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能的历史演进与现代拓展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进与现代拓展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进与现代拓展

2008年第11期(总第209期

)

EDUCATI O N EXPLORATIO N

No 11,2008Serial No 209

大学职能的历史演进与现代拓展

魏京明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210097)

摘 要:现代大学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是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也是大学适应外部社会变化的必然选择。大学与社会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三大职能也在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大学的教学、科研、服务的社会职能分别拓展出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强知识技术创新、提供创造性服务等职能。大学还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而衍生出更多的职能。 关键词:大学职能;演进;拓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8)11-0026-02收稿日期:2008-06-26

作者简介:魏京明(1956-),男,南京人,助理研究员,从事教育管理研究。

大学职能是一定历史时期国家和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也是大学对外部社会变化的必然选择,是社会进步与大学 内在逻辑 发展相统一的产物。大学的职能是大学联结社会的纽带,也是其赖以存在与发展的直接依据[1]。众所周知,大学承担着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但这三大职能并不是自大学产生之后就同时具有的,它们是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变化与大学不断满足这种需求变化而逐步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是在不同历史时期被社会赋予的。 一、大学职能的历史演进

1 教学职能的形成

一般而言,诞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波隆那大学和法国的巴黎大学被认为是现代大学诞生的标志。早期大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例如,意大利波隆那大学的前身是法律学校,1158年成为正式大学后主要教授罗马法和教会法,从14世纪起又增设了医学和神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最初是建立在三所教会学校基础上的,以神学最为著名,主要培养神职人员,随后又增设了文学、医学和法律学科,后来成为欧洲

大学学习和效仿的榜样[2]

。教学目的则以理性的培养为核心,让学生通过反思、内省和体悟等方式学习知识、增长智慧和陶冶性情。总之,神学、医学、文学和法律是早期大学共同的学科设置,培养国家、教会和有关专业最需要的 人才 ,研究行业自身问题和 学问 。 在这个时期,尽管大学还继续存在,但在大多数地区,大学在它所在的国家的创造性知识生活中并不起大作用。科研不属于高等学校体系的成分,而且教授很少是有创见的学者。 在这创造性的历史时期,大学并不包括在重大的学术进展之内 。可以说,从现代大学诞生之日起直到19世纪初德国的大学开始改革,教学是大学的唯一职能,主要是培养人才和传播思想文化知识。

2 科学研究职能的提出

19世纪,民主、工业和科学的革命在西方兴起,使 正在兴起的德意志国家,急于在工业发展上赶上英国和法国,便将大学作为进行技术革新的力量 。以威廉姆 冯 洪堡为代表的新人文主义者主张 必须振兴文化以弥补物质方面的损失 ,而振兴文化就是要把科学作为培养人才的方式引入大学。从此,大学不仅要保存和传递知识,同时还要创造新知识;科研不仅要服务于教学,也要以发展科学为目的。在洪堡的倡导下,柏林大学于1810年成立,并尝试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模式。

大学科研职能的确立,不仅促进了德国科学技术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而且使德国成为19世纪继法国之后的世界科学和高等教育中心。20世纪初,美国向德国学习,强化了大学的科研职能,逐步建立了一批在世界上具有很大影响和重要地位的研究型大学。

3 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

德国大学的模式对美国的影响深远,而美国在根据本国国情借鉴德国大学模式中又对大学职能的发展做出了新的贡献。1862年通过的 莫雷尔法案 为美国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提供了法律依据,国会以赠地形式鼓励举办农业工学院,培养专门人员,为农业生产服务,更好地帮助农民。1868年创建的康乃尔大学也宣称直接服务于农业和其他生产行业。1951年斯坦福大学通过出租土地和转让技术的方式建立起斯坦福工业园,开创了企业依托大学的产学合作新模式。

直接服务社会职能的出现,改变了大学与世隔绝的 高楼深院 的形象,把走出 象牙塔 的大学带进了工农业生产第一线,解决了教学、科研和应用相互脱节的问题,使大学更深入更广泛地融入社会生活。大学功能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适应社会的变化,不断实现职能内涵的更新与外延的拓展,大学的作用才能充分地发挥,大学的发展才会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持。

二、大学职能的现代拓展

1 教学职能的拓展:培养创新型人才

本世纪,在信息爆炸、学科交叉、知识更新周期缩短和科技成果转化速度加快的背景下,培养具有综合素质、富有

创新精神和具备创新能力的人才就成了大学的重要使命。

(1)转变人才培养观念,探索人才培养模式

教书育人在任何时期都是大学的本职工作和第一要务。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的主要资源,高质量的人力资本既是生产知识的必要条件,也是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关键因素。因此,大学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一种全新的人才标准,即树立知识积累和知识创新以及知识、能力、素质相统一的人才观。创新型人才既要富有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又要有丰富的科学素养,尤其还应具备创造性的品质,即具有整合知识的能力、独特的思维方式、乐于接受新生事物、富于怀疑和批判精神、强烈的创新动机以及坚韧的毅力等。人才培养新模式,应该体现以个性教育与创造教育为依托、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教育相贯通、科技教育与社科人文教育互补的特点。要把创新的理念贯穿于培养人才的全过程,贯穿于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管理以及环境等方面。

(2)加强学科建设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因此,实验室建设要为学生提供好的实践教学条件,即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要有利于学生创新品质和能力的形成;要加快人文科学教育,使学生在一个学术交流更为广泛、学科交叉渗透更为有利的环境中成长,同时还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活动。应广泛开展教学科研活动,让学生及早参与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活动。大学除了要重视利用自己的实验条件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校际合作,使学生了解社会的需求和学科前沿的发展方向,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在企业和社会进行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营造大学创新文化氛围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健康的有活力的大学创新文化。大学精神的核心是坚持和弘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的理念。营造大学创新文化,首先应倡导对真理的追求。大学文化有传统的一面,更有批判和创新的一面。大学应当营造敢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人才培育的氛围,提倡理性批判的态度和敢于怀疑的精神[3]。

(4)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将成为人们主要的生活方式。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具备持续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才能在迅速变化的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因此,大学应通过宣传媒介,通过各种培训,通过科技服务等向社会传播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不仅要继续保持学术中心的地位,而且要成为社区的文化中心和实施终身教育的主要场所。只有这样,才能使知识得到广泛而迅速的传播,才能造就更多的具有高智能和高素质的人才,为智力资本的积累奠定基础。

