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

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
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

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助学金等等)

整个文件有点长大家应该感兴趣。

浙江大学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深入实施人才强国和自主创新战略,促进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根据教育部的指示精神,结合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改革研究生培养机制,就是要进一步统筹和优化配置学校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资源,完

善研究生资助体系,激发学校、学院、学科的内在积极性,构建起研究生导师、研究生

和培养环境三者和谐发展、协同创新的制度结构,形成有利于激发研究生创新热情和创

新实践的培养机制和资助机制,建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在研究生培养中

,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通过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以导师负主责的研究生培养机制、以创新为目标

的研究生奖助体系,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促进我校研究生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方案的设计要遵循下列原则:一是导师主导的原则,即充分考虑研

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责任和权益;二是科研导向原则,即充分发挥研究生教育在

创新人才培养与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三是分类指导的原则,即在遵循研究生

教育的共同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各个学科发展的特殊规律;四是分层管理原则,即在

学校制订总体改革方案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院的创造性,制定各个学院的实施细则;五

是稳步推进的原则,即充分考虑政策的可操作性、导师的承受能力,使改革进程平稳推进。

二、研究生培养体系

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落脚点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因此,改革现有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使之更好地适应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研究生学制

为进一步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实行学分制的基础上继续推行弹性学制。硕

士研究生实行以2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博士研究生实行以3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3~4年。直接攻博研究生实行以5年为基础的弹性学制,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提前攻博研究生在校学习年限一般为5~6年。各学院自主确定各学科的学制,并根据所确定的学制制定培养方案。

(二)研究生招生

1.改革的基本思路

研究生招生指标的分配要紧紧围绕提高学校学术竞争力,与学院(实体交叉平台)的科

研经费、研究成果紧密挂钩;招生指标更多地向培养质量高、研究水平高的导师倾斜,

向国家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和我校重点学科专业倾斜,向重点课题和重大成果产出的学

科与团队倾斜;要明确导师的资助责任和相关权益。同时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

坚持导向性,又要关注学科差异和学生利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生更多、更高水平

的创新成果。

2.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机制

(1)博士生招生指标配置:按研究经费、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博士生指标分类切块到学院(平台)

A.以学院(实体交叉平台)为单位,其研究经费、研究成果2项作为指标分配的基本因素,进行加权计算,得出各个学院(实体交叉平台)的指标数,而招生基数、导师规模、

生源状况等不再作为计算因子。

B.要引导学院既重视经费总量,又重视重大项目的争取;既重视SCI/EI或文科一级期刊

论文等总量,更关注TOP期刊、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或文科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统计经费和成果时将重大项目、TOP期刊、高影响因子期刊或文科权威期刊成绩等单列。

C.由于各学科之间的差异性,在考虑经费和成果的影响因子权重上,以前3年各大类学院平均总指标为基数,切块分成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农学、医药六大类,类内分别

计算,各定不同的因素和权重。

D.改革将分步实施,第一年科研成果和研究经费的权重以不引起指标的剧烈波动为原则

,今后将逐步调整。

(2)硕士生招生指标配置:在原有分配方法基础上,提高研究经费、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的权重。硕士生招生指标切块到学院(平台)

A.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分配进一步向学科(学院)的实力(包括科研、导师与学科、

学科交叉等)倾斜,特别是将经费和成果所占比例提高2-5个百分点,进一步降低招生基数所占比例,使招生资源的分配更趋合理,更具导向性。

B.硕士研究生指标配置,既考虑到各学院本科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又关注研究生的

培养数量和成果。教务处、研究生院分别切块70%和30%的免试指标,各自按照不同的办法分配到学院。

(3)按导师的资助力度配置招生名额到导师,按考生的综合素质确定录取与否

A.建立导师资助制。导师招收研究生原则上要提供一定的资助经费。

B.改革指导教师的资格认定制度。有项目、有经费的讲师、副教授,经一定的程序审定

,也可有资格分别作为硕士生、博士生指导教师。

C.坚持导师主导的学科复试小组集体决策制,在复试、录取的全过程中坚持导师提议、

集体决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指导教师具有录取与否的决定权。

D.配套相关约束条件。研究生导师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3人,博士研究生一般不超过2人,包括免试生、直博生、提前攻博生等。

招生名额的分配要考虑以往培养研究生的质量,要向培养出高质量研究生的导师倾斜。

对引进人才、重点学科、学科交叉平台、国防研究院等,在安排招生名额时学校和相关

学院共同给予支持。

学校向各学院下达当次招生指标数量的同时公布各学院基本助学金的等级和比例,待学

院正式确定录取名单后下达各学院岗位助学金中的学校配套部分。

(三)研究生培养方案

1.明确目标定位,实施分类培养,提高整体质量

研究生教育的多样化发展需要建立多元的研究生质量观。要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在课

程设置、培养过程、学位授予、质量评估等方面建立不同标准,各学科在切合实际的标

准框架内进行高质量、严要求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要区分学术型硕士和职业型硕士两种

不同类型的研究生,根据分类指导的原则,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生制订不同的方案。2.开阔国际视野,培育国际竞争力,加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

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研究生是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然要求。为此

,全校应确立国际化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有效吸引国际知名高校学生来我校攻读研究生

学位,加强与国外一流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力度。鼓励培养条件成熟的学院和学科在

国外建立研究生教学点,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扩大浙江大学的国际影响力。

建设国际化的研究生课程与教学体系,在课程设置、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教材建设等方面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要求相适应。

努力营造研究生教育国际化培养环境,通过联合培养、互认学分、研究生互访和短期交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方式建立实质性的国际合作,鼓励研究生参与高水平国际竞争。

实现学术要求的国际化。坚持鼓励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在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的导向。研究生院将建立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考核指标,从研究生教育政策、业绩点分配和资金上给真正有志于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学院和学科予以支持。

3.注重特色培养,建立培养特区,确立交叉学科培养导向

要在制订培养方案过程中开辟“培养特区”,在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培养环节、论文答辩、出口标准等环节中建立有利于优秀研究生成长和获得大成果的培养环境。

鼓励设置交叉学科的研究方向,鼓励建设交叉学科的研究团队,鼓励探索交叉学科的出口标准。

4.强化考核管理,建立健全淘汰机制

完善课程考核与评估体系,建立研究生核心课程考试制度(包括博士生资格考试),建立研究生核心课程及教师竞争上岗、滚动建设、科学评估制度,强化课程教学在硕士生培养过程的作用。

在课程教学、中期考核、开题报告、预答辩、学籍管理等多个环节中引入淘汰制,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研究生的申诉途径,使研究生进退有序,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

(四)研究生培养专项基金

为了加强研究生国际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社会活动、营造良好校园氛围,同时满足我校部分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及引进人才培养研究生的需要,设立若干专项基金。专项基金主要包括:

1.研究生国际交流基金。主要用于研究生联合培养、公派留学、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研究生参加短期国际交流等的资助。该项基金由研究生经导师推荐向学校申请。每年1500万元。

2.研究生教育扶植基金。用于支持我校部分基础学科、新兴学科、青年导师及引进人才培养研究生的需要。该项基金由研究生导师经学院推荐向学校申请。每年600万元。3.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基金。用于支持交叉平台跨学科培养研究生的需要。该项基金由交叉学科导师经学院推荐向学校申请。

