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复习教案

无产阶级的斗争和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复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展示、交流贯穿本课。

3.情感态度价值观: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共产党宣言》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评价林肯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俄国 1861 年改革及其历史意义;日本明治维新及其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巴黎公社;南北战争的原因及性质。南北战争的原因中考学生不需要掌握,但作为我们老师应该有所了解。改革促使俄国和日本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理解改革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资料投影仪

四、学法指导:

通过介绍英国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使学生知道工业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基本矛盾,为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以及工业无产阶级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一个基本依据。无产阶级的斗争的第二个典型事例是法国巴黎公社的斗争史实。主要通过革命或者改革的方式使资产阶级政治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扩大。

五、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主温故:

1、简述宪章运动的基本史实,了解欧洲早期工业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斗争中提出的基本要求。

2、讲述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活动,概述《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意义。

3 、讲述“五月流血周”和创作国际歌的主要过程,感受巴黎公社的革命精神。

4、讲述俄国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农奴制改革的历史作用。

5、简述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探讨明治维新在促进日本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所起的作用。(二)合作温故,形成体系

帮助学生梳理本单元的知识,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加强

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英国宪章运动(1836-1848)

①背景(原因):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资产阶级越来越富有,工人待遇越来越差,矛盾加剧

②政治纲领: 《人民宪章》

③要求:工人们要求取得普选权,以便有机会参与到国家的管理

④评价(意义):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⑤失败原因: 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⑥影响:影响很大,目标当时没有实现,后来大都实现了

2.马克思主义诞生(1848)

①背景: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日益暴露,一些优秀的思想家在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的同时,开始探索改造社会的方法

②原因:工人运动水平提高,需要有科学理论来指导,马克思恩格斯为适应这种要求,汲取前人经验,结合工人运动实践,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③过程: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巴黎相会,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诞生标志)

④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共产党宣言》

①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国际无产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文件

②内容: a 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历史作用 b 揭示资本主义必然要被资本主义替代的客观规律c 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自己的解放而斗争

③意义:标志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④影响例子: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十月革命,巴黎公社

4.巴黎公社(1871)

①背景(原因): a 1870年法国战败普法战争后,资产阶级政府对内镇压人民,对外屈膝投降,激化矛盾b 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过程: 1871年3月(政府军队同国民自卫军发生冲突),人民选举自己的政权(巴黎公社),1871年5月(五月流血周)

③评价: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大无畏精神鼓舞者后人

④《国际歌》(欧仁?鲍狄埃做词,狄盖特做曲,为纪念巴黎公社)

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

1.美国南北战争

①背景(原因): a 独立后,领土扩张(大西洋到太平洋) b奴隶制存废成为争议焦点(北方资产阶级,南方种植园奴隶主) c 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②根本原因: 南北之间经济的矛盾,再也无法调和

③导火线: 1860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

④战争爆发: a 1861年南方挑起内战,初期北方失利b 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解放黑人奴隶条约》(废除奴隶制,奴隶可以参军)《宅地法》(满足美国公民对西部土地的需要),提高了人民群众和黑人奴隶的战斗热情,战争形式有利于北方(转折点) c 1865北方胜利告终

⑤战后,林肯被刺杀身亡,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做出了重大贡献,成为历史上著名的总统

2.美国南北战争意义

①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②废除了奴隶制,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③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开始)

1.俄国历史转折(废除农奴制):

①背景:a俄国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盛行农奴制b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农奴境况悲惨,暴动频繁,沙皇危机四伏

②目的:a 为维护沙皇统治和地主,贵族的利益 b 阻止自下而上的人民革命运动爆发

③性质:自上而下(特点)的资产阶级改革

④颁布: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61年颁布废除奴隶制的法令

⑤内容:a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 b 地主不能买卖农奴和干涉农奴的生活 c 农奴在获得”解放”的时候,可以得到一份土地,但他们必须赎买这份地

⑥评价(意义):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使俄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是俄国历史上重大转折点,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但留下的大量的封建残余

2.日本历史转折(明治维新)

①背景: a 是一个闭关锁国,落后的封建国家,实际权利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b 1853年美国

舰队闯入日本港口(黑船事件),签署不平等条约,激化日本矛盾 c 一部分中下级武士,接受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1868年武力推翻了幕府统治

②性质: 资产阶级改革

③内容: (1868明治天皇实行了改革) 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容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军事,建立效忠天皇的军队

④评价(意义): 使日本从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走向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但很快也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

(三)考点导航:

考点一:巴黎公社

下列对巴黎公社的评述错误的是()

A.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建立的尝试

B. 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工人运动。

C .虽然失败,但表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永远激励后人D. 是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考点二:美国南北战争

马克思说“在美国历史和人类历史上,林肯必将与华盛顿齐名.”这主要是因为他( )

A.巩固了北部地区工业资产阶级的统治

B.满足了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愿望

C.维护了国家统一和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

D.取消了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

(四)检测巩固:

1、19世纪70年代初,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工人阶级政权诞生。它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这个政权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二月革命

B.巴黎公社成立

C.十月革命?

