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

Vol.34高等学校化学学报No.12013年1月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15~29[综合评述]doi:10.7503/cjcu20120672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

乜广弟,力尚昆,卢晓峰,王 策

(吉林大学化学学院,麦克德尔米德实验室,长春130012)

摘要 高压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简单通用的制备聚合物及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无机纳米纤维材料在能源二纳电子器件二催化以及传感器等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静电纺丝技术;无机纳米纤维;能源;电子器件;催化;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 O631;O614 文献标志码 A

收稿日期:2012?07?1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904015,50973038)资助.

联系人简介:卢晓峰,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功能复合纳米结构材料研究.E?mail:xflu@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

王 策,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高压静电纺丝技术研究.Email:cwang@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 无机纳米纤维通常是指直径二管径或厚度为纳米尺度的线状或管状材料.无机纳米纤维按其组成

和结构主要分为单一组分[1]二异质结构[2]二简单珠状[3]二核?壳结构[4]二肩并肩双组分[5]二介孔结构以及中空纤维等[6,7].无机纳米纤维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导致其表面能和表面活性增大,从而产生了小尺寸效应二表面或界面效应二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在光学二电学二磁学二热学以及力学等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质,在物理二化学二电子和材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关注.目前,制备无机纳米纤维的方法有拉伸法[8]二模板合成法[9]二自组装法[10]和微乳液法[11]及静电纺丝法[12]等.其中静电纺丝法以操作简单二适用范围广及生产效率相对较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静电纺丝法制备无机纳米纤维一般包括3个步骤:(1)可纺性前驱体溶胶的制备;(2)静电纺丝制备聚合物/无机溶胶复合纳米纤维;(3)煅烧除去有机成分.通过调节前驱体溶胶二纺丝过程参数及环境条件等可控制无机纳米纤维形貌.目前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已经制备了多种无机纳米纤维,包括氧化物二金属二多组分无机纳米纤维和其它结构无机陶瓷纤维等.本文通过对近年相关研究成果的总结,并结合本课题组的一些研究工作,综述了静电纺无机纳米纤维材料在能源二电子器件二催化和传感器等领域的应用.1 静电纺无机纳米纤维在能源领域的应用

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能源诸如煤二石油二天然气等日趋枯竭,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导致能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成为当务之急.为了高效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能量的转化和存储技术是当前化学家和材料学家都非常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以3种电池(燃料电池二太阳能电池二锂离子电池)材料和一种能量存储器件(超级电容

器)材料为例,阐述静电纺无机纳米纤维在能源领域中的应用.1.1 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存在于燃料与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发电装置.与蓄电池不同,它可以从外部分别向2个电极区域连续补充燃料和氧化剂而不需要充电[13].燃料电池由燃料(如氢二甲烷等)二氧化剂(如氧和空气等)二电极和电解液4部分构成.其电极具有催化性能,且为多孔结构,以保证较大的活性面积.电池工作时将燃料通入负极,氧化剂通入正极,在电极的催化作用下进行电化学反应以获得电能[14].

催化剂是燃料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要求其氧还原活性高二不易中毒以及耐久性好等.目前

燃料电池的催化剂材料主要是碳负载的Pt,Pd 等贵金属纳米粒子.最近,无支撑的Pt,Pd 纳米线(管)由于具有优异的催化效率和循环稳定性而引起人们的研究兴趣[15].利用静电纺丝技术结合原位煅烧还原也可以制备Pt,Pd 及其双金属纳米纤维.Kim 等[16,17]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t,PtRu,PtRh 纳米纤维,这些纳米纤维平均直径低于60nm[图1(A)~(C)].与商用的Pt 纳米颗粒催化剂相比,其在燃料电池中的电化学氧化反应催化活性大大提高

.

Fig.1 HRTEM images of a single nanowire of Pt NWs (A )[16],Pt 1Ru 1NWs (B )and Pt 1Rh 1NWs (C )[17]

多孔Pt 合金纳米线与Pt /C 纳米材料相比,具有更好的耐久性和催化活性.Shui 等[18]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和化学去合金技术制备了多孔的Pt?Fe 合金纳米纤维[图2(A)],直径约为10~20nm,孔径只有2~4nm,这些多孔的长纳米纤维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自支持的网络,其电催化活性是传统Pt /C 催化剂的2.3倍,且具有较好的耐久性.由于贵金属催化剂成本较高,因此寻找低价非贵金属型催化剂成为科学家们一直关注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Lee 等[19]利用热处理电纺复合纳米纤维的方法制备了FeCo?CNF 纳米线,纤维直径为100~200nm,其在碱性介质中的氧还原活性与商用Pt /C 材料相当,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图2(B)~(D)],可作为碱性乙醇燃料电池的催化剂.Fig.2 TEM images of nanoporous Pt?Fe alloy nanowires after the dealloying treatment (A )[18],FeCo?CNF with magnified inset (B )[19],current variation of FeCo?CNF (solid line )and commercial Pt /C cata?lyst (dotted line )at -0.2V (vs .Hg /HgO )in O 2saturated 0.1mol /L KOH at a rotation rate of

1600r /min (C )and linear sweep voltammograms of FeCo?CNF and commercial Pt /C catalyst with

and without 0.5mol /L ethanol (D )[19]

a .FeCo?CNF w /EtOH;

b .FeCo?CNF w /o EtOH;

c .Pt /C w /EtOH;

d .Pt /C w /o EtOH.

在燃料电池中,催化剂支持材料对非均相催化剂的性能影响很大,良好的催化剂支持材料应具备较高的稳定性二多孔性和较强的导电性等[20].为了提高催化剂活性,催化剂粒子必须很好地分散在多孔支持材料上.Long 等[21]采用间歇微波辐射的方法将粒径为5nm 的Pt 纳米粒子沉积在电纺的TiO 26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Vol.34 

纳米纤维上.当Pt 的质量分数高达40%时,Pt 纳米粒子仍然是高度分散的;而当Pt /TiO 2复合材料中Pt 的质量分数为30%时,其具有较高的电化学催化活性,非常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此外,Xia

等[22]制备了锐钛矿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其表面包覆了粒径为2~5nm 的Pt 纳米颗粒以及直径约为7nm二长为125nm 左右的纳米线.研究结果表明,这种Pt 电纺纤维与商用Pt /C 催化剂相比,其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和耐久性,是优良的甲醇氧化电化学催化剂.由于具有较高的导电性,碳纳米纤维也是一种良好的燃料电池催化剂支持材料[23].Huang 等[24]用电纺的碳纳米纤维(CNFs)作为PtAu 双金属纳米粒子的支持材料,该催化剂的电化学催化活性有所提高,并具有较好的CO 耐受性,可用于

甲酸燃料电池.1.2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SSC)主要是模仿光合作用原理,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太阳能电池.DSSC

主要由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二染料敏化剂二氧化还原电解质二对电极和导电基底等几部分组成[25,26].纳米多孔半导体薄膜通常为金属氧化物(TiO 2,ZnO 等),其聚集在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板上作为DSSC 的负极,敏化染料吸附在纳米多孔半导体膜面上.研究结果表明,一维结构的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有较好的导电性,有利于提高DSSCs 的能量转换效率[27,28].近年来,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陶瓷纤维诸如TiO 2,ZnO 等,可用作DSSCs 的光电极材料,使电极的能量转换效率得到显著提高[28~38].

Song 等[29]通过煅烧电纺的TiO 2/PVAc 复合纳米纤维制备了TiO 2单晶纳米棒,在以聚(偏氟乙烯?

co?六氟丙烯)(PVDF?HFP)凝胶为电解液的半固体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制备的TiO 2单晶纳米棒光电极能有效地产生光电流,且在AM1.5G(100mW /cm 2)强度的光照下,总转化率为6.2%[图3(A)~(C)].Lee 等[30]利用类似的方法制备了TiO 2纳米棒,煅烧后,TiO 2纳米纤维由纳米棒组成.所制备的Fig.3 SEM images of a TiO 2fiber after calcinations (A ),TiO 2nanorod electrode which was pretreated

with mechanical press before calcinations (B )and photocurrent density vs .voltage characteristics of

TiO 2nanorod electrode (C )

The inset is IPCE spectrum for the same electrode [29].

TiO 2纳米棒有相对较少的晶界和缺陷,因此,电子和空穴也较少,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寿命较长[31].该TiO 2纳米棒电极具有比纳米粒子电极更高的能量转换效率,而用TiCl 4进行后处理可进一步提高电子扩散率[30].最近,Chuangchote 等[32]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溶胶?凝胶的方法,将TiO 2纳米纤维直接组装到纳米粒子电极上,煅烧后,TiO 2纳米纤维平均直径为250nm,且具有较高的结晶度.由该材料制备的光电极用于DSSCs 中,当光照强度为AM1.5G 时,在面积为0.25和0.052cm 2的区域上的能量转换效率分别为8.14%和10.3%.此外,Fujihara 等[33]将电纺的TiO 2纳米纤维研磨成纳米棒,然后将TiO 2纳米棒喷射到TiO 2纳米粒子层上,再进行烧结处理,该方法解决了DSSCs 中的黏附问题,因此在AM1.5G 强度的光照条件下,电流密度约为13.6mA /cm 2,开路电压约为0.8V,填充因数约为51%,能量转换效率约为5.8%.除了无规取向的纳米纤维,人们还电纺了十字交叉取向排列的TiO 2纳米纤维[34].与无序排列的TiO 2纳米纤维光电极相比,该材料可使电阻至少降低30%,并使DSSCs 的性能提高70%甚至更多.71 No.1 乜广弟等: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

由于ZnO 具有类似于TiO 2纳米材料的带隙和电子注入过程,因此ZnO 也是DSSCs 的一种很好的光电极材料[35].Kim 等[28]将ZnO /PVAc 复合纳米纤维直接电纺到镀有F ∶SnO 2的玻片上,经过120℃热压后,然后在450℃下煅烧,最终得到由直径为200~500nm 的扭曲结构组成的纳米纤维网络,这种网络结构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孔隙率,在AM1.5G 强度的光照下,DSSC 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1.34%.Zhang 等[36]通过煅烧电纺的复合纳米纤维制备了厚度可调的ZnO 纳米纤维薄膜,由于形成了有利于煅烧过程中界面张力释放的自松弛层,ZnO 纳米纤维薄膜与导电玻璃基底之间具有良好的黏附性,使得DSSC 的能量转换效率达到3.02%.尽管基于ZnO 纳米材料的DSSCs 的能量转换效率较之TiO 2的DSSCs 低一些,但对于现有的ZnO DSSCs,这仍是一个巨大的进步[37,38].在DSSC 中,对电极作为还原催化剂,通常在带有透明导电膜的玻璃上镀铂.Joshi 等[39]将低成本的电纺C 纳米纤维(ECNs)作为DSSCs 的对电极[图4(A),(B)],以代替Pt 催化还原三碘化物.实验结果显示,ECNs 对电极具有电阻低二电容大和三碘化物还原反应速率快的特点,在AM1.5G 强度的光照下,ECNs 基DSSCs 的能量转换效率(η)为5.5%,虽然稍低于Pt 基DSSCs 的能量转换效率,但两者的短路电流密度和开路电压数值相当[图

4(C)].

Fig.4 SEM images of top?view (A )and cross?section of electrospun carbon nanofiber (ECN )counter electrode (B ),

current density?voltage (J?V )curves of the DSCs based on ECN (a )and Pt (b )counter electrode (C )[39]

1.3 锂离子电池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小型的可充电电池,具有重量轻二能量密度大二放电电压高二循环寿命长和安全性能好等优点[40].典型的锂离子电池包括阳极二阴极二隔膜和有机电解液4个主要功能部件.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锂离子从阴极移向阳极,同时,电子通过一个外部电路流入;放电时该过程逆转.因此锂离子电池整体的充电容量取决于阴极材料,电纺的LiCoO 2,LiCoO 2/MgO,LiNi 1/3Co 1/3Mn 1/3-x Al x O 2(0≤x ≤0.08),LiMnO 2,LiFePO 4/C 等无机纳米纤维可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阴极材料.

Gu 等[41]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直径为500nm ~2μm 的LiCoO 2纳米纤维,并用于锂离子电池中,显示了比其粉体材料更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LiCoO 2纳米纤维电极的初始充二放电容量分别为216和182mA四h /g,但循环20次后,放电容量降低至123mA四h /g.LiCoO 2/金属氧化物核?壳结构的双组分纳米纤维能够保持良好的结构稳定性[42],从而可解决循环寿命短的问题.Gu 等[42]又通过同轴纺丝和溶胶?凝胶的方法制备了LiCoO 2/MgO 核?壳结构的纳米纤

维,直径为1~2μm,MgO 壳厚为50~100nm,循环伏安和充?放电实验结果显示,该双组分纳米纤维电极与LiCoO 2纤维电极相比,具有较小的阻抗增长二较好的电化学可逆性和循环稳定性,循环40次以后,放电容量仍然保留90%.由于LiCoO 2材料含Co 元素,成本较高二毒性较大,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大规模应用受限.最近,与LiCoO 2具有相同层状结构的LiNi 1/3Co 1/3Mn 1/3O 2材料,因为其相对较低的成本和较好的热稳定性,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研究兴趣[43,44].研究发现,Co 元素的部分替代能有效提高LiNi 1/3Co 1/3Mn 1/3O 2材料的电化学性能[45].Ding 等[45]通过电纺方法制备的LiNi 1/3Co 1/3Mn 1/3-x Al x O 2(0≤x ≤0.08)纳米纤维,直径低于100nm,Al 的替代有利于可逆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的提高,当x =0.06时,所制备的纳米纤维电极的初始放电容量为186.59mA四h /g,循环30次后,仍保留有96.1%的放电容量.