4. 研究生素质拓展基金。主要用于研究生开展群众组织活动、党团活动、社团活动、科技文化活动等。该项基金由研工部按一定程序分配到各学院。按每位研究生每年40元的标准划拨。

三、研究生奖助体系

为了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促进创新成果的涌现,学校设立“浙江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研究生创新基金主要用于对研究生的奖励和资助。学校、学院、导师都要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增加经费投入,使资助研究生的资金总额度和受资助研究生的比例高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前。在经费总量增加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和合理配置资源,建立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以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帮助经济困难的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奖助学金依据研究生的学业基础、培养潜质、综合表现及经济条件进行分配。

新的研究生奖助体系由优秀奖学金、助学金(基本助学金、岗位助学金)、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四个部分组成。

(一)研究生优秀奖学金

研究生优秀奖学金包括竺可桢奖学金和专项奖学金。竺可桢奖学金是我校研究生最高荣

誉的奖项;专项奖学金是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为支持我校研究生教育,激励我校研究

生奋发学习而出资设立的奖学金。专项奖学金面向全校研究生,奖励对象、额度、比例

均按照所签订的协议执行。(二)研究生助学金

研究生助学金面向非在职研究生(不包括七年制、八年制、ZDM临床医学研究生以及JM、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除“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研究生外,所有在职研究生均不享

受研究生助学金。

研究生助学金分为基本助学金、岗位助学金两类。

1.助学金的经费来源

研究生助学金由学校、学院、导师共同筹资,来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提供的基本助学金。

(2)学校提供的助教经费。主要用于为本科生教学设立的岗位(含少量研究生公共课)(3)研究生导师提供的助研经费。导师的资助体现分类指导的原则,资助类别按照授予

学位的学科门类分为以下三类:

Ⅰ类:哲学、文学、历史学、教育学;

Ⅱ类:经济学、法学、管理学、理学、农学、医药学(除临床医学外);

Ⅲ类:工学、临床医学。

详细的导师出资标准见表1。

导师招收“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由学校在研究生教

育扶植基金中列支。

表1 研究生导师出资标准

培养层次资助类别第一名

(元/生·年)第二名

(元/生·年)第三名

(元/生·年)

硕士生Ⅰ类300 600 900

Ⅱ类800 1600 2400

Ⅲ类1200 2400 3600

博士生Ⅰ类1200 2400 3600

Ⅱ类3000 6000 9000

Ⅲ类4800 9600 14400

注:①表中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分别指导师当年录取的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非在职研究生。②如果特殊情况下需要招收第四或以上名研究生,其资助金额在第三名

的基础上加倍,但每名导师当年招收的研究生最多不超过5名。③该表格为学校测算各学院导师资助总金额的依据,是各学院制定实施细则的参考标准。

(4)学校提供的兼职辅导员的经费。

(5)学校每年为校机关和直属单位设立的助管专项经费。

(6)改革后拨给学院的研究生培养经费,学校按原先标准的二分之一下拨,另二分之一

用于研究生助学金的设置。

(7)学校和学院按照“保持存量、扩大增量”的原则所投入的其他研究生教育经费。2.基本助学金

基本助学金用于资助培养费。基本助学金的标准及比例见表2。

研究生基本助学金的等级在面试时确定。因违反校纪而受处分者,学校可以取消其基本

助学金。破格录取的研究生不享受基本助学金。

表2 基本助学金的标准与比例

类别等级额度比例(%)备注

硕士生一等全额培养费40

硕士生的培养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0000元,农学类专业为每人每年5000元。

二等半额培养费50

博士生一等全额培养费80

博士生的培养费标准为每人每年12000元人民币,农学类专业为6000元。

二等半额培养费20

3.岗位助学金

岗位助学金是研究生通过学业外劳动——兼做研究生“三助”工作(助教、助研、助管

)而获得的岗位酬金。岗位助学金用于资助研究生在学期间的生活费等。岗位助学金实

行动态管理。

(1)助教。资助标准为每个月800元,一年发10个月。学校每年为研究生设立375个助教岗位。助教岗位向开设公共基础课任务比较重的学院倾斜。

(2)助管。包括学校设立的思政助管和其他类型的助管、

各单位及各学院自行设立的助管岗位。学校每年为研究生设立约220个固定助管岗位及若干临时助管岗位。固定助管岗位资助标准为每个月720元,一年发10个月。临时助管岗位的资助标准为每小时15元,根据实际工作时间发放。研究生思政助管岗位按照学校核定的编制数分配至各学院。其他助管岗位的分配向人文学科研究生倾斜。各单位、各学院

可另行设立助管岗位,所需资金从发展基金中开支。

(3)助研。助研岗位助学金由导师资助经费和学校配套经费两部分组成。学校根据表3 所列的助研岗位助学金的标准与比例计算各学院的助研助学金总量。各学院具体的资助

标准和比例由各学院在《浙江大学研究生助学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自行确定,导师的

资助经费原则上应该在当年全部用于所招收的研究生。为了体现学科差异,助研的设岗

率按学科门类分类的Ⅲ类、Ⅱ类、Ⅰ类依次以10%的幅度递减。

表3 研究生助研的参考标准与比例

类别等级额度比例(%)

硕士生一等9600 10

二等8400 30

三等7200 Ⅰ类30,Ⅱ类40,Ⅲ类50

博士生特等注②注②

一等18000 10

二等14400 30

三等12000 Ⅰ类40,Ⅱ类50,Ⅲ类60

注:①该表格为学校资助研究生助研总金额的测算依据和考核依据,各学院可以根据学

科特点制定实施细则。②博士生的特等助学金获得者为列入争创优秀博士论文及卓越计

划的博士生,可以与其他类别的助学金兼得。③上述标准为学校核算经费的标准。

4.助学金的有关说明

(1)直博生按照博士生的身份参加评定。直博生、提前攻博研究生和硕士免试生的基本助学金一般评定为一等,个别推免生比例比较高的学院部分学生也可以评定为二等。(2)助学金的资助年限按照各学院确定的学制时间资助,其中学校资助部分,硕士研究生的资助时间一般不超过2.5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资助时间不超过3年,博士研究生的资助时间不超过3.5年,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资助时间不超过5年(进入“卓越计划”和争创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的博士研究生例外)。

(3)“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研究生均享受一等基本助学金,

指标由学校额外分配。“高层次人才强军计划”研究生不享受岗位助学金,“少数民族

骨干计划”研究生与其他非在职研究生一起参与岗位助学金的评定。

5.助学金的发放办法

基本助学金在研究生招生面试时提出申请并予以确定。

助教和助管岗位的申请在每年9月和3月进行,津贴由设岗单位考核发放。

助研岗位的申请在每年9月份进行,津贴由导师考核发放。为了体现导师资助制,该助学金的拨款与发放办法如下:

(1)学校为学院及每一个导师设立研究生培养经费帐户(以

下简称学院帐户、导师帐户)。

(2)导师在录取研究生之前将其招收的研究生所需的学制

年限内的全部资助经费一次性划入导师帐户;学校按照当年的招生数,根据上述助研助

学金的标准和比例将学校配套部分的经费拨至各学院帐户。

(3)研究生向导师提出助研助学金申请,申请表经导师签字和学院同意(盖章),由学

院汇总后交到计财处,计财处据此将资助经费按月划入学生的个人银行卡中。

(三)助学贷款的管理

助学贷款是帮助研究生完成学业的重要资助渠道之一。随着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深入

