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简介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简介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简介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简介

1、什么是ABR反应器?

ABR被称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其不仅生物固体截留能力强,而且水力混合条件好。随着厌氧技术的发展,其工艺的水力设计已由简单的推流式或完全混合式发展到了混合型复杂水力流态。第三代厌氧反应器所具有的特点包括: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水力流态,这些反应器通过构造上的改进,使其中的水流大多呈推流与完全混合流相结合的复合型流态,因而具有高的反应器容积利用率,可获得较强的处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生物固体的截留能力,并使一个反应器内微生物在不同的区域内生长,与不同阶段的进水相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生物相的分离,从而可稳定和提高设施的处理效果;通过构造上改进,延长水流在反应器内的流径,从而促进废水与污水的接触。

厌氧折流反应器是在UASB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厌氧折流反应器(ABR)的优点:

2、ABR反应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工艺构造:

ABR反应器中使用一系列垂直安装的折流板使被处理的废水在反应器内沿折流板作上下流动,借助于处理过程中反应器内产生的沼气应器内的微生物固体在折流板所形成的各个隔室内作上下膨胀和沉淀运动,而整个反应器内的水流则以较慢的速度作水平流动。由于污水在折流板的作用下,水流绕折流板流动而使

水流在反应器内的流径的总长度增加,再加之折流板的阻挡及污泥的沉降作用,生物固体被有效地截留在反应器内。

由此可见,虽然在构造上ABR可以看作是多个UASB的简单串联,但在工艺上与单个UASB有着显著的不同,UASB可近似看作是一种完全混合式反应器,ABR 则由于上下折流板的阻挡和分隔作用,使水流在不同隔室中的流态呈完全混合态(水流的上升及产气的搅拌作用),而在反应器的整个流程方向则表现为推流态。在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这种完全混合与推流相结合的复合型流态十分利于保证反应器的容积利用率、提高处理效果及促进运行的稳定性,是一种极佳的流态形式。同时,在一定处理能力下,这个复合型流态所需的反应器容积也比单个完全混合式的反应器容积低很多。

ABR工艺在反应器中设置了上下折流板而在水流方向形成依次串联的隔室,从而使其中的微生物种群沿长度方向的不同隔室实现产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在单个反应器中进行两相或多相的运行。也就是说,ABR工艺可在一个反应器内实现一体化的两相或多相处理过程。

在结构构造上,ABR比UASB更为简单,不需要结构较为复杂的三相分离器,每个隔室的产气可单独收集以分析各隔室的降解效果、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途径、机理及其中的微生物类型,也可将反应器内的产气一起集中收集。

ABR反应器有两种不同的构造型式。图一为改进前的ABR反应器构造型式。这种反应器中的折流板是等间距均匀设置的,折板上不设转角。这种构造型式的ABR反应器所存在的不足是,由于均匀地设置了上下折流板,加之进水一般为下向流形式的,因而容易产生短流、死区及生物固体的流失等问题。图二为改进后的ABR反应器构造型式。改进后的ABR反应器中,其折流板的设置间距是不均等的,且每一块折流板的末端都带有一定角度的转角。

3、ABR反应器的改进研究:

图三不同型式的ABR反应器改进型

(A)统一集气;(B)独立设置集气室;(C)等间距折流板;(D)混合折流板;(E)设置填料和沉淀区的混合型;(F)等间距敞口式;(G)扩大第一隔室;(H-J)增设填料的不同形式

符号:W—废水;B—沼气;E—出水;S—污泥

ABR反应器改进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

(1)图三中(A)、(B)、(E)、(G-J):减少下流室的宽度,增加上流室的宽度,是污泥集中在上流室,以此增加泥水的接触,并利于污泥的截留。

(2)图三中(A)、(B)、(E)、(G-J):折流板边缘设置倾角(常为40—45度),

使废水通过下流室,从上流室的底部中心进入,提高隔室进水的均匀性。

(3)图三中(E)、(F)、(H-J):在各隔室的上、中部或整体增设填料,或同时在ABR的末端增设沉淀室,以拦截并贮存在高负荷条件下因大量产气的剧烈混合带出的污泥,强化污泥截留能力,称为复合型ABR。

(4)图三中(G):采用两隔室结构,增加第一隔室的容积,以减小其上升流速,使进水中的SS和反应器内的污泥截留在第一隔室,利于处理高SS浓度的废水。(5)图三中(B)、(C)、(E)、(G):将集气室分割独立设置,利于产气成分的分析及运行稳定性的控制,主要是由于ABR前端隔室以产酸为主,其产气中含有较多的H2和CO2,独立收集可以减少各隔室的H2分压和CO2分压,利于PH值的控制,防止酸化以及减少氢分压对物质转化过程的影响。

(6)图三中(A)、(B)、(F-J):它与原有反应器构造的不同之处还在于,改进后的ABR中一方面采用了上向流室加宽、下向流室变在窄的结构形式,由于上向流室中水流的上升流速较小而可使大量微生物固体被截留在各上向流室内;另一方面在上向流室的进水一侧折流板的下部设置了一个角度约为45度的转角以避免水流进入该室时产生的冲击作用,起到缓冲水流和均匀布水的作用,从而利于对微生物固体的有效截留利用、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并保证处理效果。这种构造形式的反应器能在各个隔室(主要是上向流室)中形成性能稳定、种群配合良好的微生物链,以适应于流经不同隔室的水流水质情况,有机物被不同隔室中的不同类型微生物降解。

4、ABR反应器的工艺特征:

(1)良好的水力条件:

反应器内的水力条件是影响处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使用示踪剂对反应器内水流停留时间分布,可分析其死区容积分数和混合状态。研究表明,ABR 的容积利用率要高于其他型式的反应器。随处理水量的增加,产气量提高,促进了返混作用,但同时由于折流板的阻挡作用,阻止了各间隔室间的混合作用,因而就整个反应器而言,具有推流式的流态,且分隔室越多,越趋于推流态。因此,可把运行中的ABR看作一个由一系列混合良好的CSTR的串联反应器,因而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如图:

图四

(2)稳定的生物固体截留能力:

ABR具有对生物固体的良好而稳定的截留能力。ABR反应器中80%的生物固体集中在上向流室内形成高浓度的污泥层,其浓度可高达50-80g/l。污泥具有良好的沉降性能,不受进水量的变化而影响产气。但UASB则可能在高的水力负荷条件下发生污泥流失问题。ABR的生物固体截留能力是由上述良好的水力流态造成的。因此,ABR的运行是稳定可靠的。

(3)良好的颗粒污泥形成及微生物种群的分布:

ABR中,上向流室中的水流类似于UASB。虽然颗粒污泥的形成并不是ABR工艺的关键,但它可确实形成颗粒污泥。形成颗粒污泥的甲烷菌在ABR中具有良好的分布,而在不同隔室中以优势种群存在。如在前端隔室中主要以八叠球菌属为主;在中间隔室中以甲烷丝菌属为主;在后端隔室中则存在异氧甲烷菌和脱硫弧菌等。这种分布使ABR具有稳定而高效的处理效果。

(4)良好而稳定的处理效果:

ABR反应器处理工艺能很有效地处理不同中高浓度有机废水

5、ABR反应器数学模型的研究

(1)ABR反应器混合流态理论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通常是以连续的方式运行,因而其中物料的混合状况反应了进水基质在反应器内停留的时间(HRT)的分布状况,常将这种具有不同HRT的物料之间的混合称之为返混。理论上把反应器内完全不存在物料间返混流态称作推流(PF),并将反应器称之为推流式反应器(CPFR);把反应器内不同物料间存在最大限度返混的流态称之为完全混合流,该反应器称之为完全混合反应器(CSTR)。

CSTR 和CPFR 是理想流态生物反应器的两种典型代表。这两种不同的流动特性与反应器中所进行的反应本身的动力学密切相关。由生物反应动力学米—门(M-M )方程可知,对于无抑制单一底物的生化反应,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达到相同的有机底物去除率时,CSTR 和CPFR 两者所需的反应器容积比可用下式表示。

