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0779A乘用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评价规范

7110779A乘用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评价规范
7110779A乘用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评价规范

Q/JLY J7110779A-2013

乘用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能

评价规范

<秘密级>

编 制: 胡鹏博

校 对: 马从海

审 核: 丁武俊

审 定: 陈文强

会 签: 余见山、沈源、金吉刚、杨国斌、

刘卫国、刘巍、罗大国、李宏华、

金启前、刘全有、戴礼强、韩海强 标准化: 伍永会

批 准: 潘之杰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一三年八月

前 言

为了指导和规范乘用车电器电子组件的电磁兼容性设计和测试工作,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代替了 Q/JLY J7110379A-2011《汽车电子零部件瞬态耦合抗干扰性能评价规范》、Q/JLY J7110380A-2011《汽车电子零部件瞬态发射性能评价规范》 、Q/JLY J7110381A-2011《汽车电子零部件静 电放电抗干扰性能评价规范》、Q/JLY J7110382A-2011《汽车电子零部件瞬态传导抗干扰性能评价规范》、 Q/JLY J7110665A-2012《乘用车电子零部件辐射骚扰性能评价规范》、Q/JLY J7110666A-2012《乘用车电 子零部件传导骚扰性能评价规范》、Q/JLY J7110679A-2012《乘用车电子零部件辐射抗干扰性能评价规范》 与七个标准相比,主要差异为:

——新增加了测试的一般要求;

——新增电子零部件选择要求;

——新增各项测试的测试方法;

——提高射频电流注入抗干扰测试的测试要求;

——提高辐射抗干扰测试的测试要求;

——新增电气负荷测试要求;

——对引用标准做了更新。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电子电器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鹏博、马从海、赵兰霞。

本标准于 2013 年 8月 20 日发布,并于2013 年8 月 30 日实施。

本标准所替代的标准更替情况为:

——Q/JLY J7110379A-2011(2011 年 10 月 31 日首次发布)、Q/JLY J7110380A-2011(2011 年 10 月 31 日首次发布)、Q/JLY J7110381A-2011(2011 年 10 月 31 日首次发布)、Q/JLY J7110382A-2011(2011 年 10 月 31 日首次发布)、Q/JLY J7110665A-2012(2012 年9 月 1 日首次发布)、Q/JLY J7110666A-2012(2012 年 9 月 1 日首次发布)、Q/JLY J7110679A-2012(2012 年9 月 1 日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电子零部件产品电磁兼容评价指标、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评估。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113.101—2008 无线电骚扰和抗扰度测量设备和测量方法规范 第 1-1 部分:无线电骚扰和抗 扰度测量设备 测量设备

GB/T 18655-2010 车辆、船和内燃机 无线电骚扰特性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 21437.2-2008 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 2 部分 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 GB/T 28046.2-2011 道路车辆 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第 2 部分电气负荷

ISO 7637-2-2011 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2 部分 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

ISO 7637-3-2007 道路车辆 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第 3 部分 除电源线以外的导线通过容 性和感性耦合的电瞬态发射

ISO 10605-2008 道路车辆 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ISO 11452-1-2005 道路车辆 用窄带发射的电磁能量进行电子干扰 部件试验方法 第 1部分 总 则和定义

ISO 11452-2-2004 道路车辆 用窄带发射的电磁能量进行电子干扰 部件试验方法 第 2部分 半 电波暗室

ISO 11452-4-2005 道路车辆 用窄带发射的电磁能量进行电子干扰 部件试验方法 第 4部分 大 电流注入

ISO 16750-2-2010 道路车辆 电气及电子设备的环境条件和试验 第 2 部分电气负荷

Q/JLY J7210076A-2011 乘用车电磁兼容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Q/JLY J7210076A-2011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 一般要求

4.1 环境条件

除非有说明,环境条件应满足以下要求:

a) 温度:23℃±5℃;

b) 湿度:20%RH~80%RH。

4.2 供电电源

a) 除非本标准各部分内容有明确定义,12V 系统应为 13V±1V;

b) 电源中的射频噪声比测试计划所规定限值至少低 6dB。

4.3 半电波暗室

a) 环境电磁噪声电平应比测试计划所规定限值至少低 6dB;

b) 半电波暗室的反射特性应满足在 70MHz~2500MHz 频率范围内,从墙和天花板反射的能量造成 最大误差小于 6dB。

4.4 接地平板

a) 测量传导或辐射发射用的接地平板应采用最少 0.5mm 厚的铜板或镀锌钢板;

b) 接地平板应与屏蔽室或者暗室搭接,其直流电阻≥2.5mΩ。

4.5 天线

a) 0.15MHz~30MHz lm 单极天线;

b) 30MHz~200 MHz 双锥天线;

c) 200 MHz~100OMHz 对数周期天线;

d) 1000 MHz~2500MHz 喇叭天线。

4.6 天线匹配单元

a) 应在全频范围内保证天线和 50Ω阻抗测量接收机之间正确的阻抗匹配;

b) 驻波比最大为 2:1。

4.7 人工电源网络

a) 传导骚扰、辐射骚扰测试用人工电源网络应符合GB/T 18655-2010 要求;

b) 瞬态传导发射测试用人工电源网络应符合 GB/T 21437.2-2008和 ISO 7637-2-2011 要求;

c) 射频电流注入抗干扰用人工电源网络应符合ISO 11452-4-2005 要求;

d) 辐射抗干扰人工电源网络应符合 ISO 11452-2-2004 要求。

4.8 接收机

a) 测量仪器应符合GB/T 6113.101-2008 的要求;

b) 测量仪器带宽选择参考表1。选择测量仪器的带宽时,应确保本底噪声至少比限值低 6dB。

表 1 接收机参数设置表

频率范围 (MHz)

峰值检波器 准峰值检波器 平均值检波器 6dB 带宽

步进 大小 驻留 时间 6dB 带宽 步进 大小 驻留 时间 6dB 带宽 步进 大小 驻留 时间 0.15~30 9kHz 5kHz 50ms 9kHz 5kHz 1s 9kHz 5kHz 50ms 30~1000

120kHz 50kHz 5ms 120kHz 50kHz 1s 120kHz 50kHz 5ms DDTV 470~770 120kHz 50kHz 5ms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120kHz 50kHz 5ms 移动服务 1000~2500 120kHz 50kHz 5ms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120kHz 50kHz 5ms GPS

1567~1583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不适用

9kHz

5kHz

5ms

4.9 静电放电模拟器

静电放电模拟器应符合 ISO 10605-2008要求,其主要参数如下: a) 电压范围:从-25kV~25kV 可调; b) 电容:330pF±10%,150pF±10%; c) 阻抗:2000Ω±10%,330Ω±10%;

d) 接触放电脉冲上升沿: 0.7ns~1ns,空气放电脉冲上升沿:≤5ns。 4.10 调制要求

射频电流注入和辐射抗干扰测试(自由场法)应符合 ISO 11452-1-2005 要求,其调制参数如下: a) 未调制波(CW),测试频段 0.01MHz~18GHz,(见图 1a);

b) 调幅波(AM),测试频段 0.01MHz~800MHz,1kHz,80%正弦波调制,(见图 1b);

c) 脉冲调制(PM),测试频段 800MHz~18GHz,高电平持续时间 577μs,周期4600μs,(见图 1c)。

a) CW b) AM c) PM

图 1 调制波形图

4.11 负载

对有负载的电机及其电机总成测试,电机应接上负载,使得电机的工作电流为其正常工作电流的 50%

577

f=1kHz

4600

t us

以上。

5 电子零部件测试项目的选择

电子零部件的测试项目依据表 2 执行,某些总成件可能包含几种不同类别的零部件,在这种情况下, 所有的类别的零部件对应的测试项目都需要考虑。

表 2 车载电器电子组件测试项目选择表

测试项目 代码 电器电子组件分类

P R BM EM A AS AM AX AY AW

辐射骚扰(半电波暗室法) RE410 √ √ √ √ √ √ √ √

传导骚扰(电压法) CE310 √ √ √ √ √ √ √

传导骚扰(电流法) CE311 √ √ √ √ √ √ √

瞬态传导发射 CE320 √ √ √ √ √

射频电流注入抗干扰 RI120 √ √ √ √ √ √

辐射抗干扰 (半电波暗室法) RI121 √ √ √ √ √ √ √

瞬态传导抗干扰 CI210 √ √ √ √ √ √

瞬态耦合抗干扰 CI211 √ √ √ √ √ √

过电压 CI220 √ √ √ √ √ √ √ √

叠加交流电压 CI221 √ √ √ √ √

电压渐变 CI222 √ √ √ √ √ √

电压跌落 CI223 √ √ √ √ √ √

启动电压特性 CI224 √ √ √ √ √ √

抛负载 CI225 √ √ √ √ √ √

参考点偏移 CI226 √ √ √ √ √

静电放电抗干扰 ESD510 √ √ √ √ √ √ √ √

注:

P : 无源电子模块。例如:电阻,电容,电感,阻塞或箝位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热敏电阻等。

R : 感性元件。例如:继电器,螺线管,蜂鸣器,电喇叭等。

BM: 有刷整流直流电机。

EM: 电子控制直流电机。

A : 包含有源电子元件的电子模块。例如:模拟运算放大电路,开关电源,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控制器和显示器。

AS: 由位于其他电子模块中的电源供电的电子模块,通常是指给控制器提供输入的传感器。

AM: 包含磁场敏感元件的电子模块,或者与外部磁敏感元件连接的电子模块。

AX: 包含电子控制电机的电子模块,或者控制外部感性装置(包括电子控制电机)的电子模块。

AY: 包含磁力控制继电器的电子模块。

AW: 通过无线方式操作的电子零件。例如:胎压监测装置。

6 辐射骚扰(半电波暗室法):RE410

6.1 评价方法

6.1.1 试验目的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电子零部件产品辐射骚扰性能评价指标、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评估。本部分试验 的目的是评估由于待测样品和其线束辐射造成的电磁骚扰。本部分规定了从 150kHz 到 2500MHz 频率范围 内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6.1.2 试验设备及环境

6.1.2.1测试环境、仪器设备、设备的参数要求依据本标准 4一般要求执行。

6.1.2.2试验应在半电波暗室内进行,试验时环境噪声电平应比试验限值至少低6dB。

6.1.2.3为了确定每个骚扰源的骚扰特性,应该使所有骚扰源能够按照常规工作条件独立工作。

6.1.3 试验布置及试验方法

6.1.3.1接地平板的最小宽度应该为1000mm,最小长度应该为2000mm,或者比整个设备的各边大200mm,

待测样品及其线束应放置于无导电性、低相关介电常数(

r 1.4

e£ )的绝缘板上,距接地平板上方50mm± 5mm处; 被测线束的长边应与接地平板的边缘平行放置,面向天线的线束一侧应距接地平板边缘100mm± 10mm;被测线束总长小于等于2000mm,其中与测试台边缘平行的部分被测线束长度为1500 mm±75mm。

6.1.3.2天线参考点与被测线束之间的距离为 1000mm±10mm,天线(单极天线出外)的相位中心应位于 接地平板上 100mm±10mm 处;150kHz~30MHz 只进行垂直极化状态下进行测试,30MHz~2.5GHz 进行垂直 和水平极化状态下测试;对于频率小于等于 1000MHz,接收天线的相位中心应与线束连接线的中心成一条 直线;对于频率 1000MHz 以上,天线的相位中心应与待测样品成一条直线。

6.1.3.3辅助设备应直接置于接地平板上,若辅助设备过大则将其通过线束与接地平板相连接。

6.1.3.4待测样品应与真实负载连接并且应在最强的骚扰状态下工作;除非是模拟实际车辆的装配情况, 待测样品的外壳不应与接地平板相连。

6.1.3.5天线参考点选择见表 3。

表 3 参考点选择表

天线 参考点

单极天线 单极垂直部分

对数周期天线 天线尖端

双锥天线 相位中心

喇叭天线 天线前部开孔平面

6.1.3.6零部件辐射骚扰试验布置示意图见图 2、图 3、图 4 和图 5。

注:1)待测样品(必要时需近端接地); 2)被测线束; 3)辅助设备; 4)电源; 5)人工电源网络; 6)接地平板; 7) 绝缘板; 8)1m单极棒天线(包含600mm×600mm接地平板,h=900mm±50mm,hcp=h±10mm); 9)接地搭接板; 10)双层 屏蔽电缆; 11)墙壁连接器; 12)接收机; 13)半电波暗室; 14)天线匹配单元; 15)监视系统。

图 2 零部件辐射骚扰试验-单极天线布置示意图

注:1)待测样品(必要时需近端接地); 2)被测线束; 3)辅助设备; 4)电源; 5)人工电源网络; 6)接地平板 ;7) 绝缘板; 8)双锥天线;9)双层屏蔽电缆; 10)墙壁连接器; 11)接收机; 12)半电波暗室; 13)监视系统。

图 3 零部件辐射骚扰试验-双锥天线布置示意图

注:1)待测样品(必要时需近端接地); 2)被测线束; 3)辅助设备; 4)电源; 5)人工电源网络; 6)接地平板; 7) 绝缘板; 8)对数周期天线;9)双层屏蔽电缆; 10)墙壁连接器; 11)接收机; 12)半电波暗室; 13)监视系统 。

图 4 零部件辐射骚扰试验-对数周期天线布置示意图

注:1)待测样品(必要时需近端接地); 2)被测线束; 3)辅助设备; 4)电源; 5)人工电源网络; 6)接地平板; 7) 绝缘板; 8)喇叭天线; 9)双层屏蔽电缆; 10)墙壁连接器; 11)接收机; 12)半电波暗室; 13)监视系统 。

图 5 零部件辐射骚扰试验-喇叭天线布置示意图

6.2 评价指标

6.2.1 试验限值

零部件辐射骚扰限值按表 4 执行,GPS系统骚扰限值按照图 6 执行。

表 4 辐射骚扰测试限值

业务波段 频率 MHz

等级1 等级2

电平dBμV/m 电平dBμV/m

峰值 平均

准峰

峰值 平均值 准峰值 广播

LW 0.15~0.3 76 56 63 66 46 53 MW 0.53~1.8 64 44 51 56 36 43 SW 5.9~6.2 58 38 45 52 32 39 FM 76~108 56 36 43 50 30 37 TV频段Ⅰ 41~88 46 36 / 40 30 / TV频段Ⅱ 174~230 50 40 / 44 34 / DAB Ⅲ 171~245 44 34 / 38 28 / TV频段Ⅳ/Ⅴ 468~944 59 49 / 53 43 / DTTV 470~770 63 53 / 57 47 / DAB L频段 1447~1494 46 36 / 40 30 / SDARS 2320~2345 52 42 / 46 36 /

移动业务

CB 26~28 58 38 45 52 32 39 VHF 30~54 58 38 45 52 32 39 VHF 68~87 53 33 40 47 27 34 VHF 142~175 53 33 40 47 27 34 模拟UHF 380~512 56 36 43 50 30 37 RKE 300~330 50 36 / 44 30 / RKE 420~450 50 36 / 44 30 / 模拟UHF 820~960 62 42 49 56 36 43 GSM 800 860~895 62 42 / 56 36 / EGSM/GSM900 925~960 62 42 / 56 36 / GPS L1民用 1567~1583 / 28 / / 22 /

GSM 1800(PCN) 1803~1882 62 42 / 56 36 /

GSM 1900 1850~1990 62 42 / 56 36 / 3G IMT 2000 1900~1992 62 42 / 56 36 / 3G IMT 2000 2010~2025 62 42 / 56 36 / 3G IMT 2000 2108~2172 62 42 / 56 36 /

表 4 (续)

