮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 D、生物将大气中的氮及其氮的化合物转化为氨态氮的过程

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的专项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题(含答案)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详解】 A、除去KCl溶液中的K2CO3,加入适量的硝酸钙溶液,硝酸钙与碳酸钾反应生成硝酸钾和碳酸钙沉淀,过滤可除去碳酸钙,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钾,故A不正确; B、除去BaCl2溶液中的HCl,加入过量Ba(OH)2溶液,除去了杂质但引入了新杂质Ba(OH)2(过量的),故B不正确; C、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属于强酸,不能通过比较溶液的pH来区分,故C不正确; D、氢氧化钠固体加水溶解会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硝酸铵固体加水溶解会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可鉴别二者,故D正确。故选D。 2.下表中,除去物质所含少量杂质的方法和反应类型归类均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铜和氧气加热生成氧化铜,反应为化合反应,氧化铜和氧气加热不反应,可以除去铜粉,故A正确; B、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B不正确; C、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故C不正确; D、硫酸钾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和硝酸钾,引进新杂质硝酸钾,故D不正确。 故选A。 3.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除去CO2中的HCl气体,将混合气体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NaOH不仅与杂质氯化氢反应,还与原物质二氧化碳反应,不符合除杂的“原物质不减少”原则,不能用于除氯化氢杂质,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区分尿素CO(NH2)2、NH4Cl和NH4NO3,加熟石灰研磨闻气味,只能区分出尿素,NH4Cl 和NH4NO3都与熟石灰反应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无法区分,选项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区分稀HCl( 酸性)、Na2CO3溶液(碱性)、NaCl溶液(中性),滴加紫色石蕊溶液,紫色石蕊遇稀HCl显红色,遇Na2CO3溶液显蓝色,遇NaCl溶液显紫色,可以通过观察颜色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 1、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 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大多数细菌、酵母菌、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所谓平板,即培养平板的简称,它是指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盛固体培养基的平皿。这方法包括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固体培养基用琼脂或其它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这种由Kock建立的采用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行,100多年来一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最常用手段。1.1 稀释倒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悬液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1: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1.2 涂布平板法 因为将微生物悬液先加到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其做法是先将已熔化的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

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一、目的要求: 1、学习微生物纯系分离、培养方法。 2、掌握划线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方法。 二、基本原理: 为了生产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往往需要从自然界混杂的微生物群中分离单一的菌种,这种获得单一菌株纯培养的方法称为微生物的分离。 为了获得某种微生物的纯培养,可采用下列两种方法:一种是提供有利于该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最适培养基及培养条件。如要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则其培养基中是不能含有N源,这种培养基就比较适于能利用空气中N2的微生物。另一种方法是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以抑制人们所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分离土壤中真菌,往往在分离真菌的马丁培养基中加入适当的孟加拉红,链霉素和金霉素等化学药品,目的在于抑制细菌生长,这样更有利于获得其纯培养。土壤中微生物数量众多,在肥沃土壤中固氮菌数量也很多,自然界中多数氮素养料是由微生物固氮的结果,固氮菌一般可分为自生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两类。 要分离自生固氮菌,常用阿斯毕无氮培养基这种选择培养基,控制其适宜环境条件,使它在培养基上大量繁殖,然后通过稀释法和划线分离纯化法,使它在培养基上形成单菌落,如分离

所得不纯,需要进一步纯化,直到得到纯种. 三、材料与仪器 1、培养基:阿斯毕无氮培养基。 2、菜园土。 3、灭菌培养皿、镊子、剪刀、接种针、酒精灯等 四、方法与步骤 (一)富集培养: 1、用已灭菌后冷却至50o C左右的阿斯毕培养基倒成平板。 2、用已灭菌的镊子将黄豆粒大的菜园土摆入已冷凝的平板培养 基上。 3、正面放置培养箱中培养,28o C培养3~4天后,在土粒周围有混 浊半透明的胶状菌落出现,有的在后期会产生褐色的色素。(二)划线分离纯化:(下次实验) 1、用已溶化至50o C阿斯毕培养基倒入平板。 2、用接种环挑取上述菌落少许,在冷凝平板上进行划线分离,而后置28o C培养4天。 划线方法如图:

生化分离《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实验题目

2009生化分离工程实验(闭卷考试) 2012生化工艺实验 简答题(23选6题,每个实验选一题) 1.在咖啡因的提取实验中,为什么加CaO? 2.索氏提取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画图)?工作原理? 3.咖啡因升华过程中用到了什么装置?咖啡因的升华结晶应注意哪些操作? 4.茶叶咖啡因的提取实验中,浓缩去除乙醇的过程中用到了哪些设备? 5.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蛋白质是如何去除的? 6.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如何鉴定DNA的纯度? 7.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RNA是怎样去除的? 8.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氯仿-异戊醇的作用是什么?离心后分哪几层? 9.动物脏器DNA提取实验中,为什么用0.1M NaCl-SSC间歇式的搅拌猪肝? 10.离子交换层析分离鸡卵黏蛋白实验(上半部),粗提过程中用哪种试剂去除杂蛋白?用哪种试剂沉淀得到粗黏蛋白? 11.鸡卵黏蛋白离子交换层析实验中,所用树脂是哪种?树脂为什么预处理,如何预处理? 12.DEAE-纤维素是哪种类型离子交换剂,如何预处理DEAE-纤维素? 13.在鸡卵黏蛋白离子交换层析实验中固定相、流动相分别是什么? 14.简要画出离子交换层析系统中所用设备组成图。 15.离子交换层析分离鸡卵黏蛋白实验(上),为什么提取液的pH在3.5左右? 16.离子交换层析分离鸡卵黏蛋白实验(下),pH6.5的用意何在? 17.简述反胶团萃取甘薯中淀粉酶的实验原理 18.栀子黄提取实验中,栀子苷是如何去除的?为什么用此方法去除? 19.栀子黄提取实验中,如何鉴定藏花红素中栀子苷的去除情况? 20.栀子黄提取实验中,吸附前为什么将滤液稀释至240mL乙醇? 21.栀子黄提取实验中,吸附前为什么将滤液pH调至3 22.大蒜SOD提取实验中,是如何去除杂蛋白的?PBS与丙酮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3.大蒜SOD提取实验中,用哪种方法测定SOD活性?其原理是什么? 1. 在咖啡因的提取实验中,为什么加CaO? 答:吸取水分,防止咖啡因蒸汽溶于水; 中和鞣酸; 2. 索氏提取装置有哪几部分组成?(画图)

根际细菌分离纯化及鉴定实验方案

根际土壤细菌分离纯化及鉴定实验方案 一、方法: 稀释涂布分离法 二、培养基: 1、GPM 培养基(Glucose Peptone Meat extract Agar) 2、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NB ) 3、金氏培养基B (King ) 4、CSEA 培养基(Cold extracted soil extract agar) 5、YG 6、NA 7、无氮培养基 8、分解纤维素菌筛选培养基 9、TSA 培养基 三、实验流程 梯度稀释 涂板分离 挑取不同的单菌落于斜面培养 液体培养及液体保种 提取DNA PCR 扩增 酶切带型分型确定操作单元 连接转化 克隆子挑选及PCR 鉴定 测序 序列拼接 建树 采集根际土壤样品

