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国民性_问题再思考

_国民性_问题再思考
_国民性_问题再思考

2006年7月第13卷第4期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 Shanghai U niversit y (So cial Sciences)Jul.,2006

V ol.13 N o.4

收稿日期:2004-10-11

作者简介:常立霓(1974- ),女,甘肃兰州人,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科学系副教授,文学博士。/国民性0问题再思考

常 立 霓

(上海政法学院 社会科学系,上海201701)

摘要:从鲁迅三组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的命题出发,以/众趋人格0作为理论手段,把鲁迅的/国民性0理解为兼具开放性与自足性的系统,从而为鲁迅/国民性0研究中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疑点提供了一种阐释可能。 关键词:国民性;开放性;自足性;众趋人格

中图分类号:I210.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522(2006)04-0142-04

在鲁迅/国民性0的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两个难点:难点之一,鲁迅几乎常常把/国民性0与民族性、民族劣根性、人性等几个概念混淆使用。难点之二,在关于/国民性0的讨论上,鲁迅的诸多观点细究起来似乎存在着许多自相矛盾之处。

本文正是以人格理论为依据,暂且从旷日持久却悬而未决的就/国民性0谈/国民性0的传统视角中抽身出来,把它置放在人格理论的科学框架中进行探讨,以期提供不同于以往的一种阐释方法。

一、/国民性0:众趋人格

关于人的研究大致有这样三个层次:首先是以个人特性为对象的人格的研究,它研究的是人的个性特征形成和发展的条件机制和动力,人的个性特征的组织结构以及总

的类型倾向;其次是以群体的人格为对象的众趋人格的研究。/国民性0或/民族精神0或/民族性0都属于众趋人格研究范畴;最后是以人的类本质为对象的关于人的一般本性的研究。/人性0、/人的本质0都归属于此类。如果我们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国民性0实质上属于/人0的研究范畴,并且其核心就是对众趋人格的研究。所以我们首先要对/国民性0在这三大研究领域中的位置进行界定:首先/国民性0研究实质上就是对众趋人格的研究,因为/国民性0的研究对象就是群体的人格。国民性从产生、发展到形成,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若从众趋人格理论的角度去研究,相信会得到相对科学而客观的阐释;其次,/国民性0研究的确是以众趋人格为研究对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国民性0研究只以众趋人格为对象,它还与以个人为对象的人格研究和以人的类本质为对象的人格研究互相渗透、相互联系。不管是以个人特性为研究对象,还是以群体的人格为研究对象,或是以人的类本质为研究对象,虽然它们各有自己关注与研究的对象,但在人学的大领域中,它们都是以研究人为对象的,研究对象决定了这三者之间互相联系又互相渗透的关系:个人人格是组成众趋人格的最基本元素,个人人格的研究将丰富与深化众趋人格与人的类本质研究,而人的类本质研究又为众趋人格与个人人格的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思想与方法基础,同时,众趋人格的研究也会为个人的人格理论与人的类本质的研究给予一定的合理证据。这就决定了国民性的研究势必要与每个个体,要与包括人性在内的人的类本质不可分割地放在一起讨论。

当我们把鲁迅的/国民性0研究置放在人学研究三大圈内并给它确定一个既与其他二者相联系却又的确不同于它们的研究位置时,发现以上这两种让人颇为费解的情形便可迎刃而解。前一种情形,正由于国民性在关于人的研究范畴中所处的地位决定了/国民性0、/人性0、/民族性0几乎是三位一体的,如若谈及其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回避其他几个概念,因为作为个体必然生活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当中,他的身份既属于某个民族也属于国民,同时又带有人类的一般本性。所以我们根本无法将三者严格地区分开来。

后一种情形,是由众趋人格的特性及其人格的构成决定的。在众趋人格特性的研究当中,有一系列问题,既是研究的关键所在,又是难点所在,而表述者如何处理这些特征,就决定了他们在国民性认识上的准确度、普遍性及其态度。如遗传与环境在人格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及影响方式。众趋人格到底是具有稳定性还是具有可变性?

)

142)

人格评价对于不同文化群体成员或阶级群体的等同适用性到底有多大?它的跨阶层的普遍性有多大?这些问题鲁迅都曾经作过细致而全面的思考。归总起来,就是关于众趋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个性与共性、生物性与社会性之间关系的处理与认识。

众趋人格到底具有稳定性还是具有可变性?科学的认识是,人格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也具有相对的可变性。鲁迅同样认识到了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人格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桀纣时代以来,-人性.并无多大进步,而且也无法指明达到未来社会的途径0。而鲁迅对于国民性的种种揭露正是基于对国民性本身的稳固性而言的,没有一定的稳固的国民性,又谈何改造国民性呢?但鲁迅并不如此鲁莽地去下结论,同时他也认识到人格的相对可变性。他/遥想汉人多少闳放0,[1](P202)但/汉朝以后,言论的机关,都被-业儒.垄断了。宋元以来,尤其利害0。[1](P125)以后经过元、清两代的游牧民族的统治,近代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才逐渐变成/愚弱的国民0,失败主义、自欺欺人、自轻自贱、麻木健忘一类的国民的弱点才得以滋生和蔓延,形成了他所说的/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0。而在人格的变化当中也存在着不同的变化模式,有相对的变化,也有绝对的变化,有质变,也有量变,有连续性的变化,也有非连续性变化,有表现型变化也有基因型变化,鲁迅就曾注意到这种种变化的多样性来,如一些民国的0国民0,在革命后便与封建势力勾结起来,变成奴役人民的/民国敌人0了。

鲁迅常常讨论的阶级性与人性之间的关系其实从某种意义来讲也反映出人格的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爱面子,鲁迅与史密斯都把它当作中国群体人格的一种共性,但在这共性中又存在着个性。于是鲁迅驳斥了那种把/爱面子0看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0的说法,鲜明地表示/-面子.也因阶级而不同,每一种身份,就有一种-面子.0 ,[2](P127)有的人当时大谈什么北方人/饱食终日,无所用心0,南方人/群居终日,言不及义0是国民性的弱点,鲁迅驳斥这并非国民性的弱点,而是/就有闲阶级而言0的;[3](P435)各个阶级之间根本不存在共同的精神道德,/被压迫者对于压迫者,不是奴隶,就是敌人,决不能成为朋友,所以彼此的道德,并不相同0。[2](P458)穷人决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捡煤碴老婆子身受的辛酸。[4](P202)鲁迅指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永久不变的人性0,[5](P564)人的/性格感情等,都受'支配于经济'0,因而/这些就一定都带着阶级性0。[4](P124)鲁迅的看法确是真知灼见,他不仅看到了人格的共性特征,还看到了共性当中的个性,并且不仅仅看到了个性,还看到了形成个性的原因:支配于经济。仅此一点就可见鲁迅对于国民性的研究是相当深入的。

在众趋人格个性与共性的讨论中,人格研究的带宽(bandw idth)与确限度(fidelity)的关系是个很重要的概念。带宽指可预测出的行为的宽泛程度,确限度指可作出具体预测的准确性。一个测量可能有宽广的带宽,但确限度较差,这意味着它可以预测大范围内的行为,但却不能以很高的精确性来预测任何具体的行为。相反,一个测量可以有预测某一具体行为的很好的确限度,但却在预测行为的范围上很差。一般来说,特质概念和相关的测量有较好的带宽但较差的确限度,即作为一个聚合概念,特质反映了广泛的情境中的行为。要提高确限度,情境因素需要考虑,对某一环境中的行为最好的预测是看某个可比情境中的过去行为,但这样确限度却不能给予我们大量带宽信息。

在内山完造的5活中国的姿态#序6中,鲁迅就发现了内山完造在众趋人格研究方面的致命弱点,众趋人格的研究由于建立在个别的材料之上,并不具有普遍性。他批评内山完造把个性当成共性,/一个旅行者走进了下野的有钱的大官的书斋,看见有许多很贵的砚石,便说中国是-文雅的国度.;一个观察者到上海来一下,买几种猥亵的书和图画,再去寻些奇怪的观览物事,便说中国是-色情的国度.0。/倘到穷文人家里或者寓所里去,不但无所谓书斋,连砚石也不过用着两角钱一块的家伙。一看见这样的事,先前的结论就通不过去了0。

