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物质的溶解 教案1(浙教版八上)

1.5.4 物质的溶解 教案1(浙教版八上)
1.5.4 物质的溶解 教案1(浙教版八上)

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四)

学习目标

1.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涵义。

2.会进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表达式的变形。

3.初步进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4.懂得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质溶解度之间的关系,会进行一定温度下的某溶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课堂学习设计

[课前练习]

1.溶有较多溶质的溶液称为 浓 溶液,溶有较少溶质的溶液称为 稀 溶液。

2.浓溶液 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稀溶液 不一定 是饱和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在同一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 一定 比它的不饱和溶液要浓一些。

3.要配制5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5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2.6克)。

(1)25克氯化钾应溶解在多少克水里?

(2)在25克水里能溶解多少克氯化钾?

(3)配制71.3克饱和溶液,需氯化钾和水各多少克?

[解] (1)

克克6.42100 =克25x x =58.7克 (2) 克克6.42100=y

克25 y =10.65克 (3) 克

克6.426.142=z 克3.71 z =21.3克(氯化钾)需水50克

[科学探究]

一、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的意义

1.在工农业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研究中, 很多情况都需要知道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

溶质的多少。如:(1)我们人体胃中的胃酸过多或过少都会使人得胃病;(2)医院用的生理盐水、消毒用的酒精;(3)农业上施肥、配农药等。这些情况如果只知道溶液的浓稀是不够的,需要知道溶液浓稀的程度,即需要对溶液的组成进行定量具体的表示。

2.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很多,其中最常见的是溶液中 溶质的质量分数 。

二、溶质的质量分数

1.涵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指 溶质 质量与 溶液 质量的比值。

2,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液质

m m =剂质质m m m +

(1)溶质的质量分数只是一个比值, 没有 单位;

(2)溶质的质量分数可以用小数或 百分数表示;

(3)公式的变换形式:m 质=m 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

三、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关系

1.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

(1)固体的溶解度是在 一定的温度下 ,100克溶剂中达到 饱和 状态时所溶解溶质的质量。它有单位,单位是 克 。大小主要由溶质和溶剂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外界 温度等条件有关,与溶质、溶剂的多少 无关 ,溶液一定要 饱和 。

(2)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在整个溶液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无单位,大小由溶质、溶剂的多少决定,与溶质、溶剂的性质 无关 ,与外界温度等条件 无关 ,溶液不一定 饱和 。

2.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P %)与溶解度(S)的关系:

P %=S

S +克100或S =P P -100×100克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现有40克食盐溶液,经蒸发得到食盐固体8克,求这一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题中已知溶质(食盐固体)的质量为8克,溶液(食盐溶液)的质量是40克,根据关系式可解:

溶质的质量分数=液质

m m =克

克408=0.2或20%

[答] 略

[例2] 医院里配制生理盐水(溶质的质量分数为o.9%的食盐溶液)100千克。求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

[解] m 质=m 液·P %=100千克× 0.9%=0.9千克

m 水=m 液—m 质=100千克—0.9千克=99.1千克

[答] 略

[例3] t ℃时10克A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蒸发5克水,保持温度不变,刚好能成为t ℃时A 的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7.5%,求:

(1)t ℃时A 物质的溶解度;

(2)10克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 (1) S =P P -100×100克=5

.371005.37-×100克=60克 (2)m 质=m 饱液·P %=5克×37.5%=1.875克

所以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克克10875.1=18.75% [答] 略

[课内练习]

1.(1)10克食盐溶于90克水中,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

(2)将上述溶液倒出一半,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又是多少?(10%)

(3)向(1)中所得溶液中加入25克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又变为多少?(8%)

(4)向(1)中所得溶液中加入15克食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又变为多少?(20%)

(5)若要使(1)中溶液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两倍,则应蒸发多少水?(50克)

2.20℃时,食盐的溶是36克,在20℃时能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6%的食盐溶液吗?为什么?

