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行健早期作品的探索性

高行健早期作品的探索性

摘要:高行健是我国戏剧史上不可小觑的戏剧探索艺术家,它提倡的很多戏剧理念给早期探索剧作家们以启发,主张让戏剧摆脱传统束缚,强调戏剧的假定性,注重舞台的呈现,重视观演关系,试图让戏剧回到自己的本质状态,对中国探索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探索剧高行健理论探索

Abstract: Gao Xingjian,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rama drama artists explore, it advocates many idea on drama to early exploration playwrights to inspire, advocates for the drama to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tradition, emphasizing a drama that, paid attention to the stage of the presentation, pay attention to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ence and actors, trying to play back to the nature of their own state, of Chinese explorative drama had a profound impact

Keywords: Exploration play gao xingjian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目录

1.新时期探索剧概述 (3)

1.1探索剧的历史沿革 (3)

2高行健的探索 (4)

2.1从剧场看作品探索性 (5)

2.1.1第四堵墙的突破 (5)

2.1.2三一律的探索 (5)

2.2.从剧本看作品探索性 (7)

2.2.1淡化的冲突......................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戏剧中的“合唱”................ 错误!未定义书签。3.探索的意义. (11)

参考文献: (11)

1.新时期探索剧概述

1.1探索剧的历史沿革

探索戏剧在新时期中国的兴起 , 是由于问题剧的弊端而引起的日益严重的戏剧危机 ,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话剧一直有着“一个主题,两个人物,三一律,第四堵墙的固定模式,传统戏剧被这种模式所束缚,话剧的固有模式使戏剧失去了其生命力,长期处于停滞和衰落的状态。同时漫长而沉重文革时期之后,社会进行着历史的转折,人们因此也有了新的追求,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发生着变化,但戏剧却稳步不前,社会问题剧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在短短的时间内戏剧开始由盛转衰,戏剧危机由此产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掀起了全国思想解放运动,戏剧界也受其影响,面对剧场的萧索 ,剧作家们感觉到了严重的危机,开始对当时的戏剧进行了反思,她们认为,戏剧在发展中存在着种种问题,比如形式的单一,内容的虚假,表现力不足,观念的狭

窄等等,阻碍了戏剧的发展,对于新的时代,戏剧必须改变从而适应,如果戏剧无视时代的变化给文学艺术带来的新的内容以及这种新的内容对戏剧新的形式的新要求,不顾观众对世界认识方式以审美体验的变化而因循守旧,那么只会被时代遗弃。当时有人认为,戏剧危机的关键是缺少戏剧的真实性,由于当时的社会问题剧在一定程度上已沦为政治的附庸,因此当时的戏剧大多数有一定的政治目的,戏剧作家的目的是指出社会问题,但其作品中的人物,他们的性格,心里,命运等具有很大的虚假性,已经无法吸引观众。曹禺先生说过:“可以说所有伟大作家的伟大的作品,都不是被某个微不足道的社会问题所限制住的,好的作品应该是叫人思,叫人想,但是它不是叫人顺着作家的思路去思考,按照作家已经划定的道路去思考,而是叫人自由的去想,想象自己脑海中形成的人生,未来,甚至是思考人类。[1]而在五四时期的社会问题剧,都是为表现某个社会问题而生,戏剧模式一成不变,因此开创新的戏剧模式也成为当务之急,“振兴话剧”成为戏剧界迫切的愿望,由此开始了对戏剧的探索,探索剧由此产生。

2高行健的探索

上世纪初,文学和电影都得到了蓬勃发展但是戏剧却陷入了混沌之中,充满了探索与变革的激情在剧院里的变革潮出现了。高行健成为了这时候戏剧创作的“领袖”之一,他选择了“第四堵墙”作为突破性的戏剧创作,打破了“三一律”的约束,改变了传统的戏剧观念、剧本写作和导演,演员,掀起了一个戏剧性的改革浪潮。[2]一方面,试图还原高行健戏剧艺术形式本身具有最大的限度,另一方面,他从中国传入的现代戏剧创作中的运用手法,试图呈现一个充满戏剧性的效果。

2.1从剧场看作品的探索性

2.1.1“第四堵墙”的突破

“第四堵墙”是指在戏剧演出中,通过想象,想象舞台与台口之前有一堵无形的墙,讲演员与观众隔开,是演员忘记观众的存在,从而达到环境、形体、情

感的逼真。但”第四堵墙理论发展到后期,却禁锢了戏剧的发展,有些戏剧创作者局限于理论,妄图达到环境的过于逼真而忽视了演员情感逼真的中心地位。而高行健则试图打破“第四堵墙”理论,让演员、角色、观众之间的交流得以实现。就探索而言,高行健问题戏剧的成果是站在了前人和巨人的肩膀上,不仅如此他还结合了古今中外的理念,吸收了中国传统的戏剧,同时借鉴了西方的先进的理念,他说:“一个现代的中国人,也不拒绝吸收西方的现代文化,但你身为东方人,毕竟是用东方人的方式消化西方文化。[3]因此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第四堵墙“的基础上,高行健勇于探索,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着力打破话剧以“话”为主的单一的局面,话剧演出不再仅仅依靠通过制造绚丽的舞台和演员专一的表演来赢得观众的眼泪和掌声,进而转向强调观众参与和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这也是高行健在戏剧观念上的大胆革新和突破。高行健对于“第四堵墙”的破除,首先采取的方式是改造剧场,高行健将剧场看作是实现这种活人与活人之间“活生生”交流的手段,也是强化这种交流的手段,将传统的框镜式改变为弧形、中心、或环形舞台,这样可以创造出许多新的空间来缩短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如在《车站》中,演员直接坐在观众席出场,沉默的人也从观众席出场走向目的地,同时在演出最后,演员还直接跳出扮演的角色,还原为演员本身去评价角色的行为,这也是一种与观众交流的行为,甚至,观众也可能突然就成为了戏剧的配角,成为戏剧的一部分,这些都是高行健对于打破“第四堵墙”的探索。

2.1.2三一律的探索

戏剧“三一律”是一种关于戏剧结构的规则。它要求戏剧创作在时间、地点和情节三者之间保持一致性。即要求一出戏所叙述的故事发生在一天(一昼夜)之内,地点在一个场景,情节服从于一个主题。同时传统的戏剧创作中十分讲究戏剧与现实生活的形式,认为戏剧就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模仿,因此,演员的一举一动都得模仿真实生活,舞台的布景同样也得还原现实生活,虽然“三一律”的出现对有些结构不紧凑,内容时间跨度长的戏剧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三一律”在收紧剧情节奏,明确场景等方面的优点并不能掩盖住其剧情的千篇一律、场景固定刻板的弊端。而为了破除“三一律”对戏剧的阻碍,高行健也进行了自

己积极地探索,他认为:“当戏剧赢得像文学一样的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的时候,在剧场中就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时间和空间的关系,把想象与现实、回忆与幻想、思考与梦境,都可以交织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构成多层次的视象形象。[4]而高行健认为,想要实现自由的处理时空,就必须得承认戏剧的假定性。

