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 undo机制

oracle undo机制
oracle undo机制

UNDO

Oracle绝对禁止一个用户查看另一个用户未提交的事务数据。

启动一个DML事务时,已修改数据的象前版本被缓存在database buffer cache,再有一个缓冲副本被写

入一个回退段(undo segment)上。

Undo segment三个重要目的:

1)DML用户发布rollback命令,则可用来恢复数据原状态。

2)其他用户访问DML用户发布commit前的原数据,则提供一个已修改数据的读一致性视图。

3)在实例恢复期间,用来rollback一个在实例故障刚发生前进行的未提交的事务。

回滚段由范围组成,这个范围由5个或5个以上的Oracle块组成。

回滚段工作方式:

1)在一个回滚段内,以环形方式循环使用范围,直到段装满。由用户的commit或rollback命令发

布后释放回滚段内的范围。

2)同一个undo segment可以存储很多个像前版本,同时,一个像前版本只会存储在一个undo segment而不会因空间等任何问题连接到其他undo segment。

3)如果一个undo segment中的一个范围启动了一个事务的像前版本,且逐渐增长装满了该范围,此时会环绕到下一个临近的范围继续使用空间,此时如果下一个临近范围已经被其他事务占领,则绝对不会跳过该临近范围查找其他可用范围,而是会在这个范围之间创建一个新的范围来使用。

4)一个undo segment能处理的事务个数,取决于Oracle块大小。

5)每个数据库都至少有一个回滚段(系统回滚段),一旦创建了其他回滚段,则该回滚段将只用于

处理数据目录读一致性和事务控制。

6)set transaction use rollback segment命令可以申请一个指定的回滚段。

7)LOB列不使用undo segment,而使用创建时分配给表的空间来存储像前版本。

5.5.1 测量UNDO I/O性能

5.5.1.1 undo segment头部的争用

Oracle 使用undo segment头部块中一个事务表来跟踪使用他的那些事务,其内容通常被缓存在database buffer cache中以便被搜索。OLTP上很有可能会因为访问这个头部发生等待。

SQL> select event,total_waits,time_waited,average_wait

from v$system_event where event like '%undo%' and event like '%slot%';

average_wait:平均每毫秒等待的次数,等于0或接近于0最好。

SQL>select class,count from v$waitstat

where class in ('undo header','system undo header');

count:等候访问undo segment头部的次数。理想情况下,该值等于0或接近于0最好。

SQL>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n,

decode(s.waits,0,1,1-(s.waits/s.gets)) "RBS Header Get Ratio"

from v$rollstat s,v$rollname n

wh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n =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n

order by usn;

RBS Header Get Ratio:等于1或接近1最好,至少为95%。

5.5.1.2 undo segment范围的争用

SQL>select class,count from v$waitstat

where class ='system undo block' ;

count:系统回滚段的范围的块争用次数

SQL>select w.count,w.count/s.value as wait_ratio from v$waitstat w,v$sysstat s

where w.class = 'undo block'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 = 'consistent gets';

count:非系统回滚段的范围的块争用次数

wait_ratio:回滚等待率,如果超过1%,则需要调整了。

5.5.1.3 undo segment的环绕

SQL>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n,

decode(s.waits,0,1,1-(s.waits/s.gets)) "RBS Header Get Ratio",s.wraps

from v$rollstat s,v$rollname n

wh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n =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n

order by usn;

s.wraps:该回滚段被环绕到下一个范围的次数。次数太多表示段范围可能太小。

5.5.1.4 undo segment的动态范围分配

事务的像前版本在undo segment中发生环绕,而下一个范围已经分配给其他事务的像前版本,此时会在他们之间动态创建一个范围来给该事务的像前版本环绕。应避免以减少I/O。

SQL> select event,total_waits,time_waited,average_wait

from v$system_event where event = 'undo segment extension';

time_waited:表示动态分配的等待次数。若值很高或不断增长,说明undo segment太少或太小。

SQL>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n,s.extends,

decode(s.waits,0,1,1-(s.waits/s.gets)) "RBS Header Get Ratio",s.wraps

from v$rollstat s,v$rollname n

wh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n =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n

order by usn;

s.extends:被动态添加的范围数。若经常发生动态添加,则说明undo segment可能太小。

5.5.2 优化undo segment

优化目标:

1)用户不用等待,就始终可找到undo segment来使用。

2)用户始终能得到完成事务所需要的读一致性视图。

3)回滚段不会引起过多的I/O。

一般就是:

1)消除对undo segment header或block的争用。

2)尽量最小化undo segment的扩充和环绕。

3)避免undo segment用尽。

4)始终拥有为用户提供一致性视图的undo segment。

做法:

1)添加更多的undo segment 。

2)增大现有undo segment。

3)明确管理大事务的undo segment。

4)undo segment需求最小化。

5)使用自动管理功能。

5.5.2.1 增加更多的undo segment

最好把新添加的undo segment放在另外的磁盘的表空间内。对undo要求最多的是delete,其次是update,

最后是insert。

Oracle建议,为每4个并发事务创建一个undo segment,最多只能添加20个undo segment.

为了更准确的确定到底需要多大的undo segment,可以跟踪用户使用的undo segment大小:

//查询当前用户所使用的undo segment大小

SQL>select s.osuser,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ername,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ed_ublk

from v$session s,v$transaction t

where s.taddr = t.addr;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ed_ublk:单位为Oracle块,*block size等于该用户将使用的size。

//查询某个大事务的具体使用大小。

1)只保留一个undo segment online,其他的都offline。

Alter rollback segment xxxxx offline;

2)统计当前所使用了的undo segment大小。

Select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s.sun,s.writes from v$rollname n,v$rollstat s

Where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n =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n and name != …SYSTEM?;

s.writes:有多少字节的数据被写到该rollback segment上了。

3)执行遇到回滚问题的大事务。

如:delete from alarminfo;

4)重新执行“2)”的统计,使用新查询的s.writes减去(-)“2)”中查询出来的s.writes值,就是

“3)”中事务所要使用的undo segment大小.

