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的地名

易错的地名
易错的地名

一读就错的50个地名,你能读对几个?

01.浙江丽(lí)水;

02.安徽亳(bó)州;

03.上海莘(xīn)庄;

04.浙江台(tāi)州;

05.河南浚(xùn)县;

06.江西铅(yán)山;

07.新疆巴音郭楞(léng);

08.内蒙古巴彦淖(nào)尔;

09.河北蔚(yù)县;

10.安徽六(lù)安;

11.湖南耒(lěi)阳;

12.重庆涪(fú)陵;

13.江苏盱(xū)眙(yí)

14.山西隰(xí)县

15.山东莒(jǔ)县

16.山东茌(chí)平

17.河北井陉(xíng)

18.河北蠡(lǐ)县;

19.四川郫(pí)县

20.四川珙(gǒng)县

21.安徽黟(yī)县

22.湖北郧(yún)县

23.江西婺(wù)源

24.浙江鄞(yín)州

25.江苏邗(hán)江

26.江苏邳(pī)州

27.河南柘(zhè)城

28.河南武陟(zhì)

29.河南荥(xíng)阳

30.安徽歙(shè)县

31.安徽砀(dàng)山

32.湖南枨(chéng)冲

33.湖南筻(gàng)口

34.湖南郴(chēn)州

35.四川邛(qióng)崃(lái)

36.广西百(bó)色

37.海南儋(dān)州

38.江苏甪(lù)直

39.安徽蚌(bèng)埠(bù)

40.江苏溧(lì)阳

41.浙江嵊(shèng)州

42.四川犍(qián)为

43.河北鄚(mào)州

44.山东徂(cú)徕(lái)

45.山东兖(yǎn)州

46.山东鄄(juàn)城

47.山东临朐(qú)

48.安徽涡(guō)阳

49.香港尖沙咀(zuǐ)

50.澳门凼(dàng)仔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易错字词及词语解释和语法知识汇总

部编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课内易错字词及词语解释和语法知识汇总 七年级下册易错字词汇总 1 《邓稼先》 一、易读错 锋芒毕露lù: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都显露出来。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元勋xūn:立大功的人。 奠diàn基:奠定建筑物的基础。 殷yān红:带黑的红色。 二、易写错 至死不懈xiè:懈,放松。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署shǔ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选聘pìn:挑选聘用。 铤tǐ:n g疾走。(铤而走险) 挚zhì友:亲密的朋友。 筹chóu划:想办法;定计划;筹措。 仰慕:敬仰思慕。 彷páng徨huáng:犹豫。 三、易用错 任人宰zǎi割:比喻任凭侵略、压迫、剥削。 可歌可泣qì: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妇孺rú皆知:连妇女儿童都知道,形容知道的人非常多。 鲜xiǎn为人知:很少人知道。 鞠jū躬尽瘁cuì: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当之无愧kuì:没有什么可以惭愧的地方。 截jié然不同:形容差别很大。截然,形容界限分明,像割断的一样。 家喻户晓xiǎo:每家每户都知道。

阔kuò别:长时间的分别。 马革裹尸:用马皮把尸体包裹起来,指将士战死于战场。 2 《说和做》 一、易读错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二、易写错 典籍jí:记载古代法制的图书,泛指古代图书。 炯jiǒng炯:形容明亮(多用于目光)。 迥jiǒng乎不同:很不一样。 沥lì尽:滴完。 深宵xiāo 独裁cái:指专制统治。 迭dié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疏懒:形容词,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三、易用错 仰之弥高:指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 锲qiè而不舍:不停地雕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兀wù兀穷年:用心劳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群蚁排衙yá:指整齐地排列着。 凶多吉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非常危险。 昂áng首挺胸:昂起头,挺起胸。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精神高度集中、聚集。 慷kāng慨kǎ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气冲斗dǒ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借指天空。

