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服装发展史(考试资料)

中西服装发展史(考试资料)
中西服装发展史(考试资料)

第一章人类服装的起源

一.单选题

()1.D 的发明,标志着最早的缝纫工具的诞生。

A.石针B.骨锥C.石矛 D .骨针

()2.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亚麻植物是在C发现的约1万年前的亚麻残片。A.英国B.西班牙C.瑞士D.法国

()3.原始人类的着装动机可概括为三类,即生理、心理需求论及A论。A.性需求B.遮羞C.装饰D.异性吸引

4.原始人类发明腹布、兜裆布是把性器官保护起来,这属于服装起源动机理论说中的C。

A.图腾崇拜说

B.遮羞说

C.身体保护说

D.异性吸引说

()5. C的发明,是人类服装起源中的一项重要事件。

A.织物B.纺坠C.骨针D.纺轮

()6.人类最早的骨针出现的时间是B时期。

A.早期智人

B.晚期智人

C.直立人

D.猿人

()7.“冀州岛夷皮服,扬州岛夷卉服。”出自于D 。

A.《春秋》

B.《周易》

C.《礼记》

D.《尚书》

()8. C出现的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促进了人类纤维衣料的产生。

A.蛮荒时代

B.蒙昧时代

C.野蛮时代

D.文明时代

()9. D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衣着状况。

A.文身

B.人体装饰

C.兽皮叶草

D.纤维材料

()10.人类为了抵御寒冷、酷热、干燥而创造了服装,这属于C。

A.身体保护说

B.装饰审美说

C.气候适应说

D.护符说

()11.世界上虽然有不穿衣的民族,但极少有不对身体进行装饰加工的民族,这是一种A的着装动机。

A.装饰审美

B.异性吸引

C.身体保护

D.护符

(C)12.以下哪种不属于人类着装动机中的心理需求论?

A.护符说

B.象征说

C.遮羞说

D.装饰审美说

B)13.以下哪种学说不属于服装产生的起因,而是服装产生后的一种结果?

A.吸引说

B.遮羞说

C.装饰审美说

D.身体保护说

(B)14.中美洲早期人类的泥塑人像代表的服饰形式说明服装与有着密切联系。

A.审美

B.劳动

C.身体保护

D.异性吸引

(B)15.在澳洲发现的原始腰带的最重要意义在于。

A.装饰

B.实用

C.护符

D.象征

二.填空

1.原始社会的人体装饰现象有皮肤着色、文身、人为变形

2.刺痕文身用于.肤色较浅的人群,瘢痕文身用于肤色较深的人群. 。

3.人类服装的起始过程经历了裸态生活期、兽皮叶草与装饰期、纤维植物期____三个阶段

4.人类最早的装饰行为与宗教信仰、象征标识、异性吸引装饰审美、等都有一定的联系。

5.人类最早的羊毛织物出现在欧洲及北美大陆,最早的棉织物是在印度

发明的,最早的丝织物是在中国出现的

第二章人类服装的共性特征

一.单选题

()1.我们从“环境——服装——人”这一公式出发,分别对影响服装变化的因素进行分析,可以概括出两大因素,即环境因素和B因素。

A.物质B.功能C.人类D.自然

()2.服装的A是个体通过穿用同一种服饰,以求获得与被模仿者同样的社会价值的服饰行为,并在服装上优于以往,心理上超出过去。

A.模仿B.从众C.装饰D.流行

()3.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将西北民族的裤褶、带钩、靴等引入中原,体现了服装发展的C。

A.模仿从众规律B.标新立异规律C.融合吸收规律D.符号标识规律()4.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外来服装强烈冲击着传统服装,但农民却未立即脱下旧装换新衣。这是C现象。

A.阻力与动力的矛盾B.一般与特殊的共存C.渐变与激变的交叉D.内因与外因冲突

()5.中国20世纪上半叶,妇女对改良旗袍的热衷现象是一种B的发展规律。

A. 装饰求美

B. 融合吸收

C. 趋简求便

D. 标新立异

()6.当代的朋克、嬉皮族为了表示其异端,把服装做得极其怪异,这属于服装

的A功能。A.精神 B.实用 C.物质 D.象征

()7. B是服装流行与传播的主要动力因素。

A.社会变革

B.时尚青年与妇女

C.新的生活方式

D.发达的经济

()8. C说“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A.孔子

B.孟子

C.管子

D.子产

()9.人类服装发展中B规律可能促进新的服饰的产生。

A.模仿从众

B.标新立异

C.符号标识

D.顺应环境

(C)10.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服装发展规律的主要构成元素?

A.人

B.服装

C.流行

D.环境

二.多选题

()1.服装变化的动力因素除发达的经济等主要因素外还应注意ABCD。

A.新的生活方式

B.教育的普及和文化的提高

C.时尚青年与妇女

D.社会变革

E.宗教意识

()2.促进服饰变化的因素有ABC。

A.人为的规定B.文化的传播C.青年与妇女D.社会事件的影响E.社会的变革

()3.阻碍服装变化的作用力有BCDE。

A.社会的变革B.落后的经济C.封闭的地域D.陈腐的制度E.顽固的习俗

(ABCDE )4.以下哪几种规律可以促进新的服饰的产生?

A.内因支配

B.标新立异

C.个性自由

D.融合吸收

E.趋简求便

()5.影响人类服装变化的自然因素包括ABC。

A.地理

B.气候

C.生态

D.空气

E.山水

三.填空题

1.影响服装的功能因素主要有物质功能、精神功能因素。

2.影响人类服装发展的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思想和人文、科技和经济、习俗心理和时尚。

3.服装变化的现象主要有阻力与动力的矛盾、渐变与激变的交叉、外因与内因的冲突。

4. 人、服装与环境是构成服装发展规律的三大元素。

5.服装变化现象中的外因指的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三章原始社会服装

一.单选题

()1.最早的纺织工具是B,它是手工纺纱最简单有效的工具。A.纺轮B.纺坠C.捻杆D.腰机

()2.中国原始人类最早的饰物是D。

A.手饰B.臂饰C.耳饰D.颈饰

()3.C的发现和利用是中国服装史上极其重要的成就,是对世界服装和纺织业的一项伟大的贡献。

A.棉B.麻C.丝D.葛

4.B是植物纤维,是最早被发现和利用的纺织材料。

A.棉B.麻C.丝D.毛

()5.原始D的发明是新石器时代纺织技术上的重要成就之一,它的出现

使人类解决了真正的穿衣并进入了纺织品时代。

A.纺轮B.纺坠C.捻杆D.腰机

()6.中国D的遗址中发现的骨针,标志着最早的缝纫工具的诞生。A.蓝田人B.元谋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

()7.我国最早的纺织材料不包括D。

A.麻 B.毛 C.丝 D.棉

()8.距今两百万年前的B猿人中国最早的原始人类。

A.元谋

B.巫山

C.蓝田

D.长阳

()9.在新石器时代,A已成为我国最早的一种随葬物品。

A.纺坠

B.织机

C.金缕玉衣

D.带钩

()10.河姆渡遗址中出土的象牙盅上的蚕纹反映了至少在D年前丝已成为我国原始人类的衣着材料。

A.4800~4000

B.6300~4400

C. 7000~5000

D.7000~5400

二.多选题

()1.我国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人体装饰的材质主要有ABCDE。

A.兽牙

B.骨管

C.贝壳

D.鸵鸟蛋壳

E.石珠

(ABCD)2.我国原始社会的纺织缝纫工具主要有:

A.纺坠B.骨针C.综版织机D.原始腰机E.脚踏织机

()3.在我国旧石器时代,已有骨针出现,其主要的出土遗址有AB。

A.辽宁小孤山

B.北京山顶洞

C.西安半坡

D.浙江河姆渡

()4.纺纶是我国最早的纺织工具之一,其质地主要有AC。

A.石

B.木

C.陶

D.牙

()5.最早被发现和利用的纺织材料麻的品种主要有ABCD。

A.葛麻

B.苎麻

C.大麻

D.苘麻

E.黄麻

三.填空题

1.我国早期人类使用的原始制衣工具是:骨针、纺坠。

2.中国原始人类最早的饰物是从颈部开始的。

3.中国最早的有实物依据的丝绸织物出土于浙江,其时间约为4千7百年前。

4.我国新石器时代按人体部位的装饰有:__颈饰、耳饰、臂饰、手饰__

5.我国原始社会人体装饰的材质在新石器时代有:碧玉、玛瑙、石英、大理石、象牙

第四章奴隶社会装

一.单选题

()1.古代尤其重视“B”,因其居于头上,上与天相近,体现对天的

崇拜。

A.帽B.冠C.笄D.髻

()2.祭祀是商周最大的政治活动,为五礼之首,称为C。

A.嘉礼B.宾礼C.吉礼D.军礼

()3.被D,指披着有日月星辰之章的祭服。

A.裘B.袍C.泽D.衮

4.1968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出土了一座A的青铜立人。是我国至今发现最早的和最大的青铜造像。

