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媒体人物报道的比较分析

中西媒体人物报道的比较分析
中西媒体人物报道的比较分析

29

威廉?大卫?斯隆等人在编写《最佳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时说:“新闻之所以重要,主要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它写人,影响人。而且通常只有当它对人有影响时,最无生气的题目才会显得重要。”中西文化政治渊源和媒体职业定位的差异,使中西媒体在人物报道的选材、写作上都各有特色。

一、小人物众生相:悲剧命运VS优秀品质

《冰点周刊》前主编杜涌涛曾说,再广大的悲伤,也比不上一个具体的悲伤。这句话点出了中西人物报道的一个共性——宏观选题、微观选材,即通过对个人命运的关注管窥与社会相通的宏大命题。上世纪风靡一时的典型人物报道的降温,预示着中国人物报道多元化的开端。随着中国人物报道的选材日渐走平民化路线,中西方人物报道都趋于以普通人的生活折射出社会问题,但在小人物的具体选择上,中西方却呈现出不同风格,主要体现在对小人物身上不同特质的把握——悲剧性VS优秀品质。以下是普利策新闻奖与中国新闻奖近十年的人物报道作品。

中国主流人物报道选材的价值观,由“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评选便可一叶知秋。2011年度十大人物中有一半以上是有着优秀品质的普通民众。正如以《北京最后的粪桶》一炮打红的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创刊编辑李大同所言,“人物很小,但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很大,社会辐射力很强。”从上表的中国新闻奖看来,大部分主角都是具优秀品质的小人物,结梯救人的大学生、拾荒还债的老人、诚实厚道的农民工等。这些人物共同点在于“利他”,主题都代表着高度的群体精神。

而从普利策奖近十年的作品看出,西方人物报道中的

中西媒体人物报道的比较分析

□ 叶 晓

[摘要]由于文化、政治和新闻取向的不同,中西方人物报道在从题材到写作都有显著差异。笔者将普利策奖与中国新闻奖进行对比,结合国内人物报道现状,在人物选择、主题、结构及记者角色定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试图找出中西方不同的写作规律。研究发现,中国人物报道以正面引导为主,倾向于塑造“立体”的人物,语言上糅合了评论、散文等手法,主观诉求较为浓厚。而西方人物报道的主题更具普世性,关注个人命运,选材大多具有悲剧性,行文更强调将人物放置到特殊背景中,立足新闻事件,塑造“平面”的人物形象,强调冲突性和情节的跌宕,并倾向于通过对现场内涵的挖掘来塑造人物形象。[关键词]人物报道 中外媒体 普利策奖 中国新闻奖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029(2012)07(下)-0029-03

表2. 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人物报道

表1. 普利策奖?人物报道

主人公多带有悲剧色彩。面部畸形辛苦求医的男孩、千里寻母的洪都拉斯少年、过失害死孩子的父母等,这些人物的命运都具有不同于常人的悲剧性,而恰恰是这悲剧组成了人物的新闻点。其次,西方记者笔下的主人公都不完美。《恩里克的旅程》中的恩里克就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孩子,辍学、晚归、吸毒,母亲的离去给留守的恩里克带来了很多心理问题,文章没有塑造一个千里寻母的英雄少年形象,而只描写了真实的人性:亲情、思念、被抛弃的愤怒和由此产生的自暴自弃——这是一个因留守而陷入孤僻和自暴自弃的无助孩子。

二、人物平面化VS传记式报道

以新闻事件“打头”,将人物放置到特定的新闻现场去,是西方人物报道的特色之一。2012年普利策特写奖《西雅图最勇敢的女性》,报道涉及在强暴案中两位女同性恋中的一位生还者的人物特写。整篇报道以庭审为背景,刻画人物的细微表情,观察受害者亲属等,以生还者的法庭供词为写作材料,包括对强暴现场的叙述、生还者对受害者的生活回忆等。整篇特写长达5000多字,却紧紧围绕着强暴案这一新闻事件。而没有对人物故事进行全面铺陈和立体呈现,只截取人物涉及新闻事件的“平面形象”,通过还原庭审中毫不怯懦、坦率的控诉刻画了人物“勇敢”的这一侧面。