如果设置的undo segment大小是按大事务来设置,可能会浪费很多空间,只需要明确管理undo segment

就可以了。

典型错误:ORA-01555 SNAPSHOT TOO OLD

一个修改事务很长时间未提交,别人查的时候在undo segment中找到了一个像前版本得到一致性读,别人还在查询到该修改前,最先修改的人提交了,并且此时undo segment中因为接受了commit而不守护该

范围,此范围被其他事务写了。

这时候就会发生这种错误,只需要在查一次就可以了。

防范:

1)表上发生小事务时候,设法避免运行时间很长的查询。

2)增加undo segment的大小和数量。

一般设置:initial=512k,next=512k,minextents=20,这样就会创建一个10M的undo segment.

5.5.2.2 明确管理大事务的undo segment

创建一个很大的undo segment,专用于处理特定的事务.

由于Oracle会自动把任务分配给undo segment,所以一般创建完和使用完后,需要手工把他们offline.

1)创建大回滚段.

Create private rollback segment rbs_for_large_tran

Storage (initial 10M next 10M) tablespace rbs;

2)直到在作业开始前,把rbs_for_large_tran联机.

Alter rollback segment rbs_for_large_tran online;

或:execute dbms_transactio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e_rollback_segment(…rbs_for_large_tran?);

3)启动作业.

Delete from alarminfo;

4)一旦"3)"执行完,马上在另外一个窗口把该rbs_for_large_tran段offline.

Alter rollback segment rbs_for_large_tran offline;

注意:在作业中的任何commit,都将导致rbs_for_large_tran脱机.若脱机了,需重新联机.

5.5.2.3 undo segment需求最小化

最大限度的减少写往undo segment的项目数量和大小。

如:

imp的时候使用commit=y.

exp的时候不要使用consistent选项.

Sql*loader时设置适当的commit值.

5.5.2.4 使用自动管理功能

Oracle 9i的新功能,通过配置init.ora,让Oracle自动来进行管理undo segment(Oracle推荐)。

undo_managementλ

=auto //使用undo 自动管理(AUM)

=manual //不使用AUM。

λ undo_retention

单位是秒.指定一个像前版本在commit后被保存的时间.(减少ORA-01555错误)

λ undo_suppress_errors

FALSE,TRUE.指定是否抑制在RBU中可用的命令。

λ undo_tablespace

指定用于AUM的表空间名.

(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undo tablespace在线,也必须有一个undo tablespace在线.

如果数据库未创建而undo_management=auto,则系统自动创建一个SYS_UNDOTBS表空间来使用)

创建的语法:

create undo tablespace undo_tbs

datafile …/u01/oradata/prod/undo01.dbf?size 500M

autoextend on

next 5M maxsize 2000M;

(不能指定初始范围和下一个范围大小,因系统要自己指定)

估计undo tablespace大小的公式:

Undo space = (undo_retention * (undo blocks per second * db_block_size)) + db_block_size;

删除一个大的undo tbs:

8)创建一个新的undo tbs undo_tbs02.

9)SQL>alter system setundo_tablespace=undo_tbs02;

此时,新的事务会使用undo_tbs02,而以前的事务,依然会继续使用undo_tbs.

10)待Undo_tbs上的所有事务commit或rollback,且超过了undo_retention指定的时间后,drop

tablespace删除该undo tbs.

(此时注意,如果drop 了undo_tbs,此时任何发生在undo_tbs的像前读都要报错,此时最好发生在alter

命令前的所有事物都commit了或rollback了.)

SQL>select u.begin_time,u.end_time,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 "undo_tbs_name",

u.undoblks "blocks_used",

u.txncount "transactions",

u.maxquerylen "longest query",

u.expblkreucnt "expired blocks"

from v$undostat u,v$tablespace t

where u.undotsn = t.ts#;

查询统计时间内,被undo使用的Oracke块数,发生的事务数,最长的查询时间,在需要查一致性时有多少块已经被覆盖(出现>0的数表示ORA-01555就很可能发生).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实现原理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实现原理 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的实现原理将根据系统的架构而有所不同。对于B/S架构,将采用利用Web服务器对SSL(Secure Socket Layer,安全套接字协议)技术的支持,可以实现系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安全需求。而对于C/S架构,将采用签名及签名验证的方式,来实现系统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需求。以下将分别进行介绍: 基于SSL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 目前,SSL技术已被大部份的Web Server及Browser广泛支持和使用。采用SSL技术,在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时,会在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的SSL通道。在SSL会话产生时:首先,服务器会传送它的服务器证书,客户端会自动的分析服务器证书,来验证服务器的身份。其次,服务器会要求用户出示客户端证书(即用户证书),服务器完成客户端证书的验证,来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对客户端证书的验证包括验证客户端证书是否由服务器信任的证书颁发机构颁发、客户端证书是否在有效期内、客户端证书是否有效(即是否被窜改等)和客户端证书是否被吊销等。验证通过后,服务器会解析客户端证书,获取用户信息,并根据用户信息查询访问控制列表来决定是否授权访问。所有的过程都会在几秒钟内自动完成,对用户是透明的。 如下图所示,除了系统中已有的客户端浏览器、Web服务器外,要实现基于SSL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安全原理,还需要增加下列模块: 基于SSL的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原理图 1.Web服务器证书 要利用SSL技术,在Web服务器上必需安装一个Web服务器证书,用来表明服务器的身份,并对Web服务器的安全性进行设置,使能SSL功能。服务器证书由CA 认证中心颁发,在服务器证书内表示了服务器的域名等证明服务器身份的信息、Web 服务器端的公钥以及CA对证书相关域内容的数字签名。服务器证书都有一个有效 期,Web服务器需要使能SSL功能的前提是必须拥有服务器证书,利用服务器证书 来协商、建立安全SSL安全通道。 这样,在用户使用浏览器访问Web服务器,发出SSL握手时,Web服务器将配置的服务器证书返回给客户端,通过验证服务器证书来验证他所访问的网站是否真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管理人员配备制度示范文本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管理人员配备制度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管理人员配备制度 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目的 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形成完整的安全 标准化系统、管理网络和工作体系,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的配备。 3管理职责 3.1主要负责人签发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 配备的任命文件。 3.2办公室负责文件的下发、公布。 4具体内容 4.1根据法律、法规及文件相关要求,设置安全管理机

