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劳累引起的厌食症

孩子劳累引起的厌食症
孩子劳累引起的厌食症

劳累引起的厌食症

在临床上,厌食有很多原因引起。

1、吃多了,体内有很多东西,没有代谢出来。

2、胃阴不足形成的厌食,孩子体内的阴津缺少。这时候食物在胃里面滞留的时间长,孩子老是感觉胃里是饱的,这种厌食叫食不滞胃。这在临床上,我们经常看到的就是地图舌那种叫胃阴不足。

3、脾阳虚引起的厌食,面黄肌瘦,孩子对食物不感兴趣,一吃就饱、吃的很少、大便出现完谷不化。所以这几种厌食是我们临床中最常用也是最常见的,治疗起来也都有他特定

的一些穴位。通过推拿效果是非常好的!

过年收假来接了一个小孩,爸爸讲老家待了几天时间,然后又带孩子到南方又旅游整整一个礼拜,回来之后不光是孩子,自己跟孩子妈妈也感觉很累,在家里休息了两天时间了,但是孩子一直喊累,不想吃饭、没有食欲,而且舌形是典型的布袋舌(前面大后面小)。

也喊腿疼,肌肉疼、关节疼,结合这些症状,不难看出这个厌食就是劳累引起的。人劳累的时候,整个就是伤了肾阳。肾阳不足、脾阳也就不足,

脾阳来源于肾阳,睡眠不充足,心阳也就不足,心阴也就受损。所以心阳影响胃阳,整个心阳、肾阳都受损后。孩子脾胃整个是一种低功能、低状态的运转。这就引起了对食物不敢兴趣,这种厌食。

怎样去会,怎样去调理?

这里存在一个挂你,越劳累,感觉到体乏无力。也不想吃饭,越不想吃饭,体能得不到及时的补充就越劳累。就形成了一个怪圈,不吃,体能跟不上。体能跟不上,愈发的劳累。愈发的劳累也不想吃饭,形成这样一个状态。怎么办?

一定要解决孩子饮食的问题,这种情

况下,一定呀补充充足的食物,充足的能量、充足的热量。

只有热量、能量能赶得上,这个时候,孩子才能慢慢的恢复。这是从一个角度来讲,能量的供应的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只有静养,不能再劳累。

大问题是孩子一回来,有大量的寒假作业,堆成堆。看起来孩子好像没事,事实上作业的劳动量是很大的。脑力劳动耗费的热量以上很高的!

所以所越劳累越赶寒假作业越不想吃饭,这就形成了劳累导致厌食的一个连锁的反应。当然这个案例,我想讲给大家,以后在假期要合理的安排

还的度假方式。

不要一个假期做了好几件事情,既会老家大西北,有去南方。光只是时差,温差、温度,都会个孩子形成影响。所以我们安排合理一点,出行的计划一定要考虑孩子的身体是否能接受。这样的话,孩子的身体的影响相对能少一点。

如果一味的去赶时间,一个假期安排了好多出行计划。势必就会导致收假之后修复期过长甚至带来其他方面的疾病!

厌食时间一长,孩子的血红蛋白也偏低。抵抗力也会下降,春天又是一个流行性疾病的高发期。

如果孩子抵抗力下降,有赶上流行性疾病。又要治疗,还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所以我们讲家长一定要全盘考虑,不要只考虑一时的安排,而忽略了后遗症的一系列问题。

所以我们讲育儿也一定有一定的预测,预测我们这一次会出现什么问题。这是很重要的,易经里面坤卦的第一个爻辞是这样写的“履霜坚冰至”早晨起来,一开门,地上有厚厚的一层霜冻,那就意味着未来的日子里可能会结冰,会有很厚的冰。

道路不方便,出去购买食物不方便,怎么办?趁还没有形成坚冰的时候,

我们要积累一些过冬的食物,做一些过冬的准备。

事实上就是我们说的未雨绸缪,邦尼康最近有很多网络课程,春季的益智增高!

小儿厌食症治疗研究论文

小儿厌食症治疗研究论文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脾失健运运脾法 “脾为后天之本”,由于小儿脏腑娇嫩,脾常不足,乳食不知自节,加之病后失调,喂养不当,精神调护失当或环境突然改变等,均可引起小儿不思进食,甚或拒食,从而形成小儿厌食症。因此,在儿科临床上调护脾胃气机之“运脾法”更为常用且有效。 1运脾法之意重在助运 运脾法是江育仁教授针对小儿脾胃病的发病特点提出的有效治疗方法。运脾法是指解其脾困、运其脾气的治疗原则。“运脾”一词,见于张隐庵《本草崇原》云:“凡欲补脾,则用白术;凡欲运脾,则用苍术”。江育仁认为,运脾法,并非独立的一种治法,而是属于“八法”中的和法。具有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者谓之“运”。运者,有行、转、旋、动之义,皆动而不息之意。运与化,是脾的功能。运者运其精微,化者化其水谷。故欲健脾者,旨在运脾;欲使脾健,则不在补而贵在运也。 运脾的作用在于解除脾困,舒展脾气,恢复脾运,达到脾升胃降,脾健胃纳,生化正常的目的。临床对脾运失健引起的病症如厌食、疳气、贫血、泄泻等有较好疗效。运脾法体现了中医着眼于调整机体平衡统一,恢复脏腑功能协调,健运脾胃,充其后天之本的医疗特色。 2运脾法之用药重在灵动 从现代小儿脾胃病的病因特点看,饮食不足者少,伤于饮食者多,造成滞胃困脾,受纳运化失职,这类病证只能用解其脾困、运其脾气的法则治疗,若不适当地施以补益,则犯有“实其实”之戒,反臻病情加重,即使对于那些已属脾胃虚弱的病证,也应采用补运兼施法治疗,否则易以造成补而不受。运脾法是治疗小儿厌食症的基本法则,宜以轻清之剂解脾胃之困,拨清灵脏气以恢复转运之机,俟脾胃调和,脾运复健,则胃纳自开。运脾之药宜以轻灵为要:一为用药的药性宜轻平清灵,如陈皮、枳壳、藿香、川朴花等;二为用药药量宜轻灵,轻灵则能鼓动气机,过重则反克伐小儿脾胃升发之气,欲运脾而反伤脾。另外,薏苡仁、茯苓、山药等具有健脾扶运而无耗阴碍胃之弊,谷芽、麦芽、神曲等运脾而不伤正,