四、具体实验方案 1、采集根际土壤样品:将植株根系及附着的根际土壤一同装入无菌袋带回实验室。 2、土壤样品稀释及选择合适浓度梯度进行涂板分离:梯度稀释土壤样品,取10-1、10-2、10- 3、10- 4、10- 5、10-6六个梯度涂板,每个浓度梯度涂3个平行,过后放于37℃培养箱中培养1-2d观察菌落生长情况。选择合适的浓度平板,根据形态、大小、颜色,挑取不同菌株的典型单个菌落,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 3、挑取不同单菌落于斜面保种:通过上述的分离纯化步骤,可筛选得到不同的菌株,对筛选到的菌株接种于斜面放于37℃培养箱中培养。最后斜面放于4℃冰箱保存,备用。 4、液体培养及保种:从斜面上挑取菌苔于相应的液体培养基中放摇床上震荡(转速160r/min,37℃)培养。过后吸取菌液与灭过菌的甘油按7:3的比例于1.5ml灭过菌的EP管中放于-20℃保种。剩下的菌液用于以下实验。 5、提取DNA(CTAB法): (1)取1.5ml菌液于1.5ml离心管中,12000r/min离心2min,弃上清。 (2)向沉淀物中加入350ul双蒸水,重新悬浮沉淀。 (3)加入20ul10%SDS和3ul的蛋白酶K(20mg/ml),混匀,于55℃温育1h。 (4)加入50ul 5mol/L NaCl溶液,充分混匀,再加入50ul CTAB/NaCl溶液,混合后再65℃温育30min。 (6)冷却后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25:24:1),小心上下颠倒混匀,12000r/min离心5min,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EP 管,重复此步骤2-3次,直至分层界面无白色沉淀。 (7)加入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小心颠倒混匀,12000r/min离心5min将上清液转移到新的EP管。 (8)加入0.6倍体积的异丙醇,轻轻混合直到DNA沉淀下来,12000r/min离心15min弃上清。 (9)向离心管中加入75%乙醇,12000r/min离心5min洗涤DNA沉淀,小心弃上清,重复洗涤1次,弃上清将离心管倒置于吸水纸上,晾干。

1-2-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09年海淀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B.蒸馏实验必须使用温度计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D.过滤(如图)时,可将悬浊液从烧杯直接倒入漏斗中 【解析】制蒸馏水时,因水的沸点是100 ℃,即沸腾产生的气体为水蒸气,故不需温度计。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 【答案】BD 2.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和煤油 B.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和酒精分离开来 C.利用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 D.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 【解析】水和酒精互溶,不分层,故无法分液。 【答案】 B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①分层,②互溶,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③单质溴能溶于水,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分离以上三种混合液应选A。 【答案】 A 4.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D.硫酸铜、氢氧化钙 【解析】A项,NaNO3和NaOH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B项,CuO和MnO2都不溶于水;D项CuSO4、Ca(OH)2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而KCl和MnO2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 【答案】 C 5 A.萃取法B.过滤法 C.蒸馏法D.分液法 【解析】两种物质的熔点都很低,在常温下都是液体,二者都溶于水,说明甲和乙可以

【实验报告】微生物学实验报告格式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格式 专业学号 姓名 实验一、???培养基的配制和高压蒸汽灭菌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实际用到哪些试剂、材料、玻璃器皿等都要写出,包括数量) 四、实验步骤(按照实际步骤填写,切忌抄袭) 五、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六、思考题 1、简述培养基的配制原则? 2.为什么湿热灭菌比干热灭菌法更有效? 3.高压蒸汽灭菌时,为什么要先将灭菌锅锅内的冷空气完全排尽? 实验二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这是个综合实验,请大家回顾三周来的所有操作步骤,将其整理成连贯完整的一份报告,注意每次实验的衔接,不要把其他的实验项目写进来,但也不要漏写该实验的相关步骤。)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整个综合实验有涉及到的材料都要列出) 四、实验步骤(详叙每周所做的相关步骤) 五、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六、思考题 1、划线分离时,为什么每次都要将接种环上多余的菌体烧掉?划线为何不能重叠? 2、如何从自然界中分离自己所需要的纯培养? 实验三平板培养测数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实际操作有涉及到的材料都要列出) 四、实验步骤(详叙相关步骤) 五、实验结果 六、注意事项(自己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注意点) 七、思考题 1、平板菌落计数法中,为什么溶化后的培养基再冷却至45℃左右才能倒平板?