如上所述,内山完造在国民性研究中的失误主要源于难以处理带宽与确限度之间的关系。若偏重于国民性的带宽性,则确限度难免就要差一些,它很有可能被某个具体的行为轻易地否定掉。但若偏向于对具体行为的研究,无疑比较具有准确性,但无法在行为的宽泛度上得到满足,这也是一切试图从事国民性研究的人们所要面对的一个最为难堪的问题。鲁迅在前期基本上以国民性的概念通称所有的国民,但在后期他意识到了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后,开始摒弃最初的着重于共性的讨论,转而走向个性与共性相关照的阶段。这使他的国民性理论更具有真实性与厚实感。

人格的生物性与社会性。所谓人格的生物性也就是人格形成当中的内部环境,而社会性就是人格形成中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又由人与生俱来的如基因、遗传、人性等,也有较为稳定的如集体无意识、文化的承传性等组成,这些因素与人水乳交融,让人难以区分出何者为人之本身所具有,何者为外部环境所加。由于这些形成因素本身所具有的难改性,使得国民性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与不易更改性。

人格构成的外部环境主要指经济利益、社会制度等,正如鲁迅说,一要温饱,二要生存,三要发展,而这些都需要经济的支撑,可见人生的第一要义就是经济利益,人的诸种社会性也都在经济利益的操纵下得以发展,如果说人性原本就如泛溢的流水,那么这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外部环境就是规定着流水流动的速度及流向的河道,河道如何延伸,则河水就怎样伸展。

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并不是各自割裂开来对人格进行影响的,彼此之间也是互渗互动的动态影响关系。物资分配与奖惩制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格形成的内部因素,它可以通过利益作导向有选择地抑制或张扬人性中的某些特性,而文化的传承性却导致原本是外部环境所为,后来却变成了内部环境中的集体无意识影响着人们。同时还应注意到的是,在众趋人格构成中人的主体性功

)

143

)

能。个体既是环境影响的相对被动接受者,又可通过某种方式唤起无意识的东西从而在环境事件中起作用,在选择和创造环境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鲁迅在青年时代受到生物进化论的深刻影响,所以他以/生物学的真理0来研究人类社会,更多地将人类当成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认为/动物界中除了生子数目太多一一爱不周到的如鱼类之外,总是挚爱他的幼子,不但绝无利益心情,甚或至于牺牲了自己,让他的将来的生命,去上那发展的长途0,/人类也不外此,欧美家庭,大致以幼者弱者为本位,便是最合于这生物学的真理的办法0,[1](P136)在鲁迅后期论述众趋人格时就更加全面了,顾及到了人格形成中的先天因素与后天环境的培养,人与人之间为什么各有一道高墙将大家阻隔起来使人与人之间无从相印,/造化人生,已经非常巧妙,使一个人不会感到别人的肉体上的痛苦了,我们的圣人和圣人之徒却又补了造化之缺,并且使人们不再会感到别人的精神上的痛苦0,[5](P77)但鲁迅的笔力主要集中在封建文化在社会层面对于众趋人格的巨大影响。

鲁迅自己就把国民性当作一个相当复杂的系统来对待。它涉及到了关于人格研究的方方面面,包括人格的社会性与生物性,共性与个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他控性与自控性之间的关系。他基本是使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人格。但在这个人格理论的体系当中,鲁迅也并非面面俱到、非常完善地谈论每个向度,也有偏重点,即偏向于行为主义与新精神分析派的人格理论:注重强化情境对于人格的塑造作用,而这种强化情境在他看来主要是指封建传统文化。系统方法的运用说明鲁迅把人格当作一系列行为的组合,当作有机的整体的人格来研究的。

正因为国民性存在的两种独特情形、概念本身的复杂性及与人学研究其他层次的人性、人的特性休戚相关、难分轩轾,致使/国民性0变成了一个极为棘手又充满陷阱的问题。鲁迅的国民性描述是一次冒险的举动,如稍有不慎,就会沦为片面之辞,或为谬论,违背客观现实。正如欧#文#霍姆斯说:/关于人的科学研究是所有学问中最艰深的一门学科。0

二、鲁迅/国民性0命题的开放性与自足性

正是基于以上的阐述,我们认为鲁迅的/国民性0命题是个兼具开放性与自足性的理论体系,即便这个体系既不太明晰,也不够完善。

/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0鲁迅原初意义上的/国民性0论题应该是以此为核心而展开的,是鲁迅比较完整而具有一定系统性的命题。/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0的追问是改造国民性的主旨,而挖掘现阶段现社会中国民性的不足,即/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0及探讨/病根何在?0正是达到/理想人性0的必经手段。在这个命题当中还隐藏着另一个潜命题,鲁迅说/理想的人性0,而不是说/理想的国民性0,可见鲁迅始终以理想的人性作为终极目标,立足点与目标不仅仅局限在中国国民性的趋于完善。/理想人性0、/国民劣根性0及/病根何在0这三组命题各自独立又相互关联组成一个关于/国民性0的大命题。无论从共时、历时层面,它都具有无限的开放性。

不仅鲁迅设计的这个大命题具有开放性,每个自足的子命题同样具有开放性。比如鲁迅小说中许多人物的所谓劣根性的病因,并非能用小农经济基础上造就的几千年的传统封建文化这个唯一的原因来解释,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冷酷同样不能只用封建传统文化一言以蔽之。如祥林嫂的惨死,究竟是谁逼她走上了绝境?封建文化固然难辞其咎,但生活在她周围的人们用冷酷与漠视也同样能置她于死地,封建文化是罪魁祸首,但不是造成悲剧的全部。君不见,在封建文化逐渐蜕去的现代性的社会中,依然也有被人性的淡漠逼迫致死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认为/国民性0中关于/劣根性0的子命题同样具有开放性。因它的目的致力的是人性的全,所以它并非仅仅指示中国,还指示着全世界。同时,造成中国国民劣根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基础是决定国民性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每一种经济基础及社会制度都会培育出一部分与之相匹配相适应的/国民性0,比如驯顺之于封建文化,物欲的贪婪之于消费文化。而同一国民性虽然名称未变,但其指涉也已完全改弦更张,不可同日而语了,如在封建文化背景下与消费文化背景下的异化问题,前者指涉的是等级制度对人性的扭曲,后者却是为消费的欲望所造成的物对人的牵累。又如在影响国民性形成的因素中,经济基础固然重要,但文化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作用,文化因其承袭性而使得即便是在新的经济形态中,旧有的文化仍未彻底地退出历史舞台,以其他方式借尸还魂般地暗藏在各个角落,让人真伪难辨,不同的历史境遇将会作出不同的解析。

而实际上,自鲁迅伊始到新时期的文学,/国民性0命题的历史大致经过了这样的演变路线:/国民性的改造0转为/国民性暴露0再转为/人性阴暗面的暴露0最后直达/人性恶的张扬0,在这一系列的国民性主题的转化过程中,同样说明鲁迅的国民性是渐呈开放态势的。

然而遗憾的是,鲁迅在此后的论文过程中,已无力再去完成包括三个命题在内的这样一个浩大的工程,而是拣取这一庞大体系当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即国民的劣根性。在围绕着国民劣根性这样一个大主题下,鲁迅着重于描绘老中国人的沉默的灵魂,国民性也迅转为国民劣根性、坏根性的大展示,并在这大展示中着力探索何种原因所致?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文化。鲁迅所做的国民性的工作是卓有成效的,并且是深入而细致的,但与最初所设计的关于/国民性0的宏大主题对照,鲁迅所做的仅仅是这一巨大体系当中基础阶段的实践活动,他只是刚刚开了个头,后继工作只好留待将来的人们去完成。因此鲁迅在思索/国民性0能否实现及是否完成时疑虑重重,/我是否真能够写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0。/难道所谓国民性,真是这样地难于改变的么?0[5](P16)鲁迅对于自己的国民性的理论构想存在着一些信心不足,暗示出对这项工作的可操作性持怀疑