CPFR

m CPFR CSTR CSTR m CSTR CPFR CSTR n S K S K V V μμμμμ-+-+=11)1(00 式中:V CSTR —CSTR 所需的容积;

V CPFR —CPFR 所需的容积;

μCSTR —CSTR 中底物最大降解速率;

μCPFR —CPFR 中底物最大降解速率;

K m —饱和常数;

S 0—有机底物初始浓度。

由上式可知,为达到相同有机底物降解效果,CSTR 所需的容积比CPFR 所需的大,或前者比后需要更多的生物量(污泥),并且所要求达到的去除率越高,两者所需的容积差异越大。这说明,所要求的处理率越高,则返混作用的影响愈明显。因而为获得既经济合理又良好的处理效果,应采用CPFR 流态的反应器运行方式及相应的构造形式。此外,随着K m /Cs 0值由零逐渐向无穷大过渡时,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由零级变为一级,相应两种反应器所需的容积比增大,反之则减小。这说明,在低的底物浓度下,返混作用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将变得十分明显,而在高的底物浓度下,返混的影响将削弱。

显然,理想推流和理想完全混合是反应器内返混情况的两个极端,实际生物反应器内流体的返混状况往往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为非理想流态。

实际反应器中混合流态可通过寿命停留时间分布(Retention Time Distribution —RTD )的方法加于研究。物料粒子在反应器中的RTD 是一个随机过程,通常可用概率分布的方法,即RTD 密度函数E (t )来加于描述。E (t )的含义为:在同时进入反应器的N 个粒子中,其中停留时间在介于t 和t+dt 之

间的流体粒子所占的百分率定义为E (t )dt (如图2所示)根据E (t )的定义,有:E (t )=0(t <0)

E (t )≥0(t ≥0)

0()1E t dt ∞

=?

E(t)

图2 反应器的RTD 密度函数

RTD 通常采用示踪应答实验方法测定,其中最常用的是脉冲法。计算公式如下:

00()()tc t t

t c t t

∞∞?=?∑∑

2200()()()t t c t t t c t t

δ∞∞?=-?∑∑

其中:()t 为平均停留时间;

方差2t δ表示均值的离散程度;

C(t)表示时间t 时测定的示踪剂质量浓度,mg/L ;

t ?表示示踪剂测定取样时间间隔。

实际工程运行中,根据废水厌氧处理的要求,往往有数个反应器或将一个反

应器分隔为数个隔室串联运行,因而研究串联系统中流体或生物处理反应器中的混合状况并由此对处理工艺进行优化设计和运行控制,需要了解个反应器的混合状况及最优的反应器或分隔数,因而需要对系统的混合模式加于考察。其中模型参数N 和反映反应器轴向混合的毕克列准数(Peclet )是两个重要参数。N 是表示用N 个串联的完全混合反应器来模拟一个实际反应器的混合流态;Pez 准数表示反应器中对流流动和轴向扩散传递的相对大小,即返混程度。当Pez 趋于0时,对流扩散速率较之扩散速率要慢得多,为完全混合流;当Pez 趋于∞时,扩散速率相对于对流扩散速率可忽略不计,即为PF 。

因而Pez 是一个重要的反应轴向扩散模型参数。N 和Pez 计算公式如下:

21

t N δ=

ez uL P Dz ==对流传递速率扩散传递速率 1221121)ez P t ez ez

e P P δ-=?-()-()( 目前,混合流态的研究对反应器工艺优化设计的重要性在新型废水处理反应器,尤其是厌氧处理工艺的研究开发中正得到日益的重视。

(2)ABR 反应器的动力学模型研究

一切生化反应,如同化学反应一样,都是在恒定的容器(即反应器)内进行的。在反应过程中,参与反应的组分在不断变化,但是它们的总量是恒定的,故可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对其进行物料衡算。根据假设,可进行单隔室物料衡算,图3为动力学分析示意图。

S X V

H

i 、i

图六 Q 为进、出反应器的流量,Sio ,Sii 分别为入流、出流的COD 的浓度,hi 为污泥床高度,Vi 为隔室容积,Vxi 为污泥床有效容积,Hi 为反应器隔室高度。

在整个运行过程中,反应器内无物料积累,处于稳定状态,则物料衡算式为: 基质的变化量 = 基质的流入量 — 基质的流出量 + 基质的降解量。

即:

(

)i io ii s dS Vi QS QS Vr dt

=-+------------------------------------------------------------(1) 又因为稳定状态下: ()0i dS Vi dt = 故由上式为: ()io ii s Q S S r V -=io ii i

S S T -= -----------------------------------------(2) (Ti 为水力停留时间Vi/Q)

对于等温反应(本试验温度在35℃左右),可以由物料衡算式结合反应动力学式来推导生物降解的数学模式,供废水处理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之用。基于基质的去除和微生物增长的表述有很多动力学模型,目前应用最多的是Monod 模式:

max s +S

V S V K = ---------------------------------------------------------------------------(3) 式中:S 为基质浓度(mg/L);V 为基质比去除速率(d -1),即单位微生物量的基质去除率/dS dt W

(W 为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V max 为最大比去除速率(d -1);K s 为饱和常数。

在处理低浓度的生活污水时,反应器内微生物浓度W 和污泥床内污泥浓度X 呈正比,故用隔室污泥浓度代替微生物浓度,则公式(3)变为公式(4)

max s /1()+S i io ii i s i i i

V S dS dt dS dS V r K X X dt X -===- ---------------------------------------(4) 所以由式(2)、(4)求出各隔室出水计算模式:

max +S i ii ii io i i si ii

V S S S X T K =- ---------------------------------------------------------------(5) 虽然Monod 模式应用很广,但有其局限性:(1)Monod 关系式是根据单一基质

试验得出的,对其影响因素考虑不够全面;(2)如果用水质指标COD 来测量基质浓度,会影响各个动力学常数;(3)由于影响反应器运行的主要参数有流量,进水基质浓度,反应器容积,污泥床浓度,污泥床高度,水力停留时间,污泥停留时间,容积负荷,污泥负荷,水力负荷,运行温度,运行时间。对恒温反应过程,可以不考虑温度影响,在其它的影响因素中污泥负荷公式包含的参数最多。

0004()()0.8()14X X QS QS S R h h XV X V XT H H

===+ ---------------------------------------(6) 其中:S0为进水基质,Vx 为污泥床有效容积,又因为该实验上、下向流室宽度为4∶1,故Vx=(4(/1+4))V=0.8V 。另外,试验过程中,反应器内的污泥在运行过程中各隔室表现的一些特征现象,所以要考虑单位污泥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综上,所以用Rx 代替公式(5)的S o ,即改良后的各隔室出水动力学模型为: max +i Xi ii io i i si Xi

V R S S X T K R =- --------------------------------------------------------------(7)

6. ABR 反应器的放大:

由于ABR 反应器自身的特点,目前并无文献明确说明其放大工艺,只能参照其他生物反应器的放大模式。生物反应器的放大也主要涉及生物反应动力学及反应器中存在的动量、热量及质量传递过程。但由于生物反应器中菌体细胞的生长繁殖、适应能力、衰变特征及剪切敏感性等复杂因素的存在,使其比一般化学反应器的放大要困难得多。大体方法可概括为经验法、缩小放大法和数学模型法。其中经验放大法费时费力,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结果;缩小-放大法体现了生物反应器放大的总体战略;数学模型法虽有很多难题要解决,但已显示其潜在优势。

7、结论:

综上所述,ABR 反应器的特点为:结构简单、效率高、处理出水好、运行稳定可靠,适用于各类中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ABR 反应器在实际工程中进一步推广之前,仍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结合机理分析,以便更深入地了解其工艺特性。例如,关于反应器水力特性的研究,关于反应器构造的优化设计,如分隔数的确定、下向流导流板的尺寸大小、下向流

