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设计 《 风》

古诗教学设计 《 风》
古诗教学设计 《 风》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在微风吹动下大自然的美丽景象,养成仔细观察和敢于想象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书写一类生字,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从朗读中感悟风来了时周围的情况。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56班的同学都很聪明,今天老师想考考大家,出个谜语给大家猜,谜面是“听得见,看不着,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小树见它招手”同学们,它是什么?

生:风(如果猜不出来可适当提示,是大自然的事物)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留意过大自然中的风吗?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它(播放风声)

师:唐朝诗人李峤写了首关于“风”的诗。板书课题:风。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

二、疏通生字

1、学生自读,不熟悉的生字画出来,并借助拼音多读几

遍。

2、同学们想读好这首古诗,首先得过生字这一关。

能:néng鼻音能够、能力

浪:làng 边音波浪

万:wàn 前鼻音千万

斜:xié意为“不正”歪斜

老师带读,学生齐读巩固

二、朗读诗文,读中感悟诗意

1、学完生字,相信大家能更准确地朗读这首诗了,小声

地读一遍。

2、刚刚大家字是读对了,可是有些同学节奏不对,诗歌

的最大特点就是节奏感强。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这首

诗的节奏画出来了,在画双斜线的地方稍作停顿,听

老师朗读一遍。

3、把握节奏跟老师读一遍,老师读一句大家读一句。

4、没有老师的带领再读一遍。

5、同学们读得真好,要是这么悦耳的读书声配上音乐肯

定更好听,试试吧!

三、这首诗诗题为《风》,但诗文中却找不到一个“风”字。

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1、“解落三秋叶”

师:重点理解“三秋”,一年12个月,一年有四季,每个季节就是三个月,农历一二三月是春季,四五六月是夏季,七八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三秋指秋季三个月,也就是整个秋天。“解落”在这里相当于“吹落”,联系课题,是谁吹落了秋天的树叶?(风)

师:归纳句意:风吹落了秋天的树叶。

“能开二月花”

师:上一句诗写的是秋天,读一读这句是写的是哪个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二月——春天。

师: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风能使春天的花儿开放。

“过江千尺浪”

师:过——经过尺:古代长度单位,一尺=33.33厘米,千尺形容很高

师:归纳句意:风经过江面掀起很高的波浪。

“入竹万竿斜”

师重点讲解:入:进入;斜:歪斜、倾斜

归纳句意:风进入竹林使大片竹竿倾斜。

2、给图配诗

这首诗给我们描绘了风吹来时的四幅图画,下面请同学们给每幅图画配上一句诗。

小结:这首诗描绘了刮风时四周景物的变化,题目是“风”,全诗无一个风字,但每一句说的都是风,风可以使秋天的叶子落下,使春天的花朵开放,风可以在加江面上掀起千尺浪,可以进入竹林让竹竿歪斜。

四、熟读成诵

师:能背了吗?试试吧

1、填空背,看大屏幕。

2、老师背开头两个字,同学们接后三个字。

3、同学们跟老师配合得很好,同学之间配合得怎样呢?1至5小组的同学背开头、6至9小组的同学背后面三个字。两队人马互换一下试试。

4、接下来,难度加大,先是一句一句的背,老师背第一

句,同学们背第二句。

5、一首一首的背,我班男生先背,女生根据是否准确、

是否整齐、是否团结、是否有节奏、是否有感情,打分。女生背诵,男生打分。

6、全班齐背。

长春版五年级上册长歌行教学设计2

长歌行 【教学目标】 1.学习《长歌行》,知道“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2.学习课文中的“葵”“羹”“煎”三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4.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含义,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1.了解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背诵古诗,激情导入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像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介绍诗人 1.这首古诗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板书作者和朝代) 2.根据课前查阅的资料,说说你对这位诗人的了解。 三、学习《长歌行》。 1.教师导入:我们曾经学过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古朗月行》,哪个同学能为我们背一背呢?(指名背)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这种形式的诗——《长歌行》。 2.(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全诗)学生自由朗读古诗,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 3.学习向导:(出示多媒体课件——全屏显示“学习向导”) (1)读一读《长歌行》,想一想这首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学习小组间展开交流。 (3)记下不懂的问题,画在书中,寻求同伴的帮助。实在解决了的,在全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同步练习(I)卷

