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华状元谈学习经验(数学)( 36页)

北大、清华状元谈学习经验(数学)( 36页)
北大、清华状元谈学习经验(数学)( 36页)

北大、清华状元谈学习经验

朱坤(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学生,河南省高考文科状元):

数学是我最讨厌,也是最头疼的科目之一。不过,它对于文科生又至关重要,成为衡量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的最重要的尺度。我高一高二时,数学基础不好,时常不及格,因此心里对它实在是有些害怕。高三数学复习要经过三轮,第一轮先将各知识点重讲一遍,第二轮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比较有系统性,第三轮则是做综合试题。每一轮都离不了大量的题目,如若题题都做,实在精力不逮,况且其他几科的复习又都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事实上我做的题目连20%也没有。我更注重于对各个知识点的理解,只有理解了才会运用,这是很明显的道理,况且高考试题又都不是很难,花费大量时间去钻所谓难题以提高能力实在不值得去效仿。做数学题比做其他题更注重技巧,比如数学中的解答题,参考答案标明了每一步骤各有多少分,少一个步骤就要丢掉多少多少分,实在很可惜。我做题就是步骤尽可能的繁复,以期别人抓不到破绽。我觉得这个方法还蛮有用。再有就是碰到过难的题,也要尽量多写;实在写不下去,只好胡猜一个结果,以图侥幸。至于有些选择题、填空题技巧,一般老师都多有秘诀,我在这儿就不多说了。

胡湛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

数学是理科的支柱,数学基础不好往往影响到理化成绩的提高,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高中的数学可以分为几个大的“板块”:一是函数板块,二是三角板块,三是立体几何板块,四是解析几何板块,五是数列极限板块,六是排列组合板块,七是复数板块。其中第一、二、四板块是尤其重要的,比较难的大题大多出自这三块,因此可以多花一些力气。复习时可以先按照大的板块复习,争取搞清每一个板块的各种题型,并做到能熟练地对付每种题型。这可以找一本系统复习的参考书来练习,最好是能跟上老师复习的进度并稍超前些,复习起来就比

较轻松了。虽然大家都不提倡“题海战术”,我也不主张,那太费精力,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做足够数量的习题就能把数学学好,这一点必须引起注意。买的参考书和老师布置的习题一定要尽自己的力量做,空着不做会留下遗憾的空白。关于做题难度的选择问题,我有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高考题的难度分布为30%的简单题,50%的中等题,20%的难题。这意味着基础题占了120分,它是复习中练题的主要部分,决不能厌烦它。要知道,高考不仅考你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考做题的速度,许多同学就是在高考时因时间不够,丢掉了平时能做出来的中等难题才考砸的,这些教训值得大家三思。鉴于此,我建议大家在中等以下难度的题上多花时间。做难题并非做得越多越好,只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适量地做:这一是因为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做难题感到很头疼,容易产生厌烦情绪;二是做难题过多太费时间;三是因为大多数难题是由中等难度题组成的,基础题做熟练了,再来做难题会相对容易些。我的数学老师说过一句话:“越是表面复杂的题越有机可乘”。这句话非常有道理,而高考的难题绝大部分就属于这种表面复杂的类型,它往往给出较多的条件,仔细分析条件的特点通常都能击破它。做难题的关键在于平时总结,自己总结一些小经验、小结论并记牢是非常有用的,能力也提高得快,有余力的同学不妨试试。

另外,还要特别重视画图的作用。数学中几乎所有的内容都可以用图形给予直观简明的表示,因而常使繁琐的题目简单化;特别地,通过图形发现的一些几何关系有时正是解题的关键,因此要掌握各种函数图象的特点,达到熟练的程度。

邓芳(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江西省高考文科状元):

数学相对文科生来说则属于偏理的科目,因此也是很多文科生的弱项。所以,学好数学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是占有极大优势的。我觉得,学数学首先要掌握基本的公式、原理,其次就要懂得灵活运用。第一步背公式,稍花点功夫大家都能做到,而要学会灵活运用公式、原理解题则需要一定的训练。我的意思不是搞“题海”战术,题目是永远都做不完的。我认为,除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校发的卷子,只要适当精选一两本课外参考书就够了。有些人买一大堆参考书,结果手忙

脚乱做不过来,到处象征性地“蜻蜒点水”一下,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与其这样,还不如集中精力吃透一本参考书的效果好。学习数学,思考总结非常重要。很多人做题象完成任务似的,做完就不管了。还有的人一旦做出一道难题就欣喜异常、大受鼓舞;想乘胜追击解出下一道难题,因而又把做出的那道题扔在了一边。这两种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我们每做一道题都要注意思考总结,做完之后回想一下自己的解题思路,从中总结出这一类型题目的一般解法,尤其是做完了难题,更应从中掌握这种题的特殊技巧。对于错题和没做出来的题,则要搞懂答案的解题思路,并和自己的思维方法作对比,看看问题出在哪一环。只有这样,做过的题才算真正消化吸收,变成了你自己的东西,否则下次碰到同类的题又束手无策,那就白练习了。所以,学数学主要就在背熟公式、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典型的例题的训练,从中掌握一些题型的基本解法和某些特殊技巧,以不变应万变。另外,在练习过程中要重视基础题,不能光想攻克难题,钻牛角尖。因为试卷上的难题毕竟不多,大多数还是容易题和中等题,而且有些难题也只是在基础题上稍作变化而已。

刘阳(北京大学法律系学生,黑龙江省高考文科状元):

有人说“文学是谎言,数学才是真理”,这肯定是失之偏颇,不过却道出了数学的重要性。我要为那些数学不太好的同学或是在数学上有潜力但由于兴趣不致于此而不愿过多投放精力于此的同学们敲敲警钟。你想想,我们是学文科的,可以说在一样的学习环境下,属于同一档次的学生在历史、政治、语文等科目上的感悟差别不会太大,但是如果数学有差距,相去十几、几十分也不是很难。尤其是那些为了逃避过重数学而选文的人,一定要做好思想上的调整,不要重文轻理。对于数学,我的方法是多做题,多思考。对于做题,我认为择选题目的数量、质量及类型十分重要,切忌盲目的以为多多益善,投入题海中奋勇搏击。如果你不分质量、类型而乱做,就会导致劳动资源的浪费或是知识结构的畸形。举个例子,如果你选题不慎,函数占了60道(设总题量为100道),而实际上,可能40道就够了,这样相当于浪费了20道题目的时间;同时,在知识结构中,函数部分得以巩固,但可能导致其它部分的薄弱。高考中,出题人对大部分知识的要求程

度是差不多的。另外,高三时间宝贵,哪容得浪费,因此做题不可不挑选一下。还有,那些思维较敏捷、反应较快的同学在平时做题时可以在头脑中几步合并,节省时间,但在考试做大题时,千万别“自作聪明”,否则就会“聪明反被聪明误”,丢掉步骤分,而这纯属“无谓送分”,是最令人心痛的啦。切忌把自己当成做题机器,拿来题就做,不思考一下题目的特点、结论和意义。这样会导致你有些题做过了,再碰到还是雾水一头;或是原本是一个小题,在大题中可直接搬用,做为条件,但由于你没有记住,没能理解也就没法运用,等于你那道小题白做了。为了避免这点,我采用重复演算的办法,当然不是连续做。我的数学题都是按套编上号的,题量不是很多,但有计划地循环做。实际上,高考题目虽说千变万化,但是全新,让你一点摸不着套路的题是很少的,大多是一些你见过的题目的全新组合。如果你能对结合前的题目有充分理解,何患组合后的不会解呢?如果你保证每一道做过的题目都记住了,理解了,那你就赢了。请大家不要误解我这里的“记住了”,它不等同于把题目、答案背下来,我所要记住的是题目的类型、原理及解题技巧。另外,还是那句老话“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这些都源于书本上的基本原理,因此一定要把书本记牢、吃透。还没有谁能建起“空中楼阁”呢!

何忻(北京大学中文系学生,甘肃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比起其它几门课,数学是客观性较强、评分的伸缩性也较小的一门,因此数学是最容易丢分的,但也是最容易拿分的。从我学习数学的经验来说,我认为高考数学题目虽然较难,但都与课上的基本定义、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复习数学首先要注意定义、定理,把定义、定理做为一个点,掌握它的内容、证明、逆命题、推广、应用等。弄清了单个的定义之后,还要纵向横向看它与其它的定义、定理的联系,以及这些关系的应用。这样,学习过的数学知识便成了一个立体的知识结构,应用起来就比较自如了。当然,做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做练习,可以加深对各种定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做习题时一定要注意立足点的问题,不能为了做出高考中的最后两题而去一味地攻难题。数学题可谓“难无止境”,做出一道,总有一道更难的在前面等着你,遇到的不会做的题多了,一方面会降低你的自信,另一方面,由于钻难题要耗费大

量的时间(而且未必会收到良好的效果),这就必然会对其它几门课的复习造成冲击,并且容易使人忽略一些看似简单的基础问题和细节问题,在考场上丢了不该丢的分,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对待练习中低、中、高三档题的态度应立足于低档题,重视中档题,适当做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高档题以提高思维品质。实际难题只是若干个基础题的组合,只要能把基础知识融汇贯通,许多难题自然会迎刃而解。高考时如果能做到低档题不丢分,中档题少丢分,高档题拿点分,实际加起来就是高分。不用去追求把所有的题都解出来、解正确,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可能的,你甚至可以提前制定出计划放弃最后的一至二题,但要争取做到做一道题就对一道题,这样,考试时就不会因为担心时间不够而紧张慌乱了。另外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平时做习题要注意格式,尽量做到规范化,弄清哪些步骤可省,哪些步骤不可省,否则在考场上会因为这些问题而丢分。答卷时头脑应冷静,千万不要“绊”在一道题上,应该尽量把自己掌握的都答出来。对于两道分值不等但都会做的题应采取先高后低的“战术”,先做分值高的,后做分值低的;对于两道难易不等的题自然是实行“先易后难”的原则。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数学练习也应当持续进行,量不要大,但要每天都做几道题,否则考试时往往会出现忘公式、忘技巧的问题。