)

144 )

态度。鲁迅早已洞察出造成国民性实现的阻碍是多方面的,在鲁迅的认知范围里,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0造成的主体之间的不可沟通与理解;(/我也只得依了自己的觉察,孤寂地姑且将这些写出,作为在我的眼里所经过的中国的人生。0[6](P78))可以是文化的巨大的传承性造成的难于改变;(/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0;/对于这样的群众没有法0。[1](P167))更可以是先天的遗传得来。(/昏乱的祖先,养出昏乱的子孙,正是遗传的定理。0[1](P316))这仅仅是鲁迅所看到的,还有许多超出于鲁迅认知范畴的因素也在阻碍着这一切。这不仅仅是他看到了人性的难以更改所造成的巨大的障碍,还看到了这个论题本身的庞大与难以把握来。于是鲁迅由原初的以三个问题为核心的国民性理论构想到实际的操作,基本上依循着/-致人性于全.)))国民性问题的探究)))国民劣根性的挖掘0这样一条路线,把原本开放性的国民性命题逐渐削减为自足性的命题。

社会学家沙莲香认为国民性是通过国民的行为倾向表现出来的,由一种心理特质组成的普遍的人格类型,是/一个民族的绝大多数人在思想,情操及行为上所表现出来的某种大概固定形态0。这种形态表现为/一个民族多数成员共有的反复出现的心理特质和性格特点的总和,是人格的综合体0,而/人格的综合体是一个系统,是多种心理特质按一定的结构方式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心理特质有的是核心特质,有的是次要特质,核心特质与次要特质互相补充,共同构成有机的人格类型0。依此人格理论,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我们不仅可以依照它的逻辑系统对其进行整合,鲁迅自己也把它当作一个逻辑系统来演绎。正如一个人的性格有优有劣,既是个矛盾的综合体,又是个有机的整体,有他自己内在的性格发展逻辑与性格组合因素。因此我们也可以试图对鲁迅国民性批判进行逻辑整合,种种国民性之间构成一个/体系0。在鲁迅零碎而大量的关于/国民性0的论述中,鲁迅对于国民性的探讨看似零乱却并非没有章法,我们总能隐隐地感到有一条暗线贯穿在其中,鲁迅没有告诉我们,或许他也没有找到,也未可知,但在以后的论者对/国民性0的整合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任凭怎样的拼接与组合,似乎都可言之成理,合乎逻辑,这说明鲁迅的/国民性0的确存在着一个暗含着某种逻辑线索的体系,我们可以对此进行整合。

既然它可以整合为一个体系,那么首要的是找出这个结构的中心来。史密斯最初的尝试就有此意,把/面子0作为中国国民性总的纲领,鲁迅对此既有赞成也有保留。林非的5鲁迅与中国传统文化6一书中明显地流露出试图对此进行整合而努力过的痕迹。他抛却了以往大多论者罗列的方式,代之以高度凝炼与推衍法进行整合:他把鲁迅所论及的国民性大致分为几对相互关联又逆反对应的性格并推衍出之间的必然联系,但遗憾的是他所做的工作不够彻底与完善,也未整合出中心来。另一位论者汪卫东在5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内在逻辑系统6一文中首次明确地提出并以之为研究对象,认为/自私自利0才是这个逻辑系统的核心。从/面子0到/自私自利0,的确深入了许多,但笔者以为用/为己0似更恰当一些。/国民性0好比一个具有多层次结构的系统,那么/面子0只是国民性的一个次级源,而不是核心,这在新时期以后的承继国民性的文本中就可以反映出来,/面子0虽然也偶有表现,但基本上属于被废弃的一个问题,作为中国人性格的总纲领,原本应该被大书特书的,在新时期却并没有作为重要的国民性之一种特征被延续下来,反倒渐渐地失去了它的影子。/自私自利0的着眼点是正确的,但把人性中的求生本能用/自私自利0似有贬义之意,而/为己0却具有更为巨大的沿袭性与说服力,因为它是作为人性之重要的一种,也更具穿透力与概括力。核心的长久性与普遍性正好决定了国民性体系的长久性。

正因为这个既开放又自足的体系,才使鲁迅对于/国民性0的改造既陷入深深的绝望,又不惮于这些,希冀有那/破例的希望0。也正是这个开放而自足的体系,我们不必执拗地纠缠于鲁迅的/国民性0到底是指涉民族性还是人性,他的/国民性0到底指涉的是国民的精神还是国民的劣根性。为此,我们也便释然了。

参考文献:

[1]鲁迅.鲁迅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2]鲁迅.鲁迅选集(第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64.

[3]鲁迅.鲁迅全集(第五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8.

[4]鲁迅.鲁迅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7.

[5]鲁迅.鲁迅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6]鲁迅.鲁迅全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

A Re-Reflection on the National Character

CH AN G L-i ni

(Social Sciences Dep ar tment Shanghai I nstitute of P olitical Science and L aw,S hanghai201701,China) Abstract:T his essay,starting f rom the thr ee g roups of different but related statements,and taking the/co nv erg ent

char acter0as the theor et ical method,has an analysis o f L u X un.s/natio nal character0which is co nsidered as system o f both

opening-up and self-satisf ied,thus pro viding a r easo nable commentary w ith the unsettled po ints perplex ing the r esear cher s of Lu Xun for a long t ime.

Key words:national character;opening-up;self-satisfied;conver gent character

(责任编辑:李孝弟)

)

145

)

浅谈《丰乳肥臀》中的国民性问题

浅谈《丰乳肥臀》中的国民性问题 摘要:莫言获得了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中国的文学界对此赞誉者有之,批判者有之。赞誉者认为莫言将中国的文学推向了世界,意味着中国文学终于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批判者认为莫言之所以获奖是因为他通过丑化中国形象来迎合西方社会。笔者认同后一种观点,并就《丰乳肥臀》一书中体现的所谓的国民性问题进行梳理,对其产生、发展和影响做了比较粗浅的阐述,并揭露了其所蕴含的殖民本质问题,而莫言获奖恰好是在某种程度上迎合了西方的殖民需要。 关键词:国民性;殖民话语;中国形象 Mainly talks about the national character of the buxom Abstract:Mo yan won the 2012 Nobel Prize for literature, the Chinese literary world champion have, critics. Admirers that mo yan will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world, means that Chinese literature finally won the recogn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Critics argue that mo yan award because his image by demonizing China to cater to western society. I agree with the latter view, reflected in the book a buxom to comb, the so-called national issues, development and influence on its made a systematic elaboration, and revealed their inherent nature of the colonial problem, and mo yan who happened to be the winning is to cater to the western colonial needs. Key words:National character; The colonial discourse; China's image

近代史国民性报告1

对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国民性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 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国民性是一国大多 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 心因素。这是比较官方的解释,但我个人认为解释国民性一句话就可以,就是国民素质。国民性最基本的就是其思想道德素质,或者说国民性与民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在一 般情况下是通用的。 最近翻阅了张宏杰的《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一书,里面有一句话我看了以后觉 得很有意思。该句如下:“今天中国的所有问题,都可以在历史中找到答案。当今中国是古代中国的延续,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也是由历史塑造的。——张宏杰”。照此 所说,我国现今社会国民性的变化也能够从历史中找到答案。这就为我们对国民性的 思考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那现在就从历史的角度来思考一下我们中国国民性的变化。 国民性并非一成不变的,从春秋到唐宋,再到明清,中国人的性格如同瀑布一样,飞流直下,越来越恶化。春秋时代中国人单纯淳朴;唐代人雄健阳光,有尚武精神; 进入明清之后,流氓气越来越重。而此流变与专制制度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梁启超说:“凡是经过重重内乱的国家是不可能产生纯洁国民性的,内乱会在老百姓 心目中培养起六种倾向: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纵 观我们这泱泱五千年的历史,随着历史车轮的前进,战争的不断进行,各种争斗持续,我们民众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复杂,侥幸、残忍、彼此倾轧、虚伪狡诈、冷漠凉薄、苟且,这些都是在我们当今社会存在的。 为了更具体的来看待这个问题,在这主要以元明清以来的历史为主,来细致的分 析一下我们国民性的变化。 中国文明的倒退,参考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我认为是从元朝开始的,宋朝以前中国都是由汉族人统治,中华文明一步一步走向巅峰;而到了元朝,蒙古人 一直比较残暴,靠暴力统治;明朝开国皇帝朱重八先生是农民出身,则是专制集权到 顶峰,他认为凡是威胁到朱家统治的,文人、商人阶级,有目的地进行清除和屠杀, 往往是满门抄斩;到了清朝也是如此,扬州十日屠城,杀死80万人;嘉定三屠,浮尸满河。 清史记载,清朝入关以前,经常跑到关内烧杀抢掠,非常残忍,从东北跑到山东,就是为了抢牲口、抢人,清兵向努尔哈赤汇报时,是把人、马、牛、驴混到一起的, 因为满族人是从奴隶社会直接发展过来的,所以满族大臣喜欢在皇帝面前自称奴才,

