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与历史问题

抗日战争与中日历史问题之争

一、中国高调纪念抗日战争背景

今年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通过两个纪念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七七全民族抗战纪念活动,发表了弘扬抗战精神的重要讲话。今年还在有其它的纪念活动。明年是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按中国的惯例逢五或逢十开展规格高、规模大的纪念活动。今年是一般年份,中国为什么高调纪念:1、国内因素:深化改革开放,凝聚民族力量的需要。为什么要立法。

2、国外因素:反击日本否认侵略历史和遵循国际惯例的需要。

3、周边因素:维护周边和平与稳定的需要。

二、国际国内对中国抗日战争的评价

1、错误的观点:国内:“自动论”和“超越论”,国际:“屈原论”和“苏武论”。

2、正确的观点:“中坚论”,摒弃历史虚无主义,还历史客观原貌。

3、“亏欠论”:关于二战,世界亏欠中国(The World’s Wartime Debt to China)

(摘自2013年10月17日《纽约时报》)中国宣称维持亚洲和平的同时,对东海和南海的水域主权表现出绝不退让的态

度。这种带有挑衅的措辞,对很多观察者来说(尤其是对亚太地区中国那些心神不定的邻国们来说),是一种被压抑多年之后的爆发,这来源于北京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提升的影响力。

但是另一方面,一个被人淡忘的事实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在二战期间对于同盟国战胜日本所做出的贡献从未得到过充分的认可,也没有转换成它在亚太区的政治资本。中国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中国抵抗日本的侵略,是二战期间不为人知的一段伟大战争。尽管中国第一个加入同盟国,抵御轴心国的进攻,但是与1945年8月才加入太平洋战争的美国、英国、甚至苏联相比,它完全被忽略了。之后,是意识形态领域上的冷战,中国的贡献再一次被放在一边。

20世纪初期,中国对国家完整的主权领土的渴望情绪,与日本强烈的亚洲大陆帝国主义政策发生了撞击。战争爆发于1937年7月,在之后的8年时间里,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和毛泽东率领的力量相对薄弱的共产党游击队,共同谱写了一篇伟大的抗日战争史诗。

中国的军事力量尽管远远比不上强大的美国和英帝国,但依然在战争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4万名中国士兵在缅甸与美军和英军并肩作战,帮助保卫连接印度腊戍和阿萨姆邦的史迪威公路。中国军队独自阻挡了80万名日本士兵。

中国为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至少1400万中国人死亡,8000万人在战争期间流离失所。中土帝国见证了累累暴行,1937年南京大屠杀举世震惊,但还有一些同样血腥但并不为人所知的暴行。1938年东部城市徐州被屠城,徐州会战失利让中国对中部地区失去了控制权;1939年对临时首都所在地重庆的地毯式轰炸,两天的空袭中有4000人死亡;幸存者的描述是“一片火海”;以及1941年摧毁共产党北方根据地的“三光政策”(烧光、抢光、杀光)。

这样的局势给当时依然贫穷、孤立的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而且,蒋介石政府的一些政策让情况更加恶化。蒋政府决定收缴农民的粮食作为军队的供给,这个政策让1942年河南省大饥荒更加严重。一位政府观察员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用一个孩子只能换来几个花卷。”这样的错误举措让国民党政府显得既腐败又低效,成了美国一个令人尴尬的盟友,尽管它在抗击日本的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远远超过共产党。

盟军在1945年取得胜利之后,新成立的联合国以永久性常任理事国的方式来承认中国对战争胜利所做出的贡献,但仅此而已。内战之后,蒋政府在1949年被共产党打败,毛似乎也没有什么理由把击退日本侵略者的功绩据为己有。中国在战时的盟友并没有在国内宣扬它的丰功伟绩,逃往台湾的国民党政权是一段尴尬的回忆,新的共产党政权则是一

个恐怖的力量。在西方看来,中国在几年时间里,从一个战时的伙伴一下子变成了共产党巨兽。

遗留到今天的一个重大后果是,亚洲地区的老对头从未达成一个类似于1945年之后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约这样的组织,北约随后被欧盟所取代。美国决定把中国排除出由它主导的战后世界权力核心集团,中国和日本因此从未签订正式的和平协定。这也意味着,多年来西方历史学家弱化了中国在二战中的角色。

但是近年来,中国内部的政治开放姿态向世人展示出历史战争的新画面。蒋和毛已经作古多年,中国政府一直努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同时提醒世界它与西方合作的历史。

北京为了让台湾最终回归大陆,对蒋的遗产采取了一系列示好的措施。中国的电影制作人和学者现在可以更自由地谈论国民党的战时贡献,无论是通过电视剧还是学术文章的方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家杨天石的一部长篇、带有歌颂性质的蒋的自传在大陆热卖。蒋在战争期间位于重庆郊外的别墅,被设计成一个神圣的旅游胜地,其中的图片和介绍文字把他描绘成一个坚决抗击日本人的爱国者。这种大规模恢复蒋的声誉的行为在毛的时代完全不可想象。

对历史的这种修订对今天的东南亚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如果说美国在1945年率领盟军击败日本,让他有理由以今

天的姿态出现在环太平洋地区,那么中国的领导人认为,为什么同样做出了重大贡献的中国,不能在该地区发挥同样的影响力呢?北京正在努力兑现一张蒋介石在七十年前写下的一张地缘政治支票。

国际社会究竟亏欠中国什么?

作为遭受日本侵略的最大受害国和抗击日本取得彻底胜利的最大胜利国的中国,每次反击日本否认侵略历史,总是被国际社会用异样的眼光看待或被归入中日历史问题之争,甚至被指责是在打“历史牌”,激发民族主义情绪。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拉纳·米特近年来努力为中国在二战中打败日本军国主义作出的贡献恢复名誉。去年10月他在美国《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二战亏欠中国》一文,从西方人的视野阐述了中国的贡献,在国际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中国抗战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战争结束近70年,国际社会究竟亏欠中国什么?

