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_民俗学视角下的社会控制

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_民俗学视角下的社会控制
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_民俗学视角下的社会控制

=作者简介>王存奎(1969) ),男,山东潍坊人,历史学博士,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侦查系副教授。

1 学术界对/民间信仰0及其内涵的界定一直没有定论。/民间信仰0是中国内地和台湾学术界一些学者的提法,

在西方和我国香港学术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民间宗教0,后者是一个相对宽泛的研究领域,就西方目前的相关研究而言,它涵盖了内地学术界的/民间信仰0与/民间宗教0两个方面。所以,内地也有一些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等领域的专家也不以/民间信仰0相称而采用西方学术界的标准直接称之为/民间宗教0,尽管如此,其研究对象大多依然是中文语境下的民间信仰。本文主要论及民间信仰与社会控制的关系,并不刻意区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的不同,而是将民间信仰纳入/原生性宗教0或者/准宗教0的视阈进行考察。

2009年第6期N o 162009 Journal of Ch i nese P eop l e p s Pub lic Secur ity U n i versity (Soc ial Sc i ences Edition) 总第142期Su m 142

民间信仰与社会和谐:

民俗学视角下的社会控制

王 存 奎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

=摘 要> 社会控制是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作为社会控制的

重要辅助手段,民间信仰对受众群体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对民间信仰的文化属性和社会功能的研究,既是了解相关地区社会传统与文化的重要途径,又可以借此全面深入地认识和把握民间信仰群体的社会结构内涵及其组织形式,从而有利于调节社会生活,达成社会控制,实现社会和谐。 =关键词> 民间信仰;社会控制;和谐;崇拜

=中图分类号>D63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140(2009)06-0017-05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1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社会基础。但在建国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前较长时期里,出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无论是宗教活动还是民间信仰,大都被视为封建迷信而在破/四旧0中被/扫地出门0。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各种民间信仰活动再度活跃,成为社会上部分民众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对民俗学及民间信仰的研究也再次受到学术界重视,特别是民间信仰的性质、内涵及其社会功能等方面的问题更是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相关研究成果也不断涌现。在全面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对民间信仰的发展走向及其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既是学术界深化民间信仰研究的内在要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现实需求,有着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拟通过探讨民间信仰与社会控制的关系及其在社会控制中的功能,从民俗学研究的视角阐述其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

一、对民间信仰基本属性的认识

民间信仰又称民俗信仰,它产生于民间也活跃于民间,具有较强的/草根性0,自古以来就被视为/淫祀0而不为官方所认可,经常处于被打压甚至禁止的状态。时至今日,尽管民间信仰存在的社会环境已经较前大为改善,但依然缺乏明确的社会定位,不但缺少相关法律的保护,而且没有得到来自社会特别是官方的认可。当前社会对民间信仰的认识问题上尚存在一定的误区,在对待民间信仰的管理上存在着一些错误的倾向。由于对民间信仰相关知识缺乏必要的了解,一些基层管理者特别是

#

17#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宗教管理人员,动辄将民间信仰/妖魔化0,简单地将其等同于/封建迷信0、/邪教0等而予以打压和清理;还有一些管理者将民间信仰/功利化0,出于/文化搭台,经济唱戏0等现实需要,将其作为重要的/地域文化0进行华而不实的宣传,其目的不是为了将地域文化发扬光大,更主要地是为了通过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而谋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利益。

显然,对待民间信仰的上述认知态度都带有太多的简单臆断和功利性色彩,难免有失偏颇,不利于人们对民间信仰进行全面深入的认识并对其作用做出客观评判。事实上,在对民间信仰的界定及其性质等问题上学术界也是见仁见智,难有定论。许多学者从宗教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以及民俗学等不同学科专业角度对民间信仰的性质及特征等进行过不同的阐释和论述,譬如有学者认为民间信仰本质上就是宗教)))尽管其与制度化宗教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差异;还有部分学者以西方宗教学理论为立论的基础,反对把民间信仰划为宗教范畴;另外还有人从有利于研究开展的角度主张对民间信仰的性质认定进行模糊化处理。就本文的选题而言,笔者在上述问题上倾向于/准宗教0论,即民间信仰是介于一般宗教和一般信仰形态之间, /信仰并崇拜某种或某些超自然力量(以万物有灵为基础,以鬼神信仰为主体),以祈福禳灾等现实利益为基本诉求,自发在民间流传的、非制度化、非组织化的准宗教0[1]。

上述无论哪一种观点,基本上都认同民间信仰是指那些根植于民众生活中的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及相关行为的表现形式,是属于非官方的、非组织的,具有自发性的一种情感寄托、崇拜以及伴随精神信仰而发生的行为和活动。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而言,民间信仰是一种有形的和非物质的文化表现形式和载体,它以/神圣0的名义保存和承载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的基因,以宗教的形式创造和保存了许多文化并形成了自身的体系和特点,其本身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像欧美地区的主体文化与基督教密不可分一样0[2]。中国传统的民俗,无论何时何地都难以脱离民间信仰而独立存活。作为一种/活态文化0,民间信仰对于传统文化的形成、传承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影响力辐射到社会生活的多个层面,这也是其能在社会控制中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

从民俗学的视角来看,同宗教的外在形态是社会实体一样,我国的民间信仰同样也形成和建立了许多的社会实体,拥有大量的民间信仰庙宇和大量的信众,其实体数目和信众规模在某些地方甚至超出五大制度化宗教,对当地的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产生着较大的影响。与某些制度化的宗教如道教、佛教,甚至基督教、伊斯兰教等相比,民间信仰的历史要比任何一种制度性宗教都更为长久,两者之间相互依存,互相影响,互为补充,只是某些民间信仰在某些方面与制度化宗教相比较存在着水平程度的差别。

就其特征而论,民间信仰在其漫长而复杂的产生和演变过程中,受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生活环境以及人的认知能力、生存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地会带有一定的时代印记,但总体上表现出如下几方面的特征:先天的原始性;鲜明的入世色彩;突出的功利性;自发性与松散性;一定的迷信色彩等等。只有对民间信仰的性质、特征等有着相对全面深入的了解和把握,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民间信仰在社会控制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功能定位。

二、民间信仰是社会控制机制

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控制是社会组织利用社会规范对其成员的行为实施约束的过程。这一理论最早由美国社会学家E#A#罗斯1901年在其5社会控制6一书中提出,并在日后的社会学界不断得以完善和发展。社会控制理论认为:社会控制是社会秩序的保障,社会的稳定不仅要依赖于社会组织机制,还必须依赖于社会控制机制。社会组织机制虽然能够通过把社会生活结构化和把人们的行为标准化来达到社会的秩序化,但是如果缺乏社会控制机制,不仅社会组织机制不能够发挥作用,而且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秩序也会遭到破坏。

社会控制从含义上来讲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社会控制不仅涵盖社会管理即社会自觉控制的全部内容,而且包括社会的自发控制。无论从何种角度对其进行分类,无论是在哪一类社会控制中,基本都贯穿了法律、行政、舆论、信仰、宗教、社会暗示(教育、习俗)、艺术等手段。就现代社会管理运行的实际情形而言,法律、行政等刚性手段在社会控制中无疑起着主流作用,但是宗教