区和上向流区间的宽度比例关系等,以及关于沿程各级反应室微生物相的详细递变规律,工艺设计参数的确定等,均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探讨。目前尤为缺乏的是在较大规模的中试和实际工程中的试验。

参考文献:

(1)高艳玲,马达主编.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1

(2)沈耀良主编. 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6

(3)孙剑辉,张波,彭云辉等编著.新型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厌氧折流板反应器.[J].工业水处理,2002.4

(4)王建龙,韩英健,钱易等编著.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的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10

(5)沈耀良主编.厌氧折流反应器(ABR)———种新型的厌氧处理工艺.[J].苏州:苏州城建环保学院,1994.12

(6)任南琪,王爱杰等编著.厌氧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

(7)王翠兰,崔玉波等编著.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研究进展.[J].吉林: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05.3

(8)沈耀良主编.新型厌氧处理工艺——厌氧折流板反应器.[J].重庆环境科学,1994.10

(9)徐金兰,王志盈,李贺等编著.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工艺特征与处理性能.[J].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12

(10)李刚,欧阳锋,杨立中等编著.ABR反应器性能研究:回顾与总结.[J].中国沼气,2001.3

(12)周明,施永生,吕其军等编著.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技术探讨.[J].有色金属设计,2006.1

(13)周磊,陈朱蕾,廖波等编著.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性能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5.6

5、应用方面:

研究表明,ABR对低浓度、高浓度、含高浓度固体、含硫酸盐废水、豆制品废水、草浆黑液、柠檬酸废水、糖蜜废水、印染废水等均能够有效地处理。

ABR反应器推流式有其不利的一面,在同等的总负荷条件下与单级的厌氧反应器相比,反应器第一隔室要承受的负荷远大于平均负荷,造成局部负荷过载;对中试和生产规模的折板反应器的不利之处在于需修建浅的反应器才可以保持可接受的液体和气体上流速度;另一个问题是保持入流分布均匀。另外,反应器也有厌氧反应器的共同的弱点,及出水COD浓度较高,较难达到排放标准。

参考文献:

(1)高艳玲,马达主编.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6.1

(2)沈耀良主编. 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6.6

(3)孙剑辉,张波,彭云辉等编著.新型高效生物处理技术——厌氧折流板反应器.[J].工业水处理,2002.4

(4)王建龙,韩英健,钱易等编著.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的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0.10

(5)沈耀良主编.厌氧折流反应器(ABR)———种新型的厌氧处理工艺.[J].

苏州:

(6)任南琪,王爱杰等编著.厌氧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2

(7)王翠兰,崔玉波等编著.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研究进展.[J].吉林:吉林建筑工程学院,2005.3

(8)沈耀良主编.新型厌氧处理工艺——厌氧折流板反应器.[J].重庆环境科

学,1994.10

(9)徐金兰,王志盈,李贺等编著.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的工艺特征与处理性能.[J].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12

(10)李刚,欧阳锋,杨立中等编著.ABR反应器性能研究:回顾与总结.[J].中国沼气,2001.3

(12)周明,施永生,吕其军等编著.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技术探讨.[J].有色金属设计,2006.1

(13)周磊,陈朱蕾,廖波等编著.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性能研究进展.[J].工业水处理,2005.6

(14)赵丹,王承武,沈耀良等编著.厌氧折流板反应器水动学及污泥特性.[J].环境工程,2001.4

(15)赵丹,王承武,沈耀良等编著.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混合流态及其分析.[J].(16)孙剑辉,张波,吴俊峰等编著.冲击负荷对厌氧反应器运行能力的影响.[J].水处理技术,2004.12

(17)胡细全,李兆华,蔡鹤生等编著.低浓度冲击负荷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影响.[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6.3

(18)戴友芝,施汉昌,钱易等编著.有毒物冲击负荷对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影响.[J].中国环境科学,2000.1

(19)徐金兰,黄延林,王志盈等编著.ABR中厌氧颗粒污泥的微生物学特性.[J].中国给水排水,2004

(20)戴友芝,施汉昌,钱易等编著.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对有毒有机物冲击负荷的适应性.[J].环境科学,2000.1

(完整版)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简介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简介 1、什么是ABR反应器? ABR 被称为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其不仅生物固体截留能力强,而且水力混合条件好。随着厌氧技术的发展,其工艺的水力设计已由简单的推流式或完全混合式发展到了混合型复杂水力流态。第三代厌氧反应器所具有的特点包括: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水力流态,这些反应器通过构造上的改进,使其中的水流大多呈推流与完全混合流相结合的复合型流态,因而具有高的反应器容积利用率,可获得较强的处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生物固体的截留能力,并使一个反应器内微生物在不同的区域内生长,与不同阶段的进水相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生物相的分离,从而可稳定和提高设施的处理效果;通过构造上改进,延长水流在反应器内的流径,从而促进废水与污水的接触。 厌氧折流反应器是在UASB 基础上开发出的一种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厌氧折流反应器(ABR )的优点: 2、ABR反应器的基本原理及其工艺构造: ABR反应器中使用一系列垂直安装的折流板使被处理的废水在反应器内沿折流板作上下流动,借助于处理过程中反应器内产生的沼气应器内的微生物固体在折流板所形成的各个隔室内作上下膨胀和沉淀运动,而整个反应器内的水流则以较慢的速度作水平流动。由于污水在折流板的作用下,水流绕折流板流动而使

水流在反应器内的流径的总长度增加,再加之折流板的阻挡及污泥的沉降作用,生物固体被有效地截留在反应器内。 由此可见,虽然在构造上ABR可以看作是多个UASB的简单串联,但在工艺上与单个UASB有着显著的不同,UASB可近似看作是一种完全混合式反应器,ABR 则由于上下折流板的阻挡和分隔作用,使水流在不同隔室中的流态呈完全混合态(水流的上升及产气的搅拌作用),而在反应器的整个流程方向则表现为推流态。在反应动力学的角度,这种完全混合与推流相结合的复合型流态十分利于保证反应器的容积利用率、提高处理效果及促进运行的稳定性,是一种极佳的流态形式。同时,在一定处理能力下,这个复合型流态所需的反应器容积也比单个完全混合式的反应器容积低很多。 ABR工艺在反应器中设置了上下折流板而在水流方向形成依次串联的隔室,从而使其中的微生物种群沿长度方向的不同隔室实现产酸和产甲烷相的分离,在单个反应器中进行两相或多相的运行。也就是说,ABR工艺可在一个反应器内实现一体化的两相或多相处理过程。 在结构构造上,ABR比UASB更为简单,不需要结构较为复杂的三相分离器,每个隔室的产气可单独收集以分析各隔室的降解效果、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途径、机理及其中的微生物类型,也可将反应器内的产气一起集中收集。 ABR反应器有两种不同的构造型式。图一为改进前的ABR反应器构造型式。这种反应器中的折流板是等间距均匀设置的,折板上不设转角。这种构造型式的ABR反应器所存在的不足是,由于均匀地设置了上下折流板,加之进水一般为下向流形式的,因而容易产生短流、死区及生物固体的流失等问题。图二为改进后的ABR反应器构造型式。改进后的ABR反应器中,其折流板的设置间距是不均等的,且每一块折流板的末端都带有一定角度的转角。

