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计量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_省略_A股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经验证据_陈骏.caj

公允价值计量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_省略_A股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经验证据_陈骏.caj
公允价值计量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_省略_A股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经验证据_陈骏.caj

一、引言

关于财务会计计量属性的争论由来已久,纵观近百年的会计发展历史,每一次经济环境的巨大变

化无不伴随着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废止或启用的会计变迁。1929年美国股市的萧条,使得监管当局和准则制定机构对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会计原则更加

财务与会计

2013年5月第35卷第5期

May.,2013Vol.35No.5

Joumal of Shanxi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收稿日期]2013-04-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202172);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SJ D 630054);江苏省“青蓝工程”资助项

目(苏教师[2012]39号)

[作者简介]陈骏(1978-),男,江苏泰州人,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副教授,厦门大学会计系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是资本市

场中的会计和内部控制问题。

公允价值计量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吗

(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江苏南京211815)

——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经验证据[摘要]以我国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研究背景,从会计稳健性的研究视角,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是否对会计信息可靠性产生影响,以此来评价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2001年至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存在会计稳健性,2006年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没有显著降低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这一结果表明,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经历了引入、回避、再次重新引入的过程后,准则制定者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审慎考量与应用,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稳健性;会计信息;可靠性[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56(2013)05-0114-11

Does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Reduce

the Relia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EmpiricalEvidenceBasedontheAccountingConservatismoftheShanghaiand

ShenzhenA-shareListedCompanies

CHENJun

(SchoolofInternationalAuditing,NanjingAuditUniversity,Nanjing211815,China)

Abstract :On the background of re-introducing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nto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of our country,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lication of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s on the relia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ing consequences of 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There is accounting conservatism in Chinese listed companies from 2001to 2010,and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corporate accounting conser -vatism when inducing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n 2006.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eful conside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by accounting standard setters help to improve the decision -making usefulnes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after the process of introducing,evasive and re-introducing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Key Words :fair value;accounting conservatism;accounting information;reliability

114··

DOI:10.13781/https://www.360docs.net/doc/549452880.html,ki.1007-9556.2013.05.010

重视。在历史成本模式无法及时和如实反映公司拥有的资源而备受诟病的背景下,1978年FASB提出了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这一财务会计目标的转变,导致了准则制定中大量引入有别于历史成本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01年股票市场的巨大冲击以及会计政策的滥用,使得其后的会计计量更加倾向于稳健主义。2007年爆发的次贷危机,使得人们又一次将矛头指向了公允价值会计。批评者认为,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第157号关于金融产品按照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在市场大幅下跌和市场定价功能缺失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夸大了次债产品的损失,从而产生了顺周期效应,放大了次贷危机的广度与深度,这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是否废止公允价值会计准则的激烈讨论。最终的结果是,2009年4月2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做出了放宽按公允价值计价的会计准则的决定,这使得金融机构在使用公允价值方法对金融资产进行估值时有了更大的灵活性。

我国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也是一波三折。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探索公允价值计量问题,并在1998年6月颁布的《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准则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然而,由于存在公允价值获取的可靠性、公允价值运用的可操作性,以及如何使公允价值融入传统的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严密而完整的会计准则体系之中而又不对其造成太大的冲击等问题,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难以取得较大的进展(郭道扬,2006)。2001年1月财政部在修改的《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中取消了公允价值的概念,直至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并广泛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总体来看,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经历了提倡、回避和重新引入三个阶段的曲折过程。

通过对公允价值会计发展历史的简要回顾,我们不难发现,社会各界对公允价值的应用难以达成一致的观点。众所周知,会计信息质量取决于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整体效应,如果只强调某一方面的特性可能适得其反。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初衷是向信息使用者传递更具相关性以及面向未来的会计信息,大多数的经验研究对此也提供了证据支持(Barth等,1992、1997;Nelson,1996;Eccher等,1996;Khurana和Kim,2000)。在我国新会计准则重新引入公允价值的背景下,关于公允价值计量价值相关性的经验成果大量涌现。薛爽等(2008)研究发现,相对于旧的会计准则和制度,新准则下净资产和盈余信息具有更高的价值相关性。朱凯等(2009)研究认为,实施新会计准则后会计盈余价值相关性虽没有显著提高,但会计准则改革存在暂时性成本,削弱了公允价值下盈余信息应有的作用,因此,评价会计准则改革的经济后果需要更长时期的观察和分析。到目前为止,对于相关性的关注还无法涵盖会计信息的整体质量特征,与历史成本相比,基于公允价值的会计信息包含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和管理层的专业判断,其可靠性相对较低。Remanna和Wastts(2012)指出,对具有不可验证性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依赖,将增加经理人操控财务报表的机会和经理人的代理成本。对此,本文将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一质量特征出发,考察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

本文以2006年新会计准则颁布为研究背景,选择稳健性作为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特征,检验2001年至2010年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稳健性原则作为财务报告的一项重要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在会计处理上做出的一种审慎反应,即要求公司充分估计经济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这可以说是一种牺牲会计信息相关性而强调会计信息可靠性的非对称会计计量原则,它已成为财务报告质量的重要评判标准(Ball和Shivakumar,2005)。国内外会计学术界对于会计计量原则在稳健性计量与公允价值计量之间如何权衡的问题争论已久,但尚未达成一致的观点。因此,本文的研究既可以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角度检验引入公允价值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也有助于全面理解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文献回顾与假说提出

1980年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发布了《财务会计概念公告第2号(SFAC No.2)》,提出了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观,将财务会计的目标定义为向投资者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助于决策的相关信息,并以此为逻辑起点构建了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在决策有用观下,会计信息要求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两个基本的质量特征。SFAC第2号将相关性定义为: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使用者对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进行预测时做出不同反应,或者进一步确定或纠正先前预期的能力。一项会计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主要取决于会计信息的反馈价值、预测价值和及时性。SFAC第2号将可靠性定义为:保证会计信息合理消除错误和偏见,进而忠实地反映它意欲反映的事项。可靠性也包括三个层次的质量特征:真实

115

··

性、可验证性和中立性。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要求会计信息既相关又可靠,但有时二者是矛盾的,在准则制定过程中常常需要在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进行不同程度的权衡。我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历程,恰恰反映了准则制定者在可靠性与相关性之间进行的不同程度的权衡。

从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要求来看,会计稳健性的计量原则追求的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Basu (1997)将会计稳健性定义为要求公司在盈利确认和计量过程中,采取非对称的方式来处理未来可能发生的收益和损失,也就是及时确认“坏消息”,延迟确认“好消息”。我国会计准则也对谨慎性(稳健性)原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如《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2006)》第18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根据上述定义,稳健性要求公司保守地报告当期盈余,对利得的确认要比损失的确认更严格,使会计信息更具可靠性。毛新述和戴德明(2009)以我国1994~2007年会计制度改革为背景进行了研究,发现强化稳健性原则和限制公允价值的运用显著降低了公司高估盈余的水平,而弱化稳健性原则和扩大公允价值的运用则导致了公司盈余管理水平的显著提高。由于强调对利得与损失的非对称处理,稳健性原则会降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无法及时反映和提供预测公司价值的信息。Penman和Zhang(2002)、Chen等(2007)研究认为,稳健的会计政策造成盈余中含有更多的“噪音”,减弱了盈余的持续性,从而降低了盈余的质量及盈余的价值相关性。可见,稳健的会计政策偏离了中立会计原则,必然会影响会计信息的质量,过度的稳健性会损害信息的价值相关性,提高信息的不对称程度,进而降低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张荣武、伍中信,2010;杨华军,2007)。

会计发展出稳健性原则的首要原因在于,其可以促进债权契约的签订,避免企业高估资产并因此损害债权人的利益(Watts,2003)。在会计产生之初,稳健性即已存在,其目的是为了解决企业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债权人而言,其更关注企业的资产价值是否低于到期的债务价值以及债权人是否会遭受损失,而对于资产价值高出债务价值的部分并不关心。因此,债权人需要防范企业资产和收益高估的问题,这就要求企业采用稳健的计量原则,尽早确认可能的损失,而延迟确认可能的收益,其结果是导致企业的资产和利润被低估。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企业与股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已远远超过与债权人之间的信息不对

