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评B 新人教版必修1

【赢在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评B 新人教版必修1
【赢在课堂】2016-2017学年高中政治 第三单元 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评B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单元测评B

(高考体验)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2014高考四川卷,2)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

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 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①村民获得租金是因为土地与资本和劳动结合创造了价值②土地所有权在土地向专业公司流转后仍归每户村民所有③村民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所获收入属于非农业劳动收入④土地经营权流转能使市场有效发挥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收入的分配方式,旨在考查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村民将土地经营权流转给公司获得的收入属于按土地要素分配的非劳动收入,同时这也体现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③④正确,故选D项。劳动创造价值,村民获得租金是非劳动收入,①错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归集体所有,②错误,排除。

答案:D

2.(2015高考江苏卷,6)据统计,2014年全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40%来自房地产,17%来自银行理财,16%来自存款,12%来自股票,其他来自信托、基金、保险等。对该经济现象的正确解读是( ) ①体现按生产要素分配②居民投资风险不断降低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通过房地产、存款等获得的收入是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体现,①说法符合题意;新增财产性收入来自多方面,表明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④说法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提到投资风险,②不符合题意;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属于投资收入,是初次分配而不是再分配,也没有体现更加注重公平,③说法不符合题意。

答案:B

3.(2014高考山东卷,24)2004—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连续11年发布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坚持实行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这些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 )

A.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同步富裕

B.提高粮食市场价格,扩大粮食种植规模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

D.增加种粮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解析:本题考查国家宏观调控的知识,旨在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三农”补贴政策的实行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同步富裕”的表述错误,故A项不选。政府不能直接干预市场,故“提高粮食市场价格”的说法错误,B项不选。补贴政策与社会保障体系无关,故C项也不选。补贴政策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故选D项。

答案:D

4.(2015高考山东卷,25)国务院决定,2015年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由2014年

的每人每年320元提高到380元。下列选项中,对国务院的这一决定理解正确的是( )

A.提高医疗补助标准,优化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

B.健全初次分配机制,协调国家与个人的利益关系

C.加大再分配力度,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

D.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水平

解析: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属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提高这项补助,能提高居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故C项正确;医疗补助与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无关,故A项不符合题意;财政补助不属于初次分配,故B 项与题意无关;财政补助是财政政策,D项中“增加货币供应量”是货币政策,排除。

答案:C

5.(2014高考广东卷,27)假定某国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处在下图中的X点,如果实行扩张总需求

的政策,一般来说,该点短期内可能趋向( )

A.X1

B.X2

C.X3

D.X4

解析:实行扩张性政策会增加市场的需求量,会导致物价的继续上升,通货膨胀会更加严重;然而由

于需求量的增加,企业会扩大生产规模,劳动力需求量会增大,失业率会在短期内下降。X3符合题意。

答案:C

6.(2015高考广东卷,25)基尼系数是判断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程度的指标。该系数介于0—1之间,值越小,表明收入分配越平均;反之,表明收入差距越大。国际上通常把0.40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201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481、0.477、0.474、0.473 和

0.469。对比下图,不考虑各国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以推断出( )

2010年部分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

①近年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且高于图中发达国家

②法国收入再分配政策对贫富差距的调整效果比英国更明显③中国应运用税收、社会保障、转

移支付等手段强化再分配功能④发达国家依赖以市场为主导的收入分配机制实现社会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由材料可知,201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数值越来越小,说明中国的贫富差

距越来越小,①错误;法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小于英国,表明其再分配政策的调整效果好于英国,②当选;2010—2014年,中国收入再分配后的基尼系数数值越来越小,表明中国强化了再分配功能,③符合题意;再分配主要是依靠政府进行的分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而不是以市场为主导的,④

排除。

答案:B

7.(2014高考海南卷,1)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

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下列举措中能够通过扩大财产权利而使农民增收的是( )

A.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

B.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

C.改革农业补贴制度,完善粮食生产区的利益补偿机制

D.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

解析: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的抵押、担保和转让,可以增加农民凭借住房财产权而获得的收入,是通

过扩大财产权而使农民增收的举措,A项正确;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有利于增加农民的家庭经营收入,但不属于财产性收入,故B项排除;改革农业补贴制度有利于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也不属于

财产性收入,C项排除;对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进行确权登记与农民增收没有直接关系,D项排除。

答案:A

8.(2010高考天津卷,4)下图所示为中央财政用于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

图中曲线的变化,突出体现的财政作用是( )

①巩固国家政权,维护社会秩序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③调控收支水平,促使经济

平稳运行④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创建和谐生活环境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解答本题要特别注意图表所反映的具体信息:图表反映的是2006—2009年中央财政用于社会

保障和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的支出状况,对应的财政作用就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社会公共

服务体系,②④入选。图表未直接体现巩固国家政权和调控收支水平的作用,①③应排除。

答案:D

9.(2015高考北京卷,33)未来几年我国财政收入将由高速增长转向中低速增长,财政支出会呈刚性

增长,财政管理要求更规范科学。这种“财政新常态”意味着在保证财政收支大致平衡的前提下,

适度增加财政赤字规模。下列政策不会导致财政赤字增加的是( )

