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2018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鸦片战争[中英](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①背景: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②鸦片的危害:摧残身体;倾家荡产;政治腐败;战斗力下降。

二、林则徐禁烟★

①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②成果: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③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①爆发: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②经过: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③结果: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一、时间: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二、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三、《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四、1844年,中美、中法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五、影响:(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社会的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总结

一、鸦片战争爆发原因: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②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二、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1856-1860)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原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过程: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②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内容:⑴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⑵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⑶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③1860年,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奕,被迫签订《北京条约》。◆《北京条约》内容:⑴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⑵增开天津为商埠;★⑶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⑷赔款额大幅增加

【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影响★

★①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农民](1851-1864)

【一】原因★

①外因:西方列强的侵略②内因:阶级矛盾激化③个人:洪秀全

【二】金田起义★

①起义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②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三】定都天京★

①时间:1853年3月,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②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情况:没有实现(或不可能实现);③北伐西征:(1)时间:1853年。(2)结果: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四】天京陷落★

①天京事变:◆(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意图篡位。◆(2)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3)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②应变措施

◆(1)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③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④影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洋务运动[地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一、洋务派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口号:“自强”“求富”。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①时间:19世纪60年代;②口号:“自强””;③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二、教育方面:兴办新式学校

三、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①时间:19世纪70年代;②口号:“求富”;③创办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四、建立新式海陆军:◆①19世纪60年代起,开始组建新式洋枪队;②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

三支海军,其中以北洋舰队规模最大。

【三】洋务运动的影响★

★一、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二、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

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三、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中日](1894-1895)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一、背景:1894年,朝鲜发生东学党起义,日本乘机出兵朝鲜,蓄意挑起战争。

二、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这场战争被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三、战役概况:

杀害两万多中国人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二】《马关条约》的签订★

一、时间:1895年春

二、内容:(1)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2)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3)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4)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三、影响:使外国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三】瓜分中国狂潮

一、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后,沙俄联合法国、德国迫使日本放弃辽东半岛,列强以此为契机,掀起了抢夺利权、强租海港、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狂潮。

二、“门户开放”政策:(1)提出:1899年美国提出;◆(2)内容:承认各国在中国的“势力范围”和既得特权,同

时要求在各国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享有均等贸易机会;◆(3)结果:得到各国同意,“门户开放”政策反映出

美国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

§第6课戊戌变法[资产主义维新派]()

【一】公车上书★

一、背景:1895年春,《马关条约》的签订。二、人物:康有为,梁启超

★三、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二】维新变法思想的宣传★

一、代表: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影响最大。

(1)梁启超在《时务报》发表《变法通议》(2)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

【三】百日维新★

一、开始: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史称“戊戌变法”。

◆二、内容

(1)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3)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4)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5)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三、失败: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杀害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戊戌六君子,废除变法诏令。因变法只有103日,所以称为百日维新

四、影响: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第7课抗击八国联军[中英法美德日俄意奥](1900-1901)

【一】义和团运动

一、背景:19世纪末,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

二、性质: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三、口号:“扶清灭洋”。

【二】抗击八国联军★

一、背景:义和团运动的迅猛发展,引起了外国侵略者的密切关注。二、结果: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三、意义: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三】《辛丑条约》的签订★

一、概况: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德、俄日、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二、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③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外国军队驻扎在从北京到山海关的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

三、影响:①《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②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资产主义革命派](1894-1905)☆

【一】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一、总评: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二、革命活动:①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②1895年,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准备在发动广州起义。

【二】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一、背景: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②革命团体的成立:影响较大的有华兴会和光复会。

★二、成立:①◆目的: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②概况:1905年8月,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在日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③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④领导机构:选举孙中山为同盟会总理,创办《民报》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⑤地位: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三、三民主义:①内容:“民族”“民权”“民生”;②影响: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9课辛亥革命[资产主义革命派](1911)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一、萍浏醴起义:①概况: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发动萍浏醴起义。②影响: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二、安庆起义: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安庆起义),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准备在绍兴策应的秋瑾被捕遇难。

三、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最终失败。

四、黄花岗起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①领导人:孙中山、黄兴、赵声;②概况:1911年4月,黄兴提前举事,亲率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起义失败;③影响: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二】武昌起义(1911) ★

一、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二、过程:①夺取军械库;②进攻总督衙门;③武汉三镇取得胜利;④成立湖北军政府;⑤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三、影响: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②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资产主义革命派](1911-1912)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

一、成立:①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改用公历;②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二、影响: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是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一、背景: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与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方式早日实现共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宣布赞成共和,他即行辞职,并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二、过程:①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260多年的统治结束;②2月13日,孙中山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③袁世凯通电声明拥护共和,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三、条件: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孙中山提出了临时政府设在南京、新任大总统应到南京就职的条件。

四、后期:①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②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时间:1912年二、内容:①主权在民;②自由平等;③三权分立

★三、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一、背景:①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任内阁制;②宋教仁于1912年以同盟会为基础,组成国民党,并在国会选举中占据了明显优势;③1913年春,宋教仁遇刺身亡,幕后黑手直接牵涉到袁世凯。

二、概况:“宋案”发生后,袁世凯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孙中山和黄兴等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

◆三、结果: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孙中山、黄兴等被迫流亡日本。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一、举动:①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袁世凯解散国会;②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③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并可指定继承人;④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的支持。⑤1915年末,袁世凯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在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三】护国战争★

一、准备:①孙中山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爱国豪杰共同奋起,维护共和制度;②梁启超和他的学生蔡锷前往南方筹划讨伐袁世凯事宜。

二、爆发: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三、结果:①北洋军队人心涣散,节节败退;②不少省份宣布独立,脱离袁世凯政府,袁世凯众叛亲离;③1916年3月,袁世凯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

【四】军阀割据

一、概况:

二、影响:军阀为了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不惜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大小军阀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第12课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运动](1915)

【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一、兴起:①时间:1915年;②代表: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蔡元培;③兴起标志:陈独秀发表《敬告青年》;

④阵地:《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二】新文化运动的内容与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二、新文化运动的评价:①意义: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作用;②地位: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三】新文化运动“新”的声音:

①前期:

②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第13课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1919)

【一】五四运动的爆发★

一、导火线(即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爆发:①时间:1919年5月4日;②地点:北京;③爆发主力:学生;④作为:示威游行、罢课;⑤结果:北洋军阀政府出动军警镇压,逮捕了30多名爱国学生;⑥意义:揭露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行径

⑦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二】五四运动的扩大★一、背景:①陈独秀亲自起草《北京市民宣言》,号召北京学生、商人、劳工奋起斗争;◆②日本帝国主义在天津、上海、南京、汉口等地集结军舰,胁迫北洋政府取缔学生的爱国运动。

二、概况:①6月3日,北京学生再次走上街头,遭到军警镇压,先后有800多名学生被捕;②6月5日,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罢市风潮随即席卷全国十几个商业中心城市;★③工人阶级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

三、结果: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的学生,罢免曹汝霖等人的职务;②中国代表没有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一、性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二、影响:在这次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二十世纪新曙光-中共](1920)

【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

二、概况: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三、发展: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夏,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二、中共“一大”:①时间:1921年7月;②地点:上海;③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④主要内容:⑴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⑵中心工作: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⑶领导机构: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局书记。★⑤标志: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⑥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三、中共“二大”:①时间:1922年7月;②地点:上海;③主要内容:⑴最终奋斗目标:建设共产主义;⑵最低纲领: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④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一、背景: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二、开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

三、代表:1923年2月,京汉铁路工人举行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

四、启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

启示:

取其精华,取其糟粕

强大的敌人。

§第15课:北伐战争[共产党和国民党](1923-1928)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一、中共三大:①时间:1923年6月;②主要内容: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二、国民党一大:①时间:1924年1月;②地点:广州;③主要内容: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④意义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三、创建黄埔军校:①时间:1924年5月;②地点:广州黄埔;③领导: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为政治部主任;④历史功绩: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二】北伐胜利进军★

一.时间:1926年二、地点:广州

三、目的:推翻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的统治,实现全国的统一

四、领导: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五、主要战场:湖南、湖北六、主要战役: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役

七、英雄部队:叶挺率领第四军独立团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①时间:1927年;②反叛人物:蒋介石;③反叛地点:上海;④作为: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①时间:1927年4月;②地点:南京;③性质: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三、汪精卫召开“分共会议”:①时间:1927年4月;②地点:武汉;③影响:国共合作完全破裂,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四、再次北伐和东北易帜:①再次北伐: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继续北伐。②东北易帜:⑴时间:1928年;⑵人物:张学良;⑶影响:南京国民政府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中共-毛泽东、朱德](1927-1928)

【一】南昌起义★

◆一、背景:①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②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二、概况:①时间:1927年8月1日;②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③地点:江西南昌;

④意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一、八七会议:①时间:1927年8月7日;②地点:湖北汉口;③内容:⑴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⑵决定在秋收时节发动武装起义;⑶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二、秋收起义:①时间:1927年9月;②地点:湘赣边界;③领导:毛泽东;④旗帜:“工农革命军”⑤经过:秋收起义——文家市决策——三湾改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

三、井冈山会师:①时间:1928年4月;②领导人:毛泽东、朱德、陈毅;③结果:两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④任职: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⑤意义: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革命军队的开始,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序幕。

【三】工农武装割据:◆一、形成:土地革命、打土豪分田地、游击战争、武装斗争;

★二、古田会议:①时间:1929年;②地点:福建上杭县古田;③确立: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三、中华苏维埃政府成立:①时间:1931年②地点:江西瑞金;③建立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④首都:瑞金;⑤主席:毛泽东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1934-1936)

【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一、战略转移:①时间:1933年;◆②原因:⑴蒋介石调动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⑵由于当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上指挥上犯了“左”的错误。

③结果: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二、长征开始:①时间:1934年10月;②经过: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强渡乌江─攻克贵州

三、遵义会议:①时间:1935年1月;②地点:贵州遵义;③内容:⑴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⑵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⑶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⑷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④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过雪山草地

★一、四渡赤水:①意义: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

★二、巧渡金沙江:①意义:使红军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三、经过: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

【三】红军胜利会师陕甘★

一、会师陕甘:①时间:1935年10月;②队伍:红一方面军;③地点:陕甘革命根据地吴起镇。

二、长征胜利:①时间:1936年10月:②队伍: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一方面军;③地点:甘肃会宁;④意义:红军三大主力师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三、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①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②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③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

§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中日→共产党和国民党](1931.9.18-1936.12.12)

【一】九一八事变★

◆一、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原因:⑴大陆政策;⑵将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⑶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⑷蒋介石积极内战。

二、借口——柳条湖事件:①时间:1931年9月18日;②地点:沈阳;③简单经过:借口:柳条湖事件;战场:北大营、沈阳;④结果:东北三省全部沦陷;

三、后期:①日方:1932年,日本扶植早已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伪满洲国。②中方: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抗日义勇军,抗击日军的侵略;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展开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东北各抗日部队开始改编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与日军战斗在白山黑水之间。

四、九一八事变的影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

◆一、华北危机:①时间:1935年下半年;②方式:日本策动所谓“华北自治运动”;③目的:妄图使华北五省脱离中国版图。

★二、一二·九运动:①时间:1935年12月5日;②地点:北平新华门;③性质:爱国救亡运动;④口号:“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反对华北自治”“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⑤意义: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三】西安事变(双十二事变)★

