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教案综合实践教案

校本教案综合实践教案
校本教案综合实践教案

主备人: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课题岳阳孩子爱岳阳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岳阳的历史、面积、人口、行政区域划分等基本情况。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大致了解岳阳基本情况。

教学难点

大致了解岳阳基本情况。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作为岳阳的孩子,你们了解岳阳吗?

2、岳阳有多大?岳阳为什么称为历史名城?有什么好玩的

地方?有什么好吃的?谁能说说?

3、板题:《岳阳孩子爱岳阳》。

二、学看岳阳市行政区划图。

1、有一位好朋友想寄一封信给你,想知道你的地址,你能告诉

吗?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学校××班

2、通过这个地址,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3、出示湖南省地图和一边看图,一边介绍:岳阳位于长江

中下游平原,在湖南省的东北部,与湖北、江西两省相邻,

是一个富(资源丰富)、优(区位优越)、美(风景优美)的

地方。她西邻洞庭,北傍长江,南望长沙,北与湖北毗邻,

东与江西接壤,是湘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

综合经济实力仅次于省会长沙,居湖南第二位。

(湖南一共14个地州市:长沙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

衡阳怀化永州湘西张家界郴州邵阳娄底)

个性化批注

4、出示岳阳市行政区划图,指导看图。岳阳市现辖4县2市3区,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525万。看一看,它整体的的形状象什么?

板书:两市——汩罗市、临湘市

三区——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

四县——岳阳县、华容县、平江县、湘阴县

5、你能在我的身上找到你或者爸爸妈妈的家乡吗?试试看吧!

6、你的家乡又象什么?

三、读“我的自传”,大致了解岳阳历史。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是一座有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

四、岳阳的骄傲。

1、你知道岳阳拥有什么样的荣誉吗?

长江沿岸首批对外开放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全国文明城市建设先进城市

(到08年为止,全国共评出95个全国卫生城市。湖南有常德(2002)和岳阳(2003))

科教兴市先进城市、

文明卫生先进城市。

2、知道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你为有我感到骄傲;明天,我为有你而感到自豪!

五、游转岳阳

1、如果你是小导游,还会带大家到哪里去游玩?

2、如果你是美食家,你还会介绍什么美食给大家品尝?

玩:岳阳楼、君山、汴河街

赏:栀子花--市花杜英树--市树

吃:粽子、银针茶、洞庭银鱼

六、讨论。

你还想了解岳阳的哪些方面?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课题城市名片——岳阳楼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熟练说出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楼体独特的结构。

2、学生能够了解岳阳楼的成长史。

3、学生能够知道如何保护岳阳楼

教学重点

了解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楼体独特的结构。教学难点

了解岳阳楼的地理位置、楼体独特的结构。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去过岳阳楼吗?还想不想去看看岳阳楼?今天老师就

带着大家一起走进“岳阳楼”。

2、板题:城市名片——岳阳楼

二、了解岳阳名楼

1、出示一组岳阳楼不同背景图片。

这就是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洞庭湖畔的岳阳楼,你觉得它美不美?

以岳阳楼、君山为中心而构成的巴陵胜景,闻名遐迩,素以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而享誉天下,

2、它与江西的滕王阁、湖北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

它的名字就是岳阳城市的名片。人们只要一提到岳阳楼,就会想到

我们岳阳市,作为岳阳的孩子,你有什么想说的?

3、岳阳楼的来历。

岳阳楼始建于公元220年前后,距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

三国时,东吴大将鲁肃奉命镇守巴丘(岳阳),操练水军,在洞庭

湖界长江的险要地段修筑了阅军楼用以训练和指挥水师.阅军楼临

岸而立,气势非凡,三国时期称“阅军楼”,西晋南北朝时称“巴陵

城楼”,初唐时,称为“南楼”,中唐李白赋诗之后,始称“岳阳楼”。

4、岳阳楼的结构。

我的身体构造上有许多的奥秘呢,你想不想知道?

出示:岳阳楼局部图片

第一幅:我的身体是由四根楠木支撑起来的

第二幅:我的身体里没有一颗钉子

第三幅:我有独一无二的盔顶

第四幅:我没有基石但稳如泰山

如果你登上岳阳楼,细心的你会找到更多的哦!

小结:岳阳楼久经沧桑,屡毁屡修。现在看到的岳阳楼,是

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重修的。整个楼的建筑,可用八个字

来概括:四柱、三层、飞檐、纯木。岳阳楼主楼高3层,高达15

米,中间以4根大楠木撑起,再以12根柱作内围,周围绕以30

个性化批注

根木柱,结为整体、整个建筑没有用一颗铁钉,没有用一道巨梁。12个飞檐,檐牙高啄(似鸟嘴在高空啄食)。屋顶为黄色琉璃瓦,金碧辉煌。曲线流畅,陡而复翘,宛如古代武士的头盔,名叫盔顶。盔顶下的如意斗拱,状如蜂窝玲珑剔透。古籍里载述,岳阳楼“纯木结构,盔式楼顶”这种古老的建筑,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辉煌成就。

5、名篇佳作:岳阳楼记

宋庆历四年(公元1044年)滕子京被贬至岳州,当时的我已坍塌,滕子京在广大民众的支持下重修了现在的我,然后又派人画了一幅《洞庭晚秋图》和一封求记书记给当时的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范仲淹,请他为我做记。当时范仲淹正被贬到河南邓州戍边,见其书信后,欣然奋笔疾书,写下了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全文仅368字的《岳阳楼记》字字珠玑,气势磅礴,其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忧乐情怀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人们广为传颂,自此我名满四方!1988年岳阳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观看视频:《岳阳楼》

三、猜猜我的设计师

到现在为止,我也不知道是哪一位伟大的设计师让我留给大家这么多的精彩!请你来猜猜我的设计师?

四、关于岳阳楼的小故事。

《鲁班巧设岳阳楼》、《刨花鱼》。

五、拓展:

1、如果你是小导游,你能为我写几句解说词吗?

2、你知道怎样保护岳阳楼吗?

(防火、防水、防白蚁、防损坏、防治野麻)

3、画一画岳阳楼。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课题仙过留踪——三醉亭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基本掌握三醉亭的地理位置及得名的来历

2、学生能够初步领会其中诗句的含义

教学重点三醉亭的地理位置及得名的来历。

教学难点三醉亭的地理位置及得名的来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讲故事:《吕洞宾三醉岳阳楼》

二、简介三醉亭

1、三醉亭位置:位于岳阳楼北侧,与岳阳楼南侧仙梅亭遥相呼应。

2、三醉亭历史:它是岳阳楼辅亭之一。曾经叫望仙阁、斗姆阁,

因为基础不牢坍塌过多次,只到1977年落架重修。

3、三醉亭的特点:(观看视频)

第一:整楼由纯木做成的。

第二:四周屏风和天花板上都是神话故事的图画。

第三:门上雕有回纹窗棂,并饰有各种带有传奇故事的刻花。

第四:亭顶为歇山式,绿色琉璃瓦。

它的特点还有许多呢!细心的你会找到更多的哦!