A.晚商B.晚唐C.中唐D.魏晋

()5.A指正服的彩色必须按尊卑品第排列,也就是说服装的颜色还与官职尊卑联系起来,不能乱穿。

A.正色B.间色C.列采D.配色

()6.D在冠服制度中属于最高等级,它是天子,诸侯,大夫上朝和参加重大活动时穿的服装。

A.弁服B.深衣C.玄端D.冕服

7.十二章的名称最早见于《B》。

A.考工记B.尚书C.诗经D.礼记

()8.D是人类最早的服装,由原始社会的兽皮,树叶制成的“遮羞布”发展而来。

A.裤B.裳C.绔D.芾

()9.周代B是被广泛穿用的长衣,其形制要求源于社会对人们行为的要求。

A.弁服B.深衣C.玄端D.冕服

10.周代婚礼有六礼,其中A是确定婚姻关系的重要一环,如同今天的订婚。A.纳征B.纳吉C.亲迎D.纳采

()11.五服制度中,着C表示与死者关系最亲近。

A.大功B.齐衰C.斩衰D.缌麻

()12.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出自A。A.《易·系辞下》B.《五经要义》C.《旧唐书舆服志》D.《礼记礼运篇》

13.冠服制度中最为严格的服饰是B。

A.深衣B.冕服C.弁服D.补服

()14.我国古代双层无絮的袍也称为A。

A. 袷

B.褥

C.褝

D.褂

()15.三星堆出土的青铜立人表明在我国古代奴隶社会A存在崇拜习俗和信仰观念。

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珠江流域

D.淮河流域

16.我国古代服装中的“胫衣”是一种B。

A.裙

B.袴

C.褥

D.袍

二.填空题

1.中国传统服装的两种基本形制是上衣下裳和上下连属。

2.周代根据逝者的身份和亲属关系,给吊丧者制定了五服的丧服制度,来标志等级和亲疏。

3.奴隶社会统治者的原始宗教信仰包括: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4.周代丧服五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5.命妇服装的六种礼服的前三种是:袆衣、揄狄、屈狄

第五章封建社会前期服装

一.单选题

()1.古代丝织品中D的工艺水平是丝织物中最高的。

A.纱B.绮C.罗D.锦

()2.楚袍以长沙陈家大山楚墓中的帛画上描绘的B形制最有特色。

A.直裾B.曲裾C.深衣D.大袖衫

()3.A是楚袍的延续,自西汉至东汉逐渐普及,而最终取代曲裾,成为全社会都可以穿的典型服装。

A.直裾B.袍服C.深衣D.大袖衫

4.魏晋时期,D因穿着方便又能体现人的洒脱和闲雅之风,所以大受欢迎,以至从文士到劳役都相习成风。

A.直裾B.曲裾C.深衣D.大袖衫

()5.原为北方胡人服装的裤褶和C融入中原服饰并汉化,标志着少数民族服饰与汉民族服饰的融合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A.胫衣B.穷袴C.裲裆D.夹衣

()6.D是古代男子必戴的头衣,既表示身份地位,也折射出古代人们的审美心理。

A.巾帻B.幞头C.发笄D.冠巾

7.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素纱褝衣重量仅为B克。

A.45

B.49

C.55

D.59

(D)8.曲裾在以下哪个时期没有流行过?

A.战国 B.西汉前期 C.西汉后期 D.东汉

()9.B是在我国服装史上影响深远的一种冠式,自汉代出现以后,历两晋南北朝至唐宋,在礼服中始终居重要地位。

A.远游冠B.进贤冠C.高山冠D.通天冠

10.战国时南北地域分裂,各国衣冠异制。最为突出的是北方改胡服,流行C

及全国盛行的配剑风尚。

A.绶带B.短衣C.带钩D.佩玉

()11.“巾帼不让须眉”中的巾帼是一种A。

A假髻B花钿C巾帻D帷帽

()12.《释名》记有:“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中步摇是在A上发展而来的,延至唐代广为流行。

A.笄B.髻C.钗D.环

13.魏晋风度中的竹林七贤服装是B。

A.曲裾袍B.大袖衫C.直裾袍D.胡服

(D)14.魏晋之时的褶与以下哪种服装配穿?

A.裙B.袍C.衫D.裤

()15. A时,张骞出使西域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A.西汉初期 B.西汉中期 C.西汉末期 D.东汉

二.填空题

1.我国古代的曲裾袍服在楚汉时代盛行。

2.金缕玉衣是盛行于我国汉代的一种____殓衣。

3.汉代的冠种类繁多,主要有刘氏冠,进贤冠,通天冠,貂禅冠

4.这一时期,丝的种类繁多,按其组织结构可分为平纹织物、绞丝织物、提花织物、染色多层织物

5.晋代文学中著名的竹林七贤的着装方式主要有捋袖至肩、分襟露足、退衣出臂、去冠散发

第六章封建社会中期服装

一.单选题

()1.盛唐时流行B,即用隋代的雕花木版夹染的方法,并在镂空板上加筛网印制织物。

A.蜡染B.夹缬C.钠失金D.镂花

()2.在众多的丝织品中,唐代的B是较重要的衣料之一,为唐代的贡品。

A.蜀锦B.缭绫C.缂丝D.绫罗

()3.唐锦中较著名的有A锦和扬州锦。

A.益州B.苏州C.常州D.润州

4.宋代最独特的丝织品是C,它以本色生丝为经,彩丝为纬,用手工采取通经断纬的织法织出正反面花样色彩相同的织物。

A.蜀锦B.缭绫C.缂丝D.绫罗

()5.唐代织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纹样是D_。

A.葡萄纹B.缠枝纹C.几何纹D.联珠纹

()6.A是隋唐五代时期男子经常戴的巾帽,上自帝王百官,下至庶民百姓,均以其为常服。

A.幞头B.巾帻C.东坡巾D.冠冕

7.宋代的官服包括四种:祭服、朝服、公服、时服。其中公服以C为代表,它是官员在一般庆典官场和燕居时穿的常服。

A.深衣B.衫C.袍 D.衮

()8.中唐诗句“袅娜腰肢淡薄妆,六朝宫样窄衣裳”中,窄衣裳描述的是B

的形象。

A.衫B.襦C.袍D.半臂

()9.通常形容男子拜倒在女子的石榴裙下,这里的石榴裙指的是在A代出现的石榴红裙。

A.唐B.宋C.元D.明

10.唐女效仿胡人发髻成为一种时尚,其中最为突出的是B。

A.倭堕髻B.回鹘髻C.朝天髻D.簪花髻

()11.钗的材质不同表明使用者的身份地位或家庭经济状况不同,C钗后成为贫家女的代称。

A.玉B.骨C.荆D.牙

(C)12.官服中唐,宋的_最为注目,其形制成为这一时代极具特征的标志。A.冕服B.充耳C.幞头D.袍服

13.B在唐代曾有三次流行,以悲啼状为美,也符合古代社会以男子为中心的审美心理。

A.花钿妆B.时世妆C.梅花妆D.血晕妆

()14.隋唐五代时期男子的冠帽为D。

A.东坡巾B.直角幞头C.顾姑冠D.软角幞头

()15. C是宋代女服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服装。

A.比甲B.水田衣C.褙子D.半臂

16.唐,宋代1~3品高级官员的常服色彩为D色。

A.绯色

B. 青色

C. 绿色

D. 紫色

二.填空题

1.中国宋代官服的颜色为:一品服紫色,五品服绯色。

2.唐代幞头又称折上巾。

3.隋末唐初始指盛唐时期,妇女着男装或胡服是封建社会兴盛期服装的一大特点

第七章封建社会后期服装

一.单选题

()1.C是清代江宁(南京)生产的一种华贵高级丝织品,花纹多为云纹与串枝莲,故名。

A.蜀锦B.缭绫C.云锦D.金锦

()2.C代女纺织人物黄道婆对棉织生产技术全过程的改革,大大提高了棉纺织的生产效率。

A.唐B.宋C.元D.明

(C)3.汉代纹样中出现了云纹和龙凤的结合,为前代所未见,尤其是出现了的图案。

A.缠枝花B.联珠纹C.汉字吉祥语D.茱萸纹

4.明代值得注意的是B图案的流行。

A.象征B.吉祥C.文字D.谐音

()5.辽代契丹族的B最具有个性特点。

A.头饰B.发式C.手饰D.服饰

()6.元代蒙古族女子首服以A最具有特色。

A.顾姑冠B.笠帽C.巾帻D.暖帽

7.C的出现,把官服从单纯的颜色和繁缛的冠冕制中提升到符号化的高度。

A.乌纱帽B.束带C.补子D.蔽膝

()8.B是一种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点翠凤凰,挂珠宝流苏的礼冠。A.远游冠B.凤冠C.顾姑冠D.进贤冠