[解] 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克

克13636=26.5%,即20℃时最浓的食盐溶液只能是26.5%,所以20℃时是不可能配制成36%的食盐溶液的。

[课时小结]

重点: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涵义。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探究)

教案1.4.5 物质的溶解性(探究) 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一、教学目标:1、知道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2、初步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变量控制法。 3、激发学生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教具准备:天平一台、烧杯一只、滴管一支、玻璃棒一根、药匙2个、食盐适量、冷热水、钟 一只(公用)。 三、教学过程: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物质溶解性的一些知识,其实溶解这种自然现象,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家能举一写例子吗? 生:冲咖啡、冲奶粉、在菜里加盐和味精…… 师:大家举了很多例子,那么,既然溶解现象在生活中这么普遍,我想,我们应该更进一步地来观察它,比如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这一节课,就以食盐为例,我们来探究一下溶解快慢和哪些因素有关。 [板书]科学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 师:科学探究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接触了,在第一章学习中,我们一起做过三个探究,那,大家来回忆一下,当时我们是怎样来探究的,或者说探究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生: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事实与证据,检验假设,合作与交流[板书] 师:那么,我们就根据这个步骤,来探究“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影响因素”。首先,我们要学会根据探究的主题提出问题,针对今天的主题,同学们认为今天这个探究活动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生:影响食盐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或其近似的) 师:问题出来以后,我们就要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积累的经验来进行猜测和假设。 生:可能和水温的高低有关;可能和食盐的粗细程度(颗粒大小)有关;可能和水的质量与食言的质量比有关;还可能和搅拌与否有关。[板书] 师:大家又是怎么想到的? 生:冲奶粉的时候一般都用热水,说明……;冲的时候,还要搅拌一下,说明……还有市场上出售的需要冲、泡的饮料。多数是研成细细的粉末,很少见到是大块大块的固体。师:经过同学们的互相补充,大致形成了这么几种猜测,但生活中的经验不等于科学结论,要知道这些猜想是否与事实相符,我们需要亲自验证一下,但在动手实验之前,我们还要怎么样? 生:设计实验方案 师:对。但老师有一个小小的疑问,这个溶解快慢该怎样判断呢? 生:溶解时间。时间越长表明溶解越慢,时间越短表明溶解越快。 师:大家可以回头看一下,实验室的后面有一面钟,大家可以根据它来判断时间的长短。

物质的溶解性(浙教版)教案

第五节物质的溶解性(第一课时) [设计意图]: 本节内容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例,对物质的溶解建立初步的认识,本节课题中引入提出的5个具体问题,也是5个实验需要探究的,是本节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物质溶解的能力不同且在一定的条件下不能无限制地溶解。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着外界条件(如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了解气体溶解的一些情况,物质溶解时有吸热或放热现象。 【知识目标】: 1、蔗糖、酒精在水中的溶解,汽水冒泡等为例确认固体、液体、气体都能溶解 于水。 2、以蔗糖和食盐在水中的溶解现象为例,确认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3、以蔗糖碳酸钙在水中的溶解为例,确认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并不相同。以色 拉油在水中和香蕉水中所呈现的现象为例,确认同种物质在不同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并不相同。 4、以蔗糖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溶解为例,说明物质在不同温度中的溶解能力并不 相同;以汽水为例,说出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溶解的能力越弱。 5、氢氧化钠和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为例,确认物质溶解时可能放出热量,也可 能吸收热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再一次让学生明白观察、实验和思考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 【方法与过程】通过学生认真观察,培养归纳能力。 【课前准备】学生用:小烧杯(至少两只)、试管2支、药匙、温度计两支、玻璃棒、蔗糖一瓶+5克一包、食盐5g一包、水、色拉油、香蕉水、氢氧化钠(固)、硝酸铵(固) 教师用:学生用一套、大瓶雪碧(供学生用)、饱和石灰水、碘、白纸片(4cm ×试管宽)、试管、橡皮塞、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火柴、试管4支 【教学手段】师生共同参与、探究,得出结论;媒体辅助教学

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水》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案(新版)教科版