一、背景: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②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张学良、杨虎城与红军停战,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③蒋介石亲赴西安威逼张、杨进攻红军。

二、爆发:①时间:1936年12月12日;②人物:张学良.杨虎城;③目的:为了逼迫蒋介石抗日;④经过:张、杨扣蒋,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三、结果:①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联蒋抗日,派全民族参加谈判。②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四、性质:爱国的“兵谏”

五、意义:①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②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中日](1937)

【一】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一、日本发动七七事变:①时间:1937年7月7日;②地点:北平卢沟桥;③发动者:日本;◆④简单经过: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遂向中国守军开火,中国守军奋起抗战;⑤影响: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二、中国军队的英勇抵抗:1937年底,北平、天津陷落。在平津保卫战中,赵登禹、佟麟阁将军壮烈殉国。【二】第二次国共合作★

◆一、背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

二、工农红军的改编:①队伍: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即八路军),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即新四军);②领导:⑴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⑵新四军:军长:叶挺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①时间:1937年9月;②意义:以国共为主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三】淞沪会战★

一、爆发:①时间:1937年8月13日;②原因:日军借口一名军官在上海虹桥机场被中国守军击毙,在上海挑起事端。中国军队奋起反击,淞沪会战爆发。

二、主要战役:①宝山保卫战(姚子青)、四行仓库战斗(谢晋元)

三、结果:1937年11月上海失陷

四、意义: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死打伤日军4万多人,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四】南京大屠杀

一、南京大屠杀:①时间:1937年12月13日;②原因:日军攻陷南京,国民政府迁往重庆,作为战时陪都;③手段:刺杀、活埋、砍杀、焚烧、杀人比赛;④结果:屠杀中国人300000

§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党](1938-1944)

【一】台儿庄战役★

一、原因:把山东半岛登陆的一部分日军,同津浦南下的日军会师台儿庄,合攻军事要地徐州,从而打通南北战场。

二、爆发:①时间:1938年3月;②地点:山东台儿庄;③指挥:李宗仁;④影响: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二】保卫大武汉★

◆一、原因:①武汉成为军事、经济、政治中心;②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就能支配中国”。

二、爆发:①时间:1938年6月-10月;②地点:武汉及武汉外围地区;③指挥:蒋介石;◆④战役:万家岭大捷;◆⑤特点:兵力最多、战线最长、牺牲最重,创抗战以来规模之最。⑥影响:使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方针彻底破灭。

三、后期: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三】第三次长沙会战

◆一、背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前两次长沙会战,日军未占领长沙。

二、爆发:①时间:1941年12月;②地点:湖南长沙;③意义:在国内外产生积极影响。

三、豫湘桂战役:◆①原因: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②爆发:1944年

§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共产党](1937-1940)

【一】平型关大捷★

一、背景:淞沪会战期间,日军入侵山西,企图占领太原。

二、爆发:①时间:1937年9月;②地点:山西平型关;③指挥:林彪;④队伍:八路军115

师;⑤影

响:⑴全国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⑵粉粹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二】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与发展

一、建立抗日根据地:①目的: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 建立抗日根据地,将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②代表:晋察冀、晋绥、晋冀豫、山东、苏南;③中心:陕甘宁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二、巩固抗日根据地:①军事上:开展人民游击战争:⑴战术:根据不同地形特点,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战法;②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③经济上:实行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三、评价: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三】百团大战★

一、背景:为了消灭抗日根据地,日军实行“囚笼政策”,依托公路、铁路,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蚕食。

二、爆发:①时间:1940年;②地点:华北;③指挥:彭德怀;◆④主要目标:破袭日军交通线,摧毁敌人交通线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⑤意义:⑴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⑵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⑶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中日(美苏)](1938-1945)

【一】全民族坚持抗战★

一、日本侵华策略的改变:◆①原因:日军战线过长、兵力不足、国内资源紧张;②表现:⑴对国民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⑵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⑶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③结果:亲日派汪精卫公开叛国,于1940年3月在南京建立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④措施:中国共产党坚持抗战,在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大生产运动。

二、全民族坚持抗战:①前提: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②表现:◆中国各民族、各政党、各政治派别求同存异,共同抗敌。⑴国民党:枣宜会战中,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⑵共产党:在反“扫荡”作战中,左权将军血洒疆场,◆⑶其他: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妇女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二】中共七大★

一、概况:①时间:1945年4月;②地点:陕西延安;③主要内容:⑴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⑵选举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⑶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二、意义:①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②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一、战略反攻:①时间:1944年到1945年初;②背景:德国在欧洲战场败局已定,日本在太平洋战场节节败退;

③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率先发起局部反攻;④高潮:⑴1945年8月,美国先后向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⑵苏联政府对日本宣战,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⑶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号召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打败日本侵略者。

二、结果:①投降:⑴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⑵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②意义:中国抗日战争经历了14年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的奋战,取得了最后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第23课:内战爆发[共产党和国民党](1945-1947)

【一】重庆谈判★

一、前期:①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人民渴望和平,但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②目的:⑴国民党: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在政治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⑵共产党: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二、开始:①时间:1945年8月-10月;②地点:重庆

三、结果:国共双方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四、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①时间:1946年1月10日;②地点:重庆;③意义:重庆谈判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

一、内战爆发:①时间:1946年6月;★②标志: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

二、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①全面进攻: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②重点进攻: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一、“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

二、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①战略战术:自卫战争;②主要方式:运动战;③主要目标:歼灭敌人有生力量;④作战原则: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三、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①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②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③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产党和国民党](1947-1949)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一、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二、措施:①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②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三、影响: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

物力

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一、挺进大别山:①时间:1947年夏;②指挥:刘伯承、邓小平;③队伍:晋鲁豫解放军主力;④影响: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⑤结果:被迫国民党军队主力退守,进行被动防御作战,

