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2019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2019年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

1.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

归纳描述,不正确的是

A. 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

B. 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C.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D.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2.“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上古时候……圣人出现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

到熟食。”下列有可能最早品尝到熟食的古人类是()

A. 圣人

B. 元谋人

C. 北京人

D. 河姆渡人

3.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通过这部专题片我们不可能看到的

原始人类生活场景有()

A. 元谋人使用石器劳动

B. 北京人用火御寒照明

C.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猎取动物

D. 山顶洞人用穿孔骨针缝制衣物

4.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它见证了我国河姆

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①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③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④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史记》的记载是我们研究黄帝的重要资料,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

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世纪之首。这表明()

A. 《史记》中关于黄帝的记述具有唯一性

B. 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

C. 口头传说不足以印证历史

D. 文献记载没有参考价值

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

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 周朝实行分封制

B. 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

C. 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 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7.《孟子》中记载:“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

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主要反映了()

A. 西周初年周天子是天下共主

B. 西周末年周王势力日益衰微

C. 诸侯有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D. 西周初年诸侯势力逐渐增强

8.“西周初年,武王之弟康叔受封于殷商旧地,建立卫国,管理殷民七族;周公之子伯禽受封于奄国故地,建

立鲁国,管辖殷民六族;成王之弟叔虞受封于唐国故地,统治夏墟。”这段材料表明西周初年

A. 通过分封制巩固了统治

B. 周王分封宗亲土地并让其管理殷商遗民

C. 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D. 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

9.从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的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可以概括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统一国家的建立和“大一统”局面的首次出现。

C. 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交融加强。

D. 封建社会繁荣、开放,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

10.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必须具备的学科能力和基本原则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1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使用,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闻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材料二在郭家庄发据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歌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多枚铜钱,…墓主人可能是地位较高的武将。

--《新中国考古五十年》材料三《吕氏春秋》指出:“公作则迟、有所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迟也。”

所谓“公作”,就是指奴隶在井田上的集体耕作,“分地”则是指封建制度下的租佃制。反映了没落的奴隶制与新发展起来的封建制之间的鲜明对比。

--《中国古代史》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2)据材料二,从商代墓出土文物中可以归纳出当时的哪些历史信息?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春秋时期耕作方式有何变化?据材料三,这一变化有何历史作用?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这一时期社会形态的演进过程。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古代历史的基本特征,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我国古代历史特征是解题关键。

【解答】

ABC.依据所学知识,史前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三项对应正确,排除ABC。

D.根据所学知识,在中国历史上,东汉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后来西晋实现了短暂统一,西晋灭亡后,黄河流域进入了十六国时期,南方则处于东晋的统治下;此后,南北方进入了南北朝并列的时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边疆少数民族的内迁和北方人的南迁,中国历史出现了民族融合的大趋势,因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特征为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表述错误。

故选D。

2.【答案】B

【解析】

据所学知,元谋人是我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他们会打制石器,知道用天然火,采集和狩猎.元谋人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使用火的原始人类.

故选B.

本题以最早品尝到熟食为切入点,考查元谋人的相关知识.

本题以我国原始人类的生活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元谋人生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3.【答案】C

【解析】

依据课本知识,北京人使用的是打制石器,而不是磨制石器,所以C选项观点错误;ABD都是对原始人类生活场景的正确描述。

故选:C。

本题以央视《探索?发现》栏目曾播放过专题片《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生活的》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原始人类生活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原始人类生活的有关内容。

4.【答案】D

【解析】

河姆渡人不会制作青铜器,西周时才用一定数量的青铜器进行农业生产,据此可排除所有含②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的ABC三个选项。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他们还饲养

家畜,会制造陶器、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会挖水井,学会了制作舟船。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解答组合选择题,排除法是比较好用的,一般题目排除一个即可获取正确答案。

5.【答案】B

【解析】

在文字发明以前,存在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司马迁著《史记》时,游历各地,搜集民间关于黄帝的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所以黄帝的事迹含有真实或神话的成分,其中也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不能全部信以为真,只有考证过的才是真实的历史,所以传说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历史真实,B是符合题意的选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了传说与历史事实关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传说时代文明起源.