# 18 #

信仰(特别是在西方)、公众舆论等潜在的因素在

实施社会控制、促进社会和谐中发挥的作用也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就此而论,作为/准宗教0的民间信仰是社会控制机制中自发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相关联,人类对社会的控制与调节有着不同的渠道和方式,而且每种渠道方式都具有其他渠道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和效力,都是社会控制与调节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就中国社会而言,在全能政治时代,政治信仰取代了宗教信仰,造成了宗教信仰的缺位,使得本来主要应由宗教信仰承担的社会教化约束功能无形中落到了全能政治下的全能政府头上,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行政命令主导的全能政府开始逐步向市场体制下集管理与服务职能为一体的角色转型,此前行政命令主导下的部分管理职能也随之让位于社会和民间的自行调节。就此而言,民间信仰的复兴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填充了因正统宗教缺失所造成的信仰真空。

民间信仰对社会的调节与控制功能,主要是指民间信仰能够通过其自身所具有的并不成文的程式化规矩属性,对其信众群体的行为和意识起到一定程度的约束作用,并通过对社会各种关系和行为、意识等进行规范,进而实现其对特定信仰流行区域内民众群体和社会生活的管理效应。作为一种松散性的文化现象,民间信仰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社会调节与控制的作用和效力不同,但作为社会生活中能够有效实施社会控制的文化载体之一,它贯穿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作用,这是由民间信仰自身所具有的世俗性特征决定的。

与法律相比,民间信仰对社会、对民众的影响力显然不可能像前者那样具有明显的强力性和历史阶段性特征)))毕竟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它无法脱离特定的社会形态和历史时期而存在;而民间信仰则由于其自身具有松散性和自发性等特征,可以突破时代、社会和阶级的限制而在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内存在并对社会产生长期的影响。比如城隍信仰、关帝信仰和妈祖信仰等,作为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民间信仰,它历经百代兴衰更替而延宕至今,其文化内核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足见其顽强的生命力和社会适应性,从而也显示了民间信仰这一文化现象的巨大历史惯性。

三、民间信仰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

从社会控制的角度而言,一个健全的社会,单靠行政力量和法律法规是难以实现广泛深入的影响和控制的。世俗法律所能约束的更多是人们的外在行为,再健全的法律条规也不可能触及生活的各个角落,特别是人们的思想层面;而信仰(包括宗教信仰和民俗信仰)则可以影响人们的心灵和思想,作为/一种与法令法规并行的调节和控制社会的文化事象,其对社会和人生所具有的约束力是法令法规不能替代的0[3]。

民间信仰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社会规范的重要载体,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世代沿袭与传承的习惯性行为模式。它通过任其自然扩散或是人为倡导而历代相沿,群居相习,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较强的稳定性。民间信仰一般通过与当地的民俗结合在一起,利用习惯、风俗、时尚、礼仪等等来影响人们的行为,对社会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部分地弥补法律条规在社会控制中的功能缺陷。民间信仰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于其宗教教化功能。虽然民间信仰并不具备一些学者所规定的/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宗教体制0四个要素,民间信仰作为一种介于宗教和信仰形态之间的/准宗教0,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当的宗教色彩和功能属性。作为社会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神灵信仰,同时还包含着众多文化内涵,对社会发展既有消极作用,又有积极作用。尽管在反映的方式上带有一定的幻想性,但反映的内容上却带有现实性和理想性,其中既有人们对现实苦难的抗争,也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它抚慰人们的心灵,给予人们以生存的勇气,是对人们现实生活存在欠缺的精神补偿。其所倡导的/公正、仁爱、孝道、财富、健康、长命、消灾、避祸0等精神诉求,有利于在信众中形成比较和谐与稳定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维护社会的既有格局和秩序,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就依然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而言,长期的宗教信仰缺失造成了人们信仰的真空。全能政治时代的政治信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市场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而日渐消解和式微,所谓的/道德危机0、/信仰危机0正是这一过程的直接表现。作

#

19

#

为一种较低层次的宗教形态,民间信仰的发展和繁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这一信仰真空。许多民间信仰的信条中既有对未来的美好虚幻的憧憬,也不乏自律和操守的成分,这些对于缓解信众群体的心灵痛苦、规范其行为举止都能起到世俗律法所起不到的作用,有利于社会稳定和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有效实施社会控制,进而有利于社会和谐。

其次,民间信仰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表现在它对人们的日常活动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民俗信仰对人们行为和影响的控制是类似于道德教化的/软控制0,它没有法律、行政等/硬控制0那样具有强制性,也不像法律和行政控制那样/刚性0,不可变通,而是具有一定的/弹性0,广泛感染与影响着人们的所作所为。无论何人,无论身处何时何地,其行为方式无不受到所处的特定环境中的习俗及其承载的民间信仰的影响,从而不自觉地遵从它。例如,祖先崇拜是最常见、最普遍的民间信仰。在祭祖活动中,人们除了希望祖先有灵,保佑家人平安、幸福等之外,更多的是缅怀祖先的养育之恩,以此来增强家庭和睦,生活和谐,强化家庭成员尊老爱幼的家庭美德。同时,民间信仰中的许多地方神,大都是由传说中那些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匡扶正义、助人为乐的楷模人物转化而来,对他们的崇拜及祭祀的过程,也是一种对崇信群体教化的过程,有利于培养人们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言行。通过将现实生活中/立德、立言、立功0的文化英雄(如关羽、妈祖等)神化为超自然、超人间的神明加以崇拜,并使其代表的精神和人格超越时空界限而得以长期传承,这无疑会对普通信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教化作用。

再次,民间信仰及其特定载体的风俗在社会控制中的作用还表现在具有较强的社会整合功能,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本因素。这种功能的微观表现是能够强化一定地域内人们之间的亲近感和凝聚力:相同的习俗和信仰会无形地把特定地域的人们联系在一起;共同的神灵崇拜和祭祀活动,可以有效地把分散的乡族力量整合起来,进而形成相对固定的祭祀共同体,有利于增进共同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团结,密切共同体内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化解各种矛盾,有效维护社区正常的社会秩序。在宏观上这种功能则表现为能够有利于保持社会系统的稳定与协调,是社会系统消除震荡与干扰而趋向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民间信仰的这种社会整合功能,有效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加强对民间信仰活动的规范和管理