D.里昂工人运动

2、“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这一名言出自()

A. 《人权宣言》

B. 《独立宣言》

C.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3、“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这首气壮山河的歌曲的曲作者是() A. 马克思 B.狄盖特 C.列宁 D.欧仁·鲍狄埃

4、下列历史事件与重要文献的连线搭配,正确的是( )

A.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 B.美国独立战争──《权利法案》

C.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人权宣言》 D.美国南北战争──《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5、美国首都华盛顿有一座宏伟的林肯纪念堂,这是为了纪念林肯

A.使美国取得“二战”的胜利

B.领导了美国独立战争

C.实施新政,摆脱经济危机

D.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6、林肯就任美国总统后,再次重申了美国《反联邦脱离法》的精神,这表明南北战争中,林肯政府的首要任务是 ( )

A.实现国家独立B.消除种族歧视 C.维护国家统一 D.发展资本主义

7、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指( )

A.美国独立战争

B.废奴运动

C.美国南北战争

D.西进运动

8、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在美国历史上曾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最大贡献的总统是() A、华盛顿B、林肯C、杜鲁门D、布什大变化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9世纪中后期,我们的近邻日本曾经和我们有相同的经历以及相同的命运:封建,面临外敌入侵,民族危机严重。但是日本很快从一个极度贫穷落后、民族危机严重的国家崛起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1)日本是通过实现崛起的?

(2)请你评价一下日本的这次崛起。

(3) 现在,我国正在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日本的崛起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0、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宣布进行革新。

材料二: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以天皇的名义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方面实行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请回答:

⑴材料一中的这次革新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它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⑵材料二中的这次改革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它对日本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七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复习教案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复习教案 时间:4月26日星期四第二节班级:161 教学目标 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3.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4、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花生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5、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6.阐明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7.阐明种子萌发的过程。 8.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9.通过实验观察和描述根的生长和枝条发育的过程。 10.运用测量的方法探究根生长最快的部位。 11.了解无机盐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12、概述花的主要结构。 13、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阐明花与果实和种子的关系。 14、认同花、果实、种子对于被子植物传种接代的重要意义。 重点 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形态特征生存状况。 2、说出种子的主要结构,描述花生种子与玉米种子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4.运用实验法完成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探究。 5.抽样检测法测定发芽率的方法及原理。 6.芽与枝条对应的发育关系。 7概述花的主要结构,描述传粉和受精的过程。 难点 1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 3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的结论的得出。 5种子萌发环境条件的探究实验中,设置对照实验的训练及现象分析。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课件演示复习目标,生依据目标看书识记、相互提问: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共分四大类群: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一、藻类植物 1、结构: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这种结构是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2、生活环境:大都生活在水中,少数生活在陆地上的阴湿处。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学设计 黎塘实验小学龙福宝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联系和区别,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能正确迅速地化简比、求比值、解比例、求图上(实际)距离。进一步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并进行判断。 2.经历比和比例的复习,体验对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3.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对比和比例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流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板书课题)请大家回忆,在比和比例里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点?它们有什么区别与联系?随着学生的回答整理出导学提纲:(课件展示) 1.什么叫比?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3.什么叫做比例?举例说明,各部分名称。 4.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举例说明。 5.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6.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用处。 7.比例尺的意义及求比例尺应注意的事项。 8.什么正比例?什么叫反比例?正反比例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识: (一)比和比例的意义 1.回忆知识,小组活动,梳理知识。 课件展示表格:比和比例的意义、各部分的名称(举例说明)、基本性质、作用,学生在小组内整理梳理 2.汇报交流。 (一)学生思考: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有几种方法?(引导