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0题;共90分) 1. (8分)看拼音,写词语。 lǒng zhào liú tǎng juān zèng qì gu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áng tóng kù ài cháng cílǐng w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5分)读一读,选出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彩带________(A.chǎi B.cǎi)盛开________(A.shèng B.chéng) 祖国________(A.zǔ B.zhǔ)长城________(A.cháng B.chán) 黄澄澄________(A.dēng B.chéng) 3. (4分)默写古诗《出塞》并回答问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这是一首描写________的诗歌。三,四两句诗的意是:________。 4. (10分)补充成语:按要求做题。 神机________算举世________目阴________诡计 ________头丧气美不________收口若________河 ①从上述成语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闻名遐迩—________ 滔滔不绝—________

②从上述成语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束手无策—________ 斗志昂扬—________ 5. (3分)写出反义词 新—________ 寒—________ 干—________ 6. (4分)形近字组词 城________ 诚________ 征________ 证________ 7. (5分)解释下列词语 ①龙城飞将②不教 8. (5分)拓展题。(补全对话) 小明:学习了《观潮》之后,我对大自然的美景真是太喜欢了,你喜欢大自然的哪些美景呢?小强:________ 小明:大自然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是现在有很多破坏环境的现象,比如________ 小强:我也发现了________ 小明:我们必须想一些好的方法来保护环境,我觉得________ 小强:我们在生活中可以________ 小明:让我们共同努力,让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9. (3分)给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度阴山________ 沙场________ 胡马________ 10. (5分)把肯定句改成否定句 ①街道上的人真多。

元日 教学设计 (详案)

元日 二小南校范胜男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9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屠苏”“曈曈日”“桃符”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古诗的大意。 4、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过年的快乐、热闹和喜庆,体会诗人在除旧迎新是的无比喜悦的心情。 重点难点 学习生字,了解屠苏、桃符、曈曈日的意思,感受过年的快乐与喜庆。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一提到饺子、新衣服、压岁钱你会想到什么?(春节),能说说去年你家的春节是怎么过的吗?(放鞭炮、吃年夜饭喝洒、贴对联) 2、你知道春节是哪一天吗?(农历正月初一)春节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每年的正月初一就是春节?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 始的意思,那谁知道“元日”是什么意思?(一年的第一天)。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宋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春节的七言绝句,齐读课题。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轻轻地把书翻到96页,认真听老师读古诗,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诗,要读准字音和停顿。 3、同学们读的很认真,谁愿意读给大家听一听?指名读诗。 4、古诗有古诗的味道,在读古诗时,我们不仅要读得准确流利,还要读出诗的节奏来。出示断句符号,再指名1-2名同学读诗。 三、随文识字、理解古诗 同学们读的真不错,让我们一起走进诗文,看一看宋朝人是如何过春节的。(一) 1、出示“爆竹”:你知道什么是爆竹吗?爆竹就是鞭炮,出示爆竹图片,寓意竹报平安。学习”爆“: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吗?(加一加、组词、形声字)为什么是火字旁呢?(师总结:爆竹用火点燃,点燃后火花四溅)

《长歌行》教学设计

《长歌行》教学设计 涉县上清凉小学董国娥 教学目标: 1、准确朗读《长歌行》,熟读成诵。 2、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文的大概意思。 3、激发学生朗读、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诵读、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理解诗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前几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现在大家将收集的句子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并大声朗读一遍。 2、师: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充分利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长歌行》这首古诗,从中明白珍惜时间的道理。 3、板书课题,生齐读。 4、师解题。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长”和“乐”都是多音字,找生口述字音字义组词。) 二、学习《长歌行》 (一)读古诗,读准字音。出示《长歌行》的内容。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huā)叶衰(shuaī)。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师范读,生认真听。

2、生练习读诗,同桌互相读。 3、检查学生读,指名评价并做纠正。(主要针对字的读音,如:日晞 xī,焜kūn,华huā叶衰s huaī,朝zhāo露) 4、全班齐读全诗。 (二)划节奏,读出韵味。 1、划上停顿依节奏读。(提示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2、练习读 (1)学生按老师的提示练习读古诗。 (2)指名朗读,师生作评议,并集体指导读。 (3)有韵味地齐读全诗。 (三)了解汉代乐府民歌,理解诗意。 1、师简介乐府诗歌。 2、学生自主看诗后注释、译文。 3、师生合作读诗歌和译文。(师一句,生一句,交换读) 4、老师先说诗句的意思,学生边听边看画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几句诗,找到后大声读出来。师描述:你看,那园中的蔬菜一颗颗长得绿油油的,那早晨的露水正等着太阳来晒干,春天的阳光把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世间的生命,这一草一木。也正是无私的太阳让世界有了如此美丽的光辉。大家猜猜老师描述的是哪一句?如果你是这位诗人,面对这眼前的一切,你将怀着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呢?指名答,学生点评或补充。 5、理解第三、四句。师:诗人正陶醉在美景中,可一想到随着时间一天天溜走,秋天一到,这草木都会枯黄,花儿也会枯萎。就像河流总会向东流到大海里,而从来不会向西又回到它们的起点一样。猜猜这是哪两句诗的意思。指名猜你准备用怎样的心情读这两句?为什么? 6、从刚才同学们的深情诵读中,你仿佛看到一个怎样的情景?感受到了什么? 三、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1、大家刚才在理解中读出了自己的感受,现在我们再做一个“看图找诗句”的游戏。