()9.明代的A是宋代去袖的长褙子。

A.比甲B.襦裙C.袄裙D.褙子

10.清代的冠帽总形制上一反汉冠的形式,在高级官员的冒顶后面还插有一束孔雀翎毛,称B。

A.高冠B.花翎C.顶带D.绶带

()11.游牧民族为了方便上下马而设计的B袖也称马蹄袖。

A.弓B.箭C.弩D.拨

()12.皇帝赏赐的黄马褂为了区别于大臣侍卫的黄马褂,赏穿褂为D色纽袢。

A.黄B.黑C.红D.蓝

13.满族女服是清代妇女服装的标志性服饰,涉及发式,D,鞋及饰物。A.袍服B.深衣C.回鹘装D.旗袍

()14.咸丰同治年间北京女子服装镶滚边数增多,时有“A”之称。A.十八镶B.一年景C.十三镶D.一字襟

()15.B是明代妇女中颇为时髦,是女子喜爱的服装,又叫扣身衫子。A.大袖衫B.紧身衫C.水田衣D.大襟衣

16.明代后期曾流行过C,又叫稻畦帔。

A.大袖衫B.紧身衫C.水田衣D.大襟衣

()17.元代A纺织业得到普遍的推广,为服装采用新材料和新制作方法

提供了契机。

A.棉B.麻C.丝D.毛

()18.吉祥图案在A代服饰中得到广泛的地运用,几乎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

A.明B.宋C.唐D.汉

二.填空题

1.补子是带有明显符号意义的图案,明代文官一品为仙鹤纹样。

2.袖端为马蹄形的袍又称箭衣。

3.明代后期出现的以各色零碎衣料拼成的长衫称为水田衣。

4. 补服是我国古代服饰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的典范。

第八章近现代社会服装

一.单选题

(B)1.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的涌入使清代的出现了动摇,人们开始突破旧有的着装规范,而不按品级穿戴。

A.冕服B.冠服C.等级D.官服

(B)2.甲午战争中国的战败,留学生憎恨清政府的无能,纷纷剪去辨发,改穿。

A.学生装B.西服C.马褂D.中山装

(C)3.一般为黑色丝麻棉毛类织物,对襟窄袖,下长至腹,前襟坠五粒纽袢。

A.学生装B.西服C.马褂D.中山装

(C)4.民国之初,妇女服饰中仍保留有传统的和衫裤搭配的模式。A.比甲B.襦裙C.袄裙D.褙子

(B)5.20世纪20年代,以大众化的形式把时装广告渗透到千家万户。A.电影B.月份牌C.漫画D.小说

(B)6.20世纪20年代,刘海最为流行。

A.垂丝式B.一字式C.蚕丝式D.燕尾式

(C)7.的造型结构,反映了一个时代,也标志着中国服饰吸收西方服饰的一种趋势。

A.旗袍B.西服C.中山装D.军服

(A)8.辛亥革命后,逐渐被汉族女子接受,并结合汉族服饰的习惯加以改进,到20世纪20年代,成为城镇妇女普通的服装之一。

A.旗袍B.西服C.中山装D.衫裙

(D)9.文化大革命时期,女性中也有穿军便服的,但女装较为突出的还是的流行。

A.旗袍B.西服C.中山装D.毛线衫

(D)10.文化大革命时期最为盛行的服装是和毛线衣。

A.西服B.袍褂C.列宁服D.军便装

(C)11.旗袍发展的成熟期是。

A. 20世纪2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20世纪40年代

D.20世纪50年代

(B)12.在服饰的西风东渐中,最早受到影响的是地区。

A. 山东

B. 广东

C.天津

D. 上海

(C)13.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外来服装强烈冲击着传统服装,但农民却未立即脱下旧装换新衣,这是现象。

A.阻力与动力的矛盾B.一般与特殊的共存C.渐变与激变的交叉D.内因与外因冲突

(C)14.新中国成立初期,深受广大妇女欢迎。

A.军便服

B.旗袍

C.列宁服

D.蝙蝠衫

(D)15.改革开放后,年北京首办了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

A.1990

B.1991

C.1992

D.1993

二.填空题

1.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出现一种改良旗袍,把近现代女装推向高潮。

2. 新文化运动对20世纪中国女装的首次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3.民国时期,男子和女子的典型服装分别是中山装和旗袍。

4.最早的中山装出现于1905年,基本定型于1928年。

5.新文化运动后,妇女的服装主要有袄裙与衫裤、女学生装、裙袍和外大衣。

笫九章古代服

一.单选题

(B)1.西方服装的历史和西方文化的历史一样,其源头要追朔到古代的亚洲和。

A.希腊

B.非洲

C.波斯

D.欧洲

(B)2.苏美尔人用一种称为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一周,或缠几周,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A.坎迪斯B.卡吾拉凯斯C.多莱帕里D.卡拉西里斯

(D)3.巴比伦人穿一种的服装,衣长至膝下,一般称为卷衣。

A.贯头式B.流苏式C.腰衣式D.缠饶式

(A)4.亚述帝国时期,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征。

A.流苏穗饰B.褶纹C.缠裹D.披挂

(D)5.从服装史上看,波斯人最早运用了技术和技巧,他们对世界服装工艺技术发展做出了贡献。

A.抽褶B.镶边C.缝纫D.剪裁

(A)6.波斯人有一种称为的长衣,袖子呈喇叭状,在后肘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对欧洲后来的设计有一定的影响。

A.坎迪斯B.卡吾拉凯斯C.多莱帕里D.卡拉西里斯

(C)7.古埃及文明又称为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文化传承3千余年,变化极少,具有独特风格。

A.地中海B.两河流域C.尼罗河D.金字塔

(B)8. 是古埃及出现最早的,持续时间最长的一种男子服装样式。

A.褶纹衣B.腰衣C.筒形衣D.冠帽

(A)9.古埃及第18王朝后出现的褶纹衣,其样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一种是包缠式。

A.套头式B.流苏式C.围腰式D.缠饶式

(A)10.自第四王朝后,头巾成为古埃及法老王的重要装饰物。A.那美斯式B.多立克式C.爱奥尼克式D.包缠式

(D)11.化妆在古埃及已经很发达,是古埃及人脸上最明显的装饰。A.纹式B.浓眉C.红唇D.眼影

(B)12.克里特妇女的装扮的典型式样是紧身上衣和。

A.筒形裙B.钟形裙C.围裙D.希顿

(D)13.创作于米诺王朝时期的持蛇女神像出现在。

A.巴尔干半岛B.爱琴海诸岛C.小亚细亚D.克里特岛

(D)14.是古希腊人男女常穿的服装,和美索不达米亚的服装有相同之处,不同的是前者是以布料横向对折包住身体。

A.筒形裙B.钟形裙C.围裙D.希顿

(C)15.以下哪一选项不属于多里克式希顿的特点?

