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优化方案】2016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章末检测: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章末检测(一)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是火箭点火升空瞬间的照片,关于这一瞬间的火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火箭的速度很小,但加速度可能较大

B .火箭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也很大

C .火箭的速度很小,所以加速度也很小

D .火箭的速度很大,但加速度一定很小

解析:选A.火箭点火升空瞬间速度很小,火箭得到高速气体的反冲力,加速度可以较大,A 正确,B 、D 错误;加速度的大小与速度的大小无必然联系,故C 错误.

2.沿直线做匀变速运动的质点在第一个0.5 s 内的平均速度比它在第一个1.5 s 内的平均速度大2.45 m/s ,以质点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质点的加速度为( )

A .2.45 m/s 2

B .-2.45 m/s 2

C .4.90 m/s 2

D .-4.90 m/s 2 解析:选D.设第一个0.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即t 1=0.25 s 时的速度为v 1;第一个1.5

s 内的平均速度为v 2,即t 2=0.75 s 时的速度为v 2.由题意得:v 1-v 2=2.45 m/s ,故a =v 2-v 1t 2-t 1

=-2.450.75-0.25

m/s 2=-4.90 m/s 2,D 正确. 3.甲、乙两车某时刻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开始做直线运动,若以该时刻作为计时起点,得到两车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图象中的OC 段与AB 平行,CB 段与OA 平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1到t 2时刻两车的距离越来越远

B .0~t 3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

C .甲车的初速度等于乙车在t 3时刻的速度

D .t 3时刻甲车在乙车的前方

答案:C

4.(2015·湖北重点中学联考)球A 以初速度v A =40 m/s 从地面上一点竖直向上抛出,经过一段时间Δt 后又以初速度v B =30 m/s 将球B 从同一点竖直向上抛出(忽略空气阻力),取g =10 m/s 2,为了使两球能在空中相遇,Δt 取值范围正确的是( )

A .3 s <Δt <4 s

B .0<Δt <6 s

C .2 s <Δt <8 s

D .0<Δt <8 s

解析:选C.A 球在空中时间为:t A =2v A g =8 s ,B 球在空中时间为t B =2v B g

=6 s ,因此,B 球应在A 球抛出2 s 后8 s 前抛出,故C 正确.

5.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 随时间t 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 和n 内对应面积均为S ,设经过b 时刻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为a 和v b ,则

( )

A .a =2 m +n S m -n mn

B .a =2 m -n S m +n mn

C .v b = m +n S mn

D .v b = m 2+n 2 S mn

解析:选B.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和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相等,可知m 和n

的中间时刻的速度分别为v 1=S m 、v 2=S n ,v 1和v 2的时间间隔Δt =m +n 2

,应用速度公式可知加速度a =v 2-v 1Δt =2 m -n S m +n mn ,经过b 点时的速度v b =v 1+a ????m 2= m 2+n 2 S m +n mn

. 6.(2015·天津一中高三质检)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 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 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 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 2的加速度沿甲车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

( )

A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

B .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

C .若v >2 a 1+a 2 d ,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

D .若v <2 a 1+a 2 d ,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

解析:选D.甲车做减速运动,乙车做加速运动,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小,若此时没有相遇,以后就不可能相撞.设两车相距为d 时,两车恰好相撞,这种情况下甲车的速度为v 0,根据v 20=2(a 1+a 2)d ,若v >v 0两车一定相撞,若v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

7.从同一地点同时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Ⅰ、Ⅱ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在0~t 0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Ⅰ、Ⅱ两个物体的加速度都在不断减小

B .Ⅰ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增大,Ⅱ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C .Ⅰ物体的位移不断增大,Ⅱ物体的位移不断减小

D .Ⅰ、Ⅱ两个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不是v 1+v 22

解析:选AD.Ⅰ、Ⅱ的v -t 图线斜率绝对值都逐渐减小,故A 正确B 错误.两物体位

移都逐渐增大,C 错误.Ⅰ物体的平均速度大于v 1+v 22,Ⅱ物体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

,故D 正确.

8.一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闪光时间间隔为1 s .分析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1次、第2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 ;在第3次、第4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 ,由此可求得( )

A .第1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

C .从第2次闪光到第3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D .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解析:选ABC.根据x 3-x 2=x 2-x 1可求x 2,C 正确.由v 中=v 可求v 2、v 3,由逐差公式x m -x n =(m -n )aT 2可求加速度,再利用v 1=v 2-aT 可求v 1,故A 、B 正确.由于未知质点到第一次闪光时运动的时间,不能求初速度,故D 错误.