A.扩大以营业税改增值税为重点的结构性减税政策适用范围

B.清理、规范、取消多项行政事业性的收费项目

C.加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政府投资力度

D.盘活政府部门资金存量,提高财政资金运转效率

解析: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财政新常态”的情况下需要增加财政支出,减少财政

收入。A项能够减少财政收入,B项会减少财政收入,C项会增加财政支出,三者均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10.(2015高考天津卷,5)根据《经济生活》知识,结合下图能够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财政收支与经济总量正相关

B.财政赤字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C.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政府抑制经济过热的手段

D.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

解析:首先读图,明确不同图例表示的内容,然后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在现实中,财政收支与经济

总量不一定正相关,A项错误;财政赤字不是经济发展中的必然现象,经济不发展,照样出现甚至会有更大的财政赤字,B项错误;C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从图中可以看出,经济总量逐年增加,财政收入也在逐年增加,表明经济总量提高是财政收入增加的基础,D项当选。

答案:D

11.(2015高考浙江卷,26)为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的进程,我国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

规划,采取财政贴息、加速折旧等措施,推动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这表明( )

A.加快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B.财政政策可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C.国家通过增加财政支出来促进经济平稳运行

D.货币政策成为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手段

解析:材料强调了国家运用财政政策促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升级,表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

置的作用,B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错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C项强调了财政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与题意无关;材料体现的是财政政策而不是货币政策,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12.(2014高考课标全国卷Ⅰ,16)要加大对民族省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关键是要增加财政收入。在我国当前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度提高税率

B.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C.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D.扩大资本市场规模

解析: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的增加是根与叶、源与流的关系,故B项正确。A项措施能使国家财政收入暂时增加,但无助于财政收入的持续稳定增加,最终会造成不良影响;D项有助于实体经济发展,但与财政收入增加无直接关系;C项属于初次分配提高居民收入的措施,与设问无关。

答案:B

13.(2015高考江苏卷,8)2015年5月10日起,卷烟批发环节从价税税率由5%提高到11%,并按照每支0.005元加征从量税。此举有利于( )

①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经济效率②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③减少香烟销售,倡导绿色消费

④增加财政收入,优化资源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价值决定价格,卷烟成本增加,会导致香烟的价格上涨,促使消费者减少香烟消费,有利于倡导绿色消费的理念,③符合题意;卷烟行业税率的提高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并引导企业调整生产经营,从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④符合题意;此举起不到提高经济效率和调节个人收入的作用,①②排除。答案:D

14.(2014高考四川卷,4)纳税人是直接向税务机关缴纳税款的单位或个人,负税人是实际负担税款

的单位或个人。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①李先生缴纳1 200元个人所得税——李先生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②某连锁商店缴纳8 500

元营业税——该商店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③张女士购买一套680元(含消费税)的化妆品——

张女士是负税人但不是纳税人④某公司购买一台66 000元(含增值税)的机床——该公司是纳税人但不是负税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根据题目中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运用排除法即可选出答案。某连锁商店缴纳8 500元营

业税——商店是纳税人,不是负税人,消费者是负税人;某公司购买一台66 000元(含增值税)的机床——公司既是纳税人也是负税人,故②④错误,排除。①③正确,选B项。

答案:B

15.(2013高考重庆卷,3)国家在餐饮行业推行刮奖发票,消费者就餐后索要发票就有中奖可能,若餐馆拒绝开具发票,可向税务机关举报。关于刮奖发票,正确判断是( )

A.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B.对无需报账的就餐者可以不开具发票

C.提供刮奖发票可显著增强餐馆竞争力

D.索要和提供餐饮发票利于减少税收流失

解析:A项错误,推行刮奖发票主要是激励消费者索要发票,减少税收流失。B项错误,只要是就餐者,餐馆就应该对其开具发票,而不应区别对待。C项错误,提供刮奖发票与显著增强餐馆竞争力无关。D项正确揭示了刮奖发票的作用,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2013高考重庆卷,13)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96—2010年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变化情况图

注:1.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绘制。

2.居民收入分配份额为劳动报酬占国民总收入比重。

(1)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体现了国民总收入在政府、企业、居民三者之间的分配比例关系。根据图表,概括1996—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居民收入分配份额的整体变化趋势。(4分) (2)从2010年到2020年,若在国民总收入实现倍增的同时,居民收入所占份额从45%逐步增加到65%,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应(小于、等于或大于)国民总收入年均增长率。(4分)

(3)如何通过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促进社会公平?(6分)

答案:(1)①整体来看,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2分)②1996—2007年,居民收入分配份额呈下降趋势;2007年以后,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有所增长和波动,但仍低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2分)

(2)大于(4分)

(3)①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2分)②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4分)

17.(2015高考海南卷,23)辨析题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此,要增加财政收入就应提高税率。

请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辨析。(12分)