4、仙韵遗风:大声吟诵,你能体会仙人当时的意境吗?

朝游北越幕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

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对月临风,有声有色;吟诗把酒,无我无人。

三、拓展

你认为真有仙人吗?为什么有这样的传说呢?

个性化批注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课题端午·龙舟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知道端午节和划龙舟的由来。

2、学生能够树立保护本国文化遗产的意识。

教学重点端午节和划龙舟的由来。

教学难点端午节和划龙舟的由来。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个性化批注

1、每年的什么时候是端午节?

2、端午节有哪些有趣的习俗呢?

3、板题:端午·龙舟

二、岳阳的端午节习俗。

1、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各地的习俗不一

样,在我们岳阳当地,人们一般有这样的习俗。

2、出示图片: 划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戴香包、挂菖蒲和

艾草,贴五毒符等。

3、你们家是这样过端午节的吗?还有哪些习俗,说给大家听听?

4、在这些活动中,最有趣的要算划龙舟了。

观看视频:听,他们呐喊热身的号子响起来了!“咚咚锵,划龙舟,

龙舟长又长,不怕风和浪。龙舟划得快,赶走水妖怪。龙舟划得欢,

快快救屈原……”看,龙舟赛开始啦!只见神态各异的龙舟们载着

健壮的勇士纷纷下水了,一条条"黄龙"、"白龙"、"红龙"、"黑龙"

劈波斩浪,箭一般向前驶去,锣声、鼓声、喝彩声响成一片,欢声、

笑声、鞭炮声响彻云宵。江河两岸观看龙舟赛的人们黑压压一大片,

那场面实在壮观极了。

三、端午节与龙舟赛的来历

1、师讲述: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

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

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

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

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

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

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

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

中国民众把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2、故事: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

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源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3、出示龙舟图片。

龙舟用柚木或坤甸木造成,长约20-30米。头上装有木雕彩色龙头,身后有木雕龙尾。身上插彩旗、彩牌、罗伞。看上去非常漂亮。龙舟身体内一般坐30至40人,穿同色衣服,一个鼓手以鼓声指挥进退,众选手随着鼓点,奋力划动,冲浪前进。

4、岳阳龙舟赛回眸。

首届岳阳“屈原杯”龙舟赛于1987年农历五月初三至初五,在岳阳市芭蕉湖水上运动训练基地举行。来自湖南、湖北的27个代表队,1200多名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参加了此次比赛。比赛三天,观众近二十万人。

1991年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此次参加比赛、交易会和联欢活动的多达60余万人,尔后,湖南便定期举办国际龙舟节。

岳阳市曾连续举办过十届国际龙舟赛,先后有100多支国家、地区龙舟代表队到访参赛。

5、端午节的遗憾。

端午节正式被韩国申请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已获得成功,这对我们中国人本国文化遗产的保护也是一次深刻的教训。

四、学生活动:

请你设计一张龙舟节或者端午节明信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课题美味粽子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吃粽子的由来及其丰富的粽子文化。

2、初步了解包粽子的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粽子的由来及包粽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知道粽子的由来及包粽子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端午节中很重要的一个习俗是吃粽子,你吃过粽子吗?

2、说说粽子的样子,它的味道怎样?

二、包粽子的由来。

1、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

于农历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

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

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

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2、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

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

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

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最怕这两样东

西。”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世代相传,并逐

渐发展成为我国的端午节食品。(黍去皮后叫黄米)

三、异彩纷呈的粽子家族

1、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

同,主要有甜、咸两种。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

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咸味有猪肉粽、火

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另外还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

个性化批注

豆蓉粽、冬菇粽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

2、出示粽子图片

哈哈,垂涎欲滴吧,别急,吃粽子有学问着呢!

吃粽子时,可以适当喝些茶水或糖水有助于消化。配一些蔬菜水果一起吃,更有营养。有慢性胃肠等消化道疾病的人不宜多吃哦!

四、学包糯米粽子,观看视频。

1、将上等糯米浸泡好。

2、取2片泡好的粽叶,折成斗状,填进糯米,包成五角方底锥形,扎紧。

3、把粽子放入蒸锅,码紧,放冷水,没过粽子为便。煮1小时后,改小火煮30分钟即好。若用压力锅,煮25分钟,离火再焖5分钟即好。

五、体验留言板

有条件的同学回家试着包一包粽子,把你的劳动感言与大家分享!补充材料:

【粽子之最】历史最悠久的粽子则是西安的蜂蜜凉粽子,载于唐韦巨源《食谱》。特点是只用糯米,无馅,煮熟后晾凉,吃时用丝线勒成薄片,浇以蜂蜜与黄桂酱――白糖腌桂花酱。

最大的粽子――大肉粽产于广西南宁,每只重约两斤,以肥猪肉、绿豆为馅,清香、软糯、甘润、膏腴不腻。

最小的粽子在上海城隍庙,绿波廊、湖心亭两处皆有。长约寸许,形如枕头,火腿为馅,小巧清鲜;湖心亭以为茶食,甚妙。

中国最有名的粽子都产在浙北杭嘉湖的鱼米之乡:嘉兴五芳斋的鲜肉粽四季供应,用筷子分夹四块,块块见肉,芬芳和润,酥烂嫩鲜,肥糯不腻。湖州诸老大粽子以洗沙甜粽见长,以豆沙、猪板油丁为馅并不稀罕,难得的是豆沙是洗沙――红小豆煮烂去壳,再加糖、熟猪油、玫瑰原汁炒至乌黑晶亮有劲,吃起来香、润、细、滑。【粽子趣闻】

五月端午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端粽锅里的煮鸡蛋主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课题暗香飘过——仙梅亭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能掌握仙梅亭的地理位置、形状及仙梅石的来历。

2、学生能了解仙梅亭的成长史。

3、学生能理解仙梅亭周围植物种植含意。

教学重点

知道仙梅亭的地理位置、形状及仙梅石的来历。教学难点

知道仙梅亭的地理位置、形状及仙梅石的来历。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岳阳楼南侧有一座精美的小亭子,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仙梅亭的地理位置、形状及仙梅石的来历。