耿德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安徽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数学贵在“联想”,即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基础理论指的是书上的定义、定理和公式。基本方法不外乎综合法、分析法、图象法、三角代换法、归纳法、构造法等有限几种。《大纲》也明确规定:高考不考查特殊方法。你可以观察,每一道再复杂的题目,用的都是我们学过的最基础的理论和最基本的方法,难就难在运用上。故而,我们可以得到启示:要想学好数学,必须做到两点,一是课本上基础知识灵活、扎实、熟练的掌握;二是大量练习,当然要同时避免上面提到的两个误区。

陆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学生,甘肃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复习数学时,许多同学觉得似乎题做得越多越好,不少人也认为“题海”战术是最有效的。事实上,我认为做数学题“贵精不贵多”,做一道题要学会“举一反三”,用心揣摩这一类题的解题方法。其实高三阶段老师、学校发的资料已经很多了,认真地做完这些典型样题已经很不容易了,不用再花很多钱去购买其它的参考书,多而不精,往往是事倍功半。课外的书只要挑好一两本就足够了。最后挑那种很全面、很系统,每章有小结、有较为详细的例题分析和练习题及解答的书,这比那种纯粹的习题要有用得多,往往可以从书里的总结讲解中学到不少解题技巧。另外,做题要用心,要善于归纳。平时测验后要分外留心做错的题,认真系统地总结相似题型的做法,争取每一类题错过一次之后下次决不再错。时间一久,会做的题也就越来越多,考试时可将失误减少到最低限度。

此外,我顺便谈一下数学考试中一些应注意的地方。数学考试题量较大,若是安排不好时间,很容易就会出现答不完卷子的情况;而且数学考试中,心理也最容易变化,往往一道题能否做得出来会较大的影响考生以后答卷的情绪。许多同学发挥失常也往往是不会安排时间、不善调节自己的情绪、心理素质较差造成的。所以考试之前一是要休息好,保持较为轻松的心情,尽量避免神经过于紧张。有的同学一进考场就心里发慌,脑中一片空白,结果连简单常用的公式也忘得一干二净了。所以答题时要沉稳,一拿到卷子就不要再多想,立刻让自己全心投入。遇到不太顺利的题也不要慌乱,尽量先把会做的都做完,做正确,特别要避免因简单的计算错误而丢分。然后再回过头看没做的题,这时情绪已经比较稳定,注意力也已经比较集中,可能会比刚答卷时更容易进行思考;对于实在做不出的题目也不要死守着不放,不妨先放弃,因为在一道题上耗时过多,必然会影响下面的答题,而且越想越乱,越做越急,反而会打乱整个思路和情绪。一定要力求将会做、应该能做的题都做对,这样即使最后是因实在不会做的题而丢了分,那也没什么遗憾的。我在高考数学时,就放弃了一道不会做的大题(12分),但却用争取到的时间认真修改了前面做错的选择和填空(共4道约20分),考后想来仍很庆幸自己的选择。另外,有的题目是不必长篇繁琐地推算的,特别是解析几何的题,有的可以直接将四个选项代入原题,符合题目已知的即为正确答案。当然,这只是在万不得已时为了节约时间而用的方法,平时做题宁可做错也别投机取巧,因

为只有平时扎实的基础才会有考场灵活的反应。

总之,数学复习要讲“细”、“扎实”;考试时要讲“稳”、“冷静”、不骄不躁,争取发挥应有的水平。平时练习时尽量不要大意,把每一次小测验都当做一次高考预演,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和答题方法。

焦朋朋(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安徽省高考理科第三名):

数、理、化三门的复习有许多相似之处,都需要做相当数量的习题,都需要对一些理论知识加以融汇贯通。在高考试题中,高难度的题可以说没有(近几年如此),所以在平时练习中不要找过难的题,而要把精力放在一般题型和中等水平的题目上,要注意知识的灵活运用,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做题并非越多越好,而是越精越好。同一类型的题目做几个就可以了,不必花太多时间,有些题目有特殊解法,对这样的题应注意归类,并归纳其解题方法。对知识要进行系统化,可以运用类似、相反等关系把相应知识连结起来,组成一个个体系,例如数学中的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必须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才能掌握住各个的特点。课本中有一些公式理论比较复杂,对此应注重理解,自己可以多推导几遍,从头至尾弄清楚了,记起来自然就会容易些。

另外,数学要注意一些技巧运用,物理要在头脑中建立适当的物理模型,化学则要十分注重分析与推导。

高中阶段的学习,最重要还在于练习。勤练、精练、巧练,就是练习最基本的方法。“勤在于劳手,精在于长眼,巧在于用脑”。也就是说,要注意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见多识广,才能触题生辉。找一些“新鲜”的解题方法如在数学方面这是最紧要的。思路越开阔,方法才能找上你,而不是冥思苦想不得其法。俗语说“大考大玩,小考小玩,不考就不玩。”平时练的得法,上什么“战场”也是临危不惧。当然说得再多都不顶用,要的是“战术”。

解题需要巧精,而不在多杂。题海战术给你的只是见题就做,而多是做而错或不全。解题首先得破题。所谓“破”是指你的一般思维而言。读题时把重点的词勾出来,有数字、单位的要着重指出,还有就是对提问的分析,看见了题首先要想的不是如何解出来,而是如何把前面的题设与之相连接。如“已知:

sin x=m+1,cos x=m -1,tan x =?”,

也许多数人就会来个

“tan x =sin x /cos x =m +1/m -1(m ≠1)”,

这看似正确,其实一看便知此题为一错题。

同学们都有这样的错误,看着题简单而忽略了很多必要的常识。还如上题从定义上看也是错的,如

|sin x |≤1,即-2≤m ≤0

|cos x |≤1,即0≤m ≤2 故m=0,

代入可知为一错题,这样很明显的错题必须注意题干。

有了以上复习数理化的一般认识,下面我就具体谈一下这三科的复习: 数学的复习主要是基础知识。每一章的复习开始前一定要把课本看一遍,定理、公式记住自不必说,一些典型例题的解法也要注意,特别是立体几何,在以

)

122cos (sin 222≠+=+m x

前的高考中曾多次出现课本上的例题。读者最好能选一本好的参考书,在复习一章的过程中把对应的题目仔细做一遍,不过要特别强调的是切不可采用题海战术,题海浩瀚无边,一时陷入就难以自拔了。数学有一个典型特点就是它有许多固定的题型,比如函数中的定义域、值域、反函数问题,圆锥曲线中过定点的弦的中点问题,定长弦的中点轨迹问题等,这些固定的题型都有一些固定的解法,如果掌握了这些固定解法,在遇到相应的题目时就可从容不迫。还有一点就是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注意提高运算能力,特别是解析几何,有的题目能列出方程,但只要解不出来得分就很少了。

楚军(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生,北京市高考理科第四名):

数学同语文一样,也是最基本的工具学科。与语文相比,它更需脑子的灵活。学习数学,最基础的是对概念的理解,掌握了概念才能去分析解决各种题目。数学离开了题目是不行的,只有能在解题中熟练运用各种概念、定理和分析方法,才算是真正掌握了数学。做题目要用脑筋。借一句话,不能“死做题,做死题,做题死”。说实话,经过这么多年的练习、高考,各个知识点的各种类型的题目也差不多都出遍了,很难再出什么新花样。我们可以有系统地进行练习,一边做题一边总结题目的类型,找到每一种类型题目的解题办法。不论题目外表怎么变化,只要是这种类型的题,用这种办法肯定能解出来。虽说这样做有点像做八股文,长此下去会束缚人的思维,但这不失为应付考试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考场上的时间有限,如果在很长时间内拿不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会导致考试的失败。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能力的培养,两者要相辅相成才能收到最大的功效。我相信,经过认真细致的归纳总结后,决大多数的题目会迎刃而解,为考试节约了时间;只要再做到认真细致,就能够得到比较高的分数。至于一些新颖的题型,就要靠自己平时培养的能力去解决了。

张雅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湖南省高考理科第四名):

数学,它是一门很基础却又非常灵活的学科。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

为只有在学好数学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学好物理和化学,但同时,它又是很不容易学好的,主要是由于太多的基本概念须要掌握,不仅如此,还需要你能够很清楚地区分它们,这就须要大家下一定的功夫。功夫应该下在什么地方呢?我认为,数学中主要有几个重点和难点要求掌握好,包括函数、三角和解析几何,因为这几个部分是出题率比较高的,尤其是分数较多的大题;另外,在综合题中也经常涉及到这几个部分的内容,所以,你无论如何都要把这几个部分复习好。其次,数学是非常讲究解题技巧与方法的,数学题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灵活性,它虽然不是那么难,但仍需要你的脑筋转转弯,因此,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要经常进行总结和归纳,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不要以为这是多么难做到的事情,或者借口自己没有数学细胞而放弃,毕竟凡事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你用心去发掘,没有什么办不到的。最后,数学的题量相对而言是比较大的,大家在做题时必须注意自己的速度,以免出现时间不够的现象。要想提高做题的速度,不妨用用这个办法:先有目的地找一些题目,自己估量一下做题的速度,看看自己哪种类型的题做得比较快,哪种类型的题做得比较慢,再好好分析分析,到底是由于什么原因影响了你的速度,然后根据情况改进做题方法,或是改变做题思路,这样慢慢提高速度应该较为可行。

牛强(清华大学热能系学生,辽宁省高考理科第十名):

高中数学内容庞杂,有幂函数、数列、复数、三角、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内容。虽然相互之间常结合起来做成综合题,但实际上,在基本的概念、原理和解题技巧上关联甚少。所以复习时宜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先掌握每一部分的内容再处理综合问题。

现在许多同学热衷于做难题,认为“难题掌握了,简单问题也不在话下”。但实际上,难题常偏重于考查技巧,而疏于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考查;这样,许多同学费力甚多解出了难题却在基本的小题上失去许多分,结果得不偿失。而且,须知,数学这一科目如果深究起来是深不可测的。一些数学竞赛的题目更是与高考题目少有关系,所以除非确实有极高的天份与兴趣,否则,就不要无限度地去做