论述类文本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宋以前的中国和宋以后的中国有一个不同,那就是从“贵族—士族”社会,变成了平民社会。 在宋代以前,虽然中国人经常抱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事实是确实贵族有种。高门大户往往能传递几百年,底层百姓也永远安于被剥削的命运。除了起兵造反,或者疆场立功,一个人很难突破玻璃天花板,从底层社会爬到上层社会。直至唐代,门阀观念的影响仍然十分严重。而到了宋代,这一切变了。“贫富无定势”“富儿更替做”(宋代谚语)。下层社会的人也可以通过个人奋斗,在短时期内改变自己的命运,即所谓“朝为田含郎,暮登天子堂”,火箭式升入最高层,“骤得富贵”。 富家大族的传递因此变得极为困难,更为常见的情况是“富不过三代”“朝廷无世臣无百年之家”。阶层之间不再有明显界限。郑樵说:“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故其书散佚而其学不传。”《通志·氏族略》)下层文化和上层文化开始融合,开创了中国文化的新境界。 这一切发生的第一个原因,是从中唐到五代一百多年的战乱,使得整个社会天翻地覆,那些从汉代传到唐代的相沿几百年的世家大族在这个空前的乱世中,终于被毁灭了。特别是五代的极度混乱,如同一个炒锅一样,将社会各个阶层颠簸出原来的轨道,上下颠倒,贫富易位。无数个积累了几百年建起的藏书楼被一把火烧掉,相守了无数世代的大家族分崩离析,原来养尊处优的士族们或死或逃或成为乞丐奴仆,士族阶层连同他们创造的士族文化在整体上被毁灭了,社会成了一锅原子粥。 第二个更主要的原因,就是科举制的成熟。虽然科举发明于隋,实行于唐,但科举在隋唐两代都没能成为入仕的最主要途径。况且隋唐两代教育并不普及,只有上层社会才能获得较好的教育环境,因此中举者也都是士族,因此,唐代基本还是一个半世袭的士族社会。 而到了宋代,科举制才真正成为入仕的最主要渠道。宋朝皇帝们的制度设计,是使全社会通过文字而不是刀枪进行竞争。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将其他功名利禄之途关闭,只留下科举这一扇门。他们不仅废除了唐代由当朝显贵公荐举人的惯例,而且打破了唐代科举考试的门第限制,让所有人都能走进考场。在宋代,只要不是残疾之人,皆可应举,甚至以屠牛为业者,也能赴试。对于那些拿不起路费的穷人家孩子,国家还给他们应试补贴。 从上古到中古,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一直是由国家严格控制的,即使是最开明的唐代也是如此。然而由唐到宋,国家对民众生活的控制显著松弛,宋太祖于乾德三年颁布诏令废除夜禁,里坊制也名存实亡。宋代城镇里面基本可以随处开设商铺,因此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商业街,小商贩也可在各处叫卖,城市景观较以前大变。《清明上河图》就是里坊制消亡以后城市面貌的反映。 这些现象都显示,从唐到宋,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进步:由等级森严、阶层固化的不自由的社会,向一个更自由、更平等因而也更合理的社会转变。(选编自张宏杰《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平民的盛世:宋代》) 1.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以前的老百姓想要进入上层社会,只能选择起兵造反或是疆场立功的道路。

浅析我国流动性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23269013.html, 浅析我国流动性问题的表现及成因 作者:贾丽平 来源:《商业时代》2008年第36期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不足问题的交替存在,威胁着我国经济的和谐发展,是我国经济生活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从2003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就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到2008年上半年为止,流动性过剩矛盾依然突出,中国人民银行以加强流动性管理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的主要内容,搭配使用公开市场操作和存款准备金等对冲工具,大力回收过剩流动性。2008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又出现流动性不足问题。本文从我国流 动性问题的表现入手,分析我国流动性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我国流动性问题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流动性居民储蓄货币政策 流动性是指某种资产转换为现金的难易程度。由于现金不用转换为别的资产就可以直接用于支付或清偿,因此,现金被认为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流动性问题表现为流动性过剩与流动性不足,是指经济中可变现资产过剩或不足。 我国流动性问题的表现 我国流动性过剩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中央银行货币发行过多,货币量增长过快,货币供给增长速度大于GDP增长速度。2007年末,我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率16.7%远大于实际GDP增长率11.9%,年末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速比广义货币供应量 M2增速高4.3个百分点,说明定期存款活期化趋势加剧,货币流通速度加快,银行体系资金的流动性不断增强。二是商业银行存款大于贷款出现巨额存差。2007年,我国各项存款余额 为40.1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27.8万亿元,同比增长 16.4%,存差高达12.3万亿元,占存款余额的31%,是2001年的3.9倍,流动性过剩问题加剧。三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居高不下。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银行发放贷款或偿还负债的最高限额,超额存款准备金的大小直接影响银行的流动性,而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也一直是判断商业银行流动性是否充足的重要标志。2007年末,金融机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为3.5%。由于近年来银行支付系统不断完善以及商业银行资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3.5%的超额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我国仍处于流动性过剩的困境中。