1、出示几幅仙梅亭不同背景的图片。

2、介绍仙梅亭在岳阳楼的具体位置质地结构形状大小

3、神奇的传说故事:梅花石的来历。

4、说说你最喜欢说的有关“梅”的一句诗:“梅花香自苦寒来”、“墙

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三、观察仙梅亭的建筑特点。

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观察仙梅亭的建筑特点。

2、第一幅:由纯木做成的,下层飞檐用六根红漆宝贝柱支撑

第二幅:我保护着一块天然梅花石,二十四萼,别无枝叶

第三幅:我的周围种了松、竹、梅三种植物

第四幅:我的亭顶为荷叶式,琉璃瓦的颜色绿绿的呢

3、活动:学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你了解的仙梅亭。

四、介绍仙梅亭的成长史。

我是岳阳楼辅亭之一。曾经的名字叫仙梅堂、留仙阁,你们

喜欢吗?我始建于明崇祯十二年,重修过多次,现在的我是1979

年重建的,亭高9米,二层二檐木结构,亭顶覆盖绿色琉璃瓦。亭

旁栽有松、竹、梅“岁寒三友”,与“仙梅”虚实相映,予人以丰

富想象。清人花湛露《书仙梅亭》中曾有“坚贞一片不可转,此是

江南第一枝”诗句赞美该亭。有关仙梅亭的传说很多,且说法不一,

个性化批注

真正以文详细记载的还是现在仙梅亭中竖立的那场合青石板一面

是知县熊懋奖维修岳阳楼时,请画工临摹的一幅梅花图,另一面是

他亲自著文记载其事的刻碑。

五、指导学生熟读成诵:《梅》、《松》、《竹》。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

课题文人苦旅——怀甫亭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清楚地了解怀甫亭的地理位置

2、学生能够了解杜甫的生平。

3、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杜甫的《登岳阳楼》。

教学重点

知道仙梅亭的地理位置、形状及仙梅石的来历。教学难点

知道仙梅亭的地理位置、形状及仙梅石的来历。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岳阳楼院内临湖五坪台,经“岳阳门”沿石级而下,至点将台

往南100米处,有一座玲珑典雅,坐南朝北的方形小亭,那就是怀

甫亭。

二、了解怀甫亭。

1、出示图片,观察怀甫亭。

“怀甫亭”它占地40平方米,高7米,四根水泥铸构的大柱,

四周环以栏杆。小亭上部为纯木结构,翅首脊饰精美,藻井彩绘鲜

艳。亭中竖有石碑一方,正面刻着杜甫的画像和《登岳阳楼》诗,

北面刻着他的生平事迹。北面檐下县挂着一块樟木匾额,“怀甫亭”

三个苍劲古朴、金光闪闪的大字,出自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朱

德之手。匾额西亭柱上挂着我国著名诗人和书法家吴丈蜀于1979

年撰书的一幅对联:“舟系洞庭,世上疮痍空有泪;魂归洛水,人

间改换已无诗。”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杜甫一生的遭遇十分的惋惜和

无限的怀念之情。“怀甫亭”是一座集名诗、名匾、名联于一体的纪

念亭。

2、怀甫亭的来历。

怀甫亭建于1962年,也是我国唐朝伟大的诗人杜甫诞辰1250

周年之际。当时世界有关组织将杜甫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为了怀念这位忧国忧民的“诗圣”,岳阳市人民便在杜甫晚年活动过

的地方建了这座小亭,命名为“怀甫亭”。

3、杜甫生平简介。

杜甫,字少陵,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一生写诗

一千四百多首,作品有《杜工部集》,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

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被称为一代“诗史”。据史料

记载:杜甫晚年曾由四川乘舟入洞庭,流寓岳州。当时,他已究悉

潦倒,家贫如洗,唯有一叶孤舟,子然一身飘流江湖。他来到岳阳,

个性化批注

登上岳阳楼,百感交集写下了多首感人的诗篇。特别是《登岳阳楼》一诗,寥寥四十个字,既写出了洞庭湖、岳阳楼的雄伟壮观,也道也了自己的悲惨遭遇和国事的多。那忧国忧民之心。感人肺腑,憾人心魄,成为千古绝唱。

三、绝句欣赏

1、你能模仿想象中诗圣的语气、神态来吟诵么?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2、解释诗句:

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水势浩瀚,名扬海内,今天我登上湖边的岳阳楼,俯仰江山。只见吴越两地被广阔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苍茫的湖面上,日日夜夜浮荡着大地长天。亲朋故旧竟无一字寄给漂泊江湖的我,衰老多病的我呀,只有生活在一只小小的舟船上。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我不禁涕泪交流。

3、试试看,你能背诵这首诗吗?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课题奇妙的剪纸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剪纸艺术。

2、让学生了解岳阳本土的剪纸艺术家。

3、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剪纸艺术的热情。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剪纸艺术。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剪纸艺术。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一组剪纸作品。

说说你的感受?

2、你了解剪纸吗?日常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剪纸?

3、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近奇妙的剪纸,了解这门独特的民间艺术。

二、新授

1、剪纸艺术的历史。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它形成于西晋时期,与岁时

节令和妇女装饰有关。隋唐时,剪纸在民俗活动中得到广泛应用。

宋代出现了剪纸行业和剪纸名家,而且将剪纸用到瓷器的装饰上,

造型生动、活泼。元朝时,人们用剪出的人马形贴于灯笼壁上,形

成走马灯。明朝时,剪纸为刀马人物和影戏所用。到清朝,剪纸艺

术异常繁荣,出现了专卖剪纸花样的店铺。

2、剪纸艺术的特点与风格。

每一种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由于剪纸材料(纸)和

所用的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剪纸具有它自己的艺术风格。剪

纸艺术是一门“易学”但却“难精”的民间技艺,作者大多出于乡村妇

女和民间艺人之手,由于他(她)们以现实生活中的见闻事物作题

材,对物象观察,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为基础,因此形成

剪纸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反映了农民那种朴

实无华的精神。

3、了解剪纸的表现形式。

个性化批注

剪纸从表现形式上分为单色剪纸和彩色剪纸。单色剪纸分阴刻、阳刻、阴阳结合和剪影,彩色剪纸分衬色、染色、分色、填色、套色等。剪纸从内容上分为单幅剪纸、剪纸组画、剪纸连环画、剪纸藏书票等。不论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剪纸,其基本特征都是写实与变形的统一,是作者在充分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加上主观情感,经过以心造型、以理造型、以美造型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4、在我们家乡岳阳也有剪纸的高手呢,想不想认识一下他们?

高手一:岳阳楼的“北通巫峡”的门下有一位六旬老人:一条小木凳,一把小剪刀,一个黑皮袋,一脸“赵本山”。不管是什么时候来到岳阳楼,他都会在那里,从来也不挪地方。常常可以看到不少游客围着他,争先恐后地要他剪侧影照。他就是从小梦想成为画家的汪正兴。20年来,他凭着一把剪刀,在寥寥几剪中,为无数中外游客剪下一张张传神的“侧影照”。

高手二:岳阳市民间艺术家协会的赵峰。一张红纸在赵峰手下可以剪出各式造型。她的作品对细节的把握更是令人叫绝,梅花花蕊清晰可辨,喜鹊的根根羽毛如同梳理过一般,体现出极强的层次感。如:喜鹊闹春、双狮贺盛会、老鼠嫁女、以及2008年奥运会的吉祥物五个福娃等。赵峰介绍说,她在剪纸中除了使用剪刀外,还使用刀片,这两种工具的交叉使用,形成了她独特的艺术风格。

二、试一试

1、看了这么多的剪纸,我们也来试试身手吧?

