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马车起源 - 副本

中国马车起源 - 副本
中国马车起源 - 副本

中国古代马车起源探究

马车作为蒸汽动力和原子动力未发明以前的主要动力,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马它不仅对交通史上有很大影响,而最为战斗中的战车,马车对人类研究的军事史亦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马车,从其起源来说,至今仍有多种说法。

从世界的角度上来说,马车的最早出现不在中国,从考古学中出土的马车的的一些零部件和整体构架的遗迹,以及一些古文字和岩画上的记载,也只能指出现最早仅能上溯到公元前20世纪初期。如基尔特帕遗址上出土的属公元前1900年时期的圆筒章上的马拉战车的浮雕像,在幼发拉底河支流的喀布尔河源头地区的查伽尔·巴扎尔遗址,既发现了属公元前1900年前陶马车车轮模型外,有发现有公元前1800年的刻有马拉战车图形的“查伽尔·巴扎尔”铭刻版。这些考古实物都反映了当时有存在马车,而同样的他们当地的古文献记载也有其证明。同样,在这些马车起源中,西方的马车是很明显的受到了西亚马车的影响的,但相对于中国的马车而言,这些应该没有很大的影响。

一、关于中国古代马车的文献记载

从中国的文献记载中推看中国的马车起源问题,这里存在着多种说法。第一,奚仲作车说。此说的出现最早,多见于战国时期的史籍。即:《墨子·非儒篇》有“奚仲作车。”《荀子·解蔽篇》有“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管子·形势篇》“奚仲之为车也。”《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尸子》“造车者,奚仲也。”《左传·定公元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左传·襄公九年》“奚仲居夏,为夏车正”,“盖夏初奚仲作车,或尚以人挽之,至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而车之用益广。”其他诸如陆贾《新语》、刘安《淮南子》、王充《论衡》、许慎《说文解字》、《世本》等古籍中均持奚仲作车之说。此说主张的奚仲所作之车,基本上是指马车,但也有个别人认为奚仲所作之车为人力车,至相土时才作马车,至王亥时作牛车。只是从主流观点而言,这些都是坚持奚仲作车说造的是马车。第二种说法是黄帝作车说。这种说法出现较晚,但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如《释名》有“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古史考》有“黄帝作车,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仲又造车,更广其制度也。”显然,此说指出黄帝最先造人力车,而牛车为少昊所发明,奚仲则发明马车。第三种观点则是奚仲之子吉光造车说。其史料来源是《山海经·大荒北经》“番禹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始以木为车。”郭璞注:“《世本》曰奚仲造车,此言吉光,明其父子共创意首称也。”《后汉书》注:“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此说是奚仲之子吉光始作木车。最后一种说法是伏羲作车说。《宋书·礼志五》“上古圣人见转篷始为轮。轮何以载,因为舆,流转无极,后代圣人观北斗魁方,杓曲携龙角,为帝车,曲其辕以便驾。系本云奚仲始作车,按庖羲画八卦,而为大舆,服牛乘马,以利天下。奚仲乃夏之车正,安得始造乎?系本之言非也。”此说主张伏羲作车而非议奚仲作车。

以上四说中,奚仲作车说影响面最广,且多见诸文献早期文献,故其形成应该说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黄帝作车说寡见于早期文献而散见于稍晚的史籍,其可能实在前说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形成的;吉光作车说影响不大,恐怕是奚仲作车说的一种保守推测;伏羲作车说出现最晚,其说显然是根据圣人造物的思维观演绎而成的。尽管他们造车的人不同,但是也有一些共性,即四种观点的作车时代均在夏商或更早的时期。如是观之,文献传说表明我国古代马车的发源时期,

当在夏商时期或更早。

二、殷墟车马坑的发掘——关于中国古代马车的考古实物

而从考古资料看来,探寻我国古代马车起源的最直接资料主要是马车实物遗迹和出土甲骨文记录。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曾讲过“使用马驾的车子,是殷墟文明的另一个起点。”而目前所见最早的马车实物遗迹是殷墟出土的殷代车马坑,其中年代相对较早的是1933年发掘的后冈西区大墓坑内车坑和1935年发掘的西北冈王陵区1001号大墓内车马坑,它们的年代均属殷墟文化二期,在此之前的历史时期的马车实物资料迄今尚未看到。

首先是从考古实物上来讲,20世纪30年代以后,殷墟发掘中不断有商代晚期马车遗迹出土,证明商代确已使用马车。不过这些发现均在商王朝的中心地区,且马车已具相当完备的形式,其中有殷墟文化二期的车马坑,根据学术界的观点,相当于武丁晚期和祖庚、祖甲时期,甲骨文一起则相当于武丁时期。故仅就现知的最早的马车实物遗迹和甲骨文记录而言,商代马车应用的上限可推定至武丁时代。

自殷墟发掘以来共发掘车马坑31座,其中侯家庄西北冈王陵区1座、小屯宫殿区5座为解放前发掘,解放后共发掘25座,计大司空村4座,殷墟西区8座,梅园庄3座,郭家庄4座,刘家庄6座。在31座车马坑中保存较好的有15座。殷墟所发现的车马坑中,除西北冈M1136、M1137中埋有6辆车、小屯M20埋有1辆车4匹马、梅园庄M40埋2辆车2匹马以及殷墟西区M701墓道中系一残车外,其它各坑都埋1辆车2匹马。

这是殷墟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的车马坑,其中出现的马和车的遗迹,但就是因为这些遗迹的发现给我们证明了在殷商时期马车已经有了广泛的利用了,并且在这些出土的车马器件及车马坑中马车的具体形态也有了一些技术对其进行复原,在这些复原马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楚的知道商代马车文化的发展。

