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频考点大全

历史高频考点大全
历史高频考点大全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左龙

中国的古代文明

【高频考点一】宗法制、分封制内涵、特点与影响

宗法制:以血缘为核心区别嫡庶系统,构成贵族等级的权利分配和财产分配,在国祭祀天地(自然神),在家祭祀祖先。这一祭祀制度强化了宗法制在家国一体政治伦理中的作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对西周影响: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对专制时代的政治伦理的影响:皇位嫡长子继承制和家国一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通过祖先祭祀与姓氏等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仍然影响现代社会。

分封制:按照爵位对土地、人口分封。通过宗法分封周扩大统治区域,开发边远地区,也使周的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打破了殷商时代各方国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状态,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族的生长聚合。也使周的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秦以后的最高统治者再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大都没有实质性的分土裂邦。

【高频考点二】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及古代儒学思想演变

孔子思想: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其理想社会是通过国家政治伦理制度建设(以德治民)与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克己复礼、待人宽容)的构建形成礼治社会。

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从性善论出发,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经济上使人有恒产(土地私有制),提出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维护君权。

荀子发展仁的思想是两个方面:其一是主张统治者用仁义王道施政,进而提出舟水论强调人民的力量巨大;其二是从性恶论出发,强调礼法并重,礼是核心,法是治国的措施。

总之,先秦儒学核心是仁,其内涵是仁者爱人,即有等差性的爱,是以血缘为基础,由家庭—宗族—社会(乡里)扩展,构成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其实现,一是通过统治者实施德治、仁政、仁义和王道实现;二是通过社会民众伦理道德规范实现;所以儒家思想从孔子始,一注重开私学对民众进行教育教化,二注重为统治者建言施政方针和促进国家政治伦理建设,实现儒者修齐治平的社会理想。推动了国家政治和社会伦理道德建设。

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规律:

一个核心:儒学发展;二次融合:汉代儒家思想融合法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宋代借鉴了佛教、道教的某些思想丰富了儒学体系,逐步形成理学;三点突破:汉代成为正统思想,宋代完成理论化,明清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四个阶段: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汉代改造和独尊;宋明时期转型与成熟;明清时期批判和继承。

【高频考点三】三省六部制主要特点与宋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特点

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皆为宰相,集体议政,使政事决策运作过程更趋规范化、程序化,减少决策失误;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皇权。弊端在于各部门之间互相推诿、责难,影响了政府的效能。

宋朝(一参二府三司),主要措施是虚置三公;增加宰相人数;增设新机构;官员职位与权力分离。突出特点:分化事权;职权分离。

【高频考点四】明内阁、清军机处

明朝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为皇帝提供咨询服务的内侍机构,没有法定权利与地位),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加强。

清朝军机处(隶属于皇帝的最高权力机构,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起上传下达辅助皇帝的作用)的设立,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一方面中国政治体制走向僵化,另一方面我国多民族大一统国家也得到巩固和发展。

【高频考点五】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演变规律

1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分封制(“分土而治”、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军政合一)——郡县制(“分民而治”中央集权、军政分离)——行省制(“山川形便”到元“犬牙交错”便利中央对地方管理);

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历经“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变化,其中“县”是最稳定的,而最高一级单位则变动最大,说明了中央在不断地分割地方的权力,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

3自秦汉至宋元,中央集权表现在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选官等权利集中于中央,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政府的自主性逐渐被削弱。

【高频考点六】科举制及古代选官制度演变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世卿世禄制)、汉代的察举制(地方向中央推举人才)、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门第)、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其演变趋势是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

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2科举制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质;

科举制将选拔人才的权力由地方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以儒家思想为考试内容,保证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高频考点八】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重农抑商:战国时商鞅变法奖励耕战,以农为“本”,以商为“末”。重本抑末。

重农表现:①社会地位重农:农民地位比较高。②政策重农:奖励耕织,轻徭薄赋,兴修水利。

抑商表现:①生活限制:西汉规定商人不得衣车乘车。②政策限制:汉武帝推行打击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的政策,以强化国家对经济的控制。③仕途限制:直到唐代,西汉时确立的商人应入市籍,不得为官的制度依然继续实行。④地位限制:商人实际没有取得自由民的平等地位,在社会上遭鄙视,在政治和法律上遭受歧视。这种情形到宋代才开始转变。⑤对商人征收重税(明清)。

演变:明末清初,随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黄宗羲提出“工商皆本”的思想;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早期维新派提出了“重商”和“商战”的观念;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限制,重农抑商政策结束。

作用:从战国到明清历代封建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打击地方豪强势力和富商大贾,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巩固封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但也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使社会经济活力受到压抑,资本主义萌芽也长期得不到正常发育。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工业文明潮流。

明清时期海禁和清中期闭关锁国:

海禁原因:根源是自然经济开放性不足;政治外因是外国侵略,维护国家主权;内因是明清社会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沿海常有反抗力量活动;思想原因是天朝上国思想、儒家的夷夏观、朝贡思想影响。

实质是维护官方垄断的朝贡贸易体制。海禁是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和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的政策。乾隆海禁只允许广东海关一口由官府控制的公行贸易。

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也使中国社会在19世纪以极

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落后于西方。

【高频考点九】唐宋商业变革和明清商业发展以及影响

唐宋商业变革:

1宋以前坊市分立,官府对市场交易严格限制(时间、空间、市场交易活动等),宋以后,城市坊市界限

被打破,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管;

2唐宋都市商业向农村延伸,从唐中期以后的农村集贸市场(草市)在宋代更加普遍;

3唐代为商业服务柜坊和飞钱问世,宋代商品种类进一步增多,货币交易普遍,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

币。宋商业发展使得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4唐以前的大都市具有政治、经济、军事职能,宋代出现单一商业职能的市镇,如四大商业名镇;

5唐宋之际随着丝绸之路、大运河开通、经济重心逐渐南移,中国古代经济发展区域由内陆地区向运河地

带转移(自西向东)、进而向长江中下游转移(自北向南),南方经济发展,使南方出现繁荣的大都市,如扬州、成都等。

6对外贸易由唐陆上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发展到宋海上丝绸之路发达,海外贸易得到进一步发展,南宋时

期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国家的重要财源。

明清商业发展表现为1城镇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达、全国市场形成;

2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3货币作用越来越大;4出现地域性商人群体。

明清商业发展影响:

1商品流通和市场扩大(区域市场发展和全国性市场出现),商业活动繁盛;

2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由传统小农经济时代节俭、淳厚为尚到明中期以后追求生活的富足和华侈;3明代中期以后商业发展使社会风俗发生很大变化,商业、商人社会地位逐渐提高,对商业认识由农商并

举到工商皆本思想出现。商人地位重新评估,如王阳明士农工商在道面前处于平等地位。商业地位在整个社会越来越重要。4商品经济发展促进城市发展和教育文化的发展以及知识结构的更新。

【高频阶段性特征考察一】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段性特征:

第一、从分裂走向统一;第二、从血缘政治走向集权政治。西周政治体制的特点是通过宗法分封制形成君主与贵族的联合执政。是世卿世禄的贵族政治。战国时期变法实行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中央到地方基层的一整套行政管理系统。不再由世袭贵族垄断,而是由皇帝任命的大小官吏掌握。促进了官僚制度(官僚政治)的确立。

第三、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土地私有制和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形成,私营手工业兴起;私商兴起;商业范围扩大;

第四:“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奠定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国的科

技、文学、艺术奠定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

【高频阶段性特征考察二】唐宋大变革

经济上: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均田制崩溃到土地兼并和租佃经济发展;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都市经济向草市、工商业发达市镇经济发展;都市内部由坊市向街市发展;由实物地租为主的经济向货币经济(商品经济)发展;由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向海上丝绸之路发展;由朝贡贸易向市舶贸易发展。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政治中心的东移.

政治上:门阀士族政治衰落,三省六部制行政决策科学化,科举制兴起到宋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强,皇权—士大夫政治即文官政治形成。

思想文化上:唐代文化以接受外来文化为主,受魏晋南北朝文化中的老庄思想、佛教和胡人习俗三大因素影响,呈现出兼收并蓄异彩纷呈的文化特色,至宋,各派思想如佛、道、儒渐成一统之局,遂有民族本位文化的理学产生(变易精神、求理精神、道德精神和求实精神),文化精神及动态转向单纯和收敛注重人文涵养的倾向。宋代各项学术都不脱中国本位文化的范围,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几达停滞状态。形成孔孟之道的正统儒学新格局。宋平民文化兴起,宋代社会的基础是文官政治,内在精神是注重品性涵养,外在表现是书卷风流,他们三位一体,构成富有人文气息的氛围,其审美情趣也从外在的羁旅漫游、征戍迁谪,逐渐转向丰富多彩的心智活动,构成宋代文学及文学思想中博大精深的人文气象。(宋科

技获得突破)。

【高频阶段性特征考察三】明清(1368-1840)

政治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空前强化(废丞相、内阁、军机处)阻碍了新经济新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封建制度正在走向衰落;

经济上:发展与迟滞,一方面,农耕经济高度发展,并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另一方面,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潮流。

文化上:承古萌新,一方面,传统文化仍然占据着统治地位;另一方面随之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文化的兴起,文学、绘画戏剧等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对君主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高频阶段性特征考察四】16-19世纪中期西方世界

16-18世纪中期是西方工场手工业时期、是西方重商主义政策时期、是西方通过殖民扩张经济资本主义资

本原始积累时期(或者说是西方前工业化时期),总之,是16-18世纪中期是西方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