《元日》教学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_1

《元日》教学反思 《元日》教学反思 【1】《元日》是北宋大诗人王安石描写新春佳节到来之际的一首颇为世人传颂的诗歌。本课的教学我旨在让学生感受新春的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情景,人们意气风发,春风得意的感受,通过以下几个层次来进行渲染,进行教学: (1)结合学生的知识储备进行教学。先前我们已经学过了《春联》这篇课文,文章对春联的内容以及所表达的情感都有了一定的介绍,学生学完课文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例如:“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春回大地千山秀,日照神州百业兴”、“勤劳门第春光好,和睦人家幸福多”…… 这些脍炙人口的春联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入了那个欢乐祥和的氛围当中。在进行《元日》的教学中,我大量的引导学生们联系春联的学习内容去感受元日中所描绘的欢乐喜庆的氛围,课文之间很好地进行了融会贯通,效果很好。 (2)结合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春节,对于学生们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提到春节,总是会浮现许许多多幅美好欢乐的画面,因此在学习“爆竹声中一岁除”这句古诗时,我提问:你们放过鞭炮吗?谁来说说你们当时放鞭炮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呀?学生们畅所欲言,说到自己捂住耳朵躲在一边,哥哥姐姐们小心翼翼的去点燃鞭炮,爆竹燃放的时候火光冲天,大家又笑又跳,开心极了……这些生活的场景通过古诗再次让学生们很快感受到

了那份欢乐,自己的生活实际很好的帮助他们理解了诗句,而诗句所描绘表达的内容又反过来加深扩大了孩子们对新年到来的感受,相得益彰。 (3)结合拓展内容进行教学。当古诗学完之后,我们一起交流了古代另外几首描写欢度佳节的情景的古诗,“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这样的诗句又扩大了学生们的理解视野,加深了他们的理解,对元日这首诗歌理解更深了。 【2】今天带孩子们学习了本学期最后一课中的第一首《元日》,学习的要求:1)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2)理解古诗的内容。3)感受诗句中渲染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气氛。 采用小组讨论合作的方式教学。 导入从学生的生活场景入手:同学们一定喜欢过年,那你们在过年时最喜欢做什么?学生有说放鞭炮的,有说穿新衣的,有说吃好东西的,有说走亲戚的……学生的情绪被带动起来。那你们想不想知道古时候人们是怎样过年的吗?想。这样很快转入正题。在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目的是让学生体会诗句所表现出的就意境及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元日是什么意思?由此你联想的什么? 2)古人过年有哪些风俗?从中感受到怎样的气氛? 3)结合作者简介想一想结尾一句有没有更深的含义。 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诗人所要表达思想感情。 由此我想学习之所以需要,是因为有不懂的问题,没有问题

《长歌行》教学设计资料

《长歌行》教学设计资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会8个生字,能够熟读这首诗,并理解这首诗的意思。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情感目标: 使学生知道时间是宝贵的,一去不复返的,要珍惜时间。 教学重难点: 认识本课生字,理解这首诗的意思,正确流利的朗读这首诗。 教学措施: 1、引导学生采用多种读的方法读熟古诗。 2、分组合作学习生字,一人读其他人听并正音。 教学策略: 1、充分发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识记生字,并采用灵活多样的检测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多层面的朗读,使学生在互动互评中感悟诗歌的语言,理解诗歌。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录音机、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看水彩得对,(有关时间的谜语)。由此引入新课。 2、导课,板书课题:《长歌行》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自己解决生字。 2、放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 3、学生在读课文。(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4、同桌互读,并交流认字情况。 5、指名读课文,大家评议。 6、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读后把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2)读生字,并组成词语。 (3)做猜字游戏。 三、图文对照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观察图画。 2、小组讨论:途中的一老一少在看什么?他们可能说些什么? 3、小组汇报讨论情况。 4、师生总结:时间像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 四、课堂小结:说说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长歌行 川何复归努徒伤悲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读会写本课7个生字,能用字组词,能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背诵课文。 情感目标: 让学生珍惜时间,并能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名句激励自己。 教学重点难点:会写本课的生字,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措施: 1、教师正确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有重点的指导生字的写法。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策略: 1、采用学生自己读背,小组互查互评背诵课文,理解课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1古诗三首出塞教学反思参考语文版