A.肩部有两个别针

B.侧边对接处不缝合

C.无翻折

D.风格粗犷

(C)16. 是古希腊人常穿的一种短式斗篷。

A.希顿

B.希玛纯

C.克拉米斯

D.迪普罗依丝

(A)17.罗马时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服装,也是罗马最具代表性的服装。

A.托加B.希玛纯C.帕拉D.希顿

(B)18.古代罗马男性市民穿的托加是。

A.佩克塔

B.维利利斯

C.普卡拉

D.托莱贝阿

(B)19.古罗马的丘尼卡是一种的形制。

A.披挂型

B.套头型

C.前开型

D.体型型

(A)20.在古希腊的爱奥尼克式希顿的影响下,古罗马产生了一种叫的女子外衣。

服装材料学考试复习重点

棉纤维根据纤维的粗细、长短、强度通常分为长绒棉、细绒棉、粗绒棉。 1.长绒棉:又称海岛棉,主要产地尼罗河流域埃及长绒棉。细长、富有光泽、强力较 高,常用来纺制精梳棉纱,织制高级棉织物。 2.细绒棉:又称陆地棉或高原棉,纤维较细,成熟的席位色泽洁白有光泽。 3.亚洲棉和非洲棉常被称为粗绒棉:纤维短粗,手感硬,适宜做绒纱、织制绒布类织物。 总结: 1、长度—较长的棉纤维纺成的纱线强度较大、弹性较好。2、细度—棉纤维较细且柔 软,较细的手感柔软,较粗的手感硬挺,弹性较好。 性能:棉纤维的色泽通常白色、乳白色或淡黄色色泽较差。强力较高,弹性较差,耐磨性不突 出,棉织品不太耐穿。有较强的吸湿能力。棉纤维耐热性较好。 丝光处理棉纤维耐碱性较好,在常温或低温下浸入浓度为 18%~25% 的氢氧化钠溶液中,纤维的直 径膨胀、长度缩短,此时若施加外力,限制其收缩,则可提高棉纤维的光泽度,同时强度增加,吸色 能力提高,易于染色印花,这种加工过程称为丝光。 苎麻性能:麻纤维中品质最好的纤维,色白且有真丝般的光泽,染色优于亚麻,可以染更多 色彩,纤维强度很高,刚性很大,弹性差,折皱回复性差,不贴身,耐磨性差,吸湿、 放湿性很好,透气性好,耐碱不耐酸,耐水洗,耐海水侵蚀,抗酶、防蛀。 亚麻:亚麻纤维较平直,无捻转,末端纤维尖细。细长、有空腔、两端封闭呈尖装细 胞,表面有裂节。 性能:优良的亚麻为淡黄色,光泽较好,有结晶所以染色性能差,强度刚性都大于棉纤 维但小于苎麻,挺括、滑爽、弹性差、悬垂性较差、易褶皱。导热性好,通气性好,耐洗易 洗、有一定的耐光性。 羊毛从奶油到棕色,白色乳白色偶尔有黑色,质轻,,羊毛纤维强力低,弹性模量小,因此拉 伸变形能力很大,耐用性也优于其他天然纤维。羊毛纤维的吸湿性很突出,染色牢固,色泽鲜艳,调节体温的能力较大,穿着舒适、透气,较长时间穿着后也不易玷污,卫生性能好。 优点:具有独特的缩绒性能,可塑性好,热定型,染色牢固,色泽鲜艳。 缺点:耐热性不如棉纤维,教一般纤维差。耐酸不耐碱,对氧化剂也很敏感。不耐日 光。缩绒性能指羊毛纤维集合体在湿热条件和化学试剂的作用下,受到机械外力的挤 压揉搓而粘合成毡绒的性质。 热定形:在一定温度、湿度、外力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状会稳定下来,称为羊毛的 热定型防缩处理:通过破坏鳞片或填平鳞片的特殊加工处理,使羊毛不再具有缩绒性 缩绒性的优缺点粗纺毛织物通常利用羊毛纤维的这一特性进行缩绒处理,使绒面紧密,丰厚, 提高保暖效果。缩绒现象使纤维纱线互相嵌合时纹路模糊影像外观,并使尺寸缩小影响穿着 蚕丝又称真丝,为天然蛋白质纤维,是唯一的天然长丝纤维,光滑柔软,质轻,富有光 泽,穿着舒适,被誉为“纤维皇后”较难与其他纤维混纺。 人造纤维包括粘胶纤维、醋酯纤维、铜氨纤维。 粘胶纤维基本成分是纤维素。普通粘胶纤维的结晶度和取向度较低,横截面呈锯齿形,有皮 芯结构,纵向有沟壑 性能:染色性能好,色泽鲜艳,牢度好。织物相对密度大,悬垂性好,弹性差,容易 起褶皱且不易回复。吸湿性好,不易产生静电。不耐水洗,尺寸稳定性差。耐碱和耐 酸性能较棉纤维差,容易发霉, 合成纤维强度大、弹性好、不霉不蛀、吸湿性差、摩擦容易产生静电,易沾污、抗熔 性差。涤纶:学名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简称聚酯纤维。强度及模量较高,弹性回复 率较大,织物经久耐穿但短纤维容易起球且不易脱落。染色性差,耐光性好 锦纶:聚酰胺纤维、尼龙耐磨性优于其他常用纤维,强度、弹性也很好,耐疲劳性能力 强,有优良的耐用性。 1

中外服装史期终深刻复习知识点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 一、中国服装史 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 A、羞耻说 B、装饰说 C、性吸引说 D、保护说 2、原始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是什么? 答:裸态、毛皮、纤维 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何种材料制成?(毛皮) 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为标志。(骨针) 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 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 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 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朝,鼎盛时期是?朝,废除时期是?朝。(夏、周、秦) 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朝。 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 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11、帝王冕冠有几旒?玉珠多少颗?正确戴法是?

答:帝王冕冠为十二旒,共有玉珠144颗(前后相加288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 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 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 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 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式的最主要特征是__________。 17什么是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褒衣博带) 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时期。 A、汉朝 B、六朝 C、隋朝 D、唐朝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是_________。 21、用整幅布做成的头巾叫(幅巾)。

北京服装学院服装设计考研中外服装史模拟试题

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xx模拟试题 (一) 一、绘图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请绘出宋代男子服饰及方心曲领示意图和楚国妇女的曲裾深衣示意图; 2.请画出浪漫主义时期流行的女子着装和巴斯尔时期的女装特色; 注: 形式不限(线描或单色明暗均可);无须着色;是否画人物自定,以准确、美观为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汉代的服饰纹样特征及其审美价值。 2.什么是巴洛克艺术风格?简述巴洛克时期的服饰特征。 3.试简述荷兰风时期的服装特征及其形成的历史背景。 4.宋代理学对当时审美特征和服饰有何影响。 5.简述旗袍的发展历史及审美特征。 6.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服装特征。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阐述女装的现代化的过程及其历史背景。 2.通过文革时期人们的服饰特征论述政治与服装之间的关系。 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xx模拟试题 (二) 一、绘图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请绘出唐代小袖短襦加紧身长裙示意图和明背子、比甲示意图; 2.请画出德意志风时期的流行的男子着装和新洛可可时期流行的女子着装; 注: 形式不限(线描或单色明暗均可);无须着色;是否画人物自定,以准确、美观为宜。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简述周代的服饰特征。 2.简述xx时代的服装特征。 3.简述明代服饰纹样的审美特征。 4.简述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女装的区别与联系。 5.中山装在中国经历过几个发展时期,分别有何特点。 6.简述70年代到90年代的服装特征及其相关文艺思潮。 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论述1949年后中国服装的发展轨迹。 2.阐述现代男装的确立过程及其历史背景。 北京服装学院中外服装xx模拟试题 (三) 1.清绘出民国时期中国男子常见服装款式示意图(至少两种); 2.请画出洛可可风时期的流行的女子着装和巴洛克时期流行的女子着装; 注:

谈牛仔服装的发展历史与流行原因

谈牛仔服装的发展历史与流行原因 摘要:牛仔服是成熟而大众化的商品,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得到全世界人们的追逐,盛行100多年而不衰。本文总结了牛仔装一百多年历史发展与变革的历史,分析了牛仔装的文化内涵和其百年流行的原因。 关键词:牛仔服装文化流行 服装流行的生命周期往往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与衰退期,服装的流行及生命周期一般都是这样的。然而,牛仔装不像一般服装那样遵循“产生——推广——流行——衰退”的规律。牛仔服由刚开始的工装直到最终演变为时装,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与历史变迁,它征服了人们挑剔的目光,终成为服装舞台上无可替代的角色,并以其自然、不羁豪放充满青春活力的风格而风靡全球,被视为永恒的时装。 1 牛仔服装发展的历史 牛仔装并不是我们这一时代的成就,据说其历史可以回溯到上个世纪中叶,牛仔装的发明人是德国人莱维·施特劳斯。在1843年当是18岁的莱维·施特劳斯.离开其故乡——巴伐利亚去美国谋生。当时美国的掘金业正值红火,颇有心计将蓝帆布加工成坚固的劳动裤,很适合掘金工采掘时穿用,这种工作服装就是今天风靡世界的牛仔装。但此时的牛仔裤近似意大利热那亚(genes)水手穿的一种靛蓝色布裤且发音酷似英文的Jeans ,牛仔裤变有了学名“琼”(Jeans)。19 世纪70 年代,俄国移民雅克布·戴维斯在牛仔裤上装饰以铆钉,并协同莱维一起申请专利生产牛仔裤,向社会极力宣传牛仔裤的粗犷、坚固、耐穿等品质. 1897年正式成立莱维·施特劳斯.公司,生产牛仔布和牛仔服装。20世纪40年代,由于大批旅游者去牧场欣赏浪漫的牧野风光,入境随俗他们都希望买条牛仔裤穿在身上。一时间牛仔裤便成了达官贵人的休闲装了。五十年代,发达的影视传播业对带动牛仔裤的国际流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猫王、玛丽莲·梦露等明星的牛仔穿着方式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模仿的目标,促使牛仔装以实用的工作服升华为时尚的时装样式,进而席卷全世界,但它始终未脱离平民角色。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牛仔服开始从美国本土走向世界。到了60 年代,牛仔装已经成为大家广泛穿着的一种服装形式,特别是嬉皮士文化的流行使牛仔装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期,为牛仔装设计带来了新思路,同时,也使西方传统的着装观念受到了洗礼与挑战。进入70年代后,素以时装文明的法国,设计了“法兰西牛仔裤”,从此“出身卑贱”的牛仔裤一跃而身价百倍,进入高级时装行列。与此同时除了牛仔裤以外,流行的还有其衍生而来的各色牛仔茄克、牛仔套装、牛仔短裤等,这一系列牛仔服装的出台,使牛仔服装进入了黄金时代。80年代牛仔服的广泛流行几乎又达到了最高峰,达到风靡世界各国的程度。90年代,很多的高级时装设计师如乔治·阿玛尼、约翰·加里亚诺、维维恩·韦斯特伍德等都将牛仔装列入其创作系列中,彻底改变牛仔装传统的使用观念,使它们充满现代时尚感,并将其推向炙手可热的颠峰. 2 牛仔装的文化内涵与精神魅力