但是就因为在商代殷墟文化二期就已经有了马车的存在,但关于马车的具体应用时限根据现在的考古资料,也可相应的推前。首先是二里头、二里岗文化遗址发现了一些与马车有关的遗物,如1960年——1964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发现铜铃1件和陶铃2件、1975年二里头K3墓发现铜圆泡形2件、1981年二里头M4发现铜兽面牌饰1件,1982年秋二里头九区M4发现铜铃1件。在二里头这里发现的铜铃,从形制和特点上来看,当是马铃。而邢台曹演庄下层、台西、平谷刘家河等遗址年代均相当于二里岗文化时期,三地所出的铜泡、工字形饰、管、当卢和蚌工字形饰等当都是车马饰件之物。其次在偃师商城马车的发现和勘探发掘,也提供了一些当时已存在马车的线索。1983年发现的河南偃师商城遗址,是一保存较好的商代早期都城址。据勘探资料商城内发现道路的长宽,和可测量的商代晚期马车的最大宽度,假设马车在城内宽阔的道路上行驶至少能达到二至三辆马车同时并行或对开的水平,据此可知偃师商城极有可能曾经历过一段繁华的都市时期。而这也证明了商代早期可能的马车利用也比较广泛了。另外,商代晚期马车应用的广泛性,普遍性足以表明其当源自更早的时期。迄今为止发现的商代晚期马车实物遗迹已达20例以上,这些发现基本上反映了商代晚期马车发展的盛况,而这些发现提供进一步佐证的尚有殷墟内外同时期遗址出土的一大车马器饰资料。同样,在陕西、山西、山东、安徽等安徽省内车马器饰的发现地点,均属商代的方国地望。这些多个地点的车马器饰的发现都表现在商代甚至商代以前都已存在马车了。

而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也多次出现了形象为“车”的甲骨文,一般情况下,“车”字旁边都跟着“马”字跟着,也就证明了当时也曾经有马车。

以上为中国马车的发展,而就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的记载,中国马车起源问题仍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为现在学术界对二里头文化与二里岗文化同中国王朝的断代问题观点不一,故而,从考古资料上来说,不能绝对的讲中国马车自夏朝就已经存在了,只能说是在二里头文化时期可能就已经存在了。二里头一至四期文化的年代,经碳十四测定约在公元前1900——前1600年,二里头文化的属性,尽管目前学术界尚存在夏代文化说和夏商二代文化说的不同意见,但其早期当在夏文化纪年之内则是无异议的。从这些观点来讲,中国古代马车的始源目前至少可上溯至二里头文化的二三期,即公元前19至17世纪的夏王朝纪年之内。如是,则中国马车的发明使用在时间上大致与西亚地区的马车渊源同时。

三、中国古代的马车是“西来说”吗?

在这里,也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观点,即中国的马车起源问题不是说仅仅一个“西来说”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根据原来学者的观点是说当时殷墟车马坑发现的时候,因为发现地区不多,而无法证明商代马车起源于中国本土,故而就将这个观点逐渐引向了外来因素的影响,如F·哈恩恰尔也论定马及马车是在商代前后由西或西北方进入中国的中心。但是,对中国古代马车作过详细研究的林巳奈夫认为,从构造、系驾、作用诸点上,商代的马车与西亚的马车全同,从而排除了中国之于西亚之外独立发明马车的可能性。但是近年来,国内商周考古收获颇大,在安阳及其其他地区发现多座商周时代的车马坑,各种马车也多有出土。这对于复原中国古代的马车,研究中西方马车的不同以及中国马车的真正的起源有着跨越性的意义。

从殷墟出土的马车的形制特征上来看中国的马车与西亚地区的马车还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是在马车的轮数和用途上,最早使用马车的民族之一是赫梯人,在公元前20世纪使用的是四轮马车。而随着有辐车轮的发明应用,其战车改变为两轮车,而在货车中仍然保持着四轮的形态。在中国迄今发现的商代马车,都是两轮的,这种商式马车一直延续至两周及以后时代。同样,中国的商代马车,既是战车、也是乘车、货车,在轮数上并不存在战、乘、货车的形制区别,这种特点是与国外同时期的马车明显不同的。其次,在马车舆箱结构上,中国与西亚也不一样,它们是舆盘呈横长方形,舆体是中部设一供上下车使用的们,这种舆体结构的车,是我国古代马车所独有的,再者,从舆体容量来看,外国马车一般只能做一两个人,而中国的马车舆箱体积很大,约为外国的两倍上下。第二,从车轮的构造上来看,轮径的长度也是不一样的,国外的相对较小,而中国的相对较长,此外轮辐也是不一样的,中国的一般为18根,个别为22、26根,而西方随着时间、地域的不同也呈多种不同的形势,只是其相对时间和稳定性而言,与中国的马车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中国还是具有其自己的鲜明特点。第三,是从马车的系驾方面看,西方普遍用的是颈套法,到公元前10世纪左右,才被胸套法所替代,而中国而言,则采用独到的轭靷法,这种系驾法就当时的独辀车而言,是最科学、最先进的方法。就这样来看,它是我国古代马车与国外同时期马车在系统上、本质上区别的重要标志。此外,在马车饰件上,中国古代马车与国外马车也是不一样的,从出土的遗物看来,中国的马车装饰很是讲究,而国外则不是如此用铜泡等一类物件。最后,是从文化的传播上来看,西方的马车自印度、中

亚一路东传,可发现这些地区的马车受西方的影响较大,而中国的古代马车则很少有受西方影响的,如就阴山一带的岩画上的马车塑像,也多是与中国商周时期的甲骨文、金文中所表现的车在形态上是一致的,故而在其向东方传播的这个观点上也是值得商榷的,不能绝对的如此说。

综上,中国的马车起源问题不能全说是西方起源说,从时代范围来讲,中国马车的起源上限就现在已知,可能为二里头文化时期,也可能说是在中国的夏文化时期,但是就现在考古资料的发现,殷墟时期的马车是十分发达的,这样也可表明,在商周时期中国的马车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在次之前,它可能也有一定的发展,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马车的发展与应用更加普遍。至于中国马车的最早起源,仍需要靠以后的考古发掘与科学研究,需要学者们更多的努力!