《出塞》教学反思 《出塞》一课的教学,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1、古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古诗,不能限于对古诗字面意思的理解和诗句意思的疏通,更应引导学生在历史文化的背景下对古诗的思想感情加以理解感悟。《出塞》的教学,我力求将其放在一个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引导学生解读,帮助学生较为全面地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如,教学中《资治通鉴》资料的引入,汉匈战争资料的引入,还有课前印发给学生的资料:《略述秦汉以来我国北方的边塞战争》《李广生平》。应该说,这些资料的引入,对促进学生全面理解诗歌内涵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2、创设意象、营造意境。诗歌是一门艺术,对于诗歌的意象的创设和意境的营造,本节课做了一些尝试。如本课的导入,借《静夜思》导入,抓住睹月思乡中的“明月”,联系《出塞》中的“明月”,在本节课创设出“明月”意象,古人是望明月而思亲人啊,那么征人望着那从秦到汉一直高悬的明月,心中当作何感想?再如,本诗意境雄浑苍凉,发千古感慨,如何让学生感悟并走进诗歌的呢?我在教学中把教学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解读感悟诗歌的前两句,当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中所包蕴的巨大历史悲怆、无限深沉叹息的时候,“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呼喊才那么震撼人心,对诗歌的苍凉意境学生也就有了初步的领略。 3、读悟结合,体味诗情。以前两句诗的教学为例,我引导学生从征人和亲人两个方面感悟,力求做到读悟结合,以读促悟,以悟促读。如引导学生从征人角度感悟时,在学生初读理解诗句的字面意思后,我引导学生感悟:征人在边关的生活可能是怎样的?假如你是征人,你会作何感叹、作何感想?在学生悟到征人们一个朴素愿望——“回家”后,教师再引读这两句诗,这样,学生对这两句诗的体会就更深入了一个层次。 4、以诗解诗,促进感悟。《出塞》的前两句写得高度凝练,没有涉及征人具体的生活事件,这对学生理解征人的困苦生活有较大困难。为了突破难点,本课教学做了大胆尝试,补充一首诗助读,通过对补充诗歌的理解实现对前两句诗的理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5、注重抓住情感的共鸣点。古诗所表现的生活离学生的生活太远,学生较难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为了帮助理解诗歌,《出塞》教学中,我抓住“人人思家”这一情感的共通之处,从李白思乡到自己思乡的感觉,进而理解“有家不能回”“无家可归”“永远永远不能回家”的感觉,最后过渡到“千百万人盼回家”这个情感主题上,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在感情。 6、注重语文的训练。在古诗中加强语文训练,本课教学体现在两点:一是教给学法,引导自学。学生初步读懂古诗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初步读懂古诗的方法,在之后的教学中运用这种方法自学古诗,学以致用;二是激发情感,引导写作。在学生充分体会了诗歌前两句思想感情后,情感体验的高潮处教师引导学生也写两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情动而辞发,写作训练的时机自然合理。 但本课的教学,教学环节不够简洁,有拖沓感。例如第一句诗的教学,教学环节过于繁杂,课堂教学的效率体现不足。此外,在具体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单调、贫乏,这些都是今后教学中应该检讨改正的。

《元日》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7

《元日》教学设计 一、学科领域 二、适用年级:适合于小学二年级学生 三、教学内容概述 《元日》是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学家王安石写的一首吟咏农历元日即春节的七言绝句。描写了春节期间,民间放爆竹、贴门神和饮屠苏酒以及避鬼驱邪等民俗文化,描绘了一派除旧布新、欢乐喜庆的迎春景象,写出了人们对吉祥、美满生活的深深祝福和期盼。 本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又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作此诗时,王安石此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他作为政治家除旧布新的改革精神。 四、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本课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屠苏”“曈曈日”等一些生僻字词的意思,明白两首诗的大意。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联系实际生活想象、感受诗中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感情。 五、学习过程