《服装材料学》复习提纲.

《服装材料学》复习提纲 一、名词解释 1. 纺织纤维 细度很细,直径一般为几微米到几十微米,而长度比直径大百倍、千倍以上的细长物质称为纤维,而纤维中长度达到数十毫米以上,具有一定的强度,一定的可绕曲性和互相纠缠抱合性能和其他服用性能而可以生产纺织制品的(可以用来制造纺织品的),叫做纺织纤维。 2. 回潮率 回潮率是纺织材料(纤维、纱线或织物等)中所含水分重量对纺织材料干重的百分率。其计算式如下: 1000 0?-=G G G W (%) 3. 公定回潮率 在贸易和成本计算中,为了计重和核价的需要及统计上的方便,对各种纺织纤维及制品,根据其吸湿能力的强弱规定了相应的回潮率值,称为公定回潮率,其值一般都接近标准回潮率。 4. 特克斯 纤维和纱线的粗细程度(线密度),用1000m 长的纤维和纱线,在公定回潮率时的重量(g)表示,叫纤维和纱线的特克斯。特克斯是我国法定计量单位,一般用于棉纤维和纱线。 5. 纤度 纤度是指9000m 单位长度的纱线或纤维,在公定回潮率时所具有的重量克数(g),称旦尼尔,也叫纤度(旦),通常用来表示化学纤维和蚕丝的细度。 6. 公制支数 在公定回潮率时,一克重的纺织材料质(纱线或纤维)所具有的长度的米数,叫公制支数。公制支数属定重型,纤维和纱线越细,支数越高,一般用于毛及毛型纱线或纤维上较多。 7. 丝光 棉纤维在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处理后,纤维横向膨化,从而截面变圆,天然转曲消失,使纤维呈现丝一般的光泽。如果膨化的同时再给予拉伸,则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纤维的内部结构,从而可提高纤维强力。这一处理称为“丝光”。 8. 同质毛 羊体各毛丛由同一种类型毛纤维组成,纤维细度、长度基本一致。同质毛一搬按细度分成各种支数毛。 9. 异质毛 羊体各毛丛由两种及以上类型毛纤维组成。即羊毛被中兼含有绒毛、发毛和死毛等不同类型的毛,异质毛一般按粗腔毛含量分成各种级毛。 10. 品质支数 品质支数是羊毛业中长期沿用下来的表示羊毛细度的一个指标。把各种细度羊毛实际可能纺得的英制精梳毛纱支数称为品质支数,以此来表示羊毛品质的优劣。随着纺纱方法的改进,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复习课程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 知识点

中外服装史期终复习知识点 一、中国服装史 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 A、羞耻说 B、装饰说 C、性吸引说 D、保护说 2、原始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是什么? 答:裸态、毛皮、纤维 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何种材料制成?(毛皮) 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为标志。(骨针) 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 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 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 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朝,鼎盛时期是?朝,废除时期是?朝。(夏、周、秦) 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朝。 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 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等,通称“十二章”,绘绣有章纹的礼服称为“衮服”。 11、帝王冕冠有几旒?玉珠多少颗?正确戴法是?

答:帝王冕冠为十二旒,共有玉珠144颗(前后相加288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 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 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 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__________。 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式的最主要特征是 __________。 17什么是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褒衣博带) 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时期。 A、汉朝 B、六朝 C、隋朝 D、唐朝 20、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主要冠式是_________。

浙江7月自考中外服装史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外服装史试题 课程代码:00672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在古埃及,________是块料型服装最简单的形式,也是最有代表性的服装。 2.克里特—迈锡尼文明时期克里特岛妇女服装的典型式样是________和吊钟形的层褶 裥裙。 3.________是罗马帝国特有的一种服装形式,并作为穿着者身份的标识。 4.汉代丝绸图案从原来以________为主发展到以动物纹为主。 5.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服装历史可划分三个阶段,意大利式时期、________时期和西 班牙式时期。 6.法国洛可可式女装表现为________和紧束腰身上装相结合的式样。 7.17、18世纪,欧洲的织物显花技术由原来的以________为主,发展成为以印花技术 为主。 8.利用________方法体现女性的丰满和性感,是巴罗克时期服装设计的一个重要特征 。 9.20世纪30年代女装的一个重要特征是________,两种不同面料拼接的方法成为当时 时装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 10.1935年斯基亚帕雷提出用古典式垫肩强调肩部,恢复胸部曲线,让________回到 自然位置的主张,在当时产生过很大影响。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古希腊,凡是穿在身上的衣服都叫( )。 A.希顿 B.帕拉 C.托拉 D.迪拍劳依德 2.( )中记载的先秦服饰制度是后世封建帝王修订舆服制度时参照的范本。 A.《周礼》 B.《诗经》 C.《史记》 D.《左传》 3. ( ),通常用来指那些可以游离于人体之外,与服装搭配以显示整体 美的鞋、帽、首饰等。 A.装饰品 B.附属品 C.消费品 D.耐用品 4.原始人使用附属品除了包含广泛的装饰意义以外,还包含着( )的意义。 A.遮羞 B.情感 C.实用 D.神灵 5.基督教对服饰的制约一直持续到( )世纪左右。 A.10 B.11 1

人类服饰的演化史

人类服饰的演化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感性化了的人类文化发展史… 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表征和成果,也具有精神文化的深刻意义—— 人类社会经过蒙昧、野蛮到文明时代,缓慢地行进了几十万年。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在风雨中徘徊了难以计数的岁月,终于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出了这个物质文化; 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更具有美化的功能。 几乎是从服饰起源的那天起,人们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religion believes,都沉淀于服饰之中,构筑 成了服饰文化的精神内涵 具体对一个民族而言,从服饰的变迁上可以看出民族某些方面的文化精神的变化发展,这也是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 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从出土文物方面考察,服饰演化史的源头,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距今1.9

万年左右)遗址中,发现有1枚骨针和141件钻孔的石、骨、贝、牙装饰品。证实当时已能利用兽皮一类自然材料缝制简单的衣服。中华服饰文化史由此发端。 对此主题研究的一个目的吧~~商周服饰(约公元前16世纪~前771年) 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内司服”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 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装的基本形制。