难题,而应以把握基本概念为主,深刻体会基本例题中的求解方法与技巧。

下面再让我分类谈一谈。

在学习幂函数时,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图象的重要性。事实上,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图象都可以给我们以很大的帮助。

在对数列的学习和复习中,我们不仅仅要牢记那几条公式,而且应理解甚至牢记那些公式的推导过程。考试中题目的解法很少会是套用公式,却常常含在书中的例题、公式推导中。

有一位老师说“三角是数学中最简单的部分”。这么说是因为三角题目常有极强的规律可循,通常有“遇到积就化和差,遇到和差就化积,遇到乘方就降次”的说法。一般地,如果能牢记那些公式,解题可以有一定把握。

在学习复数时,要熟练掌握复数的两种表示方法和它的计算公式。高中复数是比较粗浅的,只是为以后的学习打基础,我们应注意体会它的几何意义并与代数中的其它内容对比。

立体几何是有趣的,它将我们的思维从平面移到了空间,充分开发我们的空间想象力。复习时我们应以最基本的画图开始——好的图形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既要想象出空间形状,又要把空间图形搬回平面上,用平面几何的方法解立体几何的题目。

解析几何是很难的一部分内容,常作压轴题出现。几类二次曲线的应用常使学子们束手无策,大量的运算常令人望而生畏。其实只要理解它们的概念,用焦点与准线的定义解题,常可以避开大量的运算。

下面用几道例题加以说明。

1.已知|z +i |+|z -i |=z 求|z +i +1|的最小值。

解:本题考查复数的几何意义,只要知道|z+i |表示z 到-i 点的距离,便可以理解,所求为:z 点距-1-i 的距离。显然答案为1。

2.已知:tan A +cot A =2m ,求sin2A

另外还要说一点,有一部分同学一遇到复杂的计算就跳过不做,认为“知道思路就可以”。其实数学是理科的基础,而计算又是数学的基础,我们应踏踏实实地掌握这一个基本功。

徐凡(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北京市高考理科第二名保送入清华大学):

高中数学,与其它学科一样,简单划一,可分为概念、定理、应用。临考复习,各章节也当遵循这三步。数学本身是很抽象的,掌握起来也就不很容易。我以为学习或复习的方法为理解概念,做题与总结三个环节。说实话,这并不是一条捷径,是条大路,好找也好走些,不过时间自然要用长些。

22

12

2sin ,4

5,21sin 2

2sin 22,44

5)21(sin sin sin 1:sin cos ,4

:.31cos sin 22sin ,2cos sin 12cos sin cos sin 2sin cos cos sin ::max max max max 22222-=-

===≤≤-∴≤+--=+-=+=≤===∴=+=+f x f f f x x x x x x f x x f x m

A A A m A A m A

A A A m A

A A A 计算得时取得在显然时可以参看图线在求时当解的值求已知又遇切变弦解

ππ

掌握概念,包括定理,是最初的一环,重要性不言自明。然而这却常常被人们忽略。这是由于这些概念表述往往很简单,看一遍就可以记住。然而记住并不意味懂,与应用更是相去甚远。概念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头脑中只有一个个孤立的概念,解题时必然找不到思路。因此,学习或复习时就是努力建立这些联系。比如,复数这个概念,a+bi(a,b∈R),想到这个概念,首先应该想到复平面,然后是复数的向量表示,模与方向;复数加减——平行四边形法则,复数乘除——旋转与伸缩;复数乘方——连续旋转与连续伸缩,复数平方——等分圆周……如此等等。这代表了一个方向,即将抽象的代数概念放入具体的坐标系中,考察它的几何意义。这不仅有助于理解,而且借助图形的形象性,正是解复数的思路之一。

另一个方向是考虑复数集,它与实数集及其它数集的关系;复数相等、复数共轭与其它数集中的相等与共轭有什么相同点与不同点。这不仅有助于澄清概念,而且将复数概念延伸出去,与实数联系起来,也是一种“温故知新”吧。

关于概念与定理还要言明的是有些概念在实际中并不常用,常用的是它的等价命题。如“共轭复数”这个概念,原始定义为“两个复数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则这两个复数叫共轭复数”,而实际中常用的是“两个复数为共轭复数等价于它们的和与乘积都为“实数”。一方面,我们要接受并消化这种引申定义,因为在实际应用中它更有针对性,更方便;然而也不能就此忽略原始定义,它更具普遍性,这在后文还将有所论述。

下面谈谈做题。虽然题海战术已被批驳得体无完肤,然而每到高考复习阶段,各种参考书、习题集便蜂涌而出,名目繁多,装帧精美而且价格不菲,然而有些书内容实在让人无话可说。毕竟每年这会儿财神爷必然光顾,家长自然是不惜本钱,学生这时也只能“跟着感觉走”,因此盲目性很大。为了压缩投入,提高产出,不妨征询老师的意见,依靠老师的经验当是一条捷径。

做题量大小,依各人情况而定。你若有精力,有时间,偏要多做题,谁也管

不着。我以为,复习阶段是需要一定的做题量的,不过做得过多,超过一定量后,收效的增长率也会随着投入的再增加而递减。与其如此,不如把时间投到其它科目。我的老师就是这样教我的,即1×5大于5×1。

这就是说一道题分五种方法做,其效果比做同类的5道题要大。先看这样一道例题:

(以下略)

将所有关系用方程表出,共有4个方程5个参量,消去参量后用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求解,这无疑是最常规的办法,而对所有解析几何的题目,这种方法在理论上都是行得通的。虽然这种方法较繁琐,但由于它的通用性很好,切不可忽视。何况以现有的评分制度,写出上述四个方程,捞得也不少了。我学习有懂、会、熟、巧四个阶段,到“熟”的境界已相当不易,“巧”字更需平日功夫。然而在高考中时间紧迫,一心取巧也许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优秀的学生尤慎之。“常仙解题”乃吾师之诲。 如果在成绩上想更进一步,上述解法一的“理论上可行”在实际中对有些题?????????-+=-+-=--==-=-????-=-=)12(12

1)1(1,),(),,(:)301996(,)1(1,,212121212221212211x x k y y k x x y y x y x y x k y Q P y x Q y x P k x k y Q P Q P x y

对称关于直线为抛物线上两点且设解法一下书中给出了三种解法如页例题三高三数学复习指导月西城区数研中心编年详见的取值范围试求实数对称关于直线和使得上存在两点已知抛物线0

4,0,021222k PQ k

y y m k Q P m ky y x x y m ky x PQ -∴-=+-=?∴=++==++中点纵坐标为又两点

与抛物线交于得消去联立与方程设直线

目也许就行不通了,这是由于消参后式子太过复杂,无法化简,且极易出错。如果平日训练有素,可看出较简便的解题方法,请看解法二:

(以下略)

这种解法的中心就是取出这个中点。用判别式保证PQ与抛物线相交于两点,由于y-1=k(x-1)垂直平分PQ的垂直性已在设PQ方程时保证,再用中点为两直线交点保证平分就构成了这种解法的基本思路。

解法三:同样取出中点,但利用了该点在抛物线内部以保证PQ与抛物线交于两点。

由此可见,后两种方法较第一种方法要简单很多,但思路难于寻找。做题时想不到这种做法并无要紧,但看例题解法是切不可走马观花,而要作出些切实的分析,并进行适当的归纳、总结,以利提高。

实际上概念,做题与总结三环环环相扣,把它拆开来说是不很恰当的。

做题时就要进行方法的总结。对于某种类型题,要对可能的方法进行列举,选出常规方法。有些比较巧妙的方法在一定范围内也有一定的通用性,也可记为常规方法。例如取中点对于点点对称问题往往很有效,这样你的思路就拓宽了。

对解题步骤也要有所归纳。有时,对于有些题目,你会不会感到无从下手呢?这就要寻找到切入点。例如对含多个参变量方程进行讨论,首先要选取只影响一个变量的条件。这里就不再举具体例子了。实际上,这种对步骤的归纳在大学数学学习中是很普遍的。

对概念、定理进行总结。也许你会以为这没有什么好总结的。其实,所谓总结就是进一步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将它们连成一个彼此交通的网络。我们都知

道生物进化的树状结构,我以为数学知识,至少在局部上也应具有这样的结构。正如前文所叙,原始定义比从它引申出来的等价命题具有更大的普遍性。知识树状体系中越靠近根部越具有普遍性。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定义。也就是说在使用某种方法行不通时,使用定义往往可以获得解决。比如立体几何中,如果几个垂直关系间能使用三垂直定理,不妨试一试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与判定;如果证明圆与直线相切不能用圆心到直线距离或其它方法求出,老老实实用切线定义当会有所收获。这里的例子也许并不恰当,实际应用中,这种思想当有用武之地。

我想以上所述概括了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应该是有效的,但是需要投入较多时间。在一道题上投入时间过多,心理上要能承受。临考复习改变方法如同临阵易帅,要冒一定风险,望诸君慎之。

王新(清华大学电子系学生,湖北省高考理科第三名):

首先,你应该对高中所学内容按章节全面地进行一次系统的复习。我高三那年,数学课上采用的就是这种复习方法。我当时态度十分认真,为数学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复习的过程中,最好能做一定量的习题(我并不要求大量。应该说,做题贵在精。那种对概念要求高,自己易做错的题比较好)。举个例子,比方说,这两周,你集中精力复习复数这一章,然后认真做一套复数题,检查自己复习中的漏洞。通常,你做错一道题,可能有四种情况:概念不清或根本不理解题意;计算过程中出现失误;方法不当或虽知道题意却不知道如何做;对题意理解失误。针对第一种情况,你应该找到课本,认真看一看弄错了的概念,对弄混淆了的概念进行比较、理解(检查自己是否用已理解的办法做题);计算出现错误,相对来说是个比较小的错误。但是对这种错误不能太轻视,平时练习时就应该有针对性的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否则试想:如果在高考中发生因计算出错而失分,岂不太冤!对题意理解失误,本质上与计算出错差不多,不可忽视。至于方法,这是数学解题中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每一章中,总有一些有代表性的题目,每一个题目,都有自己的解法。如果你能掌握好这种解法(或者说