,助学贷款机制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于助学贷款目前存在的问题,今后应重点

抓好以下几个环节:加强与主办银行的沟通和协调,扩大贷款面,提高贷款强度;加强

研究生的诚信教育;协助主办银行做好研究生个人信用的管理。

(四)研究生困难补助

设立“研究生困难补助基金”,适当提高研究生困难补助的力度,学校按每位研究生每

月10元的标准划拨。

学校欢迎和鼓励更多社会团体、企业或个人来我校设立研究生贫困助学基金。学校将逐

步扩大研究生贫困助学专项基金的规模,做好贫困生的确定和基金发放工作。

四、有关说明

1.学校为七年制、八年制、ZDM临床医学研究生以及JM、软件工程硕士研究生建立培养特区,其培养机制改革方案另行制订。

2.本方案从2007级研究生开始实施。

浙江大学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机制改革方案

一、总体思路

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机制是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研究生招生要从

扩张学科、扩大规模转向稳定规模、提高质量,数量与质量并重,以质量为主。研究生

招生指标是学校科学研究的重要资源,研究生招生的规模与结构要与学校的发展、科研

的需要、社会的需求和学校的资源条件相匹配;要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科研经费、奖助

学金资助额度相挂钩。招生指标的配置应充分激励导师、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实践。

研究生招生指标配置机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招生指标要紧紧围绕提高学校学术竞争力

,与学院(实体交叉平台)的科研经费、研究成果紧密挂钩;招生指标更多向培养质量高、研究水平高的导师倾斜,向国家建设急需的学科专业和我校重点学科专业倾斜,向

重点课题和重大成果产出的学科与团队倾斜;要明确导师的资助责任和相关权益。同时

改革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既要坚持导向性,又要关注学科差异和学生利益,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生更多、更高水平的创新成果。

二、博士生招生指标配置机制

学校根据研究经费、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将博士生招生指标分类切块到学院(平台)。

1.控制全校直接攻博生的比例,适当增大提前攻博的比例,对统考上线生源少、科研任务重的学科,适当放宽比例限制,进一步提高博士生新生的生源结构和质量。

2.以学院(实体交叉平台)为单位,将研究经费、研究成果2项作为指标分配的基本因素,进行加权计算,求出各个学院(实体交叉平台)的指标数。招生基数、导师规模、

生源状况等不再作为计算因子。

3.要引导学院既重视经费总量,又要重视重大项目的争取;既重视SCI/EI或文科一级期刊论文等总量,更要关注TOP期刊、高影响因子期刊论文或文科权威期刊论文。在经费和成果中把重大项目、TOP期刊、高影响因子期刊或文科权威期刊成绩等单列。

4.考虑到各学科之间的差异性,本方案以前3年各类学院平均总指标为基数,切块分成人文、社科、理科、工科、农学、医药5大类,各自确定不同的因素和权重。类内各学院分别计算,经费和成果的影响因子权重相同。

5.改革将分步走,权重逐步调整,避免引起指标的剧烈波动。

07年各大类计算公式为:

人文类学院计算公式:

=科研成果*0.60+科研经费*0.40

=(成果数量*0.20+成果质量*0.80)*0.60+(经费数量*0.20+经费质量*0.80)*0.40

=[一级期刊论文数当量*0.20+(专著/权威论文数量+优博论文*2)数量当量*0.80]*0.60

+[(纵向经费*0.6+横向经费*0.4)当量*0.20+当年新增重大项目当量*0.80]*0.40

社科类学院计算公式:

=科研成果*0.55+科研经费*0.45

=(成果数量*0.70+成果质量*0.30)*0.55+(经费数量*0.60+经费质量*0.40)*0.45

=[一级期刊论文数/SCI/EI论文数当量*0.70+(专著/权威论文数量+优博论文*2)数量当

量*0.30]*0.55

+[(纵向经费*0.6+横向经费*0.4)当量*0.60+当年新增重大项目当量*0.40]*0.45

理科类学院计算公式:

=科研成果*0.60+科研经费*0.40

=(成果数量*0.40+成果质量*0.60)*0.60+(经费数量*0.64+经费质量*0.36)*0.40

=[SCI/EI论文数当量*0.32+专利当量*0.08+获奖当量*0.15+((TOP论文/>=3影响因子论

文+优博论文*2)数量当量)*0.45]*0.60

+[(纵向经费*0.6+横向经费*0.4)当量*0.64+当年新增重大项目当量*0.36]*0.40

工科类学院计算公式:

=科研成果*0.20+科研经费*0.80

=(成果数量*0.40+成果质量*0.60)*0.20+(经费数量*0.80+经费质量*0.20)*0.80

=[SCI/EI论文数当量*0.32+专利当量*0.08+获奖当量*0.15+((TOP论文/>=3影响因子论

文+优博论文*2)数量当量)*0.45]*0.20

+[(纵向经费*0.6+横向经费*0.4)当量*0.80+当年新增重大项目当量*0.20]*0.80

农学类计算公式:

=科研成果*0.30+科研经费*0.70

=(成果数量*0.40+成果质量*0.60)*0.30+(经费数量*0.80+经费质量*0.20)*0.70

=[SCI/EI论文数当量*0.32++专利当量*0.08+获奖当量*0.15 +((TOP论文/>=3影响因子论文+优博论文*2)数量当量)*0.45]*0.30

+[(纵向经费*0.6+横向经费*0.4)当量*0.80+当年新增重大项目当量*0.20]*0.70

医药类计算公式:

=科研成果*0.40+科研经费*0.60

=(成果数量*0.38+成果质量*0.62)*0.40+(经费数量*0.20+经费质量*0.80)*0.60

=[SCI/EI论文数当量*0.30++专利当量*0.08+获奖当量*0.27+((TOP论文/>=3影响因子

论文+优博论文*2)数量当量)*0.35]*0.40

+[(纵向经费*0.6+横向经费*0.4)当量*0.20+当年新增重大项目当量*0.80]*0.60

6.实体运转的交叉平台使用同类学院的公式计算分配指标;国家实验室、国防研究院及部分新引进的重要学科带头人、首席科学家等,学校和相关学院共同给予指标支持。三、硕士生招生指标配置机制

硕士生招生指标配置将在原有分配办法的基础上微调,对研究经费、研究成果的数量和质量赋予更高权重,学校将指标切块到学院(平台)。

1.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分配进一步向学科(学院)的实力(包括科研、导师与学科、学科交叉等)倾斜,特别是将经费和成果所占比例提高2~5个百分点,进一步降低招生基数所占比例,使招生资源的分配更趋合理,更具导向性。

07年硕士指标计算公式:06年招生基数(73%)+06年科研经费(22%)+重点学科/实验室与院士数量(3.0%)+军工与交叉平台(1.3%)+管理工作与其他(根据