学生从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中去感知总结。) (1)根据比例的意义判断:看两个比值是否相等。 (2)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看两个内项的积是否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3.练习:判断下面的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6:15 和8:20 (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判断。)(课件演示) (二)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及作用 课件出示表格:比和比例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在小组内整理并进行交流。 交流完后从比和比例的作用入手,进行化简比和解比例的知识复习。对化简比应从三方面进行教学:化简整数比、化简小数比、化简分数比,让学生发现过程,总结规律。 (三)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在组内整理: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在学生汇报交流后,教师课件展示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的表格,让学生感知表格整理的优越性,简洁性。 在小组内用表格整理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关系 ①简洁表示三者联系。 ②具体说各部分之间的联系。(课件出示) (五)重点强调: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商不变的规律(具体叙述) 讨论:三者有哪些相同点?(都是同时乘或除以0除外的相同的数、结果都是不变的) 小结:是的,知识是相互关联的 在讲解三者联系时,进行化简比和求比值的知识点复习。(课件展示)

第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教案

第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 案教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八年级上册第3课教学建议、教学案例及参考答案 【特别提示】 导学案只是老师教学的一个辅助,千万不能完全一成不变地依据导学案来教学,如果机械使用导学案,课堂教学过程将毫无生气,也不会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建议】 导入新课: 方式一:复习旧知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课“劫难中的抗争”,中国遭受了哪些劫难学生回答,或者上黑板演示,导入,中国的劫难远没有结束…… 方式二:上这节课的时间是9月18日前后,从各地鸣响防空警报,9·18事变,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导入…… 方式三:从日本修改教科书、中日钓鱼岛之争、东海海底石油开发等现实问题导入,向学生说明今天中日关系的磕磕绊绊,由此导入历史上的中日之争。 方式三:“时局图”导入 ………… 【参考答案】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 主备人:陈集镇中学杨福银 【认定目标】(心中有目标,你就会走向成功) 1.知道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讲述邓世昌的主要事迹。 2.掌握《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3.分析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的原因 【自主学习】俺小猪也会!

一、请你认真阅读课本15—17页“黄海海战”一目内容,回答1—3题: 1.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是什么为什么称为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7月;这一年是农历甲午年 2.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战役有哪些简述一下邓世昌的英勇事迹。 黄海海战;威海卫战役 教材内容: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邓世昌率舰冲锋在前……邓世昌与全舰官兵壮烈牺牲。 一段资料供参考: 你所不知道的邓世昌 真实的邓世昌是一个人情世故通达的高级军官。 邓世昌是靠自己的业绩而不是留学成为北洋水师的重要将领,同赴英留学生们相比,他的年龄最大的,--留学生中最小的是后来大清最后一代海军军门:萨镇冰。同时,他也是唯一有社会经验的。在加入马尾学堂成为军人之前,邓世昌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港商,他的人情练达超过了他所有的同学。 他在北洋水师中,本来有着先天的不足。邓世昌是北洋水师舰长中唯一的非闽籍汉族军官。而福建人的排外,是连丁汝昌也头疼不已的事情。后来,直到抗战胜利,中国中央海军始终被冠为“闽系海军”,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而邓世昌就能够和闽系军官们很好的相处,使他们能够对他较好的接纳。因此,他在同辈中才能够脱颖而出,丁汝昌对他倚若心腹,这可以从邓世昌的头衔看出来。 甲午战争前夕,北洋水师的军官中,最高军官丁汝昌是海军中将-提督,以下是刘,林两海军少将-总兵,一般的舰长,都是海军上校(副将),比如济远的方伯谦,经远的林永升,军舰小的就更低些,比如超勇巡洋舰的舰长林履中,就是中校(参将),还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次的单元设计是为初二结业考服务,考虑到参加结业考的学生要复习八个单元的内容,而每个星期只有两节生物课且有些单元的重点知识都很多,在这种内容多时间少的情况下,本人采用的是抓主干去枝叶的复习思想。知识点的确定参考《生物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对本单元的要求(见附件1、2)。题目来源于《中考总复习》及历年的初一测试试卷,在题目的选取上以精简、典型及涵盖主要考点相对多为原则。复习策略先复习各知识点,然后再构建整个单元的知识框架。 第一单元分两章,其中有两个对照实验。由于对照实验既是生物学的重点,又是难点,故本人将这两个实验放到对照实验专题复习课,这样处理,使本单元的复习时间为两节课。本节课为第一课时。 二、本课时的复习知识点: 1.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2.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4.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5.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6.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7.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8.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9.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10.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11.阐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13.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三、重点 生态系统的组成、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本单元的知识框架和复习建议

