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生人抗体的转基因和转染色体动物研究进展_孙剑华

产生人抗体的转基因和转染色体动物研究进展_孙剑华
产生人抗体的转基因和转染色体动物研究进展_孙剑华

收稿日期:2003-06-09;修回日期:2003-09-11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技发展基金资助项目(024319105)作者简介:孙剑华(1969-),女,河北唐山人,硕士,主要从事转基因动物产生人抗体的研究。

产生人抗体的转基因和转染色体动物研究进展

孙剑华1,2,钱 日文1

 

综述 李润生2,成国祥2 审阅(1.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上海 200062;2.上海转基因研究中心,上海 201203)

摘要:鼠单克隆抗体应用于临床的弊端是它具有免疫原性,可行的办法是将鼠单克隆抗体人源化。抗体人源化的过程已由鼠嵌合抗体发展到了转基因动物表达完全人抗体阶段,表达完全人抗体的转基因动物有鼠、牛等。文中介绍了这些转基因动物的构建特点及这两种动物表达的人单克隆抗体和人多隆抗体的应用意义。关键词:抗体;转基因动物;微基因;YAC ;转染色体

中图分类号:R39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478(2004)02-0172-03

自1975年德国学者Kohler 和英国学者Milstein 首次建立单克隆技术以来,鼠单抗的应用广泛且意义巨大。但是鼠单克隆抗体应用于临床治疗却有致命的缺点:(1)鼠源抗体与人补体成分结合能力低,CDC 作用相应较弱,对肿瘤细胞的杀伤能力较弱;(2)它与NK 等免疫细胞表面Fc 受体亲和力弱,介导的ADCC 作用较弱;(3)鼠源抗体在人血循环中的半衰期短,它发挥ADCC 与CDC 作用的时间较短;(4)鼠单克隆抗体具有免疫原性,宿主易产生抗抗体。因此鼠单抗在肿瘤治疗、器官移植等方面的应用有较大的局限,需要对它进行人源化改造。目前抗体人源化研究由人鼠嵌合抗体、重塑抗体、噬菌体抗体库发展到转基因动物产生完全人抗体的阶段。转基因动物是将外源基因导入早期胚胎细胞或体细胞,使之整合于细胞基因组中而建立的动物品系。转基因动物产生的完全人抗体对人不具有免疫原性。因此,完全人抗体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文中综述了转基因鼠[1,3,5,6,8,9]、牛[2]产生人抗体的研究进展。

1 产生人Ig 转基因动物的制备及特点

建立产生人Ig 的转基因动物包括两个步骤

[3]

:(1)在

动物E S 细胞中将动物Ig 轻、重链胚系基因敲除,得到Ig 轻、重链双失活的小鼠(double inactivated ,DI )。目前普遍采用两个方法得到DI 小鼠:一个是用Cre /LoxP 方法,另一个是使用同源重组;(2)将人的免疫球蛋白基因组稳定的导入动物体内。抗体基因组十分冗长、其产生及调节极为复杂,因此建立产生人Ig 转基因动物的难点是:如何完整地克隆如此巨大的基因组片断,使转基因动物不仅能产生各种特异性人抗体,还能高产生。

产生人Ig 的转基因小鼠的建立通过以下四步

[1]

获得

的:Ig 轻、重链失活小鼠的制备、载体的构建、基因的导入、转人Ig 基因小鼠的获取。建立产生人Ig 转基因动物的特点是:导入的人Ig 基因组在小鼠细胞内能进行重排、产生受体、高频突变和类别转换。产生人Ig 转染色体牛的建立仅通过三步[2]:人人工染色体的构建、染色体的导入、转人Ig 染色体牛的获取。与转基因小鼠的区别在于:至今还没有敲除牛内源性Ig 基因的报道,这是因为人们对牛基因组的研究较少,相信将牛内源性Ig 基因敲除后,牛体内产生人Ig 的量会有显著提高。导入的人Ig 基因组也能在牛细胞内能进行重排、产生受体、高频突变和类别转换。

2 产生人Ig 转基因和转染色体动物技术进展

产生人Ig 转基因动物的研究是从小鼠开始的,导入人Ig 基因的技术主要有三种:微基因技术、YAC 技术、转染色体技术。由于基因操作技术的不断成熟,导入片段的不断增大,动物表达的人Ig 量不断提高,Ig 的类别也逐渐增多。

2.1 产生人Ig 的转基因小鼠 最初,用于构建产生人Ig 转基因小鼠的载体是质粒及粘粒,由于他们的容量较小,

因此人们采用微基因技术。

2.1.1 微基因技术 该技术是将人Ig 重链V 、D 、J 、C 基因片段及轻链V 、J 、C 片段人为地衔接起来,去掉其间的内含子区域。产生人Ig 的转基因小鼠是建立在美国学者

Palmiter 构建的“超级小鼠”(supermouse )[4]

 基础上形成的,

Bruggemann 等[5]用微基因技术首次将25kb 的人IgH 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内,获得一系列能产生人Ig μ链的转基因小鼠。1991年,该小组将100kb [6]的人IgH (V H 6个片段及部分D 、J H 、C μ)基因导入小鼠,发现导入片段能在异种细胞内重排,IgM 产生量为50μg /ml 。该实验奠定了转基因小鼠产生人抗体的基础。此后几项成功的实验表明[7,8]:用微基因技术构建打靶载体,建立转人Ig 基因小鼠这项技术已经成熟。但是该转基因小鼠还存在鼠Ig 基因组率先产生,

而人Ig后产生且产生量低的问题。Wagner等[1]将小鼠内源性Ig基因敲除后,将100kb的人IgH(V H6个片段及部分D、J H、Cμ)基因导入小鼠,人IgM产生量有所升高,其产生量是350μg/ml。半抗原刺激产生的特异性抗体的亲和力(Kd)为6×10-8~1.6×10-7M,表明导入片段能在异种细胞内亲和力成熟。但是表达量仍旧不能满足大规模制备的要求,究其原因是因为导入的人Ig基因片段太短,非编码区内调控元件缺失。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增大载体容量。

目前科学家采用微基因技术,建立人Ig转基因小鼠的目的是用来研究D区的作用及在V-D、D-J区插入的非编码碱基的作用[9]。

2.1.2 YAC技术 YAC作为载体有以下优点:首先,酵母内能容纳长度超过1Mb的人工染色体;其次,酵母染色体及YAC能够通过同源重组而使染色体得到高效率的操作。因此,可将Ig基因位点及选择标记基因加入YAC臂,从而将基因组以人工染色体形式导入小鼠体内,这种方法目前得到广泛应用。Green等[10]利用YAC技术成功的将220kb 的人Ig基因导入内源性Ig敲除的小鼠,其IgM产生量水平是350μg/ml。由于导入的基因片断较短,重链恒定区仅包括IgM、IgD序列,不能够进行类别转换且产生量仍旧偏低。Mendez等[11]将长达1020kb人Ig重链基因组转入DI 小鼠中,其中包括66种V区、所有的D区、所有的J区及Cμ和Cγ2;转入的人κ链基因组长达800kb。这样建立的Xenomouse IgM产生量是700μg/ml,IgG2产生量是600μg/ ml。κ链的产生量为800μg/ml。在同样条件下野生型小鼠的产生量为IgM400μg/ml,IgG为2000μg/ml,κ链为2000μg/ml。免疫之后Xenomouse IgG2的产生量每毫升增加2.5~4mg,这充分说明免疫之后发生大规模的类别转换。经人IL-8EGFR TNF-α再次免疫后,其亲和力分别高达9.1×10-10 M、7.6×10-10M、8.06×10-10M。从此之后人们更加坚信导入Ig片端越大,人Ig产生量越高、产生的类别越多。有资料研究表明[10]:在内源性Ig敲除的小鼠中导入人IgH (14q32.33)大约需要1.5Mb,Igκ(2q12)需要2Mb时才能完全产生人抗原特异性Ig。1999年Nicholson等在前人的基础上将人λ链导入小鼠体内,人Ig产生量在原有水平上有所增高[12]。