社会转型时期即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兴起阶段。

阶段性特征是:政治上,在英法美等国,资产阶级逐渐建立起代议制民主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前提条件;经济上:资产阶级将自己的活动范围向世界拓展,开辟了新航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并进一步拓展;思想上:近代科技的出现,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和完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高举人文主义的大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西方工业革命时期阶段性特征。政治上:一方面是资本主义代议制继续在欧亚大陆扩展,英美资产阶级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扩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工业革命后的民族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思潮、社会主义思潮,推动了人类的政治民主化进程;经济上:工业取代农业在国家经济体制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资本主义进入自由资本主义主义时期,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文化上,在工业革命同时,欧洲启蒙运动进入高潮,推动思想解放和资产阶级的革命或改良运动;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文学艺术等领域出现浪漫主义思潮兴起;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随之城市化兴起,人们日常生活、工作环境、出行方式、价值观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举的创新之处在于给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流动性),同时通过“机会均等”的机制(公平性),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激励作用)。

【高频考点七】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万物本源,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天理就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即天理具有仁义礼智等美德;“存天理”就是存人性中的仁义礼智等美德,“灭人欲”就是要灭后天蒙蔽人性中仁义礼智等美德的人欲(即是指物欲)(朱熹提倡人的正常欲求,反对奢侈无度和寡廉鲜耻的不道德的人欲);

王阳明宣扬心即是理,良知就是天理,就是人心中固有的道德(即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致良知”就是去人欲恢复人心中的道德;

总之:宋明理学从个人自我道德修养出发,把理学的思想即儒家道德伦理与社会各种礼仪、风俗、观念等结合在一起,从而影响社会风俗,使理学变成人们精神世界道德衡量标准和日常行为规范,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积极: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发奋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塑造人的性格和价值);

(消极: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压制扼杀人的自然欲望)。

【高频考点十】雅典民主制度和罗马法

雅典民主制度三阶段:

1梭伦改革:以财产多寡取代血缘部落,废除债务奴隶制,经济政治上保障了公民参政权利;增加民主机构,扩大公民参政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时期;

2克利斯提尼改革: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发展民主机构,确定民主制度的保障制度是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时期;3伯利克里改革,完善民主机构和公民参政的保障体制,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完善;

4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人民主权、轮番而治和法律至上的特点。它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产物,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参与的民主。实质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的极少数人的民主,广大的奴隶、外邦移民和妇女根本没有公民权和政治权利。

罗马法演变与实质:1罗马法是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7世纪之间,从最初的《十二铜表法》到万民法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构成古罗马的主要内容。《十二铜表法》是罗马成文法的起点,标志着罗马公民法的诞生。

2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共和国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其内容主要侧重于公法,注重形式。程序繁琐;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经济和民事纠纷的法律,主要侧重于私法,采用判例法,简洁灵活实用。3罗马法倡导平等、正义,理性、法律至上的原则。其核心内容是调整财产关系,规定

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提倡自由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渗透自然法的思想。实质:维护罗马统治者利益,保护奴隶以外的自由民权利的奴隶制法律体系。

4罗马法的历史地位以及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与立法的影响(1)为近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为资产阶级战胜教会和世俗的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2)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发展和巩固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形式;(3)为近代欧洲大陆国家立法提供了范本,奠定了大陆法系的基础。(4)

对现代世界的立法和司法产生重要影响。

世界近代文明史

【高频考点十一】光荣革命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英国光荣革命实现了从君主专制下封建王朝“君权神授、王在法上”到宪政制度下“社会契约、议会至上”的原则确立(国王是宪政制度的组成部分)。《权利法案》颁布后,国王拥有会同两院组成议会同掌立法权(即国王是议会一部分)和行政特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控制议会和政府。光荣革命之后,和平和渐进的改革成为英国历史发展的特色。

英国的有限君主制度起源于13世纪的《大宪章》和议会制度,17世纪末《权利法案》颁布使议会主权、君主立宪制初步确立。18世纪内阁制度的开始形成,伴随着19世纪两党制的发展和1832年议会改革进一步扩大选举权……,到19世纪中后期责任内阁制(内阁向议会负责不向国王负责)形成,国王真正“统

而不治”,国王是国家元首,国家统一的象征,是英联邦首脑,起着维系英联邦的纽带作用。拥有被咨询权、鼓励权和警告权;二战前夕,英国已实现全民普选。从纵向来看,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实际上是国家权力重心的不断下移过程即由(17世纪末)君主的立法权转移到议会,(18世纪末)君主的行政权转

移至首相,(19世纪下半叶)由贵族民主发展为公民民主的过程。

从君主立宪制建立和完善进程看,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创新性等特点。【高频考点十二】1787年宪法确立原则与制衡

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国家结构)与共和政体(否定权力世袭和君主专制,是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的运用),其中,1787年宪法在权力构建中体现分权制衡原则。分权与制衡主要体现在中央与地方的分权制衡(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国家权力的三权分立,两党交替执政权力制衡。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精神。是美国长盛不衰的制度基础,对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影响深远。

【高频考点十三】德国君主立宪制特点与影响

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德意志联邦议会的议员代表的是各邦君主的意志,代表由各邦君主任命,不经过选民选举,是各邦君主权利的集中体现。宰相是联邦议会的议长,由皇帝任命,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德意志帝国宪法没有形成英国式的责任内阁制);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而使得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民主色彩;帝国议会通过的法案必须得到皇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才能生效;皇帝是掌握国家大权,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统帅,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等,它既是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的体现,也使得德国继承了普鲁土的旧制度即根深蒂固的专制主义传统和军国主义传统。

德国统一及君主立宪制的确立,为工业发展提供了统一市场和制度保障,但是由于德国继承了普鲁土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侵略扩张欲望强烈,使得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给德国与世界带来深重的灾难。

【高频考点十四】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

16世纪新航路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一体,世界不同文明开始走向会合,推进了人类文明发展;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野蛮掠夺,使得以西欧为中心世界市场雏形形成和不断拓展,“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扩张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为工业革命发生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给遭到殖民侵略的地区(美洲)和人民(非洲)带来了极大的破坏和灾难。

随着18世纪中期“日不落帝国”的形成,巨大的需求推动了新兴棉纺织业的机器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动力,大大推动了机器发明和使用,推动了蒸汽时代的到来。工业革命促使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客观上传播工业文明开始改变世界。

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为适应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和资本需求日益庞大的需要,资产阶级调整生产组织形式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首先在新兴产业和钢铁业形成垄断组织,并操纵国家政治对外瓜分世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实力,推动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并最终确立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高频阶段性特征考察五】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对世界改造和对人们生活影响(18世纪中期-20世纪初)【关于近代社会转型期中国衰落与西方崛起的问题】

“包含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萌芽的雇佣劳动是很古老的;它个别地和分散地同奴隶制度并存了几百年。但是只有在历史前提已经具备时,这一萌芽才能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阐述对恩格斯所说“历史前提”的认识

解析:恩格斯所说的“历史前提”,主要是指欧美国家由“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需要的条件。主要包括有4个方面:①生产方式:家庭手工工场发展;社会分工扩大;工厂出现;新兴行业出现;机械化生产(含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大机器生产。②资本积累:商品经济发展;商人阶级出现;重商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海外贸易、海外市场的建立;国家政策扶植。

③雇佣劳动:雇佣关系;雇佣劳动;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劳动力不被束缚于土地之上;机户出资、机工出力。④意识形态: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新教伦理;人文主义、以人为本、自由平等观念;启蒙思想;打破封建(神学)思想束缚等

论证:(1)在政治方面: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最先、完善并得到发展。在英国、法国、德国等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确立过程与反封建求民主的进程结合在一起。二在明清时代的中国,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2)在经济方面:欧美国家的早期殖民扩张等,使这些国家获得原始积累和劳动力。17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荷兰、18世纪日不落帝国英国等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获得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足够资金;英国“羊吃人”的“圈地运动”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而中国封建土地私有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中国的发展。

(3)在思想文化方面: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这些思想文化运动反过来仍然加快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及文化专制不可能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4)在外交政策方面:欧美早期发达国家形成市场,促进资本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他们积极开辟新航路,拓展殖民地,逐渐形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而中国在明朝时期的海禁政策及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科技文化等方面全面落后于世界,因此中国的市场越来越小,不利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

综上所述,欧美国家具备了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就从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中国没有具备这些前提条件,因此在中国不可能建立成熟的资本主义。

西方崛起(西方由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原因说的论证:

(观点)西方崛起因素除了内因以外,也受到其他文明成就的影响。

(价值判断)强调西方完全以自身力量实现崛起,是一种狭隘的“西方中心论”,而将西方崛起纳入到更广阔的世界背景来看,重视亚非拉文明对西方的影响,则体现了“全球史观”。因此可以说材料中的观点有片面性,应当具体分析。

(论证)西方崛起的开端是新航路开辟、资本主义兴起。思想上,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核心,民主科学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经济上,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又通过殖民扩张,把广大亚非拉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从而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掠夺了大量原料,扩大了海外市场,所有的这些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的发展,从而使西方成为近代文明中心并迅速崛起。所以西方的崛起是西方历史发展的结果。

但是西方的崛起又是在充分吸收古代亚非文明的基础上逐渐起步、发展并超越的。古代的亚非文明不论在经济、科学技术还是在航海、贸易等方面均处于领先世界的行列。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如造纸术、印刷术传入欧洲,便利了文化知识的传播,成为新教传播的工具;火药传入欧洲,使欧洲在武器制造方面逐渐居于世界领先地位,使骑士阶层阶层日益衰落,同时促进了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迅速发展;指南针的传入,为欧洲的造船和航海事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保障,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打开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四大发明推动了欧洲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促使欧洲率先迈入近代社会。

总之,西方的崛起既是自身社会内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其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秀成就基础上,不断发展与超越的结果。