6.【答案】C

【解析】

由材料“周代的诸侯,有王室的家属、商之子孙,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这些诸侯各按所封地距国王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可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的这段材料说明了周朝实行分封制、分封对象包括亲属、殷商遗民等、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没有说明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故选:C。

本题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本题以黄仁宇《中国大历史》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历经能

力。

7.【答案】C

【解析】

西周分封制规定,诸侯必须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材料“天子适诸侯日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反映的是诸侯对周王朝觐述职的义务。

本题以《孟子》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西周分封制的知识。

本题以《孟子》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西周分封制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8.【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封制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解答】

A.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这段材料只是表明西周初年分封的史实,A项表达的是分封制的目的作用。故A不符合题意。

B.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这段材料只是表明西周初年分封的史实,B项表达的是分封制的史实。故B符合题意。

C.秦朝时期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C不符合题意。

D.分析题干材料可知这段材料只是表明西周初年分封的史实,没有反映出诸侯拥有不同的权利和

义务。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故选B。

9.【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先秦时期发展特征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解答】

A.依据材料“从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的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了从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的变革的历史,故A正确。

B.本项所述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错误。

C.本项所述出现的时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C错误。

D.本项所述是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故D错误。

10.【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通过先秦时期的基本历史知识和结论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史实、史论、史证这一历史学科

素养。

【解答】

A.春秋时期铁力牛耕的使用是生产力进步的重要标志,史实与结论相符,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

B.通过材料中种类丰富,功能增多和巴蜀特色,得出结论青铜工艺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二者相符,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

C.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诸侯国数目减少,各国疆域扩大,实现了局部统一,客观上为全国统

一奠定基础,史实与结论相符,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

D.商鞅变法增强了秦国的实力,为秦统一全国提供了条件,但秦统一全国局面正式形成于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一全国,史实与结论不符,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答案】

(1)本题以《简明中国历史读本》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知识。

(2)本题以《新中国考古五十年》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青铜文明的知识。

(3)本题以《中国古代史》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知识。

(4)本题以《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新中国考古五十年》、《中国古代史》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从我国社会形态发展演进的知识。

本题以《简明中国历史读本》、《新中国考古五十年》、《中国古代史》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青铜文明和春秋时期经济发展的有关知识的记忆、历经能力。

高中历史人教版与《中外历史纲要》对比

高中历史人教版与《中外历史纲要》对比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关于新航路的开辟,人教版将其放在了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第一课,课题名为“开辟新航路”。《中外历史纲要》将其放在了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的第一课,课题名为“全球航路的开辟”。从课题名称对比,人教版“开辟新航路”,强调“新”,区别于旧的航路而言;新编教材“全球航路的开辟”,强调“全球”,突出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于两本教科书的本节课题我将从体例结构、主干内容、指导思想和学生能力要求等方面来对比分析。 一、体例和结构对比 (一)从体例来说 体例包括“体裁”和“类例”。“体裁”即“各种史书所采取的不同编著形式”,“类例”是编者在编撰过程中所使用的组织内容的方法,如前言、目录、标题、注解、格式等。具体到“历史教科书的体例”,即指历史教科书的“编纂架构和组织样式”。高中历史人教版教科书采用采用“模块+专题”的编写体例,将历史的主体内容整合为政治文明、经济文明、文化文明三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在模块之下又分设若干专题来阐释。《中外历史纲要》采用通史的形式编写,历史线索比较清晰,这样的编排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人教版的《开辟新航路》作为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开篇之作,有其重要的作用。从15世纪末开始,西欧国家的航海家和商人陆续开辟了通往世界各地的新航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由此开始形成。《中外历史纲要》的《全球航路的开辟》作为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更加注重新航路开辟后的影响,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 (二)从结构上说 教科书的“结构”是指“教科书内部各要素、各成分之间合乎规律的组织方式”,也就是指教科书是由哪几个部分、哪几种形式构成的,具体包括:引言、课文、图片、练习等部分。教科书的结构还可以分为“以体现教学内容为主的课文系统部分”和“以体现教学方法为主的课文辅助系统部分”,这种分法对于分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尊敬的曹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为大家讲课的内容是《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 (一)教学内容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本课则掀开了祖国历史的篇章,内容包括了三个子目,即“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我国远古居民的演变发展过程,具有时序性和逻辑性。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课标要求 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是理解中华文明起源于何时何地的基础。本课不仅掀开了祖国历史的序幕,也涉及到人类起源及演变的问题,对同学们今后学习世界史也起着一定的铺垫作用。 课标对本课知识作了如下要求: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根据课标来看,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较为简单。我结合

教材内容,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识记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时间、地点以及他们生活的年代,了解他们的体质特征和生活状况;我国境内远古居民不断演变发展进步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感知、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基本史实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还原历史情景。初步掌握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在欣赏图片和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历史信息,构建起远古居民发展演变的历史框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同学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初步理解“劳动创造世界及人类本身”的唯物史观。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人类的起源,元谋人的地位和基本情况,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依据:人类到底从哪里来?对于这一问题,教材虽未重点阐述,但有必要为同学作简单介绍,这符合七年级同学具