参考资料

《商周时期马车起源初探》翟德芳,华夏考古第1期,1988/01。

《论中国古代马车的渊源》郑若葵,华夏考古,1995年第3期。

《商代马车及其相关问题研究》杨宝成,华夏考古,2002年第4期。

《中国古代马车的系驾法》孙机,自然科学研究,1984年第三卷第2期。

马术的起源与发展

研究性学习论文 马术的起源与发展 刘璐 云南师大附中高一(7)班 指导老师:刘海云

目录 ●赛马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3) ●马术运动 (4) ●马术运动国际比赛 (5) 1.超越障碍赛 (5) 2.盛装舞步赛 (5) 3.三日赛 (6) 4.驾车通过障碍赛 (6) 5.马车马拉松赛 (7) 6.场地障碍赛 (7) ●马术---舞动的韵律 (9)

赛马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赛马是人类驾驭马匹进行的一种竞技活动,属于马术运动的一个主要项目,也是其基础项目。它是世界性的传统体育活动。在人类赛马史上,各个时代的赛马活动既前后沿袭,又不断推陈出新。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赛马活动发展不尽平衡,而且呈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流派,但彼此之间不乏联系、交流和借鉴,使千姿百态的赛马活动求同存异。 根据考证,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所举行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有四驾马车竞技,一此前双驾马车竞赛早已流行。四驾马车竞赛出现后的40多年,赛马才改由骑手驾驭进行。现在我们看到的赛马起源于英国,其竞赛方法比古代赛马先进、科学的多。13世纪左右。欧洲大陆兴起了赛马热,之后,赛马又传到了讲英语的国家和地区。 目前世界上开展赛马运动较好的国家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香港和澳门。以美国的赛马为例,每年要举行十万三千多场赛马,观众达到八千万人次,马票售出金额达一百二十亿美元。其中尤以肯塔基大赛最为重要,全美最优秀的赛马集中在一起进行角逐。 我国的现代赛马活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到了20世纪30年代,除了香港的赛马业迅速发展外,上海有2个跑马厅,天津有3个跑马场,全国的赛马场逐步发展到20多个。上海跑马厅在解放前曾一度成为亚洲最大的赛马场。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 说到剪纸,大家都知道,它是我国传统手工纸艺制作工艺,从古流传至今,经久不衰。在现代,每到逢年过节之时,许多人还是保留着贴剪纸的习俗,尤其是在北方地区。剪纸艺术意义深远,起源于中国,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剪纸艺术是我国最为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据考古研究发现,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六世纪以前。据说剪纸艺术的前身是在战国时期,但那时候纸还并没有出现,所以那时候的剪纸并不能算是真正的剪纸。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由来和剪纸的历史究竟是什么呢?下面通过小编的介绍你就能够了解了。 剪纸的由来 最新创意饰品大全!设计师量身打造!点击查看>> 关于剪纸的由来,其实很早以前就开始了。那时候的人尝试着用一些图形来记事和内容呈现,但那时纸张还并没有出现,人们只能将一些资料记载在青铜器、竹简、兽皮等载体

之上。而随着纸张的出现,这些创造性的图案便开始往纸张上转移。通过这样的前后对比,我们就能够看出,剪纸的由来就是来自于先民的图案记录方式。 剪纸的历史 1、中国传统文化剪纸艺术的历史有着它自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通过镂空雕刻的技法在一些薄片材料上制作工艺品,这是早在纸张出现以前就开始流行起来的,虽不是纸张制作,但却如出一辙,这就为真正意义上的剪纸出现奠定了基础。据说我国最早的剪纸作品就可以为此证明。

2、而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剪纸的历史,即真正意义上的剪纸艺术,应该是纸张的出现才正式开始的。剪纸的主要制作材料就是纸,而汉代时期纸张的出现,这就促进了剪纸的出现、发展和普及。那时候的纸张易腐烂,所以人们不会珍藏起来,坏了还能重新再剪。

中国传统节日教案端午节

走进古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通过端午节,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和领会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了解端午节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过节时丰富多彩的 活动形式。 3.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 4.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5.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 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教学重点: 1.学生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了解我国传统节日的起源、风俗等,感受我国传统节日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1.学生对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及其文化的理解和体会。 2.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提问法导入: 故事导入端午节 那么大家知道过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吗?一起看一看。 二、走进节日: 1.端午节的由来

2.端午节的风俗 三、解释传统节日: 1.古代端午节又有哪些习俗呢? 2.通过古诗了解古代端午节。 四、走进古诗,了解端午节。 1.学生展示自己知道的描写端午节的古诗。 2.师出示《端午》 3.自由读古诗 4.介绍作者并看图理解诗意 5.背诵古诗 五、课堂总结: 经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又多了一层了解。然而,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许多外国节日也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我们的身边,又产生了许多新节日。每当这些节日来临,我们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欢庆节日。在这里,老师希望大家在过西方节日的同时,不要忘了我们也有着许多优秀的传统节日,因为这些节日不仅是我们互相联系的纽带、还是促进人间真情交流的扭结,其中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 板书设计:我国的传统节日

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姓名:马欢 分院、系:国际经贸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2013级 学号:IBT13086 指导教师:陈嵚崟职称:教师职称 2015年12月30日

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标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摘要】所谓流行音乐,即通俗音乐.是指那些内容朴实直白、真挚表达、朗朗上口,被广为传唱欣赏,流传很久的器乐曲和歌曲。中国的流行音乐出现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左右,流行于少数的发展城市中,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深入群众,那个时候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了,可以称的上是百姓的精神寄托和真实的写照.在国内得到迅速的传播,被广大人民接受和认同,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趋于写实。所以流行音乐很容易和群众联系在一起,易于大众接受。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大众生活创作与发展邓丽君音乐

Thesis Title [Abstract]The so-called pop music: popular music. Is refers to the content of the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sincere expression, catchy, was widely sung appreciate, spread long instrumental music and songs. Chinese pop music appears in the 30s of the last century, popular in a few urban development, and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masses, that time is not only an art, can be called is people's spiritual sustenance and realistic portrayal. Spread quickly in the domestic, accepted and recognized by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the form and the content also tends to be more and more realistic. So pop music is easy to link with the masses, easy to accept the masses. [Keywords]Chinese pop music,Public life,Creation and development,Teresa Teng music

春秋战国历史-车战的起源及兴衰

春秋战国历史:车战的起源及兴衰 车战,在中国古代商周时期曾经是两军战斗的主要战法,战车兵是军队的主力兵种,以一乘战车和其附属的徒步的士兵为一个基本作战单位。而计算各诸侯国的军事实力,也常常以战车为计算单位。 战车部队的组成 在中国古代战争中,何时开始使用驾马的战车作战,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是还有待学术界继续探讨的课题。有人从夏启伐有扈氏的甘之战前所作〈甘誓〉中,军中有左、右、御之名,认为那是指战车上的车左、车右和车御,故推测当时已使用战车。此后,据估商汤灭夏战于鸣条时,军中有七十辆战车,见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一书所记。不过汉初太史公司马迁撰写《史记》的〈殷本纪〉时,并未采纳这一说法。从目前中国大陆的田野考古发掘中,还没有在相当于夏代的遗址中发现过有关车子的任何遗物。在商代早期的遗址内,也还没有发掘到马车。考古发掘中获得的马车实物,目前所知都是商代晚期的,主要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的殷墟遗址,那里是商代晚期的都城所在地。

