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冀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2018新教材)

排列问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拼摆、交流、观察等探索稍复杂图形的排列规律的过程。

2、能发现图形排列中的简单规律,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初步学会表

达自己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获得良好的心理体验,发现和欣赏图形排列的美妙。

教学重点;拼摆、交流、探索规律

教学难点:探索规律

教具准备:九宫格、○□△图片每种3张、扑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展示目标

师:同学们,春节过得很高兴吧!谁愿意把你们最高兴的事情和大家说一说?

请几个人发言。

师:春节期间,有谁贴挂旗了?你发现什么规律了吗?(学生汇报)

师:同学们真细心,能发现生活中有规律的现象。今天这节课,我们利用△□○等图形来“创造”规律。

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1. 把图形有规律地摆一行。

(1)教师启发性谈话,提出把○□△图片各3张有规律地排成一行的要求,鼓励学生动手操作。

(2)小组交流摆法后小黑板展示。

(3)全班交流学生个性化的摆法,(每组先说一个,其余组补充)学生说出摆图的规律后,师质疑:如果接着摆,下一组会是什么样的?

2. 在九宫格里有规律地摆图形。

(1)出示3×3方格图,说明这样的方格图人们把它叫九宫图。抛给学生的问题:“把○□△图片各3张摆在九宫格里,要使每行或每列的图形相同,该怎样摆?”,让学生自己动手摆。

(2)小组交流不同的排列方法,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怎样摆的,讨论摆得规律是什么?然后小黑板展示。

(3)全班交流:小组汇报怎样摆的(每组先说一个,其余组补充)并说出摆得规律。课本中丫丫摆得是个特例,学生没摆出来,师可以出示,讨论是什么规律。

师:每行或每列相同大家都会摆了,要使每行和每列的图形各不相同,应该怎样摆放?自己动手试着摆一摆。

然后小组交流,小组小黑板展示。

(4)全班交流小组不同的摆法,小组解说员讲解说一说是怎样摆的。

(5)师质疑:这么多排列方式,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小组交流。(教师深入小组内部组织、引导研讨)

(6)全班交流:学生充分发言,教师最后小结。(生:第一行摆△○□,第二行把第一行的最后一个□放在第一,其它两个顺次后移就行,是△○;第三行把第二行末尾的○放在

第一,剩下的顺次后移是□△。

生:竖着看也能发现这样的规律。第一列摆△□○,第二列把第一列中最后一个○放在第一,其它两个△和□顺次下摆……)

三、综合练习

1. 练一练第一题。

师:同学们刚才发现了我们在方格中摆出的图形的规律。现在请你看课本第3页的第一题,在方格中摆放三种不同的花,有一个方格还空着,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图中各种花是按什么规律摆放的,想一想空格中应该放哪种花?学生独立思考、填空,交流。

2. 练一练第二题。

取出扑克按着书先摆一摆,找出规律,然后回答书中的问题。

(1. 根据每行的排列数字确定扣着的是几。 2. 根据每行花色排列规律确定扣着的是什么花色。规律是:方块、红桃、草花、黑桃---黑桃、方块、红桃、草花--草花、黑桃、方块、红桃、---红桃、草花、黑桃、方块)

四、拓展练习

自己按规律摆扑克牌。并同桌进行猜扣着的牌的活动。

第二课时探索、发现简单事物中的排列组合规律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探索、发现简单事物的排列组合规律。

2.在进行探索、交流活动中,发展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3.使学生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激发学生对身边事物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意识。

教学准备:

三张人物图片、3张照相课件、乒乓球比赛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一定照过相吧,今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妈妈也去照相馆照了一次

全家合影,你们知道他们可能照了几张不同的照片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课件演示占位不同的6张照片,并分类。)

[学生先思考,猜测一下可能照几张照片,然后三个学生自由结组站一站,边站边说怎么站的。随课件演示,说出照片上每个人的位置。]

二.自主、合作探究、交流

1、课件出示,乒乓球比赛的图画,让学生说说有关乒乓球比赛的知识。

2.如果两个小朋友打乒乓球,结果可能有几种?