业务波段 频率 MHz

等级1 等级2

电平dBμV/m 电平dBμV/m

峰值 平均

准峰

峰值 平均值 准峰值

蓝牙/802.11 2400~2500 62 42 / 56 36 / 注:在有多个频段使用相同的限值时,应选取适当的频段覆盖这些频段进行测试。试验报告中应明确所适用的限值。

图 6 GPS 系统辐射骚扰限值

6.2.2 测试结果评估

按照上述规定的要求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表 4、图 6 中规定的限值进行对比,评价电子零部件辐 射骚扰的性能。当测试样品辐射骚扰实际测试值高于表 4 中的等级 1 及图6 中规定的限值时,则样品辐射 骚扰性能不符合要求。

7 传导骚扰(电压法):CE310

7.1 评价方法

7.1.1 试验目的

本部分规定了乘用车电子零部件产品传导骚扰性能评价指标、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评估。本部分试验 的目的是考核电源线的传导骚扰特性。但是电压法不能体现辐射骚扰信号的特性。

7.1.2 试验设备及环境

7.1.2.1测试环境、仪器设备、设备的参数要求依据本标准 4一般要求执行。

7.1.2.2为降低外界的干扰,试验应在屏蔽室内进行。

7.1.3 试验布置

7.1.3.1 待测样品及其线束应放置于无导电性、低相关介电常数( r 1.4 e £

)的绝缘板上,距接地平板上 方 50mm±5mm 的位置;待测样品和人工电源网络间的电源线长度为 200 200

0 + - mm,且待测样品线束应沿一条

直线放置;待测样品、线束和辅助设备等的边缘应距接地平板边缘至少 100mm。

7.1.3.2 辅助设备应直接置于接地平板上,若辅助设备过大则将其通过线束与接地平板相连接;辅助设 备应直接与电源相连,无需通过人工电源网络。

7.1.3.3 待测样品远端接地(电源回线超过 200mm)时,需要对电源线和电源回线分别相对地进行测试, 按图 7 进行布置;待测样品近端接地(电源回线不超过 200mm)时,只需要对电源线相对地进行测试,按 图 8 进行布置;发电机/交流发电机测试时,应以蓄电池做负载,并与电阻相并联,按照图9 进行布置。 7.1.3.4 当待测样品包含多根电源线及电源回线,可以通过将所有电源正极连在一起用一个人工网络, 将所有电源的负极连在一起用另一人工网络实现,并将全部电源线或电源回线捆绑起来并进行测试。 7.1.3.5 待测样品应与真实负载连接并且应在最强的骚扰状态下工作;一般情况下待测样品外壳不接地, 除非是模拟实际车辆的结构。

注:1)电源 ;2)人工电源网络; 3)被测件; 4)辅助设备; 5)接地平板; 6)电源线; 7)绝缘板; 8)双层屏蔽 电缆; 9)接收机; 10)屏蔽室; 11)50Ω负载; 12)墙壁连接器。

图 7 传导骚扰-待测样品远端接地布置示意图

注:1)电源; 2)人工电源网络; 3)被测件; 4)辅助设备; 5)接地平板; 6)电源线;7)绝缘板; 8)双层屏蔽电 缆; 9)接收机; 10)屏蔽室; 11)墙壁连接器。

图8 传导骚扰-待测样品近端接地布置示意图

注:1)电源;2)人工电源网络; 3)被测件(发电机或交流发电机); 4)辅助设备; 5)接地平板; 6)电源线;7)绝 缘板; 8)双层屏蔽电缆; 9)接收机; 10)屏蔽室; 11)50Ω负载; 12)墙壁连接器; 13)测试指示灯/控制电阻器。

图 9 传导骚扰-发电机测试布置示意图

7.2 评价指标

7.2.1 试验限值

传导骚扰电压法试验限值依据表 5 执行。

表 5 传导骚扰限值-电压法

业务波段 频率 MHz

等级1 等级2

电平dBμV 电平dBμV

峰值 平均

准峰

峰值 平均

准峰

值 广播

LW 0.15~0.3 100 80 87 90 70 77 MW 0.53~1.8 78 58 65 70 50 57 SW 5.9~6.2 71 51 58 65 45 52 FM 76~108 56 36 43 50 30 37 TV频段I 41~88 52 42 / 46 36 /

移动业务

CB 26~28 62 42 49 56 36 43 VHF 30~54 62 42 49 56 36 43 VHF 68~87 56 36 43 50 30 37注:在有多个频段使用相同的限值时,应选取适当的频段覆盖这些频段进行测试。试验报告中应明确所适用的限值。

7.2.2 测试结果评估

按照上述规定的要求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表 5 中规定的限值进行对比,评价电子零部件传导骚扰 (电压法)的性能。当测试样品传导骚扰实际测试值高于表 5 中规定的等级 1 限值时,则样品传导骚扰性 能不符合要求。

8 传导骚扰(电流法):CE311

8.1 评价方法

8.1.1 试验目的

本部分规定了乘用车电子零部件产品传导骚扰性能评价指标、试验方法及试验结果评估 。本部分试 验的目的是考核信号线或控制线的传导骚扰特性。但是电流探头法不能体现辐射骚扰信号的特性。

8.1.2 试验设备及环境

8.1.2.1测试环境、仪器设备、设备的参数要求依据本标准 4一般要求执行。

8.1.2.2为降低外界的干扰,试验应在屏蔽室内进行。

8.1.3 试验布置

8.1.3.1 待测样品及其线束应放置于无导电性、低相关介电常数( r 1.4 e £ )的绝缘板上,距接地平板上

方 50mm±5mm 处; 待测样品和全部测试布置的边缘应距接地平板边缘至少100mm; 被测线束长度为1700 300 0

+

- mm,除非在测试计划中特殊规定,否则测试线束应彼此靠紧平行放置。

8.1.3.2 辅助设备应直接置于接地平板上,若辅助设备过大则将其通过线束与接地平板相连接。 8.1.3.3 待测样品应与真实负载连接并且应在最强的骚扰状态下工作;一般情况下待测样品外壳不接地, 除非是模拟实际车辆的结构。 8.1.3.4 测试布置图依据图 10 执行。

8.1.3.5 在距离待测样品 50mm 和 750mm 两处进行测量待测样品的传导骚扰电压值。

注:1)电源; 2)人工电源网络; 3)被测件; 4)辅助设备; 5)接地平板; 6)导线; 7)绝缘支撑; 8)双层 屏蔽电缆; 9)接收机; 10)屏蔽室; 12)墙壁连接器; 13)光缆; 14)电流探头; 15)模拟和监控系统;

图 10 传导骚扰-电流探头法测试布置示意图

8.2 评价指标

8.2.1 试验限值

传导骚扰电流探头法试验限值依据表 6执行。

表 6 传导骚扰限值-电流探头法

业务波段 频率 MHz

等级1 等级2

电平dBμA 电平dBμA

峰值 平均

准峰值 峰值 平均

准峰值 广播

LW 0.15~0.3 80 60 67 70 50 57

MW 0.53~1.8 50 30 37 42 22 29

SW 5.9~6.2 37 17 24 31 11 18

FM 76~108 22 2 9 16 -4 3 TV频段I 41~88 18 8 / 12 2 /

移动业务

CB 26~28 28 8 15 22 2 9

VHF 30~54 28 8 15 22 2 9

VHF 68~87 22 2 9 16 -4 3 注:在有多个频段使用相同的限值时,应选取适当的频段覆盖这些频段进行测试。试验报告中应明确所适用的限值。8.2.2 测试结果评估

按照上述规定的要求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表 6 中规定的限值进行对比,评价电子零部件传导发射 的性能。当测试样品传导骚扰实际测试值高于表 6 中规定的等级1 限值时,则样品传导骚扰性能不符合要 求。

9 瞬态传导发射:CE320

9.1 评价方法

9.1.1 试验目的

本部分试验适用于开启或关断感性负载的设备或装置。本部分试验的目的是评价车载电气/电子组件 的电瞬态脉冲。

9.1.2 试验设备

9.1.2.1 并联电阻 Rs

并联电阻 Rs(见下图11)用于模拟与待测样品并联的车辆的其他电气装置的直流电阻。这些电气装 置与待测样品的连接不受点火开关控制。选择的Rs相当于开关断开时,在断开的点火开关端和地之间的