浙江大学实验技术岗位聘任实施办法

浙江大学实验技术岗位聘任实施办法 为构建一支素质高、技术精湛、结构合理,具有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的实验技术队伍,使实验技术队伍与专任教师队伍协调发展,成为争创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支撑力量,以适应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岗位聘任工作的总体安排,特制订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优化结构,按需设岗。在优化现有实验技术队伍的基础上,各学院(系)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设置岗位,有效配置实验技术人员,统一调配岗位工作任务。 分级聘任,加强激励。对实验技术人员实行分级聘任,明确岗位职责和任务,严格按公开、公正、公平原则,竞争上岗;同时加强评估和激励,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待遇。 高端引领,提升层次。积极引进和培育高端人才,引领实验技术队伍;对新进实验技术人员,实行严格的岗位准入制度,全面提升实验技术人员的层次。 完善制度,稳定队伍。制定和完善实验技术人员评估、职称评聘、培养等相关政策,明确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促进实验技术队伍的稳定和发展。 二、岗位设置 (一)岗位设置原则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我校实验室设置、规模、任务、专业特点等实际情况,本着规模适度、规范合理、有效配置人力资源的原则,进行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 —1 —

实验技术岗位分公共实验技术岗位(岗位类别简称为“实验技术Ⅰ类岗”)和非公共实验技术岗位(岗位类别简称为“实验技术Ⅱ类岗”),实验技术Ⅰ类岗支撑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公共服务平台,实验技术Ⅱ类岗主要为某一课题组或研究所提供科研实验支撑服务。实验技术Ⅰ类岗不再区分实验教学岗和大型仪器设备岗。 实验技术Ⅰ类岗根据不同的岗位职责和聘岗要求,实行分级分层聘任,按一定比例分设“求是特聘实验岗”(简称“特聘岗”)、关键岗、骨干岗和普通岗四级。 特聘岗:主要设置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科研基地、校级科研实验公共支撑服务平台。 关键岗:考虑实验教学、大型仪器等复杂程度和重要性因素,主要设置在省级及以上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基地、校级科研实验公共支撑服务平台。 骨干岗、普通岗:根据工作的难易程度和重要性分别设置在各级实验教学中心、科研基地、科研实验公共支撑服务平台。 (二)岗位核定程序 学校根据各学院(系)实际承担的实验教学、科研实验公共服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等工作量,综合考虑核定各学院(系)实验技术Ⅰ类岗岗位数。 各学院(系)在学校核定的实验技术Ⅰ类岗岗位数内,根据岗位设置原则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各级岗位的申报,人事处会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本科生院等职能部门进行核对初审,报学校实验技术岗位聘任工作小组审定。审定后的关键岗、骨干岗和普通岗的岗位数统一核到各学部,由学部协调各学院(系)的各级岗位数。 —2 —

最新浙江大学化工原理实验---填料塔吸收实验报告分析解析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过程工程原理实验(乙) 指导老师: 叶向群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吸收实验 实验类型:工程实验 同组学生姓名: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七、讨论、心得 填料塔吸收操作及体积吸收系数测定 1 实验目的: 1.1 了解填料吸收塔的构造并熟悉吸收塔的操作; 1.2 观察填料塔的液泛现象,测定泛点空气塔气速; 1.3 测定填料层压降ΔP 与空塔气速u 的关系曲线; 1.4 测定含氨空气—水系统的体积吸收系数K y a 。 2 实验装置: 2.1 本实验的装置流程图如图1: 专业: 姓名: 学号: 日期:2015.12.26 地点:教十2109

2.2物系:水—空气—氨气。惰性气体由漩涡气泵提供,氨气由液氮钢瓶提供,吸收剂水采用自来水,他们的流量分别通过转子流量计。水从塔顶喷淋至调料层与自下而上的含氮空气进行吸收过程,溶液由塔底经过液封管流出塔外,塔底有液相取样口,经吸收后的尾气由塔顶排至室外,自塔顶引出适量尾气,用化学分析法对其进行组成分析。 3 基本原理: 实验中气体流量由转子流量计测量。但由于实验测量条件与转子流量计标定条件不一定相同,故转子流量计的读数值必须进行校正。校正方法如下:

3.2 体积吸收系数的测定 3.2.1相平衡常数m 对相平衡关系遵循亨利定律的物系(一般指低浓度气体),气液平衡关系为: 相平衡常数m与系统总压P和亨利系数E的关系如下: 式中:E—亨利系数,Pa P—系统总压(实验中取塔内平均压力),Pa 亨利系数E与温度T的关系为: lg E= 11.468-1922 / T 式中:T—液相温度(实验中取塔底液相温度),K。 根据实验中所测的塔顶表压及塔顶塔底压差△p,即可求得塔内平均压力P。根据实验中所测的塔底液相温度T,利用式(4)、(5)便可求得相平衡常数m。 3.2.2 体积吸收常数 体积吸收常数是反映填料塔性能的主要参数之一,其值也是设计填料塔的重要依据。本实验属于低浓气体吸收,近似取Y≈y、X≈x。 3.2.3被吸收的氨气量,可由物料衡算 (X1-X2) 式中:V—惰性气体空气的流量,kmol/h;

浙江大学生物化学丙实验报告1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生物化学实验(丙) 指导老师: 方祥年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名称: 蔗糖酶的提取 同组学生姓名: 金宇尊、鲍其琛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必填)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必填)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必填) 六、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七、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 八、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掌握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巩固理论知识,学会学以致用并发现新问题。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实验内容: 蔗糖酶的提取、分离纯化 2、实验原理: ①酵母细胞破碎 细胞破碎的常用方法 液体剪切法固体剪切法压力和研磨 物理法、化学渗透法、酶溶 本实验采用研磨的方法。通过固体剪切法(研磨)将酵母细胞破碎,把蔗糖酶从酵母细胞中提取出来。 ②蔗糖酶的初步分离纯化 蛋白酶常用的初步分离纯化方法有:盐析、选择性变性、有机溶剂沉淀等。 本实验采用选择性变性(加热)、有机溶剂(乙醇)沉淀等方法对蔗糖酶进行初步的提纯以及收集样品。 由于一般酶蛋白在常温下分离纯化过程中易变性失活,为了能获得尽可能高的产率和纯度,在提纯 操作中要始终保持酶的活性,如在低温下操作等,这样才能得到较好地分离提纯效果。 三、实验材料与试剂