第一、牺牲者的尊严遭到亵渎。日德意法西斯国家的野蛮侵略,造成二战期间伤亡1亿多人,死亡6000多万人,仅中国伤亡高达3500多万人,死亡2000多万人。如果对发动侵略战争的头号战犯如希特勒、墨索里尼、东条英机等顶礼膜拜,是对二战期间为人类和平与自由而战的牺牲者和无辜死难者尊严的亵渎。全世界都在谴责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犯

下的罪行,难道中国揭露日本侵略罪行和批判日本右翼势力否认侵略战争罪责,不是在维护牺牲者和死难者的尊严以及伸张国际正义吗?我们任何人都没有代表这些牺牲者和死难者要求加害者原谅和宽恕的权利,我们只有维护历史事实的权利,只有捍卫和平的权利,因为各参战国人民对这场战争造成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

第二、战胜国的地位不被尊重。中国抗战是艰苦的,独自在反法西斯东方主战场与日本军国主义展开决战。尽管中国参加了战时一些重要国际会议并参与了联合国的创建,但是西方一些国家却对中国战胜国的地位不予尊重,在战后对日处置包括日本的领土范围、东京审判、签订《旧金山和约》等重大事件,均由美国独自主导,中国被美国排除在外。同盟国家在战时或战争结束初期达成的共识,被美国所抛弃,“冷战”直接吞并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果实。甚至西方一些史学家在撰写二战史时,片面强调美国和苏联的作用,出现了打败日本的“屈原论”和“苏武论”,日本右翼势力根本不屑于败于中国的长期抗战。

第三、维护和平决心不被认可。中国在二战期间是抗击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中坚力量,现在和未来是维护历史事实的中坚力量和捍卫世界和平的中坚力量。然而以美国为首,日本为急先锋的一些国家却在国际上散布“中国威胁论”,在亚及地区搞“亚太再平衡战略”,美日相互利用同盟关系,

将战后捆住日本再次发动战争的绳索松绑,将中国树为“假想敌”,企图遏制中国的发展。美国这样做,客观上是捆住了中国维护和平的手脚,是在纵容日本威胁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第四、领土主权遭到屡次侵犯。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同时发表《开罗宣言》。美国《纽约时报》在头版头条用黑体字标注:开罗会议剥夺日本侵占的领土,其领土应限定在1895年以前的状态。美国当时另一家有影响力的媒体《THE SPRINGFIELD UNION》也在头版头条用黑体字标注:三大国领导人要求日本交出所有通过武力攫取的占领地。战后,美国好像忘记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所有内容,采取实用主义和实施地缘政治,与日本私相授受钓鱼岛,并指责中国在南海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正当行为,纵容一些国家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侵犯。这是美国对在二战期间的国际承诺的背信弃义。中国坚定维护核心利益符合战时和战后的国际条约,有着深厚的国际法基础。

第五、纪念活动遭到无端猜疑。当年参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各国以各种形式纪念为战争胜利作出的贡献,这已经形成国际惯例。但是,中国举行纪念活动却遭到了无端的猜疑。如美国《华盛顿邮报》7月7日刊登《中国举行仪式铭记中日战争》一文,指出7月7日中国举行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77周年活动,“是北京方面反日宣传运动的一部分”。

日本一些媒体更是突出中国举办的纪念活动是加强对日强硬姿态。日本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中国尝试挖掘战争历史,并试图将其变为国际问题是完全不必要的,这对于建设和平合作的地区关系毫无益处。

外国在关注中国举办有关抗战纪念活动时,总是将中国“反日”作为显要的标题,意在证明中国是针对日本。不错,中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一是警告日本,任何企图篡改历史事实的言行必然遭到批判,一定不能得逞;二是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

总之,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是任何人贬低不了的,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不会被任何力量削弱。

英国牛津大学历史学教授拉纳·米特的文章发表后,习近平作了重要批示:对中国二战贡献要浓墨重笔书写,还历史之客观面貌。今后反法西斯战争纪念活动也应更加隆重、规范,向国际国内传播和平。这是指导今后纪念抗日战争的指导思想。

三、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评价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反抗外敌入侵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雪洗了自1840年以来中华民族遭受

列强欺侮和宰割的耻辱,可谓民族之大荣,国家之大胜。

总结这场战争的历史经验,有三点启示:

第一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精神决战日本军国主义狂热思想的胜利。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最深刻的民族危机。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空前团结,民族精神空前发扬,爱国主义空前高涨,中华民族形成了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日本军国主义面对的不再是“一盘散沙”的个别中国民众和单个地方政权,而是团结起来的决心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追求民族解放和自由的整个中华民族。正是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团结,从根本上决定了战争的进程和结局。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国军事上的胜利,更是抗战民族精神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民族觉醒和团结的高潮,是整个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领导者。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立即发出通电,号召抵抗日本侵略者。1935年8月1日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1936年12月9日,在北平掀起一二九学生运动,进一步促使了全国人民的觉醒。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在全国掀起,为抗战全面爆发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首先发出了“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的最响亮、最有号召力的通电。

在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最关键时刻,蒋介石也被迫放弃了“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政策,喊出“人不分老幼,地不分南北,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的口号。但是,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坚持脱离民众的军事战略——正面战场的阵地战和阻击战,虽然消灭了敌人的一部分有生力量,但仍节节退却,大片国土沦陷。

反之,中国共产党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民战争,陷敌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这是日本侵略者所没想到和遇到的。日本国内,“为天皇而战、为大和民族而战”的军国主义思想高涨,成为日本民众认识侵略战争真面目的枷锁。当极端的日本军国主义思想与正义的中华民族抗战精神发生激烈碰撞和交锋,最终的结果是正义战胜了邪恶,理智战胜了疯狂。从这一点来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精神对日本军国主义思想的胜利。

第二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剥夺日本殖民统治完成国家统一的胜利。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割让台湾给日本,日本殖民统治台湾长达半个世纪。在半个世纪中,台湾同胞从没停止过反抗斗争。从1895年至20世纪初,台湾同胞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反割台斗争,“三年一小战,五年一大战”,涌现了一批如简大狮、余清芳、罗福星等烈士。简大狮是台北农民武装起义的领袖。1899年回

大陆被清政府拘捕,后被引渡到台湾惨遭杀害。他在厦门曾愤怒地指出:“我是台湾清国之民,聚众万人,反抗日本。日本人视我为土匪,清国应当视我为义民。我生为清国之民,死当清国之鬼。交给日本,我死不瞑目。”反割台武装斗争失败后,台湾同胞又掀起了非武装抗日运动,反抗日本的皇民化殖民统治。一大批台湾同胞在七七事变后转道国内,与祖国大陆并肩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典礼在台北中山礼堂举行。台湾省行政长官陈仪发表广播演说:“从今天起,台湾及澎湖列岛已正式重入中国版图,所有一切土地人民政事皆已置于中华民国政府主权之下”,同时表示:“现在台湾已光复,我们应感谢历来为光复台湾而牺牲的革命先烈及此次抗战的将士。”

台湾同胞抗日斗争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台湾同胞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抗日斗争中,牺牲65万余人,他们在被清政府一纸丧权辱国的条文出卖下,仍然坚守是中国人的信念,奋起反抗,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抗日战争的胜利,取得了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孤悬一隅的宝岛台湾及澎湖列岛重回祖国怀抱。这一胜利成为两岸同胞共识,也为国际社会所认可。台湾历来命运多舛。目前两岸分离,和平统一大业远未完成。尽管两岸现在交往频繁,但和平统一的基础仍需打牢,首先从抗日战争这一段历史入

手。

目前,台湾当政的国民党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台湾民众也为台湾回归祖国作出了巨大贡献。抗日战争是两岸血脉相联的纽带。

第三是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打败日本迫使其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胜利。