2、本次实验是否成功?如果失败,试分析原因。 实验四简单染色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描述所观察到的细菌的显微形态) 六、思考题 1、简单染色要获得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 实验五革兰氏染色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三、实验材料(包括菌种、染料、玻璃器皿)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结果(黏贴染色结果图片并判断自己分离到的菌种是G还是G+-?) 六、思考题 1、革兰氏染色要获得成功,有哪些问题需要注意,为什么?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练习 题及答案解析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09年海淀高一检测)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使用分液漏斗分液时,应将漏斗颈上的玻璃塞打开 B.蒸馏实验必须使用温度计 C.用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 D.过滤(如图)时,可将悬浊液从烧杯直接倒入漏斗中 【解析】制蒸馏水时,因水的沸点是100 ℃,即沸腾产生的气体为水蒸气,故不需温度计。过滤要用玻璃棒引流。 【答案】BD 2.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利用分馏的方法从石油中分离出汽油和煤油 B.利用分液的方法将水和酒精分离开来 C.利用结晶的方法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 D.利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泥沙 【解析】水和酒精互溶,不分层,故无法分液。 【答案】 B 3.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蒸馏、萃取B.萃取、蒸发、分液 C.分液、萃取、蒸馏D.蒸馏、萃取、分液 【解析】①分层,②互溶,乙醇与水的沸点不同,③单质溴能溶于水,更易溶于有机溶剂,故分离以上三种混合液应选A。 【答案】 A 4.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等操作,可将下列各组混合物分离的是() A.硝酸钠、氢氧化钠B.氧化铜、二氧化锰 C.氯化钾、二氧化锰D.硫酸铜、氢氧化钙 【解析】A项,NaNO3和NaOH都溶于水,无法用过滤法分离;B项,CuO和MnO2都不溶于水;D项CuSO4、Ca(OH)2溶于水后两者会发生反应;而KCl和MnO2可用过滤法分离,然后蒸发滤液即可得到KCl。 【答案】 C 5 物质熔点沸点密度 水中溶解 性 甲- 98 ℃ ℃ g·cm-3可溶 乙- 84 ℃ 77 ℃ g·cm-3可溶 A.萃取法B.过滤法C.蒸馏法D.分液法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纯化方法

微生物菌种的分离和纯 化方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5a1888161.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 1、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 单个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称为菌落。当固体培养基表面众多菌落连成一片时,便成为菌苔。不同微生物在特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的菌落或菌苔一般都具有稳定的特征,可以成为对该微生物进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大多数细菌、酵母菌、以及许多真菌和单细胞藻类能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孤立的菌落,采用适宜的平板分离法很容易得到纯培养。所谓平板,即培养平板的简称,它是指固体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盛固体培养基的平皿。这方法包括将单个微生物分离和固定在固体培养基表面或里面。固体培养基用琼脂或其它凝胶物质固化的培养基,每个孤立的活微生物体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形成的菌落便于移植。最常用的分离、培养微生物的固体培养基是琼脂固体培养基平板。这种由Kock建立的采用平板分离微生物纯培养的技术简便易行,100多年来一直是各种菌种分离的最常用手段。 1.1 稀释倒平板法 首先把微生物悬液作一系列的稀释(如1:10、1:100、1:1000、1:10000),然后分别取不同稀释液少许,与已熔化并冷却至50℃左右的琼脂培养基混合,摇匀后,倾入灭过菌的培养皿中,待琼脂凝固后,制成可能含菌的琼脂平板,保温培养一定时间即可出现菌落。如果稀释得当,在平板表面或琼脂培养基中就可出现分散的单个菌落,这个菌落可能就是由一个细菌细胞繁殖形成的。随后挑取该单个菌落,或重复以上操作数次,便可得到纯培养。 1.2 涂布平板法