2、展示学生作品。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主备人:教学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课题古木存香——名楼雕刻累计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岳阳楼上雕刻作品的来历。

2、学生初步能够掌握雕屏的来历并辨别真伪。

3、让学生了解雕屏历险的经历,体会到雕屏的珍贵。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岳阳楼中的雕刻作品。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岳阳楼中的雕刻作品。

教学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雕屏背后的故事,今天我们继续来了解其他

的几副雕刻作品。

二、新授。

1、故事一:郭沫若题书“岳阳楼”。

郭沫若,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著名文学家、著名诗人、书

法家。他曾经历任全国文联主席、政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岳

阳楼”匾额,是郭沫若先生1961年所题。

新中国成立后,到1961年,政府出资对岳阳楼又进行了一次

大的修整。岳阳县政府经过合议,决定取下何所题的匾额,由当时

的岳阳县文化馆馆长东忆吾趁到北京开会之便,请陈的胞兄陈赓大

将向毛泽东主席转呈了岳阳人民请求毛主席题匾的信函。看过信函

后,毛泽东主席笑着对陈赓说:岳阳楼是一处文物古迹,我来题字

似乎不太好吧!主席思索了一会儿又说:郭老对历史,对考古颇有

研究,字又好,请他来题写是很适合的。郭沫若先生接到了毛主席

亲自打来的电话,欣然应诺。几天后,陈赓携夫人到郭沫若先生家

去拜访,看到了郭老先生精心题写的“岳阳楼”三个字,果然是笔

力雄劲,大家风范。陈赓夫人傅涯女子注意到字幅没有落款署名,

个性化批注

当时提醒郭老生是否记记题写了,郭沫若先生回答说:岳阳楼是天下名楼,我来书写它的匾额已是荣幸。落款署名,不妥,不妥。

岳阳楼委收到了郭沫若先生的字幅,也是欣喜异常,赶紧选好木料,刷上黑色底漆,制成金字匾额,将郭老先生的字悬挂在了岳阳楼三楼。当人们假舟车,游江南,来到岳阳楼前,就可以看到楼额上郭老先生题写的“岳阳楼”三个金色大字匾额。匾额字体笔力遒劲,刚柔兼备,结构严整,让人感觉是醋畅淋漓,赏心悦目,十分的大气。它与暗红的窗楼,黄色的硫璃瓦和雄浑威弄的盔顶结构浑然如同一体,交相映衬。远远观去,它又不失为岳阳楼整个精巧外观的灵气所聚,点晴之笔,让人啧啧称奇,赞叹不已。

如今,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岳阳楼”匾额已经录入了《中国名匾》,郭沫若先生书写匾额的手迹原件则珍藏在了湖南省博物馆。

2、故事三:毛泽东与杜甫的《登岳阳楼》。

现今岳阳楼上三楼正壁,悬挂着杜甫《登岳阳楼》的诗屏。屏中字体笔意豪放,雄健挺拔,似以一泄千里奔放之意来抒发杜老先生悲天恸忧国之情。人们在欣赏时不难看出诗屏字体所具有的“毛体”风格,确实,这正是毛泽东亲笔手书的诗屏。

一般风景名胜都极少见到毛泽东除革命以外的字书题词,而且1961年,原岳阳县文化馆陈忆吾馆长托其胞兄陈赓大将请毛主席为岳阳楼题匾,当时毛主席转请郭沫若书写。缘何岳阳楼又有毛泽东的这幅字体呢?

关于这幅字屏,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是1964年7月,毛泽东巡视南方后坐专列返京。当车窗外出现浩淼的水景时,毛泽东问当时随行的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列画所处的位置,张平化回答:已进入岳阳。毛泽东在20年代初曾三次来岳阳做建党工作和组织工人运动。毛泽东沉思起来,或许他老人家回想起以前的峥嵘岁月,回想起他登临过的千年古楼。片刻后,毛泽东展纸挥毫,书写了这首杜甫的《登岳阳楼》诗。另一说是在毛泽东主席逝世后,工作人员清理遗物时,在书案上发现了此件书体。八十年代初,文物出版社和档案出版社联合出版的《毛泽东手书古诗词选》将此件书体录辑,此书体才得以面世。

关于这两种说法,人们莫衷一是,到1995年,原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参观岳阳楼时证实,毛泽东主席手书杜甫诗原件是

主席逝后,负责清理的工作人员发现的,而且,根据对原件所放位置和对墨迹的判断,书写的时间应在1976年春夏。由此看来,这两种说法中,第二种说法是真实可信的。

在毛泽东所书这幅诗中,人们还发现了两处有趣的现象。一是诗中将原句“老病有孤舟”中“病”字写为了“去”字。毛泽东诗书通古今,一般是不可能写错别字的。毛泽东办事认真,在他的很多书稿中都有宁可涂改也不能有错别字的习惯。毛泽东为何要将“病”字改为“去”呢。二是原件前后无款识。毛泽东的所有书写中,不管是写作还是抄录,都是鲜见到这种情况的。

关于这两种现象,后人予以很多猜测,但也只是众说纷纭,这已经成为了一个不解的谜团。只是,自古文人以诗言志,书写他人诗句亦然。从毛泽东所书杜甫的这首诗中,我们仍可以窥探到他晚年时个仍怀有的一种博大的胸襟。

1983年,国家文物局拨款对岳阳楼实施落架大修。1984年完工后,原放于主楼三楼的吕洞宾雕像移至三醉亭。根据人们的一致愿望和要求,毛泽东书杜甫诗的雕屏被安置在了岳阳楼三楼。

毛泽东书写的杜甫《登岳阳楼》诗,杜甫、毛泽东,中华民族史上古代和当代的两位伟人的思想者在岳阳楼上以这种独特的方度站在了一起。它显现了楼的气势,更为千古名楼增添了无限光浑。

故事四:李白猜字谜写对联。

在岳阳楼三楼,有东西两联,东联是短短的一幅八字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落款为“长庚李白书”。湖南美术出版社1985年版的《巴陵胜状》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岳阳楼三楼的木壁上,本来曾有三个隐约可见的字迹:一、虫、二。人们一直不解其义。后来李白游岳阳楼,看出这是一副字谜对联,即“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并当即写下了这副对联。此事仍是传说,穿凿附会的痕迹明显。不过,李白到过岳阳楼倒是确有其事,有李白自己的诗为证。李白有诗《与夏十二登岳阳楼》,诗云: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即便那个对联真是李白题的,那么,之前留在木壁上的“一、虫、二”三个字,又是谁干的呢?这就是千古之谜啦!