关于鲁迅国民性探讨

论文关键词:国民劣根性传统文化天人合一多元文化论文摘要:鲁迅对半殖民地民族劣根性的揭示与批判,有利于唤醒民众,自我拯救。国民劣根性的根源在于传统文化,必须从根本上改变孔儒文化——封建文化,吸纳现代文化,才能使民族解脱包袱,在现代文明之路上前行。鲁迅先生离开这个世界已七十多年了,但正如诗人臧克家所说的:“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作为一个民族的智者与战士,鲁迅不只属于2O世纪前三十多年的中华民族,更属于未来的世界。他秉烛洞悉着民族的劣根性,照亮着自奋者的前程。一、鲁迅的国民性是什么国民性一般指超阶级、超地域的国人普遍心理状态和文化性格。探究和改造“国民性”是鲁迅弃医从文的主要原因,也是其孜孜不懈奋斗一生的目标之一。鲁迅“国民性探讨”从历史经验和民族前途出发,特别着重于挖掘国民“劣根性”,以期引起疗救的注意,着意于对国民性改造。无论在文学上还是思想上,鲁迅的成就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早在留学日本时期,他就经常与朋友们谈论“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等问题。创作前期以小说为主,从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反映人吃人的制度,直击国民生活在这种被人吃和吃人的人肉筵席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这人肉筵席的维护者。纵观鲁迅的内喊》和《彷徨》,通过对知识分子与农民的描写,揭露了“上层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将病态的社会暴露,将国民的灵魂展示剖析,以“引起疗救的注意”。尽管鲁迅小说创作堪称现代小说的奠基,无论其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无人可比肩,但鲁迅的创作重心和对文学的贡献更主要体现在杂文的创作上,正如他自己所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潜心于他的鸿篇巨制,为未来的文化没想,固然是很好的,但为现在抗争,却也正是为现在和未来的战斗的作者。鲁迅的后期主要从事杂文创作,有《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等十多本。虽然作品大多为当时尖锐复杂的政治斗争服务,但仍无情刮析了许多“正人君子”的灵魂,撕下了他们的面具,或借尊孑L以复古,或借友邦而卖国,同时对国民病态无情地嘲讽。翻开鲁迅的作品,无一不是侵染浓郁情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鞭笞入骨,痛心疾首的是国民缺乏觉悟的精神疾病,先知先觉地指出:“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1][2][3]下一页二、鲁迅国民性的历史意义[!--empirenews.page--]源于19世纪末的严复、梁启超等的新文化运动,到2O世纪初以鲁迅、陈独秀等为代表将其推向了高潮,特别是鲁迅以其文学创作和思想引领着新文化运动。经历“五四”波澜荡涤,逐渐看清了民族衰落,国家积贫的根本原因在于国民的整体的不觉悟和病态,并且深知已是病人膏肓,“中国太难改变了,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动一个火炉,几乎也要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我想这鞭子总要来。好坏是另一问题,然而总要打到的。”鲁迅知难而进,自觉地拿起这鞭子抽打拷问自己,更拷问民族的灵魂。在黑暗中探求民族的出路,正如尼采所说的“超人”一般来唤醒灵魂,解救民众。鲁迅的意义不是纯文学的,而是民族的,社会的,历史的。鲁迅是当代的文学巨匠,当代文学的奠基人。更是一个思想者,但不管文学上还是思想上,他的成就更集中在他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深刻揭露和犀利批判上。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一员骁将,而且是新的民族精神民族灵魂的重铸者。鲁迅意识到“农民是中国国民的大多数,落后民族的国民性必然带有浓厚的农民色彩”这一基本国情,因此他将观照的视线主要对准了广大农村的农民,其次为底层的知识分子。亲历了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不了了之,鲁迅敏锐观察到国民——特别是广大农民,是显露出愚昧、麻木状态的“看客”,感慨“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三、国民性与传统文化的现实思考鲁迅早已离开我们,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然不是鲁迅所处的“非人间”,但从根本上说,我们是传承着鲁迅时代的民族,或者说我们是鲁迅时代之前的民族。不说五千年,因为太久远,留给考古专家去研究吧。至诚至圣的孔夫子、孟夫子,是有《论语》等专门记载的,仅仅是

让国民性更好些

前段时间发生的一件事,大家或许记忆犹新:那就是一个没有任何生活来源的吸毒者李桂芳三岁的女儿李思怡被锁在家中活活饿死的事件。 李桂芳因在一家超市偷窃两瓶洗发水而被押送派出所,后被确认为吸毒人员而送往戒毒所强制戒毒。其间,李桂芳多次向派出所及戒毒所提出自己三岁的女儿被独自锁在家中,竟无人理睬。十七天后,小思怡尸体发出的腐臭味才让人们发现了这个三岁小生灵的惨死。 学者康晓光先生前往事发地调查此事,并在一篇文章中记录了对调查过程的感受。他写道: 在我去事发地调查时,为了提高效率,我找到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的朋友,希望他能够帮助我联系有关机构。这位朋友告诉我,李思怡事件影响很大、很恶劣,不用请示他就知道,领导不会同意他帮助我。他还说,如果他今天帮助了我,明天他百分之百就要“下课”。于是,我只好提出“最低要求”,请他给我带个路。他说那也不行。他不想为维护正义付出一丁点的代价。 康先生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权威主义的政府应该更好些。他的意思是说,我们不是没有保护李思怡的法律和制度,而是各级官员不能尽职尽责地把这些法律和制度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让权威主义政府更好些。笔者以为,这一结论固然不错,但从这一现象中,我们似乎还应该得出另一个更深层次的结论,那就是“让我们的国民性更好些”。康先生的那位朋友十分清楚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却不肯为维护正义付出哪怕一丁点儿的代价,类似的问题还不光出在官员身上,也相当普遍地体现在我们的国民身上。 比如,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现象:有的人被小偷偷了,当小偷被抓的时候,被偷者居然不敢当着小偷的面承认自己被偷;或者抓住小偷的公安人员需要被偷者到派出所作一个证明,得到的也往往是拒绝的答复。在一辆长途汽车里,若发生暴徒抢劫、强*之类的事情,车中其他乘客默不作声是常见的情形。倒不是说所有乘客都没有同情心,而是没有反抗****的胆量。还有这样的事情:当公共汽车里有人丢了东西,行窃者已被发现就在车里,司机要将车子开到附近派出所以便公安抓捕,车里的多数乘客会因为耽误他们一点时间而群起反对。 前不久,笔者在由浙江义乌赴宁波的长途汽车里也亲身感受了一个类似的事件:随车的受雇服务人员违章在车里抽烟,烟灰被风刮到我的身上,将衬衣和裤子烧破了几个洞。下车时,我要求对方赔偿,岂料对方身上一文不名,我遂要求该车司机赔偿,因为那位服务人员是受雇于他的,我在车里受到的损失,他也负有责任。但司机以不是他肇的事为由拒绝赔偿,双方遂起争议。这时,车里的乘客站出来,完全不顾事情的是非,纷纷指责我耽误了他们的时间。我想,这时我如果以流氓暴徒的姿态出现,他们谁也不敢吭一声。但当他们发现你是讲理的常人时,就对你毫不客气了。这类不胜枚举的事例说明,“欺软怕硬”和“

关于国民性的思考

关于当代中国大学生国民性之点滴思考 提到“国民性”这个词,比较官方、正式的解释是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它包含国民的政治意识、自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交往准则、最普遍的个性素质、心理特征等。国民性是一个国家民族最主要的内在特征,它不一定是完美的,向每个人的性格与习惯一样也有优缺点,并对该国的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对于“国民性”的定义、概念及内容,中外的不少学者、哲人、社会学家都大大小小做过不少研究。美国的社会学家英克尔斯的《民族性格》中将其称之为民族国家的“众趋人格”。从近代以来,当中华民族在内忧外患的艰难夹缝中求生时,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严复提出了“三民”主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批判中国的国民性:“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梁启超的“新民说”更是系统论述了改革国民性的问题。他们用自己的感悟与清醒想要唤醒国人,让中国真正找到生存富强不畏强敌的道路。而且,尽管从今天来看,当时的挣扎与浮沉没有为中国带来直接效应,然而这些对国民性的思考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并为中国之后一系列的试图改良或是改革的运动注入了新的思想力量与理论基础。 从我个人的理解来看,对于国民性这个看起来晦涩难懂的词语,确实是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学习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是中华民族的儿女。在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我们的生活追求、价值理念、理想基础、风俗习惯、生态文明、社区文化、交流沟通、教育公益……这些无不反映了中国的国民形象,而其中所映射出来的所谓中国人的性格,也就是我们这里所说的国民性。它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整个社会中塑造出中国独特的氛围。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完美无瑕的,同时每个人对它的看法或许也不同,它随着历史的脚步,随着全球的步伐,变化,升华。然而历史发展至今,有一点我相信是不变的,整体的国民性是每个人生活的总和,每个人的生活是整体的国民性的代表与象征。 那么作为中国的一分子,当代大学生的一员,以我自己来看看国民性的内容,剖析中国的变化、飞腾,尽管只是一家之言,尽管略显小气狭隘,但想必还是有一定的理由的。 首先谈谈理想,我觉得这是一个人乃至一个国家很基本的基础理念,这是生活的终极目标,是奋斗的方向,那么自然从中也可以看到人心中真正需要什么、相信什么、敬仰什么,