构并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4.2安全管理部门设置及安全管理人员配备的任命文件由主要负责人签署并发布。因工作需要,当安全管理部门人员变更时应及时以文件形式发出变更通知。 4.3安全管理部门为安全管理的常设机构,受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指令,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和日常管理工作等。 4.4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由具有必要的安全生产专业知识和安全生产工作经验、从事公司专业工作五年以上并能适应现场工作环境的人员担任。并经上级有关部门进行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任职资格证后方能上岗,培训内容应包括: (1)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的培训; (2)安全生产管理培训; (3)标准化系统评价培训;

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身份认证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Internet迅猛发展带来了信息共享与安全这对矛盾共同体,加强网络安全建设、保障网络的安全运行成为网络存在的根本之道。网络身份认证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信息管理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扮演着网络系统“看门人”的角色。 针对不同的安全威胁,目前存在多种主机安全技术和相关安全产品,如防病毒技术、个人防火墙、安全应用程序(如文件加密程序)、安全操作系统等。这些技术和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安全需求,却没有很好地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系统访问,即开机时的保护问题,目前普遍采用的是基于口令的弱身份认证技术,很容易被攻破而造成泄密; (2)运行时保护,即在合法用户进入系统后因某种原因暂时离开计算机,此时任何人员均可在此系统之上进行操作,从而造成泄密。

将密码写在记事本上挂在电脑旁边,这样的事情相信很多公司的员工都曾经为之。出于安全的要求,现在公司的安全策略普遍要求员工的登陆密码要定期更换,而且不能重复,这使得想出一个自己能记住的长串密码成为一件让员工头疼的事情。为了便于记忆,员工往往会选择常用词或者号码作为密码,如果攻击者使用“字典攻击法”或者穷举尝试法来破译,很容易被穷举出来。传统的账号加密码的形式,账号基本上都是公开的,密码容易被猜中,容易忘记,也容易被盗。据统计,一个人平均下来要记15到20个密码。静态密码的隐患显而易见,尤其是在证券、银行等行业,轰动一时的“银广夏盗卖案”早就为业界敲响了警钟。 为了解决静态密码的安全问题,一种方式是同一个人员使用不同的密码进入不同的应用系统,避免所有的鸡蛋都在一个篮子里面的问题,然而需要记忆多个密码;第二种方式,采用软件VPN方式,登陆前先要使用VPN连接,这样可以面向一部分机器开放,但是第一次使用时下载VPN软件,每次访问

项目管理机构.和人员职责

第一章、项目管理机构及人员职责 第一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服务项目的工程特点及施工需要,我司组建工程项目部,设立完整有效的职能部门,配备充足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承包范围内的工程施工;同时对业主分包的其它专业施工单位及甲供材料商进行总包管理服务。 一、项目领导层 由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组成项目经理部领导层,全权组织该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项目经理是企业法人在本工程上的代表,具有人事、成本控制、技术决策、设备租赁的权利,对工程进度、质量、成本控制、安全、文明施工等负责;项目副经理分管专项职能,负责各项职能在现场的实施;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本项目技术管理,协调各专业单位进行技术研究,对技术方案进行审查,确定最优方案。 二、职能管理层 项目经理部下设各职能管理部门:技术部、施工部、材料设备部、合同预算部、质量安全部、后勤部、总承包管理配合服务部,负责项目各项工作的安排和实施,设置各管理岗位,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推行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管理。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工程进展,本项目配备充足的有类似工程经验施工班组作业人员,并进行相应培训,确保班组的素质与本工程的技术技能要求相适应。

业主分包的专业施工队伍应分别成立相应的人员配备完整的专业施工部,要求配备与总包项目部各职能部门相对应的职能管理人员,各个专业施工队伍对各自承包范围内的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等负责,同时接受总承包管理与协调。

第二节、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第四节、主要管理人员和部门的职责 一、项目经理 (一)、作为公司在项目的执行代表,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向业主全面负责。代表公司履行对业主的合约,并代表业主行使对项目所有分包商的管理权。领导项目部充分发挥在工程施工中的统筹、协调作用。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及公司的规章制度,确保公司下达的各项技术、进度、安全、质量、经济指标的完成,对项目负全面责任。 (二)、负责公司ISO9001质量体系在项目部的全面贯彻执行。 (三)、组织项目管理机构,建立各级管理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和各项管理制度,负责组织业务能力过硬的项目各职能部门班子。 (四)、组织制定项目实施的总体部署和施工组织设计。合理调配生产要素,实施对项目全面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建立有效的奖惩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五)、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工程进度、材料管理以及项目费用支出的控制负责,对项目施工的高效运作负责,协调好企业自行完成专业与专业工程的生产协作关系,确保各专业施工达到项目控制的总目标。 (六)、主持项目部管理、协调、决策会议和工程例会。 (七)、定期向公司报告项目部工作。 (八)、项目部是公司面对社会的窗口,项目经理应注重建立与社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管理办法