服装材料学试题与答案

上海市东华大学 (答案 要注明 各个要 点的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24分) (1)公定回潮率:指相对湿度为65%±2%、温度20℃±2℃条件下纤维的吸湿性。 (2)热定型:主要针对合纤及其混纺织物,将织物经高温加热一定时间,然后以适当速度冷却的过程。 目的是保持织物尺寸稳定。 (3)丝光处理:通常指棉、麻织物在一定张力下,用浓碱溶液处理的加工过程。经过丝光处理的棉、 麻织物强力、柔软性、光泽、可染性、吸水性等都会得到一定程度提高。 (4)织物热湿舒适性:织物隔热性、透气性、吸湿性、透湿性、透水性、保水性、润湿性等统称为热 湿舒适性。 (5)织物悬垂性:当支撑物处于静止状态时,织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在自然悬垂状态下呈波浪屈曲的 特性。 (6)织物风格:包括织物的触觉风格(软与硬、厚与薄、光滑与粗糙、弹性好坏等)和视觉风格(肌理、颜色、图案、光泽等)。 (7)涂层整理:在织物表面的单面或双面均匀的涂上一薄层(或多层)具有不同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等涂层剂,从而得到不同色彩的外观或特殊功能的产品。 (8)织物成衣加工性能:指面料在服装加工中形成优良的服装外观的难易程度。它是织物的多种物理力学性能在服装加工中的综合表现。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棉 , 麻 , 动物毛 , 蚕丝 。 2. 线密度(tex)、 旦数(D) , 公定支数(Nm)、英制支数(N e)。 3. 水洗或干洗色牢度,摩擦色牢度,汗渍色牢度,熨烫色牢度,日晒色牢度。 4. 涤纶 , 锦纶 , 腈纶 , 丙纶 , 维纶 , 氨纶 , 氯纶 。 5. 桑蚕丝 , 粘胶人丝 , 涤纶 6. 进口精纺羊毛 , 12公支 。 7. 75D 锦纶长丝 , 21S 棉纱 , 56根/CM , 24根/CM 。 8. 云锦 , 宋锦 , 蜀锦 。 三、简答题(每个4分,共16分) 1. 经针织物与纬编针织物的区别? 经编针织物:采用一组或几组平行排列的纱线沿着“经向”同时在经编机的织针上成圈串套而成。 特点:纵向尺寸稳定,横向有弹性和延伸性,抗皱性好,脱散性小,透气性好。 纬编针织物:纱线沿着“纬向”顺序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针织物。 特点:一般尺寸不及经编针织物稳定,弹性、延伸性较经编针织物大,脱散性较经编针织物大。 2. 混纺织物与交织物的区别 混纺织物:由两种或以上纤维混纺成纱而织成的织物。 交织织物:织物的经纱和纬纱原料不同,或者经纬纱中一组是长丝纱,另一组是短纤维纱交织而 成的织物。

中外服装史复习题

中外服装史复习题(开卷) 一、填空题 1、妇女着男装或胡服就是我国_________(朝/代)时期服饰得一大特点。 2、古希腊希顿主要有两种款式,为_____________与爱奥尼亚式。 3、褙子就是我国_____________女服中最具时代特色得服装。 4、裤褶、裲裆为我国_____________时期得典型服饰。 5、清代满族妇女得发式保留本民族得形制,满族称为_____________。 6、中国服装史中,唯一得一次主动变革发生在_________ 朝。 7、汉代发式中最有特色得样式就是___________。 8、瓜皮帽就是清代与民国时期市民常戴得帽子,这种帽子在明朝就有了,还有一个雅致得名字叫_____________. 9、欧洲人在_________时期,流行戴装饰性得轮状拉夫领。 10、秦汉男子得袍服袖端多有一个收敛得袖口,叫_____________ 。 11、比甲、水田衣、凤冠、霞帔就是最代表性得 ___ 女子服饰。 12、中国服装史中,唯一得一次主动变革发生在朝。 13、欧洲时代女子盛装,装饰多而华丽,从胸衣到裙摆依次装饰层层得花边、缎带与蝴蝶结,使女子瞧上去像鲜花盛开得花园,称为“移动得花园”。 14、赵武灵王就是我国服装史上最早得改革者,她推行了_ ,适应了战争 需要。 15、最具有特色得元代妇女首服就是_____________。 16、_________得希顿就是一种用亚麻材料做得长外套。 二、选择题 1、欧洲人在()时期,流行戴装饰性得皱领. A。古典主义?B。洛可可风格C。中世纪??D.文艺复兴 2、用不同动物图案来识别不同品级,官阶得“补子"就是( )服饰中最具文化意义得一种创新. A唐B宋C明D清 3、方心曲领就是()官员佩戴得饰品。?A、元朝B、汉朝C、唐朝 D、宋朝 4、率先使用时装模特儿得设计师就是()。?A、莫里斯B、朗万C、迪奥D、沃斯 5、丘尼卡、卡拉西里斯就是( )得女子服饰。 A古埃及 B 古希腊C古罗马D拜占庭 6、隋唐时期女子首服(),就是一种大方巾,可遮脸,还可披体而下遮蔽身体。?A、胡帽B、帷帽C、幂篱D、幞头?7、“武德令"就是()朝制定得服饰制度. A唐 B 宋 C 元D明 8、()为民国初年衣裙上下配用得一种女子服饰。 A上衣下裳B窄袖短襦C杂裾垂髾D袄裙 9、明朝得冠服制度中出现得补子图案就是用以表示(). A、吉祥B、官阶C、装饰D、地位 10、西方从()开始,原来上下相连得袍服逐渐被分体式得上衣下裙代替。 A中世纪B文艺复兴 C 18世纪D19世纪 11、十二章纹中()所代表得含义就是决断. A黻B黼C日D火 12、17世纪初,得印花棉布由亚洲传入欧洲。 A 中国 B 日本C印度D朝鲜 13、()得服装,主要衣料就是亚麻布,构成简单,一般采用垂褶进行装饰. A 古埃及 B 古希腊 C 古罗马 D 古波斯 14、()时期得人们讲究风度气韵.“翩若惊鸿,矫若游龙”,就是对此时人们着装得写照。

中外服装史试卷A答案

《服装设计概论》试卷参考答案 A卷 一、填空题 1、宽衣文化、窄衣文化 2、流苏 3、爱琴文明 4、上玄下黄 二、选择题 1、B 2、D 3、A 4、C 5、D 6、B 7、A 8、D 9、B 10、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四、名词解释 1、指表现人物时,头部为正侧面,眼为正面,肩为正面,腰部以下为正侧面。 2、一种由金线或者染成金黄色的线绳编制成的辫状饰带,是一种土耳其人的服装饰带,以后被欧洲国家的军队作为区分军服和军官的等级标志。 3、意大利语, 原意为大客厅,进入法国后引申为贵妇人在客厅接待名流或学者的聚会。 4、一种连身衣。 五、简答题(言之有理即可) 1、希顿是希腊人最典型的服饰,也是人类服装史上最原始的形态,即不裁剪不缝合货极少缝合的服装样式。包括多利安式希顿和爱奥尼式希顿。 2、克里特女子服装异常具有现代感,上衣下裙,紧身合体,有着相当高超的裁剪塑形技术。短小的上衣紧贴身形,有立领,而领口开得很大,整个乳房全部裸露在外,衣襟在乳房下系合,托起丰满的双乳。腰部用有装饰纹样的腰带勒得很细,下穿一段段摆开的吊钟状裙子。 3、冠服是服装根据帽子的不同而命名的各类服装的总称。在古代,带什么冠配什么服都有定制,天子和贵族因不同身份和参加活动的性质,配穿不同的服饰,这些服饰在颜色、材质、尺寸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规定。 六、论述题(言之有理即可) 一、中国的服装是宽衣文化 1、追求精神功能。注重、强调表现人的精神、气质、神韵之美,不强调服装与形体的关系。通常只有前后两片,因为要利于活动和遮蔽人的身体,其造型线就像中国话的“笔情墨趣”,取宽松随意式,做的十分宽大,顺应“形残而神

西方服装发展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一简述古代西亚和北非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并举例分析它们对古代欧洲服装产了怎样的影响? 答 1、古代西亚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有 (1)苏美尔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男女同质同形,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2)巴比伦服装是缠绕式,衣长至膝下的卷衣。 (3)亚述服饰流苏穗饰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征。 (4)波斯服饰一种是坎迪斯长衣,袖子呈现喇叭状,在后肘处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另一种是合身的齐膝上衣和齐足的长裤。 2、北非服装 (1)腰衣罗印克里斯用一块布围裹于腰臂上的简单装束,以长短、褶饰的变化来区分阶段,平民较为简单,贵者复杂,衣前加三角形饰纹,用糨糊把布固定出直线褶。 (2)筒形衣裙合体简单呈筒形紧身,从胸下直到踝骨,用腰带或背带固定,图纹丰富。 (3)褶纹衣式样有两种: 套头式卡拉西里斯,一种套头的简单长袍,短袖,无纽扣;包缠式的多莱帕里是以长布缠绕披挂在身上形成垂褶装束 (4)组合装束是上衣和下裙或裙衣和围巾的构成。 欧洲服装的源头来自亚非的文明古国,经数千年演变最后形成西方服装的本土风格.这一文化脉络清晰可见,埃及女子的筒形衣、波斯人的坎迪斯、克里特岛女子的紧身上衣与钟形裙、希腊的希顿和希玛纯、罗马的托加和丘尼卡都是代表性服装,而且彼此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希腊的希顿、罗马的托加和埃及的多莱帕里、巴比伦的卷衣可说是一脉相承。 2、举例说明古代希腊的服装样式及其特点,并比较希顿的两种样式的形制与审美特点。 多里克式希顿没有袖子,造型单纯、粗犷。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毛织物,长边等于伸平两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于从脖口到脚踩的长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穿着时,先把长方形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这段折返叫“阿波太革玛”。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地布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提起布,在前面用大约10cm长的别针固定起来。多余的布料自然地垂挂在身上,形成优美的垂褶。 爱奥尼克式希顿是一块长方形,其长边等于两手平伸时两手腕之间距离的2倍,短边等于脖口到脚踝的距离再加上系腰带时向上提的用量,两短边对折,侧缝除留出伸手的一段一段固定起来,约需用8--12个别针。 希玛纯:穿在希顿外面的所有外衣,广义上也泛指矩形布料。一般为方形的毛织物,大体上长约3至5.5米,宽约1至2米。穿着大致分:全身包裹式、肩部固定式、单肩式、双肩披挂式。 多里克式希顿和爱奥尼克式希顿相比,有如下区别: (1)多里克式希顿用毛织物,衣褶厚重、粗犷,具有简朴、庄重的男性特征;爱奥尼克式希顿用亚麻织物,衣褶细腻丰富,具有柔和、优雅的女性特征。 (2)多里克式有折返下来的阿波太革玛;而爱奥尼克式没有。 (3)多里克式只用两个别针在双肩固定;而爱奥尼克式用安全别针自肩到两臂固定多处。 (4)多里克式侧缝一般不缝合;而爱奥尼克式的侧缝必须缝合。 (5)多里克式没有袖子的构成;爱奥尼克式有袖子的构成。