称程度,股权投资者成为财务报告的最主要使用者。对于股东而言,对利得和损失的不对称处理虽然可以避免激进的会计操纵,但也是有成本的。Devine (1963)指出,如果企业利润因为稳健性原则而被低报,现有股东就可能选择卖出股票,潜在的投资者可能会选择放弃投资,股东甚至可能会因公司的会计业绩不佳而解雇经理人员。姜国华和张然(2007)通过比较Sloan(1996)、Penman(2002)、Lev(2005)、李远鹏等(2007)关于稳健性原则与投资回报之间的关系,发现稳健性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幅度并不小于激进会计方法所导致的股票错误定价幅度。这些基于稳健性原则的会计信息可能会导致股东做出错误的决策,因而对资本市场是不利的。上述分析表明,在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应该考虑稳健性会计原则对投资者决策的影响,而适当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可以减少因稳健性会计计量原则给股权投资者带来的损失(姜国华、张然,2007)。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以市场为基础,综合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而进行的会计估计。相对于单向反映不确定性的会计稳健性原则而言,公允价值计量是对不确定性双向变化的及时反映,既能反映出未来经济收益的不确定性,也能体现未来经济损失的或有可能性。可见,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追求的是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它关注会计信息是否能及时反映企业现时经营状况和实际盈余成果,其提供的会计信息能弥补会计稳健性不对称反映的不足,更符合股权投资者的信息需求。Eccher(1996)、Barth(1998)等认为,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普遍具有增量的价值相关性。邓传洲(2005)发现,在中国的B股上市公司中,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披露显著提高了会计盈余的价值相关性。罗婷等(2008)的研究表明,在新会计准则实施后,账面净资产与公司股价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提高。综上所述,理论分析和经验证据均表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应用可以提高会计信息对于股权投资者的决策有用性。

反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学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在取得相关性更好的会计信息的同时,损害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Benston,2008)。在2009年的会计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上,Ross L.Watts教授在《公允价值与当前经济环境》的报告中指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的计价方法,使得原始抵押债券和次级证券的价格被高估,证券产品的复杂性和公允价值的因素为经理人不断发放低质量的抵押债券和证券以及滞后确认损失提供了可能,所以说公允价值在次债危机中起到了一种支持作用。财务报告的初衷并不是用于公司估值,过大的操纵空间会导致财务报告出

116··

现误导,有效的报告准则应该能够预期到管理层盈余管理动机的存在,财务报告的演进预示着盈余稳健主义的进一步加强。”及时确认损失的稳健性能够提高财务报表总体上的有用性,特别是在公司治理和债务契约方面(Ball和Shivakumar,2005)。由此可见,如何充分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既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又预防管理层借助公允价值计量操控财务数据,以及如何在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同时兼顾稳健性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最终改进会计信息质量,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是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

为了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IFRS)的全面趋同,2006年我国的新会计准则遵循了资产负债表观的制定理念,重新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那么,公允价值的引入是否弱化了企业会计信息的稳健性,其影响程度如何,成为我们理解和判断新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的关键问题。杜兴强和杜颖洁(2010)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程度在公允价值应用的各个阶段有所不同:在引入阶段(1998~ 2000年),会计稳健性不是很明显;在回避阶段(2001~2006年),除2006年以外的各年均表现出显著的会计稳健性;在重新采用阶段(2007~2008年),会计稳健性有所波动。因此,公允价值的应用不会必然导致会计稳健性的下降。但他们的这一结论似乎与理论分析相违背,其原因可能是:一方面,我国资本市场的弱式有效性限制了运用Basu(1997)的盈余与股票回报模型的回归结果;另一方面,他们对新会计准则的研究时间窗口较短,仅包含了2007~ 2008年两年的数据,Basu模型分年度回归结果显示的各年情况也完全相反,即2007年存在会计稳健性,2008年则不存在会计稳健性。可见,该项经验证据对研究假说的支持力度较弱。本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将事件窗口延伸到新准则执行后的第五年,同时引入其他学者提出的会计稳健性衡量方法进行综合比较。为了进一步考察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对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本文提出了如下研究假说: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引入显著降低了会计稳健性。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衡量会计稳健性。自从Basu(1997)使用盈余与股票回报的回归模型度量会计稳健性以来,这一稳健性计量模型得到了广泛应用,如Ball等(2006)、Bushman和Pi-otroski(2006)、李增泉和卢文彬(2003)、Chen等(2010)。但也有一些学者对Basu模型提出了质疑,如Ball和Shivakumar(2005)指出了Basu模型存在

盈余中的暂时性收益或损失部分的识别缺陷,并基于及时确认损失是通过会计应计实现的观点提出了稳健性计量的净收益模型(Net income based model)和应计模型(Accrual based model)。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上述三种会计稳健性的衡量方法。

(一)盈余与股票回报关系模型

Basu(1997)根据会计稳健性的特征,即会计人员对“好消息”的确认要比对“坏消息”的确认有更高程度可验证性的倾向,创造性地利用反向回归模型(Reverse Regression)构建了盈余对股票回报的模型。该模型是利用会计盈余对“坏消息”和“好消息”反应的差异程度来衡量会计稳健性,也被称为非对称及时性度量法。盈余对股票回报的回归模型如下:EPS

it

it-1

1

DR

it

2

RET

it

3

RET

it

×DR

it

it

(1)模型(1)中,EPS为每股税后净收益,P为上期期末股票收盘价,RET为上年度5月至本年4月等权平均(equal weighted)的股票年度持有超额收益率;DR为虚拟变量,RET小于0时DR为1,否则取0;FV为本文设定的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的虚拟变量,如果样本年度是2006年之后,FV=1,否则,FV=0。Basu模型以股票年度收益率作为好坏消息的代理变量,正的股票年度收益率表示“好消息”,反之则为“坏消息”。模型(1)中,RET的系数(β2)度量了会计盈余与正的股票年度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它表示会计盈余对“好消息”的反应程度;β2+β3度量了会计盈余与负的股票年度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即会计盈余确认“坏消息”的及时性;RET×DR的系数(β3)为稳健性指标,即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增量反应程度。由于稳健性意味着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应要比对“好消息”的反应更及时、充分,所以可以通过检验β3是否显著大于零来判断会计盈余是否稳健。

为了检验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我们根据Basu(1997)的回归模型构建了模型(2)。我们预期模型(2)中DR×RET×FV的系数(β7)显著为负,即在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企业的会计稳健性程度显著下降。

EPS

it

P

it-1

1

DR

it

2

RET

it

3

RET

it

×DR

it

+

β

4

NEW

it

5

DR

it

×FV

it

6

RET

it

×FV

it

7

DR

it

×RET

it

×FV

it

it

(2)(二)应计与现金流关系模型

由于盈余与股票回报关系模型是建立在有效市

场假说基础上的,其对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要求较高,

117

··

使得盈余与股票回报关系模型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引发了学界对该模型适用性的质疑。对此,Ball和Shivakumar(2005)提出了应计与现金流关系模型来度量稳健性。他们研究了应计项与现金流的关系,认为应计项不但可以消除现金流的“噪音”,还可以及时确认经济损失,而应计项与同期现金流之间的非对称相关关系可以表征稳健性的存在。该模型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避免股票价格中的“噪音”对稳健性计量的影响,并且适用于没有股票回报数据的非上市公司。应计与现金流关系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ACC

it =β

1

DCFO

it

2

CFO

it

3

DCFO

it

×CFO

it

it

(3)模型(3)中,ACC为公司应计,它等于异常项目前盈余减去经营性现金流再除以期初总资产;CFO 为公司经营现金流除以期初总资产;DCFO为虚拟变量,其在CFO小于0时为1,否则取值为0。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用经营性现金流作为“好消息”和“坏消息”的代理变量,负的经营性现金流表示经济损失,即“坏消息”,反之则为“好消息”。根据Dechow 等(1998)的研究,应计项目可以缓解经营性现金流的“噪音”,这意味着应计与现金流之间呈负相关关系,因而模型中CFO的系数β2和β2+β3均应显著为负。Ball和Shivakumar(2005)认为,应计项目还具有及时确认收益与损失的作用,基于稳健性原则,收益与损失的确认具有非对称性,即前者更可能基于实现原则,而后者能更及时地得以确认,因此,应计与负经营现金流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更强,即模型(3)中的β3应显著为负。

为了检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入后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我们根据Ball和Shivakumar(2005)的应计与现金流关系模型构建了模型(4)。我们预期模型(4)中DCFO×CFO×FV的系数显著为正,即在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企业会计稳健性的程度显著降低。

ACC

it =β

1

DCFO

it

2

CFO

it

3

DCFO

it

×CFO

it

β

4FV

it

+β

5

DCFO

it

×FV

it

+β

6

CFO

it

×FV

it

+β

7

DCFO

it

×

CFO

it ×FV

it

+ε

it

(4)

(三)盈余持续性模型

及时性和持久性是会计稳健性的两个方面。Ball 和Shivakumar(2005)认为,当盈余具有稳健性时,应包含暂时性的损失,其持续性应低于具有暂时性的收益。具体而言,从时间序列的角度来看,反映在本期会计盈余中的不利信息是一个暂时的或一次性的时间因子,而反映在本期会计盈余中的有利信息是

一个持久的或多次性的因子。因此,如果我们发现存在负的盈利变化的一次性反应,且持久性不强,那么它将比正的盈余变化具有更快的反转速度,这就从持续性的角度验证了会计稳健性。盈余持续性模型的具体形式如下:

ΔNI

it

=β

+β

1

DNI

it-1

+β

2

ΔNI

it-1

+β

3

DNI

it-1

×ΔNI

it-1+ε

it

(5)模型(5)中,ΔNI it是本年度营业利润与上年度营业利润之差再除以上年度的总资产,ΔNI it-1是滞后一期的ΔNI it,DNI是虚拟变量,其在ΔNI it-1小于0时为1,否则取0。该回归模型的意义在于,亏损比盈利更不具有持续性,更可能反转,根据Ball和Shiv-akumar(2005)的结论,如果会计盈余是稳健的,DNI it-1×ΔNI it-1的系数(β3)应显著为负。模型采用了变量的差分设定而非水平设定,这是为了减轻误设和生存偏误。