三、拓展。

1、活动一:动手临摹一下你最喜欢的雕刻作品。

2、活动二:当一回小导游,向游客介绍你最喜欢的一副雕刻作品。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汇总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案例《走进戏曲大舞台》 一、活动背景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浸润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据统计,全国现有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但是,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电影、电视和影碟机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了绝对主流的地位,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受到极大冲击,正在一步步走向衰落。特别是青少年一代,喜爱、向往、崇拜的大都是流行音乐、港台明星、言情武打剧等。戏曲在年轻一代的眼里,差不多成了“出土文物”。为了提高年轻一代对戏曲的兴趣,使他们关注戏曲、欣赏戏曲、热爱戏曲,必须采用一些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如上网、竞赛、表演等。为此,我们搞了这次“走进戏曲大舞台”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他们喜爱的活动中感受传统戏曲的魅力,从而提高艺术鉴赏力,提高人文素养。 二、活动宗旨 1、通过了解中国戏曲这种传统艺术,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艺术修养。 2、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 3、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学习鉴赏戏文。 4、引导学生对舞台艺术产生兴趣,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 5、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为振兴、光大戏曲事业而努力。 三、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听戏、看戏,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 2、亲身体验,学唱戏曲,学演戏曲。 3、能理解戏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4、通过竞赛,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有关戏曲方面的知识。 5、考察地方戏的特色以及现状。 6、讨论地方戏的现状,给出振兴方案。 四、准备活动 1、成立研究活动小组,制定活动计划,明确各人分工。每小组5-8人为宜。 2、查阅资料。可利用图书馆、因特网等资源,还可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收集、了解有关戏曲的材料和知识。 3、调查中国传统戏曲特别是家乡地方戏曲(锡剧)的现状,思考发展良策。 4、准备表演戏曲节目。 五、集体活动步骤 1、交流材料。把各人收集的资料向全体同学展示、交流,互通有无,使每个人都能获取更多的知识。 2、教师介绍。重点介绍中国戏曲的历史,几个主要的戏曲剧种(如京剧、昆剧、黄梅戏、评剧等),戏曲中脸谱、行当的含义,京剧旦角流派等。 3、学生根据调查到的情况在课堂上介绍中国戏曲的现状,并讨论发展地方戏曲的良方,写出方案。 4、欣赏不同剧种经典剧目片段(播放碟片),有京剧《苏三起解》,评剧《刘巧儿》,锡剧《双推磨》,豫剧《花木兰》,黄梅戏《天仙配》,越剧《红楼梦》,花鼓戏《刘海砍樵》等。 5、优秀戏文鉴赏。印发《天仙配》、《玉堂春》、《花木兰》中的精彩唱词选段,让学生分析、讨论,进而理解其思想艺术特色。 6、戏曲知识竞赛。可在班级内以小组为参赛单位进行,也可整个年级一起进行。我们采取的是后者。各班派三名选手参赛,其余300多个学生既是自己班级的拉拉队,又是观众,气氛相当热烈。(附) 7、粉墨登场,学唱戏曲,学演戏曲。各小组(或班级)都上台表演。演唱内容有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黄梅戏《孟姜女》选段“十二月调”,锡剧《双推磨》选段“推呀拉呀转又转”,黄梅戏《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中的重要作用,特制定本纲要。 一、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 (一)课程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通过探究、服务、制作、体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由地方统筹管理和指导,具体内容以学校开发为主,自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全面实施。 (二)基本理念 1.课程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导向 本课程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特别是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社会生活、职业世界和个人自主发展的需要,迎接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挑战。 2.课程开发面向学生的个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本课程面向学生完整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生活、社会生活或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提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主题,使学生获得关于自我、社会、自然的真实体验,建立学习与生活的有机联系。要避免仅从学科知识体系出发进行活动设计。 3.课程实施注重学生主动实践和开放生成 本课程鼓励学生从自身成长需要出发,选择活动主题,主动参与并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并践行价值信念。在实施过程中,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的目标与内容、组织与方法、过程与步骤等做出动态调整,使活动不断深化。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中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 摘要: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这门既无课程标准又无教材的必修课,在学校有了自主权的同时,却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点:由教学权威转向“平等参与者”,由传授者转化为指导者、促动者,由管理者转化为组织者。组织、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应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水平、较全面的跨学科知识、较强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组织、管理与协调水平;掌握信息技术和基本的科研方法。 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与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使用知识的水平。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增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水平。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水平。”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上的重大突破,其培养目标是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增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水平、获取新知识的水平、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以及交流与合作的水平。因而对学校的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长期以来,以分科教学模式实行教学的中小学教师如何去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呢? 一、转变教育观点 1、由教学权威转向“平等参与者”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不但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即使是素质很差的教师,他在学生面前也依然的权威,居高临下,一切由他说了算。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的、直接体验的、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希望研究探索的很多问题都超出了教师的专业领域,教师几乎没有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doc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案

白锐 杨集二中 个人行为习惯与健康 一、主题产生的背景 为响应学校提出的养成十个好习惯,所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什么是习惯?理解优良的习惯与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好习惯很重要。 二、活动的总体目标 1、通过自查、调查等途经,了解自己习惯中存在的优缺点,了解习惯与健康的关系。 2、能从身边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能从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活动流程 确定主题→主题分解→方案策划→实践活动→总结反思 习惯与健康 ------主题确定课 根据学生的特点,在这个主题中我们设计了三个递进的课题是:《养成十

个好习惯》、《习惯与身心健康》、《习惯养成的好处》。《养成十个好习惯》主要是通过自查、反思、观察、讨论等,认识习惯的重要性,逐步养成好的习惯。《习惯与身心健康》主要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主动的养成好的习惯。《习惯养成的好处》学生通过调查反思,找到养成好习惯的好处,有利于形成稳定的行为。 四、活动实施 课题一:《养成十个好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自查、合作等方法了解自己在习惯养成中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2、帮助和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发现,培养观察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活动,使学生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确立研究专题 课堂确立研究课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开学校长提出的养成十个好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讨论,同学们提出了一些问题,现归纳如下: 1、十个好习惯都是什么? 2、哪些我们做的好? 3、哪些我们还要努力做好? 4、怎样自觉养成好习惯? 5、这种自觉的行为能持续多长时间? (二)制定活动实施方案 1、按照学生兴趣和活动要求组成活动小组,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自