日本侵略中国野心历来已久。日本近代史上发动过十四次对外侵略战争,其中,十次将矛头直指中国。从1874年第一次侵略台湾到1945年七十年中,日本在列强之中侵略中国次数最多,掠夺财富最多,杀我同胞最多,可谓凶残至极。面对这样一个凶恶的敌人,中华民族最终将其打败,迫使其在战后走上和平发展之路。因此,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胜利,也是日本走和平发展的胜利。

尽管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但是日本人民反省侵略战争,要求政府与新中国恢复邦交,建立世代友好的关系。1972年,中日两国政府顺应时代潮流,恢复了邦交正常化,中国政府放弃了对日本国的赔偿要求,日本为中国提供ODA援助(至2005年末,日本政府对华ODA 援助总额为34360亿日元,按现在比价为257.7亿元人民币)。

日本在战后走和平发展道路所获得的红利,一是经济上的发展,成为战后世界经济强国;二是国民得到真正的福利;

三是日本的国际形象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中国的抗日战争纪念馆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时间不长,但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战争,有五大洲、六十多个国家牵涉其中,人员伤亡达一亿多人,经济损失达四万亿美元。二战结束后,世界各国认真总结和反思,为了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非常重视历史教育,一是在历史教科书中详细叙述这场战争,二是在重大纪念日举行国家规模的纪念活动,三是建立战争纪念馆。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随即发生国共内战。新中国建立后,为了迅速恢复国力,开展经济建设,未能及时建立抗战类纪念馆。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一定的增强,才陆续在全国各地建立抗战类纪念馆。当然,这其中也有日本的因素。

战后日本,由于美国占领政策的转变,未能彻底铲除军国主义,加之经济迅速发展,国内出现了否认、歪曲和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行。1982年11月,中曾根康弘任内阁总理大臣后,日本新保守主义开始泛滥。当时,日本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首相首次以公职身份参拜供奉有14名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二是篡改中学历史教科书中关于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史实;三是内阁中一部分阁僚否认侵略战争。

日本国内出现的否认侵略战争的言行,引起了曾经遭受日本侵略之苦的东亚各国的警惕和抗议。中国一方面加强对

国民的历史教育,另一方面开始建立纪念馆,揭露日本的战争罪行。

1985年,中国政府首先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地南京建立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1987年在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发生地北京卢沟桥建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1999年在九一八事变发生地建立了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以上述几个较大规模的纪念馆建立为标志,中国加大了抗战类纪念馆和其它战争纪念馆的建设。据统计,中国共有抗战类纪念馆150多座,分布于20多个省市,大部分建立在抗日战争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点。

四、中日历史认识问题之争

1、日本的三种历史观

日本当前的三种历史观:一种是战争受害者历史观;第二种是鼓吹侵略战争有理历史观;第三种是战争加害者历史观。(各表现形式)

2、历史成因

第一是日本媒体或官方人士的指责中国历史教育的声音舆论环境。指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尤其抗战类纪念馆是“反日”教育基地的言论集中出现于2005年的日本媒体。此前日本有关方面人士来馆就2005年即将推出的展览提出了交涉,希望馆方尽可能减少侵华日军残杀中国人的照片。抗日战争纪念馆2005年举办的《伟大胜利》展览展出后,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对馆方展出的揭露侵华日军罪行的一些照片提出质疑,其用意是对馆方施压。这些声音和做法误导了一般民众甚至历史学者。(举例说明)

第二是源自日本长期否认或掩盖侵华历史罪责的社会环境。笔者多次访问日本,每次都去日本的书店看看,日本右翼势力出版的著作占据了历史书中大部分,且摆在十分显眼的地方。那些正确认识历史的书籍很少,且很少有人问津。特别是最近几年,随着日本右翼势力编撰的教科书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右翼势力的历史观在日本有一定的市场,逐步蚕食正确的历史观,导致进步势力越来越委缩。这种社会环境

正在影响着日本社会各界,也包括日本学者。

笔者曾接待了二位参加中日共同历史研究的日本著名学者。他们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览后,提出希望馆方在展示日本侵华罪行照片时,尽可能减少展出带有血腥场面的照片,不要过多地刺激中国观众尤其是青少年,防止中国的青少年参观展览后产生厌日、反日情绪,不利于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言下之意是中国不要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成“反日”教育基地。如此言论出自日本官方和媒体不奇怪,而出自于专门从事历史研究的日本学者之口,笔者还是第一次亲耳所闻,令人惊讶。

笔者一直从事抗日战争史和中日关系史的研究,与日本学者交流较多。在此前的交流中,更多的就历史史实和历史认识等方面进行讨论,但日本学者对中国抗战类纪念馆的历史展示和历史教育表示担忧还是近年的事。这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

第三是日本战争受害者意识。日本有很多战争类纪念馆,其历史观大致分为三种:一种是战争受害者历史观,以日本广岛和长崎原爆两个纪念馆为代表,展示的内容是日本遭受原子弹伤害的悲惨,但是从不展示日本为什么遭到如此的伤害,将战争加害者装扮成为战争受害者。这一历史观在日本占据主流,影响了大多数日本观众。第二种是鼓吹侵略战争有理历史观,以靖国神社游就馆和日本各处战争遗迹为

代表,这些地方都鼓吹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帮助亚洲各国摆脱欧美列强欺压的所谓“正义战争”,是地地道道的宣扬“殖民有功论”的历史观。第三种是战争加害者历史观,以日本立命馆大学和平纪念馆与冲绳和平纪念馆为代表,他们能正确地反映日本侵略战争给亚洲各国造成的灾难,反省侵略战争的罪责,呼吁日本走和平发展道路。但是这样的历史观在日本的战争类纪念馆却极少,与前二类历史观产生的影响也很微小。

第四是日本学术界的研究方法是从小处和细节入手,注重描述历史事件的过程。这种研究方式有可取之处,但是只关注细节,不关注历史事件的性质,只能说是微观研究,没有宏观研究,影响了其对历史事件的整体认识。(举例中日共同历史研究和2011年3月访问日本时与前原诚司及垂秀夫等人的交谈)

尽管两国间由于记忆历史的方法、描述历史的方法和传承历史的方法不同,各个层次的历史认识都存在一定差距,但对于学者来说,绝对不能受媒体、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必须本着尊重史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独立冷静深入研究,得出客观公正的研究成果。日本学者应该带头反思本国的历史教育,正确引导日本社会大众的历史认识,也只有这样,中日民间感情才可能真正迈过历史问题这道坎。

3、中日历史问题之争的实质

中日关系发展的基石:日本能否正确认识侵略历史。四个政治文件。

4、安倍政府对华政策

日本近年来明目张胆地将中国视为“最危险的假想敌”,在国际上鼓噪“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危险论”,将自己装扮成一个维护东亚和平的“天使”,导致东亚地区大有剑拔弩张之势。西方一些媒体甚至将中日矛盾视为“最具破坏性的潜在冲突”。安倍与小泉纯一郎参拜的区别。

安倍政府对华政策,处处设绊,招招风狠,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重温甲午战争至抗战胜利中日间五十年历史,也许能破解当前中日关系难题。

一、“恶邻论”与“中国威胁论”