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司部门机构的设置,加强人员编制管理,明确部门、岗位职责分工,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公司总经理部下辖所有部门及岗位; 第三条公司机构及人员设置、调整应遵循统一、高效、精简,符合公司事业发展、业务发展、符合公司经营管理需要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四条公司总经理部负责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进行部门设置及人员配置、调整的审议、核准工作; 第五条综合管理部是公司机构及人员设置的管理部门,负责公司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的管理工作及具体操作; 第六条公司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人员编制增减的申请工作。 第三章流程 第七条部门设置及调整流程: 一、公司总经理部根据公司生产经营需要设立公司部

门,并根据经营方针的变化做出增设、取消、合并、拆分公司部门的决定; 二、综合管理部根据总经理部决定进行部门调整及编写部门职责等,并对公司组织架构及工作关系进行调整。 第八条人员编制及调整流程: 一、公司各部门根据部门工作需要向综合管理部申请本 部门人员编制的增减; 二、综合管理部对各部门关于人员编制变化的申请进行审核,认为合理者提请总经理部审议; 三、公司总经理部针对提案讨论,认为可行者签署通过,交由综合管理部操作执行; 四、综合管理部根据总经理部审议结果具体操作,对岗 位及人员进行合理安排,并对该部门岗位职责进行调整。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九条公司各部门应严格遵循配置流程,不得擅自增减本部门编制、调整人员及岗位职责。 第十条综合管理部定期对公司部门设置及人员编制的合理性进行实地调查,发现以下情况者,汇报至总经理部,并提出整改方案: 一、部门或岗位职能重复、交叉或业务相近者; 二、部门或人员为某项工作任务设立,在任务完成或已 被停止时,未及时提出予以撤销者;

身份认证技术分析

JIANGSU UNIVERSITY 信息安全 身份认证技术分析 姓名: 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

摘要:本文总结并分析了身份认证的理论和应用,列举了一些对身份认证的攻击方法,并根据课堂学习和课后阅读,自己设计了一个利用数字签名实现的简单的身份认证方案。认证技术是信息安全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网络与信息安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两种认证技术:消息认证与身份认证,消息认证用于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与抗否认性,身份认证则用于鉴别用户身份。在网上商务日益火爆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认证技术可能比信息加密本身更加重要。因为,很多情况下用户并不要求购物信息保密,只要确认网上商店不是假冒的(这就需要身份认证),自己与网上商店交换的信息未被第三方修改或伪造,并且网上商家不能赖帐(这就需要消息认证),商家也是如此。由于认证技术是一项包含很广泛的技术,集中于某一方面可能更有针对性,所以,在这篇论文中我没有涉及消息认证技术。运用课堂学到的理论、课后阅读获得的知识根据自己的分析,我对身份认证技术作了总结分类,并针对每一种认证技术分析了优点和漏洞,然后剖析了一些应用,最后提出了自己想到的一个简单的利用数字签名实现的身份认证方案。本文综合评价了某些认证机制和方案的优劣,并分析了身份认证的理论和应用,列举了一些对身份认证的各种实现方法、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同时设计了一个利用数字签名实现的简单的身份认证方案。 关键词:身份认证技术分析比较运用信息安全加密 身份认证系统的组成:出示证件的人,称作示证者P(Prover),又称声称者(Claimant)。验证者V(Verifier),检验声称者提出的证件的正确性和合法性,决定是否满足要求。第三方是可信赖者TP(Trusted third party),参与调解纠纷。在许多应用场合下没有第三方。 身份认证的物理基础:标识与认证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进行身份认证(主体识别)的基础,可识别用户身份、设备真伪。标识与认证是身份认证的两个部分。标识——用来表明用户的身份,确保用户在系统中的唯一性,可辨认性。以用户名+标识符ID来标明公开的明码信息 认证——对用户身份的真实性进行鉴别。认证信息不公开,难以仿造。认证信息有口令(密码);指纹;视网膜;智能IC卡等,声波等。 身份认证方式:单向认证(One-way Authentication)双向认证(Two-way Authentication)信任的第三方认证(Trusted Third-party Authentication)。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它正面临着如计算机病毒、人为的恶意攻击、网络软件的漏洞和“后门”、非授权访问等安全威胁。因此,网络安全越来越受到重视。作为网络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亦即是最重要的一道防线,身份认证技术受到普遍关注。 一、基于秘密信息的身份认证方法口令核对 口令核对是系统为每一个合法用户建立一个用户名/口令对,当用户登录系统或使用某项功能时,提示用户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系统通过核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口令与系统内已有的合法用户的用户名/口令对(这些用户名/口令对在系统内是加密存储的)是否匹配,如与某一项用户名/口令对匹配,则该用户的身份得到了认证。 缺点:其安全性仅仅基于用户口令的保密性,而用户口令一般较短且是静态数据,容易猜测,且易被攻击,采用窥探、字典攻击、穷举尝试、网络数据流窃听、重放攻击等很容易攻破该认证系统。 2、单向认证