【高频考点十五】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与罗斯福新政

1929-1933年经济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已经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胡佛实行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植私人企业,提高关税,维护金本位,成立复兴金融公司向一些银行和公共工程贷款以摆脱危机政策的有限干预,没有有效地克服危机,反而引起了社会动荡,但是这些措施也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借鉴),迫切需要国家对经济进行一定的计划、控制和调节。新政通过法律形式,把国家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固定下来,在不触动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

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干预,美国由此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社会事务国家化趋势)。二战结束(20世纪中期)到70年代西方国家奉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现为(分配领域)社会福利制度建立、(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信息时代新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缓解经济危机,推动了生产力发展。

罗斯福新政时期社会经济的变化折射出的政治、思想的变化:

从政治折射点看:1787年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的美国政治体制,但是,在很长时间里,“国会明显居于支配地位”,最高法院的地位和权力也相当巩固。通过实施罗斯福新政,美国三权分立和制衡体制经历了一个从以国会为中心到以总统为中心的转变过程,美国总统实现了从近代总统制向现代总统制的转变。通过极大地扩充总统的权力、构建“大政府”等,在政府的宪法框架内,总统越来越起着主导作用,强化了政府的主导作用。

从思想折射点看:罗斯福新政,运用凯恩斯主义,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国家干预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指导思想;罗斯福新政采取“以工代赈”的救济思想,制定社会保障法,初步建立起国家福利制度,还推动了注重环保思想意识的形成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五种主要经济思想和模式

(1)重商主义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经济思想,核心是发展工商业,鼓励对外贸易,多储备金银。

(2)自由主义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经济思想,核心是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

(3)凯恩斯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核心是政府从信贷、投资、生产、销售各方面干预经济。

(4)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经济政策:主要实行货币主义和供给主义,国家减小了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5)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政策:美国实行“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政策,既不完全自由放任,也不过度干预经济,美国进入“新经济”时代。

【高频考点十六】牛顿力学体系、相对论、量子论和达尔文进化论

哥白尼的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是近代“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伽利略通过实验改变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有关运动的观念;牛顿在伽利略研究基础上确认物体宏观运动规律,形成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从哥白尼的“日心说”到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再到达尔文进化论,动摇了宗教神学世界观,也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观察认识世界的新视角爱因斯坦相对论认为物体的质量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而增大,时间和空间性质取决于物质运动情况和物质本身分布,改变了牛顿力学(低速运动规律)中绝对的时空间观念和物质质量与速度无关的观念,把牛顿力学体系纳入了相对论力学(高速运动规律)之中。相对论和量子论弥补了牛顿经典力学在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方面认识不足,即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也直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物质生活。

【高频考点十七】人文主义与启蒙运动

“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树立人的尊严和权威,体现人文主义本质;“有思想力度人是万物的尺度”,思想力就是公民应具有的伦理道德即美德,苏格拉底对人性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表现,之后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发展了文人主义思想。

14.15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冲击宗教神学世界观;16世纪宗教改革确立了新教伦理即人信仰的自主性原则、廉价教会原则、王权高于教权原则,动摇了罗马教会的统治,有利于民族国家形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抨击了封建教会的精神独裁和封建专制制度,解放人们的思想,推动了西欧向近代社会的转型。

启蒙运动主张以人的理性取代专制与愚昧,建立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要求人的彻底的解放。以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为核心,启蒙思想家提出了人权理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资产阶级的国家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和法治观念(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提出资产阶级的宗教观(批判宗教对人性和自由的束缚,要求宗教宽容)。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冲击了欧洲封建专制统治。在启蒙运动思想的影响下,18世纪末期先后发生北美13个殖民地独立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自由主义思潮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欧亚资产阶级革命和改良运动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政治体系的形成;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启蒙运动思想鼓舞了中国维新运动和辛亥革命,成为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高频考点十八】新经济政策、斯大林模式与(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探索在1920—1921在重要的转折时期,列宁曾说“要立刻把列车引到另一条轨道上去。”:

①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新经济政策。②利用商品、货币关系等市场经济的手段来恢复发展经济。③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提倡多种形式的资本主义。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到战前水平,

为苏联工业化建设和计划经济建设奠定了基础,也促进了人民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巩固工农联盟,政治稳定。

斯大林模式特点及影响:

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农业集体化)和轻工业为重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建立了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影响:这种模式在较短时间内使苏联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

这种模式本身存在着严重弊端,不利于农业的发展;从长远来看对工业的发展也不利;造成了国民经济发展的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严重地阻碍了苏联国民经济和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日后苏联和东欧各国经济和政治发展埋下了隐患,成为后来苏联、东欧剧变的历史根源。

高频考点十九:自然经济解体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资本主义经济侵略的双重性作用: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促使自然经开始解体。造成中国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贫困,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列强侵华将中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同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自然经济的解体:鸦片战争后,随着洋纱洋布涌入,中国农家出现纺(原料)与织(家庭手工业)、织(家庭手工业)与耕(农业)分离,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服从国际市场日趋商品化,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

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大机器生产,诱导了中国近代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诞生。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原因、表现和特点

原因:①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瓦解了自然经济;

②西方经济势力的入侵,使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③一些官僚、地主、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

④统治者思想的转变。

表现:①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使传统手工业部门遭受重大打击;

②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外贸中心由广州转向沿海开放城市,特别是上海,买办商人开始出现;③近代机器生产开始出现,使得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陆续兴起。特点:①生产方式的改变;②产业资本构成的变化;③主要生产部门的变化;④新兴社会阶层的出现;

⑤生产管理方式和制度的改变;⑥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

高频考点二十: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洋务运动是如何为改良派、革命派的成长提供基础的?

创办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创办近代教育,翻译西方书籍,培养了新型人才,冲击了旧思想,为新思想的引进和传播创造了条件。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它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政府政策、列强侵华、革命运动与战争、实业救国思潮等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到辛亥革命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资本输出客观上对自然经济起进一步瓦解作用,清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实业救国思潮影响,地主和官僚商人投资于近代工业;表现:主要是轻工业方面,资本增加,规模大,沿海向内地扩张;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为资产阶级的改良和革命提供了阶级基础,无产阶级进一步壮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革进程;

1912年到1919年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

原因:中华民国成立为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临时政府奖励实业,激发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实业救国思潮推动各种实业团体投资于工商业,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推动,一战期间列强忙于战争客观上存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外部条件;

表现: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发展速度快,规模空前,轻工业有显著增长,重工业也有一定增长;特点是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与外国资本、传统自然经济相比,仍居于弱势地位;

影响: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和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中国无产阶级壮大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过渡,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1927-1936年国民政府统治前十年,总体特点是曲折、艰难、发展。

原因:中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国民政府“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推动;

特点是工业部门增多,产品出口同时,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影响: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为抗日战争奠定一定的物质基础。

中国工业化和西方工业化不同:

(1)领导阶级:西方国家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近代化,中国是地主阶级领导的近代化;

(2)结构:西方国家近代化首先开始于轻工业,中国近代化首先开始于重工业;

(3)资金来源:西方国家主要来源于资本的原始积累,中国主要来源于国家;

(4)经济与政治:西方国家大体是先完成政治民主化后开始经济近代化,中国先经济近代化;

(5)社会环境:西方国家近代化是在独立自主的主权国家内,中国发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资本主义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1)从经济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它产生冲击、瓦解着封建自然经济,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收入也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促进了中国工业化。

(2)从政治上看,它促进了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力量的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提供

了社会基础,促进了中国政治民主化,同时也促进了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先后出现了实业救国思潮、维新思潮、民主共和思

潮、民主科学思潮、社会主义思潮等,推动了新文化运动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和人们的思想解放提供了社会条件。

高频考点二十一: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1)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都有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辛亥革命时期,“断发易服”,废止缠足,礼仪文明,提倡民主平等。

(3)特别是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与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巨变,如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摒弃

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等,这是近代文明发展的表现,更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标志。

中国近代社会习俗风尚变革的特点:(1)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是其典型特征。既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表现出新旧并存的特点;(2)平等、民主、文明是社会习俗发展的主要趋势;

(3)发展不平衡。通商口岸、大城市变化较快、较大,而广大农村及偏远落后地区变化较慢、较小。

鸦片战争后,随着西方文化的涌入,中国的社会风俗和衣食住行等深受影响。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推动了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改变和思想观念改变。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生活的变化和思想观念变化,深刻反映出社会的经济和政治的变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变迁折射的政治、思想的变化】

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社会转型时期。从社会生活与习俗看,人们的衣、食、住、行

发生重要的变化,特别是社会习俗与观念方面,剪辫易服、社交礼仪、婚姻葬俗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

从政治折射点看: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既是政治运动的结果,也折射出政治运动的色彩,如剪辫易服、废止缠足等,具有反清革命色彩;

从思想折射点看: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体现了反对专制,倡导自由、平等、民主共和,反对旧道德观念,提倡新道德的进步思想,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高频考点二十二:列强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近代前期西方列强侵华条约体系包括:经济特权有租界制度、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制度、协定关税、协定内地通过税制度即子口税(免收内地税)、自由雇募制度、内河航行通商制度、陆路边境免减税制度、鸦片贸易和苦力贸易、自由设厂、路矿借款担保制度等;列强在华行政特权有海关行政外籍税务司制度以及1896年总税务司还管理中国的邮政机构等;列强在华文化特权有列强在华传播西方文化(主要是宗教)权力:《望厦条约》《黄浦条约》规定列强可在五口设立教堂和学校,出售书籍等。《天津条约》允许中国人信教和西人进入内地传教;列强在华驻军制度:鸦片战争后列强在通商口岸巡查贸易到《辛丑条约》,解除对京师实施军事控制;列强在华势力范围和租界地制度等。