初中语文易错字词最全汇总

初中语文易错字词最全汇总,记得查收! 词语 弊病(蔽)提纲(题)沧桑(仓)脉搏(膊)贡献(供)迥然(炯)诋毁(砥)穿插(串)默契(挈)文牍(渎) 掠夺(略)赏罚(尝)姑息(估)急躁(燥)作祟(崇) 气概(慨)矫健(骄)琐屑(锁)涣散(焕)高亢(吭) 驾驭(奴)简练(炼) 篡夺(纂)武装(武)谩骂(漫) 奋发(愤)跋涉(踄)讴歌(呕)贸然(冒)宽敞(敝) 蹂躏(揉)肄业(肆)部署(布)教唆(梭)分歧(岐) 赌博(搏)演绎(译)山坳(拗)调剂(济)融会(汇) 杂沓(杳)荤腥(晕) 强悍(焊)振奋(震)泯灭(抿) 阔绰(卓)幌子(晃)辍学(缀)皎洁(佼)凋敝(蔽) 规矩(距)针灸(炙)手腕(宛)整饬(伤)垮台(垮) 证券(卷)憧憬(瞳)严峻(悛)熟练(练)自恃(侍) 仓皇(怆)怄气(呕) 蔓延(漫)烦琐(锁)穿戴(带) 遭殃(秧)寂寞(莫) 挑衅(畔)贫瘠(脊)抉择(决) 赔偿(陪)坦诚(城)偌大(诺)蹒跚(姗)迸发(并) 精湛(堪)既然(即)布置(部)覆没(复)亟待(急) 暮霭(蔼)狂妄(忘) 伶俐(玲)连襟(联)松弛(驰) 云霄(宵)敬佩(配)羁绊(拌)砥砺(诋)眩目(炫) 嗟商(蹉)妨碍(防)剔除(踢)呕吐(沤)谛听(啼) 感慨(概)害臊(躁)范畴(筹)真谛(缔)寒暄(喧) 诬告(污)盲目(肓) 附会(符)精悍(焊)大致(至) 墙垣(恒)愤慨(概)教诲(悔)瑰丽(魁)迁徙(徒) 弧度(狐)秘诀(决)狙击(阻)震撼(撼)通缉(辑) 蜡纸(腊)商榷(确)杀戮(戳)崛起(掘)晾干(凉) 宽恕(茹)清澈(沏) 严厉(励)委靡(糜)拖沓(踏) 隔膜(膈)良莠(秀)苦恼(脑)接洽(恰)眨眼(贬) 厮杀(撕)告罄(馨)慑服(摄)惆怅(稠)饶恕(挠) 伸张(申)漱口(濑)惊骇(赅)蛰伏(蜇)袒护(坦) 清晰(淅)聆听(吟) 调查(察)报销(消)胁迫(协) 鹿茸(葺)针砭(贬) 胁从(协)喧闹(暄)造型(形) 怠慢(漫)自诩(翊)荧光(莹)卫戍(戌)通牒(谍) 渲染(喧)大概(慨)昭雪(招)陡坡(徒)震撼(振) 沦落(伦)沮丧(诅) 谒见(竭)伎俩(技)魅力(魁) 赡养(瞻)檄文(激) 楷书(偕)鹤唳(戾)怂恿(纵) 掣肘(制)勉励(厉)晌午(响)恬静(甜)荟萃(会) 漫谈(慢)纵容(从)造诣(旨)恪守(格)描摹(瞄) 蜕化(脱)缜密(慎) 熏陶(陶)恼火(脑)游弋(戈) 装订(钉)濒临(频) 痊愈(全)编纂(篡)涵养(函) 清澈(辙)引申(伸)迟钝(钝)玲珑(玲)视察(查) 偏袒(坦)颠覆(复)修葺(茸)憋气(敝)逍遥(消)

地名普查分类范围

地名普查分类范围

地名普查分类范围

山口、关隘1341 山口关隘有地名意义的山口、关隘 山谷、谷地1342 山谷谷地有地名意义的山谷、谷地 山坡1343 山坡有地名意义的山坡 山峰1344 山峰有地名意义的山峰 山1345 山有地名意义的山 山体(山脉、山 系) 1346 山体有地名意义的山体 湿地(沼泽)1351 湿地沼泽有地名意义的湿地(沼泽) 草原1353 草原有地名意义的草原 森林1354 森林有地名意义的森林 洞穴1391 洞穴有地名意义或有开发价值的洞穴天生桥1392 天生桥有地名意义的天生桥 台地1393 台地有地名意义的台地 行政区域省行政区域212 行政区域 经合法程序审批的行政区划单位市行政区域213 县行政区域214 乡行政区域215 习惯界线 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2161 群众自治组织 所有经县级人民政府审批的群众自治组织所有村民小 组、居民小组 社区、居委会2162 村民小组2163 居民小组2164 非行政区矿区2171 矿区 经省级国土部门审批的矿区,相当于科级及科级以上 的矿区

域农、林、牧、 渔区 2172 农林牧渔区相当于科级及科级以上的农、林、牧、渔区工业区、开发 区 2173 工业区开发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工业区、开发区边贸区、口岸2174 边贸区口岸所有边贸区、口岸 地片2176 地片区片一般代指某个区域。尊重群众习惯,由县级普查办明确普查范围 区片2177 指以某地为中心的一个范围。尊重群众习惯,由县级普查办明确普查范围 居民点城镇居民点221 居民点 包括居民小区、社区网格或常住户在50户以上的居民 聚集区 农村居民点222 包括自然村或常住户在20户以上的村民聚集区 工矿点223 矿区内的居民点 农、林、牧场 点 224 农、林、牧场区内的居民点 交通运输设施锚地2311 锚地县级以上航运部门管理的锚地 河港、湖港2313 河港湖港县级以上航运部门管理的河港、湖港 船闸、升船机 站 2314 船闸升船机站所有船闸、升船机站 渡口2315 渡口年客运量大于1万人或年货运量大于5万吨的渡口公路2321 公路有名称的所有公路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印发稿)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搞好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通知》(国发…2014?3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1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工作规程》(修订版)和《地名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普查任务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任务是查清地名的属性信息和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臵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四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即国家地名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建立地名普查档案。 第三条普查工作用图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用图及地图数据,以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1∶5万地形图和地形图矢量数据为基础工作用图。有条件的地区可使用大比例尺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成果数据必须导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 第四条地名代码编制

地名代码依据《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民地办发…2010?1号)编制。 第五条资料数据信息管理 普查中涉及的资料、数据和信息应分类管理,涉密资料、数据和信息的管理须按相关保密制度执行。 第二章地名普查内容 第六条地名分类 地名分类以《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2001)为基本依据,结合工作实际和现实需求,确定为海域,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非行政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等12大类地名。海域类地名在试点工作中已普查,不再涉及,本次普查仅包括除海域类以外的11大类地名。 第七条地名的属性信息 地名的属性信息包括:地名的标准名称及其别名、简称、曾用名;地名的书写形式,即地名的汉字书写和少数民族文字书写的形式;地名的读音,包括其原读音,以及其标准名称的汉语普通话读音并用罗马字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表示;地名的语种,指标准名称所属的民族语言种类;地名的类别,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类别;地理位臵,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地理坐标和相对位臵;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指地名形成的历史背景,标准名称及别名、简称、曾用名的命名理据(文化内涵)及演变的历史过程;地名的密级,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地理坐标等信息的