在当前形势下,对于民间信仰的兴起和发展,要有一个相对全面的认识,应明确其在民众生活和社会系统中的准确定位,既不能过分夸大其在现代生活及社会控制中的作用,也不能对其社会功能简单地持忽视甚至拒斥的态度,而应当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管理,积极引导,使其更好地为实现社会控制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首先,加强对民间信仰的社会调查,深入研究新时期民间信仰的社会功能,发挥其在促进社会和谐中的积极作用。充分认识民间信仰问题的长期性、群众性和复杂性,认识民间信仰对于社会发展既具有适应性又具有稳定性,在社会功能方面具有维护与破坏、积极与消极的两重性。从自然根源、认识根源、社会根源着眼,结合民间信仰与社会控制、民间信仰与对外开放、民间信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开展有针对性和广泛性的社会调查,从文化人类学、宗教学、社会学、民俗学等多个角度对民间信仰作为传统文化及其社会功能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把握民间信仰的现实形态及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其次,正确处理民间信仰和传统文化的关系。在尊重和保护健康的民间信仰的同时,要引导其主动适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宪法和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活动,规避其自身的消极因素,发挥其积极作用,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与民众,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通过挖掘和继承其中符合传统文化发展要求的积极内容来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对其中残留的封建糟粕和迷信色彩则加以摈弃和纠正,以此促进民间信仰的自身发展和内在升华。在推进民间信仰发展进步的基础上,积极引导民间信仰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还要充分认识民间信仰中迷信思想危害性的一面,防止其对人们思想的毒害和对社会和谐的破坏。辩证来看,对民间信仰中迷信思想的批判本身就是对民间信仰的另一种保护,不能因其对传统文化价值的研究,对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放弃对其自身存在的迷信落后因素的批判。

第三,根据民间信仰活动的自身特点和规律,加强对民间信仰活动的规范和管理。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民间信仰

# 20 #

在一些地区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其活动之活跃,分布之广泛,香火之鼎盛,影响之深入日益受到重视和关注。尽管其在丰富地方民间文化,促进经济发展与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能够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社会管理中存在的不足,民间信仰不可避免地会对现实生活产生一定的消极负面影响。如民间信仰神庙繁多,信徒层次参差不齐,鱼目混珠,极易与迷信活动纠结不清。许多打着民间信仰旗号举办的大型活动,动辄跨村镇、跨地区,不但容易引发治安问题,还有可能被利用从事迷信活动,搞伪科学真巫术,一旦管理约束不慎,则有发展为秘密社会和社会异端的可能。同时,许多地方借重建、滥建庙宇之名,在规模排场等方面相互攀比,对社会的财力物力造成极大浪费,妨害了地方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因此,必须依法加强对民间信仰的规范和管理。应对民间信仰的相关团体和组织进行登记,由民政、文化、宣传、旅游、公安等部门依法实施管理和监督;同时,根据地缘文化、信仰内涵、教规教义等进行鉴别分类,统一管理。对于影响较大的民间信仰,如祭孔、祭祖、祭城隍、祭妈祖等大型民间信仰活动,有关职能部门应该积极作为,与其被动管理不如主动介入,协助其定期举行大型活动,引导发挥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林国平1关于中国民间信仰研究的几个问题[J]1民

俗研究,2007(1)1

[2]张剑1关于我国民间信仰问题的理论政策思考[J]1

中国宗教,2007(7)1

[3]叶涛,吴存浩1民俗学导论[M]1济南:山东教育

出版社,2002:1801

[4]王铭铭1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M]1上海:三

联出版社,19971

[5]=美>E#A#罗斯1社会控制[M]1北京:华夏出

版社,19891

[6]荆学民1社会转型与信仰重建[M]1太原:山西教

育出版社,19991

[7]张敦福:现代社会学教程[M]1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20041

[8]顾希佳1社会民俗学[M]1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

版社,20031

[9]钟敬文1民俗学概论[M]1上海:上海文艺出版

社,19981

[10]乌丙安1中国民间信仰[M]1上海:上海人民出版

社,19961

(责任编辑徐艳宏)

#

21

#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将民间信仰单独作为一个概念,考虑到它对应于一个官方宗教而存在,而且也因为它有别于制度化的宗教,这一文化体系包括信仰、仪式和象征3 个不可分开的体系。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民间信仰”指的是流行在中国民众间的神、祖先、鬼的信仰;庙祭、年度祭祀和生命周期仪式;血缘性的家族和地域性庙宇的仪式组织;世界观和宇宙观的象征体系。 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这一系列的文化现象具有双重特性:一方面,它们颇类似于原始巫术和万物有灵论的遗存并且与“世俗生活”分不开;另一方面,它们又与宗教现象有相当多的类似之处。因而,虽然汉学家、人类学者在具体的调查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民间文化模式,但是他们不可避免地对民间中国是否存在“一个宗教”这一问题存在很大的争议。 在传统中国,无论是政府、士大夫还是宗教实践者,都未曾采用过“民间宗教”这个名称来描述一般民众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体系。封建政府对民间的宗教式活动采用的是自相矛盾的态度:一方面,为了避免民间非官方意识形态的发展,对民间的祭祀活动实行排斥的政策;另一方面,为了创造自己的象征并使之为民间接受,有时选择性地对民间象征加以提倡。这种“分而治之”的政策,当然导致官方对民间信仰的系统化意义的否定。接受儒家哲学和宋明理学的士大夫,只支持“孝道”和一定范围的祭祖,对民间的神、鬼、灵、物崇拜等等多取否定的态度,更不用说他们会承认民间信仰为“宗教”了。相比政府和士大夫,与民间社会有密切联系的民间佛教徒和道士,因依赖民间的祭祀和巫术活动为生,所以对民间的“神圣行为”较为支持。但是,他们不承认其宗教体系的所在,而是把后者当成比他们自己的宗教体系低等的仪式看待。作为民间信仰的主要实践者的一般民众,因为缺乏自我界定的力量并且视自己的宗教活动为世俗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也不把它们看成“宗教”。 把中国民间的信仰行为看成宗教体系的主张有两个来源: 其一,是汉学家德格如特的古典文本与仪式的关系的分析; 其二,是后来在社会人类学界发展起来的功能主义学说。

(完整版)【考研】民俗学概论(笔记)—钟敬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这种社会生活文化既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也是民众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

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 (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 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

民俗学专业民间信仰书目

滨岛敦俊 1991 《明初城隍考》,《社会科学家》,1991年第6期。(许檀译)1995 《朱元璋政权城煌改制考》,《史学集刊》,1995年第4期。 2008 《明清江南农村社会与民间信仰》,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朱海滨译) 蔡相辉 1989 《台湾的王爷与妈祖》,台北:台原出版社。 常人春 1993 《红白喜事—旧京婚丧礼俗》,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2 《老北京的民俗行业》,北京:学苑出版社。 陈进国 2002 《民间通书的流行与风水术的民俗化——以闽台洪潮和通书为例》,《台湾宗教研究通讯》,第四期 2005 《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考察》,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陈戍国 2002 《中国礼制史》,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邓文宽 2002 《敦煌吐鲁番天文历法研究》,;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渡边欣雄 1998 《汉族的民俗宗教》,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周星译) 1999 《东方社会之风水思想》,台北:地景出版社。(杨昭译) 杜赞奇(Durara) 2006 《刻划标志:中国战神关帝的神话》,韦思谛编,《中国大众宗教》,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陈仲丹译) 范可 2007 《魂归何处?》,《读书》,2007年第7期。 冈田谦著陈乃蘖译 1960 《台湾北部村落之祭祀范围》,《台北文物》,9卷4期。 高明 1993 《秦简日书“建除”与彝文日书“建除”比较研究》,《江汉考古》,1993年第2期。 葛兰言著(Grant)赵丙祥、张宏明译 2005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顾颉刚 2004 《两个出殡的导子帐》,叶春生主编:《典藏民俗学丛书》,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韩国河