中考化学综合题专题复习【除杂分离和提纯】专题解析含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含有的少量碳酸钠,可采用的方法是①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②加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③加入适量的稀盐酸④加入适量的石灰水() A.①或③B.②或③C.②或④D.③或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二氧化碳不和碳酸钠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此项错误; ②氯化钡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反应时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故此项正确; ③盐酸能和碳酸钠反应,且生成氯化钠,不会带入新的杂质,此项正确; ④氢氧化钙溶液能和碳酸钠反应,但反应时会生成氢氧化钠,带入新的杂质,此项错误,故选B。 2.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木炭粉(CuO)——在空气中灼烧 B.KCl溶液(CaCl2)——通入过量的CO2气体,过滤 C.NaCl溶液(Na2CO3)——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过滤 D.H2气体(HCl气体)——依次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和浓硫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杂质的要求是:要把杂质除去,但不能除去需要的物质更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详解】 A、木炭粉会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不但氧化铜没有除去,还把需要的物质除去了,选项A不正确; B、通入的二氧化碳不能与氯化钙反应,不能除去氯化钙,选项B错误; C、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虽然把碳酸钠除去了,但是带入氢氧化钠这种新的杂质,选项C错误; D、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水蒸汽通过浓硫酸后会被浓硫酸吸收,选项D正确。故选D。 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实验】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

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自酿葡萄酒中酵母菌的分离与纯化 一、实验目的:掌握无菌技术的操作,尝试用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酵母菌。 二、实验步骤 (1)制备培养基(马铃薯琼脂培养基):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已完成) (2)分离纯化 实验 步骤 操作流程流程叙述操作目的、作用 接种方法一:点燃酒精灯 ↓ 1.灼烧接种 环并冷却 ↓ 2.沾取菌液 ↓ 3.平板划线 ↓ 4.转动培养 皿约70°角 ↓ 5.灼烧并冷 却接种环 ↓ 6.平板划线 ↓ 7.倒置培养 用火柴点燃酒精灯,保证实验操作在酒精 灯火焰进行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至烧红, 让接种环自然冷却 打开装有菌液的试管,塞子要拿在手上, 将试管口通过火焰灭菌,将冷却的接种环 伸入菌液中,沾取菌液。将试管口通过火 焰灭菌,用塞子塞住试管 左手将皿盖打开一条缝隙;右手把沾有菌 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3到5条 平行线(不要划破培养基),盖上培养皿盖 逆时针旋转培养皿约70°角 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直至烧红让接 种环自然冷却 从第一区域划线的末端开始往第二区域划 线,重复以上操作,在三、四、五区域划 线,注意不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 相连。(也可以用连续划“Z”字形线的方 法 倒置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 污染 清除; 防止杀死菌种 防止塞子被污染; 清除的杂菌 接种到培养基表面 调整角度,准备第二区域 的划线 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连 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 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 基的表面 减少培养基内的水分蒸 发,使培养基保持湿润; 防止水珠回流打散菌落 在右图所示 的培养皿内 用笔模拟接 种环画出两 种平板划线 法的划线轨 迹 接种 方法 二: 1.系列稀 释操作 准备六只试管 ↓ 分别加入4.5mL蒸馏水并灭菌,编号 ↓ 取 mL菌液放入第1支试管并混匀 ↓ 从第1支试管取0.5ml菌液放入第2只试管并 混匀 ↓ 重复步骤,直至最后一支试管 2.涂布平 板操作 滴加100μL菌液到培养基表面 ↓ 引燃涂布器,待酒精燃尽后,冷却8~10s ↓ 把培养皿打开一条缝 ↓ 在培养皿盖内侧进一步冷却涂布器,均匀涂布 菌液,转动培养皿,涂匀 ↓ 盖上皿盖,放置10min ↓ 倒置培养皿,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清除涂布器上的杂菌 使菌液均匀分布在培 养基表面 使液体被充分吸收 结果 观察 观察划线平板和涂布平板上的菌落形态、颜 色、大小,可挑取少量菌落制成临时装片,显 微镜下观察。 对菌落进行初步鉴定 1