假定性是戏剧艺术的固有本性,且假定性在舞台呈现中有着极其大的作用,例如舞台背景的设计、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人物身份变化、道具的变化等等,都离不开舞台“假定性”,同时运用舞台的”假定性“还可以挖掘人物心里深处潜在的变化活动等等,而高行健也十分重视”假定性“的运用,他认为表演是建立在假定性之上的一门艺术,无中生有、假戏真做正是表演艺术的真谛。因此,高行健竭力在戏剧中贯穿“假定性”,主张尽量减少舞台上的舞蹈、音乐、灯光、道具等舞台元素,给观众和演员一个空白的舞台,调动观众的想象,让观众从演员生动的表演中去体会戏剧的主题,在脑海中形成独特的意象。这也就改变了传统戏剧中观众只是看戏的局面,让观众参与到剧情中。有自己的深刻体会,同时也因为戏剧不可能直接将真实的生活班上舞台,这样是没有美感的,同时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例如现实生活中几十年间发生的事情,往往在剧场中仅仅两三个小时就要完成,即使演员、乐师、服装师竭尽全力这也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但只要依靠戏剧“假定性”,发挥观众的想象,突破时空的限制,这也就可以实现。这一点在戏剧《绝对信号》中有很大的体现,《绝对信号》讲述的是一个老套的故事,主人公黑子与蜜蜂相爱,但由于没有经济来源,两人无法结婚,在现实的逼迫下,黑子陷入了彷徨的境界,对社会产生了不满,这种不满的情绪被车匪利用,于是决定和车匪一起盗火车,但他却爬上了自己的老同学小号担任见习车长的守车、并且自己的爱人蜜蜂随后也登上了这节车,在这个十分有限的空间里,围绕黑子、蜜蜂、小号三人之间复杂的恋爱关系,以及忠于职守的老车长和车匪之间的紧张较量,从而展开了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但最后在老车长的劝导和自己激烈的内心冲突后,最终浪子回头的故事,如果单从剧情来看,故事并没有多少新意,基本未脱离传统社会问题剧的模式,写像黑子这样的年轻人在社会中收到打击,走上迷途,最后经过自己内心的冲突和周围人的劝解,最后重新做人的故事。但高行健在叙事结构上却较以往问题剧有了重大的突破,在剧中,整个空间都是在一列守车中,但高行健运用灯光效果,切分了舞台空间,使舞台

上出现了时间和空间各不相同的多种表演区,当谁有戏时就运用灯光将其凸现出来,使舞台空间不收舞台场次的限制,同时运用了音响和灯光的结合,把不同时间所发生的人物的回忆、现实和想象一一呈现出来,打破了现实世界中自然时序的规定,出现了三个时空的交错,使剧情内容更加的多样化,剧情发展贴近人物的心理变化。这是承认戏剧假定性的结果,同时也突破了“三一律”对于戏剧时空的严格限制。

2.2从剧本看做作品的探索性

2.2.1独特的戏剧冲突

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剧作家,试着用各种方式来表达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矛盾。戏剧理论,最突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是在戏剧冲突中。戏剧冲突是戏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过程和结果的相互作用的异质力量,是最基本的审美特征的戏剧文学。戏剧冲突中的内容主要集中概括了生活冲突,由于时间和地点的表现制约因素和其他客观因素,使得戏剧冲突趋于更加集中、激烈。在大多数戏剧中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的自我冲突,他们都是紧张的,无法调整的,这种艺术更容易集中观众的注意力。形式上,强烈的矛盾体现在人物动作和语言,夸张的身体动作可以用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更多的是戏剧用对话推进情节发展。戏剧冲突贯穿始终,这是戏剧节的共同点,也是一个剧本成功之处。

戏剧的西方思想对我国戏剧创作与表演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戏剧界继承了西方戏剧中营造激烈冲突的手法,从而营造一种紧张的氛围,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激烈冲突,这种冲突最终会成为高潮。中国话剧在第二十世纪初是戏剧冲突的重要阶段,因为在中国的戏剧早期的发展,尚未形成独立的艺术规范,主要模仿西方戏剧。早期汉语词汇戏剧冲突的表现更为激烈,如曹禺《雷雨》每个人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在人与人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矛盾不人道的父亲和世界观,继母和后者之间的纠葛,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在紧张的气氛中,呈现出令人兴奋、激动人心的和跌宕起伏的矛盾,使观众始终处于紧张和期待之中。长期流行的戏剧在中国:无冲突无戏剧。可见在戏剧的发展,戏剧的冲突作为一个文艺活

动是必不可少的。

高行健同样重视问题剧冲突营造,作为一种受欢迎的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文人,其问题剧冲突更加注重其内涵,强调精神对观众和读者的影响。高行健戏剧中的冲突并不像中国传统问题剧所表现出的冲突一样强烈、紧张和不可调和的。相反,他很少会在人与人之间发生利益冲突,他在处理冲突时,有一种倾向于淡化,因此,他营造出来的冲突都是适度从容,有针对性的。在高行健的问题剧的整体状况中,没有紧张的气氛,没有剑拔弩张的人物,但却也能吸引观众的注意,虽然生活中处处都有矛盾,有时甚至不止一个,但不是所有的矛盾不可调和的激烈冲突。在高行健的戏剧中他并没有刻意制造激烈的冲突,也因此这样他的戏剧表演出来更接近日常生活。这样的手法使他在的剧本舞台上的表现出来的冲突看起来并不那么明显,似乎没有冲突,但其实冲突却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高行健虽然淡化了激烈的冲突,但并没有放弃那些剧烈的冲突使用。他在探索中找到一个适合的戏剧冲突的方法。在戏剧《车站》中,全篇虽然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人物之间并没有激烈的矛盾,但却也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同时这样也更加贴近现实生活,通过人物之间平淡的对话也能表现出了人们在等待中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

2.2.2戏剧中的“合唱”

戏剧中的“合唱”概念是在《后戏剧剧场》书中被提出,如果方向一致,那么在没有冲突、而是叠加起来的语言,就会形成合唱。[5]戏剧中的“合唱”也被称为“多声部”的戏剧语言形式。最初戏剧通过日本进入中国,只能是一些简单的概述,早在20世纪20年代戏剧、剧作家、剧本创作中的对话机制就建立与发展起来了,对话机制主导的戏剧已成为一种艺术语言。但是单纯的语言并不能够充分的表达出人们的思想与情感等,于是重新探索一种集歌、舞、哑剧、武术、面具、魔术、木偶、杂技为一炉,而不只是单纯的说话的艺术[6]成为当务之急。于是,高行健在有关于这一部分,有着自己的探索实践,高行健的“合唱”概念被称为多声部与复调,复调是指“两段或两段以上同时进行、相关但又有区别的语言所组成,这些语言各自独立,但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个整体,彼此形成和声关系,从而使内容更加充实,深化主题。

高行健在他的理论中,常常提到要打破戏剧以”话“为主的局面,要把戏剧从语言的艺术局限中解脱出来,恢复戏剧的全部功能。戏剧的起源,是集音乐、舞蹈、杂技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不只是一种说话的艺术。因此,他倡导拓展形体、表演、舞蹈、动作、演唱、灯光、音乐、音响等舞台表演形式,中国传统歌剧是一个综合性的表演艺术,高行健从中国传统戏剧的基本理念出发,主张舞台的表演语言。但这并不是代表他否定语言在戏剧的使用,中文是一个深刻的语言,虽然古代的学者和作家用它来创建文化,拥有无法穷尽的中国魅力,但是,也应该试图建立潜在的戏剧舞台语言。并不是单纯的对话机制,高行健在他的《野人.关于演出的建议与说明》中写道:“语言有时是多声部的”。[7]在一般情况下,在戏剧表演中,人物不会一个人自言自语的说话,而是相互交流,而在相互交流中,就有说话的内容,但这种内容的方向具有一致性,没有冲突,他们谈话的目的具有一致性,这个目的有可能是对自己情感与愿望的表达,也有可能是对现实生活的不满等,这就是“语言”的合唱。如在《车站》中