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中国民间美术 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论(4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探究,使学生了解民间美术的概念与分类,把握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从民间美术的历史演进中寻绎传统文化的表象遗踪。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民间美术的基本特征; 难点:民间美术的历史文化寻绎。 ●教学环境及教具准备: 多媒体教室及辅助教学的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组织学生发言:每个人谈自己对民间美术的直观认识,从学生的直观认识中引出本章第一节课题内容〗 第一节民间美术的概念与分类 一、民间美术的概念 1、在中国历史上,广大劳动人民创造了自己阶层的文化,即民间文化 或民俗文化。用来表现这种的造型艺术,被称为“民间美术”或“民间工艺”、“民俗艺术”。 民间美术因其特定的性质、形态、功能所形成的品种、类别及所用材质等都远远超出了宫廷美术和人文美术的范围,使其内涵也区别于一般意义的美术。即,民间美术是劳动人民创造的生活文化,它与人民的生活、生产、风俗习惯密切联系,其多数直接用来美化自身、美化物品和美化生活环境。为劳动者所掌握和运用。 民间美术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民淳风之美的结晶,蕴含着各民族亿的心理素质和精神宿愿,反映着他们质朴的审美观

念。 民间美术既是艺术之源,又是艺术之流;它的过去是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它的现在是丰富多彩的群众生活的艺术体现,是民族艺术活着的传统。 二、民间艺术的分类 日常生活 1、从文义上大体分为三类节日喜庆活动 叙事抒情 日常生活中的民间美术品侧重于个体与家庭生存与生活的满足;节日喜庆活动中的民间美术品侧重于社会群体生活的精神满足;叙事抒情的民间美术侧重于个人观念的表达和寄托,带有更深的艺术感染和更多的意趣。 民俗信仰 建筑陈设 衣饰穿戴 2、从民间美术自身特性上大体归纳为八个方面:生活器用 生产劳动 环境装饰 戏曲表演 游艺竞技 民俗信仰中的民间美术,是历史上民众层用来表现对神、鬼、祖先信仰与崇拜的艺术。包括在祭祀活动中的神像、供品、礼仪用具等供奉品。 建筑陈设中的民间美术,主要是民居和村落建筑的样式,也包括周围桥梁、牌楼、戏台、祠堂以及这些建筑的各种砖、石、木雕与彩绘装饰和居室内的家具陈设。 衣着穿戴中的民间美术,是各族民众用来装饰自身的艺术,包括染织布料、服装、鞋帽和头饰、胸饰、腕饰、足饰等装饰品。 生活器用中的民间艺术,各地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和使用的各种材质的生活日用品。 生产劳动的民间美术,在生产劳动中富有造型和审美意义的各种生产

《民俗学概论》课后题总结

民俗理论: 1民俗的基本特征 2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 3民俗的社会功能 4举例说明什么是民俗的类型性或模式性 5民俗的集体性 6简述民俗的传播方式 7简述历史上对民俗概念狭义理解的四种学说。 8简述民俗学的学科体系。 9简述民俗的生活性与历史性的关系 10简述学习民俗学的多种实用价值。 11民俗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什么? 12解释民俗的“民”是什么,并对一些有代表性的观点进行评述。 13谈谈民俗的稳定性和变异性之间的关系 14物质民俗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法。 15民俗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16拟议中的中国民俗学学科体系应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17结合你所居住的区域或你所属的民族所存在的节日习俗谈谈民俗的社会功能18何为民俗?人们对民俗的一般理解有哪些?你心中的民俗概念是什么? 19中国古代民俗有哪些显著特点? 20当代中国民俗学学科有何特点?你怎样看待民俗学的学科前景? 21谈谈民俗志在民俗学中的作用? 22简述民俗的独立学科性质 物质生产: 1举例说明交通运输行业习俗的差异与行业特点之间的关系 2什么叫农业民俗,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简述物质生产民俗的特征。 4简述工匠民俗的三个特点 5坐商的主要特点 物质生活: 1饮食习俗的主要类型与内容 2服饰民俗中的求吉心理 3简述风水观念的基本内容及其文化与心理涵义。 4简述中国民居建筑的民俗特点。 5简述服饰发展的四个阶段 6简述服饰构成的要素。 7商的交易的主要民俗形态 8民族服饰所体现的社会观念有哪几个方面? 9服饰构成要素的变化与服饰承载观念变化的关系 10试举例说明民居建筑试如何反映民族传统观念的。

社会组织: 1什么是宗族?宗族组织民俗的特征? 2为什么说庙会可谓是社区文化的大展示 3家族祭祀的功能 4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宗族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吗?为什么?5简述宗族组织的民俗要素? 6我国家产继承的基本类型 岁时节日: 1节日习俗与灵魂崇拜的关系 2岁时民俗是怎样形成的?它有什么特点? 3节日风俗的发展与演变主要受哪些因素所影响 4简述传统节日民俗的特点5民间组织对传统节日的作用。人生礼仪: 1何谓人生礼仪,通过仪礼如何对其进行分析解释 2成年礼中考验所具有的意义 3 简述“土葬”与“墓葬”的异同。 4简述我国古代丧服等级制度。 5简述中国古代“六礼”。 6人类婚姻经历的主要阶段 7什么是成年仪礼?它有哪些类型? 8中国古代成人礼的主要内容及其衰微的原因 9简述“通过仪礼”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学术价值。 民俗信仰: 1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 2信仰民俗的主要表现形式 3巫术的本质特征和类型 4说说巫的种类及其职能。 5简述民间常见的几种巫术形式 6简析民俗信仰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口头文学: 1民间口头文学的性质及分类 2民歌的类别 3 幻想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古老观念主要有哪些? 4什么是神话?神话有哪几类内容?试举例说明。 5传说的种类 6民间故事讲述家在故事的传承和发展上的作用。 7神话对起源的解释与民间传说相比有什么不同? 8简述民间诗歌的功能。