近代前期条约体系对中国影响是双重性的:

一方面,使中国逐渐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战争后宗藩体系彻底崩溃,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巨额赔款和各种经济特权,扼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严重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中国长期处于国弱民穷的落后状态。并加深了社会动荡;列强在华传教和教育事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奴化思想的滋长;

另一方面,西方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把西方先进的制度、技术、思想文化传入中国,客观上促进了中

国近代化进程: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瓦解着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西方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诞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留学教育发展以及西方进化论以及政治学说的传入,维新思潮、实业救国思潮、民主共和思潮等先后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一步高涨,辛亥革命最终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实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巨变。

高频考点二十三:中体西用、维新变法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体西用是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中,对待中西方的文化的一种态度和方式,企

图化解中西文化的冲突,实现一种中西文化的结合。它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搭建了桥梁,促成“西学东渐”的深化,促成新式教育发展,促成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20世纪末的维新思想反对封建专制,提倡新学,主张兴民权,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起到思想启

蒙的作用,维新运动留下很多的遗产如解放思想、变革观念,建立社团、兴办学堂、创办报刊、提倡女学、改易风俗等成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宝贵财富,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高频考点二十四: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建立了中华民国;是继美法之后的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大国。革命中避免了人民的巨大牺牲;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和自由;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促进了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废除了一些陈规陋习,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物质生活和礼仪习俗的变革;促进了中国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是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不足之处在于革命党人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革命没有从根本上动摇传统观念,对农村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

高频考点二十五: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

在西方近代社会政治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之下,近代中国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思想解放潮流,从鸦片战争的“开眼看世界”到甲午战争后的维新变法思潮;从辛亥共和思想的传播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救亡、强国、民主、科学成为时代的思想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作了思想铺垫,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艰难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了20世纪最重要的思想理论成果。

五四运动本质上是一场社会、政治、思想的革命:

1五四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主科学广泛传播和价值体系形成,促使中国人从孔子儒家为轴心的传统文化

的束缚中挣脱出来,追求个人的自由平等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重视个人价值和独立判断的意义,强调个人对于社会和国家应负担的责任,促进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观念形成。对社会习俗变迁产生重要影响,是一场社会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爱国运动,具有振兴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成为运

动的主力军,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走上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思想上、干部上准备条件,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为创造性地采用外国的观念和体制,以处理中国的局势,奠定了基础。为创造一个完全现代但与众不同的新中国来拯救民族奠定了思想基础和阶级基础。)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民主科学为武器,反对复辟君主专制,维护共和制度,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一战的发生发展,西方文明的弊端显现,先进的知识分子对西方制度失望,向欧美学习的政治思潮逐渐被以俄为师取代;五四运动以后,马列主义在中国传播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使中国民主革命道路由走资本主义民主道路转向走社会主义民主道路。

1919——1927年中国革命实现了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转变:五四运动是工人阶级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新民主主义开端;中国共产党诞生,形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政党、彻底反帝反封建纲领、新指导思想、新奋斗目标;国民大革命探索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斗争的方式: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现国民大革命。

【甲午中日战争后至五四运动前民族经济发展折射出的政治、思想的变化】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加剧,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影响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对近代中国政治、思想的影响巨大。

从政治折射点看:甲午中日战争,民族工业获得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步发展,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政治舞台,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物质与阶级基础。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促使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旧民主革命向新民主革命转变准备创造了条件。

从思想折射点看: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推动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实业救国”等社会思潮的产生、发展;特别是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推动了民主与科学思潮的兴起,马克思主义传入,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高频考点二十六:抗日战争

1937-1938年10月抗日的防御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开辟、国民政府四大战役)、1938.10—1945年8月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百团大战、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中国远征军开辟国外战场、豫湘桂会战等)1945年8月反攻,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抗日战争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1日本的侵华战争打断了旧中国缓慢的现代化进程(史实见日本暴行5位一体概括)抗日战争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加速了中国现代民族国家形成,强化了中国人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中华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中国成为独立主权的国家,成为在国际事务中有充分发言权的大国,为中华民族现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2抗日战争促进了国内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积累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社会基础;(工业内迁改变了中国原有工业布局,提高了工业技术和管理经营的现代化程度。培养新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迅速提高了生产力水平。根据地建设包括减租减息、鼓励垦荒、发放农贷、发展商业等为最终消灭封建土地制度奠定基础);

3抗日战争使进步力量不断成长,抗日战争开始后,民主诉求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潮流。共产党在中国实现民族复兴为目标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主张,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为多数人所接受,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在动员人民参加民族解放战争的过程中得到了空前发展。抗日战争结束,与国民党比较共产党的物质力量仍然不占优势但取代国民党成为中国主导核心的趋势已见端悅。

4抗日战争极大地锻炼了中国人民,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程度,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为现代化准备了人的因素,在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开始放眼面向世界,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现代

的开放观。

中国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贡献:

中国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独自作战4年,阻止日本的北进,延迟日本的南进,为盟国作战创造了充分条件;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中国抗日与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战略配合和相互支持:

①1941年12月,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德、意正式宣战。

②1942年1月,中国参与签署《联合国家宣言》,正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阵营的成员国。(1942年初中国远征军开辟国外战场,1943-1945年在滇西缅甸北部等地与盟军共同对日作战)。

③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部成立,蒋介石任最高统帅。

④太平洋战争期间,中国抗战牵制了日军的大量兵力。

⑤二战后期,中国加强了与盟国间的合作,签署了《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⑥苏联对曰宣战,出兵中国东北,给予日本关东军以毁灭性的打击。

●中国抗日战争对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中国与法西斯各国一起共同打败了法西斯,扭转了世界历史的发展方向,使全世界避免了法西斯统治与奴役;

二是以中国为主要参战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了20世纪前半期战争与动荡的旧时期,开创了战后和平与发展的新时期;

三是以中国为主要参战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结束了近代以来少数资本主义国家以征服与掠夺求发展的旧的世界发展模式,建立了以平等与依存求发展的新型世界发展模式。

总之,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地大国之一,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四大战场之一,中国战场是世界上开辟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反法西斯战场,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进而为推动战后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高频考点二十七:清政府、国民政府、中国共产党历史贡献

●鸦片战争后的清政府:

政治上:鸦片战争后,中国由封建国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王朝与外国勾结,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反侵略求民族独立,反封建专制求民主成为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两大潮流,中国民主革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时期。对外关系上:“天朝上国”心态下朝贡(宗藩)外交体制向近代条约体系限制的屈辱外交转变。总理衙门成立表明中国外交开始走向近代化。对外政策上:中国从闭关锁国到被迫开放;

经济上: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倾销和早期资本输出;东南沿海到沿江沿海地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日趋成为西方国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60年代洋务派近代工业;6、70年代民族资本主义性质近代企

业出现。经济政策上:重农抑商没有改变,自然经济的主体地位没有变,沿海与内地,城市与乡村出现经济发展不平衡。

思想文化上:开始向西方学习,先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后是师夷长技以自强,促进了中国经济、外交、国防、教育等近代化。社会生活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大城市,地区发展不平衡,具有追新慕异、去土存洋,新旧并存的特征,但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特色。

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面对西方不断加深的侵略,清政府逐渐抛弃传统的“天下国家”(或天朝上国)意识,转向学习西方;并逐渐形成近代国家平等的世界意识和对等的对外交往理念;清政府逐渐放弃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清政府关注海防和陆防,关注海权逐渐推动中国走向世界;清政府先后推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政和预备立宪等,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政府失败:辛丑条约签订后,推翻清政府成为民意共识,革命知识分子宣传民主启蒙思想,营造了反对清政府的舆论环境;立宪派鼓吹宪政要求分享政治权利,加剧了清政府的政治分化;工商阶层宣传实业救国发展民族工业,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经济基础;下层民众掀起的反清斗争,加速了清政府统治的崩溃。清末新政的失败和“皇族内阁”出台,清政府陷于空前政治孤立,辛亥革命爆发后,退出了历史舞台。

●国民政府的抗战贡献:

政治上,重庆是抗战陪都,是抗战大后方政治中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远东指挥中心;

经济上,国民政府构筑西南西北工业布局,积极推进战时大后方经济建设,有利于构筑战时中国经济基础,支持抗战;积极展开抗战外交,争取苏美经济援助;

军事上,制定了持久消耗,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战略,抗战初期积极抗战迫使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战略企图失败,抗战进入持久抗战。在整个抗日战争中,蒋介石领导下国民政府和国民革命军在及其艰难的情况下坚持抗战,最后终于赢得了抗战的胜利。

外交上:1943年11月,国民政府分别与英美签订条约废除治外法权等一些特权,废除1840年被迫签

订所有不平等条约,收回租借和收回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与英美并列世界大国。

●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历史贡献

1919-1936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城市中心论”(左倾错误导致长征)还是“农村包围城市”?

