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老师高,学生矮

铅笔长,粉笔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

公共汽车大,小汽车小

松鼠轻,大象重

教学后记:

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一课时认识1—5的数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8-9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认、读、写1-5各数,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经历1-5各数的抽象过程,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表示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体验与同学交流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能认读写1―5各数。

教学难点:初步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

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 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 谁矮? 二比一比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三做一做 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排队。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 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 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 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五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 说一说。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 老师高,学生矮 铅笔长,粉笔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呈现情景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二比一比 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 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 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 说哪个轻、哪个重。学生回答谁轻谁重。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与体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实践与应用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一年级数学上册 分类教案 冀教版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了解分类的含义。 能力教学点:能够按照给定的标准对熟悉的事物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的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 德育教学点: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分类的过程,体会分类的好处。 教学难点:通过实践活动体验分类结果在同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教具准备:课件.各小组操作用的图片(P*例分一分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分类,揭示分类的含义 1.大家喜欢逛超市吗? 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到超市看看,在去之前老师有个要求,同学们在看的时候要认真的观察,看谁能告诉大家你看到了些什么?发现了什么? (课件出示超市部分商品专柜图) 2.提出问题:大家看到的东西真多啊!那么这些商品在摆放上你有没有发现什么呀? 生,我看到超市把吃的都放在一起了。 我看到超市把玩具都放到了一起。 我看到超市把衣服都放在一起了…… 3.揭示课题:摆放得很有规律,吃的放在一起,用的放在一起了。同学们观察地很仔细。像超市中这样摆放东西,还有在生活中把相同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数学王国里就叫“分类”。(板书课题。) 4.聪明的小朋友想一想,超市里这样分类地摆放物品有什么好处呢? (整齐.干净.漂亮.方便) 说得很对,同学们想得真全面,分类地摆放东西实际上就是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许多方便。 (二)动手操作,体验分类 1.谈话 同学们,老师昨天也去超市了,而且还给你们买来了许多礼物呢!每个小组一袋礼物,老师送的礼物是什么?小组互相说一说。 2.指名说一说有哪些礼物。 3.小组活动,进行分类 4.指名汇报,学生自评,师适时点拨,这些东西都是干什么用的?吃的放在一起,穿的放在一起,学习用品放在一起。 5.整理学具。 (三)联系生活,巩固分类的意义 生活中的许多物品都是分类摆放的,这样能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方便,那么,你们能说一说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什么是分类摆放的吗? 学生畅所欲言。教师适时评价,孩子们是生活的有心人。 (四)实践延伸,学以致用。 1.谈话 分类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看到过爸爸妈妈收拾房间吗?请看这个小朋友的房间,(课件出示课本65页练一练第2题。) 大头蛙说太乱了,你们有什么感觉?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比较 单元教材分析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同样多、多些、少些 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课件、椅子和花片 学习方式: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高矮、长短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6—7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年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二

+5 - 3 -6 +7 -4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易错题集(二) 姓名 学号 总分 (一) 1、 在空格里填上合适的数。 18、( )、14、12、( )、8 13、( )、15、( )、17 2、看图写出四个算式。 3、一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是( );18里面有( )个一和( )个十。 9和7的和是( ),差是( )。 4、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 )和( )。18的相邻数是( )和( )。6和8中间的数是( )。 5、比15大1的数是( ),13比10多( )。 6、16的个位上是( ),表示( )个一,十位上是( ),表示( )个十。 7、比16大、比19小的数是( )和( )。 8、14后面连续三个数是( )、( )、( )。 9、计数器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10、5的右边是( ),左边是( )。 11、个位上是6,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 ),读作( )。 12、19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13、比8多5的数是( ),( )比19少9,10比5多( )。 14、被减数和减数都是9,差是( )。 15、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一位数是( ),它们的和是( ),差是( )。 16、20里面有( )个十,比14大比20小的数有( ) 17、在算式15-2=13中,15是( )数 2是( )数 13是( )。 18、在算式11+6=17中,加数是( )和( ),和是( )。 19、在3、5、8、11、7、20、19、13中,一共有( )个数,从左边起,7排第( ),第4个数是( ),这几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最大的数是( ),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____ 20、 9+5=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让不同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九个单元:比较、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物体、合与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是:进位加法。这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1、知道多少、同样多,会比较大小、长短、轻重、高矮 2、熟练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个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3、初步知道加、减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符号=、>、 6、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7、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8、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准备课:走进数学 走进数学 教学目标: 1 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2 让聋生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及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感受位置及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时间:3课时 左右教学设计总第1课时 内容: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3页。 教学目标:知识及技能: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过程及方法: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及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左、右及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在活动中感受左、右及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授课类型:新授 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游戏法、 教具准备:系列学习用品、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做游戏,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做动作。 师: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刚才有些同学弄错了左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