厌食症患者RET自助表

RET 自助表 (A)诱发事件(使我感到情绪困扰或产生自损行动之前发生的事件、思想或感受): 一年前,因为自己稍微有点点胖,所以开始节食减肥。一年后,身体已经很瘦了,甚至有点偏瘦,但是还是忍不住要去节食,觉得自己还不够瘦。 (C)后果或情况(在我身上出现的,也是我想要改变的情绪困扰或自损行为): 其实,自己的体重已经不胖了,甚至有点过于瘦,但是还是无法控制自己去少吃一点,还是觉得自己不够瘦,还要再瘦一点,再瘦一点才好看。 (B)信念(导致我产生情绪困扰或自损行为的非理性信念(IBs)):(圈出所有你应用于诱发事件的IBs) 越瘦越好看 (D)辩论(与每一圈出的非理性信念辩论):例:“为什么我必须 ..干得非常棒?”“哪儿写着我是个 笨蛋 ..受人赞赏?” ..?”“何以证明我必须 1、您觉得越瘦越好看,是吗? 2、是的,以瘦为美嘛! 1、那么,您对瘦为美的看法是来自于什么地方呢? 2、社会吧!我周围的人也是这么说的。 1、那就是说,您的审美标准来自于社会和身边的朋友是吗? 2、是的。 1、那么,您身边的朋友觉得您现在的情况是瘦还是胖? 2、他们觉得我还是很瘦了,但是我自己觉得我还不够瘦啊,我还是觉得我还要再瘦一点。 1、为什么您觉得您还该再瘦一点? 2、当然是再瘦一点会更好看咯! 1、我属于您身边的人对吧? 2、当然! 1、而且,我对你的评价应该是比较客观的,您同意啊? 2、同意啊! 1、我觉得您现在已经非常瘦了,而且从审美来说,我觉得您现在的一个情况是过于偏瘦,其实反而并不好看! 2、这只是你觉得而已!你的观点,我并不接受啊。 1、您身边还有其他人觉得您很胖,很不好看吗? 2、这个,好像没有! 1、那还有其他人觉得你过瘦,不好看吗? 2、有,但是我不那么认为啊! 1、您前面说过您对美丑的标准是来自周围的人的,那么,大家都觉得您过瘦,这样反而不美了,您就该坦然的接受这一点,不是吗? 2、你说的好像也有点道理的样子。 1、就像您说的一样,当初你是被别人说有点胖所以减肥来达到别人的认同,但是现在您已经成功 的瘦下来了,而且也达到了别人的认同了,这样就已经够了不是吗? 2、好像是这样的。 1、其实,还不够瘦只是您自己的想法,你够瘦了才是大家的想法,您同意吗?

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

小儿厌食症诊断标准 小儿厌食症,一听到这个,妈咪们肯定会觉得很烦恼。因为孩儿吃不下饭,久而久之,营养就会跟不上,那么就比同龄人发育得慢。小儿厌食症到底是个怎样的病症?其诊断标准分别有哪些? 遇有厌食患儿,首先要仔细询问病史,做好体格检查及必要化验。一般来说,小儿厌食的年龄在1~6岁之间,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甚则拒食达2个月以上,即可确认本病。但是要排除那些可以导致厌食的慢性疾病及微量元素缺乏和维生索缺乏。厌食症诊断标准如下:1、年龄 若是1岁以下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发现有明显食欲低下者,多为疾病所致,应该引起重视,可能是由败血症、结核病、佝偻病和各种营养缺乏症等。年纪稍大的小儿要特别留意其饮食的习惯和平时的生活情况,家庭环境等等;因为家庭环境较好的家庭,小儿容易养成不好的进食习惯,喜欢吃零食等,都有可能引起厌食症。 2、食欲不振的程度 如果是轻度的食欲不振可能是因为零食过多或者天气、心情不好等原因等所致;若情况比较严重,可能是厌食症或者其他潜在疾病。 3、有无症状出现 若患儿有轻度食欲不振,但是依然活泼、愉快,多属正常情况。若伴有疲倦、精神萎靡、低热者,多系结核或其他感染。伴有腹痛和便血者应注意胃、十二指肠溃疡,寄生虫等。伴反应迟钝,皮肤粗糙,少汗和发育不良者,应注意甲状腺功能低下。伴多汗、肋骨串珠、方额、颅骨软化等骨骼改变系佝偻病。 4、微量元素的检查 通过微量元素的检查,可以帮助找到是因为哪种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厌食症,也有助于判断。 还要与畏食区别开,虽然这两者都是食量减少,但畏食者的食欲正常、饥肠辘辘,只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譬如口咽溃疡、牙痛、吞咽困难或腹痛等原因进食时觉不适、畏惧和拒绝进食而致食量减少,这些患者在消除了上述病因后食量便可恢复正常。 小儿厌食症可以通过几种方式去进行诊断,妈咪们要时刻关注孩子是否有这个问题,那么好及时去解决。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1 儿科偏方,消化类偏方 (不思吃饭)山楂3钱、鸡内金(鸡肫皮)一只,加半碗水煮熟饭前吃完,一日二次,连吃3天,有开胃、助消化之功效。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2 儿科偏方,消化类偏方 菜籽9克,面粉适量。将韭菜籽研末,调入面粉和匀,制成饼,蒸熟,日分3次服用,连服3-5日。圆弧齿轮泵本方适用于小儿食欲不振兼见自汗、面白、肌肤不平等症。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3 儿科偏方,消化类偏方 蚕豆500克,红糖适量。将蚕豆用水浸泡后,去壳晒干,磨粉(或磨浆过滤后,晒干),即成。 每服30-60克,加红糖适量,冲入热水调匀食。本方适用于脾胃不健,消化不良,饮食不下等所致的厌食症。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4 儿科偏方,消化类偏方 炒白术、炒扁豆、砂仁、佩兰、鸡内金各5g,焦山楂、谷芽各10g,甘草3g。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高温齿轮泵。 疗效:2—3剂显效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5