2.2 产生人Ig的转染色体小鼠(转染色体技术) 不论微基因还是YAC均不能将人Ig基因全导入,因此转基因鼠产生的人Ig的种类不足(恒定区基因缺失),不能对所有抗原发生反应(V区基因片段缺失)。Tomizuka等用微细胞介导法(microcell-mediate chromosome transfer,MMCT,又称转染色技术)[13,14]形成的转染色体小鼠,则克服了上述不足。该技术导入的是人14号染色体上产生IgH的胚系片段,长度大于20Mb,2号染色体上5~50Mb的κ轻链片段。通过MM-CT方法将人染色体转染到ES细胞,经人血清白蛋白免疫之后,这种小鼠产生了抗人血清白蛋白的人Ig,再次免疫后IgM产生量为350μg/ml,IgG总产生量为300μg/ml,包括IgG四种亚类,且IgG各亚类的组成与人血清中IgG各亚类相当,说明再次免疫后能够发生类别转换,而转基因小鼠中只产生IgG的一种亚类;κ链的产生量为450μg/ml。亲和力稳定Kd在1.5×10-11~9.1×10-11M。显然转染色体小鼠导入的人Ig基因片断比较大,但是与Mendez等[11]构建的Xenomose相比,转染色体小鼠产生的人Ig量却比较低,由该小鼠形成的杂交瘤所产生的人Ig还不到正常小鼠的十分之一。进一步体内鉴定发现hChr14(human chromsome 14)在鼠细胞内的存留率为78%,hChr2(human chromsome 2)在鼠细胞内的存留率为30%,hChr22在鼠细胞内不稳定[14]。最近这一不足得到解决[15]:将转hChr14的小鼠与带有Igκ微基因的转基因鼠杂交或将转hChr14的小鼠与用YAC技术构建的带有50%hIgVκ的转基因鼠杂交,其后代鼠杂交瘤细胞产生的人Ig量明显增高。用可溶性的人CD4和人集落刺激因子(GCSF)各100μg免疫鼠,相应的完全人抗体均得到产生,产生量与正常鼠产生的鼠Ig量竟然相同:IgM400μg/ml,IgG为2000μg/ml,κ链为2000μg/ml。而且此种鼠所产生的人抗CD4抗体的亲和力为(Kd)7.7×10-9M,GCSF的亲和力为(Kd)3×10-9M,与目前上市的鼠源单抗的亲和力相当[抗CD4与GCSF的亲和力分别为(Kd)3×10-9M、1.7×10-10M]。实践证明如此得到的人抗体,它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和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CDC)活性增强[15]。作者认为:如此高产生人Ig小鼠的成功建立,加速了人抗体大规模临床应用的步伐。

透过转染色体小鼠产生人Ig,我们不难想到利用此项技术人源化其他的大基因位点或基因簇,例如T细胞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P450基因簇等。

2.3 产生人Ig的转染色体牛 人γ-球蛋白的需要量很高,而由人血清得到的人γ-球蛋白主要有两种缺点:(1)众多供者血清中来源不单一,含有大量各种感染性介质;(2)供者提供的人γ-球蛋白的效价难以控制。高质量、高效价的人γ-球蛋白可以通过转染色体牛获得。

产生人Ig转染色体牛的构建过程仍旧利用MMCT法,将构建的含有人Ig轻重链基因片段的人人工染色体(HAC),导入牛胚胎成纤维细胞,进一步发育成转染色体牛。产生人Ig转染色体牛的构建特点在于:(1)由于牛胚胎干细胞不能成功建系,因此将人人工染色体导入牛胚胎成纤维细胞;(2)转染色体牛用核移植的方法来建立;(3)由于牛胚胎成纤维细胞仅能够存活35代,含有人HAC的微细胞与牛胚胎成纤维细胞融合后,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只能再存活7d,因此必须经过2次筛选,确保HAC在转染色体牛体内的高存留率。进行2次筛选的目的是:首先,确认转入的染色体片段断在牛体内能够稳定遗传;其次,携带人Ig染色体片断的细胞所占比率比较高,从而使较多的B淋巴细胞中携带构建好的HAC,从而保证在牛体内能够

产生人源的Ig;最后,由于此HAC在牛细胞内的存留率比较高,具有利用牛大规模产生人源Ig的能力。人Ig位点在牛体内进行重排及各种转录,在新生转染色体牛血组织中检测到人Ig为13~258ng/ml(正常新生牛中产生的Ig很低以至于不能检测到)。

3 人Ig的应用特点及展望

产生人Ig的小鼠建立之后,我们可以通过成熟的鼠单克隆技术得到各种人单抗。用这种技术产生的鼠杂交瘤细胞较抗体人源化初期构建的人鼠杂交瘤细胞更稳定。用Xenomouse模型已经能够成功的制备IL-8、IL-6、TNF-α、EGFR、CD147的人单抗,分析表明他们都有较高的亲和力,如抗人IL-8抗体的Kd可高达9.1×1010M。且Abgenix公司用Xenomouse制备的E GFR抗体能够阻断EGF与产生EGFR 肿瘤细胞的结合并抑制后者激活,且观察到某些患者自治疗后8个月未见复发。目前,多种用于治疗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的多种人抗体,即将进入临床试验。

转染色体牛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多的血清,今后随着转染色体牛技术平台的的不断成熟,利用转染色体牛产生的人多抗可以预防以下问题:(1)传染病的流行:人多抗可以中和耐药菌的多种表位,因此能够减少耐药菌引起的流行病;疫苗是预防病毒性疾病的良方,但病毒变种如引起非典型肺炎(SAR S)的病毒则容易引起大规模的流行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很大的损失。人多抗能够中和病毒,避免大规模传染病的发生;(2)防御生物武器战争:现代生物战争包括细菌战、基因战等,而转染色体牛产生人多抗,可以防御生物战争,维护社会稳定及人类的存亡。

参考文献

[1] Wagner SD,Popo AV,Davies SL,et al.The diversity of antigen-specif-

ic monoclonal antibodies from transgenic mice bearing human i m-

munogl obulin gene miniloci[J].Eur J Immunol,1994,24:2672.[2] Kuroi wa Y,Kasinathan P,Choi Y J,et al.Cloned trans chromosomic

calves producing human immunoglobulin[J].Nat Biotechnol,2002,

20:889.