1.1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练习题打印版

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练习题 1.能够用来鉴别BaCl2、NaCl、Na2CO3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AgNO3溶液B.稀硫酸C.稀盐酸D.稀硝酸2.实验室进行NaCl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位置;③放置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A.①③②④⑤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④⑤3.提纯下列物质除去其中的杂质(括号中为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正确的是() A.H2SO4(HCl):AgNO3溶液、过滤B.KNO3(K2SO4):Ba(NO3)2溶液、过滤 C.Cu(CuO):盐酸、过滤D.CaCO3(CaO):水、过滤 4.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CO2-3、OH-等三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三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 A.①②④②③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5.现有三组溶液:①汽油和氯化钠溶液②39%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A.分液、萃取、蒸馏B.萃取、蒸馏、分液C.分液、蒸馏、萃取D.蒸馏、萃取、分液 6.某溶液中含有较大量的Cl-、 2 3 CO、OH-3种阴离子,如果只取一次该溶液就能够分别将3种阴离子依次检验出来,下列实验操作顺序中,正确的是()。 ①滴加Mg(NO3)2溶液;②过滤;③滴加AgNO3溶液;④滴加Ba(NO3)2溶液A.①②④②③ B.④②①②③C.①②③②④D.④②③②① 7.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杂质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H 2SO 4 HCl AgNO 3 溶液、过滤 B.KNO 3 K 2 SO 4 Ba(NO 3 ) 2 溶液、过滤 C.Cu CuO 盐酸、过滤 D.CaCO 3 CaO H 2 O、过滤 8.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正确的是() A.某溶液中加硝酸银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l- B.某溶液中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SO2-4 C.某溶液中加NaOH溶液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Cu2+ D.某溶液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有Ba2+ 9.可用于分离或提纯物质的方法有:() A.过滤B.升华C.加热分解D.洗气法 10.下列分离混合物的操作中,必须加热的是()

药物分离纯化

1.什么是化学萃取?影响化学萃取的因素?溶质与萃取剂之间的化学作用? 2.什么事截留分子量?各种分离膜(如微滤、超滤、纳滤)的截留组分范围怎样? 3.什么是乳化现象?消除乳化的方法有哪些? 4.什么是反萃取、萃取相、萃余相? 5.什么是有效成分和有效部位? 6.什么是双水相萃取技术?有哪些特点? 7.什么是半仿生提取法?其优点有哪些? 8.什么是分子印迹技术,其特点如何? 9.什么是分子蒸馏,其操作过程如何,有哪些特点? 10.依据分离记理,色谱法分为哪几类? 11.根据料液和溶剂的接触和流动情况,萃取操作过程如何划分? 12.什么是凝胶色谱,其分离机理如何,有哪些用途?其操作过程如何? 13.什么是住色谱,如何操作? 14.活性氧化铝有哪些类型?特点是什么?其含水量关系如何? 15.何为浸漉法,去操作过程如何? 16.离子交换树脂有哪些类型,影响其选择性的因素?其操作过程如何? 17.容积提前中药有效成分时,选择溶剂的原则,常见容积大机型大小如何? 1分离纯化过程: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等手段,或将这些方法结合,将某混合物系分离纯化成两个或多个组成彼此不同的产物的过程。 分离纯化技术:在工业中通过适当的技术手段与装备,耗费一定的能量来实现混合物的分离过程,研究实现这一分离纯化过程的科学技术。 1、药物分离的特点:(1)药物的品种繁多,结构复杂,不同来源的药物性质差别很大,采用的分离技术原理和方法也多种多样。(2)以天然形式存在的药物,或生物来源的药物通常含量较低,杂质的量远远大于有效成分的量。分离过程需要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使有效成分的含量不断提高。(3)药物中很多品种特别是天然成分和生物活性物质具有稳定性差、易分解、易变性等特点,在选择分离方法时需要考虑被分离物质的性质,采用适当的分离方法和条件,以保证产品的稳定性(4)从药物研究到药品生产,分离在量上的差别很大,小到 以鉴定、含量测定的6- 10g级,大到生产的吨级的纯化。(5)药品的质量要求高,必须达到国家标准,生产环境需要达到一定的洁净度,防止环境对产品的污染。 2、分离纯化方法按原理分为机械分离和传质分离。 3、萃取:将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选择性地转移到另一相中或选择性地保留在原来的相中(转移非目标化合物),从而使目标化合物与原来的复杂机体相互分离的方法。反萃取:调节水相条件,将目标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萃取操作。萃取相:当溶剂与混合液混合后成为两相,其中一个以萃取剂为主(溶有溶质)的称为萃取相。萃余相:另一个以原溶液为主的(即溶剂含量较低)称为萃余相。萃取液:利用蒸馏、蒸发和结晶等方法除去萃取相中的溶剂后得到的液体称为萃取液。萃余液:利用蒸馏、蒸发和结晶等方法除去萃余相中的溶剂后的液体称为萃余液。化学萃取:也称反应萃取,是利用脂溶性萃取剂与溶质之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溶性复合分子实现溶质向有机相的分配。影响化学萃取的因素:(1)被萃取药物的结构(2)pH的影响(3)温度的影响(4)无机盐的存在(5)溶质的结构(6)萃取剂(7)稀释剂。 4、化学萃取中,溶质与萃取剂之间的化学作用主要有:(1)配位反应(2)阳离子交换反应(3)离子缔合反应萃取(4)协同反应萃取。 5、根据料液和溶剂的接触和流动情况,可以把萃取操作过程分成单级萃取操作和多级萃取