炒麦芽、焦山楂、炒神曲各10g,炒内金5g,炒莱菔子6g。 制用法:共为细面,加白面和水调成糊状,睡前敷患儿脐上,外用纱布固定,次晨取下, 每日1次,5天为1疗程。 疗效:1疗程即愈。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6 儿科偏方,消化类偏方 大黄干草散 药物:大黄、甘草按4:1量,蜂蜜适量。 用法:先将大黄、甘草研末。每次0.5克调以蜂蜜服,每天3次,连服2天。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7 儿科偏方,消化类偏方 肥儿饼 药物:山药、鸡内金各60克,山查40克炒麦芽、炒谷芽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末,加面粉500克、香油30克、芝麻15克、白糖15克、水适量,调匀,作成小饼,锅内烙熟,当饭吃ZYB渣油泵系列。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8 儿科偏方,消化类偏方 淮曲散 药物:淮山200克,茯苓100克,酒糟曲150克,丁香20克。 用法:上药研细末,过筛。饭后温水送服,每天3次,每次15克。 治疗小儿厌食的偏方9

厌食症治疗病例一则

厌食症治疗病例一则 【疾病知识】 神经性厌食症:又称为厌食症,是患者自己有意造成的体重明显下降至正常生理标准体重以下,并极力维持这种状态的一种心理生理障碍。多见于青少年,发病年龄多在13—25岁期间,主要罹及女性,男性与女性患病之比约为1:9.5。 本病例是一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住院调理的前后过程,供参考。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入院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兰某,女,43岁,因“厌食、体重急剧下降3年余。”于2012-06-08入院。 病程描述:患者于3年前因退休和孩子高考失利向自感压力过大,每天睡眠差,进食少量食物,或者几乎就不吃任何食物,1年后出现体重明显骤降,由原来的50Kg降至30Kg,并出现经常性晕倒、月经不规则,去年1月份开始出现吃饭后恶心呕吐,遂与家人前往当地医院诊治,行胃镜检查示:糜烂性胃炎,行护胃治疗个月后,症状好转出院,饮食少量食物后无恶心呕吐,但体重未增加。 患者去年12月份出现双下肢水肿,当地医院诊断为低蛋白血症;3查体:神志清楚,精神差,睡眠差,对食物都没有食欲,每次少量迸食后会有轻微不适,发育正常,营养不良,两年未来月经,体重为30kg。身高160cm,BMI=11.7kg/m2,经常失眠,有中度抑郁症,经常有疲劳感,情感淡漠,注意力不集中,对任何事情缺乏兴趣。 初步诊断:神经性厌食症 鉴别诊断:1、正常节食正常节食体重虽然减轻,但食欲正常,无体像障碍和内分泌紊乱。2、躯体疾病所致体重减轻很多躯体疾病特别是慢性消耗性疾病,可导致明显的的体重减轻,通过相关检查可以鉴别。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入院调理病程记录

调理第一天,患者一般情况同入院,情绪较稳定。入院后检查治疗较配合。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心电图及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肝肾功检查示:总蛋白49g/L,白蛋白34. 2g/L,血常规示:白细胞2.l*l0 g/L,血红蛋白9lg/L,红细胞2.78*10g/L,红细胞压积26.8%。心理精神评估提示中度抑郁症。患者病程3年余。 王学廉主任医师查房,详细了解病情后表示:病人病史不长,体重急剧下降,生化和常规检查明显异常,考虑重度营养不良,首先明确病因诊断,排除慢性疾病的可能。遵嘱执行,继观病情变化。 调理第三天,患者一般情况可,饮食较前增加,饮食后未述明显不适,情绪较稳定,大小便正常,查体同入院。入院后检查治疗较配合。心电图及胸片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生化检查明显异常。心理精神评估提示中度抑郁症。患者病程3年余。 王学廉主任医师查房,详细了解病情后表示:病人生化检查明显异常,体重指数为11.7,考虑重度营养不良,病人有经常性晕倒病史,考虑贫血和低蛋白所致,应先对症营养治疗,并排除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可能。遵嘱执行,继观病情变化。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出院时的病情记录 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神志清楚,精神状态可,体温正常,,睡眠可,大小便正常。记忆稍差。理解力无异常。患者自述无其他明显不适,大量饮食后无明显不适。行肿瘤标志物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王学廉主任医师查房后指示:患者入院时,身体消瘦,体重较轻,饮食量较少,血常规示血象较低,肿瘤标志物未见明显异常,可以排除慢性消耗性疾病可能,经过营养等积极治疗,现饮食量已明显增加,病情已基本稳定。可以出院。遵嘱执行,将出院后注意事项详细告知家属,拟于今日出院。 【知识小链接】轻度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可以通过药物调理,但是重度的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必要时则需采取手术治疗,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采用的是“3+X”全息导航技术治疗重度的神经型厌食症。 解析:“3+X”全息导航治疗技术:“3+x”是针对情绪、情感调节中枢-边缘系统而言的,“3”代表三个经典的精神外科手术靶点,即:扣带回、内囊前肢、杏仁核,它们是情绪、情感调节环路中最重要的三个节点,基于亚核团理论、精神病发病机制中的递质调控学说、受体功能亢进学说,以及以往的临床实践,选择性地部分毁损阻断,能有效控制症状;“X”代表根据患者核心症状,再选择其它相应靶点,补充毁损阻断,以达到最佳疗效,复发率低于5%。

小儿厌食症也分型中医教你调理小儿厌食症(精)

小儿厌食症也分型中医教你调理小儿厌食症 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较长时间食欲不振,甚则拒食的一种常见病。本病的发生以饮食不节、喂养不当为主要原因。治疗原则应以调和脾胃,恢复运化功能为主。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可分为以下三型进行治疗: 脾失健运型 主要症状为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甚至拒食。若强行进食后则会恶心、呕吐、腹胀。患者舌质淡,舌苔白不厚或薄腻。中成药可选用曲麦枳术丸、香砂枳术丸。汤药可选用经验方:太子参 12克,茯苓 9克,白术 9克,陈皮 9克,枳实 6克,神曲 9克,麦芽 9克,鸡内金 6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胃阴不足型 主要症状为口干多饮、不思饮食、大便干结,有的小儿皮肤干燥。舌苔多为花剥苔或无舌苔。中成药可选用大补阴丸。汤药可选用经验方:玄参 9克,麦冬 9克,生地 9克,沙参 9克,石斛 9克,玉竹 9克,乌梅 9克,山药 9克,甘草 9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脾胃气虚型 主要症状为面色白、无光泽,形体瘦弱,除厌食外,若进食稍多,则大便不通或大便溏泻。患者舌质淡,舌苔薄白。中成药可选用启脾丸、小儿健脾丸。汤药可选用经验方:党参 9克,茯苓 9克,白术 9克,山药 9克,扁豆 9克,砂仁 3克,桔梗 3克,陈皮 6克。水煎服,每日两次。 现介绍几种开胃食品供家长选用。 将小茴香苗洗净切碎,稍加食盐、芝麻油、味精,凉拌当菜吃,每日半小盘。也可将小茴香加少许肉馅包馄饨、饺子或包子,让孩子进食。食量要由少增多,不可过量。小茴香健胃,理气化滞,食后可消食除满,增进食欲,实为治小儿厌食的美味佳肴。