商河县地名研究

商河县 地名语词文化内涵 一、“商河县”语源简析 ?商河县?一词属于汉语政区地名,其标准读音为?Shāngh é Xiàn?。它所指代的县级行政区域(地名实体),位于山东省北部偏西。地处北纬37°06'~37°32',东经116°58'~117°26'。东邻惠民县、阳信县,西接临邑县,南连济阳县,北靠乐陵县。面积1162平方公里。人口59.8万。县人民政府驻地许商街道办事处,在省会济南北方向90公里处。为济南市辖县。 商河,始为河流名称,见于《水经》,迄今2000多年。据载,商河源于杨墟县东(今禹城、齐河两县大部),迳平昌县(今临邑县德平镇)故城南、乐陵县(今城东南大顾家村)故城南、初乡县(今商河县沙河乡)故城南,又东迳富平县(今惠民县东部的桑落墅)故城北,分二水注于海。因为是一条河流,故在南北 朝后期(公元540年前后),?商?字加了水旁成为?河?。但到了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因多年沙淤,逐渐干涸,改道南行,先后被讹传为马颊河、笃马河,最后终因多沙而被称之为沙河。二十世纪末省市县投巨资对沙河进行疏浚,是全市最大的调水蓄水工

程,干涸多年的古商河又绿水常流,杨柳垂岸,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既是林果水产养殖基地,也是人们垂钓游玩的娱乐休闲场所,堪称济南北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在河流域臵河县,是时河 县同名并存。唐《元和郡县图志》载:?河,县北一十五里。汉成帝鸿嘉四年,河水泛溢为害,河堤都尉许商凿此河通海,故以‘商’字为名?。但在河沙塞改名之后,河县犹在,故??字又去掉水旁,复为商河旧名,沿用至今。《太平寰宇记》、《齐乘》及明、清、民国《商河县志》均有记载。 商河因许商开凿而得名,商河县因臵于商河之阳而得名。许商这位古代良吏,关系着商河县的由来与发展,早在明清及民国时期,人们就以?名宦?载入史册,祀于名宦祠。进入二十一世纪,富裕了的商河人民更加缅怀这位古代先贤,于2005年春,由商河县民间文化研究会倡议,全县各界与旅居外地的仁人志士踊跃捐款70多万元,为许商塑铜象一尊,矗立在新建广场,寄托着59万商河人的思念,映示出商河的悠久历史和沧桑多变,从而鼓舞人们正视困难,励精图治,更启迪和激励全县领导干部为民兴利除害、廉洁勤政,?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二、商河县政区沿革简况 《元和郡县图志》载:?河县本汉县,属平原郡,东汉省。隋开皇十六年臵河县,属沧州,贞观元年属德州,十七年改属棣州?。时为一个不足千户的六等县。北宋元佑元年(1086年)

七年级语文下册易错字形整理

易错字形(括号内为别字) 1、元勋(郧) 爆(暴)炸至死不懈(解) 署(暑)名奠(垫)基家喻(愉)户晓 选聘(骋) 摄(镊)制锋(峰)芒毕露蓬(篷)断草枯 2、锲(楔)而不舍无暇(瑕) 潜心贯(惯)注赫(郝)然迥(迵)乎不同淋漓(离) 澎湃(拜) 一反既(即)往硕(砚)果 3、咳嗽(喇) 轻捷(睫) 薪(新)金忧(犹)郁揩(楷)桌子信筒(桶) 4、当涂(除)掌事孰若孤(弧) 遂(邃)拜蒙母刮(乱)目相待 5、高山之巅(颠) 狂澜(阑) 浊(烛)流屏障(嶂) 哺(甫)育一泻(泄)万丈 7、挚(势)痛喷涌(踊) 泛滥(监) 呻吟(呤) 嗥鸣(鸣) 脸庞(宠) 斑(班)斓 缠绕(饶) 浆(桨)液亘(且)古默契(挈) 镐(槁)头 8、机杼(纾) 鞍(铵)马戎(戒)机金柝(析) 赏赐(锡) 9、谋(煤)死絮(恕)说恒(皇)急烦琐(锁) 诘(佶)问震悚(悚) 粗拙(绌) 10、肿胀(涨) 塌(踏)败取缔(谛) 镶(襄)嵌愧怍(作) 荒僻(辟) 11、门槛(监) 涎(诞)水瞬(舜)间胯(跨)骨糟(槽)糕叮嘱(属) 烦躁(燥) 言外之意(义) 晌(响)午大庭(廷)广众 12、自矜(衿) 但微颔(额)之忿(贫)然酌(灼)油 13、修润(闰)恳(垦)切一以贯(惯)之鞠(掬)躬生疏(梳) 14、幕(幕)色陡峭(俏) 竹篾(蔑) 屋梁(粱) 恍(咣)惚修葺(茸) 15、赔(陪)礼循(盾)环悲天悯(闵)人卸(御)却 16、鸿儒(孺) 案牍(椟) 濯(翟)清涟不蔓(曼)不枝 17、辉煌(皇) 迸溅(贱) 沉淀(锭) 伫(贮)立依傍(旁) 伶仃(丁) 遗憾(撼) 18、忏(纤)悔褪(退)尽费(废)神服侍(待) 猥琐(锁) 血气方刚(钢) 幼稚(雉) 懊(澳)丧 19、涉(徒)足诱(绣)人路径(经) 延(廷)绵 20、怆(沧)然箫(萧)鼓拄杖(仗) 己(已)亥 21、战栗(粟) 严酷(梏) 帐(账)篷(蓬) 凛冽(洌) 遵循(巡) 贮(伫)藏充沛(柿) 销(消)蚀胆怯(珐) 羸(赢)弱告磬(馨) 22、炽(织)热五脏六腑(俯) 千钓(均)重负耐(奈)人寻味严谨(瑾) 稠(绸)密烧灼(杓) 23、屏幕(暮) 迟钝(纯) 睡眼蒙(矇)胧点缀(辍) 凸(凹)现拍摄(慑) 天涯(崖)海角 24、募(暮)金曳(曵)铁钯湮(埋)于沙上溯(朔)流逆上臆(意)断