2 科研职能的拓展:加强知识技术创新

大学是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技术的重要发源地,这已成为国内外教育界的共识,即世界一流大学应对本区域乃至国家的经济起到推动作用,对本区域乃至国家的文化和文明的发展发挥导向作用。大学要履行其生产知识的职能,最主要的途径就是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例如, 十五 期间,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95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5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450项,国际合作项目409项。 十一五 期间,我国将新建30个左右功能定位准确、服务功能健全、管理运行规范的国家大学科技园,到 十一五 末,国家大学科技园总量将达到80个。这将进一步加强大学科技园的公共服务能力和高技术企业孵化能力的建设。

本世纪以来,科研创新的重要战略地位已经深入人心。在发挥大学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两大职能时要进一步提高科研的地位,突出教师和学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使大学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之一。一方面,大学是国家基础性研究的主要力量,应力争在原始性创新研究方面做出成绩;另一方面,大学要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工作,增强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使科技成果的开发和应用与市场紧密结合,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保障。一所大学科研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决定了为社会服务能力的强弱。如果没有创新研究,就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就没有为社会生产生活提供多种服务的技术和能力。

3 社会服务职能拓展:创造性地服务

大学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不仅是社会的客观要求,也是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创造性地为社会服务,要求大学在提供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创新的规律,即不断寻找新的资源,发明新的生产方法,创造新的产品,开辟新的市场以及探索新的生产和管理组织形式,创新服务模式。大学集知识的生产、选择、传播和应用于一体,能够加快知识的转化,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因而可以高效率和高质量地为社会提供创造性的服务。例如 十五 期间,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先后承担实际工作部门的应用研究课题1500多项,派遣300多名学术骨干作为实际工作部门的顾问,全方位和多层次地向各级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咨询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如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大学要成为推动新兴产业发展的 动力源 。文化创意产业就是能把有价值的文化创意做成产品推向市场的产业。开创这样的新产业,一方面是弘扬优秀文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现代大学服务社会的职能,还体现在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上。大学是人才、知识和智慧聚集的地方,应通过新思想和新知识来满足和引导人们高层次的精神生活需求,通过 高深学问 回应社会需求,以牵引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为时代 智力良心 的大学,不应仅依赖于习惯、迎合时尚和被动地反映社会现实,而应以一定的理性分析和价值观念为基础,成为正确引导社会需求的独立思考与批判中心,创造性回答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和当前重大的社会问题,像一座灯塔照亮社会的前行道路,从而起到引导社会发展方向的作用。大学是社会的,是开放的。大学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多样化而衍生出更多的职能。有些学者提出了一些新职能,如,国际合作(国际化)说,创造新产业(参与社会生产)说,文化交流说,技术创新说,社会预警说,改造社会说,等等。我们应辩证地看待大学职能的发展[4],新职能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是社会的进步;后出现的职能并不否定先前的职能,而是和先前的职能共存。

参考文献:

[1]刘理.由服务社会向引领社会转变 学习型社会大学服务职

能的新趋向[J] 教育与现代化,2006(9)

[2]陈保平.大学职能的演进与现代大学的创新责任[J] 天水

师范学院学报,2006(5)

[3]徐金梧 大学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的思考[J]

中国高教研究,2008(1)

[4]周倩.大学职能新发展的哲学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5(5)

责任编辑:许 佳

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普遍共识与中国特色知识讲解

构建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普遍共识与中国特色 伴随着最早的现代大学的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应运而生,传播 并影响至今,对其研究和探讨也一直未曾停止。从清末“西学东渐” 之初到 21 世纪走向世界的今天,中国高等教育迅猛发展,并积极从 滥觞于西方的现代大学制度中汲取养分,为我所用,推动着办学理念更 新和大学治理创新。可以说,现代大学制度冲击影响和逐步融入中国高 等教育的过程,是西方现代高等教育先进思想和文化不断中国化的过程,既是相互碰撞、批判吸收的过程,也是不断完善、潜移默化的过程。 一、现代大学制度演变 (一)现代大学制度在西方的发展 欧洲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起源和发端。在中世纪行会组织方式的影 响下,中世纪大学内部管理组织和学术组织带有明显的制度性。中世纪 大学周旋于“皇权”与“王权” 之间,从教皇和国王处获得特许,享 有广泛自主权,成为自由研究学问的场所,并确立了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民主管理、学科教学以及学位等级等一系列制度,较为深刻地反映 了大学作为学术研究、知识传播、探寻真理这一独特社会场所的内涵本 质和运行规则,为现代高等教育活动所传承,成为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础。 19 世纪中叶,在威廉?冯?洪堡的领导下,德国高等教育特别是柏林大 学“确立了彪炳世界高等教育史册的‘大学理念’——大学自治、学术 自由、教授治校、教学与研究相统一”①,不仅改变了大学人才培养方式,大幅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且进一步扩展大学职能。正是柏林大学 通过制度创新,建立起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制度,适时回应了时代发展对 高等教育的呼唤,因而崛起为世界大学的中心,并影响了整个世界高等 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现代大学制度与中国历史进程的共振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现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 1898 年成立的京 师大学堂,沿袭了日本东京大学的办学模式。“五四”运动后,中国逐 步从学习日本转向学习欧美,中国大学方才追求建立具有自治权和学术 精神的现代大学,推动了西方大学制度在中国的扎根和中国现代大学 制度的生发。著名教育家、北大校长蔡元培在未公开发表的《不肯再 任北大校长的宣言》中,提出没有办学自主权、没有学术自由就不任校 长的鲜明观点。胡适则在他著名的《争取学术独立的十年计划》中提出 要建立“国家学术独立的根据地”。②这些都体现了中国现代大学制