鲜橘子皮洗净,切成条状、雪花状、蝴蝶状、小动物状等各式各样小块,加上适量白糖拌匀,置阴凉处一周。小儿用餐时取出少许当菜食之。每日 2次。橘皮药名陈皮,是一种理气、消积、化食的良药。橘皮含有大量维生素 B1、橙皮甙 (C28H34O15等,还有健胃、止呕、祛痰止咳的功能。 鲜玫瑰花摘下后,加白糖适量密封于瓶罐内,一个月后启封。将玫瑰花糖少许加入汤内,让小儿食之。玫瑰花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 、葡萄糖、蔗糖、柠檬酸、苹果酸等,是芳香健脾佳品。 小儿面黄肌瘦,时常腹泻,可用大红枣 5~10枚,洗净煮熟去皮核食之,也可与大米煮粥食之。大枣温脾健胃,益气生津,可治疗贫血、腹泻。 将山药洗净去皮, 切成薄片先用清水浸泡半天, 加大米少量煮成稀粥, 再放桂圆肉 3~ 5枚用小火煮,加白糖少许食之。山药含淀粉、糖类、蛋白质、多种维生素、精氨酸与多种矿物质,是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长肌肉的良药佳肴。

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 摘要:小儿厌食症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1-6岁的儿童,可导致患儿免疫力下降,营养不良,进而影响其生长发育。该病可有多种因素引起,中、西医对其病因各有见解。该病的临床治疗方法有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文将详细分析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希望能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病因;治疗;研究进展 小儿厌食症是指以食欲不振、见食不贪甚至厌恶进食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且城市儿童发病率高于农村地区[1]。该病若得不到及时治疗,会对患儿的营养状况,机体免疫力、智力发育等造成不良影响,不利于其健康成长[2]。本文对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及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1.病因分析 1.1中医对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分析 中医学认为,脾胃健运才能知饥欲食[3]。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位为脾,其主要病因为脾失健运,胃纳失常。小儿的脏腑娇嫩,脾脏功能尚不健全。喂养不当、情志失调、先天不足、他病伤脾等都会影响脾胃的纳运功能,造成食欲减退

[4]。古代文献中对其病因也有诸多论述[5]:如《灵枢?脉度》指出“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内经》有云“脾胃者,仓察之官,化物出亦”;《素问?痹论》记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五藏别论著》指出“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幼幼集成》中记载“或因病有伤胃气,久不思食”。现代中医研究对其病因也有新突破:周黎黎[6]认为,饮食不当、过用滋补、他脏虚弱、外感六淫、疾病影响和不合理用药是导致脾胃阴虚厌食症的主要原因。 1.2西医对小儿厌食症的病因分析 西医认为小儿厌食症的发病与喂养方式、自然因素、精神心理、社会因素、药物影响、疾病感染有关[7]。①喂养方式:出生后4-6个月是婴儿的味觉敏感期,6-7个月是其食物质地敏感期,如果此期间不给婴儿添加各种味道、质地的辅食,其在1岁后往往拒绝新食物。断奶过晚,会使婴幼儿过分依恋母乳而拒绝饮食。摄入食物若过于油腻味重也会使幼儿出现厌食症状[8]。②自然因素:夏季时由于天气炎热且湿度大,会影响孩子的消化液分泌而导致其食欲减退。③精神及社会因素:家长在吃饭时批评责骂儿童,会使其产生焦虑情绪,进食减少,而且家长的饮食习惯会直接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④疾病及药物影响:肠道感染、结核、长期便秘、发热等疾病均会使儿童的食欲下降;服用刺激胃粘膜的药物(如磺胺类药物)会使其出现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造成

神经性厌食的心理治疗

神经性厌食的心理治疗 -------介入时机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北京同仁堂中医医院门诊专家张凯 神经性厌食多见于未成年女性,以面容憔悴,皮肤干燥或毛发脱落,体重减轻,闭经等为特征的进食障碍。部分患者,由于没能达到预期的体重,多次的挫折和失败以及家人的责怪等使自己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生活懒散,缺乏责任感,旷课,满口脏话谎言,或出现暴力倾向,冲动性行为,吸烟饮酒等品行问题。另外还可出现情绪低落,厌世轻生,自伤自残等抑郁症状。 心理治疗是神经性厌食的主要疗法之一,通过努力改变患者的认知方式,减轻心理压力,增进相互了解,改善家庭关系等来调整其异常的摄食行为,对神经性厌食有一定疗效。现在谈谈心理治疗介入时机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心理治疗介入时机 神经性厌食有限制型和贪食-泻出型两种类型。因为此病是一种异常的禁欲病态,与精神活性物质的脱毒不同,很容易让节食转为过食。而惧怕体重增加的心理又驱使患者使用催吐等方法,由限制型转为贪食-泻出型,使贪食-泻出型患者出现增多的趋势。过度节制饮食或滥用催吐泻下等方法导致体重减轻,营养不良,引起内分泌以及参与摄食行为调节的神经传导递质和激素分泌异常,这些体液性信号作用于下丘脑摄食调节中枢,加重异常的摄食行为,同时由于神经传导递质的改变,精神状态也受到影响。有学者称此为恶性循环(Circular interaction)。那些起初只是为了发泄不满或单纯为了瘦身采取的异常摄食行为,发展到此时患者也很难控制自己,甚至发展到类似强迫行为的程度。神经性厌食的疗效不理想,易反复发作等,也与这个恶性循环不无关联。 当发展到恶性循环阶段,单用心理治疗效果也许就不太理想了。此时可以在用抗抑郁药物如三环抗抑郁药物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之后介入心理治疗。选择抗抑郁药是因为神经性厌食与抑郁症关系较密切,二者神经内分泌学及神经传导递质的异常变化相类似,有学者将神经性厌食划为情感障碍的一个亚型,神经性厌食患者的29%-68%并发情感障碍,抗抑郁药物对神经性厌食有一定疗效。 心理治疗介入的时机以用抗抑郁药后情绪转好时为佳。过早的心理介入因为有上述恶性循环的存在,不易奏效。而无效的心理治疗让患者失去对心理治疗的信心。介入过晚,由于其认知方式等得不到纠正,有可能出现反复同样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在患者情绪好转时介入心理治疗,因其情绪转佳,精神运动水平恢复,使得容易与其沟通,也就提高了心理治疗的疗效。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不急于下结论;患者的心理问题是家庭关系不睦还是学习成绩下降,是认知的偏执还是情感的纠葛,要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对于体像障碍明显,否认患病和作伪行为的患者,尤其要注意识别。不要急于下结论,错误的结论会让患者认为“医生根本不理解我”而丧失对医生的信赖,而对这些有心理问题的患者来说,重建信赖关系是比较困难的。不施加压力;包括不要提出过高的期待,不要规定具体的康复计划,如几个月体重恢复到多少等。不要提及患者曾经有过的辉煌,“看你那时候全班成绩第一”,“当时你身体多棒呀”等,这些都有可能加大其心理压力,产生负面影响,引起反复。要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注意语言的选择;这些患者对与饮食有关的谈话内容十分敏感,沟通时特别要注意语言的选择,特别是提到与体重,肥胖,进食有关的话题时,尤其应引起注意。无论在治疗的那个阶段,做得不好,有可能前功尽弃。如当患者食量逐渐恢复时,不说“你吃得真多”而是说“你恢复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对照分析(1)