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 身份认证是在计算机网络中确认操作者身份的过程。身份认证可分为用户与主机间的认证和主机与主机之间的认证,下面主要介绍用户与主机间的身份认证。 在真实世界,对用户的身份认证基本方法可以分为这三种: (1) 根据你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你的身份(你知道什么) :例如口令、密码等; (2) 根据你所拥有的东西来证明你的身份(你有什么) :例如印章、智能卡等; (3) 直接根据独一无二的身体特征来证明你的身份(你是谁) ,比如指纹、声音、视网膜、签字、笔迹等等。 在网络世界中手段与真实世界中一致,为了达到更高的身份认证安全性,某些场景会将上面3种挑选2中混合使用,即所谓的双因素认证。 以下罗列几种常见的认证形式: 1.口令 1.1静态口令 1.1.1 简单静态口令 用户的口令由自己设定,当被认证对象要求访问服务系统时,提供服务的认证方要求被认证对象提交其口令,认证方收到口令后,与系统中存储的用户口令进行比较,以确认被认证对象是不是合法访问者。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一般的系统(如UNIX, Windows NT,NetWare等)都提供了对口令认证的支持,对于封闭的小型系统来说不失为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 然而,基于口令的认证方法存在下列不足: 1)用户每次访问系统时都要以明文方式输入口令,容易泄密。 2)口令在传输过程中可能被截获。 3)用户访问多个不同安全级别的系统时,都要求用户提供口令,用户为了记忆方便,往往采用相同的口令。 1.1.2 使用消息摘要算法的口令认证 认证过程: (1)存储用户ID和对应的口令摘要值在服务器数据库中; (2)当进行认证时,用户输入ID和口令,口令会在客户端上被计算出摘要值; (3)用户ID和摘要结果会被传输到服务器端进行认证; (4)服务器接收到用户ID和摘要结果后,认证程序会到数据库中根据用户ID获取已存储的相应的口令摘要,两个摘要比较的结果会返回到客户端通知用户认证成功与否。 缺点:因为相同口令的摘要值始终是一样的,但是为了防止重放攻击,应当保证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交换信息任何两次都是不同的,这就需要使用随机数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1.1.3 使用随机数的口令认证 认证过程: (1)存储用户ID和对应的口令摘要值在服务器数据库中; (2)用户输入ID,客户端将上传用户ID; (3)服务器在收到用户的认证请求,即仅包含用户ID的信息以后,认证程序检查ID是否已在数据库中注册,如果没有,将发送相应的错误信息给客户端。如果有,服务器将生成一个随机数以明文的形式回送到客户端; (4)客户端显示输入口令的用户界面,用户输入口令以后,口令会在客户端上被计算出摘要值。这个摘要值将作为密钥用于加密收到的随机数,加密采用对称算法; (5)服务器端接收到用随机数加密的口令摘要密文后,认证程序可以通过用户ID查找到对应存储在数据库中的口令摘要,用口令摘要解密收到的密文,解出的明文如果和数据库中存储的随机数一致,则认证通过; (6)服务器端将认证成功或失败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完成身份认证。 静态口令认证的缺点:为了提高安全性,专门制定了口令政策以约束最终的用户,比如:口令长度至少8位;不能包含空格;口令必须以字母开头。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防范黑客的字典攻击,然而,这无疑增加了最终用户记忆口令的难度,致使很多人把复杂的口令记录在各种不安全的地方。因此有人提出了动态口令。

机构、职位与人员的级别管理

机构、职位与人员的级别管理 职业的级别相等于人员的级别吗?人员调整职位后级别会随之变动吗?不同的人员在同一个职位上级别应该一样吗?诸如此类的问题,在企业职业通道设计或职位管理中经常遇到,但往往涉及到职位、职称、人员、机构等不同层面的内容,很容易混为一谈。 职位,通常情况下,与岗位一词同义,是组织中完成一定的任务、履行一定职责的流程的节点。在职位评价时,根据其职责权限大小、承担风险因素、价值高低等划分为不同的等级,通常称之为职层(高、中、基层)、职级(总经理级、部长级等等)、职等(若干数字)等概念。与职位联系比较密切的时职务一词,职务通常是指某一类型职位的统称,如总经理,是指不同企业总经理的统称,是职务;而对特定的一个组织内部而言,说职务就是指的这个组织的职位。所以,我们对职位级别和职务级别不在加以区分,民营企业常用职位级别的说法,而国企常用职务级别的说法。 人员的级别,通常是随着职位的变动而变动的,也就是“岗变级别变”。但在实际管理中,并不是如此简单处理就能搞定的,如一家集团企业下有若干子公司,A企业组织规模较大,效益较好,B稍差。为了推动B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加强干部交流,若把A企业的一个部门经理调任到B企业中的同一个类型部门做负责人,他的级别能按照职位的级别重新确定吗?通常情况下,B企业和A企业的同一类型部门的负责人的职位级别是不同的,把A企业的干部调任到B企业,显然是为了提升和帮助,对于被调任者而言,也是一样的,是承担重要的使命,不是降其职。对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很多企业都是保留原来人员的级别。但这样带来的问题更大,若以后再换一个人来担任此位,级别如何确定?是此人原来的级别,还是继任者的级别? 机构的级别,在企业管理中,往往被忽视,其实是关系到一个职位如何确定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大型集团企业来说,因为,集团下属很多的独立法人实体,行业性质、组织规模、发展阶段、战略定位各不相同的情况下,同一个法人隶属层级下显然不可能是一样的级别。就像国家的城市一样,北上广渝被定位为直辖市,大连青岛等若干城市被定位为副省级城市或计划单列市,更多的是普通的地级市,还有数量更多的是也称之为“市”的,实际是一个“县”,归地级市管理,即所谓的县级市。所以,集团企业中,也是一样,同样是公司,同样的部门,在不用的定位下,级别应该不同。 为了更好的进行组织机构管理、职位管理、人员发展管理,有必要理顺机构、人员、职位级别之间的关系。首先,进行级别管理,要划分为三个层面:机构级别、职位级别和人员级别。机构级别也可称之为组织级别,是对企业中不同的组织单元的定位的区分,特别针对于集团型企业的不同子公司;职位级别体现的是职位在组织中的定位关系,又分为两个层面:单纯的职位级别关系,通常通过之职位评价获得区分,特别是管理职位;对非管理序列的职位而言,可用职称一词进行区分,职称(或任职资格、职业资格等)不是职位,代表的是任职者的个人能力差异,在实际管理中,“工程师”、“教授”等职称,“技师”、“高级技师”等任职资格,“注册会计师”等职业资格等等却成了职位的代名词,但严格意义上是能力等级的一种;人员级别体现的是任职者的能力、资历、贡献在组织成员中的关系,可类比为军衔、警衔、爵位等,更多的是与其个人待遇、荣誉挂钩。 机构级别因企业的战略定位、组织规模而定,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某一组织中的不同职位的级别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组织机构的级别确定后,职位的级别随之而定。职位的级别应该是对此职位上的任职者的最低要求,而不是最高要求,也就是说,可以“低职高聘”,担任此职务的人员的级别可以比此职位的级别高。如重庆市,原先属于四川省,机构级别为地级市或副省级市,市长应属于正厅级干部或副部级干部;升级为直辖市后,机构级别变为省部级城市,市长的级别随之成为正部级干部。 如何破解任职者个人的级别“只升不降”呢?要赋予一定的时限进行考核定级,个人的级别不应该是终身的,除非是临近退休者,或为企业做出重大突出贡献者,被企业授予终身荣誉称号的。在考核期,如一年或两

