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策略

论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策略

曹培培

河南科技学院

摘要

小学?生活作文?的基本涵义就是在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中小学作文教学异化现象的前提下,将?生活作文?这一理念引入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当中,将小学生的生活通过多种方式引入作文教学中,指导小学生以客观的生活为认知对象,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深入生活、热爱生活、抒写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加深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通过书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以拓展生活空间,提高生活能力和作文水平的一种小学作文教学形式。本文试着从当前小学?生活作文?的现实背景出发,以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为主要目标,着重分析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理论依据、基本涵义和小学?生活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具体谈谈小学生?生活作文?的具体策略,努力探求新的小学作文教学的结构和方法。

关键词:?生活作文?小学生现实背景具体策略

On the pupil "compositions of life" policy

Caopeipei

He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bstract

Primary school "life writing" the basic meaning is in the current exam-oriented education model, teaching writing in primary schools under the premise of alienation in the "life writing"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primary school language teaching practice, the students introduced a number of ways of life essay teaching, guiding students with objective cognitive object of life, and guide the children to observe life, deep into life, love life, and describe life, enrich student life experience, to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life, through writing real life, real emotions , the real thinking to expand living space, the level of life skills and essay writing instruction in the form of a primary school. Try this article from the current primary school "life writing" realistic backgroun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s the main target composition, analyzes the primary "life writ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basic and primary meaning of "life writing" The main problems and specific about students "life writing" specific strategies, and strive to explore new primary structure and methods of teaching writing

Key words,:“life writing”;pupil;realistic background;specific strategies

目录

摘要Ⅰ

AbstractⅡ

一、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研究背景

(一)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现实背景 1

(二)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理论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对作文要与生活联系提出了要求 2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2

3、叶圣陶的?生活作文?理论 3

4、日本的?生活作文?思想 3

5、其他教育家、作家的?生活教育?理论 4

(三)小学生?生活作文?的基本涵义 4

(四)小学生?生活作文?存在的问题

1、小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作文缺少童真童趣 6

2、教师指导乏术,远离生活 6

二、小学生?生活作文"的具体策略

(一)注重日常生活积累,开发作文资源

1、在家庭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7

2、在学校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7

3、挖掘社会生活中的作文素材 8

4、走进大自然,积累作文素材 8

(二)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获得真情实感

1、小学作文写作要从生活中来 9

2、让学生学会从玩中体会写作成功 9

(三)激发孩子们习作的兴趣

1、以情激情 10

2、创境激趣 10

(四)让评改成为学生作文生活的一部分

1、自我修改 11

2、同桌互评 11

3、集体评议 11

4、教师修改 11

三、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一、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研究背景

(一)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现实背景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最难以把握的一项教学内容,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和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在努力探寻一种富有实效的作文教学体系,但事实上作文教学实践仍旧困难重重,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差强人意,作文教学的问题也频频出现,时效性和有效性缺乏。

从大环境来说,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由于学校、家长、师生们过于追求升学率,追求高分数,以考入重点学校为目的,急功近利,大多重视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把大量时间花在题海上,学生们没有真正从学业负担的重压下解放出来,从而导致他们缺乏积累,失去与社会各方面的紧密联系,实际生活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缺乏锻炼,自然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习惯,创造力也在家长、老师的包办、限制中渐渐缺失。