现代大学有三大基本功能 人才培养是核心

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重点着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从2010年开始的10年中,大学如何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使命,落实好《纲要》的这一精神?今天刊发的两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编者 一般来说,大学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大学的这三大功能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其最初的意思是教师社团或学生社团。随着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贸易的发展和城邦建设的推进,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一些人开始聚集在一起,共同聘请教师传授知识、讲解技能,这就形成了欧洲南方大学的雏形。在欧洲北方,以法国巴黎为中心,汇聚了阿伯拉尔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学生前往塞纳河畔,逐渐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欧洲北方大学模型。现代大学制度延绵800多年,其间受到皇室、教会等各种力量的影响,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但大学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没有变,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首要功能。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大学工作的核心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人才培养是大学工作的中心。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如何培养人才上进行了不懈探索,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逐渐摆脱了传统、单一的精英教育模式,实现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重,人才培养的内涵更加丰富。当前,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日益激烈,高等教育培养各类人才的任务更加艰巨。这就要求大学充分履行职能,积极为公民提供公平的接受高等教育机会,为其中的佼佼者提供专业的学习和训练场所。 科学研究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 技术发明和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但这一功能不能脱离人才培养而独立存在。明确赋予大学科学研究功能始于德国。19世纪初,一批受新人文主义影响的德国思想家、教育家如洪堡、费希特等,力图使国家从普法战争失败的阴影中重新崛起,着手建立柏林大学等一批以科学研究为主要功能的新大学,强调通过科学研究和科学发现获得知识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但洪堡等人并不认为科学研究是大学的最终目标。他们继承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人是目的”的思想,认为科学研究只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方法和基本手段,大学要通过科学研究为国家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英国的牛津、剑桥等世界知名大学也践行了同样的理念:科学

《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

《现代大学制度的起源与发展》的论文 人 古人云:“因才施教”。那么当我们讨论大学制度的合适与否时,我们是否应该先看看这些制度的遵守者——当代大学生呢? 当今时代,以应试教育为尺度选拔人才进入大学深造。诚然,就目前中国的整体形势来看,我们不得不承认应试教育才是当前最切合中国国情的选拔方式,但应试教育的弊端也是很显然的(尽管我们对此束手无策)。 如是乎,一群本可以逍遥自在、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年就背负起事关自己“远大前程”的重担,抛弃了兴趣爱好,被迫全身心投入了知识的海洋。尽管说提倡素质教育,但终究是一纸空文而已,受到了学校与家长的双方面抵制。 我很喜欢吃牛肉拉面,但让我一日三餐地吃,吃上一周,我也腻了。可这些青少年面对数理化等科目,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着,仅中学阶段就学了313周,哪怕开始时有的一丝兴趣也早就给反反复复的习题抹去了。更何况与网络游戏等事物相比,学习要枯燥的多。在学校家长的双重压迫下,在自己内心叛逆心理的作用下,一部分人走上了极端,成为无业游民,反过来引诱在校的学生。一部分人合理或不完全合理的调配了时间,终于迈进了梦想的国度——大学。 然而,对这些即将进入大学的一部分人而言,进入大学也就意味着摆脱了父母天罗地网式的束缚,他们好似脱了笼的鸟一般,再无拘束,因此在一接触到社会花红酒绿的冰山一角后,也就极有可能会辜负自己十年寒窗的辛苦而走上了纸醉金迷的不归路。但同时,这也是考验培养他们的自制力与眼光的时候了,真正有自制力、眼光长远的大学生是能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作为大学生的主要监督者与管理者,学校又应当制订怎样的管理制度,才能在引导大学生回归大学生活的前提下,培养他们的自制能力,并促使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呢?究竟是传统的严格管理有效,还是当今流行的“宽松式”管理更能成功呢? 势 常言道:“识时务者为俊杰”,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形势日新月异,我们在思考现代大学的管理制度时,是否应该先认清当今时代的社会形势呢?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施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精神上的空虚也暴露了出来。由于社会法制的不健全,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路径及策略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路径及 策略 一、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路径线索 (一)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内部治理线索 通过对陕西15所具有代表性的高校关于党对高校领导体制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部分高校党委与行政、行政与学术的权责界限不够清晰;个别高校党政决策机构人员重叠过多;书记和校长的职权运作模式不够清晰,缺乏统一规范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实施细则;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相互交错较多;少数高校领导在准确判断形势、把握大局、推进改革等方面的能力有待提高等。可见,我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在实践中有待进一步完善,使党委书记和校长互相尊重,分清职责,共同推进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发展。《纲要》指出,我们要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教学、学术研究和学校管理中的作用。在我国大学治理组织机构中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存在不平衡及不协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行政权力过大、学术权力过小”。学术权力的主体———教授及学术组织的作用不突出。在学校重大问题的决策中,学者及学术组织参与决策的途径和方式有限,学者及学术组织的权力得不到充分体现。教授作为大学的办学主体,没有充分发挥其在学术上的领导决策作用,学术管理往往被行政管理所代替。[4]在陕西高校的实地

调研中,关乎学校发展的一些重大决策,相当部分的高校是由非学 术人员讨论通过;而教师考核与聘任等,也多是由非学术人员制定,教授治学的力度仍需不断加强。完善大学民主管理需要强化学术的民主制度建设,健全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制度,确保专家学者参与学术事务决策的权力落到实处。建立健全专业委员会和学科委员会制度,使学术权力发挥更加合适、准确、高效。调研显示,陕西一些高校的学术委员会中行政人员数量偏多,学术事务被间接行政化,我们应减少学校行政对学者和学术事务的干扰,对学术与行政进行合理分权,防止行政挤压学术生存的空间。同时,完善大学的民主管理需要通过制度建设,充分保障教师的权益,使教职工参与学校民 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力落到实处。然而调研表明,陕西省部分高校在关系到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等重大事项决策中,为广大干部师生、基层院系提供的民主参与渠道不够畅通,方式不够多样,因此学校的民主管理实践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外部治理线索 现代大学制度在重构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方面,需要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展开:一是如何促进大学组织的高度社会化,使大学与社会 之间形成有机的互动机制;二是如何解决好大学自身的发展逻辑与直接服务社会的冲突,确保大学的健康发展。[5]一方面,大学不能独立于社会而存在,大学承担着社会服务的责任,要面向社会,了解社会需求,让利益相关者了解学校,学校也有必要倾听他们对学校 办学的意见和建议,营造和谐高效办学的社会环境;另一方面,确保