XX系统身份认证方案2001

XX信息网络 身份认证系统设计方案 1.系统建设的目标 XX信息系统是重要的涉密计算机信息系统,因此其对安全保密的要求非常高,在有必要对该系统的身份认证机制采用强化措施。 XX系统安全方案的目的是:解决①用户口令、数据通过网络时容易被截获、窃取、篡改的安全风险;②用户与涉密服务器在网上有可能无法正确确认对方的身份,从而被假冒访问的风险;③访问完成后用户的抵赖行为等安全危害。 XX系统安全方案的建设目标:是建立一个符合国家安全保密规定和技术要求、安全可靠、技术先进成熟、运行稳定、适用于多种运行环境的、统一的身份认证体系。 XX系统身份认证安全方案至少应可实现以下安全功能: ●强的身份认证、鉴别机制 ●数据处理、传输、访问的安全可信 ●数据处理、传输、访问的机密保护 ●数据处理、传输、访问的完整性 ●完善的安全审计功能 ●完善的CA证书及密钥管理

2.XX信息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建议在具体方案实施时,结合组织人事信息系统开发商、管理员一同进行。具体包括: 2.1系统安全风险分析 2.2系统安全需求分析 3.常见身份认证、鉴别技术简要介绍 3.1口令字 口令字是最常用且最经济的鉴别、认证方法,但口令字也是最不安全的方法,绝大部分的攻击都是从猜口令开始的,同时未经加密处理的口令字在传输过程中,也极易被截获,因而,口令字的身份认证机制对安全强度要求较高的系统是远远不够的。 3.2 IC卡 其基本原理是基于非对称加密体制,使用较低位RSA算法来实现的,因而其安全强度也不够高,且我国自身在IC方面自主技术还较落后,不可完全依赖IC卡来作为较强安全手段使用。 3.3动态口令(Sec ID) 动态口令牌,目前国内较多使用于银行等部门,且大部分是国外

身份认证技术与实现

身份认证技术与实现 为了确保通信机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身份认证是首先要要完成的一项工作。身份认证机制可以的识别网络中各实体的真实身份,防止出现身份欺诈,保证参与通信的实体之间身份的真实性。下面就从身份认证的概念、意义及目前实现各种身份认证的技术这么三个大的方向来谈谈我对身份认证的认识。 一.身份认证的概念 身份认证就是系统审查用户身份的过程,从而来确定该用户是否有对某项资源的访问和使用权限。身份认证通过标识和鉴别用户的身份,提供一种判别确和认用户身份的机制。它是需要依赖于其他的技术,确认系统访问者的身份和权限,使计算机和网络的访问能够可靠、有效地执行,防止攻击者假冒合法用户获得资源的访问权限,从而保证了系统与数据的安全,以及授权访问者的合法利益。 计算机网络中的身份认证是通过将一个证据与实体身份绑定来实现的。实体包括用户、主机也可以是进程。证据与身份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双方通信过程中,一方实体想另一方实体提供这个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另一方通过相关机制来验证证据,确保实体与证据是否一致。 在验证的过程当中,我们常常有三种方式: (1)所知道的。根据用户所知道的某项信息来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2)所拥有的。根据用户所拥有的东西来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3)本身的特征。根据用户本身独一无二的特征来验证用户身份的真实性。 其中本身的特征是最具有安全保证的一种验证方式。其他的两种都是可以被伪造的,存在一定的不真实性和危险性。 二.实现身份认证的技术 就目前而言的身份认证技术,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物身份认证技术和非生物身份技术。这两大类的认证技术相比较原来传统的认证技术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它采用的我上述的第三种认证方式,它唯一而转悠的个人特点使得认证过程更具有安全保证和可靠性。下面我先来谈谈生物认证技术。 ①生物认证技术 生物认证技术的概念:通过计算机利用人体固有的胜利特征或行为特征来鉴别个人身份。利用了生物特征认证来替代密码认证。常用到的技术:指纹身份认证技术、视网膜身份认证技术、语音身份认证技术。 指纹身份认证技术:利用了人的指纹和掌纹作为合同签名的一种形式。现在广泛普及的指纹鉴定机构和指纹数据库更是扩大了指纹比对鉴定的运用。 指纹识别过程的实现:指纹注册过程和指纹比对过程。 这个图像是简易的描述了指纹身份认证的一般过程,上面两个大的方向走向,分别是事先采集指纹存档。后者是采集指纹与数据库信息比对,进行身份认证。