从小学作文教学本身来说,作文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小学作文教学中只重视写作成文的技巧训练,把写作文当成小学生一种获取高分的技术手段,忽视了儿童个性化的表达和情感体验,学生要么没有生活积累,要么虽身处于生活中却没有做到真切地感受生活、领悟生活,不会将自己所接触的生活进行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另外,小学生的阅读量也较少,并且缺乏一定的阅读指导,孩子们在选择书籍时单凭兴趣,阅读时只注重情节,缺少从中积累语言素材、获取间接生活经验的习惯。因此,他们写出的作文往往是单纯的叙事或是生拉硬拽的向主题的?深刻性?靠拢,缺少真情实感。在作文指导方面,教师指导倾向于重形式,轻内容;重技巧,轻能力。在作文指导课上,很多语文教师从追求快速高效地提高小学生作文成绩出发,忽视对孩子写作兴趣的培养和写作能力的提升,一味地引导孩子采取种种?技巧??窍门?去应付考试,作文中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仿范文(或抄别人的精彩段落),套范文,凑名言,编情节等现象在各种小学考场作文中屡见不鲜,而真有真情实感,有创意,有个性,来源于现实生活、艺术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作文却如凤毛麟角。也有的教师受作文评价异化的影响,常常不厌其烦地讲作文应如何开头、如何过渡、如何结尾,对小学生作文是否发自内心,写的是不是自己的生活经历,表达的是不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却不够重视。偏重于作文的选词炼字,是否文采飞扬,而冷落朴实的文风,

真情的自然流露;偏爱引经据典,歌颂缅怀历史人物或事件,忽视作文中现实生活的再现和感悟,从而出现作文风格千篇一律,主题大同小异,语言华丽虚浮的不良倾向。这种作文教学模式不仅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反而使作文教学走上了机械化、模式化的道路。

因此,针对这种应试教育下小学作文教学的异化现象,有必要将?生活作文?的研究课题落实到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抒写生活,使小学作文教学转到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和写作能力的轨道上来。

(二)小学生?生活作文?的理论依据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患。?①强调了观察生活对于个人情感激发的重要性,而小学生的作文要表达真实的情感,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就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应该走进生活去用心感受生活。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对作文要与生活联系提出了要求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述,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作文教学必须应生活之需,切生活之用,为真情而写作,为兴趣而写作,为实际而写作,为实用而写作。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感情生活,指导学生做积累素材的有心人。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强调了教育应扎根于生活

陶行知先生继承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创始人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而不是生活得准备?的观点,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他指出:?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学。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

①杨朝明、宋立林.孔子家语通解 [M].山东,山东出版集团齐鲁书社,2004年,第98页

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①?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生效。?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③?生活?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总称。教育的范围与生活的范围相等,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陶行知生活理论拓宽了教育的时空,形成社会教育的大教育观。它主张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奉自然为宗师,以社会为大课堂,也就是把课堂、书本、学校延伸到大社会、大自然中去,也把大社会、大自然引进学校、课堂,加强社会实践环节。

3、叶圣陶的?生活作文?理论明确表达了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

叶圣陶先生说:?教学生作文,老师先要明白自己为什么写作,作文不是为了考试,作文不是为了点缀生活,而是生活的必需。??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道文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充实的路走去,更没有可靠的预备方法。??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叶老的话,给我们指明了作文教学的方向,充实的生活,丰富的积蓄是写作成功的必要条件,表达了生活与作文的密切关系,因此,将?生活作文?落实到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中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极佳途径。

4、日本的?生活作文?思想强调了生活对个人多方面的影响

日本提倡的?生活作文?思想在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学校教育确立的初期便产生、发展,并在战后在此复兴,其代表人物是小沙丘忠义、小川太郎等。?‘生活作文’的思想和方法是扎根与日本教育的土壤中的、‘原产’的教育理论。所谓‘生活作文’就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文章表达活动),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品的内容为中心的讨论,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生活作文’的目标在于将学生培养为语言活动主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格主体。?④?日本‘生活作文’教学思想的倡导者小沙丘忠义在《我之作文生活》中说:‘作文之法不应仅是在学校里,仅是在作文课上进行。我认为作文之法首

①王文岭、徐志辉.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04,第138页

②王文岭、徐志辉.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04,第137页

③王文岭、徐志辉.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年04,第143页

④方明生.日本教育中的“生活作文”教学思想[J].中国语文课程网,更新时间: 2007.7.27.

