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数学教学之旅

我的数学教学之旅
我的数学教学之旅

我的数学教学之旅

电影《阿甘正传》中有这样一句经典台词“Life wa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是的,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总会有意想不到的事情在等着你去发现。本以为这个假期我将会让自己的英语大放异彩——开办假期英语补习班,却意外地发现,我开启的,竟是一个别样的数学教学之旅……

7.16 第一堂课——函数

经婶婶介绍,安琪向我补习数学。她今年15岁,就读于晋江市松熹中学初二年级。这次安琪的期末考数学发挥得不理想,仅考124,而满分为150的数学要求128以上才能评定为A。明年7月她就要参加对她来说意义重大的人生第一个转折点——中考,她的目标是晋江市一级达标中学的排头兵养正中学。显然,要考入养正中学,最起码所有参加考试的科目全A,并且要让语数英出类拔萃。今天下午安琪找我补习,看得出她对自己能否考上养正中学信心不足,生怕数学拉她的后腿。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突然感觉到肩上责任重大,毕竟数学不是我的专业,而且自从高考结束后有一年多没碰数学题了。我有点不安,担心自己会误人子弟。但转念一想,初中时我的数学知识掌握得还扎实,应该不至于把学过的全还给老师吧?就这样在思想挣扎中,我与安琪讨论该以怎样的方式给她补习她才更能接受:是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以课本为主),还是以练习为主(即我出题目给她解答,然后讲评)。我希望以民主的方式让她更好地吸收。她选择了后者。于是,我找出八年级下册的配套练习和中考总复习时的数学资料、做过的卷子。并且,我们决定先从她最薄弱的函数部分讲起。因为今天是第一天,我不想给她太大的压力使她反感数学,便整理了函数部分的典型例题让她现场完成。通过观察发现,有一道关于等腰三角形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的题目她磨蹭了很久,事后我才了解她采用的是一种比较繁琐的解题方法。我鼓励她采取另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无疑可以让自己在考试时节省宝贵的时间,做到又快又准。安琪解答完后,我认真地批改,说实话,她的答卷我不大满意。在讲评每一道题之前,我会先让她告诉我解题的思路,如果她的思路是正确的,我予以肯定,并尝试介绍更简便的方法;倘若她的思路是错误的,我便给她分析哪一步做错了,它所考查的知识点在哪里。我并不提倡数学用题海战术,从我学习数学的心得来看,是要学会举一反三,经典例题要记住,并保证做错的题目不再有第二次失误。因此,我建议安琪设置一本数学纠错本,将做错的题目整理在上面,再次解答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掌握。时间过得很快,一个半小时的补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我布置了8道关于函数的练习题作为作业。

7.18小试牛刀

今天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讲评上一堂课的作业。因此,我认真地整理了两份函数卷子,一份在课堂上限时完成(答卷时间为35分钟),另一份作为作业让安琪课后完成。我批改了昨天的作业和今天的小测卷后,总体情况还不错,但仍有五道题目出错。我把批改完的作业和卷子先让安琪自己订正。欣喜的是,大部分题目她都能自己正确地改正过来,可见是粗心惹的祸。我把重心放在她做错的5道题目上。与此同时,根据安琪反映的在答题过程中棘手的、

思路不明确的题目也仔细做了解答。总结她在函数部分的缺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错误率很高,计算还没有达到又快又准。

7.19黑板粉笔总动员

学习任务:讲评昨天布置的18道函数题目

时间:1.5个小时

在批改安琪交给我的作业之前,她难为情地坦白说这次作业中有好几道题不会做。果然,有四道题目完全空白,还有一道题目做错了。我决定一改前两次在屋内坐着面对面与安琪授课的方式。在我家走廊上有一面贴有红瓷砖的墙壁,以前这里是我随手涂鸦的地方。今天,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安琪和我,构成了一道别样的课堂风景。一时间,我恍然感觉红砖墙就是黑板,我就是老师,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今天的18道题我都不敢掉以轻心,都有认真地讲过,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站在“黑板”前讲课。

一堂课下来闹了两个笑话,让我颇为尴尬。一次是在“黑板”上把题目抄错了,在“学生”面前犯这么低级的错误,我恨不得在地上找条缝钻进去;另一次是在画函数图像时安琪困惑地问我怎么说的和画的有出入,更让我觉得难为情。与此同时,在讲解求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这道题时,从安琪不解的眼神中看出我讲得没有条理性,于是,我先自己整理好思路,并放慢速度,确认每一步她都听得懂。18道题讲评结束后,我布置给她的作业是好好消化今天的练习,有疑问的地方明天及时提问,同时针对她昨天练习出错的地方,我又找了类似的题目让她练笔巩固。总之,今天的教学让我第一次发现自己在讲课时竟也会出洋相、语无伦次,着实捏了把冷汗呢。

7.20启发式教育

今天在备课的过程中,遇到了些难题。跟前几次一样,我从配套练习《学无忧》中选取例题作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通过与安琪的交流,她希望接下来为<分式>这一章充电。于是,我今天重点整理分式部分的题目——如何判断分式和整式;分式的增根在什么条件下成立。说实话,这些看似简单的概念我早已忘得一干二净了。于是,我先找到课本帮自己理清这些概念,才仿佛吃下了颗定心丸。

本次课我改掉了以往容易骄躁的毛病,更是打消了因为题目太简单而安琪却要思考很久才能答出来而有些瞧不起她的念头。毕竟我比她多学了四年的数学,没有理由因此看轻她答题较慢。今天我先批改她昨天的函数部分的作业,同时让她课堂完成分式部分25道题目。函数部分存在一道函数关系式审题不认真,关于一次函数“左加右减”、函数图像的知识点缺漏,以及从求函数的取值范围中反映出来的求不等式的知识点掌握不清楚等四个方面。而今天的25道分式部分的题目,情况也不甚理想。有五道题目空白,分别是通分、分式化简、幂的运算、分式计算、平方差公式掌握得不好。于是,我重点讲评安琪做错的题目,并腾出时间让她消化吸收,有时在讲评的过程中,我会问她的想法、给她启发,并将她引到正确的思路上来。这种启发式的教育印象更为深刻,而在讲评后她能完整地解答订正证明了这一点,让我颇为欣慰。

课结束后,我的心情愉快明朗,不再像昨天那样有些躁动不安、低沉抑郁,对自己能帮助安琪的数学取得进步进一步增强了信心。加油!