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教材简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和平时的生活经验,学生知道食盐、白糖、味精、红糖等物体在水中能够溶解,知道通过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本节课将要研究比较不同物质(以食盐和小苏打为例)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学生将学习到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对比实验。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对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进行比较,明白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有限的,且不同的物质溶解的数量是不同的。 聚焦环节,通过提问和联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出本课主题“同样多的水中,不同的物质溶解能力一样吗”。 探索环节,主要编排了2个学生探索活动。探究活动1让学生根据一年级学习实践过的体验,说一说哪些物体能够溶解在水中。探究活动2是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的能力不同。实验时可以采用书本上的先取20克食盐和小苏打然后平分成8份,这种方法在教师准备材料时需要花费较多时间,称量好20克食盐和小苏打后将它们先平分成2份,再平分成4份。最后平均分成8份;也可以采用平勺定量法,即用2克的勺子盛一勺食盐或小苏打,用尺子刮去多余的,这种方法易操作,但刮的力度、深浅会不同,还有将盐洒出等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是本课的主要活动,通过对比的方式对实验现象有直观的感受。其中探究活动2为本课的核心活动,为保证其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空间,教学时可把探究活动1前置到聚焦环节。 研讨活动,通过分析全班小组的实验数据,分析出食盐和小苏打在相同的水中溶解能力是不同的。并组织学生研讨“为什么我们在做上面实验的时候,要一份一份地加入?”通过研讨,让学生认识到,在实验的过程中,“要等前一份完全溶解之后才能加入后一份”这一实验方法的目的和意义,使学生初步建立起控制实验变量,防止干扰的实验意识。 拓展环节,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物质,比如味精、红糖、白糖等,让这些物质也溶解在水中,并自主去研究、比较它们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从更加广泛的角度说明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 【学情分析】 在本课开始前,学生已经知道了生活中有不少物体能够溶解在水中,知道通过搅拌能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但是对于小苏打和书本中出现的碱平时接触较少,不清楚它们的样子及在生活中的作用。同时对于“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的不同”也比较模糊。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1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 [教师演示]:汽油洗油漆的实验 提问:你知道汽油为什么能洗掉油漆吗? [学生回答]:是因为油漆能溶于汽油中 [教师问]:在生活中你对有关的物质溶解有什么现象和疑问吗? 二、[导出]新课《物质的溶解性》 学生提出疑问:如 1、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 2、例外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3、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变不变的吗? 4、蔗糖能溶解在所有的物质中吗? 5、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吗? 6、物质溶解是从外界吸收热量,还是向外界放出热量? [教师]:我们这堂课就来解决以上这些问题。 [教师]:科学探究有那些步骤? [学生]:提出问题、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收集证据、得出结论、成果交流[教师]:根据科学探究的过程,我们现在已经提出了问题,然后应该怎么办? [学生]:建立假设。 [教师提问]:你能假设吗?

[学生回答]: [教师]:建立假设以后又该如何呢? [学生回答]:设计实验 [教师]:如何设计呢? [学生回答]: [教师]:好,接下来我们就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一(并完成表格):在一定量的水中,不断增加蔗糖,蔗糖是否都能溶解?学生得出结论: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是无限的。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二(并完成表格):例外物质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学生得出结论:在相同条件下,例外物质的溶解能力例外的。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三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三(并完成表格):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变不变的吗? 学生得出结论:蔗糖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四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四(并完成表格):蔗糖能溶解在所有的物质中吗? 学生得出结论:某物质在例外的其它物质中溶解能力也例外 [教师]:非常好,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五个问题的探究和收集证据 探索活动五(并完成表格):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吗? 学生得出结论:气体能溶解在液体中,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逐渐减弱,所以大量气泡从水中冒出。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设计

物质的溶解性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2.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3.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含义。 4.了解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5.认识气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体在水中的最大溶解量会。 投影探究要求,进行实验指导,组织填写实验记录。 [归纳板书] 1.影响固体物质的影响因素 内因:溶质和溶剂的性质 外因:温度 [问题] 同样是易溶的物质怎么比较溶解性的大小呢? [追问] 什么叫溶解度? 知道学生自学溶解度的概念。 [投影并板书] 2.溶解度的概念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体物质在100g溶剂(通常为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概念再探] 指导学生思考填空。 溶解度概念四要素: (1)条件:在一定下; (2)标准:g溶剂; (3)状态:达到状态; (4)单位:质量单位是。 指导学生理解概念,并在2分钟内记住概念。 [问题] 看书回答:溶解度 思考。 自学。 明确溶解度的概念。 思考、回答。 引入主题。 培养自学能 力。 帮助学生理 解溶解度的概 念。