为了检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我们根据盈余持续性模型构建了模型(6)。我们预期模型(6)中DNI it-1×ΔNI it-1×FV it的系数显著为正,即在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企业会计稳健性的程度显著降低。

ΔNI

it

=β

+β

1

DNI

it-1

+β

2

ΔNI

it-1

+β

3

DNI

it-1

×ΔNI

it-1+β4FV it+β5DNI it-1×FV it+β6ΔNI it-1×FV it+β

7

DNI it-1×ΔNI

it-1×FV it+ε

it

(6)

四、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01~2010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并按照如下原则对样本进行了筛选和整理:(1)剔除了金融行业的上市公司;(2)鉴于公司IPO年度的会计与其他年度存在较大差异,剔除了当年IPO的上市公司;(3)由于被特别处理的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与正常公司不同,故剔除了当年ST、ST*及PT的上市公司;(4)剔除了研究期间内有数据缺失的公司;(5)剔除了股票回报率变动超过100%的观测值。最终,本文得到的三类模型的样本数据分别为11269、12144、16608个观测值,会计数据和股票价格数据来自于锐思数据库(RESSET)和国泰安(CSMAR)数据库。为了消除极端值对回归分析的影响,本文对所有连续变量按1%分位数进行了Win-sorize处理。

五、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报告了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2001年至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每股税后净收益与期末股价比的均值为-0.003,经等权平均调整的股票年度持有超额收益率平均为0.033,约有51.1%的上

118··

市公司的超额收益小于0。同期,公司应计占期初总资产的比重平均为-1.1%,经营现金流占总资产的比重平均为6.1%,约有20%的公司经营现金流为负;公司当年平均营业利润增长率为1.8%,上年度平均营业利润增长率为1.9%,而上年度营业利润增长率为负的公司占38.1%。

(二)总样本回归和分年度回归

为了检验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前后我国上市公司整体的会计稳健性变化,本文运用衡量会计稳健性的三种方法,采用总体回归、分年度回归、分阶段回归以及增加虚拟变量的方式进行了全面的检验。

1.盈余与股票回报关系模型。表2报告了2001年至2010年全部上市公司的总体回归和分年度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并不存在会计稳健性,而分年度的结果中仅2003年、2005年和2007年存在会计稳健性,其他年度的回归结果要么是β3不显著,要么是显著为负,无法得出一致的结论。因此,我们运用模型(1)进行了分阶段回归。表3的分阶段回归结果显示,2001年至2005年的β3显著为正,而2006年至2010年的β3显著为负,说明在旧准则阶段存在会计稳健性,而在新准则实施阶段却不存在会计稳健性。为了比较分阶段回归结果的β3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在模型(1)中加入了新会计准则是否实施的虚拟变量FV,构建了模型(2)。表3中的最后一列报告了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FV×DR×RET的系数β7显著为负,说明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显著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这支持了假说1。然而,仅仅依赖Basu(1997)模型的结果还不足以支持本文的最终结论,尤其是我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为此,我们将采用不依赖股价数据的会计稳健性衡量方法,进一步检验研究假说。

表1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变量样本均值中位数最小值1/4分位数3/4分位数最大值标准差EPS_P11269-0.0030.000-1.050-0.0110.0120.1780.046RET112690.033-0.006-0.999-0.1390.1791.0000.299DR112690.5111.0000.0000.0001.0001.0000.500ACC12144-0.011-0.017-0.274-0.0630.0330.3540.098CFO121440.0610.058-0.2590.0120.1110.3630.098DCFO121440.2000.0000.0000.0000.0001.0000.400ΔNI it166080.0180.008-0.244-0.0120.0360.4850.089ΔNI it-1166080.0190.008-0.242-0.0120.0370.4930.090DNI166080.3810.0000.0000.0001.0001.0000.486

表2基于盈余与股票回报关系模型的分年度回归结果

EPS_P全样本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

常数项

-0.0000.0010.0020.0020.010***-0.0100.0470.004**-0.001**-0.011-0.001(-0.36)(0.92)(1.54)(1.56)(7.66)(-1.40)(1.16)(2.28)(-2.02)(-1.44)(-0.88)

DR -0.005***0.000-0.0030.002-0.0030.011*-0.012-0.0000.001-0.0020.003(-4.31)(0.23)(-1.03)(0.94)(-0.89)(1.69)(-1.07)(-0.01)(0.89)(-0.30)(1.43)

RET -0.004***-0.0010.026***0.0120.030***0.017*-0.0250.0080.004-0.003-0.002(-2.95)(-0.11)(4.44)(1.49)(6.58)(1.70)(-1.63)(1.15)(1.58)(-0.27)(-0.61)

DR×RET

-0.0030.0140.0060.053***0.0190.063***-0.0100.053***-0.017***-0.046***-0.001(-0.57)(1.54)(0.58)(3.33)(0.74)(2.69)(-0.53)(2.66)(-2.68)(-2.63)(-0.13)

N1126995510421009109211557771145132113361437Adj.R20.0030.0030.0690.0320.0530.0290.0140.0340.0070.0120.006F9.571.3212.2031.7739.888.027.0610.054.117.674.06注:表中数据为各自变量的回归系数,括号内的数值为T值;为了减轻可能存在的异方差问题,表中的T值已经过Whited(1980)异方差稳健性修正;***、**、*分别表示1%、5%、10%的显著性水平。

119

··

2.应计与现金流关系模型。我们首先运用Ball 和Shivakumar(2005)的应计与现金流关系模型,对近十年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回归,结果见表4和表5。表4是全样本和分年度回归结果,可以看出,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存在会计稳健性,而且分年度的回归结果也表明,各年均存在会计稳健性,这一情况并没有因2006年引入公允价值而发生显著变化。为了进一步考察公允价值对稳健性的影响,我们又进行了分阶段回归和加入虚拟变量的混合样本回归。从表5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2001~2005

年和2006~2010年两个阶段的β3均显著为负,而且新准则时期反映会计稳健性程度的β3大于旧准则时期。加入虚拟变量的模型(4)的混合样本回归结果显示,新旧准则时期的会计稳健性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引入公允价值后并没有降低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反而增强了会计稳健性。这一结果与Basu (1997)的盈余与股票回报关系模型得到的回归结果相反,我们很难确定公允价值对会计稳健性是否产生了影响。对此,我们将进一步运用盈余持续性模型进行分析。

表3基于盈余与股票回报关系模型的新旧会计准则对比的回归结果

EPS_P2001 ̄2005年2006 ̄2010年2001 ̄2010年

常数项0.021***(29.61)0.019***(22.57)0.022***(29.07)DR0.001(0.42)-0.003*(-1.85)-0.003*(-1.77)RET0.014***(5.84)0.000(0.22)0.002(1.39)DR×RET0.042***(3.37)-0.031***(-6.19)0.045***(3.69)FV-0.003*(-1.80)FV×RET-0.003(-0.78)FV×DR0.000(0.02)

FV×DR×RET-0.070***(-4.92)N5253601611269

Adj.R20.0310.0080.016F34.8417.6120.46注:同表2。

表4基于应计与现金流关系模型的分年度回归结果

ACC全样本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常数项

0.008***0.012***0.0000.014***0.008**-0.016***0.0050.024***-0.0010.010***0.028***

(6.12)(3.29)(0.06)(5.03)(2.31)(-4.04)(1.44)(6.14)(-0.22)(2.81)(9.30)DCFO

-0.006**-0.016*-0.022**-0.025***-0.024**-0.010-0.014-0.000-0.001-0.0000.001

(-2.27)(-1.84)(-2.44)(-3.47)(-2.50)(-0.99)(-1.59)(-0.02)(-0.10)(-0.00)(0.22)CFO

-0.460***-0.675***-0.601***-0.669***-0.643***-0.486***-0.586***-0.570***-0.510***-0.553***-0.528***

(-34.50)(-19.76)(-15.87)(-23.34)(-20.45)(-13.54)(-20.15)(-13.75)(-13.15)(-16.14)(-15.61)DCFO×CFO

-0.749***-0.431***-0.604***-0.451***-0.388***-0.512***-0.714***-0.538***-0.696***-0.677***-0.629***

(-27.47)(-4.05)(-6.60)(-5.78)(-3.91)(-3.37)(-9.37)(-5.73)(-11.65)(-9.53)(-14.29)N12144965102310581114121911991226133214601548Adj.R20.4900.5280.5750.6680.5150.3700.5620.5560.5560.5260.661F2576.32259.46292.37391.48248.10127.88459.54278.02700.74426.301921.02注:同表2。

120

··

3.盈余持续性模型。从表6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出,2001~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总体上存在会计稳健性,而分年度的回归也表明,上市公司各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会计稳健性。但是,仅凭分年度的回归结果我们无法推断公允价值是否降低了会计稳健性。为此,我们对分阶段的公司样本进行了回归检