1、实验材料 市售干酵母粉10g/组(3~4人) 2、实验试剂 石英砂,95%乙醇(-20℃),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 四、实验器材与仪器 电子天平(称量干酵母粉);研砵(每组一套);50ml高速离心管(4支/组、4孔50ml离心管架一个/组);托盘天平(离心管平衡用);高速冷冻离心机;恒温水浴箱(50℃);量筒(50ml)、微量移液枪(1000ul)及枪头或移液管(1ml)、玻棒、滴管等;1.5ml离心管(留样品Ⅰ、Ⅱ用)及离心管架;制冰机;-20℃冰箱。 五、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1、酵母细胞破粹(干磨法) ①称量:称取市售干酵母粉10g+约3-5 g石英砂放入研钵 ②研磨(干磨):至尽可能成细粉末状(约15min) ③加液+研磨:量取总体积40 ml的20mmol/L Tris-HCl pH7.3 缓冲液,分2次加研磨10min, 使呈糊状液体; ④离心:将糊状液体转移到2支50ml离心管中,两支离心管平衡后(托盘天平上),离心10min (条件:4℃、12000r/min) ⑤收集+测量:收集上清液并量出体积V1(样品I),另留1ml上清液(样品I )放置-20℃冰箱保存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定、蔗糖酶活力测定和SDS-PAGE分析 2、热处理 ①水浴热处理:将上步抽提液(样品I),迅速放入50℃恒温水浴,保温30min, 并每隔5min用玻璃棒温和搅拌提取液。 ②冰浴冷却:保温后迅速用冰浴冷却5min ③离心:将热处理后的样品I转移至两支50ml离心管中,平衡后,离心10min。 (条件:4℃,12000r/min) ④收集+测量:收集上清液并量出体积V2(样品Ⅱ),另留1ml上清液(样品Ⅱ)放置-20℃冰箱保存(用于蔗糖酶蛋白含量测定、测定蔗糖酶活力和SDS-PAGE分析。 3、有机溶剂(乙醇)沉淀 ①冰浴:将热处理后的上清液加入相同体积的-20℃的95%乙醇,冰浴中温和搅动混匀,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陈燕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于按照某一种模式来上课。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应该是凯洛夫的五环节三中心教学模式,能够说它统治了中国课堂教学半个多世纪,至今我们还在受着它的影响。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凯洛夫也不是要摒弃它,毕竟,他有其科学道理,尤其是在工业革命时代需要培养大量技术工人和劳动力,以及我国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人口众多、教育落后的局面,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模式的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被持续的改革、创新着,于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持续涌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人本化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数学、物理、等等)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模式让人眼花缭乱,不知究竟应该使用哪种教学模式才是最佳。 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曾风靡数年的布鲁姆目标教学模式。那时候,似乎没有多少新的教育理论能够让教育者们找到更好的教学改革的路该怎样走,也没有多少新颖的教学模式能够借鉴,而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大显神威,如何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对所有的知识点了如指掌、应用自如,目标教学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一大批目标教学研究的专家诞生了,有的研究理论、解读布鲁姆,有的学科方面的专家就解读教材,把每本教材里的几百几十几个知识点分属于识记还是理解还是掌握做了详尽的论述,到了基层老师那里,就是要在上课时必须先用小黑板(那时还没有多媒体电脑)将教学目标挂出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再开始根据目标逐一讲述、解决问题,最后还要总结回扣目标。那几年,全国涌现了大批目标教学的典型,也在很多地区推广目标教学的经验,召开目标教学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研讨会,于是,很多的评优课中,假如不是用目标教学就等于是没有教学改革意识,就必然要影响到评比的成绩,所以,凡是参评的课、公开课,必挂黑板、必出示目标,在这当中,我也学会了怎样使用目标教学模式,并且还常常指导教师怎样实行目标教学。 不同的学科不可能使用同一种模式上课,比如要讲数学的一元一次方程和讲语文课本里余光中的《乡愁》,这怎能用一样的模式?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也不可能用同一的模式,比如讲生物学中的细胞的结构”和讲动物的行为”又怎能用一样的模式上?所以,选用什么教学模式必须与教学内容相匹配,根据学科特点、根据内容的需要, 选用恰当的教学模式。

浙江大学校聘岗位聘任表

浙江大学教师岗位聘任 申请表 姓名:陈叶烽 学院(系、平台等):经济学院 现专业技术职务:讲师 现专业技术岗位等级:九级 教师岗位类别:教学科研并重岗 申报级别:B8 所属学部:社科学部 2013年11月5日

附件一: 浙江大学2013年申报教师岗位人员主要业绩 (考核期限:教学2011.09-2013.09,科研2010.01-2012.12) 学院(系、平台等)经济学院姓名:陈叶烽性别:男出生年月:1981.10.28 所在二级学科:西方经济学最后学历及毕业时间:博士,2010.6.30 党政职务: 现专业技术职务及任职时间:讲师,2012.6.30 现专业技术岗位等级及任职时间:9级,2012.6.30 现教师岗位类别:教学科研并重岗申报岗位聘任级别:B8 主要学术兼职:《Journal of Artificial Societies and Social Simulation》,《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等期刊匿名审稿人 (一)教学工作: 1、共开设课程 3 门,课程教学时数共计112 学时,年均112 学时。其中本科生课程1门,课程教学时数32 学时。具体开课情况如下(列出主讲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如本科生通识课 2、指导大学生体育文化活动学时(列出教学年度、主要内容、授课/指导对象、人数(次)、学时数): 3、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人(列出本科生专业、年级、姓名): 5):

(二)科研项目及教改项目情况: 1、主持或主参(前三位)科研项目 4 项,其中国家级项目 1 项,省部级项目 1 项,总经费 38 万,到校总经费 24.5 万。其项目名称、项目来源、项目编号、起止时间、经费总额、本人排名/总人数如下: 2、主持或主参(前三位)教改项目 项,其中国家级教改项目 项,省部级教改项目 项,校级教改项目 项。其教改项目名称、项目级别、起止时间、经费总额、本人排名/总人数如下: (三)论文著作 1、发表论文共 7 篇。其中: ⑴被SCI 收录论文 篇(列出论文题目、所载刊物、影响因子、他引次数、发表年月、本人排名/总人数): ⑵被SSCI 、AHCI 收录论文 1 篇(列出论文题目、所载刊物、影响因子、他引次数、发表年月、本人排名/总人数): ⑶被EI 收录论文 篇(列出论文题目、所载刊物、发表年月、本人排名/总人数): ⑷人文社科国内权威期刊论文 3 篇(列出论文题目、所载刊物、发表年月、本人排名/总人数):

古典的流体力学实验设备也可以惊艳你

应用流体力学的特点是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它的许多问题,即使能用现代理论分析与数值计算求解,最终还是要借助实验检验修正。因此,实验教学在流体力学课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流体力学实验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为目标。因此,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仪器的品质成为了能否实现实验教学目标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 以浙江大学流体力学与水力学实验技术为基础,近三十年来,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流体力学及水力学实验教学仪器,历经了第一代他循环、第二代自循环、第三代流量自动检测和第四代远近程控制采集这样的四代创新进程,是浙江大学两项国家级教学成果的重要载体之一。第三代仪器配置有1级精度的智能型数显瞬时流量仪;PLC触摸屏测控型与远近程AR型仪器则配有PLC数字巡检测控仪,实现压差、流量或流速、水位、测压管水头等所有测量值的数字化测量巡检,多支测管水头、实时流量或流速与零位检测等,同时配置实时校零、多测管同步电动排气、结束时自动排除其中积水,以防长苔等电控装置。 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系列流体力学实验教学仪器配套有高教社出版的实

验教材,新开发的WEB网络版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全功能实验数据处理软件等,同时还要配套的理论课教材《应用流体力学》,课外辅助教材《奇妙的流体运动科学》,多项教学配套,资源丰富。 毛根海教授团队巧妙应用了流体力学原理进行了多项前端测量结构创新,并结合现代量测技术,解决了桌面小型流体水力学教学实验设备小流量低水头的高精度数字化测量等难题,在实验仪器领域拿到拥有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软件著作权11项,公司新注册商标“毛根海”。