小学语文常用易错字词汇总

小学语文常用易错字词汇总 注:括号内正确1、按装(安)2、甘败下风(拜)3、自抱自弃(暴) 4、针贬(砭) 5、泊来品(舶) 6、脉膊(搏) 7、一愁莫展(筹)8、穿流不息(川)9、松驰(弛) 10、精萃(粹)11、重迭(叠)12、渡假(度) 13、防碍(妨)14、幅射(辐)15、一幅对联(副)16、天翻地复(覆)17、言简意骇(赅)18、气慨(概) 19、一股作气(鼓)20、悬梁刺骨(股)21、粗旷(犷) 22、食不裹腹(果)23、震憾(撼)24、凑和(合) 25、侯车室(候)26、迫不急待(及)27、既使(即) 28、一如继往(既)29、草管人命(菅)30、娇揉造作(矫)31、挖墙角(脚)32、一诺千斤(金)33、不径而走(胫)34、峻工(竣)35、不落巢臼(窠)36、烩炙人口(脍)37、打腊(猎)38、死皮癞脸(赖)39、兰天白云(蓝)40、鼎立相助(力)41、再接再励(厉)42、老俩口(两) 43、黄粮美梦(梁)44、燎望(瞭)45、水笼头(龙) 46、杀戳(戮)47、痉孪(挛)48、美仑美奂(轮)49、蛛丝蚂迹(马)50、罗唆(啰)51、萎糜不振(靡)52、沉缅(湎)53、名信片(明)54、默守成规(墨)55、大姆指(拇)56、沤心沥血(呕)57、凭添(平) 58、出奇不意(其)59、修茸(葺)60、亲睐(青) 61、磬竹难书(罄)62、入场卷(券)63、声名雀起(鹊)

64、发韧(轫)65、搔痒病(瘙)66、欣尝(赏) 67、谈笑风声(生)68、人情事故(世)69、有持无恐(恃)70、额首称庆(手)71、追朔(溯)72、鬼鬼崇崇(祟)73、金榜提名(题)74、走头无路(投)75、趋之若骛(鹜)76、迁徒(徙)77、洁白无暇(瑕)78、九宵云外(霄)79、渲泄(宣)80、寒喧(暄)81、弦律(旋) 82、膺品(赝)83、不能自己(已)84、尤如(犹) 85、竭泽而鱼(渔)86、烂芋充数(滥竽)87、世外桃园(源)88、脏款(赃)89、醮水(蘸)90、蜇伏(蛰) 91、装祯(帧)92、饮鸠止渴(鸩)93、坐阵(镇) 94、旁证博引(征)95、灸手可热(炙)96、床第之私(笫)97、姿意妄为(恣)98、编篡(纂)99、做月子(坐)100、朗颂(诵)101、金钢钻(刚)102、坐右铭(座)103、讲意气(义)104、一霎那(刹)105、决对(绝)106、陷井(阱)107、喝采(彩)108、馋言(谗)109、藉贯(籍)110、鼓厉(励)111、欧打(殴)112、帐蓬(篷)113、融恰(洽)114、嘻戏(嬉)115、安祥(详)116、事绩(迹)117、暴燥(躁)118、鬼辩(诡)119、震奋(振)120、布署(部)121、针炙(灸)122、誉写(誊)123、密诀(秘)124、不记其数(计)125、污告(诬)126、报歉(抱)127、报怨(抱)128、各届人士(界)129、必竟(毕)130、通霄(宵)131、元霄节(宵)132、既往不究(咎)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 来源:区划地名司时间: 2006-05-08 16:36 GB/T 18521—20012002年4月1日实施 1 本标准规定了地名类别的划分规则与地名类别代码的编制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地名信息系统和相关信息系统中地名信息的处理与交换。 2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76931—1999外语地名汉字译写导则英语 GB/T 2659—2000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3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地名geographical names 人们对各个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GB/T 176931—1999,定义21]32地名信息information of geographical names反映地名及其属性的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的总称。 33标准地名standard geographical names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书写,并经过官方认可的地名全称。 34地名简称shortened forms of geographical names经过官方认可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 35地名别名alias of geographical names某一地理实体的标准地名及其简称以外的其他现行名称。

36现今地名under using geographical names目前正在使用的地名。 37历史地名former geographical names过去曾经使用过、目前已不再使用的地名。 4 41选择地名最基本、最稳定的属性为分类依据,保证分类体系的稳定性。42以地名学、地理学的学科分类为基础,尽可能采用相关国际、国家、行业分类标准,充分吸收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分类体系的科学性、继承性、兼容性。43在体现科学性的前提下,按地名及相关行业对地名分类的习惯,以及不同类别地名的数量和使用频率,在具体分类时作适当调整,提高分类体系的实用性、通俗性。 44在同一层面使用统一的分类方法,保证分类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 5 51地名类别的划分综合采用面分类法和线分类法。在总体上采用面分类法将地名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地名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两类,各个“面”内采用面分 52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地名的使用时间、地名的表示方式4项指标作为地名类别划分的标准。 53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空间位置将地名分为大洲或国际公有领域、国家(地区)2层。 54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4层。地名地理属性类别结构见表2。 541门类按照地名所指代地理实体的基本属性分为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两类。 542大类根据门类的科学构成和实际管理的需要来划分。其中自然地理实体门类分为海域,水系,陆地地形;人文地理实体门类分为行政区域及其他区域,居民点,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运输设施,具有地名意义的水利、电力、电信设施,具有地名意义的纪念地、旅游胜地和名胜古迹,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具有地名意义的建筑物、构筑物。 543中类根据大类的科学构成要素和相互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实际应用的需