3.提出教材上的问题,让学生尽情猜想。

4.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

三、练一练:

1.指导学生实际写一写,再自己选三个数写写。

2.可用不同的学具代替玩具摆一摆,再填写。

3.采取限时口算方法,完成此题。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7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能根据一道乘法算式列出相应的两道除法

算式,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3.向学生渗透“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迅速地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初步知道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备。

1.把口诀填完整。

( )七二十一四 ( )二十八

( )七四十九二 ( )十四

五( )三十五 ( )七四十二

2.先填出计算结果,再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 )×7=357×( )=49 ( )×7=7

7×( )=14( )×3=215×( )=35

( )×7=42( )×7=28( )×3=21

二、新授。

1.整体演示课件“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1)问:图上画的是什么?谁能根据自己的理解,给大家说说这幅图的意思?(编出一

道“求几个几是多少的” 用乘法计算的应用题)

问:根据这个同学的叙述,该怎样列式?用哪句乘法口诀来计算?

提示:这幅图既可以横着观察,也可以竖着观察.因此,根据同一幅实物图可以编出两道不同的乘法应用题。

横着观察:编题:每组有7架飞机, 3组一共有多少架飞机?

列式:7×3=21(架)

竖着观察:编题:每组有3架飞机, 7组一共有多少架飞机?

列式:3×7=21(架))

五、布置作业(略)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7的乘法口诀2

教学目标

1. 创设情景,使学生理解、掌握7的乘法口诀。

2. 根据已有的推理能力,通过备学让学生自己编乘法口诀再小组规范。

3. 用口诀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会编7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乘法卡片、备学作业纸、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备学

完成备学表(出示表)

二、交流。

小组合作,反馈编口诀情况。

(表扬一些编得好的同学,鼓励其他同学。)

在小组中展示每个学生的备学作业纸,由组长检查,发现问题集中讨论,最终定稿,由指定同学汇报。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整理。

引导学生说说备学中的第5个问题:口诀有什么特点,如何记忆更好记?

利用口诀解决问题。

一个星期有几天,说一说。2个星期有几天、3个星期有几天……

怎样算更简便?

学生自己编出7的乘法口诀。

三、巩固应用,游戏辅助。

1.按顺序齐背口诀。

2.指名背口诀。

3.看算式背口诀。

4.师生对口令背口诀。

5. 8×7 =7×7+() 7×6+7=()×() 9×7-7=()×7

四、回顾总结,引发疑问。

1.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一个口诀对应两个乘法算式。

2. 练习:

(1)每个人7个本,分给5个小朋友,一共需要多少个本?

(2)现在有14个苹果,7个梨,7位小朋友怎么分最合理?

预习8的乘法口诀。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学习,制定、交流飞机飞行表演编组方案的过程中,学习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2. 会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除法式题。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使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怎样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会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除法式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1. 4×6=

2. 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6×4= 三七二十一

24÷4= ()

24÷6= ()

口诀:21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并学会了用7的口诀进行相关的乘法计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会用7的乘法口诀计算有关除法式题。

二、自主探究

1.自学文本

出示书中情境图:有21架飞机要参加飞行表演,怎样飞呢?想请同学们帮忙设计编组方案,下面小组同学合作,用学具摆一摆,设计出自己的编组方案,看哪个小组设计的方案最多?

学生小组合作,边摆学具边说方案。

2.交流研讨

哪组想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制定的飞行方案?

(不必强调平均分,如有小组同学说出每组有7(3)架,可以分成3(7)组,或每7(3)架一组,可以分成3(7)组,老师在给予肯定的同时可以问其它小组摆法一样吗?之后板书算式:21÷7=3,21÷3=7。如果学生没说出平均分,老师可引导说:有时表演的每组也可同样多)

3. 质疑:

同学们真聪明,想出这么多方案。现在我们一起看这两个算式,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21÷7=3,3是怎么算出来的?用哪句口诀计算?

(2)21÷3=7,7是怎么算出来的?用哪句口诀计算?

(3)一句口诀能解决几道除法算式?

师必须抛出的问题:

(1)21÷7=3,21÷3=7,3和7是怎么算出来的?用哪句口诀计算?

(2)一句口诀能解决几道除法算式?

(3)怎样用7的乘法口诀求商?可以举例说明。

4. 专项练习:

试一试:28÷4=□,28÷7=□口诀:

三、综合练习:

练一练1、2、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外延伸

今天同学们表现非常好,课后把身边的数学写成数学小日记记在数学周记本上,好吗?