9.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 s ,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 s 停在巨石前.则关于汽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 1∶a 2等于2∶1

B .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v 1∶v 2等于1∶1

C .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 1∶x 2等于2∶1

D .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 1∶a 2不等于1∶2

解析:选BC.汽车由静止运动8 s ,又经4 s 停止,加速阶段的末速度与减速阶段的初速

度相等,由v =at ,知a 1t 1=a 2t 2,a 1a 2=12,A 、D 错,又由v 2=2ax 知a 1x 1=a 2x 2,x 1x 2=a 2a 1=21

,C 对,由v =v 2

知,v 1∶v 2=1∶1,B 对. 10.(2015·海南海口模拟)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经过A 、B 两点时的速度分别为v 和7v ,经历的时间为t ,则对AB 过程( )

A .物体通过前半程用时2t 3

B .前t 2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vt 4

C .后t 2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vt 4

D .后半程物体速度增加3v

解析:选AC.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中间位移处速度为vx 2=

v 20+v 2t 2

,在中间时刻处速度为vt 2

=v 0+v t 2

,所以物体在A 、B 两点中间位移处速度为5v ,在中间时刻处速度为4v ,而物体的加速度为a =7v -v t =6v t ,由v =v 0+at 得物体通过前半程用时2t 3,A 对;前t 2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5vt 4,后t 2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为11vt 4

,B 错,C 对;后半程物体速度增加2v ,D 错.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1.(10分)如图是“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O 、A 、B 、C 、D 和E 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用a 表示.

(1)OD 间的距离为________ cm.

(2)下图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 -t 2图线(s 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a 的大小为________ m/s 2(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1.20(2分) (2)12

a (4分) 0.933(4分) 12.(14分)(2013·高考大纲全国卷) 一客运列车匀速行驶,其车轮在铁轨间的接缝处会产生周期性的撞击.坐在该客车中的某旅客测得从第1次到第16次撞击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0.0 s .在相邻的平行车道上有一列货车,当该旅客经过货车车尾时,货车恰好从静止开始以恒定加速度沿客车行进方向运动.该旅客在此后的20.0 s 内,看到恰好有30节货车车厢被他连续超过.已知每根轨道的长度为25.0 m ,每节货车车厢的长度为16.0 m ,货车车厢间距忽略不计.求:

(1)客车运行速度的大小;

(2)货车运行加速度的大小.

解析:(1)设连续两次撞击铁轨的时间间隔为Δt ,每根铁轨的长度为l ,则Δt =10.016-1

s =23

s ,(2分) 客车速度为v =l Δt

(2分) 解得v =37.5 m/s.(2分)

(2)设从货车开始运动后t =20.0 s 内客车行驶了s 1,货车行驶了s 2,货车的加速度为a,30节货车车厢的总长度为L =30×16.0 m .由运动学公式有

s 1=vt (2分)

s 2=12

at 2(2分) 由题给条件有L =s 1-s 2(2分)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a =1.35 m/s 2.(2分)

答案:(1)37.5 m/s (2)1.35 m/s 2

13.(16分)(2015·合肥模拟)歼-15战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

首型舰载多用途歼击机,短距起飞能力强大.若歼-15战机正常起

飞过程中加速度为a ,经s 距离就达到起飞速度腾空而起.现已知“辽

宁”舰起飞甲板长为L (L <s ),且起飞过程可简化为匀加速直线运

动.现有两种方法助其正常起飞,方法一:在航空母舰静止的情况下,用弹射系统给飞机以

一定的初速度;方法二:起飞前先让航空母舰沿飞机起飞方向以某一速度匀速航行.求:

(1)方法一情况下弹射系统使飞机具有的最小速度v 1;

(2)方法二情况下航空母舰的最小速度v 2.

解析:(1)设飞机起飞速度为v ,则有

v 2=2as (2分)

v 2-v 21=2aL (2分)

联立解得v 1=2a s -L .(2分)

(2)设第二种方法中起飞过程经历时间为t ,则:

t =v -v 2a

(2分) 飞机位移x 1=v 2-v 222a

(2分) 航空母舰位移x 2=v 2t (2分)

位移关系:x 1-x 2=L (2分)

联立解得:v 2=2as -2aL .(2分)

答案:(1)2a s -L (2)2as -2aL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试题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某校高一的新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市公园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 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内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西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A.甲车不动,乙车向东运动B.乙车不动,甲车向东运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东运动2. 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速度v 行驶其余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为16m/s,则v等于() A.18m/s B.36m/s C.15m/s D.s 3. 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 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点出发, 最后同时到达A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小分队行军的路程大于乙小分队行军的路程 B.甲小分队的位移大小大于乙小分队行军的位移大小 C.甲小分队的平均速度大小大于乙小分队行军的平均速度大小 D.甲小分队的平均速率等于乙小分队行军的平均速度 4. 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加速度为s2的匀加速运动,那么在任意1s内:() A.汽车的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倍 B.汽车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s内的末速度大s C.汽车的末速度比前1s内的初速度大s D.汽车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s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6分,漏选得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 5.关于时间和时刻说法正确的是() A.描述物体运动时,时间对应位移,时刻对应位置 B.作息时间表上数字表示时间 C.第4s是指3s末到5s初 D.1小时只能分成3600个时刻 6.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时,加速度不一定为零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D.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越大 7. 如图是一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s-t图象,对线段OABCD所表示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OA段运动速度最大 B.AB段物体做匀速运动 C.CD段的运动方向与初始运动方向相反 D.在第4小时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30km