《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

介绍张锡勤教授的《论中国近代的“国民性”改造》 濂溪公子 今天读到了一篇好论文,给大家介绍一下,因为是介绍这篇论文,所以其中大量引用原文,其中论文的第二部分我全部抄了过来。 这篇论文共分五部分,前边是概述,正文分为三大部分,加上一个简短的结尾。 概述中作者说“要求对中国的…国民性?进行改造,是中国近代思想领域的一件大事,它曾受到几代中国改革者的持续关注。”“从这一问题提出之日起,提出者们所说的…国民性?乃是指中国…民性?、…积习?中的…劣根性?,所要解决的乃是如何提高国民素质、振奋民族精神、实现人的近代化(现代化)、进而实现社会近代化(现代化)的问题。” 正文第一部分,作者指出,首先是外国人的评价让我们认识到我们的国民性问题,然后是严复介绍的斯宾塞的社会有机体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梁启超又对这一学说做了发挥和宣传。在改造国民性问题上,政见不同的维新派和革命党人的基本认识并无分歧。 正文的第二部分论述的是我们的国民性到底是什么,我把这部分内容全抄过来。 二 要想改造国民性,第一步工作无疑是梳理、揭示那时中国人身上的种种“劣下之根性”。最早从事这一工作的是梁启超。1901年,在《中国积弱溯源论》这篇长文中,梁启超将中国人“人心风俗”上的劣点归结为“奴性”、“愚昧”、“为我”、|“好伪”、“怯懦”、“无动”、等六方面。次年,在《新民说》中他又作了较细的剖析。他认为,“我祖国民性之缺点不下十百”,主要表现为缺乏公德观念、无国家思想、又无进取冒险性质、无自尊性质、权利与义务观念薄弱……。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人又在一系列文章中对中国人的各种缺点、劣点作了更全面也更尖锐的揭示。所列举的有:“好利无耻”、“老大病夫”、“不洁如豕”、“黄金崇拜”、“工于诈伪”、“不诚无信”、缺乏同情心,等等。陈独秀竟认为,当时“中华民族种种腐败堕落”,业已“到人类普遍资格之水平线以下”,令人“惭愧、悲愤、哀伤”。(《中国式的无政府主义》其措辞既极端尖锐也极其沉痛。值得提起的是,鲁迅在“五四”前后所创作的小说,对病态的中国社会的各色中国人的种种缺陷、弱点作了入木三分的生动刻画,比一些理论文章影响更深。 中国近代的改革者、新学家们进而揭示,中国人的弱点、劣点虽有诸多表现,但最根本的则是奴隶性。因此,从20世纪初开始,新学家们对国民劣根性的清算又集中表现为对奴隶性的清算。最早从事这一揭露、批判的是梁启超、麦孟华等维新派思想家;继起的革命派思想家、宣传家也发表了大量剖析、批判奴隶性的文章。对于奴隶性的种种丑恶表现,他们先后作了惟妙惟肖的描绘。如: 奴隶则既无自治之力,亦无独立之心。……言主人之言,事主人之事。依赖之外无思想,服从之外无性质,谀媚之外无笑语,奔走之外无事业,侍候之外无精神。呼之不敢不来,麾之不敢不去,命之生不敢不生,命之死亦不敢不死。得主人之一盼、博主人之一笑,则如获至宝,如膺九锡,如等天堂,嚣然夸耀

鲁迅对国民性的认识

鲁迅国民性的研究 内容摘要:鲁迅,我国的文学大师,他以文学为介质,批判性地反思传统,叩问人的外在行为及其内在心理机制,意图以“救心”唤醒、通达社会的整体性自觉,实现国民理想人格的重建。本文从“国民性”概念、“国民性剖析”思想入手,探讨鲁迅“国民性剖析”思想的成因。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吃人奴性看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大师,作为我们民族的伟大代表,被学术界认作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鲁迅小说有三十三篇,其中二十五篇是近现代题材,收集在《呐喊》、《彷徨》两个集子里。内容主要是反封建——彻底地反封建,揭露人吃人的封建社会。鲁迅的小说创作以具有时代精神的思想主题和新形式的创造,实现了中国小说具有历史意义的革新,赋予了小说的现代的内容和形式,使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完成了由旧小说向现代新小说的转变。他继承传统,借鉴外国,把传统的手法和外国的良规融合再造,创作出崭新的现代新小说,把中国小说的现实主义推向了革命现实主义的新阶段。为改良人生,为人民的解放和社会的改造而创作“遵命文学”,是鲁迅小说现实主义的核心。鲁迅的深刻就在于他的为人生,先是与他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后来又是与他的共产主义世界观相联系的,是同他对历史的深邃观察,对现实的锐利透视、敏感的反映和严密的分析紧密相联的,这就使鲁迅的小说把握了重大的历史问题、社会问题,具有了历史和现实的深度,熔铸了博大精深的作品内涵,真实反映了中国人们的愿望、要求和历史命运。 国民性,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概念和体现;二是指国民群体人格的特性。和国民全体的个性化特性相对应而言,“国民性”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群体性特征。从结构上看,国民性具有系统性,一般的讲,涉及结构的几个层面,即行为方式、文化和社会心理。 由“国民性”一说,发展成“国民性剖析”思想,是中国近代思想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也是严复、梁启超、胡适等思想家从社会文化、人文意识等层面,对中国“国民性”问题进行反省、批判,以革新国民人格、提高民族精神品格的体现。他们沉痛地思考过关于国民精神中存在的瘤弊,以及国民思想文化素质如何才一有可能提高的问题,这些无疑都是属于对“国民性”问题的一种探讨,鲁迅继承前人,并从思想意识、文化传统等维度,对“国民性”做出了深刻剖析。祖国危亡的现实、前代思想家与国外“国民性”思想的浸润、个体独特的生命体验等因子,促成鲁迅“国民性剖析”思想的发展:早期,倡导“立人”,呼唤人格独立;中期,反思传统,对国民劣根性展开社会的、文化的批判,疗救病态的国民人格;后期,采用阶级分析法,剖析不同阶层的国民性,以铸造新的“民族魂”。 对鲁迅来说,“国民性剖析”既是个思想概念,又是他反思、批判传统的武器与手段。这促使鲁迅的“国民性剖析”既有理性深度,又有思想的尖锐性。鲁迅披露“瞒和骗”、“卑与怯”

经典摘记:鲁迅论中国国民性

经典摘记:鲁迅论中国国民性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呐喊·自序》(1922) 昏乱的祖先,养出昏乱的子孙,正是遗传的定理。民族根性造成之后,无论好坏,改变都不容易的。 ——《热风·随感录三十八》 中国人的不敢正视各方面,又瞒和骗,造出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巧滑。一天一天地满足着,即一天一天地堕落者,但却又绝得日见其光荣。 ——《坟·论睁了眼看》 这是因为中国人底心理,是很喜欢团圆的,所以必至于如此,大概人生现实的缺陷,中国人也很知道,但不愿意说出来;因为一说出来,就要发生“怎样补救这缺点”的问题,或者免不了要烦闷,要改良,事情就麻烦了……所以凡是历史上不团圆、没有报应的,给他报应,互相骗骗,这实在是关于国民性的问题。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 最初的革命是排满,容易做到的,其次的改革是要国民改革自己的坏根性,于是就不肯了。所以此后最要紧的是改革国民性,否则,无论是专制,是共和,是什么什么,招牌虽换,货色照旧,全不行的。 ——《两地书·第一集(八)》(1925年) 中国国民性的堕落,我觉得并不是因为国家,他们也未必为“家”设想。最大的病根,是眼光不远,加以“卑怯”与“贪婪”,但这是历史养成的,一时不容易去掉。我对于攻打这些病根的工作,倘有可为,现在还不想放手,但即使有效,也恐很迟,我自己看不见了。 ——《两地书·第一集(十)》(1925) 中国人但对于羊显凶兽相,而对于凶兽则显羊相,所以即使显着凶兽相,也还是卑怯的国民。 ——《华盖集·忽然想到(七)》 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 ——《华盖集·这个与那个》 暴君的臣民,只愿暴政暴在他人头上,他却看着高兴,拿“残酷”做娱乐,拿“他人的苦”做赏玩,做慰安。自己的本领只是“幸免”。 ——《热风·随感录六十五》 我们中国人总喜欢说自己爱和平,但其实,是爱斗争的,爱看别的东西斗争,也爱看自己们斗争。任他们斗争着,自己不与斗,只是看。 ——《伪自由书·观斗》(1933) 乡下人捉进知县衙门去,打完屁股之后,叩一个头道:“谢大老爷!”这情形是特异的中国民族所特有的。 ——《从胡须说到牙齿》(1925年) 造化赋给我们的腰和脖子,本是可以弯曲的,弯腰曲背,在中国是一种常态,逆来尚须顺受,顺来自然更当顺受了。所以我们是最能研究人体,顺其自然而用之的人民。脖子最细,发明了砍头;膝关节能弯,发明了下跪;臀部多肉,又不致命,就发明了打屁股。 ——《花边文学·洋服的没落》(1934年)