论文· 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对照分析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100083)孔庆梅张大荣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体重指数(BMI)的特点及疾病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进食障 碍调查问卷(EDI-1)对30名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和30名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计算EDI-1量表分、BMI。 结果:根据期望BMI和目前BMI的差值,厌食症患者可分为追求更瘦组和不追求更瘦组。不追求更瘦组的 目前BMI最低,追求更瘦组的目前BMI次之,正常对照组目前BMI最高,差异具有显著性(F=54·15,P< 0·01);两病例组间期望BMI没有差异(P>0·05),但都低于正常对照组。追求更瘦组EDI-1量表总分最 高、不追求更瘦组次之、对照组最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体重过低的厌食症患者可能希望 体重增加。但无论患者是否希望体重增加,期望体重指数都低于正常,实际上都是怕胖的。追求更瘦的患者 可能预后较差,这可能与患者较严重的认知偏差以及某些心理特征有关。 【关键词】精神病学神经性厌食症病例对照研究体重指数 Body Mass Index(BMI)of Anorexia Nervosa KONG Qingmei &ZHANG Darong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Beijing University, 100083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BMI of patients with anorexia nervosa and fi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MI and clinical features·Methods: 30 femalewhometthe criteria of anorexia nervosa of ICD-10 and 30 normal controlswere eval- uated with the EDI-1·The current BMI, expected BMI, pre-morbid highest BMI were compared between patient group and control·Results: The current BMI and expected BMI of anorexia nervosa group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nor- mal controls (P<0·01)·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xpected BMI and current BMI, anorexia nervosa group was divided intotwo subgroups: expecting lowerweight and not expecting lowerweight·The current BMI of the subgroup expecting lowerweight was just below normal limit, about 17·The current BMI of the subgroup not expecting lowerweight had already been far belownormal, about 15·The subgroup expecting lowerweight presented smaller age of onset and longer duration than the subgroup not expecting lowerweight (P<0·05)·Conclusion: Patientswith very lowbodyweightmay be not so eager as those with relatively normal weight in seeking for more weight loss, but their expected BMI is still lower than normal· 【Key Words】psychiatry anorexia nervosa case-control studies body mass index 进食障碍,包括神经性厌食症和神经性贪食症, 曾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产物,然而随着经济的持续发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厌食症与神经性贪食症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及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BN)是以古怪的进食状态为特点的常见综合征。AN及BN是同一种慢性进食障碍的2种不同临床表现的疾病。虽然这两个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结局是有区别的,但是,这些特点指出了2种疾病的病因是相同的,他们都是恐惧肥胖。因此,这些患者把这种摄食作为他们生活中的焦点。 AN和BN 2种病的主要特点是某些青少年的特殊的心理变态,以瘦为美的躯体形象障碍,而采取拒食、导吐、腹泻方法减少体重,使自体出现极度地营养不良和消瘦、闭经甚至死亡。AN患者严格地控制食物的摄取,BN患者则失去对进食的控制,以至于以拒食、导吐来补偿。 1症状体征 1.神经性厌食

(1)心理变态及精神异常:①AN患者多否认自己有病,拒绝治疗,此表现令人费解。②自我体像判断障碍,以致判断严重失误。虽然体形已很消瘦,但仍觉得自己体形在继续发胖。 ③性格孤僻,精神抑郁,不信任别人,难以与人交往,情绪低落,往往有自杀倾向。④精力与体重下降程度不相称,虽极度消瘦仍能坚持日常工作。 (2)厌食:日进食量≤150g,严重者仅以少量的蔬菜或菜汤度日,AN患者在整个病程中表现失去食欲、无饥饿感,或拒绝、忽视饥饿感;严格地控制自己食物的摄取,以尽量限制热量的摄入。其实,AN患者不时地控制饮食,已在此病发作前1年就发生了。 (3)消瘦:在发病后数月内体重下降,多在标准体重15%以下。AN患者还参加超重的运动,更有助于体重的下降。部分病人可发展成恶病质。若合并发作性贪食者,体重也可正常或偏胖。