第1章章末综合检测

第一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读图,完成1~3题。 1.与水域③一样的海域不.具有的特征是() A.深度一般从几米到二三千米 B.无独立的海流系统 C.潮汐现象不明显 D.理化性质不稳定 2.图中序号所示的水域中,属于印度洋的有几个() A.1B.2 C.3 D.4 3.水域①所在的大洋与水域④所在大洋的分界线是() A.挪威海以南 B.白令海峡 C.经过合恩角的68°W经线 D.经过非洲南端厄加勒斯角的20°E经线 解析:本组题以具有两洋、三洲、五海之称的西亚和北非的局部地区图为切入点,综合考查了海与洋的分布、区别、界线等问题。图中①(地中海)、③(红海)和⑥(黑海),属于陆间海,潮汐现象明显;水域②(波斯湾)因深入陆地,只有狭窄的霍尔木兹海峡与阿拉伯海相通,属于内陆海;水域④(阿拉伯海)因是印度洋向大陆的延伸且深度不断变浅属于海湾;水域⑤(里海)属于内陆湖,不属于任何大洋;各海域中,①⑥属于大西洋,②③④属于印度洋。 答案:1.C 2.C 3.D 一艘货轮6月初从广州出发驶往伦敦,历时近2个月。据此完成4~5题。 4.货轮依次经过的海峡是()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D.④①②③ 解析:选D。图中①②③④分别是红海附近的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马六甲海峡,从广州到伦敦依次应经过④①②③。 5.若沿途不装卸任何货物,货轮吃水最深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解析:选C。货轮吃水最深处应该是海水盐度最小处,由此可判断英吉利海峡由于纬度较高而盐度最低。 海洋是人类生存的第二环境,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读下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6~7题。

高中物理功和能习题与答案(二)

高中物理功和能 习题与答案(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功和能(二) 21.重400N的箱子,在力F=100N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光滑水平面前进6米,F与水平 面成30o角。箱子获得的动能为 (b) (a)0与400 J (b)400 J与600 J (c)600 J (d)600 J与2400 J之间 (e)2400 J 22.质量为m速度为V的子弹射入木块,能进入l米深。若要射进3l 米深,子弹的初速度 应为原来的(设子弹在木块中的阻力不变)(b) (a)3倍 (b)倍 (c)9倍 (d)倍 (e)6倍 23.一枪弹以V的速度飞行,恰好射穿一块钢板。若该枪弹的速度是原速的3倍,设钢板 对子弹的阻力不变,则可射穿上述钢板的块数为? (a)3块 (b)6块 (c)9块 (d)12块 (e)15块 24.弹簧下面挂一重物,平衡后在O点。今用手向下拉重物,一次把它直接拉 到A点,另一次把它拉到B点,后回到A点。如图,则在两次拉弹簧过程中2,4 0M A B (1)弹性力作功不相等

(2) 弹性力作功相等 (3) 重力作功不相等 (4) 重力作功相等 25. 在一个没有重量,原来为l 的弹簧下面,悬挂一重量为P 的重物。此时,弹簧长度伸长 为原来的2倍。重量为2P 的附加重物必须悬挂在伸长了弹簧上的哪一点,方使重物离开弹簧两个点有相等的距离( 26. 假使满足胡克定律)b (a) 离上端l (b) 离上端l (c) 离上端l (d) 离上端l (e) 离上端l 27. 图中是5只弹簧的F-X 图线,从图中可见,哪只弹簧的倔强系数最大?b 物最重?b 29. 一个被压缩的弹簧,一端靠墙,一端放置一个木块,木块的质量分别如下: 1 kg , 2 kg , 3 kg , 4kg 压缩同样的距离X ,释放后木块离开弹簧时, (1) 哪块木块获得最大的动能e (a) 1 kg 的 (b) 2kg 的 (c) 3kg 的 (d) 4kg 的 (e) 都一样 (2) 哪块木块离开弹簧的速度最大?a (a) 1 kg 的 (b) 2kg 的 (a) (b) (C) (d) (e) 100 1 2 200 x 0 F 100 1 2 200 x 0 F 100 1 2 200 x 0 F 100 1 2 200 x 0 F 100 1 2 200 x F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一 第二章 2.4 章末优化总结

章末优化总结 解决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的常用方法1.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公式间的关系 2.常用解题方法 常用方法规律特点 一般公式法v=v0+at,x=v0t+ 1 2at 2,v2-v20=2ax 使用时应注意它们都是矢量,一般以v0方向为正方向,其余物理量与正方向相同者为正,与正方向相反者为负