2019高考历史复习:中外历史事件对照大事年表

China 时间 World 商农业: 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 陶瓷业: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商业:初步发展前1600到前1046 西周(周武王) 商业:流通骨贝和铜贝 前1046到前771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年到前221年) 农业: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战国: 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 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 私有制 冶铁业: 春秋晚期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商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战国时期,出现“市井”的商业区 前 770 到前 221 雅典: 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在各地先后建立城邦 前6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雅典新型 的工商业者阶层 前594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以 缓和社会矛盾 前509罗马共和国建立 前506克利斯提尼改革 罗马: 前449元老院颁布《十二铜表法》 前443-前429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希腊民 主政治的“黄金时代 罗马建国-前3世纪中叶罗马公民法 前230-前221秦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了秦王朝; 前215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市的发展:明码标价 前221到前206 西汉农业: 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出现了曲柄锄、大镰、耧车; 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出现了新的农业 生产组织形式—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冶铁业:冶铁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铁 业官营制度 手工业:汉武帝时代官营手工业(“工 前 202 前27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

中外历史纲要

中外历史纲要 中国古代史部分 1.1.早期中华文明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两个学习要点: 1)中华文明起源及私有制、阶级、国家产生问题 2)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 1.2. 春秋战国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变动和经济发展,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了解老子、孔子学说,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两个学习要点: 1)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 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和“百家争鸣”局面及其意义。 1.3. 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通过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开疆拓土、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两个学习要点: 1)认识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2)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1.4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一个学习要点: 认识三国至隋唐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制度创新及中外交流的历史意义,以及思想文化领域中的新成就。 1.5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通过了解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认识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两个学习要点: 1)认识两宋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2)认识辽夏金元诸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6. 明清时期中国版图的奠定与社会变动 通过了解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知道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一部分,认识这一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版图奠定的重要意义;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通过认识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

中外历史纲要下 期中检测试题

高一历史单元检测试题 2020年4月2日 一、单项选择题(共36小题,每题2分,共计72分) 1、在古代世界的大河流域诞生了许多古代文明,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大河流域 A. 矿藏丰富,便于手工业生产 B. 水源充足,便于农业种植 C. 交通便利,便于商业贸易 D. 水草丰美,便于采集渔猎 2、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的产生和演变见证并记录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历程。曾出现在尼罗河流 域的古老文字是 A. B. C. D. 3、用以下关键词概括古代两河流域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恰当的是 A. 大河、农业、金字塔、文学 B. 大河、农业、法典、史诗 C. 王国、农业、金字塔、法典 D. 王国、文字、史诗、法典 4、《汉谟拉比法典》正文共有282条,包括诉讼程序、盗窃处罚、租佃雇佣关系、商业高利贷关系、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上述材料反映了《汉谟拉比法典》的 特点是 A. 内容全面 B. 思想落后 C. 传播广泛 D. 影响深远 5、如图是某宗教兴起与传播路线图。关于该宗教说法正确的是 A. 它是伊斯兰教 B. 它的经典是《圣经》 C. 它是世界上出现最晚的宗教 D. 创始人是乔达摩·悉达多 6、下图所示的古代社会关系应出现在

A.古代两河B.古代埃及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7、在古代印度有这样一户家庭:有着自己的住房,在城市里开着一家棉布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 衣服。你认为这户人家属于哪一等级 A. 婆罗门 B. 刹帝利 C. 吠舍 D. 首陀罗 8、文字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那么带有群体共同意识的神话(包括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则是人类文 明的起源。古代东方具有神话内容的作品和文献有 ①《吉尔伽美什》②《汉莫拉比法典》③《古兰经》④《摩柯婆罗多》 A. 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9、古代雅典人……有着和现代人非常不同的关于“个人自由”“个人权利”的观念。……一旦个人自由与 共同体的利益——也就是与民主政治发生冲突,个人的自由就会受到压制。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A. 自由和权利与现代人完全不同 B. 城邦集体利益高于个人自由 C. 民主政治与个人自由根本对立 D. 公民平等参与城邦集体事务 10、伯利克里说:“我们的城市,对全世界的人都是开放的。”这主要是由于 A. 雅典在希腊诸城邦中势力最大 B. 雅典拥有较强大的海军 C. 雅典公民视城邦为自己的生命 D. 海洋环境与经济的影响 11、波斯国王大流士宣称:“凡忠信之士,我赐予恩典;凡不义之人,我严惩不贷……凡我给他们的命令,他们都遵行不误。……靠阿胡拉马兹达之佑,我统治了这个王国。”材料主要说明了 A.国王是波斯帝国的核心和最高主宰 B.大流士以严酷法律治国 C.波斯帝国建立起较完善的官僚体系 D.波斯国王相信君权神授 12、“我是伟大的征服者,我的功绩照耀万里。即使人们忘记我的功绩的时候,人们看到亚历山大里亚城,就会自然而然想起它英明的缔造者。”文中的“我”曾通过东征开启了东西方文化大规模交融的新时代。 由此说明 A. 和平往来促进了文明的交融 B. 地区冲突导致了文明的衰落 C. 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战争 D. 武力扩张是古代文明扩展的重要方式 13、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这主要是因为 A. 农耕和畜牧经济发展的局限 B. 各大文明小国寡民状态

