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城乡规划博客

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城乡规划博客
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城乡规划博客

“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构建数字中国 监测地理国情

来源 | 中国广播网

日前,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印发了《测绘地理信息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将如何发展?如何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社会、服务民生?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春峰近日就此接受了记者采访。

记者:如何理解“十二五”测绘地理信息发展“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的24字总体战略?

王春峰: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个24字战略是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着眼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国际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发展大趋势,在梳理我国测绘地理信息工作发展基础、存在问题、阶段性特征和现实需求的基础上,经过缜密研究、反复论证提出的。

“构建数字中国”就是要大力发展基础测绘,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和集成整合,通过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加快实施国家重大测绘工程,加快建设“数字省区”“数字城市”“数字乡镇”,形成全国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内部纵向互联互通、协同服务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体系。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测绘基准现代化初步完成,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覆盖范围大大拓展、现势性明显增强,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基础地理信息资源标准统一、互联共享和协同服务,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的目标。

“监测地理国情”集中体现了国家战略重点和现代技术发展趋势对测绘转型发展的要求,体现了新时期测绘发展理念、工作重点、服务方式、产品形式、生产工艺等方面的深刻变化,是未来20年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重要主题。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综合应用现代测绘技术和测绘成果,获取、处理、分析及应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信息并提供服务,服务政府科学管理和决策,推进测绘实现由静态向动态、由时间点向时间段、由测绘地表形态向监测地表变化、由提供测绘成果向报告监测信息的转变。

“发展壮大产业”就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提供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积极促进地理信息应用社会化,大力发展卫星导航、位置服务、现代测绘装备制造、网上地图服务以及经营性测绘等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建设测绘强国”是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长远目标。我们提出,“十二五”期间要实现国际一流的测绘技术水平,国际一流的测绘基准体系和地理信息资源储备,国际一流的测绘公共服务和地理信息产业,国际一流的测绘人才以及测绘管理水平等目标。

记者:您刚才提到,当前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正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请问如何理解?

王春峰:从国际上看,对测绘保障与地理信息服务的需求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具体内容上较过去有显著变化。发达国家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随之加快转型,监测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动态变化,分析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空间分布,为宏观经济管理以及国土空间管理、解

决全球性问题等提供动态信息服务成为测绘地理信息服务的重要内容。以大众通过网络上传、下载和编辑地理信息为主要特征的测绘地理信息新时代已经来临。

从国内看,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成为我国“十二五”主要任务,对测绘地理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新技术应用不断深化,其与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的融合日趋紧密,推动不断产生新的测绘地理信息服务,适应传统测绘生产服务需要的测绘生产事业机构面临越来越大的改革压力。市场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地理信息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促进产业持续、健康、规范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大测绘行政管理力度。

可以说,我国测绘在实现数字化转型后,正在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地理信息综合服务正在成为现代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主要内容,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黄金战略机遇期。但是与国际发展趋势以及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比,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必须加快转型发展。

记者: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将通过哪些重大工程的实施推动“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呢?

王春峰:我们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和信息化测绘体系,实现基础地理信息在线服务,地理国情监测基本形成业务能力,测绘应急保障及时有效,地理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测绘体制机制、法规政策和人才队伍进一步优化,测绘地理信息保障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在更好地组织实施基础测绘等经常性项目的同时,我们规划实施若干重大测绘地理信息工程,主要包括:地理国情监测工程、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二期工程、边疆建设测绘保障工程、海岛(礁)测绘二期工程、全球测图和极地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网络化服务系统建设工程、测绘成果保密及安全工程、现代化测绘技术装备及应急测绘保障能力建设工程、海洋测绘保障服务基地建设工程、测绘仪器检定和测绘成果质量检验能力建设工程等。

记者:“天地图”是我国权威地理信息服务网站,社会各界也比较关注“天地图”的建设。请问下一步将如何在转变测绘服务方式、提升测绘服务能力、推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做大做强“天地图”?

王春峰: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一个数据覆盖全球、内容丰富翔实、应用方便快捷、服务优质高效的互联网服务知名品牌。一是要进一步丰富数据资源,把包括“数字省区”“数字城市”在内的全国各地测绘地理信息部门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全国地理信息企业的相关成果进一步盘活,形成一个大的“天地图”数据资源供给体系。二是要夯实运行基础,显著改善“天地图”的软硬件和网络环境,提高反应速度,增强网站运行稳定性。三是要充实完善功能,尽快推出手机版系统,改善便民服务功能,提升应用操作便捷度,逐步向其他网络服务融合和拓展。四是要做好推介推广,加大推广应用宣传力度,真正发挥其“政府服务公益平台、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基础平台、方便群众服务平台、国家安全保障平台”的作用。

记者:请简要介绍怎样推进地理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王春峰:今后我们将以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核心,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着力培养地理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发展地理信息新型服务业态,大力加强地理信息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大力培育地理信息企业和知名品牌,不断提高产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当前重点做好四项工作。一是尽快起草出台《关于促进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研究制定扶持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二是加快制定《地理信息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统筹部署地理信息产业发展优先领域,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合理布局及重点任务,强化宏观指导。三是加快建设国家地理信息科技产业园,形成相关产业聚集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引领、推动效应。四是加强对地理信息获取、加工、传播、应用的监管,营造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在大力推进应用的同时,保障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记者:如何理解“数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说法,请简要介绍下一步如何加快数字城市建设步伐?