山东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实施细则

山东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 工作规程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省政府关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部署,统一标准,规范成果,保证质量,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根据《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1号)、《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规程》(国地名普查组发…2014?3号)、《地名管理条例》、《山东省地名管理办法》以及有关政策法规,制定本细则。本细则同时适用于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试点地区地名补查工作。 第二条指导思想 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认识、强化组织、缜密实施,严格普查规程和质量标准,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服务”的工作思路,把开展地名普查与提高地名管理水平、完善地名公共服务体系和加强地名文化建设等现实工作紧密集合起来,全面落实普查范围和内容,高质量完成普查任务,提高地名管理和服务水平。 — 1 —

第三条基本原则 地名普查工作要坚持全面普查、科学普查、依法普查、安全普查,坚持统一领导、分工协作、分级负责、共同参与,坚持统一标准、规范操作、注重质量、强化应用,坚持严密组织、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按期完成的原则开展工作。 第四条普查任务 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的任务是:查清普查地区地名的属性信息和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对有地无名的有地名作用的地理实体进行命名,对不规范地名进行标准化处理,设臵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省、市、县三级地名数据库,加强地名信息化服务建设,建立地名普查档案,发挥地名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高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基础作用。 第五条普查领导机构职责 省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 (一)拟定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实施方案和工作计划。 (二)制定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有关技术规范实施细则。 (三)负责组织全省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宣传工作。 (四)负责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及普查地区工作机构的联系协调。 (五)负责全省地名普查的会议组织、业务培训、检查督 — 2 —

地名与流域文化研究论文

地名与流域文化研究论文 1研究区概况 汾河中游位于山西中部,东为太行山脉,西为吕梁山脉,东南为太岳 山脉,中间夹太原盆地,汾河贯穿而过。汾河中游地处传统农牧分界 线交错地带,是华夏各族杂居融合之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以 一种开放的胸怀,孕育了包容兼蓄的流域文化。这个点在地名上也有 反映,例如,芮城这个地名,《通鉴宋纪》胡三省注:“芮芮,即蠕蠕,魏呼柔然为蠕蠕”,芮城因北魏时柔然(茹茹)族集居此地而得名。 2.1数据来源 沧海桑田,历史在发展,时间在变,空间在变,随着时间和空间而变 化的地名更是复杂万端,所有的地名都将成为“历史地名”。但是, 县级和村级地名的变化具有历史文化的传承性,千百年来,其数量、 名称、辖区范围基本保持稳定。本文以1998年《山西省行政区划 与自然村标准地名手册》的地名为基本数据,统计出汾河中游包括太 原市的市区(尖草坪、万柏林、杏花岭、迎泽、小店、晋源)、清徐、阳曲,晋中市的榆次、寿阳、祁县、太谷、平遥、介休,吕梁市的交城、文水、汾阳、孝义等18个县(市、区)的村级(含自然村)地 名5140个。 将数理统计与地图(采用1∶250000地形图)空间分析方法相 结合,对汾河中游流域的村级地名,按照地形、地貌与地质、动物、 植物、水文与气候、姓氏与人物、方位与对称、军事、经济与交通、 图腾与宗教、方言、意愿、数字等实行分类,分析各类型地名与流域 自然和人文因素之间的关系,找寻其内在的规律。 3地名中透视的流域文化特征分析 地名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类在理解、改造世界的社会 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有学者称之为“山水文化”。本文认为用

“流域文化”可能更为贴切,因为流域包括大气、水、地形、地貌、 岩石矿物、土壤、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山、水仅仅其中的一部分。流域是人、动物、植物等各种生物的生存空间,是人与自然在空间和 时间上耦合最为显著的地理单元。 3.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宗教信仰文化与地名 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宗教信仰都是人类在理解、改造客观世界和自 我的过程中产生的客观和主观反映。如东汉思想家王充提出:“天地 合气,万物自生”即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而宗教信仰则认为万物皆 有灵,表现为对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食物、祖先、生死、 社会群体的祈求敬拜,如对天、地、日、月、山、河、植物、动物、 图腾、祖先和英雄崇拜等。地名的产生与流域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文化内涵孕育其中。 3.1.1流域地形、地貌与地质 古代人类的活动受限于流域自然环境,地形、地貌和地质对乡村聚落 的影响十分明显,对地名的形成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汾河中游流域 的地貌单元属于黄土高原,有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18种地貌 形态,类型齐全。所以,汾河中游的地名与地形、地貌和地质的关系 非常紧密,表达地势高低的词汇丰富,共有40个之多,涉及地名2 385个,占所有地名的46.4%,居首位。使用频率超过50次 的有沟、头、山、岭、坡、石、坪、垴、峪、口(咀、嘴)、底、窊(洼、凹)等,尤以“沟”最多。可见,人类居住地的最佳选择是地 势较高,较为平坦,离水源比较近的地方。而腰、峡、壑等比较危险 的地带,人类一般不会将其选作居住之所,所以在地名中出现的频率 很低。这些地名的变迁与根据考古发掘资料研究的结果相符,汾河中 游已发掘的190处新、旧石器遗址,无一例外都处于汾河及其支流 的台地上或山前丘陵地带,地势较高,所处的海拔高度在1000 m~1300m左右。夏商周时期,发掘的193处人类遗存,分布 高度逐渐下降到海拔900m~1000m左右。反映出人类文明从