二、三大战役:①辽沈战役:◆⑴时间:1948年9月-11月,◆⑵指挥:林彪、罗荣桓,◆⑶队伍:东北人民解放军,★⑷作用:解放东北全境;②淮海战役:◆⑴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⑵指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等,◆⑶队伍: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⑷作用: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③平津战役:◆⑴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⑵指挥:聂荣臻、罗荣桓、林彪,◆⑶队伍:东北人民解放军和华北人民解放军,★⑷作用:华北全境基本解放。★④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三、渡江战役:①时间:1949年4月;②结果: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扩展:1.解放战争的战斗阶段:①战略防御:⑴时间:1946年6月-1947年6月,⑵标志:转战陕北;②战略进攻:

⑴时间:1947年7月-1948年9月,⑵标志:刘邓挺进大别山;③战略决战:⑴时间:1948年9月-1949年4月,

⑵标志: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萌发:①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②初步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③出现热潮:辛亥革命后;④原因:⑴外国人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的刺激,⑵状元实业家张謇回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许多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的道路。

二、“短暂的春天”:①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②原因:◆⑴内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出现,海外华侨也回国创业,⑵外因:一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三、再度受挫:①原因: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同时还受到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②代表:荣氏兄弟、卢作孚和侯德榜

四、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①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③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近代交通事业的发展:①传入: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②作用: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

二、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变化:①强令男子剪掉辫子;②劝禁女子缠足;③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④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

三、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扩展:中国近代铁路之父-詹天佑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 【一】新式教育的发展★

一、新式学堂的创办:①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

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

二、建学制,废科举:①1905年:清政府谕令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

三、新闻出版业的发展:★①报刊:⑴《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⑵作用: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②商务印书馆:⑴创办:1897年在上海创办。⑵地位: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二】文学艺术的成就★

一、文学、艺术家及代表作:

例题集:

1.小明国庆节期间去郊游,发现一块石碑上写着“民国八年立”,该石碑立于(C)

A.1917年 B.1918年 C.1919年 D.1920年

2.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的重要城市是(B)

A.太原

B.延安

C.长沙

D.台儿庄

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B)

A.重庆谈判 B.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C.共央转战陕北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三大战役按开始时间排列正确的是(D)

①平津战役②辽沈战役③淮海战役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人教版八上历史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注意打“★”为中考说明要求掌握的重点。 第1课鸦片战争 一、知识结构: 1、时间:1840.6—1842.8 2、侵略者:英国 3、根本原因: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4、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虎门销烟 5、结果:签订《南京条约》 6、影响:见“重点内容提要2” 二、重点内容提要: 1、简述《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⑴时间:1842年 ⑵签订国:英国侵略者和中国 ★⑶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宁波、福州、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鸦片战争的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知识结构: 1、时间:1856.10—1860.10 2、侵略者:英法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原因: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4、主要罪行: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⑵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5、结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 二、重点内容提要: ★1、火烧圆明园: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 ★2、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详见第8页表格。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 ⑴1865年,阿古柏率兵入侵新疆,自立为汗。英俄两国支持阿古柏伪政权,妄图分裂新疆。 ⑵左宗棠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 2、经过: ⑴1876年,左宗棠率清军分三路进入新疆。 ⑵他采取“先北后南,缓进争战”策略。 ⑶先收复乌鲁木齐附近地区,然后进攻吐鲁番,挺进南疆。 3、结果: ⑴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⑵19世纪80年代,通过外交努力,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国收回伊犁,但是损失了中国西部的一块土地和大量赔款。 ⑶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4、历史意义:巩固了祖国的西北塞防,捍卫了祖国的领土和主权。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一、知识结构: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二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课鸦片战争 一、林则徐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 2、时间:1839年6月3日至25日 3、经过:19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派人暗访密查,缉拿烟贩,并强迫外商交出鸦片二百多万斤。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4、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危害:①白银外流,清政府财政危 机②银价上涨,加重百姓负担③腐蚀统治机构④危害中国人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5、道光帝为什么下令禁烟: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严 重威胁清皇朝的统治 6、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 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南京条约》 1、背景:1840年6月,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 2、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扩大海外市场和殖民地; 3、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 4、标志:英国舰队开到广东海面,实行挑衅 5、1941年初,英军占领香港岛

6、相关人物:林则徐、关天培(广东水师提督,最后战死在炮台上)、道光帝、琦善(直隶总督,英军攻陷浙江定海、继续北上直逼 天津时被道光帝派去与英军谈判) 7、结果:1842年8月,中国战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 近代史的开端。 10、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11、近代的被迫开放通商港口与现代的改革开放有什么区别: ①近代的通商口岸,是在外国列强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情况下,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被迫开放的; 今天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 经济体制改革,实行改革开放的情况下实行的 ②近代通商口岸是西方国家为倾销产品、掠夺原料强迫中国开放的; 今天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是为引进外国资金和技术,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而实行的③近代通商口岸是被侵略的产物;经济特区和 沿海开放城市是主动开放的产物。 ④近代通商口岸使中国受到侵略和掠夺;而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 城市却为中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一)知识梳理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原因: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839年6月3日 过程:1839年6月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进行暗访密查,缉拿烟贩,收缴鸦片。6月在虎门海滩销毁鸦片。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 影响: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P3 2.鸦片战争的爆发 英国发动鸦片的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开辟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P1。P1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P3 结果:1842年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其内容是: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P4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时间:1856.10-1860.10 侵略者: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结果:占领北京后,火烧圆明园。P6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其中《瑷珲条约》是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P8表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 时间:1851-1864年 领导者: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过程: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颁布《天朝田亩制》。天京事变标志着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天京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 的失败。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1894年,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发动侵华战争。 时间:1894——1895年本在 主要战役:黄海海战邓世昌率领致远舰冲向敌舰与200余名战士壮烈牺牲。 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结果: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其内容:清政府割让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地化程度。P17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背景: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了镇压义和团的反帝爱国运动P20 侵略者:英、美、俄、日、法、德、意、奥 时间:1900.6——1901年, 过程:义和团奋勇抵抗,侵略军被义和团围困于廊坊,狼狈逃回天津,8月中旬攻占北京,所到之处,无恶不作烧杀抢劫。 结果: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其内容: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影响: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22 单元小结: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1901年《辛丑条约》,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条约内容分别P4,P17,P22) (一)知识梳理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6——9课) 第6课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目的:为了镇压农民起义,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代表人物: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地方)P25 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 1