是,见到类似的题目时,能熟练正确地套用这种解法),这将对你的解题十分有利。

在你切实地做完第一轮的系统复习后,就可以做一轮综合复习。综合复习,所做的练习是那些在章节之间有跨度的。比如:一道题可能同时对于你的集合函数知识及不等式应用等知识同时进行考查,诸如此类。显而易见,没有第一轮系统复习的扎实基础,这一轮复习将是举步艰难的。同时,我建议能在这一阶段复习中,对一些题的解法作更进一步的归纳总结。举一个例子,在你进行完第一轮解析几何中关于椭圆曲线这一章的复习之后,你应该对如何求点的轨迹方程这一类问题的解法进行小结:可以按定义,直接写出符合题意的轨迹方程;可以先设一些变量,用方程来表示不同的曲线或直线,然后联立方程,消去参变量,求得这些曲线、直线交点的轨迹;或者利用平面几何知识,找出所求点满足的几何条件,进而设点的坐标,用方程表示这个几何条件。同时,你还应了解,做这种题时,还要去掉一些不合适的点。这些都是第一轮复习中应该做到的。在第二轮复习中,你应该进行更深入地归纳:你应该比较三种不同方法时所给的条件,尝试一下在同一条件下其他方法能否可行,如可行,其计算量有多大。这样,你就会特别注意,为什么这种条件下应这样做,而那种条件下却那样做,想一想为什么,在进行过这样的思考之后,你再拿到这种题时,根据题目的条件,头脑中会立刻反应出可行的解法,并能大致知道解法的大致过程,估计每种解法的计算量,最终找出一简单可行的方案。

我以上所说的两个复习阶段,说实在的,要求比较高。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如果能真正落实好第一个阶段,则已能够在高考中取得一个比较理想的成绩。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在做完第一轮的复习后,继续进行第二阶段的复习,将会有更多的收获。

刘海涛(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生,青海省高考理科第六名):

数学知识是一个纯逻辑的体系,我感受最深的是要努力掌握各知识块内部及各种知识块之间的联系,因为这个联系把握得越深,知识就用得越灵活。打个比

方,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总要强调四大数学思想方法,即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等价转换的思想和分类讨论的思想。我高中学数学时,对这四个数学思想方法颇有体会,发觉它们实在是数学知识内部深层次上的联系。函数与方程的思想贯穿了代数、平面解析几何这两大知识块的始终,代数第一册以函数为主,依次讲了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反三角函数,第二册中也讲了不等式(已知函数因变量范围求相应的自变量范围,主要用函数的

方法解决)、数列(自变量为自然数的函数)等与函数联系紧密的知识块。解析几何总体上分为两部分,即已知动点运动条件求动点轨迹方程和已知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其中二元方程若以其中一者为自变量,另一者为因变量则转化成了一元函数,而方程的曲线则相应地转化成了函数图象,即解析几何的实质是函数,关于数形结合的思想,可在函数图象、解析几何及复数的几何意义中得以体现。函数(一元)图象、平面解析几何的思想方法即是把平面上的点与一个二元实数对相对应,而这即是数形结合的思想,复数几何意义是用平面向量沿两个正交方向的分量来对应复数的实部与虚部。数形结合实现了“数”与“形”的转化,可以把复杂的代数运算转化为简单直观的几何运算,也可以把复杂的几何运算转化为易于操作的代数运算,其意义之重大不言而喻。而等价转化的思想支配的领域就更广了,它实质上是一个逻辑规律,而数学就是一个逻辑的体系。数学上问题的模式是根据已知条件,通过逻辑推理得出待求结果。而将不易用的已知条件等价转化为另一些易用的命题,则可实现百分之百地用上已知条件,克服了通常的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其必要条件而得不出待求结果的毛病。若将不易求得的结果等价转化为易求得的结果,则避免了通常的分析法易犯的无法满足待求结果过强的充分条件的毛病。而分类讨论的思想,其实质也是一个逻辑规律,可描述如下:设

A 、

B 、

别讨论参数取值范围(即上文中的C)来求解此不等式,往往能化繁为简,有时甚至非此法不能见效。综上所述,可见数学知识的内部联系是很深的,统领数

若分等式时比如在求解含参数的不往往较易实现由于增加了已知条件而和而较难实现其中且等价于互为否命题与均为命题,,"",",""";, B A C B A C B A B A C B A C B A C C C ??

?????????

???????

学知识的四个数学思想方法即是一例。因此,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努力去把握这些联系,这是最根本的方法。

魏少岩(清华大学电机系学生,平时成绩优秀保送入清华大学):

对一个考生来说,最难拿分的部分恐怕就是数、理、化,下面我重点谈一谈怎么复习才能有比较大的效果。

绝大多数学校高三复习都是从对书本的复习开始的,我们不妨称之为高三复习的第一阶段。有些同学认为复习课本没有必要,实际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书本是所有基础知识的发源地,只有对书本上的知识全面掌握才能谈得上“拔高复习”。在以往的高考题中,曾经出现过课本上例题的原题,比如“对射影定理的逆定理的叙述和证明”“证明异面直线上点的距离公式”等,有些题目也是由书本例题改编的。虽然它们的难度不是很大,但许多同学由于对基础知识不熟(比如搞不清哪个是射影定理哪个是射影定理的逆定理)而白白丢了分。

建议:如果老师对课本复习比较粗略(比如只利用一两节课的时间串一遍),你自己要利用课余时间补上“这一课”。首先要重新认识、理解、记忆每一个《考试说明》上所要求的公式和

要,但不宜把时间拉得过长,一般以两到三周为宜。对书上课后的习题,最好不要花时间专门去做。

几乎所有的学校复习的第二阶段都是以课上老师讲方法,讲题为线索的。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因为老师所讲的东西包含了各类问题的常规思想、误区、一些重要专题,一些很适用的巧法妙解。所以课上必须认真听讲、认真做笔记,对于

课本复习虽然重但要注意认真看书上的例题第三运用条件是等比数列求和公式例如式运用的条件和范围第二要留心每个定理公定理:,"1""1

)1(:":,1 ≠--=q q q a S n

课下老师留的练习要认真完成。因此只有认真做老师留的练习,才能熟悉掌握课上老师讲的规律并达到灵活运用的程度。

注意:①如果觉得老师留的题目不够做,可以自己利用课下时间加做一些题目,但千万不能搞题海战术,必须明确做题是为了巩固知识,不是为了做题而做题。自己最好准备一两套复习资料(注意资料不宜过多),且保证资料一定要精,如果自己拿不准买什么样的好,可以征求老师的意见。利用资料时注意应该有选择性,一页接一页地做题一般不太好,最好的方法是:某一章节自己过去学得不好,老师给留的题目不足以达到练习的目的,这时做一做资料上的相关部分,而对其它自己学得不错的章节,认真做老师留的习题就足够了。②在第二阶段复习中,必须注意对能力的培养。首先是准确完成每一道会做的题目的能力。高考试卷分析中经常发现,考生做错的题目中一大部分是由于马虎大意造成的,所以必须培养自己严谨认真的素质。不管是审题还是计算,必须认认真真,保证做一道对一道。第二个能力是以较快速度完成题目的能力。参加过高考的人都可以体会到,考试时间不是很充裕。因此在高考中能争取到时间至关重要。做题速度必须通过做题来培养,但同样避免题海战术,我认为培养迅速解题能力的关键是你有没有想提高自己解题速度的意识。也就是能否把做习题看成考试,让自己“紧张”起来(注意这里“紧张”的真正含义),题目给的是什么条件,考的是哪方面知识,有什么常规方法,这些思考过程都要在尽量少的时间内完成。开始动笔,要有意识地提高计算速度。但千万注意,提高准确率比提高速度更为重要,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之上。③复习方向要明确。复习中重点要提高的是以常规思想,常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掌握一些巧解、妙解或非常规重要思想(如图象法、代换法、构造法、待定系数法等)是有必要的,但不能苛意追求,近年高考题的选择题中,可以用特殊值法、猜值法、排除法等解决的题目越来越少。况且,从历届高考题可以看出,可以用巧妙方法解决的问题用常规方法也并不困难。从命题者的命题角度看,他们考的是常规方法。总之,只有牢固掌握常规思想、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另外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是,不要刻意追求难题,对于一个学习尖子来说,花很多时间搞难题也不是一个好现象。④要重视自己的学习方法。在学习中,学习方法非常重要,两个智力和勤奋程度差不多的人,方法好

采访清华北大500名学霸总结出的经典学习方法

采访清华北大500名学霸,总结出的经典学习方法 学习的三要素:1.规范的学习行为;2.良好的学习习惯;3.有效的学习方法。 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 3.听课管理; 4.复习管理; 5.作业管理; 6.错题管理; 7.难题管理; 8.考试管理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建立预习本。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 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建立听