线束上测得的电阻,其值应由车辆制造商确定。在没有任何明确值时,应使用 Rs=40Ω。如果使用线绕电 阻,应为双绕电阻(即具有最小电抗分量)。

为了模拟最坏的情况,测试时将图 11的 Rs 断开。 9.1.2.2 开关 S

根据实际应用, 如图11所示, 开关装置S 可以安装在人工网络的任何一侧。 为了测量快速瞬态 ( ≈ s m

范围),应使用人工网络与待测样品一侧的开关动作。在试验过程中,仅让图 11所示的开关装置之一动作 (其他的开关装置的触点应闭合)。在试验前,应将选择的开关装置在试验计划中写明,并写进试验报告 中。

由于开关 S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瞬态骚扰特性,推荐的开关装置描述如下:

a) 测量高电压瞬态(幅度超过 400V)时,安装待测样品的车辆,推荐使用开关装置为标准的产品开

关。如果没有此类装置,应使用具有下列特性的汽车继电器: ——触点电流额定值I=30A;连续电阻性负载; ——高纯度银制触点材料; ——继电器触点无抑制;

——与线圈电路绝缘的单/双(位置)触点; ——带瞬态抑制的线圈。

注:触点明显劣化时,应替换开关继电器。

b) 要对骚扰进行精确评价,只能使用具有再现特性的开关,建议使用电子开关,使用这种开关时,

其骚扰幅度可能高于使用传统开关(起电弧),应在评价试验结果时将其考虑进去。电子开关尤 其适用于控制抑制器的使用功能。测量低电压(幅度低于 400V)瞬态时,例如低电压瞬态是由具 有瞬态抑制的源产生的,应使用具有下列特性的电子开关: ——在 25A 时,最高电压 max U =400V;

——持续最大电流 max I =25A, t D <1s

时 100A; ——在 25A 时,电压降 U D

<1V; ——试验电压 1

A U =13.5V, 2 A U =27V; ——带待测样品,切换时间 s t D =300ns±20%; ——R=0.6Ω,L=50 H m (1kHz); ——触发器,外部和内部; ——开关应具有短路的能力。

9.1.2.3 示波器

使用数字示波器 (最小单行程扫描采样频率为 2GS/s, 带宽为 400MHz, 输入灵敏度至少为 5mV/刻度)。

9.1.2.4 电压探头

电压探头的特性如下:

——衰减:100/1;

——最大输入电压:至少 1kV;

——输入阻抗 Z 和 C,按照表7 规定;

——电压探头最大长度:3m;

——电压探头地线最大长度:0.13m;

——电压探头至少带宽 100MHz。

表 7 电压探头参数表

f/MHz Z/k W C/pF

1 >40 <4

10 >4 <4

100 >0.4 <4

9.1.3 试验布置及试验方法

试验时,试验设备和被测设备的摆置及线束的长度按照图 11 进行;图中长度单位为 mm。人工网络、 开关和待测样品之间的所有连接配线均应置于金属接地平板上方 100

50+ - mm 处。 电缆长短应按照车辆的实际 使用情况选择,即配线应能承受待测样品的工作电流,并在车辆制造商和供应商达成一致后确定;待测样 品的放置方式应根据其在整车上的实际安装情况:在试验中选择放在非导电材料(材料厚度 10 0

5+ - mm)上

或直接放在接地板上。

9.1.3.1采用电压探头和示波器或波形采集设备测量骚扰电压时,应尽可能靠近待测样品的接线端。重 复性的瞬态应在开关S 闭合时测量,如果瞬态是由电源线断开引起的,测量应该在S 断开时测量。

9.1.3.2待测样品应该在断开、闭合以及在不同工作模式下进行测量。应将待测样品准确的工作情况在 试验计划中指明。应对取样率和触发电平进行选择,以便获得显示完整瞬态宽度的波形,并具有足够高的 分辨率以显示瞬态的最大正、负值部分。

9.1.3.3应使用合适的取样率和触发电平,按照试验计划操作待测样品,并记录电压幅度。其它的瞬态 参数,如上升时间、下降时间以及瞬态宽度也应记录下来。除非另有规定,要求采集 10 个波形。记录含 有最大正幅度和负幅度(及与之相关的参数)的波形。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标准 目前,适用于汽车电子零部件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准种类繁多,本文将从国际标准、地 区法规及指令、国家标准选取与电磁兼容相关内容,以方便业界研究与应用。 一、国际标准 1.CISPR 25 ——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该标准由CISPR/D技术委员会发布,对汽车电子零部件的辐射骚扰和传导骚扰的参考 限值要求、测量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进行了论述。 2. ISO 11452 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产生的电骚扰——零部件试验方法。 该标准是研究汽车电子零部件抗扰度测试方法的系列标准,依据ISO官方网站的最新 信息,共分为11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则和定义,2005年颁布,版本为3.0。 第二部分为装有吸波材料的屏蔽室,2004年颁布,版本为2.0。 第三部分为横向电磁波小室,2001年颁布,版本为2.0。 第四部分为大电流注入,2005年颁布,版本为3.0。 第五部分为带状线,2002年颁布,版本为2.0。 第六部分为平行板天线,1997年颁布,版本为1.0,但是该标准已在2002年9月17 日撤销。 第七部分为射频功率直接注入,2003年颁布,版本为2.0。 第八部分为磁场抗扰度,2007年颁布,版本为1.0版。 第九部分为便携发射机,文件编号是ISO/DIS 11452-9,DIS代表该部分还处在国际标准草案阶段。 第十部分为对扩展音频范围的传导骚扰的抗扰度性能,2009年颁布,版本为1.0。 第十一部分为混响室,文件编号是ISO/DIS 11452-11.2,该部分亦处于草案阶段。 ISO 11452系列标准主要研究不同频率范围,汽车电子零部件度电磁骚扰的抗干扰能力,针对耦合路径的不同,测试设备的不同,提供了不同的测试方法,厂家和实验室在标准使用上需要有针对性的选择。 3. ISO 10605:2008 道路车辆静电放电产生的电骚扰试验方法。 该标准规定了安装在道路车辆内的电子模块的静电放电(ESD)的试验方法,包括以下放电情况:装配过程中的静电放电、维护人员 产生的静电放电、司乘人员产生的静电放电。静电放电现象包括直接放电和间接放电。 4. ISO 7637 道路车辆由传导和耦合引起的电骚扰。 该标准规定了安装于乘用车及12V 电气系统的轻型商用车,或24V 电气系统的商用车上的设备的传导电瞬态电磁兼容性测试的台架试验,包括瞬态注入和测量。该标准还规定了瞬态抗扰度失效模式严重程度分类。该标准适用于各种独立的动力系统(例如火花塞点火发动机或柴油发动机,或电机)的道路车辆。 该标准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总则和定义 第二部分为沿电源线的电瞬态传导 第三部分为除电源线外的导线通过容性和感性耦合的电瞬态发射 上述几个国际标准,构成了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标准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考核项目。