建议:(1)复习方式 先复习此知识块。边提问复习边由教师构建此知识框架。或给出框架的局部(组成学案的一部分),在教师引领下,红色部分学生完成。 (2)此知识框架操作的顺序 先复习生物的概念、基本特征及生存所需条件。 接着指出生物所需要条件由生物圈提供,再进入生物圈的概念及范围的复习。 第三步引导学生分析几种常见的现象,进入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复习,明确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依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 第四步复习生态系统的概念、类型(最大的生态系统)及组成。 第五步由生物的捕食关系引出食物链和食物网,让学生加强对食物链的数法和写法、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捕食过程中能量的流动的掌握,其中还贯穿着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这种理念,让学生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 相应练习: 1、仙人掌适于生活在沙漠里,而不适宜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 A、水分 B、空气 C、温度 D、土壤 2、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草、荷花、鸭、蟹等生物归为一类,而将松、柏、蝇、玫瑰、麻雀等生物归为另一类。请问:这是按照什么标准归类的() A、按照这些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这些生物的用途 C、按照这些生物的生活环境 D、按照这些生物的数量 3、在我省红树林保护区生长的红树枝繁叶茂,根系发达,能扎根于海滩淤泥中,有效地防止海浪对海岸和海堤的侵蚀。红树的根系发达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依赖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4、历史上西汉武帝修筑扶荔宫,把本来应该生长在热带或亚热带的荔枝移植到长安,没有栽活,并迁怒于养护的人,竟然对其施以极刑。你知道荔枝没被栽活的原因吗() A、阳光不充足 B、水土不适 C、人工养护不当 D、温度不适宜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这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著名词句,试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一现象。(1)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但当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对外界刺激作出。(2)蛙鸣求偶后所产的卵,经过蝌蚪、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六年级谭德优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十二册p84“比和比例” 一、教材分析《比和比例》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比例尺及其应用,但本班学生的基础不是很好,正反比例的应用及判断,以及比和比例的一些应用”这部分知识放在第二课时进行。毕业班的复习课注重帮助学生把分散在各年级、各章节中有关的数学知识上下串联,左右沟通起来。理清知识体系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帮助、点拨和补充 二、学情分析:数学的复习过程,其实就是学生的知识不断重组,并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整理和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是整理复习课,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对学习的知识内容进行搜集、整理、归纳,通过开展讨论交流、分析比较等学习形式,感受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异同,体会数学知识在不同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使学生在实践、思考教学目标等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技能。本节课学生对比和比例、比的基本性质和比例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和求比值等知识点容易混淆,灵活运用知识能力欠缺。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1、加强对比和比例这节知识间的联系,整理形成知识框架,使之系统化。 2、在具体的实际问题情境中,复习比和比例的含义及性质,会正确的化简比和求比值,解比例。 、培养复习总结的好习惯,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关于比和比例的知识、你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二、新授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p84,讨论交流,填写课本表格 1、合作交流,整理知识: 师:比和除法、分数有哪些联系?a:b=a÷b= a/b (b不等于0) 联系区别 比值比的基本性质后项前项比号6 : 3=2 比 除法6 ÷3=2 6=2 分数32、回忆知识,小组活动,梳理知识。 要求:a、4人小组合作,共同回忆比和比例的知识;b、尽可能地有条理地分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教案

生物与生物圈复习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附:试卷习题 考点1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约达20千米厚,它的范围包括 的底部,的大部和的表面。 考点2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温度、______、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是________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2、探究的过程: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考点3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骆驼失水很少和骆驼刺的根长得很长是对干旱的适应;海豹胸部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的适应,旗形树的树冠的形状是对风的适应。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 ▲2.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植物的蒸腾作用调节空气湿度、植物的枯叶枯枝腐烂后可调节土壤肥力、动物粪便改良土壤、蚯蚓松土。 地衣生活在岩石表面,从中获取必要的水分和无机盐,地衣的生理活动对岩石 ________环境,又能 _________环境。 中考链接 1.下列属于最大的生态系统是(2010)(2012)(2014) A.生物圈 B.海洋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 2.下列叙述中蕴含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其中能说明“生物对环境有影响”的是 ()(2010) 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D.草盛豆苗稀 3.近期由于持续干旱,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水位降到了多年来罕见的低水位,使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江豚面临着生存考验。近期影响长江江豚生存的环境因素主要是()(2011) A.水分 B.土壤 C.阳光 D.温度