此外,电纺的LiMnO 2纳米纤维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也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阴81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Vol.34 

极材料[46].LiFePO 4是常用的锂离子电池阴极材料,但由于其导电性较差,常与碳进行复合[47].适合作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的电纺无机纳米纤维种类较多,诸如:CNFs二C /Si二C /过渡金属氧化物(C /Fe 3O 4,C /MnO x ,C /Mn 3O 4,MoO 2/C,NiO /SWCNT)二C /金属单质(C /Ni,C /Cu,C /Co,C /Sn)二C /Li 4Ti 5O 12和金属氧化物(Co 3O 4,TiO 2)等.商品化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大多为碳材料,虽然能保持循环稳定性,但其理论电容量有限.Ji 等[48~50]通过电纺得到的多孔CNFs,具有较小的孔洞二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较多的活性位点,因此,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可逆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最近,Liu [51]和Lee 等[52]利用同轴纺丝法分别制备了核?壳结构和中空的CNFs,在适当的实验条件下,两者均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与碳材料相反,Si 材料具有较高的理论电容量,但其循环稳定性较差,所以可将Si 与C 复合,使

其结构稳定性和导电性提高,从而延长材料的循环寿命[53].类似地,过渡金属氧化物也需要与电纺的C 纳米纤维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循环稳定性[54~59].Wang 等[54]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C /Fe 3O 4复合纳米纤维,电化学研究结果表明,600℃碳化得到的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可逆容量和比容量,并具有良好的循环特性.由于过渡金属氧化物与C 材料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因此电纺的C /MnO x [55],C /Mn 3O 4[56]和MoO 2/C [57]复合纳米纤维表现出极佳的电化学性能.此外,纳米尺度的NiO 也是一种潜在的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58].直径小于50nm 的碳纳米管增强的NiO 电纺纤维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和较小的容量损失,且在较大的充二放电电流密度下,仍表现出良好的循环稳定性[59].过渡金属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在电极中产生电子通道而使其电化学性能增强,因此,可用来制作锂离子电池的碳基复合阳极[60].电纺的C /Ni [61],C /Cu [62]和C /Co [63]复合纳米纤维,表现出较高的可逆容量二比容量和较长的循环寿命,可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的阳极材料.Yu 等[64,65]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Sn /CNFs 核?壳结构的复合纳米纤维(图5),封装在碳纳米管中的单晶金属Sn 纳米粒子缩短了电子和Li +的迁移距离,中空的C 纳米纤维使电极和电解液之间接触良好,因而获得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电纺的Sn /C 无纺布纳米纤维膜具有较高的可逆容量,循环20次以后,仍然保留初始放电容量的96.7%[66].Sn 纳米粒子包裹在电纺的C 纳米纤维中形成的复合材料也表现出较高的电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67].

Fig.5 TEM images of the converted Sn encapsulated in multichannel carbon microtubes (A )[64]

and the Sn /CNFs nanofibers (B )[65]

此外,石墨烯掺杂的Li 4Ti 5O 12电纺纳米纤维也是一种优良的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68].除了和碳相

关的材料外,金属氧化物Co 3O 4和TiO 2由于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而在锂离子电池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直径为0.6~1μm 的Co 3O 4电纺纤维表现出良好的放电容量和循环稳定性[69].当纤维直径降低至200nm 时,虽然循环可逆性下降,但初始放电容量增大[70].最近,Reddy [71]和Zhu 等[72]分别利用

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TiO 2纳米纤维,与其纳米粒子相比,TiO 2纳米纤维具有更高的循环稳定性.

1.4 超级电容器超级电容器又称双电层电容器,是一种新型的电荷存储装置,具有功率密度大二充电速度快二循环寿命长二温度特性好二安全性能高和绿色环保等特点[73].它的电容量强烈依赖于电极材料的种类和结构.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制备出形貌可控的纳米纤维材料,这有助于超级电容器性能的提高.91 No.1 乜广弟等: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

02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Vol.34 电纺的CNFs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多微孔结构,可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Kim等[74~76]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多孔CNFs复合物,用该碳材料制作的电容器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和能量/功率密

度.此外,石墨烯掺杂的电纺CNFs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二导电性和容量性能都有所提高,其最大比电

容达到197F/g,比纯粹的CNFs高24%[77].Nataraj等[78]探讨了硝酸镍对CNFs物理性质二热学性质和形貌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入5%(质量分数)的硝酸镍可最大限度地提高电纺CNFs的表面特

性,有利于改善双电层电容器的性能.Li等[79]的工作结果表明,直径为150nm的Ni/C复合电纺纤维的比电容和电化学稳定性都有一定的增加,且Ni的负载量为22.4%(质量分数)时,其单位电容是碳电极的3倍多,达到164F/g.其它的电纺C基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如C/MnO2[80]和TiC/C[81]等,也可用于制备超级电容器的电极.

非碳类的电纺纳米纤维同样受到研究者们的极大关注.RuO2由于具有多个氧化态二较高的导电性和电化学稳定性,而成为一种良好的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将RuO2薄膜沉积在热处理的电纺TiO2纳米棒上,虽然可有效降低成本,但当扫描速度从10mV/s增至1000mV/s时,电容器的比电容从687 F/g减小到460F/g,损失了33%[82].Choi等[83]研究发现,将RuO2沉积在电纺的Pt纳米线上,当扫描速度增量相同时,电容器的比电容只降低了21.4%,但在10mV/s的扫描速度下,其比电容相对较低,仅有409.4F/g.Hyun等[84]将RuO2四n H2O水合物沉积在电纺的RuO2纳米纤维上,这种复合方式能促进电子和质子的传输以及电解液的渗透,循环伏安实验结果表明,当扫描速度为10mV/s时,由该复合材料制作的电容器表现出较高的比电容,为886.9F/g,当扫描速度增加到2000mV/s时,其比电容仅下降30%.

电纺的V2O5[85],LaNiO3[86]及SrRuO3/RuO2[87],RuO2/Ag2O[88],α?RuO2/Mn3O4[89],TiN/VN[90]和MnO2/Ni[91]等复合纳米纤维,均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可用于高性能超级电容器中.

2 静电纺无机纳米纤维在纳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

静电纺丝技术可制备连续超长的纳米纤维,且通过改进收集装置,能实现纳米纤维的有序排列,

这有利于纳米器件的集成.当材料尺寸达到纳米级时,其电子能级会出现部分量子化,从而导致新的

电学性质的形成.因此,电纺的纳米纤维在电子器件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1 纳米导线

金二银等是非常优异的纳米导线材料,利用高压静电纺丝技术结合煅烧方法可以非常容易地制备

金二银等金属纳米线.Pol等[92]利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直径为300nm的金纳米线,由于这种方法制备的金纳米线是由金纳米粒子堆积而成,因此电导率较低,约为1.2×10-4S/cm.与普通平板金电极相比,金纳米线(煅烧温度分别为450和600℃)电极的电流峰值增大了20%.

Barakat等[93]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结晶良好的银纳米纤维,但银纳米纤维的电导率存在热滞现象,即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在相同温度下,升温和降温过程中的电导率不同.

2.2 场效应晶体管

场效应晶体管(FET)简称场效应管,是由多数载流子参与导电的电压控制型半导体器件.它具有

输入电阻高,噪声小,功耗低,动态范围大,易于集成,没有二次击穿现象,温度稳定性好,安全工作

区域宽等优点[94].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制备一维半导体陶瓷场效应晶体管.通过使用特殊设计的收集极,将直径为60nm,长为100μm的电纺CuO多晶纳米纤维直接组装成FET,显示出本征p型半导体行为[95].

2.3 二极管

二极管是一种具有单向传导电流特性的电子器件,它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烧结形成的p?n结界面.

Lin等[96]研究发现,单根电纺的铝掺杂氧化锌(AZO)复合纳米纤维在光照下的电导率比在暗室中提高了20倍,且其电导率在升压和降压时有明显的不同,因此在下一代二极管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虽然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组成的器件,但是用氧化物半导体纳米纤维合成p?n结界面的尝试却

很少.Lotus 等[97]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ZnO /NiO 纳米纤维异质结,该p?n 结表现出典型的整流电流?电压特性.

3 静电纺无机纳米纤维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3.1 化学催化剂

电纺的陶瓷或者碳二硅纳米纤维由于其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高的孔隙率,可以作为良好的催化剂支持材料.Formo [98]和Obuya 等[99]分别将Pt 和Pd 纳米颗粒修饰到电纺TiO 2纳米纤维上,如图6所示.这2种材料在甲基红加氢反应与C C 偶联反应中表现出卓越的催化活性.ZrO 2也是一种较好的催化剂支持材料.Xia 等[100,101]将贵金属纳米粒子负载到ZrO 2电纺纳米纤维上,并研究了其在交叉偶联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纤维表面粗糙度对Pt 纳米结构成核机理和形貌的影响.

碳纳米纤维负载的Pd 在碘苯和苯乙炔的液相Sonogashira C?C 偶联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且显示出良好的抗浸出性二恢复性和可重复性[102].Patel 等[103]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多孔Si /Ag 复合纳米纤维,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可较快地催化还原亚甲基蓝染料,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无钝化和中毒现象.Zhang 等[104]将尺寸可控且高度分散的Ag 纳米粒子组装到电纺的Si 纳米管上,该材料对4?硝基苯酚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并可循环利用.

Fig.6 TEM images of an individual TiO 2nanofiber (A )and TiO 2nanofiber after decorated with Pt

nanoparticles by immersing for 3h (B ),7(C )h and 19h (D )[98]

3.2 电化学催化剂

将贵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在电纺纤维上,能有效实现其催化功能,因而也可用于电化学催化领域.在1.1节中已经详细介绍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负载贵金属纳米粒子在燃料电池催化剂中的重要应用.除了电催化氧化甲醇和甲酸等,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负载的贵金属纳米粒子还可以应用于对葡萄糖二果糖及过氧化氢等物质的生物检测方面.

直径为170nm 的CuO 纺丝纤维的高长径比以及复杂的孔结构,使其在葡萄糖检测中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二良好的稳定性和抗污染能力[105].我们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Pd 掺杂的CuO 复合纳米纤维[图7(A)],基于Pd /CuO 的无酶葡萄糖生物传感器具有较低的过电压(0.32V)二较快的响应速度二较好的选择性二再现性和稳定性,且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活性显著增强,检测限较低(1.9×10-8mol /L,S /N =3)[106].煅烧温度为300℃的NiO 电纺微米纤维表现出类似的葡萄糖敏感性[107].Ding 等[108]电纺了Pt 掺杂的NiO 纳米纤维,与NiO 和Pt 的纤维材料相比,Pt?NiO 复合物在碱性电解液中对葡萄糖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同时,检测限较低,灵敏度较高,具有较好的线性范围.CuO 掺杂的NiO 复合纺丝微米纤维作为无酶葡萄糖传感器的敏感元件,性能优良,检测限极低,仅为1×10-9mol /L,可用于检测人体血清中的葡萄糖浓度[109].此外,电纺的Ni?C [110],Co 3O 4[111]等纳米纤维对葡萄糖有较敏感的响应及较低的检测限,且相应电极对Cl -有良好的抗中毒能力,因此在无酶葡萄糖传感器方面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双组分CuO /Co 3O 4复合电纺纤维修饰的电极对果糖的过电压较低(0.30V),且响应灵敏快速二检测范围较宽,有较好的再现性二稳定性和选择性,适合作无酶果糖传感器的催化电极材料[112].12 No.1 乜广弟等: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

22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Vol.34 Liu等[113]将Pt纳米粒子负载到电纺的碳纳米纤维上,并用于对过氧化氢的电化学检测中, Pt/CNF电极表现出较低的过电位二较快的响应速度二较高的敏感性和良好的选择性,检测限为0.6μmol/L,线性范围较宽[1~800μmol/L(R=0.9991)].Huang等[114]报道的电纺Pd/CNFs复合纳米纤维具有高的电导率和电子迁移率,在低电位下,用该材料修饰的玻碳电极可直接对H2O2的还原和NADH的氧化产生响应,且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宽,再现性好,表面污染小.

Fig.7 TEM images of Pd(Ⅳ)?doped CuO oxide composite nanofibers(A)[106],the ZnO?CNFs heterostructures prepared at the mass ratio of zinc acetate to CNFs at8∶1(B)[116],SnO2hollow nanofibers(HNFs)(C)and an individual SnO2HNF(D)[139]

3.3 光催化剂

与传统的光催化剂相比,静电纺丝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够与反应物更充分地接触,从而可提高催化效率.ZnO在可见光照射下可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Liu等[115]采用煅烧醋酸锌/醋酸纤维素复合纺丝的方法制备了ZnO纳米纤维和纳米颗粒,催化结果显示,ZnO纳米纤维对染料分子诸如罗丹明B和品红的光催化降解能力比纳米颗粒更强.为了使光生电子?空穴有效分离,Mu等[116]将ZnO 纳米粒子均匀地包覆在电纺的CNFs上[图7(B)],ZnO?CNFs异质结构对罗丹明B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活性.此外,对直径为80~150nm的Ag?ZnO二元异质结构电纺纳米纤维,当Ag的质量分数为7.5%时,紫外光催化活性比单纯的ZnO纳米纤维提高了25倍[117],由于Ag的存在加速了电子迁移过程,提高了电荷分离和光子效率,使得光生电子和空穴充分参与光催化反应.