课堂教学改革案例

课堂教学改革案例 寺坪镇中心小学卞涛结合新课程教育理论观念,通过典型的课堂教学范例,即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在此,新课程下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意义和如何实施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抛砖引玉,带动我校新课程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不断深化。 一、当前进行课堂教学案例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背景:我国教育领域案例教学研究等词语出现较晚,但发展异常迅速,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已经形成共识,掌握了案例分析研究的方法与技巧,就可以快速地促进教师学生专业成长,从他人的经验中进行高效的学习。 (二)内涵: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是一种通过对一节具体的课堂教学情景的描述分析,对某些特殊情况进行引导讨论的一种教研方法,它是对课堂中真实发生的实践情景的描述,不能从抽象的、概括化的理论中演绎的事实来替代,它通过教师自身参与研究,反思自身教学行为,提高教学实际能力。 课堂教学案例研究通过示范课、优秀课的展示或说课、评课活动等,提供了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教学方法的机会,即怎样具体地安排一节课,怎样分析各种任务,理解学生的活动,怎样设置问题或开展讨论,使教学中易出现的一些问题遍布于多种多样的实例中,并穿插在各个教师和各个情景之间,这些问题常常是隐蔽而不易察觉到的,但往往是大部分教师会在实实在在的课堂上遇到的问题。所以,每个课堂教学案例都有一个展开教学细节的网状结构,帮助教师对自身的教学实践来进行反思。 (三)作用: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提供教学研究的资源,我们可以不必亲临现场就能访问多种多样的教学情景,“解读”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实现资源的真正共享,促进案例研究的研究者、参与者及相关人员反思教学实践,深入思考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而调整或改进教学,实现教学工作的创新突破,对于校本教研、提高教师素质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1、解决教学问题的源泉。通过课堂教学案例研究可以了解不同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教学策略的运用,教学中的疑难问题及其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促进每一个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他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自觉调整、改进自己,提高课堂教学技能。教学案例不仅记叙教学行为,还记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

浙江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思考题答案

一、恒温槽的性能测试 1.影响恒温槽灵敏度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和提高恒温槽的灵敏度? 答:影响灵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1)继电器的灵敏度;2)加热套功率;3)使用介质的比热;4)控制温度与室温温差;5)搅拌是否均匀等。 要提高灵敏度:1)继电器动作灵敏;2)加热套功率在保证足够提供因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的前提下,功率适当较小;3)使用比热较大的介质,如水;4)控制温度与室温要有一定温差;5)搅拌均匀等。 2.从能量守恒的角度讨论,应该如何选择加热器的功率大小? 答:从能量守恒角度考虑,控制加热器功率使得加热器提供的能量恰好和恒温槽因为与室温之间的温差导致的热损失相当时,恒温槽的温度即恒定不变。但因偶然因素,如室内风速、风向变动等,导致恒温槽热损失并不能恒定。因此应该控制加热器功率接近并略大于恒温槽热损失速率。 3.你认为可以用那些测温元件测量恒温槽温度波动? 答:1)通过读取温度值,确定温度波动,如采用高精度水银温度计、铂电阻温度计等;2)采用温差测量仪表测量温度波动值,如贝克曼温度计等;3)热敏元件,如铂、半导体等,配以适当的电子仪表,将温度波动转变为电信号测量温度波动,如精密电子温差测量仪等。 4.如果所需恒定的温度低于室温,如何装备恒温槽? 答:恒温槽中加装制冷装置,即可控制恒温槽的温度低于室温。 5.恒温槽能够控制的温度范围? 答:普通恒温槽(只有加热功能)的控制温度应高于室温、低于介质的沸点,并留有一定的差值;具有制冷功能的恒温槽控制温度可以低于室温,但不能低于使用介质的凝固点。 其它相关问题: 1.在恒温槽中使用过大的加热电压会使得波动曲线:( B ) A.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大; B.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大; C.波动周期短,温度波动小; D.波动周期长,温度波动小。 2.恒温槽中的水银接点温度计(导电表)的作用是:( B )

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全国九大课堂教学改革模式 1、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杜郎口中学因“改”而名扬天下,成为当下中国教育最火爆的风景。其实,杜郎口的经验也没有多么神秘,就是一句话,“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而核心是一个“动”字,围绕“动”千方百计地彰显学生学习的“主权”。杜郎口课改的精髓体现在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学生上,主张能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一切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 杜郎口模式到底有多大的可操作性,它是不是真正具有普适性?《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 “10+35”模式 杜郎口“10+35”模式,即教师用10分钟分配学习任务和予以点拨引导,学生用35分钟“自学+合作+探究”。 杜郎口模式,呈现出三个特点,即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杜郎口课堂在结构上有三大模块,即预习、展示、反馈。 杜郎口的课堂展示模块突出六个环节,即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 点评:今天的杜郎口已经成为了中国课改的代名词,一所乡村学校所创造的教育神话,再一次告诉我们:改,才有出路。 2、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 远在课改之前,昌乐二中就是闻名遐迩的高考名校了!被外界称为“山东省领跑高中”。 昌乐二中这样已经“功成名就”的名校竟然也课改? 重新出发的昌乐二中从研究学生、重视自学开始,从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里找到出路。 如今,送孩子进二中上学,早已成为许多家长的一个梦想。在二中,几乎所有人都不屑于谈论升学率。如果你一定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他们会说:高考只是教育的副产品,“高考其实就是考人品,考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 “271”模式 “271”模式,即课堂45分钟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还体现在学生的组成划分上:即20%是优秀生,70%是中等生,10%是后进生。271体现在学习内容上:即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就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加上老师的强调、点拨,并通过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每一间教室里都有三个“小组”,一个是行政组,一个是科研组,一个是学习小组,称为学习

浙大工程流体力学试卷及答案

2002-2003学年工程流体力学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下 4.2米处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压强为 98KPa,则容器内液面的绝对压强为水柱。 (a) 2m (b)1m (c) 8m (d)-2m 2、断面平均流速υ与断面上每一点的实际流速u 的关系是。 (a)υ =u (b)υ >u (c)υ

(a) 2300 (b)3300 (c)13000 (d) 575 9、已知流速势函数,求点(1,2)的速度分量为。 (a) 2 (b) 3 (c) -3 (d) 以上都不是 10、按与之比可将堰分为三种类型: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 (a)堰厚堰前水头 (b) 堰厚堰顶水头 (c) 堰高堰前水头 (d) 堰高堰顶水头 二、简答题(共24分) 1.静水压强的特性(6分) 2.渐变流的定义及水力特性(6分) 3.边界层的定义及边界层中的压强特性(6分) 4.渗流模型简化的原则及条件(6分) 三、计算题(共56分) 1、(本小题14分) 有一圆滚门,长度L=10m,直径D=4m,上游水深H1=4m,下游水深H2=2m,求作用在圆滚门上的水平和铅直分压力。 题1图题2图 2、(本小题12分) 设导叶将水平射流作的转弯后仍水平射出,如图所示。若已知最大可能的支撑力为F,射流直径为d,流体密度为 ,能量损失不计,试求最大射流速度V1。 3、(本小题16分) 由水箱经变直径管道输水,H=16m,直径 d =d3=50mm,d2=70mm,各管段长度见图,沿程阻 1 力系数,突然缩小局部阻力系数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