六年级《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设计

六年级《比和比例》复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95—9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在复习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激发学生成功学习数学和自信心和创新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等自我复习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加强生与生之间的合作学习能力和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迅速地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2)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应用比例尺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复习: 教师给大家两个数字2和3,让学生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学生说出很多,教师选择有价值的板书:2:3 2/3 和2÷3,教师再出示6和9,请同学们用这四个数字组成一个我们学过的式子,生说出2:3=6:9,教师由此引入:比和比例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自主交流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整理的成果,教师提出要求:(1)把你整理的方法告诉同学(2)讲解清楚,语言简洁(3)在别人讲解时要认真倾听,及时补充,提出质疑。 2、全体交流

让部分同学到前面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评价自己的作品,然后其他学生评价,最后教师再进行评价。 3、交流矫正,优化再建 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比和比例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方法都不错,整理的很认真,那么比和比例有哪些区别,我们再来一起整理一下好吗? 师生共同整理比和比例的区别。 整理完后,教师小结:从表格中我们能清楚地看出比和比例的区别。 师:比和除法、分数有哪些联系?结合课始处的2:3、2÷3和2/3让生说一说。 师: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处?引入化简比。 师: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一回事吗?我们通过例子来说明吧。 师板书4:2/5分别让学生化简比和求比值。通过计算让学生说出求比值和化简比的不同。 师问: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师:现在老师这儿有一些数学问题,你们想用你们刚才复习的知识来解决它们吗?

初一生物教案:生物与生物圈

生物与生物圈 七年级生物教案 第一单元 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举例说出生物的生命现象;能识别生物和非生物。 2、举例说出生物的主要类群。 3、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归类、观察、区别能力和发散思维。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生物的分类”的游戏和“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完成教学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游戏,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物奥秘的兴趣。 2、通过“生物的生命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和关爱生物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举例说出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生物的特征。 ◆教学步骤 教师指导 1、播放《人与自然》录像,导入新课。 2、根据学生写出的物体,引导讨论。 3、引导自学并总结生物的特征。 4、引导学生训练。 学生活动 1、观看录像,说出看到的物体。 2、,小组讨论,简单分类。

3、小组合作,总结生物的特征。 4、对老师提供的物体进行判断。 5、拓展活动与总结 5、如果我是小草,我想说。 ◆ 作业:1、基础训练p1(基础)、p2(附加) 2、四人一组设计表格调查学校或者居住小区的动、植物。 ◆教学反思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3、能够描述身边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并关注生物的生存状况。 ◆过程与方法自主学习、讨论、阅读、表达与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课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物学的热情,要求学生能学习科学家善于观察、思考、不怕困难、追求卓越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调查的过程组织。 ◆教学难点描述身边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做好调查记录。 ◆教学步骤 教师指导 1、出示诊断测试题,激趣导入。 2、引导学生展示“调查结果”。 3、组织学生进入校园进行调查。 4、激励评价、适当小结。 学生活动 1、回答问题,对调查方案做简单评价。 2、自主展示并讨论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把校园内有关的生物进行统计与分类。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复习教案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课型:复习课 一、【课标解读与预测】 课标要求课标解读考情预测考查指数 掌握病毒的知识病毒的主要特征以及它 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这部分内容基本以选择 题的形式出现,也多喝 “免疫”“生物技术” 的相关知识综合考查 ★★ 掌握细菌和真菌的知识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 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 关系。 ★★★ 知道微生物在生物圈中 的作用生物圈中的“清洁工” 和“氮肥工厂” 这部分内容多与“生态 系统”的相关内容综合 考查。 ★★ 二、【自主复习与达标】 病毒 1.病毒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病毒的结构: 病毒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3、病毒的分类:根据寄生细胞不同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叫________)三种病毒类型。 4、病毒的生命活动: 生活方式:________;生殖方式:_______。 细菌 1、细菌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细菌的结构: 一般结构:(2)、_____(5)、______(3)、_______(4)、_______特殊结构:(1)、_______ (6)、______. 强调: (1)可以帮助运动的结构是( )______ 。(2)不良环境下形成的保护结构( )____ 。 (3)一个细菌就是一个细胞,从结构上与动植物相比主要区别是虽有_______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3、细菌的生命活动: 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繁殖方式:______________。 4、细菌和人类的关系: 有益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害的方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菌 1、酵母菌 (1)酵母菌的形态:____________________。 (2)酵母菌的结构:(比较三种细胞的结构,说出它们的不同)。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总复习教案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地进行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明确化简比和求比值、比和比例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进一步理解、掌握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明确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并能利用表格、关系式或图像进行判断。 3、通过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加强对该部分知识有个系统性的认识。 4.在复习活动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感知正比例的图像。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构、完善知识网络,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追问:那么男生提问:我们班有多少男生呢?女生呢? 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呢? 提问:谁能在说出一个比和这个比组成比例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比和比例”。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关于比和比例,我们都学过哪些知识呢?学生自由发言。 2.刚才同学们讲了很多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的知识像刚才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讲会有什么感觉?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对这些知识有更完整的认识。那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部分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 3.小组汇报。 4.引导学生练习。 (1)求比值0.36:0.48 40:28 (2)化简比120:72 360千克:0.45吨 (3)解比例 (4)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a.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 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b. c.如果y=8x,x和y。 d.出米率一定,稻谷的质量和大米的质量。 (5)用比例解决问题 a王师傅加工一批机器零件,4分钟加工60个。照这样计算,8分钟加工多少个? b王师傅加工一批机器零件,每小时加工60个,8小时完