以下四句话错在哪里? (1)l00g水中最多溶解38g氯化钠,所以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8g。 (2)在10℃时,烧杯内水中最多溶有140g硝酸铵,所以硝酸铵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40g。 (3)在60℃,100g水中溶有75g硝酸钾,所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75g。 (4)60℃,100g水中最多溶解124g 硝酸钾,所以硝酸钾在这温度下的溶解度是124。 指导学生讨论、辨析、纠正错误,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完整意义。 [归纳总结] 3.溶解度的含义 (1)表示某温度时,100g水中溶解某物质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多少。 (2)表示某温度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多少克某物质。 [追踪练习] ①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表示什么含义? ②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100g水里最多溶解36g 氯化钠,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 B.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C.20℃时,在100g水中加入35g氯化钠完全溶解,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读概念。 思考、回答。 练习。 使学生强化 记忆概念。 使学生理解 溶解度的含义。 使学生加深 对溶解度的概念 及含义的理解。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1.5物质的溶解同步测试(含答案)

物质的溶解性同步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下列关于结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晶是指有规则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B.不同物质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后,其几何形状可能不相同 C.结晶必须在蒸发溶液的时候才能进行 D.把硝酸钾晶体从其溶液中结晶出来最好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2.(3分)降低温度使饱和溶液析出晶体前后,不改变的是() A.溶解度B.溶剂质量C.溶液质量D.溶质质量 3.(3分)下列各组物质,不适宜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法结晶的是() A.硝酸钾溶液B.食盐溶液C.硫酸铜溶液D.氯化铵溶液 4.(3分)配制10g 10%的氯化钠溶液,所选用的量筒的规格最好为() A.10毫升B.50毫升C.100毫升D.无所谓 5.(3分)粗盐所含杂质主要是氯化镁、氯化钙等(均可溶于水),在提纯过程中常把粗盐粉碎后再用饱和的食盐水浸洗,再滤出食盐.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浸洗前后,被浸洗的粗盐中氯化镁、氯化钙的含量基本不变 B.浸洗前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基本不变 C.浸洗后,食盐水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增大 D.浸洗用的饱和食盐水可以无数次的使用下去 6.(3分)发现结晶现象的溶液() A.一定是浓溶液B.可能是浓溶液 C.一定是饱和溶液D.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浓溶液 7.(3分)把400g 20%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10%的溶液,需加水() A.100g B.200g C.400g D.800g 8.(3分)(2004?济南)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下:

0℃20℃30℃50℃80℃ 物质 温度 甲13.3g31.6g36.2g85.8g169g 乙35.7g36.0g36.2g36.5g37.1g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进行判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使乙物质从它的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析出,一般采用冷却的方法 D.升高温度可使甲的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 9.(3分)(2008?鹤岗)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食盐水,因疏忽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分析以下原因,其中一定不会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是() A.量取水时,仰视量筒的读数 B.称量固体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食盐 C.配制溶液时,烧杯中原来留有水 D.配制后的液体倾倒到细口瓶时,有一些液体溅出 10.(3分)现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以下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3.2克NaCl时,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 B.用量筒量取水时,面对刻度,俯视凹液面最低处 C.将量筒中的水倒入盛有NaCl的烧杯时,有水溅出 D.将配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中时,不慎洒落 11.(3分)下列哪种方法能使10℃的饱和硝酸钠溶液浓度变小,但仍然饱和() A.降低温度,过滤出晶体后恢复到原温度 B.保持温度不变,再加入一定量的水 C.蒸发水,析出晶体后再恢复到原温度 D.降低温度,析出晶体后过滤

八年级科学上册15物质的溶解教案

课题:1.5物质的溶解 教学目标: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重点难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 教学课时:4课时 教学过程: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怎样判断一种溶液是不是饱和溶液? ——加少量的溶质,溶质能继续溶解的是不饱和溶液,不能溶解的是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那么,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吗?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 如果能转化,怎样转化? 实验: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改变条件实验操作出现的现象结论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3、溶液和稀溶液: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引入: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呢?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氯酸钾未全溶,已达到饱和;食盐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过渡:不同溶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一样,如何定量地判断溶质的溶解能力? 二、溶解度 (一)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2、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在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4、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 5、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9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9克 6、在30℃时,50克水里最多溶解20克硝酸钾,则硝酸钾的溶解度 (二)、溶解度曲线(P33图):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曲线上各点:表示该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曲线:表示溶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曲线的交点:表示这几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同。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 设计 教案精选:初三化学《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的影响;了解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和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