王春峰:近年来,我局把数字城市建设作为“牛鼻子”工程全力推进,目前已在150

多个城市开展了数字城市建设试点和推广,在促进城市科学决策、精细管理、高效服务、低碳运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数字城市已经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靓丽名片、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工具、提高百姓生活质量的得力帮手、社会综合管理的有效载体、企业产品推介宣传的平台和城市信息化的重要标志。因此可以说,“数字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在全国全面推进数字城市建设,力争完成全部333个地级市和部分有条件的县级市的数字城市建设。已完成数字城市建设的城市,一方面要加快数字城市数据更新速度,逐步实现数字城市的横向互联以及与省、国家的上下贯通,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应用推广,广泛建立业务应用系统,使数字城市在服务政府管理决策和百姓生活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记者:地理国情监测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打算如何加强地理国情监测?

王春峰:监测地理国情并不是我们另外开辟了新的工作领域。因为测绘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测绘的基本要素没变、测绘的技术手段没变、测绘的法律法规不用变、测绘的职责定位不必变、测绘的组织结构不需变;而变化了的仅仅是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时间点变为时间段、由测绘地表形态变为监测地表变化、由提供测绘成果变为报告监测信息。这一过程增加了测绘工作的难度、加大了测绘工作的责任、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益、提升了测绘工作的作用,从而必将树立测绘工作的全新形象!如此重要而且成效明显的工作之所以到“十二五”才提出来,一是技术条件成熟了,二是国家财力具备了,三是社会需求明晰了。因此说,做好这项工作是测绘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与时俱进的结果。

地理国情监测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全盘谋划、系统设计、精心安排、加快推进。一是要加强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的数据挖掘、统计分析和知识发现。二是以为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提供监测评估服务为切入点。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首先选择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城镇化战略等涉及国土空间管理、区域协调发展等战略或工程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三是以对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分布关系的表达作为推进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抓手。基于“天地图”系统,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合作,

在统计数据基础上开展相关数据空间统计、分析及信息发布等工作。四是做好地理国情监测试点工作,逐渐形成地理国情监测相关政策和工作机制,制定地理国情信息分类和编码、技术规程、成果模式等标准规范。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技术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技术 浅谈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技术 摘要:当前形势下只有在充分利用各级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相关成果资料,着力开发品种类型齐全、要素内容丰富、使用方便快捷、有效覆盖全部国土的地形图数字产品及纸质产品的同时不断推出适用、好用的公众版系列地形图以及国家和区域地图集等,才能更好地满足全社会对测绘地理信息公共产品的需要。本文将主要探讨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技术。 关键词:地理国情;普查;监测 中图分类号:X924文献标识码: A 依托国家现代化测绘基准体系,提供更加丰富的测绘基准信息产品,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精度、全覆盖、三维、动态测绘基准信息的需求。通过进一步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数据库建设,强化测绘地理信息档案信息化服务,充分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档案资料在地理国情分析、测绘地理信息项目规划设计等工作中的基础参考作用[1]。 1地理国情普查的测绘技术 随着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不断进步,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进程加快,测绘事业面临着技术手段、服务层次和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地理信息资源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向全社会提供地理空间信息服务是近几年测绘学科发展的主要任务,同时也标志着我国测绘现代化和信息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测绘学科发展主要依赖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中的地理空间信息理论、技术、方法以及应用服务方面的进步。如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现代测绘基准建设、海岛礁联测、“天绘”和“资源j号”测绘卫星、国家1:50000基准地理信息数据库更新、西部测图工程、地理国情监测、应急测绘技术、数字城市、全国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

台与天地图等10大工程既推进了信息化测绘体系建设的进程,同时也促进了测绘学科的发展。 2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意义 2.1推进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加强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地理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要根据政府、企业、社会以及人们生活的实际需要,大力开发地理信息社会化应用产品,加快发展车载导航、手机定位、便携式移动导航、互联网地理信息服务以及电子商务、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等方面的位置服务产品,不断拓展地理信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地理信息产品附加值,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地理信息服务日益增长的现实需求。要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产品、特别是消费电子产品承载地理信息服务的能力,积极创造和培育新的需求、新的市场,开发基于地理信息的电子游戏产品、地理信息电视频道或栏目、基于数码相机的位置服务产品以及物联网位置服务产品等,满足各类个性化需求和大众需要,全面拓展地理信息消费市场[2]。 2.2加快技术自主创新步伐 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是推动地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地理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占领地理信息产业制高点的重要途径。要紧紧围绕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基本方针,不断完善创新体系,提高创新能力。进一步确立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科技资源的基础作用,尤其要为企业参与科研活动创造经费、政策等支撑条件。 3加强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技术的应用 国土整治是指对国土资源的考察、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护以及为此目的进行的国土规划、国土立法及国土管理工作。譬如国土资源部主页的栏目中既有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的管理,也有基础测绘、地质调查、国土规划、土地监测等栏目,还有“西部大开发”:“全球资源战略”等宏观信息,这些都属于国土整治工作的范畴。国土整治工作既有全国范围跨区域的,也有区域性的,其目的都是为了

GQJC 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20170527

编号:GQJC01-2017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数据技术规定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 2017年5月

目录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基本要求 (1) 3.1数学基础 (1) 3.2精度要求 (2) 3.2.1数据采集平面精度要求 (2) 3.2.2拓扑要求 (2) 3.2.3地表覆盖分类精度 (2) 3.2.4地理国情要素属性精度 (3) 3.3数据现势性 (3) 3.4数据一致性 (3) 3.5数据接边原则 (3) 3.6元数据 (4) 3.7数据完整性检查要求 (4) 4数据分层组织 (4) 4.1总体说明 (4) 4.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8) 4.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8) 4.3.1铁路与道路要素 (8) 4.3.2水域要素 (9) 4.3.3构筑物要素 (10) 4.3.4地理单元要素 (11) 5属性定义与说明 (16) 5.1总体说明 (16) 5.1.1通用属性项 (16) 5.1.2专有属性项 (17) 5.1.3属性缺省值 (18) 5.2地表覆盖分类数据 (19) 5.2.1地表覆盖数据集(LcrDataset)属性定义 (19) 5.2.2专有属性说明 (19)