TiO2也是一种常用的性能优良的光催化材料,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等领域.TiO2纳米纤维由于具有纳米尺度和一维结构,表现出较明显的表面效应和量子尺寸效应,因而不仅光催化活性高,化学稳定性好,且成本低廉,易于过滤回收.Doh等[118]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TiO2纳米纤维,为了提高光催化活性和有效表面积,将TiO2纳米颗粒涂覆在其纳米纤维上,所得到的复合物比单独的TiO2纳米纤维和纳米颗粒的光催化效果更好.最近,Li等[119]电纺了多孔TiO2纳米纤维并探讨了孔隙率对其催化活性的影响,该多孔材料对刚果红的降解效率高于纯TiO2纳米纤维.外径0.1~4μm二壁厚60~ 500nm二长达30cm的中空TiO2纳米纤维[120]相对于商业P25和TiO2粉体,表现出较好的光催化效果.此外,孔径约为12nm的多孔TiO2电纺纳米管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且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之间的比例极佳,因此,在混合界面处光生电子?空穴可有效分离,使得光催化效率明显提高[121].

与Ag?ZnO电纺复合纳米材料类似,Ag掺杂的TiO2纳米纤维具有比纯TiO2和Ag纳米纤维更高的

紫外光催化活性[122].电纺的V /TiO 2复合纳米纤维可有效降解亚甲基蓝,当V 的掺杂量(质量分数)为1.0%和5.0%时,其可见和紫外光催化效率最高[123].由于光响应范围扩大以及电子?空穴对分离效率增加,半导体?半导体异质结构纳米晶的光催化效果显著增强[124].TiO 2/ZnO [125,126]复合纳米纤维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肩并肩结构的TiO 2/SnO 2双组分电纺纳米纤维[5]和异质结构的SnO 2/TiO 2电纺纤维[127]在光催化过程中能够充分利用光生电子?空穴,产生较高的光催化活性.介孔ZnO?SnO 2偶联纺丝纤维[128]和异质结构的ZnO?SnO 2电纺纳米纤维[129]对有机染料的光催化效果均较好,且依赖于材料的比表面积二光利用率和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程度[130].其它的半导体?半导体复合纳米纤维诸如NiO /ZnO [131],CeO 2/ZnO [132],TiO 2/SiO 2[4],TiO 2/CdO [133]和TiO 2/CdS [134]等也均表现出了优异的光催化性能.4摇静电纺无机纳米纤维在气体传感器领域的应用

由性能优良的纳米材料组装得到的气体传感器具有尺寸小二比表面积大二灵敏度高和选择性好等优点,在工业生产二环境保护二医学诊断和食品安全等方面得以广泛应用.无机半导体材料诸如SnO 2,TiO 2,ZnO,In 2O 3和WO 3等能与待测气体中的某些分子产生特异性相互作用,引起自身电学或者光学性质的改变,因而可用于传感器中,实现对极微量特定物质的定量检测.静电纺丝技术操作简单,所制备的纤维薄膜比表面积较大,且一维结构有利于目标分子的传输,因此能有效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SnO 2作为一种良好的气敏材料,具有耐腐蚀性强二稳定性好二工作温度低二响应恢复时间短和检测限低等优良特性.基于SnO 2的电纺纳米纤维可以检测乙醇二NO 2二H 2二H 2O 和H 2S 等气体.平均直径约为100nm 的电纺SnO 2纳米纤维,对乙醇的检测限低至10μg /L,响应/恢复时间小于14s,且有很好的再现性[135].Kim 等[136]报道的电纺带状SnO 2纳米纤维,比表面积为73.5m 2/g,晶粒尺寸为5~15nm,这种特殊的表面结构可促进气体的传输,在低于200℃下,对NO 2的检测限为150nL /L.以电纺PAN 纤维为模板,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制备的SnO 2纳米管对乙醇的响应时间小于5s [137],并能对H 2[138],CO,NH 3和NO 2气体[137]产生响应.此外,直径为300~500nm二壁厚15~20nm 的SnO 2中空纳米纤维[图7(C)和(D)]表现出n 型半导体性质,其对2μL /L NO 2气体的响应比SnO 2薄膜增

强4倍[139].我们课题组[140]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KCl 掺杂的SnO 2复合纳米纤维,将该材料用于陶瓷基传感器中,当相对湿度从11%增加到95%时,传感器的阻抗降低了5个数量级,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约为5和6s,具有较好的湿敏特性.我们[141]还电纺了Al 掺杂的SnO 2复合纳米纤维,Al?SnO 2对H 2有较强的检测能力,且响应快(约3s),恢复时间短(小于2s).与纯SnO 2纳米纤维相比,贵金属掺杂的SnO 2复合材料(如Pd?SnO 2[142,143],Pt?SnO 2[144]等)均具有较高的气敏特性,且通过改变Pd 的掺杂量和传感器的工作温度,可以实现Pd?SnO 2对乙醇二CH 4及H 2[142,143]等气体的选择性检测.

TiO 2也可以用作气敏和湿敏材料.电纺TiO 2纳米纤维网状结构对于空气中的NO 2和CO 有较高的敏感性,且检测限较低[145,146].基于LiCl 掺杂的TiO 2复合纺丝纤维的纳米传感器,表现出了优异的湿敏特性二再现性二线性和稳定性,其响应和恢复较快(分别小于3和7s).在室温下,当空气的相对湿度在11%~95%之间变化时,传感器的阻抗由107Ω下降至104Ω[147].Qi 等[148,149]研究发现,KCl 掺杂的TiO 2电纺纳米纤维也具有相似的湿度敏感性.此外,电纺的Pd /TiO 2复合纳米纤维在180℃的

低温下,可对NO 2气体产生有效响应[150].电纺的陶瓷纳米纤维还是支持其它传感材料的良好基质.最近,Jia 等[151]采用化学镀层的方法将Pd 纳米粒子或纳米鞘负载到TiO 2纺丝模板上[图8(A)和(B)],沉积在TiO 2上的Pd 增强了复合纳米纤维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由于具有多孔结构和较大的比表面积,这种复合材料对H 2的响应恢复速度较快,且敏感性较高.ZnO 作为一种重要的气敏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但工作温度偏高(400~500℃),灵敏度较32 No.1 乜广弟等: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

低.为了改善ZnO 传感器的性能,可将电纺的ZnO 纳米材料用作气敏元件.

直径为150nm 的ZnO 电纺纤维具有良好的气敏特性和较高的选择性,在300℃的工作温度下,

对乙醇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约为3和8s [152].Lee 等[153]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和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带刺的ZnO 纳米纤维[图8(C)],这种特殊结构对30nL /L NO 2气体有较强的敏感性.Fig.8 SEM images of the TiO 2nanofibers decorated with Pd nanoparticles (A ),continuous Pd

layers (B )[151]and ZnO nanobarbed fibers fabricated on SiO 2/Si substrate (C )(the dotted?

circles show nanorods junctions )[153]

将ZnO 溅射到高分子纺丝模板上,然后煅烧除去有机成分,得到取向的ZnO 纳米管阵列.与ZnO

薄膜相比,取向的ZnO 对NO 2和H 2的检测灵敏度较高[154,155].通过单管纺丝法制备的ZnO 中空纳米纤维,由于具有一维结构而对乙醇和丙酮有较好的敏感特性[156,157].LiCl 掺杂的ZnO [158]以及KCl 掺杂的ZnO [159]电纺纳米纤维均具有较高的湿度敏感性二较快的响应和恢复速度二较好的线性和再现性.此外,电纺的Cu 掺杂ZnO [160]和Pd 掺杂ZnO [161]纳米纤维对较低浓度的H 2S 和CO 气体的敏感性都有所提高.

Fig.9 TEM image and SAED pattern (inset )of the porous In 2O 3nanotubes with In /PVP (molar

ratio :0.36)(A )[164]and SEM image of In 2O 3nanoribbons calcined at 550℃(B )[165]

In 2O 3是一种灵敏度和选择性均较高的气敏材料.直径为60nm 的In 2O 3电纺纤维对乙醇具有快速响应恢复能力,检测范围在10~500mg /L 时,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为1和5s [162].直径为150~200nm 的介孔In 2O 3纺丝纤维由于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为CO 的吸收和感应提供了大量的表面位点,因而气体敏感性显著增强[163].在室温下,平均外径80nm二壁厚15nm 的多孔In 2O 3电纺纳米管[图9(A)]对1~100μL /L 的H 2S 气体有较快的响应速度二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二较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164].与In 2O 3纺丝纤维相比,电纺的In 2O 3纳米带[图9(B)]作为气敏材料,对甲醛蒸气的检测灵敏度较高,操作温度较低[165].In 2O 3具有较宽的禁带宽度和较小的电阻率,可通过掺杂不同的金属改善其气敏性能.掺杂Pd 和Co 的电纺In 2O 3纳米纤维对乙醇的敏感性明显增强,且响应恢复时间较短,选择性较好,可用来制作高性能传感器[166,167].通过Ag 和Pt 的掺杂,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电纺In 2O 3复合纳米纤维可检测极微量的甲醛和H 2S 气体,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168,169].电纺陶瓷纳米纤维WO 3对NH 3有较快的响应恢复速度,在气体传感器方面有潜在的应用[170,171].42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Vol.34 

α?Fe 2O 3纺丝纤维在300℃对乙醇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约为3和5s,30d 后检测限仍能达到25mg /L,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可用作高性能气敏元件[172].Choi 等[173]研究的电纺CuO 纳米纤维的气敏特性表明,煅烧温度和时间决定了纳米晶粒的尺寸,从而影响材料对CO 和NO 2气体的敏感性.电纺的SnO 2?ZnO [174~180],NiO?SnO 2[181,182]和ZnO?TiO 2[183]复合纳米纤维作为传感材料,可检测乙醇[174~176]二甲苯[177,178]二NO 2[179,180]二O 2[179]二H 2[181]二甲醛[182]和H 2O [183]等气体,且灵敏度较高.5 展 望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静电纺丝作为一种简便有效的可生产连续长纳米纤维的新型加工工艺,将在能源二光电二催化二传感二生物医药二过滤及防护等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控制实验参数和改变纺丝装置等,可以获得多种形貌的纳米纤维.然而,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纳米纤维还面临一些挑战.首先,前驱体溶胶的水解二聚合以及凝胶化使得纺丝过程难于控制,所得纤维机械强度较差,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开发具有柔韧性二连续性二孔结构规则的无机纳米纤维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其次,静电纺纳米粒子/纳米纤维复合物的性能不仅与纳米粒子和纤维基体各自的结构有关,还与两者界面的协同作用密切相关.此外,加工复合工艺和粒子的聚集方式等因素也对材料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因此制备出适合需要的二高性能二多功能的复合无机纳米纤维是研究的关键.再次,静电纺丝理论还不够完善,不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纺丝过程参数的控制也只是源于经验,没有确切的理论依据,静电纺丝过程机理涵盖物理学二化学和化学工程等不同领域,较为复杂.目前对于电纺无机纳米纤维的研究基本处于起始阶段,与产业化应用还有一段距离,为了扩大无机纳米纤维的应用范围,可将无机和功能性有机物质结合,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仍需进一步开展.

参 考 文 献

[1] Li D.,XiaY.N.,Nano Lett.,2003,3(4),555 560[2] Zhang R.,Wu H.,Lin D.D.,Pan W.,J.Am.Ceram.Soc.,2009,92(10),2463 2466[3] Jin Y.,Yang D.Y.,Kang D.Y.,Jiang X.Y.,Langmuir ,2010,26(2),1186 1190

[4] Zhan S.H.,Chen D.R.,Jiao X.L.,Song Y.,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mun.,2007,(20),2043 2045[5] Liu Z.Y.,Sun D.D.,Guo P.,Leckie J.O.,Nano Lett.,2007,7(4),1081 1085

[6] Bognitzki M.,Czado W.,Frese T.,Schaper A.,Hellwig M.,Steinhart M.,Greiner A.,Wendorff J.H.,Adv.Mater.,2001,13

(1),70 72[7] Larsen G.,Spretz R.,Velarde?Ortiz R.,J.Mater.Chem.,2004,14(10),1533 1539[8] Ondarcuhu T.,Joachim C.,Europhys Lett.,1998,42(2),215 220[9] Martin C.R.,Chem.Mater.,1996,8(8),1739 1746[10] Whitesides G.M.,Grzybowski B.,Science ,2002,295(5564),2418 2421[11] Kuang D.B.,Xu A.W.,Fang Y.P.,Ou H.D.,Liu H.Q.,Journal of Crystal Growth ,2002,244(3/4),379 383[12] Li D.,McCann J.T.,Xia Y.N.,J.Am.Ceram.Soc.,2006,89(6),1861 1869[13] Dong Z.X.,Kennedy S.J.,Wu Y.Q.,J.Power Sources ,2011,196(11),4886 4904[14] Ye J.L.,Wu F.B.,Yang B.,The 13th Annual Meeting of 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ection 15?Symposium Proceed?ing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Large?scale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Tianjin,2011?09?21(叶季蕾,吴福保,杨波.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5分会场?大规模储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研讨会论文集,天津,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出版社,2011?09?21)

[15] Choi S.M.,Kim J.H.,Jung J.Y.,Yoon E.Y.,Kim W.B.,Electrochim.Acta ,2008,53(19),5804 5811[16] Kim H.J.,Kim Y.S.,Seo M.H.,Choi S.M.,Kim W.B.,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mun.,2009,11(2),446 449

[17] Kim Y.S.,Nam S.H.,Shim H.S.,Ahn H.J.,Anand M.,Kim W.B.,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mun.,2008,10,1016 1019[18] Shui J.L.,Chen C.,Li J.C.M.,Adv.Funct.Mater.,2011,21(17),3357 3362[19] Uhm S.,Jeong B.,Lee J.,Electrochimica Acta ,2011,56(25),9186 9190[20] Dai Y.Q.,Liu W.Y.,Formo E.,Sun Y.M.,Xia Y.N.,Polym.Adv.Technol.,2011,22(3),326 338[21] Long Q.,Cai M.,Li J.R.,Rong H.L.,Jiang L.,J.Nanopart.Res.,2011,13(4),1655 1662

[22] Formo E.,Peng Z.M.,Lee E.,Lu X.M.,Yang H.,Xia Y.N.,J.Phys.Chem.C ,2008,112(27),9970 9975

[23] Chang Y.Z.,Han G.Y.,Li M.Y.,Gao F.,Carbon ,2011,49(15),5158 516552 No.1 乜广弟等: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

62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Vol.34 

[24] Huang J.S.,Hou H.Q.,You T.Y.,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mun.,2009,11(6),1281 1284

[25] Huang L.H.,Wei M.D.,Advanced Materials Industry,2010,(4),58 61(黄礼华,魏明灯.新材料产业,2010,(4),58 61)

[26] Yang H.X.,Huang M.L.,Han P.,Jang Q.W.,Wu Z.B.,Wu J.H.,Materials Review,2006,20(9),120 123(杨宏训,黄

妙良,韩鹏,姜奇伟,吴子豹,吴季怀.材料导报,2006,20(9),120 123)

[27] Lu X.F.,Wang C.,Wei.Y.,Small,2009,5(21),2349 2370

[28] Kim I.D.,Hong J.M.,Lee B.H.,Kim D.Y.,Jeon E.K.,Choi D.K.,Yang D.J.,Appl.Phys.Lett.,2007,91(16),163109?