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数值; (3)物质的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

八年级科学上册 1.5 物质的溶解(溶解度相关计算)试题

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题 (一)关于溶解度的计算的类型 1. 已知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溶剂的质量。求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例如:把50克2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2克硝酸钾。求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解析:溶液的质量为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之和,因此5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水的质量是:50克-12克=38克 设:20℃时100克水里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x 溶质 溶剂 溶液 12g 38g 50g x 100g (x+100)g g g x g 1003812= 解得x=31.6g 答: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1)把20℃时53.6克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干,得到13.6克氯化钾。求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 设: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x 溶质 溶剂 溶液 13.6g 40g 53.6g x 100g (x+100)g g g x g 100406.13= 解得x=34g 答: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4克 (2)20℃时,把4克氯化钠固体放入11克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求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设: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x 溶质 溶剂 溶液 4g 11g 15g x 100g (x+100)g g g x g 100114= 解得x=36.4g 答: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4克 2. 已知某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的溶质或溶剂的质量。 例如:把100克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4克硝酸钾。则: (1)若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各多少克? (2)若将78克硝酸钾配成20℃时的饱和溶液,需水多少克? 解析:设配制350克20℃的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需硝酸钾和水的质量分别为x 和y 。将78

《水能溶解一些物质》教案

1、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教学时间安排:1课时 一、教材简析 教材主要安排了“食盐在水中溶解了”和“面粉在水中溶解了吗”两大板块内容。让学生通过实验,细心观察食盐、面粉和沙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又通过过滤的方法,感知面粉和水分离开了,而食盐和水却没有分离,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溶解的新认识。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过亲身实验,细心观察实验过程,并能用自己的话描述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2、使学生了解有些物质可以溶解于水中,有些物质却不能溶解于水中。 3、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几种固体与水的混合物。 4、感知溶解了的物质是不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溶解 问题的兴趣。 三、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白开水、食盐水各一杯。3个透明的玻璃杯、3个烧杯、水槽、食盐、面粉、沙、搅拌棒、滤纸、漏斗、方座支架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观察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难点是描述食盐、沙和面粉在水中的不同现象以及用过滤法把沙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 五、教学过程 1、激趣引入。 (1)桌子上有两杯水,谁能看出哪杯是白开水,哪杯是食盐水? (2)为什么我们用肉眼很难分辨这两杯水? (3)谁能用什么方法较快地分辨出这两杯水? 2、观察比较食盐、沙在水里的变化。 小组实验:取一小匙食盐放在玻璃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 (1)你们观察到什么? (2)你能描述食盐在水中的状态吗? 将食盐换成沙,按照同样的方法做实验。 (1)你们观察到什么? (2)你能描述沙在水中的状态吗? (3)食盐水和沙在水中的状态有什么不同? (4)观察到了哪些现象,使我们说:“食盐在水中溶解了,沙在水中没有溶解”? 3、观察比较面粉、食盐和沙在水里的变化。 小组实验:取一小匙面粉。放入盛水的玻璃杯内,用搅拌棒轻轻搅拌。(1)你们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2)把它放置一会儿,我们又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3)面粉在水里的情况与食盐和沙在水里的情况相同吗? (4)面粉到底溶解于水还是不溶解于水呢? (5)小组讨论交流。 4、用过滤法比较食盐、沙和面粉是否从水中分离出来。 (1)教师边讲边演示过滤法。

四年级科学上册 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1教案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水是怎样溶解物质的1教案 教科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或者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过程与方法:观察和描述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并想象食盐的溶解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中细致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描述食盐、面粉等物质溶解现象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比较食盐、沙、面粉在水里的变化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装水烧杯 4、筷子 1、高锰酸钾 1、小药勺、食盐 1、沙 1、面粉1。 【教学过程】 一、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