东华服装材料学期末考试试题二

东华大学服装材料学期末考试试题二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 1.织物组织 2.交织织物 3.电力纺 4.纬编针织物 二、选择或填空题(40分,每空2分) 1.采用平纹组织或假纱组织(透孔组织),()加捻,具有清晰方正微小细孔的、质地轻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的素、花丝织品为()织物。 2.府绸是棉布中一个重要的品种,具有布身挺括、布面均匀、织纹清晰、细腻柔软、丝绸感等特性。府绸与细布相比,经向较紧密,经、纬向紧度之比为()左右,因此,府绸表面呈现由经纱构成的饱满的()。 3.鉴别纤维的方法很多,有()、()、()化学溶解法、药品着色法、熔点法和密度法等。 4.羊毛纤维的可塑性能较好。羊毛纤维在一定()、()、()、()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形状会稳定下来,称为羊毛的热定型。 5.化学纤维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特定的加工制成。根据高聚物的来源分为再生纤维(人造纤维)和()。 6.在天然纤维中,除了()有()和短纤维两种纱线形式以外,其它均为短纤维纱线。 7.特克斯数采用公制的重量和长度单位,是国际通用和推荐的细度指标,旧称号数,为()的()。 8.针织物密度是指在规定长度内的线圈数,纵向密度用5cm内线圈()方向()的线圈横列数表示;横向密度用5cm内线圈()方向的线圈纵行数表示。 9.()是()纺毛织物中最轻薄的品种之一,具有混色效应,呢面散布均细而不规则的雨丝状条痕,以混色灰为主,有浅灰、中灰、深灰等,也有

少量混色篮、混色咖啡等。 10.树脂整理主要用于()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防皱整理加工。 三、叙述和问答题(每小题10分) 1.比较精纺毛织物与粗纺毛织物的服用性能特点,各举3个品种名称。 2.服装衬料的定义与作用。 3.织物风格的定义、评价方法。 4.叙述灯芯绒的组织构成、织物风格和服用性能特点。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5分)(略) 1.织物组织 2.交织织物 3.电力纺 4.纬编针织物 二、选择或填空题(40分,每空2分) 1.采用平纹组织或假纱组织(透孔组织),经纬丝加捻,具有清晰方正微小细孔的、 质地轻薄呈透明或半透明的素、花丝织品为绡类织物。 2.府绸是棉布中一个重要的品种,具有布身挺括、布面均匀、织纹清晰、细腻柔软、 丝绸感等特性。府绸与细布相比,经向较紧密,经、纬向紧度之比为5:3左右,因此,府绸表面呈现由经纱构成的饱满的菱形颗粒纹。 3.鉴别纤维的方法很多,有手感目测法、燃烧法、显微镜观察法、化学溶解法、药 品着色法、熔点法和密度法等。 4.羊毛纤维的可塑性能较好。羊毛纤维在一定温度、湿度、外力作用下,经过一定 时间,形状会稳定下来,称为羊毛的热定型。 5.化学纤维以天然或人工合成的高聚物为原料,经特定的加工制成。根据高聚物的 来源分为再生纤维(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中外服装史(服装发展史)

选择题 1.服装起源的四种说法:(a羞耻说b装饰说c性吸引说d保护说) 2.原施人类的三个服装阶段?(裸态/毛皮/纤维) 3.旧石器时代的服装一般用(毛皮)材料制成 4.我国远古居民缝制衣服的开端以(骨针)为标志 5.运用动物纤维蚕丝为首的国家是(中国) 6.中国古代以上衣下裳象征(天地阴阳) 7.中国古代“褐衣”的材料是(麻) 8.中国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是(夏朝),鼎盛时期是(周朝),废除时期是(秦朝) 9.设立“司服”之职掌管帝王服饰开始于(汉)朝 10.什么是冕服“十二章纹”,象征意义各是什么? 十二章纹:中国帝制时代的服饰等级标志,指中国古代帝王及高级官员礼服上绘绣的十二种纹饰,它们是:日、月、星辰、群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11.帝王冕冠有(十二)旒玉珠(144)颗正确戴法是(前低后高) 12.仅次于冕冠的帝王冠是(通天冠) 13.周朝时,天子燕居,诸侯祭祀宗庙,大夫和士早上入庙,叩见父母穿的衣服是(玄端) 14.春秋战国时期,最为流行的服式是(深衣) 15.推行胡服骑射改革的是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 16.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服式区别于汉族服饰的最主要特征是 汉族服饰:宽袖袍服,裤腿肥大;少数民族服饰:窄袖短上衣,裤腿口较窄,主要是便于骑马打仗17.什么是丝绸之路? 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路上丝绸之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路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 18.南朝王公、名士、百姓崇尚宽衫大袖的服饰(褒衣博带) 19.“杂裾垂髾”服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20.用整幅布做成的头巾叫(幅巾) 21.高腰掩乳裙装主要流行在(唐朝) 22.唐代男子皆以穿(圆领袍)为主。 23.宋代女服中最具时代特色的服装是(褙子)。 24.关于宋代服饰制度中“赐金紫”的含义 A 金之金饰鱼袋 B 紫指紫色公服 C 表征官员级别 D 鱼袋内并不盛鱼符 25.宋代官员的主要冠式是 26.元代举行大朝会穿的高级礼服是( 质孙服) 27.明代命妇礼服的主要配饰是(凤冠霞帔) 28.明洪武二十四年,规定职官常服用补子表示(品级) 29.明代用各种零碎布料拼合而成的服装是(水田衣) 30.明代官员官帽被称为(乌纱帽) 31.西瓜皮帽又称(六合一统帽) 32.清朝的日常男装主要有(长袍和马褂) 33.清代服饰的总体特征是什么? 坚守满旗旧制,废除明代制度,如窄袖紧身、马蹄袖;继承部分明代旧制,如补子、翎毛、命妇衣冠;接受了一些西方影响,如西装、军服、学生服等。

最全世界各国军装军服演变发展简史组图

最全世界各国军装军服演变发展简史组图 军人着用的制式服装。亦称军装。有统一规定的式样、颜色、用料和穿着方式。主要包括军上衣、军裤、衬衣、军帽、大衣、军鞋、标志符号等。按着装场合的不同,军服分

为常服、礼服、作训服和工作服四类。按军种分,有陆军服、海军服、空军服等。按穿着季节分,有夏服和冬服。军服有防护、识别和象征三大功能。军服的式样通常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制定。 简史 中国古代军队出征作战时,穿着具有防御和识别作用的盔甲。西周以前的铠甲,有皮甲,西周出现青铜甲,战国后期出现铁甲。战国时期,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用短衣袍窄袖,代替宽松博大的中原服装。汉时期,军队除用甲胄外,还有赤黄色絮衣及红色裤子。南北朝时期,步兵着锦缎或野兽皮制作的裤褶,紧而窄小,长与膝齐。唐代有将帅用袍、军士用袄之分。宋朝军服有步军服装和马军服装之分,春衣、冬衣也有不同。如步军春衣有皂绸衫、白绢汗衫、白绢夹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白绢衬衣、麻鞋;步军冬衣有皂绸绵披袄、黄绢绵袄、白绢绵袜头裤、紫罗头巾、蓝黄搭膊、麻鞋。马军用绯绢勒帛取代蓝黄搭膊,冬衣增加白绢夹袜头裤,其余与步军同。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和1909年(宣统元年),分别制定了陆军和禁卫军的军服式样。陆军服装分礼服和常服,礼服上衣为蓝色,裤子是黑色。冬夏常服均为青灰色,对襟,军官四个口袋,士兵两个口袋,同样颜色的大檐帽。禁卫军军服,夏季为土黄布料,冬季为瓦灰呢料。