5.3地理国情要素数据 (20) 5.3.1铁路与道路要素 (20) 5.3.2水域要素 (27) 5.3.3构筑物要素 (33) 5.3.4地理单元要素 (35) 6数据采集一般性要求 (52) 6.1影像资料使用原则 (52) 6.2数据采集总体要求 (52) 6.3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要求 (54) 6.4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采集要求 (56) 6.4.1铁路与道路 (57) 6.4.2水域 (58) 6.4.3构筑物 (59) 6.4.4地理单元 (59) 7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0) 7.1变化信息采集总体要求 (60) 7.2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1) 7.2.1地表覆盖变化分类 (61) 7.2.2伸缩型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 (61) 7.2.3新生型地表覆盖变化信息采集 (61) 7.2.4地表覆盖变化信息记录方法 (62) 7.3地理国情要素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2) 7.3.1地理国情要素变化分类 (62) 7.3.2地理国情要素变化信息采集总体要求和记录方法 (62) 7.3.3有关要素类型变化信息采集要求 (63) 7.4生产元数据记录要求 (64) 7.5监测成果数据检查基本要求 (64) 7.5.1总体要求 (64) 7.5.2变化数据层检查 (64) 7.5.3变化数据层与本底数据关联检查 (64) 8汇交要求 (65) 8.1汇交数据内容 (65) 8.2成果汇交前整理 (65) 8.2.1省级任务区数据接边与数据组织 (65)

地理国情普查国内外研究和现状

地理国情普查国内外研究和现状 发表时间:2017-10-13T16:24:29.3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作者:俞莉1 张祥2 [导读] 摘要:地理国情普查综合利用现代测绘、遥感、GIS、空间统计学、云计算、通讯等技术,对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要素进行动态 1.身份证号码:32100219740410xxxx; 2.身份证号码:13112819870610xxxx 摘要:地理国情普查综合利用现代测绘、遥感、GIS、空间统计学、云计算、通讯等技术,对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要素进行动态、定量监测,分析评估地理国情信息的时空特征和变化趋势,形成涵盖资源分布与利用、生态环境评估、区域规划、城镇化发展、经济布局、社会公共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地理国情普查产品,从而向政府部门、社会、公众等提供科学、权威、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服务,为国家战略规划、政府管理决策、生态环境保护、突发事件应对、社会公众服务等提供科学支撑和有力保障。 关键词:地理国情;地理国情普查;3S技术;关键技术 1.“3S”技术是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GIS)和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统称。 2001年,日本环境省资助亚太地区环境革新战略项目(APEIS),APEIS是亚太地区各国包括中国的相关研究机构参加,创立的一个综合性的环境监测系统,主要负责监测亚太地区的环境破坏、环境退化和生态脆弱区等情况。 2003年,欧盟开始了全球环境与安全监测计划(GMES),旨在获得影响地球表面以及大气变化的各种生态环境信息。GMES 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海洋监测、陆地监测、大气监测、应急管理和安全五大类。海洋环境监测服务主要是进行海洋资源、气候和季节性预测、海洋和海岸环境、海洋安全等信息检测;陆地监测服务主要是进行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土壤沙化、水体质量和可用性、空间规划、森林监测和全球粮食安全等信息监测;大气监测服务主要是进行温室气体影响空气的反射气体、气溶胶、臭氧层空洞和太阳紫外线辐射等信息监测;应急管理服务监测服务主要是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森林火灾、地震、泥石流等信息监测;安全监测服务主要是通过边境和海上监视,为欧盟提供基础数据以支持其制定对外行动的相关政策。 2008年3月,在一次国际会议上,欧洲航天局和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联合展示了根据当时最新拍摄的卫星图片制作而成的最新的全球土壤覆盖图,数据的空间分辨率是300m,图中涉及的土地覆盖类型有人工地表、农田、水体、沼泽等22种。为保持数据的一致性,该图的图例采用了联合国土地覆盖分类系统。 2. 我国地理国情普查的研究现状 我国地理国情普查较其他发达国家晚,经过一系列准备工作,2013年国务院出台通知,决计于2013~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第一次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对土地和水利信息的调查为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提供了相关参考信息[7]。 地理国情普查是我国对地理国情数据的一次系统地统计,它为地理国情监测项目提供分析数据。陈军从遥感制图学角度介绍了我国30m 地表覆盖数据产品;杜金莉等进行了地理国情监测及实践的探讨,指出在地理国情监测中,测绘地理信息部门应充分发挥新测绘技术和人才优势,促使测绘由时间点向时间段、由量测地表形态向监测地表演变、由静态统计向动态监测、由供应成果数据向实时发布监测信息的转变;董冬、龚伟等从系统角度出发,简要分析了地理国情基本内容和分类体系;为了研究地理国情监测体系框架,马万钟、杜清运等采用了多种分析方法如对比分析法、综合分析法和归纳法等,对地理国情普查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和疑难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归纳从技术理论体系出发,李德仁院士等论述了新型技术手段与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结合;着眼于3S 技术,吕品阐述了其在地理国情普查中从数据获取、分析、存储、成果发布、信息统计等的具体应用;从地图制图角度出发,刘新华等论述了专题地图表示方法的综合运用[8]。 因此,我们可以的出这样的结论,在欧美发达国家,地理国情的应用范围尤为广泛,特别是在技术手段和检测内容上更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3.结束语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前所未有的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自然地理的方方面面涉,及面广、技术性强、实施难度大。普查地点千变万化,部分高原山区很多年来无人问津,地势险要要,调查环境恶劣,困难重重。因此调查任务繁重和艰辛,为此了解国情地理调查的内容、原则、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推进地理国情的普查工作,是国务院一项重要的决策性战略部署,目的是摸清家底,高效合理地利用国土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迫切要求。通过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所取得的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和动态、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成果,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 参考文献: [1]武琛.地理国情监测内容分类与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2. [2]张明丽,王明亮,殷涛.浅谈地理国情普查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思考与体会[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7(6):222-224. [3]宋晓红.地理国情普查与1∶10000DLG协同更新作业模式探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7(9):140-141. [4]吴帆,杨俊艳.“3S”技术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J].经纬天地,2014,(2):41-46,72 [5]张成.地理国情检测对象与技术方法研究[D].甘肃:兰州交通大学,2014. [6]张海博.辽宁省朝阳市地理国情普查外业数据采集方法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37(6):179-181.