初一生物上册生物和生物圈部分复习教案和知识要点

课题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课型复习 教学目标知识 目标 1、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主要区别。 2、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列举生物圈的范围。 4、阐述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5、概述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能力 目标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 能力。 2、培养学生的探究实验能力、学会探究过程,学习控制实验 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3、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热点 关注 1、生物特征的判断 2、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计 3、运用生态平衡的观点和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解决现 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计。 教学难点实验中变量的控制和对照实验的设计,生物特征的判断,运用生态平衡的观点和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手段 自主知识导航、自我测评,巩固提升。 教学 方法 自主复习归纳、观察法、探究实验法。 课前 准备 自主知识导航资料、自我测评、巩固提升试题。 教学 过程 通案个案 复习要点 第一章认识生物 考点1生物的基本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考点2观察法及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可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进行。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典型例题 在观察的基础上,还要和别人进行交流、讨论,从而加深认识。 考点3调查法在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要明确调查目的 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如实记录,对结果进行整 理和分析。 考点4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实验(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 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 考点5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 间。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考点1生物圈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范围(20千米厚)、内容(大气 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岩石圈表面)、作用(为生物生存提供 基本条件)。 考点2生态因素 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存的各项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 态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 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生物之间常见的 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 考点3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生物的生活环境不久是指生物的生存地点,主要还指存在 于它周围的影响它生活的各种因素。 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环境对生物的生活产生影 响。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有两种:一类是光、温度、水、 空气等非生物因素,另一类是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生物因素不仅包括异种的生物,还包括同种的其他生物。 考点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对本专题内容的复习,要加强理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例 如:鱼生活在水中,其形态结构必定与水中生活相适应。所以 鱼有适于水中呼吸的鳃、适于水中运动的鳍等。 考点5生态系统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 做生态系统。 2、组成:生态系统是由阳光、空气和水等非生物部分和生物 部分组成的,其中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植物是生产者,动物大部分是消费者,细菌和真菌是分解 者。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3、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吃与被吃的关系,

初中生物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归纳 1、生物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都生存于生物圈中。 (1)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2)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3、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 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有生物因素:各种生物(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等)和非生物因素:阳光、温度、水、空气等 探究实验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生物在不断适应环境,同时,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存在的。 4、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就是生态系统。 植物——————生产者 生物部分动物——————消费者 生态系统组成细菌、真菌———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和水等 5、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积累。 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 食物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 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相对稳定的。 6、在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其中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沿食物链积累越多(富集)。

抗日战争教案(一)

抗日战争教案(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卢沟桥事变、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抗战、日军侵华的滔天罪行、百团大战、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及抗战的胜利。 比较分析抗战初期两个战场的不同特点及特点成因; 全面分析抗战胜利的原因,尤其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作用及其形成的原因、过程; 分析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贡献及地位和抗战胜利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结合时事客观分析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思考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运用情景教学法,创设问题情景,通过探究学习,启发引导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 开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学生自己探究的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国家和民族的利益高于一切。国难当头之时,中华民族的儿女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为维护民族独立进行卓绝的斗争。