姑娘我梦见月亮会笑出声……

做母亲的可倒在床上就睡着了,总是乏极了,困极了,觉总也不够睡的……

姑娘我梦见他拉着我的手,凑在我耳边说悄悄话,我真想挨着他……

做母亲的一睁开眼睛,就是倍倍的袜子破了,露出个脚指头……

姑娘我现在是什么梦也没有了……

做母亲的他爸的毛衣袖口又脱线了……

姑娘也没有黑熊向我身上扑过来……

做母亲的倍倍想要个电动的小汽车……

姑娘也没有人恶狠狠地追着我……

做母亲的西红柿两角一斤……

姑娘再也不会做梦了……

做母亲的这就是做母亲的心。(回头对姑娘)我象你这年纪的时候可不这样。[8]

两组话同时说出,交织在一起,但却又是独立的对话,并不是相互交流的内容,表现出了姑娘对于爱情的期待,以及母亲的贤妻良母形象,同时从侧面表现出了等待的百无聊赖,表现了等待的荒诞性。从而显示出了“合唱”的作用,对

戏剧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四.探索的意义

就探索的意义而言,任何一位伟大的戏剧作家都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冒险家。“就艺术观念来说,探索戏剧所谓探索的意义,就在于对传统的惯例的动摇和偏离。”[9]对于早期的探索剧来说,高行健的早期作品中的探索性对当时探索剧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首先他突破了中国传统戏剧发展的固有模式,摆脱了五四时期问题剧沦为政治“附庸”的局面,拓宽了戏剧作家的写作空间,他说:“我以为戏剧是一种由公众参与的公众游戏。把政治交给报纸,电台,电视。”[10]打开了戏剧的新格局。丰富了戏剧的表演手段,虽然他的探索有一定的不足,比如他作品的主题一直受人们诟病,但他的作品和他的戏剧理论在我国戏剧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将我国传统戏剧的理念,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的现进理念结合起来,突破了框镜式舞台的束缚,发挥了观众的想象力,让观众参与到了戏剧当中,而不仅仅是看戏,调动了观众的积极性,缩短了观众与演员之间的距离,试图建立一种新的观演关系,同时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试图改变传统戏剧以“话”为主的局面,他认为戏剧应捡回戏剧的唱念做打,提倡戏剧演员应该想戏曲演员那样嗓子、身段、功夫样样了得,可以在舞台上大显身手,但是并不要去套取戏剧的程式。[11]总之,高行健的探索,扩宽了戏剧的传统思维,丰富了戏剧的表演手段,给当时的戏剧作家以及中国戏曲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曹禺《我的生活和创作之路》,花山出版社

[2]萨缪尔·贝克特.《等待戈多》,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3]高行健.《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4]高行健.《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5]汉斯·蒂斯·雷曼《后戏剧剧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6]高行健,《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7]许国荣编,《高行健戏剧集》,群众出版社,1985

[8]高行健,《车站》

[9]周宁,《想象与权利》,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10]高行健,《对一种现代戏剧的追求》,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11]王鑫,高行健对戏剧现代性的追求》,2012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好段摘抄

列夫托尔斯泰作品好段摘抄 导语: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有同样的幸福,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人都是为希望而活,因为有了希望,人才有生活的勇气。——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水满则溢,说盈则亏”,这个世界从来只有更美,而没有最美。而最靠近完美的一刻,就是最容易走向相反的时刻。——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幸福的人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人各有各的不幸。——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由此可知,上帝是一个禁欲主义者。他不允许别人干他不喜欢的事,因此他又是一个独裁主义者。——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弗龙斯基是一个身体强壮的黑发男子,不十分高,生着一副和蔼、漂亮而又异常沉静和果决的面孔。他的整个容貌和风姿,从他的剪短的黑发和新剃的下颚一直到他的宽舒的、崭新的军服,都是又朴素又雅致的……当他走近她的时候,他的美丽的眼睛放射出特别温柔的光辉,脸上微微露出幸福的、谦逊而又得意的微笑(列文这样觉得),小心而恭顺地向她鞠躬,把他的不大而宽的手伸给她。——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人生的一切变化,一切魅力,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的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的特点 世界级久负盛名的作家,必定有他足够吸引全世界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定是时代和国界都无法削弱的,正如我在列夫托尔斯泰身上看到了他毕生能引起世界人民共鸣的东西:正直、无私、纯真、善良。钟爱“U”字人生 融人于文,在他三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中,我看到了他在塑造小说人物时遵循的一个雷同的轨迹:“U”字型轨迹。即将小说人物的人物个性和心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开始都是善而无私的,有追求的上进青年;由于社会环境的逼迫和感染,人性开始走上了一个向下的趋势的路线,出于对社会的无奈更换了以前那种很不入流的“人生哲学”,取而代之的是消极人生理念;最后在丑恶中发现美好的东西,然后麻木已久的心灵重新注入新鲜的血液。 这和列夫托尔斯泰本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有一定联系的。他认为人的肉和灵是分开的,人是为上帝为灵魂活着的,要爱一切人,这种来自宗教的道德观对他的影响很大,于是他笔下的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战争与和平》)、安娜(《安娜卡列尼娜》)以及聂赫留朵夫、玛斯洛娃(《复活》)都走过了这样的“U”字型的人生。他们曾经在污秽的社会环境中沉沦过,就算他们得到了让人近乎麻木的物质或肉欲上的快感也是人的肉身对这个社会无奈的适应和附和,就算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容光焕发也只是这个狭隘的社会赋予的,而不是出自人性本身的肯定和满足,后来他们在“U”字的最底层发现了人性最初始的美,他们的转变并不是完全否定之前世俗的世界观,而是追求美好,乐于奉献的世界观的激活,充分体现了人性善的本质的部分并没有死去,这种被压制很久的人性战胜多年来人们所奉信的封建社会准则的转变无疑是对社会的控诉和抗争,无论之后的结果怎样,他们都已经在心灵上大获全胜,心目中冷酷、利己的宝座早已被善良和奉献所取代。“U”字从底向上的那一笔是坚定不移的。人民——永远的力量之源 三部作品都利用了“人民”这个元素,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的发展人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抛开宗教不谈,托尔斯泰主张人类发展到一个没有阶级的层次,摒弃任何形式的暴力,勿以暴力治恶……这类似于发展成熟的社会主义社会,可见只要秉着一切为人民的原则,无论在什么社会环境下人们的期望总是趋同的。托尔斯泰是一个伟大的作家,更是一个真正为国家、为人民担忧并探索人类的命运和未来的思想家,作品只是他表达他探索历程的途径,同时也是他内心的真实写照。 《战争与和平》最为明显,通过对三个人物命运沉浮的描述,侧面烘托出人民力量的强大。人民的心理描写细致生动,安德烈、彼埃尔和娜塔莎带着上层社会的陋习和虚伪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接触了“人民”这个貌似“边缘”的群体,他们的心灵和灵魂得到感化和洗礼,他们明白了活着的真谛,最终走上了追求个人和他人幸福的道路。无疑那些真善美的品质源自人民,托尔斯泰离不开“人民”不在于他需要这样的素材博取共鸣,而在于他发现了真正的力量本源自人民,那些真实的,淳朴善良的才是最有感染力的,那些物质上的满足和情欲的释放以及上层社会的明争暗斗和虚伪都是浮华豪无意义的。 超脱 宗教色彩浓厚,“顺从天命、净化道德、爱一切人”是他最高的道德理想。我想到了鲁迅,他完全摒弃了封建的东西,无论好坏,主张完全的更新换代;这里,托尔斯泰摒弃了现实,在虚拟世界寻求宽慰。宗教很多时候确实是精神很好的寄托所,尤其是在尝试过失败过后,更容易将精神托付于某一虚拟的事物。中国有一句古话“择其上者得其中”,我想托尔斯泰这样“过火”的崇拜和寻求完全纯净的社会的追求在当时是有他的道理的,其社会效应达不到“上”也至少能靠近“中”,社会的变动是需要时间的,由此看来这样的效果很可观了。 爱慕虚荣的安德烈临死前在《福音书》中找到了“幸福的源泉”,彼埃尔和娜塔莎最终也化为热爱人民、祖国形象。包括《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最后在上帝那里找到了灵魂的归宿,都体现了托尔斯泰自己具备的的宿命感和对宗教的崇尚,归根到底还是对人性真本的崇尚,只是这种真本在当时套上了宗教的外衣而不是现实的社会制度。所以他需要这样的超脱。 简爱,苔丝,安娜