甲午战后,中国对日本的认识由“蕞尔小邦”变为与“西洋”并列的“东洋”,日本也将中国变为“恶邻”、“支那”。相互间称谓的变化,反映了各自在对方心目中的地位。

现在日本在国际上鼓噪“中国危险论”与日本近代文明之父福泽谕吉的“恶邻论”有相似之处。为了打破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华夷体系,福泽将中国、朝鲜称为“恶邻”。他认为亲恶友者难避恶名,对待“恶友”要用武力征伐。

福泽谕吉“恶邻论”为日本发动甲午战争做了思想总动员,为日后日本军国主义的泛滥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

这一论调的指导下,日本对华不断用武,每次中国政局的变动,背后都有日本的身影。

现在日本所谓的“中国危险论”其本质与“恶邻论”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时间发生了变化,邻国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正是由于中日两国综合国力发生变化,日本认为中国的发展是一种威胁,甚至认为是危险。日本自绝于中国发展的契机,调整对华政策,破坏中日关系发展的基石,造成两国关系自恢复邦交以来达到最低点,甚至是危险点。

“恶邻论”也好,“中国危险论”也好,说明日本仍然没有摆脱陈旧的对华战略思想,仍然以中国为对手,甚至为敌。历史已经证明,日本如果能够抓住中国快速发展的大好机遇,与中国携手共同推进东亚的发展,是两国民众所乐视的,必然能造福东亚地区。然而,日本当政者却不愿这样想,更不愿这样做。

在国际上,日本煽风点火,借机激化个别国家与中国在领土问题的矛盾,为他们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企图强拉他们结成反华同盟。同时,还变本加厉公开指责中国企图通过实力改变东亚现状。日本现阶段对华政策是宁愿树敌,不愿为友。这表明日本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对于安倍的反华阴谋,第一,要坚决采取不以安倍为对手的策略,彻底孤立他,绝不能被其愿在无条件下与中国开展对话的言论所迷惑,更不能让其“中国危险论”扩散。第二,加大对日

民间交流的深度,加强政党外交、议会外交和经济外交的力度,让日本有识之士更多地了解中国坚持发展两国关系的坚定决心,增强他们推动两国关系发展的信心。第三,打破安倍在国际上组织反华网络的企图,深入揭批其激化地区矛盾行为的危害。如安倍政权否认“村山谈话”和“河野谈话”,反映了日本现任内阁对前任内阁政策的否定,造成国内政策的混乱,由此带来与周边国家矛盾激化和国际信任危机等。

二、”脱亚论”与”共同价值观外交”

安倍二度执政后,在外交上开展了所谓的俯瞰地球仪外交穿梭,围着中国与欧美各国大谈所谓的”共同价值观外交”怪论。实际上,日本是自作多情,各国外交政策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按照安倍的论调,欧美国家与日本有着共同的价值观,都应与中国对着干。实际情况却不能如其所愿。安倍的”共同价值观外交”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只能骗骗人罢了。安倍的这套外交理论,没什么创新,是新瓶装旧药,承袭了军国主义时期的“脱亚论”。

“脱亚论”的鼻祖是福泽谕吉。1885年他发表了著名的《脱亚论》一文,鼓吹日本应脱离“落后的亚洲”,以西方文明的姿态加入欧美列强之列。“脱亚入欧”的手段是用欧美列强对付日本的手法,对付周边国家,也就是所谓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从结果上看,日本当时的”脱亚论”就是“祸亚”。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大事年表 中国抗日战争的开始,史说为七七芦沟桥事变。然日本对中国本土的侵略,实以九一八事变为肇端。为全面说明这个过程,本大事年表亦始于九一八。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 在高级参谋坂垣征四郎、作战主任参谋石原莞尔和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的策划下,日本驻中国关东军于午后十时破坏南满铁路柳条沟段路轨,并诬指中国军队所为,以此为借口,向东北军北大营及沈阳发起进攻。当时东北军首脑张学良上将正养病北平,即电令沈阳守将王以哲中将不得抵抗,静候中央循外交途径解决。国民政府向日本提出严重抗议,并向国际联盟提出控诉。五日后,辽宁、吉林两省大部沦陷。 1931年9月28日民众要求抗日 南京中央大学学生要求政府抗日,赴外交部请愿。迄十二月,外埠涌入南京请愿学生达七万之众。全国民情鼎沸,要求政府收复东北。当时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坚持“安内攘外”及尽力延迟对日战争的方针。 1931年10月12日黑龙江沦陷 1932年1月28日淞沪事变 1933年4月15日日军进犯冀东 日军进犯长城无功,遂改变作战计划,向滦东进攻。先后陷秦皇岛、滦州,5月14日占领宁河。平津震动,故宫博物院所藏国宝,装箱南运。5月31日,中日在塘沽签订以划定冀东非武装区为主要内容的停战协定。华北将领宋哲元上将等四十七人联名通电反对该协定。 1935年5月29日《何梅协定》 日本中国驻屯军参谋长酒井隆大佐向军委会北平分会代委员长何应钦上将提出“中国中央军由河北省撤退,严予取缔华北抗日侮日行为”等要求。国民政府为遂行“安内攘外”政策,允许何向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中将表示自行实施所提要求,日方称为《何梅协定》。 1935年8月1日中共《八?一宣言》 中共于“长征”途中在四川毛儿盖发表《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全国人民联合国防政府” 1935年11月24日冀东内蒙脱离中央 1936年5月5日国共初步议和 在到达延安后,中共中央发出“停战议和”通电,随即由周恩来代表中共赴上海与政府代表张冲会商。稍后应陈立夫之邀到南京谈判,条件大体谈妥,张冲陪周返延安复命。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 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张学良上将和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杨虎城在西安扣压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八项抗日主张。16日国民政府任命何应钦为讨逆军总司令,国军向西安采取包围攻势。蒋夫人宋美龄、宋子文、戴笠等先后飞赴西安,中共则派以周恩来为首的代表团赴西安协助解决事变。25日张学良陪同蒋介石飞洛阳,次日抵南京。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 (1937-1945年)》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知识点整理 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①1931年,日本在我国东北制造了什么事变?九一八事变(歌曲《松花江上》) 占领了什么地方?沈阳“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针 ②不朽的民族战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最杰出的是《义勇军进行曲》 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 西安事变是由哪两人发动的?张学良、杨虎城 其目的是什么?逼迫蒋介石抗日 中国共产党主张如何解决事变?主张和平解决事变派谁去谈判? 派周恩来去谈判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什么?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2、1937年12月,日本在什么地方进行了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屠杀我居民和放下武器士兵多少人?30万人以上 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什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1、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是什么?李宗仁,台儿庄战役(以徐州为中心) 抗战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彭德怀,百团大战 2、各界人士的抗日活动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徐悲鸿——擅长画马,将举办画展的钱资助抗日 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部编8年级上册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说课稿