他们是怎么考上清华北大的8郑笑非

回访对象:郑笑非 回访老师:赵向东 回访时间:2004年10月25日下午 回访地点:北京大学师生缘餐厅 不保送也能考上北大 郑笑非,男,原四川省南充市南充高中学生、北京四中网校学员,2004年被保送到北京大学信息技术专业学习。 虽然我只和他接触一个多小时,但他给我留下的印象却很深。他长着一副孩童似的面孔,却非常从容和沉稳;他历数自己取得的各个小成功,但一点也不张扬。 听完他的故事,我也想了很多。我们今天的教育,可能是教育模式的原因,也可能是许多人急功近利的原因,使我们的孩子也越来越静不下心来,其结果可想而知。而在郑笑非身上,我看到的却是更多的坦然和平静,与他的成长过程有关。这种坦然和平静,体现在学习方法上,给我们的启发应该很多很多…… 保送还参考了其它—— “无线电测向比赛时,是在一片旷野上” 赵:你是被保送进入北京大学信息技术专业的,一般保送生都有某种特长或奖励,你是靠什么获得保送资格的? 郑:我靠的是全国生物竞赛一等奖。另外,还参考了一些其它的奖项,像体育方面,我参加了无线电测向全国锦标赛,一个单项奖,一个全能的第6名。还有两个市优秀班干部,一个市三好学生。 赵:无线电测向是什么意思? 郑:它是一个体育比赛项目,是体委在我们学校推广的一个项目。无线电测向比赛时,是在一片旷野上,设置五个电台,分散隐藏在不同的地方,五个电台相距都在1公里左右。每个比赛队员就拿一个接收信号的接收器,从出发点出发,去依次找到5个电台。最后,用时间短的人,就获胜了。 赵:平时怎么准备啊? 郑:我们参加这个比赛大概训练了一年多的时间吧,就是由我们学校聘请教练训练我们。比赛的地方,是海南省海口市的一个郊县。比赛的队员,一部分是学校的学生,一部分是军人,还有一部分是专业运动员。 去比赛之前的半个月左右吧,因为我在家睡觉时开着空调而没盖被子,得了肺炎,然后就输了一个星期的液,回来之后体能消耗很大。 赵:比赛时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吗? 郑:要求特别高。因为要在1个小时左右,去找五个隐蔽的电台,不但要推理、判断,还要徒步或跑步,路程接近六七公里的样子,是对体力和思维的综合考验,比较辛苦。 我们平时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在标准跑道上,大概每次都要跑十圈、二十圈。 赵:这种比赛是什么部门组织的?多长时间组织一次? 郑:全国锦标赛是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比赛一年一次。

关于高考的作文:我谈高考

关于高考的作文:我谈高考 虽说经历过高考,但也是在困惑中开始在仓促中结束。所谓的一点经验只是我比较主观的感受,希望能给同学们一些参考。 首先,我想说一下心态方面的问题,这对即将参加高考的同学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好的心态其实就是一颗平常心,能在批改后的试卷上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错题上而不是分数,能在一次月考后关注的不是名次而是你从中又收获了哪些经验教训。当然这并不是要你对分数名次这些再实际不过的事情变得麻木,合理地对待它们会增加自己的动力,只是不要陷入一种对工具的过分依赖过分在意。我知道很多同学越是临近高考就越是在意月考的成绩甚至是一次测验一道题目,如果不理想很可能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果比较理想,往不好的方向发展会促成盲目的自信。其实特别在意本身就说明了你多少有些不自信,对自己的实力并不清楚,迫切想在测验中找到自我的认同感。其实我当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是处于这种状态,月考没考好,情绪就特低落,躲在不知道哪个阴暗的角落哭,有时也豁出去了就当着老师的面哭:)。现在想起来不免嘲笑那时的我,忒丢人,不过当时哭后还真感觉好了点,运用谢彬的逻辑来说情绪是可以传染的,大概是因为有人替你分担了不好的情绪从而减轻了你的

情感负担,再者眼泪也是可以缓压的。当然我不是“煽动”大家都效仿,毕竟出现情绪大起大落不好,而且相信你们比我要坚强多了。我只是想说明,当你有什么苦恼时千万别把它憋在心里,一定要找人倾诉出来,父母朋友老师,当然我建议大家尽量找班主任和科任老师,他们会比较有经验。不要“羞于”找他们,他们是很乐意的。~-~ 在受到打击时,让自己平静方法是很多的,不过也因人而异。比较通用的是到操场上跑两圈,既锻炼身体有缓解压力和情绪,这也是我的常用“伎俩”。有时站在操场的边缘,透过那黑糊糊的铁栏杆看一看下面的橘子树,有时偶尔看到了“建桥大学”遂安慰自己进那儿也不错,离家近。总之运动是不错的选择。或课下看看《读者》《青年文摘》什么的,里面一些人物专访让人觉得自己还是挺幸运的。选些班德瑞的曲子听也不错,像jay等的歌还是慎听,最好选纯音乐且较舒缓的,这样会比较节省脑力。女生不担心体型的可以适当加点餐。 还有一点是大家很容易忽视的,那就是人际关系。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也会影响到你的心态和情绪。与同学的良好关系不仅在于你跟任何同学都没有过节,而是在于你们能否在高考前的“艰难日子”里主动地帮助对方。这种帮助可以表现为是在学习上的积极讨论,可以是生活或心理上给予的关怀。同学之间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但一定要使这种竞争

高中三应该怎么努力才能考上清华大学

高中三应该怎么努力才能考上清华大学 今天,小编想和大家分享一篇清华学霸关于高中阶段如何学习的演讲,希望大家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 ?高中学习:偏科问题 我在高中时最不喜欢政治、历史和地理,因为这几科高考不考,并且可能我一辈子也用不上。可能也有同学讨厌物理、化学和数学吧?还有的同学只喜欢某一科,不去好好学其它的主科。但是“白痴”教育部为什幺要让我们学这些我们一辈子都可能用不到的东西呢?大家应该知道一个事实,我们现在学习的知识可能以后永远都用不到,但是你在学习各种不同的科目时总结的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思维视角等都会伴随你一生。高中在你遇到新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利用以前的经验很快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所以,我现在负责任地告诉大家:千万不要偏科,任何科目对你都是至关重要的。小编推荐:高三学渣逆袭计划作息时间表高中没到最后,永远不要说你已经尽力了。我在高中时体育特别差,跑1000米都很要命,从来都是不及格。到了清华之后,第一节体育课,老师告诉我们每年要测3000米长跑,跑不过不许毕业,取消推研资格。怎幺办?于是每天晚上10:30,我们的自习教室关门,操场上的人就多起来了。跑半个小时再回寝室继续学习,练了一个学期,我瘦了40斤,最后考试的时候我仅用了12分56秒就跑下了3000米,我们班最胖的人也在15分钟以内跑完了。清华校训“自强不息”给我的影响非常大。所以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什幺叫成功?人们死活不相信你能做到的事情,你做到了,这就叫成功。 ?怎幺学好高中的课程 接着上一个问题,永远不要说自己已经尽力了,那幺我们应该怎幺努力呢?直到大学我才真正明白怎样才能把知识学好。我们

专家谈高考作文模仿现象不一定是坏事

专家谈高考作文模仿现象不一定是坏事近日,从陕西传来一条惊人消息:当地一高考满分作文与一篇已发表的文章几乎完全一样。就高考出现仿作作文及押题、猜题现象,记者昨日采访了文学界、教育界的有关人士。 江苏省作家协会一位青年作家接受采访时说,他看了报上刊出的高考作文和涉嫌被“抄袭”的原文,觉得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作文只是在模仿。一个高中学生,在那么短的时间内,能熟练运用记忆中的素材(哪怕是书上的),用完整的结构、流畅的语言描述出来,完美地表现主题,是很不简单的,证明这位学生模仿能力强,文学基础好。再好的文学家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当然能自己构思是再好不过了。 但有人认为,此作文能得满分是猜题的结果。 “猜题作为复习的一种训练手段本身无可厚非,但猜题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所以它不应体现在日常学习中。”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吴晓茅如是说。吴晓茅认为,出题和应试本身就是一种矛盾,能够猜中题也是正常的事情,尽管可能性不大,猜题成功不仅需要有关教师、学生的平时积累,更反映了应试者准确把握学习中的难点和重点的能力。据了解,在大型考试前很多学校教师都会不同程度地为学生勾勒复习重点,以及临考前的专家指路,说到底这些都涉及了一个“猜”字。据介绍,今年高考语文

题的阅读材料就与北京海淀区一套复习材料中的有关题目一模一样。吴晓茅对此指出:猜题决不是押宝,猜题只是教会学生在复习最后阶段用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复习效果。只要应试存在,猜题就不可避免。“仿作要求学生平时注意多阅读、多积累,从这点意义上看仿作作文并非一定是坏事。相反,如果仿作能刺激学生扩大阅读面,那它就是好事。”吴晓茅说道。 对于江苏高考作文有可能出现的猜题甚至是仿作现象,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阅卷负责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何永康教授不愿发表太多的意见。但他承认看到了陕西满分作文及《故事会》上的原文,也认为是一种仿作。他说,猜题现象增多可能与高考由材料议论文向扩展型题目转变有关,但高考作文题仍将鼓励学生的大胆创新。专家指出,高考作文一味模仿甚至是死搬硬套必然不会有好的效果。据悉,江苏已就高考作文出现的一些情况上报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