平均速度法 v -=x t ,对任何性质的运动都适用; v -=1 2(v 0+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中间时刻速度法 v t 2 =v -=1 2(v 0+v ),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或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利用比例法求解 逆向思维法 把运动过程的“末态”作为“初态”的方法.例如,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可以看做反向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图象法 应用v -t 图象,可把复杂的物理问题转化为较为简单的数学问题解决,尤其是用图象定性分析,可避免繁杂的计算,快速求解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冲上固定的光滑斜面,斜面总长度为l ,到 达斜面最高点C 时速度恰好为零,如图.已知物体运动到距斜面底端3 4l 处的 B 点时,所用时间为t ,求物体从B 滑到 C 所用的时间. [解析] 法一:逆向思维法 物体向上匀减速冲上斜面 相当于向下匀加速滑下斜面 故x BC =at 2BC 2,x AC =a (t +t BC )22,又x BC =x AC 4 由以上三式解得t BC =t . 法二:基本公式法 因为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设物体从B 滑到C 所用的时间为t BC ,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得 v 20=2ax AC ① v 2B =v 2 0-2ax AB ② x AB =34 x AC 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v B =v 0 2 ④ 又v B =v 0-at ⑤ v B =at BC ⑥ 由④⑤⑥式解得t BC =t . 法三:比例法 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x 1∶x 2∶x 3∶…∶x n =1∶3∶5∶…∶(2n -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是质点的中,不能看作下1.列物体

)( 计算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的火车途中所用的时、A 间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相对地球的飞行、B 周期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C 比较两辆行驶中的车的快慢D、是正,确的中描系参关下2.列于考的述)( 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B 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或、C 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参考系 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D A为不动的 那个物体B的半圆弧3.如右图,某一物体 沿两个半径为R C ,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 C运动到由A 是 2 ( ) A、0,0 B、4 R向下, πR C、4πR向下、4R D、4R向下,2 πR

4.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后开始下落,若取 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最终落在地面时的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 A、80m,100m B、-80m,100m C、80m,100 m D、-90 m,180 m 5.下列关于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A、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间隔里的平均速度是相同的 B、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的物体在一段较短的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C、平均速度就是初末时刻瞬时速度的平均值 D、某物体在某段时间里的瞬时速度都为零,则该物体在这段时间内静止 是的确正,法说的度速加于关列下 6.( ) A、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也就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 3 C、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等于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 D、物体的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总是一致

人教版化学必修1:第一章 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萃取操作可在普通漏斗中完成 B.浓烧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稀盐酸冲洗 C.闻未知液体或气体的气味时,应该将试剂瓶口距离口鼻远一些,用手轻轻扇动 D.用容量瓶配制好一定浓度的某溶液后,将溶液保存在容量瓶中并贴上标签 解析:选C。萃取操作应在分液漏斗中完成,A错误;浓烧碱液沾到皮肤上应立即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硼酸溶液,盐酸有强腐蚀性,不能用稀盐酸冲洗,B错误;C选项中的做法能够防止中毒,正确;容量瓶只能用来配制一定浓度溶液,而不能用来保存溶液,D错误。 2.高一入学体检时,小明体检的血液化验单中,出现了如下图所示的体检指标。表示该体检指标的物理量是() A.溶解度B.物质的量浓度 C.质量分数D.摩尔质量 解析:选B。从单位可以看出该物理量为物质的量浓度。 3.现有①MgSO4②Ba(NO3)2③NaOH④CuCl2四种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即可鉴别出来,鉴别的先后顺序是() A.③④②①B.③④①② C.②①③④D.④③①② 解析:选D。观察溶液颜色判断出CuCl2溶液,与其反应能产生蓝色沉淀的为NaOH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剩下的为Ba(NO3)2溶液,故D正确。 4.下列事故或药品的处理正确的是() A.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B.当出现CO中毒时,应立即将中毒者抬到室外新鲜空气处 C.制取并收集氧气结束后,应立即停止加热 D.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槽,用水冲入下水道 解析:选B。A项,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然后涂上NaHCO3溶液,NaOH溶液为强碱,腐蚀皮肤;C项,收集氧气结束后应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防止倒吸;D项,应将含硫酸的废液倒入废液缸,不能直接排入下水道。 5.某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1,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 A表示,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 体积为V L的该气体所含有的分子数为X。则MX VN A 表示的是() A.以g为单位时V L该气体的质量 B.以g为单位时1 L该气体的质量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1)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 说明:本测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9小题,每小题3分,共57分.每小题至少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各选项中,所有物理量都是矢量的是() A.位移、时间、速度 B.速度、速率、加速度 C.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路程、时间、位移 答案:C 解析:矢量为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 2.(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考系必须是固定不动的物体 B.参考系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 C.地球很大,又因有自转,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不可视为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转体动作时,运动员不可视为质点 解析参考系是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人为选定作为参照的物体,参考系可以是不动的,也可以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A错误,B正确;地球的公转半径比地球半径大得多,在研究地球公转时,可将地球视为质点,C错误;但在研究跳水运动员身体转动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不可忽略,不能被视为质点,D正确. 答案BD 3. (多选题)下列运动情况,可能存在的是() A. 速度变化很大,但加速度很小 B. 速度变化方向为正,但加速度方向为负 C. 速度变化加快,但加速度减小 D.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解析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率,方向与速度变化方向一