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我们身边的垃圾(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产生的垃圾也越来越多,它给人们带来的困扰也越来越大。我根据八年级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周围的生活,设计一系列的主题活动,通过调查、参观、访问、小课题研究、成果展示等活动形式,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和探究,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调查了解垃圾的来源、危害,怎样处理垃圾等,让学生在不断地体验、不断地实践中养成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的习惯,激励他们去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发展对自然的关系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活动目标: 1、了解我们身边垃圾的来源、分类以及处理等,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心。培养学生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具有自觉美化环境的行动。 2、通过参观、访问、实际参与、探究等活动了解社会现象,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究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综合运用各科知识,收集和处理信息、互享信息资源的能力。 3、通过小组分工合作,促进学生分工协作,团结进取的合作意识的形成,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定位,体会自己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发展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课前准备 1、生活小调查:我们身边有哪些垃圾?这些垃圾是从哪里来的?这些垃圾到哪里了?(对学校、家附近垃圾进行观察。) 2、布置搜集资料:垃圾的处理方法。 3、小制作、画画 四、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 1、确立活动主题; 2、自由组建小组,确定人员,选出组长; 3、制定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 1、查找、收集相关资料;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危害、垃圾的分类及回收的方法。 2、调查垃圾处理情况,提出垃圾处理的新设想。 第三阶段 1、活动成果展示; 2、交流体验; 具体步骤: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播放地球优美的风景图片。让他们体验到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这种具有导向性的情感氛围中激起环保的参与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 第一部分为什么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而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强调培养儿童青少年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落实规划纲要的精神,基础教育必须发挥实践的育人功能。从总体上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克服长期以来中小学课程教学存在的局限性的要求。 一、时代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挑战 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是时代发展对中小学生素质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基础教育通过变革人才培养模式对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答。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它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它对每个社会成员特别是对中小学生的发展提出了哪些基本素质要求?了解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1.经济全球化 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世界东西方冷战格局的打破,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全球化时代。在全球化时代面前,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文化交往日益频繁。“全球化”意味着整个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认识到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大的国际环境,都需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有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10多年的时间内,是国际上成立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各种合作组织最多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国际上成立的各类合作性组织近千个。联合国各组织在国际上在协调国家与国家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关系、解决各种分歧与冲突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各种组织每年都要举行各类论坛、会议,讨论的主题都是与人类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相关的时代主题。各国政府首脑频繁出访,加强对话与沟通。在经济发展上,国家与国家、区域与区域的依存性和互补性越来越强。 “全球化”的世界要求具有全球化意识的“全球人”。经济全球化对每个社会成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它要求每个国家注重培养公民的全球意识,了解世界经济活动规则,关注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文化、法律政治制度、生活方式,认识国际事务等等方面。它要求每个社会成员不仅具有起码的全球意识、国际视野和开放的思维方式,而且具备合作、交往等良好的行为品质和行为习惯。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要求人们把握世界发展的走向,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加强国际理解,发展自己参与国际事务的能力,并从国际背景和世界发展的角度思考各种问题、解决各种问题,同时具有交往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前,世界各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都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发展学生的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要求人们学会学习、交往、合作、分享,具有处理社会事务的基本能力。 为了应对21世纪世界发展的挑战,日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注重国际理解教育。1999年3月,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的小学、初中、高中《学习指导纲要》规定,各门课程实施中都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国际理解教育,而且把国际理解教育作为“综合学习时间”课程的四大基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2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2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精选20篇)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 “清洁家园、美化环境” 活动目的1透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透过写垃圾处理方案,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和想象潜力。 3透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潜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 活动准备: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和录象带。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都说五(1)班的同学十分优秀,这天我也十分荣幸能到你们班来上课。期望这节课我们能够相处愉快。”一、计算导入:(算一算)“这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但是我也相信凭你们的聪明,必须能够简单解决它。” 1、出示题目:你们班约有个同学,如果每个同学每一天丢一张纸屑,那么1天之内,你们教室会有多少垃圾呢? 如果以整个五年级个同学计算,一天又会产生多少纸屑呢? 如果以整个校园个同学计算,我校每一天又会产生多少垃圾呢? 2、学生计算,教师板书。五(1)班人350000张 五年级人10500000张

全校人127750000张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校一天之内学生产生的垃圾量,那么对于世界来说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我们校园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地球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贴上垃圾覆盖的效果。“这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齐来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但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是否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 一、看录象:(看一看)“我们就从自己熟悉的校园,我们的身边来开展研究。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录象和一些照片中去看看我校产生的垃圾是怎样的一种状况!” 1学生观看录象、照片。 2“看了刚才的录象、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我校正在争创“省绿色校园”,难道我们能任由这些垃圾散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让它们来影响我们校园的形象吗?” “那我们该怎样做?”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二): 礼貌礼仪伴我行礼仪是人际交往中,以必须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过程。涉及穿着、交往、沟通等资料。 “为营造和谐友善的师生关系,让每位学生成为礼貌礼仪的示范者,民族文化的传播者”,我将针对校园内普遍存在的一些不礼貌现象,例如大声喧哗、衣冠不整、课桌文化、厕所文学、长流水、长明

饮食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设计

饮食与健康 ——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设计湖北省谷城县庙滩镇街道中心小学占红玲黄秋芳 一、主题的提出 饮食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 人们一天都离不开饮食,。体格健壮,健康有活力的人,一般来说,都有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习惯。其实生活中许多的细节都与饮食有关,民间还有“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多数孩子的饮食以副食品为主。这就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乱挑食、爱吃零食的不良现象。常以零食为主,三餐不按时吃,这样既不符合饮食卫生,又严重地危害了小学生的身体健康;既助长了小学生追求名牌、追求奢华、追慕虚荣的风气,又毒害了小学生的心灵。所以培养小学生正常饮食的良好习惯,确保小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亟待探究解决的实际问题。我们力求通过此课题的研究,规范小学生的饮食习惯,正确引导营养方向,更好地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在我们周围,到处可以看到体重超标的小胖墩;在食堂里,学生偏食挑食的坏习惯屡教而不能改;在体育成绩单上,成绩优秀的学生屈指可数;教室里,三天两头看到座位空着……为什么现在我们祖国的花朵这么娇弱?是什么剥夺了他们的健康?因此,我们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饮食与健康”这个贴近生活,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活动,期望通过此项研究活动,培养学生爱护自己,服务他人的思想意识,并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使每一位学生亲自实践研究身边的科学,探索身边科学的奥秘,掌握有关饮食保健的科学知识、技能。 二、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对饮食的关注,认识饮食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事物的功用,让事物更好地为我们健康成长服务。 2.了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根据人体健康状况,试拟定健康食谱。 3.培养学生观察研究、想象创新及与人协作发展等方面的能力。 4.在活动中,学会交往与合作、学会与人交流等,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三、活动的实施 整个主题活动分四个阶段实施:1、准备阶段:了解食物的来源;2、实施阶段:调查食物本领大;3、成果展示:我是小小营养师;4、拓展升华:想象未来的食物。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了解食物的来源目的:向家长、售货员等请教食物的来源,与同学交流自己熟悉的食物及其来源,激发学生研究这一主题的兴趣。 过程: (一)食物从哪里来 鼓励学生向家长、菜贩、菜农等调查了解食物的来源,了解食物是从哪里来的。 (二)开个小小交流会 在班上开个交流会,让学生交流知道的食物及它的来源。食物是同学们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繁的东西,孩子们对食物非常了解,可以一口气说出许多种,如:各类蔬菜、肉类、奶制品、小零食等等,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这为第二阶段活动的实施奠定了情感基础。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指导纲要》提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它都有哪些活动方式? 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样的课程?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突出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下几个基本属性: 第一,它是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全面实施,所有学生都要学习,都要参加。 第二,它是跨学科实践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探究、服务、制作、体验中学习,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它可能涉及到多门学科知识,但不是某门学科知识的系统学习,也不同于某一门学科中的实践、实验环节。 第三,它是动态开放性课程,强调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选择并确定活动主题,鼓励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对活动过程进行调整和改进,实现活动目的。课程实施不以教材为主要载体,不是按照相对固定的内容体系进行教学。在这一点上,与学科课程也有显著差别。 《指导纲要》强调设计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引导学生运用各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科知识在综合实践中得到延伸、综合、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要在相关学科教学中进行深入分析。要防止用学科实践环节取代综合实践活动。 与学生课外活动有什么不同?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课程,不同于一般的学生课外活动。《指导纲要》对课程目标做出明确规定,强调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必须围绕课程目标进行,注重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劳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活动育人效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哪些? 1、查找文献法 2、调查法 3、访谈法 4、课题研究的探究性学习:包括调查、观察、文献检索与搜集、实验、数据统计、撰写研究报告等 5、实际应用的设计学习:根据学生生活需要解决面临的问题。 6、社会考察的体验性学习:参观、调查、采访、 7、社会参与的实践性学习:包括从事商业活动、手工劳动、工业劳动、农业劳动。 8、自我建构的反思性学习:写活动总结、写体验、写收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种具有其规定性的课程形态,简单来说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并渗透信息技术教育。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性质 1.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超越具有严密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的学科界限,强调以学生的经验、社会实际、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以主题的形式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的课程,以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注重学生多样性的实践性学习方式,转变学生那种单一的以知识传授为基本方式、以知识结果的获得为直接目的的学习活动,强调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如探究、调查、访问、考察、操作、服务、劳动实践和技术实践等。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课程都更强调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3.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面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作为一种基本的课程形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超越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延伸,密切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不是教学层面的一种教学活动方式,而是课程层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劳动与实践》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一是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新路,着眼于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和缺乏整合的现状,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二是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开设综合实践活动旨在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通过亲身体验进行学习,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自然、对社会和对自我的责任感;拓展教学活动空间和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应用中学习,并主动参与社会、生活。为学知识、生活、技能的整合建立了操作平台,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提供了可能。 二、活动目的要求 1.增进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增强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 (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 (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增强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和社区服务,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