2018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早期的人类——北京人 一、元谋人 1、我国最早的人类 2、时间:距今约170万年 3、地点:云南元谋县 4、生产生活:会制造工具,知道用火。(人与动物最主要的区别的 是能否会使用工具) 二、北京人 1、时间:距今约70万——20万年 2、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上 3、生产生活:能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天然火,并且还会长 期保存火;使用简单的语言;过群居生活。 4、北京人的特征: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 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保留着猿的某些特征)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3、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 的根本区别。 1 梁程安整理东津一中2017年9月

第二课原始农耕生活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距今约6000年 2、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东部半坡村一带 3、住所:半地穴式圆形房屋(优点:防风沙,抵挡风雨,可取暖) 4、农业:以粟为主 5、手工业:制造彩陶、纺织、制衣 6、畜牧业:猪、狗等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时间:距今7000年左右 2、地点:长江流域,浙江余姚 3、住所:干栏式房屋(优点:防潮通风,防蛇虫鼠疫,防洪水猛兽) 4、农业:以水稻为主的水田农业,以骨耜耕种。 5、手工业:陶器,简单玉器,原始乐器骨哨,象牙雕刻 6、畜牧业:猪、狗、水牛。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发现我国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2、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3、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4、原始农业由最初的“刀耕火种”,发展到耒耜等翻土工具进行耕 种,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 5、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 始农业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 2 梁程安整理东津一中2017年9月

八年级上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 总结 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 知识点1 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鸦片走私: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了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泛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灾难。 林则徐禁烟:1838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被当众销毁。 虎门销烟的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知识点2 英国发动浸略战争 原因:根本原因一一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借口)—中国的禁烟运动。 时间:1840年6月至1842年8月。 经过:英军封锁珠江口→攻陷浙江定海,直趋天津→道光帝派琦善与英军谈判→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攻虎门、广州→占厦门、定海、宁波→1842年进犯吴淞→占镇江→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 民族英雄:关天培等战死虎门,陈化成在吴淞力竭牺牲。 结果:战争终以清朝的失败结束。 知识点3 《南京条约》的签订 签订: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 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 《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从中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 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美法扩大侵略权益: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 法国分别签订中美《望厦条约》和中法《黄埔条约》。 鸦片战争的影响: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 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知识点1 英法再次发动俊华战争 原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 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侵略者:英法组成联军,俄、美支持。 借口:“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经过:1856年10月,英军炮轰止广州,挑起战争 →次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逼 近天津。 签约:《天津条约》1858年,清政府 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西 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汉 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船和 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清政府与英、 法、美签订,被迫承认鸦片贸易的合法化。 知识点2 火烧圆明园与《北京条约》的 签订 背景: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 受阻,再次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0主 童逃往承德避暑山庄。 史实: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对北京 西北郊的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 大肆抢劫,之后放火烧毁。 签约:奕?被迫与俄、英、法、美交换 了《天津条约》 批准书。并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 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承认《天津条 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 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赔款额也大幅增 加。 知识点3 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沙俄割占中国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 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 万平方千米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第二次鸦片 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画线部分是重点,背熟,未画线部分用心看即可) 第一课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原因: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2、时间(1840年------1842年) 3、鸦片战争结果:清朝战败,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时间?(1842年)内容? (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5鸦片战争影响?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6、(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7、(《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8、虎门销烟时间是1839年6月。林则徐是(民族)英雄。他是禁烟第一人。 9、通过鸦片战争的学习吸取的教训(落后就会挨打) 10、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是在(《虎门条约》)。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1、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西方列强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是(主犯:英法帮凶:美俄)。 3、火烧圆明园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时间是(1860年),侵略者是(英法)。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侵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5、中国近代史上割地最多的条约是(《瑷珲条约》)。 6、将九龙司地方一区割給英国的是(《北京条约》)。

第三课太平天国运动 1.太平天国运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 2.太平天国运动开始标志(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3.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的标志是(永安封王)。 4.1853年定都(天京),是原来的南京。太平军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5.太平天国运动中颁布的两个纲领性文件是(《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但都没有实行。 6.太平天国运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是(西征)。 7.太平天国运动运动的转折点是(天京事变)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1864年,天京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历史意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朝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单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单 元)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 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第1课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走私鸦片 背景:英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毒品贸易可以牟取暴利。 目的: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扭转贸易逆差。 危害:经济上,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政治上,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军事上,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 虎门销烟 背景:鸦片的输入,给中华民族带来深重的灾难。 时间:1939年6月地点:广州虎门领导者:林则徐 措施:明察暗访,缉拿烟贩,收缴鸦片,销毁鸦片。 结果:将缴获的230多万斤鸦片在虎门海滩销毁。 意义:维护了中华民族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

侵略的坚强意志。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鸦片战争 原 因 根本原因: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和倾销商品直接原因:以中国的禁烟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起讫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初 结果:清政府战败求和,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战败的原因:清王朝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以及社会制度落后,清朝统治者策略失当。 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南京条约 时间:1842年8月 内 容 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 赔款:赔款2100万银元 五口通商: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协定关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