致.加速度与速度变化没有必然联系,故此题选A、D. 答案AD 4.如图所示,F1赛车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的运动.F1赛车不仅加速快,而且有很强的制动特性,可以在1.9 s内从200 km/h减速到0,则其制动加速度大小约为() A.10 m/s2B.20 m/s2 C.30 m/s2D.40 m/s2 解析其制动加速度a=Δv Δt= 0-200× 1 3.6 1.9m/s 2≈-29.2 m/s2,即制动加速度的大小约为30 m/s2,C项正确. 答案 C 5. 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t图象如右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 0~t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1~t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 B. 在0~t2时间内火箭上升,t2~t3时间内火箭下落 C. t2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 D. t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 解析由图象可知,从0~t3时间内速度均为正,即运动方向不变,由图线斜率可知加速度,故A正确. 答案 A 6.在下述问题中,能够把研究对象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 B.用GPS确定打击海盗的“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 C.将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D.欣赏进行花样滑冰的运动员的优美动作 【答案】B 【解析】研究航天员翟志刚在太空出舱挥动国旗的动作时,若视为质点,则该问题无法进行研究,选项A错误;用GPS确定“武汉”舰在大海中的位置时,“武汉”舰自身的大小、形状对定位几乎没有影响,可以把“武汉”舰看成质点,选项B正确;硬币的形状与研究问题的关系非常密切,故硬币不能看成质点,选项C错误;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优美的动作被人欣赏,不能看做

第一章 综合检测题

第一章综合检测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sin2cos3tan4的值( ) A .小于0 B .大于0 C .等于0 D .不存在 [答案] A [解析] ∵π2<2<π,∴sin2>0,∵π2<3<π,∴cos3<0,∵π<4<3π 2,∴tan4>0,∴sin2cos3tan4<0. 2.若角600°的终边上有一点(-4,a ),则a 的值是( ) A .4 3 B .-4 3 C .±4 3 D. 3 [答案] B [解析] 由条件知,tan600°= a -4 , ∴a =-4tan600°=-4tan60°=-4 3. 3.(08·全国Ⅰ文)y =(sin x -cos x )2-1是( ) A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偶函数 B .最小正周期为2π的奇函数 C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偶函数 D .最小正周期为π的奇函数 [答案] D [解析] ∵y =(sin x -cos x )2-1=sin 2x -2sin x cos x +cos 2x -1=-sin2x , ∴函数y =(sin x -cos x )2-1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是奇函数. 4.函数y =sin ????2x -π3在区间??? ?-π 2,π的简图是( )

[答案] A [解析] x =0时,y <0,排除B 、D , x =π 6 时,y =0,排除C ,故选A. 5.为了得到函数y =cos ????2x +π 3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sin2x 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5π 12个长度单位 B .向右平移5π 12个长度单位 C .向左平移5π 6个长度单位 D .向右平移5π 6个长度单位 [答案] A [解析] y =cos(2x +π3)=sin(2x +π2+π 3) =sin(2x +5π6)=sin2(x +5π 12 ), 由y =sin2x 的图象得到y =cos(2x +π 3)的图象. 只需向左平移5π 12个长度单位就可以. 6.函数y =|sin x |的一个单调增区间是( ) A.????-π4,π4 B.???? π4,3π4 C.????π,3π 2 D.??? ?3π 2,2π [答案] C [解析] 画出函数y =|sin x |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函数图象知它的单调增区间为? ???k π,k π+π 2(k ∈Z ),所以当k =1时,得到y =|sin x |的一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36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答案正确)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这两句诗描述的运动的参考系分别是() A.竹排,流水 B.流水,青山 C.青山,河岸 D.河岸,竹排 2.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发看作质点 B.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C.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D.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时间10点整”,指的是时间,一节课是40min,指的是时刻 B.列车在上海站停了20min,指的是时间 C.在有些情况下,时间就是时刻,时刻就是时间 D.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4.短跑运动员在100m竞赛中,测得75m速度为9m/s,10s末到达终点时速度为10.2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 . 9 m/s B . 9.6 m/s C . 10 m/s D. 10.2 m/s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位移相同的质点,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 .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6.氢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m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地面时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A.80m,100m B.-80m,100m C.80m,100 m D.-90 m,180 m 7.如图所示为同一打点计时器在四条水平运动的纸带上打出的点,其中a , b间的平均速度最大的是哪一条? 8.以下关于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为0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必随之减小C.物体的加速度增加,其速度不一定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越快9.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D.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

第一章 综合检测试题(1)