实用汇总,13种厌氧生物反应器原理

实用汇总,13种厌氧生物反应器原理!目前,厌氧微生物处理是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处理阶段。它不仅能耗低,而且可以生产沼气作为二次利用的能源。厌氧反应的容积负荷远大于好氧反应的容积负荷,而处理等量COD厌氧反应的投资较低。 目前常用的厌氧处理方法是:UASB,EGSB,CSTR,IC,ABR,UBF等。其他厌氧处理方法包括:AF,AFBR,USSB,AAFEB,USR,FPR,两相厌氧反应器等。 1。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uasb是一种英文缩写,表示向上流动的、不能吸收的细长床/毯子。称为上游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是处理污水的厌氧生物方法,又称升厌氧污泥床。它是由荷兰的Lettinga教授在1977年发明的(Ding Yinian)。 UASB由三部分组成:污泥反应区、气-液-固三相分离器(包括沉淀区)和气室。底部反应区储存了大量的厌氧污泥,沉淀和凝结性能好的污泥在下部形成了一层污泥层。待处理的污水从厌氧污泥床底部流入污泥层与污泥混合接触,污泥中的微生物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转化为沼气。沼气不断地以微小气泡的形式释放出来,在上升的过程中,这些微小的气泡继续合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气泡。在污泥床的上部,由于沼气的搅动,污泥浓度较低的污泥与水一起上升到三相分离器中。当沼气接触到分离器下部的反射器时,它围绕反射器弯曲,然后穿过水层进入气室。浓缩在气室沼气中,经导管输出,固液混合物反射到三相分离器的沉淀区,使污水中的污泥絮凝,颗粒逐渐增多,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斜壁上沉淀的污泥沿斜壁滑回厌氧反应区,使大量污泥在反应区内堆积,从沉淀区溢流堰上部分离出的污水从溢流堰上部溢出,然后排出污泥床。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工艺特性及其运用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的工艺特性及其运用 1 新型厌氧反应器及新工艺理念 实践表明,一个成功的反应器必须是:①具备良好的截留污泥的性能,以保证拥有足够的生物量;②生物污泥能够与进水基质充分混合接触,以保证微生物能够充分利用其活性降解水中的基质。同时,研究人员基于对各类化合物厌氧降解机理研究的进展,从厌氧底物降解途径和动力学两方面入手,分析提高和保持反应器内微生物活性的可能措施,并与反应器的设计相结合,全面提高反应器的性能。 厌氧过程实质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其中的底物、各类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各种群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类似于宏观生态中的食物链关系,各类微生物间通过营养底物和代谢产物形成共生关系(symbiotic)或共营养关系(symtrophic)。因此,反应器作为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微型生态系统,各类微生物的平稳生长、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高效顺畅是保持该系统持续稳定的必要条件。如何培养和保持相关类微生物的平衡生长已经成为新型反应器的设计思路。 Lettinga教授[1]在展望未来厌氧反应器发展动向时指出,现有的各类高效厌氧反应器中,上流式污泥床(USB)系统是最受欢迎的,也是最有发展前途的,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系统在全球范围的风行

可以作为例证。USB系统的一个优点是反应器内水流方向与产气上升方向相一致,一方面减少堵塞的机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污泥床层的搅拌作用,有利于微生物与进水基质的充分接触,也有助于形成颗粒污泥。关于新型高效反应器,Lettinga在推荐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EGSB(Expanded Granular Sludge Bed)的同时,提出了另一个极有前途,同时也是极富挑战性的新工艺,即分阶段多相厌氧反应器技术SMPA(Staged Multi-Phase Anaerobic Reactor)[1]。 实际上SMPA并非特指某个反应器,而是一种新工艺思想。据称,该工艺将适用于各类温度条件,从低温(<10 ℃)直到高温(>55℃均可 SMPA的理论思路是: ①在各级分隔的单体中培养出合适的厌氧细菌群落,以适应相应的底物组分及环境因子(pH,H2分压值等) ②防止在各个单体中独立发展形成的污泥互相混合; ③各个单体内的产气互相隔开; ④工艺流程更接近于推流式,系统因而拥有更高的去除率,出水水质更好。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反应器类型总结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反应器总结 1厌氧生物滤池(AF) 厌氧生物滤池是一种内部装填有微生物载体(即滤料)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微生物部分附着生长在滤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部分在滤料空隙间悬浮生长。污水流经挂有生物膜的滤料时,水中的有机物扩散到生物膜表面,并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转化为沼气,净化后的水通过排水设备排至池外,所产生的沼气被收集利用。厌氧生物滤池值所以能够成为高速反应器,是在于它采用了生物固定化技术,是污泥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SRT)极大的延长。 1.1构造 (1)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 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的污水有底部进入,向上流动通过滤层,处理水从滤池顶部的旁侧流出,沼气则通过设于滤池顶部的收集管排出滤池; (2)降流式厌氧滤池 降流式厌氧滤池中,布水系统设于池顶,污水由顶部均匀向下直流到底部,生物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流动可起一定的搅拌作用,因而无需复杂的配水系统,微生物附着在定向排列的滤料上,起降解有机物的作用。 1.2反应器特点 (1)是一种内部填充有微生物载体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微生物部分附着生长在填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部分在填料空隙间处于

悬浮状态。废水流过被淹没的填料,污染物被去除并产生沼气; (2)AF能承受较高的有机物体积负荷[生产性使用装置的最大有机负荷通常在10~16kgCOD/(m3·d)之间]; (3)AF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较能承受水质或水量的冲击负荷。 (4)出水可不回流,但如果出水回流,可降低进水浓度,减小堵塞的可能性,使填料中生物量趋向于均匀分布; (5)反应器内污泥产率低,运行启动快。 (6)AF具有生物浓度高、微生物停留时间长、耐冲击负荷;停止运行后,再启动容易;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简便等优点。 1.3 存在的问题 ①反应器放大设计的相似理论问题;②加强反应器颗粒化规律及生物膜附着过程机理的研究,以缩短启动时间;③加强填料技术的研究,以开发性能更好、价格低廉的新型填料;④从生态学角度深入研究AF中微生物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明了AF性能的本质因素等。 2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B) 厌氧流化床( Anaerobic Fluidized-bed,AFB)反应器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优越性已为众多研究者证实。 这种反应器的典型结构是圆柱形, 其中充填有载体粒子。载体粒径一般为0.3-3.0mm。构成生物膜的厌氧微生物附着在其上生长而形成生物粒子。污水作为流化介质流经床层使生物粒子克服重力和液体

厌氧工艺比选

1.污水厌氧处理技术的比较及选择 污水厌氧处理是近年来污水处理领域发展较快的技术,具有高效低耗、运行稳定、产生沼气,可实现资源化利用等特点,已成为中、高浓度污水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我国从80年代起,在引进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开发了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厌氧生物滤池(AF)、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BR)、污泥膨胀床反应器(EGSB)、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等新技术,现已广泛用于酒精、淀粉、制糖、啤酒、等农副产品加工领域,并逐渐成熟,扩大应用于难降解化工污水中。下面各种厌处理技术比较如下: 1)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 上流式厌氧污泥反应器(UASB)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发展成为厌氧处理的主流技术之一,在UASB中没有载体,污水从底部均匀进入,向上流动,颗粒污泥(污泥絮体)在上升的水流和气泡作用下处于悬浮状态。反应器下部是浓度较高的污泥床,上部是浓度较低的悬浮污泥层,有机物在此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气体。在反应器的上部有三相分离器,可以脱气和使污泥沉淀回到反应器中。UASB的COD负荷较高,反应器中污泥浓度高达100—150 g/L,因此COD去除效率比普通的厌氧反应器高三倍,可达80%~95%。其启动时间短,能间断或季节性运行,运行管理简单。UASB需要三相分离器,三相分离器的使用使其成本上升。 2)厌氧生物滤池(AF)

厌氧生物滤池是利用附着于载体表面的厌氧微生物所形成的生物膜净化废水中有机物的一种方法。厌氧生物滤池的工作过程是:有机废水通过挂有生物膜的填料时,有机物扩散到生物膜表面,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转化为生物气。净化后的废水通过皮水设备排至池外,生成的生物气被收集。在AF中由于填料是固定的,废水进入反应器内,逐渐被细菌水解酸化,转化为乙酸和甲烷,废水组成在反应器的不同高度逐渐变化,因此微生物种群的分布也呈现规律性,在底部进料处,发酵性细菌和产酸菌占最大比重,随着反应器的升高,产乙酸菌和产甲烷菌逐渐增多并占主导地位。 厌氧生物滤池需要大量的填料,填料的使用使其成本上升。 3)污泥膨胀床反应器(EGSB) EGSB反应器即膨胀颗粒污泥床反应器,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第三代厌氧生物反应器,它通过出水回流再循环,大大提高了污水的上升流速,反应器中颗粒污泥始终处于膨胀状态,加强污水与微生物之间的接触和传质,获得较高的去除效率,反应器的高度高达16-20m。从外观上看,EGSB反应器由第一厌氧反应室和第二厌氧反应室叠加而成,每个厌氧反应器的顶部各设一个气-固-液三相分离器。如同两个UASB反应器的上下重叠串联。但由于采用了较高的上流速度,对颗粒污泥的形成和污水的前期预处理要求很高,需投加颗粒污泥进行培养驯化,自动化要求高,管理严格,且设备投资相对较高。 4)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BR)