电磁兼容的设计方法介绍

电磁兼容的设计方法介绍(1—2) 一﹑前言 关于电磁兼容的要求﹐目前世界上大多的先进国家﹐都已经有管制的法规并有相关的符合要求的单位﹐若产品无法符合要求规定﹐往往无法销售到该地区的市场﹐因此多数的电子产品﹐在销售前都必须经过电磁兼容的测试﹐若无法通过则需要经过适当的修改﹐来符合相关的规定。 本文主要是说明﹐在电子产品设计的阶段﹐如何考虑避免电磁干扰的产生﹐和增加产品耐干扰的程度﹐从许多的经验得知﹐若能在设计开始的阶段﹐就能适当的做好电磁兼容的防制﹐往往可以节省事后大量的修改时间和金钱的﹐尤其在现代产品汰换期非常短﹐若不能快速的通过EMC的测试﹐很容易影响到市场上的高机。 目前市面上介绍EMI&EMC相关的书籍﹐也算是林林总总﹐但是在实务运用上﹐总是会感觉有一段的差距﹐许多的读者虽然将一些经典的书籍读的很彻底﹐但是一面临实际产品无法符合EMI要求﹐或开始作产品设计时﹐都会有一种不知从何下手的感觉。 太多的重点反而没有重点﹐太多的理论反而没有理论?,所谓执简御繁﹐?知其要者﹐一言以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为使读者能有一清楚的认识﹐与实务上的充分掌握﹐笔者参考 Isidor 于1992年在Compliance Engineering 杂志所发个的Designing for Compliance文章﹐以讲义的方式作一详细的解说与应用的原则﹐期使读者能真正深入的了解一些EMI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该文虽然距今已有八年多的历史了﹐在这八年的期间﹐个人计算机从286的时代已经进步到现在迈入GHz的时代﹐进步可以说非常的神速﹐但是我们回过头来看﹐一些处理电磁兼容的基本原则与方法还是没有变的。能够掌握住这些基本的原则与方向﹐往往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解读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 标准解读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汽车电子EMC测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标准为,CISPR 25、ISO11452-2、ISO11452-4。本文给出了测试设备、所起到的作用和推荐方案,是汽车电子工程师的必备速查手册。 一、CISPR25标准 CISPR25目前用的是2007年第三版标准,与2002年的旧版,还是有很大差别。 1、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压方法:电压测量只能用于单一导线的传导发射特性,故常用于测量电源线的发射,采用人工电源网络做隔离物;另外一种是电流探头方法:测量控制/信号线的发射。 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2、CISPR25辐射骚扰测试方法 1)电波暗室(ALSE)方法:辐射场强测量应在ALSE 内进行,以消除来自电气设备以及广播台站产生的额外电磁骚扰的影响。 2)TEM小室方法:辐射场强度的测量应该在屏蔽室中进行,以消除来自电气设备和广播站的附加干扰。TEM 小室的工作如同屏蔽室一样。 3)带状线法方法:带状线是开方式的波导,由一个接地平板和一个主导电体(隔板)构成,有特征阻抗。一般采用的特征阻抗值是50Ω和90Ω。 目前关于零部件/模块的辐射骚扰测量的常见方法主要是:ALSE方法、TEM小室方法、带状线法。但目前由于TEM小室受电磁环境及场地限

制较多,带状线法则还处于研究和实践中。所以基本上都是用ALSE方法来进行汽车电子的辐射骚扰测量。 CISPR25辐射骚扰测试设备 二、ISO11452-2标准 ISO11452介绍的是用各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来对车载电子进行抗骚扰类的测试。所以我们将对最常用的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介绍。分别是电波暗室法(ISO11452-2)和大电流注入法(ISO11452-4)。 辐射抗干扰测试方法: 校准法:使用校准夹具标定的标准电流值,系统记录下发射功率后,再将样品摆放上去开始试验,测试过程中的注入功率不变,但产生的电流可能出现变化。 闭环法:无需校准,直接测试,系统根据监测钳的数据实时改变输出功率,尽量使电流稳定在测试要求的数值。 注:这两种方法产生的结果很可能有较大差别。其效果和产品自身的阻抗特性有关。其中闭环法不常见,而基本都是用校准法进行测试。 ISO11452-2测试设备 三、ISO11452-4 Part 4:大电流注入法,Bulk currentinjection (BCI) 道路车辆-用窄带发射的电磁能量进行电子干扰。部件试验方法-第4部分,该测试目的是检验设备对【1MHz– 400MHz】频带电磁场的抗干扰性能。 ISO11452-4测试设备

华为电磁兼容性结构设计规范_第三版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企业技术规范 DKBA0.400.0022 REV.3.0 电磁兼容性结构设计规范 2003-11-30发布2003-11-30实施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内部公开 前言 本规范于1999年12月25日首次发布。 本规范于2001年7月30日第一次修订。 本规范于2003年10月30日第二次修订。 本规范起草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造型设计部 本规范授予解释单位: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结构造型设计部本 华为机密,未经许可不得扩散 第1页,共1页

内部公开 目录 1 范围 ... ....................................................................................................................................................... ..4 2 引用标准 ... . (4) 3 术语 ... ....................................................................................................................................................... ..4 4 电磁兼容基本概念... (5) 4.1 电磁兼容定义 ... .............................................................................................................................. ..5 4.2 电磁兼容三要素 ... ........................................................................................................................... .5 4.3 通讯产品电磁兼容一般要求 ... ..................................................................................................... ..6 5 电磁屏蔽基本理论... (7) 5.1 屏蔽效能 ... ....................................................................................................................................... .7 5.2 屏蔽体的缺陷 ... .............................................................................................................................. ..7 5.2.1缝隙屏蔽 ... (7) 5.2.2开孔屏蔽 ... (8) 5.2.3电缆穿透 ... . (10) 6 屏蔽设计 ... .. (12) 6.1 结构屏蔽效能 ... .......................................................................................................................... (12) 6.2 屏蔽方案与成本 ... ....................................................................................................................... ..12 6.3 缝隙屏蔽设计 ... .......................................................................................................................... (13) 6.3.1紧固点连接缝隙 ... . (13) A. 减小缝隙的最大尺寸 ... ........................................................................................................................... .. 13 B. 增加缝隙深度 ... ........................................................................................................................................ .. 14 C. 紧固点间距 ... ........................................................................................................................................... (15) 6.3.2安装屏蔽材料 ... ....................................................................................................................... ..17 6.3.3屏蔽材料的选用 ... . (18) A. 常用屏蔽材料................................................................... .. 18 B. 常用屏蔽材料性能参数 ... ........................................................................................................................ . 24 6.4 开孔屏蔽设计 ... .......................................................................................................................... (25) 6.4.1通风孔屏蔽 ... .......................................................................................................................... (25) 6.4.2局部开孔屏蔽 ... ....................................................................................................................... ..26 6.5 塑胶件屏蔽 ... . (27) 6.6 单板局部屏蔽 ... .......................................................................................................................... (28) 6.6.1盒体式屏蔽盒 ... ....................................................................................................................... ..28

汽车电磁兼容性——GB18655-2002发展

谈汽车GB18655-2002及发展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徐立研究员级高工 EMC 标准 GB18655-20022 目 录 1.概述 2.主要内容 3.试验手段 4.适用产品 5.TEM小室方法 6.与相关标准的关系 7.发展变化 8. 结束语 GB18655-2002 3 1、概述 国家标准GB18655-2002: ?名称:《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无线电骚扰特性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是汽车及其零部件的电磁兼容性技术标准之一,主要用于考查汽车及其零部件产生的各种电磁骚扰对车内无线电接收机的骚扰程度,并以骚扰限值形式加以限制 GB18655-2002 4 概念理解 ?车载接收机:是指在有电磁骚扰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正常工作或运行的各种承受体。如:声音和电视接收机、无线电话、地面移动通讯等设备; ?车辆的含义包括:轿车、客车、乘用车、载货车、电动车辆、农用拖拉机、工程机械车辆等。