验。表7的回归结果显示,2001~2005年和2006~2010年两个时期的β3均显著为负,且新会计准则时期的β3略大于旧准则时期。引入新会计准则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表明,新旧会计准则时期的会计稳健性差异并不显著。根据盈余持续性模型的回归结果,没有证据表明会计稳健性受到了公允价值的影响。

表5基于应计与现金流关系模型的新旧会计准则对比的回归结果

ACC 2001 ̄2005年2006 ̄2010年2001 ̄2010年常数项0.006***(3.42)0.011***(6.13)0.004*(1.65)DCFO -0.0169***(-4.34)0.002(0.55)-0.0163***(-4.21)CFO -0.515***(-29.20)-0.436***(-24.07)-0.493***(-19.82)DCFO ×CFO

-0.629***

(-14.22)

-0.814***

(-24.79)

-0.670***(-16.73)FV 0.00847**(2.45)FV ×DCFO 0.0185***(3.72)FV ×CFO 0.0392(1.09)FV ×DCFO ×CFO

-0.0917**

(-2.30)

N 5379676512144Adj.R 2

0.4890.5010.498F 952.69

2047.94

1496.22

注:同表2。

表6基于盈余持续性模型的分年度回归结果

ΔNI it 全样本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常数项0.009***-0.010***0.007**0.009***0.008***-0.0030.016***0.028***-0.009***0.022***0.018***(9.69)(-3.38)(2.17)(3.59)(2.65)(-1.07)(5.27)(8.73)(-3.11)(6.81)(7.16)ΔNI it-10.119***

0.225***

-0.021

0.133**

-0.028

0.000

0.356***

0.052

0.054

0.186***

0.183***

(5.94)(2.93)(-0.22)(2.28)(-0.38)(0.00)(4.65)(0.84)(1.22)(3.67)(3.80)DNI -0.026***-0.022***-0.040***-0.025***-0.037***-0.032***-0.020***-0.023***-0.023***-0.023***-0.017***(-14.88)(-3.24)(-7.37)(-5.05)(-7.20)(-6.70)(-3.67)(-3.83)(-3.46)(-5.01)(-3.51)DNI ×ΔNI it-1

-0.992***-0.870***-0.947***-0.842***-1.170***-0.887***-1.181***-1.136***-1.019***-0.855***-1.101***(-21.32)(-3.91)(-5.69)(-4.90)(-7.03)(-6.38)(-7.72)(-7.29)(-6.21)(-9.13)(-8.96)N 166081214129113881408148715881667191722412407Adj.R 2

0.1170.0820.1930.1120.1890.1610.1480.0980.0930.0970.149F

170.25

9.71

23.08

14.40

25.81

20.47

21.56

19.37

12.94

30.99

26.82

注:同表2。

表7基于盈余持续性模型的新旧会计准则对比的回归结果

注:同表2。

ΔNI it

2001 ̄2005年

2006 ̄2010年

2001 ̄2010年常数项0.002*

(1.75)0.015***

(10.97)

0.002*(1.75)ΔNI it-10.053(1.61)

0.129***

(5.28)

0.053(1.61)

DNI -0.031***

(-12.91)

-0.020***

(-8.03)

-0.031***

(-12.92)

DNI ×ΔNI it-1

-0.944***

(-12.38)

-0.966***

(-16.45)

-0.944***

(-12.38)

FV 0.013***

(6.74)

FV ×DNI 0.012***

(3.42)

FV ×ΔNI it-1

0.076*

(1.85)FV ×DNI ×ΔNI it-1

-0.022(-0.22)

N adj.R 2

F 6788

9820166080.1420.1020.12877.5991.35

126.29

121··

六、进一步的检验:比较2006年新旧会计准则下的会计稳健性

以上三类会计稳健性计量模型的回归,仍无法使我们得出一致的结论,不能支持或反对本文的研究假说。除了模型本身的识别能力等原因外,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可能会受到来自外部市场环境“噪音”的干扰。以金融工具的计量为例,公允价值在市价上升时确认收入,在市价下跌时确认损失,但会计稳健性原则的非对称性决定了其会在市价下跌时确认损失,而不会在市价上升时确认收入。因此,在上升的市场行情中,公允价值计量的引入会减弱财务报告的稳健性程度,而在下跌的市场行情中,公允价值反而会提高会计稳健性。为了控制市场环境对二者关系的影响,我们对上市公司根据新旧准则编制的2006年度报表数据进行了检验。①表8、9、10分别报告了运用盈余与股票回报模型、应计与现金流模型和盈余持续性模型对2006年新旧会计准则效果进行对比的回归结果。从表8中可以看出,2006年旧准则下的β3显著为正,存在会计稳健性,而新准则下的β3虽然为正,但不显著,引入虚拟变量的回归结果也没有显示新旧准则下会计稳健性均存在显著差异。表9和表10的结果均显示,新旧准则下存在会计稳健性,而且二者的差异不显著。因此,运用三种会计稳健性的计量模型对2006年新旧会计准则下样本数据的回归结果一致拒绝了本文的研究假说。据此,我们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应用并未降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稳健性。

表8基于盈余与股票回报关系模型的2006年新旧会计准则对比的回归结果EPS/P2006年旧准则2006年新准则2006年新旧准则常数项0.020**-2.260.020**-2.030.020**-2.26DR-0.035***(-2.79)-0.031**(-2.24)-0.035***(-2.79)RET-0.067***(-3.25)-0.060***(-2.69)-0.067***(-3.25)DR_RET0.044*-1.710.039-1.380.044*-1.71NEW-0.001(-0.07)NEW_RET0.007-0.22NEW_DR0.005-0.26NEW_DR_RET-0.006(-0.15)

N Adj.R2

F

77777715540.0140.0090.0114.202.953.10

注:同表2。

表9基于应计与现金流关系模型的2006年新旧会计准则对比的回归结果ACC2006年旧准则2006年新准则2006年新旧准则常数项0.004(1.27)0.005(1.44)0.004(1.27)DCFO-0.012(-1.44)-0.014(-1.59)-0.012(-1.44)CFO-0.633***(-23.51)-0.586***(-20.15)-0.633***(-23.51)DCFO_CFO-0.605***(-8.51)-0.714***(-9.37)-0.605***(-8.51)FV0.001(0.17)FV_DCFO-0.002(-0.14)FV_CFO0.046(1.17)FV_DCFO_CFO-0.109(-1.05)

N Adj.R2

F

1199119923980.5970.5620.579549.20459.54433.23

注:同表2。122

··

[参考文献]

[1]BallR,ShivakumarL.EarningsQualityinUKPrivateFirms:ComparativeLossRecognitionTimeliness[J].JournalofAccounting&Economics,2005,39(1):83-128.

[2]BallR,ShivakumarL.TheRoleofAccrualsinAsymmetricallyTimelyGainandLossRecognition[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2006,44(2):207-242.

[3]BasuS.TheConservatismPrincipleandtheAsymmetricTimelinessofEarning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7,24:3-38.

[4]BarthME,BeaverWH,LandsmanWR.RelativeValuationRolesofEquityBookValueandNetIncomeasaFunctionofFinancial

注释:

①上市公司在2006年年报中披露的会计报表是旧会计准则下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根据沪深交易所的规定,上市公司需要在2007年的年报中披露新会计准则下2006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和2006年度的利润表。

这一披露要求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绝佳的研究机会,即可以比较同一个会计年度、两种会计准则下会计稳健性的差异,以控制市场环境的影响。

七、研究结论

新会计准则中引入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提高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同时,是否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本文从会计稳健性的角度,考察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对企业会计信息可靠性的影响,目的是检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引入会计准则后的实施效果。我国自1997年在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后,经历了2001年的全面回避和2006年的重新引入,这一背景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机会。我们以2006年新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为研究契机,探究了2006年前后企业会计盈余稳健性的变化,以此分析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否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本文利用盈余与股票回报关系模型、应计与现金流关系模型以及盈余持续性模型三种方式衡量了企业的会计稳健性,经验证据并不支持我国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后降低了会计稳健性的研究假说。为了使经验研究结果更加稳健,我

们在研究中不仅利用分年度回归和增加虚拟变量的

方法考察了2001年至2010年会计稳健性的变化,而且还比较了2006年上市公司同时披露的遵循新旧两套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表的会计稳健性,研究结论也基本一致。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在重新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以后,财务报告并未因公允价值计量中存在主观判断而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这也许正是监管者在制定准则过程中最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我国曾因公允价值的不当应用而导致财务报告普遍存在问题的背景下,准则制定者更关注再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否会重蹈覆辙。本文从会计稳健性的角度对引入公允价值后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效果进行的检验,可以为准则制定者在未来提高会计信息相关性的同时兼顾稳健性原则,确保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最终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等方面提供可靠的经验证据。

表10基于盈余持续性模型的2006年新旧会计准则对比的回归结果

ΔNI it 2006年旧准则2006年新准则2006年新旧准则常数项0.037***(4.94)0.016***(5.27)0.037***(4.94)ΔNI it-10.070(1.35)0.356***(4.65)0.070(1.35)DNI -0.059***(-5.19)-0.020***(-3.67)-0.059***(-5.19)DNI ×ΔNI it-1

-1.196***

(-4.47)

-1.181***

(-7.72)

-1.196***(-4.47)FV -0.0201**(-2.51)FV ×DNI 0.0385***(3.07)FV ×ΔNI it-10.286***(3.09)FV ×DNI ×ΔNI it-1

0.0152

(0.05)

N adj.R 2

F 1588158831760.0760.1480.09010.39

21.56

14.34

注:同表2。

123··

Health[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8,25:1-34.