商定 启示 ①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②国家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原因:英、法两国为了扩大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经过:1856年10月,英国首先挑起战争,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为帮凶,炮轰广州,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1858年签订《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再次出兵,攻占天津,进逼北京,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 沙俄侵占我国大片领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共150多万平方千米。 不平等条约名称及签订时间 割占领土范围 割占领土面积 《瑷珲条约》 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0多万平方千米 《北京条约》

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1-5课) 一、主要的侵华战争 1、鸦片战争(道光帝时)时间:1840-1842年 背景:鸦片输入目的――英为了改变中英贸易中的不利地位 禁烟运动――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虎门销烟 结果:1841年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订《南京条约》 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时)时间:1856-1860年 罪行:1860年10月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结果:与英、法分别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3、甲午中日战争(光绪帝时)时间:1894-1895年 背景:1894年日本出兵占领汉城 经过:1894年在朝鲜开战,邓世昌在黄海之战中牺牲 罪行:日军在旅顺进行大屠杀;1895年日军占领威海卫,北洋海军全军覆没。 结果: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台湾爱国志士徐骧、刘永福打击日军,反对割台 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光绪帝时)时间:1900-1901年 背景:义和团运动的发展威胁帝国主义在华权益 经过:1900年英俄德美日法意奥八国联军从天津攻入北京 结果:1901年清与英俄德美日法意奥、比利时、荷兰、西班牙11国签订《辛丑条约》 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清政府完全成为在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签订的主要条约 条约名称签订时 间 战争、签订双方内容影响 《南京条约》1842年鸦片战争、中英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 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中国开始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 《马关条约》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 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 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 辟通商口岸。 大大加深 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 程度。 《辛丑条约》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 争 英、俄、德、美、 日、法、意、奥、 比利时、荷兰、西 班牙11个国家 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 等税收做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 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 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 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 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 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中国完全 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 建社会 三、中国人民反封建反侵略的斗争(农民阶级) 1、太平天国运动(反帝反封)1851-1864年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全册)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中国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一、元谋人 1、发现地点:云南省元谋县; 2、生活年代:距今约170万年; 3、生活情况:能制造工具,知道用火; 4、发现意义: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二、北京人 1、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2、生活年代:距今约70万—20万年; 3、体貌特征:上肢与现代人相似,能够直立行走,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使用打制石器、木棒;(生产工具) 4、生产生活状况采集、狩猎; 会使用天然火,会保存火种; 5、社会组织:过群居生活,原始社会。 6、地位: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三、山顶洞人 1、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三万年; 2、体貌特征:已经具有现代人类的特征; 3、生产工具:磨已掌握钻孔光技术和磨制技术(骨针); 4、观念:已经有了审美的观念。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我国古代关于农耕的传说: (1)伏羲氏:结网捕鱼,创立八卦; (2)神农氏:教民播种,尝遍百草。 一、半坡人的生活和河姆渡人的生活: 二、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约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 2、兴起地区:黄河、长江、淮河等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 4、意义: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看图:课本第6页半坡居民原始复原图和第8页河姆渡居民复原图: (1)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干栏式房屋呢? 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因为南方地区潮湿温热,既能通风防潮,又可防蛇虫之害。 (2)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半地穴式房屋?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旱寒冷,风沙大,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风挡雨,又可以保暖。 (3)两种房屋结构的不同,是由什么决定的,说明了什么? 是由不同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决定的。说明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与自然协调发展,已经能够适应自然环境。 (4)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人类的生产生活必须要顺应大自然的规律,做到因地适宜、科学合理。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完美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中国历史第一册 第1课祖国境内的原始居民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想一想,北京人是怎样得到火的? 雷电起火,堆积物高温起火。 2、远古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内容我们都是怎样认识到的? 通过考古学家考古,对远古人类遗址的残留物或骨化石进行鉴定、分析得到的。 【重点考点】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3、(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还会制作骨针。 4、(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5、人类是由古代(类人猿)进化而来的,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6、简答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 ①.北京人的模样保留猿的某些特征,而山顶洞人则与现代人基本相同. ②.北京人只会打制粗糙石器,山顶洞人则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③.北京人只能使用天然火,而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 ④.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山顶洞人则生活在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里。 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知识要点】 [难点解析]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活上有哪些进步? 河姆渡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他们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还饲养了家畜,会制作陶器,并能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2、大汶口的墓葬里,为什么有了随葬品?

大汶口时期,农耕经济有了很大发展,财富增多,氏族首领凭借权力拥有较多财富,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人死后,私有财产随葬,企图继续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重点考点]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方式是(定居)生活。 2、河姆渡居民居于(长江)流域,受湿润气候影响,居民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于(黄河)流域,属内陆地带,干旱地区,受气候影响,居民多住(半地穴)式房屋。 3、河姆渡居民开始种植(水稻)半坡原始居民开始种(粟)。 4、列举我国原始农耕时代几项世界性贡献(之最)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2)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3)我国是世界上很早就种植蔬菜的国家。 第3课华夏之祖 【知识要点] 1、炎黄战蚩尤----涿鹿之战 2、华夏民族的形成 (1)黄帝和炎帝部落结盟,形成日后的华夏族。 (2)后人称自已为“炎黄子孙,华夏儿女”。 3、“人文初祖”-----黄帝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还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相传嫘祖发明养蚕缫丝,仓颉发明文字,伶伦编乐谱。 4、“禅让”制度---推举部落联盟首领做继承人的做法。 5、夏朝的建立----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奴隶制王朝) (1)时间:公元前2070年 (2)建立者:禹(从部落联盟首领变为奴隶制国家的国王) (3)标志: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 [难点解析} 1、你觉得尧、舜、禹有什么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尧生活简朴、克已爱人,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与人民同甘共苦、无私奉献。 2、世袭制与禅让制有何区别? 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推举联盟首领的办法,开始于尧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时。王位世袭制是指一个家族世世代继承王位或帝位,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的制度。它的确立是我国从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一个重要的历史变革。 [重点考点】 1.炎黄战蚩尤的战役是(涿鹿之战)。 2.(黄帝)被称为“人文初祖”。 3.我国历史第一个王朝是(夏朝),建立于公元前(2070)年,建立者是(禹)。 4.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夏朝的建立). 5.尧舜禹时期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是(禅让制)。 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知识要点] 一、夏、商、西周三朝更替表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八年级上册人教版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的内容,具体内容:历史知识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对于同学们来说,就是要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了,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内容标... 历史知识是我们认识和了解世界的方式之一,对于同学们来说,就是要掌握相应的历史知识了,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一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内容标准】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的事迹。 (3)了解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基本史实。 1.简述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侵略史实 1860年,英法两国借口换约受阻,再次大规模出兵。英法联军相继攻陷大沽、天津, 10月,攻占北京。英法侵略者闯入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疯狂劫掠园中珍宝。洗劫过后,侵略者又放火烧园。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宏伟华美的圆明园变成了一片废墟。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认识:①落后就会挨打;②战争破坏了人类文明;③国家: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④个人:勿忘国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强大