(一)、走近生活,谈话导入 1、同学们,再过没多久,就要迎来大家都特别期盼的春节了,那你知道春节指的是农历的哪一天吗?(指名并板书:正月初一)这一天在古时候又叫做“元日”(板书)“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2、今天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的题目就叫作“元日”,请大家一起来读题。 [“元日”这个名词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而“春节”是人所共知的,以“春节”引入,不但学生感兴趣,而且帮助了学生理解诗题。] (二)、回忆生活,说说“春节” 1、春节是个喜庆的节日,能说说你们是怎么过的吗? 指名交流,教师适当引导:说说自家或见过别人家怎么过节。 a:放鞭炮(引导学生知道人们大多喜欢在大年三十晚上12点放鞭炮,目的是告别旧年,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b:吃年夜饭,喝洒庆祝(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新起点的开始,预祝有一个新的、美好的未来。) c:贴对联(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 2、教师归纳:根据同学们刚才提供的信息,老师大致可以归纳出这几点:(幻灯出示)炮竹声声,告别旧年 举杯同庆,迎接新年 大红对联,美好心愿 [本处设计这个让学生说说现在人们怎么过春节,是为了接下来的理解诗意作铺垫的,主要是为了帮他们理解诗中的“爆竹”、

长歌行教学设计

长歌行 教学目标: 1.感知诗歌的韵律,知道时间的重要性。 2.理解古诗大意,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想象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使学生学习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2.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背诵《长歌行》。 3.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课件:谜语) 2.导入新课、读题目 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名人志士,都深刻地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他们用不同的诗句,表达着共同的心声,光阴易逝,岂容我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有关时间的古诗。——长歌行 二、学习《长歌行》 (一)读古诗,读准字音。出示《长歌行》的内容。 长歌行 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xī)。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kūn)黄华(huā)叶衰(c uī)。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1、师范读,生认真听。

背景:秦朝时期,朝廷为了管理音乐,专门设立了一个官署称为乐府。到了汉武帝时期乐府被大规模的扩建,从民间搜集了大量诗歌,后人将这些诗歌统称为汉乐府,虽然当年作诗之人的姓名已无从知晓,但他所留下的这首诗歌却被口口相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题目长歌行是汉乐府的曲名,这是一首民间的歌词。 2、生练习读诗,提醒注意读准字音。 3、检查学生读,指名评价并做纠正。(主要针对字的读音,如:日晞xī,焜kūn,华huā叶衰c uī,朝zhāo露) 4、全班齐读全诗。 (二)划节奏,读出韵味。 1、划上停顿依节奏读。(提示读的方法:停顿的长短,语速的快慢,声调的高低,声音的轻重) 2、练习读 (1)学生按老师的提示练习读古诗。 (2)指名朗读,师生作评议,并集体指导读。 (3)有韵味地齐读全诗。提示押韵ui 3、学生自主看诗后注释、译文。 古人说,感知于外而受之于心,作者是看到了什么景物,让他触景生情,发出了如此慨叹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葵:古代的一种蔬菜。朝露:清晨的露水。晞xī:天亮,引申为阳光照耀,晒干之意。园中的葵菜都郁郁葱葱,晶莹的朝露在阳光的照耀下很快就晒干了。 (2)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春天,阳光和露水充足的时候。布:散布,洒满。德泽:恩惠。 暖洋洋的春天把希望洒满大地,万物都生机勃勃一派繁荣。 (3)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秋节:秋季。焜kūn黄:枯黄。华:同“花”华叶,指花叶。衰cuī:凋落,凋零。常常担心瑟瑟的秋天来临,树叶枯黄萧萧落下,花草也随之凋零。

《元 日》教案

《元日》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文中插图,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 2.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屠苏”、“旧符”等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3.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 4.教给学生“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 2.教给学生“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三、教与学的准备: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 预设:爆竹。 师: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

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屠童换符 3.学生读生字。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解诗意、悟诗情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1.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第一句,抓住关键字词理解诗意: “岁”就是“年”,“除”就是“过去”,这一句的意思就是“爆竹声中一年过去了”。 2.学生用这种方法理解下面的语句。 3.交流讨论,相机出示课件。 指导“屠苏”,出示从不同渠道了解到的“屠苏”的含义:屠苏:古代一种酒名。师问:如果把这里的“屠苏”理解为屠苏酒,这句话能说得通吗?谁来试着说说看。(春风把温暖送进了屠苏酒中。)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们明白吗?有疑问吗?师告知:老师第一次读到这首诗的时候也和你们一样产生了疑问,想知道我是怎么解决的吗?(查《辞海》,上网查“屠苏酒”的资料)师出示:屠苏:①草名(阔叶草)②屠苏酒③茅屋(查于《辞海》)屠苏酒:古时候,每年除夕时,家家户户用屠苏草泡成的酒。饮屠苏酒是我国过年的一种风俗。饮屠苏酒,意思是“屠绝鬼气,苏醒人魂”。据说于大年初一早上,全家老小朝东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查于网络)(这段教学有两个目的:一是向学生明示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工具书,且查到的义项要根据具体的句子来选择;二是向学生暗示,从《新华字典》到《现代汉语词典》,再到《辞海》、网络,功能越来越强大。 “曈曈日”:出示图片引导理解。 “桃符”:讲故事,理解词义。 4.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板书:“读诗文,解诗意”。 环节三、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四)细读课文,体悟诗情 1.学生再读课文,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生体会“热闹,快乐”之情。追问“从哪里体会回到的”。 3.重点指导“千门万户”,激发学生想象,从内心中体会快乐之情。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