ESMTP身份验证的机制

ESMTP身份验证的机制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LOGIN机制,类似于POP3的身 份验证方式,即分两步输入账号和密码。在所有的验证机制中,信息全部采用 Base64编码。 例如,用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邮件服务器发送邮件,从开始连接到身份验证的过程如 下(红色和蓝色分别代表客户端和服务器): (连接到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25) 220sp1ESMTPv2.1 EHLOABCDEFG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 250-PIPELINING 250-SIZE20480000 250-ETRN 250-AUTHLOGINPLAINDIGEST-MD5CRAM-MD5(支持的身份验证机制种 类:LOGIN,PLAIN等) 2508BITMIME AUTHLOGIN 334VXNlcm5hbWU6(Base64解码后:Username:) Ymh3YW5n(Base64编码前:bhwang) 334UGFzc3dvcmQ6(Base64解码后:Password:) bXlwYXNzd29yZCFteXBhc3N3b3JkISE=(Base64编码前:********) 235Authenticationsuccessful 另外一种较常见的机制是PLAIN。与LOGIN机制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次性输入账号 和密码,格式为“账号密码”,其中为字节0。用PLAIN机制 代替上面的身份验证过程: AUTHPLAIN 334 AGJod2FuZwBteXBhc3N3b3JkIW15cGFzc3dvcmQhIQ==(Base64编码 前:bhwang********) 235Authenticationsuccessful 有的ESMTP服务器,例如采用CoreMail系统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https://www.360docs.net/doc/5610816045.html,等,不回复334代 码行,客户端在输入AUTHPLAIN后,直接输入符合格式要求的账号和密码即可。LOGIN和PLAIN机制没有对账号和密码进行加密,相当于明文传输,Base64编 码只是一层纸而已。DIGEST-MD5,CRAM-MD5,GSSAPI,KERBEROS_V4等身份 验证机制能够加密传输内容。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第一节项目组织管理机构 1.项目管理模式 项目管理是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规划、组织、控制与协调工作,其目的是使项目顺利实现所要求的质量、所规定的时限、所批准的费用预算,因此,对于一个施工项目来说,采取具有程序性、全面性、科学性的项目管理方法,做到“三控制、二管理、一协调”(即进度控制、质量控制、费用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是顺利完成施工任务、实现施工工程目标的保证。 本工程由我公司选派最优秀且具备相应资质与业绩要求的项目经理负责组建本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本工程的具体施工管理。同时根据《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及《珠规建建[2010]48号》的要求,将严格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模式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机构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设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副经理,下设施工、质量、安全、造价等管理部门,项目经理对质量、工期、安全、成本及文明施工全面负责。各施工管理职能部门在项目经理的直接指导下做到有计划的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工期、安全等方面达到目标要求。施工期间,我公司的骨干力量(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技术负责人、专业施工员)保持稳定。 由于本工程的重要性和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该工程被列为本公司重点工程,专门设立后方保障部门,从人员、机具、施工物资上为该工程提供充分保证,组织好本工程的计划协调,公司各部门也在各自业务管理范围内制订为本工程提供服务的保证措施,确保工程优质按期完工,及早交付并投入使用。 2.项目组织机构 组织强有力的工程承包项目经理部,根据本工程的特点,项目管理机构由四个层次组成。 (1)决策层——工程指挥部核心层 工程总指挥部是项目施工决策和保护机构,在公司整个范围内,对项目施工所需要的人员、机械、材料、资金等进行统一协调和调配,为项目提供可靠的保障。 (2)指导层——工程指挥部 由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组成,对工程施工中涉及的各方面对口进行指导、协助和协调,为项目施工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3)项目管理层——工程承包项目经理部 按照“项目法施工”组成的项目经理部,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合同履约全面负责,并协调各专业分包之间的工序搭接和进度、场地、交叉作业的相互配合。确保工程按照既定质量、进度目标交付使用。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

基于动态口令的身份认证机制及其安全性分析

一种基于动态口令的身份认证系统研究 傅德胜1,陈 昕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44) 摘 要:身份认证在信息安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建立安全的身份认证机制成为终端安全的关键之一。作为一种新型的认证模式,动态口令比传统的静态口令更加安全、可靠。本文阐述了动态口令的原理及现有动态口令方案的缺点,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身份认证系统,并对其有效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动态口令;身份认证;安全性 中图法分类号:TP309文献标识码: A A Study of Authentication System based on Dynamic Password FU De-sheng1, CHEN Xin2 (Department of Computer & software,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0044, China) Abstract: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system security, establishing a secure authentication mechanism becomes one of the keys in the terminal security. As a new mode of authentication,dynamic password is more secure and reliable than traditional static password.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principle of dynamic password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dynamic protocols,designs a new type of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analyzes the effectiveness of it. Key words: dynamic password; identity authentication; security 0 引言 身份认证是系统安全中最重要的问题,只有在进行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的基础上,各种安全产品才能最有效地发挥安全防护作用;也只有完成了身份认证,网络系统才可能安全、高效地开放和共享各种网络资源、系统资源、信息资源。 目前大部分网络系统所使用的访问控制方法是传统的静态口令认证技术,通过用户名和口令的匹配来确认用户的合法性。但是,随着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静态口令为基础的认证方式面临着很多的安全问题,渐渐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动态口令的概念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产生的,它采用了基于同步或者异步方式而产生的一次性口令来代替传统的静态口令,从而避免了口令泄密带来的安全隐患。目前,基于动态口令的身份认证系统已应用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银行,证券等诸多领域。 1 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 传统的身份认证方式就是用户名口令核对法:系统为每一个合法用户建立一个ID/PW 对,当用户登录系统时,提示用户输入自己的用户名和口令,系统通过核对用户输入的用户名,口令与系统内已有的合法用户的ID/PW是否匹配,来验证用户的身份。 这种静态口令认证方式存在很多问题,最常见的是网络数据流窃听、截取/重放、暴力破解、窥探等攻击方式。静态口令的不安全因素是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的隐患。基于口令认证的身份鉴别的安全性成为信息安全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动态口令认证方式应运而1傅德胜,男(1950--),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安全 2陈昕,女(1984--),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领域:信息安全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任命制度