现代大学与科学

现代大学与科学 2.6 现代大学的特点 1 中国当今大学什么对学术的干扰最大? A、行政 B、财政 C、国家意识 D、急功近利 我的答案:A 2 中国的大学至今都没有摆脱古代的什么观念? A、学术自由 B、读书做官 C、追求真理 D、荣归故里 我的答案:B 3 当今中国大学中,一切资源和好处都会像谁倾斜? A、教授 B、科学家 C、头衔带“长”的人 D、实验员 我的答案:C 4 德国的现代化大学的校长是如何任命的? A、教育部推荐 B、国王任命 C、国家任命 D、全体教授选举出来的 我的答案:D 5 日本的汤川秀树在几岁发现了介子理论 A、22岁 B、24岁 C、25岁 D、28岁 我的答案:D 6 德国教授退休的年龄是 A、67.0 B、65.0 C、63.0 D、60.0 我的答案:A

7 我们中国的大学里,只有多少的人在搞科研,搞教学 A、四分之一 B、三分之一 C、二分之一 D、三分之二 我的答案:B 8 大学和科学的最基本保障的前提是 A、教学和教授的独立 B、教学和行政的独立 C、教学和科学的独立 D、管理和科学的独立 我的答案:C 9 德国大学的校长是由教授投票选举出来的 我的答案:√ 10 德国在充当大学财政资助者的同时,以此作为条件干涉大学教育领域的事务 我的答案:× 11 1810年在柏林大学成立大会上,国家宣布了国家取代教会,成为大学财政的支持者这项政策。 我的答案:√ 12 德国的现代化大学开创了教授治校的先河。 我的答案:√ 2.7 现代大学的特点七 1 德国总理科尔曾经说过,在德国最受人尊敬的人是谁? A、政府官员 B、部长 C、教授 D、教师 我的答案:C 2 19世纪,教授的工资总数达到多少塔勒? A、1000.0 B、1500.0 C、1600.0 D、1700.0 我的答案:B 3 德国的教授享有下列哪种权利?

英国大学制度的演变

英国大学制度的演变 摘要:英国大学制度以其古老、传统和特有的形态等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个性,成为世界大学发展史上的一种范式。它代表了一种世界性大学发展所要求的制度价值取向,是我们建构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英国政府与大学大学制度 北京大学的青年经济学家张维迎的曾经发表过言论说:“国际竞争的核心不是资金和人才的竞争,资金和人是可以国际流动的;也不是技术的竞争,而是制度的竞争。从中国长远来看,应该学习的是制度改造。”【1】制度的问题随着改革和人们研究问题的深入,成了关注的焦点。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正逐步成为一种共识。正如潘懋元教授所言:“大学要完成其使命,还有许多制度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而且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开展现代大学制度研究,促进大学制度现代化,是我国大学完成其使命的需要。”【2】制度,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关于大学制度,许多专家学者都已经发表过看法,总体来说,大学制度包括宏观和微观,即“大学自治”和“大学他治”两个层次。也即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大学和政府、社会的关系;大学和教师、学生的关系;大学和大学的关系。【3】世界一流大学无不是制度的产物。英国大学制度以其古老、传统和特有的形态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个性,成为世界大学发展史上的一种范式。它代表了一种世界性大学发展所要求的制度价值取向,是我们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依据。探讨英国大学制度演变过程对于准确把握英国大学制度的特点以及建构中国现代大学制度显得尤其重要。 一、英国大学制度的形成时期 12世纪中下叶,牛津大学逐渐建成,这是英国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牛津大学起源于欧洲中世纪下半期,当时天主教会主宰的学术领域中经院哲学盛行,教士的讲学活动十分频繁。13世纪初,剑桥大学也逐渐建成。随后在两所大学中建立了若干所学院、学院制的形成和发展,使得两所大学得以不断完善,出现了神学、宗教学和罗马法、哲学、医学和人文学的教授,从而成为英格兰的学术中心。【4】为英国的两所古老的大学带来了辉煌和名誉,为英国大学的发展与完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综述 大学制度是大学理念的具体规定,是保障大学现实运行和战略、规划发展的重要规定。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思考,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用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来规范大学各个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规范大学的办学行为,提高大学的办学质量,是大学治理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有关“现代大学制度”的概念,目前在教育理论界还没有一个确切和公认的定义。国内不少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别敦荣提出“今天之所以建立的现代大学制度,既不是19世纪的德国大学制度,不是20世纪的美国大学制度,也不是20世纪20~30年代的我国大学制度,而是针对我国大学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在解决数十年来大学制度存在积弊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大学制度。”潘一山等提出“所谓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明确大学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之间的关系和义务,全面把握和落实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力和责任的一种管理制度。”别敦荣、潘一山等学者们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而提出的,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各自的观点。笔者认为现代大学制度是现代大学理念的载体,是规范大学运行的规范和原则,是符合中国

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的、所有权和管理权相分离的运行与治理的规则体系的总和。 而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主体性。大学应当是独立的,应当以独立法人的身份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完成自身的使命。二是开放性。大学应当是开放的,应当以开放的姿态接纳各种学术思想、各种学术流派,包容人类各种不同的文化,增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文化互动、相互理解和国际化,从而达到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梦”的文化复兴。三是人文性。大学应当更加关注人性与人的发展,严格遵循“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致力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和社会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四是卓越性。大学应当更加关注质量,更加关注效率,更加关注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用优异的人才、创新的科学成就和高品质的服务促进社会的进步。 大学的主体性要求在大学内部要建立起“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组织结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开放性和人文性则要体现为学术管理上的“无为而治”;卓越性则要求把“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摆在高校发展战略的首要位

探讨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

探讨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功能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强调,要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重点着力,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大学是高等教育的主阵地。从2010年开始的10年中,大学如何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功能和使命,落实好《纲要》的这一精神?今天刊发的两篇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编者 一般来说,大学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工作;科学研究是大学的重要职能,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服务社会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功能的延伸。大学的这三大功能相互联系、不可分割。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功能 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其最初的意思是教师社团或学生社团。随着欧洲南部亚平宁半岛贸易的发展和城邦建设的推进,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大大增加,一些人开始聚集在一起,共同聘请教师传授知识、讲解技能,这就形成了欧洲南方大学的雏形。在欧洲北方,以法国巴黎为中心,汇聚了阿伯拉尔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学生前往塞纳河畔,逐渐形成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欧洲北方大学模型。现代大学制度延绵800多年,其间受到皇室、教会等各种力量的影响,经历了深刻的变化。但大学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共同体的本质没有变,培养人才始终是大学的首要功能。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教育遵循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确立了大学工作的核心是通过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最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强调,人才培养是大学工作的中心。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在如何培养人才上进行了不懈探索,借鉴发达国家的有益经验,逐渐摆脱了传统、单一的精英教育模式,实现了精英教育和大众教育并重,人才培养的内涵更加丰富。当前,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各国综合国力竞争