二、体验感悟: 1、黑板的左边有值日表。黑板的右边有窗户。 我的左边是、、。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脚,右边有一只脚。数学书在语文书的左边; 铅笔盒在语文书的右边、、、、、、、 2、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摆放书桌上的用品。 3、同桌互动:生1:你右手拿的是数学书。生2:你右手拿的是铅笔盒。、、、 4、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队列游戏:教师请几位小朋友到前面来做游戏。 教师发口令:立正、向右转、向左转、举起右手、放下右手、举起左手…… 教师继续发口令。 通过他们的队列表演,你发现了什么? ***同学,你说一说现在你自己的位置。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练习试题(全册)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练习试题 第一单元比一比 【例1】最高的画“√”,最矮的画“O”。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高和矮的认识,通过看图可知道左边的树占4个格,中间的树占2个格,右边的树占3个格,所以左边的树最高,中间的树最矮。左边的树下画“√”,中间的树下画“O”。 解答: 【例2】在最长的后面画“O 解析: 这是一道比较物体长短的题目。图中三条线的左端已经对齐,观察右边,即可得出最短的;如果右边的端点到达同一点,就观察那条线弯曲,弯曲的越多就越长,据此解答。 解答:

【例3】在最重的下面画“√”,在最轻的下面画“O”。 解析: 这是一道比较轻重的题目,解题关键是确定一个参照物。先比较鸭和鹅的重量,一只鹅相当于两只鸭子的重量,说明一只鹅比一只鸭子重;两只鸭子的重量相当于三只鸡的重量,说明一只鸭子比一只鸡重,由此可知,鹅最重,鸡最轻。 解答: 【例4】水池中的哪个球最重?哪个球最轻?分别给它们涂上红色和黄色。 解析: 这是一道比较轻重的题目,一年级的学生就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来判断。同样大小的球放入水中,沉入水底的最重,漂在水面的最轻,由此得出结论。 解答:

第二单元 10以内数的认识 【例1】数一数,在括号中填上合适的数。 1)个,)个。 2),最少的是()。 3少2个。 4 5同样多。 解析: 此题考查数数的知识和数的比较。在数数的过程中,要按照顺序数。或者从上到下数,或者从左到右数,以免漏掉数错。要求谁比谁多或少的个数,首先找出相比较的图形的个数,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也可以用减法列式计算解决。 解答: 1 2 3、 4、1 5、3 【例2上的数。 解析: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课书共安排了十个单元,“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的单元安排和主要内容如下: (一)数与代数(共七个单元) 第一单元走进数学 创设师生、生生交往的情境和空间,帮助学生适应学校生活感知数学就在身边,就在生活中。在认识同学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前后、左右,了解学生的认数情况。 第二单元认识10以内的数 通过学生熟悉的情境和事物,使学生认识10以内各数,认识。、=、,等数学符号的含义,知道10以内各数的顺序,并会表示物体的个数以及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第四单元合与分 通过操作,感知合与分的方法,体会把一组物品“分”成两部分和把两部分“合起来的含义,知道10以内各数的组成。 第五单元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通过参与观察、探究、交流等活动掌握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能准确进行计算。 第七单元认识11——20各数 通过熟悉的事物认识11——20各数,能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顺序,能用大于、等于、小于和词语描述20以内的大小,培养初步的估计意识。 第八单元认识钟表 结合生活经验认识钟表,知道钟面上表示的整时、半时、大约几时。 第九单元20以内的加法 结合熟悉的事物和情境,在操作、尝试计算的过程中,学习20以内的加法,会正确地进行口算。 (二)空间与图形(共一个单元) 通过身边熟悉的实物,认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能用眼、手等感官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三)统计与概率(共2个单元) (四)实践活动(共五个活动) 二、教学目标: 1、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与位置。 2、认识符号大于、等于、小于的含义,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