1 163109?3

[29] Song M.Y.,Ahn Y.R.,Jo S.M.,Kim D.Y.,Ahn J.P.,Appl.Phys.Lett.,2005,87(11),113113?1 113113?3

[30] Lee B.H.,Song M.Y.,Jang S.Y.,Jo S.M.,Kwak S.Y.,Kim D.Y.,J.Phys.Chem.C,2009,113(51),21453 21457

[31] Kang S.H.,Choi S.H.,Kang M.S.,Kim J.Y.,Kim H.S.,Hyeon T.,Sung Y.E.,Adv.Mater.,2008,20(1),54 58

[32] Chuangchote S.,Sagawa T.,Yoshikawa S.,Appl.Phys.Lett.,2008,93(3),033310?1 033310?3

[33] Fujihara K.,Kumar A.,Jose R.,Ramakrishna S.,Uchida S.,Nanotechnology,2007,18(36),365709?1 365709?5

[34] Shim H.S.,Kim J.W.,Kim W.B.,J.Nanosci.Nanotechnol.,2009,9(8),4721 4726

[35] Bauer C.,Boschloo G.,Mukhtar E.,Hagfeldt A.,J.Phys.Chem.B,2001,105(24),5585 5588

[36] Zhang W.,Zhu R.,Liu X.Z.,Liu B.,Ramakrishna S.,Appl.Phys.Lett.,2009,95(4),043304?1 043304?3

[37] Yun S.N.,Lim S.,J.Solid.State.Chem.,2011,184(2),273 279

[38] Martinson A.B.F.,Elam J.W.,Hupp J.T.,Pellin M.J.,Nano Lett.,2007,7(8),2183 2187

[39] Joshi P.,Zhang L.F.,Chen Q.L.,Galipeau D.,Fong H.,Qiao Q.Q.,Appl.Mater.Interfaces,2010,2(12),3572 3577

[40] Fu Q.,Chen B.,Huang X.W.,Xie Z.W.,He X.Q.,Sun H.Z.,Xie D.M.,Chem.J.Chinese Universities,2004,25(1),

128 130(傅强,陈彬,黄小文,谢忠巍,何兴权,孙海珠,谢德民.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4,25(1),128 130)

[41] Gu Y.X.,Chen D.R.,Jiao M.L.,J.Phys.Chem.B,2005,109(38),17901 17906

[42] Gu Y.X.,Chen D.R.,Jiao X.L.,Liu F.F.,J.Mater.Chem.,2007,17(18),1769 1776

[43] He Y.S.,Ma Z.F.,Liao X.Z.,Jiang Y.,J.Power Sources,2007,163(2),1053 1058

[44] Kerlau M.,Marcinek M.,Srinivasan V.,Kostecki R.M.,Electrochim.Acta,2007,52(17),5422 5429

[45] Ding Y.H.,Zhang P.,Long Z.L.,Jiang Y.,Xu F.,J.Alloys Compd.,2009,487(1/2),507 510

[46] Sun K.,Lu H.W.,Li D.,Zeng W.,Li Y.S.,Fu Z.W.,J.Inorg.Mater.,2009,24(2),357 360

[47] Hosono E.,Wang Y.G.,Kida N.,Enomoto M.,Kojima N.,Okubo M.,Matsuda H.,Saito Y.,Kudo T.,Honma I.,Zhou H.S.,

ACS Appl.Mater.Interfaces,2010,2(1),212 218

[48] Ji L.W.,Zhang X.W.,Nanotechnology,2009,20(15),155705 155712

[49] Ji L.W.,Zhang X.W.,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mun.,2009,11(3),684 687

[50] Ji L.W.,Lin Z.,Medford A.J.,Zhang X.W.,Carbon,2009,47(14),3346 3354

[51] Liu B.X.,Yu Y.H.,Chang J.,Yang X.J.,Wu D.Z.,Yang X.P.,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mun.,2011,13(6),558 561

[52] Lee B.S.,Son S.B.,Park K.M.,Yu W.R.,Oh K.H.,Lee S.H.,J.Power Sources,2012,199,53 60

[53] Ji L.W.,Jung K.H.,Medford A.J.,Zhang X.W.,J.Mater.Chem.,2009,19(28),4992 4997

[54] Wang L.,Yu Y.,Chen P.C.,Zhang D.W.,Chen C.H.,J.Power Sources,2008,183(2),717 723

[55] Ji L.W.,Medford A.J.,Zhang X.W.,J.Mater.Chem.,2009,19(31),5593 5601

[56] Fan Q.,Whittingham M.S.,Electrochem.Solid State Lett.,2007,10(3),A48 A51

[57] Luo W.,Hu X.L.,Sun Y.M.,Huang Y.H.,Phys.Chem.Chem.Phys.,2011,13(37),16735 16740

[58] Poizot P.,Laruelle S.,Grugeon S.,Dupont L.,Tarascon J.M.,Nature,2000,407(6803),496 499

[59] Lu H.W.,Li D.,Sun K.,Li Y.S.,Fu Z.W.,Solid State Sci.,2009,11(5),982 987

[60] Ren J.G.,He X.M.,Wang L.,Pu W.H.,Jiang C.Y.,Wan C.R.,Electrochim.Acta,2007,52(7),2447 2452

[61] Ji L.W.,Lin Z.,Medford A.J.,Zhang X.W.,Chem.A Eur.J.,2009,15(41),10718 10722

[62] Ji L.W.,Lin Z.,Zhou R.,Shi Q.,Toprakci O.,Medford A.J.,Millns C.R.,Zhang X.W.,Electrochim.Acta,2010,55(5),

1605 1611

[63] Wang L.,Yu Y.,Chen P.C.,Chen C.H.,Scripta Mater.,2008,58(5),405 408

[64] Yu Y.,Gu L.,Zhu C.B.,Aken P.A.,Maier J.,J.Am.Chem.Soc.,2009,131(44),15984 15985

[65] Yu Y.,Gu L.,Wang C.L.,Dhanabalan A.,Aken P.A.,Maier J.,Angew.Chem.Int.Ed.,2009,48(35),6485 6489

[66] Zou L.,Gan L.,Kang F.Y.,Wang M.X.,Shen W.C.,Huang Z.H.,J.Power Sources,2010,195(4),1216 1220

[67] Wang H.Y.,Gao P.,Lu S.F.,Liu H.D.,Yang G.,Pinto J.,Jiang X.F.,Electrochim.Acta,2011,58,44 51

[68] Zhu N.,Liu W.,Xue M.Q.,Xie Z.,Zhao D.,Zhang M.N.,Chen J.T.,Cao T.B.,Electrochim.Acta,2010,55(20),5813

5818

[69] Gu Y.X.,Jian F.F.,Wang X.,Thin Solid Films,2008,517(2),652 655

[70] Ding Y.H.,Zhang P.,Long Z.L.,Jiang Y.,Huang J.N.,Yan W.J.,Liu G.,Mater.Lett.,2008,62(19),3410 3412[71] Reddy M.V.,Jose R.,Teng T.H.,Chowdari B.V.R.,Ramakrishna S.,Electrochim.Acta ,2010,55(9),3109 3117

[72] Zhu P.N.,Wu Y.Z.,Reddy M.V.,Sreekumaran Nair A.,Chowdari B.V.R.,Ramakrishna S.,RSC Advances ,2012,2(2),

531 537[73] Xu H.L.,Cao Q.,Wang X.Y.,Chen Q.Q.,Liao L.,Chem.J.Chinese Universities ,2010,31(3),571 576(徐海丽,曹琪,王先友,陈权启,廖丽.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0,31(3),571 576)

[74] Kim B.H.,Yang K.S.,Woo H.G.,Oshida K.,Synthetic Metals ,2011,161(13/14),1211 1216[75] Kim B.H.,Yang K.S.,Woo H.G.,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mun.,2011,13(10),1042 1046

[76] Kim B.H.,Yang K.S.,Kim Y.A.,Kim Y.J.,An B.,Oshida K.,J.Power Sources ,2011,196(23),10496 10501[77] Tai Z.X.,Yan X.B.,Lang J.W.,Xue Q.J.,J.Power Sources ,2012,199,373 378

[78] Nataraj S.K.,Kim B.H.,Yun J.H.,Lee D.H.,Aminabhavi T.M.,Yang K.S.,Mater.Sci.Eng.B ,Adv.Funct.Solid?State

Mater.,2009,162(2),75 81[79] Li J.,Liu E.H.,Li W.,Meng X.Y.,Tan S.T.,J.Alloys Compd.,2009,478(1/2),371 374[80] Wang J.G.,Yang Y.,Huang Z.H.,Kang F.Y.,Electrochim.Acta ,2011,56(25),9240 9247[81] Presser V.,Zhang L.F.,Niu J.J.,McDonough J.,Perez C.,Fong H.,Gogotsi Y.,Adv.Energy Mater.,2011,1(3),423 430[82] Ahn Y.R.,Park C.R.,Jo S.M.,Kim D.Y.,Appl.Phys.Lett.,2007,90(12),122106?1 122106?3[83] Choi S.H.,Hyun T.S.,Lee H.J.,Jang S.Y.,Oh S.G.,Kim I.D.,Electrochem.Solid?State Lett.,2010,13(6),A65 A68[84] Hyun T.S.,Tuller H.L.,Youn D.Y.,Kim H.G.,Kim I.D.,J.Mater.Chem.,2010,20(41),9172 9179

[85] Wee G.,Soh H.Z.,Cheah Y.L.,Mhaisalkar S.G.,Srinivasan M.,J.Mater.Chem.,2010,20(32),6720 6725[86] Hwang D.K.,Kim S.,Lee J.H.,Hwang I.S.,Kim I.D.,J.Mater.Chem.,2011,21(6),1959 1965[87] Hyun T.S.,Kim H.G.,Kim I.D.,J.Power Sources ,2010,195(5),1522 1528[88] Lee J.B.,Jeong S.Y.,Moon W.J.,Seong T.Y.,Ahn H.J.,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pd.,2011,509(11),4336 4340[89] Youn D.Y.,Tuller H.L.,Hyun T.S.,Choi D.K.,Kim I.D.,J.Electrochem.Soc.,2011,158(8),A970 A975

[90] Zhou X.H.,Shang C.Q.,Gu L.,Dong S.M.,Chen X.,Han P.X.,Li L.F.,Yao J.H.,Liu Z.H.,Xu H.X.,Zhu Y.W.,

Cui G.L.,ACS Appl.Mater.Interfaces ,2011,3(8),3058 3063[91] Liu D.Q.,Wang Q.,Qiao L.,Li F.,Wang D.S.,Yang Z.B.,He D.Y.,J.Mater.Chem.,2012,22(2),483 487[92] Pol V.G.,Koren E.,Zaban A.,Chem.Mater.,2008,20(9),3055 3062[93] Barakat N.A.M.,Woo K.D.,Kanjwal M.A.,Choi K.E.,Khil M.S.,Kim H.Y.,Langmuir ,2008,24(20),11982 11987

[94] Liu Y.R.,Li Y.W.,Liu H.H.,Advanced Display ,2006,(7),60 64(刘玉荣,李渊文,刘汉华.现代显示,2006,(7),60

64)[95] Wu H.,Lin D.D.,Pan W.,Appl.Phys.Lett.,2006,89(13),133125?1 133125?4[96] Lin D.D.,Wu H.,Pan W.,Adv.Mater.,2007,19(22),3968 3972

[97] Lotus A.F.,Bhargava S.,Bender E.T.,Evans E.A.,Ramsier R.D.,Reneker D.H.,Chase G.G.,J.Appl.Phys.,2009,106

(1),014303?1 014303?4[98] Formo E.,Lee E.,Campbell D.,Xia Y.N.,Nano Lett.,2008,8(2),668 672

[99] Obuya E.A.,Harrigan W.,Andala D.M.,Lippens J.,Keane T.C.,Jones Jr.W.E.,J.Mol.Catal.A :Chem.,2011,340(1/