现代大学与科学尔雅答案修订无错版

现代大学的起源(一)已完成 1 大学最初是什么的组合体 A、图书馆 B、土地 C、建筑物 D、人 正确答案:D 2 现代大学是以1810年的哪所大学为开端的? A、柏林大学 B、哈佛大学 C、京师大学堂 D、剑桥大学 正确答案:A 3 大学是在公元多少世纪,西欧社会产生的特殊的教育机构? A、十一世纪 B、十二世纪 C、十三世纪 D、十四世纪 正确答案:B 4 新兴城市的出现原因不包括? A、国家的资源向老百姓开放 B、新兴农业取代传统旧农业 C、十字军东征带来的聚居人口 D、社会处于比较安定的时刻 正确答案:C 5 最早的大学是哪所大学? A、英国皇家大学 B、美国哈佛大学 C、中国万里书院 D、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 正确答案:D 6 现代大学与之前的高等教育机构最大的区别是 A、教学内容 B、教师水平 C、制度化的支持 D、教育场所 正确答案:C 7

大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A、公元前12世纪左右 B、公元12世纪左右 C、公元前2世纪左右 D、公元2世纪左右 正确答案:B 8 现代大学以哪一个大学为开端 A、1810年的柏林大学 B、1200年的巴黎大学 C、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 D、1088年的波隆纳大学 正确答案:A 9 人类高等教育的历史有数千年 正确答案:√ 10 在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都具有发达的高等教育。 正确答案:√ 11 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正确答案:× 12 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正确答案:× 现代大学的起源(二)已完成 1 中世纪期间,对大学影响最大的一点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学生行会 D、教师行会 正确答案:A 2 下面那一项不是七艺的内容 A、文法 B、天文 C、地理 D、算术 正确答案:C 3 文艺复兴时期,什么精神开始进入大学。 A、经验哲学精神 B、科学精神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考试祝福语】 《教育规划纲要》提出了完善 __现代大学制度的目标和任务。但是,对什么是 __现代大学制度、 __现代大学制度的“ __”是什么、__现代大学制度与现代大学制度的“普适性”是什么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人们鲜有深入涉及和系统回答。如果不解决上述基本理论问题,在建设和完善 __现代大学制度过程中,就会导致思想理论上的混乱 和改革实践中的偏差,也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就不能取得预期的建设结果。因此,有必要就 __现代大学制度的有关基本理论问题 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要理解 __现代大学制度,首先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是一个中国化的概念,西方学者较少直接使用这一概念。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开始广泛使用“现代大学制度”这一概念,并对其内涵和特征进行了持续研究。 大学制度就是关于大学管理或治理所形成的管理或治理框架、规 则体系和制度安排。应该说,无论中外,有了大学就产生了相应的大学制度。在大学发展的每一个时期,都存在大学制度,无论这种大学制度是大学演变自然形成的还是在政府和社会干预下形成的。

在西方,中世纪大学是现代大学的源头。中世纪大学滋生和确立了大学独立、大学自治、学术自由的大学理念,开始了大学的制度化过程。大学通过比较完善的制度逐步建构成为一种定型化的、专门的、独立的学术与教育机构,形成了一种“行会型”大学制度。在德国的“第二次大学革命”中,柏林大学基于新人文主义教育理念,创造了一种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学术社团型”大学制度。而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则创造了一种面向市场和社会需求的“社会服务型”大学制度。这种大学制度经过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所说的“现代大学”、克拉克·科尔所称的“多元化巨型大学”、伯顿·克拉克定义的“创业型大学”等大学理念的冲突和融合之后,传统大学逐步演化为“现代大学”,大学制度也相应步入现代大学制度阶段。 我国近现代大学是世界现代化过程“冲击—反应”的产物。通过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延请西方教习、开办洋务学堂、移植和借鉴西方大学理念和制度等来建立近现代大学和高等教育体系。我国的大学制度先后经历了学习和借鉴欧洲国家大学制度以及美国大学制度 的过程。从 __至1978年的30年间,在经历了“苏联模式”和解放区高等教育模式(大学制度)的激烈冲撞之后,形成了一种政治和教育高度融合的“革命化大学制度”。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重新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大学制度,开始探索 __现代大学制度。

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

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现代大学与社会的融合度也越来越高,大学不再是象牙之塔与世隔绝,而是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许多不被人关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在公众的面前,其中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何为现代大学制度 (1)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关于制度的解释有很多,包括体制层面、体系层面、规程层面、规则层面等。我倾向把制度理解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有关社会整体或者某一方面的体制,以及要求成员共同遵循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规程。基于这样一种对制度的理解,大学制度可以这样界定: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为保障大学有效的运行而形成的大学体制、法规和内部规程的一个总称。这是一个初步的看法。 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观点至少有6种。1 第一种观点:德国柏林大学制度可以作为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模式。 第二种观点:欧美发达国家的“多元型大学制度”。大学正在走向多元化,并形成相应多元型大学制度。 第三种观点:我国近代建立的大学制度。 第四种观点: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相联系的大学制度。主要是我们现在进行的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在我们的改革中处理好举办者、办学者以及处理好政府和大学的关系,处理好大学和社会的关系等这样一些层面上建立大学制度。 第五种观点: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制度。现代大学制度应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适应大学由社会边缘走向社会中心的变化。在这样的变化上建立起来的大学制度。 第六种观点:世界一流大学制度。认为一流大学所需要的制度,是现代大学制度,等等。 上述六种观点,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来定义现代大学制度的。张德祥的观点在这方面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他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现代大学制度。 (1)现代大学制度应该符合大学的基本特性。大学的基本特性是什么?克拉克在他的书中,对这个问题作了基本的阐述,概括起来说,就是一个基本观点,知识是高等学校的实质和核心。这个知识不是普通的知识,是高深的知识。什么是高深的知识?高深的知识具有4个特性,即:专业性、自主性、积累性和无限发展性。把握这4个特性,对大学地理解会更深刻。大学是围绕高深知识来进行活动的。这种活动概括为四个方面:一是高深知识的保存;二是高深知识的传播;三是高深知识的发现;四是高深知识的应用。大学是高深知识的加工厂。这种保存、传播、发现、应用和大学的职责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就构成了大学的三个功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教学就是知识的传播,科研是知识的发现,服务是知识的应用。大学的这些基本活动,应该有制度进行保障,大学的制度的建立,也是保障大学基本活动能