古罗马军队的军人主要是着用白色衣服和盔甲,并在头盔上带有不同颜色的羽毛,以识别各军团。1670~1672年,法军推行制式服装。18~19世纪军服式样、颜色不断变化,

中外服装史(C)

《中外服装史》试题(C)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阅卷人 一、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唐代女装主要由、衫、帔三件组成。 2、比甲、水田衣、凤冠、霞帔是最代表性的___ 女子服饰。 3、根据文献资料及出土文物分析,时期冠服制度得到初步确立,这是中国服装史的奠基阶段。 4、欧洲时代女子盛装,装饰多而华丽,从胸衣到裙摆依次装饰层层的花边、缎带和蝴蝶结,使女子看上去像鲜花盛开的花园,称为“移动的花园”。 5、赵武灵王是我国服装史上最早的改革者,他推行了_ ,适应了战争需要。 6、最具有特色的元代妇女首服是_____________。 7、_________的希顿是一种用亚麻材料做的长外套。 8、西方_______时开始,原来上下相连的袍服逐渐被分体的上衣下裙所代替。 9、中国古代服装款式,从形式而论,可大概分为三种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裁袍制。 二、选择题(每小题1.5 分,共15 分,请将答案填在下 面的表格内) 1、欧洲人在( )时期,流行戴装饰性的皱领。 A.古典主义B.洛可可风格C.中世纪D.文艺复兴 2、用不同动物图案来识别不同品级,官阶的“补子”是()服饰中最具文化意义的一种创新。 A唐B宋C明D清 3、方心曲领是()官员佩戴的饰品。 A.元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4、率先使用时装模特儿的设计师是()。 A.莫里斯 B.朗万 C.迪奥 D.沃斯5、丘尼卡、卡拉西里斯是()的女子服饰。 A古埃及 B 古希腊C古罗马D拜占庭 6、隋唐时期女子首服(),是一种大方巾,可遮脸,还可披体而下遮蔽身体。 A.胡帽 B.帷帽 C.幂篱 D.幞头 7、“武德令”是()朝制定的服饰制度。 A 唐 B 宋 C 元D明 8、()为民国初年衣裙上下配用的一种女子服饰。 A上衣下裳B窄袖短襦C杂裾垂髾D袄裙 9、明朝的冠服制度中出现的补子图案是用以表示( )。 A.吉祥 B.官阶 C.装饰 D.地位 10、西方从()开始,原来上下相连的袍服逐渐被分体式的上衣下裙代替。A中世纪B文艺复兴 C 18世纪 D 19世纪 三、简答题(每题8分,共40 分) 1、试述巴洛克艺术风格对服装的影响 2、试述东方服饰的特点 3、试述宋代霞帔的形制 4、试述唐代幂篱的形制 得分阅卷人 得分阅卷人得分阅卷人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 西方服装发展史一简述古代西亚和北非服装的种类与特点并举例分析它们对古代欧洲服装产了怎样的影响答 1、古代西亚最具有代表性的服饰有 1苏美尔服饰最大的特点就是单纯男女同质同形用一种称为卡吾拉凯斯的衣料制成腰衣缠绕身体由腰部垂下掩饰臀部。 2巴比伦服装是缠绕式衣长至膝下的卷衣。 3亚述服饰流苏穗饰以及运用花毯的织法或用刺绣方法做成的花纹图案的装饰成为这一时期服装的主要特征。 4波斯服饰一种是坎迪斯长衣,袖子呈现喇叭状在后肘处做出许多褶裥形成优美的下垂造型另一种是合身的齐膝上衣和齐足的长裤。 2、北非服装1腰衣罗印克里斯用一块布围裹于腰臂上的简单装束以长短、褶饰的变化来区分 阶段平民较为简单贵者复杂衣前加三角形饰纹用糨糊把布固定出直线褶。 2筒形 衣裙合体简单呈筒形紧身,从胸下直到踝骨用腰带或背带固定图纹丰富。 3褶纹衣式样有两种: 套头式卡拉西里斯一种套头的简单长袍短袖,无纽扣;包缠式的多莱帕里是以长布缠绕披挂在身上形成垂褶装束 4组合装束是上衣和下裙或裙衣和 围巾的构成。欧洲服装的源头来自亚非的文明古国经数千年演变最后形成西方服装的本土风格.这一文化脉络清晰可见埃及女子的筒形衣、波斯人的坎迪斯、克里特岛女子的紧身上衣与钟形裙、希腊的希顿和希玛纯、罗马的托加和丘尼卡都是代表性服装而且彼此之间有着本质上的联系,希腊的希顿、罗马的托加和埃及的多莱帕里、巴比伦的卷衣可说是一脉相承。 2、举例说明古代希腊的服装样式及其特点,并比较希顿的两种样式的形制与审美特点。多里克式希顿没有袖子,造型单纯、粗犷。一般用一块长方形的白色毛织物长边等于伸平两臂后两肘之间距离的 2 倍,短边等于从脖口到脚踩的长度再加上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穿着时,先把长方形向外折,折的量等于从脖口到腰际线的长度,这段折返叫“阿波太革玛”。然后把两条短边合在一起对折,把身体包在这对折地布中间,在左右肩的位置上从后面

外国服装史

参考书籍: 《西洋服装史》李当岐 《外国服装史》张乃仁 杨霭琪 《中西服装史》叶立诚 文化概述: 地理环境(海洋) 文化特征服装跳跃式发展 内容概述: 克里特岛体形式 古希腊平面(人体自然美) 中世纪追求服装与人体的关系 西方服装概略 根据西方服饰发展的特点,不按时间分,按风格分: 古代服装:古埃及、古代西亚、古希腊、古罗马 中世纪(5~15)拜占庭(东罗马)395~1453 欧洲文化的黑暗时代 5~10 早期基督禁欲思想 罗马式10~12 由宽衣向窄衣过渡 哥特式 13~15 古今、东西的交叉点 近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5中~17初 (意大利风时代、德意志风时代、西班牙风时代)巴洛克 17 (荷兰风时代、法国风时代) 洛可可 18 (男装开始走向稳定的发展,到19世纪末逐渐形成模式) 19世纪新古典主义时代 (1789~1885) 浪漫主义时代 (1825~1850) 新洛可可时代 (1850~1870) 巴斯尔时代 (1870~1890) S形时代 (1890~1914) 第一章古代服装 第一节古埃及 一、男子服装 罗印·克罗斯(Loin Cloth)缠腰布 卡拉西里斯(Kalasiris)贯头衣 丘尼克(Tunic)连衣裙 多莱帕里(Drapery)卷衣 二、女子服装 绳衣其他同男子

假发、假胡子 多配饰(彩陶、宝石….) 化妆品 鹰、蛇王权睡莲富饶 第二节古代西亚 一、苏美尔人 B.C. 3500 卡吾那凯斯(kaunakes)缠腰布 特点:面料 二、巴比伦人 B.C.2000 卷衣 三、亚述人 B.C. 1400 华美流苏、刺绣、宝石装饰 内衣:棉织物外衣:毛织物 男子丘尼克+卡夫坦型、丘尼克+乓乔型、丘尼克+卷衣 女子卷衣 四、波斯人 B.C. 600 原为山岳民族服装:北方型(鞣制皮草、紧身合体、裤、帽) 初:丘尼克*长裤 统治两河流域后,受卷衣影响 亢迪斯(宽松)喇叭袖、提花图案 古代服装中,古代波斯人对袖子进行造型。 第三节古希腊 一、克里特-迈锡尼文明( B.C.2000~B.C.1000) 克里特岛 B.C.3000 小亚细亚迁入许多居民 B.C.2600 青铜 B.C.2000 宫殿建筑象形文字 B.C.1600~1500 米诺斯王朝鼎盛时期 B.C.1400 开始衰退 B.C.1200 希腊多利安人入侵 迈锡尼 B.C.1600~1200 一、克里特人的服装 二、古希腊( B.C.800~B.C.146) B.C.3000~B.C.1200 爱琴文明 B.C.2000~B.C.1200 北方迁入:亚加亚、爱奥尼亚人、多利安人、伊奥利亚人毁灭爱琴文明B.C.800~600 建立许多奴隶制城邦 B.C.500中~400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