浅谈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

浅谈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 发表时间:2019-08-30T08:38:56.717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12期作者:李传静[导读] 本文以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济南 250014 摘要: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地域广袤,各类物产资源极为丰富。要想是这些丰富的土地资源能够获得最高的利用率,使其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需要对其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要将地理国情检测和测绘基础作为前提。从实际的角度来讲,地理国情检测工作的开展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测绘工作的全面发展,进而可以使我国的经济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也能够有效的保障和提高我国测绘行业整体的技术能力和水平。本文以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为主线,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描述。 关键词:地理国情检测;基础测绘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对于地理国情检测工作逐渐有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国家领导提出,国家测绘地理信息相关管理单位应该把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纳入到数字城市和天地图并列的三大平台之一,相关人员应该对此项工作有一个高度的重视和正确的认识,深刻明确地理国情监测是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进行有效转型与发展的重要支撑因素,对整个行业的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下文围绕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展开一系列的讨论。 1.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于基础工程测绘工作的联系 就地理国情监测而言,实际上指的是凭借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航空航天遥感技术来开展相应的工作。在系统工作的过程当中,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当前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有效的应用,从而完成相关的监测工作,从根本上保证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当中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对各类要素进行严密的监测和管理。不仅如此,还需要实现空间化和定量化的施工。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对于不同的地区,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变量的基本特征和变化情况进行全面准确的掌握和了解,从而可以充分的应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进行地区差异的测试工作,如此一来,可以为国情监测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进行创造极为有利的条件。近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基础测绘工作发展速度飞快,从而给地理国情监测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另外,我国相关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进步,同时也能够使其发展环境有一个很大的改善,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差别 2.1组织方式存在差别 在我国基础测绘工作当中,生产组织应用计划的下达,具体的任务组织需要下达给相关的生产单位,而生产单位需要根据测绘工作的方式和经费等情况要求实现和完成相关任务。在这其中,影像资料的获取工作极为关键,应该以招投标的方式选择和确定相关单位。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国家的基础测绘生产组织结构相对简单,工作的主要内容是保证相关规定与制度能够得到深入的贯彻和落实。 从总体的角度来讲,以监测范围作为根据,地理国情监测的范围通常可以分为国家和地区。以先前的国情普车工作作为基础,确定本次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原则,同时也需要在后期的工作当中形成网络化的工作模式,从根本上保证和提高我国地理监测工作的效果。 2.2 功能作用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我国的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过程当中,基础测绘工作是极为重要的工作环节之一。正因为如此,基本测绘工作的开展和进行可以为很多的行业和领域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尤其是在国防、交通等行业当中,对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各个行业和领域当中逐渐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社会各界对于测绘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3.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于基础测绘工作的主要意义 3.1 选择科学合理的基础测绘手段 从实际的角度来讲,地理国情的监测工作和基础测绘工作所提供的基础数据有着很大的关联,所有工作的开展和进行都应该保证技术应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当前所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所采用的技术类型十分丰富,同时也增加了自身技术体系的丰富性。尽管如此,在实际监测工作的过程当中,依然应该将实际情况作为基本根据,从根本上保证地理测绘技术的优势和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在进行基础测绘之时,如果监测目标为山区,会给工作人员增加很大的难度。为了能够有效的提供监测工作的准确性,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使用卫星遥感影像技术。 3.2 掌握工作的核心价值 就我国地理国情监测工作而言,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为核心价值的体现,可以将其在统计与分析环节当中突出。在实际工作的过程当中,不能把工作范围局限在地图的精准度上,也不能局限在信息库类型的丰富方面,而是应该做好工作的全面化。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重点是了解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数据信息类型。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对于具体的监测工作,应该同时保证精准度和效率。正因为如此,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重点在于准确和全面,能够很好的满足社会各界所提出的需求。 3.3 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发展 测绘工程要想在当今时代获得更大的发展,首先应该采取适当的措施来保证质量。相关管理人员的鼓励与关注可以直接影响工作人员的思维。如果管理人员注重质量,会带动所有的工作人员对此有一个高度的重视。正因为如此,管理人员应该对整体的测绘工程有一个密切的关注,对现场进行积极的视察,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的提出,并对其进行指导,使工作人员能够向相关部门提出自身的想法,从而可以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与效果。另外,应该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工作,从整体上提高工作人员队伍的素质、能力和水平,使之能够对自身的工作有所重视,加强工作当中的学习和积累,从而可以更好的完成相关的测绘工作。 3.4 加强测绘工程的整项控制 如果对整项测绘工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不仅需要在验收环节加大工作力度,还应该深入到测绘环节当中。测绘工作应该保持不定期的监测,采用科学合理有效的监测方式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工程的质量。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数据的记录和输出研究制止,需要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检查与分析,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予以解决。反之,测绘工程所获得的结果的准确性无法得到切实的保障,进而会对整体的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地理国情的监测工作应该在不断的积累当中进行改进和完善。