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材编写说明 (新版)冀教版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编写说明 一、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20以内数的过程,理解20以内数的意义。体会加、减法的含义,掌握20 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能准确进行运算。 2、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的过程。了解简单的几何体。 3、经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二)数学思考 1、能用20以内的数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简单现象,在佑计、猜数等活动中发展数感。 2、在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几何体、搭积木等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观察、操作等活动的基础上,能发现简单事物中的规律。 4、能自主尝试,独立思考问题,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三)问题解决 1、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 2、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3、体验与他人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情感态度 1、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能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2、在他人帮助下,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 3、了解可以用数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课程内容 (—)数与代数 ●数的认识 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20以内数的意义,能认、读、写20以内的数,会用2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和位置。 2、理解符号>、=、<的含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20 以内数的大小。 3、能运用20 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数的运算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2、能熟练地口算2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3、能进行2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探索规律 探索简单事物中和加法计算中的规律。 (二)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认识 1、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体。 2、能对简单几何体进行分类。 (三)统计与概率 ●数据统计活动初步 能根据给定的标准或者自己选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感受分类与分类标准的关系。 (四)综合与实践 1、通过实践活动,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 2、经历实践、操作的过程,进一步理解所学知识。 三、单元内容编排 根据教育部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比例,数学课程占学校总课时的 13%~15%,每个学期可安排68~79课时。本册教科书编排11个单元(包括整理与评价),共 54 课时,机动课最少17节。各单元内容和课时安排如下。 走进数学……………………………………………………2课时 一比-比……………………………………………………2课时 (机动1课时) 二 1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机动2课时) 三认识图形………………………………………………1课时 搭积木……………………………………………………1课时 (机动1课时) 四合与分…………………………………………………3课时 (机动1课时)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套试卷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卷 特别说明:本试卷为最新冀教版小学生一年级试卷。全套试卷共11份。 试卷内容如下: 1. 第一单元使用(1份) 2. 第二单元使用(1份) 3. 第三单元使用(1份) 4. 第四单元使用(1份) 5. 第五单元使用(1份) 6. 第六单元使用(1份) 7. 第七单元使用(1份) 8. 第八单元使用(1份) 9. 第八单元使用(1份) 10. 期中检测卷(1份) 11.期末检测卷(1份)

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画一画。 1.长的画“”,短的画“○”。 2.高的画“”,矮的画“○”。 3.重的画“”,轻的画“○”。 二、比一比。 1.最高的画“”,最矮的画“△”。 2.最厚的画“△”,最薄的画“○”。 三、最长的画“”,最短的画“△”。 1. 2. 四、最重的画“”,最轻的画“△”。 1.

2. 五、水最多的画“”,最少的画“△”。 六、把下面的树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列。 七、在最高的蜡烛下面画“”,最矮的下面画“△?”。 八、解决问题。 1.哪条路近?在近路旁画“”。 2.谁高一些?在高的小动物下面画“”。

3.下面两块石头,哪一块放入杯子里,水面上升得高一些?画“”。

第一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1. (○)() (○)() 2. (○)() ()(○) (○)() 3. ()(○) (○)() 二、1. △ 2. ○△ 三、1. △ 2. △ 四、1. △ 2. △ 五、△ 六、④①③② 七、( )( )( )( )()(△?) 八、1. 提示:上面的路近。 2. 3. 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看图写数。 二、填一填。 1.7和9中间的数是( ),比1还小的数是( )。 2. 3.分类,填数。 1 4 9 5 0 7 6 8 10 比5小的数有( )个,比5大的数有( )个。从左数,第四个数是( ),0排第( )。 三、数一数,圈一圈,比一比。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一年级数学试卷 监考老师请注意:读一题,做一题,每题读三遍。 一、比一比。(1、2题各2分,3题4分,共8分) ()()()() 二、填一填。(1题4分,2、3、4、5题各2分,6题3分,共15分) 1、 上面共有()颗星。把左边的4颗圈起来, 是从右数第() 颗,把从左数第12颗涂上颜色。 2、17里面有()个一和()个十。 3、8+7=7+ =()。 4、根据6+8=写两个减法算式:。 1、比大小,在大的下面()内 画“√”。 2、比高矮,在矮的下面()内 画“√”。 ()() ()()3、比轻重,在最重的动物下面()内 画“√”,在最轻的动物下面画“×”。