GB18655-2002 5 2、主要内容 2.1 标准概述 –国家标准GB18655-2002于2002年02月22日批准发布,2003年03月01日开始实施,属国家强制性标准,等同采用CISPR25第一版;–本标准规定了150kHz ~1000MHz 频率范围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适用于任何车辆和大型装置及其电子或电气零部件,其限值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免受同车内的零部件或电子模块产生的电磁骚扰。 GB18655-2002 6 标准主体内容 ?第一部分:概述 ?第二部分:车载天线接受到的发射的测量?第三部分:车辆零部件和模块的测量?附录A :天线匹配单元——整车试验?附录B :零部件试验屏蔽暗室的校准过程?附录C :电流探头要求?附录D :抑制骚扰的说明?附录E :TEM 小室尺寸 ? 附录F :人工电源网络原理图 GB18655-2002 7 电磁骚扰的特性分类 ?在本标准中,按电磁骚扰的特性和影响程度的大小进行了分类,将骚扰分成宽带骚扰和窄带骚扰,? 将骚扰源按其特点、持续时间长短划分成三种类型,并给予不同的限值要求。认为连续发射骚扰源比周期性或短时型工作的骚扰源有更严重的影响,窄带骚扰源比宽带骚扰源有更集中的骚扰能量,因此有更严格地骚扰限值。具体分类为: a) 连续或长持续时间型和自动短持续时间型宽带设备;b) 手动短持续时间型宽带设备;c) 窄带设备。 GB18655-2002 8 2.2 标准限值 2.2.1 整车骚扰限值,2.2.2 零部件传导骚扰限值 2.2.2.1 沿电源线的传导骚扰限值, –宽带骚扰限值;–窄带骚扰限值。 2.2.2.2 沿控制/信号线的传导电流骚扰限值 –宽带骚扰限值;–窄带骚扰限值。 2.2.3 零部件辐射骚扰限值, –宽带骚扰限值;–窄带骚扰限值。

汽车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汽车电子系统的电磁兼容设计 1引言电磁兼容性(EMC,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是指电器电子产品能在电磁环境中正常工作,并不对该环境中其它产品产生过量的电磁干扰(EMI,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这就包含着2方面要求,其一是要求产品对外界的电磁干扰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其二是要求产品在正常运转过程中,该产品对周围环境产生的电磁干扰不能超过一定的限度。汽车电器的电磁兼容性就是指在汽车及其周围空间中,在运行时间内,在可用的频谱资源条件下,汽车本身以及周围的用电设备可以共存,不致引起降级。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发动机燃油点火电子控制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等电子设备的正常可靠工作都必须重视对电磁兼容技术的设计和研究,可以从传统的汽车电器(诸如起动机、刮水电动机、闪光器、空调启动器、燃油泵等)入手进行探讨,交流发电机电缆的连接和间歇切断也是产生较大功率电磁辐射的干扰源,只是其它设备对其工作可靠性的影响较那些小功率高频段的电子设备为小。现在,交流发电机的调节器与电子点火系统一样,已经设计成集成模块化结构,同样面临抗干扰的问题。 2汽车电磁兼容性简介随着汽车电子产品数量的增加和复杂电子模块在整个车辆中分布的增加,工程师面临日益严峻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挑战,问题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如何把电磁易感性(EMS)降低到最小?以保护电子产品免受其它电子系统(如移动电话、GPS或信息娱乐系统)的有害电磁辐射的影响。 如何保护电子产品免受恶劣汽车环境的影响?包括电源电压大的瞬间变化、重负载或感性负载(如车灯和启动机)引起的干扰。 如何将可能对其它汽车电子电路产生影响的EME控制为最小? 随着系统电压、车载电子设备数量以及频率的增加,这些问题将更加具有挑战性。此外,许多电子模块将与廉价的、线性度较低、偏移较大的低功率传感器接口,这些传感器工作在小信号状态,电磁干扰对它们工作状态的影响可能是灾难性的。 随着现代汽车中电子设备的增加,越来越要求进行良好的设计以确保符合电磁兼容标准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集成度的提高,汽车设计工程师需要系统级芯片ASIC和ASSP方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测试标准解读

汽车电子EMC测试,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最重要的三个标准为,CISPR 25、ISO11452-2、ISO11452-4。本文给出了测试设备、所起到的作用和推荐方案,是汽车电子工程师的必备速查手册。 一、CISPR25标准 CISPR25目前用的是2007年第三版标准,与2002年的旧版,还是有很大差别。 1、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方法分为两种。一种是电压方法:电压测量只能用于单一导线的传导发射特性,故常用于测量电源线的发射,采用人工电源网络做隔离物;另外一种是电流探头方法:测量控制/信号线的发射。 CISPR25传导骚扰测试设备 2、CISPR25辐射骚扰测试方法 1)电波暗室(ALSE)方法:辐射场强测量应在ALSE 内进行,以消除来自电气设备以及广播台站产生的额外电磁骚扰的影响。 2)TEM小室方法:辐射场强度的测量应该在屏蔽室中进行,以消除来自电气设备和广播站的附加干扰。TEM 小室的工作如同屏蔽室一样。 3)带状线法方法:带状线是开方式的波导,由一个接地平板和一个主导电体(隔板)构成,有特征阻抗。一般采用的特征阻抗值是50Ω和90Ω。 目前关于零部件/模块的辐射骚扰测量的常见方法主要是:ALSE方法、TEM小室方法、带状线法。但目前由于TEM小室受电磁环境及场地限制较多,带状线法则还处于研究和实践中。所以基本上都是用ALSE方法来进行汽车电子的辐射骚扰测量。

CISPR25辐射骚扰测试设备 二、ISO11452-2标准 ISO11452介绍的是用各种不同的测试方法来对车载电子进行抗骚扰类的测试。所以我们将对最常用的两种测试方法进行介绍。分别是电波暗室法(ISO11452-2)和大电流注入法(ISO11452-4)。 辐射抗干扰测试方法: 校准法:使用校准夹具标定的标准电流值,系统记录下发射功率后,再将样品摆放上去开始试验,测试过程中的注入功率不变,但产生的电流可能出现变化。 闭环法:无需校准,直接测试,系统根据监测钳的数据实时改变输出功率,尽量使电流稳定在测试要求的数值。 注:这两种方法产生的结果很可能有较大差别。其效果和产品自身的阻抗特性有关。其中闭环法不常见,而基本都是用校准法进行测试。

汽车电子EMC实验标准

汽车电子EMC实验标准-按试验分类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ISO 10605:2001机动车抗静电放电骚扰试验方法GMW3100:2001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验证部分ES-XW7T-1A278-AC:2003元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性全球要求和测试过程 GMW3097:2006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要求部分 DC-10614:2002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DC-10614:2005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JASO D001-1994(第5.8条款)汽车零部件环境试验方法通用准则 28400 NDS09:1996电子零部件的耐静电放电试验 28400 NDS10:2000电子零部件的耐静电放电(操作部外加法) B21 7110:2001(第7条款)电子和电气设备有关环境的电气性能的通用技术标准 MES PW 67600:2001电子器件 7-Z0445:1995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9.90110:2003 (第2.7条款)汽车电子和电气设备 MGR ES:62.61.627:2002汽车电磁兼容 TL 824 66-2005静电放电抗扰度 VW 801 01:2006机动车电子电气设施通用试验条件标准 射频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ISO 11452-5:2002 机动车零部件由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骚扰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带状线 GMW3097:2006 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要求部分 GMW3100:2001 通用汽车标准电子/电气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通用标准验证部分 DC-10614:2005 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B21 7090:1993(第4条款)电气和电子装置环境的一般规定 28400NDS05:2002 电子零部件的耐电波障碍性试验 B21 7110:2001(第7条款) 电子和电气设备有关环境的电气性能的通用技术标准 GB/T 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MES PW 67600:2001 电子器件 MGR ES:62.61.627:2002 汽车电磁兼容 7-Z0448:2001 电子系统带状线电磁兼容试验 VW 801 01:2006 机动车电子电气设施通用试验条件标准 TL 821 66-2004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辐射干扰 E/ECE/324 R10:2000+A1:1999 +A2:2004 机动车电磁兼容认证规定 射频场骚扰感应的传导抗扰度试验 ISO 11452-4:2005 机动车零部件由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骚扰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大电流注入(BCI) GMW3097:2006 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要求部分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填空题(每空 0.5分,共20 分) 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 、【传输通道】和【接收器】 磁干扰可分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 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发射限值】之间的差值。 准。 电容性干扰的干扰量是【变化的电场】;电感性干扰在干扰源和接受体之间存在 【交连的磁通】; 电路性干扰是经【公共阻抗】耦合产生的。 场】主要是干扰源的感应场,而【远区场】呈现出辐射场特性。 随着频率的【增加】,孔隙的泄漏越来越严重。因此,金属网对【微波或超高频】频段不具备 屏蔽效能。 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电磁屏蔽的材料特性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氧体】材料所组成的。 【20lg (U2/U1)】分贝。 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选择在【低电平级】电路的输入端。 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 、【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其中, 若设备工作频率高于 10MHz 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 5分,共20 分) 1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答:电磁兼容一般指电气及电子设备在共同的电磁环境中能够执行各自功能的共存状态,即要求在 同一电磁环境中的上述各种设备都能正常工作,且不对该环境中任何其它设备构成不能承担的电磁 ;如果按照传输途径划分,电 2. 3. 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 【屏蔽】和【接地】。 4. 常见的机电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志有中国的【 CCC 标志、欧洲的【CE 标志和美国的【FCC 5. 志。 IEC/TC77主要负责指定频率低于【9kHz 】 和【开关操作】等引起的高频瞬间发射的抗扰性标 6. 7. 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如果根据场区远近划分, 【近区 8. 9. 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调制、 【交叉调制】和【直接混频】 10. 11. 12. 滤波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反射式滤波器】和【吸收式滤波器】 ,其中一种是由有耗元件如【铁 13. 设U1和U2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 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 14. 15.