中外历史纲要第一单元知识点

1、分封制的对象、特点、目的、评价 (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2)特点:以同姓贵族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3)目的: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4)评价: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受封诸侯卿士,不直接属于国王,易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 2、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实质、作用 (1)基本内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血缘政治结合;保证各级贵族享有世卿世禄特权;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2)实质:宗法制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3)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3、早期国家的特征 (1)政治:家国同构、神权色彩、血缘政治、尚未集权 (2)经济:木石生产、青铜鼎盛、土地国有、集体劳作 (3)文化:象形文字、礼乐文化、祖先崇拜、敬天保民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商鞅变法的内容、评价 (1)内容①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②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③基层治理: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④行政管理: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2)评价: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中国奠定了基础。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原因) (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崩溃,封建私有经济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地主阶级兴起 (4)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3、列举儒、道、法、墨、阴阳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中外历史事件对照表(完整版)

China 时间World 商农业: 商周时代实行井田制,土地名义上为国家所有 陶瓷业:商代中期到东汉晚期:陶发展到瓷的过渡阶段 商业:初步发展前1600到前1046 西周(周武王) 商业:流通骨贝和铜贝 前1046到前771 春秋(前770-前476) 战国(前475年到前221年) 农业: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井田制瓦解的原因)战国: 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工程 郑国主持的郑国渠工程 商鞅变法,废除了井田制,确立了土地 私有制 冶铁业: 春秋晚期中国最早的人工冶炼铁器 炼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商业: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富足的巨商和繁荣的商业中心; 战国时期,出现“市井”的商业区 前 770 到前 221 雅典: 前8世纪左右,希腊人在各地先后建立城邦 前6世纪初工商业的发展造就了雅典新型 的工商业者阶层 前594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开始民主改革以 缓和社会矛盾 前509罗马共和国建立 前506克利斯提尼改革 罗马: 前449元老院颁布《十二铜表法》 前443-前429伯里克利执政时期,希腊民主 政治的“黄金时代 罗马建国-前3世纪中叶罗马公民法 前230-前221秦相继攻灭东方六国,建立了秦王朝; 前215将军蒙恬率军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了北部边防市的发展:明码标价 前221到前206 西汉农业: 汉代牛耕普及全国,出现了曲柄锄、大镰、耧车; 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出现了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豪强地主控制下的田庄 冶铁业:冶铁开始使用煤炭作燃料;铁业官营制度 手工业:汉武帝时代官营手工业(“工 官”工场,(“东西织室”设“三服官”)商业:商运活跃市的发展:进行集中贸易的“市”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管理严格 前 202 年到 前8 年 前27屋大维首创元首制,罗马帝国建立 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 东汉农业: 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创造出水力鼓风装置—水排;耦犁——牛挽犁;王景治25年到220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只是分享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 识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文明有多个源头,而不再持有中原一元说。即多个源头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拥有辽阔地域的文化共同体,那么这个共同体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新石器时代后期和西周时期是关键时期。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化交融和西周的封建礼乐制使得各地区的文化渐渐融合成为一个大的文化统一体,这样具有地域和族群意义的华夏文化就形成了。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各地出现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址,如同满天星斗。分布于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许多地区,共有7000多处。随着它们的发展,地域上的差异性越来越强。其一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展的水平较高,具体表现为农业较为发达,器具较为精致,而东北、西北、华南等边远地区发展速度较缓慢,农业欠发达,渔猎采集非常重要,器具较为粗糙。其二是文化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在相对稳定的区域中年复一年地劳作,代代相传,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随着文化创造的增加(主要是器具的数量增多、精神文化的丰富),区域独特性越来越强。第一,器物的制作的喜好不同。比如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彩陶瓶,东北红山文化的“之”字形纹陶器,山东大汶口的“豆”等等。第二,崇拜的对象不同,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普遍崇拜玫瑰花,红山文化人崇拜猪首龙身神兽,大汶口文化人崇拜太阳,良储文化人崇拜太阳鸟,等等。可见,当时各地区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似乎看不出共同之处。那么,各地区的文化如何交汇在一起,实现初步统一呢? 首先是各地区的文化相互交流,之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渐渐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它汇聚了其它地区的文化,但是它又有一定的排斥性,排斥外部地区的文化渗入。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文化共同体,它是由各地区的文化汇聚在一起而渐渐形成的,其中较重要的是关中仰韶文化、东北辽宁红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这三大支,当然也有其他地区的文化的流入。具体来说,关中仰韶文化和东北辽宁红山文化这两大强势文化相互交融,前者的典型器物及特征就是尖底瓶、玫瑰花花纹,后者的是猪首龙身神兽。两者相互交流的证据是在大凌河上游的庙坛冢遗址中出现了上述两种文化因素的组合,玉雕猪笼在墓主人身上,玫瑰图案彩陶盆在积石冢周围。苏秉琦说这是花和龙的结合。之后,山东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又有强烈的交汇。带有龙山文化特征的考古文化遍布黄河中下游,但是在这种同一性内部又有文化来源的差异性:即这些器物大多是灰黑陶,但是各地区的灰黑陶又有差异,如黄河中游的陶器常有篮纹、绳纹、方格纹,显示出黄河中游文化的特征,而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器物多为薄胎细质器,表面多为磨光或素面,显示出山东文化的特征。这说明龙山时代,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和下游的龙山文化有程度很深的交汇。同样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各地区考古文化在黄河中下游汇聚,其轴心就在晋南。因为晋南有陶寺古城遗址,古城遗址规模很大,不仅仅有军事功能,更引人注意的还有祭祀、天文观测、生产生活功能,和后世的君民同居的城邑毫无二致。这座古城可以反映当时存在一股强势文化,以晋南为中心,覆盖着黄河中游,该古城只是这一区域文化的缩影。从考古发现来看,陶寺遗址内的器物有仰韶文化的特征,即器物组合序列,有红山文化的特征,如猪龙,有良储文化的特征,如“∠”型石推刀。因此可以说,晋南地区汇集了各地区文化,形成了一个覆盖黄河中游,以晋南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六单元知识点