先是作文生活的个人对个体的感觉,这样,修身、地理、历史、理科等所有学科都是通往作文之法之路程。’?他的理论强调了生活对个人的重要影响,生活可以使人反观自我,从而丰富作文素材,而学习其他学科的过程本身也是生活的一部分,同样是从外在丰富生活经历的一种途径,内在与外在生活的融合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来。

5、其他教育家、作家的?生活教育?理论

作家茅盾曾经指出:?我们身边应该时时有一支笔、一本簿,无论到哪里,都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像哨兵一样地敏锐,把你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①语文教师要科学地营造生活化情景,引导学生投入于生活,强调作文教学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以及自然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学生搜集生活中感知到的材料,启迪他们触发灵感,概括生活,创造生活,学生就能写出感情真挚、触摸心灵的优美作文。

著名作家老舍在他的《三年写作自述》中说过:?我生在北京,那里的人、事、风景和卖酸杨梅、杏儿茶的吆喝的声音,我全熟悉。一闭眼我的北平就是完整的,像一张彩色鲜明的图画浮立在我的心中。我敢放胆的描写它。它是一条清溪,我每一探手,就摸上条活泼泼的鱼儿来。?这就道出了一个作文的道理:只有真正地贴近生活,让生活?原汁原味?地从我们的笔下流淌出来,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善于调动入微感觉,捕捉生活中令人心灵颤动的极细小的生活?切片?。

(三)小学生?生活作文?的基本涵义

1、?生活作文?的涵义

?生活作文是一个促进人格形成的主体活动同作文表达活动融为一体的完整的活动,它是学科教育同生活结合的一种形态,是一种综合化的学科教育,?②?生活作文"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中,它是以儿童自主地能动地表达为出发点,它主体作用于对象(生活中的自然、人),同时又深化对自我的思考,它是一种完整的对象性活动,?③?生活作文是通过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

①王琦.小学生新概念好作文示范大全[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67页

②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高等教育教育出版社,2003.1231.

③张舸.求诚:写作教学改革的出路[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

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人格,这是一种基于事实、学生自由表达为主的教学形态。?①?‘生活作文’是以真实的生活世界为写作对象,以现实生活需要为作文能力培养目标,从观照学生真实生活,拓展学生作文内容与作文形式人手,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努力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提高学生书面语言运用能力,与此同时,发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人格的一种作文理念及教学策略。?②以上是几种对?生活作文?的阐释,其中最基本的和最根本的是确定作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是作文的基础,而写作文本身又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学生就在与生活世界的接触中,在写反映生活的作文世界中提升作文能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因此,?生活作文?是学生在接触生活,对生活有了自己的认识、理解和感悟后,通过对写作对象的描述、表达,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用作文的形式艺术地反映生活,反思生活,以达到认识生活的本质,认识自我、认识社会的目的。

2、小学生?生活作文?的基本涵义

依据?生活作文?的涵义,结合当前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考虑到小学生特定的身心发展规律,小学?生活作文?教学的基本涵义就是在当前应试教育模式中小学作文教学异化现象的前提下,将?生活作文?这一理念引入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当中,将小学生的生活通过多种方式引入作文教学中,指导小学生以客观的生活为认知对象,引导孩子观察生活、深入生活、热爱生活、抒写生活,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加深小学生对生活的认识,通过书写真实的生活、真实的情感、真实的思想,以拓展生活空间,提高生活能力和作文水平的一种小学作文教学形式。

(三)小学生?生活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自然世界的春去秋来、日常生活的饮食起居、自我内心的喜怒哀乐等,都是孩子们研习的大书。对于这一点,陶行知先生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进行了精辟概括。因此在小学作文教学方面,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早在1942 年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儿童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脱离生活,写作无从谈起。然而,多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孩子们(特别是城市儿童) 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再加上学校教育受科学

①袁锐锷.外国教育史新编[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79.

②朱建人.生活作文之研究[J].上海教育科学,2004年第1期.36.