已发掘出土的晚商车子,都是以马拖驾的木制车子,有的车上或车旁放有兵器和箭箙,更表明是可用于作战的战车。甲骨文中也不乏用车的记载,有力地证明商代晚期军中早已使用驾马的战车。殆至周代,车战日趋兴盛,周武王伐纣时,军队主力是「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而诸侯兵会于牧野者,有车四千乘之多。 战车部队的主要人员是战车上的乘员,通常在一乘战车上有三个乘员,其中一个专门负责驾御辕马,他在车上的位置是在车子中央,称为「御」。由于西周以后战车多驾四匹马,中间的两匹在车辕左右用轭驾在辕前的衡上,称为「服马」,牠们各在辔头左右结系一条辔(缰绳)。另外两匹马分别在左右外侧,称为「骖马」,牠们并不驾在衡上,而是套绳(称为「靳」)和吊环结系在舆底,牠们各在辔头的外侧结系一条辔。因此,车御要用双手执着这六条辔驾马御车,所以《诗?秦风?驷驖》有「驷驖孔阜,六辔在手」的诗句。 秦始皇陵侧俑坑出土的御车俑,都是双手向前呈执握的姿态,自然就是当时战车上御车者的真实写照,能够精通双手握六辔驾御四匹马,拖驾笨重的木制战车作各种战术动作,并非易事。所以当年孔夫子教授学生的「六艺」中,「御」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中国传统文化的起源 一、中国传统文化起源之学说 1、西来说: 2、中源说:正统学说:“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譬如,世人说史,大多从盘古说起,即所谓“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 ①盘古: 中国传说系统中的领头雁,他的事功只是开天辟地,同人事并无多大关系。按《三五历记》所载,他的事功是:“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开天辟地,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 ②三皇五帝: A.“三皇” “三皇”所指何人,各种文献说法不一,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一是天皇、地皇、人皇,二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以后者为主。也有文献以祝融、女娲或黄帝代替燧人氏,但伏羲氏和神农氏则是大多数文献的共识。 古人认为,历史按皇、帝、王、霸的顺序展开,三皇、五帝、夏商周王道、春秋战国的霸道,且一代不如一代。《管子·兵法》曰:“明一者皇,察道者帝,通德者王,谋得兵胜者霸。”《管子·禁藏》:“凡有天下者,以情伐者帝,以事伐者王,以政伐者霸。”《庄子·人世间》:“古者五帝贵德,三王用义,五霸任力。”《淮南子·本经训》:“帝者替太一,王者法阴阳,霸者则四时,君者用六律。” 三皇时代,人民生活并不幸福。《韩非子·五蠹》载:“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多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以为王,号之燧人氏。”《吕氏春秋·恃君》曰:“昔太古无君矣。其民聚生群处,知母不知父;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无上下、长幼之道,无进退、揖让之礼,无衣服、履带、宫室、畜积之便;无器械、舟车、城郭、险阻之备。” 三皇给人民带来了福祉,但却没有“治国平天下”的伟业。 三皇的功业: 燧人氏的功业是“钻木取火,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具去毒”; 伏羲氏的功业是“仰观象于天,俯察法于地。因夫妇,正五行,始定人道”; 神农氏的功业是“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土尧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 B.“五帝” 五帝所指何人,各家说法不一。 《国语》记展禽语:“黄帝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颛顼能修之。帝喾能序三辰以固民。尧能单均刑以仪民。舜勤民事而野死。”即以黄帝、颛顼、帝喾ku、尧、舜为五帝。《五帝德》、《帝系姓》、《五帝本纪》都依此说。 《吕氏春秋》以少白皋、太白皋、黄帝、炎帝、舜帝为五帝。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案

22课活动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一、活动任务:以“探索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搜集资料,展开研究,分小组以不同形式展示研究的成果 二、活动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提高学生文化素养 2,从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搜集、梳理,提高学生整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4,在活动中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目标1 四、教学难点:目标2 五、情感与价值观:通过研究中国传统节的起源,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通过洋节和中国传统节的比较,学会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倡导健康的过节方式;通过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培养合作精神 六、过程与方法: 1课前收集与整理:在老师指导下,学生成立小组,确立研究课题,查阅相关资料 2,课中展示探究:学生展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解相应的历史,感受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3,课后拓展提升:通过探究活动点评,学习园地交流与节日调查走访等方式,进一步了解节日文化 七、活动过程: 一、课前准备:收集整理 1,明确活动主题:“探索中国传统节日”,教师简介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由来,师生经过讨论一起确定小组研究主题 2,介绍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学生通过调查采访长辈,查阅报刊书籍,上网浏览,听广播、观看影视资料,或与同学交流节目感受等途径获取资料

3,全班分成三个小组,按以下几个方面收集整理资料: 第一组: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的起源 第二组:节日习俗和活动的传承与变化 第三组:传统节日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二、课堂展示并探究文化内涵 一)导入:时光荏苒,岁月流淌。春节刚过,清明节的热情也还没消退,端午节也迈开步子在缓缓向我们走来。一年四季,岁月轮回。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令我们激情荡漾、流连忘返,我们应有这样的传统节日而感到自豪。今天我们来探究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来源和文化内涵 二)学生展示成果: A,第一小组代表展示 B,第二小组代表展示 C, 第三小组代表展示 二)学生评价,师补充总结 三)探究节日文化内涵 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下列问题: 1,观看PPT,结合表格一,表格二,然后讨论: ①春节门神年画的变化,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②结合表格一,表格二,你发现中国传统节日共同的主题是什么? 师根据学生的观点,小结: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植根于农业社会的文明土壤中,它是农业社会生活节奏与农业时代伦理文化的产物。所以,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主题与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③从这些主题中,你理解的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有哪些? 师根据学生的观点,小结:传统节日重视协调天人关系与家庭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宗敬祖的观念和尊老、敬老的美德,折射出中华民族祈福禳灾、除旧迎新等求吉心理,是中华民族融汇亲缘感情、增强凝聚力的符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民族自我意识得以体现的媒介 ④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哪一个?为什么?学生展示资料,包括春联、中国节、 “福”字等。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