第19课 辛亥革命 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1.清末“新政” (1)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遭受重挫,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 (2)内容:在官制、军事、商业、教育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 (3)结果:收效甚微 2.民主革命的兴起和发展 (1)兴起???????①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走上革命道路。②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与黄兴等人在日本东京创建中国同盟会。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③在中国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首次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主义即建立民国;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2)发展:组织了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其中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影响巨大。 3.预备立宪 (1)背景:革命运动高涨 (2)历程: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立宪派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作为制定“宪法”的准备。 1911年组织“皇族内阁”。 结果:清政府无诚意推行立宪,资产阶级立宪派转而支持革命。 二、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1.武昌起义 背景:四川保路运动 爆发:1911年10月10日,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武昌起义第一枪。 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4省和上海纷纷独立。清王朝的统 治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的建立 (1)建立共和政体: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就职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2)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912年3月 目的:为防止袁世凯专权;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3.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1)南北议和 (2)1912年2月12日,清帝逊位,清王朝统治结束。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知识点说课材料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1、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文官任知州 、通判 控制地方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赋税上缴朝廷 地方精锐编入中央禁军 行政:宰相、参知政事 削弱相权军政:枢密院 (分化事权)财政:三司(户部、盐铁、度支) 监察:台谏 剥夺兵权--罢免宿将兵权 调兵权:枢密院(文官) 抑制武将分散军权统兵权:三衙(武将) 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官士人地位 2、评价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利:①防范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统一安定,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弊:①行政效率低下,因循保守;②“三冗”,积贫(内),积弱(外)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 (1)背景:①“三冗两积”,内忧外患,严重的社会危机。②“庆历新政”失败。 (2)主要内容:①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②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 取代募兵制。 (3)影响 ①积极: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②消极:A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B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C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1、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女真族--金、蒙古族--元 2、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3、辽朝南、北面官实行的意义 ①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定了契丹的统治;②促进了辽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③加快了民族交融 4、金朝实行“猛安谋克”制度。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 5、元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修驿道,设驿站、急递铺;②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度;③吐蕃:宣政院管理; ④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⑤台湾:澎湖巡检司 6、行省制度设立的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影响深远;②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③促进了民族交融。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发展原因 ①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政策:开明开放的政策,鼓励发展生产,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③中外交往、民族融合加强; ④交通便利(大运河、丝绸之路); ⑤经济: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⑥人民的辛勤劳动 2、宋元时期社会变化的表现 ①门第观念淡化;②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③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人口因素:自晚唐以来,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中原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②政治因素: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③政策因素: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④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宜于农业生产。 ⑤经济因素:农作物品种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⑥其他因素: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力的较快发展。

v中外历史对照表(整理)