2),89 98[100] Formo E.,Yavuz M.S.,Lee E.P.,Lane L.,Xia Y.N.,J.Mater.Chem.,2009,19(23),3878 3882[101] Formo E.,Camargo P.H.C.,Lim B.,Jiang M.J.,Xia Y.N.,Chem.Phys.Lett.,2009,476(1 3),56 61[102] Chen L.P.,Hong S.G.,Zhou X.P.,Zhou Z.P.,Hou H.Q.,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mun.,2008,9(13),2221 2225[103] Patel A.C.,Li S.X.,Wang C.,Zhang W.J.,Wei Y.,Chem.Mater.,2007,19(6),1231 1238

[104] Zhang Z.Y.,Shao C.L.,Sun Y.Y.,Mu J.B.,Zhang M.Y.,Zhang P.,Guo Z.C.,Liang P.P.,Wang C.H.,Liu Y.H.,

J.Mater.Chem.,2012,22(4),1387 1395[105] Wang W.,Zhang L.L.,Tong S.F.,Li X.,Song W.B.,Biosens.Bioelectron.,2009,25(4),708 714[106] Wang W.,Li Z.Y.,Zheng W.,Yang J.,Zhang H.N.,Wang C.,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mun.,2009,11(9),1811 1814[107] Cao F.,Guo S.,Ma H.Y.,Shan D.C.,Yang S.X.,Gong J.,Biosens.Bioelectron.,2011,26(5),2756 2760

[108] Ding Y.,Liu Y.X.,Zhang L.C.,Wang Y.,Bellagamba M.,Parisi J.,Li C.M.,Lei Y.,Electrochim.Acta ,2011,58,209

214[109] Cao F.,Guo S.,Ma H.Y.,Yang G.C.,Yang S.X.,Gong J.,Talanta ,2011,86,214 220[110] Liu Y.,Teng H.,Hou H.Q.,You T.Y.,Biosens.Bioelectron.,2009,24(11),3329 3334

[111] Ding Y.,Wang Y.,Su L.,Bellagamba M.,Zhang H.,Lei Y.,Biosens.Bioelectron.,2010,26(2),542 548

[112] Wang Y.,Wang W.,Song W.B.,Electrochim.Acta ,2011,56(27),10191 101967

2 No.1 乜广弟等: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

82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Vol.34 [113] Liu Y.,Wang D.W.,Xu L.,Hou H.Q.,You T.Y.,Biosens.Bioelectron.,2011,26(11),4585 4590

[114] Huang J.S.,Wang D.W.,Hou H.Q.,You T.Y.,Adv.Funct.Mater.,2008,18(3),441 448

[115] Liu H.Q.,Yang J.X.,Liang J.H.,Huang Y.X.,Tangz C.Y.,J.Am.Ceram.Soc.,2008,91(4),1287 1291 [116] Mu J.B.,Shao C.L.,Guo Z.C.,Zhang Z.Y.,Zhang M.Y.,Zhang P.,Chen B.,Liu Y.C.,ACS Appl.Mater.Inter.,2011, 3(2),590 596

[117] Lin D.D.,Wu H.,Zhang R.,Pan W.,Chem.Mater.,2009,21(15),3479 3484

[118] Doh S.J.,Kim C.,Lee S.G.,Lee S.J.,Kim H.,J.Hazard.Mater.,2008,154(1 3),118 127

[119] Li Q.M.,Sun D.X.,Kim H.,Mater.Res.Bull.,2011,46(11),2094 2099

[120] Zhan S.H.,Chen D.R.,Jiao X.L.,Tao C.H.,J.Phys.Chem.B,2006,110(23),11199 11204

[121] Lu B.G.,Zhu C.Q.,Zhang Z.X.,Lan W.,Xie E.Q.,J.Mater.Chem.,2012,22(4),1375 1379

[122] Li X.Y.,Wang F.F.,Qian Q.R.,Liu X.P.,Xiao L.R.,Chen Q.H.,Materials Letters,2012,66(1),370 373 [123] Zhang Z.Y.,Shao C.L.,Zhang L.N.,Li X.H.,Liu Y.C.,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2010,351(1),57 62 [124] Zhang Z.Y.,Shao C.L.,Li X.H.,Zhang L.,Xue H.M.,Wang C.H.,Liu Y.C.,J.Phys.Chem.C,2010,114(17), 7920 7925

[125] Liu R.L.,Ye H.Y.,Xiong X.P.,Liu H.Q.,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2010,121(3),432 439 [126] Kanjwal M.A.,Barakat N.A.M.,Sheikh F.A.,Park S.J.,Kim H.Y.,Macromol.Res.,2010,18(3),233 240 [127] Wang C.H.,Shao C.L.,Zhang X.T.,Liu Y.C.,Inorg.Chem.,2009,48(15),7261 7268

[128] Wang Z.J.,Li Z.Y.,Zhang H.N.,Wang C.,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mun.,2009,11(4),257 260

[129] Zhang Z.Y.,Shao C.L.,Li X.H.,Zhang L.,Xue H.M.,Wang C.H.,Liu Y.C.,J.Phys.Chem.C,2010,114(17), 7920 7925

[130] Liu R.L.,Huang Y.X.,Xiao A.H.,Liu H.Q.,https://www.360docs.net/doc/5215682918.html,pd.,2010,503(1),103 110

[131] Zhang Z.Y.,Shao C.L.,Li X.H.,Wang C.H.,Zhang M.Y.,Liu Y.C.,ACS Appl.Mater.Inter.,2010,2(10),2915 2923 [132] Li C.R.,Chen R.,Zhang X.Q.,Shu S.X.,Xiong J.,Zheng Y.Y.,Dong W.J.,Materials Letters,2011,65(9),1327 1330 [133] Kanjwal M.A.,Barakat N.A.M.,Sheikh F.A.,Kim H.Y.,J.Mater.Sci.,2010,45(5),1272 1279 [134] Su C.Y.,Shao C.L.,Liu Y.C.,J.Colloid.Interf.Sci.,2011,359(1),220 227

[135] Zhang Y.,He X.L.,Li J.P.,Miao Z.J.,Huang F.,Sens.Actuators B,2008,132(1),67 73

[136] Kim I.D.,Jeon E.K.,Choi S.H.,Choi D.K.,Tuller H.L.,J.Electroceram.,2010,25(2 4),159 167 [137] Kim W.S.,Lee B.S.,Kim D.H.,Kim H.C.,Yu W.R.,Hong S.H.,Nanotechnology,2010,21(24),245605?1 245605?7 [138] Lee B.S.,Kim W.S.,Kim D.H.,Kim H.C.,Hong S.H.,Yu W.R.,Smart Mater.Struct.,2011,20(10),105019?1 105019?7

[139] Cho N.G.,Yang D.J.,Jin M.J.,Kim H.G.,Tuller H.L.,Kim I.D.,Sens.Actuators B,2011,160(1),1468 1472 [140] Song X.F.,Qi Q.,Zhang T.,Wang C.,Sens.Actuators B,2009,138(1),368 373

[141] Xu X.R.,Sun J.H.,Zhang H.N.,Wang Z.J.,Dong B.,Jiang T.T.,Wang W.,Li Z.Y.,Wang C.,Sens.Actuators B, 2011,160(1),858 863

[142] Choi J.K.,Hwang I.S.,Kim S.J.,Park J.S.,Park S.S.,Jeong U.,Kang Y.C.,Lee J.H.,Sens.Actuators B,2010,150

(1),191 199

[143] Yang D.J.,Kamienchick I.,Youn D.Y.,Rothschild A.,Kim I.D.,Adv.Funct.Mater.,2010,20(24),4258 4264 [144] Dong K.Y.,Choi J.K.,Hwang I.S.,Lee J.W.,Kang B.H.,Ham D.J.,Lee J.H.,Ju B.K.,Sens.Actuators B,2011,157

(1),154 161

[145] Kim I.D.,Rothschild A.,Lee B.H.,Kim D.Y.,Jo S.M.,Tuller H.L.,Nano.Lett.,2006,6(9),2009 2013 [146] Landau O.,Rothschild A.,Zussman E.,Chem.Mater.,2009,21(1),9 11

[147] Li Z.Y.,Zhang H.N.,Zheng W.,Wang W.,Huang H.M.,Wang C.,MacDiarmid A.G.,Wei Y.,J.Am.Chem.Soc.,2008, 130(15),5036 5037

[148] Qi Q.,Zhang T.,Wang L.J.,Appl.Phys.Lett.,2008,93(2),023105?1 023105?3

[149] Qi Q.,Feng Y.L.,Zhang T.,Zheng X.J.,Lu G.Y.,Sens.Actuators B,2009,139(2),611 617

[150] Moon J.Y.,Park J.A.,Lee S.J.,Zyung T.Y.,Kim I.D.,Sens.Actuators B,2010,149(1),301 305 [151] Jia W.Z.,Su L.,Ding Y.,Schempf A.,Wang Y.,Lei Y.,J.Phys.Chem.C,2009,113(37),16402 16407 [152] Wang W.,Huang H.M.,Li Z.Y.,Zhang H.N.,Wang Y.,Zheng W.,Wang C.,J.Am.Ceram.Soc.,2008,91(11),3817 3819

[153] Lee H.U.,Ahn K.,Lee S.J.,Kim J.P.,Kim H.G.,Jeong S.Y.,Cho C.R.,Appl.Phys.Lett.,2011,98(19),193114?1 193114?3

[154] Choi S.H.,Ankonina G.,Youn D.Y.,Oh S.G.,Hong J.M.,Rothschild A.,Kim I.D.,Acs.Nano.,2009,3(9),2623

2631[155] Liu Y.X.,Gao C.T.,Pan X.J.,An X.Y.,Xie Y.Z.,Zhou M.,Song J.,Zhang H.L.,Liu Z.Y.,Zhao Q.,Zhang Y.H.,

Xie E.Q.,Appl.Surface Sci.,2011,257(6),2264 2268[156] Zhang Z.Y.,Li X.H.,Wang C.H.,Wei L.M.,Liu Y.C.,Shao C.L.,J.Phys.Chem.C ,2009,113(45),19397 19403[157] Wei S.H.,Zhou M.H.,Du W.P.,Sens.Actuators B ,2011,160(1),753 759

[158] Wang W.,Li Z.Y.,Liu L.,Zhang H.N.,Zheng W.,Wang Y.,Huang H.M.,Wang Z.J.,Wang C.,Sens.Actuators B ,2009,

141(2),404 409[159] Qi Q.,Zhang T.,Wang S.J.,Zheng X.J.,Sens.Actuators B ,2009,137(2),649 655

[160] Zhao M.G.,Wang X.C.,Ning L.L.,Jia J.F.,Li X.J.,Cao L.L.,Sens.Actuators B ,2011,156(2),588 592[161] Wei S.H.,Yu Y.,Zhou M.H.,Mater.Lett.,2010,64(21),2284 2286

[162] Zheng W.,Lu X.F.,Wang W.,Li Z.Y.,Zhang H.N.,Wang Y.,Wang Z.J.,Wang C.,Sens.Actuators B ,2009,142(1),

61 65[163] Lim S.K.,Hwang S.H.,Chang D.,Kim S.Y.,Sens.Actuators B ,2010,149(1),28 33

[164] Xu L.,Dong B.,Wang Y.,Bai X.,Liu Q.,Song H.W.,Sens.Actuators B ,2010,147(2),531 538[165] Li Z.P.,Fan Y.J.,Zhan J.H.,Eur.J.Inorg.Chem.,2010,(21),3348 3353

[166] Liu L.,Zhang T.,Li S.C.,Wang L.Y.,Tian Y.X.,Mater.Lett.,2009,63(23),1975 1977

[167] Li Z.Y.,Dzenis Y.,Talanta ,2011,85(1),82 85[168] Wang J.X.,Zou B.,Ruan S.P.,Zhao J.,Chen Q.K.,Wu F.Q.,Mater.Lett.,2009,63(20),1750 1753

[169] Zheng W.,Lu X.F.,Wang W.,Li Z.Y.,Zhang H.N.,Wang Z.J.,Xu X.R.,Li S.Y.,Wang C.,J.Colloid Interface Sci.,

2009,338(2),366 370[170] Wang G.,Ji Y.,Huang X.R.,Yang X.Q.,Gouma P.I.,Dudley M.,J.Phys.Chem.B ,2006,110(47),23777 23782[171] Leng J.Y.,Xu X.J.,Lv N.,Fan H.T.,Zhang T.,J.Colloid Interface Sci.,2011,356(1),54 57

[172] Zheng W.,Li Z.Y.,Zhang H.N.,Wang W.,Wang Y.,Wang C.,Mater.Res.Bull.,2009,44(6),1432 1436[173] Choi S.W.,Park J.Y.,Kim S.S.,Chem.Eng.J.,2011,172(1),550 556

[174] Song X.F.,Wang Z.J.,Liu Y.B.,Wang C.,Li L.J.,Nanotechnology ,2009,20(7),075501?1 075501?5

[175] Song X.F.,Liu L.,Sens.Actuators A ,2009,154(1),175 179[176] Khorami H.A.,Keyanpour?Rad M.,Vaezi M.R.,Appl.Surf.Sci.,2011,257(18),7988 7992[177] Song X.F.,Zhang D.,Fan M.,Appl.Surf.Sci.,2009,255(16),7343 7347[178] Wei S.H.,Zhang Y.,Zhou M.H.,Solid State Commun.,2011,151(12),895 899[179] Choi S.W.,Park J.Y.,Kim S.S.,Nanotechnology ,2009,20(46),465603?1 465603?6[180] Park J.A.,Moon J.,Lee S.J.,Kim S.H.,Chu H.Y.,Zyung T.,Sens.Actuators B ,2010,145(1),592 595

[181] Wang Z.J.,Li Z.Y.,Sun J.H.,Zhang H.N.,Wang W.,Zheng W.,Wang C.,J.Phys.Chem.C ,2010,114(13),6100

6105[182] Zheng Y.G.,Wang J.,Yao P.J.,Sens.Actuators B ,2011,156(2),723 730[183] Gu L.L.,Zheng K.B.,Zhou Y.,Li J.,Mo X.L.,Patzke G.R.,Chen G.R.,Sens.Actuators B ,2011,159(1),1 7

Progress on Applications of Inorganic Nanofibers Synthesized by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NIE Guang?Di,LI Shang?Kun,LU Xiao?Feng *,WANG Ce *

(Alan G.MacDiarmid Institute ,College of Chemistry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12,China )Abstract Electrospinning technique is a simple and versatile method to prepare polymeric and inorganic nanofibers.In this review,we had shown the new applications of the electrospun inorganic nanofibers in ener?gy,nanoelectronic devices,catalysis,and sensors.In addition,prospects for the futur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s of the electrospun inorganic nanofibers were discussed.