5、按顺序写数。 18 16 6、按规律填数。 0 3 6 三、看谁算得又对又快。(每题2分,共30分) 5+5=9-4=7+9=1+9+8=5+5-0=11-3=7+0=8-8=8-3-5=12-7=19-6=10+7=12+5=7-6+6=17-8= 四、在里填上“>”、“<”或“=”。(每题1.5分,共6分) 14 8+5 5+7 12 15-6 5+6 8+8 18-2 五、你认为谁和其它动物不是同一类,请把它圈起来。(共3分) 六、数一数,再填空。(共6分)

七、看图列式计算。(每题5分,共10分) 八、解决问题。(1、2题各5分,3题12分,共22分) 1、飞走了多少架? ?个 (个) 13个 ?个 (个) 一共有15 架飞机 (架)

2、妈妈买了8个 , 买 的个数和 同样多。 和 一共 买了多少个? 3、 (1)三人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2)根据以上信息再提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不会写的字可写拼 音) 问题一: 算 式: 问题二: 算 式: 聪聪做了5朵花 亮亮做了6朵花,红红做了8朵花。 (个) (朵)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让例外的孩子在数学上得到例外的发展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九个单元:比较、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物体、合与分、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分类、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 本册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难点是:进位加法。这部分知识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深刻的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用的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 1、知道多少、同样多,会比较大小、长短、轻重、高矮 2、烂熟的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个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3、初步知道加、减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烂熟的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4、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5、认识符号=、>、 6、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7、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8、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10、体会学习数学的欢乐,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1、认真作业、书写整齐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风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合适交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知识点与易错点

一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 1、比高矮的方法:把事物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看顶端确定高矮。 (易考题型:书P5页第3题) 2、比长短的方法:把物体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一端对齐,看另一 端确定长短。(易考题型:书P5页第2题) 3、比轻重的方法: (1)用已有经验直接判断(2)借助测量工具比较 (易考题型:书P7页第1题和第4题) 温馨提示:孩子在考试过程中,如果是三种物体比较,一定是找三种中的最大、最小,不能是三种都选。 第二单元 1、数字1—9的书写占格要求:田字格的左侧(易考点:5和8的 书写,书P9页和P10的写一写) 2、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后,有剩余的那种物体多,没有剩余的那 种物体少,如果两种物体都没有剩余,就说这两种物体的数量同样多。(易考题型:书P13第1题和第3题) 3、当两个物体的数量相等时,用“=”表示;当两个物体的数量不 相等用“>或<”表示。(易考题型:能按照书P14—15蓝色框里的样子写;书P15的第2题、第3题和第4题) 4、数字0的意义:既可以表示一个也没有,也可以表示起点。

5、数字10的书写占格要求(书易考题型:书P18的做一做和P19 页的写一写) 6、几和第几:“几”表示物体的个数,“第几”表示其中一个物 体的位置。(易考题型:书P21的第2题) 温馨提示:提醒孩子遇“第几”的问题时,看清楚是从左数还是从右数 7、10以内的顺序: 从前往后数是:0、1、2、3、4、5、6、7、8、9、10 从后往前数是:10、9、8、7、6、5、4、3、2、1、0 第三单元 1、长方体:6个面,相对的两个面大小完全相同 2、正方体:6个面,6个面完全相同 3、圆柱体:上下一样粗,上下两个圆面一样大。平放能滚动,立 着不能滚动 4、球体:可以任意方向滚动 (易考题型:书P25的第2题) 第四单元 2-10的合成与分解 (易考题型:在凑十法和退位减法中的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