地理国情监测相关

地理国情监测是准确掌握国情国力的有效途径。地理国情监测,就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定位技术(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已有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地理国情监测的实质是对相关信息的空间分布进行表述。地理国情信息可分为基础地理信息、地理统计信息和地理演化信息。基础地理信息是直接或间接获取并能够直观地反映在地图、遥感影像等载体上的地理要素分布信息,如地形地貌、道路交通、江海湖泊、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等信息;地理统计信息就是在地理信息的基础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数理统计等技术方法对所获取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统计,如国土面积、流域大小、道路长度等数据或数量信息;地理演化信息就是在不同时间段,对不同时相的地理空间信息进行对比和动态监测,分析揭示监测对象的变化规律,预测未来发展演化趋势,如沙漠化、石漠化、城市扩展等。 地理国情监测信息是基础地理信息的延伸和扩展。地理国情监测信息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信息,即可以通过基础测绘直接获取的信息,包括地形地貌、地表要素分布及其变化和各种统计分析综合信息,这也是测绘部门进行地理国情监测的首要任务。另外一类是间接信息,即与地理位置相关的矿产资源、自然灾害、气象、工农业布局、人口分布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从传统意义上的基础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分析

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分析 发表时间:2018-11-14T09:41:01.940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6期作者:张艳峰刘现印陈瑞聪 [导读] 文章重点就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山东省国土测绘院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地理国情监测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它的开展对于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作用。弄清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联系和区别,能促进地理国情监测和基础测绘协同发展。文章重点就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字: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联系;区别 引言:随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广泛开展,对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数字城市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天地图服务、应急测绘保障、重要地理信息数据等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准确把握地理国情监测的目标任务,全面促进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提升测绘地理信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有重要意义。 1地理国情监测的特征分析 1.1地理国情监测具有区域信息的集成性特征 地理国情监测所涉及与涵盖的信息多为区域性的地理信息。将普通的地理信息同实际的社会发展现状相结合,形成具有高度的集成性,区域性和综合性特征的数据,这便是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的主要特征。 1.2时间性与现势性成为地理国情监测的显著特征之一 地理国情监测主要反映的是截至到某个时间点的某个时间段内地理信息发生的变化情况。在自然地理方面主要是指地形与地貌发生的变化;在人文地理要素的变化中,则包含了区域的城镇化变化与国情信息的动态变化,这些都能够体现出地理国情监测的时间性特征与现势性特征。 2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区别与联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测绘地理信息工作获得了高度的重视。从客观的角度来分析,我国的测绘地理事业在发展过程中,针对各项工作做出了比较明确的划分,通过采用针对性的手段完成具体的工作,在多方面来确保地理国情监测、基础测绘在能够和谐推进,实现互补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相对而言,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存在较大的区别,两项工作虽然具有共同的目的,但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并且紧密联系的存在又促使相互之间存在较多的交集。经过大量的总结与分析,认为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的联系和区别,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二者在概念上存在明显的区别。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3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已有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交通、地表覆盖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其所形成的成果数据量大,涉及多个行业,成果的综合分析突出。基础测绘指建立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进行基础航空摄影,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遥感资料,测制和更新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和数字化产品,建立、更新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其成果相对于地理国情监测,成果针对性强,涉及行业较少,且未包含统计分析信息。第二,地理国情监测与基础测绘是相互联系的。基础测绘在实施过程中,建立了测绘基准和测绘系统,更新了国家、地方的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等,这些都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既有数据基础,又有技术储备,而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成功开展,其成果被多个行业应用并反映良好,又促进了基础测绘的转型升级。 3对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对策 地理国情监测是在地理国情普查成功开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吸取了传统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普查的成功经验,有效的促进了传统基础测绘向新型基础测绘的转型升级。山东省在2016年出台的“十三五”新型基础测绘实施方案,即是在地理国情普查成功开展的基础上对传统基础测绘进行的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近两年的实施,成果得到多个省级政府部门的应用并受到好评。 3要促进地理国情监测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3.1对已有测绘成果予以合理与科学地应用 地理国情监测在数据采集阶段采用的技术手段同基础测绘采集手段区别不大,因此在数据采集过程中,可有效利用已有的各种测绘成果,包括年度更新的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遥感影像、卫星影像资料等。山东省“十三五”基础测绘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山东省1:10000基础测绘五年更新三次,每年度对水系、道路等重要要素进行定期更新,这些成果都可以作为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数据基础,可以为国情监测工作的内外业数据采集提供参考。另外,2015年以来开展的专题性地理国情监测,部分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国情要素采集,如城市空间格局的专题性监测成果,可以作为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国情要素中心城区范围采集的依据。 3.2汲取基础测绘同地理国情普查相结合的成功经验 地理国情普查在开展时,成功沿用了传统基础测绘先内后外的作业模式,有效减少了外业采集的工作量;普查阶段应用了开展基础测绘时收集的交通水利民政等多个部门的参考资料,确保了成果的权威性和完整性。因此,我们完全可以吸取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普查相结合的成功经验,做到地理国情监测和基础测绘协同联动更新,在进行行业部门资料收集和外业数据采集时,分析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的区别联系,做到一次资料收集兼顾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一次外业调绘兼顾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减少内外业工作量,真正做到“最多跑一次” 。 3.3加快测绘地理信息新技术的推广 科技的发展推动着测绘技术手段日新月异,近年来不少新技术新装备在开展基础测绘时得到应用。同样,这些新技术和新装备也应用到地理国情监测中,并得到发展。如无人机进行基础测绘时一般用于影像的获取,在地理国情普查开展中,青岛某单位用小型无人机搭载智能手机进行短距离外业调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得到在山东省推广;传统的基础测绘应用遥感信息提取软件进行植被类型的提取,