[5]BenstonG.TheShortcomingsofFair-ValueAccountingDescribedinSFAS157[J].JournalofAccountingandPublicPolicy,2008,27(2):101-114.

[6]BushmanR,PiotroskiJ.FinancialReportingIncentivesforConservativeAccounting:TheInfluenceofLegalandPoliticalInstitu-tion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2006,42:107-148.

[7]ChenLH,PaekWD,SamiH.AccountingConservatism,EarningsPersistenceandPricingMultiplesonEarnings[EB/OL].Papers.ssrn.com,2007.

[8]ChenHanwen,ChenJZ,LoboGJ,WangY.AssociationbetweenBorrowerandLenderStateOwnershipandAccountingConser-vatism[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2010,48(5):973-1014.

[9]DevineCT.TheRuleofConservatismReexamined[J].JournalofAccountingResearch,1963,1:127-138.

[10]DechowPM,KothariSP,WattsRossL.TheRelationbetweenEarningsandCashFlow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8,25(2):133-168.

[11]EcchorEA,RameshK,RamuThiagarajanS.FairValueDisclosuresbyBankHoldingCompanies[J].JournalofAccountingandEconomics,1996,22(1/3):79-117.

[12]LevB,SarathB,SougiannisT.R&DReportingBiasesandTheirConsequences[J].ContemporaryAccountingResearch,2005,22(4):977-1026.

[13]NelsonK.FairValueAccountingforCommercialBanks:AnEmpiricalAnalysisofSFASNo.107[J].TheAccountingReview,1996,71(2):161-182.

[14]PenmanSH,ZhangXiao-Jun.AccountingConservatism,theQualityofEarnings,andStockReturns[J].TheAccountingRe-view,2002,77(2):237-264.

[15]RamannaK,WattsR.EvidenceontheUseofUnverifiableEstimatesinRequiredGoodwillImpairment[J].ReviewofAccountingStudies,2012,17(4):749-780.

[16]SolanRG.DoStockPricesFullyReflectInformationinAccrualsandCashFlowsaboutFutureEarings[J].AccountingReview,1996,71(3):289-315.

[17]WattsRL.ConservatisminAccountingPartI:ExplanationsandImplications[J].AccountingHorizons,2003,17:207-221.

—基于1998 ̄2008年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天津[18]杜兴强,杜颖洁.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

商业大学学报,2010(2):9-15.

—B股证据[J].会计研究,2005(10):55-63.

[19]邓传洲.公允价值的价值相关性——

[20]郭道扬.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1]姜国华,张然.稳健性与公允价值:基于股票价格反应的规范性分析[J].会计研究,2007(6):20-25.

—基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视角[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0[22]刘斌,吴娅玲.会计稳健性对盈余价值相关性的影响研究——

(5):57-62.

[23]李远鹏,牛建军.退市监管与应计异象[J].管理世界,2007(5):125-132.

[24]罗婷,薛健,张海燕.解析新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价值相关性的影响[J].中国会计评论,2008(12):129-140.

[25]李增泉,卢文彬.会计盈余的稳健性:发现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3(2):19-27.

[26]毛新述,戴德明.会计制度改革、盈余稳健性与盈余管理[J].会计研究,2009(12):38-46.

—基于新老会计准则的比较[27]薛爽,赵立新,肖泽忠,程续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否提高了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

研究[J].财贸经济,2008(9):62-67.

[28]杨华军.会计稳健性研究述评[J].会计研究,2007(1):82-88.

—2009年会计理论专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会计研究,[29]周繁,张馨艺.公允价值与稳健性:理论探讨与经验证据——

2009(7):89-91.

[30]张荣武,伍中信.产权保护、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J].会计研究,2010(1):28-34.

—基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31]朱凯,赵旭颖,孙红.会计准则改革、信息准确度与价值相关性——

界,2009(4):47-54.

[责任编辑:高巍]··

124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

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一) 简介:新会计准则实施过程中的焦点问题之一在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运用。文章根据实际情况,分析了公允价值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实施,一方面体现了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准则的趋同更近了一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机遇;另一方面,其巨大的变化给传统的会计模式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公允价值的应用就是其中一例。在38项会计准则中,有近50%的准则要求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无疑成为了新会计准则实施中的焦点之一。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IASC认为: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GAAP中将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的公允价值是在非清算交易中,自愿交易的双方购买或销售一项资产的现时价值;负债的公允价值是在非清算交易中,自愿交易的双方发生或偿付一项债务的现时价值。FASB认为:公允价值是双方在当前的交易(而不是被迫清算或销售)中,自愿购买(或承担)或出售(或清偿)一项资产(或负债)的金额。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被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与其他国家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公平交易”、“熟悉情况”、“双方自愿”是公允价值确认的共同基础,同时也是确认公允价值的标准。 二、公允价值的认定 目前,对于公允价值的认定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一)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则以该价格为标准确认的价值即为公允价值 如果资产交易或负债清偿的标的存在着活跃的、公开的交易市场,在市场综合因素的影响和行业规范的制约下,其交易价格的形成基本符合“公平、熟悉、自愿”的前提,因此具备“公允”的要求,可以作为公允价值的确认标准。这种公允价值的获取途径是比较便利和直接的,并且易于交易方接受并获得关注者认可,可以说是公允价值确认的理想状态。 (二)不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则在多方询价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或由评估机构评估,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 如果资产交易或负债清偿的标的不存在活跃的、公开的交易市场,可以采用适当的估值方法,搭建相应的数据模型并选用适当的参数,参照各方询价因素,结合现金流量折现、期权定价等方法确认公允价值。 (三)不存在活跃、公开的市场价格,交易标的也不适宜进行评估,并且进行多方询价存在困难的,可以参考同类交易的市场价格,作为确认公允价值的基准 在这种方式下,同类交易标的的价格无法由市场直接获得,因此只能用类比的方式,采集同类交易价格,作为估值的依据。这样,如何选择确定同类交易就成了公允价值确认的关键。同类交易不仅要求选取物与标的具有物理上的同质性,同时其实施载体各要素也应具备可比性,比如期望现金流、期限等。 三、以投资性房地产为例谈公允价值运用中的问题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在进行非货币交易、债务重组以及接受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投资时,都由原来的历史成本计价改为了公允价值计价。不仅如此,利润表中还新增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项目来计量由投资性房地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带来的收益或损失。但截至目前,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没有采用公允价值模式。由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价值显著低于其公允价值,因此,这一方面对上市公司业绩没有产生太大影响。 由于新会计准则未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作出硬性规定,这就给房地产上市公司留下了选择的空间。那么,众多房地产上市公司为何没有采用倍受关注的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呢?具体分析其原因如下: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解决方案

我国上市能源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长期金融市场也随之进一步的市场化。我们国家上市企业在不停的增加,市场占有率继续增大,影响力也跟着提升。上市企业的财务报告信息能够有效呈现该企业的营运效果以及实际的财务情况,同时,也对企业股东、投资人以及管理层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以及决定策略方案等均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另外也影响了他们的利益分配;内部控制评价信息是一项非常关键的非财务信息,可以有效呈现内部控制规划和执行是不是有实际意义,内部控制能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决定了财务报告信息质量的优劣。所以,内部控制评价信息与财务报告信息关系密切。 本文基于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和财务报告信息的公布发表层面研究剖析了我们国家上市企业会计信息的公开。深入剖析了财务报告信息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以及会计信息的公布发表所遇到的难题,从内外两个层面研究问题产生的根源。同时基于借用和参考了美国上市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体系的前提下,针对我们国家上市企业会计信息披露所存在的问题给出对应之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1.引言 我们国家证券市场从1980年代开始发展到现在,上市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已经有了相对完备和标准的法律法规系统,针对性的执法也愈来愈严格。具体到上市企业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披露层面,也有了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这两项披露的水平不断提升。不过从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证券交易所公开的惩治上市企业案例来分析,大部分的违规还是信息披露不按规定进行,在证券交易所对上市企业的具体惩治中仍然占据着绝对多数。基于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信息的产生以及运用层面而言,这两者均能有效呈现该企业的营运效果,实际的财务情况,内部控制的具体情况,对企业股东、投资人以及管理层和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进行投资以及决定策略方案等均有相当程度的影响,另外也影响了他们的利益分配。两者实际质量的优劣,对证券市场有着相当程度的影响,当然也能有效影响着全部资本市场的营运效益,影响着资本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同时也左右着国家干预举措作用到经济层面的多少。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长期金融市场也随之进一步的市场化。资本市场的实际运行效益,受到了会计信息的影响。会计信息的披露是不是客观,有没有完全,透明度的大小,均能有效影响着资本市场的运转效益,也决定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会计信息的生产者是更是企业,上市企业的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由会计师事务所监督,这个信息的披露全程则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和证券交易所监督管理。上市企业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包括了投资人,上市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优劣对于投资人以及所有利益相关者的投资决策有着决定性影响。在两者的传输渠道中,投资人能够得到真实客观的信息根本在于,传输中所有节点均真实可靠,同时对他们的监督管理能够真正落实。所以,必须进一步规范和健全会计信息的产生和披露过程,确保证券市场标准化的运作,尽可能的维护上市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各种权益。