历年高考状元经验之谈

历年高考状元经验之谈 2006年广西普通高考理科状元——广西柳州高级中学陈亚玲 第一、上课认真听讲,紧跟老师步伐。 老师说到哪里就要跟到哪里,她们得建议与指导很重要,特别就是新课程与考后得讲评、当然我也知道很多同学会在老师上复习课得时候写自己得作业,原则上提倡这样做,但就是各人有各人得学习方法吧。还有,一般来说,老师会在每学期开学时公布整学期得教学安排,以方便同学们预习与复习,所以我们还要了解老师一周得教学计划,细致掌握复习课每课时得重点,然后整理笔记。在考后得讲评课上,要注意老师给我们指出得问题,诸如容易忽略得知识点、重复题型得处理、考场心态以及各种特殊考点得解决办法等,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与反思。 另外,一定要相信我们得老师、我并不就是怀疑同学们得能力,但就是,比起老师来说,我们仍然相差太多太多,因为我们一般只能经历一次高考,可她们大都已经身经百战了、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赢得我们得十二分得尊重与信任、更何况她们得内涵,她们得学识,她们对问题得分析力度,在现阶段应该远在我们之上、这就就是说,坚定不移跟好老师得步伐对于我们得成功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把握自习时间,提高效率,快乐学习。 要知道,每个人得学习时间都相差无几,其实,成绩得差距就差在效率上、进入高三后,由于课业繁重,自习课越来越少,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好自习课得每一分甚至每一秒钟,达到效率取胜得目得、 我认为,分时间段自习,不失为一个好方法。首先,要有一块手表;其次,把四十分钟分段,好两个二十分钟或四个十分钟,这要按情况来定;然后把任务分配到每个时间段里,并明确得写在纸上,每完成一个就在其后画一张笑脸,及时勉励自己、如果一整天状态都极好,就奖励自己——晚饭与同学去嘬一顿。快乐学习,适当得奖励,可就是“炼狱高三”得润滑剂啊、如果计划实在完不成,就适当调整一下,并且在不断得调整之中找到适合自己得任务量与与之相对应得时间、这样效率也会提高、 在这里,我想强调一点就是:绝对不提倡开夜车、或者这么说,您多熬那几分钟成绩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少熬那几分钟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与其剥削自己得睡眠时间来做无用功,不如养足精神提高学习效率。吃好,睡好,才能学得好! 第三、适当调整心态。 高三就是个心浮气躁得阶段、您会认为自己很多都懂了,但就是似乎有很多又就是不懂得、一考得不好,就会心烦,觉得前途一片黑暗;一考得好,又觉得自己似乎该掌握得都掌握了,还有那几个月怎么熬啊、记得当初我保送北京大学以后,整天无所事事,不知道自己坐在教室里有什么意义。在课堂上想瞧大学得书籍,总觉得不能融入群体而瞧不去,又没耐心认真听老师讲课。考试成绩不算差,但也好不到哪里去。3、4月份基本上过得就是混混沌沌得日子,没有目标并为之奋斗得生活就是黑暗得。眼瞧这么下去也不就是办法,虚度光阴啊,于就是我经常找我得班主任与校长谈话,具体谈什么已经不记得了,但就是从谈话中获得得思维清晰,豁然开朗就是我最大得财富,突然间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了,明白自己得路应该怎样走、那种心情得愉悦与平与在我5月份认真复习起了决定性得作用。

谈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 模板

谈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 一提起高考作文,无论是高三的老师,还是高三的学生。头脑里立马浮现出的,大多是如何使审题更加准确无误,如何使立意更加积极正确,如何使结构更加合理完整,如何使引用的材料符合论点的需要,等等。这些东西,当然是重要的,是高考作文必须直面的。但是整个高三,这些问题周周讲,月月讲,已经到了让师生双方都心生厌烦的地步。清醒的老师或学生也许会发问:是不是具备了以上这几条,就是一篇优秀的高考作文了呢?如果让我来回答,我将坚决地说:不!因为,成全一篇优秀高考作文,除了上述几个条件外,还有一点必不可少,那就是,还须有一个好的语言表达。其实,文章之道虽然千头万绪,但关键就是两条:一,有一个好的内容;二,有一个好的表达。高考作文也不例外,在审题不出差错的前提下,有了一个好的题材或观点,再加上一个好的表达,一篇比较像样的文章就出来了。 思想内容问题,限于篇幅,此文不赘述,下面专门来探讨一下语言表达问题。 对语言表达,可作两个层面的探究。第一个层面是表达得“对不对”,第二个层面是表达得“好不好”。所谓表达得“对不对”,就是指你想说的意思说明白了没有,语言是否简洁,有没有语病。所谓表达得“好不好”,就是你的语言有没有文采,有没有感染力。 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三句意思相同而表达有异的话: (一)研究历史无疑对于我们是很重要的,我们无论从古代历史到现代历史,都应该研究。 (二)研究历史很重要,从古代史到现代史,我们都应该研究。 (三)研究历史很重要,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都应该研究。 第一句话,语言拖沓、哕嗦,且有语病。第二句话,应该说表达得已经正确和简洁,但谈不上有文采。而第三句话,则表达得生动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这三句话,已经清楚地显示了表达的两个不同层面的要求。如果我们进一步探究,会发现:“对不对”的层面,涉及的主要是语法问题;“好不好”的层面,涉及的主要是修辞问题。高考考生情况各异,语言表达能力也参差不齐。每一个考生首先要对自己作一个清醒准确的判断。如果原来就表达比较差,那么首先要设法解决“对不对”的问题;如果原来语言基础就比较好,那么就应该在“好不好”的层面作进一步的完善和提升。. 下面,我们就分两个不同的表达层面,或者说,从两类语言能力有别的学生出发,来探讨一下如何在高考前这段有限的时间里,努力提高和改善自己的语言表达水平。 对于语言表达较差的那部分同学来说,总的原则是要树立“想好再说,谨慎落笔”的意识。除此之外,以下几条具体的建议,或许会对你有所帮助。 多用短句 病句常常出现在长句中。因为句子长,所以前不搭后,顾此失彼。多用短句,不仅可以避免语病,而且可以使语言显得干练、利索。

清北学霸版时间规划_

清华北大学霸超完美作息时间安排 ●7:30-8:00 早餐时间,专心吃饭,半小时的吃饭时间足够了。 ●8:00-9:00 实验结果表明,这个时候人的耐力是最好的,是可以接受一些“考验”,所以像 逻辑性的、难度大的课程可安排在这个时间。比如数学。 ●9:00-11:00 这个时间段的短期记忆力效果比较好,对于即将要考核的东西可以进行“突击”,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00-12:00 接近午饭时间,一上午的复习容易产生疲劳,这个时间可以进行一些常规的练习题复习,达到巩固的目的。 ●12:00-13:00 午饭时间,可以听一些轻音乐来舒缓紧张了一上午的神经,让脑子进行一定的休息。 ●13:00-14:00 这个时间段容易出现饭后疲劳,所以建议稍作休息调整下,如果要午睡的话,半 小时就差不多了。 ●15:00-16:00 这个时间段的长期记忆效果最好,可安排记忆一些需要永久记忆的东西。 ●16:00-18:00 这段时间适合做一些复杂的计算和费劲的功课。 ●19:00 点左右 晚饭时间,也是休息时间,让脑子得到一定要休息。 晚饭后,可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复习,可以语数外文理科交替安排复习。晚上定时睡觉,必须赶在 12 点之前休息,养成一个好习惯,晚上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第二天的充沛精力和状态。

学霸是怎样学习的 晚自习第一阶段:知识复习 复习应该看哪些内容? 1)阅读白天老师讲解的教材内容,包括课本里面的定义、概念、例题等,根据课上老师的讲解,重新把思路理一遍。 2)整理、补充、完善自己的课堂笔记,对于课堂上简写的笔记,要根据自己当天的课堂学习补充完整,既可以复习一遍重要内容,又可以方便以后再次复习。 3)解决听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课堂上难免有些内容听不懂或者对某些知识点理解有些模糊,在进行了以上两步之后,再看看课堂上听不懂的点是不是都懂了,如果还是不懂,最好用本子记下来,课下去问老师或者同学。 晚自习第二阶段:知识巩固,即完成作业 在完成当天的课本内容复习之后,及时检查学习和复习成果是最好的知识巩固行为。 1)挑自己不擅长科目的作业先做,让自己精力最好的时候去攻克不擅长的科目,对于提高弱科有显著效果。 2)作业中努力尝试过依然不会的题目,先放到一边,找其他时间去问老师和同学。 3)作业量如果太大的话,那些重复次数多、抄写性的作业可以先缓一缓,等做完其他的作业感到头脑沉重,思考东西比较费劲的时候再做,当做放松大脑。 4)识记性的作业和推算性的作业交叉进行。 晚自习第三阶段:课文预习 每天的晚自习时间都要有意识的留一点时间来预习明天将要学的内容,对即将到来的新知识做到心中有数。

寒门学子努力就能考上清华北大吗

寒门学子努力就能考上清华北大吗

寒门学子努力就能考上清华北大吗

●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资源的多少,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 ●个人努力和家庭环境是两个互补的因素,父母的社会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越多,你需要付出的努力就会相应减少。 ●随着学校层级的升高,“寒门贵子”比例越来越小,而最后的1%在社会这所大学校里还会有所削减。

努力就可以上清华北大吗? 这是不久前知乎网站上的一个提问。对此,张小林的回答是:并不是努力就能上清华北大。短期来看有运气的影响因素,长期来看有家庭环境的影响。 她解释说:“一个人的家庭环境会对他/她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决定你来到清华北大的不仅是自己的努力,还有你的家庭环境,包括你父母的教育理念,愿意及能够为教育付出的时间、金钱,你的眼界和视野,你能接触到的一些资源的机会。” 张小林发在知乎提问下的回答帖被广泛转发。在围绕“努力能否上清北”的讨论中,“家庭环境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影响”再次引起网友对“寒门难出贵子”现象的关注。有人称这是“贵子”的优越,也有人称这是“寒门式努力”的无奈。不少网友发问:光靠个人努力,“穷孩子”还能挤进名校吗? 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 张小林是清华大学社科学院的大一学生,她的观点来自其老师晋军博士多年来的一项调查研究。 在晋军所教授的《社会学概论》课上,每年都会对入学新生进行一次问卷调查,问题包括“你父母的职业”、“你上大学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最喜欢的电影”,等等。 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晋军发现,相比全国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构成,清华学生里,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占比更高,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占比较低,呈现“倒金字塔型”。 有意思的是,关于学生“入学前活动半径”的统计数据发现,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14级学生里,入学之前曾经到过境外的学生占比43.9%,没有出过省的学生为0。相比之下,西部一所211大学的数据则是,到过境外的学生只有2.3%,没有出过省的学生有22.7%。 这一项数据统计结果“非常稳定”:在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和经管学院,13级和14级学生到过境外的比例都在40%左右,过去的调查结果也是类似的数据。 “询问入学前活动半径,其实是在调查家庭经济状况,直接询问学生家庭收入并不是一个很好的调查方式。”张小林认为,是否出国出省和家庭经济状况有很大的相关性。 因此,这项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是:相对于全国而言,清华大学里家境中等和偏上的学生更多,并且这一现象多年来一直持续。 然而,对于这个结果也有质疑的声音:不足200人样本的调查能说明问题吗?事实上,早在2010年,晋军就指导他的学生对清华大学生源状况进行抽样调查:2010级清华大学农村生源占总人数17%。而当年的高考全国农村考生比例是62%。