主义和能力主义思潮的影响,小学生生活和作文教学之间出现了一种彼此分离的现象。孩子们失去了大量的体验人的基本生活活动,如家庭劳动与亲情生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等的机会,被异化成了超负荷学习、被动学习的机器,导致现实生活所具有的教育力量开始全面丧失。其中,小学生?生活作文?教学令人担忧。

1、小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作文缺乏童真童趣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同样,小学生作文也应该来源于生活。没有丰富的课外生活,每日只在各种繁琐枯燥的作业中度过煎熬,难怪孩子们在作文时普遍反映头脑空空,?无米下锅?。

现在的小学生,尤其是城市里的孩子,每天从家门到校门生活单调,课堂上课业繁重不说,课下仍有累积如山的各门作业,节假日还要参加一系列的辅导班,以慰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心理。另外孩子们缺乏观察能力,在与自然脱节与外界断层的生活中,又经常对身边的事物视而不见,闻而不闻,其结果就是孩子们脑中无物、腹内空空。根本没有充足的写作素材,学生怎么有可能畅所欲言?再加上语文老师在布臵作文题目时超出了小学生的经验范围,缺少切身生活体验,孩子们写作起来苦思冥想,难免胡编乱造,这就使得小学生们,挖空心思去想那些所谓的有意义的或是印象深刻的事情来写,如果没有这样的亲身经历,为了得高分,就只好胡编乱造,把别人的经历拿来安在自己的身上,用成人的审美喜好来挑选作文的素材,显然这种作文训练对提高小学生的作文能力毫无益处,反而会阻碍小学生形成良好的文风,这又何从体现小学生的童真童趣,虚假雷同,千人一面就在情理之中了。

?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①这就是说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小学生们写作文时稍加运用就不会如此困难出现诸多问题了。

2、教师指导乏术,远离生活

部分教师由于忽视学生缺乏生活经验,不懂观察生活不善于捕捉生活中可以作为写作素材的人和事等实际,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也忽视了精心设计,授之以?渔?,而把指导重心放在研究如何出题、如何批改、如何评讲上,因此导致了许多同学只能围着《优秀作文选》和教师泛泛的指导做?无米之炊?,依样画瓢,

①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08

选材立意,结构安排、遣词选句,都严格模仿、小心翼翼;学生作文毫无生活气息和儿童情趣,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二、小学生?生活作文?的具体策略

鉴于上述认识和理解,我们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应该把着眼点放在挖掘和充实学生的间接、直接生活上,从小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内容入手,力求使学生对生活有所体验、有所认识、有所积蓄、有所感触、不吐不快。

(一)注重日常生活积累,开发作文资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有源头才有活水,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接触自身的衣食住行,接触美丽的大自然,接触人与社会,这些都是学生作文真正?生活起来?的源泉,而这种?生活?正是他们所见、所闻后的所感、所悟。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跨出校园,让他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在真实的阅读中积淀语言材料,在充实的生活中积蓄情感体验。

1、在家庭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人一出生所接触的就是家庭生活,家庭生活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对小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小学生在家里的学习内容是丰富的,但劳动实践机会是极少的,小学生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对于父母长辈所给予的关爱缺乏感悟理解,觉得是理所当然的,看不到父母的辛苦,忽视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体味。写作文时,遇到与家庭生活有关的题目,所写的内容大都千篇一律,缺乏真实性,例如写以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为题材的作文时,学生大都写自己半夜生病发烧,父亲或母亲冒着雨雪徒步背着他去医院,或是对父母进行肖像描写时,往往要写上?不经意间看到了鬓角有了些许白霜"等等落俗套、无个性的描写。在这里,姑且不谈文章的真实性,但看文章本身所缺少的是个体的独特性,学生一出生就生活在家庭中,每个人的家庭生活都是不同的,而小学生却缺少发现?不同?的眼睛,因此,教师应该采取一些方法,帮助小学生们擦亮?慧眼",让他们发现自己的家庭生活的独特,比如让孩子们了解家中发生的事情,观察家中亲人们的言谈举止等等,都可以丰富孩子们的写作素材。

2、在学校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

利用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丰富作文素材。虽然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一些学校开展的活动较少,但是要想小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找寻到作文的素材,教