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研究

会计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研究

摘要 由于当代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金融工具的出现,我国传统的会计历史成本的计量方法已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并且遭受越来越多的质疑和非议。相反地,公允价值的计提和确认却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金融衍生工具的出现,传统财务会计中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与质疑,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却渐渐受到重视。我国新颁布与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对“公允价值”的概念和定义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范,从而使我国计量会计实务的方法更加完善。公允价值的启用对我国企业财务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为公允价值能够使企业的财务运行状况被合理地反映来,并且使企业财务信息的相关性得到提高,为需求者提供更有力的信息。本文对公允价值计量的属性进行阐述,描述其在金融项目以及非金融项目中的应用,并对公允价值计量在实务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公允价值金融工具市场机制

Abstract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economy,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emergence of financial instruments, the traditional accounting in our country the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method has been unable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 and more and more questioning and criticism. On the contrary, the fair value of the provision and validation are increasingly brought to the attention of the enterprise.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and the emergence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the traditional financial accounting in the historical cost measurement attributes already cannot satisfy the need, is more and more criticism and questioned, and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ttribute is gradually taken seriously. Our country new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accounting standards for enterprises no. 39 - fair value measurement of the concept and definition of fair value for a more detailed specification, so that the measurement method of accounting practice in China to be more perfect. The use of the fair value on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enterprise financial has very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because the fair value can make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operation condition reasonable to reflect, and improve the correlation of the enterprise financial information, provide a more powerful information demands.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operty of fair valu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financial or non-financial projects, and the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n practical problems are analyzed and it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Fair value Financial instruments Market mechanism

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企业环境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学院商学院专业会计学班 级会计071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会计学专业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我声明,所呈交的论文(设计)是本人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设计)中不包含其他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 材料。我承诺,论文(设计)中的所有内容均真实、可信。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2011 年5 月12 日会计学专业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授权声明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设计)的原件,允许论文(设计)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设计),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处理不得超越授权对论文(设计)进行任意处置。论文(设计)作者签名:签名日期:2011 年5 月12 日会计学专业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摘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加强对环境资源的管理与控制。会计作为一种微观管理工具,理所应当在环境管理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环境会计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全球环境管理的需要,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作为环境会计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揭示环境

资源利用以及环境污染治理的情况,履行环境受托责任,成为现代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首先阐述了环境会计以及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基本概念以及信息披露的内容和原则;接着研究对比了国内外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现状然后通过四方面指出了我国目前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对改善和加强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见解。关键词:环境会计;会计信息披露;环境会计信息披露I 会计学专业2011 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Abstract :To establish a resource-saving and environment-friendly societyrequires us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s atool for micro-management accounting should play its due role in environmentalmanagement. Gener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dapted tothe needs of global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as an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can reveal the use of environmental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situation carry out Environmental accountability.So it Become a modern enterprise inevitable choi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first expounded environmental accounting and environme ntalaccounting information disclosure’s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meaning. Then introducedthe theory of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刘莉)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刘莉 (淮北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安徽省淮北市 235000) 摘要:浅析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必要性、在新企业会计准则中的计量修订与改进、存在问题及推广应用改进策略。 关键词:公允价值;运用问题;对策 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做出修改新规定,对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做了变动,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就探讨其运用的必要性,揭示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进意见,以大家参考。 一、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运用的必要性 1.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西方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依然不认同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原因是没有建立一套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准则体系。公允价值作为准则的核心内容,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实务中运用与否,影响到国家市场经济地位,也是能否被国际社会认可的关键。 2.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要求。国际趋同可大大减少第三国上市公司的会计准则转换成本,也有助于解决贸易纠纷,为确认市场经济地位奠定基础。在国家间出现贸易纠纷时,是解决会计问题的最佳途径。如今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会计准则都把公允价值作为首选的计量属性应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3.环境变迁致使历史成本会计的不适应性。动态、开放的经济环境,市场状况瞬息万变,仍然固守历史成本就可能导致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背离内在价值,既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又不能正确反映企业的期间损益。历史成本会计也不能满足资本保全要求,又不利于持续经营。而公允价值会计则能克服这些问题。 4.与历史成本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具有优越性。①能准确反映企业财务、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状况,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②有利于资本保全。企业能否实现可持续经营,取决于其耗费的生产要素能否得到及时补充。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若采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尽管账面净利润可观,但缺乏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生产能力的资金,即不能实现资产的实物保全。运用公允价值

高级财务会计 第12章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第十二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中,()属于临时性报告。 A.招股说明书 B.季度报告 C.公司并购公告 D.上市公告书 2.在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要求中,其首要的质量特征是()。 A.谨慎原则 B.一致性 C.真实性 D.决策有用性 3.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中()不属于“发行人基本情况”所包括的信息。 A.同业竞争与关联交易 B.发行人技术 C.发行人业务 D.发行人内部组织结构设置及运行情况 4.上市公司分部报告是()。 A.月度报告 B.年度报告 C.季度报告 D.旬报告 5.上市公司更换为其审计的会计师事务属于()。 A.上市公司首次披露 B.上市公司定期报告 C.上市公司临时报告 D.上市公司其他披露 6.上市公司招股说明书是()。 A.强制性信息披露 B.自愿性信息披露 C.强制性为主与自愿性为辅相结合的信息披露 D.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最高要求 二、多项选择题 1.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定期披露的是()。 A.年度报告B.中期报告 C.季度报告D.公司收购公告 E.配股公告 2.上市公司年度报告的构成是()。 A.审计报告B.会计报表 C.董事会报告D.会计报表附注 E.独立董事报告 3.中期报告编制的几个观点是()。 A.本期营业观B.损益满计观 C.独立观D.一体观 E.实质重于形式 4.倾向于采用独立观编制中期报告的国家和地区有()。 A.中国B.英国 C.加拿大D.新西兰 E. 美国 5.上市公司常用的分部报告形式包括()。 A.以业务分部为报告主体B.以资产所在地的地区分部为报告主体C.以客户所在地的地区分部为报告主体D.以上市公司销售部门所在地为报告主体 E. 以上市公司责任中心为报告主体 6.属于上市公司应披露的重要事项包括()。

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模式及其应用

公允价值的会计计量模式及其应用【摘要】我国2007新会计准则中摒弃了原会计准则中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而采取了包含公允价值在内的多种计量模式,这对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然而公允价值的计量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对会计计量模式的构成和公允价值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初步探讨。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自2007年1月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鼓励其他企业执行。原会计准则规定会计要素的计量属性只有历史成本一个,新准则规定的计量属性有五个,即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并规定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将公允价值界定为:“熟悉情况和自愿的双方在一项公平交易中,能够将一项资产进行交换或将一项负债进行结算的金额。”我国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清偿的金额”,并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指南》中对非货币性交易中,公允价值的确定原则做出了如下规定:如果该资产存在活跃市场,