部编8年级上册历史《抗日战争的胜利》说课稿一、说教材: 本课由四部分内容构成,分别为:全民族坚持抗战、中共七大、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与伟大意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是一节重要的内容,对中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培养极为重要。 二、说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处理方法:通过图片展示,学生活动及相关资料来处理。 本课难点: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处理方法:学生讨论,师生共同讨论总结来突破。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知识的认知基础,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中共七大的讲述,让学生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给中华民族的解放带来了光明,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通过学习,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三、设计理念 以学习活动及图片引入课题,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注重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的合作学习理念。 四、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同过多媒体展示影视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五、学法指导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观看图片资料及讨论等,以便更深刻地理解知识内涵,培养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六、教学过程 在设计本课时,我本着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理念,课堂开始就让学生再现历史情景,观看图片及设疑等方法点拨课堂重点,使学生理解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振奋人心的一件重大事件。 接着设疑“全国人民是如何坚持抗战的”,将学生引入思考,然后出示子目:全民族坚持抗战,使学生确切理解中共正确的作战策略与全民参战的的结果,也为下面的内容作铺垫。 中共七大的召开是及时而必要的,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准备了条

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铭记历史

摘要: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它的规模之广泛,区域之辽阔,斗争之英勇,场面之悲壮,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伟大的历史意义。在世纪之初,面对民族纷争此起彼伏的国际社会,回顾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各民族在抗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热情和卫国力量,对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一)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自鸦片战争以来,帝国主义列强发动了对中国的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了许多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把独立自主的、封建的中国变成了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中国人民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同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进行了长期英勇不屈的斗争。但是,这些英勇的革命斗争最后都在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下失败了。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的抗战。在神圣的民族解放战争中,整个中华民族同仇敌忾,团结一致,同敌人血战到底。最后以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告结束。这一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屡遭失败,备受屈辱的历史,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

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二)抗日战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历史阶段,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是全民族利益最坚定的维护者,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力量。在抗日战争这个历史阶段中,中国共产党通过伟大的整风运动和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了中国革命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进一步结合进来,提出了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完整理论和政策,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展开而达到成熟,全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了空前的团结;人民革命力量在艰苦的斗争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和锻炼,得到了重大的发展。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战争也锻炼与教育了人民,促进了人民的觉醒。人民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进步。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改变了中国政治力量的对比,极大地推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准备了必要的条件。(三)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所决定的。1942年1月,26个反法西斯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抗日战争十大战役 分别是:淞沪会战,上高会战,南京保卫战,长沙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桂南会战,滇缅之战,湘西会战,太原会战 1.淞沪会战 简介 淞沪会战自1937年8月13日晨,日军以日租界和黄浦江上的军舰为基地,向闸北一带进行炮击,我军奋起还击开始,至11月12日我军西撤结束。[1] 这次战役,日军以松井石根大将为总司令,先后投入陆,海,空与特种兵部队近30万人,动用舰船130余艘,飞机400余架,战车300余辆,狂妄地宣称1个月内占领上海。当时的国民政府先由冯玉祥,后由蒋中正(兼)任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先后调集中央部队,广东,广西,湖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部队和税警总团,中央军校教导总队,以及部分省市保安总队,总计兵力约70万余师,奋勇迎战。 战果 淞沪会战挫败了日军中央突破,速战速决的战略意图,粉碎了他们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它是我国从局部抗战转向全面抗战的历史转折点。 这次战役,日伤亡6万多人,被我军击毁击伤飞机200多架,舰船20余艘。但是我军以落后的武器死守被日军优势火力控制的战线,加上指挥失当,伤亡重大,有大约30万将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军团级干部损失过半,导致我军中下层出现断层,致使我军战力在后续出现下滑。 淞沪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 2.上高会战 “上高战役”闻名中外,又称“锦江会战”。上高会战,中国军队击毙日军少将指挥官岩永、大佐联队长滨田,歼灭日军16000余人,击落敌机1架,缴获日军军马2800余匹,辎重物资无数。军委会参谋总长何应钦将称之为“抗战以来最精彩的一战”。蒋介石对担任攻击主力的74军甚为满意,特以军委会名义授予74军“飞虎旗”一面,此为国民革命军中最高奖励。 背景 当时,日寇企图拔掉驻守在上高的中国军队第19集团军这颗钉子,于元月份开始,盘踞在南昌的日军,陆续将派往鄂西及武汉的部队调返原驻地,并积极补充兵员,增加给养。日军积极进行渡河及夜战演习,并有侵华日空军第3飞行团主力先后飞抵南昌机场。日军拟兵分三路,总兵力约6.5万人,配有战车40辆,飞机150架,以第11军团司令官园部和一郎为总指挥。 战斗过程 1941年3月15日,圆部和一郎指挥2个师团、1个独立混成旅团,由安义、南昌等地分3路向上高地区进攻,企图攻歼国民党军第9战区第19集团军主力。 安义;中路日军第34师团占领高安后,向官桥、泗溪等地继续攻击;南路独立混成第20旅团一部在独城、经楼地区被国民党军第49军阻击,主力被阻止在灰埠,被迫渡江北上与第34师团会合。第9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19集团军总司令罗卓英于19日下决心:利用既设阵地,逐次抗击,诱日军进入上高地区予以围歼。当即电令:“严饬各军积秀对敌猛攻,务将深入之敌,歼灭于高安锦河南北地区。”为了增强罗集团的攻击力量,第战区长官部抽调王陵基川军陈良基、傅翼两个师由三都导区兼程南下。各军慑于军律之森严,又知援军即将到达,士气大振,奋勇争先与敌搏斗,围歼日军第34师师团之战于上高地区展开。 日中路军第34师团本已陷入绝境,而第34师团夺取上高的野心却未死,自19日经余程万师阻止于泗水东岸泗溪附近后,20日第34师团又采取锥形突入之战术,集中大炮十余门、飞机30余架,集中轰击泗水西岸唐、港西罗地区,阵地被毁,敌军遂乘机分由档口、港西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知识点整理 八年级历史上册《伟大的抗日战争(1937-1945年)》知识点整理 一、“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 18日)①1931年,日本在我国东北制造了什么事变?九一八事变(歌曲《松花江上》)占领了什么地方?沈阳“九一八”事变后,东 北三省全部沦于日寇之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方 针②不朽的民族战歌是人民音乐家聂耳最杰出的是《义勇军进行曲》2、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是由哪两人发动的?张学良、杨虎城其目的是什么?逼迫蒋介石抗日中国共产党主张如何解决事变?主张和平解决事变派谁去谈判? 派周恩来去谈判西 安事变和平解决,有什么重要意义?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二、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全 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什么?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1937 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什么?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 此爆发 2、1937年12月,日本在什么地方进行了大屠杀?南京大屠杀屠杀我居民和放下武器士兵多少人?30万人以上 3、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建立了什么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共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三、把 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 1、抗战以来国民党军队取得的重大胜利是什么?李宗仁,台儿庄战役(以徐州为中心)抗战中,中国军队主 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什么?彭德怀,百团大战 2、各界人士的抗日活动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徐悲鸿――擅长画马,将 举办画展的钱资助抗日侯德榜――发明侯氏制碱法聂耳――《义 勇军进行曲》四、抗日战争的胜利 1、1945年4月,抗日战争胜利前夕,中国共产党在什么地方召开什么会议?延安、中共七大毛泽 东做了什么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确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 党的指导思想的大会是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 入中国共产党的史册的会议是?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 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的会议是?中共七大(意义) 2、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是在哪一天?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的标志 是什么?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3、观察下列两幅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 历史意义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正式投降,9月3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在这个附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可以说,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历经14年的历史任务,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中站了起来,不再软弱,不再受压迫,真正有了立足之地。在胜利后的这50多年中,我们没有忘记先辈们的艰难困苦,没有忘记是因为他们才有现在的生活,如今,战争没有了,艰难的日子没有了,可是我们仍然要学习战争,学习其中的道理、经验、原因和意义,下面就简单剖析一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在14年浴血奋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广泛的民众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真正的人民战争,决定了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首先,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有多少人毁家纾难,捐资破敌;有多少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动人场面,到处是汹涌澎湃的救亡图存浪潮,到处是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景象。这样,日本帝国主义面对的不再是少数人,而是拥有四亿五