第一章综合检测试题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共54分。1到10题每题3分,共30分。11到16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2019·长沙高一检测)下列关于纯合子与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纯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B.杂合子杂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C.纯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 D.杂合子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 2.(2019·湖北宜昌月考)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 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 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花 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 3.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杂交,子一代全为高茎豌豆,子二代出现高茎∶矮茎≈3∶1的性状分离比,下列与此无关的解释是() A.子一代中含有的控制矮茎的遗传因子没有表现出来 B.每个个体产生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 C.必须有足量的子二代个体 D.各种配子的活力及每个个体适应环境的能力相同 4.下列有关测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产生配子的数量 B.通过测交可以测定被测个体的遗传因子组成 C.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都能稳定遗传 D.通过测交得到的后代表现类型一定相同 5.(2019·山西新绛高一期中)实验室里,老师组织同学们自己动手完成“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小明在操作过程中不慎将甲桶内的1个D小球丢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丢失一个小球对本实验没有任何影响,继续实验 B.可以去掉乙桶内的一个D小球,确保甲、乙两桶内的小球数量比为1∶1,继续实验 C.将甲桶内的一个d小球改为D小球,继续实验 D.将甲桶内的一个d小球去掉,确保甲桶内D∶d为1∶1,继续实验 6.(2019·河北正定中学高一期中)假说—演绎法包括“观察实验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六个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提出问题是建立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的基础上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能产生数量相等的雌雄配子” C.测交实验的后代中有30株高茎豌豆和34株矮茎豌豆属于演绎推理

高中数学北师大选修1-2练习:第三章 推理与证明 章末优化总结

章末检测(三) 推理与证明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扇形的弧长为l ,半径为r ,类比三角形的面积公式:S =底×高 2,可推出扇形面积公 式S 扇等于( ) A.r 22 B.l 22 C.lr 2 D .不可类比 解析:由条件知S 扇=1 2lr . 答案:C 2.给出下列推理: ①由A ,B 为两个不同的定点,动点P 满足||P A |-|PB ||=2a <|AB |,得点P 的轨迹为双曲线; ②由a 1=1,a n =3n -1,求出S 1,S 2,S 3猜想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的表达式; ③由圆 x 2+y 2=r 2的面积为 πr 2,猜想出椭圆 x 2a 2+y 2 b 2 =1的面积为S =ab π; ④科学家利用鱼的沉浮原理制造潜艇. 其中是归纳推理的命题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解析:由题意知只有②是归纳推理. 答案:B 3.设f 0(x )=cos x ,f 1(x )=f 0′(x ),f 2(x )=f 1′(x ),…,f n +1(x )=f n ′(x )(n ∈N +),则f 2 011(x )=( ) A .sin x B .-sin x C .cos x D .-cos x 解析:由条件知f 0(x )=cos x , f 1(x )=-sin x , f 2(x )=-cos x ,f 3(x )=sin x ,f 4(x )=cos x ,…,故函数f (x )以4为周期循环出现,故f 2 011(x )=sin x . 答案:A 4.已知{}b n 为等比数列,b 5=2,则b 1·b 2·b 3·b 4·b 5·b 6·b 7·b 8·b 9=29.若{}a n 为等差数列,a 5=2,则{}a n 的类似结论为( )

第一章总结

Invitations to Linguistics 1.1 To give the barest of definition, language is a means of verbal communication. 1.3 Design Feature o Language 1.3.1 Arbitrariness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 forms of linguistic signs bear no natural relationship to their meaning. Arbitrary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nd of a morpheme and its meaning. Arbitrariness at the syntactic level,by syntax we refer to the ways that sentences are constructed according to the grammar of arrangement Arbitrariness and convention :the matter of convention is the link between a linguistic sign and its meaning. 1.3.2Duality By duality is meant the property of having two levels of structures,such that units of the primary level are composed of elements of the secondary level and each of the two levels has its own principles of organization. 1.3.3 Creativity By creativity we mean language is resourceful because of its duality and its recursiveness. 1.3.4 Displacement It means that human languages enable their users to symbolize object,events and concepts which are not present at the moment of

2019数学人教A版选修2-2优化练习:第二章 章末优化总结 Word版含解析

章末检测(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根据偶函数定义可推得“函数f (x )=x 2在R 上是偶函数”的推理过程是( ) A .归纳推理 B .类比推理 C .演绎推理 D .非以上答案 解析:根据演绎推理的定义知,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故选C. 答案:C 2.下面四个推理不是合情推理的是( ) A .由圆的性质类比推出球的有关性质 B .由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归纳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 C .某次考试张军的成绩是100分,由此推出全班同学的成绩都是100分 D .蛇、海龟、蜥蜴是用肺呼吸的,蛇、海龟、蜥蜴是爬行动物,所以所有的爬行动物都是用肺呼吸的 解析:A 是类比推理,B 、D 是归纳推理,C 不是合情推理. 答案:C 3.用三段论证明命题:“任何实数的平方大于0,因为a 是实数,所以a 2>0”,你认为这个推理( ) A .大前提错误 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 D .是正确的 解析:这个三段论推理的大前提是“任何实数的平方大于0”,小前提是“a 是实数”,结论是“a 2>0”.显然结论错误,原因是大前提错误. 答案:A 4.设n 为正整数,f (n )=1+12+13+…+1 n ,计算得 f (2)=32,f (4)>2,f (6)>52,f (8)>3,f (10)>7 2,观察上述结果,可推测出一般结论为( ) A .f (2n )=n +22 B .f (2n )>n +2 2 C .f (2n )≥n +2 2 D .f (n )>n 2 解析:观察所给不等式,不等式左边是f (2n ),右边是n +2 2,故选B. 答案:B