[精]部编语文七年级上下全册易错字词汇总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下全册易错字词汇总七年级(上册) 一、中考常考的214个词语(字音) 分歧(qí)嫩芽(nèn)整宿(xiǔ)侍弄(shì)絮叨(xù)淡雅(yǎ)憔悴(qiáo)脸颊(jiá) 不禁(jīn)咽喉(yān)涟漪(yī)占卜(bǔ) 譬如(pì)暂时(zàn)遗憾(hàn)潜力(qián) 威慑(shè)停滞(zhì)须臾(yú)嘈杂(cáo) 应和(hè)黄晕(yùn)朗润(rùn)酝酿(niànɡ) 发酵(jiào)贮蓄(zhù)看护(kān)弧形(hú) 刹那(chà)蜷曲(quán)栖息(qī)枯涸(hé) 归泊(bó)迸溅(bènɡ)伫立(zhù)挑逗(tiǎo) 绽放(zhàn)耸立(sǒnɡ)纳罕(nà)峭壁(qiào) 颤抖(chàn)屡次(lǚ)痴想(chī)诱惑(yòu) 躯壳(qiào)匀称(chèn)弥漫(mí)吮吸(shǔn) 盔甲(kuī)妒忌(dù)大厦(shà)轨道(ɡuǐ)

愕然(è)滑稽(jī)勋章(xūn)赏赐(cì) 称职(chèn)绵延(mián)孪生(luán)小心翼翼(yì)忍俊不禁(jīn)灰心丧气(sànɡ)一丝不苟(ɡǒu)随声附和(hè)骇人听闻(hài) 考查频率(★★★★☆) 霎时(shà)熬过(áo)攥着(zuàn)沐浴(yù) 慈怜(lián)褪色(tuì)焚香(fén)截然(jié) 怦怦(pēnɡ)冷漠(mò)尴尬(ɡà)荣耀(yào) 生涯(yá)开拓(tuò)优雅(yǎ)绰号(chuò) 薄饼(báo)抖擞(sǒu)捉迷藏(cánɡ)澄净(chénɡ)着落(zhuó)水藻(zǎo)撩起(liāo)偌大(ruò) 屋檐(yán)瞬间(shùn)乌桕(jiù)寥廓(liáo) 芦篷(pénɡ)梦寐(mèi)背篓(lǒu)丁丁(zhēnɡ)伶仃(dīnɡ)嶙峋(lín)迂回(yū)凝成(nínɡ) 冷漠(mò)卓越(zhuó)预兆(zhào)丝缕(lǚ) 笃志(dǔ)哀号(āi)气氛(fēn)逃窜(cuàn)

部编人教版4年级语文下册易错字汇总、专项练习

部编人教版4年级语文下册易错字汇总、专项练习 四年级 第一单元 1、谙(ān)然钟乳(rǔ)石矫(jiǎo)健浙(zhè)江 兀(wù)立翡(fěi)翠(cuì) 萦(yínɡ)绕缤(bīn) 纷 饮(yìn)马溪边 2、易错字形: 无瑕仰卧蜿蜒屏障泰山青螺敬亭山水平如镜拔地而起危峰兀立怪石嶙峋 第二单元 1、拮(jié)据(jū) 精湛(zhàn) 馈(kuì)赠(zènɡ) 教诲(huì) 天津(jīn) 走街串巷(xiànɡ) 损(sǔn)伤) 晾(liànɡ)晒(shài) 甩(shuǎi)出) 掺(chān)假) 惬(qiè)意 扎(zhā)针纸屑(xiè) 心扉(fēi) 擦(cā)过 2、易错字形: 梦寐以求款待精湛道德喉结 捶背例外疲惫不堪骨瘦如柴 第三单元 1、踌(chóu)躇(chú) 嘲(cháo)鸫(dōnɡ) 侦(zhēn)察(chá) 愚(yú)蠢(chǔn) 鲣(jiān)鸟气喘吁吁(xū) 响彻(chè)云霄 江淮(huái) 媲(pì)美巢(cháo)穴(xué)

繁衍(yǎn) 叫苦不迭(dié) 侵(qīn)蚀(shí) 土壤(rǎnɡ) 频(pín)繁栖(qī)息 蝙(biān)蝠揭(jiē)开障(zhànɡ)碍(ài) 荧(yínɡ)光屏菩(pú)提树 腐(fǔ)烂逞(chěnɡ)凶略(lüè)微 2、易错字形: 旅游幼龟侦察啄食企图愚蠢 海鸥蝙蝠障碍荧屏鱼贯而出 补救随心所欲争先恐后气喘吁吁 愚不可及响彻云霄横七竖八 第四单元 1、易错字音:(熟记) 木屑(xiè) 削(xiāo)皮尘埃(āi) 卓(zhuó)越蓝盔(kuī) 祈(qí)盼 享(xiǎnɡ)受蘑(mó)菇晋(jìn)察冀(jì) 呼吁(yù) 给(jǐ)予(yǔ) 献(xiàn)血(xuè) 轰隆隆(lōnɡ) 2、易错字形: 沉寂牺牲凯旋贡献沉浸飘飘悠悠 不慌不忙不速之客杂草丛生 第五单元 1、易错字音:(熟记)