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中国民族报/2007年/3月/20日/第006版 宗教周刊?理论 民间信仰面临的挑战与选择 金泽 民族民间信仰 在我国,民间信仰不仅仅是一种历史现象,还是一种“活态”文化。民间信仰重新“浮出水面”,在理论和政策层面为人们提出了许多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有人说现在是民间信仰“大复兴”,有人则称之为“死灰复燃”。无论怎样评价,中国民间信仰大量存在(表现在地区、人数、程度等方面)乃是客观事实。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存在与发展,已不同于过去的时代。它的外部环境(与政治、经济、文化、城市化进程、人口素质的互动)已不同于以往。其内部的结构与整体的功能也不同于以往,而且还会随着社会转型继续发生变化。 民间信仰的性质及其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地位 民间信仰是根植于老百姓当中的宗教信仰及其宗教的行为表现。民间信仰是一种民众的信仰,与国家宗教相比较,它没有那种政教合一的强迫力量和财政支持;与民族宗教相比较,它没有血缘的全民性。虽然有家族祭祖,但不是一回事。即使在一个地域形成某种全民性,但若考虑到社会分层,只能说它具有很强的民众性。 组织结构上的松散性可将民间信仰与民间宗教区别开来。民间宗教是扎根于民间的另一种宗教形态,它与民间信仰相比较,有着比较“坚硬”的组织外壳。如果说民间宗教属于制度化的宗教,那么民间信仰,则属于非制度化的宗教。在传统社会中,有官方宗教(如国教或民族宗教),也有非官方的仅属于正统的宗教,而所谓民间教团,一般是指非官方、亦非正统宗教,而是占据主流地位且活动民间的宗教团体。实际上,现今世界上的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最初都是由民间教团发展起来的,在后来的发展中演变成正统宗教甚至国教,并最终走向世界。但是并非所有的民间宗教都能够进入主流宗教的行列,像明清之际的罗教、斋教、黄大教、弘阳教、八卦教等,虽然,在民间曾有过相当的发展,有的教团还延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但始终没有像道教和佛教那样成为正统宗教,也没有像基督教在某些国家那样成为国教。民间宗教虽然与民间信仰关系密切,但民间信仰始终位于社会的底层;民间宗教的社会地位可能会因为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而有上升的变迁,但有些占主导地位的宗教也可能因为种种因缘际合而下降为民间教团或化解为民间信仰。 从共时性的结构角度说,民间信仰在社会文化系统中不是主导文化,甚至也不是主流宗教。按照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家雷德斐尔德将文化区分为“大传统”和“小传统”的说法,民间信仰属于“小传统”。在已知比较复杂的文明社会中,至少都存在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不同层次的文化传统。雷德菲尔德所说的“大传统”,指的是都市文明,而“小传统”则是指地方性的乡土文化。这种将传统区分为“大”和“小”意义,不是数量上的(如民间信仰的信众不一定少),也不仅仅是空间的。就中国传统社会很早就在城镇中兴起市民阶层而言,“大传统”与“小传统”的区分,更多地具有社会分层的意义:大传统位于社会的上层,是社会精英及其所掌握的以文字为载体的文化传统,为思想家、宗教家深入思考并加以阐示;“小传统则位于社会的下层,基本信众为一般民众。他们的生活除了受大传统的影响之外,还有所谓民间文化传统,即小传统。 如果从历时性的角度来给民间信仰定位,它虽不及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等那么显赫,但若上溯其源,却往往追及太古。它的历史要比任何一种创生性宗教都更为长久。无论国家宗教还是世界宗教,本质上都是原生性宗教的“改革者”;而民间信仰,却是原生性宗教的“继承者”。在“万物有灵观”的作用下,原生性宗教中的自然崇拜比较发达,天地日月山川河流,风

淮阳布老虎艺术形式与内涵美的架构民俗信仰——兼论民俗信仰对民间美术艺术形态与审美的影响

2012年第3期山东社会科学No.3总第199期SHANDONG SOCIAL SCIENCES General No.199 淮阳布老虎艺术形式与内涵美的架构:民俗信仰———兼论民俗信仰对民间美术艺术形态与审美的影响 刘晓琰张礼敏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天津300072) [摘要]淮阳的布老虎,从艺术形态上看似乎是颓废的,也似乎是一种保守,因为它过于简单,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真正深入地做一次田野考察,才发现它简单的艺术形态背后蕴 涵着极为丰厚的民俗信息。淮阳布老虎艺术形式因信仰而产生,伴随民俗活动而延续,历经 世代传袭,外在的艺术形式最终与内涵完美地统一在一起。从审美角度看,背后观念性的东 西决定了艺术存在的形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审美心理。因此,我们不可低估民间 信仰对艺术形态与审美心理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淮阳布老虎;艺术形态;民俗信仰 [中图分类号]C9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45[2012]03-0070-05 在浩如烟海的民间艺术中有一枝格外引人注目的奇葩,中国“虎”文化的代表———布老虎艺术。“龙显与天,虎隐于地。”龙与虎文化来自原始图腾崇拜,至秦、汉建立统一帝国后,龙成为帝王的专属,虎则落入民间成为庇佑千家万户的神明。中国人对生命及生命的延续历来是非常重视的,祈求无病无灾、长命百岁是民间恒定的主题。孩子一出生,就把养育生命的重担交给了女性,母亲为孩子做虎头鞋、虎头帽、虎肚兜、老虎枕头、布老虎等以求庇佑孩子健康成长,这个“母性的艺术”是全国性的,她们手中的针线寄予了多少温情、希冀,把所有的寄托一针一针缝进这个小小的布老虎里。母亲们用巧手沟通了现实与理想、生活与审美,创造出了一个个千姿百态可爱的老虎形象。相比之下,淮阳的布老虎制作没有繁缛复杂的工艺,没有母亲细腻的情感寄托,艺术形态上千篇一律,更接近图腾崇拜。如果说“母性艺术”的布老虎是原始图腾的延续发展,淮阳的布老虎好像时光停止了脚步,它的“复古”艺术形态倒更具有原始性。 一、诗性的集体艺术行为 淮阳的太昊陵人祖庙会,会期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至三月三,又称“二月会”,有两种与生殖崇拜有关的民间艺术品为其所独有,一是淮阳的泥泥狗,二是淮阳布老虎,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似乎成了庙会的标志和代言。淮阳庙会规模很大,顶峰时每天达80万人次,布老虎每年在庙会期间的销售量有数百万只。淮阳布老虎不仅销售量大,还有区别于其他产地的显著特点:集体生产,庙会时集中销售。这种文化现象很独特。 一种文化现象的产生是由于某种观念在文化系统中起了主导作用,且这个观念具有恒定性。吕品田在《中国民间美术观念》中认为,民间美术有三种“恒常主题”,显然与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三项基本条件以及生命存在的自然要求保持着对应的关系:一、祈子延寿;二、纳福招财;三、驱邪禳灾。①淮阳太昊陵庙会又叫人祖庙会,起源于对祖先伏羲氏的祭拜,在中华民族先祖的世系中伏羲位于炎帝和黄帝之前,为“三皇”之首,是人文先祖。在淮阳一带,伏羲被百姓尊为“人祖爷”。淮阳布老虎艺术的产生与人祖祭祀有直接的关 收稿日期:2011-02-08 作者简介:刘晓琰(1972—),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教师,《年画研究》编辑,美术学硕士。张礼敏(1980—),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①吕品田:《中国民间美术观念》,湖南美术出版社2007年7月版,第45页。 07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精选考研真题,详析解答思路。本书精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并予以详细解析,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目录 上编 第1章概述 1.1 复习笔记