厌氧反应器技术的发展及ABR反应器的工艺特点

第14卷第4期江苏环境科技2001年12月厌氧反应器技术的发展及ABR反应器的工艺特点 童 昶 沈耀良 赵 丹 王承武 (苏州城建环保学院 苏州 215011) 摘 要 着重介绍了厌氧处理技术由第一代反应器到第三代反应器的发展过程,分析了新型第三代工艺-ABR反应器的性能特点。 关键词 厌氧反应器 发展 ABR工艺 特性 Development of Anaerobic R eactor T echnology and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of ABR R eactor T ong Chang,Shen Y aoliang,Zhao Dan,Wang Cheng wu Abstract Development procedure of anaerobic treatment technology from first to third stage reactors are introduced,and property characteris2 tics of new third stage process-ABR reactor is analyzed. K ey w ords Anaerobic reactor Development ABR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1 厌氧反应器技术发展简介 厌氧处理技术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70年代以来,废水厌氧处理技术因其具有运转费用低、有可资利用的能源(沼气)产生及在处理高浓度废水方面的一系列优越性而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出现了一批以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 B)、厌氧滤池(AF)等为代表的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处理技术。第二代厌氧反应器技术的共同特点是将污泥停留时间(MCRT)与水力停留时间(HRT)分离,使得厌氧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所需要的HRT由原来的数十天缩短到几天乃至十几或几小时,反应器所需的容积大大缩小,在保证处理要求的前提下,处理能力大幅提高,应用日趋广泛。 2 第三代厌氧反应器技术特点 强的生物固体截留能力和良好的水力混合条件是高效厌氧反应器有效运行的两个基本前提。因而确保反应器中泥水的良好接触、避免短流是反应器设计中须考虑的重要问题。 随厌氧反应器处理技术的不断改进,其工艺的水力设计已由简单的推流式或完全混合式发展到了混合型复杂水力流态。不同的第三代厌氧反应器技术所具有的特点包括:反应器具有良好的水力流态,这些反应器通过构造上的改进,使其中的水流大多呈推流与完全混合流相结合的复合型流态,因而具有高的反应器容积利用率,可获得较强的处理能力;具有良好的生物固体的截留能力,并使一个反应器内微生物在不同的区域内生长,与不同阶段的进水相接触,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生物相的分离,从而可稳定和提高设施的处理效果;通过构造上改进,延长水流在反应器内的流径,从而促进废水与污泥的接触。这些反应器的应用发展较快,在10多年的时间里,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所占厌氧处理工艺的比例已达6%左右。其中ABR反应器又因其结构简单、运转管理方便、启动较快及水力条件好等特点,而更加受到业内人士关注。 3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及其工艺特点 3.1 工艺构造 ABR反应器(如图1所示)是一种混合型复杂水力流态厌氧处理工艺。该工艺使用一系列垂直放置的折流板使反应器分隔成一定数目的隔室(窄的下流室、宽的上流室),使废水沿其上下流动,并依次流过各隔室而得到处理。各隔室为相对独立的升流式反应器。 3.2 开发ABR工艺的理论基础 3.2.1 微生态系统理论 厌氧处理实际上是借助于不同微生物种群间的协同作用并通过水解?酸化(产酸及产乙酸)?产甲烷等一系列生物反应将有机无底物转化为无机物的过程(图2)。在此过程中,不仅各类型的微生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而且它们通过对不同底物的利用而形成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的营养关 — 9 —

斜板式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装置图

一种污水、污泥共处理减排工艺与系统 一、 技术背景 (1)污泥处理处置现状 大多数污水处理厂普遍采用生物处理工艺(包括厌氧和好氧工艺),这类工艺(尤其是好氧工艺)产生大量的剩余污泥,一般需要定期排放并进行处理。目前,我国污水处理厂每年排放的污泥量(干重)约140 万吨,且以每年10%以上的速度增长。污泥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环境压力和经济负担。污泥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物质、病原菌等有毒有害物质,没有得到安全、环保处理处置的污泥对环境的危害较大。我国多数污水处理厂采用的技术不能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目前污水处理的污泥问题,污泥二次污染环境比较严重。 目前国内污泥的处理技术主要有:浓缩、脱水、消化、发酵、干化等。多数污水处理厂污泥主要的处置方法是土地填埋,其次是污泥土地利用。污泥填埋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但是由于填埋场大多为露天,经过雨水淋滤后,没有稳定和无害化的污泥很快恢复原形,对填埋场地的安全构成严重的危害。处理不到位的污泥还造成填埋场渗滤系统的严重堵塞,严重污染附近的地下水。尤其是污泥和垃圾混合填埋时,使得不少垃圾填埋场的寿命大大缩短,给城市垃圾处置带来很大的麻烦。 目前常用的污泥稳定化方法有厌氧消化、好氧消化、发酵、碱法稳定等。碱法稳定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来稳定污泥,通常投加石灰。碱法稳定的主要作用是解决污泥的臭气问题和杀死病原菌,碱法稳定降低了污泥的肥料价值,但使污泥更容易脱水。加石灰后实际上并没有直接降解有机物,且增加了污泥体积,所以本导则不推荐采用。 同其它污泥稳定方法相比,尽管污泥厌氧消化投资较大,但由于其能耗低,且能回收能量,故其投资能较快地得到回收,因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根据联邦德国的经验,一般当污水处理厂规模超过5000m3/d 时,污泥厌氧消化无疑是最为经济的方法。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所达到的污泥稳定化程度是其它好氧稳定工艺所无法比拟的。 (2)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应用现状 我国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都是采用浓缩脱水来处理污泥,而采用稳定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不到20%。国内目前常用的污泥稳定方法主要是厌氧消化,占38.04%,好氧消化只占2.81%。中温厌氧消化是国内常用的污泥稳定工艺,可以回收沼气,沼气发电作为污水处理厂的部分能源。 厌氧消化工艺是目前国际上最为常用的污泥生物处理方法,同时也是大型污

厌氧反应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厌氧反应器的作用及工作原理 厌氧反应器为厌氧处理技术而设置的专门反应器。 厌氧消化技术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大部分处理城市生活有机垃圾的厂处理量在2500t/a以上。 厌氧过程实质是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其中的底物、各类中间产物、最终产物以及各种群的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类似于宏观生态中的食物链关系,各类微生物间通过营养底物和代谢产物形成共生关系(symbiotic)或共营养关系(symtrophic)。因此,反应器作为提供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微型生态系统,各类微生物的平稳生长、物质和能量流动的高效顺畅是保持该系统持续稳定的必要条件。如何培养和保持相关类微生物的平衡生长已经成为新型反应器的设计思路。 UASB反应器 工作原理: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ASB)是传统的厌氧反应器之一。三相分离器是UASB反应器的核心部件,它可以再水流湍动的情况下将气体、水和污泥分离。废水经反应器底部的配水系统进入,在反应器内与絮状厌氧污泥充分接触,通过厌氧微生物的讲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泥物大部分转化为沼气,小部分转化为污泥,沼气、水、泥混合物通过三相分离器得于分离。技术特点:运行稳定、操作简单、可用絮状污泥、产生沼气、较低的高度、投资省。适用场合:广泛应用于食品、啤酒饮料、制浆造纸、化工和市政等废水的处理。 EGSB反应器 工作原理:EGSB厌氧反应器是在UASB厌氧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反应器,EGSB反应器充分利用了厌氧颗粒污泥技术,通过外循环为反应器提供充分的上升流速,保持颗粒污泥床的膨胀和反应器内部的混和。TWT通过改进和优化EGSB的内外部结构,提供了效率,降低了能耗,增强了运行的稳定性,有效防止了颗粒污泥的流失。技术特点:污泥浓度高高负荷高去除率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占地面积小造价低适用场合: 适用于淀粉废水、酒精废水和其他轻工食品等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 TWT-IC反应器 工作原理:TWT-IC反应器是继UASB、EGSB之后的新型厌氧反应器,需要处理的废水使用高效的配水系统由反应器底部泵入反应器,与反应器内的厌氧颗粒污泥混合。在反应器