汽车的起源和发展 汽车走过这样一段历史: 马车和蒸汽机车以及19世纪的三轮汽车都可算作现代汽车的始祖。在铁路诞生以前,陆上道路通常是未铺路面的,因此,中世纪欧洲的骡马商队很普遍。后来,随着道路的改善,出现了宽轮子的四轮货车和公共马车。那时候的陆上运输成本高,而且客货运输安全系数低,陆上交通除受气候条件限制之外,还受水陆交叉、盗劫和战争等问题的影响。到17世纪,这种格局随着公路的改进而开始被打破。 自古以来,人类就梦想一种自己运动的车辆。利用风力作动力的车是人类向车辆自动行驶方面迈进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600年,荷兰数学家西蒙〃斯蒂文(Simon Stevin)制造出双桅风车,借助风力最高车速可达24 km/h。然而,汽车的由来是由发动机的制造而产生的。 1711年,苏格兰一名叫做托马斯〃纽科门(Thomas Newcomen)的铁匠发明了大气蒸汽机;1765年,英国格拉斯戈大学的工人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1736--1819)改进了纽科门的蒸

汽机,节省燃料75%,热效率提高到3%,研制出世界上第1台实用的蒸汽发动机,实现了作业机和动力机的结合,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到1784年,蒸汽机就进入大规模生产,并在世界各国广泛应用,把人类带入蒸汽机时代,进一步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769年,法国陆军工程师尼古拉〃居纽(Nicolas Cugnot 1725--1804)利用蒸汽机制造出世界上第1辆无需人畜推拉、使用蒸汽机作动力驱动车辆的三轮车,它是汽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虽然这辆蒸汽机汽车的速度只有4 km/h,而且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都不完善,但法国和英国的汽车俱乐部都一致认为这是世界上第1辆汽车。由于试车时转向系统失灵,撞到般圣奴兵工厂的墙壁上粉身碎骨,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 1771年尼古拉〃居纽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荷兰人斯巴依卡兄弟在1902年研制出第1辆真正投入使用的4×4型汽车,该车采用4缸水冷发动机。 汽车问世不久,即被军事家列为常备武器之一。1911~1912

中国音乐史总结分析

2014年最新中国音乐史总结分析 作者:anne 古代部分: 一,远古夏商时期的音乐: 中国音乐的起源: 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 乐舞:早期的音乐常常和舞蹈结合在一起,故名之“乐舞”。 黄帝时代的《云门》,又称《云门大卷》,相传黄帝部落以云为图腾,所以这是一部歌颂氏族图腾的乐舞。 《咸池》又名《大咸》,相传咸池为东方日浴地,故这是一部崇拜日浴的乐舞。 《箫韶》又名《大韶》,简称从《韶》。最初是咸黑所作的声歌,原名《九招》,虞舜时代的质又修订过,故后世又称此乐为《韶虞》。《箫韶》之名,是由于此乐舞以排箫为主要伴奏乐器的缘故。 夏代开始进入奴隶制社会,乐舞内容从氏族社会中对于图腾或大自然的歌颂转向对奴隶主统治者的歌颂。 《夏龠》又名《大夏》,是一部歌颂夏禹治水有功的乐舞。此乐舞在周代演出时舞者共六十四人,分为八行八列。主要伴奏乐器为龠,龠为管乐器,是排箫的原始形制。 《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巫乐”,又称“巫音”,即巫术活动中所用的乐舞。 天然材料制成的乐器:骨哨、骨笛;龟甲摇响器;鼍鼓;磬(现存故宫博物馆的三音编磬为“永启”“永余”“夭余”); 陶制乐器:摇响器、陶铃、陶角、陶鼓、陶镛、陶埙; 铜制乐器:铜铃、铜鼓、钟、铙、镛、鑮; 二,周秦时期的音乐: 周代的礼乐制度:君主八佾,诸侯六佾,大夫四佾,士用二佾。佾指古代乐舞的行列。关于佾有两种解释:一,每佾固定为八人;二,人数与八佾相同,如八佾每佾八人,六佾每佾六人等。 音乐教育: 对象:贵族子弟,即世子和国子。“乐”的学习内容:乐德、乐语和乐舞。 乐德:“中、和、祗、庸、孝、友”;阅读会员限时特惠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乐语:“兴、道、讽、诵、言、语”; 乐舞:六代乐舞为主,如《云门》、《大咸》、《大夏》、《大濩》、《大武》; 学习目的:达到统治阶级提倡的“礼乐治国”。 六代乐舞:《云门》、《咸池》、《箫韶》、《大夏》、《大濩》、《大武》;前五部参照远古夏商时期音乐。《大武》内容描写周武王伐纣的全过程。 采风:是一种为了解民意、完善施政而采取的一种较为积极的举措。采风制度的建立为宫廷提供了大量的优秀民间音乐和歌词,而且为保存先秦时期的民歌作出了不朽的功绩。 颂乐: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两君相见时等重大典礼时的乐舞。《诗经》里保存了《商颂》、《周颂》、《鲁颂》等三颂。内容大都是史诗性的,带有神话色彩。颂有乐章形式、有乐歌形式、也有纯器乐形式,一般速度较慢。 郑卫之音:代表民间俗乐。“郑卫之音”是郑国与卫国一带的地方音乐,它保留了浓郁的商代音乐特色,节奏奔放活泼,音乐优美抒情,风格上与“雅乐”迥然异同。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荀子曾根据民间歌曲创作了《成相》篇。“成相”就是手持“相”这种乐器作为伴奏的说唱。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提高文化素养,从传统节日中理解中华民族的价值观。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搜集、梳理、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搜集资料,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小组讨论、展示自己的成果。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活动中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提高同学之间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教学难点 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搜集资料、图片、小组交流讨论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观看公益广告短视频《中国的节日》 师:短片中提到了哪些节日?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除夕等节日。 师: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是怎样形成和演变的?又反映出中华民族怎样的习俗和文化观念?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些传统节日,在感受传统文化魅力的同时,探寻这些节日的渊源。