而国内人物报道往往不止于人物的平面呈现,而企图还原人物的生平事迹,将各个侧面都立体呈现,例如小悦悦事件中对于陈贤妹的报道,就不乏追访到其家乡、还原其从小喜欢做好事的过往生平的报道。另一方面,为了避免枯燥冗长,这种刻画人物立体形象的报道会通过丰富枝叶来使故事感人,这也是它对单纯的履历式人物写作的突破。如中国新闻奖作品《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众多引人入胜的细节描写和现场还原使人物的事迹列举不显枯燥。与讲述同类题材的英国《每日电讯报》特稿《行程已达12.4万英里的中国“超级女邮递员”》相比,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每日电讯报》主要以数字为载体表现邮递员的艰辛,比如“8个村庄、2万人口”、“穿坏了60多双鞋,走了大约12.4万英里”等,全篇更显简约,却缺少了故事感和画面感。而《索玛花儿》的记者与邮递员一起走过了马班邮路,通过体验式采访抓住了很多生动的细节。然而,其叙述和故事细节的呈现也略有不足,如频繁出现的列举式词语——“有一次”、“一次”、“1988年7月的一天”等。不同于西方人物特稿的蒙太奇手法——在以新闻事件为轴心下,将往事融入“现在时”每一个瞬间。事实上,“现在时”的人物神情、事物都可以与往事发生关联产生联想,这也是西方人物报道文学笔法的一种。

三、同是故事化写作 情节设置技不同

以讲故事为特色的华尔街日报体已不再是西方媒体的专利。国内人物特稿也越来越多地利用故事和细节这一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的方式展开文本。

如《索玛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导语:

眼前这位苗族汉子矮小、苍老,40岁的人看过去有50开外,与人说话时,憨厚的眼神会变得游离而紧张,一副无助的样子,只是当他与那匹驮着邮包的枣红马交流时,才透出一种会心的安宁。

寥寥数语,不仅描绘出了主人公王顺友的外貌,更是在“游离而紧张”与“会心的安宁”这前后不同的眼神对比中表现出了他热爱马班邮路这个职业的精神状态,直接引出了主题。这种以人物白描或情景再现“打头”的方法愈渐普遍,但在情节设置上,国内人物报道与西方仍有较大差异,主要在于西方记者运用悬念的纯熟技巧。

这一特点首先从标题差异就可看出一二。中国人物报道的标题普遍较为直接,如《大学生结梯救人》、《病人崔永元》等,这些标题都是实标题,开宗明义点出了特稿的具体内容。而普利策特稿奖作品大部分都是虚题,如《窗里的女孩》、《面具背后的男孩》、《最后的敬礼》等,意义隐晦,并不点明内容。除此之外,西方记者习惯于在开头设置悬念,不直接引出人物特点与事迹,而在冲突和矛盾中层层推进。如《恩里克的旅程》一开始就设置了这样一个悬念:“他不明白。母亲不跟他说话,甚至连看都不想看他。恩里克一点都猜不到母亲想要干什么。作为一个母亲,她明白,她将对恩里克造成怎样的恐惧、痛苦甚至空虚。”不同于中国人物报道主要以渲染感情、烘托精神为主线,西方记者强调悬念设置的小说型写作风格,十分注重情节的引人入胜和戏剧效果。

四、用现场说话VS掩不住的主观诉求

“剧情依赖真实时间的动作表现。电影不能停下来告诉你……在新闻报道中,我们有时会步入陷阱。因为我们能那样做,我们没有把现场的所有内涵发掘出来。”美国记者基思?伍兹谈到自己曾使用“受犯罪摆布”、“绝望”等字眼来形容环境时,称自己并未好好去走那些街道,所以不知道自己在谈些什么。在强调“展示、而非讲述”的西方记者看来,绝望、艰辛、坚强等陈述性词语是单薄而缺少说服力的。

《窗里的女孩》中,记者只是引用了邻居三年来从未见过这个女孩的事实和对女孩居住环境的特写:粪

中国报业 2012. 07(下)

便、蟑螂、臭虫等,来向读者展示出女孩被忽视和虐待的事实。又如《面具背后的男孩》一文:与猫为伴——写出了萨姆的孤独;称体重,希望减肥能让脸上的瘤变小,冒着生命危险仍要做手术——写出了萨姆的渴望;而医生们纷纷被萨姆清澈的眼睛吸引——则写出了萨姆与众不同之处……这就是在充分了解人物后通过现场挖掘出的人物形象,而不是通过书写记者的感官来向读者描绘一个记者眼中的主人公。

西方记者即使在表达强烈感情的时候,也多采用以理性包装感性的方式,将情感隐于字里行间。如前文指出的《窗里的女孩》中女孩被虐待的各种叙述和环境描写后,引出了虐待女孩的母亲的出场:“是的,她住在那里。是的,在起居室的是她的两个儿子。还有,是的,她还有一个女儿。”段落中连用三个“是的”排比,看似不动声色,却用环境描写和采访对象的引语为记者发声,读者可以在客观、冷静的上下文铺陈中感受到记者强烈的愤怒和震惊。

而中国人物报道则时常陷入主观诉求过度表达的陷阱里——用旁白来补足现场挖掘不深,跳出画面评头论足,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记者忍不住出来贴标签,现身说法进行总结。二是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甚至高唱赞美诗。