千万人民的整个中华民族,是四亿五千万人民用血肉筑起的新的长城!正如毛泽东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能遭到失败的命运。 其次,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自1927年以后,国共两党进行了持续10年的内战。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的关键时刻,如果两党不能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就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首先发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中国国民党也顺应历史潮流,放弃内战政策,从而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全国人民有了团结的核心。 第三,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扰,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人民战争,敌后战场有力地消耗了敌人,壮大了自己,逐渐改变了敌强我弱的态势,并且积极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抗日战争中,中国民众的动员和参与是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还有很多,以上三条是比较主要的,其他的在此不一一列举,通过以上论证,可以看出中国广大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他们是主力中的主力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我们军队的力量更加强大。抗日战争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日本正式投降,9月3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战区的受降仪式。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全面胜利,在这个附有历史意义的时刻,可以说,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历经14年的历史任务,使中国人民在世界中站了起来,不再软弱,不再受压迫,真正有了立足之地。在胜利后的这50多年中,我们没有忘记先辈们的艰难困苦,没有忘记是因为他们才有现在的生活,如今,战争没有了,艰难的日子没有了,可是我们仍然要学习战争,学习其中的道理、经验、原因和意义,下面就简单剖析一下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在14年浴血奋战的过程中,中国人民广泛的民众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真正的人民战争,决定了中国人民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首先,中华民族在抗日战争中真正觉醒起来,全国各族人民焕发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万众一心地投入到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之中。在长达14年的战争中,不论是军人、工人、农民、商人、学生,不论是男人、妇女,不论是青壮年、老人、少年儿童,无不以各种方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他们之中,有多少人血洒疆场,壮烈牺牲;有多少人毁家纾难,捐资破敌;有多少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母亲送儿上战场,妻子送郎打东洋”的动人场面,到处是汹涌澎湃的救亡图存浪潮,到处是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景象。这样,日本帝国主义面对的不再是少数人,而是拥有四亿五千万人民的整个中华民族,是四亿五千万人民用血肉筑起的新的长城!正如毛泽东所说,在这种情况下,它只能遭到失败的命运。 其次,国共两党顺应历史潮流,适时地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从而在全国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自1927年以后,国共两党进行了持续10年的内战。在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的关键时刻,如果两党不能捐弃前嫌,团结一致,就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鉴于此,中国共产党首先发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中国国民党也顺应历史潮流,放弃内战政策,从而实现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起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全国人民有了团结的核心。 第三,放手发动群众,实行人民战争,使敌人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根据敌强我弱、敌宜速决我宜持久的客观形势,广泛开展人民战争,充分采用游击战的战略战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把敌人的后方变成了战场,使敌人无时不受到惊扰,淹没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通过人民战争,敌后战场有力地消耗了敌人,壮大了自己,逐渐改变了敌强我弱的态势,并且积极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抗日战争中,中国民众的动员和参与是历次反侵略战争中最深入、最广泛的。 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还有很多,以上三条是比较主要的,其他的在此不一一列举,通过以上论证,可以看出中国广大人民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可以说他们是主力中的主力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使我们军队的力量更加强大。抗日战争胜利了,虽然我们付出很大代价,但它也有很重要的历史意义,下面则简单说一说。 抗日战争胜利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使中华民族空前觉醒,爱国主义得到极大弘扬;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抗日

抗战时期八大报刊八大事件

抗战时期八大报刊八大事件 《群众》周刊 1937年12月11日,《群众》周刊在汉口创刊。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公开出版的第一个机关刊物。它是一份全国性的党报,以巩固和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自己的使命。《群众》周刊的署名编辑兼发行人是潘梓年,实际负责人是许涤新,后为乔冠华。 设有“社论”、“短评”、“抗战言论”、“经济与民主”、“民众动员问题”、“文化与教育”、“国际”、“军事”、“宣言与来件”、“纪念日”、“通讯”、“访问记”、“读者问答”、“漫画”等栏目。抗战时期,该报及时分析抗日战争形势,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和主张,评介抗战和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发展趋势和和前途,反映人民的抗日要求,着重宣传毛泽东论持久战的思想,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坚定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建国后停刊,共出143期。 新华日报 《新华日报》是抗日战争时期乃至解放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公开出版发行的唯一党报。它筹备于南京,出版于武汉,后迁重庆。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最顽强的报纸,在战火迁移中从未中断过出版。 1937年,国共开始第二次合作,中共与国民党当局商定,在南京公开发行中共党报《新华日报》。1938年1月11日《新华日报》正式在武汉创刊。中共中央南方局书记周恩来兼任董事长,社长潘梓年,总经理熊瑾汀,总编辑华岗。该报4开一大张。时值日寇侵华,半壁河山沦陷,国难当头,《新华日报》创刊词的中心内容就是抗日,宣称“本报愿在争取民族生存独立的伟大的战斗中作一个鼓动前进的号角。”主要内容是及时报道抗日战争的形势,报道八路军、新四军英勇抗敌的战绩,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引导读者正确认识这场战争的性质。 晋察冀日报 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机关报,该报初名《抗敌报》,于1937年12月11日创刊于山西五台,1940年11月7日改为本名。它注重评论和典型报道,设有“社论”、“军区要闻”、“一周时事”、“国际风云”、“边区生活”等栏目,还有《海燕》、

