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经济的发展历程.

台湾经济的发展历程.
台湾经济的发展历程.

台湾经济的发展历程台湾经济的发展历程大纲一、光复后的台湾经济与经济恢复 1.金融政策 2.土地改革运动 3.进口替代战略二、台湾经济的起飞三、台湾的产业结构调整 1.政策层面 2.机构设置层面四、台湾经济的转型升级 1.高科技代工比例不断提高,与欧美建立起紧密的经济联系 2.产业布局以资讯和半导体硬件加工制造为主 3.高科技产业逐步走向成熟期,海外分工生产的势头将不断加强知识点汇总概念 C01:高利率政策 CO2:财政紧缩政策 CO3:内向型与外向型发展模式 C04:资本密集与技术密集型产业原理和观点 K01:光复后的台湾经济陷入停滞状态,为了恢复台湾经济,台湾当局从金融政策改革、土地改革运动和进口替代战略三个方面采取了措施 K02:自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经济从进口替代为主的内向型发展模式开始转向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发展模式 K03: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台湾当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将发展的重点从资本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K04:台湾是转型较为成功的经济体之一,高科技产业快速发展,提高了台湾经济的国际化程度。但其弱点在于自身研发力量薄弱、缺乏自有的国际级品牌和高科技人才,若不能尽快改变现状,则很快会达到发展极限正文一、光复后的台湾经济与经济恢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为了对日作战,对台湾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战争导致台湾工业生产设施、农田水利设施、城市建筑等几成一片瓦砾,经济陷入停滞状态,生活物资十分匮乏,甚至连粮油等食品也不能正常供应,商家囤积居奇。因此,光复后的台湾很快就面临着通货膨胀的困境,对于南京国民政府来说,如何尽快平抑通货膨胀、恢复和发展经济便成为相当紧迫的问题。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台湾经济,国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金融政策(1)货币体制改革 u 建立独立的货币体系 1945年12月17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公布了《财政部派员监理台湾银行发行新台币办法》,规定由台湾银行发行新台币,作为台湾地区通行的法币(法定货币)。在当时内地法币极度贬值的情况下,阻止了法币进入台湾,使金融体制与岛内经济的恢复发展统一起来,对台湾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u 制定币制改革到了1949年,为遏制通货膨胀的发展势头,台湾当局出台“币制改革方案”,规定了新旧台币的兑换率为旧台币四万元折合新台币一元,新台币与美元挂钩,兑换率为新台币五元折合美金一元;最高发行额为2亿元。这次币制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物价上涨趋势,促成了金融市场的基本稳定和台湾经济的

恢复和发展。(2)高利率政策为减轻通货压力,吸收游资,1950年3月,台湾当局颁布了《优利定期存款办法》,规定金额不低于新台币300元、存储期限不少于一个月的定期存款,其利率为月息0.7%,按复利计算,年息高达12.5%,高于当时的通货膨胀率。该办法出台后,物价很快便得到了有效控制。之后一段时期内,台湾政府根据物价波动的情况曾数度调节利率水平。1953年4月,台湾银行开始办理一年期优利存款,名义年利率为42.6%,实际年利率为33.8%。

(3)财政紧缩政策 u 改革税制 1945年12月26日,经国民政府行政院核准,台湾明令废除苛捐杂税12种。此外,还提高了部分税种的起征点,营业税税率从3%降为0.6%。 u 压缩政府财政支出具体的措施包括:进行行政改革,简化机构,裁减冗员,节省财政支出等。通过上述措施的多管齐下运作,台湾经济逐步呈稳定发展态势,通货膨胀率和物价上涨幅度均渐趋和缓。1949年物价上涨30倍,1950年减为3倍,1952年后更受控制,1961年仅为2倍,台湾当局通过12年的努力,终于使通货膨胀这一难题得到破解。——2.土地改革运动在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台湾人口较为密集,土地问题尖锐。拥有土地5甲(台湾的面积计算单位,相当于9699平方米)以上的地主,只占农户总数的4.5%,却拥有全台私有土地的30%以上。光复以后,这种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演愈烈。因此,全台湾社会矛盾尖锐,农业生产极度衰落。1949年为121万余吨,仅及最高年产量的86%。为解决生存危机,台湾当局决定着手进行土地改革。台湾的第一次土地改革,时间从1949年到1953年,其方式采用“和平渐进”,目标为“耕者有其田”,分为三个步骤:(1)第一步,三七五减租阶段(地租一律不超过主要作物产品全年收获总量的37、5%)这一阶段以1949年1月《台湾省私有耕地租用办法》的公布为序幕,4月正式推行,9月告一段落,历时不到一年。(2)第二步,实施公地放领为实现“耕者有其田”,台湾当局决定将公地——接管日据时期各级政府公有及日本人私有之土地,进行放领给农民,以废除租佃制度。(3)第三步,实现耕者有其田这是土地改革的重点和最终目标。继三七五减租和公地放领之后,台湾当局即着手实施这项计划。1952年5月,台湾当局制定《实施耕者有其田条例草案》并于次年元月颁行。规定凡地主之水田超过五甲的,由政府征购,然后再转售给现耕农民进行分配,农民在10年内分20期以实物或同年期的实物债券平均缴清地价款。(4)第四步,土地资本转向工商资本台湾当局成立了四大公司,用股票出售的