中国新闻奖作品《方永刚:真情传播真理》中,“对于他的亲人,他虽然无法以更多的金钱去报恩,但他用孝心送走了自己的父母,用舐犊之情陪伴儿子成长,用相濡以沫之爱给妻子最体贴的呵护,用手足之谊给家族最热心的帮扶。”这一系列的人物评价和总结在没有事实材料和细节的烘托下由记者轻易脱口而出,显得空洞而缺乏说服力。其次,煽情式语句在国内人物报道中比比皆是。如《百姓心中的丰碑》中,“嵩岳无言,颍水低徊。雨像泪一样飘洒,泪如雨一般倾诉。”这两句在全文不同处共重复了四次,渲染了任长霞去世后全城弥漫的悲痛气氛。

四、人物有种、有料、有趣,报道还原真实

深圳大运期间,因忙于安保工作导致儿子夭折而被评为“大运安保之星”的交警孙震被媒体以敬业精神广为传扬后,却在网上受到广泛质疑。凤凰网调查显示,54.5%的受调查者选择了“这种情况没有人可以替班吗,难以理解”,有17.9%认为“对事业的追求大过对家庭的责任,不能接受”,只有3.1%认为是英雄之举,有62.8%的人认为对于评选孙震为“安保之星”“应当质疑,这种褒扬是对基本人性的违背,难有好的宣传效果”。

孙震事件直接折射出当代受众价值观多元复杂的态势,企图用20世纪塑造“高、大、全”形象的典型报道

已无法轻易俘获受众的认同感。从教化宣传功能走向与

市场接轨,当下的中国人物报道正在转型期。随着媒体

日渐市场化,不同媒体的人物报道也根据媒体自身的角

色定位和市场定位进行着调整。如相对于《冰点》周刊

的“平民化”路线而言,《南方人物周刊》的人物则较

为高端,杂志编辑张欢在本文调研中称,其主编徐列对

人物题材的要求是“有种、有料、有趣”。有种如《炎

黄春秋》杂志社的社长杜导正;有料如健力宝原董事长

张海的沉浮;有趣如英俊的蒋介石曾孙蒋友柏。平民与

高端共舞,人物选材多元化,应该是未来中国人物报道

的基本走向。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本文为暨南大学优秀本科推免生科研创新培育计划

项目。

参考文献

[1]吴菁.人物报道的中西比较[J].新闻爱好者,2000(12).

[2]张志安.新闻就是要把真相拿出来——访《中国青年报》主编李大同[J].传媒观察, 2004(11).

[3]基思?伍兹.2001美国最佳新闻作品集[M].北京:新华

出版社,2003(3).

责任编辑:于玲

31

典型人物报道如何更出彩

如何让典型人物报道更出彩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壮举,一个时代造就一个时代的英模。鄂栋臣、余笑予、邱应发、陈艳书、聂志娥、熊斌、段逸群、彭开勤、潘兰英、张海燕……他们爱岗敬业、埋头苦干、勇于创新、乐于奉献;他们,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脊梁。“铸劳模风采,写无悔人生”,由湖北省总工会和武汉电视台联合打造的全国第一个劳模大型谈话节目《劳模人生》,从历年特别是近年湖北劳模中精选出各条战线上的代表人物,真实展现劳模的人生旅程和心路历程,为我们刻写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特点鲜明的劳模形象。 众所周知,典型性先进人物报道很容易陷入模式化的误区,溢美之词太多,但实质内容并没多少,容易引起人们“这是吹捧阿谀”的判断,从而产生群体性“审美疲劳”。 那么,新时期先进典型人物报道的出路何在?《劳模人生》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努力和创新。 1.还原“劳模”为现实生活中真实的人 劳模也是人,也会有情绪的起伏,也有爱有恨,有其脆弱一面。《劳模人生》的采编人员在采写劳模时,尊重当事人,把当事人当“人”来写,而不是当“神”或者“异类”来写。在节目摄制过程中,他们经常会深入到当事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客观展现先进典型的楷模形象,而不是一味拔高,将当事人异化为“高大全”,因此节目生活气息非常强,富有感染力。 2.巧用细节烘托渲染 好的细节展示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教辅大师王后雄——劳模人生黄冈总教头》这一集,在开篇设置了这样一个细节:上世纪90年代,一位新疆的石油工人,为了给儿子买一本名叫高中化学重难点手册的教辅书籍,一连在火车上熬了三天三夜。“从乌鲁木齐到武汉,铁路里程3595公里;从武汉再到湖北东部的团风县城,还要辗转两趟车,行程50多公里。”这段描写,有力刻画出节目当事人——教辅大师王后雄的巨大社会影响力,也吊足了观众的观看兴趣。 3、赋予旁观者发言权,强调客观印证 客观真实乃新闻之本;典型报道亦要坚持让事实说话。《劳模人生》非常注重外围采访,强调给旁观者发言权,借他人之口,见证劳模人生。《教辅大师王后雄——劳模人生黄冈总教头》这一期节目中,作者就通过采访团风中学的保安、教师、在校学生;曾用过王后雄教辅书的大学生,以及出版社的相关工作人员,精选材料、印证己说,全方位、立体化的展现了当事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不平凡人生的历程。 4、追踪热点人物,深化贴近性 典型报道虽然从表面来看是“对上宣传”,但表扬并不是其主要目的所在;而是要借助光辉形象的树立,引起全社会的仿效,从而使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再