(7)可伴有低血糖、多尿:抵抗力明显降低,常伴发感染。 2.神经性贪食 (1)贪食:BN这个术语包含着极度饥饿感、贪婪的食欲,对多食行为具有不可被冲击的力量。通常也发生在AN的女性中,在短时间内可怕地摄取大量的食物,食后又以多种方式导吐,呕吐出大量的胃内容物的一种综合征。BN 患者要满足饥饿感就不停地吃,平均1~2h吃1次,每次可获热量4810kJ(1150kCal)。每天食物大量地被消化,可摄取热量高达 20920kJ(5000kCal)。在病程中,平均每天热量获得14230kJ(3400kCal)。主要食物为冰激凌、面包、薯片、糕点、果仁及软饮料等。通常1顿饭1种食物。经常一个人晚上到外边吃,通常都是暴饮暴食高热量食品,BN者暴食后经常用牙刷、手指等物引吐。部分BN者用吐根,吐根可引起肌病和心血管病。这些患者恐惧肥胖,将引吐作为控制体重的一种方式,直到都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 厌食是小儿常见的脾胃病证。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食量减少为特征。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但长夏暑湿当令之时,可使症状加重。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临床尤以1~6岁小儿为多见。城市儿童发病率较农村为高。患儿除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明显不适,预后较好。但病情迁延不愈,可使气血生化不足,抗病能力下降,而易罹患他症,甚至影响生长发育而转化为疳证。 本病多见于中医文献所载“不思食”“不嗜食”、“不饥不纳”、“恶食”等病证之中。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厌食的原因,一是由于局部或全身疾病影响消化功能,使胃肠平滑肌的张力下降,消化液的分泌减少,酶的活力降低所致;二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及各种刺激的影响,使对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所致。 1 病因病机 本病多由喂养不当、他病伤脾、先天不足、情志失调所引起。其病位在脾胃。盖胃司受,脾主运化。脾胃调和,则知饥欲食,食而能化。诚如《灵枢·脉度》所载:“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味矣。”若喂养不当、他病伤脾、禀赋不足、情志失调等损伤脾胃的正常运化功能,致脾胃失和,纳化失职,而成厌食。 1.1喂养失当 为小儿厌食症的主要病因之一。小儿脏腑娇嫩,饮食不知自节。若家长缺乏育婴保健知识,婴幼儿未按期添加辅食,或片面强调高营

养饮食,超越了小儿脾胃的正常纳化能力;或过于溺爱,纵其所好,恣意零食、偏食、冷食;或饥饱无度;或滥服滋补之品,均可损伤脾胃,产生厌食。诚如《素问·痹论》所言:“饮食自倍,肠胃乃伤。” 1.2他病伤脾 脾为阴土,喜燥恶湿,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喜润恶燥,得阴则和。若罹患他病,误用攻伐,峻加消导;或过用苦寒之品损脾伤阳;或过食香燥、辛辣之品而耗胃阴;或病后未能及时调理;或夏伤暑湿,脾为湿困,均可致受纳运化失常,形成厌食。 1.3先天不足 是部分患儿厌食的原因。患儿胎禀怯弱,元气不足,脾胃薄弱,往往生后即表现不欲吮乳。若加之后天失于及时调理,则脾胃益虚,食欲难以增进。 1.4情志失调 小儿神气怯弱,易受惊恐。若失于调护,卒受惊吓或打骂;或所欲不遂;或环境突变等,均可致情志抑郁,肝失调达,气机不畅,乘脾犯胃,而形成厌食。 2 辨证论治 本病应以脏腑辨证为纲,紧紧围绕脾胃加以辨证。根据发病原因、病程长短、病情轻重、证候特点等区别脾失健运、脾胃气虚、脾胃阴虚之不同证型。本病总由脾失健运所致,治疗当以运脾开胃为基本法则。 2.1脾失健运

12种用于小儿厌食症的中成药

12 种用于小儿厌食症的中成药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楚雄审核:中山大 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伍俊妍小儿厌食症是指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是家长最为头疼的事情之 。严重者可造成营养不良及多种维生素与微量元素缺乏,者日渐消瘦而成疳症。小儿厌食症常由于先天不足,脾胃虚弱;喂养不当,损伤脾胃;情志失调,肝气不畅,乘脾犯胃;他病伤脾,脾失健运,胃气失钠。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小儿厌食症可分为脾胃不和 影响小儿生长发育,造成小儿“面黄肌瘦、个子矮小”,甚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胃阴虚证、肝旺脾虚证,其中以脾胃不和证较为常见。脾胃不和证:主症,食欲不振,厌恶进食甚至拒食。兼症,面色少华,口淡乏味,时有流涎,暖气呃逆,恶心,大便软溏,舌淡红,苔薄白或腻,脉濡,指纹淡红。治宜和胃健脾。脾胃湿热证:主症,不思进食,厌恶进食甚至拒食。兼症,口渴不不欲饮,肢体倦怠,口臭,时有恶心,甚则呕吐,大便干结或臭秽,小便黄少,舌红,苔苔薄黄腻,脉滑数,指纹紫滞。治宜健脾利湿。脾胃气虚证:主症,不思饮食,厌恶进食甚至拒食。兼症,面色少华神疲倦怠,少气懒言,形体偏瘦,唇色淡,口淡乏味,脘腹胀,大便稀溏,舌淡胖边有齿印,色淡红脉细软,指纹淡红。

治宜健脾益气。脾胃阴虚证:主症,不思进食,厌恶进食。 兼症,面色少华,口渴喜冷饮,唇红,手足心热,汗多浸衣, 形形体偏瘦,大便燥结,小便黄少,舌红,苔花剥,脉细数, 逸仙药师介绍 12 种用于小儿厌食症的中成药,以供大家 参考。 1、小儿七星茶颗粒:由薏苡仁、稻芽、山楂、淡竹 叶、钩藤、蝉蜕、甘草组成。开胃消滞,清热定惊。用于小 儿积滞化热,消化不良,不思饮食,烦躁易惊,夜寐不安, 大便不畅,小便短赤。注意小儿七星茶颗粒对于治疗小儿积 食,内火旺盛效果较好,只适用于实热证,对于脾胃虚寒, 舌淡苔薄白者,则不适合。 2、四磨汤口服液:由木香、枳 壳、槟榔、乌药。顺气降逆,消积止痛。用于婴幼儿乳食内 滞证,症见腹胀、腹痛、啼哭不安、厌食纳差、腹泻或便秘; 中老年气滞、食积证,症见脘腹胀满、腹痛、 由太子参、枳实、砂仁、鸡内金、山楂、鳖甲、穿山甲组成。 指纹紫或红。 治宜滋养胃阴 肝旺脾虚证: 主症, 食欲不振, 厌恶进食。兼症,形体偏瘦, 两肋胀满,平素烦躁易怒,夜 寐欠安兴奋躁动,口苦泛酸, 嗳气呃逆,大便失调,舌红苔 薄黄,脉细小弦,指纹紫滞。 治宜疏肝理气,健运脾胃。以 口服液的特点是顺气降逆,尤其适用于积滞, 3、 启脾丸:由人参、白术、茯苓、陈皮、山楂、 麦芽、甘草、 山药、莲子、六神曲、泽泻组成。健脾益气, 开胃消食,利 湿。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便稀。 4、太子金颗粒:

小儿厌食症治疗方法有哪些

小儿厌食症治疗方法有哪些 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饮食的重要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它是我们人体营养吸收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小儿厌食症的出现,会严重地影响小儿的正常的生长发育,那么到底有哪些原因会导致小儿厌食症的出现? 小儿厌食症原因有哪些 1、辅食添加不及时 小儿6-7个月是对食物质地敏感期。有的家长添加辅食过早或过晚,则容易导致小儿发生厌食症发生。 2、生病 小儿出现发热、感冒、咳嗽、腹泻等症状时影响胃肠道消化酶活性,容易出现胃口不好,不过这是暂时的。此外,孩子患儿肠胃炎、消化道溃疡、蛔虫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时也会影响胃口。 3、药物影响 有时孩子生病吃太多药物也会引起食欲不振。那句玩笑话光吃药就吃饱了从某种角度来说,倒还有点道理。此外,阿奇霉素及硫酸亚铁常常会刺激胃肠道,引起食欲下降。 4、缺乏缺锌等微量元素 缺锌影响舌头味蕾细胞的敏感性,影响胃肠道消化酶的功能,导致食欲下降。患缺铁性贫血时,也可能引起孩子食欲不好。 5、气候变化 天气炎热时,胃肠道消化酶活性降低,很容易出现小儿厌食症的

出现。有时候休息不好也会影响宝宝胃口。 6、饮食习惯不好 现在独生子女多,家长容易溺爱,导致孩子饮食没有节制,吃太多含糖分、蛋白质过高的食物,从而影响了食欲。饮食没有规律,导致该吃饭时没有胃口,不到吃饭时间又饿了,破坏了胃肠道消化消化吸收的正常规律。 7、家庭、环境因素 如果家长常常有意无意的在孩子面前评论自己喜爱的食物,这个食物不好看,那个食物不好吃,久而久之孩子容易发生厌食挑食。 家庭暴力、家长对孩子过于严格或者漠不关心,都可能影响孩子大脑的进食中枢,导致神经性厌食。 与此相通的是,国外做过动物进食相关试验,每到小狗进食时间给予一次电刺激,久而久之,即使停止电刺激,小狗到进食时间也不会去觅食。 所以家庭、环境因素与小儿食欲关系密切。 8、精神心理问题 有的孩子厌食症属于精神问题引起。如出现神经性厌食、自闭症、悲观、焦虑等情绪,也会食欲下降。 小儿厌食症治疗方法有哪些 1、肥儿丸 适应症:小儿消化不良、虫积腹痛,面黄肌瘦,食少腹痛等。 用法用量:蜜丸剂,每丸重3克。每服1丸,日服2次。温开水

脾胃病科 厌食(神经性厌食症)中医诊疗方案(试行版)

厌食(神经性厌食症)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胃肠病学》(李乾构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年)。 厌食是指在较长的时间内不思饮食,见食而烦,甚则拒食为主要表现的郁病类病证。严重者恶闻食臭,见食物则恶心欲呕,故又称恶食。临床所谓之纳呆、纳差、食欲不振、不思食、不知饥等皆属本病的范畴。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实用内科学》第13版(陈灏珠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及CCMD-3(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001年)。 神经性厌食症诊断包括: (1)年龄不限; (2)常因精神刺激或学习、工作压力过大而发病; (3)体重减轻20%以上或同年龄身高标准体重减轻15%以上; (4)排除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而引起的厌食; (5)少数患者唯恐长胖特意控制饮食,宁愿挨饿瘦,致使体形消瘦、厌食纳差者。 (二)证候诊断 1.肝脾不调证:不思饮食,脘胁胀满或痛,嗳气频频,精神抑郁善太息,或烦躁易怒。舌苔薄白,脉弦。 2.饮食积滞证:厌食、恶闻食臭,或呕吐食物,嗳气酸腐,脘腹胀满,或大便不调。舌苔厚腻,脉滑。 3.湿浊内阻证:不思饮食,厌油腻,脘腹痞闷,周身倦怠,大便溏而不爽。舌质淡,苔白腻,脉细滑。 4.脾阴不足证:纳差少饥或饥不欲食,胃脘嘈杂,唇干舌燥,口渴喜饮,大便偏干,小便短少。舌红苔少乏津,脉细或细数。 5.脾胃气虚证:不思饮食,少食即胀,气短懒言,四肢倦怠,神疲乏力,甚则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缓而弱。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肝脾不调证

治法:疏肝健脾,理气和胃。 推荐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薄荷、红曲、生姜、甘草等。 中成药:逍遥丸、木香顺气丸等。 2.饮食积滞证 治法:消食导滞,理气开胃。 推荐方药:枳实导滞丸加减。枳实、茯苓、黄芩、黄连、白术、熟大黄、神曲、红曲、甘草等。 中成药:保和丸等。 3.湿浊内阻证 治法:芳香化浊,理气和中。 推荐方药:藿香正气散加减。藿香、紫苏、大腹皮、炒苍术、陈皮、茯苓、厚朴、半夏曲、白芷、桔梗、大枣、生姜、甘草等。 中成药:藿香正气水(胶囊、丸)等。 4.脾阴不足证 治法:甘淡益阴,滋脾健运。 推荐方药:益脾汤加减。淮山药、太子参、莲米、薏苡仁、芡实、白扁豆、茯苓、白术、桔梗、石斛、稻芽、炙甘草等。 5.脾胃气虚证 治法:补气和中,健脾开胃。 推荐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木香、砂仁、陈皮、法半夏、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等。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等。 (二)针灸疗法 1.针刺法:实者用泻法,虚者用补法,可取上脘、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若寒中伤饱,食谷不化,刺上脘、中脘;不饥不食,刺然谷,见血立饥;饥不能食,脾胃气虚,取中级、足三里、三阴交。 2.灸法:脾肾两虚,纳少腹胀,灸中脘。 (三)推拿疗法 1.取穴:中脘、气海、天枢、足三里。 2.手法:摩、按、揉、一指禅推法。 3.操作:患者仰卧位。医者坐于患者右侧,先用轻快的一指禅推法、摩法在胃脘部治疗,使热量渗透于胃腑,然后按、揉中脘、气海、天枢等穴,同时配合按揉足三里。时间约10分钟。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药治疗法