一、细说中国传统节日 由三个小组介绍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 1、春节 时间、起源、习俗 2、清明节 时间、起源、习俗 3、端午节 时间、起源、习俗 师:以上我们了解了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的起源和习俗,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娥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多元文化的日益丰富,中国的传统节日日益被人们忽视与淡忘,取而代之,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在我国却愈加盛行,这种现象在广大青少年中尤为常见。 二、传统节日与外来洋节 1、讨论: 中国人该不该过洋节?你的理由是什么?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 生:略 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或者说它发展的生命力,在于这个文化的包容性和开放性。盲目地排斥外来文化,是一种文化的不自信。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应该与时俱进,增强或强化一些精神娱乐的因素,迎合大众,增强民族节日的自豪感。 2、讨论: 我们该如何(保护)传承自己的传统节日? 生:略 节,《说文解字》解释说,就是竹约。约,缠束也。以竹节的节引申出节制,管束的意思。 节日,就是自我节制,管束,停顿的日子。 中国的节,一般都是停下来,通过古老的仪式,追思先人之德,念旧,调整与周围世界的关系,或闭门思过,或饮酒叙旧······春节从祭祖开始,清明

中国音乐的历史沿革。

(一)中国音乐的历史沿革。 中国音乐的起源以关是从古书上看到的记载。不少古书记载了远古时期祭祀、宗庙、大典仪式上“撞巨钟、击鸣鼓、弹琴瑟、吹竽笙”的场面。近几年,随着考古工作的进展,已经证实了古书上关于音乐的记载是属实的。1993年3月28日光明日报有一篇张居中写的中国第一笛文中说,河南舞阳县发现了十八支音孔的骨笛,经考证这些骨笛距今以有八千多年。经测音,这些笛子已具备六声或七声音阶结构。用来吹奏小白菜(河北民歌),声音脆亮动听。由此我们可以推知,中国音乐起源于六千年至八千年前的原始社会,当然我们下这个结论,决不是仅仅以几支骨笛为依据。我国考古工作者还发现了大量原始社会的埙。埙是一种古老的吹奏乐器。在远古时代,埙是作为一种主要乐器而存在的。埙的形状有:管状、橄榄状、鱼状、圆锥形等。其顶部皆有吹空=孔,音孔一至六个不等。按质料可分为陶、石、骨、玉四种,以陶埙为最多见。近几年我国考古工作者在全国各地发现了相当数目的埙。出土最早的,是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的,椭圆形一音孔陶埙。西安半坡发现了两件一音孔陶埙,经测音,可知出小三度音程。发现最多的是甘肃玉门,共出土20多件。均作鱼形。其中有9件为三音孔。经测定可吹出四音。在河南郑州和安阳不少远古期的埙。由此可见,我国的音乐起源于远古时期,主要乐器的埙和骨笛主要是在各种仪式上演奏的。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音乐形成了独奏的体系。春秋战国音乐已相当发达。据史料记载依据传世与考古发掘的乐器,这时的乐器以有打击乐器、吹奏乐器、弹拨乐器几类。 打击乐中,有铜鼓、木鼓(以动物为皮革)铙、磬、钟尤其是编钟。 1、编钟: 1978年3月,湖北随县曾候乙墓中出土了一批古乐器,其中的编钟轰动了中外。此套编钟共64枚是战国时期发现最多的一组编钟。编钟分上下三层。上层编钟19枚分三组排列,中下两层是编钟的主体,也分三组。经过专家测定,这套编钟总音域达五个八度之广,十二个半音齐全,可以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音乐界人士曾完全用出土的这套编钟,奏出了贝多芬第九交响乐欢乐颂。中央电视台和电台通过电波传向世界。引起世界轰动。编钟出土证明古代音律发达。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依照中国特有的七音阶十二律制造了编钟比同期西方的音律发达后来落后了主要是应为没有把音律符号化。 2、鼓,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攻和宴会、祭祀。商代至战国时期,主要是铜鼓。目前见到的铜鼓最珍贵的有两件。一是解放前出土于陕西凤翔的商代传世品“双鸟饕餮纹鼓”。另一件是1977年湖北崇阳出土的商代铜鼓。另有大量铜鼓出土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多为春秋时期的铜鼓。古人铸铜鼓是为了象征权利和财富。这些铜鼓除用于祭祀、宴乐及伴奏歌舞外,还用于赏赐和进贡。演奏时,一人击鼓,另一人手持木桶对鼓底,以增强鼓音的共鸣。 3、磬: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重要打击乐器。 4、铙:古代铜制打击乐器。 5、钹:即大钟。古代打击乐器。铜制。 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式的音乐体系。音乐种类繁多,吹奏乐(埙)、弹拨乐(古琴)、打击乐样样具全。经测音,这些乐器特别是编钟、编磬己能演奏五音阶和七音阶音乐。所谓五音阶,即指: 宫、商、角、徵、羽——阶名

浅析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浅析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中国大地上,从开始有人生存开始,我们的文化也开始萌芽。这块土地,这块土地上的中国人,就开始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从自己,到家族,到国家,到世界,到宇宙,到我们最难以琢磨思想。从人出发,最后在回到人,升华了思想。成就了文化悠远浩博的中国文化,从孕育发生到恢宏浩大,有一个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这一历程是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日臻丰富的历程。也是“人不断解放自身”,走向文明演进高峰的历程。 文化的实质性含义是“人化”或“人类化”。有了人,就开始有了历史,也开始有了文化。因此,中国文化的起源与中国人起源实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文化产生的过程中,最早出现的是工具。猿人最初是用的工具是天然和简单加工的石块,考古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为旧时代时期。火的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先民的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化创造。 中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四个时期:萌芽期、奠基期、繁荣期、总结期。 先秦时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 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取火技术的发明权有时记在“燧人氏”名下,有时记在“伏羲”名下,有时又归功于“皇帝”。这种歧说并存的现象,正反映了原始初民经过广泛的、多渠道的实践才发明取火技术的文化史的本来面目。火尽管不同于一般的工具,如石器、木器、骨器等,是一种化学反应现象,但是,作为猿人物质生活的重要手段,火的使用从本质上讲也属于工具的范围。就性质而言,工具无疑是一种物质产品,然而,制造工具的活动中已包含有意识性的内容,因此,在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工具,不仅是人类物质文化的开端,而且直接标志着文化我起源。 与物质文化长足进步的同时,中国先民的观念文化亦日益丰富、深化。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便是其主要存在形态。中华先民原始崇拜的对象非常广泛,大致可分为自然崇拜、生殖——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三大类。 对大自然的崇拜(太阳、大地)是先民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在仰韶、屈家岭、马厂等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上,人们往往发现表现太阳图形的纹饰。江苏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及风俗习惯