答案:此观点有一定合理性,但不全面。(2分)在税率降低时,提高税率可以增加财政收入。(3分)但当税率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增加纳税人负担,挫伤生产经营积极性,导致税基减少,财政收入下降。(4分)增加财政收入的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扩大税基。(3分)

18.〔2015高考课标全国卷Ⅰ,38(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财政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巨大作用,财政预算的编制和管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材料:2013年我国GDP增速为7.7%,2014年为7.4%。2015年我国GDP增长目标调低为7%。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积极的财政政策做了加力增效的部署,其中,2015年财政预算拟安排财政赤字1.6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2 700亿元,赤字率从上年的2.1%提高到2.3%。(财政赤字率指财政赤字与GDP之比。国际上财政赤字率安全警戒线为3%。)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现阶段我国增加财政赤字的合理性,并说明应该如何用好财政赤字资金。(14分)

答案:财政赤字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具体手段,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增加财政赤字能够扩大财政支出,刺激社会总需求;(4分)我国目前财政赤字率虽然在提高,但低于3%的警戒线,是适度的、安全的。(4分)

优化赤字资金支出结构,引导经济转型升级;(2分)加强赤字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率;(2分)遵循财政分配原则,维护赤字资金支出的公平性。(2分)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8-08-31T15:50:24.85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8期作者:周继文 [导读] 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归根结底是方法和手段,都要服务于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黑山中学121400 所谓教学的有效性就是用最短的时间,最少的精力,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通过有效性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学得轻松,老师也教得轻松,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然而高中政治的教学是一个繁重的任务,如哲学、经济学以及当前的时事政治,学生们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习政治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因此,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和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有限的时间里更好地学好政治,提高对学习政治的兴趣性,在课堂学习中真正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伴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推进,有效性教学越来越受到老师们的青睐,提高课堂效率可以使学生们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可以增加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那么如何让我们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更有效呢? 一、转变教学观念 首先,摒弃过去应试教育下的落后思想。应试教育下,教师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标准。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而并非要求学生“考高分”。教师应该明确这一教学目标,不单纯以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成果。其次,建立素质教育的教学观念,使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应用于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就是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这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要注重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而非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师生形成良好的有效合作 新课程视野下实现政治有效教学,还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提问、思考、辩论政治知识与问题,如此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更利于学生准确掌握政治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素质、品德、能力。当然,要想在政治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利于学生发挥其自身主体地位的教学环境,如开展主题教学活动或问题讨论活动等,给学生提供相对自由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发挥;教师应当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进而合理地设置教学活动,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避免存在教学歧视、不公平对待等情况;教师应当在教学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适当指导学生,让学生在教学中可以大胆发言,说出自己所思所想努力解决问题,学好政治课,同时增强表达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三、重视新教材,吃透教材 在现在高中政治的学习中,很多学生和老师忽视了教材的重要性,只是注重一些习题训练,深陷于题海战术之重。俗话说得好:“万变不离其家。”课本教材是精髓,很多知识点都需要回归教材,在此点向外扩充,因此吃透教材,充分地利用好教材可以使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真正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在教材学习中首先要读懂教材。只有真正读懂教材才能理解政治知识的相关内容,在掌握内容的基础上理清它们之间存在的关系,从而使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只有在这基础上才能真正地理解教材,吃透教材,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游刃有余,才能在考试和生活中运用自如。 其次要善于整合教材内容,突出重点。教材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信息量是非常大的,因此,在教学中要教会学生善于总结,突出重点内容,重点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们才能真正地提高学习效率,利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住重点。例如,在学习经济学时老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教材和考试大纲进行知识的总结,让学生们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是只需要了解的内容,从而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给予及时指导。同时老师也要根据教材将知识进行整合,理清里面的逻辑关系教会学生合理地利用,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们真正地学好政治。 四、教师讲授与学生学习探究相结合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但是,这一方法在近些年逐渐受到了其他教学方法的挑战,因为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教师口头传授知识,学生接受起来会比较困难。这时就需要教师能够运用精确、清晰、生动和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解。另外,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也需要突出重点、难点与关键点,这对学生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课堂讲授仅仅有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其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探究、自我学习,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结合自身日常生活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习兴趣。这种探究性学习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要灵活运用。 五、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为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是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改革的重要目标。因为多媒体教学本身具有很大地便利性和优点,可以将图像、文字、动画、声音综合起来,能够给学生以生动、直观的感受。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来表达教学内容,进而增加学生学习的信息量,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但是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处理好一些问题。 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归根结底是方法和手段,都要服务于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来合理地选择多媒体技术。