表内乘法和除法(二) 8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经历操作、推想、交流的学习活动过程。

2.会用8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相应的除法试题。

3.指导学生把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计算联系起来,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

小棒、卡片、小黑板。

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背诵1—8的乘法口诀。

二、探究与体验

1.老师这里有48根小棒,你能用这些小棒摆成什么图形。

教师适时抓住由6根小棒组成的图形来讲解。

可以怎样列式?

由8根小棒摆图形方法同上。

3.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用8的乘法口诀计算的数学的问题?

三、实践与应用

1.争夺小红旗)

2.找朋友;(卡片)

你能把这些信准确、快速的投到信箱里吗?

3.电脑出示教材练一练2

问题讨论:小黑板出示:

8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在操作、推想、交流的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用8的乘法口诀求商。

2、会用8 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相应的除法算式。

3、指导学生吧数学活动经验与数学计算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具准备:小正方体木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摆花片的活动,解决了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的数学问题。这节课我们要通过摆小正方体的活动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二、自主探究,算一算(1)

1. 观察18页(1)的情景图回答图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2. 学生汇报发现的信息和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把信息和问题合起来,变成数学问题:一个长方体要用6个小正方体,48个小正方体能摆成几个这样的长方体?

3. 自己试着列式算一算。(不会的可以用学具摆一摆)

4. 小组交流

(1)自己列的算式是什么?

(2)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5. 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明确要求48个小正方体能摆成几个这样的长方体,就是求48里面有几个6,所以用除法计算。)

三、专项练习:算一算(2)

1. 观察情景图,把信息和问题变成数学问题。

2. 自己列式计算,小组推选讲解员板演。

3. 讲解员讲解。(明确求问题就是求48里面有几个8,所以用除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五、综合练习

1. 试一试和练一练1题。学生独立做,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核对。

2. 练一练第2题。独立做,每组选1板演,最后板演同学讲解。(说明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六、拓展练习:问题讨论

9的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经历自主尝试总结、交流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2、熟记9的乘法口诀,会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相应的乘法计算。

3、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积得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教具准备:小黑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 师:指名背一下1-9的乘法口诀。教师任意写出一句口诀,让学生写出2道乘法和 2

五、课堂小结。

六、综合练习

1. 练一练1、2、3题。(学生独立做,教师批改,做完的学生做练一练4题。)

道除法算式。

2. 出示口算卡指名口算。

3. 师总结口诀掌握情况后,说明这节课要用学过的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自主探究

1. 学生观察26页情景图,明确信息和问题。

2. 学生汇报,师板书后学生把信息和问题合起来说一说。

3. 学生自己想一想,试着做一做。

4. 小组交流后,组长指派组员板演。

三、全班交流

1. 板演,学生讲解。(引导学生讲解出为什么用除法算,用的是哪句口诀。)

2. 学生质疑。

四、专项训练:

1. 有32条金鱼,在每个鱼缸里放4条金鱼,需要几个鱼缸?

2. 有32条金鱼,平均放在8个鱼缸里,应在每个鱼缸里放几条?

2. 练一练4题(学生自己做,先做完的板演,最后板演学生讲解。)

9的乘法口诀提问题并解答

教学目标:

1、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熟练的计算9的乘法。能够解答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数学信息的收集、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3、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良好的观察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

出示情景图,这是一幅海边的情景图,请大家认真仔细观察图,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有哪些数学信息?先和同桌说一说,然后汇报交流。

二、探究与体验

1、你怎样理解“海鸥的只数是企鹅只数的6倍。”这条信息?

(学生说出自己的理解:引导学生得出“海鸥的只数是企鹅只数的6倍。”就是海鸥的只数有6个企鹅那么多)

2、根据你发现的数学信息和你的理解,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尝试着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海边有9只企鹅;海鸥的只数是企鹅只数的6倍”。提出“海鸥有多少只?”)