方式从地主手中收购了大量的货币,从而实现了土地资本向工商资本的转化。光复后台湾当局进行的一系列土地改革措施瓦解了农村落后的封建土地制度,有效地缓和了社会矛盾,加速了全省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据统计,台湾农业从1953——1968年,出现了历史上少见的长达十六年的持续增长,每年平均增长率达5.2%。不仅保障了台湾的粮食供应,而且为台湾的工业化提供了最初的资本积累来源。可以说,台湾土地改革也是以孙中山“平均地权”思想为指导的一次经济自由化的过程,把生产力从旧的生产关系和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为台湾经济的起飞奠定了基础。——3.进口替代战略为进一步推进经济的发展,台湾当局于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期四年计划。为了节约外汇和保护发展岛内劳动密集型产业,台湾当局提出了进口替代发展战略,并规划了具体实施办法。(1)复式汇率为维持国际收支平衡,充分利用外汇,稳定物价,台湾当局在对外贸易上采用复式汇率。对于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及若干生活必需品

的进口,实行优惠汇率;对于利润优厚的出口商品,如米、稻、茶等采用一般汇率,其它出口则采用较优厚的汇率或减少结汇证书的发给金额。借此维持出口,限制进口。(2)进口管制政策为节省外汇,1955年2月,台湾当局根据《进出口货币分类审核及管理办法》,将进口的商品划分为三类:准许进口、管制进口与禁止进口。其中准许进口的项目仅有4%,在准许进口的项目中有41项产品的关税高达151%至165%。(3)限制设厂为避免岛内各业之间的盲目竞争,防止有限资源低效使用,从1953年开始,台湾当局颁布《工厂设厂标准》等法令,主要针对当时市场已经饱和的行业,规定停止新厂设立与旧厂扩充,以避免重复竞争。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极大地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主要表现在:一,工业化水平提高。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后,台湾经济发展进程加快,工业化程度大为提高,经济增长率稳步上升。1953-1962年间,工业生产总值以年均11.7%的速度增长,前后增加近两倍。1962年人均国民收入达300美元,比1952年增长40%。工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52年的15.4%提高到1962年的21.9%。二,建立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在进口替代时期,台湾的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又以运输工具制造部门增长最为迅速,年均增长率49.3%,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二、台湾经济的起飞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岛内市场的饱和,台湾经济从进口

替代为主的内向型发展模式开始转向以出口导向为主的外向型发展模式。首先,就外部环境而言,进入20世纪60年代,世界产业结构开始出现大调整。发达国家,由于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开始将劳动密集型的“夕阳工业”纷纷转移到发展中经济体。而当时国际原材料价格比较低廉,世界经济整体上进入了一个增长繁荣期,也有利于加工出口工业的发展。其次,就台湾内部情况而言,经过20世纪50年代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台湾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63年,台湾的工业在国民生产净值中所占比重首次超过农业,达28.1%,而农业比重则下降至26.7%。最后,随着市场的饱和,岛内出现失业率上升、国际收支失衡等现象,基于此,台湾当局从内向型进口替代转为新的外向型出口导向战略,推动了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在经历20世纪60年代经济的快速发展阶段后,进入70年代台湾经济经过长期积累、在有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下,迅速进入起飞阶段,为台湾步入世界发达经济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台湾的统计资料分析,1970年,台湾的农业、工业与服务业产值结构比例分别为15.47%、36.83%、47.70%,就业结构比例为36.73%、27.93%、35.34%,与其相应的劳动生产率分别为0.42%、1.32%、1.35%。到1979年,上述比例均出现显著变化,农业、工业与服务业产值结构分别为8.55%、45.34%、46.11%,就业比例分别为21.46%、41.61%、36.93%,而劳动生产率则为0.40%、1.10%和1.25%,10年间经济增长率平均达到10.74%,表明此一时期,台湾的经济增长无论从实际成效还是从结构转化方面