则该资产的市价即为其公允价值;如果该资产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应比照相关类似资产的市价确定;如果该资产及其相关类似资产均不存在活跃市场,则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可依据其未来可以产生的现金流量及适当的贴现率计算的现值来评估确定。 (二)公允价值的使用前提 首先,完全的市场经济是信息公开、对称的。国际会计准则、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发达的市场经济为依据制定公允价值,适用于完全市场经济国家;而我国市场发育不完善,公开市场的容量小,交易的品种少,很多商品没有活跃的交易,资本市场不完善。 其次,交易双方的自愿行为,即以公平交易为前提,交易中不存在欺诈或强制性的成分。 还有以企业的持续经营为假设,即假设企业处于正常的持续经营状态,不打算清算或以不利的条件进行交易。 (三)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应用 公允价值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和《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两个具体准则中,其他准则中涉及到的非货币性交易及债务重组业务的计量,也按照这两个具体准则的规定处理。由于公允价值主要是市场价格,在没有市场价格的情况下,要由交易双方自己来确定,所以人的主观因素不可避免地会影响价值的公允性。在实践中,有的交易主体不考虑公允与否,干脆把公允价值作为达到目的的工具,这在关联交易、非货币性交易和资产重组等会计实务中经常可以见到。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与模式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与模式 一、我国信息披露的现状 1、披露信息的少,并且多集中于重污染行业 对沪深两地上市的82家化工行业上市的2003-2004年的年报进行分析发现,2003年在年报中进行环境信息披露的企业有53家,2004年有54家,分别占企业总数的64.63%和65.85%,虽然都超过半数,但从比例来看,并不是很高。 化工行业的上市中尚有超过30%的企业没有在年报中披露任何环境会计信息,可以推断那些非上市企业由于信息披露压力相对较小,披露的情况也会更差。 2、披露内容可比性不强,相关性及明晰性不够 从披露的具体内容上看,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零散的、不系统的,且公布的环境资料不全面。现有的对环境信息的披露内容,仅仅是对环保情况、环保因素制约、环保风险及其对策、对环保风险的技改项目、高度依赖后期资源的状况及对策、通过环保质量认证等资料进行的简单披露。 3、缺乏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法规、准则 我国有关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法规、准则严重不足,符合国情的企业环境会计理论与方法体系尚不完善,因此理论上缺少统一的规则、方法和专业标准,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信息披露体系。 二、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方法 1、文字叙述的方法 文字叙述的方法是最基本和最简单的做法。不但在传统会计中一直得到,事实上,在新兴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也是可以较为广泛的。但这种方法运用在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着局限性,如提供的信息很难在企业之间进行横向比较;以文字叙述形式披露的信息容易扩大其业绩,有可能使企业在编制有关报告时修改过去的目标,根据业绩另定目标,从而使企业业绩不低于目标,给信息使用者留下虚假的印象。 因此,文字叙述法作为最基本的一种方法,适用于一些补充资料或辅助信息的披露,尤其适用于那些还未能纳入环境会计核算体系的环境资源以及不能或不便定量计量和反映的环境信息。 2、指标体系法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内容和要求: 题目内容: 上市公司已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研究改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的对策,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促进上市公司的健康发展。论文应包括:第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重要性;第二,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三,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任务要求: 一、内容要求。要求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根据上述内容,按既定进度进行文献调研,对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提交纲要、写作论文。按照学校毕业论文的要求,查阅文献至少在10篇以上。要求论文的论点明确,数据可靠、结构合理、脉络清晰、重点突出;论据与分析过程严谨、全面,论证充分;论文书写规范,恰当举例说明问题;运用所学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 二、方法要求。本研究可以分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在查阅文献上,采用文献法,编制论文提纲;其次确定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分析;最后写论文过程要符合学术研究及伦理。 三、时间要求。根据学院要求,严格按照社会管理系关于“毕业生论文要求与安排”的时间节点提交阶段性成果,按时提交开题报告,在完成论文初稿、二稿、三稿等每一阶段性工作,以此保证论文质量。在此基础上定稿准备答辩。 四、形式要求。论文要独立写作。对所的研究资料要深入思考,观点明确,论文结构要完整。写作格式要符合要求,语言文字通顺流畅、严谨、言简意赅。认真确定论文的各级标题,引文、参考文献的著录要符合学术规范要求。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摘要:会计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核心内容,准确、完整、全面的会计信息披露是促进证券市场稳定与繁荣的基本前提,也是维护信息使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有助于建立和维护证券市场的正常秩序,对推动整个证券市场的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对促进证券市场发展和维护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权益的重要性入手,首先明确当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其次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最后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对策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前进,工厂数量不断增加,加之,我国人口数量的增加,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我国的环境产生了不小的压力,使得各种资源、环境问题频现。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不论是在思想,还是实际行动都有着显示的改善。在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会计领域中,产生了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这是会计业务的一项新的拓展,那么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情况如何? 关键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研究 一、引言 我国人口数量虽然在增速有所降低,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人口数量仍是不小数字,我国探明储量较多资源在人口基数上都成为了稀缺资源,原本在总量在世界上排到前三的资源,人均占有量就排在了大多数国家的后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厂数量的不断增加,不计环境代价的生产,使得环境破坏严重,河流的污染、水土的流失、土地沙化、雾霾严重等等,这些环境问题日益的突显,对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保护环境各个国家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法规,但是,这些法律和政策的收效显然不尽如人意。企业环境会计报告是对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对环境方面的投入与收益进行衡量的一种方式。它的产生反映了人们对于环境污染的加剧的不满,理论上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能够对环境的改善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实际中由于存在各种问题使得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作用没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例如,政府方面,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规定却不是十分系统、详细。那么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应当如何进行详细、有效的披露?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理论基础 1、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环境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三者为一体、相互促进,该理论要求经济、社会的发展注意环境的保护、节约资源。在可持续理论的要求下,企业应当注意在生产的通知保护环境,在对外披露中,披露自身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的贡献,将企业的环境保护支出和相对应的收益充分披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确认和计量

本科生学期论文 题目名称: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应用及其探讨学院:会计学院 专业:会计学 学生姓名:杨文娟 学号:420613405038 指导教师:王彦卓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应用及其探讨 摘要:目前,我国的会计准则逐渐向国际发展,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也与国际大趋势相适应。公允价值是新会计准则中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市场环境的变化历史成本会计体系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社会的发展,公允价值尤其固有的优势能弥补历史成本法计量的不足。虽然现今公允价值处于不断地探索阶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公允价值的应用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广泛,显示出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本文主要是在新会计准则的条件下阐述公允价值在我国的现状和应用情况,对公允价值的利弊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字:新会计准则;公允价值;会计计量

一、公允价值相关概述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 公允价值的一般定义是熟悉市场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和自 买卖或者一项负债可以被清偿的成交价格。[1]原来的会计准则也采用此说法。而新修订的会计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有了新的表述,“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负债所需支付的的价格计量。”由此可以看出第39号企业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更加的详细、全面、完善、具体。 (二)公允价值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在我国公允价值的首次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1998年6月我国在《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中首次引入了“公允价值”的概念,其后《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企业会计准则———投资》中均涉及公允价值的运用。公允价值概念的引入在当时作为与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一个具体体现对促进我国会计准则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公允价值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性交易及投资准则中应用以后,出现上市公司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2] 2001年,为避免对公允价值的滥用和人为操纵利润情况,防止会计信息失真的情况大量出现,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非货币性交易》《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企业会计准则———投资》等进行了修订,要求相对谨慎地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以扩大各种资产减值计提范围的方式来体现公允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允价值的作用也日益突出,2006年2月16日财政部正式发布新会计准则,在38项具体会计准则中,主要选择债务重组和非货币交易、生物资产、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等17个具体准则程度不同地运用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2014年新增公允价值为第39条具体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有序交易”和“市场”的理解都做出了具体的解释,同时依据能从市场上取得输入值的直接程度为标准把公允价值明确的划分为了三个层次,使得公允价值又进一步的完善同时也为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 二、新会计准则下公允价值的应用 2014年发布新会计准则使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标准体系在原先的一项基本准则、38项具体准则的基础上,增加到39项具体准则,实现了进一步的扩展与改进。我国此项新准则是以IFSR13《公允价值计量》为参考的。它主要从公允价值相关概念、计量框架和披露要求方面对公允价值予以界定。[3] (一)新准则下公允价值的优势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

姓名:骆丹:学号:1509030086 班级:会计专硕一班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案例分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运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案例,并总结了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后,世茂股份相关的会计科目的变化,进而影响其净资产、利润和所有者权益。就目前来看,相比成本模式,公允模式下各项财务指标都呈现更佳的状态。 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简称“世茂股份”)于1994年2月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为600823.公司前身是以零售、批发日用百货用品为主营业务的上海万象集团公司,从1994年才开始对房地产进行投资,并延伸到了一系列与房地产相关的配套业务,例如广告装潢、家具等,使得该集团拥有了多元化经营的能力。又因为该公司地处黄金地段,集经济、人才、市场、交通等一系列区位优势于一身,满足了其走向国际市场的需求。2007年,世茂股份首次出现投资性房地产这个科目,并选择了成本计量模式。 从表3可以看出,在公司采用成本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时,投资性房地产占公司总资产的比例极低。 通过世茂股份的年报发现,世茂股份的投资性房地产主要位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这些城市的房地产交易较为频繁,拥有有利的市场环境。由于具有较好的市场条件,因此客观上公司具备了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基础。同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会使公司的财务情况、经营业绩等指标得到更加客观、真实的反映。这对投资者而言,既能进一步全面了解公司状况,又能够有效地判断公司的自身价值,尤其是涉及投资性房地产项目的价值。