(通过土地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取得全国胜利的道路);

1937-1945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与目标的探索: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分几步走?(1940年提出革命分两

步,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二是社会主义革命)

1945-1949年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先争取和平民主反对独裁专制的政

治斗争,后是进行人民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抗战贡献:陕甘宁边区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推动根据地政权建设;领导根据地军民抗战(平型关大捷、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百团大战等);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等。

世界现代史

高频考点二十八:冷战

“冷战”主要表现为美苏对峙,全方位的对抗。其特点:

①在两极格局中,美苏及其盟国互相争夺和对抗,其内部虽然有着矛盾和分歧,但最终仍要服从美苏战略利益的大局。

历史阶段国际经济格局新航路

开辟前

意大利地处地中海沿岸,垄断东西方贸易的商路。意大利成为当时世界最强的经

济国家

16~18

世纪

商业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葡两国垄断商业,西班牙、葡萄牙逐渐崛起;

17~18世纪荷、英、法殖民扩张与商业竞争过程中,17世纪的荷兰崛起,到18

世纪中期英国先后打败荷兰、法国,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19世纪~

二战前

英国首先进行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英国实现了工业化,确立全球经济霸权;19

世纪末,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美、德两国崛起,冲击着

英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但英国仍为世界经济最强的国家

二战后

两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衰落,美国崛起,美国掌握着世界经济霸权;20世纪70

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推动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多极化和区域

集团化;中国崛起和强大,有力推动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②在两极格局中,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作为对立双方的盟主,在国际事务中起着主导作用。美苏冷战是斗争的主要方式,具体表现为政治上对抗、军事上的对峙、意识形态上对立和经济上的割据。

两极格局的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两极格局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1947-1991)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它既是美苏意识形态斗争的产物,也是国家战略的冲突产物;冷战使世界在全面冷战和局部热战间交织,一方面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另一方面也维持了20世纪时间最长的世界和平;一方面美苏军备竞赛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另一方面,冷战也推动了科技进步。

冷战格局下,西欧国家认为只有联合才能保障自身安全和获得发展,走上了区域集团化的道路;随着西欧、日本经济复兴,资本主义世界三足鼎立,西欧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对外进一步加强政治联合,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目标;二战后新独立的亚非国家为摆脱美苏控制和维护自身的独立与谋求发展,走上了不结盟运动的道路;这些力量都冲击了两级格局,推动了国家政治力量向多极化方向转化。

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出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国际恐怖主义也呈现泛滥趋势,对世界和平和地区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是单极加多极的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将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高频考点二十九: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新航路开辟至20世纪末世贸组织建立,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显示出全球化开始时的无序状态。

18世纪后期开始的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确立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

19世纪后期开始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第一次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劳动分工的基本格局。

20世纪中叶,世界银行等世界性经济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经济的体系化、制度化。

20世纪末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标志着全球有序的自由贸易新时期的开始。

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不仅是生产、资本、劳动力、科技等全球化,它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经济全球化是一把是双刃剑,对发达国

家是其垄断资本的新一轮扩张,对发展中国家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只有坚持融合与交流中自主发展,才能促进民族经济发展与维护民族利益。

高频考点三十: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成就与失误

成就:

①“一五”计划建设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基础。

②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的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变成社会主义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建立,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

③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失误:

①1958年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

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特点是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②大跃进:“大跃进”的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表现。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错误,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探索中的一次重大失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使1956-196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十年经济建设两头好中间差。1960-1965年反思和纠

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成为1962年以后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④“文革”“左”倾错误的影响: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偏

离了经济建设的轨道,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这一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突出特点是采用计划经济体制,有效的动员和集中有限资源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新中国“前三十年”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突出成:

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发展了国防尖端科技,保证了国家安全和民族独立;稳定了社会经济,保证百姓日常生活得到满足。

高频考点三十一: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1计划经济体制:1953年12月,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即统销);

“统购统销”政策的国际背景: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孤立和包围新中国,“一边倒”,学习苏联;底子薄。国内背景:“一五”计划,国家工业化建设;城市人口和就业人数剧增;部分地区遭受自然灾害;粮棉等供求关系紧张,社会经济生活受到影响;

1978年后“统购统销”变化的特点:

从农副产品到粮棉,从农村到城市;范围逐步缩小直至取消,呈现出阶段性;

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求关系明显改善;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统购统销”具有历史的必要性:保证了人民正常生活的需要;遏止了商业投机活动,稳定了物价,保障了社会生活秩序;保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进行,为工业化积累了资金;引导农民走上合作化道路。从长远来看,它忽视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影响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客观上制约了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2市场经济体制(阶段与内容):

1978年-1992年第一阶段,经济体制改革展开,农村推行家庭联产责任制,城市推行国企改革;

1992年-1999年第二阶段,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市场经济体制,非公有制经济成为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推行现代企业制度。

改革的变化趋势: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重心从农村到城市,所有制结构上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成就: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最终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初,我国社会

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对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认识:

①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都是经济调整的手段,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

②各国应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市场和计划两种手段发展经济,制定或调整相应的经济政策。

③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永恒动力,要坚持不断深化改革。

【高频阶段性特征考察六】1978年前后中国巨变

基本认识: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积累了条件,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对前一个时期的坚持、改革、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实现了以下转变:

①政治制度变迁:新中国成立初期,建立起新型的三大政治制度(政协制度、人大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三大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并建立了基层民主制度,逐渐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政治指导思想上:

从维护僵化体制(人民公社化体制)转向全面改革(废除人民公社化体制,实行村民自治);

从教条主义(两个凡事)到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理论创新,侧重于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等方面。

从个人崇拜转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三大制度,实行村民自治),实现人民当家做主,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1982年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文革极左思潮)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战略)。对历史遗留问题,创造性提出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的构想;

③对外关系上:从封闭保守转向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坚持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1960年前中国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往来密切、1965年—1969年间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经济完全中断、1966年以后,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经济联系逐步加强,中国进出口贸易重心和技术引进对象都转向了西方,如1963年到1966年从英、法、联邦德国、瑞典、日本引进技术;1960年以后中国加大了对不发达(亚非、拉美)国家的经济援助)、1971年以后中美、中日经济联系有了长足进步,1978年以后再次与欧共体经济联系,随着对外开放,逐渐形成点、线、面,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

外开放格局);

④经济体制上: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转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

从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逐步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史实见前面)

78年以后,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和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贫穷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2000多万,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实现了从以吃穿为主向以住为主以及教育、文化、旅游、娱乐等多层次消费转变。我国正向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阔步前进。

⑤文化上:文革结束后,在学术文艺战线重新提出双百方针和双为目标,90年代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从轻视知识到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⑥科技上:80年代以前科技侧重于军事科技(控制技术和航天技术);80年代以后,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科技成果商品化,科技发展致力于综合国力的提高,和平利用核能,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和航天

技术取得了重大成就,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总之,改革开放前30年为后30年奠定重要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前30年为后30年构筑了一个大体完备的工业体系和国防体系,为后30年的大踏步发展提供

了赖以立足的起点。第二,新中国的成立,以其大规模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改造,深入到城市和农村的底层,从而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中国的深层社会结构,使原本在历史变迁中处于被动地位的亿万工农卷入到中国的现代化和民族复兴中来,成为一种主动的力量和主要的力量。

第三,前30年为后30年中国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在经济、政治、社会上高度统一的国家,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强大的治理能力,在清末民初以来的近40年分裂之后,中国的统一是非常艰难的,而晚清以来的弱政府难以应对内忧外患的历史,又说明治理近代化变迁过程中的中国是非常艰难的。因此,一个统一的中国和强大的政府治理能力,为后30年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和制度保证。今天海内外评说

“中国道路”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就包括中国政府强大的治理能力和政府对发展的主导作用。

第四,中国的自立(独立)和统一是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完成的,从而中华民族的百年愿望是在新民

主主义革命中实现的。因此,前30年留给后30年的是中国现代化只能实现于社会主义制度之中的历史选择和历史走向。有了前30年奠定的基础,才可能有今天所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

第五,前30年为后30年的中国留下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南京路上好八连等等至今仍然在感召人心的形象和榜样。前30年产生的榜样至今仍然感召人心,说明前后两个30年拥有共通的理想和价值观念。后30年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中国不可避免地导致了社会群体的利益分化,因此,后30年中国仍然需要和尤其需要这种价值和理想以归聚人心。

第六,前30年为后30年的中国留下了由共和国培育并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一代人,他们在前30年里经受曲折,又因之而对前30年有过深刻的反思,由此获得的理性认知和成熟稳健使这一代人在后30年中国的改革开放中成为稳定社会和担当责任的中坚力量。

【20世纪人类社会的重大变化】有人说20世纪是“一个屠杀、战乱不停的时代”或“血腥动荡的一个世纪”。有人说20世纪是“社会主义大举溃败,资本主义、自由主义最终胜利的‘历史终结’的时代”。20世纪的百年史,有太多的重大事件发生:

1两次导致人类空前灾难的世界大战;

2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出现及其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共处与斗争;

3两次科技革命及其带来的经济大发展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化;

4波及全球的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及其对全球经济政治造成的深刻影响;

5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经历的深刻变革及其所引起的社会生活和思想的变化;

6独特的两极格局及由此出现的核恐怖平衡,影响着几乎半个世纪的国际生活;

7世纪初几乎完全被征服被宰割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又奇迹般地形成第三世界而在世界上崛起;

8当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在和平剧变中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而拍手叫绝时,却在改革开放后的社会主义中国正在东方崛起。

1.必修一的命题

(1)模块内考查主次分明。有些内容反复考,集中在前四个单元,一般对对人类历史有进步作用的史实考查较多。

(2)与现实联系的试题加大。今年的政治史试题中,热点,焦点问题隐含其中,如法制建设,制度创新,反腐肃贪,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中日关系等。

2.必修二的命题

(1)重要考点在试题中多次出现,如唐宋经济,明清经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等。

(2)中外知识关联明显。特别是中国近代史部分,把近代中国纳入世界整体范畴内,体现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