1、引导想象: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2、教师讲解:为了清晰地观察到溶解的过程,我们用一种有颜色的物质来做溶解实验。教师出示高锰酸钾。(教师取放演示要规范,这是学生首次接触化学药品) 3、引导观察描述:高锰酸钾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 4、学生实验:在一个装水的烧杯内,轻轻地放入几小粒高锰酸钾,先静观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分散现象,然后用筷子轻轻搅拌一下水,继续观察水和高锰酸钾的变化。(注意学生对观察到的细节地描述) 6、学生汇报 XXXXX:高锰酸钾在进入水的前中后有什么样的变化?它在水中溶解了吗?它与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有什么异同? 二、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1、观察记录实验:进一步观察食盐、沙、面粉和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在水中有什么相同与不同。(观察结果可直接记录在书上的表格中)变成的微粒大小在水中的分布是否沉淀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吗是溶解还是没溶解 2、小组交流:修正描述和记录。 3、全班讨论交流:物质是否在水里溶解了,我们能观察和区别吗?我们是怎样观察和区分的呢? 4、整理记录:学生对溶解特征的认识记录在科学笔记本。

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8课《物质的溶解》教案

《科学》三年级上册 第8课《物质的溶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三年级上册《水与溶解》单元的起始课,主要让学生初步感知溶解,在这一课中通过两个小朋友去海边游玩的情景驱动活动,提出问题:海水为什么是咸的?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驱动他们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进而开展了两个活动。 活动一“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观察溶解的现象,为了将溶解的现象可视化,又观察了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进而深化了溶解的认识。活动二“泡一杯茶”,在理解了溶解的三大特征后,将科学概念引入生活,通过观察茶叶在热水中的变化,分析茶叶在水中的溶解现象,认识到有些物质既含有可溶解的物质,也含有不溶解的物质。 二、学情分析 溶解是一种物质(溶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溶剂)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三年级学生对于溶解是有一定认识的,如把少量糖或者盐放在水里,就会慢慢化掉,类似这样的现象,学生都见过,甚至亲手做过。一部分学生也知道“溶解”一词,甚至已经在生活中使用它,但还不能准确地说清楚什么是溶解,无法提炼出溶解的三大特点,还不能准确判断物质是否发生溶解。 三、教学策略 1.利用直观性比较强的高猛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培养观察能力。 2.通过观察和运用类比迁移的方法理解盐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通过日常中常见的泡茶的例子,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概念分析生活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目标 1.知道溶解的三大特点:均匀、分散、透明。

2.观察并描述食盐、高猛酸钾、茶叶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3.知道有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4.培养仔细观察、类比迁移、综合分析的科学探究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食盐、高猛酸钾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是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知道像茶叶这样生活中的物品既含有可溶解于水的物质,也含有不溶解于水的物质。 六、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烧杯、药匙、茶杯、食盐、高猛酸钾、茶叶、玻璃棒、热水课件、相关图片。 学具准备:每个小组两个烧杯、1个药匙、1个茶杯、食盐、高猛酸钾、茶叶、玻璃棒、热水。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媒体:出示小朋友在海里游玩不小心被海水呛到情景。 问题: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呢? (二)活动探究 1.活动1:海水为什么是咸的呢? 问题:海水为什么是咸的? 交流: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分。 思考:把食盐加入水中,很快就溶解了,那么食盐溶解时会有什么现象呢? 实验(1):将食盐加入水中,静置下,观察食盐溶解时会有什么现象,搅拌一下,再观察有什么现象。 交流:食盐从多变少,食盐消失后水还是清澈透明的……。 问题:食盐是均匀分散在水中的吗? 交流:无法清晰地观察到食盐的溶解过程和分散情况。 实验(2):观察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

1.5 物质的溶解 知识点复习(浙教版八年级上)

1.5物质的溶解 1、溶解度: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用S表示) (1)定义: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单位:g) (2)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剂、溶质本身的性质(内因)。即同一温度下溶质、溶剂不同,溶解度不同。 ②温度: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有些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如氯化钠;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熟石灰)。 ※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不影响物质的溶解性(溶解能力),只影响总共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 (3)影响气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①溶剂、溶质本身的性质(内因)。 ②温度: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例:喝下汽水后,因为温度升高,气体溶解度减小,所以感到有气体冲到鼻腔。 ③压强:气体溶解度虽压强增大而增大。例:开汽水后,因为气压减小,气体溶解度减小,所以液体内有气泡冒出或有大量泡沫溢出。 2、溶解性:一种物质(溶质)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溶解能力,是物质的一种物理性质。用难溶(S<0.01g)、微溶(0.01g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物质的溶解性》教案-最新