7.21在摸索中前进

授课内容:一份期末总复习分式练习卷

安琪完成这份卷子花了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我不想以考试限时的时间来要求她,因为我希望她可以充分地思考,品尝到探索出题目的乐趣。事实证明,在批改安琪上交的卷子中,

她每道题都有完成,留下了认真思考的痕迹。这次她的问题主要存在于分式的十字相乘法知识的缺漏。她告诉我这种因式分解的方法她之前从未学过,于是我耐心地讲解这种方法步骤,并设计3道题目让安琪巩固练习。欣喜的是,尽管刚开始做起来很慢,但她到第三道练习时明显熟练了许多。另外,分式的运算在提取负号的过程中她由于粗心而忘记变号,解答应用题时忘记检验,还有一个分母有理化的知识缺漏。

今天布置了一份关于函数和分式运算的练习。

下课后,我试探性地问安琪会不会觉得我这种讲课方式练习量大,感到厌倦。让我喜出望外的是,安琪认为她感觉比在学校上课更有效率,因为有时老师讲解完后她仍不能理解。对此我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她能尽快调整过来,以迎接初三毕业班的挑战!

7.23达成共识——通过练习查缺补漏

今天的主要任务是讲评上一堂课布置的作业和练习。为了不增加安琪的负担,对练习产生排斥和厌倦,我打算让今天的课上得轻松些,更像是快乐的数学之旅。改完安琪的作业,跟以往一样,我先发给她自己订正后再交给我审阅。我观察到她把改好的题目交给我时面有羞色。我统计了一下,这次安琪做错的题目中,有75%的题目时不细心造成的。我领会安琪的心思,于是先从这些不题目该做错的题目入手讲评——有抄错的,有简单的计算错误的,还有审题不清的。我提醒她如果这是正式的考试,那么就有可能无缘于她心仪的高中了。我鼓励她从现在开始就要养成细心的好习惯,要有忧患和危机意识。另外25%的失误在于知识性的缺漏。通过题目,我可以发现她哪些数学知识存在漏洞,因此,通过练习训练是我和安琪就本次数学补习达成的共识。我发现她不等式部分和幂的运算的题目掌握得不牢固,对阅读理解型的填空题存在心理恐惧。此外,在与她交流总结今天所学的东西时,她提出了补习初三课本的愿望。

7.24意外的惊喜——迎接新生

当安琪带着她的同学微笑地出现在我面前,一句“姐姐,我同学丹萍也想找你补习数学”让我好生愣了一会儿,有点措手不及。一方面因为今天的教学内容只是针对安琪一个人设计的,另一方面心里也荡起了幸福的涟漪。呵呵,我的知名度打响了!兵来将挡,我改变了教学计划,随堂出一份分式的卷子检验她俩掌握的情况,通过批改发现问题。因为是两个人补习,一对一讲评实施起来难度很大,我的“黑板”又派上了用场,讲评她俩做错的题目(主要是计算出错)。其中有一道选择题压轴题较难,理解起来不容易,讲评起来更觉繁琐。我前后共讲评了三次,才从她们的眼神中得到了肯定和理解的光芒。不过,这道题我由于来不及备课没有好好思考过就讲评,也再次给了我一个宝贵的教训——不打没有准备的仗。明天,我们三个就要开始进入初三的新课之旅啦!既有些兴奋和期待,又有些不安,担心自己讲不好。毕竟我从来没试过讲数学新课,一切都只是未知数。

7.25随机应变。

很遗憾,安琪和丹萍没能如期借到数学课本,因此今天主要完成一份综合分式和函数的卷子。由于学生人数增多,出起试卷来也更辛苦了——我得多抄一份卷子。且讲评时,由于她俩做错的题目不一样,知识掌握的情况不一样,因此讲解起来就比之前得更费好些时间了。

不过,在课堂的最后25%的时间里,我还是对二元一次方程开了个头。由于我的学生们没有课本,我必须把课本上的例题讲解得更仔细、语速放得更慢些。然后以课后练习的四道题加以巩固并讲评。透过这几道题的详细讲解我发现,她们的计算都不够细心,如安琪竟会粗心地将16-5算成了12,而丹萍则常常抄错题目。

7.26开始上新课

教学内容:分式计算题、填空题和一元二次方程第1课时题目巩固。

开始初三新课教学的同时,我认为不该完全抛开初二年的知识,因此,今后我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定为一半补习初二知识,一半上初三新课。在检验今天的初二知识中,通过分式的题目发现安琪和丹萍仍有些零散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安琪有一道解方程的题目完全没有思路,而丹萍科学记数法的概念不明确。多亏通过题目,可以让她们及时补缺补漏。紧接着,我又给她们一人一份一元二次方程的练习。让我吃惊的是,安琪还没做完就一脸忧郁地把作业拿到我跟前,坦言道很多题目不会解答。在批改她们作业的过程中,心着实凉了一截,有种挫败感。可能是因为她们手头还没有课本吧!我试图给自己解围,却依旧无法消除心里的悲伤。由于时间关系,我没能完成今天的教学任务。我先和她们一起梳理昨天学习的内容,然后仔细地讲评今天的每一道练习。

我认真地反思,还是应该放慢脚步,要考虑到她们是初学者,是第一次接触一元二次方程,应该多问“到这一步能理解吗?”不然其实很多我自认为很简单的题目容易被我忽略不计,而对她们来说却是值得花工夫消化的。

7.27二次根式带来的矛盾心情

授课内容:函数六道练习、二次根式第1课时

从今天的练习来看,安琪和丹萍完成的情况都不是很理想,错误率在50%以上。其中既有知识性缺漏的反比例函数图像问题,也有粗心大意惹的祸,如将y=x/2误判为是反比例函数。今天的一道函数应用题,因为这道题安琪的答案是正确的,我没有细看过程就给了一个勾,结果在讲评是发现她的思路并不正确,她能够答对完全是运气好,蒙对了。我很惭愧,改卷子时力求速度只看答案不重过程其实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另外,今天将丹萍借到的九年级课本对比我以前的课本,发现在一元二次方程还有一个单元即二次根式。而二次根式是学好一元二次方程必要的铺垫,所以我决定改上二次根式这一单元。我快速地翻下课本,发现内容很基本,这让我既高兴又困扰。高兴的是我更加自信地站在讲台上,困扰的是我不晓得对学生们来说,哪些对她们而言是难以理解和接受的。第1课时我很快就上完了,快得让我不确定学生们是否真的把二次根式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了。课后,通过与她们的交流,我发现我还是有必要放慢进度,讲得更详细些,多让她们有缓冲的时间。

7.28当老师其实很辛苦

授课内容:5道分式练习题、一元二次方程剩下的练习、二次根式第2课时

第一次有种口干舌燥的感觉、累得不想讲话……5道分式练习可能由于我挑的是我们当年期末复习时的练习,偏难,她们俩的错误率分别是80%、60%,因此我不敢掉以轻心。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时,我第一次系统地介绍十字相乘法。对她们而言,十字相乘法是全新的知识,是重点也是难点。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十字相乘法也觉得挺棘手的,但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十字相乘法对我来说已是解一元二次方程十分得心应手的工具。如今,要把它抽丝剥茧地讲解其来龙去脉,真的是一种挑战。看到丹萍和安琪她们的反应有些木然,我有点失落,不过我仍然坚信熟能生巧,这既是鼓励她们,也是勉励我自己。二次根式看似简单的根号运算法则,越简单我反而越不知道该如何讲清楚。因此,解释原理性的东西我留给她们开学后老师讲解,我主要将重心放在练习部分。因此,一整节课下来,我得不断地擦黑板,下课后手酸得不听使唤。原来,老师真的不是好当的!