抗日战争练习题

考点14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说明全解知识清单 ——明确考什么 一.“九·一八”事变:1931、9、18,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村南满铁路的路轨,接着进攻 沈阳;东北三省沦陷;中国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 二.西安事变 1.概况:1936、12、12,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 中国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2.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变的关键,它标志着10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三.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1937、7、7,日军炮轰卢沟桥和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 标志全国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 2.南京大屠杀:1937、12 日军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以上 3.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由八路军取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徐州会战组成部分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5.百团大战:彭德怀、朱德指挥八路军取得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 6.抗日战争胜利意义:1945、8、15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 的民族解放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 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 四.中共七大(1945年延安) 内容:(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了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 主主义的中国。(2)选举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新的中央委员会。 备考建议 本考点注意对西安事变的概况以及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抗日根据地军民的英勇抗战精神,揭露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高频考点标准解题 ——知道怎么考 15,(2005重庆)九.一八事变后,由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不到半年日本就占领了中国() A西南三省B西北五省 C华东五省D东北三省 考点:九.一八事变。本考点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思路;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识记能力。经分析可知只有D项符合提干。 答岸:D 评注:对于此类问题应注意抓住提干的关键词“九.一八事变”,再对选项进行分析排除

抗日战争的意义

抗日战争的意义 抗日战争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进步的正义的战争,是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受害最深,牺牲最烈,斗争持续时间最长,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它是中华民族在近代历史上进行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彻底胜利,改变了屈辱挨打的状况。终于摆脱了“恐洋症”,全中国人民找回了自信与自尊。从此感到自己作为世界上一个有能力自立的民族,能够打败侵略者,这对整个民族精神非常重要,也就是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能够有地位,不再受人欺压,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它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重要的历史贡献。在抗日战争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进一步升华,抗战中形成的团结一致、英勇不屈、奋发图强、百折不挠的精神已深深地溶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激励着中华民族继续前进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中国在外敌入侵时屡战屡败的历史,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从1840年开始,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入侵中国,由于清政府腐败软弱,最后都以割地赔款而告终。抗日战争的胜利,洗雪了百年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这个世界第二号法西斯强国。这是中华民族的胜利,是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胜利。 (二)抗日战争的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战前世界政治格局,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抗战以前,中国在世界上毫无地位可言。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了世界反法西斯阵营中四大国之一。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是由中国抗日

中国的抗日战争

中国的抗日战争 一、《课标》内容标准 “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七七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事实。 (2)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原因及过程;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抗战;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作用;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3)运用:结合当前时事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播放有关录象和历史图片,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抗日战争的特定背景中,去探究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战这两方面的问题;通过提供材料让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和论从史出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学习本课历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 (2)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以此培养和发扬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对国家、民族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贡献。 三、教学准备 搜集与抗战相关的图片、影视资料和相关文字材料等信息,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学情分析 由于初中生对抗日战争史的学习比较充分,学生对抗日战争的主要史实比较熟悉,但是主要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高中教学要在引导学生回顾抗日战争的基本史实的基础上,加强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和历史地位及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理性思考。 五、教学方法: 本课采用“回顾—讨论—探究—反思”的互动教学模式,以史实为基础,以问题为载体,以情境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以活动为实现方式,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过全体课堂参与者的阅读、思考、讨论,使每个学习者都经历一个主动的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完善情感、升华人格的自主学习过程。 六、重点、难点 重点:日军的滔天罪行、全民族的抗战、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难点:抗战胜利的原因和地位。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播放《义勇军进行曲》。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高亢激昂的歌曲是——(学生回答:《义勇军进行曲》。)我们每周升国旗仪式必唱的国歌,多么熟悉的旋律。《义勇军进行曲》创作于1935年,“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主要是因为什么?(日本侵略,民族危机严重)中华民族当时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抗日救亡)让我们共同走进那不堪回首的岁月,走进伟大的抗日战争。 本节课我们通过回顾历史、探究历史和感悟历史三个主题来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回顾历史——血腥野蛮地侵略 1、侵华事变:

抗日战争大事记 年表整理

抗日战争大事记 1931 局部战争九一八事变(侵略东北)国民党不抵抗政策中共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1932.03 伪满洲国建立东北三省沦陷一·二八事变淞沪守军,国民党第十九路军,蔡廷锴,蒋光鼐,迫使日军三易主帅(关内) 1933 日军向长城沿线蚕食,觊觎华北门户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1933.01 日军进犯山海关东北军,安德馨,殉国二十九军宋哲元,喜峰口失而复得 1933.05 收复多伦,冯玉祥,吉鸿昌(中共),将日伪军赶出察哈尔省(关内) 1935 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扩展为全国规模的群众运动中国共产党发表“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1935.12 陕北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 1935.12.09 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反对华北自治举行游行示威 1936 抗日义勇军→抗日联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关外) 1936.12.12 西安事变,张学良,杨虎城 1937.07.07 卢沟桥事变,日军发动全面侵华 1937.08 陕北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全面抗战路线 1937.08.13 八一三事变,进攻上海,威胁南京 1937.08.14 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09 《国共合作宣言》发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全民族抗战 工农红军改编→八路军(朱德,彭德怀)红军游击队→新四军(叶挺,项英) 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首府延安(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指挥中枢和总后方) 1937.11上海失守 1937.12南京沦陷 *淞沪会战,1937年8月13日至11月12日 *太原会战,1937年9月至11月 *徐州会战,1938年1月至5月 1938.05日军占领徐州,打通津浦路 1938.10 广州,武汉失守,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0.05 湖北枣宜会战,国民党张自忠殉国 1940下半年百团大战,彭德怀率八路军,华北 1941.12.08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12.09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宣战 1942.01 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中国战场成为重要战场 1944 春敌后抗日军民发起局部反攻 1945 春延安,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制定当时党的任务: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领导人民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 统一、富强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1945.05 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1945.07 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促令日本投降 1945.08.06&07 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08.08 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美、英在太平洋集结重兵,准备在日本登陆 毛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正反面战场举行战略反攻 1945.08.15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09.02日本签署投降书 1945.10.25台湾光复 抗战胜利!

中国抗战史概述

中国抗战史概述 抗日战争是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国人民进行的8年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的民族革命战争,也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场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有社会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全民族抗战。中国的抗日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下令“绝对不抵抗”,东北军一枪未发,即让出沈阳城。日军得寸进尺,4个多月内,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全部沦陷。日本强占东北后,中国人民就开始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但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前,未能形成全国性的民族战争。 1937年7月7日夜,日本侵略军在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以军事演习为名,突然向当地中国驻军第二十九军发动进攻,第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从此开始。8月13日,日军又进攻上海,同样遭到中国守军的顽强抵抗。至此,中国结束了对日本侵略者步步退让的不正常状况,开始了有组织的全面抗战。 中国共产党面对民族危亡的严重形势,率先捐弃前嫌,主张国共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共同挽救中华民族。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发表了《八一宣言》,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并就此同国民党进行了多次谈判。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通过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作为领导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根本方针。在中国共产党的倡议和督促下,1937年9月,国共两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抗日战争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广州、武汉失守,是战略防御阶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教案