作出贡献等。 2.简述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的侵略史实。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利用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的机会,采取先武力强占中国领土,然后强迫清政府签订条约的卑劣手段,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l50多万平方千米。 时间 条约名称 割占领土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内容标准】 (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剧的关系。 1.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 1894年9月,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激战中,致远舰多处中弹,舰身严重倾斜。邓世昌毅然下令,开足马力,直冲敌舰,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日舰慌忙躲避,同时施放鱼雷,击中致远舰。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精神:反抗外敌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利益,不怕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 2.简述《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说明《马关条约》与中国民族危机加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

初一历史知识点归纳梳理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距今约 170 万年。北京人距今约 70-20 万年,保留猿的特征, 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打制石器。最早掌握人工取火技能的是——山顶洞人。 3. 华夏之祖

禅让制: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其基本原则是“选贤与能”。 禹死后,把王位传给他的儿子启,使世袭制度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建立。约公元前 1600 年,汤战胜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公元前 1046 年,商、周在牧野大战。商灭,武王建立周朝,定都镐,又称镐京,历史上叫西周。 1.公元前 770 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2.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令,逐步成为春秋第一霸主。 3.公元前7 世纪后期,晋楚双方城濮大战后晋文公 成为中原霸主。百年后,楚庄王做了中原霸主。 4. 相关成语:一鼓作气、退避三舍、问鼎中原、一鸣惊人、卧薪尝胆 5. 争霸实质:为了争夺土地、人口和支配别国的权力,获取周天子过去享有的政治经济特权。 6. 争霸影响: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但诸侯国减少,民族交往增多,客观利于国家统一。 1.战国七雄按东南西北到中间的顺序排列为齐、楚、秦、燕、赵、魏、韩。 2.发生于公元前 260 年,秦、赵之间决定性战役是长平之战。长平之战使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国。 3. 相关成语:围魏救赵、纸上谈兵、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朝秦暮楚、合纵连横

八年级历史上册必背知识点填空(全册)(人教版)解读

八年级历史上册基础知识测试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 ____成为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打开中国市场,牟取暴利,英国就向中国走私鸦片,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贸易逆差。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灾难,林则徐上书 _____请求严禁鸦片。 (2 经过:______年 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的鸦片在 ______海滩当众销毁。 (3 影响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 显示了 2、鸦片战争(1840— 1842年 :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为了 _________,推销工业品, 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 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______________。 (3结果:清政府战败,签中英《南京条约》。时间:________,主要内容 ; A 、割____给英国; B 、赔款 ______; C 、开放 ____、 ____、 _____、 _____、 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 D 、 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影响: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从 _____社会逐步沦为 ,是中国 ______的开端。 (注:因为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注:半殖民地指形式上独立,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帝国主义控制和压迫。半封建是指原有封建经济遭到破坏,有了资本主义因素。 (5失败原因:客观上:英国强大,蓄谋已久;主观上:清政府腐败无能,闭关锁国。根本原因是腐朽的 ______抵抗不了 ________的进攻。