7.29后生可畏

授课内容:分式+函数+不等式共九道练习、二次根式第3课时

自我感觉前两堂关于二次根式的新课讲得不是很完整、很清晰、很有条理性,所以在讲

评完今天的九道初二练习后,我先与我的学生们花时间温习前两次课的知识点。我发现要想说服别人,先要说服自己,而前两次二次根式的课我没有说服我自己,感觉心里很不安。随着熟练程度的增加,理清知识点后心里挺踏实的。对于今天二次根式除法法则上起来也更有自信、更愉快了呢。其实学生们都很聪明,受之以渔后,她们思维敏捷,通过练习发现他们掌握得不错,真是后生可畏!

7.30找着当老师的感觉

授课内容:六道分式、二次函数练习题、二次根式第4课时

在上新课之前,我发现真的很有必要把初三课本认真地阅读一遍,心里才会比较踏实,不至于误人子弟。我做梦也没有想过会再捧起初中的数学课本(庆幸自己有保留书籍的好习惯,能再次派上用场)。以过来人的角度来看,初中的数学知识是基本的,但对于初学者来说,意义就截然不同了。对很多孩子来说,接触新事物是痛苦的,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在这次教学之旅中,我学会了设身处地地替他人着想。

上完课后,肚子很饿,手很酸,脚站得有点麻。讲课的辛苦,体现在老师不仅要动脑,而且要动手。但回顾今天的课,感觉是很愉快的。首先我们简单地复习了昨天学习的二次根式的除法,然后进入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今天的课比较轻松,因为内容简单、容易理解,学生们反应也快。看着学生们在听课后做练习又快又准,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在我的心里油然而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今天的我对这句话理解得更加深刻了呢!

7.31最后一课

授课内容:10道分式练习题(其中3道为填空题的压轴题)

本打算讲评练习之后花剩下的时间进行二次根式的巩固复习,却发现安琪、丹萍在完成这部分的时间耗时太长。反思一下我的教学模式——我总是等她们俩完成后交卷,没有时间限制,然而今天我意外地发现,安琪在计算第一、二题分式题时就花了25分钟时间,速度偏慢。在提醒她们提高效率的同时,我也给自己敲响了一个警钟——其实真的有必要采取限时完成练习的方式,以考试的标准要求我的学生们。今天的教学进度被打乱了,我只好把重心放在讲评这十道题,特别是她们俩都放弃的3道压轴题上。我鼓励她们不要灰心,跟着我的思路走,了解解题技巧。为了帮助她们巩固,我讲完第一遍后,又认真地与她们一起整理一遍加深印象。我很心疼这两个学生,因为她们很懂事、好学。暑假本是好好休息的时刻,她们却每天愿意准时来我这儿补习,感动之余,是真心地想帮她们的数学更上一层楼。

(后记:安琪和丹萍由于初三开学在即,想利用仅剩的半个月时间好好调整状态,至此,我的暑期数学教学之旅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总结篇

再回首,触摸这半个月以来流淌于笔尖的教学心得,感受透过纸张凹凸有致的字迹带来的力量,我的心里盛满了感慨,夹杂着喜悦,收获了成长。半个月以来,我一直在摸索中寻找当好老师的感觉。对我而言,这又何尝不也是一种学习?然而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我也曾一度很想放弃——不喜欢每天下午3:00-4:30不属于个人安排的

自由时间,不乐意每次上课前都得先备课,厌倦每天上完课还要出试题找练习。由最初第一次当家教的热情高涨、兴高采烈,随着三分钟热度的消退而消退,除了咬牙坚持,我别无选择。但,正是这份坚持,让我再次回顾这段假期数学教学之旅时,总能感觉到一种温暖的颜色、一股激励着我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精神力量……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分析.doc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案例评析 新郑市外国语小学董永伟 一、教学内容: 长方体和正方体是学生十分熟悉的立体图形,在生活中经常要求解它们的表面积,例如:计算做一个长方体形状的鱼缸需要多少材料。虽然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但是由于学生缺少生活实践经验,导致计算出来的结果不符合实际要求:多加了一个上面的面积。一个看似很简单的问题,学生似懂非懂:鱼缸的外形是什么样的?长方体吗?计算所需材料的面积是否就是计算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鱼缸没有哪一个面,所以实际上是计算哪几个面的总面积?如何计算这些面的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和教育资源引导学生对于以上几个问题进行探索、发现,在认识矛盾冲突是如何产生的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驱使下开展探究活动,让学生去解决鱼缸制作的问题来开展教学。当学生经历了探索发现的过程,就学会了如何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实践,并且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表述能力。同时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了探究、发现问题和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学习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堂探究活动会说出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2 通过练习和小组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里几个面的总面积,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活动过程: 一、引导学生学习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回忆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长方体表面积的概念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