现代大学与科学

本文内容详情如下: 大学萌芽的时代背景 1 ()修道院放弃了教育功能,开始转向一种隐居的生活。C A、十世纪 B、十一世纪 C、十二世纪 D、十三世纪 2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化城市具有的特点的是()。ACD A、司法自治 B、追求自由 C、行政自治 D、自身防御体系 3下列选项属于大学的衡量标准的是()。ABCD A、组织专门性的学科和学院 B、规定考试的科目和课程 C、从事规定的教学内容 D、雇用稳定的师资力量并颁发社会公认的文凭和学位4亚里士多德在下列哪些领域具有较大贡献()。BCD A、天文学 B、物理学 C、逻辑学

D、伦理学 5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对6城市的繁荣与外来人口的多少无关。()X 7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实际上是教师的行会。()X 人文主义对大学的影响 1 “学术自由”是指()有研究和教学的自由。D A、教授 B、学生 C、大学内所有人 D、教师和学生 2 荷兰的莱顿大学成立于()。C A、1475年 B、1775年 C、1575年 D、1675年 3 ()以后,大学开始民族化。B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4修道院中的“七艺”包括几何和()。ABCD

A、文法 B、逻辑与算术 C、天文与音乐 D、修辞 5真理是人们经过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属于现代的真理观。()对6哈勒大学与哥廷根大学均是由教会或私人承办的。()X 欧洲的教育发展 1 德国最早的国立的王国大学是()。C A、莱顿大学 B、哥廷根大学 C、哈勒大学 D、柏林大学 2 第一个提出“国兴科教”战略的国家是()。D A、中国 B、日本 C、法国 D、德国 3下列()属于托马西乌斯担任哈勒大学校长时所做的贡献。ABCD A、打破经验哲学和神学的垄断地位,将哲学从神学中独立出来 B、用德文授课 C、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实际有用的知识 D、将自然科学引入课堂

现代大学与科学尔雅答案修订无错版

*********************************************************** 现代大学的起源(一)已完成 1 大学最初是什么的组合体 A、图书馆 B、土地 C、建筑物 D、人 正确答案:D 2 现代大学是以1810年的哪所大学为开端的? A、柏林大学 B、哈佛大学 C、京师大学堂 D、剑桥大学 正确答案:A 3 大学是在公元多少世纪,西欧社会产生的特殊的教育机构? A、十一世纪 B、十二世纪 C、十三世纪 D、十四世纪 正确答案:B 4 新兴城市的出现原因不包括? A、国家的资源向老百姓开放 B、新兴农业取代传统旧农业 C、十字军东征带来的聚居人口 D、社会处于比较安定的时刻 正确答案:C 5 最早的大学是哪所大学? A、英国皇家大学 B、美国哈佛大学 C、中国万里书院 D、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 正确答案:D 6 现代大学与之前的高等教育机构最大的区别是 A、教学内容 B、教师水平 C、制度化的支持 D、教育场所

正确答案:C 7 大学是在什么时候产生的 A、公元前12世纪左右 B、公元12世纪左右 C、公元前2世纪左右 D、公元2世纪左右 正确答案:B 8 现代大学以哪一个大学为开端 A、1810年的柏林大学 B、1200年的巴黎大学 C、1088年的博洛尼亚大学 D、1088年的波隆纳大学 正确答案:A 9 人类高等教育的历史有数千年 正确答案:√ 10 在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都具有发达的高等教育。 正确答案:√ 11 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学。 正确答案:× 12 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大学正确答案:× 现代大学的起源(二)已完成 1 中世纪期间,对大学影响最大的一点是 A、宗教改革 B、文艺复兴 C、学生行会 D、教师行会 正确答案:A 2 下面那一项不是七艺的内容 A、文法 B、天文 C、地理 D、算术 正确答案:C 3 文艺复兴时期,什么精神开始进入大学。

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20131016

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 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制度改革已经成为改革中最为关键和核心的部分,也被称为改革的“深水区”。大家都知道,2010年7月国务院颁布了《教育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十年的教育规划纲要当中,提出了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的概念,就为我们高等学校的改革发展和建设提出了新的目标。过去教育界也经常探讨现代大学制度,或者叫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教育部工作文件里面也出现过现代大学制度这个概念。但是作为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文件,明确的提出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这是第一次。因此对于我们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高等学校的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11年年底以教育部31号令的形式颁布了《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对高校章程建设的规范性方面作出了深入细致的规定,要求各高校制定或修订大学章程,到2015年达到“一校一章程”。说明了教育部党组对于制度建设、章程建设、对于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高度重视。建立和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程,涉及很多内容,其核心就是要构建和完善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明确大学内部各种权力的配置,理顺它们之间的关系,尤其是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关系,以保障大学作为学术机构所应体现的精神理念和应承担的本质任务。大学章程建设是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项战略举措。制定、完善大学章程,对引领高校前进方向、规范办学行为、维护各方合法权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内涵 “什么是现代大学制度?”,目前学术界还在争论,难以找到一个对于现代大学制度公认的权威的定义。现代大学是相对于中世纪大学而言的称谓。“现代”不是按历史分期来划分的,主要是价值性或意义性的概念,即大学制度所依据及体现的大学理论、思想、观念的价值水平。大学制度是处理大学与国家、社会以及大学内部关系的制度。大学制度起源于中世纪,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不同的政治、社会相结合,衍生出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如英国模式、德国模式和美国模式等。这些主流的模式,其主要特点和要素包括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等等。而在我国,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应该是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与市场经济体制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大学外部关系、内部组织结构及大学组成人员行为规范所构成的体系。 刘延东副总理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要转变政府职能,处理好政府、学校、社会的关系。要强化政府统筹指导、宏观布局和质量监督功能,推动高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发挥社会力量在高校公共治理、评估评价等方面的作用,为高校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袁贵仁部长指出: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现代大学制度就是要处理好以下几种关系:大学和政府、社会的关系;大学和教师、学生的关系;大学和大学的关系。 二、国外的发展历史和典型模式 近代意义上的大学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由城市自治引起的思想自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启示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启示 一、国外大学的法人治理模式 与我国高校相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大学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突出体现为具备基本类似的法人治理结构即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多采用董事会(或理事会)治理结构。尽管政府可任命部分董事会成员,董事会作为最高管理机构,负责财务等重大决策和日常事务的运行,但是在不同的国家,大学的运行模式也有差异,其主要区别在于政府管理、控制这些大学的方式及程度。 (一)外部治理模式 在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大学的外部治理模式,因公立和私立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不同,从政府和高校的关系上看,大致可以分以下三类: 1.政府控制型。 这一模式的突出特点是:政府控制较为严格,大学自主性相对较弱。其主要代表国家包括德国(新世纪以来以“还大学于社会”为旨趣的改革前)、法国、卢森堡、荷兰等国;一些地中海沿岸的南欧国家(尤其是希腊和葡萄牙)以及法人化改革之前的日本也可归为此类。在日本,学校是政府行政机构的一部分,政府承担公立大学日常运作所需的预算全额,教职员工为国家公务员,并由政府支付薪酬。政府虽在一定程度上认可学校在教学研究和人事方面的自主性,但并未赋予其实现财政自主化的权利。