师要多动脑筋借助学校开展的有限活动来丰富有关校园生活的作文素材。如纪念重大历史事件的诗歌朗诵比赛、拔河比赛、跳绳比赛、运动会等活动,教师应抓住这些机会,让小学生在这些活动的始终都注意观察、记录,抓住参与者的言行,体会自己的心理,看看老师们的神情等等,将这些记录下来就成为很好的作文素材。再如学生参加的集体活动也是作文积累的好素材,小孩子们入学时的生活是很多学生在以后生活阶段最难忘的;参加夏令营、户外春游也是学生最快乐的事情;广播体操训练的艰苦更是孩子们写作的好素材,教师应在活动开始前布臵任务,让小学生有的放矢地做好观察、记录,捕捉有益信息,

3、挖掘社会生活中的作文素材

社会是个大学校,它具有广阔的空间。对社会生活的挖掘主要从两方面入手:

①、利用各种媒体挖掘社会生活。当代的小学生早熟得比较早,其中之一的原因就是各种媒体不断涌入小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师应该利用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引导小学生挖掘社会生活中有意义有价值的事件,作为作文的素材。例如,各种媒体所宣传的感动中国人物事迹就是很好的作文素材,还可以布臵作业,加深对社会的认识,以写出较有深度的作文。

②、通过参加活动体验社会生活。每逢节假同,可以布臵作业,让小学生走在街上时,注意观察和感受节日的气氛,抓住自己心中刹那问的感受并记录下来:参加?啄木鸟在行动"活动,在查找错别字的过程中,观察了城市的面貌,感受到城市的变化;在大街清理小广告行动、社区志愿者活动中,通过与人交往、帮助他人,既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又激起对家乡的由衷热爱。小学生们就在这一次次的活动中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到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无形中充实了小学生的作文素材。

4、走进大自然,积累作文素材

大自然是五彩斑斓的,它带给人们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还有知识上的丰富与心理上的独特感受。作文中的景物描写来源于作者对现实生活中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独特感悟,要想在作文中写好写景文章或借景抒情,就离不开对自然的亲近。对自然的亲近,首先要来到大自然,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时刻伴在我们左右,教师应指导小学生充分调动视、听、嗅、味觉等感官,亲近大自然,投入大自然的怀抱,激发说、写的欲望。例如,有的小学生写出了这样的片段:

?本不是晴朗天,又下起了雨,淅淅沥沥地,打湿了本不太好的心情。雨后,并没有像故事中映出美丽的彩虹,而是满天的火雾,继而义荡起一片黄沙。窗外,就像是夕阳两下少了夕阳的光华,此时是上午啊!大自然从不报复有恩于它的人,可见这沙尘,是对人们发泄的不满吧。若想重见阳光,多做有利于人自然的事吧。?小作者通过对自然的观察,看到自然的变化,由此展开思考,反思人类自身的行为,一句?大自然从不报复有恩于它的人?使本段文字变得富有内涵。

(二)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获得真情实感

?文美贵在真?,要想写出佳作必须有真情实感。实践证明,多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使所接触的事物同他们的认识联系起来,有利于开阔学生的眼界,陶冶情操。久而久之他们就会以极大的热情去关注生活,激发写作欲望。如习作《家乡的秋色》时,由于不少小学生没能深入生活,缺乏细致的观察,抓不住家乡独有的秋色特点,因而认识不了美之所在。为此,金秋十月的一天,组织小学生到校外观察,让孩子们放眼无边的原野,那成熟的庄稼,绚丽的色彩,一幅幅令人陶醉的画面,尽收眼底。为此,小学生作文要从生活中来,语文教师们应该引导学生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1、小学作文写作要从生活中来。叶圣陶曾经指出:?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的事勉强拉到笔下来,那是必然失败的勾当。人固然为写文章而留心自己的生活,但是做了人就得担负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①这就是告诉我们,要写出真正好的文章必须从实际生活挖掘素材。写作文是把生活中的事情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要想有话可写就要尊重学生的真实想法,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思想还很单纯,要想让他们写一些冠冕堂皇的语言,他们还没那么多的经历,时间久了会产生厌烦心理,提笔作文就害怕。