第1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检测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B.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C.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2.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A.水B.桥C.人D.地面 3.物体沿一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第一秒末的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B.物体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第一秒内的位移一定是5 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每一秒内的位移都是5 m D.物体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是5 m/s,则物体在经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5 m/s 4.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始终没有相遇),当规定向东为正方向时,它们的加速度分别为a甲=4 m/s2,a乙=-4 m/s2.下列对甲、乙两物体运动情况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B.甲、乙两物体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C.甲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一致,乙的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相反 D.甲、乙两物体的速度都有可能越来越大 5.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到达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1所示,那么在0~t0和t0~3t0两段时间内() 图1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且方向相反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且方向相反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 D.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 6.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 s内的初速度是2.6 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 A.0.46 m/s2B.0.37 m/s2 C.2.6 m/s2D.0.43 m/s2 7. 图2

第一章 章末总结及章末检测

第一章章末总结

学案 6 章末测试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一物体具有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初始加速度与初速度同向且不断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以后再反向逐渐增大较长一段时间,以下对物体可能的运动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减小的过程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加的过程速度增加 B .加速度减小的过程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加的过程速度减小 C .加速度减小到零以前物体向右运动,加速度开始反向增加物体就向左运动 D .速度减小到零以前物体向右运动,速度减小到零以后物体就向左运动 答案 BD 2.(2011·长春检测)A 与B 两个质点向同一方向运动,A 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B 做匀速直线运动.开始计时时,A 、B 位于同一位置,则当它们再次位于同一位置时( ) A .两质点速度相等 B .A 与B 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相等 C .A 的瞬时速度是B 的2倍 D .A 与B 的位移相等 答案 BCD 解析 由题意可知二者位移相同,所用的时间也相同,则平均速度相同,再由v =v A 2 = v B ,所以A 的瞬时速度是B 的2倍,选B 、C 、D . 3. (2011·福州模拟)利用速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结合,可以自动作出物体运动的图象.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的运动小车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1所示,由此可以知道( )

A .小车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 B .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约为0.8 m /s C .小车的最大位移是0.8 m D .小车做曲线运动 答案 AB 解析 由v -t 图象可以看出,小车的速度先增加,后减小,最大速度约为0.8 m /s ,故A 、B 正确.小车的位移为v -t 图象与t 轴所围的“面积”,x =84×0.1×1 m =8.4 m ,C 项错误,图线弯曲表明小车速度大小变化不均匀,但方向没有改变,不表示小车做曲线运动,故D 项错误. 4. (2011·牡丹江模拟)物体A 、B 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2所示,则( ) 图2 A .物体A 、 B 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B .物体A 、B 在0~4 s 内的位移相同 C .物体A 、B 在t =4 s 时的速度相同 D .物体A 的加速度比物体B 的加速度大 答案 C 解析 由图可知,两个图象都在时间轴上方,运动方向相同,A 选项错误;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与这段时间内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在0~4 s 内,B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显然比A 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大,即B 物体在0~4 s 内运动的位移比A 物体大,B 选项错误;在t =4 s 这个时刻,两个图线交于一点,表示两个物体的速度相等,C 选项正确;B 图线比A 图线斜率大,即B 物体的加速度大于A 物体的加速度,D 选项错误. 5.(2011·北京东城1月检测)小球从空中自由下落,与水平地面每一次相碰后反弹到空中某一高度,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3所示.若g =10 m /s 2,则( 图3 A .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的速度的大小为5 m /s B .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的大小为2 m /s C .小球是从5 m 高处自由下落的 D .小球反弹起的最大高度为0.45 m 答案 D 解析 由v -t 图象可知,小球第一次反弹后离开地面时的速度大小为3 m /s ,A 项错误;碰撞前后速度改变量Δv =v′-v =-3 m /s -5 m /s =-8 m /s ,B 项错误;由小球落地时的速度 v =5 m /s ,得小球下落高度h =v 2 2g =1.25 m ,C 项错误;由小球反弹速度v ′=-3 m /s ,得反 弹的最大高度h ′=v ′ 22g =0.45 m ,D 项正确. 6. (2011·鞍山质检)如图4所示为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若将该物体的运动过程用x -t 图象表示出来(其中x 为物体相对出发点的位移),则下列四幅图象描述正确的是( )

精品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章末优化总结优化练习

【最新】2019年高中数学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 入章末优化总结优化练习 章末检测(三)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z1=3+4i,z2=t+i,且z1·2是实数,则实数t 等于( ) A. B.4 3 C.-D.-3 4 解析:z1·2=(3+4i)(t-i)=(3t+4)+(4t-3)i.因为z1·2是实数,所以4t-3=0,所以t=.因此选A. 答案:A 2.已知f(x)=x2,i是虚数单位,则在复平面中复数对应的点在( )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解析:因为函数f(x)=x2,所以f(1+i)=(1+i)2,化简得f(1+i)=2i, 所以=====+i.根据复数的几何意义知,所对应的点的坐标