(6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注:言之有理即可。如:中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 10月 -1860年 10月 英法联军为 _____________,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 1860年 10月 ______火烧圆明园。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____趁机割占中国 ____ 和 _____领土 1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是《 _______》 ,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60多万平方公里。 (结合第 8页表格和第 9页图掌握 5、 1851年, ______在广西 ____村发动起义,建立太平天国,定都 对峙 ,起义军称“太平军” 。太平军在 ______大败洋枪队; 1862年,太平军在 ____的一次战斗中,击毙洋枪队的头目美国人 ____。 6、左宗棠收复新疆(大将筹边尚未还, …… .. (1背景:1865年 ____入侵新疆 (英法支持 ,首先占领 ________,1871年,俄国侵占_______。 (2 过程:1876年 ______率清军进入新疆。采取 "______、 ______"的策略 , 首先收复 ___,最后收复了除 ____以外的新疆地区。 19世纪 80年代初中俄签约,中国收回伊犁。根据左宗棠的建议, 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3 作 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甲午中日战争(1894、 7-1895、 4 (注 :应联系日本明治维新,还可与世界史相联系, 19世纪末 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加大对外扩张,发动对中国的战争,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新版八年级上下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 中国近代史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19年的五四运动 这中国近代历史发展有三条基本线索:(1)世界资本主义的侵华战争;(2)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斗争;(3)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近代化道路。 一、背景:欧美资本主义的迅速崛起,清朝封建统治的日趋衰落。 二、原因 1、P.2根本原因:19 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迫切要求开拓国外市场。 2、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6.3---25 广州) 3、其它原因:①在正当的中英贸易中,白银大量流入中国。②吸食鸦片可以使人上隐,鸦片贸易可以获取暴利。 3、林则徐虎门销烟(1839.6.3——25) (1)P.3原因:鸦片贸易对中国的危害:财政危机;军队战斗力削弱;官吏腐败;百姓家破人亡。 (2)P.3意义:1839年6月3日,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成为无愧的民族英雄。(淮安人关天培虎门抗敌) 三、★★P.4结果:清政府战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主要内容如下(割地、赔款、开五口、协关税)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四、失败的根本原因: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和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五、★★P.5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一、P.7根本原因:西方资本主义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二、实质:是鸦片战争的继续和扩大。 三、列强侵华罪行 1、P.7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洗劫了中国许多珍贵文物(总值超过六百万英镑)。 (十二生肖铜兽头) 2、P.8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四、结果:中国的领土和主权遭到进一步破坏。 五、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六、P.10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由美国人华尔统领的“洋枪队”,太平军在青浦大败洋枪队,1862年9月在浙江慈溪击毙华尔。 第3课收复新疆 一、新疆以前的历史 1、(七上P.83)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新疆正式隶属中央管辖,成为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唐朝时在新疆设置安西都护府(唐太宗)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 3、(七下P.111)清朝乾隆帝时平定了大小和卓分裂祖国的叛乱,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包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P.12背景:阿古柏侵占新疆,西北塞防告急;俄英勾结阿古柏,共同破坏中国主权。 2、P.13概况: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1878年除伊犁外,新疆重新回到祖国怀抱,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3、意义:左宗棠收复新疆,使新疆地区不再受外敌侵占,维护了祖国统一,符合中华民族利益。 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一、根本原因: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强大起来,走上了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道路。 二、P.16导火线:日本侵占朝鲜 三、主要战役:黄海大战、威海卫战役、辽东半岛战役。 四、P.16典型事例:黄海大战中的邓世昌(“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1894年9月黄海海战中,北洋海军致远舰管带邓世昌,沉着指挥,在船身严重倾斜的情况下,勇撞日舰“吉野”,以身殉舰。 五、★★结果:中国战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P.17内容:A、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款白银二亿两;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增开通商口岸。 六、失败的根本原因:中日社会制度的差距和清政府的腐败、落后。 七、P.17甲午战争的影响: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化程度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背景:①根本原因: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世界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度,政治经济发展出现不平衡,开始了新一轮的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 ②导火线:义和团提出“扶清灭洋”,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 二、P.20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1900年8月中旬) 三、★★P.21---22《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1)内容 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外国人控制中国海关长达半个多世纪) ②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2)P.2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给中国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负担,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从此, 府完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6课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1、P.28背景和原因;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国门,清政府内外交困,中国的部分开明地主开始睁眼看世界,他们在同外国资本主义的交往中,深刻感受到中西之间的经济和军事差距。 2、思想基础:“师夷长技以制夷”(魏源) 3、P.28时间: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2019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期末知识点总结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鸦片战争[中英](1840-1842) 【一】鸦片走私与林则徐禁烟 一、鸦片走私 ◆①背景:在正当贸易中,中国处于明显的出超地位。为改变这种不利局面,英国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 ◆②鸦片的危害:摧残身体;倾家荡产;政治腐败;战斗力下降。 二、林则徐禁烟 ★ ①时间:1838年底,道光帝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②成果:1839年6月3日至25日,林则徐将收缴的鸦片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③意义: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 ★ ①爆发:1840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 ②经过: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③结果:1842年8月初,英军到达南京下关江面。清政府向侵略者屈服。 【三】《南京条约》的签订 ★ 一、时间:1842年8月,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二、内容: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五处为通商口岸;②割香港岛给英国;③赔款2100万银元;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三、《虎门条约》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租地建房的权利。 ◆四、1844年,中美、中法分别签订《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扩大了侵略权益。 ★五、影响:(1)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社会的中国不再享有完整独立的主权,自然经济遭到破坏, 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四】总结 一、鸦片战争爆发原因:①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②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二、中国近代史给我们的教训:落后就要挨打,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第2课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1856-1860)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 ★ ★一、原因: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直接原因:“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二、过程:①1856年10月,英军炮轰广州,挑起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②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逼近天津。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签订《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内容:⑴西方列强获得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⑵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⑶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 ③1860年,英法借口换约受阻,占领天津,进逼北京,10月,英法火烧圆明园,控制北京城,奕,被迫签订《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内容:⑴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⑵增开天津为商埠;★⑶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⑷赔款额大幅增加 【二】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三】影响 ★ ★①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农民](1851-1864) 【一】原因 ★ ①外因:西方列强的侵略 ②内因:阶级矛盾激化 ③个人:洪秀全 【二】金田起义 ★ ①起义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洪秀全称“天王”。◆②永安建制:攻克永安后,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诸王均受东王节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三】定都天京 ★ ①时间:1853年3月,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②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实际情况:没有实现(或不可能实现);③北伐西征:(1)时间:1853年。(2)结果: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四】天京陷落 ★ ①天京事变:◆(1)原因:定都天京后,领导人开始享乐腐化,争权夺利。1856年秋,杨秀清意图篡位。◆(2)结果:杨秀清被杀,韦昌辉被处死,石达开率部出走。(3)影响: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②应变措施 ◆(1)洪秀全封洪仁玕为干王,总理朝政;提拔陈玉成 、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先后取得浦口、三河大捷,但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军事上的不利局面;(2)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未能付诸实践。 ★③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④影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第4课 洋务运动[地主](从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一】洋务运动的兴起 ★ 一、洋务派代表人物:恭亲王奕?(中央)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二、口号:“自强”“求富”。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 ★ 一、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