9.古诗三首《元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诵古诗《元日》,理解古诗《元日》大意。 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3.能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己的“新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 1.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时间啊?(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 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呢? 2.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读经典之作,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 1.出示《元日》古诗 请同学们自己去细读这首诗,给你提出三个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出节奏。(生自己连读) 2.你们有信心读准、读懂古诗吗?谁敢来读给大家听听?(请一生读,随机点评)哪个同学认为比他读得还好?(再请一生读,师随机点评)我们一起来读读,好吗?(全班齐读) 3.古诗还以他特有的节奏美吸引着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你们认为该怎样读,才算读出了这首诗的节奏?(请一生说。课件示范)齐读。 4.读出了节奏,还要能读懂古诗的意思,要读懂古诗的意思,首先要先理解诗中一些关键字词的意思。反复去读读这首诗,通过你的朗读、预习你都读懂了哪些关键词的意思? 5.和同桌讨论讨论,一起来交流 6.老师也把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例举了出来,请一位同学读读。(出示这些关键

词的意思) 7.再仔细读读,借助这些词语试着把古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先自己说说第 1、2两句的意思。小组内交流。指名说。 3、4两句呢?自己试试,小组内说,指名说。 连起来把整首诗的意思说一说。小组内说,指名说。 三、了解掌握全首《元日》古诗大意 1.在理解了这首诗的意思之后,我们还得了解一下诗的作者以及他写这首诗的背景,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所蕴含的意思。(指名读) 2.王安石不顾官僚大地主们的反对实行改革,推行新的政法,这样,既可以农民不再受大地主的剥削,日子比较好过一些,也巩固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元日》这首诗就是他做宰相推行新法成功时写的,想象一下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他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四、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欣赏品味全课古诗特色 (一)分享童趣精读古诗要点 过渡:四年级的孩子,凭自己就能基本读懂了几千年前的经典诗文,真是了不起![读诗文]集体读一遍,一边读一边品味文字给你的感受。 诗中的哪个字最能体现大家的感受?(“暖”、)这暖不仅仅是温暖,还有快乐、热闹。我们就来找找这“暖”意来自何方。从诗中哪些地方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暖? 1.感受“暖” “暖意”何处来?(放鞭炮的热闹,长一岁的快乐,春风送暖,屠苏的力量,曈曈日,辞旧迎新。) 2.谁“暖”? (1)作者“暖”:新法推行成功(相关资料)(读:这是一个成功者的快乐,这是一个心系天下的智者传递过来的温暖)[读作者] 所有的中国人:文化的传承(读:这是几千年的文明传承,这是我们华夏祖先传递过来的温暖。) (2)读者“暖”:文字的传递(读:这是汉语言的无穷魅力,这是吟诵千年的经典传递过来的温暖)(男生、女生)[读自己]