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药治疗法 发表时间:2015-01-16T13:39:25.160Z 来源:《医药界》2014年9月第9期供稿作者:方静萍 [导读] 近年来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日趋增高,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尤为突出。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方静萍 (静宁县城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平凉743400) 【中图分类号】R2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摘要】小儿厌食症以长期食欲减退、见食不贪,甚至拒食的一种病症,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各个年龄都可发病,尤以1-6岁小儿多见,因城市儿童发病率较高,被认为是富裕社会儿童的主要摄食问题之一,本病属于祖国医学“恶食“、”伤食”、“食积”等范畴。由于厌食症的长期存在,造成机体营养失调,免疫力下降,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近年来小儿厌食症的发病率 日趋增高,特别是城市独生子女尤为突出。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小儿厌食症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 1病因病机: (1)饮食不节,喂养不当。小儿喂养的原则应当是“乳贵有时,食贵有节”,饮食没有规律,没有节制,可导致脾胃受伤,受纳运化功能减弱,出现食欲不振或厌恶乳食不振。(2)痰湿滋生:乳母过食寒凉,小儿嗜食生冷瓜果,导致脾阳受伤,痰湿内生,壅阻中州,影响脾胃消化功能,出现厌食。(3)脾胃虚弱:小儿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导致脾胃虚弱,或痰病迁延,损伤脾胃,使消化功能低下,降而致厌食。(4)虫积伤脾:小儿脾胃虚弱,食不洁饮食或有吮手指的习惯易患肠道虫症,虫积扰乱脾胃气机,影响消化吸收而致厌食。 2证型治疗: (1)脾失健运型:症见厌恶进食,饮食乏味,食量减少,或有胸脘痞闷,嗳气乏恶,偶尔多食后脘腹饱胀,大便不调,精神如常。舌苔厚白或白腻。治宜燥湿运脾,消食开胃。方用不换金正散合健脾丸加减。药用苍术、藿香、陈皮、砂仁、鸡内金、焦山楂、炒麦芽、神曲、佩兰、枳实等。(2)脾胃气虚型:症见不思饮食,食不知味,食量减少,形体偏瘦,面色少华,精神不振,或大便溏薄夹不消化物。舌质淡,苔薄白。治宜健脾益气,方用异功散合健脾丸加减。中成药可用启脾丸或健脾丸。药用党参、茯苓、白术、甘草、陈皮、扁豆、木香、山药、砂仁、鸡内金、神曲、焦山楂等。(3)胃阴虚亏型:症见不思进食,食少饮多,口舌干燥,大便偏干,小便色黄,皮肤失润,舌红少津,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治宜滋阴养胃,消食助运。方用益胃汤合保和丸加减。药用沙参、石斛、玉竹、乌梅、白芍、甘草、谷芽、炒麦芽,神曲、砂仁、鸡内金、连翘等。 3预防: 至于小儿厌食症的预防,民间的“若要小儿安,常需三分饥与寒”具有一定的道理,因此在小儿喂养时,最好定时定量,勿过饥过饱,家长们不要给孩子滥用高级营养滋补品,更不可恐吓强迫孩子进食。 4讨论: 中医药治疗本病以辨证论治方药为主,改善脾胃功能失调,调整脾胃功能的中药能促进机体肠道功能,有利于机体对缺乏物质的吸收利用,并且中药本身也含有一定的微量元素,在对本病的机体研究方面,已从局部肠道功能状态扩展到中枢神经系统中,并继及到细胞生化、神经介质、胃肠激素等医学科学前沿领域,有些近年来已取得一些成果,但仍需进一步的探讨及研究。 参考文献 [1]胡爱国:小儿厌食病因病机探讨。{j}河南中医,24(5).58. [2]王丽珠:辨证治疗小儿厌食症100例。{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2、23(1)20. [3]陈永辉: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厌食{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3):199、200.

病例28-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完稿

神经性厌食症病人的护理 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 AN)是一种以病态的对肥胖的恐惧、体像障碍(body-image disorder)、过分追求苗条为特点的一种进食障碍,其表现涉及生理、行为及心理活动各个方面。此类病人大多数为年轻女性,起病年龄通常在10~30岁之间,其中85%左右在13~20岁之间起病,高峰年龄为17~18岁。病人一般开始时只是普通的节食,之后出现失控,其核心的心理特征是特有的关于体型和体重的超价观念。病人可能对自己的身体有歪曲的体象,即使体重过低仍认为自己太胖。为了追求苗条,病人可能采取节食、禁食、引吐、过度运动、滥用泻药等方式。 【病例】病人HY,女性,16岁,高一学生,持续节食,伴频繁暴食并引吐、消瘦、频繁晕厥、闭经、成绩下降、社交退缩、情绪低落,持续1年余。 一、诊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 (一)入院时 1.诊疗情况据病人家属介绍,病人性格内向,敏感,自尊心强,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前三名,一直是班里的班长。在上小学时,病人体型较胖,曾被班里的男同学取笑,为此气恼,但从未向家人和老师提及,仅对自己的好朋友哭诉过。到了初二时,病人的发育速度较快,体重(75Kg)和身高(170cm)明显增加,出现第二性征、初潮,班里的男同学给起了“傻大个”的外号,为此经常哭泣,学习成绩开始下降,从前五名下降至十八名。病人上网搜索减肥方法,开始每日节食,早饭不吃,晚上仅吃一个苹果,不吃薯片、肉类(尤其是肥肉),其间偶尔出现几次暴饮暴食,进食后自行催吐,每天下课后在学校坚持跑5000米。持续一年后,病人体型明显改善,体重降至55Kg,身高长到172cm,班中同学对其刮目相看,部分女同学也开始效仿,病人为此感到骄傲,此时病人的成绩也有所提升(升至前十名)。进入初三后,学习压力开始增加,病人依旧节食并坚持长跑,体重降至48Kg(身高173cm)。偶尔在上课时出现晕厥,出现闭经,记忆力下降,学习吃力,家人曾带病人在综合性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医生建议增加营养摄入,停止节食。病人对医生的建议并不在意,诉对自己的体型并不满意,认为再瘦一点更好,坚持自己的减肥计划,家人并未在意。初中升高中考试,病人只考了520分,只能上周边一般的高中,病人为此情绪低落,自责,每日哭泣,不愿意见人,拒绝进食,家人反复劝说下能进食一点,待家人离开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