浅谈地理国情监测的创新

浅谈地理国情监测的创新 发表时间:2018-09-10T17:20:18.6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作者:焦豫松 [导读] 摘要:“十二五”期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这一重大测绘工程,在全面摸清我国地理国情的基础上,地理国情监测作为一项常态化任务也已全面展开,本文总结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内容,重点探讨了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技术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庆测绘院重庆市 401120 摘要:“十二五”期间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这一重大测绘工程,在全面摸清我国地理国情的基础上,地理国情监测作为一项常态化任务也已全面展开,本文总结了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内容,重点探讨了地理国情监测内容、技术和服务方式的创新。 关键词:地理国情;地理国情普查;地理国情监测 引言 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国务院统一部署开展了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项目历时三年,全面摸清了我国“山水林田湖”等地表自然资源要素和人工设施现状及其空间分布,建立了多种普查成果数据库,并基于普查成果,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各类专题数据,在生态环境、城市建设、交通发展等多方面开展了地理国情监测及科学分析。在国家、区域、省和个别大城市范围内,普查和监测成果已在诸多行业和领域得到应用,为领导决策、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管理、区域政策制定、行业调查统计等提供了科学依据。随着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开展,如何将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的成果用好,地理国情监测如何更好的服务于各行业,地理国情监测与传统测绘有什么不同,这些问题都促使我们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时候需要有所创新。 1 地理国情监测概述 监测是对关注的对象进行监视和测量,地理国情监测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航天航空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测绘技术和地理、人文、社会经济科学调查技术,综合各时期档案和调查成果,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植被、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化、定量化、空间化的持续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存、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概括地说,它是以地球表层的自然、生物和人文这三个方面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为基础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要素进行宏观性、综合性、整体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 2 地理国情监测的创新 地理国情监测不同于传统测绘,是传统测绘的延展,具有新的内涵。传统测绘重在提供单一的、静态的自然地理数据获取、管理和利用,注重描述现状信息,提供直接数据服务。而地理国情监测提供自然地理数据、社会经济数据和人文地理数据的综合利用分析和知识发现,注重描述动态变化信息,提供信息服务,是对基础地理数据的增值利用。因此,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时,需在以下方面开展创新。 2.1 内容创新 1)监测内容应更加丰富 相比传统地形图的表达要素,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地理国情监测服务于规划、建设、交通、安全、生态等各个部门,为政府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其内容除传统地形图的地形地貌地物外,还应包含内容更加丰富的自然、人文地理信息。此外,除了获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国情信息之外,还必须把握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规律,实现对区域内地理现象的现状和时空演变进行准确的表达和预测分析,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可持续发展。 2)监测内容和区域应更有代表性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历时三年多,才将我国地理国情情况全面查清,并建立了数据库。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中,应充分利用好普查数据库,有针对性的对频繁发生变化的要素进行更新和监测,监测内容应有所侧重。此外,应针对重大工程所在地、自然生态保护区、经济特区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开展专题性监测工作,以地理国情数据为基础,结合行业专题资料,做好统计分析,以地理国情监测成果服务于政府决策。 2.2 技术创新 1)数据获取方式应多样化 地理国情常态化监测工作需要大量的数据作为支撑,包括:影像数据、矢量数据、行业专题数据等,而地理国情监测涉及数据类型众多、数据源广泛、数据量巨大,为保证分析和决策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地理国情数据必须具备较强的现势性。因此,对于数据的获取方式也应有所创新,数据利用方法也应多样化。 a)地理国情监测可充分利用1:5万和1:1万数据等测绘成果。对于在较短时间内不会发生明显变化,演变的周期较长的要素,如:荒漠、裸露地等自然地理要素,充分利用1:5万和1:1万测绘成果能很好的节省时间。 b)对于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变化频率较快的地理国情要素,比如交通网络、人工设施等,则应该作为重点,利用最新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辅以外业核查的方式进行获取。 c)在开展地理国情过程中,人文地理和社会经济地理从不同于自然地理的角度,反映了一个区域的人文现象和社会经济现象,这部分数据对地理国情专题性监测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该类数据则需要通过行业共享和转换获得。 2)数据处理方法的创新 地理国情监测周期短、频率快、范围广,数据类型众多、数据量巨大,因此,数据处理方法也必须有所创新才能满足项目开展的要求。 a)地理国情监测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通过高分辨率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发现地表覆盖和国情要素变化。而覆盖全国范围的高分辨率影像数据量巨大,要实现影像的快速处理,就必须采用集群式处理系统、自动匹配同名点、自动匀光匀色等新设备和新技术,并且结合实际需求在数据准备、数据处理、质量检查、成果整理等各个生产环节开发一些有针对性的辅助工具来提高生产效率。 b)为保障监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地理国情监测矢量数据需每年进行更新,重要区域更新周期甚至不到一年,矢量更新工作量巨大。因此,针对矢量数据的更新也需要有所创新。在开展监测工作时,应充分利用影像自动解译、变化发现、变化提取等技术手段,提高作业