UASB厌氧反应器的设计

UASB厌氧反应器得设计 概述 厌氧处理已经成功地于各种高、中浓度得废水处理中。虽然中、高浓度得废水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解决,但就是当污水中含有抑制性物质时,如含有硫酸盐得味精废水在处理上仍有一定得难度。在厌氧处理领域应用最为广泛得就是UASB反应器,所以本文重点讨论UASB反应器得设计方法。但就是,其与其它得厌氧处理工艺有一定得共同点,例如,流化床与UASB都有三相分离器、而UASB与厌氧滤床对于布水得要求就是一致得,所以结果也可以作为其她反应器设计。 包含厌氧处理单元得水处理过程一般包括预处理、厌氧处理(包括沼气得收集、处理与利用)、好氧后处理与污泥处理等部分,可以用图1所示得流程表示。 二、UASB系统设计 1、预处理设施?一般预处理系统包括粗格栅、细格栅或水力筛、沉砂池、调节(酸化)池、营养盐与pH调控系统。格栅与沉砂池得目得就是去除粗大固体物与无机得可沉固体,这对对于保护各种类型厌氧反应器得布水管免于堵塞就是必需得。当污水中含有砂砾时,例如以薯干为原料得酿酒废水,怎么强调去除砂砾得重要性也不过分。不可生物降解得固体,在厌氧反应器内积累会占据大量得池容,反应器池容得不断减少最终将导致系统完全失效、 由于厌氧反应对水质、水量与冲击负荷较为敏感,所以对于工业废水适当尺寸得调节池,对水质、水量得调节就是厌氧反应稳定运行得保证。调节池得作用就是均质与均量,一般还可考虑兼有沉淀、混合、加药、中与与预酸化等功能、在调节池中设有沉淀池时,容积需扣除沉淀区得体积;根据颗粒化与pH调节得要求,当废水碱度 与营养盐不够需要补充碱度与营养盐(N、P)等;可采用计量泵自动投加酸、碱与药剂,通过调节池水力或机械搅拌达中与作用、 同时,酸化池或两相系统就是去除与改变,对厌氧过程有抑制作用得物质、改善生物反应条件与可生化性也就是厌氧预处理得主要手段,也就是厌氧预处理得目得之一。仅考虑溶解性废水时,一般不需考虑酸化作用。对于复杂废水,可在调节池中取得一定程度得酸化,但就是完全得酸化就是没有必要得,甚至就是有害处得。因为达到完全酸化后,污水pH会下降,需采用投药调整pH值。另外有证据表明完全酸化对 UASB反应器得颗粒过程有不利得、对以下情况考虑酸化或相分离可能就是有利得: 1) 当采用预酸化可去除或改变对甲烷菌有毒或抑制性化合物得结构时;?2)

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

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 迟文涛1, 赵雪娜2, 江翰3, 李伟涛3, 王凯军1 (1.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北京100037;2. 天津城建学院, 天津300384;3.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100083 摘要:污水厌氧反应器因其能耗少, 运行费用低等优点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重点介绍了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特点并展望了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前景。关键词:厌氧; EGSB 反应器; IC 反应器; 厌氧流化床; 新型反应器 中图分类号:X50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2271(2004 01-0031-03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是全球正面临的两大问题。目前, 我国每年污水排放总量为395亿m 3, 根据预测, 到2050年, 我国污水排放总量将高达1200亿m 3[1]。 研制高效低耗并具有多种附加功能的厌氧污水处理工艺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1100多年的历史。1860年法国工程师Mouras 就采用厌氧方法处理废 水中经沉淀的固体物质。1896年英国出现了第一座用于处理生活污水的厌氧消化池, 所产生的沼气用于照明 [2] 。1904年德国的Imhoff 将其发展成为 Imhoff 双层沉淀池(即腐化池 , 这一工艺至今仍然 在有效地利用[3] 。在1910年至1950年, 高效的、可

加温和搅拌的消化池得到了发展, 其比腐化池有明显的优势。Schroepfer 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了厌氧接触反应器。这种反应器是在出水沉淀池中增设了污泥回流装置, 增大了厌氧反应器中的污泥浓度, 处理负荷和效率显著提高。上述反应器被称为第一代厌氧反应器。 由于厌氧微生物生长缓慢, 世代时间长, 而厌氧 收稿日期:2003-12-11 作者简介:迟文涛,1977年生, 男, 吉林扶余人, 在读研究生。 消化池无法将水力停留时间和污泥停留时间分离, 由此造成水力停留时间必须较长, 一般来讲第一代厌氧反应器处理废水的停留时间至少需要20~30天[4]。 2:。(2 反应 。 依据这一原则,20世纪60年代末,Mccarty 和Y oung 推出了第一个基于微生物固定化原理的高速 厌氧反应器———厌氧滤池。它的成功之处在于在反应器中加入固体填料(如沙砾等 , 微生物由于附着生长在填料的表面, 免于水力冲刷而得到保留, 巧妙地将平均水力停留时间与生物固体停留时间相分离, 其固体停留时间可以长达上百天, 这就使得厌氧处理高浓度污水的停留时间从过去的几天或几十天缩短到几小时或几天。 在相同的温度下, 厌氧滤池的负荷高出厌氧接触工艺2~3倍, 同时有很高的COD 去除率, 而且反应器内易于培养出适应有毒物质的厌氧污泥。1972年, 厌氧滤池首次较大规模地应用于小麦淀粉废水处理。 1974年, 荷兰Wagningen 农业大学的Lettinga

0334.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设计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设计 某小型垃圾填埋场位于太原市,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3.1~13.4℃。全年以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6.1~26.3℃。降水年份变化很大,多雨年和少雨年雨量差别很大,两者最大差值可达590mm。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极不均匀,有78%的雨量集中在5—10月,其中7—9月的雨量即占全年雨量的47%。年平均相对湿度70%左右,年平均风速1.8m/s,全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新建渗滤液处理站占地面积3.7×104m2,其中包括远期控制用地,场地平整。污水厂进水口位于厂区西南角,进水污水管管底标高-0.85m。 厂区附近建有220kV变电站1座,可满足厂内供电需求。污水经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进一步处理。1设计流量、水质及排放要求渗滤液排放量为300m3/d,安全系数取1.2,设计处理能力3600m3/d。渗滤液水质与生活垃圾渗滤液排放限值(GB16889—1997二级标准)见表1。 2工艺选择及工艺流程 2.1工艺选择 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有机物浓度高,色度深,毒性强,氨氮含量高〔1〕,常见的处理方法有:Fenton法、电化学氧化—生物处理法、UASB 以及厌氧折流板工艺等。Fenton法能够氧化部分有机物,但其条件较难控制;电化学氧化—生物处理法虽然能有效地破坏难生化降解物质,但受电极材料、结构、反应器以及操作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其