[3] Jakobovits A.Production of fully human antibodies by trans genic mice

[J].Curr Opin Biotechnol,1995,6:561.

[4] Pal miter R D,Brins ter RL,Hammer RE,et al.Dramatic growth of mice

that develop from eggs microinjected with a metallot hionein-growth hor-mone fus ion gene[J].Nature,1982,300:611.

[5] Brǜggemann M,Caskey H,Teale C,et al.A repertoire of monoclonal

antibodies with human heavy chains from trans genic mice[J].Proc A-cad Natl Sci USA,1989,86:6709.

[6] Brǜggemann M,Spicer C,Buluwela L,et al.Human antibody produc-

tion in trans genic mice:expres sion from100kb of the human IgH l ocus [J].Eur J Immunol,1991,21:1323.

[7] Taylor LD,Carmack CE,Huszar D,et al.Human immunoglobulin

trans genes undergo rearrangement,s imatic mutation and class s witching in mice that lack endogenous IgM[J].Int Immunol,1993,6:579. [8] Taylor LD,Carmack CE,Schramm S R,et al.A transgenic mouse that

express es a divers ity of human sequence heavy and l ight immunoglobu-lins[J].Nucl eic Acids Res,1992,20:6287.

[9] Brǜggemann M.Human antibody express ion in transgenic mice[J].

Archivum Immunol ogiae et Therapiae Experimentails,2001,49:203.

[10]Green LL,Hardy MC,Maynard-Currie CE,et al.Antigen-specific hu-

man monoclonal antibodies from mice engineered with human Ig heavy and li ght c hain Y AC[J].Nat Genetics,1994,7:13.

[11]M endez L,Green LL,Corvalan JR,et al.Functional trans plant of

megabase human i mmunogl obulin loci recapitulates human antibody re-sponse in mice[J].Nat Genetics,1997,15:146.

[12]Nichols on IC,Zou X,Popov AV,et al.Antibody repertoires of four-

and five-fet ure translous mice carrying human immunoglobulin heavy

chain and kappa and lambda light chain Y AC[J].J Immunol,1999,

163:6898.

[13]Tomizuka K,Shinohara T,Y os hida H,et al.Double trans-chromosomic

mice:maintenance of t wo individual human chro mosome fragments con-taining Ig heavy and loci and expression of fully human antibodies[J].

PNAS,2000,97:722.

[14]Tomizuka K,Yos hida H,Ueji ma H,et al.Funcitional expression and

germl ine transmissi on of a human chromos ome fragment in chimaeric mice[J].Nature Genetics,1997,16:133.

[15]Is hida I,Tomiz uka K,et al.Production of human monoclonal and poly-

cl onal antibody in trans chromo ani mals[J].Cloning Stem Cells,2002,

4:91.

(上接第171页)

[13]R adaev S,Kattah M,Zou ZC,et al.Making sense of the diverse ligan-

drecognition by NK G2D[J].J Immunol,2002,169:6279.

[14]Eric OL.Versatile si gnaling through NKG2D[J].Nat Immunol,2002,

3:1119.

[15]Wu J,Song Y,Bakker AB,et al.An activating immunoreceptor com-

plex formed by NK G2D and DAP10[J].Science,1999,285:730. [16]Chang C,Dietrich J,Harpur A G,et al.Cutting edge:KAP10,a novel

trans me mbrane adapter protein genetically linked to DAP12but with u-nique signaling properties[J].J Immunol,1999,163:4651.[17]Groh V,R hinehart R,Randolph-Habecker J,et al.Cos timulation of

CD8alphabeta T cell s by NKG2D via engagement by M IC induced on virus-infected cells[J].Nat Immunol,2001,2:255.

[18]Gilfill an S,Ho EL,Cella M,et al.NKG2D recruits t wo dis tinct

adapters to trigger NK cell activation and cos timulation[J].Nat Im-munol,2002,3:1150.

[19]Colucci F,S c hweighoffer E,Tomasello E,et al.Natural cytotoxicity un-

coupl ed from the Syk and ZAP-70intracellular kinases[J].Nat Im-munol,2002,3:288.

西安事业编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 - 事业单位真题

西安事业编招聘2019年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打印版】-事业单位真题 1:“苍蝇妈妈”是对那些过分关注孩子的家长的称谓,这类家长试图时刻走在孩子前面,提前为他们扫清障碍。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项相关研究显示,过分关照孩子的父母会妨碍儿童个人能力和独立意识的发展;无微不至的照料会降低儿童的幸福感,并令他们长大后难以正确应对压力。受到父母过度照料的儿童,长大后经常会意志消沉,对生活不满,精神焦虑。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苍蝇妈妈”们,______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单项选择题 请适当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请移开你们挡在孩子前面的身体 请先学会不被其他意见影响或左右 请相信你们纠结的事情其实没那么重要 2:古往今来,没有一场真正的根本性变革,不是大大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真正的根本性变革”对“社会生产力发展”是否有推动作用?() 单项选择题 怎能会有 怎能没有 可能会有 可能没有 3:作为一个公司领导,不需要、也不可能事必躬亲,但一定要________能够在注重细节当中比他人观察得更细致________,在某一细节的操作上做出榜样,并形成________使每个员工都不敢马虎,无法________只有这样,企业的工作才能真正做细。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单项选择题 明察秋毫,周密,威慑力,搪塞 明辨是非,周详,使命感,推脱 抓大放小,透彻,好习惯,塞责 高瞻远瞩,入微,内聚力,敷衍 4:与上一年相比,1981年中国人口出生率增加了几个千分点?() 单项选择题 2 2 5:人生不但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且极可能近大者大,近小者小。三百六十行,行行有大人物。有为的青年,首先应该知道你这一行的权威人士是谁,然后想办法“接近”他们。例如,读他们的传记,听他们的演讲,了解他们的成就,使自己襟怀开阔,目标远大。这就像做书法家一样,手上备有若干部真正的好碑好帖,时时观摩,而且任何机会看见好字,决不放过。最能概括上面这段文字的一个字是()。 单项选择题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考试第三部分答案1