中国传统节日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大] [中] [小] 中国的传统节日自汉以后基本定型,有一定增减,民国以后,由于正式西化而发生了较 大的变化,但民间仍然坚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定的少数。直至文革,政府更削减了宣传除春 节以外的传统节日,即使对于春节,也被宣传成“过革命化的春节”。改革开放以后,民间开 始庆祝一些传统节日,报刊上也相应作了些介绍宣传。目前,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间庆祝 的传统节日大约占传统节日的三分之一。 传统节日里包含了许多民俗文化和传统人文观念,以及宗教因素,对于研究古代社会的 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有一定的意义,下面罗列主要传统节日,以饷对这方面感兴趣的朋 友。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春 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 历法以后,上古就有的节日。 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 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 》里所说:“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要举行 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 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春节”,并将元旦放 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 许多私人企业都不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月十五 。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按东汉应劭《风俗通义》 ,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 穿戴庆祝,坐小春牛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其实 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 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 著宜春之嘉祉。” 、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 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 ,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中国马车起源 - 副本

中国古代马车起源探究 马车作为蒸汽动力和原子动力未发明以前的主要动力,对人类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马它不仅对交通史上有很大影响,而最为战斗中的战车,马车对人类研究的军事史亦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马车,从其起源来说,至今仍有多种说法。 从世界的角度上来说,马车的最早出现不在中国,从考古学中出土的马车的的一些零部件和整体构架的遗迹,以及一些古文字和岩画上的记载,也只能指出现最早仅能上溯到公元前20世纪初期。如基尔特帕遗址上出土的属公元前1900年时期的圆筒章上的马拉战车的浮雕像,在幼发拉底河支流的喀布尔河源头地区的查伽尔·巴扎尔遗址,既发现了属公元前1900年前陶马车车轮模型外,有发现有公元前1800年的刻有马拉战车图形的“查伽尔·巴扎尔”铭刻版。这些考古实物都反映了当时有存在马车,而同样的他们当地的古文献记载也有其证明。同样,在这些马车起源中,西方的马车是很明显的受到了西亚马车的影响的,但相对于中国的马车而言,这些应该没有很大的影响。 一、关于中国古代马车的文献记载 从中国的文献记载中推看中国的马车起源问题,这里存在着多种说法。第一,奚仲作车说。此说的出现最早,多见于战国时期的史籍。即:《墨子·非儒篇》有“奚仲作车。”《荀子·解蔽篇》有“奚仲作车,乘杜作乘马。”《管子·形势篇》“奚仲之为车也。”《吕氏春秋·君守篇》“奚仲作车。”《尸子》“造车者,奚仲也。”《左传·定公元年》“薛宰曰: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为夏车正。”《左传·襄公九年》“奚仲居夏,为夏车正”,“盖夏初奚仲作车,或尚以人挽之,至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而车之用益广。”其他诸如陆贾《新语》、刘安《淮南子》、王充《论衡》、许慎《说文解字》、《世本》等古籍中均持奚仲作车之说。此说主张的奚仲所作之车,基本上是指马车,但也有个别人认为奚仲所作之车为人力车,至相土时才作马车,至王亥时作牛车。只是从主流观点而言,这些都是坚持奚仲作车说造的是马车。第二种说法是黄帝作车说。这种说法出现较晚,但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如《释名》有“黄帝造车,故号轩辕氏。”《古史考》有“黄帝作车,少昊时略加牛,禹时奚仲驾马,仲又造车,更广其制度也。”显然,此说指出黄帝最先造人力车,而牛车为少昊所发明,奚仲则发明马车。第三种观点则是奚仲之子吉光造车说。其史料来源是《山海经·大荒北经》“番禹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始以木为车。”郭璞注:“《世本》曰奚仲造车,此言吉光,明其父子共创意首称也。”《后汉书》注:“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为车。”此说是奚仲之子吉光始作木车。最后一种说法是伏羲作车说。《宋书·礼志五》“上古圣人见转篷始为轮。轮何以载,因为舆,流转无极,后代圣人观北斗魁方,杓曲携龙角,为帝车,曲其辕以便驾。系本云奚仲始作车,按庖羲画八卦,而为大舆,服牛乘马,以利天下。奚仲乃夏之车正,安得始造乎?系本之言非也。”此说主张伏羲作车而非议奚仲作车。 以上四说中,奚仲作车说影响面最广,且多见诸文献早期文献,故其形成应该说有深刻的历史根源的;黄帝作车说寡见于早期文献而散见于稍晚的史籍,其可能实在前说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形成的;吉光作车说影响不大,恐怕是奚仲作车说的一种保守推测;伏羲作车说出现最晚,其说显然是根据圣人造物的思维观演绎而成的。尽管他们造车的人不同,但是也有一些共性,即四种观点的作车时代均在夏商或更早的时期。如是观之,文献传说表明我国古代马车的发源时期,