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工作; (4)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的生活态度; (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进行课题实验和课题研究等。在广泛的调查、采访和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丰富的各种知识,撰写实践性的记录等。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获得方案,并组织实施;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课程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 2.知识目标: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实践,开阔视野,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法的一些常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案例doc资料

“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环节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研究教学模式”实验研究课 一、活动主题的提出: 本活动设计是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进行设计的。 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富拉尔基区教师进修学校高占国的研究成果。这一课题是国家教育部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的子课题之一。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是按照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课程改革理论和《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在一定主体(教师个体或集体)的组织引导下,围绕某一综合主题,按照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综合利用各门学科知识、能力、各种课程资源,使活动主体——学生学习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尝试解决综合实践主题研究的所有问题的过程。 主题研究教学模式的基本操作程序:“确定目标——创设情境——发现问题——实施计划——确定主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我设计的这部分只是这一教学模式中“创设情境——发现问题”环节。 按照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实验的基本要求,按照综合实践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按照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的基本要求,我设计本活动的基本理念主要是: 1、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1)强调学习情境的结构性,而教材的逻辑结构性又必须符合学生心智发展的水平。 (2)重视学生理解,而理解的重要条件是靠学生自行探索;从探索中发现知识结构中的原理原则,才是真正的学习。 (3)学习不能与生活脱节,在接近实际生活的教学情境中,才会学习到真正的知识。 2、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 (1)每个学生都具有天赋的学习能力,只要顺其天赋而提供他学习机会,他就会自行学习。 (2)只有在学生喜欢并自愿的情形下所从事的学习活动,才会产生真正的学习。 (3)不强调系统的教材教法;主张教师的责任在设置情境、提供材料,而学习活动则是学生自已的责任。 (4)重视学习活动中人际关系的培养,因而主张合作学习 3、主题教育理论 (1)“主体教育理论”认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个体主体性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个体的主体性发展是以活动为中介的,个体只有投身于各种活动之中,其主体性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2)“主体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教育认为,教育应该以育人为本,重视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要,把人的发展本身作为目的和核心,确立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自觉地以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主体地位的确立、主体能力的扩大和主体力量的解放为己任,建构学生的丰富和全面的主体性,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二、教学目标: 我确定本活动教学目标的依据是:第一,《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的要求;第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中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人文主义等理论;第三,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教学研究模式”的基本要求;第四,根据我们学校初中二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第五,我自身的知识

2018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2018年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峡河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一、指导思想: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是国家义务教育规定的必修课程,与学科课程并列设置,是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 我校将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积极落实《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中的有关目标,根据教育局相关工作要求,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学习力度,通过积极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来克服以往课程中脱离学生自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学生勇于实践的意识和善于实践的能力。同时,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培养学生活动的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探究性学习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形成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 1、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能从个体生活、社会生活及大自然的接触中获得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并逐步提升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内在练习的整体认识,具有价值体认、责任担当、问题解决、创意物化等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我校地处农村,结合农村亲近大自然的地理优势,开发一系列以农科技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资

源,引导学生利用校外基地亲历、探究和体验。通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实践活动的兴趣。了解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社区服务和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使学生具有基本的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初步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形成对自然对家乡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获得亲身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的经验。 2、分阶段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考察探究活动、社会服务活动、信息技术、劳动技术、职业体验及其他活动。在实践中,可以以综合主题或项目将几大指定领域进行有机融合,彼此渗透。因此,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和特色办学的理念,我们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分年级进行目标定位。 二、课程实施 1、课时安排 我校1-2年级,每周1课时;3-6年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每周开设1课时,信息技术教育每周安排1课时,劳动与技术教育平均每周安排1课时。并将课时列入课表,配备专任和兼职教师,班主任协同合作的新格局。当然,各年级可因临时教学需要或师资情况灵活采用弹性制,做到课时集中使用与分散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教学的现状、反思与对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道通实验学校王崇学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教育课程改革中设置的一门全新课程。它的设计与实施,是以当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反映了当代课程发展的理论要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我们发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为此,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显得尤为必要。 1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现状 1.1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研究内容上,理论的探讨与阐释多,实践操作研究少,尤其是对具体情境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的跟踪、跟进研究显得迟滞。 (2)在研究权威主体上,教育专家、专职研究人员居多,地方教研部门和一线教师研究人员较少,一定程度上表明在实践层面上专家引领的不足,研究型教师成长缓慢。 (3)在研究对象上,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以及教师如何管理课程的研究多,对教研部门如何指导课程实施及学生如何在课程实施中获得发展研究得少。 (4)在研究范围上,对发达地区关注得多,对偏远落后地区留意得少。 (5)在研究成果上,重复研究多,创新作品少。