看,均取得较为顺利的发展。三、台湾的产业结构调整但是,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经济亦面临着新的发展环境以及石油危机的直接冲击。劳动力成本上升、台币升值、储蓄率下降、所得分配恶化等问题相继出现,影响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起,为巩固经济发展的基础,进一步摆脱对进口原材料以及半制成品、核心零部件的依赖,台湾当局在蒋经国的主导下,进行了著名的“十项建设”以及后续的“十二项建设”,推动了台湾经济结构的提升,不仅使台湾顺利摆脱经济发展困境、实现产业升级,同时也使国民所得(国民收入)取得大幅度提升。为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起,台湾当局以促进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为目标,将发展的重点从资本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为此,从政策及机构设置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1.政策层面从政策层面看,台湾当局一方面实施“发展策略性工业方案”,先后将“纺织、石化、电子、钢铁、机械”五大工业部门定为策略性工

业而予以重点发展,但随着重化工业逐步成熟以及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台湾当局重新将策略性工业确定为“电子电机、资讯、机械、汽车”这四项,之后又将生物科技列入其中;为推动上述列入策略性工业部门的发展,政府给予低息贷款、投资抵减、新办企业5年免税、进口相关设备关税减半征收等优惠措施,以期增加产品附加值、增强竞争力,同时通过这些具有高度产业关联性的工业带动经济结构的升级;在政府政策的扶植下,1983年台湾策略性工业(32.86%)较一般制造业增长率(14.1%)高一倍以上。另一方面,针对岛内企业数量众多(1984年台湾中小企业家数为50324家,占企业总数的98%)、规模偏小、技术管理水平不高的情况,台湾当局于1983年制定《建立中心卫星工厂制度方案》,大力推行“中心卫星工厂制度”,规定中心工厂(实现最终装配或提供基本原材料的大规模厂商)必须对卫星工厂(零部件制造厂商)参与投资,以便有效掌握卫星工厂所提供的零部件质量、价格和供应,从而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促进整体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政府则对这一生产模式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人员培训补助、避免重复课税(采购原材料单一计税)、提高会展津贴等。在台湾当局的鼓励下,台湾先后建立了41家中心卫星工厂体系,参与企业达800多家。 2.机构设置层面从机构设置层面看,为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台湾当局先后设立工业技术研究院、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和中心企业辅导小组等机构。工业技术研究院成立于1973年,为财团法人机构,由政府拨款、部门捐助和收取服务费用构成研究经费来源,从事应用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与成果推广,下设资讯与通讯、电子与光电、机械与系统、材料与化工、生医与医材、绿能与环境6个研究所,主要从事台湾当局的重点科技开发计划。新竹科学工业园区成立于1980年9月,距台北市70公里,与台湾交通大学、台湾清华大学、中原大学、中正理工学院、工业技术研究院、“交通部”电讯研究所临近,主要是为建立岛内的科技工业基地、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设立的;自1980年10月“王安电脑公司”入园以来,至1986年6月已

有64家厂商进驻,主要以电脑、电讯器材和半导体企业为主;台湾当局在信贷、税收和进出口结汇方面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目前,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已成为举世闻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对于提升台湾产业结构、促进工业技术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辅导工作小组成立于民国五十五年(1966