积,那么谁来说一说什么叫做表面积以及如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 (拿起一个正方体的模型,手摸着面)提问:正方体的面有什么特点?正方体的表面积是指什么?正方体里每个面的面积怎样算?所以可以怎样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 3.归纳引入新课: 正方体的6个相同的正方形面的总面积就是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这就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板书课题) 4.教学例2 提问:题目条件是什么,让我们求什么?求至少要多少平方厘米硬纸板就是求正方体的什么?你会算吗? (课堂实录:有同学提出可以用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因为长方体是一种特殊的正方体,所以可以这么做。有小部份同学同意这个观点,但是通过计算后认为方法太繁,可以用简便方法。) (点评: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是否有好的开头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利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模型进行导入,先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计算正方体的表面积,接着根据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推导,从而引出新的计算方法,使得学生愉快主动地进入学习情境,强化了有意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对新的知识进行探索。通过教学的导入,明确了教学的目标,确定了研究方向,这时再引导学生学习就事半功倍了。) 师:小结:正方体的6个面是面积相等的正方形,所以求它的表面积只要用棱长乘棱长求出一个面的面积,再乘6。 二、鱼缸的制作问题 说明:我们已经学会了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在实际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有时不需要计算6个面的饿总面积,只需要计算某几个面的总面积。这就要根据实际情况思考要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并思考每一个面的面积怎样算。如例3。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简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对于教案、教学设计我们都不会有陌生感,他和我们的教学生活密不可分,我们上课前都要写教案、做教学设计,充分的、精心的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而教学案例我们听得则不是很多,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学案例才被越来越多的提及。这是因为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案例对于反思教学,指导教学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作用。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和大家一起说说有关案例的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是案例,也就是案例的概念。 一、案例的概念 案例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典型的事例,一般比较具有代表性或有重大意义,它比较详细的记叙了一个教学片断或是整堂课的具体的教学情节,向人们提供教学的过程,引发大家的思索,然后探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作一定的分析和反思,从中体现先进的理论和思想。 比如:“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分数乘整数》这个案例记录的就是《分数乘整数》这节课中的一个片断,首先作者说明了这个案例产生的背景:即在给同轨教学班中的一个班上这节课时,教师按照通常的做法,先复习了乘法的意义,然后引入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通过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引入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教师步步铺垫,学生学起来可以说没什么困难,但课堂上却气氛沉闷,课下教师问原因,学生们说:“老师,我们早就会了,听着觉得没什么意思”所以作者

在给另一个班上课时作了调整,于是就有了下面这个案例。 介绍完背景后,作者把教学片断以访谈录的形式记录了下来,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实录的形式,师如何说的,学生如何回答的,甚至某处学生的表情与动作都记录上了,片断后面是反思,反思中作者分析了改进后的设计成功的原因:一是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二是实现数学学习的个性化,反思中作者抓住了这个教学片断的特点,分析得很透彻。(老师们可以细致的读一读这个案例,它是很有代表性的教学片断的案例,来自小学教学设计理科版),我们再看“发展语言不是语文课的专责”——《1——5的认识》案例,这是一节课的案例,是对整堂课的教学情节进行了记录,同样,在后面是反思,它以评析的形式,分析了这节课的突出特点:在数学课中,同样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语言。 刚才,我们明确了案例的概念,接下来我们把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实录作一下比较: 二、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在课前设想的教学思路。案例则是对已经进行完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一个实现是的过程和结果。 那么同是写在教之后,案例与教学实录又有哪些区别呢? 1、案例要有对本教学问题的反思,对好的教学行为,教学效果,要进行分析,分析它体现了哪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对存在问题的教学行为要分析出症结所在,对教学有指导作用。

加强高校数学教学改革

加强高校数学教学改革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单一的数学教学模式逐渐不合时宜。只有进行相应的数学教学改革才能够让高校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升自我素质。本文以我国的高校数学改革的意义为切入点,并就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进行了阐述。希望能为高校数学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浅薄的意见。 标签:高校数学数学教学教学改革 数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尤其是许多理工类的学科均需要数学的辅助。除此之外,对于高校学生来说,数学更是可以提升其综合素质和锻炼思维。而在当今新时代的高校中,数学教学不仅仅需要老师的传统课堂讲授,更需要转变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以多样化的教学来引导学生更加高效地学习数学。因此,关于高校数学教学的改革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数学教学改革的意义 1.加强学习引导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引导是高效数学老师的主要工作职责之一,而进行高校数学教学改革可以进一步增强对学生的引导作用。例如说在一个章节的开始阶段,通过对数学教学的改革,可以让教学导入更加合理化、立体化,更加符合现代高校学生的口味。进而使得学生在教学开始阶段投入更多兴趣,并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其次,数学教学改革也可以让数学对学生思维上的引导更加科学合理,符合设立高校数学课程的初衷。 2.明确教师的示范作用 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讲授、板书等对学生据能够产生示范作用,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并不能让教师的示范作用明确地凸现出来。因此对高校数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对教师本身所起到的示范作用具有一定的明确效果。特别是在课程内容中含义较为混淆、模糊,或者知识点比较难以理解的地方,良好的教师示范可以让学生豁然开朗,进一步解读信息,并理解概念,掌握方法。 3.加深学生对数学的感情 现阶段大部分高校学生均认为数学是一门较为难学的学科,让很多人头痛,更不用说对该门学科产生喜爱之情。而在对数学没有兴趣的前提下,进行数学教学也就难以起到非常良好的效果。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便是要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丰富教学内容,让数学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从而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感情。例如,通过在教学中融入数学史,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领略到数学的源远流长与无穷魅力;通过引导学生解决一个数学难题,可以让学生获得非常强的成就感,并进一步在其日常生活中树立起信心,获得坚强的意志。

(完整版)运用几何画板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及案例

运用几何画板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及案例 摘要:当我们从数学的本质特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运用“几何画板”这种工具,通过数学实验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去影响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意义建构,帮助学生本质地理解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精神、发现与创新能力时,我们就把握住了数学教育的时代性和科学性。 关键词: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数学实验室 一、运用几何画板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及案例 1.有效创设动态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几何画板能简单、准确、动态地表达几何图形和现象,这就为学生学习知识、观察思维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和环境。在课堂中数学老师可以展示一些与学习内容关系非常密切的实例,使学生观其形,闻其音,丰富学生的感观,使学生自然地深入教师精心设计的情景中,不知不觉地思索着,学习着。如用几何画板制作一辆公路上运动的自行车,并请学生思考图中包含了哪些图形,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双击“动画”按钮,使屏幕上的自行车往返运动。还可利用“轨迹跟踪点”的功能演示出自行车行进时车轮上一点、脚蹬上一点或车把上一点形成的轨迹,来说明“点动成线”的事实。这辆平常的自行车在数学课上出现,给刚步入几何大门的孩子们带来了欢笑和几分神奇。就在这愉悦的气氛中,他们迈进了平面几何的门槛,点、直线、线段、圆等几何图形已从他们最熟悉的现实世界中抽象出来了。而这种抽象是他们用眼观察,同时是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激发了他们学习几何的动机,点燃了他们学习的热情。 2.利用几何画板辅助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基本概念,帮助概念解析 概念是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本质属性,概念来源于生活。在教学中讲授或学习概念常常需要借助图形进行直观性表述。几何中的概念,如“中点”,如果离开了具体的图形的帮助,那么其本质含义就无法揭示和表现出来,因而,图形成为说明概念的“形态式”语言。平面几何教学难,难在于学生不能把概念转换为图形语言,从图形中理解抽象的概念,学习也就望而却步。为此,在几何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几何画板强大的图形功能,使概念有具体直接的形象。例如用几何画板教学“三线八角”时,可以先让学生观察课件中八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在学生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双击“同位角”按钮,几何画板能把图中的四组同位角从图中自动地拉出,单击鼠标,显示在屏幕上的四组同位角又分别返回原图中去;内错角、同旁内角类似,起到了快速、直观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拖动其中任何一条直线使图形发生变化,来说明这些角的位置关系并未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其质的规定性,深化了对概念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例如反比例函数的图像的特点,学生不好把握,什么叫“与坐标轴无限接近,但永不相交”?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双曲线的特点,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来形象地展示这一特点。如要作y= 图像,需要首先建立坐标系,在x轴上取点a,度量该点的横坐标,然后利用“度量”菜单中的“计算”功能计算出,“度量”菜单下的“绘制点”绘出点b(x, y),最后依次选中点a、b,选择“构造”菜单中的“轨迹”,完成双曲线的绘制。然后演示拖动图中的点a向右运动,让学生观察点的运动和数据的变化,问:当x值越来越大,y是如何变化的?学生会看到随着点a向右运动,点a与x轴的距离越来越小。教师趁机再问:图像上的点会与两轴相交吗?再仔细观察双曲线与坐标轴的关系,猜想的结果是不会相交,教师再引导分析,找出真正的原因在于x和y不能为0。