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及解析点评(整理稿)

2018年全国高考作文题及解析点评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共计8套试卷,包括全国卷3套,独立命题5套。 全国卷Ⅰ 适用地区:、、、、、、、、、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 生。 2008年,汶川震。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 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 的联想和思考? 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 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全国卷Ⅱ 适用地区:、、、、、、、、、、

二战期间战斗机防护,多数人认为,应该在机身中弹多的地方加强防 护。但有一位专家认为,应该注意防护弹痕少的地方。如果这部分有重创, 后果会非常严重。而往往这部分数据会被忽略。事实证明,专家是正确的。 请考生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段作文。 全国卷Ⅲ 适用地区:、、、、 围绕以下三个标语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特区口号,,198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时评标题,,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的长征路 ——新区标语,雄安,2017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卷 一、2018年高考语文大作文题目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1.今天,众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进高考考场。18年过去了,祖国在不断发展,大家也成长为青年。 请以“新时代新青年——谈在祖国发展中成长”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论据恰当充实,论证合理 2.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优美生态环境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期盼。 请展开想象,以“绿水青山图”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形象展现人与 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图景。 要求:立意积极向上,叙事合理。时间、地点、人物、叙事人称自定。 有细节、有描写。 二、2018年高考微作文题目

浅谈高考

浅谈高考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开始了,成千上万的高三学子满载着父母,老师,亲友等的祝愿踏上了高考的征途。不难想象,这场面该有多么的壮阔,也不难想象这竞争该有多么得激烈。 我是高考过来人,我品尝过高考的艰辛。在那段时间,学子们每天不仅仅要去一遍又一遍重复反复记忆重点知识,还要应付各色题目。你无法想象那种想记东西,又记不住的焦急,还有那种对手中题目无处着手的绝望。甚至是父母的鼓励有时也会让人焦虑,更有人嚎啕大哭。父母望子成龙,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而学子们更是希望日后能够走的更远。一切,似乎都赌在了高考之上。 古人常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那是因为古代的读书是跟做官联系在一起的。一个穷酸秀才,家徒四壁。只要能够高中进士,就会有显赫之人主动送上金银珠宝,送上良田万顷,甚至招他为婿。如今的社会,在很多人看来充满着许多不公的这个社会,许多人都坚信:“没有高考,屌丝如何能够比得上官二戴,富二代~~~我们没有当官的老子,没有有钱的老子,那么我们只有靠自己了”高考的的确确是许多人的重要选择。 但是,看似公平的高考却并不是那么公平。你能把北京和新疆的考生混为一谈吗?你敢轻易让农村学子和城市学子比比吗?更不必说是那些从小就有名师辅导,上贵族学校,琴棋书画无一不通的“天 才”了。中国就是这样,越是地位高的团体,就越是使用着越多的教育资源,谁还记得边远山区中那些在残转破瓦中求学的儿童。 不得不说,有时,被有些领导称作公平的高考,我觉得就是一个笑话。既欺骗领导自己,又在愚弄国民。 因此,许多人希望能够进行高考的改革,甚至有人希望废除高考,这我就觉的有点极端了,高考毕竟是高考,承载着太多的东西,不能因为个人的喜好说废就废。如果想对高考进行改革,我想就必须了解他,关注他,甚至曾经参与过他。这不得不说是项巨大的工程呀! 不得不说,高考,真是让人又爱又恨,我似乎潜意识里就想将有关高考的记忆忘却,但,这又似乎不可能。

清华北大学霸的经典学习方法

清华北大学霸的经典学习方法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安排一下,学习时间以45分钟为一节,中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四节若为自习课也列入计划表内。 二、预习管理――争主动 1、读:每科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通读教材,对不理解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是你明天上课要重点听的内容。预习的目的是要形成问题,带着问题听课,当你的问题在脑中形成后,第二天听课就会集中精力听教师讲这个地方。所以,发现不明白之处你要写在预习本上。―建立预习本。 2、写:预习时将模糊的、有障碍的、思维上的断点(不明白之处)书写下来。――读写同步走。 3、练:预习的最高层次是练习,预习要体现在练习上,就是做课后能体现双基要求的练习题1到2道。做题时若你会做了,说明你的自学能力在提高,若不会做,没关系,很正常,因为老师没讲。 三、听课管理――重效益 听课必须做到跟老师,抓重点,当堂懂。听课时要跟着老师的思维走,

不预习跟不上。跟老师的目的是抓重点,抓公共重点,如:定理、公式、单词、句型……更重要的是抓自己个性化的重点,抓自己预习中不懂之处。事实证明:不预习当堂懂的在50%――60%左右,而预习后懂的则能在80%――90%左右。当堂没听懂的知识当堂问懂、研究懂。―建立听课笔记本 四、复习管理――讲方法 有效复习的核心是做到五个字:想、查、看、写、说。 1、想:即回想,回忆,是闭着眼睛想,在大脑中放电影。学生课后最需要做的就是是回想。此过程非常重要,几乎所有清华生、北大生、高考状元都是这样做的。学生应在每天晚上临睡前安排一定时间回想。 2、查:回想是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承认的最有效的复习方法,也是查漏补缺的最好方法。回想时,有些会非常清楚地想出来,有些则模糊,甚至一点也想不起来。能想起来的,说明你已经很好地复习了一遍。通过这样间隔性的2-3遍,几乎终生不忘。而模糊和完全想不起来的就是漏缺部分,需要从头再学。 3、看:即看课本,看听课笔记。既要有面,更要有点。这个点,既包括课程内容上的重点,也包括回忆的时候没有想起来、较模糊的“漏缺”点。 4、写:随时记下重难点、漏缺点。一定要在笔记中把它详细整理,并做上记号,以便总复习的时候,注意复习这部分内容。―建立复习本 5、说:就是复述。如:每天都复述一下自己学过的知识,每周末复述一下自己一周内学过的知识。听明白不是真的明白,说明白才是真的明白。坚持2~3个月就会记忆力好,概括能力、领悟能力提高,表达能力增强,写作能力突飞猛进。―此法用于预习和复习。

考上清华:越努力,越幸运_成长故事

考上清华:越努力,越幸运 *******1******* 2013年8月,我以全县中考第150名的成绩被县一高录取。 初入一高,发现这里与初中大不相同。哪怕高一刚开始,每一位同学都在很努力地学习。很多同学甚至早上四点半就起床了,看得我胆战心惊。 我无法四点半起床,天天咬碎了牙也只能做到六点起。带着早饭去教室吃,一边吃一边看昨天做错的题。 那时候我并没有什么宏大的高考目标,除了有点怕,有点自卑,剩下的就是把自己没懂的题目想明白,跟着MP3背英语课文,努力体会文言文和诗词的含义,仅此而已。 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发下来的时候我简直不敢相信——全班第3名,年级第78名。晚上我给父母打电话,故作冷静地说:“我考了班里第 3名”,其实内心有一种巨大的欢喜炸裂开来。

有的时候,你不需要表现出战斗力爆表的样子给任何人看,只是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学习、在努力、在提高自己,这就是真真正正的努力了。不久之后文理分科,我选择了理科。我是个军迷,将来想成为一名国防科技工程师。 期末的时候,我考了班里第10名,班级排名看起来有些退步,但我 并不难过。因为我确定,上一次的成功并不全是运气。我的付出,的确是有回报的。 说来奇怪,努力也可以上瘾,就是那种“思考——学习——掌握技能——做题更快、正确率更高——成就感爆棚——继续学习”的美妙循环。寒假我根本不想玩,依然沉浸在努力的快乐里,无法自拔。 高一下学期,我的成绩一直稳定上升,到高二开学已经排在年级二十名左右了。此时,我还没有想过考清华,因为我们县每三四年才会出一个考上清华或北大的学生。 高二时,我遇到了高中阶段最大的瓶颈:物理电学部分学得一塌糊涂。怎么判断电流的方向,电场线、磁感线到底怎么分布……我能怎么办?

高考语文 倒计时冲刺 专家谈高考写作题目

专家谈高考写作题目 特级教师解读对XXXX年高考写作题目的殷切期望与现实考量,根据课标作文题目应该遵循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 谈到对XXXX年语文高考试题的期望,第一条就是改变写作题目模糊的现状,给出简洁清晰的写作思维原点。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表达与交流中要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这应该是高中写作教学和高考写作题目的指导方针。 应该是为了体现《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吧,XXXX年起,由考试中心首创,进而在全国范围高考中推广给情景材料的写作题目。XXXX年全国十七个高考写作题目中,给情景材料的写作题目为十一个,另有五个给格言材料的写作题目。 历经七年全国范围的尝试,给情景材料这种写作命题的方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它的主要意义是使我们对写作本质和写作命题规律有了深入一层的认识,但我们也为此付出了七年写作阅卷无理的尴尬和写作教学失据的沉重代价。 给情景材料的写作题目,本意是为考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更丰富的立意角度,其初衷不能说不好。但是,这份好心是建立在一种封闭的写作观念之上的。而我们今天能够突破这种封闭陈旧观念的束缚,也正得益于对给情景材料的写作题目的反思。当然,给情景材料的写作题目也并非什么全新的探索,此前也曾经在高考中出现过,只是因为近七年来如此大规模的、固执的集中出现,并被命名为“新型材料作文”,才促使我们深入思考。 给情景材料的写作题目源于“写作常识观”。这种封闭陈旧的观念认为,写作题目形同一道常识答题,一个范围圈定。在这种观念的束缚下,又为了实现“给学生广阔的写作空间”的“新课标”要求,所以总要力图把题目的窗子做得宽阔点儿、漂亮点儿,于是就拓阔再拓阔这个圈子,由给标题,到给话题,到给情景材料。其实,给情景材料写作题目拓阔圈子的做法,无非是在扩大窗子,或者说泛化写作思维的原点,模糊思维腾跃的踏板。 我们应该树立“作文思维观”,作文题目是面向广阔生活的一个窗口,是写作

清华北大争抢高考状元,真是丢人现眼!!!