第一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概论 1、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的一门综合性基础学科。实验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实验动物遗传学,实验动物营养学,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动物实验技术,动物实验伦理学,动物实验替代方法学,实验动物福利。 2、请简述科技部、卫生部实验动物的管理政策。 《医学实验动物合格证的暂行条例》,《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实验动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关于善待实验动物的指导意见》等。 3、简述21世纪医学实验动物科学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新思维、新理念、新发现推动着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不断涌现,使得科学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速发展。一、实验动物科学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现代生命科学技术,包括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等为开发实验动物新品种、品系创造了条件;二、实验动物资源开发与利用:动物种质资源的综合开发和实验动物化一直是实验动物学科发展的重点内容之一;三、3R研究,即动物实验的减少(Reduction),替代(Replacement)和优化(Refinement):3R研究作为实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前沿学科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研究结果已达到较高水平,并在产品质量法定检测和其他众多领域中广泛应用,通过3R研究,不仅进一步丰富了科学研究手段,而且开拓了人们的科研思路,解决了采用常规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四、实验动物工作管理体系的完善:实验动物管理的核心是质量管理,应把加强动物实验质量管理作为整个实验动物管理的切入点;五、培养中国实验动物市场:实验动物科学既有学科本身的发展规律,又因其服务于其他学科,因而决定了其具有商品化、社会化、产业化的前景。 第二章医学实验动物学标准 4、医学实验动物标准包括哪几方面,请举例说明实验动物质量对实验的影响。 医学实验动物标准包括:实验动物质量标准、动物实验条件标准和动物实验操作规范。实验动物质量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动物是人类疾病研究的“替身”及生物科学研究的材料。医学研究中需要更为适合的不同类型动物来完成科学实验,其本身的质量问题,涉及实验研究的敏感性和反应一致性,而且一些生命科学的成就,必须依靠某种遗传类型的实验动物。实验动物不同于其他动物,它的质量受到多个条件的限制,人们必须对这些限制做出相应的衡量标准。因此,为了使动物实验结果准确可靠,实验动物就像任何其他产品一样,在从生产至使用的整个过程中,用实验动物标准严格控制其质量。 5、请叙述实验动物遗传学和微生物学的分类及其质量控制意义。 实验动物遗传学分类:近交系动物、杂交群动物及远交系动物。实验动物遗传学质量控制意义:实验动物在繁衍及成长过程中,遗传基因易受到漂变、污染及突变等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动物遗传质量进行检定和判断,以保证其质量和使用的可靠性。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分类:普通级动物(CV)、清洁级动物(CL)、无特定病原体级动物(SPF)、无菌动物(GF)、悉生动物(GN)。实验动物微生物学质量控制意义:由于实验动物采取群体饲养,频繁与外环境和人员接触,易被各种病原体感染,造成疾病爆发、流行和隐性感染,因而对实验研究产生严重干扰,造成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极大浪费。有的病原体宿主广泛,属人兽共患病原,可引起人和动物的疾病,更具有危险性。因此,开展实验动物微生物监控工作,减少或阻止微生物的影响,对保证实验动物质量及等级标准化,以及动物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简述影响动物实验和屏障动物实验室的环境因素。 影响动物实验和屏障动物实验室的环境因素:1、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等;2、物理化学因素:光照、噪音与振动、氧、二氧化碳、氨、粉尘、消毒剂等;3、居住因素:包括房屋、笼具、垫料、饮水给料设施等;4、营养因素:饲料、饮水等;5、生物因素-同种生物因素与异种生物因素:同种生物因素包括社会地位、势力范围、咬斗、饲养密度等,异种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及其他生物等;5、人为因素:建筑设施维护、饲养管理、实验操作等。

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基因工程的现状及发展 研究背景: 迄今为止,基因工程还没有用于人体,但已在从细菌到家畜的几乎所有非人生命物体上做了实验,并取得了成功。事实上,所有用于治疗糖尿病的胰岛素都来自一种细菌,其DNA中被插入人类可产生胰岛素的基因,细菌便可自行复制胰岛素。基因工程技术使得许多植物具有了抗病虫害和抗除草剂的能力;在美国,大约有一半的大豆和四分之一的玉米都是转基因的。目前,是否该在农业中采用转基因动植物已成为人们争论的焦点:支持者认为,转基因的农产品更容易生长,也含有更多的营养(甚至药物),有助于减缓世界范围内的饥荒和疾病;而反对者则认为,在农产品中引入新的基因会产生副作用,尤其是会破坏环境。 目的意义: 如果将一种生物的 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 链上去,将DNA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 内容摘要: 如果将一种生物的 DNA中的某个遗传密码片断连接到另外一种生物的DNA 链上去,将DNA重新组织一下,就可以按照人类的愿望,设计出新的遗传物质并创造出新的生物类型,这与过去培育生物繁殖后代的传统做法完全不同。这种做法就像技术科学的工程设计,按照人类的需要把这种生物的这个“基因”与那种生物的那个“基因”重新“施工”,“组装”成新的基因组合,创造出新的生物。这种完全按照人的意愿,由重新组装基因到新生物产生的生物科学技术,就称为“基因工程”,或者说是“遗传工程”。 基因工程在20世纪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这至少有两个有力的证明。一是转基因动植物,一是克隆技术。转基因动植物由于植入了新的基因,使得动植物具有了原先没有的全新的性状,这引起了一场农业革命。如今,转基因技术已经开始广泛应用,如抗虫西红柿、生长迅速的鲫鱼等。1997年世界十大科技突破之首是克隆羊的诞生。这只叫“多利”母绵羊是第一只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的哺乳动物,它完全秉承了给予它细胞核的那只母羊的遗传基因。“克隆”一时间成为人们注目的焦点。尽管有着伦理和社会方面的忧虑,但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人类对未来的想象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成果展示:

论转基因食品的生物安全性

论转基因食品的生物安全性 有关基因工程改造过的农产品的生物安全性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有的人坚决反对,也有的人认为只要使用得当就能为人类造福。那么基因工程改造过的作物产品对人类到底有没有危险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应该了解什么是转基因。所谓转基因,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而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张卫,2014),也就是以转基因生物为直接食品或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Genetically Modified Foods,GMF)”(蔡翠霞,2012)。 转基因作物复合了许多功能:延长果实储藏期(耐储藏转基因番茄、耐储藏转基因河套蜜瓜);改良作物的品质(金大米、降低过敏原的转基因花生等);可以作为生物反应器(转植酸酶基因玉米、抗乙肝转基因番茄);提高农药肥料的利用率以及缓解资环约束,改善环境等(解除TNT炸药的转基因烟草、吸收地下水污染的转基因白杨等),使作物具有耐寒、耐热、耐干旱、耐涝等不同特性,从而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国家农业生命科学技术科普基地,2011),并在此基础上生产加工制成的转基因食品也具有增产、控熟、高营养、保健、高品质的优点和潜能。鉴于此,有不少学者认为发展转基因食品能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缓解饥饿和贫困及拓展食品功能(张俊祥和李晓峰,2011)。 然而,向红(2009)认为,转基因产品在食品安全、生态影响、基因污染、生物富集、药食关系、机遇泡沫及全球监管这7个方面存在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决定了转基因生物的研究、试验、生产和应用都具有一定的风险,转基因生物的环境释放可能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产生危害,在运输、使用等过程中也可能产生环境风险,特别是转基因作物、食物和饲料,具有潜在的健康风险(陈婉宁,2013): 1转基因作物本身能演变为农田杂草 由于导入新的外源基因,转基因作物获得或增强了生存竞争和繁殖能力,使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转基因研究的现状及发展 转基因作物是当今世界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究的热点,中国的转基因生物技术发展一、我国转基因作物的发展现状迅速,由于科学界对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世界上最早的转基因作物诞生于年,是一境利与弊的争论,措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施对到种含有抗生素药类抗体的烟草。世纪年代,其进行安全管理。本文论述了转基因作物在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已逐渐成为各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研国内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利与弊以及关于我国转基因作物安全管究的热点。 转基因技术的应用 1.在畜牧兽医中的应用 应用于动物抗病育种转基因技术可以用于动物抗病育种,通过克隆特定基因组中的某些编码片段,对之加以一定形式的修饰以后转入畜禽基因组,如果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能得以表达,那么畜禽对该种病毒的感染应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或者应能够减轻该种病毒侵染时对机体带来的危害。(其用于遗传育种,不仅可以加速改良的进程,使选择的效率提高,改良的机会增多,并且不会受到有性繁殖的限制。)例如Clements等将绵羊髓鞘脱落病毒的表壳蛋白基因转入绵羊,获得的转基因动物抗病力明显提高;丘才良把一种寒带比目鱼抗冻基因成功地转移到大西洋鲑中,为提高某些鱼类的抗寒能力做了积极的尝试。 2.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用于生产药用蛋白用转基因动物的乳腺生产重组蛋白(乳腺生物反应器)可能是转基因动物的最大应用,这也是世界范围内转基因研究的热点之一。Swamdom (1992)用β-球蛋白的4个核酸酶I的高敏位点与人的两个基因相连,融合基因产生的转基因猪与鼠的原型相似。目前,把转基因动物当作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药用蛋白已经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不仅各国政府投资,一些私人集团也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加以研究和开发。 3.转基因的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1)转基因表达水平低,许多转基因的表达强烈地位受着其宿主染色体上整合位点的影响,往往出现异位表达和个体发育不适宜阶段表达,影响转基因表达能力或基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从而使大部分转基因表达水平极低,极少部分基因表达水平过高。 (2)难以控制转基因在宿主基因组中的行为,转基因随机整合于动物的基因组中,可能会引起宿生细胞染色体的插入突变,还会造成插入位点的基因片段丢失,插入位点周围序列的倍增及基因的转移,也可能激活正常状态下处于关闭状态的基因。 (3)不了解哪些基因控制多数生理过程,不了解基因表达的发育控制和组织特异性控制的机制。 (4)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效率低,这是目前几乎所有从事转基因动物研究的实验室都面临的问题,也是制约着这项技术广泛应用的关键。 (5)对传统伦理是一种挑战,对人类的生存有一定的负面作用等。 当然,我们不能因为这些缺点的存在就否定转基因技术的研究价值。因为它作为一种新兴的生物技术,配合其他相关的生物技术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这一技术日趋成熟,许多问题有望逐步得到解决。

自然辩证法答案

自然辩证法 1. 国家和社会为什么要支持科学技术发展?大概有那些形式?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3)这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中国的特定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半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众多的国家都在各自不同的起点上探索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道路,一些国家主要依靠自身丰富的自然资源来增加国民财富,像一些产油国家;还有一些国家主要依靠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和技术,像一些拉美国家;再有 上,对外技术的依存度都在30%以下,在科技产出方面,这些国家获得的美国、欧洲和日本的发 2%以上。根据对国家的资料所做的分析,中国创新的综合指数大约在世界上排名第28位,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尽管我们国家距离创新型国家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但是中国的特定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不能够选择资源型或者依赖型的发展模式,而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决定了中国必须要走创新型国家的发展道路,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意味着我国必须保持从改革开放开始,直到2020年连续40年7%以上的经济高速 没有根本提高,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仍旧保持目前39%左右的水平,要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就要求我

水平,要达到翻两番的目标,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也必须要达到60%,也就是在目前的水平上,再增加20个百分点。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所要求的经济增长的目标。 重要资源的占有量严重不足,生态环境脆弱,面临着日益严峻和紧迫的重大的瓶颈约束。国际的经验表明,只有依靠科学技术才是突破资源和环境瓶颈约束的惟一可行的途径。 第三,保证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决定了中国必须走创新国家的发展道路。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我国不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不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就很难在急剧变换的世界经济竞争的格局当中把握机遇,甚至有可能丧失我们的主动权。 2. 什么是科学中的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各有什么局限? 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从许多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例如,人们在实践中接触瓜、豆这类个别事物,然后在反复实践中,就会逐步认识到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性质,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经过分析、推理,结果得出一个一般性的认识;一切生物都有遗传现象。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归纳推理的过程。 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推理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原理考察某一特殊的对象,推演出有关这个对象的结论。例如,一切生物都有遗传现象。从这个原则出发,就可以引伸出:人也是生物,所以子女象父母,也是一种遗传现象。这是由演绎推理而得出的一个结论。归纳和演绎这两种方法既互相区别、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它们相互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为:一方面,归纳是演绎的基础,没有归纳就没有演绎;另一方面,演绎是归纳的前导,没有演绎也就没有归纳。一切利学的真理都是归纳和演绎辩证统一的产物,离开演绎的归纳和离开归纳的演绎,都不能达到科学的真理。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班考试试卷和答案(完整版)

浙江省医学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培训班考试试卷和答案(完整)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是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国家科技部颁布的第2号令,这是我 国政府颁布的一部实验动物管理法规,是全国实验动物工作的法律依据和管理准则。 A、1981年; B、1983 年; C、1986年; D、1988年 2、动物的出现,为分子生物学、特别是人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最好的技术平台。 A、转基因; B、无菌和悉生; C、免疫缺陷; D、近交系 3、起源于同一祖先,其下一代个体至少连续经过20代全同胞兄妹交配,品系近交系数达到 98.6%以上的动物是动物。 A、近交系; B、封闭群; C、杂交群; D、重组系 4、除普通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干扰实验和危害动物的病原体的动物是动物。 A、普通级; B、清洁动物; C、无特定病原体; D、无菌 5、在解剖学、血液动力学上,的冠状动脉循环与人类相似;对高胆固醇物质的反应与 人类相似,很容易出现动脉粥祥硬化典型病灶。 A、大鼠; B、猪; C、犬; D、猴 6、C57BL/6J小鼠属于动物。 A、无菌; B、杂交群; C、清洁; D、近交系 7、先天性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的动物是。 A、裸鼠; B、大鼠; C、新西兰兔; D、Beagle犬 8、最适合筛选抗高血压药物的大鼠是品系。 A、SD; B、Wistar; C、ACI; D、SHR大鼠 9、动物实验时对实验动物的基本要求是。 A、个体间的均一性; B、容易获得; C、遗传的稳定性; D、三者均要求 10、因为患红绿色盲,不能以红绿色作为条件刺激物,进行条件反射实验的动物是。 A、大鼠; B、豚鼠; C、兔; D、犬 11、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动物的解剖生理特征和反应随年龄增加而有明显变化; B、一般情况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敏感; C、幼年动物较成年动物反应性稳定; D、年龄与体重成一定的正比关系 12、动物实验适宜的环境湿度为。 A、40%-70%; B、小于40%; C、70%-80%; D、30%-40% 13、善待动物不仅仅是考虑动物的福利,也是因受虐待的动物。