初中数学教学点滴

初中数学教学点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从事教学工作已有近三十年了。三十年来,在领导和同事们 的关怀与帮助下,在自身勤奋工作和不断地学习中,我在教学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积累 了一定的经验。现将我近几年的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做好教学的常规工作 每学期开学初,我都认真的写好教学计划,平时注重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钻研教学 大纲和《新课程标准》,熟知教材,并结合本班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编写出切实可 行的详细教案,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自己” 。然后,再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面向全体,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弄懂。课后,我认真的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及 时订正。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凡学生学习上遇到困难我都乐于帮助,热情鼓励。对后进生,我每天都利用课余时间去辅导他们,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我所教的班级中,每 年都有几个学习不够勤奋、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习,为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 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我在班级中开展了“争星”活动,学习努力上进的同学加一颗“星” 。 每周集体评比一次,谁的“星”多,就由谁担任学习委员,这样变一般抽象的说教为生动有趣 的竞比活动,几周下来,我发现那几个学习不够认真的学生的“星”在逐渐增多,班上的学习 气氛一下浓了起来。 三、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繁杂而细致的工作,因而也是一项艰苦的工作。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不仅 要有丰富的知识,还必须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为了做到 这一点,课后,我认真的钻研教材、结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创新,寓教于乐。例如:我在上《代数式的值》时,先对学生说:“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进行一场比赛” 。一听说比赛,同学们的脸上一下露出了兴奋的神色。我接着说:“比赛的方法是:每小组推选四名同学,让第一个人随便报一个数给第二个人,第二个人把这个数加1传 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再把听到的数平方后传给第四个人,第四个人把听到的数减1,报出 答案。我们看哪一组说得又快又好” 。课堂上立即活跃了起来,学生们自然的参与其中,从 而引出求代数式的值的问题。这样,在学生眼里,他们不是在上课,而是在做一次游戏,师 和生自然的融合到一起,学生们当然也就乐意继续学习下面的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 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的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 学活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实际上,数学中有 许多知识,光靠教师直接讲授,学生难以理解透彻。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参与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在动手操作中发现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增强他们解决问 题的能力。 例如: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开成一个平面图形,最多可以剪几条棱?至少 可以剪几条棱? 乍一看这道题,不好做,但是如果教师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启发学生思考:“你是如何剪的?”“这样剪行吗?”“下一步该怎么办?”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不难得到正确的答案,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能力,获得的知识又不易忘记。 四、不断进取,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一、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内涵 一个案例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一个或多处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应该描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与学生典型的、生动的交往状态与外在行为,刻画他们丰富的、细腻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 二、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特征 1、素材真实性 案例所反映的应该是一个真实事件,即案例描述的是真人、真事、真情、真知,要能激发起大家的思考。 2、选材典型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叙述的是一个数学教学的典型事例,这个事例要有一个从开始到结束的完整情节,并包括一些戏剧性的冲突,这些冲突主要集中在数学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数学思维上的冲突。 3、情节具体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叙述要具体、特殊,要能够把数学教学与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生动地描述出来。例如,反映某一个数学教师与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数学教学目标和特定的数学教学内容的双边活动,不应是对活动总体特征所作的抽象化的、概括性的说明,而应是对双边活动的具体情节展示叙述,做到翔实、有趣。 4、时空广延性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描述要把事例置于一个时空框架之中,也就是要说明事情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案例的描述要放在一个现实的生活场景之中,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目标全面性 小学数学数学案例对行为等的叙述,要能反映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特性,涵盖教学目标的全部,揭示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数学认知的思维活动,对教学的态度、情感,学习数学的动机、需要等。 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的功能

如何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教学

如何夯实数学基础知识教学 1 主动探索科学的记忆方法 小学阶段的记忆是以机械记忆为主,初中阶段一方面要继续发展这种记忆能力,另一 方面要培养意义识记能力。这是因为中学生的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意义识记的比例逐渐增大。意义识记能力与无意识记相反,不再是随意的、片段的识记, 而是有明确目标,需要意志和努力的识记。意义识记的先决条件是理解,如在记住公式之 前必须弄懂公式的由来和推导,并纳入已经学过的知识系统,有利于永久记忆,在运用时 便于提取。 从教师的角度,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做好意义识记:首先,要理解所要识记的 内容,引导他们组织好知识点和信息,对于比较抽象的内容尽量赋予人为意义,使之尽量 变成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具体事物。其次,教给学生良好的方法。例如,如何分析材料, 数和形的结合记忆,如何运用比较、分类、分段、归纳等方法。第三,对于机械记忆能力 也要适当加以训练,因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记忆是相辅相成的。 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小学阶段的教学特点是细致、详细,对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要求不高,因此他们的 自学能力不是很好。在初中阶段,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自学的第一步是预习。预习是提高听讲效率的必需途径。预习并不等于简单地看书, 而是按照教材对新概念、新公式的定义和例题等进行详细研究,并试着独立去做后面的练 习题,并记录自己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第二,通过多种途径如课外辅导材料、数学学习网 站等加深对定义和例题的理解。第三,在听课时,重点抓住自己预习时所记录的重点和难点,完成预习与讲解的有效融合。教师在预习中起的主要作用是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什么 是预习的重点,并为学生编排相应的预习题。在复习阶段同样如此,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独立完成作业,寻找多种解题途径,开发创新思维。 2培养创新能力 必须摆脱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方式的束缚 时下的初中数学教学始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阴霾,还是在升学指挥棒的指引下,教 师中心主义和权威主义还很流行,传统的“教师负责制”教育弊端在今天的数学课堂教学 中仍不断上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利用学生的“向师性”和教师“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的知识权威,以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为借口,自觉或不自觉地大 势采用简单甚至是粗暴的方式,把知识作为像“圣旨”一样的东西强加给学生。学生潜在 的创新能力也在这种长期的、没有硝烟的“传统版教育”中“正常”的淹没。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 摘要: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辅助教学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结合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发挥计算机的潜力辅助数学教学,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完成教学目标、推动数学教学改革。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教学软件数量的增加,数学CAI也在逐步展开,计算机辅助教学进入了数学课堂。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需要充分了解和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优势,将传统教学手段和计算机辅助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计算机解决很多传统教学中做不好的事情。 一、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优势 1、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潜力。计算机将文字、图形、动画、声音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图形实行多种变换,向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得到了刺激。使用多媒体教学系统能够使学生以交互方式实行学习,协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2、有利于发挥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猜测和尝试,对数学对象实行多重表征,使学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水平。 3、节省教学时间,增加课堂信息密度。有了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能够利用节省出画图、擦黑板的时间来讲授更多的内容。 4、有利于促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多媒体技术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图形直观、动态,便于学生理解。在几何教学中,计算机能够将学生不易理解的几何图形的变化、运动过程等模拟演示出来,将抽象的内容直观化、具体化。 二、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劣势 1、以“电子板书”代替“黑板板书”。教师利用数学课件只需点击鼠标,简单应用计算机演示功能,忽视了其他教学手段,使课堂由“人灌”变成“机灌”。 2、理解中认为凡是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就是现代化教学,就是一堂好课。为了使用计算机而使用计算机,为了“公开课”、“评比课”而使用计算机的现象还普遍