关于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检查流程和内容的探讨

Copyright c This word is licensed under a Commons Attibution-Non Commercial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1 关于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检查流程和内容的探讨 张璟 江苏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DOI:10.32629/gmsm.v2i5.354 [摘 要] 地理国情监测是对我国国情实行准确了解的一种方式,其通过对现有地理条件及资源的探索,了解我国经济建设及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可靠依据。地理国情监测是一项较为复杂且持久的工作,其监测结果对我国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笔者主要对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检查流程及内容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检查流程;可持续发展 基于地理国情监测对我国发展的重要作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较为完善的措施和方案,以期能够促进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强质量检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从而推动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前行。 1 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 地理国情监测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工作,通过对现有地理资源、交通及地表覆盖等的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与分析,找出自然、人文及生物之间的关系,合理划分现有资源及经济要素,进而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比如,通过地理国情监测可以对我国现有的疆土情况、地理区域特征、地形地貌、交通网络、城市布局及灾害分布等情况予以详细了解,并通过地形图的绘制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数据支持,加强各项业务开展的合理性、可行性。 在地理国情监测中,主要是利用全球定位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实现地形、地貌、水文、交通、城镇等测绘测量工作,并通过对这些测绘测量数据的分析,掌握区域内资源分布及变化情况,生成较为完善的研究报告上交相关部门,进而为下一步的调控和发展做出贡献。 2 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 地理国情监测与国家政策制定和落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在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工作时,一般都是围绕重大工程或重大战略的落实展开,以期增大区域内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生态环境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地理国情监测涵盖的内容有: 2.1自然地理要素监测 自然地理要素监测是对整个区域内的地形地貌、自然景观、植被覆盖率、水文及分布情况、荒漠与裸露地占有率情况进行详细勘察和了解。 2.2人文地理要素监测 该监测包括区域范围内所有的交通网络布设情况、居民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情况、区域及行政区划分情况、管线铺设情况等。 2.3专题地理要素监测 专题地理要素监测涉及的内容较多,如人口及民族分布、重大工程建设、区域生产类型及范围划分、医疗、教育 分布状况等,同时地质灾害监测、沉降监测、污染监测及突发事件监测也被划分在专题地理要素监测范围内。由于地理国情监测涉及的内容较为庞大,其对监测人员及工作质量的要求也相对较高,故而工作人员需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开展地理国情监测,以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有效性。 3 质量检查流程 区域地理国情监测的生产流程一般都是以第二季度的正射影像及前一年的监测成果作为基础数据开展的,并坚持内业为主,外业为辅的基本原则实行工作上的安排和规划,通过内外业的有机结合,加强区域内相关数据收集的全面性,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而为区域规划奠定基础。 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检查的具体流程为:区域变化数据的识别和提取-外业调查及核查-内业编辑及数据整理。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规定流程开展工作,以收集到较为齐全、准确的正射影像数据、地表覆盖率数据、地理国情要素数据集国情监测生产元数据等内容,为后续分析作业开展提供帮助。 数据收集完成后,即可开展相关分析工作,在分析过程中应落实两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的要求,利用人机协作、人工对比、自动检查等模式对相关数据准确性予以确认,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并对外业数据开展二级检查,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重新核对数据内容,以加强内业编制的合理性、可靠性。 4 质量检查步骤 4.1首件成果技术验证 在专业技术设计书编写且审核通过后,需要根据被测区域的实际情况,开展首件成果技术验证工作,对内外业全过程生产流程实行检查和技术验证。这样一方面能够详细了解技术设计方案的具体内容,细化技术要求,实现生产流程的合理优化。另一方面也可实现团队培训,积累更多经验,及时发现技术方案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并进行纠正和完善,进而促进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4.2两级检查 外业调查审核及内业变化数据收集完成后,即可开展两级检查作业,按照规定的检查验收标准要求落实检查工作,同时在检查过程中,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实行详细记录,上报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路线分析

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技术路线分析 概述:开展全国地理国情普查,是2010年国家测绘局党组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全面把握我国测绘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的基础上,提出的测绘事业发展新方向,得到了李克强副总理的高度肯定。2010年12月,李克强副总理在对测绘工作的重要批示中强调,要“加强基础测绘和地理国情监测”。开展地理国情监测,是国务院对测绘部门提出的新要求,是测绘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举措,是推动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手段。系统掌握权威、客观、准确的地理国情信息,是制定和实施国家发展战略与规划、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和各类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是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支撑,是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和应急保障服务的重要保障,也是相关行业开展调查统计工作的重要数据基础。为全面掌握我国地理国情现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决定于2013年至2015年开展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 普查的对象和内容:普查对象:我国陆地国土范围内的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 普查内容:一是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的类别、位置、范围、面积等,

掌握其空间分布状况;二是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包括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的类别、位置、范围等,掌握其空间分布现状 一地理国情普查整体技术路线分析 1.1 普查资料的预处理 本次普查所采用的基础数据资料有高分辨率影像,基础地理信息数据资料和其他专业部门的资料。 高分辨率影像是进行地理国情普查的基本工作底图,要对国家下发的卫片资料进行正射纠正。如果生产区域内存在多源影像数据,正射影像生产优先选用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更高、时相更靠近生长季、现势性更新的影像。 对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专业部门的资料进行坐标转换,图形和属性对照,为地理国情要素和地表覆盖分类影像判读和属性录入提供重要参考。 1.2 地理国情数据内业采集的方法 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覆盖面广、工期短、任务重、要求高的任务。内业采集方法的选择和规划至关重要。传统的作业方法以野外判读为主,其劳动强度大、周期长、效率低。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数据采集方法不再适应当今社会的作业要求,而基于高分影像的遥感技术室内判读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影像解译要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可以准确判读的地物到模糊地物、从大