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摘要:高中课堂教学应该注重教学的效率、效果、效益,高效的课堂教学是促 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条件,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政治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 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可以概括为:材料是依据,媒体是手段,学生是主体, 知识是基础,能力是重点,方法是核心。在把握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才能充分提 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材料是依据 广泛收集材料,是政治课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巧妙 地运用材料,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可以提高学生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这里需加提醒的是,选择的材料要广泛、典型,同时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材料的运用不能只 满足于对概念和理论的解释,更要考虑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引出理论观点, 以培养学生的归纳和推理能力;如何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来揭示知识点之间和理论 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如何把理论内容 和实际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让学 生模拟不同的角色,根据具体的情况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 二、媒体是手段 教学媒体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有效手段。教学内容与教学媒体是一种内容 与形式的关系,恰当的教学形式有利于理解教学内容,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教学手段的选用是不能不考虑的。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创造了许多行 之有效的教学媒体,如实物性直观教具,形象性直观教具,象征性直观教具,电 化教学手段等等。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将在课堂教学中得到 更广泛地运用。这种教学媒体能实现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各种信息 交互传递,并适度运用色彩来增加感染力,音响和动画结合增加逼真效果,使课 堂教学更直观、更生动、更形象,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因此,教 师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教学内容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学实践,努力创造新的教学媒体,不断提高课堂教学 效果。 三、学生是主体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这一思想已被大多数教 师所接受。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转变教师的观念,真正树立起学 生是教学主体的思想。其次要改革教学方法,克服传统教学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 地位的状况,深入研究和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知识基 础是对教材的理解和问题的发现,这一切没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是无法完成的。教 师要进一步研究如何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地学习;如何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 思考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培养学生理解教材、分析教材的能力和习惯;如何培养 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习惯等等。 四、知识是基础 掌握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论是思想政治课入门的途径,也是学科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评价-最新教育文档(最新整理)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每一位教学工作者都应关注并参与教学评价的改革与探讨,尽快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使评价能正确地反映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并能使之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 一、思想政治课的评价应建立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多方面的素质主要是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并不是天生带来的,而是一个渐进的、发展的、积累的过程。所以,思想政治课的评价应建立在发展的观点上,用一个动态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政治素质是否有所提高,到底相对以前提高了多少。这个方面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指标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否有不怕困难的探索精神,意志水平是否有所进步,对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态度。教师评价时力求客观,切忌不对每一位学生认真考查,想当然地乱写、乱评。教师客观地评价学生能激起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理论联系实际,用政治常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评价

学生学习的目的是应用,创造性地应用。用所掌握的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评价的中心环节之一。在思想政治课一堂课后,如果单一地运用课后练习的方法测试并评价学生掌握多少书本知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是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评价过程应与能力的培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体现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即在教学前,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综合地出一两个与教材有密切关系的,并且是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让学生解答,答后收而不批收,在上完本章或本节内容后,把学生的作业返回到他们的手中,让他们进行自我批改,以测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周期长,范围广,形式多样,不宜通过定时交卷而测试,所以关键在教师如何把握。教师在把握中应把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相结合进行考评。 三、评价的方式应多样化 课堂评价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是教学工作者的共识。政治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通过考试、课题活动、写小论文、小组活动、自我评价、日常观察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评价机制力求灵活、科学、系 统、合理,能综合地评价每一位学生的近期状况,以促进学生发展。比如在政治课课后测试中,通过练习测试学生对基础知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措施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是高中素质教育的重要容,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深入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学习性,提高政治课教学质量,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情感指导 高中政治课是一门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课,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影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要结合高中学生心理特征,转变政治教学方法,使政治真正成为一门学生喜爱的课程,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推动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模式落后 基于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很多高中学校的政治课堂教学多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教师是整个政治课堂教学的主宰,学生不用考虑学什么、为什么,只需要在下面认真听讲,抄写笔记。政治课程中有很多文

字性的概念,教师多是照本宣科,缺乏对教材容的理解,学生学到的都是表面化的东西,很多学生认为政治课只要考试之前读一读、背一背就可以了,学生对政治学习没有兴趣,教师对政治教学也没有激情,导致高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都较差。 2. 教师忽视和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的主观意识太强,在课堂上除了教学容,和学生之间没有任何的沟通交流,完全不了解学生在高中这个阶段的心理需求,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缺乏对学生心理状态的充分了解,很难有针对性地开展政治教学容,在整个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和教育,使得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政治教学的质量。 3. 政治教学知识面狭窄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局限于政治教材上的主要容,为了使学生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为学生划重点,鼓励学生在考试之前死记硬背,不需要深入理解政治涵,导致政治教学的知识面非常狭窄,学生在政治课堂上,接触的只有一大段一大段的政治文字,教师缺乏理论联系实际的政治教学,导致学生

高中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全课概述 第二单元分析了“投资与创业”,解决了“谁来生产”的问题,与此衔接,生产的财富如何进行分配。本课“个人收入的分配”就分析了我国现阶段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在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 本课分为2个框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新课标基本要求:阐述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解析“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新课程学习 7.1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 2、理解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坚持按劳分配原则的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 3、联系经济生活中的实际,初步认识我国目前存在的多种分配方式,并确认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分配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教学重点、难点】按劳分配是我国个人收入分配的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教学方法】引入实例法、自学阅读-讲授法、教师启发、引导,课上讨论等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62页“南岭村”的例子,提出问题:这个村子是怎样分配个人收入的,引发兴趣,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与讨论,得出结论——按劳分配,导入新课。 (二)进行新课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为主体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2-63页内容,说明什么是按劳分配?我国为什么实行按劳分配?它在我国的分配制度中处于什么地位?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讨论,发表见解,回答问题 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