初中数学老师教学心得体会

初中数学老师教学心得体会 时代的发展和要求,数学教学的价值目标取向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获得基本的数学知 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了解数学的价值,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获得 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处理好知识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 平衡与和谐的整合,在知识获得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落实知识。这就需 要学生对学习进行自我反思。新课程强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的活动,它是以教材为中心,教 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的相互作用,使学生获取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发展学生思 维品质,培养创新意识,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教育改革中教师是关键,学生是主体。同时,教师能力的提高及学生能力的提高,都是在实践的探究中逐步确立。由此可见,教 师与学生要想发展,必须要将实践与探究融为一体,使之成为促进师生发展、能力不断提 升的过程,而反思则是将二者有效结合。那么应从哪些方面实现师生互动的反思模式构建呢? 1、要求做好课堂简要摘记。 当前,老师讲学生听已成了教学中最普遍的方法。而要学生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反思, 听是远远不够的。要反思,就要有内容。所以学生就要先进行课堂简要摘记。课堂简要摘 记给学生提供了反思的依据。学生也能从课堂简要摘记中更好的体验课堂所学习的内容, 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成了有目标,有策略的主体行为,可促使老师和学生进行探索性,研究 性的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提高个人的创造力,所以课堂简要摘 记是学生进行反思的重要环节。 2、指导学生掌握反思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开展反思性学习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多方位、多 角度进行反思性的学习。学生的实践反思,可以是对自身的认识进行反思,如,对日常生 活中的事物及课堂中的内容,都可引导学生多问一些为什么?;也可以是联系他人的实践, 引发对自己的行为的比较反省,我们可以多引导学生进行同类比较,达到会当凌绝顶,一 览众山小的境界;也可以是对生活中的一种现象,或是周围的一种思潮的分析评价,此外 学生的反思还何以是阶段性的,如:一节课尾声时,让学生进行一下反思,想想自己这节 课都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当天睡前,反思一下今天自己的感受;或是一周反思一下 自己的进步和不足等等。具体有以下五种方法: ① 在解决问题中反思,掌握方法:解题是学习数学的必经之路,学生解决问题时, 往往缺乏对解题过程的反思,没有对解题过程进行提炼和概括,只是为完成任务而解题, 导致解题质量不高,效率低下。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整理思维过程,确定解题关键,回顾 解题思路,概括解题方法,使解题的过程清晰、思维条理化、精确化和概括化。②在集体讨论中反思,形成概念:活动是感知的源泉,是思维发展的基础。每个人都 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来建构对事物的理解,所以认识相对有限。学生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

我的一篇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从平时自测与正规考试分析,有的题型我们教师讲过,甚至几乎一模一样,但是学生仍然不会。学生存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现象。这是因为在备课时,我们往往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案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各环节配题。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1、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问题1、母亲26岁结婚,第二年生个儿子,若干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到3倍,此时母亲的年龄为几岁? 解法一:设经过x年后,母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 由题意得26+x=3x 解法二:设母亲的年龄为x岁。 由题意得x=3(x-26) (二)精选讲例,探求新知 例2、某班有45位学生,共有班费2400元钱,准备给每位学生订一份报纸。已知《作文报》的订费为60元/年,《科学报》的订费为50元/年,则订阅两种报纸各多少人? 巩固练习小明和小李两人进行投篮比赛,规则:小明投3分球,小李投2分球,两人共投中20次,经计算两人得分相等,问小李和小明各投中几个球。

(三)变式训练,激活学生思维 问题3、小明和小李两人进行投篮比赛,小明投3分球,小李投2分球,两人共投中100次,小明投中率为40%,小明投中率为40%,经计算两人得分相等,问小李和小明各投中几个球。 问题4、已知某电脑公司有A型、B型、C型3种型号的电脑,其价格分别为A型6000元/台、B型4000元/台、C型2500元/台,我校计划将100500元钱全部用于从该公司购进其中两种不同型号电脑共36台,请你设计出几种不同的购买方案供学校采用。小红的方案:她认为可以购进A型和B型电脑,请你判断小红提出的方案是否合理,并通过计算说明。 (四)课堂练习,巩固新知 1、A、B两地相距36千米,甲从A地出发步行到B地,乙从B地出发步行到A地,两人同时出发,4小时候相遇。若6小时后,甲所余路程为乙所余路程的2倍,求甲乙两人的速度。 2、某班借来一批图书,分借给同学阅览,如果每人借6本,那么会有一个同学没书可借,如果每人借5本,那么还剩5本书没人借,问该班有多少人,有多少书。 (五)拓展 1、变题训练问题2中,若学校要购买A、B、C3种型号的电脑,有如何安排? 2、某中学新建一栋4层的教学大楼,每层楼有8间教室,进、出这栋大楼共有4道门,其中两道正门大小相同,两道侧门大小也相同。安全检查中,对4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 ——多给“学困生”一点爱 案例背景: 教师既应该专教书,又应该教人做人。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对于“学困生”的情感更应加倍关注。作为教师,要有一颗爱心。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应有的道德,也是老师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作为教师,一定要全身心爱学生,关心、尊重、理解、宽容和信任学生。爱是教师的灵魂。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学生的爱,用自己的心灵培养学生的心灵。 案例描述: 如: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发现这样的情景:“优等生”学生拼命地看、拼命地讲;“学困生”嘴巴张张,等着下课,跟着“优等生”学生报的数,然后眼睛盯着老师,生怕教师会注意他,发现他的漏洞;有的“学困生”还干脆不理你坐在下面做起自己的小动作来了!看着几个“学困生”这样,我要么当场说表扬哪位同学,批评哪位同学,这时学生们顿时热情高涨,个个坐得工工整整,声音哄哄亮亮的,都想争取得到老师的表扬,要么走到他的跟前看着他制止他的小动作。每次课后我都留几个成绩差上课反映慢的学生,让他们对着黑板上的题目一个个讲下来,教师顾不上就让优等生来帮忙,遇到讲错的会让他们慢慢思考一下,或者举例来分析。考虑到“学困生”,要帮助“学困生”,给“学困生”机会,建立他们的信心,我从来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他们,而是耐心的教导,诸多“学困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欣喜,但脸上没有一丝笑容,他们体现出的神情令我记忆犹新。于是我要求他们要更努力更认真,以勤补拙。如果他的表现还好,我则表扬他的进步,鼓励他们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案例反思: 反思一:《新课标》的理念之一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都受益。备课中,要求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备学生。因为同一年龄段或同一班级的学生虽然属于某个特定的“类”或“群”,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组成这些“类”、“群”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有差异的。所以作为教师既要注意学生的“共同点”,更要十分关注、研究学生的“特殊性”。并根据这一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选择教学方法,以