高中生物克隆技术

高中生物克隆技术2019年3月21日 (考试总分:10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计 20 小题,共计 100 分) 1、(5分)下列有关克隆绵羊“多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多利”的诞生属无性繁殖 ②“多利”的诞生采用了核移植技术 ③“多利”的诞生采用了胚胎移植技术 ④“多利”的诞生说明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⑤动物细胞培养是整个技术的基础 ⑥“多利”的诞生采用了胚胎分割技术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④⑤ 2、(5分)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该基因的全部碱基中C占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该基因中含有180个碱基,则该基因中含有的氢键数目为180个 B.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C.DNA解旋酶只作用于①部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只作用于②部位 D.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3、(5分)SPL蛋白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一类调控基因转录的分子。不同植物的SPL蛋白结构不同,但均有一个大约由80个氨基酸构成的结构相同的功能区,可识别并结合到某些基因的特定区域。SPL基因最初是从植物花序cDNA文库中得到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SPL是80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 B.SPL基因能在花序细胞中表达 C.SPL可催化特定基因的翻译过程 D.SPL在不同绿色植物中功能差异较大 4、(5分)在下列选项中,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有几项 ①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②获取大量的马铃薯脱毒苗 ③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棉铃虫的植株 ④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⑤无子西瓜的快速大量繁殖 ⑥快速繁殖花卉和蔬菜等作物A.3项 B.4项 C.5项 D.6项 5、(5分)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基因工程是人工进行基因重组的技术 ②基因治疗是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 ③基因工程打破了物种与物种之间的界限 ④DNA探针可用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遗传性疾病的诊断、改造变异的基因、检测饮用水病毒含量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5分)下列对动物核移植技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通过体细胞核移植方法生产的克隆动物是对提供体细胞核的动物进行了100%的复制 B.体细胞核移植的过程中可通过显微操作去除卵母细胞中的细胞核 C.体细胞核移植过程中通常采用MⅡ中期的卵母细胞作为受体细胞 D.哺乳动物核移植包括胚胎细胞核移植和体细胞核移植 7、(5分)下列关于各种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能使不同脱氧核苷酸的磷酸与核糖连接 B.限制酶将DNA分子切成两个片段可产生两分子的水 C.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作用的化学键相同 D.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直接获得杂种细胞 8、(5分)乙羊的卵母细胞核被甲羊的体细胞核置换后,这个卵母细胞经过多次分裂,再植入丙羊的子宫内发育,结果产下一只羊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直接在体外对甲羊的体细胞进行诱导也能培养出胚胎来 B.羊羔的性状完全与甲羊相同 C.该过程可以很好地证明动物细胞的全能性 D.此项技术可用于保护濒危物种 9、(5分)2018年1月国际顶尖学术期刊《Cell》杂志报道,我国科学家以一只雌性猕猴胎儿成纤维细胞为核供体成功克隆两只猕猴,成为全球首例体细胞克隆灵长类动物。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这项技术证明高度分化的动物体细胞具有全能性 B.研究中需要使用成熟卵母细胞作为移植核的受体 C.培育出的两只雌性猕猴的基因组成几乎完全相同 D.克隆猕猴的成功为大量培育灵长类遗传病模型动物提供了可能 10、(5分)单克隆抗体与血清抗体相比,其优越之处在于 A.单克隆抗体可作为某些药物的载体 B.单克隆抗体可以在体外制备 C.单克隆抗体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大量制备 D.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简单,操作方便 11、(5分)有关基因工程的应用及安全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用基因工程方法培育的抗虫植物也能抗病毒 B.在同一DNA分子中,限制酶的识别序列越长,酶切点出现的概率越大 C.以受精卵为受体细胞时,先要用Ca2+处理细胞以使其处于感受态

转基因动物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汇总

转基因动物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对动物转基因技术发展状况作了概述,重点是近年发展的提高转基因效率的非定点整合转基因方法, 如睾丸转基因法和卵巢转基因法; 提高转基因精确性的定点整合转基因的基因打靶法作了介绍。然后对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作了论述,最后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关键字:动物转基因技术;应用;展望 Progress on Techniques for Producing Transgenic Anim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Abstract: This review describes the recently developed animal gene transfer techniques, including gene transfer into the testis and ovary for easily making non-site specific methods; gene targeting in embryonic stem cells, somatic cells and primordial germ cells for site specific methods.The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was also discussed. Key words: animal gene transfer technique; application;prospect 动物转基因技术是将外源基因移入动物细胞并整合到基因组中, 从而使其得以表达。自Palmiter等[1] (1982)把大鼠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获得超级巨鼠以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转基因技术应用于动物生产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相继在兔、羊、猪、牛、鸡、鱼等动物上获得转基因成功。转基因动物研究是近年来生命科学中最热门、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其应用已广泛渗透于分子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免疫学、制药及畜牧育种等各个研究领域中。这项技术正在对动物生产产生一场新的革命,在提高生长速度、生产性能,改善产品品质、抗病育种、基因治疗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显示出诱人的应用前景。 1 转基因动物技术 1.1 显微注射法 这一方法是发展最早,目前应用最广泛和最为有效的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方法,创始人是Jaenisch和Mintz等,Gorden等[2]和最先通过此法获得转基因动物。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显微操作仪将外源基因直接用注射器注入受精卵,利用受精卵繁殖过程中DNA的复制过程,将外源基因整合到DNA中,发育成转基因动物。 1.2 逆转录病毒载体导入法 将目的基因重组到逆转录病毒载体上,制成高滴度的病毒颗粒,人为感染着床前后的胚胎,

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看待当下转基因食品问题

以自然辩证法的观点看待当下转基因食品问题 1 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变革自然一般方法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在认识和变革自然过程中所取得的认识成果的概括和总结,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认识方式的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体系。 自然辩证法以自然界和科学技术为对象,主要研究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并为解决人与自然界之间矛盾提供方法论指导,因此,自然辩证法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相应地由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观三个部分构成有严密逻辑关系的内容体系。 2 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食品 转基因技术(Genetically Modified,简称GM),是指运用科学手段,将基因片段转入特定生物中,并最终获取具有特定遗传性状个体的技术。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基因片段。基因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特定的遗传性状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所谓转基因食品,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将一种或几种外源性基因转移到某种特定的生物体中,并使其有效地表达出相应的产物(多肽或蛋白质),此过程叫转基因。以转基因生物为原料加工生产的食品就是转基因食品。 截至2013年,对转基因食品尚无明确分类,根据惯例按不同标准可进行不同分类。根据转基因食品来源的不同可分为植物性转基因食品,动物性转基因食品和微生物性转基因食品。根据转基因食品中是否含有转基因源为标准可分为三类。1.食品本身不含转基因的转基因食品,是指食品尽管来源于转基因生物,但其产品本身并不会有任何转移来的基因。2. 转基因食品中确实含有转基因成分,但在加工过程中其特性已发生了改变,转移来的活性的基因不复存在于转基因食品中的转基因食品。3.转基因食品中确实带有活性的基因成分,人们食用这种转基因生物或食品后,转移来的基因和生物本身固有的基因均会被人体消化吸收的转基因食品。 3 转基因食品名单公布 日前,人民日报公布转基因食品名单,指出农业部专家称截止目前,我国批准了转基因生产应用安全证书并在有效期内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证书的批准信息已经在农业部相关网站上公布(https://www.360docs.net/doc/6e129334.html,/ztzl/zjyqwgz/),各批次的批准情况都可以查询。而