项目教学法的实施与典型案例分析 (发表日期:2010-12-23 09:15) 来源:《中国现代教育装备》我要分享 周明虎汪木兰封世新 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67 摘要:总结了“项目教学法”基本程序和实施模式中“确定项目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检查考核评估—总结评比归档”5个阶段,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和常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的显著区别,然后以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方向实施系列化项目教学为背景,详细介绍了“CAD/CAM应用”和“数控机床电气设计安装”两个项目教学典型案例的具体实施过程,为推广应用项目教学法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教学改革;大工程观 1998年,南京工程学院先进制造技术工程中心与德国政府合作共建“南京自动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简称BAN项目),旨在学习借鉴德国高等工程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开展应用型高等工程(职业)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并采用了德国“3+1”的教学模式,以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数控加工与维修专业方向作为试点,进行了“小范围、大幅度”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行“项目教学法”,经过十多年的改进与完善,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培养的专业人才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在全校名列前茅。为此,本文主要对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介绍和总结,为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一、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以现代认知心理学思想、自适应学习理论和探索性学习架构为基础,采用类似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发展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人人参与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它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全过程。其目的是在项目教学过程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出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科学研究和分析问题能力、协作和互助能力、交际和交流等综合能力。 “项目教学法”的执行全过程包括收集信息、确定项目、制定计划、实施落实、成果展示与结果评价等。一般情况下,其基本程序和模式至少应包括以下5个阶段: 1.确定项目任务 通常由教师围绕专业能力培养要求和专业知识模块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并与学生一起充分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实现目标和具体任务。 2.制定工作计划 以学生为主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并注重同学之间的交流以及与指导教师之间的沟通,力保项目计划切实可行。 3.组织项目实施 确定学生各自的分工和合作的形式,并按照自己制定的步骤和程序有效地开展工作。在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125”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点在杜郎口中学能充分得到体现。我校的教学现状与改革前的杜郎口中学有诸多相似之处。转变思想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强化其自觉学习的内驱力势在必行。只要我们所期望的学生乐学、教师乐教的局面一旦形成,我们的教改实验就成功了,提高教学质量自然是水到渠成。 一、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不能很好地面向全体,不能关注到 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久而久之,导致一些学生上 课表现怠慢、不动脑筋,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 2、生源较差,有本地农民子弟,父母识字的较少。有来自各地的打工子弟,父母工作不固定,各地辗转,导致孩子学前知识欠缺,学习较为吃力。 3、老师备课中不能很好的兼顾学情,重教轻 学,学生以听为主,不敢大胆地放手组织学生自主学 习、探究知识。 二、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杜郎口中学和洋思中学的先进办学理念为依据,遵循“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原则,转变观念,以“自主”“合

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要实施内容,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质,摸索出一套适合于学校实际的科学、合理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方案。 三、教改实验领导小组 组长:邢丽平 副组长:邬琴 组员:苏瑞兰靳俊燕杨艳梅杨秀玲祁海荣吕海霞高思邬宝王春溪李慧杨慧张晓燕张瑞利周瑞琴 四、教改实验班级:三年级 实验学科:语文、数学、英语 实验教师名单:邬宝王春溪杨慧张晓燕周瑞琴刘慧秦丽媛 五、课改教学模式 现暂命名为“125”课堂教学模式。1--“一条主线”即先学后导;2--“两种课型”即自学跟踪课、合作展示课;5--“五个环节”即知识链接、自主学习、合作展示、拓展延伸、达标检测。 六、教改实验实施步骤 (一)、组织发动阶段(10月中旬、下旬) 1、召开全体实验教师教师会,组织学习实施方案,把思想统一到课堂教学改革上来,明确学习杜朗口教改实验是三年级近期教学工作的中心和重点,一切围绕教改,一切服从和服务于教改。

浙大工程流体力学试卷及答案知识分享

浙大工程流体力学试 卷及答案

2002-2003学年工程流体力学期末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密闭容器内下部为水,上部为空气,液面 下4.2米处的测压管高度为2.2m,设当地压强 为98KPa,则容器内液面的绝对压强为水 柱。 (a) 2m (b)1m (c) 8m (d)-2m 2、断面平均流速υ与断面上每一点的实际流速u 的关系是。 (a)υ =u (b)υ >u (c)υ

的流量。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 不能判定 8、圆管流中判别液流流态的下临界雷诺数为。 (a) 2300 (b)3300 (c)13000 (d) 575 9、已知流速势函数,求点(1,2)的速度分量为。 (a) 2 (b) 3 (c) -3 (d) 以上都不是 10、按与之比可将堰分为三种类型:薄壁堰、实用堰、宽顶堰 (a)堰厚堰前水头 (b) 堰厚堰顶水头 (c) 堰高堰前水头 (d) 堰高堰顶水头 二、简答题(共24分) 1.静水压强的特性(6分) 2.渐变流的定义及水力特性(6分) 3.边界层的定义及边界层中的压强特性(6分) 4.渗流模型简化的原则及条件(6分) 三、计算题(共56分) 1、(本小题14分) 有一圆滚门,长度L=10m,直径D=4m,上游水深H1=4m,下游水深H2=2m,求作用在圆滚门上的水平和铅直分压力。 题1图题2图 2、(本小题12分) 设导叶将水平射流作的转弯后仍水平射出,如图所示。若已知最大可能的支撑力为F,射流直径为d,流体密度为 ,能量损失不计,试求最大射流速度V1。

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 ——冶专“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条件。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如何建设一支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每所高职院校共同关注的问题。2008年7月,冶金高等专科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示院校建设单位,在三年的示建设中,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取得的成果 示建设启动以来,根据“立足冶金,突出有色,服务,面向西部,辐射东盟,着力培养矿业支柱产业急需的高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提出了建成6支“名师领军、能教会做”的专兼结合“双师结构”优秀教学团队;提升和优化全校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的双师队伍建设目标。以专业建设为平台,围绕课程体系、教学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致力于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全面带动提升专职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加科研和技术服务、接受业务培训,提高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鼓励教师参加学历进修和职教师资培训,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使专业带头人成为专业能力强、教学业务精,善于学习、善于创新且具备整合专业领域各种社会资源的,有一定行业影响力的高职教育专

家。完善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聘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充实兼职教师师资库,建设满足工学结合专业教学改革需要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把学校建设成为“省领先、国一流、东盟地区知名”的全国示高职名校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力量。通过国外培训取证,使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有了显著的提升。 经过三年的建设,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截止到2010年底,学校专任教师达到555人,中级职称人数达到389人,副高以上职称的人员为346 人,其中教授62人。博士研究生4人,硕士研究生257人,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其中1人为后备人才),省级教学名师4人,校级教学名师26名,专业带头人达到70人,2008~2010年,学校具有技师和高级技师的人数达到374人,“双师型”教师达到478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3个;六个重点建设专业聘请兼职教师127人,专兼教师比例达到1:1,教师队伍专兼比例日趋合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充满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基本形成。 二、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具体措施 (一)多渠道提升教师四种能力 以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选拔培养为重点,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职业能力和教学能力。