处理效果不稳定、沉淀生成量大、电极材料消耗量大、且运行费用较高;UASB能够降解部分大分子有机物,但其启动慢,对温度要求较高〔2〕。笔者选择采用氨氮吹脱—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序批式活性污泥工艺处理该垃圾渗滤液,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2主要处理单元 (1)调节池。渗滤液经过格栅后,进入调节池,污水在此有一定时间的停留,以使渗滤液的水量、水质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保证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基本稳定。 (2)吹脱塔。调节池出来的渗滤液首先加入氧化镁,进行pH调节,然后进入鼓风的吹脱塔吹脱其中的氨氮,吹脱出来的氨气回收利用。 (3)ABR。脱去氨氮的渗滤液对微生物毒性减弱,接着进入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在厌氧折流板作用下,渗滤液水力条件、生物固体特性均得到改善,从而使其中的有机物得到去除。 (4)SBR。ABR出水进入SBR,进一步去除其中的有机物。 3主要设备与构筑物 主要设备及构筑物见表2。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概述及展望

生物工程设备课程论文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概述及展望学生姓名: 2017年11月

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概述及展望 摘要:概述了厌氧消化阶段理论与厌氧消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介绍了厌氧生物反应器的发展历史;并对几种典型的高效厌氧生物反应器(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折板反应器,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和内循环式反应器)的工作原理、构造、技术特点、运行机制及其应用情况等做了详尽的阐述;最后,对厌氧反应器今后的研究方向给予了展望。 关键词:厌氧消化;厌氧生物反应器;工作原理;研究方向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保护压力也越来越大,大量难降解工业废水的处理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难题。在废水生物处理领域,常用的有好氧法和厌氧法两种,其中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的曝气需要大量的能耗,而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相对而言能耗则低的多,并且能够产生沼气达到资源再利用,符合当今节能环保的主题。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高效的厌氧生物处理反应器及其相关工艺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1 厌氧消化阶段理论 厌氧消化,是指在严格厌氧条件下,通过多种微生物(厌氧或兼性菌)的共同作用,将各种复杂有机物进行降解,并产生大量的CH4和CO2等沼气能源的复杂过程[1]。厌氧消化阶段理论先后经历了两阶段理论、三阶段理论到四菌群学说,其中三阶段理论和四菌群学说描述较为全面和准确,是目前在业内相对得到公认的主流理论,占主导地位。

1.1 三阶段理论 M.P.Bryant根据对产甲烷菌和产氢产乙酸菌的研究结果,于1979 年,在两阶段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三阶段理论[2]。该理论将厌氧发酵分成三个阶段,即水解和发酵阶段、产氢、产乙酸阶段及产甲烷阶段 1.2 四菌群理论 1979 年,J.G. Zeikus在第一届国际厌氧消化会议上提出了四菌群理论。该理论认为参与厌氧消化菌,除了水解发酵菌、产氢产乙酸菌、产甲烷菌外,还有一个同型产乙酸菌种群[3]。这类菌可将中间代谢物的H2和CO2转化成乙酸。厌氧发酵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各类群菌的有效代谢均相互密切连贯,处于平衡状态,不能单独分开,是相互制约和促进的过程。 2 厌氧消化的影响因素 (1)温度。主要影响微生物的生化反应速率,进而影响有机污染物的分解速率。同时温度突变对厌氧菌影响大。厌氧消化分为常温、中温和高温厌氧消化[4]。 (2)pH 值。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物质代谢与pH 有密切的关系,pH 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消化过程和消化产物,不同的微生物要求不同的pH 值,其中产甲烷菌对pH 值尤其敏感,其最佳生存pH 值范围为6.5~7.2。 (3)搅拌。搅拌可使消化物料与微生物充分接触,从而提高消化效率、增加产气量。但搅拌也存在一定的负面效果,搅拌过快则不利于颗粒污泥的形成,实际操作上要选择最适宜的搅拌速度及搅拌时间。 (4)营养物。营养物质中最重要的是碳和氮两种,二者需要满足一定的比例。C/N 比太高,细菌氮量不足,消化液缓冲能力降低,造成pH 值上升,铵

厌氧折流板的工艺特征及研究应用

厌氧折流板的工艺特征及研究应用 摘要:在能源的日趋紧张及新的工艺理念层出不穷的今天,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作为新型高效厌氧反应器是一种极具开发应用前景的废水生物处理新术。本文对ABR的工艺特性和研究应用及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指出了该工艺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关键词:厌氧折流板;工艺特征;研究应用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and research and applicability DING Shao-Lan, QIN Ning (College of Resource & Environment, Shaanxi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 Xi’an, 71002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growing tension in the energy and the new concept of an endless stream of today's technology,Reactor (ABR) is a novel anaerobic digester and a new waste water treatment process with bright development prospect and a new biological wastewater treatment technique.The paper states and analyzes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esearch and applicability ,as well as its disadvantages exist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ABR has been pointed out . Keywords: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research and applicability 随着世界能源的日益短缺和废水污染负荷的提高, 及废水中污染物种类的日趋复杂化,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以其投资省、能耗低、可回收利用沼气能源、负荷高、产泥少、耐冲击负荷等诸多优点, 而再次受到环保界人士的重视。同时, 随着对厌氧消化机理及厌氧处理工艺研究的不断深入,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应 用前景十分光明。荷兰Wageningen 农业大学的Lettinga教授认为, 厌氧处理技术是资源与环境保护技术的一项核技术。 1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的特征 1.1结构特征 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 是美国著名教授McCarty于1982年开发出来的一 种高效节能厌氧装置。反应器内置竖向导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

升流式固体厌氧反应器

升流式固体厌氧反应器(USR),是一种结构简单、适用于高悬浮固体有机物原料的反应器。原料从底部进入消化器内,与消化器里的活性污泥接触,使原料得到快速消化。未消化的有机物固体颗粒和沼气发酵微生物靠自然沉降滞留于消化器内,上清液从消化器上部溢出,这样可以得到比水力滞留期高得多的固体滞留期(SRT)和微生物滞留期(MRT),从而提高了固体有机物的分解率和消化器的效率。在当前畜禽养殖行业粪污资源化利用方面,有较多的应用。许多大中型沼气工程,均采用该工艺。 经过USR处理后产生的沼液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该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好、易降解的特点,不能达到排放标准,因此除用于花卉蔬菜等的肥料外,剩余沼液须回流至集水池,经过好氧处理后达标回用或排放。针对该沼液含氨氮较高的特点,通过预处理可将溶于水的挥发性氨氮部分去除。沼液中的有机物则通过生物法进行处理。即利用水中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将有机污染物降解,达到净化水质、消除污染的目的 前处理 7.1前处理工艺类型 7.1.1 “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 污水通过管道自流入调节池,在调节池前设有格栅,以清除较大的杂物,人工清出的粪便运至调节池,与污水充分地混合,然后流入到计量池,计量池的容积根据厌氧消化器的要求确定。当以鸡粪为原料时,应在调节池后设沉砂池。粪便的加入点与厌氧消化器类型有关,一般在调节池加入,带有搅拌装置的塞流式反应器也可直接加入到厌氧消化器。 7.1.2 “能源环保型”沼气工程 污水通过管道自流入调节池,在调节池前设有格栅,以清除较大的杂物,调节池的污水用泵抽入到固液分离机,分离的粪渣用作有机肥原料,分离出的污水流入沉淀池,沉淀的污泥进入污泥处理设施,上清液自流入集水池。 7.2前处理的一般规定 7.2.1 “能源生态型”沼气工程前处理的一般规定