结合作品分析托尔斯泰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结合作品分析托尔斯泰的思想与艺术特色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托尔斯泰的创作与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早期作品 早期(1851~1862)这是他的探索、实验和成长的时期。思想和艺术风格都在发展和变化,个别作品带有模仿的痕迹。他后来作品中的一些基调和特色也已初具雏型。托尔斯泰早在1847年起开始写日记,以后一直坚持到晚年。大量的日记和书信,几乎占他的文学遗产的二分之一。日记是他朝夕反省和不断进行探索的心灵的纪录,也是锻炼写作、通过自身研究人的内心生活秘密的手段。像《昨天的故事》(1851)那样的早期作品,就是由日记扩充和艺术加工而成的。 中期(1863~1880) 这是托尔斯泰才华得到充分发展、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时期,也是思想上发生激烈矛盾、紧张探索、酝酿转变的时期。托尔斯泰从1856年开始想写关于十二月党人的小说,在1860至1861年间写了开头3章。他的注意力渐渐转移到关于1812年卫国战争的《战争与和平》(1866~1869)。这不是遁入历史,而是试图从历史上给贵族阶级寻找存在的价值,用以解答当时解放运动应由哪个阶级领导的问题。但由于长期的亲身体验和同人民的接近,他深深感到人民在民族历史上的作用,从而使小说成为一部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的史诗。 小说展示了一个重大的历史时期——从1805年到十二月党人起义的前夜。出现于前景的是两种类型的贵族。一类接近宫廷,谈吐优雅,雍容华贵,但道德败坏,利欲薰心,醉生梦死,崇拜法国文化,漠视祖国命运。另一类是理想化的宗法制的领地贵族,主要是罗斯托夫和包尔康斯基两家,忠厚慷慨,感情强烈,富于爱国主义精神。 小说所热情歌颂的真正爱国英雄是人民,是许多平民出身的士兵和军官,他们朴实英勇,藐视死亡,和贵族军官的哗众取宠适成对照。小说还把库图佐夫写成人民智慧的体现者。小说中也反映了作者的一些很典型的偏见。例如婚后的娜塔莎表现了宗法制家庭的贤妻良母理想;库图佐夫形象表现了反对理性、崇奉无意识活动和自发的生活原则。 《战争与和平》写成后,面对俄国资本主义的急剧发展和宗法制农村旧秩序的分崩离析,托尔斯泰企图从彼得一世时代寻找当代社会变化的原因。他承认彼得做了伟大而必要的事,但又责备他把欧洲文明移植到俄国。从1870到1873年他研究了彼得时代的大堆史料。但这项工作为《启蒙读本》所打断。后来只写成关于彼得的小说的开头部分,便转向现代生活题材的《安娜?卡列宁娜》的创作。 《安娜?卡列尼娜》的构思始于1870年,到1873年才开始动笔,原来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写成的定稿中,小说的重心转移,主要是写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败坏,贵族地主在资产阶级进逼下趋于没落以及农村中阶级矛盾的激化。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不能忍受丈夫的虚伪和冷漠,追求真正的爱情和幸福。但她既无力对抗上流社会的虚伪而冷酷的道德的压力,又不能完全脱离贵族社会,战胜自己身上贵族的传统观念,在极其矛盾的心境下卧轨自杀。另一主人公列文,是作家的自传性人物。他痛心地看到地主经济的没落,寻求避免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希望借地主和农民合作来缓和阶级矛盾,并把这种“不流血的革命”推广至全世界。这种空想破灭后,他悲观失望,怀疑人生意义,甚至要从自杀中求解脱,最后在家庭幸福和宗法制农民的信仰中得到精神的归宿。这部作品已没有《战争与和平》中和谐明朗的色彩和历史乐观主义,人物充满着矛盾、紧张和惶恐的心情,全书闪现着恶梦、宿命的预感和死亡的阴影。这反映了“一切都翻了一个身,一切都刚刚安排”的社会生活的变化无常和作家世界观中悲观情绪的滋长。不过,列文的紧张探索也反映了作家在思想激变前

高行健 获奖感言

十年辛苦不寻常 ———高行健获奖十周年感言 刘再复 2010年9月26日,当高行健走上东京国 际笔会全球大会开幕式论坛作演讲的时候,我知道他面对来自120个国家的300多个作家作开场性与主题性发言象征着什么,但我更是想到,这个时候,正是他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十周年。这十年,他没有因为巨大的荣誉而停下脚步,反而更加辛苦,更加富有原创性地在戏剧、绘画、美学、电影等领域辛勤耕种,从一个高峰走向另一个高峰。尽管我在三十年前就是他的好友,但我完全没想到,一个就在自己身边抽着烟、喝着茶、侃侃而谈的清瘦的同伴,竟会把自己的生命扩大到如此丰富,如此灿烂,其才华竟能抵达这样的精神高度与深度,他的那支圆珠笔和毛笔竟能奇迹般地在这么多的精神价值领域中创造出这么多硕果,而且都被世界智慧的眼睛所确认。 行健在东京会议上演讲的题目是《环境与 文学———今天我们写什么》。面对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这两重困境(自然生态环境恶化,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遭遇到干扰和市场经济的侵入)作家还能作些什么?高行健的演说回答了这个时代的大问题。他说明,文学改造不了这个世界,也拯救不了这个世界,唯一可行的是在这种困境中坚持超功利的立场,抵抗各种压力和诱惑,守持精神的独立不移,用文学的方式描述人类生存处境,让文学成为人的生存条件的见证。高行健的演讲,同时用中文、日文、英文、法文、西班牙文发出,中文版达一万字。我相信,这是当下世界文学思想的制高点。他真正走出20世纪投下的各种意识形态阴影,也真正走出市场经济投下的各种混乱的价值迷雾,给文学找到切实可行的自由之路。当代世界的诗人作家,优秀者不少,但是,能把文学的本性和文学的位置、功能、角色表述得这 【主持人语】 刘再复:十年辛苦不寻常 编者按: 高行健除了用法语写作三个剧本之外,其他十五个剧本和长、短篇小说以及散文、诗歌、理论文章均是华语写作。因此,他是华文文学第一个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当代作家。高行健除了具有双语写作的特点之外,更重要的特点是全方位创作。他不仅是一个小说家、戏剧作家,而且是个导演和画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八十年代初就以《小说技巧初探》一书引发了一场全国性的讨论,这之后他又不断地进行美学和文学理论的探索,先后出版了《没有主义》、《另一种美学》、《论创作》、《论戏剧》等多部文学艺术论著。这些论著既有自己的创作经验,又有对于文学艺术的真知灼见,很值得华文作家借鉴。因此,本刊特制作《高行健文论专辑》,以供大家参阅。高行健的华语作品已翻译成三十七种文字,影响极为广泛,对此重要的文学艺术存在我们应当认真面对。 7··