Keywords Electrospining technique;Inorganic nanofibers;Energy;Nano?electronic device;Catalysis;

Sensor (Ed.:D ,Z )9

2 No.1 乜广弟等:静电纺丝技术制备无机纳米纤维材料的应用

静电纺纳米纤维与药物控制释放

静电纺纳米纤维与药物控制释放 陈义旺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洪堡学者。南昌大学化学系主任,理学院副院长。 摘要 将抗肿瘤药物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装载到纳米纤维中以实现药物的控制释放,载药纳米纤维具有较低的药物突释效应,延长药物释放时间,并且从纳米纤维中缓释的抗肿瘤药物能很好地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负载抗肿瘤药物的电纺纳米纤维膜纤维能很好的应用于药物缓释系统,对肿瘤进行定位治疗及癌症手术后的化疗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药物的控制释放一直是药物治疗领域中的重要课题。纳米纤维具有纵横交错的纳米孔结构、尺寸可控性好、比表面积大,是一种良好的新型载药系统;纳米纤维是封装药物的理想材料,它不但能将固体药物以颗粒形式封装入纤维内,还可以将液体药物以双层纤维或链珠状纤维形式进行封装[1,2]。因此,纳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在药物控释系统、组织工程支架、伤口敷料等领域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4]。 研究内容 1.溶液电纺或乳液电纺PEG-PLLA/明胶复合纤维纳米纤维担载亲水/疏水药物控制释放及抗肿 瘤活性研究[5-7]应用。PEG-PLLA纳米纤维作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布雷菲德菌素A(BFA)的控制释放系统,用HPLC测定药物BFA在PBS溶液中的释放曲线,结果表明药物可以长时间的控制释放。用MTT法对含有3%,6%,9%,12%和15%BFA的纳米纤维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人肝癌HepG2细胞),细胞生长抑制率在72h分别为64%,77%,80%,81%和85%。结果证明担载BFA的PEG-PLLA纳米纤维(BFA/PEG-PLLA)的对药物BFA 有很好的控释效果,适合癌症的术后化疗。通过乳液电纺方法成功将亲水药物头孢拉定及疏水的药物五氟尿嘧啶装载入PLGA纤维中,同时装载天然蛋白明胶来提高纤维的细胞粘附能力。装载明胶的纤维具有很好亲水性及力学性能,乳液电纺纤维具有低的药物突释效应,具有低的毒性

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1化学气相沉积法 1.1化学气相沉积法的原理 化学气相沉积法(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CVD) )是通过气相或者在基板表面上的化学反应,在基板上形成薄膜。化学气相沉积方法实际上是化学反应方法,因此。用CVD方法可以制备各种物质的薄膜材料。通过反应气体的组合可以制备各种组成的薄膜,也可以制备具有完全新的结构和组成的薄膜材料,而且即使是高熔点物质也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制备。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以制备各种薄膜材料、包括单元素物、化合物、氧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等。采用各种反应形式,选择适当的制备条件——基板温度、气体组成、浓度和压强、可以得到具有各种性质的薄膜构料。化学气相沉积的化学反应形式.主要有热分解反应、氢还原反应、金属还原反应、基板还原反应、化学输运反应、氧化反应、加水分解反应、等离子体和激光激发反应等。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纳米碳材料的原理是碳氢化合物在较低温度下与金属纳米颗粒接触时通过其催化作用而直接生成。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的工艺是基于气相生长碳纤维的制备工艺。在研究气相生长碳纤维早期工作中就己经发现有直径很细的空心管状碳纤维,但遗憾的是没有对其进行更详细的研究[4]。直到Iijima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发现产物中有纳米级碳管存在,才开始真正的以碳纳米管的名义进行广泛而深入的研究。 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碳纳米管的原料气,国际上主要采用乙炔,但也采用许多别的碳源气体,如甲烷、一氧化碳、乙烯、丙烯、丁烯、甲醇、乙醇、二甲苯等。在过渡金属催化剂铁钴镍催化生成的碳纳米管时,使用含铁催化剂,多数得到多壁碳纳米管;使用含钴催化剂,大多数的实验得到多壁碳纳米管;过渡金属的混合物比单一金属合成碳纳米管更有效。铁镍合金多合成多壁碳纳米管,铁钴合金相比较更容易制得单壁碳纳米管。此外,两种金属的混合物作为催化剂可以大大促进碳纳米管的生长。许多文献证实铁、钴、镍任意两种的混合物或者其他金属与铁、钴、镍任何一种的混合物均对碳纳米管的生长具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不仅可以提高催化剂的性能,而且可以提高产物的质量或者降低反应温度。催化裂解二甲苯时,将适量金属铽与铁混合,可以提高多壁碳纳米管的纯度和规则度。因而,包括像烃及一氧化碳等可在催化剂上裂解或歧化生成碳的物料均有形成碳纳米管的可能。Lee Y T 等[5]讨论了以铁分散的二氧化硅为基体,乙炔为碳源所制备的垂直生长的碳纳米管阵列的生长机理,并提出了碳纳米管的生长模型。Mukhopdayya K等[6]提出了一种简单而新颖的低温制备碳纳米管阵列的方法。该法以沸石为基体,以钴和钒为催化剂,仍是以乙炔气体为碳源。Pna Z W等[7]以乙炔为碳源,铁畦纳米复合物为基体高效生长出开口的多壁碳纳米管阵列。 1.2评价 化学气相沉积法该法制备的纳米微粒颗粒均匀,纯度高,粒度小,分散性好,化学反应活性高,工艺可控和连续,可对整个基体进行沉积等优点。此外,化学气相沉积法因其制备工艺简单,设备投入少,操作方便,适于大规模生产而显示出它的工业应用前景。因此,化学气相沉积法成为实现可控合成技术的一种有效途径。化学气相沉积法缺点是衬底温度高。随着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由此衍生出来的许多新技术,如金属有机化学缺陷相沉积、热丝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气相沉积、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及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等技术。化学气相沉积法是纳米薄膜材料制备中使用最多的一种工艺,广泛应用于各种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的制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可以制备几乎所有的金属,氧化物、氮化物、碳化合物、复合氧化物等膜材料。总之,随着纳米材料制备技术的不断完善,化学气相沉积法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纳米纤维的技术进展

纳米纤维的技术进展 赵婷婷 张玉梅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1) 崔峥嵘 (辽阳石化分公司,辽阳,111003) 王华平 (东华大学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51) 摘 要:本文简单介绍了纳米纤维的定义、特点和应用,主要讨论了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传统纺丝方法(如:静电纺丝法、复合纺丝法和分子喷丝板法)的改进以及新兴的生物合成法和化学合成法。 关键词:纳米纤维,技术,进展,生物合成,化学合成 中图分类号:TS1021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093(2003)10-0038-05 1 前言 纳米纤维是直径1nm~100nm的纤维,此为狭义的纳米纤维的定义。广义地说,零维或一维纳米材料与三维纳米材料复合而制得的传统纤维,也可以称为纳米复合纤维或广义的纳米纤维。更确切地说,这种复合纤维应称为由纳米微粒或纳米纤维改性的传统纤维。纳米纤维最大的特点就是比表面积大,导致其表面能和活性的增大,从而产生了小尺寸效应、表面或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在化学、物理(热、光、电磁等)性质方面表现出特异性。纳米纤维广泛应用在服装、食品、医药、能源、电子、造纸、航空等领域。 一方面,纳米纤维的广泛应用,对纳米纤维的制备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为纳米纤维制备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纳米纤维制备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发展,也使得纳米纤维的种类不断推陈出新,其性能和功能也得以进一步的体现和应用。本文主要讨论一维纳米纤维制备技术的进展情况。 收稿日期:2003-05-20 作者简介:赵婷婷,女,1980年生,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细菌纤维素的研究。2 传统纺丝方法的改进 2.1 静电纺丝法[1~4] 静电纺丝技术是目前制备纳米纤维最重要的基本方法。这一技术的核心,是使带电荷的高分子溶液或熔体在静电场中流动并发生形变,然后经溶剂蒸发或熔体冷却而固化,于是得到纤维状物质,这一过程简称电纺。 目前电纺技术已经用于几十种不同的高分子,即包括大品种的采用传统技术生产的合成纤维,如:聚酯、尼龙、聚乙烯醇等柔性高分子的电纺,包括聚氨酯弹性体的电纺以及液晶态的刚性高分子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等的电纺。此外,包括蚕丝、蜘蛛丝在内的蛋白质和核酸(DNA)等生物大分子也进行过电纺实验。尽管所用的材料十分广泛,但是目前电纺纤维总是以在收集板负极上沉积的非织造布的形式而制得的,其中单纤维的直径可以随加工条件而变化,典型的数值为40nm~2μm,甚至可以跨越10nm~10μm的数量级,即微米、亚微米或纳米材料的范围。 电纺纤维最主要的特点是所得纤维的直径较细,新形成的非织造布是一种有纳米微孔的多孔材料,因此有很大的比表面积,有多种潜在用途。但是,目前的电纺技术在推广上存在一定技术问题:第一,由于静电纺丝机设计的构型,此法得到的只能是非织造布,而不能得到纳米纤维彼此可

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

静电纺丝制备MWNTs 高度取向的PSF/MWNTs-Epoxy 杂化纳米纤维 刘大伟,李旭,李刚,杨小平 北京化工大学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29 CFRP 复合材料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广泛应用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强度及韧性[1,2],然而单向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在垂直于纤维的方向力学性能较差,层间强度低,影响了CFRP 的 整体性能。本课题组采用静电纺丝的方法将MWNTs-Epoxy 预分散在纺丝液中[3],制备 PSF/MWNTs-Epoxy 杂化的纳米纤维膜,以碳纤维预浸布包覆的辊筒作为静电纺丝的接收器,通过将预浸料按照不同角度铺放于辊筒上以接收纳米纤维,来控制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的取向,最终实现复合材料性能的可设计性。我们考察了MWNTs 环氧化改性效果,研究了不同MWNTs-Epoxy 含量对PSF/MWNTs-Epoxy 杂化纳米纤维膜微观形貌的影响。研究成果可总结为以下两方面:1)利用纯化、混酸化、环氧化等手段制备了MWNTs-Epoxy 。官能化MWNTs-Epoxy 的环氧基团接枝率为24.87%。MWNTs-Epoxy 在静电纺丝液中分散良好,且静电纺丝液的表面张力和电导率随MWNTs-Epoxy 含量的增加而提高。2)随着MWNTs-Epoxy 含量的升高,通过SEM 、TEM 照片可以看出,PSF/MWNTs-Epoxy 杂化纳米纤维的直径逐渐减少,通过取向红外和拉曼谱图研究发现PSF/MWNTs-Epoxy 杂化纳米纤维以及嵌于其内部的MWNTs-Epoxy 的取向度逐渐提高。MWNTs-Epoxy 良好的分散于PSF/MWNTs-Epoxy 杂化纳米纤维轴向位置。 图 1 5wt% MWNTs-Epoxy 含量的PSF/MWNTs-Epoxy 杂化纳米纤维取向表征图 (a )SEM 照片(b )TEM 照片(c )取向红外谱图(d )偏振拉曼谱图 本研究为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BK2011227)资助 参考文献: [1] Williams JC, Starke Jr EA. Progress in structural materials for aerospacesystems. Acta Metall 2003;51(10):5775–99. [2] Ahmed K, Noor AK, Venneri SL, Donald B, Paul DB, Hopkins MA. Structurestechnology for future aerospace systems. J Comput Struct 2000;74:507–19. [3] Gang Li , Xiaolong Jia , Zhibin Huang , Bo Zhu , Peng Li , Xiaoping Yang , Wuguo Dai. Prescribed morphology and interface correlation of MWNTs-EP/PSF hybridnanofibers reinforced and toughened epoxy matrix,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134 (2012) 958-965 10μm 10μm (a) (b) (c) (d) 10μm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 应用化学 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静电纺丝技术是目前制备纳米纤维最重要的基本方法。由于能直接、连续制备聚合物纳米纤维,因而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导电聚合物纤维是今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技术,然而由于导电高分子具有不溶,不熔的特点,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导电聚合物纤维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主要的问题在于:第一,导电聚合物刚性结构的特性使得静电纺丝过程难以进行;第二,大多数关于静电纺丝制备导电聚合物纤维的研究和应用仅仅处于实验室阶段,因此,必须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来探索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合物纤维的最科学、最有效的方法,这将作为一个刺激,来实现在工业中大规模生产可控、可重复利用的静电纺丝聚合体纤维。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综述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方法及相应的导电聚合物纤维的用途,综合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制备聚2乙烯基吡啶纳米纤维,利用它作为模板制备聚吡咯纳米纤维,尝试新的合成导电聚合物纳米纤维的方法。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合成聚2乙烯基吡啶,将2-乙烯基吡啶在引发剂存在聚合,产生聚2-乙烯基吡啶。 将聚2-乙烯基吡啶同氯金酸混合后,通过静电纺丝直接在高压下纺成纳米纤维。 上述纳米纤维在吡咯蒸汽中进行气相聚合,制备成核壳结构的聚吡咯纳米纤维。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2010.07.08至2010.07.11:翻译文献,熟悉实验流程,设计实验步骤; 2010.07.12至2010.08.10: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导电高分子纳米纤维;2010.11.08至2010.12.25:完成文献综述,文献翻译和开题报告; 2011.04.18至2011.05.08:撰写论文,准备答辩; 2011.05.12至2011.05.19:论文答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Ioannis S. Chronakis , Sven Grapenson , Alexandra Jakob . Science Direct