3、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是怎么想的?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然后汇报。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法和思路。

引导学生理解到:海鸥的只数是企鹅只数的6倍,海鸥有9只,就是海鸥的只数是9的6倍,即求6个9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计算9×6或应用六九五十四口诀计算出

9×6=54(只),

6×9=54(只)

也就是海鸥有54只。

(组织学生全班汇报交流解答思路并板书算式。)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像这样的求9的6倍是多少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解决,用口诀来算出得数的方法来解决。

三、实践与应用。

1、完成练一练第1题

出示情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

然后组织全班汇报交流

2、完成第2题,第3题

三、观察物体长方形的特征1

教学目的:

1.经历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

2.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在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

心。

教学重难点:

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解决策略:

通过观察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猜想长方形的特征,然后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等形式验证交流自己的猜想,从而总结归纳出长方形的特征。

教具准备:

生:1.每个学生3—5张大小不同的规则的长方形的纸。

2.答题卡

3.长短不同、数量也不相同的小棒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以前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今天老师又把他请到了我们的课堂上,课件出示4个被藏起一半的图形,让学生猜分别是什么图形?

(设想:学生能顺利猜出圆形,三角形,当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出现分歧)

师揭示正确答案后,提问:为什么我们能顺利猜出圆形和三角形,一到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却出错了呢?

生:因为长和正长的太象了。

师:那里象?

生:都有四条边,而且有四个角。

师:你们来观察这些图形,他们有几条边,几个角呢?(同时课件出示一些四边形包括不规则的。)

师:我们就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四边形。(长方形闪)你能说说这什么是个图形吗?这个长方形和其他的四边形比较起来有什么不同?

我们看这个长方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四边形这个大家族中长方形的特点。板书课题二、猜想、验证、交流

猜想

1.师:你对长方形有哪些认识?或(师:仔细观察我们手中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看看长

方形的边和角各有什么特点呢?(板书:边和角)

2.生: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有长有短,对边可能相等,4个角好象直角。。。。。

(同学到黑板板书自己的猜想)

验证

1.师:那么我们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呢?你们有没有办法来验证一下自己的说法呢?下面

老师把时间交给大家,你可以和自己的同伴合作也可以自己动脑筋想办法来验证自

己的这些猜想。

2.生用自己的方法验证。

(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和小组,组织学生有效的学习,扮演好组织者与合作者。)

3.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验证长方形对边是否相等的呢?

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实物投影展示)

当学生验证边有长有短时,师告诉学生长的边叫做长方形的长,短的边叫做长方形的宽。

(板书:长宽)

师:一个长方形有几条长?几条宽?你能指着教室里的长方形说出他的长和宽吗?

(师用红粉笔标出起学生的验证结果,以示正确。)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验证长方形角的特点的呢?

学生说自己的方法。(师框起学生的验证结果)

4.师小结刚才的活动:那么都是谁的猜想是正确的?你能到前面来说说自己的那些猜想

是正确的吗?(根据学生的总结,课件出示规范的长方形的特征。)学生齐读。

5.师小结:“你们通过自己观察、猜想,验证,总结出了长方形的特征,我觉得你们都

是爱动脑筋的好孩子,只要你们能坚持这样,一定能探索出数学王国中更多的宝

藏。”

三、巩固练习

1.牛刀小试(答题卡完成)

“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个是长方形,哪个不是长方形。指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并选其中的一个长方形,测量一下他的长和宽,并记录在自主小天地上。”(课件:正方形演示对边相等,角是直角)

2.手脑并用

请同学们选择使用手中长短不同的小棒,摆出一个长方形。

3.学以致用

“小明的妈妈新买了一块漂亮的花布,想铺在餐桌上,可是妈妈想如果能给桌布的四周镶上花边该有多好看呀。想到这里,妈妈就拿起尺子只测量了一下桌布的一个长是120厘米,一个宽是80厘米,小明看到了就问:妈妈你只测量两条边,能知

道买多少花边吗?”(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妈妈能不能知道买多少花边呢?为什么?那要买多少呢?

课下咱们大家来一起算算,下节课时,咱们一起把答案告诉小明吧。”

三、观察物体长方形的特征2

教学目标:

1. 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的过程。

2.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在用已有的数学活动经验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自主探究长方形的特点。

教学难点:

长方形特征的得出和验证。

教具学具:

课件,每人一把剪刀,长方形纸片一条绳直角三角板直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先找一找藏在教室里的数学知识,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

师:想一想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生:长方形有四个直角,有四条边。

师:长方形的图形里藏着许多秘密,想不想发现它?