电子版课题研究:中国古地名研究

中国古地名研究 学年度2015——2016 学校:潮州市南春中学 班级:高二(16)班 组长:卢逸佳 组员:王君华、李婉琪 莫依妮、黄梓婉 指导老师:文晔 一、课题背景 (2)上网搜索资料、翻阅相关文献 我国就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得国家,不仅目前所使用得地名居于世界之首,曾使用得地名之多更就是难以比拟。我国俱目前使用之大小地名大部分有悠久历史渊源,而经过数千年得历史更迭后地名作古换今,文献记载混淆各地,使得研究颇带艰涩. 二、研究目得 为了了解古地名文化与城乡文明得关系内涵。通过调查了解人们对古地名得认识程度,广大网友对古地名得恢复等意见进行分析,根据相关人士、网站等提供得参考意见,希望凭借我们微弱力量引起社会更大层面得关注与思考,同时锻炼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相互协作等多方面得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三、研究过程、方法 (一)选择课题 确定小组研究得内容:中国古地名研究 (二)制定课题计划: 1、开展活动会,熟悉计划格式,展开讨论 2、用2-3周得时间进行文献查找,获得客观得知识表述及意见。 3、用1-2周得时间对各地区进行调查,从而获得事实资料。 4、记录相关内容,在指导老师得指导与审核下完成初稿。 (三)撰写论文

四、研究成果 摘要:自古以来,中国得地名浩如烟海。地名学这一学问在漫长得历史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古地名得典故,古今地名对照折射出人文得内涵.认真探究古地名得历程,对比,总结经验与教训就是非常必要得。本文从古地名得各方面出发及如何正确对待古地名、如何在地名文化上更富有内涵地发展等方面进行理性思考,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古地名、人文、发展、现代文明 引言 中国从先秦起,就有研究地名得传统,这种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地名就是人类用以联系、交换与对话赋予不同地域得称谓,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就是一种语言文字表现.总体讲,地名在体现自然景观、历史文化景观得同时,也指示着历史上得重大政治变革、经济发展、民族迁徙、宗教信仰等状况,所以地名对理解历史文化现象、了解历史文化特征、体会历史文化活动、感悟历史文化内涵具有十分珍贵得价值。 (一)古地名得导入 地名文化,就是一个国家、民族得文化标志与文化符号,通俗地讲就就是这个国家、民族得照牌;它就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得体现;它深沉地蕴涵着这个国家、民族得心理、气质、品格、神韵;它给人们以国家得认同感、民族得认同感、文化得认同感。每个国家都有属于特色得地名文化,中国得古地名体现了中国悠久得历史文化积淀。 1、出现得契机 在久远得传说里,《山海经》算就是地名得集合,有四海八荒得概况等。可见地名在原始社会就开始出现。由于当时黄河流域得统治需要,尧舜禹分别对当时得部落作了规划,《汉书·地理志》所云:“昔在黄帝…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列五服,任土作贡。”这就就是传说中得州服制。 从《禹贡》《职方》等记载地理得书籍中可以瞧出,中国得地域划分在逐渐变化且越分越细,不仅加强土地得归属性而且建立了一个类似于地方管理得机制雏形。但我们同时也瞧出由于开疆拓土,时间久远与传说附会,前面列举出得三部书籍包括后来得《吕氏春秋》都将“九州”误作为夏商周得行政区域划分。这也反映了早期社会对地名定义域得混乱. 2、命名得重要涵义 地名作为中华文化得衍生品,保留着中华历史文化得某些基因密码。改朝换代都不免附带上各种制度变更,而地名得涵义在某个程度上讲也就是上层建筑得具体化。古地名体现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易错字词训练题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易错字词训练题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东区七年级语文字词 一、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bì()易奇jué()融融yìyì()引háng()高歌 yì()日 qǐ()丽 dòng()吓 luò()yì()不绝 晓yù() xié()手水xiè()不通一xiè( )千里 葱lóng() ní()虹灯 jǔjǔ()()独行花团锦cú() 丘hè()盛zhuàn()孤苦língdīng()( ) chà()紫yān()红 zhé()伏 shǔn()吸 duò()落 yí()误 cuò()手不及枯jí( ) míng( )顽和xù( ) líng( )听 孤pì( ) 威shè( ) 高zhān( )远瞩( ) niè()手niè( ) 脚 花团锦cù( ) 重luán( )叠嶂自出心cái( ) 中shū(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纤.细()万顷.()伫.立()飓.风() 绮.丽()剽.悍()辟.()易叫嚣.() 窥伺.()分miǎn()岑()寂侍.者() 凝眸.()喧嚣.()筹.办()滂沱 ..()() 恫吓 ..()踱.步()沮.丧()粗犷.() 耸.听()执拗.()孤僻.()堕.落() 腼腆 ..()侮蔑.()指摘.()刹.那() 匀称.()慷慨.()饶.舌()对峙.() 勉强.()栖.息()聆.听()嫉.妒() 涟漪 ..()咆哮 ..()琴弦.()弥.漫() 教诲.()颤.抖()载.重()记载.() 丘壑.()堆砌.()比拟.()吮.吸() 贻.误()咆哮 ..()()冰雹.()威慑.() 伺.机()蛰.伏()蜷.缩()承载. ( ) 中枢.()下载.()养尊处.优()姹.紫嫣红() 火烧火燎.()高瞻远瞩.()累累 ..起舞() ..果实()翩翩 忍俊不禁.()怡.然自得()风雨如磐.()摄.手摄脚() 踽踽 ..独行()花团锦簇.()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

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登记表

登记表填写说明 《地名登记表》记录地名的属性信息,是《地名成果表》的前身,各字段内容填写要求如下: 1.代码:是指按照一定规则用阿拉伯数字对地名进行编码用以代替地名的具体表现,如同公民的身份证号码一样,必须按照地名不同的小类别分别进行编制,此地名代码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在全国范围内不得重号,即使地名重名,代码也各不相同。地名普查登记表不需填写,在录入国家地名管理数据库系统时,会根据用户代码、所在区域、地名类别自动产生。 地名代码采用分段顺编方法,共分5段,20位数,具体如下: 政区类