2、让小学生学会从玩中体会写作成功。玩是孩子的天性,是儿童健康发展身心的主要方式,每个孩子的童年都是在快乐的玩耍中度过的。教师要学会善于从小学生的玩中,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例如,写出你最感兴趣的游戏、写你最好的伙伴、写你最喜欢的体育活动等。学生在自己最喜欢的游戏中体验到的就不仅仅是玩的乐趣,还有他的创作热情。其实,我们只要让学生写出自己玩的心声,每个

①叶圣陶.叶圣陶教育文集2[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08

孩子都是写作天才。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从自己的小制作、喜欢的小动物等中,让小学生写出自己的心爱的小东西,孩子们就会很用心的呵护他们,自然也就能写出好的作文来。

(三)激发孩子们习作的兴趣

教师的?生活作文?指导活动,也包括对小学生们的习作兴趣的激发。

爱因斯坦说:?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出来,那么学校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件礼物来领取了。?因此,在?生活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学生习作情感的培养和挖掘,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真实的体验。

1、以情激情。我们常说:?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实践表明,教师与小学生之间积极的或消极的情绪会互相感染,教者的情绪对诱发孩子们的内心体验起着极为重要的导向和催化作用。因此,要让小学生表现出对习作的高涨情绪,要求教者在作文指导中首先表现出高涨的热情与浓厚的兴趣,应该充分自身运用健康积极的情感去打动、感染、影响学生,激发其创作意识、创作情感,如此才能让学生?带有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①

2、创境激趣。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②实践表明,在作文教学中、在生活中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激发其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其写作能力的不断提升。例:一位老师指导学生写《秋天的田野》一文时,组织学生户外观察,同时又借助录像将湛蓝的天空、白如雪的棉花、金灿灿的玉米、红彤彤的辣椒、五彩缤纷的树叶、争奇斗艳的菊花等等,纷纷展现于屏幕之上,这些源于生活、再现生活的情境引发学生思绪飞扬、情绪高涨,使得学生的表达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流畅。自然学生的写作激情在情境的感染下被充分激发了出来,变得愿写、乐写。

(四)让评改成为学生作文生活的一部分

在精批细改的常规要求下,语文教师大多习惯于在办公室批阅作文,勾出一些错别字,画出些病句,用线条调整个别语句、语段,然后写几句评语,给出分数。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长此以往,不惜辛劳,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这

①(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06月,36页

②(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06月,197页

样批作文,可以说是吃力不讨好。作文发下来,小学生看完分数后,便随手一扔,效果自然不好,孩子们的作文水平也很难提高。叶圣陶先生也曾说过:?我当过老师,改过学生的作文本不计其数,得到一个深切的体会:徒劳无功。我先后结识的国文教师不在少数,这些教师都改过不计其数的作文本,他们得到的体会跟我相同,都认为改作文是一种徒劳无功的工作。?因此,小学?生活作文?教学在批改这一过程中也应贴近学生生活,让小学生们也融入修改作文的生活中,使修改作文成为小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修改作文的过程又为以后的作文提供了素材。

1、自我修改。小学生完成作文后,先自己读一遍,做初步修改,在读的过程中修改语句不通顺、有语病、标点使用不当等毛病,也再一次整体把握自己的作文是否恰当地表达了主题和自己的思想感情,这一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反思的过程。

2、同桌互评。由于个人语言习惯,思维习惯的不同,作文中的有些问题是作者本人所发现不了的,采取同学互评的方式能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教学实践中可以采取同桌互评的方式进行。教师在学生批改前讲明要求,除规定修改符号、修改范围和修改标准外,教师可借此机会训练学生的写作,可以要求修改人写出不少于100字的评语,被修改人针对此评语再写出辩解或解释的语言,在前几次的修改活动基础上,对评语的字数上再提高要求,长期坚持下来,小学生在参与修改的过程中,不但提高了作文的质量,也再一次训练了自己的作文能力,而且在听取别人对自己作文的评价时,还能有助于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同时在评价别人的作文时,也能采他山之石,扬长避短。