生:想。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长方形的特征。

板书:长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观察猜想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你手中的长方形,猜想一下长方形有什么特点?

生1:长方形有4条边。

生2:长方形相对的边都相等。

生3:长方形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生4:长方形有2条长边,两条短边。

师根据生回答板书: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2)验证特征。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自己对长方形的了解,那么这些猜想究竟对不对呢?想不想亲自验证一下。

师:你想用什么方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生:我想用剪刀剪的方法,验证长方形的角。

生:我想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生:我想用小尺量一量的方法验证长方形的对边相等。

师: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下面我们在小组内动手操作,交流自己的做法,先来看合作要求。幻灯出示合作要求。

师:下面的时间就交给你们了。

(学生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猜想出长方形对边相等,哪个小组同学愿意汇报。

生1:大家看我是用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上下两条边是相等的。

生2:我是用数一数的方法知道了长方形有4条边,有4个角。

生3:我是用小尺量一量的方法得出上下两边一样长,左右两边一样长。

生4:我是用直角三角板来验证4个角都是直角。

生5:我是用直尺先量出一个角得出结论是直角,然后对折再对折,这样得出4个角都是直角。

生6:我是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的。

(师课件演示: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齐读: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三、认识长和宽

师:刚才同学们猜想出长方形有两条长边,两条短边,请你指出手中长方形的长边和短边。师: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这节课,谁知道数学书给他们起了什么名字?

师板书:长宽

师:那它有几个长?几个宽?

师:请你指出教室里长方形的长和宽。

四、学中做

(1)出示课件练习(说一说)

(2)出示页练一练(课件出示)

(生判断并说明理由)

(3)选图测量并记录

(学生活动,集体订正)

(4)发散性练习

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00米,宽80米,小明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沿着操场走,你瞧,他已经走到另一个角的顶点,想一想,小明走了多少米?如果他继续前进,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他还要走多少米?

三、观察物体长方形的特征3

教学目标

1. 经历在观察、验证、交流等活动中探索长方形特征的过程。

2. 认识长方形的长和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3. 在用已有数学活动经验探索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良好体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长方形的长与宽,知道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难点: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确认长方形的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角。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

同学们,看黑板上都是些什么图形?(黑板上张贴着各种颜色、大小不一的长方形。)这节

课长方形想和你们交个朋友,让你们进一步了解它、认识它,你们愿意吗?(也可课件展示)那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长方形的特征,看它们的边和角有什么特点。

二、自主探究

(一)感知长方形的特征。

1. 自学文本

让学生观察自己事先准备的长方形纸张,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和几个角。

2. 交流:长方形有4条边、4个角。

(二)猜想长方形的特征

1. 自学文本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其实长方形有它自己独特的特征,你们再认真观察你们手中的长方形,想象一下长方形的边和角可能有哪些特点?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2. 交流研讨

生:我看长方形的四个角都好像是直角。

我看长方形的四条边有两条边长两条边短。

长方形的相对的两条边好像一样长。

师相机把学生猜想到的长方形的特点板书出来。

对边相等 4个角都是直角

(三)验证长方形的特征

1. 自学文本

你们猜想出这么多的特点,那么猜想的对不对呢?这就需要我们用自己的办法验证验证我们猜得对不对,下面小组合作想办法验证一下吧!

2. 交流研讨

师组织学生交流验证的办法及过程。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相机板书“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揭示出“长方形的长边叫做‘长’,短边叫做‘宽’。”

3. 质疑: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看还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

(1)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2)什么叫做长方形的长和宽?

必须抛出的问题:

(1)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2)什么叫做长方形的长和宽?

(3)怎样判断一个四边形是不是长方形?

(4)我们是用什么方法探索长方形的特征的?

师:刚才我们通过观察、猜想、验证得出长方形边和角的特征是“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些方法都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好方法。

4. 专项训练

判断下面的图形哪个是长方形,哪个不是长方形?