浅谈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和方法

浅谈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和方法 【摘要】地理国情监测能否科学有效地实施,关键是要抓好监测方法,要综合利用遥感对地观测技术、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卫星导航定位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要采用遥感影像快速获取与处理、变化监测、现场调查、地理统计分析、反演与预测相结合的技术手段,针对不同监测对象、内容和指标,制定适宜的数据获取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地面调查方法、统计分析方法等,确保监测成果质量。本文分析了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并探讨了地理国情监测的方法。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遥感影像;质量检查 一、地理国情监测的内涵 (一)地理国情监测的概念 地理国情是从地理的角度分析、研究和描述国情,即以地球表层自然、生物和人文现象的空间变化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征等为基本内容,对构成国家物质基础的各种条件因素做出宏观性、整体性、综合性的调查、分析和描述。例如,对国土疆域概况、地理区域特征、地形地貌特征、道路交通网络、江河湖海分布、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城市布局和城镇化扩张、孕灾环境与灾害分布、环境与生态状况、生产力空间布局等基本状况的调查、分析和描述等。开展地理国情监测就是综合利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等现代测绘技术,综合各时期测绘成果档案,对地形、水系、湿地、冰川、沙漠、地表形态、地表覆盖、道路、城镇等要素进行动态和定量化、空间化的监测,并统计分析其变化量、变化频率、分布特征、地域差异、变化趋势等,形成反映各类资源、环境、生态、经济要素的空间分布及其发展变化规律的监测数据、地图图形和研究报告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客观、综合展示国情国力。 (二)地理国情监测的主要内容 地理区情监测要围绕重大工程、重大战略开展,使地理区情监测成果成为政策制定、政策效果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为内蒙古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应对突发事件等提供重要基础地理数据和决策支持。 1. 自然地理要素监测 包括全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植被覆盖(耕地、林地、草地)状况、水域和湿地(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状况、荒漠与裸露地(沙漠、石砾地、盐碱地、沙地、裸露地)状况等。 2.人文地理要素监测

地理国情监测复习资料

第0章绪论 1、国情:是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 2、地理国情:是空间化、可视化的国情信息,是从地理空间角度分析、研究、描述和反映一个国家自然、经济、人文的国情信息。 3、监测:是对事物动态变化的监管和检测。 4、地理国情监测:是对地理相关的国情进行动态测绘、统计和分析研究。(概念本质:是地理监测在国家尺度上的一种变化监测) 5、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特点:海量性、多维性、异构性、多源性(位置、属性和时间) 6、监测的最终目的:获取事物的动态变化信息并分析变化信息的合理性 7、地理国情监测的特点:系统集成性、动态变化性、主动服务性、准确可靠性、过程完整性。 8、地理国情监测技术发展趋势:随着数据获取技术、数据分析方法、数据表达方法等发展,向着更快、更好的方向发展。技术集成发展、数据源的多样性、更科学的时效性监测、监测成果的共享服务、更先进的监测设备、多部门协同监测。 9、地理国情监测的内容及过程 内容:土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环境调查与监测、农情监测、森林和湿地监测、灾害动态监测、水文监测、海洋监测、矿产资源调查与监测气象监测 10、地理国情监测系统的功能:国情信息普查、地理国情动态监测信息系统、综合分析与决策建模。 11、地理国情监测活动涉及的关键核心技术: 遥感技术(偏重空间位置的现状、变化数据的获取);GIS技术(时空数据管理、数据的分析、信息共享等);地理和社会经济调查与地理编码技术(偏重属性数据的获取、属性数据的空间化技术等) 第1章地理国情普查 1、地理国情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全面获取地理国情信息的重要

手段,是掌握地表自然、生态以及人类活动基本情况的基础性工作。 2、地理国情普查的内容:地形地貌普查、地表覆盖普查、地理单元普查。 3、地理国情普查的对象(范围): 地表自然要素(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 人文地理要素(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4、地理国情普查的目标:查清我国地表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现状和空间分布情况,为开展常态化地理国情监测奠定基础,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求,提高地理国情信息对政府、企业和公众的服务能力。 5、地理国情普查的任务:查清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查清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开展地理国情信息综合统计分析、建立覆盖全国的地理国情本底数据库 6、地理国情普查任务时点:普查标准时点为2015年6月30日。需利用2015年3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获取的航空航天遥感影像,对前期普查成果进行核准,形成符合标准时点要求的成果。 第2章地理国情监测的数据获取 1、众源地理数据:是由大量非专业人员志愿获取并通过互联网向大众或相关机构提供的一种开放地理数据,是有别于传统测绘产品的一种新型地理空间数据。 2、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类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地理国情监测变化数据、地理环境实时监测数据。 3、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技术特点:多传感器集成、高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 4、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要求:高可靠性、高时效性、准确性、覆盖范围广、灵活性。 5、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获取的主要来源:遥感(航天卫星、航空、低空、地面等)、GNSS、数字测图、无线传感器、专业监测站网、地理统计调查、众源地理空间数据。 6、众源式地理国情监测数据(OSM)的应用:道路网变化监测与更新、兴趣点动态更新、应急地图制作。 第3章地理国情监测遥感数据处理 1、影像的几何畸变:原始影像上各地物的几何位置、形状、尺寸、方位等特征与在参照系统中的表达要求不一致时产生的变形。 2、影像的几何纠正:是指从具有几何畸变的影像中消除畸变的过程,从而建立影像上的像元坐标与目标物的地理坐标间的对应关系,并使其符合地图投影系统的过程。 3、几何校正的方法:直接法、间接法 4、遥感数据的类型:有两种类型: (1)使用光学传感器获取的是地物的影像数据,如SPOT、TM、Quick Bird、Worldview、Geo-eye影像数据等; (2)使用非成像传感器获取的是地物的物理观测数据,如地物波谱数据、大气观测数据、激光扫描数据等。 5、遥感图像几何变形的原因(内部、外部畸变): 传感器成像方式引起的图像变形、遥感平台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影响、地形起伏的影响、地球表面曲率的影响、大气折射的影响、地球自转的影响 6、几何畸变纠正的方法:系统性纠正(几何粗纠正)、非系统性纠正(几何精纠正,核心工作: 像元坐标变换和像元灰度值计算, 7、遥感影像几何校正步骤: 确定原始影像与纠正后影像之间的几何关系、选择控制点数据对、解求对应像素的位置、进行灰度内插与赋值运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