大学基础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基础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龙兰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基础数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数学教育既具有工具价值,又具有文化价值,特别是具有育人价值。数学的育人,主要是通过知识教养,思想教育,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人整体地、有条理地、合乎逻辑地和系统地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 大学基础数学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教授一定的高等基础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深化对客观世界中事物最简单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理解,通晓研究客观世界的任何一种物质形态和它的运动形式的规律。具体地和抽象地认识数与形的存在,研究数形规律,是一切知识、学问的最基本的元素。人们只有对数与形有了基础的了解,才有可能认识任何事物。 在高等教育之前的基础教育中(在中国,即通常的学前教育、小学、中学教育和作为高等教育的预科教育的高中教育),教育者们认为,受过基础教育的社会成员需要的数学的基础被称为初等数学结构。其任务是把概念化了的初等数学知识系列,系统地传输、内化给受教育者,以期受教育者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具有相应的数与形的思维能力,数与形的初等知识,有进行初等的数与形的运算的基础能力。 高等教育中的大学基础数学教育,承接初等数学教育,在初等数学教育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知识。一是升华和促进受教育者数理逻辑的观察、思维和判断等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二是延伸拓展受教育者的数学知识面,在新的层面上,为在各种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数学运用,为各专业能力(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进一步从各种数学模型的形式和应用中享受到数学美。 大学基础数学学科主要包含:解析几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线性代数,研究如何解线性方程组及其有关的问题;微积分,研究变速运动及曲边形的求积问题,作为微积分的延伸,还包括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研究随机现象,依据数据进行推理。所有这些学科的教学过程构成了大学基础数学教育知识结构部分。 一、大学基础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类的创造活动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类的创新能力提高到了崭新的水平。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创新能力将是21世纪人才的根本特征,而创新能力的源泉乃是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大学基础数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承担着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创新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其目的是全面协调地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一般包括创新的情感动力、创新的认知能力和创新的行为能力。 创新的情感动力,是创新活动的发动机,是驱动创新活动的力量,它包括创新的动机,创新欲望,创新的认知能力,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其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内容。创新的行为能力,是由创新活动的各种外显行为和技能组成的,其中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是关键因素。创造活动所需要的这些情感的、认知的和意志的诸因素,构成了一个人的创新素质的整体。发展创新素质的教育,就是通过多种的方法和措施,发展学生的创新情感和欲望以及创新的认知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所需要的意志品质。 1.创新情感、欲望和动机的激发 创新的欲望是驱动创新的力量源泉,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创新情感、欲望、动机的激发表现为以下几点: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巧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放飞课改的翅膀 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思考,使教师以教为主变成学生以学为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应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有利于创设学习情景, 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巧妙成功的开头,能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课堂教学的内容上去,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并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知识。 如,我在讲“商不变规律”时,采用故事引入,生动形象的画面,伴以美妙的音乐,很快让学生进入教学过程。这样开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段我小的时候老师给我讲的一个小故事,好不好?(学生齐答:好!)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猫妈妈分鱼’。在一条风景秀丽的小河边猫妈妈带着一群小猫生活,其中有一只名叫肥肥的小猫,它既贪吃又自作聪明,猫妈妈就想找个机会教育帮助它。有一天机会终于来了,猫妈妈钓到很多鱼,又要分鱼了。猫妈妈对身边的肥肥说:‘给你6条小鱼,平均分给2只小猫吃吧’,许多小猫拍起手来表示满意,唯独肥肥大叫着说:‘6条小鱼太少了,不够吃’。猫妈妈说:‘那好,我给你12条小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吃’。话音刚落,肥肥又叫又跳:‘不够,不够。’猫妈妈又说:‘那我给你24条小鱼,平均分给8只小猫吃,怎么样?’肥肥得意地说:‘够了,够了。’猫妈妈和其它小猫都笑了起来,而肥肥却莫名其妙”。这时老师停止故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关于小组合作的思考 ——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意义和价值已经被很多老师所接受。但怎样摒弃形式主义,充分发挥合作交流的效应,仍是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所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本文拟结合案例,谈点体会,以期得到专家和同行的指正。 一、是主动,还是被动? [案例]《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学生被分为6人一小组,每人手上有6根小棒。 A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6根小棒。平均分成三份,每份是多少呢? 生动手操作。 师:好!把刚才操作的过程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B教学: 师:大家手上都有一些小棒,试着按要求进行平均分操作。要求是:平均分成1份,2份,3份,4份,5份,6份,并且不能损坏小棒。看那组最迅速。 学生开始分。有的很快地分好,有的开始小声议论。 师:有困难吗? 生1:平均分成4份不好分。 生2:平均分成5份也不好分。 师:是啊!有的多,有的少,不是平均分。最好怎么办呢? (生……) 师:好!同组内的小棒可以相互借调。再试试看。 (生活动。)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交流一下,你们的4份是怎么平均分的? 学生是由于需要而主动地合作交流,还是被老师安排去合作交流,两种心态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激发学生合作交流的积极主动性?我感觉有两点值得我们去关注: 1、让问题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索性。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交流不能等同于日常随意性的谈话,它应具有一定的学习目标的指向性,是为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进行的合作与交流。因此,教学中要不断地让学生产生思维的困惑,让他们在思维的压力下,主动地想到与别人的合作与交流。案例教学中,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只有1种分法,让他们交流什么呢?只会不断地重复。而要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5份,却是个伤脑筋的事。老师建议重新调剂,怎样调剂呢?小组成员之间必然要交流和合作。特别是平均分成4份,需要另一个人全部拿出,或者有4人拿出一根,剩下一位同学拿出2根,其间的讨论一定会热烈。“方便别人,也就方便了自己”,在这里不是很好地得到了体现吗?! 2、以组间竞争促组内合作。竞争和合作并不是一对相互排斥的概念,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可以通过竞争的机制去增强学生对集体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即用外部的压力去促进内部的团结。案例的B教学,引进了小组之间的竞争机制,这样就会促使小组成员之间主动地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而无须再由老师去安排合作,组织交流。试想,在案例的B 教学中,如果老师说的是“看哪位同学最快?”,他们之间的合作交流状况将会如何呢?所以在小组学习后全班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的一定要是小组的整体意见而非个人。评判也应以小组为单位。 二、是环节,还是方式? [案例5]《角的初步认识》教学片段: 课始。 A教学: 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技工学校中数学基础课教学的研究分析