(3)突出对材料的分析、运用等综合能力的考查。弱化对纯记忆性知识的考查,能力要求普遍较高。

3.必修三的命题

(1)突出主干,命题点有多卷重合现象。古代传统文化主流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

发展,中国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等,出现反复考查及多卷同时考查现象。

(2)突出综合性与整体性。横切面强调经济,政治,精神各要素间的相互影响,体现通史

考查的特点;纵切面强调文化的历史传承,贯通古今;要明确中外不同文化特质的出现取决于不

同历史阶段的物质文化水平和社会意识条件。

1. 整合教材内容,构建知识体系。高考的考查不是孤立的,通常从某一方面切入,考查与

其相关的模块间的联系,也会涉及中外的对比与联系。这要求不仅把握某一历史现象的内核,

也要辨析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特点,构建知识网络,领悟历史学科融会贯通的特点。

2. 适当关注热点。热点问题是高考命题的

重要切入点,高考不回避热点,在历史复习中找准热点,关注热点。重点是对人类生存与发展影

响重大的事件及社会转型的有关问题。

冲刺2020高考 近5年高考历史,42个高频考点整理

冲刺2020高考 超全总结 近5年高考历史,42个高频考点 一、中国的政治文明 考点1: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考点1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 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 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考点2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 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考点3 (1)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 ①相权三分; ②职权分明; ③节制君权。 (2)影响 ①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 失误。 ②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 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三省制演变  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 司”;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考点4: 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考点4  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内侍机构;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等。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考点5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其演变趋势是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考点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考点6 (1)背景  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2)影响

2018高中历史考前辅导高频考点解读

考前辅导高频考点解读 中国的古代文明 【高频考点一】宗法制、分封制内涵、特点与影响 宗法制:以血缘为核心区别嫡庶系统,构成贵族等级的权利分配和财产分配,在国祭祀天地(自然神),在家祭祀祖先。这一祭祀制度强化了宗法制在家国一 体政治伦理中的作用。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对西周影响: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它保证贵族的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国”“家”结合起来,强化王权;对专制时代的 政治伦理的影响:皇位嫡长子继承制和家国一体;对现代社会的影响:通过祖先祭祀与姓氏等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仍然影响现代社会。 分封制:按照爵位对土地、人口分封。通过宗法分封周扩大统治区域,开发 边远地区,也使周的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打破了殷商时代各方国聚族而居的血缘政治状态,为未来向成熟的地缘国家发展奠定了基础,促进了作为中华民族主体的华夏族的生长聚合。也使周的文化具有稳定性和延续性。秦以后的最高统治者再实行血缘分封,主要是维护皇帝的特权,大都没有实质性的分土裂邦。 【高频考点二】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及古代儒学思想演变 孔子思想:仁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其理想社会是通过国家政治伦理制度 建设(以德治民)与社会成员的行为规范(克己复礼、待人宽容)的构建形成礼 治社会。 孟子继承孔子仁的思想,从性善论出发,主张统治者实行仁政,经济上使 人有恒产(土地私有制),提出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维护君权。 荀子发展仁的思想是两个方面:其一是主张统治者用仁义王道施政,进而提 出舟水论强调人民的力量巨大;其二是从性恶论出发,强调礼法并重,礼是核心,法是治国的措施。 总之,先秦儒学核心是仁,其内涵是仁者爱人,即有等差性的爱,是以血缘为基础,由家庭—宗族—社会(乡里)扩展,构成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其实现,一是 通过统治者实施德治、仁政、仁义和王道实现;二是通过社会民众伦理道德规范实现;所以儒家思想从孔子始,一注重开私学对民众进行教育教化,二注重为统治者建言施政方针和促进国家政治伦理建设,实现儒者修齐治平的社会理想。推动了国家政治和社会伦理道德建设。 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规律: 一个核心:儒学发展;二次融合:汉代儒家思想融合法家思想形成新儒学; 宋代借鉴了佛教、道教的某些思想丰富了儒学体系,逐步形成理学;三点突破: 汉代成为正统思想,宋代完成理论化,明清思想家对儒学的批判、继承使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四个阶段: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汉代改造和独尊;宋明时 期转型与成熟;明清时期批判和继承。 【高频考点三】三省六部制主要特点与宋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特点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附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一) ——夏、商、西周时期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 2、夏商西周时期的经济 3、夏商西周时期的文化 复习建议 高考对夏、商、西周时期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所以请同学们务必将宗法制、分封制的基本内容熟记于心,考试一般是出具一段文字材料,或者创设一个情景,考查本项内容。 知识清单 参考答案: ①分封,②宗法,③家国一体,④井田,⑤集体,⑥甲骨文,⑦青铜,⑧殷历。 考点聚焦 考点一、原始社会概况 (一)政治:禅让制 (二)经济:原始农业 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作物:南稻和北粟(世界最早) 耕作方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土地制度:氏族公社所有制

(三)文化: 原始的“图画文字”;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注:原始社会的史实,同学们有一个大致的掌握即可。 【典型例题】 一项考古统计表明,我国新石器时代稻谷遗存120余处,其中长江流域90余处,黄河流域12处,另有闽、浙、台数处。炭化粟粒、粟壳遗存40余处,分布于山东、河北、浙江、新疆等省区。据此可以推断() ①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 ②我国的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 ③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 ④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②④ 解析:本题是道组合式选择题。从稻谷、粟的遗存地址多可知我国已由采集进入种植的时代。从长江流域发现稻谷遗存,山东河北发现粟壳遗存可知我国原始农业南北各具特色,即南稻北粟。从黄河流域发现水稻遗存,浙江发现粟壳可知南北之间粮食品种已有交流。材料并不能反映我国北方种植粮食早于南方,④予以排除。其实南稻北粟基本处于同时,都距今六七千年。本题正确选项①②③。 答案:B。 考点二、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 (一)早期国家制度 1、王位世袭制: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其子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使王位在家族内部传承,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2、行政管理:商在中央设相、卿士,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商王对各方国的控制力有限,除对商承担纳贡和征伐的义务外,方国有很大的自主权,有时还经常与商王处于战争状态。 (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12分大题

2019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复习——42题专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表1 2018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节选 请从上述品牌的相关信息中提炼出一个关于现代化的启示,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4—20世纪世界主要金融中心分布 ——摘编自吴晓求《历史视角:国际金融中心迁移路线》阅读材料,结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合理,阐述恰当,史论结合。)

——根据周采《外国教育史》、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等整理上表为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期的中外教育历史事件简表。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考察自公元1000年以来社会发展的根源,有三种创新驱动力能够影响不同时代和不同地区创新的步伐和力量,在最近几个世纪,三种创新驱动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们齐心协力创造了强有力的、新的协同效应。包括: 增强的交换网络。在人口、货物、观念广泛交流的社会,创新也就更多。通讯和运输的改善。社会储存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强,可以促进创新。 创新动机的增加。创新动机指社会中促进或阻碍创新的因素。 ——据大卫克里斯蒂安等《大历史:虚无与万物之间》结合材料与所学相关知识,围绕“创新驱动力与某地区的历史变迁”,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材料在世界近现代历史上,存在着许多根线,这些线有交叉,有平行,涉及方方面面,如生产发展、阶级斗争、思想冲突、政治变革等等,我们可以用所有这些线来观察世界,观察世界上发生过的许多重大事件;但所有这些线,所有这些事变却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经过几百年的变化,到20世纪,欧美国家缔造了一种新的文明,即工业文明,并把世界带进了一个新的时期,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近现代”(The Modem Times)。 ——摘编自钱乘旦《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围绕材料,结合世界史的具体史实,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摘编自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7世纪当科技革命出现时,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热情地赞同通过科学追求“知识与技能”,但他同时指出,这种追求应该“谦卑和仁慈”地进行,不是“为了心情的愉悦,或为了竞争,或为了比别人优越,或为了利益、名誉、权力或为了生命的利益和价值”,并提醒人们注意科技的潜在性,提防它的危险。 ——摘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历史高频考点分封制

历史高频考点——分封制 一、考情分析 分封制在考试中是高频考点,考察的角度非常多,从分封制的目的、分封的对象、诸侯的权利与义务,分封制的影响,分封制衰败的原因及表现、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区别等方面的都会有所考察,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要全面进行掌握。 鉴于分封制这一知识点的重要性,历次考试中针对这一内容的考查形式也比较多样,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教学设计题等等,都有涉及,这就要求考生在备考时重点掌握分封制的内容。 二、知识点呈现 1. 分封制 (1)概念 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封建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巩卫周王室的统治。 (2)目的 实行分封制的目的就是“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3)内容 ①主要分封土地和人口(权力和义务的纽带)等。 ②对象:王族(燕、鲁、卫、晋、吴)、功臣(齐)和先代贵族(杞、宋、陈、许、楚)。 ③诸侯的权利:受封的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可进行再分封,而且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和征派赋税,有相对独立性。 ④诸侯的义务:受封诸侯必须绝对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4)影响 ① 积极作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王室与诸侯国关

系更加明确,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使统治集团形成“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 ② 消极作用: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现象,周天子的权威逐渐被削弱。 (5)特点 受封对象多样,但是以王族为主;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土地与义务是周王与诸侯关系的纽带;层层封授,贵族内部等级森。 (6)分封制被破坏的原因和表现 原因:诸侯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受封的诸侯国势力日益强大,王权衰弱。表现: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出现了春秋争霸、战国兼并的混乱局面。 2. 分封制xx 法制的关系 分封制是西周分封诸侯的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政治制度,分封制与宗法制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的具体体现。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层层的分封,形成森严的等级,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3.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 分封制是与宗法制相联系的,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郡县制是在国家大一统的条件下实行的,是按地域划分的。 分封的诸侯王位世袭,并拥有封地;郡县的官吏由皇帝或朝廷任免调迁,官位概不世袭,官吏只有俸禄没有封地。诸侯国拥有很强的地方独立性,容易发展为割据势力;郡县则是地方行政机构,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三、经典例题 1. “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柳宗元的《封建论》一文涉及的主题是