电磁兼容EMC设计指南

EDP电磁兼容设计平台专注EMC解决方案,规范EMC设计流程; 打造智能化的EMC设计平台。 1、企业面临的EMC设计应用现状 ?投入成本高,解决问题周期长;为解决产品EMC问题,不断进行测试验证, 反复的进行改版设计。 ?企业设计人员EMC知识储备不全面;解决EMC问题往往靠设计人员过去的 工作经验。 ?EMC设计流程不规范,EMC设计没有参透于电子产品开发过程各个阶段(总 体方案阶段、设计阶段、开发阶段、测试阶段、认证阶段等)。 ?公司技术文献和多年积累的产品开发经验不能良好的共享、消化,没有一个 系统将公司无形的技术经验转化为有形的产品开发技术要求。 2、企业面临的EMC问题 ?激烈的产品竞争要求企业开发的产品有更高的品质。 ?快速的市场变化要求企业有更高的产品开发效率。 ?高规格的EMC认证和EMC设计技术要求企业有更高的产品开发能力。 ?规范化的企业文化要求有更高效的产品开发流程。 3、EDP电磁兼容设计平台优势 ?赛盛技术多位专家10多年的经验融合荟萃; ?赛盛技术多项产品电磁兼容设计专利技术; ?智能化标准化项目管理设计平台 ?几十种典型接口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上百种PCB层叠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完整的电磁兼容布线设计规则; ?完整的结构屏蔽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多行业电缆与连接器电磁兼容解决方案; ?多行业、近百个产品实际电磁兼容设计验证与经验总结;

4、EMC设计平台介绍 利用计算机技术,整合人工智能、数据库、互联网等开发手段,对于现有的电磁兼容技术资源(包括各种设计规则,解决方案等)以及企业产品研发积累的技术检验等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应用,实现现阶段对于企业电磁兼容的研发流程规范化和研发工程师电磁兼容设计的技术支持和辅助开发;未来电磁兼容专家系统一提供智能化技术支持(包括产品开发电磁兼容风险评估功能,自动检查和纠正电磁兼容设计功能、产品设计系统仿真和功能电路仿真等)为主要目标和发展方向。 电磁兼容设计平台:主要包括PCB设计、原理图设计、结构设计、电缆设计等四部分组成;系统依据用户设计要求和EMC设计要素,智能化输出相应的产品PCB设计方案、产品原理图设计方案、产品结构设计方案、产品电缆设计方案,然后用户依据产品信息保存方案(方案为标准技术设计模板,内容依据设计内容自动生成格式化的文件)。 使用电磁兼容设计(EDP)软件,会让我们很轻松的完成这些复杂困难的工作,用户输入产品产品设计的相关要素,软件就能够智能化输出产品EMC设计方案。 不管企业之前是否有电磁兼容设计经验?是否有电磁兼容设计规范?是否有电磁兼容标准化设计流程?是否有电磁兼容技术专家?企业在应用EDP软件后,EDP软件能够快速帮助企业解决以下方面问题: 1、快速提升企业产品电磁兼容性能:系统一旦使用上就能够快速地指导企业产品进行电磁兼容有效的设计工作,迅速提升企业产品的电磁兼容性能; 2、能够解决企业多型号产品同时开发,技术专家资源不够使用的情况:智能化的软件可以同时多款多个型号产品,不用设计阶段并行进行开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给出相应的设计方案,结合产品设计要求指导设计人员进行设计,不耽误产品由于专家资源不足而造成正常设计进度延误; 3、提高产品研发人员EMC技术设计水平:由于有规范化、标准化的方案输出,设计人员在进行新产品开发的时候,能够参考、学习标准化的技术方案;提升自身EMC设计知识水平,减少后期类似设计问题; EDP软件在手,EMC设计得心应手!

汽车电子EMC试验标准-按试验项目分类

汽车电子EMC试验标准-按试验项目分类 ISO 10605:2001机动车抗静电放电骚扰试验方法GMW3100:2001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验证部分 ES-XW7T-1A278-AC:2003元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性全球要求和测试过程 GMW3097:2006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 要求部分 DC-10614:2002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DC-10614:2005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JASO D001-1994(第5.8条款)汽车零部件环境试验方法通用准则 28400 NDS09:1996电子零部件的耐静电放电试验 28400 NDS10:2000电子零部件的耐静电放电(操作部外加法) B21 7110:2001(第7条款)电子和电气设备有关环境的电气性能的通用技术标准 MES PW 67600:2001电子器件 7-Z0445:1995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9.90110:2003 (第2.7条款)汽车电子和电气设备 MGR ES: TL 824 66-2005静电放电抗扰度 VW 801 01:2006机动车电子电气设施通用试验条件标准 ISO 11452-5:2002 机动车零部件由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骚扰的试验方法第五部分:带状线 GMW3097:2006 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 要求部分 GMW3100:2001 通用汽车标准电子/电气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通用标准验证部分 DC-10614:2005 零部件电磁兼容性要求 B21 7090:1993(第4条款)电气和电子装置环境的一般规定 28400NDS05:2002 电子零部件的耐电波障碍性试验 B21 7110:2001(第7条款) 电子和电气设备有关环境的电气性能的通用技术标准 GB/T 17619-1998 机动车电子电器组件的电磁辐射抗扰性限值和测量方法 MES PW 67600:2001 电子器件 MGR ES: 汽车电磁兼容 7-Z0448:2001 电子系统带状线电磁兼容试验 VW 801 01:2006 机动车电子电气设施通用试验条件标准 TL 821 66-2004 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辐射干扰 E/ECE/324 R10:2000+A1:1999? +A2:2004 机动车电磁兼容认证规定 ISO 11452-4:2005 机动车零部件由窄带辐射电磁能引起的骚扰的试验方法第四部分:大电流注入(BCI) GMW3097:2006 通用标准电气/电子零部件和子系统电磁兼容? 要求部分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电磁兼容原理及应用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 1. 构成电磁干扰的三要素是【干扰源】、【传输通道】和【接收器】;如果按照传输途径划分,电磁干扰可分 为【传导干扰】和【辐射干扰】。 2. 电磁兼容裕量是指【抗扰度限值】和【发射限值】之间的差值。 3. 抑制电磁干扰的三大技术措施是【滤波】、【屏蔽】和【接地】。 4. 常见的机电类产品的电磁兼容标志有中国的【CCC标志、欧洲的【CE标志和美国的【FCC 标志。 5. IEC/TC77主要负责指定频率低于【9kHz】和【开关操作】等引起的高频瞬间发射的抗扰性标准。 6. 电容性干扰的干扰量是【变化的电场】;电感性干扰在干扰源和接受体之间存在【交连的磁通】; 电路性干扰是经【公共阻抗】耦合产生的。 7. 辐射干扰源可归纳为【电偶极子】辐射和【磁偶极子】辐射。如果根据场区远近划分,【近区 场】主要是干扰源的感应场,而【远区场】呈现出辐射场特性。 & 随着频率的【增加】,孔隙的泄漏越来越严重。因此,金属网对【微波或超高频】频段不具备屏蔽效能。 9. 电磁干扰耦合通道非线性作用模式有互调制、【交叉调制】和【直接混频】 10. 静电屏蔽必须具备完整的【屏蔽导体】和良好的【接地】。 11. 电磁屏蔽的材料特性主要由它的【电导率】和【磁导率】所决定。 12. 滤波器按工作原理分为【反射式滤波器】和【吸收式滤波器】,其中一种是由有耗元件如【铁氧 体】材料所组成的。 13. 设U1和U2分别是接入滤波器前后信号源在同一负载阻抗上建立的电压,则插入损耗可定义为【20lg(U2/U1)】分贝。 14. 多级电路的接地点应选择在【低电平级】电路的输入端。 15. 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方式有【单点接地】、【多点接地】、【混合接地】和【悬浮接地】。其中,若设 备工作频率高于10MHz应采用【多点接地】方式。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电磁兼容的基本概念?