中外历史对照表 时间世界中国 约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出现人类 约前3100年埃及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 约前3000年西亚出现小国(两河流域出现奴隶制城市国家、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化 ) 约前2500年南亚出现城邦 约前2300年黄帝尧舜禹时代 约前2070年夏朝建立 约前1894年古巴比伦王国建立 约前1600年商朝建立 约前1046年西周建立推行分封制 前776年古代奥林匹克举行 前771年西周灭亡 前8世纪希腊国家城邦形成 前6世纪波斯帝国释迦摩尼创立佛教 前594年希腊梭伦改革春秋时期 前六世纪居鲁士统一波斯,佛教在印度产生 前539年波斯占领巴比伦 前525年波斯灭埃及 前509年罗马成立贵族专政的奴隶制共和国 前492-449年希波战争 前475年战国开始百家争鸣 前356年商鞅变法 前330年波斯被马其顿灭亡 前4世纪亚历山大大帝国建立 前3世纪孔雀王朝统一印度(摩揭陀国统一印度大部分地区) 前264-241年第一次布匿战争 前221年秦统一六国 前3世纪末统一度量衡修长城 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 前206年秦朝灭亡 前202年西汉建立 前141-87年汉武帝时期 前138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前73年罗马斯巴达克起义 前45年罗马凯撒统治 前30 罗马帝国 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的元首制,共和国转为帝国 公元前后朝鲜半岛出现高句丽奴隶制国家 公元初东非阿克苏姆奴隶制国家兴起 1世纪基督教诞生佛教传入中国 73年班超出使西域 208年赤壁之战

公元三世纪日本大和奴隶制国家兴起 313年基督教在罗马取得合法地位 4-10世纪美洲玛雅文化 四世纪北非发生“阿哥尼斯特”运动 378年西哥特人在阿德里亚堡击败罗马军队 395年罗马分裂为东西两部 410年西哥特人一度占领罗马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西欧奴隶制度崩溃 5世纪末北魏孝文帝改革 六世纪初法兰克王国建立 6世纪科举制创立 589年南北朝结束 7世纪初伊斯兰教兴起 (622年穆罕默德从麦加出走麦地拉,伊斯兰教纪元) 605年开通大运河 618年唐朝建立 627-649年贞观之治 646年日本大化改新 676年新罗统一朝鲜 713-741年开元盛世 八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形成 755-763 安史之乱 9世纪早期英吉利王国形成 843年查里曼帝国分裂,法兰西、德意志、意大利雏形产生九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确立 960年北宋建立 962年神圣罗马帝国建立 1054年基督教会分裂 十一世纪中叶加纳王国全盛时期 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征服英国 1069年王安石变法 11世纪末-13世纪末欧洲十字军东征 1192年日本幕府政治建立 1206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十三世纪埃塞俄比亚封建国家兴起 13世纪中期蒙古西征欧洲建立跨欧亚帝国 1271年忽必烈建元朝 13世纪末马可波罗来华 十四世纪马里王国全盛时期,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 1337-1453 英法百年战争 1358年法国农民起义 1368年明朝建立 1381年英国瓦特泰勒起义

中外历史纲要第三单元知识点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宋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文官任知州、通判 控制地方 转运司统管地方财政,赋税上缴朝廷 地方精锐编入中央禁军 行政:宰相、参知政事 削弱相权 军政:枢密院 (分化事权) 财政:三司(户部、盐铁、度支) 监察:台谏 剥夺兵权--罢免宿将兵权 调兵权:枢密院(文官) 抑制武将 分散军权 统兵权:三衙(武将) 更戍法:禁军定期更换驻地 扩大科举规模,提高文官士人地位 2、评价宋代加强中央集权 利:①防范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统一安定,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为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弊:①行政效率低下,因循保守;②“三冗”,积贫(内),积弱(外) 3、王安石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 (1)背景:①“三冗两积”,内忧外患,严重的社会危机。②“庆历新政”失败。 (2)主要内容:①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 ②强兵方面,对农民进行编制管理和军事训练,希望借以逐渐恢复“兵农合一”的征兵制,取代募兵制。 (3)影响 ①积极:达到了富国目的,增加了大笔收入 ②消极:A 强兵的效果并不明显,北宋与西夏开战,又以失败告终。 B 一些措施在执行过程中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也引起激烈争议。 C 统治集团内部的分裂日益严重,北宋逐渐走向衰亡。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1、契丹族--辽、党项族--西夏、女真族--金、蒙古族--元 2、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3、辽朝南、北面官实行的意义 ①缓和了民族矛盾,稳定了契丹的统治;②促进了辽朝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③加快了民族交融 4、金朝实行“猛安谋克”制度。以三百户为一谋克,十谋克为一猛安。 5、元建立后巩固统一的措施 ①修驿道,设驿站、急递铺;②中央:中书省、地方:行省制度;③吐蕃:宣政院管理; ④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⑤台湾:澎湖巡检司 6、行省制度设立的影响 ①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统一,影响深远;②加强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 ③促进了民族交融。 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1、辽宋夏金元时期经济发展原因 ①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政策:开明开放的政策,鼓励发展生产,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 ③中外交往、民族融合加强; ④交通便利(大运河、丝绸之路); ⑤经济: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⑥人民的辛勤劳动 2、宋元时期社会变化的表现 ①门第观念淡化;②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③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松弛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人口因素:自晚唐以来,由于北方战乱频繁,大量中原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②政治因素: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环境。 ③政策因素: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了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④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更适宜于农业生产。 ⑤经济因素:农作物品种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⑥其他因素: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力的较快发展。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内容提要】 文明的起源实质上就是国家的起源。工具的使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原始农业的出现奠定了文明的基础。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社会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发展、阶层分化(尤其是贫富分化)加剧,文明走向产生。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与夏朝,或许正是中华文明的产生时期。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得到初步发展。 【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文明和文明的起源 1.文明 (1)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2)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3)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2.文明的起源 (1)文明起源最根本的标志是社会开始出现贵贱、贫富的分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出现了脱离劳动、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阶层。 (2)剩余产品的积累是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也是文明起源的历史前提。 二.追溯文明起源的方法 1.信史时代:以传世文献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考古研究。 2.传说时代:以考古研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历史传说。 三.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1.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1)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