最新《长歌行》教案

《长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熟读背诵诗歌,理解古诗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反复品读古诗,抓文眼,在教师的引导下感悟诗句大意;联系其他文章。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古诗的主题思想,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主题思想,教育学生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教具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 学生反复读古诗 2. 作品简介 汉乐府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朝廷音乐机关,汉武帝时得到大规模的扩建,秦及西汉辉帝时都设有“乐府令” 。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其职能是掌管宫廷所用音乐,兼采民间歌谣和乐曲,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魏晋以后,将汉代乐府机关所搜集演唱的诗歌,统统称为乐府诗。 汉乐府创作的基本原则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汉书?艺文志》)。它继承《诗经》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广阔而深刻地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现实。汉乐府在艺术上最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它的叙事性方面,其次,是它善于选取典型细节,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性格。其形式有五言、七言和杂言,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汉乐府已产生了一批成熟的五言诗。流传下来的汉代乐府诗,绝大多数已被宋朝人郭茂倩收入他编著的《乐府诗集》中。《乐府诗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新乐府诗集》其中包括《木兰诗》《孔雀东南飞》)。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3. 理解古诗重点字含义 长歌行汉乐府三国时期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元日》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范有凤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通过关于春节民俗资料和诗歌背景资料的补充阅读,体会本诗所描写的场景和所表达的感情,引导学生喜爱我国的民俗文化。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课前循环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非常高兴今天能和我们四(1)班同学一起学习《元日》这首古诗。来,齐读课题。 3、同学们,刚才课前你们听到的歌曲、看到的图片十分喜庆,一般是在什么时候听到、见到?(过年)提到过年,我就想到“新年”一词,[出示:新年]平时我们所说的“新年”一般有两个时间,你知道分别是指什么时候吗?[出示:元旦:阳历1月1日;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这里的“元”是什么意思?[出示:元:第一、起始。]元旦就是阳历的第一天,春节就是农历的第一天。 4、现在你知道课题什么意思了吧?(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让我们一起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指名读诗(2人),相机正音。 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再来教教大家。指名1人读其他跟读。会读还要会写,我们再来记一记这几个生字的字形:三个生字结构都不一样,一起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古诗三首(出塞、凉州词、夏日绝句)》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精选】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 第21课《古诗三首》基础知识+课文讲解 一、我会写 塞:sài(塞外、塞北、关塞) 秦:qín(秦腔、秦岭、秦国) 征:zhēng(征兵、征战、征文) 词:cí(歌词、词语、单词) 催:cuī(催促、催眠、悲催) 醉:zuì(陶醉、沉醉、醉生梦死) 杰:jié(杰出、英杰、英雄豪杰) 亦:yì(亦然、不亦乐乎、人云亦云) 雄:xióng(雄鸡、雄风、雄壮) 项:xiàng(项链、颈项、强项) 二、我会认 将:jiàng(将领、将士、将官) 三、多音字 还:huán(归还)hái(还是) 度:dù(度假)duó(揣度) 为:wéi(以为)wèi(为什么) 四、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主要作品:《出塞》《从军行》《闺怨》等。

王翰(687—726),字子羽,唐代边塞诗人。其诗最负盛名的是《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主要作品:《凉州词》《饮马长城窟行》《春女行》等。 李清照(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语言清丽。主要作品:《武陵春》《醉花阴》《如梦令》《声声慢》等。 五、理解诗意 《出塞》: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边关,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凉州词》:新酿成的葡萄美酒,盛满夜光杯,正想开怀畅饮,马上琵琶声频催。即使醉倒沙场,请诸君不要见笑,自古男儿出征,有几人能活着回来? 《夏日绝句》:活着的时候,应当做人中豪杰,就是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思忆项羽,他在遭遇失败之时,宁可自杀也不愿逃回江东。 六、问题归纳 1.一句“人未还”让我们尝尽了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痛苦。诗人王昌龄留下了眼泪。这是什么样的眼泪? 这是伤心的眼泪更是同情的眼泪。同情征人有家不能回的悲伤,同情征人的家人失去亲人的悲痛。 2.怎样理解“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句诗既叙事又抒情。在深沉的感叹中暗示当时边防多事,表现了作者对戍边将士的深切这同情,同时又从空间上点明边塞的遥远,这样,作者便创造了时空交织的意象,把读者带到万里之外的边塞,让读者到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去回忆,

长歌行的教学设计

《长歌行》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学习生字,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读中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本诗中的过渡句和前后四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象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的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所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背诵下

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形式的诗——《长歌行》(板书) (根据学生以往所学,在学习新课前引导学生记忆搜索,回忆以往所学,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为进一步学习古代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介绍诗歌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有叫“歌”或者“行”的有长歌行、短歌行等 2、自由读这首诗歌,边读边展开想象。 学生先自由读诗、想象,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并把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学生的读上,鼓励学生试读、互读,真正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理解诗意 1、这首诗描写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请大家根据学习向导自学古诗。 学习向导

《元 日》教案

《元日》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文中插图,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过年的习俗,感受过年的热闹喜悦的气氛。 2.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体验、想象画面”的方法,体会“屠苏”、“旧符”等词语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大胆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3.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 4.教给学生“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二、教学重、难点: 1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把古诗描写的情景细致地写下来。 2.教给学生“知读音、明诗意、悟诗情”学习古诗的方法,并让学生用这样的学习方法自学古诗。 三、教与学的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谈春节激趣入课题: 1.出示一组春联和过年的画面 2.学生们,还记得去年的春节吗? 3.回忆春节的情景,除夕,大年初一……