高中政治课堂基本要求

高中政治课堂基本要求(试行)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在新课改的形势下,政治课更加关注探究、互动与生成。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课堂教学特点,制定高中政治课堂基本要求如下: 一、新授课: 新授课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对新授课要精心设计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⒈情景导入: 教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体验、感受的目的。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情境设计要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不是简单地照搬书上的素材,也不仅仅是用生活的例子来印证书本的结论。 ⒉情景分析:

即探究活动部分,这一环节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围绕导入环节的情景设置,调动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勇于探索,注重师生互动交流,通过师生平等交流、讨论、探索,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重视整个探究过程,也就是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探究活动力求达到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的目标。做到在探究中生成理论而不是生硬的灌输理论,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又很好的完成了理论教学。 ⒊情景回归: 在探究活动的基础上,归纳理论观点,理顺知识结构,巩固知识成果,进而进一步提出践行要求,使学生情感得到升华。 ⒋板书设计: 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关注板书设计,通过板书设计完整体现本节重点内容,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使学生通过板书,一目了然的把握本节课的知识结构,重要的概念、观点、原理,便于学生复习提高。 ⒌课堂小结与知识拓展: 教师使用简洁语言重温本节知识结构与主要知识要点,巩固落实。关注时政,及时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和近期党和国家的重大路线方针、政策,并做到将其贯彻到教育教学中去。 ⒍科学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造性地开发和整合课程资源 根据授课内容特点,合理使用多媒体手段。信息技术手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收入与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八课) 【知识结构】 【考点解析】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考点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A )(1)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制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知识拓展】①按劳分配只存在于公有制经济成分中,但不能认为凡是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就一定是按劳分配。工资、奖金、津贴属于按劳分配,而股息、红利、专利补贴、专有技术补贴、管理岗位奖励则属于非按劳分配。②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③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考点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A )(1)生产要素: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 地和信息要素等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 ※【知识拓展】①按劳动要素分配:如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职工的工资、奖金、津贴;②按资本要素分配:如储蓄所得利息、股票所得股息和分红、债券所得利息、私营企业主的税后利润等;③按技术要素分配:如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的收入;④按管理要素分配:如管理者通过股权激励方式获得的股份分红。⑤按土地要素分配:如土地、房屋的租金和转让金;⑥信息要素:提供市场信息、管理方案(点子)的收入。 (2)意义:①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特别提醒】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实行这一分配制度,归根到底,是由我国现阶段多层次、不平衡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考点3:收入分配公平的要求、意义及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举措(B )班级 _ __高二 ( ) _ ___姓名 _ _________________学 号

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合作的有效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611994697.html, 浅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合作的有效性 作者:吴小华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3年第02期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旧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远远跟不上新课改的发展要求,本文旨在新课改背景下转变教学观念,优化合作学习,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一些探索与总结。 关键词:合作学习;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014-01 长期以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更多的是以教师为中心,讲授的信息传递占有量大,缺乏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缺乏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使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很好地体现。为适应新课改,“回归课堂”、“研究课堂”、“创新课堂”,《优化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课题的提出,旨在通过开展合作学习,进一步优化课堂结构,逐步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真正发挥其创造性,对于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更新教学观念,树立互动合作的教学观 课堂是课改的阵地,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过程,每一位学生都是活生生的课堂要素,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与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应不断更新教学观念,转换角色,从“独奏者”逐步过渡到“伴奏者”,从台前走向幕后,充当导演的角色,而不可唱独角戏。在教学活动中,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让学生自主参与,重视学生主体间的交互活动,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更为自觉地、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学会学习,这样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教师自己。 2.组建合作小组,学会合理调控合作过程 合理组建合作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的分组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组成遵循“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每组6人左右,进行分工协作,明确责任。在合作准备阶段,教师要适时点拔,正确实施合作流程,确保合作学习有序运行。让学生互相讨论,决不是放任自流,教师要善于针对学生的实际,因势利导,因时而导。确定任务、形成目标、分解任务、协作互助、分享成果、总结提高。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时,必须及时了解情况,予以必要的提示、指导、点拨。要调控时间,在小组合作交流中,给学生留有松紧、适度的时间。要发现问题,寻求典型,以便在反馈中"以点带面"甚至能“激起千层浪”。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研究》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研究》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研究》 阶段总结报告 上杭二中课题组 本课题自立项至今,在省普教室的具体指导下,根据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在研究过程中也有一些困惑。现将近一年来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准备落实措施、步骤和成果: 1.成立课题小组,为课题研究提供组织保障 立项以来,我们建立、健全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林琳校长任课题组组长、分管教学的刘瑛副校长任课题组副组长、政治教研组组长丘银生老师任具体负责人,思想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任课题组成员,同时结合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段的不同特点分三个研究小组,且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分工,从而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组织保障。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堂教学评价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武装