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儿斯泰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其它作品还有《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塞瓦斯托波尔故事集》等。他也创作了大量童话。他以自己一生的辛勤创作,登上了当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高峰。他还以自己有力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技巧辛勤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因此被列宁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1847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 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 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 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1805~1820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1812年库图佐夫领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 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著《安娜?卡列尼娜》,小说艺术已达炉火纯青。70年代未,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也是对俄国社会批判最全面深刻、有力的一部著作,成为世界文学不朽名著之一。 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虽然接触过一些肖像描写,比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但对于本文这种集中所有笔墨、浓墨重彩、精确细致地刻画人物的肖像,并通过肖像描写来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作品还没有学过;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虽文字浅显,但由于课文思想感情比较深沉,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的限制,对文章理解得不够透彻,老师要善于作适时的引导,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学习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进行肖像描写,并体味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欲扬先抑的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感悟托尔斯泰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文中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由外貌透视心灵的手法,感悟托尔斯泰的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

【教学方法】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布置学生查阅托尔斯泰生平传记和作品,以及有关资料,通过媒体,查阅茨威格描写托尔斯泰的另一篇作品《世间最美的坟墓》。 【教学媒体】多媒体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19世纪下半叶的俄国,阶级矛盾空前尖锐,人民生活困苦不堪。许多进步作家被陷害、监禁或流放。而列夫·托尔斯泰以他犀利的笔锋解剖和批判了那个病态的社会。他的作品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曾有人这样评价说:“俄国有两个沙皇,一个是俄国当政的统治者,另一个就是托尔斯泰,真沙皇对托尔斯泰无可奈何,而托尔斯泰却在动摇着他的统治。”一个作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寻找这个答案吧。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让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及其作品,交流、补充、归纳: 列夫·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复活》使托尔斯泰达到了艺术高峰,是他实践了“最清醒的现实主义标志”。 2.放映幻灯片,检查预习生字词情况,正音、巩固,重点词语列举如下: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列夫 托尔斯泰(茨威格)

4、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课后生字词,做到会读、会写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托尔斯泰的生平,包括他的国别、身份、主要作品名称等,认识他的人生追求及精神境界。 3、感知课文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中引导学生悉心揣摩文中细致的描述手法,尤其是课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 2、激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夸张及妙喻的情趣,揣摩其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教学设计: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他以敏锐而犀利的目光,吸引并抚慰了青年的灵魂。而本文是奥地利作家传记作品中可以独立成章的一节,作者用入木三分而又妙趣横生的文笔描绘出一副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在学习本文时,除了引导学生去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肖像描写的作用、玩味夸张及妙喻的情趣外,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感悟大文豪的人格魅力,使学生在文字的背后得到情感的升华。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的诵读来帮助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语感,以此来带动学生的思考和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文中所运用的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的手法、神奇的夸张、细致的描述手法能使人物形象鲜活而又生动,这又可以给学生的习作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需要更多的智慧去引导和挖掘学生的潜力,给他们创设一个更高的可以展示他们能力的平台。 教学重点:诵读,学习细腻、夸张而又精彩的人物外貌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由外貌透视人物心灵,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人生追求和精神境界。 教学方法:1、作者以高超的语言功力展示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和深邃的精神世界,需要学生在诵读中悉心揣摩文中细致的描述手法和其中的思想感情。 2、课文中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描写形貌,需要激活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玩味其情趣,揣摩其含义。

高行健早期作品的探索性

高行健早期作品的探索性 摘要:高行健是我国戏剧史上不可小觑的戏剧探索艺术家,它提倡的很多戏剧理念给早期探索剧作家们以启发,主张让戏剧摆脱传统束缚,强调戏剧的假定性,注重舞台的呈现,重视观演关系,试图让戏剧回到自己的本质状态,对中国探索戏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探索剧高行健理论探索

Abstract: Gao Xingjian, should not be overlooked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drama drama artists explore, it advocates many idea on drama to early exploration playwrights to inspire, advocates for the drama to get rid of the bondage of tradition, emphasizing a drama that, paid attention to the stage of the presentation, pay attention to relationship between audience and actors, trying to play back to the nature of their own state, of Chinese explorative drama had a profound impact Keywords: Exploration play gao xingjian theoretical exploration 目录 1.新时期探索剧概述 (3)

微考点:托尔斯泰简介及其代表作

考点:列夫·托尔斯泰简介及其代表作 1.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出生于贵族家庭。一生积极探索人生的意义,改造社会的良方。 2.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 《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等。 3.近代文学艺术繁荣的原因:(拓展点) 一定的社会文化建立在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基础之上,近代世界激烈的社会变革,人们的思想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为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易错微析 列宁对托尔斯泰的尊称易错: 由于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图景,深刻揭露了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俄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因而,列宁称托尔斯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例题1 某大学世界近代史文学研究室要召开一个探讨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的写作艺术研讨会,你认为选择谁的照片挂在会场最合适?() A.高尔基 B.弗朗西斯·培根 C.莎士比亚 D.列夫·托尔斯泰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俄罗斯名著《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故选D。 例题2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的是() A.贝多芬 B.普希金 C.列夫.托尔斯泰 D.伏尔泰 答案:C 解析:由于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深刻地展展现了俄国剧烈的社会变革,,是俄国现实社会的真实写照,所以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故选C。 1.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下列属于他的作品的是() ①《复活》②《哈姆雷特》③《战争与和平》④《安娜·卡列尼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他们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他们都曾让世界震惊,一个是因为他的文学作品,一个是因为他的音乐作品,他们的作品都与拿破仑有关。他们分别是() A.列夫?托尔斯泰和贝多芬 B.伏尔泰和凡高 C.莎士比亚和达芬奇 D.达?芬奇和凡高() 3.列夫·托尔斯泰被列宁称作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这是因为() A.他是俄国近代革命的参与者 B.他的作品深刻揭露了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社会矛盾 C.他放弃了自己的贵族生活,力求实现平民化 D.他是俄国伟大的作家之一 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学世界称15世纪是“文艺复兴”的世纪,16世纪是“宗教改革的世纪”,17世纪是“力学世纪”,18世纪是“启蒙世纪”,19世纪是“科学的世纪”。 材料二: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材料三:毛泽东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事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文艺复兴的世纪”“力学世纪”,“科学的世纪”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18世纪是“启蒙世纪”? (3)根据材料三结合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分析它们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