技工学校中数学基础课教学的研究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06T09:39:07.57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2期供稿作者:刘崴 [导读] 中专数学教师最好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使用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刘崴 (哈尔滨汽轮机技工学校,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技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升学政策的调整,学生的层次发生了巨大变化,表现在学生的起点低,文化基础普遍不扎实,学习兴趣不浓厚,势必给基础文化课的数学教学带来莫大的挑战。数学是中职教育各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也是整个教学体系中公认难度最大的课程之一。技校数学教学必须体现学以致用、为专业课程服务的原则,将所教内容化难为易,同时注重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消除对数学学习的抵触心理和畏难情绪,进而产生较好的认知态度和学习兴趣,使教师收到理想的教学实效。 关键词:技校;数学课;教学 数学是技工学校各类专业学生必修的文化基础课,为技校生学好专业理论课、实践技能和谋职就业提供了必需的数学知识和思维方法。其应用价值和重要性已在教学活动过程及学生就业实践中得到充分体现。但是,技校生普遍感到数学是最难学的课程之一,个别学生甚至还对学习数学有较强的抵触心理,表现出上课消极,不积极参加教学活动,课后也不认真完成作业。技校数学教学的过程难、互动少和效果差,是许多技校数学教师的共同体会。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活动质量,使技校数学教育能真正达到课程设置的目的?下面就该课程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及体会。 1 目前学生学习现状 1.1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数学缺乏兴趣.意志薄弱.对学习成绩要求不高。与初中相比中职数学的难度加大,许多学生适应力差。学习情感脆弱、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就退缩不前,甚至丧失信心。 1.2基础知识薄弱。表现在概念模糊,公式、定理、性质不清,更谈不上理解。各个知识点互相孤立,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没有良好的审题习惯,加上表达能力差,运算能力差,基本上没有掌握数学的思维方法。 1.3学习方法不当。不少学生上课没能专心听课,不积极主动思考,作业马虎、抄袭、字迹潦草,解题不够准确,步骤不完整,不懂的问题不钻不问,学习被动,课前没有预习,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复习、寻找知识间的联系。 1.4学习能力差,思维呆板,缺乏联想。抓不住问题的实质与要害,思维难以展开。更不用说进行联想,在问题面前往往茫无头绪,无所适从。只会简单识记、机械模仿,学习知识生吞活剥,不会灵活运用,往往只注重问题的结论。不重视问题的形成过程。 2 解决出现问题的对策 2.1更新教育观念,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相当一部分中职学生学习成绩较差,在学习上屡遭失败,常常受到家长的责备,教师的批评,因而在学习上自暴自弃,学习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更谈不上兴趣爱好。因此,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谈心,倾听他们的心里话,和学生交朋友,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样才能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习表现出积极向上,富有创造性的精神状态,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表扬和评价,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即使是很小的进步,教师也要给予及时正确的评价和表扬,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2课程设置不拘一格、大胆创新,同时开设基础课数学和专业数学。其中基础数学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数学知识,力求简练、实用,掌握最基本的定理及方法,这部分知识在一年级完成。专业数学是根据学生不同专业需要开设的课程,对不同专业,应针对实际情况设置教学内容,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授课计划,授课的内容和进程要符合专业需要,甚至可以由教师自行编写讲义。例如,函数的概念和性质是各专业的基本要求,属于基础学习部分,特别是三角函数是多数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这一部分可作为每个专业必须学习的基础数学。而对于计算机和电子专业的学生,要求他们不仅要学习函数,还应把向量、复数等作为重点学习内容,以适应专业课学习的需求。 2.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学以致用。以数学无穷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需要学好数学的愿望。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教师要做有心人,留意身边的事与物,多收集反映数学知识的自然现象和应用数学知识的生活、生产事例,特别是与学生所学的专业有关的应用数学的实例。二是作好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工作。要至少了解或熟悉本校开设的各门专业的相关知识,经常保持与专业课老师的联系,了解同步教学内容对数学的要求,可以用到哪些数学知识解决哪些专业问题,为平时教学积累素材。三是要善于对应用问题进行教学法加工,一方面能将一些复杂的应用问题尽量改编为中职生能接受能解决的应用问题,另一方面能将教材上一些纯数学题改编为与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应用问题,真正使数学与专业课教学结合起来,体现出为专业课服务的特点。 2.4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素质教育是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由于学生经常表现为教育的对象,处于客体地位,人们也就往往忽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课堂教学的效率,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最好要创造机会,鼓励学生参与。教师讲得过多,只会培养学生思维的懒散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参与意识的培养。如果我们能够真正做到与学生平等交往,对他们尊重、理解和信任,那么教师就能够激发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由于现在的许多中专生基础较差,他们稍一走神,就容易听不懂课,甚至自暴自弃,给我们大家的教师带来许多困难。由此可见,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我们的重视,我们要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意识。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 2.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中职学校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江泽民同志曾经说过:“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我国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早在三十年代就曾说:“教师要创造性的教,学生要创造性的学。”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要具备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习的创新能力,是当代所有学校、所有教师和所有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目标。”中专数学教师最好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使用创造性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中职数学教学必须转变观念,由知识型向能力型和应用型转化,“以能力为本位”,学生只有看到数学能够应用到专业以及实际中去,才能获得学习的动力,提高数学素养。所以中职数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且任重道远。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专业掌握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到分类导学,因材施教。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加强自身素质的提高,做好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