(2)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3)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数百处 ①典型文化遗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 ②物质生产水平: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已经学会用火。 ③社会发展程度:过着群居生活;晚期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 2.中华文明的奠基——新石器前期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从公元前1万年开始。 (2)所谓新石器革命,就是农业革命。 (3)新石器早期(距今1万年-7000年前)——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早期先民走向定居。 ①全国文化遗存:1万多处,分布广泛 ②物质生产水平:石器打磨结合;大量使用陶器;原始农业出现,开始饲养家畜。 ③社会发展程度:渔猎走向定居;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发展。 (4)新石器中期(距今7000-5000年)——六大文明区系出现,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 ①六大文明区系出现: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 ②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 如,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时期,粟是主要栽培作物;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3.中华文明的起源——新时期晚期的突破(距今5000年左右) (1)典型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取代了此前的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2)文化遗址分析: (以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为例) ①出土了精美的玉器——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积累。 ②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社会组织扩大,氏族组合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族的祖先,了 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引导学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并作出 概括、判断和解释。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讲故事,谈体会, 了解这些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 是虚的,反映了传说时代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学 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在 “尧舜禅让”的学习中,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 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其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难点:区别史实和传说。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前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穿绸缎做的唐装,知道绸缎是什么织成的吗? 【生】:丝。 【师】:又有谁知道丝是怎么来的? 【生】:蚕茧。 【师】:有同学见过养蚕吗?知道养蚕抽丝技术是谁发明的吗?在传说中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下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板书) 讲授新课: 【师】:知道什么是传说时代吗? 【生】:(看书回答) 文字出现以前,历史主要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和传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神话与传说有区别吗?神话传说和史实(历史真实)又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我们先把问题放在这里,待会儿再来解决。 【师】: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中外历史对照表(美术史)

中外历史对照表 中国外国 根据目前研究,最早的人类出现在非洲,距今约200—300万年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50万年~距今约1万年,中国主要出现了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旧石器时代的粗石器,已能磨光、雕琢、钻孔,符合对称、均衡等形式美法则,初具节奏和线条的韵律美。尤其是山顶洞人已经会制作骨针,会制作石头和贝克的项链,被认为有了爱美的观念西方人最早的美术作品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3万到1万多年之间。有奥瑞纳文化、梭鲁特文化和马格德林文化,出现了装饰品和绘画、雕塑等艺术品最杰出的原始绘画作品。 奥瑞纳文化期的末期,各石灰岩洞穴里的壁上、顶上及地上,产生数以百计的绘画、雕刻以及浮雕。例如法国西南部拉斯科洞穴石壁和洞顶上的野马和野牛壁画,即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梭鲁特文化这一时期艺术品很多,手镯、串珠项圈、垂饰、骨饰针等均有出土,还有浅浮雕以及绘在石饰板和洞穴石壁上的图画。就连石器原料也都选择美丽的,诸如彩色石英、碧玉及丰富多的燧石等。 马格德林文化艺术品数量很多,有精致的雕刻片和立体雕像,而尤以晚期的洞穴雕刻和彩色壁画成就最为突出。发现于法国南部和西班牙北部地区的几十处洞窟中,其中最著名的是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壁画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所绘形象皆为动物,手法写实,形象生动。迄今为止发现的原始雕刻大多为小型动物雕刻,少数人像雕刻中,裸体女性雕像占主要地位,这些女性雕像夸张女性的生理特点,突出表现女性的乳房、臀部、腹部、大腿等,体现出原始人对于母性和生殖的崇拜意识。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中国从前1万年到四五千年)。新石器时代除了出现磨制石器之外,出现了陶器,以及种植业与畜牧业,在晚期甚至铜石并用。我国现在发现了诸多遗址,著名的有河姆渡文化、、半坡文化、大溪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马家浜文化、甘肃临兆马家窑文化、湖北京山屈家岭文化、浙江余杭良渚文化、山东大汶口文化(石器时代末期,即将进奴隶社会)遗址。 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可以找到中国西亚、北非和欧洲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考古研究也较深入。这里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出现了陶器,又最早出现金属器,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有些地区,如中美洲,在公元后仍停在新石器时代,不过仍出现高度的文明,如玛雅文明。 欧洲文明之源——著名的古希腊文明也发源于此,此时期为爱琴文明时期,主要有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知识点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分封制的对象、特点、目的、评价 (1)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2)特点:以同姓贵族为主体,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3)目的: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4)评价: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统治区域; ②受封诸侯卿士,不直接属于国王,易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中央集权。 2、宗法制的基本内容、实质、作用 (1)基本内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血缘政治结合;保证各级贵族享有世卿世禄特权;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 (2)实质:宗法制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3)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3、早期国家的特征 (1)政治:家国同构、神权色彩、血缘政治、尚未集权 (2)经济:木石生产、青铜鼎盛、土地国有、集体劳作 (3)文化:象形文字、礼乐文化、祖先崇拜、敬天保民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商鞅变法的内容、评价 (1)内容①经济: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②军事: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③基层治理: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④行政管理: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2)评价: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中国奠定了基础。 2、“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原因) (1)经济上: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崩溃,封建私有经济发展 (2)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3)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地主阶级兴起 (4)思想文化上:私学兴起,学术下移 3、列举儒、道、法、墨、阴阳学派的代表人物及主张 4、“百家争鸣”的影响 ①“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八单元知识点