课堂教学模式改革-陈燕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 -李婆墩中学陈燕多少年来,我们习惯于按照某一种模式来上课。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应该是凯洛夫的五环节三中心教学模式,可以说它统治了中国课堂教学半个多世纪,至今我们还在受着它的影响。这样说并不是要否定凯洛夫也不是要摒弃它,毕竟,他有其科学道理,尤其是在工业革命时代需要培养大量技术工人和劳动力,以及我国要在短时间内解决人口众多、教育落后的局面,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模式的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在被不断的改革、创新着,于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人本化教学模式,探究式教学模式,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数学、物理、等等)课堂教学模式,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各种教学模式让人眼花缭乱,不知究竟应该使用哪种教学模式才是最佳。 我想起了十多年前曾风靡数年的布鲁姆目标教学模式。那时候,似乎没有多少新的教育理论可以让教育者们找到更好的教学改革的路该怎样走,也没有多少新颖的教学模式可以借鉴,而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大显神威,如何让学生短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知识点,如何让学生对所有的知识点了如指掌、应用自如,目标教学能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于是,一大批目标教学研究的专家诞生了,有的研究理论、解读布鲁姆,有的学科方面的专家就解读教材,把每本教材里的几百几十几个知识点分属于识记还是理解还是掌握做了详尽的论述,到了基层老师那里,就是要在上课时必须先用小黑板(那时还没有多媒体电脑)将教学目标挂出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任务,再开始根据目标逐一讲述、解决问题,最后还要总结回扣目标。那几年,全国涌现了大批目标教学的典型,也在很多地区推广目标教学的经验,召开目标教学经验交流会、现场会、研讨会,于是,很多的评优课中,假如不是用目标教学就等于是没有教学改革意识,就必然要影响到评比的成绩,所以,凡是参评的课、公开课,必挂黑板、必出示目标,在这当中,我也学会了怎样使用目标教学模式,并且还常常指导教师怎样进行目标教学。 不同的学科不可能使用同一种模式上课,比如要讲数学的一元一次方程和讲语文课本里余光中的《乡愁》,这怎能用一样的模式?同一学科的不同内容也不可能用同一的模式,比如讲生物学中的“细胞的结构”和讲“动物的行为”又怎能用一样的模式上?

流体力学WEB(网络版)虚拟仿真实验CAI软件——浙江大学土建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

以下介绍杭州源流科技毛根海教授团队的软件系列产品 名称:基于WEB的(网络版)流体力学实验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非单机版)主要配置及技术参数: 1、配套WEB网络版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基于互联网+,电脑、IPAD、手机都可通过其上的WEB浏览器访问做实验,不需下载APP,网上实验真正做到了24小时全开放,方便学生实验虚实结合,随时随地进行实验预习和复习。 2、每项实验CAI 均包含仪器真实仿真,真实动态操作界面、实验原理、后台数据采集、真实成果分析、操作指南和问题解答。 3、可供学生利用网络做各项实验的真实过程操作、真实数据采集和成果分析,还设有实验提示、错误纠正等功能,以辅导学生按正确途径深入有序地进行实验。 4、所附的实验原理和问题解答除用文本形式外,均以多媒体动画和录像的形式给出,形象生动、简单易懂,可供学生实验预习与答疑,帮助学生成功地完成实验。 5、实验数值仿真可靠,操作过程要求符合实际。 6、实验分析以表格形式显示,符合实验报告要求,具有图形分析自动处理

功能。 7、WEB网络版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系统,具有通过IE浏览器上网操作、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界面的用户管理功能。 源流公司与浙江大学土建类虚拟仿真实验中心联合研发的最新流体力学实验 1、CAI 虚拟仿真WEB网络版(非单机版)。 2、浙江大学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CAI网上实验。 3、可随时随地上网用户名、密码登录即可操作虚拟实验。 以下是杭州源流科技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一系列实验仪器的简单介绍。 名称:自循环水击综合实验仪(水击综合实验仪) 型号:MGH-ZS 1-3-3 主要功能:水击的产生和传播;水击压强的定量观测;水击的利用——水击扬水原理;水击危害的消除——调压井工作原理. 主要配置及技术参数:有机玻璃精制的自循环供水器,低噪环保型水泵,恒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措施

教学模式改革方案及措施 传统的以学科为体系的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难以适应信息化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以传统的专业课程结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培养的学生更难以满足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现代企业的需要,导致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最终影响学校的发展。因此,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形势下,中职学校要走出发展困境,就必须创新教学观念,调整培养目标,深化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探索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 一、指导思想 1、调整培养目标,以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主线,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开 展模块教学,强化项目训练。 2、根据学生基础的差别采用分层教学,以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学习需要。 现阶段中职学校的生源普遍较差,而且参差不齐。面对这样的教学对象,如果还是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统一标准的考核办法,难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要求。根据新生入学考试成绩,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采用分层教学形式,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活动,改变考核方式,制订相应的分层考核标准,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的要求,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3、改革专业课程设置,把同一专业划分为多个发展模块,让学生选择感兴 趣的模块加强学习,开展模块教学。 设置专业模块,有学生自己选择,将通过第二课堂、选修的形式来加强模块教学,让学生学有所长。在开展模块教学的同时,结合中职学校的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并行的考核形式,针对职业技能考核的实践操作项目,开展项目实训教学。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还要根据考核题库开设实训项目,有利于把企业生产的新技术,新工艺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毕业后在工作中学有所用。 二、教学改革的目标 1 、优化教学思想: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成功;让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 2、优化教学目标:坚持知识与能力、学习与创造、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云平台-浙江大学与杭州源流科技联合研发

在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是目前高校迫在眉睫的重要实验室建设任务。杭州源流科技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具有典型性和统一性,值得兄弟院校借鉴和引用。 毛根海教授团队研发的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主要包含项目如下: MGH-RJ 6-2-1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流体静水力学实验软件MGH-RJ 6-2-2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能量方程实验软件 MGH-RJ 6-2-3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文丘里实验软件 MGH-RJ 6-2-4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雷诺实验软件 MGH-RJ 6-2-5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动量定律实验软件 MGH-RJ 6-2-6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孔口管嘴实验软件 MGH-RJ 6-2-7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局部水头损失实验软件MGH-RJ 6-2-8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沿程水头损失实验软件MGH-RJ 6-2-9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毕托管测速实验软件MGH-RJ 6-2-10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泵特性曲线实验软件

MGH-RJ 6-2-11基于WEB的流体力学虚拟仿真实验平台-泵特性综合实验软件MGH-RJ 6-3-1 基于WEB云平台的水面曲线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2 基于WEB云平台的堰流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3 基于WEB云平台的水跃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4 基于WEB云平台的消能池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5 基于WEB云平台的消能坎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MGH-RJ 6-3-6 基于WEB云平台的挑流消能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 WEB网络版实验虚拟仿真CAI软件的技术特性如下: 1、基于互联网+,电脑、IPAD、手机都可通过其上的WEB浏览器访问云平台网站做实验,不需下载APP,网上实验真正做到了24小时全开放,方便学生实验虚实结合,随时随地进行实验预习和复习。 2、无需下载APP,直接通过客户端的IE浏览器上网,登录流体力学实验虚拟仿真CAI网站云平台即可操作虚拟仿真实验,并具备使用用户名、密码登录界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