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物质生产民俗 2.1 复习笔记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物质生活民俗 3.1 复习笔记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社会组织民俗 4.1 复习笔记 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岁时节日民俗 5.1 复习笔记 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6章人生礼仪 6.1 复习笔记 6.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7章民俗信仰 7.1 复习笔记 7.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8章民间科学技术 8.1 复习笔记 8.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第9章民间口头文学(上) 9.1 复习笔记 9.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0章民间口头文学(下) 10.1 复习笔记 10.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1章民间语言 11.1 复习笔记 11.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2章民间艺术 12.1 复习笔记 1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3章民间游戏娱乐 13.1 复习笔记 1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下编 第14章中国民俗学史略 14.1 复习笔记 14.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5章外国民俗学概况 15.1 复习笔记 15.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探析现代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社会价值 伴随着民俗民间文化的持续复苏和乡村庙宇的大规模重建,民间信仰已成为值得关注的热门话题。民间信仰是一种自发流传的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的群体庞大,构成较为复杂,有着广泛的群众性,是党的群众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领域。引导民间信仰改革创新,移风易俗,充实时代内涵,释放正能量,支持和鼓励民间信仰参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积极回报社会,服务社会。本文结合近年来对安徽部分地区的实地调研以及相关课题组对浙江、山东、福建、陕西、四川等省部分地区开展的“民间信仰认知状况”的调研情况,对民间信仰的活动特点和社会作用进行简要分析、讨论。期望引起人们对新形势下民间信仰工作的重视和关注,更好地引导民间信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标签:民间信仰民间信仰事务管理传统文化 一、民间信仰的基本特征和价值取向 民间信仰是我国社会的一种重要现象和文化符号。民间信仰与民俗活动紧密结合,以祈福消灾为主要目的,是民间自发流传的一种非制度化信仰现象。民间信仰主要表现以下特点: 一是庞杂性。民间信仰与佛教、道教教义和儒家思想相互交融,在广大乡村有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和普遍的认同感。民间信仰场所“一庙多神”的现象较为普遍,且与传统文化,民情风俗相互交织,民间信仰的这种特性使我们对它的科学界定和有效管理造成一定难度。 二是普遍性。信仰群众不论地域和文化层次,各地各阶层都有传播,不少内容是属于民族民间传统习俗的延续。 三是功利性。民间信仰与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民众对民间信仰的理解和祈求是建立在实用基础之上的,关注的焦点着眼于现实的幸福,有极强的世俗性和功利色彩。民众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选择神灵,只要认为是“灵验的”“有用的”就供奉,呈现出一神为主,多神并祀的特点。民间信仰还具有地域性色彩和活动的自覺性等特点。调研中发现民间信仰的组织者大多具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应变能力,他们总是能想出很多方法,力求使信仰活动契合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和话语系统,以应对相关部门的种种限制。民间信仰希望得到社会认可,谋求合法化意愿日趋强烈,这是当代民间信仰的一大特点,这一现代特征也提示我们对其积极引导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综而观之,民间信仰从思想内容上看,其中有佛、道教的信仰色彩,有地域性民俗民间文化的反映,同时还夹杂一定封建迷信成份;从价值取向上看,基本是遵从善恶报应,崇尚忠孝,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以及得到神灵护佑。可见,民间信仰更多的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但也存在一些消极因素需要逐步消除。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民间美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及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蕴涵了中华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观与哲学观,是中国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深厚的历史意蕴和文化意蕴。本课程具有中国非物质文化与民间美术传统认知及艺术实践相结合的特点,传授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基础文化知识,以及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民间美术样式与技艺,以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增强学生对民间美术的审美认知能力,对提高学生的民族文化修养、文化传承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使学生从民间传统文化中吸取精华,为自己的设计服务。 (二)前后续课程的安排 该课程以中外美术史、图案设计、三大构成、素描等课程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动画专业相关设计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多样性的基本概念,了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美术的现状和濒危性,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关注,提高作为文化传 2 3、培养学生具备民间美术样式的设计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概念、种类及其造型特点,掌握我国民间美术的艺术特色。 2.能力目标 课程名称 民间美术 课程编号 130310165X05 考试/考查 考查 总学时 32 实验(实训)学时 16 总学分 2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 动画 开课单位 文化与艺术学院

通过实践,使学生亲身体会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在对中国民间艺术的优秀传统进行传承的同时可以更好更深入的理解民间艺术,也拓宽美术专业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艺术实践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3.素质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美术的喜爱之情,从而使学生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 四、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置的依据 针对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体系构建思路,本课程设置是依据面向国民经济建设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具有动画设计实践技能,能够在文化创意产业平台以及在教育、科研等职业岗位上,从事动画创意设计、编导制作、游戏设计、数字动画制作及动态技术开发的现代高等应用型技术人才和高级技术服务型人才。 (二)课程目标、内容制定的依据 本课程目标、内容制定,依据从掌握传统影视动画、绘画原创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动画专业文献检索、信息查询、社会调研及立项工作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创作及科研能力出发。其内容是从培养具有独立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我开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具备全面的文化素养,能够把民族化的文学、历史、地理、民俗、风情等与现代的时尚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认识本专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具备全面的科学素养,正确认识并处理动画艺术与科学技术关系的高素质,具有动画创新能力和职业技能的专门人才的需要而制定。 (三)课程目标实现的途径(以上所确定的课程目标通过怎样的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来实现,重点强调课程目标实现的路径、方法、过程) 以上课程目标的实现,首先教师不但要具备高水平的一流的专业技能,而且要有对本学科的深入理解,并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适应社会发展及教学的需要。同时中国民间美术内容涉及面较广,学生在实际学习创作时用到的工具、教具较多,且学生绘画专业知识掌握及兴趣不同,根据每年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课程的侧重点应做相应调整。 五、教学内容、基本要求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民间美术概论

传统节日与民间信仰完整版

§谈谈你对中国民间信仰的认识 民间信仰是指民众自发地对具有超自然力的精神体的信奉与尊重。它包括原始宗教在民间的传承、人为宗教在民间的渗透、民间普遍的俗信以及一般的民众迷信。 民间信仰是一种产生于原始社会,历经漫长岁月的传承、发展、演变并延续至今的文化现象,它是一种与人为宗教既相似又有根本区别的存在 【民间信仰的特征】 ①自发性:民间信仰是在民众中自发产生、自然传承的民俗事象。 ②多元性:民间信仰在民间自发产生、口口相传,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传承,也必然发生较大变 化。如在闽南浙江等东南地区人们信奉妈祖,在四川的青城山人们信奉太上老君,在四川的峨眉山人们信奉佛祖等等。& ③世俗性:民间信仰注重实际的功利。如渔民信奉妈祖是为了祈求出海平安,祈求健康幸福。人们推 崇关羽是为了求得财运滚滚等等。& ④与上层信仰的脱节:比如民众信佛,却不会去读《涅槃经》、《楞伽经》这样深奥的经书,而是很普 通的《心经》、《金刚经》等等,有的甚至连佛经也不读,仅仅是家里摆着佛龛,知道些“因果报应” “有求必应”的基本观念。可见民间信仰与上层信仰完全存在于两个世界。& ⑤互相融合的信仰:像清朝的雍正就认为:“佛教治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而在民间,对宗教更是 不加区分,在很多民俗画中经常会出现三教合一的众神像。& ⑥信仰的基础是伦理道德: 通过认识以上观点,我们能更了解民间信仰产生的基础以及在民间的具体表现形式,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信仰是有其存在的合理依据和社会基础的,它适应当时社会民众的信仰心理与社会环境,是应该得到理解和尊重的。同时我们会发现一些民间信仰的特点延续了下来,并深深影响着现在的我们。 【民间信仰有其存在的优点】 1)民间信仰满足人们的信仰需要,给人以精神寄托和慰藉。 2)民间信仰对自然的敬畏和神圣感,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明君商汤则有“网开三面”之德。 3)民间信仰使各大宗教相互融合,共同发展,是凝聚社会的精神力量。像清朝的雍正就认为:“佛教治 心,道教治身,儒家治世”。