老舍与国民性

老舍与国民性 庞永青 摘要:老舍是学贯中西的文学大师,他一生创作了无数的经典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承载形形色色国民性形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他发展了鲁迅等对国民性的看法,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他用一个普通市民的眼睛看待国民性,他眼中的国民性是全面的、发展的,从简单的善恶对立发展到辨证的交错组合。他笔下的国民性丰富多彩,他既写出了其落后、腐朽、麻木、愚弱、妥协的一面,又写出了其进步性,优秀善良、自尊、狭义、勤劳、坚忍反抗的一面。而且他笔下的前一面是向后一面转化的。但其主流是他精心塑造和描写的大量平凡而又复杂的中间人物。老舍是集传统精神之大成的现代知识分子,他的内心世界与处世态度存在着矛盾,因而他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知识分子。 关键词:国民性;国民精神;民族性 Lao She and nationality Pang Yongqing Abstrac t:Lao She will be knowledgeable of East and West literature master, his life has created the innumerable classical works,he has portrayed a series of load bearing nationalistic image lifelike character of all forms in these works for us.He has developed Lu Xun and so on to the nationalistic view,and forms the oneself unique opinion.He uses an ordinary resident's eye regarding nationality,in his eye nationality is comprehensive,the development,develops dialectically to from the simple good and evil opposition interlocks the combination.His writing nationality is richly colorful,he both has written its backwardness,decayed,numb,simpleminded weak, compromise one side,and has written its progressive,outstanding good,the self-respect,the narrow sense,industrious,endure the revolt one side.Moreover his writing front is at the same time backward transforms at the same time.But its mainstream is he molds and the description carefully massive ordinary and the complex middl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523269013.html,o She is the modern intellectual who the collection tradition spirit accomplishes,his inner world with gets along with people the manner to have the contradiction,thus he also is an extremely complex intellectual. Keywords:Nationalit;National spirit;National characteristic 一、老舍与国民性 民族精神、国民精神、国民性这一类词的推广运用,来自以鲁迅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先驱。鲁迅以他那尖锐的目光和犀利的笔锋,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我们民

鲁迅小说国民性和群众麻木

(一)鲁迅小说艺术性研究 1.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看客”的深刻体验 “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16] 正是这些麻木的、不觉醒的国民 所构成的铁屋让鲁迅深感空虚的悲凉,鲁迅先生在创作中对这些以他人痛苦为自己欢乐的民众给予了精辟的批判,并把这一类冷眼的旁观者定义为“看客”,让这群看客成为 这个民族的深刻的精神烙印。对中学生而言,学习鲁迅小说,对“看客”形象的理解和 批判,无疑,对他们的人生经历中,会潜移默化地起到不可或缺的教育意义。 真实的现实生活、鲁迅个人的经历是“看客”这一群体形象的重要来源,看客促使 鲁迅的人生及他看待我们这个民族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折。早在仙台求学时,“幻灯片” 事件,让鲁迅深感这个民族的耻辱、麻木而冷漠的病态存在。《药》这篇小说应该说是 最直接的对“幻灯片”事件的注解,同样是刑场,同样是围观,杀人的、被杀的、看杀 人的与被杀的,都是愚弱的同胞,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夏瑜被杀是为拯救看客,看客围观仅为取乐与满足看杀头的快感,这使得鲁迅《药》的主旨陷入了极浓郁、极深厚的悲哀之中。民族的忧患,个人的强烈的责任感,使他毅然弃医从文,去探索国民病根之源,以“立人”为启蒙文学立场,医治国民劣根性的灵魂,因而这些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 和看客便成了鲁迅先生批判的对象,这一形象在鲁迅的许多作品中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正是鲁迅才使“看客”这一群体形象上升为针砭我们民族延续数千年时弊的艺术经 典。 纵观这些描写看客的作品,“看客”似乎无处不在,触痛了鲁迅的灵魂。围观者的 姿态,是这个民族的生存巨大现实困境,看客的存在是人性的悲剧、社会的悲剧,看客就是这种艺术化的悲剧对象 (二)鲁迅小说思想性研究 1.沉重的“隔膜” 现实中的鲁迅,与我们所听到、从作品中看到的鲁迅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鲁迅的思 想从始至终都和许多人是发生冲突的,有时甚至很严重,在论战中,有从敌方战壕投来的明枪,但更多的是让鲁迅感受到的由革命阵营内部射来的暗箭,其中不乏他信任者,最为突出的就是鲁迅和徐懋庸的矛盾。鲁迅死后,徐懋庸写了挽联:“敌乎,友乎?余 惟自问。知我,罪我——公已无言。”以此来表达深重的无奈和遗憾。事实上,鲁迅的 论敌,几乎没有私敌,都是为了思想和主张的不和而挑起论争。但很多人因此而在公开场合刁难鲁迅,甚至以告密的方式来要挟鲁迅,让鲁迅深感人性的阴暗。无论后来给鲁迅冠以何种称号,但鲁迅首先是一位作家、学者,所以,有许多时候,这种争论仅是因为政治主张或是文艺思想的偏差,鲁迅是抓住黑暗不肯放松的,因此便让很多人不理解,转而将其视为敌人群起攻之。在对付一而再,再而三的恶意中伤中,耗费了鲁迅相当多的精力,无论标榜正义的一方,还是反动势力的帮凶文人,都将他视为异端,这样的状况,让鲁迅深感人与人之间的深重的隔膜。作为思想者,鲁迅并没有因为外界对他的不理解抛弃现世,也未因外界对他的恶意中伤而消沉,这反而促使他挖掘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根源,进而触发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从数量上看,小说这一文体只占鲁迅作品较小的一部分;然而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方 面来衡量,鲁迅小说的内涵是无比丰富的。因而,隔膜,这一具有永恒性的话题,也许只是鲁迅小说的冰山一角,但即使就是这一个角,也会在鲁迅小说精神中放射出不朽的

中国国民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期中试卷 专业班级石油工程1509班 姓名王志伟杨文凯蔡林峰 学号 1502010927 1502011129 1502010926 开课系室历史系 考试日期 2015.12

中国国民性审思 石工1509:王志伟杨文凯蔡林峰 摘要:国民性指国民共有与反复出现的精神特质、性格特点、情感内蕴、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总和,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行为结构。国民性是一国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特征,即在价值体系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性格特征,是国民素质的核心因素。中国民众在中国延续千年的文明中形成了很多优良传统与优秀的民族性格,但在这同时,中国民众也长期遭受统治者的压迫,长期处在一个严格的等级体制之中,尤其是儒家文化处于中国文化的统治地位,并在长期的发展中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儒家文化不断变质,最终在明清时期,儒家文化终于成为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中国人民也有了不少劣根性,这些劣根性有些从古代到近代一直存在于中国人的心中,甚至到现在这些劣根性仍然没有完全消除。 一、国民性概述 中华文明的圣火,一脉相传,千年未绝,我们创造出了极为灿烂的文明,秦汉的明月山关,唐宋的歌舞升平,郑和的雄伟的舰队,无不显示出我们文明的强大自信。我们能创造出这样辉煌的文明,说明我们的国民性格一定有非常先进的地方。然而,由于中国在近代以来的积弱和贫穷,并且中国民众长期处于封建统治的压迫下,使得中国人在形成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在中国人性格中的劣根,并对于自身的文化也产生了巨大的不安和困惑。 什么是“中国性格”?中国人共同的精神特质到底是什么?中国人的形象究竟如何?我们如何克服掉国民性中的那些劣根?这些问题在今天中国崛起,一个“新中国”开始吸引世界的关注之后,变得异常地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希望对国民性的研究,能让世界对于中国人的新的形象有更多的了解,期望中国人的形象从过去的刻板的印象中脱离出来,也让我们找到自己的缺点和优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这能让我们预见我们民族的发展方向,扬长避短,少走弯路。