设想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成果 (一)、搞好问卷调查、为课堂评价研究积累第一手感性材料 根据课题研究计划,我们于2007年9月20日、12月10日、2008年3月20日进行了三次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调查,调查标准有十五条: 1)、老师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2)、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3)、教学节奏是否有张有驰? 4)、重点、难点是否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 5)、老师的讲解分析是否深刻? 6)、老师的讲解分析是否有趣? 7)、课堂气氛是否有生机与活力? 8)、老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9)、老师是否启发学生思考? 10)、老师是否给学生思考时间? 11)、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是否具体? 12)、你对所学的知识能否当堂理解?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doc

高一政治个人收入的分配教案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看问题的思维方法深入村镇或社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分配中讲求效率的表现与维护公平的表现;分组讨论讲求效率的意义和维护公平的意义;或分正反两方展开辩论;学会分析典型案例,并在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微观分配提出合理的建议。结合现实生活和课堂所学基本观点撰写政治小论文。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促进社会财富的增加和社会生产的发展;使学生认识到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的优越性,确认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制度和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率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二. 知识纵横本单元继第二单元《投资与创业》——解决了在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下“谁来生产”的问题之后,主要介绍我国的分配制度,重在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从社会再生产四个相互联系的环节看,本单元是从社会产品分配的角度对社会经济过程进行分析,因而是全书的重点之一。本单元包括三课内容,主要讲两大问题:一是个人收入分配(第七课);二是国家收入分配(含第八课“国

家收入的分配”和第九课“征税和纳税”)。除了上述内容,另设置一个“综合探究”栏目,使学生围绕效率与公平的辩证关系展开调查和讨论。在第七课中,先是学习作为我国经济制度之重要组成部分的产品分配制度,这是与第四课“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密切内在联系的一个内容。从生产关系角度,这两部分内容是不可分割的,理应放在一起来学习。本教材打乱了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按照“为何生产”(消费)———“是谁生产”(生产)———“为谁生产”(分配)———“怎样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学发展观)的体系安排了全书四个单元,才将这两者活生生拆解开来。虽然体系变了,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丝毫没有因此而改变。只有讲清讲透、学会学好这部分内容,才能使学生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有一个完整的理解和把握。接下来的第二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则是与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虽然由来已久,但在党的xx大上又有新的发展。只有学好这一节,才能使学生做到与时俱进地理解我国的分配制度。 2019-10-17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一. 内容标准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按劳分配的基本含义;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及其意义;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含义以及实行意义;效率、公平的含义及其辩证关系;如何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培养学生辩证地认识和对待经济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善于在相互矛盾的复杂事物中进行分析,培养学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的对策

高中政治高效课堂教学的对策 1.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效率。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促使我 国教育体制必须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在应试教育中,其僵化的教学方式束缚了学 生的思想,为了能够提高高中政治课堂的效率,教师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来提高学生的 课堂学习效率。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 重视学生的情感、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其次,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接 受能力,要适当采用互动式教学,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再次,教师要在讲授新 课的时候,要留出10到1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讲述一下昨天发生的新闻时事,这样可以 增长学生的时政知识,日积月累可以使得学生看问题的能力变得更加深刻。最后,教师应 该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这样可以使得学生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要不断强化课堂的教学管理。在高中政治高效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能 够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求教师要不断强化课堂的教学管理。在高中政治课 堂中,教师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在高中政治课堂中,首先,教师要让学生阅读课本;其次,教师要将问题告诉学生,让学生带着问题再去阅读课本;再次,教师在学生已经自己 思考完问题之后,让学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最后,教师对已给出的问题进行解答,然 后给学生留适当的作业,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通过教师合理的组织课堂,在整 节课堂中,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这就大 大提高了高中政治课堂的学习效率。 3.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在高中政治课堂中,首先要营造一个良好 的学习氛围,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充分调 动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对政治形成准确的认知。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 使学生有更多的兴趣去分析教师提出的问题、解决政治问题。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必 须将那些不知与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问题放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教师在创造问题情境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去考虑,不断激发学生学 习的愿望。 4.教师要不断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看问题的能力。在高中政治高效课堂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和肯定学生的积极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在高中政治课堂中,教师要认真对待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以促使学生的研讨进行下去,而且 也可以避免学生的思维误入歧途,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程的兴趣。 5.教师要编制与学生实际情况符合的学案。在高中政治课堂中,为了能够使得政治课 堂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能够被充分利用,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就做好学案的工作。 在教师的学案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课标”的要求;其次,明确本次课堂的知识目标;再次,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和当前发生的时政联系起来,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更 加透彻,而且能够使学生掌握丰富的时政素材,有利于以后的学习;最后,在课堂快结束