鉴于客观条件成熟,主观上又有利于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和决策,公司对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政策及会计估计进行了修订,制定了《上海世茂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计量管理办法(试行)》,于2009年6月1日起变更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计量,以小心谨慎、保守稳定的态度估计公允价值,并区别不同种类的物业使用不一样的方法确定其价格。总的原则是,对于投资性房地产项目,若公司自身拥有交易价格,就以该公司提交的同一时期房产出售价格或房产的上报价格作为估值基础;如果没有确定的交易价格,则进行大范围、多角度、多视点的广泛市场调查。 下面逐项分析采用公允价值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计量后对世茂股份相关会计科目的影响。 第一,对成本的影响。这里的成本包括信息收集、信息甄别、聘请专业评估公司等发生的支出。具体来讲,在确定公允价值时,由于世茂股份首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价系统,只能从相关市场上寻找有关类似的房地产定价信息,这必然增加获取公允价值的成本,同时不同市场中介提供的定价信息差别很大,公司在获取外部信息的同时必然增加甄别成本。假如交易频繁的房地产市场没有被公开,那么公司得到信息的方式只能是通过繁琐的估值技术。这样做不仅会造成很多人力和物力的消耗,而且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需要每年聘请独立的评估师进行评估和披露,这些都增加了成本。 第二,对折旧的影响。按照准则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公司在2009年更改会计政策后,对2008年追溯调整,调减由于折旧计提的管理费用1019737.92元,调增由于计提折旧减少的利润1019737.92元。此后也不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减少了管理费用,增加了利润,削弱了费用的“税盾效应”,公司间接地将会承担更多的税负。 第三,对税收的影响。从对折旧影响的分析可以看出,折旧的减少导致可抵税项目的减少,使公司将承担更多的税负。虽然会计上对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进行确认,导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利润出现大幅度增长,由于税法上对此类收益不予确认,不会对企业当期所得税造成影响,但会形成递延所得税负债,在公司收益实现当期即公司出售投资性房地产时纳入当期应缴所得税中进行征收。

公允价值计量方式

人资社科Human Resources & Social Sciences >才智/182 浅析公允价值计量的方式 刘琦广西大学53007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环境的变动,新型交易工具的大量出现和使用,历史成本作为长久以来最主要的会计计量属性在计量方面的诸多缺陷也逐渐暴露了出来。因此,一个新的计量属性产生了,公允价值,这是一种能够对新型交易工具进行合理计量并真实反映会计经济资源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出现后,逐渐被人们接受,并受到青睐。2006年2月15日,公允价值作为一种财务会计的计量属性被我国引入。在目前会计计量属性中,公允价值被认为是相关性最强的一种计量属性,被誉为未来计量方向的代表。然而,公允价值在应用中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这使得各国会计学界和实务界对公允价值产生了质疑。本文就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进行相关的讨论。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方式 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爆发的金融危机中,使得大量金融机构破产,从而导致社会公众对美国银行体系的可靠性产生了怀疑,也因此引发了信贷与储蓄危机,同时也使得历史成本计量受到了质疑。这个时候,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以面相现在和未来的特性引起了公众的注意,它能让金融机构即将面临的财务困境尽早地被监管机构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获悉,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很快的就被会计界所接受。发展到今天,公允价值已被纳入国际会计准则,资产的计价必须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也是目前国际上最普遍的价值计量方法。 一、公允价值的含义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其中对公允价值这样描述: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1]。 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是以市场价值或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资产和负债的主要计量属性的会计模式。能够根据金融工具产品价值对相关市场产生影响的因素,从而对其市场价值做出认定,因此,公允价值是最接近市场产品内在价值的价格。商品的内在价值是商品的本质特征,是客观的,无法替代的。因此,不得不承认公允价值是一种计量属性的既定事实,而且是计量属性中一个非常特殊的计量属性。 二、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优点 (一)使企业收益的涵盖面扩大 历史成本计量方式中,收入与成本和费用的差额是确认企业收益的主要依据;而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中,虽然企业的收益变小,但包括了历史成本计量方式中的部分,并且将非交易和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也计算在内。也就是说,使用公允价值可以使企业收益确认的涵盖面扩大,财务状况和收益水平被更加真实合理的反映了出来,并有效的体现了企业的经营能力、现金流量水平、偿债能力以及抗风险能力,因此来看,无论是企业的收益确认还是信息披露都,公允价值要比历史成本显得合理有效。 (二)资产的实际价值能够被正确反映 在历史成本计量方式中,依靠取得时所发生的实际成本来反映和计量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产,但由于这些资产的价值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浮动,这也就造成无法对其真正价值进行合理计量。而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则强调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吻合,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真正能做到让企业的资产与市场价值正确匹配。 (三)符合会计配比原则的要求 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可以有效解决以往历史成本计量方式中产生的计量方式不相匹配的矛盾,让资产在使用过程中所损耗的成本和费用达到正确计量,充分实现与所产生收入的有效配比,从而符合了会计的配比原则。 (四)让信息或决策的质量提高 市场环境的多变造成在历史成本计量形式下,财务报告所提供信息的有用性和相关性在企业所建立的信息披露体系中得不到充分保证[2]。而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就能够做到对所拥有的货币性资产进行正确的披露,同时还能合理确认企业的非货币性资产以及负债,从而可以为信息使用者的经营决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三、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存在的问题 (一)公允价值的确定有一定难度 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公允价值有着无可代替的优势,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无法获取市场价值或实际价值首当其冲。许多具有不确定性、变动较大的交易给公允价值的确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这就造成有可能使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无法达到要求,使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理解难度大大增加。 (二)经济环境对公允价值有一定的制约 目前,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初步完善,市场经济环境也逐渐良好,但是市场经济体系仍存在诸多的矛盾与制约因素,因此也限制了公允价值计量在实际中的应用。此外,新会计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规定也过于模糊,有较大的缺陷存在,非常容易被企业的财务人员曲解或误用[3];同时,允价值计量在一些具体准则中公也仅仅是备选方案,基本上还是处于会计计量的从属地位,从而也抑制了其根本性作用的有效发挥。 (三)公允价值有利于企业操纵利润 企业非常有可能利用公允价值来操纵利润,在合并报表后,一些上市公司一旦发现亏损的情况有可能会出现,就会通过恶意的债务重组来确认重组收益,从而使公司的当期损益发生变化,会计报表就会被粉饰,让公司的业绩能够维持。除此之外,一些上市公司极易利用公允价值来变更资产账面价值,以此进行当期损益的操纵。因为以上种种缘由,由于规范和监督的不完善,在实际应用中,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资产账面信息非常容易的就会被人为操纵,这样就会使得上市公司的相关投资者收到蒙骗,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结语 总的来说,公允价值计量方式被新会计准则引入,对于我国会计发展来说,无疑是一项重大变革,虽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诸多问题和弊端,但对于当前国内整体经济环境的发展趋势也是非常符合的,也使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及惯例充分实现了接轨与趋同。因此,公允价值计量方式在实际应用上需要企业或者对会计准则的使用者和关注者必须端正态度,正确理解公允价值的涵义,充分发挥其优点,避免人为的问题出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让证券市场的有效性不断提高。除此之外,企业在应用公允价值的时候,为了让其作用能够更好地发挥,还要对企业聘用的会计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进行严格考核,特殊培训,以达到提高专业素质水平的目的;同时,相关管理人员还要对公允价值应用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通过各种方式,尽可能的让公允价值在改善会计信息质量中的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年。经济科学出版社 [2]巩向华。浅议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应用。2009年 [3]]吴光辉,李秋荣。论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J]。现代向贸工业。2008 (0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

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机制的思考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是保证所有相关的信息得到最公平的披露,减少证券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提高市场的运作透明度,保护股东的利益。上市公司应当完整、准确、及时地披露财务报表,以及对投资者的决策有重大意义的信息,确保公司所有股东都受到公平和同等的待遇。本文从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现状来分析研究如何进一步规X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机制。 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主要存在以下两大类问题:信息披露的非主动性与信息披露的虚假性。 (一)信息披露的非主动性。上市公司往往把会计信息披露看作是一种额外的负担,而不是把它看作一种应该主动承担的义务和股东应该获得的权利,因而不是积极主动地去披露相关信息,而是抱着能够少披露就少披露,能够不披露就尽量不披露的心理。这种认识上的偏差使得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处于一种被动应付的状况。 (二)信息披露的虚假性。这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最严重、危害最大的问题。普遍存在的信息披露不充分并伴随着大规模的信息造假,是造成我国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根本原因。由于对信息的产生及其客观性、真实性和有效性很难预期,买卖双方对股票价值的变化,判断就很不

确定;双方信息的不对称状况十分容易引起价格操纵,导致股票价格的严重扭曲,由此造成证券市场上供需双方大量的非理性投机。一方面加大了证券市场的风险,另一方面直接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1.虚增利润。股份XX申请其股票上市交易、股东配股、终止其股票上市等法律法规中的条文在对上市公司进行监 督管理的同时,也在客观上使得上市公司追逐账面利润、操纵盈利的动机。 2.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披露不实。上市公司必须按照招股说明书所列的资金用途使用发行股票所募集的资金,如果改变用途必须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可是我国上市公司常常出现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与招股说明书不符。某些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用其绝对控股的地位,改变资金用途时不征求其他股东意见,不履行及时公告义务,任意侵犯中小股东的利益。招股说明书中所谓的投资项目成为上市公司“圈钱”的工具。 3.披露内容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信息。比起虚增利润而言,上市公司披露内容虚假或具有误导性的信息似乎有着更多更复杂的动机。为了上市,为了配股,为了收购成功……等等,不少上市公司出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进行了虚假陈述及信息误导。 4.盈利预测弄虚作假。盈利预测是上市公司对未来的经营成果所作的预计和测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判断的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