鲁迅国民性

1:鲁迅的启蒙主义所针对的是根深蒂固的中国封建专制所衍生的传统意识,千百年来,中 国统治者处心积虑的推行蒙昧主义,禁锢民众思想,以此作为维护封建秩序,求得长治久 安的手段。在鲁迅看来,思想意识还处于蒙昧状态的国民是“愚弱的国民”。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如果民众还处于蒙昧状态,就绝无振兴的可能,其作品都基于改变人民精神面 貌这一崇高的宗旨而创作的,启蒙主义的特点十分突出。鲁迅认为:民族兴亡,系于启蒙。“发社会之蒙覆,振勇毅之精神”,《集外集拾遗补编》他要以自己的文字来为改变民族 命运贡献力量。 剖析鲁迅的思想就会发现其启蒙立人的思想,表面冷静,内心是充满怜爱,主要视角 是面向他们病态的灵魂。当鲁迅匿多的思考如何改造国民性格的时候,他深深的为大多数 压在大石下的草一样萎黄桔死的老百姓的处境而悲哀而痛苦。于是,为国家、为民族、为“立人”、为“救人”、为“新人”,鲁迅以全新的反封建的价值观念,向中国封建主义 及人道的价值观念系统发起了猛烈攻击,对吃人的思想道德文化体系进行了最全面最有力 的批判。震动了一个时代的救救孩子的呐喊。正是对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强烈呼唤,鲁 迅为改变中国人的地位,唤醒国人的意识,为中国人的思想革命,改造旧人重建新人而努 力奋斗,以他的永不消逝的文字。 一记得卢叔宁的《劫灰残篇》中有这样一段内容:鲁迅的伟大在于他是第一个将中国 看透的人,第一个将中国的真相揭示袒露在人们面前的,人……鲁迅在生前受到无穷的攻 击和暗箭,而死后在一些人则庆喜地将其忘却掩灭。更有一些人则以尊崇他的姿态将其摆 在他们宗祠的祭坛上加以顶礼,其目的不过是用一个新的神像来装饰自已的门面或驱斥自 己的政敌,他们何敢回复其本来的面貌——无情的揭露,入木的批判,不妥协的斗争呢?鲁迅的印着自己、他人、社会刺去的解剖刀变成了专向不祈祷、不跪拜的异教徒的威严的法剑。鲁迅在生时所无限同情又无情地憎恶的阿Q们,还有那鲁迅用厌恶与蔑视之笔画下的 聪明人们(假洋鬼子、奴才)在鲁迅死后,倒反过来将他“聪明地”“阿Q化”了。这是怎 样的一种讽刺和怎样的一种痛心的悲哀啊!而揭示这些该是新的启蒙者们的任务之一吧! 启蒙的意义目的,就在于让人民认识自己,使人民成为自觉的社会成员,而不是一个 盲目的人类生存者。从这里我们可以找到一个识别一切统治者的标准:竭力掩住人民的耳目,混淆他们的视听,却将自己装扮成人民的代表者的统治者是骗子强盗。不仅相信人民 的力量而且竭力使人民认识自己的力量、缺陷,使人民成为自觉的主人者是人民的真正代 表者,鲁迅在揭露阿Q的疮疤的时候,似乎比哪些说阿Q的疮疤有独特的美的人要遭到他 人(甚至阿Q本人)的责骂,但真正爱阿Q的不是后者,恰恰是揭露者的鲁迅。 鲁迅启蒙的任务是让患者先认识自己是病人,并进而使它认识自己的病因病根,使它 震醒。鲁迅作为一个社会医生很好地完成了他的任务,但是病人应该怎样和自己的病,尤 其是怎样和产生这种病的环境条件进行自觉的斗争,这便是鲁迅后人所应当完成的,这就 是说:“一方面我们要继续鲁迅的遗业,将对社会恶症的揭露,对社会给人们打下的烙印 的揭露继续下去;另一方面则要将如何更自觉地根治这社会与人们病症的方法昭示给人们……使他们明了自己不是被施恩者,不是单纯的被疗救者,他们自己同时是创造者,创 造物的所有者。这便是现今启蒙运动的(如果有的话)任务。” 我情不自禁的抄录了这么多,因为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启蒙正陷人 前所未有的困境。虽然我们不能对现实进行简单的否定,对当前兴盛的物质文明也应肯定 他的存在意义。但毫无疑问,当前现实社会和文化中的不健全处还是很多的,尤其是现实 体制中的积弊,以封建文化的实质和物质文化的合流,促进了社会的腐败和动荡。使金钱 为中心的消费主义彻底占据了社会文化领域,刺激了各种欲望的畸形膨胀。当前社会各种 犯罪率的上升和道德风尚的下滑,就是不良文化刺激的直接结果,可以说在当前的社会中,时代精神和思想信仰正陷入迷茫和漂浮的困境中。 大众是如此,知识分子自身也是如此。作为知识分子的真正表率,鲁迅先生倡导知识 分子应有一种“青皮精神”,但许多曾经参与启蒙的知识分子,在90年代已经彻底放弃了曾经持守的启蒙精神,成了现实物欲的追随者甚至推波助澜者。小说《沧浪之水》中的池 大为、刘跃进等可说是这类人的代表。还有人则回归到宗教中或成了宗教的臣服者,当前 泛滥的嘲讽和解构知识分子责任的“后现代”文化思潮,更体现了知识分子对于启蒙精神 的彻底放弃。 我们反思“五四”以来的启蒙,事实上都说没有取得真正的成功,因为已经进入一个

简论梁启超对国民性的批判

简论梁启超对中国国民性的批判 温广救 (上海大学文学院,07社会学 3号)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思想家,给我们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在学说中批判了国民性的种种弱点,历诉封建制度和纲常名教对民族心理的摧残,呼唤重建新民德、开民智、铸国魂。本文从国民性问题的提出、国民性的弱点和原因、国民性改造及国民性批判的意义几方面对梁启超的论述做了剖析和探讨。 关键词:梁启超;国民性;批判 自1840年以来,民族危亡的问题就摆在了每一个中国人面前。而梁启超、鲁迅、孙中山、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先锋,他们迫切地希望摆脱帝国主义的压迫,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而要实现这一伟大目标,必须有伟大的国民精神作为支撑。“艰难的国运”需要“雄健的国民”来挽救民族危机,而当时中国国民中恰恰缺乏这样一种“雄健”的精神。这使得这些思想先锋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的“国民性”问题。而中国近代文化史上最为集中地探讨国民性问题的人就是梁启超。 一、国民性问题的提出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屡遭列强蹂躏,中国人民进行了可歌可泣的反抗斗争,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和统治阶级的上层分子开始探索救国救民之道。洋务运动、维新变法便是他们从物质层面到制度层面所进行的求强求富的实践,但最终的结局都以失败告终。梁启超在反思维新变法失败原因的同时,也开始从新的层次、新的角度去探寻中国落后的根源和救国救民的真理。于是他就在《中国积弱溯源论》一文中从传统文化、国民心理、封建统治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中国积弱的根源,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其中“爱国之心薄弱,实为积弱之最大根源”。表现在一,不知国家与天下之差别;二,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线;三,不知国家与国民之关系三个方面。作为思想家的梁启超开始对社会、民族、国民性进行深刻的剖析和反省,他已深深地认识到旧有的国民性已成为中国积弱的最大根源。这些认识为他后来开启新民理论建设奠定了思想基础。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于1902-1906这四年间编撰了《新民说》,他站在救亡图存的高度对国民性改造问题进行了集中的探讨,发出改造国民性的呼声,呼唤新民快快出世。在他急切的呼喊声中洋溢着高昂的爱国主义激情。 二、国民性的弱点和原因 梁启超在维新变法前就开始认识到了国民性的弱点。1897年,梁启超著文说:“西人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