4.引出诗题: 古代的大年初一叫作“元日”,板书: “解诗题”。 5.初步了解作者,指导学生吸收有价值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检查预习。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生字游戏――师: 课文上说,过年的时候放鞭炮,这鞭炮,用了什么词?预设: 爆竹。 师: 对啊,大家写上这个词,想象它怎么就是鞭炮呢? 预设: 在竹子里安装火药,爆炸,出花,出响。 师: 没错!那,这“爆”字该怎么写呢? 火药的“火”作形旁,暴躁的“暴”作声旁,两个熟字合起来,很好记。师:同座互相用刚才这样的方法学习其他的生字新词。 爆屠童换符 3.学生读生字。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三)精读感悟—解诗意、悟诗情再读课文,理解诗意。

《长歌行》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长歌行》教案教案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我国古代乐府诗中的名篇《长歌行》,讲的是时间如流水,要珍惜时间,努力上进,教育人们要趁着年轻多努力,其中的“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是家喻户晓的名句,也是少年励志的座右铭。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会读会写生字“葵”、“晞”、“焜”字。 情意目标:体会古诗中告诉我们的惜时的道理,激发努力学习做事的情感。 技能目标:体会诗句的感情,有感情地读诗。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到时间的珍贵。 课前准备: 对联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又没脚,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师:谁能说说,为什么时间一去永远不回头,千金万金买不到? (指名说一说) 小结:时间是非常宝贵的,过去了就再也回不来了,它是用多少金钱也买不到的。 古今中外,凡是能有所成就的人都懂得珍惜时间,并能用好宝贵的一分一秒,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诗人也正是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板书课题:长歌行 教师讲解:“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今天,老师为同学们的学习设了四道关,在闯关中表现优秀的选手,老师可有礼品相送哦! 二、初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老师为同学们设的第一道关是“识字大比拼”,现在,让我们进入轻松第一关。 请同学们各自放声读一读,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 看看哪个字你掌握的还不够好? 请同学们当“小老师”重点讲解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的生字。可以选择分析字形、换偏旁、看拼音、猜字谜、比较记忆等方法。 重点要讲到:葵(头戴小草帽双辫左右翘脸儿仰向天朝着太阳笑)晞焜

古诗《元日》教学设计上课讲义

《元日》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元日》这首诗是王安石在神宗初年刚任宰相不久写的一首著名诗作。“元日”就是阴历正月初一。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力图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学习这首诗,重点在于让学生借助注解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积极向上、乐观自信的情感。 教学方法 读写结合,通过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有效教学过程的逐步推进所生长出来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真实美丽的水到渠成般的教学“生成”。 教学目标 1.感情地朗诵古诗《元日》,理解古诗《元日》大意。 2.了解诗句所描绘的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3.能仿创古诗作品,学习写作自己的“新古诗”。 教学过程 一、创设童趣导入古诗《元日》课题 1.你知道春节是什么时间啊?(农历正月初一)在古代,人们把农历正月初一叫作“元日” 你喜欢过春节吗?为什么呢? 2.无论何时何地,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很注重过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王安石所写的七言绝句《元日》,读经典之作,看看古人是怎样过年的? 二、感受童趣粗读《元日》古诗篇章 1.出示《元日》古诗

长歌行的教学设计

长歌行的教学设计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长歌行》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学习生字,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提高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背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体味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在读中积累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珍惜时间的重要。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 本诗中的过渡句和前后四句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 同学们,中国是诗的国度,中国的古文学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而中国诗歌就象一朵馨香独具的奇葩,一直盛开在世界文苑之中。学习古诗,能使我们领略古代诗人的豪放,婉约的艺术风格,更能使我们领略诗中所描绘的雄壮优美的意境。

大家曾学过不少古诗,那就把你最喜欢的一首诗背诵下来吧!(先自由背,再指名背)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新形式的诗——《长歌行》(板书) (根据学生以往所学,在学习新课前引导学生记忆搜索,回忆以往所学,并且是自己喜欢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为进一步学习古代诗歌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解题,介绍诗歌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也有叫“歌”或者“行”的有长歌行、短歌行等 2、自由读这首诗歌,边读边展开想象。 学生先自由读诗、想象,注意读准字音——指名读(读是古诗教学的核心环节。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渗透自主识字的方法,并把教与学的主要活动放在学生的读上,鼓励学生试读、互读,真正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个整体的感知,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三、理解诗意 1、这首诗描写怎样的一种情感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了解,请大家根据学习向导自学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