清华北大争抢高考状元,真是丢人现眼!!! 北大清华招生互相揭底,大费周章抢夺回来的状元,现实表明并没有社会期待的那样成功。 日前,艾瑞深研究院发布的《2015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称,高考“状元”进入职场后,成为出类拔萃的行业“顶尖人才”和“领军人物”偏少。在政界中,高考“状元”职业也发展相对普通,未出现省部级以上官员。 又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14年北大本科毕业生中,国内升学比例为46.35%,出国(境)留学比例为 32.65%,而清华的本科生国内升学比例为56.7%,出国(境)留学比例为25%。从两校学生的留学目的 地和高校看,美国常春藤名校所占比例最大。 如此之高的留学比例,表明北大清华这两所中国内地顶尖高校,难以留住优秀的人才。为何?正如钱理群教授批评的“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利己主义者’”。国外的名校,不仅体现在科研设备先进,还在于给予学生真正的人文培养上。 国家每年十几亿重金投入北大清华,力争将其建设为世界一流大学,二者实在不应该为了争抢生源,变得如此庸俗、市侩。反之,应当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科研,以及提升国际影响力上。 对于高校招生,教育部早有明确规定——高校“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学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 荡涤高校污浊之气,不妨重点先从招生制度改革做起,而北大清华更当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美国高校有奇招 美国是拥有世界名校数量最多的国家,最为人熟知的是常春藤盟校,除了成立现代大学的历史比较早外,这与它的招生制度息息相关。 美国教育实行分权制度,高校招生考试没有统一的行政管理机构,而主要由美国大学入学考试委员会、美国大学考试项目测试中心等民间团体组织和承办。民办机构为了自身的声誉、生存和发展,特别注重独立性与公正性,服务观念较强,不仅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职业信息等优质服务,还尽可能地为各中学、高校提供信息和服务。 在美国高校的招生标准中,涉及到很多项,但都不是像高考一样,完全通过应试来衡量,也不存在一考定终身。其录取新生的模式可以概括为:“学术综合考试+学业成绩+综合表现+面试考查。”

清华北大500名学霸的经典学习方法

清华北大500名学霸的经典学习方法,强烈建议收藏起来! 前言: 一定要认真的看完,只要掌握了这套学习方法,自己或孩子的成绩一定会有很大的提升,这个是毋庸置疑的。 考入清华、北大五百名学习的方法,无外乎具备以下五大法宝: 都有一个错题本 都有一个好题本 新课之前一定先预习 先复习后做作业 做作业要计时(限时训练) 学习的三要素:1.规范的学习行为; 2.良好的学习习惯;3.有效的学习方法。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有效的学习方法。有了规范的学习行为才能培养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三者是相辅相成的,规范的学习行为是前提,是基础。 实践证明:一个行为持续30天以上,就会形成稳定的行为,超过100天就可以形成习惯。 过程不变结果不变,过程改变结果巨变,过程合理成绩斐然! 学习能力的三要素又可分为八大学习环节,即学习管理八环节:1.计划管理;2.预习管理;3.听课管理;4.复习管理;5.作业管理;6.错题管理;7.难题管理; 8.考试管理 一、计划管理——有规律 1、长计划,短安排。在制定一个相对较长期目标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一个短期学习目标,这个目标要切合自己的实际,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实现的。达到了一个目标后,再制定下一个目标,确保一个目标一个目标的实现。 2、挤时间,讲效率。重要的是进行时间上的通盘计划,制定较为详细的课后时间安排计划表,课后时间要充分利用,合理安排,严格遵守,坚持下去,形成习惯。计划表要按照时间和内容顺序,把放学回家后自己的吃饭、休息、学习时间

普通学生的自述向着北大努力,我选择了不一样的高中三年

普通学生的自述:向着北大努力,我选择了不一样的高中三年! 我是刘畅之,一个彻彻底底成长在普通班的学生。 怀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悲壮心情,拖着一车教材和练习册,来长郡报到,我绝望地认为这就是高中生活的全部。开学后才发现,地狱的生活其乐融融,每天乐得像个傻子一样,这里跑跑那里看看,放学后和一帮同学横扫路边的小吃摊,课间时凑在一起谈论各自喜欢的歌手,成天玩得没心没肺,不知天高地厚。 这一年我十五岁,打网游,听苦情歌,追美剧追到发疯。 有一次班主任做了一个“你心目中理想的大学”的调查,我在问卷上毫不犹豫地填下“北京大学”这四个字,然后得瑟了好久,仿佛自己一只脚已经跨进了北大校门一样。当时我同桌填的是“清华大学”,他坚持认为清华比北大好,为此我还跟他吵了好久。那时候真的天真得以为考清华北大就像自己当初考长郡那样,只要高三熬熬夜,最后再来个百日大冲刺总会上来的。现在想来真是幼稚,清华北大怎么可能说考就考呢,如果当初不用功读书,只怕考湖大都会成问题。 开学后不久,那份可爱的闲情逸致一点点地被吞噬,我开始后悔初三那个暑假的无所作为,痛恨当初怎么就没报个预科班什么的,别的同学都是一副学过了的样子,而我还在为作业绞尽脑汁,从前可不是这样的啊。从前我可是学得轻松玩得自在,老师喜欢爸妈骄傲,作业在学校就能做完,晚上看看电视上上网,考试照样考得好,怎么突然就成了这个样子呢?数学的难度一下子来了个三级跳,定义域值域奇函数偶函数那都是什么跟什么啊?好几次我还因为做不出题哭鼻子,恨不得把《考一本》撕得稀巴烂,怒气过后,还是不得不很窝囊地回到座位上,继续冥思苦想。 就这样迎来了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在班级排名13,年级排名248,比想象中的要好,但并不是我想要的。同样是一个脑袋,凭什么别人的就那么好使?同样是一张卷子,凭什么有的人一路做下来顺风顺水还大呼过瘾,而我拼死拼活只能得一点步骤分?我是一个要强的人,我真的不甘心就这样落于人后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偶然的事情,但很多偶然里边都藏着必然。 高一上期期末考试,因为暴雪,不得不推迟到下学期开学。我们一家人在乡下过年,由于天冷,我一个人窝在房间里看书复习,扎扎实实从概念入手,课本上的例题被我做了一遍又一遍,辅导书上的题目被我扫得一干二净。题目做多了,一种成就感便油然而生,很多之前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东西回头再看,一下子豁然开朗。 开学前的考试,很多题我都有一种他乡遇故人之感,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如鱼得水,原来我也可以一张卷子做下来不喘气不卡壳。所以在得知自己考了班上第一名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觉得惊讶,开心倒是真的,回报竟然来得这样快。 正是这次考试给了我莫大的信心,激起了我学习的欲望。如果把人的学问比作一个圆,把圆外的空白比作未知,那么刚开始我只是一个小圆,因为对未知了解甚少,很容易感到满足。但渐渐地,当这个圆慢慢变大,我才发现,其实自己不知道的比知道的要多得多,并开始对探索未知充满了兴趣。

高考数学突破120分并非难事—数学专家谈高考

高考数学突破120分并非难事—数学专家谈高考 齐智华老师说:2005年高考数学命题的中心是数学思想方法,考试命题的有四个基本点:一,在基础中考能力,这主要体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由于,基础中考能力,所以要注重解题的快法和巧法,能在30分钟左右,完成全部的选择填空题,这是夺取高分的关键。二,在综合中考能力,主要体现在后三道大题。三,在应用中考能力,在选择填空中,会出现一、二道大众数学的题目,在大题中有一道应用题。四,在新型题中考能力。这“四考能力”,围绕着对中心就是考查数学思想。 网友:老师,请问今年的考试大纲数学变动最大的是哪一方面,与去年相比,试题的难度会增加吗?请你展望一下今年高考数学题的出题思路和方向及其难度与去年相比,与一模相比。请问有许多好的建议对仅有的40天复习安排。 齐智华老师说:数学考试大纲基本不变。主要更加强调考查能力,但能力几乎无法操作。而能力的中心是数学思想方法。所以,高考更加考查数学思想方法。与去年相比,试题的难度,全国卷要降低。因为去年全国高考试题过难,考试中心接受了各省的意见,适当降低试题的难度。 齐智华老师说:今年高考试题的方向和难度与一模无法相比,因为各地命题水平不一。在考前40天,复习建议如下:一、要抓住优化基础和专题综合训练,而不要搞四轮、五轮的复习。高考的复习就应该是三轮,一轮是优化基础,二轮是专题综合训练,在二轮中重点

复习主要知识交会点,分专题进行;同时,在各个专题中提炼五种数学思想,这五种数学思想是:1、猜证结合。2、化归。3、分类与分步。4、数形结合。5、函数与方程。 齐智华老师说:二、不要搞题海战术,要强化自我总结。每做一题都要总结,总结两点:1、数学基础是否熟练。2、数学思想方法有什么提高。在考前顶多做八套模拟题即可,不要做更多的题。做题应该越做越少,要有针对性,针对自己的薄弱章节,全力突破数学思想方法。 网友:请问老师,在最后的50天里,数学复习是应该注重前面的选择,填空和前三道大题,还是应该努力扣一些符合后面大题难度的难题呢? 齐智华老师说:回答你这个问题,主要要认识高考试卷的深层结构。高考试卷的结构十分明确,一共分成三段:第一段是选择,填空,这是基础题,应该夺得70分。基本上全部答对,顶多错两个小题,答题时间平时训练高要求自己,“一分钟一道题”!考试时争取30分钟答完全部填空选择,这样还有90分钟。 齐智华老师说:进入第二段是解答题的前三题,应争取答满40分。这样总共可得110分或100分。第三段是最后“三难”题,“三难”题并不全难,难点的分值只有12分到18分,平均每道题只有4分到6分。首先,应在“三难”题中夺得12分到20分,剩下最难的步骤分在努力争取。这是根据试卷的深层结构做出的最佳解题策略。 齐智华老师说:所以,只做选择,填空和前三道大题是不够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