为(,),所以其对应的点在第一象限.故应选A. 答案:A 3.(2014·高考辽宁卷)设复数z 满足(z -2i)(2-i)=5,则z = ( ) A .2+3i B .2-3i C .3+2i D .3-2i 解析:由(z -2i)(2-i)=5得z =+2i =+2i =+2i =2+3i ,选 A. 答案:A 4.已知复数z =-+i ,则+|z|=( ) A .--i B .-+i C.+i D.-i 解析:因为z =-+i ,所以+|z|=--i +=-i. 答案:D 5.若z =cos θ+isin θ(i 为虚数单位),则使z2=-1的θ值可能是( ) A. B.π4 C. D. π2 解析:∵z2=cos 2θ+isin 2θ =-1,∴????? cos 2θ=-1,sin 2θ=0. ∴2θ=2k π+π(k ∈Z), ∴θ=k π+.令k =0知,D 正确. 答案:D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知识点总结A4 -终极版

第1页 共4页 第2页 共4页 Δ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液溶胶 如:AgI 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 固溶胶 如:烟水晶、有色玻璃、合金 2、Fe(OH)3胶体的制备、硅酸胶体的制备、碘化银胶体的制备 (1)Fe(OH)3胶体的制备 取一个干燥洁净的小烧杯,加入25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 3饱和溶液 ,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2)硅酸胶体的制备 在试管中加入3-5mL Na 2SiO 3溶液(饱和的Na 2SiO 3溶液按1:2或者1:3的体积比用蒸馏水稀释),滴入1-2滴酚酞溶液,再用胶头滴管逐滴加入稀盐酸,边加边振荡,至溶液红色变浅并接近消失。静置。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2SiO 3+2HCl=H 2SiO 3(胶体)+2NaCl (3)碘化银胶体的制备 在碘化钾稀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硝酸银溶液,边滴入边震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KI+AgNO 3=AgI (胶体)+KNO 3 思考:若上述(1)反应中,没有及时停止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若上述(2)(3)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 提示:(1)胶体聚沉,生成红褐色沉淀 (2)Na 2SiO 3+2HCl=H 2SiO 3↓+2NaCl 生成白色沉淀 (3) KI+AgNO 3=AgI↓+KNO 3 生成黄色沉淀 3、胶体的性质与应用 (2)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静电除尘);胶体都是呈电中性的,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胶粒不带电的不会发生电泳现象。【碘化银胶体和蛋白质胶体的胶体粒子所带的电荷的电性不同条件下是不相同的】 (3)聚沉的方法有三种:①加入电解质溶液 ②加入带相反电荷胶粒的胶体③加热或搅拌【胶体粒子不带电的胶体可以用第③方法聚沉】 (4)向氢氧化铁胶体中加入稀硫酸现象:产生红褐色沉淀,后红褐色沉淀溶解。原因:少量稀硫酸作为溶液使胶体聚沉,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过量的稀硫酸与氢氧化铁反应,使沉淀溶解。 (5)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 ①盐卤点豆腐 ②明矾净水 ③FeCl 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 ④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 ⑤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 ⑥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⑦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4、胶体的提纯净化 :利用渗析的方法,将胶体中的杂质离子或小分子除去。 四、离子反应 1、电离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2、电离方程式书写——“三句话” ①强酸、强碱、盐用等号一步到位 ②一元弱酸、所有弱碱用可逆符号一步到位 ③多远弱酸多可逆符号分步电离 例:①H 2SO 4 = 2H + + SO 42- NaOH= Na ++OH - Ca(OH)2= Ca 2++2OH - BaCl 2 = Ba 2+ + 2Cl - BaSO 4 = Ba 2+ + SO 4 2- NaHSO 4 == Na + + H + +SO 42-(在水溶液中) NaHCO 3 == Na + + HCO 3- ②HClO H + + ClO - Cu(OH)2 Cu 2++2OH - ③H 2CO 3 H + +HCO 3- HCO 3- H + +CO 32- 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碱盐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 注意:(1) HCO 3-、OH -、SO 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测试1及答案

《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20分 一、不定项选择题(4×15=60分,选对不全得2分) 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 B.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C.凡轻小的物体,皆可看作质点 D.如果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属于无关或次要因素时,即可把物体看作质点 2.某一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于运动过程中的任意ls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比这l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比这l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ls末的速度大3m/s D. 物体在这ls末的速度一定比前ls初的速度大6m/s 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s初的速度是6m/s,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10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 A.2m/s2 B.4 m/s2 C-4 m/s2 D.-8 m/s2 4.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B. 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5m/s,则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C. 物体在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其中每1s内的位移一定是5m D. 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 5、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s、2s、3s,则这三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之比应为() A. 1:2:3 B. 1:3:6 C. 1:4:9 D. 1:8:27 6.汽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1s速度达到3m/s,则() A.在这1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3m/s B.在这1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m/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