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外货真的是爱国?

抵制外货真的爱国?

2016年注定不平凡,和钓鱼岛事件一样,我国海洋领土问题,一直是公众的焦点,南海问题由来已久,但是2016年7月12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对南海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判菲律宾“胜诉”,并否定了“九段线”,还宣称中国对南海海域没有“历史性所有权的审判结果后,作为一个标志事件,公众开始了激烈的讨论。但是不可避免从以往经验来看,当我国和某国发生利益冲突时,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产品”,讨论最为激烈的莫过于“爱国要不要抵制外货”关于爱国情绪需不需要通过抵制外货来表达这一问题。我抒发下个人见解,爱国情绪即指爱国情怀在某一待定事件下的情绪性爆发。抵制外货是阻止、抗拒外国的商品、品牌占据我国国内市场。真正的爱国,必然是爱自己的同胞,希望国家发展得更好的朴素情感。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抵制外货是否能真的表达爱国情绪,并能维护国家的利益。

首先,通过抵制外货来表达爱国情绪达不到人们预先想要的效果,反而会对国家造成不利影响。很多国人抵制外货是希望在经济上对某一国家造成致命的打击,并对国货的发展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事实上其效果甚微。以抵制日货举例,2011年日本对华出口额约1万亿人民币,同年日本国内生产总值约33万亿人民币,也就是说对华出口贸易额不达日本国内生产总值3%。显然,要想通过抵制日货来对日本造成经济上的打击,不过是池塘里的泥鳅—翻不了大浪。反观国内,对于某些公司而言,他们在产品上无法比肩外货,却妄图与其处于同一竞争水平。这时候,爱国牌就成为最具广泛性、最能与国人产生情感共鸣的营销手段。纵观国内和国外市场,抵制外货的行为所达到的效果完全不如预期所料。

其次,爱国情绪的表达理应是一种利民利国的行为,而抵制外货显然不具备上述要求。中国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经济全球化,受益于对外开放政策。就拿肯德基所属的百胜餐饮集团来讲,其在中国有超过7000家的连锁加盟店,而受雇的几乎都是中国人,就这一家集团,就为中国解决了数万人的就业问题,试想,如果真的大范围的抵制外货,会造成多少普通百姓失业,更

何况大多数门店本就是中资企业加盟,盲目的抵制外货,真正伤害的往往是一些普通老百姓。

抵制外货的出发点是爱国,爱国固然是一件好事,但好的出发点不一定会有好的结果。诚然,只要不违反法律,抵制任何东西都是自由的,但是,与抵制相比,还有很多更好、更合理的爱国情绪的表达方式,而抵制不是爱国的最佳选择。与其抵制外国货,不如加强与外国的经济合作,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鼓励各个领域的创新,为中国企业搭建更有效率的商业环境,让中国的商品不输于外国商品。这才是爱国情绪表达的正确打开方式。

最后我认为之所以会有一系列爱国问题的出现,根本在于民众对于“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混淆。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是有区别的,但是在一定条件下又是同义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心理状态或思想观念,在民族自我族属意识的基础上产生民族认同感,使同一民族共同体成员形成对本民族或与之相关的代表这个民族的国家至高无上的忠诚观念,关注民族利益,通常产生民族的自尊、自强、自豪等心理情感。这种民族主义情感,如与国籍意识一致,则发展为爱国主义情感,就其本质而言,民族主义是爱国主义的变种。

民族主义的对象并不只包括国家,而爱国主义的对象却只有国家。爱国主义更多是对所生活的土地或其生活方式的忠诚,而较少关心民族主义的核心问题即抽象的国家。

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核心区别在于,它们所采取的比较标准是不一样的,尽管最终比较结果都达成对自己的国家和人民的积极认同。爱国主义更多地是与后两个标准联系在一起,而民族主义则更多与第一个标准联系在一起。因此爱国主义往往在拥有对国家的积极认同与对同胞的特殊关切的同时,并不排斥他者;而对民族主义来说,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如果没有对他者的贬抑,就没有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因此,可以说抵制外货是一种变

相的民族主义。

民族主义不可怕,但是由于民粹主义有在世界范围内上升的趋势,各国民族主义可能增强。对于这些外部变量,中国或许无法控制,但中国自己一定要避免盲目的、过头的民族主义,持续性地保持开放,并延续审慎、平衡、多元化的全球外交战略,既重视大国外交也重视周边外交,以维持和平发展的国际环境,从而以更强的实力面对一个不确定性增强的世界。

江西师范大学16级地理与环境学院杨哲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