第三节物质的溶解性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②学生主要通过学习认识溶液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③在学习溶解性与饱和溶液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并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并知道可以用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时的溶解度。 ④通过探究活动了解结晶现象并知道结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本节的知识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地位和应用 二、任务分析 1、起点能力: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溶解情况有所了解。 2、教学重点: ①建立溶解性、溶解度、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溶解度、结晶的概念。 ②知道影响物质溶解性与固体溶解度的因素。 ③知道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 ④学会描绘和使用溶解度曲线。 3、教学难点: ①建立饱和溶液的概念。 ②正确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区分溶解性与溶解度在概念上的不同。 ③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4、课型:探究、讨论、练习 5、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引入】一杯水是否能够无限制地溶解蔗糖或氯化钠吗? 【阅读】课本16页第二段

【讲述】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里的能力称为溶解性。【探讨】物质的溶解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演示实验1】食盐、蔗糖、消石灰各1克分别放入有5毫升的水的试管中振荡后观察 【结论】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演示实验2】两支试管各放入少量的植物油一支加入少量的水另一支加入少量的汽油振荡后观察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 【演示实验3】取一支试管加入5毫升的水再加入3克的硝酸钾振荡后观察 【结论】同一种物质在同种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 【交流与讨论】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时也受温度的影响。 【教师讲述】在实验3中我们看到硝酸钾没有溶解完加热后又继续溶解了,除了加热外还有没有其它的方法使其继续溶解? 【讨论】可以加水 【验证】学生在事先做好的试管中进行实验 【小结】配制硝酸钾溶液时,用水量越多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温度升高时,硝酸钾在一定的水中溶解的量也越多。 【教师讲述】通过以上实验可知,在一定温度下,大多数物质在一定溶剂中可溶解的量是有一定限度的。我们把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讨论】在讲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时,为什么一定要指明“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呢? 【小结】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物质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存在着以下关系: 升温、加入溶剂 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降温、减少溶剂、加溶质

“物质的溶解性”的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 华师大张江实验中学马金凤 一、设计说明 学习物质的溶解性是为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基本概念作必要准备。在以往的教学中,按照书上的内容设置往往要通过两节课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完成,本节课的两个实验原理比较简单但操作却耗时较多,基于对“溶液”主题单元的思考,对本节课的课时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做了调整,期待提高“溶液”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关于物质溶解现象的经验,将课本中的课堂实验一设计成简单可行的家庭试验(如比较白糖和面粉的溶解性大小),既节省课堂时间,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了条件。课堂上进行的实验,则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条件在课外亲身感受的部分(如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对于课堂实验,要精心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功能:既让学生感知实验事实或变化规律,更要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逐步构建概念知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也巧妙地使教学过程逐步推进,在有限的时间里有序高效地完成“繁多”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中的实验,以尽可能少的药品和仪器装置,尽可能简单的操作步骤,实现了多重功能(认识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饱和溶液概念的建构,感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基本操作能力及合作精神等)。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六、七年级《科学》中学习过物质的溶解、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等知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意无意地知道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其他物质中,比较清楚地知道大多数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但对一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无限制溶解,各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的能力并不同,某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液体和气体的溶解情况等还是比较模糊,缺乏系统的整理。通过本节课知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学习为后面知识(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等)的学习作好铺垫。

八年级科学上册 1.5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浙教版(1)

1.5 物质的溶解性 课题:物质的溶解性(1) 课型: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区别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及溶解度概念能力目标:.学习使用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 教学难点:溶解度概念 教学准备: 教学设计备注 引入在一定温度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地溶剂里呢? 【实验演示】硫酸铜的溶解(注意:实验操作) 现象:得到蓝色的溶液,到一定时候硫酸铜不再溶解。 结论: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量的水中)下,溶质不可以无限地溶 解在溶剂里。 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 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在以上溶液中若还能继续溶解固体硫酸铜的溶液,就是该温度下的硫酸铜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称为这 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不饱和溶液可通过哪些途径转变成饱和溶液? 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一般情况下)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演示】在相同温度下,等量的水中分别加蔗糖、熟石灰(注意:实验操作) 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 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 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二、溶解度 【引入】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 力呢? 【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食盐未全溶,已达到饱和;氯酸钾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假如,在20℃时100克水溶解氯化钠36克刚好达到饱和状态,则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 36克。 1、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溶剂中达 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注意点:(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方面: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 到饱和、所溶解的溶质质量(单位为克)