1.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实践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变成学科拓展活动。由于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上是任课老师,活动主题的确定很容易变成学科课程的延伸。 (2)用学科教学方式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科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是两个概念,这两种课程实施的课程目标、过程与手段都应不同。 (3)课程内容窄化倾向。在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开发过程中,自然、社会、自我三个维度不能受到平等的对待和相同的重视,更多的教师青睐于研究性学习。 (4)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活动化倾向。由于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目标缺 2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反思 有些学校已经开始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在实施的过程暴露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问题。长期以来,“学生学”更多依赖于“教师教”,要转变这种方式,要求学生走出教室,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调查、访问、座谈、报告.查阅资料、体验等。 (2)教师问题。长期以来,教师都是课堂的主导者,教师接受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需要一个过程。 (3)学校问题。学校管理者认为实施实践活动会耽误学校理论课程的教学,影响学校正常教育活动,往往会给学生家长造成学生在学校不务正业的错误认识,从而影响学校声誉和就业率,因而一些学校对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案一一身边的垃圾 城关二小:李毫一、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通过写垃圾处理方案、保护环境口号,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 3、通过活动,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二、活动准备: 1、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说说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 2、教师收集有关的图片、数据、文字资料。 三、课前准备: 1、教师用的展板一块,照片、文字材料。 2、提前一周发家庭垃圾统计表及生活垃圾问卷调查,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生活垃圾的种类及处理方法”的调查。 3、学生研究用的方案和宣传稿。 四、活动过程: (一)计算导入:(算一算) 们再来看看后面的这儿张照片,看到这儿张照片你有什么想说的,(生回答)同学们喜欢看照片吗,老师带来了儿张照片请大家一起来欣赏。 二)新授:(初步感知) “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上一堂研究课。在上课前,老师想出道题目考考大家,怎么样, 1、出示题目:

沙城约有3万户家庭,如果每户家庭每天产生1千克的垃圾,那么1天之内,蛟河市会有多少垃圾呢,如果以30天计算,每个月乂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如果一年以365 天计算,蛟河市每年乂会产生多少吨垃圾呢, 2、学生计算。(灯片) 3、“看了上面的数据,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4(师)“我们刚才算的,只是我市一年之内家庭产生的垃圾量,这个是不是最终的数据呢,为什么,(加上宾馆、饭店以及我市大大小小的许多家厂家,垃圾量大大超出了上面的这个数字)我市就有那么多的垃圾,那么全世界呢,” 5、出示垃圾图片,讲述全球垃圾现状。 6、老师揭题:“今天,老师就要和大家一起来继续研究有关垃圾的问题。这个问题可是个世界级的难题,你们有没有信心挑战这个难题,”(三)“生活垃圾的种类与危害性”调查汇报。 1、生活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老师布置的调查任务,你们调查了吗,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交流一下调查的情况。 2、生活垃圾有哪些,它们有哪些危害,谁愿意介绍给大家。 3(生汇报)我们大家每天都要制作出许多的垃圾,这些是生活垃圾,另外还有一类垃圾,如工业垃圾。垃圾的成分非常复杂,生活垃圾中常见的物质有:纸、木、金属、塑料、橡胶、玻璃、布头、食物残渣等等,我们每天都以非常可观的数量生产着垃圾,按每人每天产生1千克垃圾,全国一天就有120万吨垃圾?而 我国LI前处理垃圾的能力和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需要,大部分垃圾都被堆放在垃圾场。长此下去,终归有一天我们四周将会垃圾泛滥,世界将会被垃圾埋没?垃圾的堆积不仅占用土地,还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恶臭四溢的垃圾还会污染空气和水源,严重地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为了解决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世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综合实践活动课案例 如何加强我们的品德 北城回民小学林中胜 一、活动目标: 1、品德发展目标(活动的文主旨所在) (1)思想品德认识能力。即具有对人们之间道德关系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以及道德判断、道德推理的能力,也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表现出的道德评价能力。 (2)品德践行能力。具有把思想品德的知、情转化为行的能力。能对客观社会生活情境作理智的分析,有把一定的道德观念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的热情和意志,能将一般的道德规范、思想规范、政治规范化为具体的行动指令。具有道德选择能力,包括对不同道德体系、思想体系的价值选择,对同一道德体系、思想体系中不同规范的选择。具有实际执行某种道德规范的能力,抵制不良诱因。 2、能力发展目标 (1)社会交往能力。 (2)培养学生搜集、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统整各科知识,增进思考、判断、应用的能力。 3、知识发展目标 (1)了解现代文明的生活方式和交往礼节,并能将其落实到行动中。 (2)整合政治、语文等相关学科,学以致用,将课内外、校内外联系起来,用“学习” 指导实践,以实践促动学习。 二、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修养的古今中外的故事。 2、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了解一下修养的真正涵义。 3、通过调查,了解陋习的种种现象。 4、通过上网,查资料,找到有关修养的文章、诗歌、顺口溜等。 5、制作“优秀文明学生”、“最佳创意奖”、“最佳表演奖”等奖章。 三、活动过程: 主题活动一:采集资料,透视陋习 1、采集资料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上网或上图书室采集各种陋习资料。 2、讨论资料 (1)小组之间展示收集的各种资料,进行全班交流。 附小组交流的资料: 赌博、随礼、劝酒、不排队、打赤膊、吃野味、放鞭炮、随地吐痰、大声喧哗、乱扔垃圾、重男轻女、互相歧视、乱涂乱画、损坏公物、践踏草坪、随地大小便、说话带脏字、爱占小便宜、不保护隐私、公共场合抽烟、不用使用公筷、随意打骂孩子、公共场合脱鞋、不看管好宠物、手蘸唾液点钱、乘电梯不靠右站、不遵守交通规则、上洗手间不冲水、吃饭发出很大声音、咳嗽打喷嚏不掩饰、共用洗漱等卫生用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总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验稿〉》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自3年级开始设置,每周平均3课时。为帮助广大中小学教师、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学生家长和社会其他人员理解和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特制定本纲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背景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适应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又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都具有独特性、具体性,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需要、兴趣和特长,都有自己的认知亏式和学习方式,综合实践活动为每一个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创造了空间e当今社会变迁日边严坐了-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和.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 综合实践活动的产生既继承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秀传统,又体现了当前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推出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倡导活动课程,但由于没有相应的课程指导纲要.活动课程在实施中遇到许多问题.此次课惶改革设立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发展和规范.当前举国上下积阪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亟待改革和创新,设置综合实践活动是应对这一需求的重要举措。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在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功具有自己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和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一)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均以唇动为非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和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傲"、"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过程,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学习活动方式和活动过程、评价和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三)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生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综合实践精彩活动课程实施方案设计

辛店镇同源完全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是义务教育阶段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是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开设的新型课程。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丰富的活动内容,灵活多变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接触自然、社会,综合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通过活动使学生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发展个性,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实施目标: (一)总体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加深对自然、社会和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1、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与丰富经验; 2、形成对自然、社会、自身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身的责任; 3、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 4、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 5、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二)具体目标 1、学生发展目标

①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保护周围自然环境的意识和能力。 ②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③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④了解社会资源,并能有效利用;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增长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任的态度。 ⑤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2、教师发展目标: ①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改变教学策略。 ②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③形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④培养教师之间的协作精神。 ⑤拓宽教师的知识结构。 3、学校发展目标: ①营造“自主、合作、开放”的校园文化。 ②密切与社会、家庭的联系。 ③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整体改革。 ④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更具生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