年),1968年改组为中小企业辅导处,是台湾“经济部”根据《辅导中小企业方案》而设立的,以对中

小企业进行为期2年的辅导(后根据情况而延长),辅导内容主要分为5个方面,包括委托部分技术咨询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等进行具体辅导、举办观摩会进行经验交流、充实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免费提供经营手册与信息服务、协调上中下游企业的合作等。在台湾当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台湾经济一直保持着较高增长率,产业升级绩效亦非常明显。自1979年起,台湾GDP 首次超过1万亿元新台币,1983年即超过2万亿元新台币,1987年又超过3万亿元新台币,20年间增加10倍多。从台湾人均GDP看,1970年人均GDP不到400美元,1980年即到达2269美元,1989年更达到7518美元,迅速跻身于中等发达经济体的行列。四、台湾经济的转型升级台湾是转型较为成功的经济体之一,也是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影响相对较小的地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至90年代以前,台湾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建立起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外向型(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成为举世瞩目的“亚洲四小龙”之一。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逐步从以劳动密集型产品输出为主的经济形态,向以高科技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转型。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台湾的这一转型相较于其他经济体更为成功。目前台湾的资讯、电子产业在全球经济中已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而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链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台湾经济的成功转型,已直接、间接地对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祖国大陆经济产生各方面的影响,其中既包括了对外贸易和投资,也包括了产业结构的转型等。 1991年,台湾在“六年建设计划”中确立通讯、资讯、消费性电子、半导体等十大新兴工业,作为未来台湾工业的发展方向。之后,岛内高科技产业已获得长足的进步。到1997年,十大新兴工业产值已达到527亿美元,较1992年上升近一倍;占制造业产值和出口比重也分别上升至24%和35%左右。20世纪90年代中期,资讯和半导体工业产值分居世界第三、五位,扫描仪、笔记本电脑等十一项产品产值居世界第一。以资讯工业和半导体工业为龙头的新兴科技产业体系已经形成,并逐步取代传统产业体系,成为台湾制造业的核心和出口的主力。 1.高科技代工比例不断提高,与欧美建立起紧密的经济联系台湾高科技产业利用自身制造技术较高、生产成本较低、中小企业众多的特点,选择了一条为国际大企业代工生产的独特发展道路。1997年,资讯和半导体工业的代工产值比重分别高达73%和55.2%,世界前五大电脑品牌企业在台湾均有相当高的采购量。今后,随着国际大企业采取全球运筹式管理体系(Global

Logistic,即将制造、库存、销售等下游环节外移海外厂商,自己仅负责研发等上游环节)的加强,台湾厂商将进一步被纳入国际大企业的全球供应链体系,代工比例还会升高。以代工为主的生产方式,一方面推动了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出口导向,使资讯工业在短期内跃居台湾第一大出口产业;另一方面,也使台湾形成对欧美日市场与技术的高度依赖。此后台湾资讯、通讯工业出口欧美国家的比例在六成以上,半导体海外代工业务也主要来自美国。关键设备与零部件的进口更是高度集中于欧美与日本,占九成以上。为取得关键技术,台湾每年需向欧美和日本付出巨额的专利费用。 2.产业布局以资讯和半导体硬件加工制造为主台湾高科技产业主要集中于资讯和半导体两大行业。1997年两者分别占十大新兴工业产值和出口值的五成和七成五以上,其中又以硬件生产为绝对主力,软件开发和半导体设计业则十分薄弱。为了避免潜在风险、推动科技产业向多元化发展,在那之后,台湾当局进一步培养和发展软件、生物技术、无线通讯、航太等科技产业,尤其在生物科技工业方面,台湾当局在5年内投入了400亿元新台币加以大力发展。在总体上,资讯、半导体产业还处于上升势头,尤其半导体产业的大型投资案仍然旺盛,这种产业布局短期内仍然难以改变。 3.高科技产业逐步走向成熟期,海外分工生产的势头将不断加强当时台湾资讯等高科技产业已基本走过高速成长期,逐步进入成熟期。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追随国际大企业的全球行销策略、强化代工地位和利用海外人才资源,台湾高科技产业开始加强在海外的投资步伐。1995年到1998年,资讯工业海外生产值比重由28%迅速提高到42.7%,前十大资讯产品绝大部分都在海外设立了生产基地。当时,除了笔记本电脑和影像扫描器尚未外移外,桌上型电脑、监视器、键盘等产品的海外生产均已超过岛内。从海外投资布局看,当时半导体工业及资讯工业的高价产品主要投资于北美及欧洲地区,资讯工业的下游和低价产品则主要投向东亚低工资地区;在那之后,随着岛内生产成本的不断提高,其海外投资的重点地区将逐步移向邻近低工资国家和地区。高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岛内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促进了产品出口,提高了台湾经济的国际化程度,对台湾抵御亚洲金融风暴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需要指出的是,台湾高科技产业的弱点在于自身研发力量薄弱、缺乏自有的国际级品牌和高科技人才。作为台湾科技产业主体的中小企业,虽然具有经营灵活、交货及时的优点,但在科技研发、市场开拓和

品牌建立上则存在先天的弱点。台积电(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董事长、“台湾半导体教父”张忠谋认为,台湾还远未进入真正最尖端的科技产业。美国麦肯锡公司也指出,台湾科技产业如果不能改变目前依靠模仿和代工的现状,很快将达到发展的极限。返回顶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