DB11_T1460_5-2018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与评价第5部分:实验用长爪沙鼠

ICS 65.020.30 B 44 备案号:60722-2018北 京 DB11市地方标 准 D B 11/T 1460.5—2018 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与评价 第5部分:实验用长爪沙鼠 Laboratory animal Parasitological monitoring and evaluating Part 5: Experimental Mongolian gerbil 2018-09-29发布2019-01 -01 实施

目次 前言.......................................................................................I i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缩略语 (2) 5寄生虫学等级分类 (2) 6检测要求 (2) 7检测程序 (2) 8检测方法 (3) 9检测规则 (3) 10结果判定 (4) 11结论与报告 (4)

刖言 DB11/T1460《实验动物寄生虫检测与评价》拟分为以下部分: 一一第1部分:实验用猪; 一一第2部分:实验用牛; 一一第3部分:实验用羊; 一一第4部分:实验用狨猴; 一一第5部分:实验用长爪沙鼠 本部分为DB11/T1460的第5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部分起草单位:首都医科大学、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浙江省医学科学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长龙、付瑞、贺争鸣、岳秉飞、萨晓婴、王吉、巩薇、杜小燕、陈振文。

基因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发展

基因工程技术的现状和前景发展 摘要 从20世纪7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经过30多年来的进步与发展,已成为生物技术的核心内容。许多科学家预言,生物学将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学科,基因工程及相关领域的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之一。基因工程研究和应用范围涉及农业、工业、医药、能源、环保等许多领域。 基因工程应用于植物方面 农业领域是目前转基因技术应用最为广泛的领域之一。农作物生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品质,增强作物抗逆性、抗病虫害的能力。基因工程在这些领域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由于植物病毒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也也已全面展开。自从发现烟草花叶病毒(TMV)的外壳蛋白基因导入烟草中,在转基因植株上明显延迟发病时间或减轻病害的症状,通过导入植物病毒外壳蛋白来提高植物抗病毒的能力,已用多种植物病毒进行了试验。?在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增强植物对细菌和真菌病的抗性方面,也已取得很大进展。植物对逆境的抗性一直是植物生物学家关心的问题。由于植物生理学家、遗传学家和分子生物学家协同作战,耐涝、耐盐碱、耐旱和耐冷的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系)也已获得成功。植物的抗寒性对其生长发育尤为重要。科学家发现极地的鱼体内有一些特殊蛋白可以抑制冰晶的增长,从而免受低温的冻害并正常地生活在寒冷的极地中。将这种抗冻蛋白基因从鱼基因组中分离出来,导入植物体可获得转基因植物,目前这种基因已被转入番茄和黄瓜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口味、口感、营养成分、欣赏价值等品质性状。实践证明,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的品质,而且越来越多的基因工程植物进入了商品化生产领域,近几年利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品质也取得了不少进展,如美国国际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从大豆中获取蛋白质合成基因,成功地导入到马铃薯中,培育出高蛋白马铃薯品种,其蛋白质含量接近大豆,**提高了营养价值,得到了农场主及消费者的普遍欢迎。在花色、花香、花姿等性状的改良上也作了大量的研究。? 基因工程应用于医药方面 目前,以基因工程药物为主导的基因工程应用产业已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基因工程药物主要包括细胞因子、抗体、疫苗、激素和寡核甘酸药物等。它们对预防人类的肿瘤、心血管疾病、遗传病、糖尿病、包括艾滋病在内的各种传染病、类风湿疾病等有重要作用。在很多领域特别是疑难病症上,基因工程工程药物起到了传统化学药物难以达到的作用。我们最为熟悉的干扰素(IFN)就是一类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研制成的多功能细胞因子,在临床上已用于治疗白血病、乙肝、丙肝、多发性硬化症和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目前,应用基因工程研制的艾滋病疫苗已完成中试,并进入临床验证阶段;专门用于治疗肿瘤的“肿瘤基因导弹”也将在不久完成研制,它可有目的地寻找并杀死肿瘤,将使癌症的治愈成为可能。由中国、美国、德国三国科学家及中外六家研究机构参与研制的专门用于治疗乙肝、慢迁肝、慢活肝、丙肝、肝硬化的体细胞基因生物注射剂,最终解决了从剪切、分离到吞食肝细胞内肝炎病毒,修复、促进肝细胞再生的全过程。经4年临床试验已在全国面向肝炎患者。此项基因学研究成果在国际治肝领域中,是继干扰素等药物之后的一项具有革命性转变的重大医学成果。 基因工程应用于环保方面

2019年深圳二模生物试题

2019年深圳二模生物试题 1.用分解磷脂的酶处理以下细胞结构,影响最大的是 A. 中心体 B.染色体 C.核糖体 D.溶酶体 2.人体吞噬细胞不能 A.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B.分化成记忆细胞 C.合成和水解三磷酸腺苷 D.参与特异性免疫 3.科学家以正常人及某种病患者的相应mRNA 为模板合成了cDNA 。已查明该患者相应蛋白质中只有32号氨基酸与正常人不同,cDNA 中只有一个位点的碱基发生改变。对比结果见下表。以下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A. cDNA 所含的碱基数等于96 B. 合成cDNA 时需要DNA 解旋酶 C. 患者第94号位点碱基缺失 D .患者相应氨基酸密码子为CAC 4.关于微生物培养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牛肉膏不能提供碳源 B .培养硝化细菌不加有机碳 C .刚果红使纤维二糖染色 D .酵母菌酿酒时需持续供氧 5.下列有关实验对应的试剂、现象和原因,正确的是 6.图示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乙与丙的存在使碳循环速度大大减缓 B .b ~d 过程中碳移动的形式均为无机物 C .甲、乙、丙、丁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D .因呼吸消耗,乙对食物的同化量远小于摄入量 二、双选题

24. 小陈绘制了几幅图并作出了相应说明,正确的有 25.SRY 基因为Y 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可用SRY-PCR 法鉴定胚胎性别,其基本程序如下图。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提取滋养层细胞的DNA 作为复制模板 B .新合成的DNA 都含模板DNA 的两条链 C .新合成DNA 都含有胚胎细胞全部的遗传信息 D .SRY 探针能与雄性胚胎样品中DNA 配对 三、非选择题 26.(16分)植物光合作用受NaCl 溶液的浓度的影响。下表为假检草和结缕草在NaCl 溶液影响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细胞间隙中CO 2浓度变化的实验数据,不考虑盐浓度变化对两种植物 注:气孔导度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叶片对气体的吸收或释放量 (1)NaCl 溶液浓度过高,可导致根毛细胞的 和细胞壁发生分离。 (2)可通过测定单位时间内的 比较上述两种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而不能通过测定CO 2吸收量来比较。理由是 。 (3)高浓度的NaCl 溶液影响生物膜的形成, 直接抑制植物光合作用 阶段,短期内细胞内C 3含量相对会 。 (4)据表分析你认为NaCl 溶液的浓度从0.6%上升为0.8%时,对 植物影响较大。理由是① ② 。 SRY 探 针检测 ℃m 点对应的月份 为消灭害虫的最佳时期 B D 缺失和增加现象 ①为产生 CO 2的场所 C A 唾液淀粉酶最 适温度为30℃