使学生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中国人民的抗战是“民族抗战”。 通过本课学习,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激发民族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树立强国之志、人文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全民族的抗战 难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教材分析: “抗日战争”原旧人教分四课时,现人教则浓缩为一课时。与旧人教相比,新课程: 对日军的暴行除原有的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外,还增加了“潘家峪惨案”; 中国的抗日还增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还增加了“武汉会战”; 略去了中共根据地建设和中共“七大”相关内容。 ★主干知识认识和学习点睛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情况,主要围绕三个内容展开:日军不断扩大对华侵略并在中国制造灭绝人性的屠杀、中华民族在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下开展全民族的抗日救亡活动和抗战胜利。。全方位介绍了中国抗战艰辛历程。要充分认识中共在面对复杂形势之下,抓住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时调整策略推动着全民族抗战局面的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和高考真题

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 一:掌握并背诵知识点 1.生物的七个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②生物能进行_______; ③生物能排除体内产生的_______;④生物能对___________做出反应; ⑤生物能生长和_______;⑥生物都有_____________的特性; ⑦除_____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 2.地球上________与其环境的总和叫生物圈。 3.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_________。 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 生态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4.生物与生物之间最常见的时:________,此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等等。 5.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有:生物影响环境,生物适应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6.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生态系统中,植物扮演的角色是_______;动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是消费者。 8.食物链和食物网: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的生物之间由于存在____________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链接,形成食物网。

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 ( ) 9.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来源最终来自与_________;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 10.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11.被称为“地球之肾”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地球之肺”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 二:中考练兵 1.(2016.万州)万州某中学的八年级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某片森林进行了调查,下面是他们调查报告中的一段话,森林里生活着高大的乔木.低矮的灌木和大量的草本植物,有许多鸟类在此栖息,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是杂食性的(既吃草籽又吃昆虫),昆虫主要吃植物的茎和叶,有些鼠类以植物的果实为食,然而鼠又是鹰的食物,鹰也捕食鸟,根据以上描述,兴趣小组绘制了如图的食物网,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2)食物链和食物网是通过生物之间的_______关系建立起来的。(3)他们在调查中还发现,有些昆虫的体色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与周围环境基本保持一致,这说明生物能够_______环境。

《抗日战争》复习课教案

《抗日战争》复习课教案 付庭磊 教学目标: 知识传授目标:通过本专题的复习,使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发展史,掌握中考有关考点。 思想教育目标:通过复习抗日战争史,使学生勿忘国耻,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能力培养目标:通过归纳综合等,提高学生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考标中涉及到的知识点。 难点是把屋好抗日战争历史的发展线索。 教法: 讲练结合,精讲巧练 宏观把握,了解线索 纵横联系,提高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复习内容:直接导入抗日战争史专题复习。 二、复习以下内容 1、宏观上把握抗日战争史,用“一、二、三”来概括: 一指一种矛盾,即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二指两条战线、两个战场,即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国民党的正面战场和共产党的敌后战场。

三指三个阶段,即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战略反攻阶段2、微观上把握中考知识点: 战略防御阶段(1937.7.7—1938.10) ⑴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的时间和标志是: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时间是:标志是: 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 ①“八一三”事变时间:地点: ②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次大捷是: ③抗战以来正面战场最大胜利的战役是:指挥者: ④1937年日本在南京屠杀中国军民达万人以上。 ⑶共产党的敌后战场中共领导全国人民抗战的中心是: 战略相持阶段(1938.10--1944) ⑴在日本的诱降下,伪国民政府建立建立时间:建立者: 日本“部队”在中国制造和投放细菌武器。 ⑵国民党的正面战场(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②枣宜战役中殉国的国民党将领是: ③中国派遣军人缅作战,与军配合,痛击了侵缅日军。 ⑶共产党坚持敌后抗战 百团大战时间:指挥者: 意义: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 战略反攻阶段(1944—1945.8) ⑴分析:中国共产党“七大”召开时间:地点: 内容:①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②通过了新的党章,明确规定为党的指导思想;③选举产生了以为首的中央委员会。 意义: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抗战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⑵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时间是: ⑶综合: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 ②它洗雪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又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 ③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 三、课堂练习 四、小结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复习教案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月日第周第 1 课时 第一章:认识生物 一、自主复习 生物学的概念? (一)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 2、生物能进行 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生物能和 6、除外生物都由构成。▲注意 (1)植物是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以植物或别的食物为食,从中获取营养物质。 (2)动物和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排出体内废物,如出汗、呼出气体、排尿等方式将废物排出体外。 (3)狮子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跑;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合拢。说明了生物对外界的刺激做出一定的反应。 (4)蘑菇能从小到大;种子萌发成幼苗,幼苗不断长大;小鸡破壳而出。说明了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 (二)认识生物的方法 ▲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__________,也可以借助 ________、_________等仪器,或利用__________等工具,有时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 2、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我国的森林资源每五年清查一次,这就是______,人口普查也是__ ___。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确定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记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撰写调查报告。 3、对调查的生物进行归类∶ ①按形态结构分为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 ②按生活环境分为陆生生物和水生生物等 ③按用途可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二、知识巩固 1.下列现象中的物体属于生物的是〈〉 A.钟乳石在慢慢长大 B.长江源头水不断流出 C.水果上长出许多“白毛” D.机器人在踢足球 2.含羞草受到碰触后,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哪种特征?〈〉 A.生长和繁殖 B.进行呼吸 C.生活需要营养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3.下面是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一条小鱼长成一条大鱼的现象是属于。 〈2〉一只母猪产下九只小猪的现象是属于。 〈3〉“种豆得豆,种瓜得瓜”的现象是属于。 〈4〉人每天都得排出一定量的尿的现象是属于 4.你想调查一块草地某种植物的密度,最好采取的方法是〈〉A.大体上进行估算 B.一点不漏地数草数量并量地 C.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 D.划格后逐格计算再累加 5.进行生物调查时,下列要求中没有必要的是〈〉 A.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B.不要下水调查 C.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D.特别注意安 全 三、解答:解答同步轻松练习