3、集体评议。对于同一题目或同一题材的作文,教师可安排组内或全班范围内的交流,宣读优秀作文,使每个小学生对照自己的作文,吸取别人作文的精华,补充修改自己的作文,而修改作文的过程也可以作为作文的素材在以后的作文中使用,可谓?一举两得?。

4、教师修改。在孩子们之间相互修改作文之后,教师指导者的作用就要发挥出来了,教师应选取不同层次的作文进行讲解,既要对共性的问题进行重点强调,也要对个别小学生的作文给予关注,采取面批的形式帮助学生修改作文。教师修改除解决突出问题、提升作文质量外,还应重在鼓励表扬,激发孩子们写作

的积极性。如表扬时,有意表扬大多数学生,对优秀生表扬他们的标新立异,对中等生表扬他们的进步和提高,对差生表扬他们写作态度的端正,语言表达的流畅等。这样多数学生受到表扬,觉得老师对他们一视同仁,就消除了自卑感,增强了他们写作的自信心、听课的自觉性。

让评改作文成为小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可以使学生在参与评改的时候发现他人的优点、长处,在评改别人的作文时也能体会到老师的辛苦,同时也有一种权威感,这会促使学生努力写好下一次的作文,让同学刮目相看,时间久了,学生的整体写作水平就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同时,这种心理变化又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经历,应用到写作中。

小学?生活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是新课标中?积极倡导自由表达、真诚写作?的作文教学理念,。但遗憾的是在当前小学作文教学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 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 甚至害怕作文;学生作文中假话、空话、套话连篇;缺乏真情实感、童真童趣等等。究其原因,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学与学生生活脱节,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那么, 如何使小学生在思想认识及写作实践上打通生活与作文的联系,从而使小学生用饱蘸真情的笔墨来书写生活的体验与感悟。这就成为教学实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关乎新课程改革的?生活作文?教学理念是否能真正贯彻落实下来。

因此,要解决目前小学?生活作文?教学中的种种问题, 要提高学生作文水平,除了继续对?生活作文?教学进行探究、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生活作文?教学的特点外,还得对症下药,向作文教学要效益。孩子们要在时常生活中积累写作素材,积极开发作文资源,为作文写作打下坚实的材料基础;语文教师加强对孩子们间接、直接的生活和学习指导,让小学生的生活和写作真实地融为一体,在写作中生活,在生活中写作;在作文的修改和讲评中,也要让小学生积极参与,让这一过程贴近小学生生活。只要我们坚持从全新的教育理念入手大胆探索,努力探求新的作文教学结构和方法,相信作文教学的春天将必定到来。

[1]王贺玲.作文教学中个性化的思考[U]小学语文教学,2000(6)10——11 [2]叶圣陶.怎样写作[M].中华书局,2007

[3]陈玉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陶行知教育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4版.43.

[5]常汝吉.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

[6]吴立岗.小学作文教学论[M].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

[7]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1月第3版.51.

[8]叶圣陶语文教育言论摘编[G].天津古籍出版社,1994.182.

[9]李家栋.语文生活化理论与实践研究[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年3月第1版.

致谢

四年的大学时光就要结束了,感谢四年来学院的老师和领导对我的悉心培养,在汉语言文学这个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不仅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动手实践能力也有了质的飞跃。在这里,我要深深感谢各位老师,在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

在我论文撰写的过程中,我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王凤玲老师,是王老师给我指引了论文的方向、架构,并在百忙中抽出时间对本论文认真批阅,指正出其中的许多谬误,使我的论文有了正确的思路。因为有王老师的悉心指导,我才能及时正确的完成毕业论文,王老师的博学广识是我完成毕业论文的向导,再次对王老师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