第22课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 1、日本侵华的原因 ①1929 年,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严重影响日本。②日本统治 集团为缓和国内矛盾,摆脱困境,急于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 2、日本局部侵华的表现 ① 1931 年,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并扩大侵略,占领东北。 ② 1935 年,日本帝国主义为侵占华北蓄意制造一系列的事件,总称“华北事变” 3、国民政府抗日政策:“攘外必先安内” 4、西安事变的背景、结果和意义 背景:①在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下,张学良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 ②蒋介石坚持“剿共” 。 结果: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意义:①是扭转时局的关键;②促进了中共中央联蒋抗日方针的实现; ③标志着十年内战的基本结束和抗日统一战线的初步建立。 5、 1937 年 7 月 7 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战的开始。 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 ① 1935年 8 月 , 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 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 1935年 12 月 , 中国共产党召开瓦窑堡会议, 正式确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 1936年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标志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④ 1937年 9 月 , 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7、日军的侵华暴行 ①南京大屠杀②“以华制华”③“以战养战”④“三光”政策 ⑤重庆大轰炸⑥实施细菌战⑦推行“慰安妇”制度

第23课全民族浴血奋战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1、正面战场的抗战(国民党) 时间战役影响 1937年8月淞沪会战粉碎了日军“三个月亡华”的狂企图。 八路军参加忻口会战 , 取得平型关大捷。忻口会战历1937年9月太原会战时近一个月 , 是抗战初期华北战场规模最大、战斗最 激烈的一次战役。 1938年 1月至 5月徐州会战取得台儿庄大捷 , 这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 取得的最大胜利。 1938 年 6 月至 10武汉会战抗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 武汉、广州陷落后, 抗月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第三次歼灭大批日军 , 最终取得会战胜利。此时, 英美盟军在1941 年 12 月长沙会战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长沙会战的胜利, 在国内外产 生了积极影响 2、《论持久战》发表的背景、内容 背景:国民党内部分人存在“中国必亡论”和“中国速胜论”,中共党内部分人存在轻视游击战的倾向。 内容:科学论证了中国必须通过持久作战赢得对日作战最后胜利的战略指导理论,从思想上武装了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坚定了中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是指导全国 抗战的理论纲领。 3、敌后战场的开辟(中国共产党) 背景:上海太原失守后,八路军、新四军建立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战法:采取地道战、地雷战、夜袭战、麻雀战等游击战法。 意义:战略上配合了正面战场作战,牵制了在华日军一半以上的兵力。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4、敌后战场的作用 ①配合正面战场, 消灭了大量日军。 ②打击了日军的“速决战”, 使战局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持久战”发展。 ③迫使日本在两个战场同时作战, 使日军疲于奔命。 ④有利于增强抗日力量, 改变敌我力量的对比。 5、正面战场抗战的意义 ①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承担了抗战初期的主要任务, 较积极地进行了抗战。 ②中国“以空间换时间”, 击破了日本“速决战”的战略企图, 使抗战进入对中国有利的 “持久战”。 ③鼓舞了民心士气。 ④为敌后战场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时机, 支援了敌后战场的游击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