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

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探讨 发表时间:2011-05-25T14:33:06.933Z 来源:《素质教育(教师教育)》2011年第3期供稿作者:王玉梅[导读]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疑惑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设置问题,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困难。 摘要: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政治课堂教学要求提高有效性。面对实践中"满堂问"的误区,笔者从课堂提问的设计入手,分提问前、提问时、提问后三个阶段,探讨如何提高高中政治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关键词:有效教学满堂问提问设计提问时机提问评价怎样才能优化教师的课堂提问的行为,使其更为有效的运用于课堂教学中,为有效教学而服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问前:精心设计,选好方式 精心设计提问,意思是指在上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选好问点。这些问点可以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学生学习的疑难点,也是本课的教学的重难点,有效提问可以引导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如在《神圣的权利庄严的义务》这框,学生们普遍感兴趣的话题就是我们有哪些政治权利,我们就可以把问点放在这里。也同样,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人民和历史的选择》这框中,执政方式既是重点也是难点,这也是我们的问点所在。 同时,我们还要针对知识点的等级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好提问方式,既该怎么问?如果是了解等级,就可以用"是什么"或"什么是";如果是理解等级,就可以用"为什么";如果是运用等级的,就可以用"请运用……知识,分析说明……。"或者"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该怎么办呢?"如在《中国共产党执政:人民和历史的选择》这框中,我就会分别这样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分别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请结合材料说明在《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过程中是怎样体现党的执政方式的?" 最重要的是设计提问的环节,即针对一个知识点,怎样通过提问的形式既为突破知识点做铺垫,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参与,加深理解。如在讲到"国家的含义及其根本属性"时,就可以设置这样一系列的问题:"简单概括国家的本质是什么?"(工具)"谁来运用这一工具,为谁服务?"(统治阶级)"是不是所有的阶级都是统治阶级?"(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既然国家这一工具不是为所有阶级服务的,那她具有怎样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二、提问时:抓住时机,热情鼓励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提问时机显得十分重要。课堂提问的时机是要细心选择的,过早则学生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启而不发;过迟则问题已经解决,成了马后炮。教师课堂提问必须选择最佳时机,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课堂教学中,一般的提问时机有这几种情况: 在新课导入时,适当设置提问,既可以让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学习目标明确。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如讲到《民主监督》时,可以就课本的卖瓜农为例,设置如下问题:"针对此种情况,该瓜农应行使什么权利?""他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去行使呢?"(前一问是复习监督权,后一问就是贯穿新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有疑惑的时候,也可以适当设置问题,以便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如讲到《中国共产党执政》中的依法执政,有一个问题就是"党的主张是否等于国家意志"?要解决这一困难,首先必须解决的是"国家意志(或者国家政策)是在哪个机关作出决策的?"这是我们上一框学习的内容,全国人大具有决定权,决定全国一切重大事务。很明显党的主张不等于国家意志。"那么,党的主张能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呢?"学生自然就会的出结论,把党的主张拿到全国人大审议表决,如果通过上升为国家意志。同时党的主张上升为国家意志的法定程序,也体现了党的执政方式--依法执政。 三、提问后:耐心等候,及时评价 教师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而这样的提问也是无效的。教师提问后应该等候一段时间,学生将会给出更加详细的答案,学生会自愿给出更好的答案,拒绝或随意回答的情况就会减少。同时,教师还必须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热情鼓励。在提问时适当运用"说说看"、"勇敢地谈谈自己的看法"、"说错了没关系"的鼓励性词语,消除学生回答问题的一些心理障碍,诸如害羞、畏难等。对于后进生还可用一些浅显的问题,使其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的自信会极大的增强,自主参与课堂的意识也将会增强。 同样,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应该及时评价。如果对学生回答的对错与否,不作评价,马上又提出第二个问题叫学生回答,或者评价含糊其辞,叫学生如坠云雾,摸不着头脑;或者只说缺点,不说优点,或者过早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代替学生思维。久而久之,学生将没有激情,得不到鼓励,逐渐失去参与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要让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培养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从而营造出一个主动积极的集体思维氛围,转而推动每个学生更加主观能动地进行思维活动。只有这样的课堂提问,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真正提高课堂效率,乃至教学的有效性。但是,课堂又是多变的,课堂提问还要注意灵活性,在实践中不断地应变。参考文献 ①国家教委《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2005年9月 ②张汉珍《政治课构建有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常州市青龙中学教学论文 2005年5月 ③汪云霞《关于提高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江苏省南京市第六中学作者单位:河北永年县实验高中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研究

《新课程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评价研究》 阶段总结报告 上杭二中课题组 本课题自立项至今,在省普教室的具体指导下,根据课题研究的具体步骤,展开了一系列活动,取得了一些具体成果,在研究过程中也有一些困惑。现将近一年来的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题研究的组织与准备落实措施、步骤和成果: 1.成立课题小组,为课题研究提供组织保障 立项以来,我们建立、健全了课题研究领导小组,林琳校长任课题组组长、分管教学的刘瑛副校长任课题组副组长、政治教研组组长丘银生老师任具体负责人,思想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任课题组成员,同时结合高一、高二、高三三个年段的不同特点分三个研究小组,且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和分工,从而为课题研究奠定了良好的组织基础和组织保障。 2、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课堂教学评价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武装 教育观念的更新是课题研究的先导。2007年5月——8月这段时间,我们努力以新课程新理念为导向,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新课标、了解课题研究的动态,特别是学习有关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理论文章,为课题组成员提供理论武装和知识储备,让教师们经历换脑、充电、反思的过程,树立科研意识和理论思维。提供课题组成员学习的材料有:1)有效课堂教学的基本要素 2)、课堂教学改革与重建:新课程的四个教学观 3)、新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改革 4)、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5)、中学课程教学评价初探 6)、课堂教学现象分析:我们需要一个怎样的课堂