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考点26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解析版)

2020届高考历史十年真题三年模拟 考点26 古代手工业 【十年真题】 1.(2019·天津高考·1)中国很多地区出土了大量青铜器,它们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图片中的两件青铜器出土于同一地点,该地点位于地图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干中的两幅青铜器插图出土于四川省广汉市,属于三星堆文化的典型代表,在题干地图中表示为③,故选C项;①为山东省,排除A项;②为河南省,排除B项;④为湖南省,排除D 项。 2.(2019·北京高考·12)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答案】A 【解析】由材料“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 5世纪楚国生产的风鸟纹刺绣丝绸”可知东周时期已掌握丝织技艺,产品传播范围广泛,故选A项;丝绸之路是中西交通的起点,丝绸之路起点是长安,排除B项;“没有交往”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生活方式趋同”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3.(2019.4·浙江高考·3)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 ) A.粉彩瓷 B.黑瓷C.青花瓷D.白瓷 【答案】D 【解析】唐朝,昌南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青瓷和北方白瓷的优点创制出一种青白瓷,行销海内外,故选D项;粉彩瓷是清代典型的瓷器类型,排除A项;唐代黑瓷多见于山西河南一带,如浑源窑、交城窑、鲁山窑,排除B项;青花瓷是元代彩瓷的典型瓷器类型,排除C项。 4.(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答案】D 【解析】据材料“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说明山东是江南的原料产地和棉布市场,而江南是棉布的生产地,棉织业发达,这体现了地区经济的差异,故选 D项;大运河是其共同的交通方式,交通方式没有变革或差异,排除A项;材料涉及的是商业和手工业,与土地制度调整无关,且明朝仍旧以地主土地所有制为主,排除B项;国家货币制度的变化不会带来国内地区差异,排除 C项。 5.(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24)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图7。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 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高考政治近年来的高频考点解析

高考政治近年来的高频考点解析 复习思路:经济生活抓主线;政治生活抓主体;文化生活抓主干;生活与哲学抓原理方法论。 必修一《经济生活》 所谓经济,就是指在一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基础上进行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以及在这些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复习时,将围绕经济的“消费、生产、分配、交换”这四个环节为基点来展开。 复习中要把握“国强、民富、兴”这一条主线:是经济的细胞,以人为本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国家的强大则是个人与兴旺发达的前提。 把握好这条主线,我们对整本书的主干知识的把握、知识体系的构筑就能够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消费专题的整体结构P3 1.一条主线:消费(解决为什么生产的问题) 2.知识体系:消费什么?(商品);用什么消费?(货币)+用多少货币消费(价格);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三个关键词:商品、货币、消费 生产专题的整体结构P27 1.一条主线:生产(解决“谁来生产”、“怎样生产”的问题) 2.知识体系:(宏观生产)——从基本经济制度、(微观生产)——组织形式、资金筹集方式三个方面具体介绍生产活动的基本情况 3.三个关键词:生产、公司经营、劳动者 分配专题的整体结构P57 1.一条主线:国民收入的分配(解决为谁生产的问题) 2.知识体系:分配的两个方面(个人收入分配和国家收入分配)、两个分配环节(财政、税收) 3.整体把握:一个制度——分配制度;一个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两个作用——财政和税收的作用;三种分配方式——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成果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四种财政收入形式;四种违反税法行为;六种财政支出形式;六个基本概念——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效率、公平、财政和税收。. 交换专题的整体结构P77 1.一条主线:经济活动(交换)的背景与舞台(主要把握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背景) 2.知识体系:(1)国内环境——经济制度环境: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市场体制环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调节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社会环境(社会发展所处阶段):总体小康过渡到全面小康+科学发展观;(2)国际环境:经济全球化→我国的应对之策: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汇总

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汇总 2017年高考正在紧张的复习当中,历史需要记忆性的知识点比较多, 这就要求同学们掌握一些高考历史高频考点,了解高考动态,为了使同学们 更好的复习历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7高考历史高频考点汇总,供参考。 高频考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 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 世影响深远。(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 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高频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 施(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 并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 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 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 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高频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1)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①相权三分;②职权分明;③节制君权。(2)影响:① 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②三 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 完善,历代沿用。(3)三省制演变: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 并称“二府三司”;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 归于六部。高频考点4: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 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内侍机构;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等。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

2019届高三历史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5

高频考点题型分类汇编——卷5 1、黍和稷为同一类作物,黏性的叫黍,不年的称稷。商代甲骨文中黍字出现300 多次, 稷字出现40次;周代《诗经》中提到谷物最多的也是黍和稷,分别达到28 次和10次。由此,可能作出的判断是() A.古代中国是世界上农业产生最早的地区 B.甲骨文是研究精耕细作农业的重要资料 C.《诗经》记载次数减少反映了井田制衰败 D.黍和稷是商周时期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 2、纵观中国历史,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内陆地区为中心到运河为中心,再到晚清以沿海为中心的演变。下列对此现象的述评,准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西汉后期至东汉,虽然农村受到高利贷盘剥和天灾人祸等影响,农民的处境不断恶化,但是占有一定土地的自耕农,在全国人口中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当时() A.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B.统治者“无为面治” C.铁犁牛耕的逐步推广 D.商品经济的靠物发展 4、明清时期粮食生产呈现集中趋势,太湖地区、鄱阳湖地区、洞庭湖地区、江汉平原、北方的井灌地区、成都平原成为粮食生产的重要地区。这一现象产生的客观影响是( ) A.经济作物的扩种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国内统一市场形成 D.粮食生产的商品化 5、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由东郭成阳和孔仅出面,通过大农令奏请政府实行盐铁官营政策。汉武帝派东郭成阳和孔仅乘车巡行天下,宣布盐铁官营法令,设置盐铁官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推行盐田官营政策。这一政策的推行表明当时() A.经济手段是巩固集权的最主要方式 B.广大民众的经济负担有所减轻

C.中央政府经济攫取能力日益增强 D.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已被消除 6、文学作品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之一。元镇在《织女词》中描述到:“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各地还有所谓“祖传秘方”的存在。上述现象最能说明() A.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低下 B.古代手工业技术传承的特点 C.手工业专业生产水平提高 D.民营手工业与市场联系密切 7、下表是我国古代某地的居民职业结构表。该表格 ①可用于研究西周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②表明手工业经营方式出现了新的动向 ③体现出商品经济的新发展④官营手工业退居次要地位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8、白娘子和许宣的故事在唐宋时期就流传开来,但主人翁的身份却在发生变化。唐 宋时期的小说和话本中,许宣这个角色或是盐铁使之子,或是统制(将领)之子,而 到明代就变为开药铺的了。这反映了() A.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提高 B.文学的内容在不断变化 C. 商品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D.社会等级观念不断强化 9、明人张瀚在《松窗梦语》中说:“且缘人贡为名,则中国之体愈尊,而四夷之情愈顺……虽贡厚赉薄,彼亦甘心”。这体现了明朝() A.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B.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C.政府担心外商来华贸易会侵害本国利益 D.朝贡贸易是为追求未来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0、春秋初期大国争霸,“通商惠工”的口号被提出,随后自由商人兴起。大约在战国中期,特別是在秦国商鞅变法时制定了重农与抑商相结合的一套完整政策,重农抑商成为一种基本国策。这一政策转变的目的是( ) A.调整官商与私商的关系 B.维护小农经济的基础地位 C.解决政府与商人的矛盾 D.促进商品经济的繁荣发展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版:隋唐时期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隋唐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隋唐时期的政治:三省六部制 2、隋唐时期的经济 3、隋唐时期的思想文化:三教合一 4、唐太宗 复习建议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段非常重要时期,考点主要集中在政治制度方面,以三省六部制、科举制为代表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完善阶段,同时经济方面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唐文化也是不错的出题角度。 知识清单 隋唐时期 时间隋(581~618年),唐(618~907年) 总体时代特 征 古代社会的繁荣发展时期 政治 国家统一,政治稳定,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阶段; 以①制和②制为代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入完善时期。 经济以唐太宗为代表的统治者采取③、劝课农桑的措施,使经济繁荣,礼会安定,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有了明显的发展。 文化 隋唐时期以④、⑤为代表的科技世界领先;哲学、宗教兴盛;文学艺术全面辉煌; 唐文化泽被后世,促进了亚洲乃至全世界文明的进步。 参考答案: ①三省六部,②科举,③轻徭薄赋,④雕版印刷,⑤火药 考点聚焦 考点一、隋唐时期的政治 (一)三省六部制 1.内容: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如图所示:

2.特点:互相牵制、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3.作用:提高办事效率;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分割相权,有利于加强皇权;有利于集思广益,确保决策的科学性。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后代基本沿用。 (二)科举制 1.创立和完善: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唐太宗——继续完善,提高进士科的地位。 武则天——首创殿试,开创武举。 唐玄宗——诗赋成为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2.评价: 进步性——①冲破特权,扩大官吏来源,提高官员的素质;②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世沿用。 局限性——忽视实用性学问的研究,科技发展受到影响。 (三)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1.“贞观之治” (1)背景: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 (2)表现: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发展。 (3)出现原因: ①政治:选举贤能,虚心纳谏;制定《唐律》(仁义为本,刑罚为末)。 ②经济:本着“存百姓”的民本思想,休养生息,轻徭薄赋;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 ③文化:文德治国,崇儒尊孔;完善科举。

2020年高考历史高频考点突破专题15 19世纪以来的中外科教与文艺(带答案解析)