比例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说明

【课题】:比例的整理与复习 【设计教师】:屈菊红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63-64页有关内容 【复习目标】: 1、.通过自主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明确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正确地、熟练地解比例。及掌握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的判断方法,并能够利用比例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学会分类整理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的能力。 4、在复习中,通过小组合作、精巧的练习设计等,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 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掌握关于比和比例的一些实际运用和计算。 【学习难点】: 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建构起知识网络教学过程: 【复习方法】:合作探究,分类整理,小组配合 【复习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我们班男生有多少个?女生有多少个呢?(生答)谁能用“比的知识”说说男女同学人数的关系?(生答师板书)谁能说一个和它相等的比?(生答师板书)如果把这两个比用等号连接起来叫什么?(比例)那么现在你知道我们这节课要整理复习什么内容了吗?(比和比例)(板书课题:比和比例的整理与复习)关于比和比例,你懂得了什么知识? 二、合作交流,整理知识: (1):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1、回忆知识,小组活动,梳理知识。 要求: a、4人小组合作,共同回忆比例的意义和性质;b、尽可能地有条理地分类进行整理;c、把整理的结果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d、时间为5分钟。学生分小组合作整理。 2、汇报交流。师:刚才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对比例的意义和性质等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方法都不错,整理得很认真,那么比和比例有哪些区别,我们再来一起整理一下好吗?师生共同整理比和比例的区别。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点总结 1、生物的特征 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圈的范围: 以海平面为标准,上下个10千米 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3、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4、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①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光、温度、水分等; ②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捕食关系:吃与被吃(如:七星瓢虫和蚜虫;狼和羊) 竞争关系:争夺共同资源(如:稻田里杂草和水稻争夺阳光) 合作关系:协作(如:蚂蚁、蜜蜂家庭成员之间分工合作) 寄生关系:一方有利,一方有害(如:各种寄生虫和人) 共生关系:相互依存,不能分开(如:根瘤菌和豆科植物;白蚁和鞭毛虫) 5、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①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有所改变):荒漠中的骆驼,尿液非常少;骆驼刺地下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寒冷海域中的海豹,胸部皮下脂肪厚;旗形树等。 ②生物对环境的影响(环境有所改变):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其粪便增加土壤的肥力;沙地植物防风固沙;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都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6、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生产者(主要成分):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生物部分消费者:各种动物:直接或间接利用植物制造的有机物 分解者(必备成分):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非生物部分:阳光、水、空气、温度、土壤等 7、食物链和食物网: ①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食物链。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就形成了食物网。 ②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有毒物质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③写食物链时注意:只能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层消费者结束,不能有分解者,箭头从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 8、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又被称为地球的“肺”。 草原生态系统: 海洋生态系统:植物绝大部分是藻类 淡水生态系统:包括江、河、湖泊、池塘等。 湿地生态系统:沼泽是最典型的代表,被称为地球的“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