群众自治组织类 居民点类 其他各类编排方法相同。 各乡、镇、街道和社区、村的代码请和国家统计局的保持一致,参见:https://www.360docs.net/doc/5115154917.html,/tjsj/tjbz/tjyqhdmhcxhfdm/2013/ 2.标准名称:是指当地约定俗成的地名或经过有关部门审批的地名。该字段必须填写。 标准名称有两个规范,一是用字要规范,并尽量不用生僻字。2013年6月5日国务院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8105字)以外的字都

属于不规范汉字。《现代汉语通用字表》(7000字)以外的字,视为生僻字(姓氏除外)。不规范汉字原则上应进行标准化处理。地名补更后发现广西地名还有一些不规范汉字,如桂林阳朔、平乐、恭城一带的【】,音è;钦州、贵港一带的【】,音dū;桂平一带的【】音niào、【】,音nǎng;钦州一带的【】,音tāng。【】这个字现在规范写法是【】,要不要改?还有一些是“一普”以后标准 化处理明显不合理的,要不要恢复或者更正,比如崇左一带的【】,处理成“宪”,其实【】标准写法是“蚬”。边境地区的【】,音bō,处理成“浦”,连音都变了。桂柳地区把青蛙叫“蚂”,这个“”字也是没有的。标准名称用字如何规范,如何标准化处理,这个必须慎重。按国家二普办要求,地名中带有区域性且有一定含义的生僻字、异体字,自造字可保留,但是必须说明来历、含义和读音缘由,按照现行有关规定,进行审音定字,上报由国家最后定夺。 二是地名要规范,前不增定语,后不带补语。 (1)行政区域类,如平朗乡、昆仑镇、民生街道,前面不带上属政区。 (2)非行政区域类,如金光农场、大沙田开发区、平果铝土矿区、六景工业园区,前面不带政区名称修饰。 (3)群众自治组织类,从分类表来看,应该称群众自治组织辖区类才对。标准名称是社区、街、村,它是属于区域类的一种。特别提醒:乡人民政府和乡、街道办事处和街道、社区居委会和社区、街委会和街、村委会和村是两类不同性质的地名,前者属于单位组织类,

壮语地名及其研究_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一

壮语地名及其研究 ———壮语地名的语言文化研究之一 覃凤余 【摘 要】壮语地名是用壮族人的思维方式命名、体现壮族文化内涵的地名。守土性、混合性、壮汉对应复杂性是壮语地名的特点。通名和专名是壮语地名词汇系统的重要内容。对壮语地名的研究,有民 族学、人类学、农业史、语言学诸多方面的意义。 【关键词】壮语地名;语言文化 【作 者】覃凤余,广西大学文化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南宁,530004 【中图分类号】H21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05)04-0109-012 A study on the geographical names of Zhuang language A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research on the geographical names of Zhuang language I Q in Fengyu Abstract:The geographical names of Zhuang language are named according to the thinking pattem of Zhuang People.They represent the Zhuang minority’s culture connotation.There are3characteristice in the geographical names of Zhuang language:conservatism,hybrid,complexity in the correspondence be2 tween Zhuang and Han.Both the general names and the proper names are the important parts of the Zhuang geograpnical names system.There are a great deal of importance to ethnology,anthropology,agri2 cultural history,and linguistics in this research. K ey w ords:The geographical names of Zhuang language language culture 一、壮语地名的内涵 学术界对“壮语地名”这一术语的使用,大致有几种: (一)或明确提出壮语地名的定义,或归纳壮语地名的特点,或提出判断壮语地名的标准。张声震《广西壮语地名选集》明确提出壮语地名的定义,即“壮语地名是用壮语命名的地名”①。徐松石先生总结出“壮音地名”的几个特点:第一,这些壮音不能望文会义,因为他们含有壮语的意义。第二,这些地名在原始的形式上,多半是两字的。三字地名很少。第三,壮人喜用齐头式地名,与北方齐尾式地名不同。第四,壮人喜用倒装地名。第五,壮族地名具有分类密集的现象②。韦达《壮语地名的文化色彩》提出壮语地名是“用壮族人民的语言来命名的地名”,判定的标准是:第一,用壮族自创的土俗字

兴化地名研究

论文题目:兴化地名文化研究 课程名称:汉语汉字与中华文明的产生、传承与发展学生姓名:马超 学号:121242028 所在学院:匡亚明学院 学科专业:理科强化班 指导教师:陈立中 完成时间:2013/5/22

兴化地名文化研究 121242028 匡院马超 关键字: 江苏兴化地名研究指示符号文化载体 摘要: 本文将以地名为切入点,多方面、多角度地探讨笔者的家乡——江苏省兴化市地名文化内涵,为进一步弘扬家乡地域文化提供一份重要的文化线索和文化资源。 引言: 地名是一种综合性的、复杂的特殊文化现象,它具有多重含义和属性。从地理文化角度看,地名是地方的指称,它的命名常反映当地当时的某些自然或人文地理特征;从社会历史文化角度看,地名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化的活化石,它的命名、演变始终都受到历史发展的影响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从民族文化角度看,地名又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民俗心态的典型反映,是民族文化的璀璨结晶。因此,通过地名研究不仅可以领略某地域的自然景观,而且还可以窥探该地域的历史、民族文化景观,从而深层次地挖掘和了解某一区域文化的内涵,即地名文化笔者将从经济模式、人文气息、历史典故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剖析兴化地名中所蕴含的文化规律和文化价值。

目录: 一、江苏省兴化市情况小览 1.地理概况 2.经济建设 3.文化风俗 二、历史上的“兴化” 1.春秋战国 2.秦汉晋 3.隋唐 4.宋元 5.建国后 三、兴化市内乡镇及景点的地名研究 1.名胜古迹 (1)阳山 (2)龙舌春云 (3)得胜湖 2.乡镇区所 (1)戴窑镇 3.街道牌坊 (1)状元坊 (2)金东门 四、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