EMC结构电磁兼容设计规范

结构件电磁兼容设计规范

目 次 117.3.2 示例 (11) 7.3.1 编码描述规定 (10) 7.3 屏蔽材料的编码描述 (10) 7.2.3 示例 (10) 7.2.2 标注说明 (10) 7.2.1 绘图和标注规定 (10) 7.2 屏蔽材料的绘图和标注 (9) 7.1 屏蔽材料命名规则 (9) 7. 屏蔽材料 (8) 6.5.2 滤波器的安装 (8) 6.5.1 线缆的屏蔽措施 (8) 6.5 线缆的屏蔽 (7) 6.4.3 其他孔洞的屏蔽 (6) 6.4.2 通风孔的屏蔽 (6) 6.4.1 孔洞屏蔽效能影响因素 (6) 6.4 孔洞的屏蔽 (5) 6.3 缝隙的屏蔽 (4) 6.2 屏蔽方案的选择 (4) 6.1 屏蔽设计的基本原则 (4) 6. 结构件屏蔽设计指引 (3) 5.4 成本控制 (3) 5.3 屏蔽效能等级的确定 (2) 5.2 屏蔽效能测试标准 (2) 5.1 屏蔽效能等级的划分 (2) 5. 结构件屏蔽效能等级 (2) 4. 结构件电磁兼容设计程序要求 (1) 3. 术语 (1) 2. 引用标准 (1) 1. 范围.................................................................

129. 标识 (12) 8.3 地线的屏蔽 (12) 8.2 防静电设计 (11) 8.1 接地线 (11) 8. 接地 (11) 7.4 屏蔽材料选用原则...................................................

结构件电磁兼容设计规范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结构件电磁兼容设计(主要是屏蔽和接地)的设计指标、设计原则和具体设计方法。 本规范适应于结构设计人员进行结构件的电磁兼容设计,目的是规范机电协调中电磁兼容方面的内容,指导结构设计人员正确地选择方案和进行详细设计。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JB 1046 《舰船搭接、接地、屏蔽、滤波及电缆的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方法》 GJB 1210 《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的实施》 GJB/z 25 《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设计指南》 MIL-HDBK-419 《电子设备和设施的接地搭接和屏蔽》 IEC 61587-3 (草案)《第三部分:IEC 60917-...和IEC 60297-...系列机箱、机柜和插箱屏蔽性能试验》 《结构件分类描述优化方案及图号缩写规则》 3. 术语 本规范中的专业术语符合IEC50-161《电磁兼容性术语》的规定。

汽车电子接口CAN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汽车电子接口CAN的电磁兼容设计方案 Controller Area Network简称为CAN,多用于汽车以及工业控制,用于数据的传输控制。在应用的过程中通讯电缆容易耦合外部的干扰对信号传输造成一定的影响,单板内部的干扰也可能通过电缆形成对外辐射。 本方案从EMC原理上,通过接口的原理图、PCB、结构及电缆方面进行相关的抑制干扰和抗敏感度设计,从设计层次解决EMC问题。 一、原理图设计方案 二、PCB设计方案 1. CAN接口分地设计

方案特点: (1)为了抑制内部单板高频噪声通过接口向外传导辐射,也为了增强单板对外部干扰的抗扰能力。在CAN接口处增加防护和滤波隔离器件,并以隔离器件位置大小为界,划分出接口地; (2)隔离带中可以选择性的增加电容作为两者地之间的连接,电容取值建议为1000pF;信号线串联共模电感滤波,且共模电感要求置于隔离带内;为了防止外部强干扰通过端口耦合进内部PCB,引起内部器件性能下降,在靠近端口处信号线上增加防护器件TVS管,具体布局如图示。 方案分析: (1)当接口与单板存在相容性较差或不相容的电路时,需要在接口与单板之间进行“分地”处理,即根据不同的端口电压、电平信号和传输速率来分别设置地线。“分地”,可以防止不相容电路的回流信号的叠加,防止公共地线阻抗耦合; (2) CAN接口信号传输速率较高,内部PCB板高频噪声很容易由公共地线通过接口向外传导辐射,因此将公共地分割且通过电容相接,可以阻断共模干扰的传播路径。 2 CAN接口电路布局

方案特点: (1)防护器件及滤波器件要靠近接口位置处摆放且要求摆放紧凑整齐,信号线上的防护器件TVS管与滤波电容要下接至接口地;按照信号流向摆放器件,走线时要尽量避免走线曲折的情况; (2)共模电感及跨接电容要置于隔离带中。 方案分析: (1)接口及接口滤波防护电路周边不能走线且不能放置高速或敏感的器件; (2)隔离带下面投影层要做掏空处理,禁止走线。 三、结构和线缆设计方案 EDP软件介绍 电磁兼容设计平台(EDP),依据最专业的EMC专家方案知识库,快速输出符合产品设计要求的指导性的EMC解决方案。 主要功能模块:

汽车电磁兼容(EMC)系列标准.整理DOCX

汽车电子电磁兼容系列标准 1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类 汽车电磁兼容标准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企业标准。现国际上制定电磁兼容方面的标准化组织有: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无线电干扰特别委员会(CISPR)。 2.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美国汽车工程协会(SAE),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VDE),英国标准协会(BSI)。上述标准协会的作用是与国际标准协调,并且制定各国家自己的标准。 3.地区标准主要是欧洲ECE法规和EEC指令。 4.美国福特公司、通用公司,德国大众、宝马等公司都有自己的企业电磁兼容标准,这些企业标准比国际上通用的标准要严格很多,例如通常国际标准对于汽车抗扰度的要求通常为24V/m,而一些汽车公司则规定为100V/m—200V/m。 1.1汽车电磁兼容国际性标准ISO 1.1.1ISO11451(整车) ISO11451《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整车测试法》(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vehicle test methods)。 该标准为抗窄带电磁辐射源产生的电磁干扰的整车测试方法。ISO11451包括 4部分。分别为: ISO11451-1《第1部分概述和定义》 ISO11451-2《第2部分车外辐射源》自由场 ISO11451-3《第3部分车内内部发射机仿真》模拟车载发射机 ISO11451-4《第4部分:大量电流注入(BCI)》BCI 1.1.2ISO11452(零部件) ISO11452《道路车辆—窄带辐射电磁能量所产生的电气干扰—零部件测试法》(Road vehicles–Electrical disturbances by narrowband radiated electromagnetic energy–Component test methods) 该标准为抗窄带电磁辐射源产生的电磁干扰零部件测试方法。ISO11452包括11部分。分别为: ISO11452-1《第1部分:概述和定义》 ISO11452-2《第2部分:自由场法》 ISO11452-3《第3部分:TEM小室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