2.政府监督型。 这一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高等学校是自治体,具有比较充分的自主权。其主要代表国家为美、英两国。政府与大学在法律地位上平等,中央及地方政府为公立大学提供经费支持,而公立大学在经费使用方面享有较高自主权;多数大学实行董事会治理结构;公立大学在人事制度方面实行预算管理而非编制管理,引入竞争的准市场内容;由第三方机构对学校的办学质量与社会声誉进行评价。有消息表明,近年来政府控制型模式中的日、德两国由于本国公立大学运行机制的僵化与低效,借鉴政府监督型模式,实行了一系列改革,以提高公立大学的自主性与竞争力。 3.宏观调控型。 这一模式的突出特点是:高校在办学方面有相当大的自主权,政府通过法律来对私立大学进行宏观调控。其主要代表为美国、日本。如前所述,日本的私立大学所占比例最大,美国的私立大学发展水平最高。日本政府通过《大学令》《教育基本法》《私学振兴财团法》《私立学校振兴援助法》等,根据法律对私立大学进行宏观调控,以影响私立大学的发展规模和方向。美国通过《权利法案》《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规定联邦政府要向私立高等学校提供长期资助。政府通过财政支持将其高等教育相关政策反映到大学管理制度上,实现对私立大学规模、类型以及科研方向等的宏观调控,使其沿着有利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民众需求的道路发展。美国政府对私立大学的质量控制主要依赖独立于政府、大学之外的第三方鉴定机构。就法人治理

现代大学标识导向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1.现代大学标识导向系统的作用和意义 大学形象系统,就是应用系统工程学原理,对与大学相关的有效资源进行整合,使零散的、局部的、表面无关的所有资源以系统有序的形式发挥整体功效,以形成完整、系统、科学、规范的资源体系,并运用传播手段进行推广。 现代大学为了塑造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竞争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和形象建设,增强全校师生员工的凝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越来越注重大学形象系统的设计。大学形象系统的设计是在总结大学的发展文脉,深入挖掘学校的历史积淀,提炼大学的内在精神和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把大学精神与文化底蕴形象化、系统化,把社会对学校的认知和学校自身的意识结合起来,把历史积淀自发形成的精神品质经过挖掘、提炼、培育和塑造,由此形成各自大学独特的品牌形象。实施大学形象设计是以提炼大学精神、塑造大学新形象为核心,对内增强凝聚力,对外树立新形象为目的,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行为规范、视觉识别标准进行规范全面的设计。 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时代强烈地呼唤崭新形象的现代化大学。大学形象系统设计主要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视觉识别系统(VI)三部分内容。学校的标识,是学校形象的标志,是学校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内容,是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精神文化通过视觉设计与行为的展现。学校的标识一般分为内在标识和外在标识两大类。内在标识主要是指学校的教育理念或办学理念。外在标识又分为场所标识和符号标识两种。场所标识主要是指学校的各种空间的标示,如功能场所标示、道路名称标示、建筑物名称标示等。符号标识主要包括校名标示、校徽、校旗、校歌等。学校的标识属于学校的形象设计系统。现代大学标识导向系统与大学形象系统紧密结合,并成为大学形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提升大学品位、创建大学品牌的重要手段和载体。 2. 现代大学标识导向系统设计原则 人们寻址问路最基本的问题就是“我在哪?”“我要去的地方在哪?”“怎么走?”习惯采用传统的“看”、“听”“问”“答”的方式,希望得到非常简单直观的解答。现代大学校园标识导向系统设计要根据总体规划进行功能区划分,采用分级检索、图文的有机结合和实效美观的立体造型进行标识导向设计,以求达到指示清晰、直观、连续的使用效果和统一、融合、人性化的艺术效果。真正达到使一个从来没有来过该校园的人,依靠布点合理、信息完整、指示明确的标识导向系统,不要询问任何人就能轻松找到目的地。其设计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与大学形象系统(UIS)的统一。 (2)与校园整体形象设计原则相符。建立人流、车流导向系统,即有独立,又有补充与互相联系,共同构建大学公共信息标识导向系统。 (3)延续校园规划设计理念,与校园景观设计的风格相统一。 (4)分级检索。标识导向系统应由全局到局部,由局部到具体的分级指示,指示清晰、直观、连续。 (5)标识的内容要遵循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原则。 (6)使用的材料要与当地的气候与人文环境相适应。 (7)交通标识牌布点要合理。 (8)符合人机工程学原理。标识牌的尺寸、色彩及文字大小要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详尽表述,并给出国家的标准为参照。 (9)车行导向系统标志形状、规格、颜色符合现行的国家《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

《现代大学与科学》尔雅考试答案(2016.2.16) 100分

《现代大学与科学》尔雅考试答案(2016.2.16)100分 一、单选题 1 拥有“世界第一门”的校门的是哪个大学? ?A、 聊城大学 ? ?B、 乐山师范大学 ? ?C、 郑州大学 ? ?D、 山东大学 ? 我的答案:A 2 流亡出来的犹太科学家第二意向是选择 ?A、 法国 ? ?B、 美国 ? ?C、 瑞士 ? ?D、 巴勒斯坦 ? 我的答案:A 3 最早的科学基金会是

洛克菲勒基金会 ? ?B、 欧洲科学基金会 ? ?C、 1898年哥廷根协会的建立 ? ?D、 德国科学基金会 ? 我的答案:C 4 对于爱因斯坦的第二封信,罗斯福的态度是?A、 没有回信 ? ?B、 马上回信 ? ?C、 马上行动 ? ?D、 进行表扬 ? 我的答案:A 5 现代大学关于人事的决定主要依据于? ?A、 科研能力 ? ?B、 家庭背景 ? ?C、 个人出身 ?