7)、评课的三个基本问题:内容、标准与思路 8)、让评课充满智慧与温馨 9)、听课评课的革新:课堂教学分析框架 10)、《新课程理念的课堂评价标准研究》报告 11)、新课程背景下科学学业成绩评价 12)、我国课堂教学评价研究概况、问题与设想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与主要成果 (一)、搞好问卷调查、为课堂评价研究积累第一手感性材料 根据课题研究计划,我们于2007年9月20日、12月10日、2008年3月20日进行了三次新课程下思想政治课堂有效教学调查,调查标准有十五条: 1)、老师是否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2)、教学思路是否清晰? 3)、教学节奏是否有张有驰? 4)、重点、难点是否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 5)、老师的讲解分析是否深刻? 6)、老师的讲解分析是否有趣? 7)、课堂气氛是否有生机与活力? 8)、老师是否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9)、老师是否启发学生思考? 10)、老师是否给学生思考时间? 11)、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是否具体? 12)、你对所学的知识能否当堂理解? 13)、你对所学的知识能否当堂记忆? 14)、你对所学的知识能否当堂运用? 15)、课堂总结与回顾能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这三次课堂教学调查活动,“对事不对人”,而且每次调查后数据及时反馈给老师,课题组对三次课堂有效教学调查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分析,对推动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观念更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15条标准的提出,向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课堂教学和评价有了明确的方向,有利于促进教师更好地实践新课程理念;大家对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自觉性进一步增强,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观念有了更大的转变、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二).组织开展理论研讨,聘请专家讲学,加强研讨气氛。 为了集思广益、活跃教研气氛,提高课题组成员的研究水平,在课堂教学调查、获得

高中政治课课堂导入种种

高中政治课课堂导入种种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几十分钟的授课中,开头的几分钟是十分重要的,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宛如一出话剧的“序幕”,起着辐射全课的作用;又如一支乐曲的前奏,为整个乐章定下基调。精彩的恰当的课堂导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感和探索热情。它像磁石,牢牢地吸引学生;它像发动机,启动学生的思维;它又像桥梁,引导学生走入未知的殿堂,因而,成功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把教学理念的改革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而课堂导入的探索就成为教学环节创新的前奏,以下是我参考他人并结合个人教学实践的一点思考。 1 直接导入 直接导入是指上课伊始,教师开宗明义,直接点题,讲明这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求,从而引起学生的注意,这种导入新课的方法适用于教学内容比较多、教学容量比较大这种情形。 2 温故导入 温故导入是通过对旧知识的回顾与复习,过渡到对新知识的讲授。孔子云:“温故而知新”。上课后用三、五分钟将上节内容简明扼要复习一遍,起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3 悬念导入 悬念,一般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在教学中,精心构思,巧布悬念,也是有效导入新课的方法。俗语云:“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利用悬念激人好奇,催人思索,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制造悬念的目的主要有两点:一是激发兴趣,二是启动思维。悬念一般是出乎人们预料,或展示矛盾,或让人迷惑不解,常能造成学生心理上的焦虑、渴望和兴奋,只想打破砂锅问到底,尽快知道究竟,而这种心态正是教学所需要的“愤”和“悱”的状态。但须注意,悬念的设置要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出发,恰当适度。不悬,难以引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都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4 故事导入 故事对学生而言总是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各种和教材有关的奇闻逸事往往会使学生兴致勃勃地进入教材的学习。 根据教材的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科学性、哲理性都比较强的寓言、典故以及传说等,把比较深奥、抽象的理论故事化、简单化,使其生动具体,通俗易懂,达到深入浅出的目的。这种导入新课的方式使用起来不但便利,而且实用,并且可以一直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尤其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方面的教学。采用这种方式导入新课往往能够起到活跃思维,增大兴趣的作用;同时,还能营造一个比较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到辩证唯物主义的人与规律之间的关系时,就可以利用“拔苗助长”的寓言故事导入新课。 如果教师自己讲述故事,不要事先讲明这是什么故事,留给学生一个悬念,效果会更佳。再有,故事尽量让学生自己来讲,尽管有许多故事内容学生都知道,但是由他们自己讲出来,效果就不一样了,学生一般都会感到比较新鲜。这样,一来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二来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这样的导入新课效果就比较理想。 5 以名言、格言、警句导入 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一些脍炙人口、内涵深刻的经典名言和诗词警句,对学生不仅会产生极大的感染力,而且具有很高的思维价值和艺术魅力。在讲《在奋斗中实现理想》这一框的导入设计中,我引用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的一段话“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由此使学生生动地体会出理想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