高行健获奖是否值得我们骄傲

高行健获奖是否值得我们骄傲? 法国华裔作家高行健荣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让我们当代中国有了一种说不出的滋味。瑞典皇家文学院对高行健的评价颇高,好象代表了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学前进的方向。好象我们中国的文学只有沿着瑞典人的评价我们的文学才有生存的空间。这样的评价不仅让我们想起了前几日梵底冈的“封圣“事件,我们不仅要从这个文学奖来看这个诺贝尔奖是否是包治百病的的“唐僧肉”。 在高行健获奖以后,许多人感到又一个华人获得诺贝尔奖在欢呼雀跃。我一开始还以为真是一个中国人呢?原来是一个法国人。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先要认清一个法律的概念,什么叫中国人?中国人在法律上是具有中国国籍的人才是中国人。因此我们不能称高行健是中国人,而应该是一个华人,尽管他用中文写作。因此,如果说无论海内海外,称其是中国人,首先是对我国宪法无知的表现。而且我们许多人对他的获奖有着一份狂热。多年以来,我们当代中国所有的文学界人士都在努力的为中国文化和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作着巨大的努力,要说评价的标准,也不至于出现如此的偏差。为什么诺贝尔奖历史上这是一个给一个某籍的某裔人。为什么不是一个纯正的法国人或者一个纯正的中国人。许多人都说为高行健感到骄傲,但是有多少人读过他的作品,有多少人认真的领悟了其真正的所谓代表了“中文小说”的方向。“在我看来,是西方的影响才让他得了诺贝尔奖,西方的存在主义要远远大于我们中国文明对他的影响。为中文小说的写作开辟了道路”。这样的评价恐怕连鲁迅先生也担当不起。在关于他的小说的介绍中,很多的是关于中国的介绍,但是很少的是对中国的正确的诠释。就象美国的那个曾经获奖的赛珍珠一样,虽然对中国农村进行了描述。但是她的理解让中国人看来,决不是合格的,而且有些是错误的。高行健的作品也是一样。虽然瑞典皇家文学院说其思想何其的高远,至少中国人看来是不能苟同的。因此,对于获奖者,不应该单单来看其获奖。更应该来看其对人文精神和世界的影响。如果真是许多人骄傲的那样。那么高行健的作品是不是代表了你的思想呢? 我们中国人有一个十分十分好的特点就是爱“攀亲”。从日本是秦始皇派徐福带领三千童男女的科学幻想,到今日高行健得奖,继而得出中国文学的方向应该是出国加入别的国家才能有自由的空间,才能展开自己的想象。好象我们当代的中国就象是艾略特的《荒原》一样,我们当代的中国是一个文化的沙漠。我们总是说日本人是我们的后代,得出的结论是日本屠戮我中华2000万同胞。如果现在我们又和高行健攀亲,让人家回来,才是最最可笑的。我想我们应该正确的立场是应该向法国和法国文化部表示祝贺才对。对法国人高行健祝贺才对,不要老说我们中国人拿了2000的诺贝尔文学奖才对,如果有人声称中国人拿了诺贝尔文学奖,如果一个外国朋友问你:那他为什么是法国国籍,我们应当怎么说呢?法国对高行健获奖很高兴。因为在法国历史上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最多的。高行健的获奖会继续保持法国人在这个游戏中的领先地位,当然法国人应该骄傲。 我们总在说:只有中国的,才是世界的。的确中国文化博大精神,我们的文明和文化底蕴是世界任何民族不可比拟的。如果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学用西方的文学观点和向文学看齐的话,那么也许外国人的目的就达到了。显然瑞典皇家文学院对中国博大的文化和我们灿烂的文学是根本无知的。也正以为这样的原因,他

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简述列夫?托尔斯泰的创作特征。托尔斯泰的创作有鲜明的特征:第一,主题思想严肃深沉。多用自传体手法表现作者对道德、宗教、社会、人生归宿问题的探索。第二,对现实主义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更高的水平上更充分地挖掘了文学的真实性。他从一开始就把真实奉为自己的创作原则。他在创作中摒弃一切偶然的和幻想的因素,一切都是严格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不加粉饰地、如实地反映出来。第三,对现实主义的另一重大贡献,是他大大地发展了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他始终注意通过心理变化反映人的性格思想的变化。他最感兴趣的是“心理过程的本身,是这种过程的形态和规律,用一个特定的术语来表达,这就是心灵的辩证法。第四,在塑造人物形象方面,他注意写具有多方面性格的人物,而不写单一化性格的人物。在他的作品中,没有绝对的好人和绝对的坏人,即使是他最喜爱的主人公,他也不美化他们,而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写出他们身上的某种缺点,从不把人物性格绝对化。第五,善于运用对比、讽刺、隐喻手法;注意细节描写与人物肖像的刻画;重视语言的鲜明、准确,尤其是朴素;他笔下的自然风景真实、准确、富有生命力,是影响人物思想感情变化和性格发展的重要因素。】 《战争与和平》围绕战争问题,以四个贵族家族——罗斯托夫,包尔康斯基,库拉金以及别竺豪夫——的生活命运贯穿全书,展现了一幅19世纪初期俄罗斯社会的广阔画面.安德列是一个探索生活目的的贵族青年的典型,他忠于祖国,同情人民,恪守贵族的义务和传统,体现了托尔斯泰自己的贵族理想.彼埃尔也是一个思想探索者的典型.最后在农民普拉东卡拉达耶夫的顺从天命,"为上帝而活着","爱一切人"中找到了生活的理想.娜塔莎也体现了托尔斯泰关于女性的理想:做贤妻良母,在家庭中恪守妇女的天职. 19世纪70年代是俄国社会的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托尔斯泰直面俄国社会现实,创作了一部新的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 《安娜?卡列尼娜》由两条平行的情节线索构成.一条是以安娜,渥伦斯基为主构成的与彼得堡上流社会相联系的线索,一条是以列文,吉提为主构成的与宗法制农村紧密联系的线索.两条线索由以奥布朗斯基,达丽亚为主的中间线索贯穿起来,形成一种圆拱形结构. 小说的主人公安娜是个年轻美貌的贵族妇女,已经与卡列宁结婚8年.卡列宁是个十足的官僚,他们的婚姻生活毫无爱情可言.但安娜并没有丧失对爱情与幸福的渴望.渥伦斯基的出现,点燃了安娜的希望之火.她不顾一切地去追求独立的生活和属于自己的爱情.但卡列宁的冷酷无情,上流社会的排挤,特别是渥伦斯基的激情过后的冷淡,这一切又把安娜推上了绝路,最后只好卧轨自杀.导致了安娜的悲剧.托尔斯泰对安娜的态度也是矛盾的,他既控诉了上流社会的不义,对安娜的不幸命运寄予了同情,又从宗法制立场出发,让安娜的追求蒙上一层罪人的色彩. 19世纪80——90年代,托尔斯泰撰写了一系列社会论文:《什么是我的信仰》,《教条神学批判》,《什么是艺术》,《那么我们应当怎么办》,《论生命》,《天国在你们心中》等. 19世纪90年代,托尔斯泰完成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复活》(1889—1899). 2、《复活》 《复活》是托尔斯泰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托尔斯泰在世界观发生剧变化以后,从宗法制农民的立场出发完成的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 《复活》描写了"忏悔的贵族"聂赫留朵夫和妓女玛丝洛娃的精神"复活"的过程.