专题十五19世纪以来的中外科教与文艺 【高频考点呈现】 考点一近现代世界科技 考点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考点三现代中国的科技、文艺、教育事业 【高频考点剖析】 考点一近现代世界科技 [考点回顾] 1.牛顿经典力学 (1)奠基:伽利略。 (2)内容: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3)特征:注重实验;数学化。 (4)意义: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推动了两次工业革命的出现;推动了启蒙思想的传播。 2.生物进化论 (1)诞生: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出版。 (2)观点: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是不断变异的;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 (3)意义:是对神学创世说的有力挑战;对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产生重大影响。 3.相对论和量子理论 (1)相对论:爱因斯坦提出,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2)量子理论:普朗克提出。揭示了微观世界的运动规律,使人们的认识深入到新的层次和领域。[考点深化] 1.近代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项目原因 社会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近代自然科学创立发展的社会基础 思想基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为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 制度基础欧洲资本主义国家保护、奖励科技发明,改革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组织科研机构,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创立和发展 外在因素中国的四大发明、阿拉伯文化和希腊自然哲学传入西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主观原因科学家的努力探索,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2.量子理论和相对论的异同 (1)不同:相对论描绘的是一个崭新的宏观宇宙世界;量子理论描绘的是微观粒子世界。 (2)共同 ①从背景看,19世纪末,物理学得到极大发展,但是,一系列新的发现无法用经典物理学解释,这使得经典物理学陷入了危机,面临挑战。 ②从产生过程看,都是科学大师们敢于向权威挑战,追求真理的结果;都经历了一个产生、发展、完善的过程。 ③从影响看,量子理论和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弥补了经典物理学的不足;都大大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看世界的角度和方式。它们不仅对物理学本身,对自然科学,而且对整个人类的思维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3.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 ②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③政治上要求进一步民主化,使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普遍获得了一些政治权利。 ④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形成了垄断组织,部分地克服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第三次科技革命中互联网产生,更加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⑤扩大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征服能力。 (2)消极影响 ①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掠夺,加剧了当地的贫穷与落后。第三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扩大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差距。 ②造成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③如果无限制地发展工业,必然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枯竭。 ④互联网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犯罪等,都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一些青少年沉溺于网络,不能自拔,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考题印证] 1.(2019·江苏高考·19)1919年5月29日,英国皇家学会科考队在几内亚湾普林西比岛拍摄的日蚀照片和随后的计算证实了如下观点: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本次科考活动支持了( ) A.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进化论 D.量子论 【答案】B 【解析】“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表明是广义相对论,故B项正确;“引力是因质量的存在而引起的时空连续场的弯曲”表明是广义相对论,故A项错误;进化论强调的是物竞天择,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42个高频考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42个高频考点 一、中国的政治文明 【高频考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高频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高频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1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①相权三分;②职权分明;③节制君权。 (2影响:①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②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三省制演变: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司”;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高频考点4】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内侍机构;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等。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其演变趋势是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高频考点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1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2影响: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3特征:①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掠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的特征;侵华主要国家是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强的英法美等国。②甲午中日战争及甲午战争后的侵华,反映了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侵华国家增多;主要是从瓜分中国到逐步扶植代理人。 【高频考点7】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高考历史高频知识点总结(广东版)

高考历史高频知识点总结(广东版) 1.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 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最新2020年高考历史考点解析版:先秦时期(二)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先秦时期(二) ——春秋、战国时期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2、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孔子与儒家思想 4、商鞅变法 复习建议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考试经常考到。经济方面主要是小农经济的兴起,思想方面的百家争鸣更是重中之重,一是要记忆、理解诸子百家的思想,二是要比较主要派别的思想异同。另外商鞅变法要注意其措施和体现社会发展趋势。 知识清单 参考答案: 1、①476,②221,③分封,④改革,⑤中央集权,⑥私有,⑦小农经济,⑧思想解放。 考点聚焦 考点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一)总体状况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史称东周。天子衰微,诸侯争霸混战,宗法制、分封制走向瓦解。 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战争以兼并为主,愈加频繁、残酷。各国为富国强兵进行改革,人民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统一趋势不断加强。 (二)春秋时期的改革 1.齐国:管仲改革,“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好坏征收赋税,发展经济,整顿军备,改革赋税。 2.鲁国: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不论公田、私田均按亩收税。这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三)战国时期的改革 1.魏国:魏文侯任用李悝变法 “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强化国家机器职能。 2.楚国:楚悼王任用吴起变法 限制贵族权力,裁免官吏,削减俸禄,发展军力、奖励军功,要求官吏秉公执法。 3.秦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 自公元前356年始,秦孝公任用商鞅两次变法,力图改变秦国落后面貌,实现富国强兵。 (1)措施:

2018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42个高频考点

2018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42个高频考点 一、中国的政治文明 【高频考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高频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高频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1)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①相权三分;②职权分明;③节制君权。 (2)影响:①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②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三省制演变: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司”;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高频考点4】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内侍机构;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等。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其演变趋势是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高频考点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1)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2)影响: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特征:①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掠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的特征;侵华主要国家是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强的英法美等国。②甲午中日战争及甲午战争后的侵华,反映了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侵华国家增多;主要是从瓜分中国到逐步扶植代理人。 【高频考点7】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1)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影响: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从整体史观看,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高频考点8】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共同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考点分析与2021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 考点分析与2021年高考备考展望 2020年高考历史(全国卷)试卷结构: 选择题考点分析:

非选择题考点分析:41.材料解析题:

42.小论文: 45-47.选考题:

2020高考历史全国卷总体分析: ①考察内容均为主干知识,没有偏、难、怪的知识点,选择题以时间顺序呈现。中国历史8道选择题,世界历史4道选择题。中国历史占据绝大部分,需要同学们在平时多加重视。 ②题目很好地诠释了“论从史出”,既考察了课本知识,又考察了同学们对于材料的分析与解读能力。这也要求我们在训练中一定要注意尊重材料的道理,要坚持“论从史出”的观点。 ③非选择题部分考察灵活,全面地考察同学们对于材料的解读能力。需要同学们把材料、教材以及设问三者进行有机结合,能力要求层次较高。 2021年高考备考展望: ①重视复习主干知识。 同学们在备考中要以主干知识为重,复习过程中既要把握重点,同时也要注意一些细节知识。 ②重视总结各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 对于各个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同学们一定要熟悉。自己平时也要重视总结。 ③重视纠错 对于自己平时在练习中容易犯的错误一定要注意总结归纳,学会将自己错误的题目进行归纳。及时的复习自己的错题集。慢慢地,自己就会进步。 ④重视历史术语积累。

考试经常用到的历史术语一定要做好积累,多积累术语有利于自己更好地作答主观题。 ⑤要积极提问。 不懂就要多问,对于自己没有理解的知识点一定要多问老师或同学。自己也要积极的思考,积极的探索,这样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有助于自己的学习。 ⑥培养自己对历史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们要爱上历史。平时应该多读一些历史类的书籍。主动学习,会受到更好的效果。 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祝同学们在高三的一年里复习顺利!在2021年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中考语文高频考点解析

中考语文试卷考点解析 一、写在前面的话—— 1.《考试纲要》明确指出“初中毕业语文学业考试从知识与能力、过 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重点考 查学生的语言文化积累,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以及综合运用所学语文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醒注意的是,没有 试题能脱离特定的“知识与能力”而单纯地考查“过程与方法”和“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因此,从应考来说,对知识与能力的把握是最基本的。 2.个人观点:只要我们语文教师牢牢把握这个“宗”(《考试纲要》),以不变应万变,就能达到“以静制动”“处变不惊”的境界——此乃语文 教师的最高境界! 二、追寻“纲”——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2.《2017年安徽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纲要》(以下简称《考纲》)。 以下为《考纲》结构: (一)编写说明; (二)考试性质与目标;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四)例证性试题; (五)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六)附录:优秀诗文篇目和课外读物书目。 其中《考纲》第二、三部分进一步明确:“要从识记、理解、分析综 合、表达应用和欣赏评价五种能力(分别用 A 、B 、C 、D、E表示)的角度,确定语文考试要求的层次;从语文积累、阅读、语文综合运用和 写作四大板块,提出语文考试的具体内容要求。” 第一板块积累与运用 (一)古诗文默写 1.分值:10分。

2.形式:第(1)小题“8选6”,第(2)小题整诗或词默写。 3.范围:《课程标准》规定的文言文16 篇,古诗词34首。 4.依据:《考纲》中“准确背诵《语文课程标准》推荐背诵的50篇优秀诗文的句、段、篇。”可以说,默写会是古诗文中的名句。因此,复习 中不能只背默34首古诗,对16篇古文中的名句、重点句子也不能放过, 不能只是口熟,要句句默写,一一过关。 2013年《论语》、《观沧海》、《陋室铭》、《浣溪沙(一曲新词酒 一杯)》、《岳阳楼记》、《游山西村》、《天净沙·秋思》、《山坡羊·潼关怀古》、《钱塘湖春行》后四句; 2014年《左传?庄公十年》、《出师表》、《饮酒》、《次北固山下》、《春望》、《雁门太守行》、《水调歌头》、《破阵子》、默写李商隐的《夜雨寄北》; 2015年《桃花源记》、《使至塞上》、《望岳》、《酬乐天扬州初逢 席上见赠》、《泊秦淮》、《相见欢》、《渔家傲》、《记承天寺夜游》、《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016年《出师表》、《次北固山下》、《早春》、《观刈麦》、《相 见时难别亦难》、《岳阳楼记》、《明月几时有》、《秋思》。 2017《诗经·关雎》、《桃花源记》、《行路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浣溪沙》、《江城子·密州出猎》、《己亥杂诗》、《破阵子·为 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游山西村》。 ?命题特色一:按时间先后顺序出题。 ?命题特色二:必定是名句。 【经典错例】(以下划横线的为易错的地方)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