【K12学习】溶解度教案(一)

溶解度教案(一) 溶解度教案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理解溶解度概念。 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 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问: 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初中化学物质的溶解教案

第六章溶解现象 第一节物质的溶解 第二节物质组成的表示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理解溶液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了解溶液的一些性质 2.了解溶液及乳化现象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掌握溶剂、溶质、溶液三者之间的关系,能够判断溶液的溶质与溶剂;4.掌握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熟练完成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能力目标: 1.能够通过对比实验,归纳、了解溶液的特征 2.通过探究实验,了解溶液的性质,以及溶液导电的原因 3.能够利用所学的溶液质量关系,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 情感目标: 1.学习科学探究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实验观察,分析能力,培养探究精神2.感受溶液组成的判定对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生活中离不开溶液【方法指导】 第一节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在水中的分散 1.实验: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现象及讨论、分析

2.结论 (1)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 a.溶液:物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b.悬浊液:物质以固体小颗粒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c.乳浊液:物质以液体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另一物质中,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2)溶液的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a.均一性:是指溶液各部分的组成、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一样。 b.稳定性:是指在温度等外部因素不改变的情况下,无论放置多久,溶液也不会出现分层或沉淀现象 .注意:根据分子运动理论,溶液中的分子、离子等微粒是在不停做无规则运动。 3.物质溶解的现象 (1)颜色:有些物质溶解后,会使溶液呈现一定的颜色

如:CuSO4溶液是蓝色的,FeCl3溶液是黄色的,FeSO4溶液是浅绿色的,KMnO4溶液是紫红色的,NaCl溶液等则呈无色。 (2)温度改变(溶解的热效应):溶解的过程可能会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实验:物质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解释: (1)固体溶解的过程,实质就是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构成固体物质的分子或离子,脱离了固体,一部分与水分子形成水合离子,而扩散到液体中。而溶液大部分的颜色,就是因为其水合离子的颜色。 (2)在溶解的过程中,实质存在两个过程: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该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另一方面,溶质的分子或离子与水分子作用,形成水合分子或离子的过程,该过程要放出热量,因此,溶解过程中吸热还是放热,关键就是看这两方面能量的比较了,如: NaOH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小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放热; NaCl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与形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差别不大,温度不变; NH4NO3固体等溶于水时,扩散过程中吸收的热量大于生成水合离子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从而总体是吸热。 4.乳化现象及乳化剂 实验:洗涤剂乳化作用、乳浊液、溶解现象对比实验

物质溶解的量教案

物质溶解的量教案 7. 2物质溶解的量 第一课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市八中周先尽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概念。 (2)、认识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关系。 2、过程与方法 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的涵义,并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饱和”与“不饱和”的相对性。 3、情感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条件的改变,让学生感受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转化的条件,逐步建立用辩证的、发展的思想观点来分析事物的变化。 二、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饱和溶液的概念。 难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三、教学方法: 为适应新课改革的要求,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本 节课主要采用的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法和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激趣设境,问题导入 师生互动: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健康;饭后喝汤,肥胖晃晃。” 妈妈在家为小槐同学准备了一锅汤,小槐一尝淡了,要妈妈加盐,小槐一尝还说淡了,又要妈妈加盐,小槐再尝还是说淡了,再要妈妈加盐,,食盐是我们熟悉的物质,在一定的温度下,它是否无限制地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实验内容: 1、量取10ml水于烧杯中,然后加入1g的氯化钠并搅拌,充分溶解后再往溶液中加入4g的氯化钠并搅拌,观察现象。 2、量取10ml水于试管中,然后加入1g的硝酸钾并搅拌,充分溶解后再往溶液中加入4g的氯化钠并搅拌,观察现象。 学生交流实验现象和结论: 师:上述实验中第一次加入1g的氯化钠和1克的硝酸钾,氯化钠和的硝酸钾都被溶完,第二次加入4克的物质都有固体剩余,说明在一定的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某物质不是无限地被溶解的,总会有达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