回眸:高行健和成名作《绝对信号》

回眸:高行健和成名作《绝对信号》 https://www.360docs.net/doc/5d19251097.html, 2006-06-02 12:59:06 中青网 与探索剧伴行的是小剧场运动。 小剧场运动的特点是实验戏剧,往往具有先锋性。1982年,由高行健、刘会远编剧、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开启了新时期小剧场运动的先河。以其别开生面的演出,受到戏剧界的重视。1989年4月,于南京举行了中国第一届小剧场戏剧节,演出了《绝对信号》、《童叟无欺》、《屋里的猫头鹰》、《火神与秋女》等15台戏。并展开了对小剧场戏剧美学特点、意义的探讨。1993年,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话剧艺术研究会在北京主办了“93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演出了《留守女士》、《热线电话》等十三台戏,推动了小剧场戏剧的发展,促进了对中国小剧场戏剧特色的探讨。 (一)《绝对信号》 高行健是一位热衷于戏剧探索的剧作家,林兆华也是一位对话剧导演艺术热情地进行实验和探索的导演。他们之所以实验小剧场戏剧,主要是为了发挥话剧的优势,加强演员与观众的交流。 《绝对信号》的故事发生在一列火车的尾部车厢里。写一个困顿、失意的青年男子,从失足到新生,从内心充满矛盾,反反覆覆到毅然决然地同车匪决裂的心灵历程。此剧的成功,固然在于它表现了新的时代环境中年轻人所面临的问题;但更吸引观众的是它的别开生面的戏剧表现形式,以及它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和展示。首先,它强调了演员同观众的交流,把戏剧放到更贴近观众的小剧场中;其次,它始终让人物处于现实、梦幻和追忆的情景中,把观众引向人物的心灵深处。它将人物的思绪、感情、心理活动都舞台化了。《绝对信号》的演出成功,在戏剧界引发了对小剧场戏剧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的特点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 作的特点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列夫托尔斯泰三大代表作的特点世界级久负盛名的作家,必定有他足够吸引全世界的独特魅力。这种魅力定是时代和国界都无法削弱的,正如我在列夫托尔斯泰身上看到了他毕生能引起世界人民共鸣的东西:正直、无私、纯真、善良。 钟爱“U”字人生 融人于文,在他三大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尼娜》中,我看到了他在塑造小说人物时遵循的一个雷同的轨迹:“U”字型轨迹。即将小说人物的人物个性和心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开始都是善而无私的,有追求的上进青年;由于社会环境的逼迫和感染,人性开始走上了一个向下的趋势的路线,出于对社会的无奈更换了以前那种很不入流的“人生哲学”,取而代之的是消极人生理念;最后在丑恶中发现美好的东西,然后麻木已久的心灵重新注入新鲜的血液。 这和列夫托尔斯泰本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是有一定联系的。他认为人的肉和灵是分开的,人是为上帝为灵魂活着的,要爱一切人,这种来自宗教的道德观对他的影响很大,于是他笔下的安德烈、彼埃尔、娜塔莎(《战争与和平》)、安娜(《安娜卡列尼娜》)以及聂赫留朵夫、玛斯洛娃(《复活》)都走过了这样的“U”字型的人生。他们曾经在污秽的社会环境中沉沦过,就算他们得到了让人近乎麻木的物质或肉欲上的快感也是人的肉身对这个社会无奈的适应和附和,就算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容光焕发也只是这个狭隘的社会赋予的,而不是出自人性本身的肯定和满足,后来他们在“U”字的最底层发现了人性最初始的美,他们的转变并不是完全否定之前世俗的世界观,而是追求美好,乐于奉献的世界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 教学目标:理解积累课后生字词;了解托尔斯泰及其代表作;了解茨威格及其主要作品 教学重点:感悟托尔斯泰的心灵世界,认识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教学难点:感知人物深邃而丰富的精神世界,从中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一、导语: 他是贵族中的一个精神叛逆者,又是一个觉醒了的精神贵族。他在民众心中是一座丰碑,但在统治者眼中却是一颗危险的炸弹,是一把锋利的匕首。他是谁?他就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现在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去凝视托尔斯泰的眼睛,并由此进入他那深邃而丰富的内心世界。 二.明确学习目标 三.作者简介: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擅长写小说、人物传记,也写诗歌、戏剧、传记、散文特写和翻译作品。作品有《月光小巷、》、《看不见的珍藏》、《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象棋的故事》等。 四.阅读课文,初识托尔斯泰。 1、出身于名门望族的托尔斯泰是俄国文坛的泰斗,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 须发丑:面部多毛,浓密胡须。 五官丑:总的印象是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脸色丑:没有一点光彩可言。 气质丑:长相平平,是俄国普通大众的一员。 身材丑:矮小敦实,像个侏儒。 五、精读课文,走近托尔斯泰。 1、但是,拜访者的情绪突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这是为什么?精读课文找出原因。 明确:目光犀利 黑豹似的目光、像一把锃亮的钢刀、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的甲胄、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 眼睛锐利 2、作者是如何描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的? 明确:第6段,写托尔斯泰犀利的目光。这一段作者又一次运用神奇的夸张和连珠的妙喻,写出托尔斯泰眼睛深刻、准确的洞察力 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蕴藏着丰富的感情。最后引用高尔基的话作结,干脆有力,含蓄隽永,耐人寻味,很好地表现了托尔斯泰眼睛的观察力、敏锐性和丰富性。 第8段,写托尔斯泰眼睛的威力。这一段都是通过写眼睛来写托尔斯泰观察社会、人生、时代的广阔和深细,以及批判的深度和广度。 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犀利的眼光,同时揭示他人生的不幸 3、在写托尔斯泰眼睛之前,作者为什么先刻画托翁丑陋的外貌?作用是什么? 明确:一是说明托翁外貌平庸甚至丑陋;二是说明他跟普通人一样。作用:反衬他灵魂的高贵,反衬他眼睛美。这种写法叫:先抑后扬。或叫欲扬先抑。这种写法不仅无损于托翁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反而收到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反相成的艺术效果,相互衬托,使托翁的外貌包括眼睛给人留下强烈深刻的印象 4、怎样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明确:一方面托翁能看清世界真相,这是幸福的;另一方面由于他看透了世间真