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何卫卫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生产、生活用水量急剧增加。根据清华大学紫光投资公司统计资料显示,2001~2007年我国的污、废水排水增长率0.8%,预计2007~2010年污、废水排放年增长率为0.1%,这样到2010年我国的年污水排放量为763亿吨[1]。城市污、废水排放量的大幅度增加势必将对水体环境质量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基于环境友好等优点,研制、应用高效并具有多种附加功能的厌氧污水处理工艺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污水处理的同时,实现污水的无害化、资源化处理。 一、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对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微生物过程的人为控制与强化,是处理有机污染和废水的有效手段,但由于人们对参与这一过程的微生物的研究和认识不足,致使该技术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发展缓慢。 厌氧微生物能够在不需要提供外源能量和氧气的情况下,以被还原有机物作为受氢体,通过自身代谢过程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CO2、H2O、CH4和少量细胞产物。限制厌氧技术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厌氧生物处理技术是一种多菌群、多层次的厌氧发酵过程,种群多,关系复杂;第二,有些种群之间呈互营共生性,分离鉴定的难度大;第三,厌氧条件下培养分离和鉴定细菌技术复杂[2]。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分离鉴定技术水平的提高,原来限制该技术发展的瓶颈已被打破,该技术的优越性更加突现出来。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的反应器主体经历了三个时代。 1.第一代反应器。Schroepfer在20世纪50年代开发了厌氧接触反应器,这种反应器是在沉淀池中增设了 ECO-ENVIRONMENT生态环境 在强度实验压力下保持15分钟,压降为0.03Mpa,不超过0.05Mpa。投产一次成功。 四、质量要求及评定 1.由于高密度聚乙烯管(HDPE)应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有关质量评定指标尚未确定。根据现场施工状况,采用焊口外观检查和水压实验进行质量的评定。 2.水压试验:设计压力下,稳压1小时,不渗不漏;然后,在强度实验压力15分钟,压降不超过0.05MPa为合格。 3.焊接口外观示符合焊接成功示样。 五、性能特点 高密度聚乙烯(HDPE)管具有以下优点: 1.优良的耐腐蚀性。该管道不需要防腐,能够抵抗抗各种酸、碱、盐的腐蚀,化学稳定性好。 2.使用寿命长。地埋管道在-20℃-+40℃范围内可安全使用50年以上;可靠性高,维修少或不需要维修。 3.适用范围广。该管道洁净卫生、不滋生微生物;无毒、无味,可用于饮用水、建筑给水、生活污水、化工、医药、造纸、天然气、液化石油气、人工煤气输送等诸多领域。其工作压力可达到1.0MPa。 4.抗静电。外层防紫外线、防老化。 5.耐低温性能好。低温脆化温度可达-70℃。 6.保温性能好。其导热系数为0.35w/m?k,仅为镀锌钢管的1/50。 7.相当高的强度和柔韧性。其抗冲击强度是UPVC管的5倍。同时,管材可盘卷,系统完整性好。 8.自重轻。重量仅为镀锌钢管的1/8,搬运、安装容易。 9.接头少,减少渗透机率:直管长度一般为9、12米;Φ63mm以下管材可盘卷,长度为50、100、150米。 10.水利特性优越:在通常供水流速范围内,与相同管径的金属管道相比,高密度聚乙烯管的输水压力损失小,流速提高30%左右(PE管绝对粗糙度为0.01mm;钢管的绝对粗糙度为0.2mm。在运行20年后,金属管道的绝对粗糙度将增大5~10倍,而聚乙烯管将不随时间变化),可输送更多的流量,节省动力消耗。同时,由于管内壁平滑,不会聚集水垢。 11.联结方式多样:可选择的有:电熔对接、热熔对接和法兰连接。 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64 河南科技2007.8上

UASB EGSB和IC三种厌氧反应器比较

UASB 、EGSB 和IC 三种厌氧反应器比较 UASB 、EGSB 和IC 是在高负荷有机废水处理中最常见的三种厌氧反应器。 这三种反应器结构不同,处理能力各异,今天我们将这三种厌氧反应器进行详细比较,分别说一说他们的优缺点。 1. 厌氧生物处理的基本原理 厌氧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特性,将废水中有机物进行还原,同时产生甲烷气体的一种经济而有效的处理技术。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厌氧消化),就是在在无分子氧条件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将废水中的各种复杂有机物分解转化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厌氧与好氧过程的根本区别,就是不以分子态氧作为受氢体,而以化合态的氧、碳、硫、氢等作为受氢体。 COD →微生物 CH 4+CO 2+H 2O+H 2S+NH 3+微生物 2. 厌氧处理技术发展历史 3. 三代厌氧反应器的演变

4. 三种厌氧反应器比较 (1) UASB反应器 UASB反应器是第二代厌氧反应器,它的优缺点如下: 优点: ?有机负荷居第二代反应器之首 ?污泥颗粒化使反应器对不利条件抵抗性增强 ?简化工艺,节约投资与运行费用 ?提高容积利用率,避免堵塞问题 缺点: ?内部泥水混合较差不利于微生物和有机物之间的传质 ?当液相和气相上升流速较高时会出现污泥流失,导致运行不稳定 ?水力负荷和反应器有机负荷无法进一步提高 (2) EGSB反应器 EGSB反应器相当于改进型UASB反应器,属于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它的优缺点如下:优点: ?提高反应器内的液体上升流速, ?颗粒污泥床层充分膨胀

?污水与微生物之间充分接触,加强传质效果 ?避免反应器内死角和短流的产生 ?占地面积较UASB小 缺点: ?反应器较高 ?采用外循环,动力消耗大 (3) IC反应器 IC反应器属于第三代厌氧反应器,它的内部结构相当于两个UASB叠加。 优点: ?内循环结构,利用沼气膨胀做功,无须外加能源,实现内循环污泥回流?实现了“高负荷与污泥流失相分离” ?引入分级处理,并赋予其新的功能 ?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基建投资省,占地面积少,节能 缺点: ?进水需预处理 ?结构复杂,维护困难 ?出水需后处理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反应器类型总结

高浓度有机废水厌氧处理反应器总结 1 厌氧生物滤池(AF) 厌氧生物滤池是一种内部装填有微生物载体(即滤料)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微生物部分附着生长在滤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部分在滤料空隙间悬浮生长。污水流经挂有生物膜的滤料时,水中的有机物扩散到生物膜表面,并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降解转化为沼气,净化后的水通过排水设备排至池外,所产生的沼气被收集利用。厌氧生物滤池值所以能够成为高速反应器,是在于它采用了生物固 定化技术,是污泥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SRT)极大的延长。 1.1构造 (1)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 升流式厌氧生物滤池的污水有底部进入,向上流动通过滤层, 处理水从滤池顶部的旁侧流出,沼气则通过设于滤池顶部的收集管排出滤池; (2)降流式厌氧滤池 降流式厌氧滤池中,布水系统设于池顶,污水由顶部均匀向下直流到底部,生物反应产生的气体的流动可起一定的搅拌作用,因 而无需复杂的配水系统,微生物附着在定向排列的滤料上,起降解有机物的作用。 1.2反应器特点 (1)是一种内部填充有微生物载体的厌氧生物反应器。厌氧微生物部分附着生长在填料上,形成厌氧生物膜,部分在填料空隙间

处于悬浮状态。废水流过被淹没的填料,污染物被去除并产生沼气; (2)AF 能承受较高的有机物体积负荷[生产性使用装置的最大有机负荷通常在10~16kgCOD/(m·d)之间]; 3 (3)AF 具有良好的运行稳定性,较能承受水质或水量的冲击负荷。 (4)出水可不回流,但如果出水回流,可降低进水浓度,减小堵塞的可能性,使填料中生物量趋向于均匀分布; (5)反应器内污泥产率低,运行启动快。 (6)AF 具有生物浓度高、微生物停留时间长、耐冲击负荷;停止运行后,再启动容易;无需污泥回流.运行管理简便等优点。 1.3 存在的问题 ①反应器放大设计的相似理论问题;②加强反应器颗粒化规律及生物膜附着过程机理的研究,以缩短启动时间;③加强填料技术 的研究,以开发性能更好、价格低廉的新型填料;④从生态学角度深入研究AF中微生物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以明了AF性能的本质因素等。 2 厌氧流化床反应器(AFB) 厌氧流化床( Anaerobic Fluidized-bed,AFB)反应器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优越性已为众多研究者证实。 这种反应器的典型结构是圆柱形,其中充填有载体粒子。载体 粒径一般为0.3-3.0mm。构成生物膜的厌氧微生物附着在其上生长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