个人口才 ? 我的答案:A 6 早期移民美国的德意志人民把犹太难民视之为?A、 社会主义的第三纵队 ? ?B、 社会主义的第二纵队 ? ?C、 社会主义的第五纵队 ? ?D、 社会主义的第四纵队 ? 我的答案:C 7 在德国做一个记者,要求他成为 ?A、 能够蛊惑人心 ? ?B、 实事求是者 ? ?C、 思想评论家 ? ?D、 记录者 ? 我的答案:C 8 德帝国时代普鲁士官僚主义气息最少的城市是?A、

? ?B、 慕尼黑 ? ?C、 哥廷根 ? ?D、 汉堡 ? 我的答案:C 9 流亡美国的人文科学家在美国遇到最大的问题是什么??A、 种族隔阂 ? ?B、 经济 ? ?C、 语言 ? ?D、 大学教授岗位不够 ? 我的答案:C 10 1929年到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有多少名教师被裁掉??A、 1600多 ? ?B、 2600多 ? ?C、 3600多 ? ?D、

现代大学与科学2019尔雅答案100分

。。。。。。。。。。。。。。。。。。。。。。。。。。。。。。。。。。。。。。。。。。。。。。。。。。。。。。。。。。。。。。。。。。。。。。。。。。。。。。。。。。。。。。。。。。。。。。。。。。。。。。。。。。。。。。。。。。。。。。。。。。。。。。。。。。。。。。。。。。。。。。。。。。。。。。。。。。 大学萌芽的时代背景 1 ()修道院放弃了教育功能,开始转向一种隐居的生活。C A、十世纪 B、十一世纪 C、十二世纪 D、十三世纪 2下列选项中属于现代化城市具有的特点的是()。ACD A、司法自治 B、追求自由 C、行政自治 D、自身防御体系 3下列选项属于大学的衡量标准的是()。ABCD A、组织专门性的学科和学院 B、规定考试的科目和课程 C、从事规定的教学内容 D、雇用稳定的师资力量并颁发社会公认的文凭和学位 4亚里士多德在下列哪些领域具有较大贡献()。BCD A、天文学 B、物理学 C、逻辑学 D、伦理学

5古代的高等教育机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学。()对6城市的繁荣与外来人口的多少无关。()X 7意大利的博洛尼亚大学实际上是教师的行会。()X 人文主义对大学的影响 1 “学术自由”是指()有研究和教学的自由。D A、教授 B、学生 C、大学内所有人 D、教师和学生 2 荷兰的莱顿大学成立于()。C A、1475年 B、1775年 C、1575年 D、1675年 3 ()以后,大学开始民族化。B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启蒙运动 D、工业革命 4修道院中的“七艺”包括几何和()。ABCD A、文法

B、逻辑与算术 C、天文与音乐 D、修辞 5真理是人们经过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属于现代的真理观。()对6哈勒大学与哥廷根大学均是由教会或私人承办的。()X 欧洲的教育发展 1 德国最早的国立的王国大学是()。C A、莱顿大学 B、哥廷根大学 C、哈勒大学 D、柏林大学 2 第一个提出“国兴科教”战略的国家是()。D A、中国 B、日本 C、法国 D、德国 3下列()属于托马西乌斯担任哈勒大学校长时所做的贡献。ABCD A、打破经验哲学和神学的垄断地位,将哲学从神学中独立出来 B、用德文授课 C、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实际有用的知识 D、将自然科学引入课堂 4源生型的现代化国家走的是“科教兴国”之路。()对

现代大学制度的专题研究

现代大学制度的专题研究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大学。大学有两种含义。一是俗称的“大学”,等同于高等教育,包括综合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高等专科学校、高等职业学校、高等成人学校,甚至包括社会大学、网上大学等;二是特指的“大学”,即英语中的University。在这个定义中,对“大学”有如下限定:(1)必须能够实施本科及以上正规的学历教育,即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2)必须是综合性、多学科的,至少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3)必须是全日制高等学校。同时具备了三个限定条件,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名副其实的“大学”。 (二)现代大学。大学的历史可以上溯到中世纪的欧洲。中世纪欧洲传统大学的职能只有一个,就是人才培养。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的职能发生了变化,1810年,普鲁士教育部长威廉.冯.洪堡受命组建柏林大学,他提出了现代的大学理念,即“学术和教学自由”、“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统一”的办学思想,认为大学不仅是一个教学机构,而且是一个研究中心。至此,科学研究开始成为大学的第二种职能。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首先提出了“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宗旨,要求大学既注重科学教育又要同时重视为社会服务,宣告了大学第三种职能的诞生。大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种职能的产生标志着现代大学的建立。 (三)现代大学制度。所谓现代大学制度,就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主要指步入21世纪以来),大学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民主管理,全面落实大学作为法人实体和办学主体所应具有的权力和责任的一种管理制度。总体来说,现代大学制度可归纳为外部制度和内部制度两个方面。其中,外部制度主要是政府与大学关系的制度体系,在我国,核心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问题。内部制度是大学自身作为主体进行内部治理(管理)的制度体系。在我国,主要涉及到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校、院、系三级运行机制问题。 二、现代大学的外部制度(外部治理) (一)国外的情况 在西方发达国家,大学外部制度的共同特点是:政校分开,学校自治。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一般不直接管理学校,学校内部事务由学校自己负责。例如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不直接管理高校。公立高校主要由各州负责,但州政府一般也只有高校设置审批权、董事会成员任命权和经费预算权等,对高校内部的事务一般不予干预。 表1: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大学外部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