安全管理机构与人员任命制度 1 目的 规范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确保任命合格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及安全生产委员会人员。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任命方面的管理。 3 组织机构 安委会机构组成: 主任: 总经理 副主任: 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成员: 安全环保部部长、生产技术部部长、综合部部长、劳动工资工资培训部部长、党群工作部部长、质量监督部单位、供应保障部部长、物业办主任、财务部部长。以上各部室负责人任安全生产委员会委员。 4 相关职责 4.1 安全生产委员会职责 4.1.1 每月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 4.1.2 研究、统筹、协调、指挥关系公司的重大安全问题。 4.1.3审查安全工作进展和确定方案,协调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 4.1.4组织公司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专业安全检查。 4.1.5总结、部署、安排安全工作计划及工作重点。 4.1.6研究各单位急需解决的重大隐患问题,并责成有关单位进行整改。 4.1.7研究近期开展的安全活动方案。 4.1.8研究重大隐患整改措施,以隐患整改指令书形式下发。 4.2安委办职责 4.2.1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工作,拟定和布置公司安全活动计划,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达的各项安全工作任务。 4.2.2根据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法令及上级的文件、通知,向公司安委会提交贯彻的具体措施和办法。 4.2.3根据公司安委会的指示,负责组织有关安全生产的各种会议,负责组织

公司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和专项专业安全检查。 4.2.4负责指导公司安全生产管理网络成员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熟练使用“公司安全标准化系统”,指导各单位推行安全精细化管理,充分发挥职能部室的管理、检查、监督、服务、指导作用。 4.3安委会成员职责 4.3.1在公司安委会主任的领导下,研究、统筹、协调、指挥关系公司的重大安全问题。 4.3.2在公司安委办主任的领导下,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分管单位或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确保管辖单位和单位的安全生产。 4.3.3审查安全工作进展和制定方案,协调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 4.3.4参加公司安全生产大检查以及专项专业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负责督促落实整改,参加重大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4.3.5按时参加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和专题安全会议,并向基层传达会议精神和安全信息。 4.3.6掌握安全情况、安全动态,指导安全工作和各项安全活动的开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确保安全生产。 4.4职工代表职责 4.4.1负责收集、反馈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有关安全问题。 4.4.2代表员工提出在安全生产中反映的有关安全问题。 4.4.3确保员工关心的问题得到积极响应。 4.4.4保证员工在安全状况异常的情况下拒绝工作而不会受到惩罚。 4.4.5熟悉职责范围内的各种危险源、点及其风险。 4.5安全管理机构 4.5.1 成立安全环保部, 安全环保部管理人员不得少于4人,各基层单位专职安全员不得少于1人。 4.5.2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安全环保部),负责日常安全管理事务。 4.5.3 安全生产委员会应定期召开审查安全工作进展和确定发展方案的会议,形成安全生产委员会会议记录,会议记录由综合部负责保存、落实。 4.5.4 安委会会议相关要求。 a)至少每季度召开1次会议;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管理制度 1目的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 足够的专职或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并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与人员任命工作。 2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焦化厂各级安全管理生产人员、各部门安全生 产职责。 本制度适用于焦化厂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3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 3.1相应性原则:与本厂行政机构相匹配,根据年度机构调整情况对安全管理机构作相应调整。 3.2分级设立的原则:设立的安全管理机构为厂级、车间级、 班组(工段)(工段)级。 3.3首长负责制原则:各级安全管理机构的第一责任者,即各部门负责人。 3.4设立常务管理机构的原则:一般设立专门的安全办、或由专业管理部门作为兼管的常务管理机构。 3.5职能全面的原则:即企业安全管理机构设置应覆盖包括厂内的所有工种、部门及岗位。 4安全管理机构的设置要求 4.1安全管理机构的配置应满足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能够有效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4.2安全管理机构成员必须接受安全生产培训,并考核合格。 4.3安全管理机构要每月召开两次安全专题会议,审查安全工作进展和确定方案,协调解决存在的安全问题。 4.4安全专题会议内容必须有专门的会议记录。 5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构成 5.1根据安全管理机构设置的原则和焦化厂实际情况,分级配置安全管理人员。 5.1.1厂安全领导机构为焦化厂安全生产领导组。 5.1.2厂安全管理机构为安环科。 5.1.3部门负责人和车间主任为本部门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5.1.4各班组(工段)(工段)长为本班组(工段)(工段)的安全第一责任人。 5.2厂安全生产领导组人员构成 焦化厂安全生产领导组组长应由厂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应由厂主管安全负责人担任,安全生产领导组成员应至少包含各部门(车间)主要负责人。 6安全管理机构的职责 6.1厂安全生产领导组的职责是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组织厂内各种安全检查活动,主动发现事故隐患,监督安全责任制的落实等,专门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计划与布置、监督与检查、总结与考核。 6.2安环科的职责 6.2.1宣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卫生、防震减灾、消防等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在分管安全环保副厂长的领导下开展安全、环保、消防管理和监督工作。业务上受公司安环处指导。

身份认证方案

**部 身份认证规划方案

目录 第一章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1.信息系统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用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目前现状...................................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部安全需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性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部身份认证设计原则、设计依据和产品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 2.1设计原则....................................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选用的身份认证产品特点和产品遵循的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部身份认证系统的整体规划和部署............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整体身份认证认证体系系统建设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 **部证书类型和申请方式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证书申请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 证书查询系统/认证服务器并发处理能力、证书验证和查询CRL 的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产品功能介绍和性能指标.......................错误!未定义书签。 4.1认证注册系统设计产品功能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密钥管理中心技术说明..................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OCSP系统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时间戳服务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4 与其他CA认证中心的相互认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身份认证与应用系统的结合.....................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