(完整版)纳米纤维技术介绍

纳米纤维技术介绍 1.纳米纤维 纳米纤维是指直径为纳米尺度而长度较大的线状材料,纳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其符号为nm,为1毫米的百万分之一(l nm=1×10-6 mm)。图1可以直观的比较人类头发(0.07-0.09 mm)与纳米纤维直径的差别。 图1 纳米纤维直径尺度示例 2 纳米纤维的应用与优势 纳米纤维在众多领域都有应用的优势,这些优势被近年来大量的学术论文报导,同时受到了产业界的重视,一些产品已经在市场上广泛的应用。这些领域包括:空气过滤、液体过滤、能源/电池隔膜、生物医学、药物缓释控释、健康和个人防护、环境保护、吸声材料、食物和包装等等。 纳米纤维作为过滤材料的优势:纳米纤维在空气过滤和液体过滤材料领域已有市场化的产品,其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均为原装进口。为确保技术壁垒相关企业虽在国内建立了全资子公司,但不设纳米纤维过滤材料生产线。相关产品有唐纳森公司Torit? DCE?除尘器、燃汽轮机过滤器GDX?、汽车引擎过滤器PowerCore?,唐纳森公司宣称其产品具有无可替代的性能。另有美国贺氏(H&V)公司FA6900NW、FA6901NW、FA6900NWFR系列空气过滤滤料,以及H&V公司一些型号不明的滤料也

有使用纳米材料。 纳米纤维非织造材料对亚微米颗粒的过滤效率是常规的微米纤维非织造材料(无纺布)所无法比拟的。这一特性决定了纳米纤维在空气中颗粒污染物的分离(电子工业、无菌室、室内环境净化、新风系统、工业高效除尘等)和液体中颗粒污染物的分离(燃油滤清器、水处理等)相关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纳米纤维直径小——孔隙尺寸小、过滤效率高 过滤材料通常为纤维平面非织造材料(纤维无纺布),随着纤维直径的减小,单位面积内的纤维根数显著增加,纤维未搭接处形成的孔隙尺寸显著减小,过滤效率明显提升(如图2所示)。对于常规过滤材料很难拦截的PM 2.5污染物有很高的拦截效率。 图2 纤维直径与孔隙尺寸和过滤效率之间的关系(2)纳米纤维比表面积大——对细微颗粒的吸附能力强 纤维直径减小,纤维比表面积增大。相同的聚合物形成纤维后,比表面积(s)与纤维直径(d)的关系式为:ds1∝,其关系服从图3中的曲线。可知,纤维直径从10 μm减小到100 nm(0.1 μm)时,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加至原来的1000倍。 比表面积的增大,增加了颗粒与纤维接触而被吸附的几率,特别是对常规过滤材料无法过滤的100-500 nm的微细颗粒的捕捉与分离,纳米纤维滤料是常规滤料无法比拟的,可以捕获PM2.5污染物中粒径最细小的颗粒。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综述与专论 合成纤维工业,2009,32(4):48CH I NA SYNTHETI C FI BER I NDUSTRY 收稿日期:2008 09 17;修改稿收到日期:2009 05 27。作者简介:董晓英(1956 ),教授。从事纳米材料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 董晓英1 董 鑫 2 (1.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常州 213001;2.慕尼黑大学,德国慕尼黑 80539)摘 要:简述了静电纺丝制备纳米纤维的原理;探讨了静电纺丝电压、流速、接收距离、溶剂浓度等工艺条 件;介绍了同轴静电纺丝制备皮芯结构的超细纤维及中空纤维技术以及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毡在生物医药方面的应用。指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材料在生物医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进一步实现低压纺丝、开发无毒溶剂,控制同轴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释放性能是今后静电纺丝的研发方向。 关键词: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工艺 生物 医药 应用 中图分类号:TQ 340.6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 0041(2009)04 0048 04 静电纺丝法是一种高速制备纳米纤维的有效方法,其装置简单,成本低廉,供选择的基体材料和所载药物种类众多,可通过改变电压、流速、接 收距离、溶液浓度配比等纺丝工艺控制纤维形貌,从而控制药物的释放。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生物、医药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1 静电纺丝及其工艺条件 静电纺丝技术最早报道于1934年的美国专利[1] ,发明人For mhals 用静电斥力的推动成功纺出醋酸纤维素纤维,溶剂为丙酮和乙醇。后来,For mha ls 改进了静电纺丝设备,通过多个针头纺丝或复合纺丝 [2] 。 1969年,英国Taylor [3] 研究了强电场作用下 水/油界面的形成。首先,从理论计算上考虑电场、重力和溶液粘度的影响,建立了锥状物模型,即在高压电场下溶液喷出前的形状称为Tay lor 锥。Tay l o r 还根据其模型计算了喷出时的临界锥角为98.6 。 静电纺丝纤维喷出针头后,在空中弯曲回转,最后落在接收器上,给人多股纤维同时喷出的印 象。阿克隆大学的Dosh i 等[4] 假设带电高分子溶液在喷出后互相排斥,克服表面张力而分裂成若干股纤维,落到接收器上形成无纺纤维毡。但是 麻省理工学院的Shin 等[5]和以色列的Yari n [6] 等通过高速成像,只有1股纤维从喷丝口喷出,然后在电场力作用下快速弯曲旋转,给人以很多股纤维的假象。1971年,杜邦公司的B au m garten [7] 研究了纺丝工艺参数对丙烯酸在N,N 二甲基甲酰(D M F)胺溶液中静电纺丝纤维直径的影响。纺 丝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喷射距离、溶液粘度、环境气体、流速和电压等。 1.1 电压 足够的电压是形成连续稳定纤维的先决条件。如果电压过小,则产生静电喷射,形成独立的珠状物。随着电压的增加,逐渐形成串珠结构,电压进一步增大,串珠逐渐减少,直至形成连续稳定 的纤维。Deitzel 等[8] 研究了聚氧化乙烯(PEO )/水体系中电压对喷丝口Tay lor 锥表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电压较小时,Tay lor 锥形成于针头外悬挂液滴的表面;随电压增加,液滴体积逐渐变小,直至液滴和Tay lor 锥相继消失。同时,纤维上串珠的分布密度也随电压增大而增加。因此,一般适宜电压为10~25kV 。1.2 流速 流速是影响静电纺丝纤维形貌的另一重要参数。M ege lski [9] 等研究了静电纺丝流速对聚苯乙烯/四氢呋喃(THF)体系的影响,随着流速增大,纤维直径增加,纤维表面的孔径也增大。同时,流速增大也促进了更明显的串珠结构,其原因是溶剂在到达接受装置前不能完全挥发。目前所采用的流速为1~3mL /h 。1.3 接收距离 接收距离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静电纺丝的 纤维形貌。Jaeger [10] 等研究了PEO /水溶液的静电纺丝行为,随着接收距离由1c m 增大到3.5c m,纤维直径从19 m 下降到9 m 。根据M egel

无机纳米材料简介

无机纳米材料简介 无机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从物质的类别来划分出的一种纳米材料。指其组成的主体是无机物质。 无机纳米材料主要包括:纳米氧化物、纳米复合氧化物、纳米金属及合金,以及其他无机纳米材料。 一、纳米氧化物: 纳米氧化物指的是粒径达到纳米级的氧化物,比如纳米二氧化钛 (T25),纳米二氧化硅(SP30),纳米氧化锌(JE01),纳米氧化铝(L30),纳米氧化锆,纳米氧化铈,纳米氧化铁等等。 纳米氧化物的基本技术指标包含:粒径,含量,比表面积,pH, 以及一些金属成分的含量。 纳米氧化物在催化领域的应用 纳米催化剂具有表面效应,吸附特性及表面反应等特性,因此纳米催化剂在催化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实际上,国际上已把纳米粒子催化剂称为第四代催化剂。我国目前在纳米材料的研究应用水平在某些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已实现产业化的SiO2(如VK-SP30)、CaCO3、TiO2(如VK-T25)、ZnO等少数几个品种,这些制备出来的纳米材料在催化领域中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用作主催化剂,二是作为纳米催化剂载体制成负载型催化剂使用。国际现在企业主要有杜邦,德固赛,国内的有杭州万景等企业生产纳米氧化物系列的产品。 2.1 石油化工催化领域 由于纳米材料颗粒的大小可以人工控制,又由于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的键态和颗粒内部不同及表面原子配位不全等,从而导致表面的活性部位增加。另外,随着粒径的减小,表面光滑程度变差,形成了凹凸不平的原子台阶,这样就增加了化学反应的接触面。利用纳米微粒的高比表面积和高活性这些特性,可以显著提高催化效率。例如,纳米Ni粉可将有机化学加氢和脱氢反应速度提高15倍;超细Pt粉、碳化钨粉是高效的加氢催化剂;在甲醛氧化制甲醇反应中,使用纳米SiO2,选择性可提高5倍,利用纳米Pt催化剂,放在TiO2担体上,通过光照,使甲醇水溶液制氢产率

静电纺丝技术研究及纳米纤维的应用前景..

静电纺丝技术研究及纳米纤维的应用前景 引言: 术语“电纺”来源于“静电纺丝”。虽然电纺这一术语是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使用,但是其基本思想可以追述到60年前。1934一1944年间,FomalaS[1]申请了一系列的专利,发明了用静电场力来制备聚合物纤维的实验装置。1952年,vonnegut和NeubauerI53)发明了电场离子化技术,得到了粒径(0.lmm)均匀、带电程度高的线流。1955年,Drozin进行了不同液体在高电压下,形成气溶胶的研究。1966年,Simons发明了一种装置,用静电场纺丝法制备出了很轻超薄的无纺织物,他在研究中发现,低浓度溶液纺出的纤维较短且细;高浓度溶液纺出的纤维长且连续[2]。1971年,Baumgarten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了直径在0.05u m一1.1um的丙烯酸纤维。自从80年代,特别是近些年,由于纳米技术的兴起,使得静电纺丝技术再度引起了纳米材料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可以很容易的制备出直径在几百微米到几百纳米甚至几十纳米的高质量纤维。目前为止,己经有近上百种高分子采用静电纺丝技术被纺成纳/微米纤维。这些纳/微米纤维有些己经广泛应用于纳米复合材料、传感器、薄膜制造、过滤装置,以及生物医用材料的加工和制造上。本文立足于静电纺丝技术的研究现状,分别从材料的化学组成、纤维的分布方式和特殊结构形态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概括并展望了纳米纤维的应用领域与前景。 1静电纺丝的基本原理 在电纺丝过程中,喷射装置中装满了充电的聚合物溶液或熔融液。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受表面张力作用而保持在喷嘴处的高分子液滴,在电场诱导下表面聚集电荷,受到一个与表面张力方向相反的电场力。当电场逐渐增强时,喷嘴处的液滴由球状被拉长为锥状,形成所谓的“泰勒锥”(Taylorcone)[3-6]。而当电场强度增加至一个临界值时,电场力就会液体的表面张力,从“泰勒锥”中喷出。喷射流在高电场的作用下发生震荡而不稳,产生频率极高的不规则性螺旋运动。

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本科毕业论文 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物理学 年级 2008级 姓名贾学伟 设计题目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指导教师闫海龙职称副教授 2012年4月28日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1) 1 引言 (1) 1.1纳米材料的定义 (1) 1.2纳米材料的研究意义 (2) 2 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3) 2.1化学气相沉积法 (3) 2.2溶胶-凝胶法 (5) 2.3分子束外延法 (6) 2.4脉冲激光沉积法 (8) 2.5静电纺丝法 (9) 2.6磁控溅射法 (11) 2.7水热法 (12)

2.8其他制备纳米材料的方法 (13) 3 总结 (14) 参考文献 (14) 致谢 (15)

纳米材料的主要制备方法 学生姓名:贾学伟学号: 学院:物理电子工程学院专业:物理学 指导教师:闫海龙职称:副教授摘要: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性质,近年来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已日趋成熟。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化学气相沉积法、溶胶—凝胶法、分子束外延法、脉冲激光沉积法、静电纺丝法、磁控溅射法、水热法等。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代纳米材料制备方法的发展趋势。纳米技术对21世纪的信息技术、医学、环境、自动化技术及能源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对生产力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纳米;纳米材料;纳米科技;制备方法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nanomaterials Abstract:Nanomaterials are attracting intense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notechnology, nanomaterials preparation method has been more and more mature.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sush as,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method, molecular beam epitaxy, laser pulse precipitation, sintering, hydrothermal method, sol-gel method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New development trend of preparation methods are analysed. N anomaterials will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T, medicine, environment, automation technology and energy science, and will have a great influenced on productive in the 21st century. Key words:nanometer;na nomaterials;nanotechnology;preparation 1 引言 1.1纳米材料的定义 纳米材料是指在三维空间中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尺度范围或由它们作为基本单元构成的晶体、非晶体、准晶体以及界面层结构的材料,这大约相当于10-100个原子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尺度[1]。通常材料的性能与其颗粒尺寸的关系极为密切,当小粒子尺寸进入纳米量级时,其本身具有体积效应、表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等。从而使其具有奇异的力学、电学、光学、热学、化学活性、催化和超导特性,使纳米材料在各种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2]。