设计实验:微生物菌种的分离纯化、培养、、鉴定 以及保藏技术

设计实验:微生物菌种的分离纯化、培养、、鉴定以及保藏技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大肠菌群分离纯化、鉴定的原理。 2.掌握平板表面涂布法、平板划线法的分离技术。 3.学习掌握菌种保藏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菌种的分离纯化 从混杂微生物群体中获得只含有某一种或某一株微生物的过程称为微生物分离与纯化。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及应用中,不仅需要通过分离纯化技术从混杂的天然微生物群中分离出特定的微生物,而且还必须随时注意保持微生物纯培养物的“纯洁”,防止其他微生物的混入。 1.涂布平板法 因为将微生物悬液先加到较烫的培养基中再倒平板易造成某些热敏感菌的死亡,且采用稀释倒平板法也会使一些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琼脂中间缺乏氧气而影响其生长,因此在微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纯种分离方法是涂布平板法。 2.平板划线法 最简单的分离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其原理是将微生物样品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多次作“由点到线”稀释而达到分离目的的。划线的方法很多,常见的比较容易出现单个菌落的划线方法有斜线法、曲线法、方格法、放射法、四格法等。 大肠菌群的培养鉴定 大肠菌群能在乳糖胆盐液体培养液中生长,并且产气产酸,使培养液变色。还能在伊红美兰固体培养上生长,形成黑紫色的菌落,有的还有金属光泽。其他病原菌的菌落呈粉红色。再做镜检观察是无芽孢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呈红色)。即可鉴定是有大肠菌群的菌存在。 菌种保藏 菌种保藏是将微生物的菌种经长时间的保存,不污染其它杂菌,及可保持其形态特征和生理性状,减少变异,防止衰老,以便于将来使用。 保藏菌种一般是选用它的休眠休,如孢子;芽孢等等,并且要创造一个低温;干燥;缺氧;避光和缺少营养的环境条件,以利于休眠体能长期地处于休眠状态。对于不产孢子的微生物,应使其新陈代谢处于最低状态,又不会死亡,从而达到长期保存的目的 三.实验器材 1.菌种:污水中的大肠菌群、酵母菌和霉菌 2、培养基:乳糖胆盐液体培养基、伊红美蓝琼脂(EMB)、营养琼脂培养基、麦芽汁固体斜面培养基 和马铃薯固体斜面培养基。 3.器材:接种环、安培瓶、干燥器、冰箱、产气管、试管、培养皿、无菌平皿、无菌玻璃涂棒移液管、电炉、双目显微镜、恒温培养箱、无菌操作台、高压灭菌锅、恒温干燥箱等。 4.试剂:革兰氏一(草酸铵结晶紫)、革兰氏二(路哥氏碘液) 、革兰氏三(95%乙醇)、 革兰氏四(蕃红);试剂:医用液体石腊(比重0.83~0.89)。 四.试验方法及步骤 1.大肠菌群的分离纯化 第一天 a.涂布平板法:将已熔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倒入无菌平皿,制成无菌平板,冷却凝固后,将一定量的含大肠菌群的污水滴加在平板表面,再用无菌玻璃涂棒将菌液均匀分散至整个平板表面,置培养箱中37℃培养24小时。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 第二天 b.平板划线法:经培养后挑取单个菌落,接种环以无菌操作沾取少许菌落,在无菌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平板表面进行连续划线,微生物细胞数量将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并逐步分散开来,如果