应用自然辩证法分析转基因食品问题

应用自然辩证法分析转基因食品问题 摘要:转基因技术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转基因食品也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渐渐走进了人类的生活[1]。利用转基因技术,提高粮食的生产能力,可以为人类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财富增长,但随之也带来了长时间的争议。本文就从自然辨证法的角度来谈一谈转基因食品所带来的潜在的利益与风险,使人们能从一个客观的、辩证的角度来了解转基因食品的利与弊,对转基因食品做出理性和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自然辩证法; 转基因技术的理论基础来源于进化论衍生来的分子生物学。基因片段的来源可以是提取特定生物体基因组中所需要的目的基因,也可以是人工合成指定序列的DNA片段。DNA 片段被转入特定生物中,与其本身的基因组进行重组,再从重组体中进行数代的人工选育,从而获得具有稳定表现特定的遗传性状的个体。该技术可以使重组生物增加人们所期望的新性状,培育出新品种[2]。 转基因的高速发展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则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因而对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问题则成为制约转基因食品发展的关键因素周知,传统育种技术培育作物新品种花费时间长,耗费人力物力大,受亲本材料限制大等。而转基因技术不受种间隔离的限制,从而可以大规模地改变我们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的遗传性状,培育出前所未有的优良作物品种,赋予作物抵抗病虫害的本领,从而避免或减少农药的使用,改善人类生活质量和生态环境。然而,在赞其积极意义的同时,我们不能将对其过失的数落搁在一边。转基因物种的安全性不能和自然物种相比,因为自然状况下的生物变异所产生的新物种和新品种,经过千百年的繁殖生存,不断与自然环境协同调和,并已经与自然环境共存说明其与生态关系的协调[3]。转基因农业技术的出现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没有经过千百万年的自然检验,其生态、社会效应远没有完全显现出来,这种长期性决不是以几十年为期限的[4]。 1 转基因食品 1.1转基因食品的特性 1.1.1抗性 转基因作物的抗虫特性的实现是把一种土壤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的一段基因转入粮食种子中,使粮食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一种有毒的Bt蛋白。虫子吃了这种蛋白以后,肠道就会溃烂,从而替代杀虫剂起到杀虫的作用[4]。另外具有抗除草剂特性的转Ht基因作物,把另一种特定土壤细菌“根癌农杆菌”中的一种合成酶的基因,转到粮食作物里面,替代原有的能被草甘瞵抑制的蛋白质合成酶,从而使这种作物对草甘膦除草剂产生抗性。 1.1.2成熟期的缩短或食品贮藏期延长 把两极地区深海鱼类的基因转入西红柿中,能够制造抗冻的转基因西红柿;或者向西红柿中转人抑制乙烯产生的反义基因,可以制造出耐储存的转基因西红柿。 1.1.3具有特殊免疫价值 食品疫苗是当前转基因食品生物技术研究的热点之一。食品疫苗就是将某些致病微生物的有关蛋白质(抗原)基因,通过转基因技术导入某些植物受体细胞中,并使其在受体植物细胞中得以表达。从而使受体植物成为具有抵抗相应疾病的疫苗。用转基因植物生产的疫苗保持了重组蛋白的理化特征和生物活性,可直接食用,也可提纯后做疫苗使用。例如:口服不耐热肠毒素转基因马铃薯后即可产生相应抗体。日前,此领域已获成功的还有狂犬病病毒、乙肝表面抗原、链球菌突受株表面蛋白等十多种转基因马铃薯、香蕉、番茄的食用疫苗。由于这些重组蛋白基因可以长期地贮存于转基因植物的种子中,有利于疫苗的保存、生产、运

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的研究与安全评价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1年,第30卷,第2期,第251-256页 Genomics and Applied Biology,2011,Vol.30,No.2,251-256 评述与展望 Review and Progress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研究与安全评价 熊建文1彭端1﹡覃晓娟2王继瑞3 1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柳州,545616;2广西农业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南宁,530007;3广西来宾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来宾,546100 ﹡通讯作者,joypengduan@https://www.360docs.net/doc/6e129334.html, 摘要植酸酶是应用最广泛的饲料添加剂之一,它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能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对减轻动物高磷粪便导致的环境水域污染有着重要意义。玉米是动物饲料的主要原料,在玉米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易造成饲料成本升高和生产效率降低等问题。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已克隆出多个真菌植酸酶基因,并成功在微生物、植物系统中表达。本文主要介绍了植酸酶基因的微生物来源与相关研究成果,阐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常用方法和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研究进展,并详细评价了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安全性。通过对转植酸酶基因玉米的深入探讨,对改善玉米的品质,降低成本及推广植酸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转基因玉米,植酸酶,安全性 Research Progress and Safety Evaluation of Phytase Transgenic Maize Xiong Jianwen1Peng Duan1*Qin Xiaojuan2Wang Jirui3 1Lushan College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Liuzhou,545616;2Institute of Microbiology Guangx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Nanning,530007;3Municipal Supervisory Bureau for Quality and Technology of Guangxi Laibin,Laibin,546100 ﹡Corresponding author,joypengduan@https://www.360docs.net/doc/6e129334.html, DOI:10.3969/gab.030.000251 Abstract Phytase is one of most widespread feed additives,which exists widely in nature.It can enhance the phosphorus and mineral absorption in monogastric animals,and it is significant for reducing the level of phospho-rus output in nature.Maize is the major ingredient of animal feed,and it may enhance cost or reduce efficiency to maize by adding phytase.Recentl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ene engineering technique,many phytase genes from fungus have been cloned and successfully expressed in the microorganisms and plants.In this review,we mainly introduced the microorganism resource of phytase gene and the relative investigation achievements,expounded the methods of transgenic technology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transgenic maize plants expressing phytase gene.Further,we also evaluated the safety of phytase transgenic maize.According to this article,we hope that it woul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maize,reduce the cost of production and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phytase in feed industry in the future. Keywords Transgenic maize,Phytase,Safety 植酸酶(phytase)是催化植酸及其盐类水解为肌醇与磷酸(盐)的一类酶的总称,具有特殊的空间结构,能够依次分离植酸分子中的磷,将植酸(盐)降解为肌醇和无机磷,同时释放出与植酸(盐)结合的其它营养物质。它能提高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粪便中磷的排出量,对降低环境污染、提高畜牧养殖业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姚斌和范云六,2000)。 玉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重要的饲料和工业原料。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科学工作者运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对玉米性状进行了改良,1990年到2006年间美国共批准了5412项转基因玉米田间试验的申请,培育出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抗旱、优质和改变农艺现状等多种优良玉米品种(陈洁君等,2007),其中被批准商品化的转基因玉米主要有抗虫转基因玉米和抗除草剂转基因玉米,转基因玉米逐渐发展成为全球种植面积第二的转基因作物。研究者对商品化的转基因玉米产品研究后发现,与非转基因玉米相比较,利用抗虫、抗除草剂的转基因玉米饲养对动物体重和产品质量影响较小(Scott and Pollak,2005)。转基因玉米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