超疏水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超疏水静电纺丝纳米纤维 摘要:这篇文章介绍了最先进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科技发展,以及它在自清洁簿膜、智能响应材料和其他相关领域的应用。超疏水自清洁,也成为“荷叶效应”,就是利用表面化学结构和拓扑学的正确结合,在表面形成了一个非常大的接触角并且通过重力使水带着表面上的污垢、颗粒以及其他污染物离开表面。本文简单介绍了超疏水自清洁的理论和静电纺丝过程中的基本原则,为了生成超疏水自清洁表面还讨论了静电纺丝过程的各种参数,这些参数可以有效的控制疏水实体的多渗透性结构的粗糙度,静电纺丝在纳米尺寸上的主要原则以及在通过静电纺丝合成一维材料时存在的困难也被完全的隐藏。另外,本文还比较了不同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超疏水性能以及它们的科技应用。 关键字:超疏水静电纺丝纳米纤维性能应用展望

Superhydrophobic electrospun nanofibers Abstract: This review describes state-of-the-ar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of electrospun nanofibers and their use in self-cleaning membranes, responsive smart materials, and other related applications. Superhydrophobic self-cleaning, also called the lotus effect, utilizes the right combinations of surface chemistry and topology to form a very high contact angle on a surface and drive water droplets away from it, carrying with them dirt, particles, and other contaminants by way of gravity.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theory of superhydrophobic self-cleaning and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the electrospinning process is presented. Also discussed is electrospinning for the purpose of creating superhydrophobic self-cleaning surfaces under a wide variety of parameters that allow effective control of roughness of the porous structure with hydrophobic entities. The main principle of electrospinning at the nanoscale and existing difficulties in synthesis of one-dimensional materials by electrospinning are also covered thoroughly. The results of different electrospun nanofibers are compared to each other in terms of their superhydrophobic properties and thei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s. Key words: superhydrophobic; electrospinning; nanofibers; properties; applications; outlook

纳米纤维概述

纳米纤维概述 1.纳米纤维的概念 纳米纤维是指直径处在纳米尺度范围(1~100nm)内的纤维,根据其组成成分可分为聚合物纳米纤维、无机纳米纤维及有机/无机复合纳米纤维。纳米纤维具有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长径比大、表面能和活性高、纤维精细程度和均一性高等特点,同时纳米纤维还具有纳米材料的一些特殊性质,如由量子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带来的特殊的电学、磁学、光学性质[1]。纳米纤维主要应用在分离和过滤、生物及医学治疗、电池材料、聚合物增强、电子和光学设备和酶及催化作用等方面。 2.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 随着纳米纤维材料在各领域应用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纤维的制备技术也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与创新。到目前为止,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法、相分离法、自组装法和纺丝加工法等。而纺丝加工法被认为是规模化制备高聚物纳米纤维最有前景的方法,主要包括静电纺丝法、双组份复合纺丝法、熔喷法和激光拉伸法等。 2.1静电纺丝法 静电纺丝法是近年来应用最多、发展最快的纳米纤维制备方法[2-4],其原理是聚合物溶液或熔体被加上几千至几万伏的高压静电,从而在毛细管和接地的接收装置间产生一个强大的电场力,随着电场力的增大,毛细管末端呈半球状的液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被拉伸成圆锥状,即泰勒锥。当外加静电压增大且超过某一临界值时,聚合物溶液所受电场力将克服其本身的表面张力和黏滞力而形成喷射细流,在喷射出后高聚物流体因溶剂挥发或熔体冷却固化而形成亚微米或纳米级的高聚物纤维,最后由接地的接收装置收集。利用静电纺丝法可制备得到多种聚合物纳米纤维,而采用不同的装置可收集获得无序排列的纳米纤维毡或定向排列的纳米纤维束,也可制备空心结构、实心结构、芯--核结构的纳米纤维,满足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需要。 2.2双组份复合纺丝法 双组份复合纺丝法制备超细纤维主要以海岛型和裂片型复合纤维为主[5-7],其原理是将两种聚合物经特殊设计的分配板和喷丝板纺丝,制备海岛型或裂片型的复合纤维。将海岛型复合纤维中的“海”组份利用溶剂溶解去除或者将裂片型复合纤维进一步裂解后,即得到超细纤维。双组份复合纺丝法的关键技术是喷丝板的设计,选择不同规格的喷丝板,能够制备得到不同形态和尺寸的超细纤维[8]。Fedorova等[9]以PA6为“岛”,PLA为“海”,利用复合纺丝法制备得到PA6/PLA 复合纤维,然后选择溶剂将作为“海”组分的PLA基体相去除,最终获得尺寸为微纳米级的PA6纤维。研究发现,当“岛”的数量增加至360个时,制备所得纳米纤维的直径为360nm。 海岛型纺丝法要求设备精度比较高,要求海与岛组分要在同一个轴向上,而且海的组分的聚合物溶出也影响纤维成型的品质。但海岛纺丝机成本较高、较复杂,匹配的海、岛纤维也不易找寻,目前为止还无法大批量生产。

认识静电纺丝

静电纺丝即在高压静电下用聚合物溶液进行纺丝的过程。静电纺丝可以制备直径在几十到几百纳米的纤维,产品具有较高的孔隙率和较大的比表面积,成分多样化,直径分布均匀,在生物医学、环境工程以及纺织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原理 将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带上几千至上万伏高压静电,带电的聚合物液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在毛细管的Taylor锥顶点被加速。 当电场力足够大时,聚合物液滴克服表面张力形成喷射细流。在细流喷射过程中溶剂蒸发或固化,最终落在接收装置上,形成类似非织造布状的纤维毡。

装置 静电纺丝的装置主要由推进泵、注射器、高压电源以及接收装置组成。其中,高压电源的正极与负极分别与注射器针头和接收装置相连,而接收装置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可以是静止的平面、高速转动的滚筒或者圆盘。纺丝的参数设置、环境条件等对纺丝过程的影响至关重要。 高聚物

目前静电纺丝技术已经可用于几十种不同的高分子聚合物,既包括聚酯、聚酰胺、聚乙烯醇、聚丙烯腈等柔性高聚物的静电纺丝,也包括聚氨酯弹性体的静电纺丝以及液晶态的刚性高分子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等的静电纺丝。 影响因素 静电纺丝法制备纳米纤维的影响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可分为溶液性质,如黏度、弹性、电导率和表面张力;控制变量,如毛细管中的静电压、毛细管口的电势和毛细管口与收集器之间的距离;环境参数,如溶液温度、纺丝环境中的空气湿度和温度、气流速度等。 溶液黏度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同轴静电纺丝

同轴静电纺是在静电纺的基础上改造而来,其基本原理是在两个内径不同但同轴的毛细管中分别注入芯质和壳质溶液,二者在喷头末端汇合,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固化成为复合纳米纤维。 同轴静电纺丝解决了纺丝时纺丝液必须是均一体系的缺陷,所制备的同轴纤维在均匀性、连续性上都优于其它方法得到的纤维。采用同轴静电纺丝的方法可以制得中空纤维和纳米复合纤维等。 应用

无机纳米材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作用

无机纳米材料在聚合物改性中的作用摘要:通过添加填料、组分对聚合物改性,能使聚合物的的刚性、耐热性、耐候行及化学特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随着高新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聚合物材料的强度、韧性、耐热性等方面的要求更是愈来愈苛刻,愈来愈趋于综合化,但是大量研究及生产实践证实,在相同的填充条件下,超细填充体系的力学性能高于普通填料填充体系,即超细体系的填充改性效果更好,改性效率更高,因此超细填料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纳米粒子的出现是制造技术的一大突破它的出现对高性能陶瓷、合金、塑料等复合材料的研制和开发产生了重大影响。由于纳米材料的纳米尺寸效应、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处于高度活化状态、与聚合物强的界面相互作用产生声、光、电、磁等性质,将其应用于聚合物的改性,开发新型的功能复合材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纳米SiO2: 1.1 纳束SiO2/UP 玻璃钢虽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但其耐磨性、硬度、耐热性、耐水性等性能仍需进一步改善。因此,人们开始研究利用纳米材料卓越的特殊功能来改善玻璃钢材料的性能缺陷。 未明等通过在UP中加入纳米SiO2,得到了耐磨性、硬度、强度、耐热、耐水等性能得到大幅度提高的玻璃钢。通过实验发现:当向UP中添加3~5的纳米SiO2后,其耐磨性可提高1 ~2倍;奠氏硬度从原来的2级左右提高到2.8 ~2.9级,接近天然大理石的硬度;拉伸强度从133 k g/c m 增加至277 k g/c m ,即大大增加了材料的韧性;耐水性能也明显改善。此外研究者还对纳米SiO2改性UP的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认为:( 1 ) 由于纳米SiO2颗粒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原子数多、表面能高、表面严重配位不足,因此表面活性极强,易于与树脂中的氧起键合作用,提高分子在高分子键的空隙中,而其又具有较高的流动性,故使添加纳米SiO2的树脂材料强度、韧性、延展性均大大提高,即表现在拉仲强度、抗冲击性能等方面的提高。( 2 ) 由于纳米SiO2其分子状态是三维链状态的羟基,与树脂中氧键结合或镶嵌在树脂键中,可增强树脂硬度。由于纳米SiO2的小尺寸效应,使材料表面光洁度大大改善,摩擦系数减少,加入纳米颗粒的高强性,因此使材料耐磨性大大提高,且表面光洁度好。( 3 ) 由于纳米SiO2颗粒小,在高温下仍具有高强度、高韧、稳定性好等特点,可使材料的表面细洁度增加,使材料更加致密,同时也增加材料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 葛曷一等通过比较不同粒径粒料对不饱和树脂改性作用的差异,得出微米级粒料对不饱和树脂无增韧作用;纳米级粒料对UP具有一定的增韧教果,粒径相同,比表面积越大的粒料对UP的增韧作用越大,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加入3%的比表面积较大的纳米SiO2可使UP的冲击韧性提高60%,由此说明,比表面积大的纳米材料表面缺陷少,非配对原子多,表面活性高,与UP发生物理或化学结合的可能性大,增强粒子与UP的界面结合.因而可承担一定的载荷,吸收大量冲击能,具有增强增韧的功效。从纳米SiO2加入量超过3%后,UP冲击韧性开始下降可以推断复合材料的韧性受超微细粉粒料的加入量影响可能与UP基体层厚度L和UP/粒料的L1有关。当2L1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过滤材料中的应用

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在过滤材料中的应用 戚妙北京永康乐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1.静电纺过滤材料简述 一般说来,人们对于过滤材料原材料的甄选基本会在以下几种材料中进行:天然纤维、合成纤维、玻璃纤维、陶瓷、矿物等等[1-2]。按照不同的加工工艺这些过滤材料可分为以下几类[3]:①机织物、针织物、编织网和纤维束等;②纺粘和熔喷无纺布;③多孔陶瓷材料;④有机膜和无机膜材料; ⑤静电纺丝材料。 传统纤维过滤材料是直通的孔隙,其孔隙率也只有30%~40%[4]。从生产工艺流程角度审视,传统纤维织造过滤材料流程长,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主要通过经纬纱之间的孔隙进行过滤,滤料本身产生的阻力也比较大;且织造成型的过滤材料必须在其形成粉尘层之后,才能起到阻挡较小颗粒状物质的作用,如果过滤材料还没有形成粉尘层、过滤层清灰或者其它原因破坏了滤料的粉尘层时,就会导致传统纤维滤料的过滤效率大幅下降。 在过滤材料上运用静电纺丝技术有非常多的优点,现将其归纳成以下几个方面[5-9]。 (1)纤维直径小,均一性好。提高纤维滤材过滤性能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降低其纤维的直径,因为对于由直径数十微米的纤维制备出的纤维过滤器,随着纤维直径的降低滤材的过滤效率会得到提高。 (2)小孔径、高孔隙率及高通量。运用静电纺丝技术的纤维孔隙率可达80%~90%,这种结构的滤材在有效地去除亚微米级别以及微米级别的颗粒的同时,对水流只会产生较小的阻碍比。 (3)大比表面积、强吸附力。静电纺纤维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积,这种结构大大地增加了颗粒沉积在纤维滤材表面的几率,这会对过滤的效果产生巨大的改观。其次,当过滤的颗粒非常小时,这些细小的颗粒会堆积在膜表面,产生所谓的“层效应”,也会使得静电纺丝薄膜的有效孔径尺寸显著下降。 (4)可再生性、节约环保。在实际的过滤过程中,大部分的杂质会留在静电纺丝薄膜的表面,只有其他很少的一部分颗粒会在静电纺薄膜内部和底部沉积,这就决定了该过滤材料方便清洁的特性,它的可持续再生的吸附功能有利于环保要求并会降低成本。 (5)低成本、种类多及工艺可控。静电纺丝已经是高效制备纳米级纤维材料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优点甚多,可纺物质种类涵盖广、生产制造的装置简单、纺丝成本低廉、纺丝工艺可控等等。静电纺丝技术已经成功制备出多种纳米纤维,包括有机、有机/无机复合和无机纳米纤维。 目前应用静电纺丝技术的纳米纤维过滤材料已经可以应用于诸多高要求的过滤领域,其对直径在0.3um以下的颗粒,过滤效率可达到99.97%以上,也由于它出色的过滤精度,该材料具备了广泛应用于电子、生物、医药和防护等领域的前景[10]。 2.静电纺丝在过滤材料的应用 根据不同的应用领域可将对于静电纺丝过滤材料的研究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2.1气体过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