音乐起源的说法

1、音乐起源的说法:模仿说、感情说、劳动说、太一说、巫术说、语言抑扬说、异性求爱 说、信号说 2、世界上最古老的乐器德国“万年骨笛”距今约三万五千 3、《神奇秘谱》明代朱权 4、东汉赵晔撰的《吴越春秋》中记载了黄帝时期的一首民歌《弹歌》 5、《葛天氏之乐》是一部载歌载舞的乐舞,表演时有三个表演者手中拿着牛尾巴,边舞边 唱,一共有八首歌曲。 6、《大濩》又称《濩》是一部歌颂成汤灭夏,建立商朝功勋的乐舞。 7、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出土的贾湖古笛为我国最早的古笛。 8、周代的礼乐制度王贵为天子,因而享用的乐器是四面悬挂,然后依等级顺次为三面、两 面、一面。周代掌管音乐的乐官有大司乐。 9、音乐教育机构:6~9阶段在家学习,如干支、数目、四方之名等;10~20主要学习儿童 的礼仪、器乐、诵读诗文、跳《勺舞》;20岁以后开始学习,成年礼仪,舞《大夏》。10、六代乐舞:黄帝的《云门》、唐尧的《咸池》、虞舜的《箫韶》、夏禹的《大夏》商 汤的《大濩》、周代的《大武》。 1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西周初期 至春秋中期余约500年内出现的15国的民间歌曲,共160篇,是诗经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 12、荀子《成相》篇,是我国音乐说唱的元祖。 13、韩娥: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秦青“生振林木,响遏行云”伯牙的“高山流水” 14、八音分类法依据乐器制作的材料不同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金类 乐器:铜铃、铜鼓。石:磬、排箫。土:陶鼓、陶玲等。木:柷、敔。丝:瑟、筝。革:应、鼍骨等。匏:笙、竽、竹:箫、篴。 15、三分损益最早记载于《管子·地员》中。 16、十二律律名: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 无射、应钟。 17、汉承秦制,汉乐府设立“太乐”和“乐府”。汉哀帝取消。 18、“协律都尉”李延年 19、宋郭茂倩《乐府诗集》中保存了汉至唐的大量乐府歌词。 20、徒歌(情场无伴奏)—但歌(一个人唱三人和)—相和歌(一人持节者歌,以管弦 相伴奏)—相和大曲(歌舞伴奏一起)。相和歌的三调平、清、瑟。鼓吹乐的总类:黄门鼓吹、骑吹、短箫铙歌。横吹。 21、《碣石调·幽兰》是中国历史上现存最早的琴谱,记载于《神奇秘谱》,唯一一首 以文字记谱的琴谱。 22、《梅花三弄》是东晋时期桓伊演奏过的一首笛曲。 23、早期有“缠令”和“缠达”的曲式。 24、《广陵散》又称《广陵止息》。 25、汉代乐器:琵琶、箜篌。 26、《乐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共23篇,现存11篇。据 记载是公孙妮子所著。 27、阮籍《乐论》最著名的是《九狂》、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28、吴声歌是流传于江南一带的歌曲,最初是徒歌,即清唱,后加入管弦乐器伴奏。 29、西曲分为舞歌和倚歌。西曲流传于湖南、湖北、贵州、四川一带。 30、北哥始自北魏时期,又名真人代歌。

中国文化概论-第一章 中国文化起源

第一章中国文化起源 一、生命起源学说 ?1924年苏联生物学家奥巴林发表<<生命起源>>专著。 1929年英国遗传学家霍尔丹也提出类似观点。 1936年奥巴林专著再版,他提出的生命起源学说引起世界重视。 按照这个学说,生命是在长时期宇宙进化过程中发生的,是宇宙进化的某一阶段无生命的物质所发生的一个进化过程,而不是在现在条件下由非生命的有机物质突然产生的。 所以,生命起源大约发生在距今45—35亿年间。 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在生物分类学中,人属于哺乳动物纲 (Mammalia)真兽亚纲(Eutheria)中的灵长 目(Primates)。 人科中现存的仅一属一种,即Homo sapiens。 从亲缘关系来看,人与类人猿科动物关系最近: 抗原—抗体试验表明,类人猿即猩猩、大猩猩、黑猩猩的血清蛋白与人类十分接近。 人与黑猩猩的血红蛋白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而与大猩猩和猕猴分别有2和15个氨基酸不同。 人类起源于动物,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即人来源于(古)猿。 原始人类的历史 ?1992至1995年在埃塞俄比亚阿法低地发现地猿(为始祖亚种),距今440万年前。 ?1998年在同地又发现地猿的另一个更为古老的亚种(为祖先亚种),距今520万至580万年。?2000年,在非洲肯尼亚的土根山区发现距今600万年前的原初人(土根种),因为发现于千年之交的2000年,故俗称为千禧人。 ?因此,人类的历史现已有600万年记录。 人类进化系统示意图 300万年—400万年前,人类从南猿到现代人的进化历程中包括南猿阶段,能人阶段,直立人阶段和智人阶段。 三、中国文化的起源 ?生命起源:45—35亿年人类文化史:600万年中国文化史:170万年(元谋人)?中国文明史:4100年(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前476年战国开始进入所谓的封建社会) 中国文化起源的模式 1、黄河中下游文化区:一是黄河中游以中原为中心,代表文化有磁山文化、裴里岗文化、 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等。二是以黄河下游的泰山为中心,代表文化有青莲岗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 第二节原始先民的物质文化 农业为人们提供了较为稳定的食物来源,是原始时代世界性的文明创建。 艺术 信仰崇拜 “图腾”是美洲印第安人的语言。在原始思维中,类比和联想式主要方法,原始人一般都相信自己的氏族于某种动物、植物货物生物之间有一种特殊的亲密联系,并以之作为氏族崇拜的对象。 原始先民的婚姻 ?血亲杂交血缘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 发展轨迹:多偶婚---对偶婚---单偶婚

全面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74652323.html, 全面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历程 作者:付华丽 来源:《语文建设·上半月》2019年第05期 李宽松、罗香萍所著的《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山大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和介绍,展现了我国源远流长、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魅力。全书共十三章,前四章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概述,全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精神、价值系统,以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第5章到第11章,分别从教育、宗教、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科技七个方面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丰富内涵。最后两章立足于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对我国传统服饰、饮食、节庆、婚俗进行了詳尽的阐释,同时简要介绍了我国的地域文化,如岭南文化、齐鲁文化、湖湘文化、巴蜀文化等。 该书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构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框架和体系。一方面,坚持从宏观到微观。该书首先从整体上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概述,在绪论部分宏观性地介绍了文化的内涵、结构以及中国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等,又用了四个章节阐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基本精神等,同时又深入我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针对不同的领域作了微观上的详尽介绍。有繁有简,详略得当,有浅有深,深入浅出,引导读者体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坚持从纵向到横向。该书在理论框架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整体性介绍时,既包含了历史纵向发展的说明,又包含了横向价值体系的说明,形成了横纵联合的理论结构,理论性和创新性都很强。同时该书还有很多颇有见识的观点,特别是对“美美与共”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的阐释,坚持了正确的价值观、历史观、国际观,跨越多个学科、多个领域,不仅是对我国现阶段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政策的回应,也是对国家“坚定文化自信”要求的反映,同时还是对文化理论的一次再梳理、再研究与再论述,有助于丰富我国传统文化理论体系。 该书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一方面,该书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其中涵盖大量知识点,且语言平实通俗,简单易懂,便于读者阅读理解,对读者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和精髓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该书在编排上采用简明的方式,用精美的图片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图文并茂,案例丰富,趣味性强,使读者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气息,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的内容。 总之,该书内容丰富,结构合理,思想积极,观点创新,对指导读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