【民俗学概论C1.2钟敬文】

民俗学概论 钟敬文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民俗与民俗学 一、什么是民俗 1、【民俗的基本概念】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中下层民众所创造、想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 2、“folklore”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于1846年创立的 3、【历史上人们对“民俗”概念的狭义理解】 ①.文化遗留物说。(英国文化进化学派) ②.精神文化说。(英国民俗学会) ③.民间文学说。(美国学者厄特利和苏联学者) ④.传统文化说。(西方普遍流行) 4、【广义的“民俗”】民俗是人民大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是中下层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它是民间文化中带有集体性、传承性、模式性的现象,主要以口耳相传,行为示范和心理影响的方式扩布和传承。 5、【民俗事项分类】 (1)物质民俗:是指人民在创造和消费物质财富过程中所不断重复的,带有模式性的活动,以及由这种活动所产生的带有类型性的产品形式。 (2)社会民俗:也称社会组织及制度民俗,是指人民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涉及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行为方式。(3)精神民俗:是指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方面的民俗。它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经验,这种经验一旦成为集体的心理习惯,并表现位特定的行为方式并世代传承,就成为精神民俗。 (4)语言民俗:是指通过口语约定俗成、集体传承的信息交流系统。它包括两大部分:民俗语言与民间文学。 二、民俗学的性质与任务 1、【主要任务】是以科学的态度,对历史与当代的民俗事象,进行调查、收集、整理、描述、分析和论证,探求它的本质结构、特点与社会功能,揭示其发生、发展、传承、演变、消亡的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服务。民俗学是一门帮助人们认识历史与文化、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文科学。 2、【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民俗学具有交叉学科的性质。 ①民间文艺学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是民俗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②历史学与民俗学:民俗是历史的一部分。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研究历史的人必须了解民俗,研究民俗的人,也需要参考历史文献。 ③文化人类学与民俗学:民俗是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对象之一。但文化人类学关注人类一切文化现象,侧重于从整体上对人类文化的起源、成长、变迁以及文化的类型、结构、机能进行研究,而民俗学只注重研究民间文化传承。 ④社会学与民俗学:社会学以社会生活为对象,民俗只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社会学的视角侧重于对现实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行解剖,民俗学的视角则是着重对传承性的社会现象进行研究和阐释。 ⑤民族学与民俗学:二者都以民族文化为研究主体,民俗学研究离不开各民族的民俗现象,民俗学研究也需要民族学理论和方法的辅助。但民族学家比较重视整个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以及民族的迁徙、融合、分化等问题,民俗学家所关注的则是各种社会群体中民俗事象的本质、功能、结构特点以及历史发展规律等。

宗教与迷信的异同

一、宗教与迷信的定义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主要特点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秘力量或实体,该神秘统摄万物而 拥有绝对权威、主宰自然进化、决定人世命运,从而使人对该一神秘产生敬畏及崇拜,并从而引申出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迷信专指人对事物的一种痴迷信任状态,也是迷 惘地信服,盲目地相信。 “迷信”的含义更多的倾向于“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因此,理论上,人类对任何事物都可能存在着“迷信”的观念,即使是在科学领域,同样存在着“科学 迷信”。但科学与迷信、信仰或宗教有着重要区别。科学在本质上要求怀疑主义,并 在实践中公开倡导怀疑主义。怀疑主义要求分析型思维以及批评型思维,要求怀疑一切,即不相信任何未经证实的事物。对已经证实的事物,也要怀疑其时空的局限性及 观察的准确性。 二、宗教与迷信的相同点 宗教信仰和封建迷信都是有神论,都是相信有超自然的神灵的存在,都是唯心主 义世界观,追根究底,寻本溯源,将历史倒推回千年之前,我们就能够看到它们是如 何相伴而生,日趋差异的。 一。、宗教与迷信的产生具有认识论上的同质性。 在远古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的水平极其有限,人们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后来,人们把这种观念扩大到他们所面对的复杂纷繁的自然界,而自然界起初是作为一种完全异己的、有无限威力的和不可制服的力量与人们对立的。在此情形下,人们全然无法理解自然界的诸多现象,觉得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支配着人的一切,人们同它的关系完全就像动物同它的关系一样,人们 就像牲畜一样服从它的权力。 二、宗教与迷信的产生具有心理上的同根性。 作为宗教和迷信产生基础的“灵魂不死”观念,对于当时那个发展阶段来说决不是 一种安慰,而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命运,并且往往是一种真正的不幸,这种不幸对远古时代 的原始人来说是必然的、无法避免的,是由普遍的局限性所产生的困境。这种困境导引人们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对自然界的恐惧与敬畏心理,由此,产生了迷信与宗教这臆造的、不属于任何人的感觉,一般感觉,神的感觉。 三、宗教和迷信的产生具有社会根源上的同源性。

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

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它的历史可追朔到公元6世纪。窗花或剪画。区别在创作时,有的用剪子,有的用刻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剪纸,又叫刻纸,窗花或剪画。区别在于创作时,有的用剪刀,有的用刻 刀,虽然工具有别,但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基本相同,人们统称为剪纸。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剪纸在中国农村是历史悠久、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如窗花、门笺、墙花、顶棚花、灯花等。这种民俗艺术的产生和流传与中国农村的节日风俗有着密切关系,逢年过节抑或新婚喜庆,人们把美丽鲜艳的剪纸贴在雪白的窗纸或明亮的玻璃窗上、墙上、门上、灯笼上,节日的气氛便被渲染得非常浓郁喜庆。 剪纸的内容很多,寓意很广。祥和的图案企望吉祥避邪;娃娃、葫芦、莲花等图案象征多子,中国农民认为多子便会多福;家禽家畜和瓜果鱼虫等因与农民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剪纸表现的重要内容。作为民间艺术的剪纸,具有很强的地域特点:陕西窗花风格粗朴豪放;河北和山西剪纸秀美艳丽;宜兴剪纸华丽工整;南通剪纸秀丽玲珑。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型单纯,由于其能够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内涵,具有浓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国农村众多民间美术形式的浓缩与夸张。从对剪纸的了解中,可以便捷地了解中国民间美术的其它方面。[2]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 世界最大的剪纸虎