《车站》解读

以新批评理论来解读《车站》中的象征主义 1.引言 《车站》是高行健笔下一出典型的象征戏剧。它讲述的是一群来自四面八方的乘客因对“城市”有着无比的憧憬而在同一个车站等车进城,然而他们一等再等,却总等不到靠站的汽车。面对这样反常的现象,乘客们或抱怨或愤愤不平,却还是在等待,只有“沉默的人”明白等下去不会有结果,悄悄地离开了。在等待中时间飞逝,一晃十年,他们才发现这是一个废弃的车站,在犹豫和抱怨过后,这些人互相照看着一起往城里走去。 本文通过新批评理论中“文本细读”的模式,从中提炼出对人物、实物以及时间等细节的刻画,并通过分析这些细节的描写进而挖掘出其隐含的象征意义。 2.人物的象征 2.1乘客的名字 《车站》中的人物都不是有名有姓的,他们的称谓是:沉默的人、大爷、姑娘、戴眼镜的、母亲、愣小子、师傅,唯一例外的是马主任,但也是有姓无名。在这部戏剧中,没有外貌特征,也没有穿着打扮,只有年龄、性别和部分的职业。他们接近于符号,是各个社会群体的代表。大爷代表的是上了年纪的随着中国历史走来一路艰辛的人;姑娘代表的是普通的谨小慎微被动等候的女性;愣小子代表的是没有足够高素养的但是却还没有丧失希望理想的青年人;戴眼镜的自然是知识分子的标志;做母亲的则是妇女的集中代表;师傅是手艺工人即普通的靠技术吃饭的工人;马主任特殊一点,是个常常为人走后门的商场主任,即一个“官”。他们进城各有所求:爱情、前途、家庭、运气、兴趣、事业、乃至一顿饭……城市寄托着他们的憧憬,公共汽车是助他们实现目的的工具。他们的“无名”恰好说明他们普遍存在于生活中。 2.2沉默的人 “沉默的人”在情节的发展中始终一言不发,当看到第二辆车呼啸而去的时候,他意识到继续等待是无意义的、无结果,因此他选择了不再等待,而是积极行动——收拾皮包勇敢而坚毅地默默向前走去。尽管情节的安排显得他不合群、孤独,但因此以一种沉默的身份与其他乘客区别开来了,“姑娘望着沉默的人走去的方向,若有所失”,这是因为沉默人的走引起了众人的失落,这种差异恰恰就是作者赋予沉默的人力量所产生的,因为在剧中,沉默人就是力量、勇气、智慧的象征。他被赋予了理想主义的光辉,象征的是一种积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年9月9日-1910年11月20日)19世纪中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于贵族家庭,1840年入喀山大学,1847 年退学回故乡在自己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1854~1855年参加克里米亚战争。1855年11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1857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1860~1861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1863~1869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1873~1877年他经12次修改,完成其第二部里程碑式巨着《安娜·卡列尼娜》。70年代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巨变,写成《忏悔录》(1879一1882)。80年代创作:剧本《黑暗的势力》(1886)、《教育的果实》(1891),中篇小说《魔鬼》(1911)、《伊凡·伊里奇之死》1886)、《克莱采奏鸣曲》(1891)、《哈泽·穆拉特》(1886~1904);短篇小说《舞会之后》(1903),特别是1889~1899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复活》是他长期思想、艺术探索的总结。托尔斯泰晚年力求过简朴的平民生活,1910年10月从家中出走,11月7日病逝于一个小站,享年82岁。 作品主题: 托尔斯泰在小说中对人性进行了大量的思考,从这些思考中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精神世界最真实的一面,托尔斯泰对人性的思考主要由俄罗斯当时的历史和现实激发的:一方面,传统的俄罗斯是宗法社会,东正教决定了人们思想感情的方式,托尔斯泰也深受东正教的影响,不管他的态度是接受抑或是有所保留;另一方面,欧洲的启蒙精神亦深深影响着俄罗斯,这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俄罗斯传统信仰的根基,启蒙精神对托尔斯泰的影响亦是显着的,这使得托尔斯泰对东正教基

托尔斯泰

“如同所有的贤哲,他知道什么东西给人以幸福和欢乐,什么东西剥夺和糟蹋他们。‘人们靠什么生活?’靠爱。靠情。靠劳动。靠真理。而不靠暴虐。不靠仇恨。不靠兽性的狠毒。” “要知道,他是俄罗斯人民的良知,而且也不止是俄罗斯人民的,也是全世界人民的良知。” 在参加了托尔斯泰的追悼会之后,帕斯捷尔纳克如此写道。年轻人当时肯定未曾料到:托尔斯泰所担忧但未曾来得及经历的一切,自己都将一一承受。 《托尔斯泰墓》 【博主按】清明节来了,扫墓人多了。听说阎王老爷发脾气了:阴间没有电,尓等前来燃烧如许纸糊之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手机能作何用?! 是的,也该移风易俗了。 托尔斯泰墓是世间上最美的坟墓。 “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 朴素的坟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同样朴素而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似乎不相称,但这正是作者立意之所在,普通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打动读者的基础。 还有因为,追求朴素,远离“可耻的奢侈生活”是托尔斯泰的幸福观,也是他思想感情的寄托;托尔斯泰的遗嘱——“要像埋葬叫花子那样用最便宜的棺材为我做一个最便宜的坟墓”,于是这块朴素至极的墓地成为了这位一生都在痛苦思考的作家的长眠之地。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向西南驱车200多公里,便可到达中俄罗斯高地的一座城市——图拉。从图拉出来再走10几公里就到了著名的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俄罗斯大文豪托尔斯泰的庄园。雅斯纳亚-波良纳,俄语意思为“明媚的林中空地”,林中,有一座非常不显眼的无任何标识的托尔斯泰墓。

其实,托尔斯泰的墓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坟墓外围了一圈低矮的小栅栏,就连10岁大的孩子都可以跨过去,坟上长满了绿草,甚至没有修剪过的痕迹。附近几株大树荫蔽着这个伟大文豪长眠的地方。只是在接近坟附近的区域写了一个“肃静”的俄文牌子,以及坟上瞻仰者敬献的一束白花才表明这是一块坟地。 据说,坟旁这些高大挺拔的树木是托尔斯泰小时候和哥哥亲手栽种的,因为他的保姆给他讲的一个古老传说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在托尔斯泰晚年时,想起了这些童年往事,于是饱经忧患的老人决定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托尔斯泰曾经深情地写道:“如果没有雅斯纳亚-波良纳,俄罗斯就不可能给我这种感觉;如果没有雅斯纳亚-波良纳,我也许会对祖国有更清醒的认识,但却不可能如此热爱她。”这里被人们称为托尔斯泰的“摇篮和坟墓”,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曾称赞“他在俄国所见到的 景物再没有比列夫-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并认为托尔斯泰的墓远远超过法国君王拿破仑墓和德国诗人歌德的墓,是“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世间最美的坟墓》(奥)茨威格 “我在俄国所见到的景物再没有比托尔斯泰墓更宏伟、更感人的了。 这快将被后代永远怀着敬畏之情朝拜的尊严圣地,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顺着一条羊肠小路信步走去,穿过林间空地和灌木丛,便到了墓冢前;这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庇。 他的外孙女跟我讲,这些高大挺拔、在初秋的风中微微摇动的树木是托尔斯泰亲手栽种的。小的时候,他的哥哥尼古莱和他听保姆或村妇讲过一个古老传说,提到亲手种树的地方会变成幸福的所在。于是他们俩就在自己庄园的某块地上栽了几株树苗,这个儿童游戏不久也就忘了。托尔斯泰晚年才想起这桩儿时往事和关于幸福的奇妙许诺,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中获到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他当即表示愿意将来埋骨于那些亲手栽种的树木之下。后来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 他的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这个比谁都感到受自己的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