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全民族坚持抗战的基本史实;识记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及会议的主要内容,抗日战争胜利的时间和历史意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师生共同讨论分析中共七大的历史意义。联系所学知识思考、讨论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分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抗日战争胜利原因的分析,懂得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道理,认识世界是一个整体,人类只有相互支援、团结一心,才能战胜共同的敌人,赢得进步。 【重点难点】 重点: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难点:中共七大的召开和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投降,中国人民经历了长达14年抗战。2015年9月3日,是中国第二个法定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首个决定放假的抗战胜利纪念日。为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3月国务院专门发布活动通知,活动的主题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并对纪念活动作出总体安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 二.新课讲授 <一>全民坚持抗战 1.请同学们根据教材叙述,回答问题: 抗战相持阶段到来之后,日本采取了哪些措施? 学生回答:日军对国民党政府进行政治诱降,辅之以军事打击;加紧进攻敌后抗日根据地;加强对占领区的军事统治和经济掠夺。 教师提问:日本侵略者政策的改变,对中国抗战有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在日本的诱降下,汪精卫工矿叛国投敌,在南京建立了伪国民政府。国民党顽固派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2.教师讲述:面对出现了新的情况,中国共产党进行了争锋相对的斗争,坚持抗战,反对妥协,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破坏行动。同时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掀起了大生产运动,打破了日伪军的封锁。 3.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教材,说说全民族抗战的表现有哪些? 国民党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共产党在反“扫荡”中,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血洒疆场 青年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妇女参加抗日宣传、救护和战地服务 工人不分昼夜,加班生产、支援前线 华侨积极捐款捐物,支援抗战,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战 文艺成立抗战协会,宣传抗战,振奋士气

抗日战争胜利历史地位

抗日战争胜利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我们应如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全面战争。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其重要独特的历史地位更是我们需要铭记它的原因。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百余年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全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胜利和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从中法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近代的中国充分体现了“落后就要挨打”,直到抗日战争的出现。它的胜利,不仅捍卫了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中华民族避免了遭受殖民奴役的厄运,还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复兴奠定了基础。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的主战场,牵制和消耗了日本总兵力,支援了同盟国在亚洲和太平洋战场作战,对世界各国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对于如此重要的抗日战争,属于我们的胜利,我们应如何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对于我们来说,能做到的,分为三个层面。 首先,我们要纪念。纪念不是走形式主义,不是空喊口号,甚至不是只在特殊的日子进行纪念活动,它应该在我们的心里,是我们的精神支柱,与我们同在。都说中国缺少一种信仰,中国人不崇尚宗教的同时,某种程度上,缺少一种敬畏与信仰。此时,就需要继承我们先辈的抗战精神,缅怀我们那些为抗战而牺牲的先烈。所谓纪念,我们不崇尚形式主义,但是形式的纪念,却像时时刻刻回响在我们耳旁的钟声,震耳欲聋,发人深省。为什么我们要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为什么又会设立918纪念日?我们希望,我们,我们的后辈,以后的中国人都不能忘记这段历史,所以,这种纪念日的行为要持续。 其次,我们要弘扬正能量。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在这个时代,太多的负能量,厚黑学充斥在社会环境之中,考验着人性。此时,更要弘扬正能量,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给国人一点信心与向往。筑牢信仰的基石、振奋精神的力量,提升人的精神世界。人往往在精神上的得到的满足会更让我们铭记。 最后,我们要从抗日战争中得到经验和教训。落后就要挨打,这促使我们要走和平强国之路,抗日战争的胜利带来的绝不仅仅是民族的解放。以史为鉴,我们要着眼当下,珍惜和平环境,发扬抗战精神。战争和报复不会为我们赢得尊重,发愤图强,这才是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最好方式。 (昨天的历史不是今天的人们书写的,但今天的人们不能脱离昨天的历史来把握今天、开创明天。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为世界永沐和平发展的阳光而努力奋斗。)让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近代史论文——抗日战争

广石化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科目考查卷 专业班级:任课教师: 姓名:学号:成绩: 谈中华民主之抗日战争 前言:在日益严峻的国际大环境底下,我们更应该了解历史,尊重历史,还原历史。让后 日铭记着我们先辈的共荣历史,从而警醒后人。 一、日本侵略中国的种种恶性 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并逐渐发展成为 军国主义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军国主义势力进一步控制本国政权, 对内镇压人民,对外侵略扩张。然而,日本就开始了侵略中国的步伐:发动九一 八事变、制造华北事变、卢沟桥事变,各种各种都是日本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 故意制造的虚假事件。日本的残暴的殖民统治对我们中华民族造成了深重的灾 难。它不仅将宝岛台湾进行了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还在东北扶持了“满洲国”,企图将东北从祖国怀抱分割出去,最后还诱降汉奸汪精卫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 政府”。然而,最令人发指的就是日本对中的大规模侵略对中华人民造成了无法 弥补的伤害。无论是“南京大屠杀”、还是“慰安妇”,这些词语真是无声地控 诉着日本侵略者得无耻的面孔。 除此之外,日本侵略中国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掠夺中国的资源和财富。日本侵略者在东北成立了“南满铁路株式会社”、“满洲重工业股份公司”两大垄断企业,独占全部重工业和铁路交通,控制了东北的经济命脉,肆意掠夺矿产资源。在关内就由日本“华北开发股份公司”和“华中振兴股份公司”分别主管对华北和华 中的经济掠夺。日本侵略者还大肆掠夺占领区的土地及农产品。他们还推行“粮食出荷”政策,对农产品实行严格的统制和垄断,强迫农民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

廉价出卖给伪政府,除保证侵华日军的需求外,大部分粮食被运往日本国内,为了它那对外扩张的野心作准备。 二、中华民主抗战的转变 众所周知,在反侵略战争的开始,作为当时的国民政府——国民党,采取的是不抵抗政策。这大大地降低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救国热情。这时,中国共产党率 先举起了武装抗日的旗帜。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即发表宣言;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的目的是使中国完全变成它的殖民地。又发布一系列文告,号召全国工农武装起来,进行民族的自卫战争。中国共产党不仅积极参加和推动各地的抗日救亡运动,而且直接领导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武装斗争。中共中央以及东北党组织先后选派罗登贤、杨靖宇、赵尚志、周保中、赵一曼等到东北,加强中共 满洲省委及各级地方党组织的领导力量。东北抗联同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 争,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进一步激化。在中国共 产党关于救亡图存、全民抗战的号召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1935年12月9日,北平学生举行声势浩大的抗日示威游行,喊出“反对华北自治运动”、“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口号,遭到国民党军警镇压。12月16日,北平学生和市民1万多人在天桥召开市民大会。会后,举行了更大规 模的示威游行。这就是一二九运动。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为了实现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伟大目标,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在进行“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依然实行了“兵谏”,扣留了蒋介石。紧接着西安事变 的和平解决,成为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中国内部矛盾有了初步的缓解,开始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抗日战争是 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是一场正义战争。全国各界民众以不同形式参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投入了全民族抗战。 中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积极投入抗日洪流。民族工商业者踊跃为前线捐赠钱物,一些人还不避艰险,把工厂迁往大后方。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国家社会党、中国青年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派等,一致拥护国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