民俗学概论—论述民俗事项

民俗事项 说到闽南地区,大多数人首先想起的就是“厦漳泉”三个城市,这些地区的人主要语言也就是闽南语。而我的家乡就是闽南地区的泉州,我从小说着一口纯正的闽南语。闽南地区习俗之多难以说清,单单泉州地区的习俗年复一年就不知道有多少。在此我就谈谈我的家乡--泉州的一些民俗风情及泉州的婚礼习俗。 首先先来介绍一下泉州地区的一些民俗风情: 1.、拍胸舞是泉州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拍胸舞表演者人数不拘,但都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革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风打梨》、《三千两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式跳路表演。拍胸舞的基本动作以蹲步为主,手依次击掌、胸、胁、腿,主要动作组合有"七击"、"八拍雄姿"、"击掌回音"、"玉驴颠步"、"金鸡独立"、"善才抱牌"、·"蟾蜍出洞"、"半月斜影"、"大、小阉鸡行"等。凡节日庆典、踩街游行都少不了这一舞蹈参加。 2.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号称“弦歌八百曲,珠玉五十篇”。 3.高甲戏:高甲戏又称戈甲戏、九甲戏,是福建省主要剧种之一,孕育于明末清初,形成于清代中叶。它主要流传于晋江、泉州、厦门、龙溪等闽南地区、台湾省,以及港、澳和东南亚华侨居地。 4.惠安女:这是流行于泉州市惠安崇武的古老传统的服饰。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只霹眼、鼻、嘴,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色宽腿裤,腰束锻链,手带银镯,手提竹编小篮子,这是传统的惠东女打扮。这种服饰在全国独具一格,尤引人注目。以往伴随这装扮的,是束缚惠东女子的框框架架。随着现代生活的步步深入,这些无形的束缚正悄悄地遁去,但这身打扮却益发显示出风情万种,显示出现代与古老和谐共存的独特风韵。 介绍了几个民俗风情,我们就开始介绍泉州的婚礼习俗吧!谈到闽南地区之泉州的婚礼习俗也是很有意思的,泉州婚庆步骤: 一、初识阶段——相亲:闽南婚庆步骤虽说现如今提倡自由恋爱,男女青年皆较为开放,但大多人仍选择走“相亲”之路,这时媒人就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了。一般相亲分两个阶段:第一、先四处托媒人“探听”看谁家有女(男)到婚龄了,一旦“目标”出现,托人方就先去偷看下,这一步骤称之为“初瞥”,就是“稍微看一下”的意思。也有的把“初瞥”的地点选在媒人家。第二、如果“初瞥”觉得还好的话,就叫媒人安排男女双方正式地见面,地点一般选在女方家,届时男女双方皆会“派出大队人马参加”,共同参考,俗称:“对看”。当然啦,也有的则跳过“初瞥”这一阶段而直奔“相亲”主题。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民间信仰指哪些在民间广泛存在的,属于非官方的、非组织的,具有自发性的一种情感寄托、崇拜以及伴随着精神信仰而发生的行为和行动。即“民众中自发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一般是指乡土社会中植根于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练沥并延续至今的有关“神明、鬼魂、祖先、圣贤及天象”的信仰和崇拜。也有学者称之为“民俗宗教”(folklore religion)或“普化宗教”(diffused religion)。 从意识形态上讲,它是非官方的文化;从文化形态上讲,它重在实践、较少利用文本并以地方的方言形式传承;从社会力量上讲,它受社会中的多数(即农民)的支撑并与民间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传统的信仰、仪式和象征不仅影响着占中国社会大多数的一般民众的思维方式、生产实践、社会关系和政治行为,还与上层建筑和象征体系的构造形成微妙的冲突和互补关系。因而,民间的信仰、仪式和象征的研究,不仅可以提供一个考察中国社会——文化的基层的角度,而且对于理解中国社会——文化全貌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民间信仰主要是指俗神信仰,就是说,是非宗教信仰。这种信仰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比佛教信仰和道德信仰更具有民间的特色。中国民间的俗神信仰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把传统信仰的神灵和各种宗教的神灵进行反复筛选、淘汰、组合,构成一个杂乱的神灵信仰体系。不问各路神灵的出身来历,有灵就香火旺。这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世俗信仰的多元性和功利性。所以说,中国民间信仰具有多教合一,多神崇拜的特点。 中国的民间信仰的发展在实质上可以看做是一个由人至神和由神至人的社会互构过程. 然有人说中国是一个宗教信仰淡薄的国家,也有人说中国是一个没有宗教信仰的国家,可是一旦走入民众间,就会发现,中国的民间信仰文化极其丰富。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各种人物等都可以成为人们的崇拜对象,而且崇拜方式多种多样,纷繁复杂。那么,这些看似五花八门的信仰现象背后蕴涵着什么样的意义?仔细探究之后,我们发现,作为一种重要的信仰文化,民间信仰与宗教的起源关系密切,因为民间信仰某种意义上就是原初形态的宗教。本收正是以此为切入点,对至今仍百家争鸣的宗教起源问题进行探讨的初步成果。 浅析中国的民间信仰[ 来源:中国知网 | 发布日期:2013-05-06 | 浏览(1298)人次 | 投稿 | 收藏 ][内容摘要]中国的民间信仰,植根于中国本土文化的沃壤之中,影响着民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它固有的本色。本文主要考察并研究了中国的民间信仰的概念、传播途径等问题。 关键词:民间信仰;民间信仰的概念;民间信仰的传播途径

宗教与迷信的区别

宗教与迷信的区别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宗教与迷信的区别内容摘要:本文从宗教与迷信的本质、信仰对象、对社会的影响、与科学的关系等七个方面以及作者的亲身经历,谈论了宗教与迷信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宗教迷信鬼神区别不同 一、宗教与迷信的相同点 宗教信仰与迷信从人们对他们的认识上的确有共同之处,它们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宗教与迷信都是以有神论观念作为它们的思想基础,它们都相信和崇拜神灵或超自然力量。因此在现实生活中,特别是十年文革以后,不信宗教的人由于对宗教的不了解,所以说起来宗教就觉得是迷信,而说起来迷信也就不免的想起了宗教,常把宗教信仰和鬼神迷信混为一谈。但两者实际却截然不同,而且迷信不属于宗教的范畴。 二、宗教与迷信的不同点 ⒈信仰本质和实际内容的不同 宗教的本质是劝人向善的,它主要是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净化人们的灵魂。并且为人类灵魂的净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依据,因此宗教对人类文明进程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国家提倡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对宗教信徒合法的宗教活动给与保护。 而迷信活动的本质是愚弄人的,它主要是骗取盲目相信它的人们的钱财为目的,同时引导大家去祈求眼前的利益,并且在追逐个人名利的过程中不惜损害大家的利益。宗教很少有在利益上的追求和承诺,只有人死后灵魂升入极乐世界和对未来的期盼。迷信有很多利益上的虚假许诺。神汉、神婆为了骗取人们的钱财,用升官、发财、考大学、生儿子、好姻缘……等等能使人们快乐的利益做诱饵。宗教的核心是自省和忏悔,引导人们去发掘并洗涤灵魂深处不好的想法,同时鼓励人们去宽恕周围的每一个人,包括自己现世的敌人和仇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