三、综合练习:

1.练一练(1)(2)

2. 为了挂图方便,班里决定在黑板两角之间挂一条铁丝,老师要测量一下到底需要多长的铁丝,可是却够不着黑板的上边,你有什么好办法?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三、观察物体认识平行四边形

教学要求:

1.运用生活实例和实践操作认识平行四边形,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2.学会用不同方法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猜想验证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3.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图形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在制作中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生活引入

1.出示校门口伸缩门照片,问:这张照片你熟悉吗?是哪里?请你观察我们校门口的电动门,你能在上面找到平行四边形吗?谁来指给大家看。对,在这个伸缩门上有许多平行四边形。

2.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平行四边形呢?(指名说)

3.师:是的,平行四边形在咱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漂亮的小篮子上,安全网上,花园的栅栏上,学校楼梯的扶手上,三菱汽车的标志上,足球门的网上,以及工人叔叔用的升降架上,各式各样的电动门上都有平行四边形的存在。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认识平行四边形。(板书课题)

二、操作探究

1.师:看了这么多的平行四边形,想不想自己动手做一个呢?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你选择其中一种材料,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先独立完成,在小组里说一说你的方法。2.师:谁来汇报?你选了那种材料?是怎么制作的?(让学生依次在投影上演示,并介绍制作过程)

3.讨论: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了平行四边形,大家制作的这些大小不同的平行四边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4.下面,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根据老师的提示进行讨论。

小组活动:

(1)仔细观察小组内每个平行四边形,猜想:它们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组长记录在练习纸上。

(2)用什么方法去验证你们的猜想?怎样操作?

(3)通过观察,操作,验证,你们的结论是什么?

5.师:哪个小组来汇报?首先说你们的猜想是?怎样验证的?(让学生在投影上操作演示)你的结论是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师: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操作,验证了平行四边形边的特征,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概括它的特征是: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板书)对边是指?(课件演示)谁再来说说,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点呀?多指名几人说。

7.师:要看一个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就要看?(多指名几人说)下面大家来判断,这里哪些图形是平行四边形?拿出练习纸,完成想想做做第一题,先独立完成,再说说理由,你是怎么判断的。

三、探索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1.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平行四边形,老师手上的这张纸片是什么形状的?现在我想让它变成一张长方形纸片,我该怎么办?请大家帮一帮我。小组操作。

2.指名汇报,你是怎样剪的?谁来说说它的特征是什么?

3.刚才我们把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下面我们再做个游戏,让长方形变成平行四边形,想玩吗?

四、小结,并认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平行四边形有哪些认识?

2.平行四边形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帮助呢?它还有什么特征呢?请看。现在你知道为什么校门口的电动门要做成由许多个平行四边形组成的了吗?(观看电动门伸缩过程)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例子吗?大家课后做个有心人,搜集相关的资料吧。

三、观察物体认识立体图形

教学要求: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和名称,初

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

学具准备:各种形状的实物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情

1.说学具:

1)师:同学们,瞧谁来了?(出示课件:带音乐的机器人)

2)生:对!机器人想和我们共同学习,还给每个小组的小朋友带来了一篮礼物,想知道有什么礼物吗?赶快打开看看,你认识什么,就给组里的小朋友说什么,每个人都说说。(学生以组为单位说出礼物名称)

3)汇报:哪个勇敢的小朋友能大声说说你们的礼物?

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有不同的吗?(组内小朋友轮流说学具)

2.提要求:这么多学具中,你们能把“相同的”放在一起吗?四个小朋友共同试试看。

二、操作感知

A:分―――提示概念

1)活动:按教师提的要求,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

2)汇报: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师:他们是这样分的,和你们一样吗?(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3)揭示概念

师:每种物体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你知道是什么吗?

教师根据学生所说在电脑分出的各类实物中出示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4)活动

教师板书:球问:请你高高举起球,互相看看拿拿对了吗?放回学具篮中,依次出现:圆柱、正方体、长方体(长方体不放回篮中)

B:摸―――感知长方体

a:感知长方体

(1)活动:请小朋友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先和组里的小朋友说一说。

(2)汇报:

师:谁能用最大的声音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你是怎么感觉到的?(学生口答)

b: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①活动: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

一摸,再给同组的小朋友说说心中的感受。

②汇报:学生仿照长方体的汇报,依次说:

正方体:方方的,6个面,棱,顶点,不能滚动

圆柱:上下一样粗,圆的,能滚动

球:光光的,能滚动

学生每汇报完一种物体的特征,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赶快找一个看一看,摸一摸,看一看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

c: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