耐盐碱自生固氮菌的分离与纯化实验论文

耐盐碱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1428宿舍全体成员 (延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采用改良的无氮培养基,从盐碱化土壤中分离出了3株具有耐盐碱能力的固氮菌,编号为:HY-4,MZ-1,JB-2。通过对固氮菌的形态观察鉴定,初步判断为固氮菌。探讨了HY-4,MZ-1,JB-2对酸碱度、渗透压浓度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了3株菌具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1] 关键词:固氮菌;盐碱土;分离纯化;OD600值。 前言:近年来,化肥对农业生产的负面影响及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生物肥料的研究应用在我国兴起。由于固氮菌能固定大气中的氮气,提高土壤的氮含量,因而接种固氮菌能促进盐碱环境下植物的生长,所以固氮菌成为了一个研究新宠。我国部分地区存在盐碱地,是一个很好的耐碱固氮菌资源库,若能将其中的耐盐碱固氮菌作用植物,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实现促进植物生长,达到改良盐碱地的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采用改良的无氮培养基从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具有一定耐盐碱性自生固氮能力的细菌,研究酸碱度、渗透压对其生长情况的影响。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1.1.1供试样品和培养基 土样于2011年5月份从陕西省靖边西草滩,米脂官庄村金泰氯碱厂,安康汉阴采集盐碱化的土壤。采样深度为5~15cm 牛肉蛋白胨培养基 Ashby无氮培养基[2]:甘露醇10g、KH2PO40.2g、NaCl0.2g、CaSO4·2H2O0.2g、MgSO40.2g、蒸馏水1000ml、PH=7 根据土壤盐碱度分析数据改良Ashby选择无氮培养基[3] 1.1.2试剂 甘露醇 KH2PO4(天津市化学试剂三厂) CaSO4(分子实验室提供) MgSO4(重庆北培化学试剂厂) 1.1.3仪器 高压灭菌锅(LS-350L型立式压力蒸气灭菌器江阴滨江医疗设备厂) 培养箱(DNP-9052型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摇床(ZJS-1320型科大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中佳分公司)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MINI-1240苏制105000111号) PH计(上海康仪) 1.2方法 1.2.1土壤分析[4] 将三个地方的土样分别称取6g,分别放入盛有60ml无菌水的3个三角瓶中,并置于170r/min,30℃的摇床中,一天后取出,制得样品土壤浸出液,并用PH计测出样品土壤中的酸碱度。 1.2.2自生固氮菌的分离纯化 将已置好的样品土壤浑浊液,分别在试管中进行浓度梯度稀释。选取三个稀释度

中考化学 除杂分离和提纯综合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除杂分离和提纯 1.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氯化钠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②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固体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③铁粉能与CuSO4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④Na2CO3能与过量的Ca(OH)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钙,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②④方法不正确,故选D。 【点睛】 本题为除杂题,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KC1易溶于水,泥沙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选项A正确; B、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B正确; C、盐酸能与过量的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再过滤除去过量的碳酸钙,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选项C正确; D、Ca(OH)2能与过量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碳酸钠(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D不正确。故选D。 【点睛】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3.下列选项中的除杂方法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解析】 【分析】 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详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