中西建筑的差别

中西建筑的差别 古代世界建筑笼统得可分为七个体系,分别为欧洲建筑、中国建筑、古埃及建筑、伊斯兰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美洲建筑等。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果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等。而其余的三个体系,数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相对影响较大。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屹立于东亚大陆,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占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有超过3000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建筑就是中华文明之树中非常美丽的一支。 中西建筑的不同 一.建筑材料的不同 1.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上以木材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很早就采用了木架结构的方式。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绝大部分也是木质结构,即使一些砖筑的佛塔和地下墓室,虽然用的是砖石结构,但他们的外表仍然模仿着木结构的形式,可见木结构在中国古建筑所占的统治地位。木架结构,即采用木柱与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屋顶的重量通过梁架传到立柱,再通过立柱传到地面。墙在房屋的架构中不承担主要重量,只是隔断作用。所以汉语中有“墙倒屋不塌”、“拆东墙补西墙”之说。从大量的木架构的古建筑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木构架具有三种基本方式,即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 1).抬梁式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2).穿斗式结构

医学人物报道中时代精神的体现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6634360.html, 医学人物报道中时代精神的体现 作者:张立强 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13期 作为卫生专业报刊,医学人物的宣传报道是其报道的主要内容之一。医学人物与其他新闻人物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相同的是每一个被宣传的人物都在自己的领域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有其闪光的精神;不同的是,医学人物是专业人才,深奥的医学领域对普通人来说是陌生的,但是医务人员的工作又是以治病救人为宗旨,与人民群众的健康密切相关的。因此,医学人物的宣传一直以来都受到普通群众的关注,人们渴望了解他们的工作,走进他们的生活。所以,在进行医学人物的宣传时,要密切关注人物生活的时代背景,充分体现其身上所折射出的时代精神。 选题策划上,要注意选择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 人是具有社会性的,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特定的生活时代,每一个人身上都不可避免地烙有时代的印记。在现实生活中,某个人物之所以能够被他人感动,往往是因为身上所体现出的精神,因此,只有抓住了人物身上的时代精神,才能牵动广大读者的心。 时代精神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建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精神风貌和优良品格,是激励一个民族奋发图强、振兴祖国的强大精神动力,构成同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医学人物要想被广大读者所关注,就要重视时代精神的体现,就要善于发掘那些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人物。 我国著名记者穆青曾说过:“能否高瞻远瞩地提炼出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主题,并且从这个高度来表现英雄人物的革命精神和思想风貌,就成为决定人物通讯成败、优劣的关键。”穆青的这段话虽然是从写作的角度要求人物通讯要体现出时代的特征,但对于一份报纸来说,如何从体现时代性方面做好人物宣传报道的选题策划也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上海大众卫生报》在2008年底计划推出“人物”栏目,但是栏目如何更好地体现当今医学人才的整体风貌,以哪些人物作为报道的重点等,成了栏目所要考虑的内容。因为医学是个知识与技术含量极高的领域,在这个领域中,人才济济,成果丰富;他们或者是道德模范、或者是技术精英、或者是服务工作先进、或者是处理医患关系的能手……如何选择报道对象?最后报社领导决定以上海市医疗卫生领域的杰出人才、精英人士为主要报道对象,因为他们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是推动医学发展的骨干力量,是最能体现时代精神的一个群体。这些人物都是上海乃至全国知名的医学专家,他们在自己的学术领域和临床治疗方面都作出了突出成绩。通过对这些学术权威和技术精英的深度报道,体现出他们身上所孕育的时代精神。 该栏目一经推出就受到了业界的关注。两年来,“人物”版先后推出了上海市“银蛇奖”人物风采、走近领军人才等系列报道。这些医学人物几乎涵盖了医疗卫生领域的各个学科,采编的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老友记》VS《爱情公寓》——中美典型情景喜剧比较分析 《爱情公寓》由韦正导演,由一帮年轻演员担纲主演。故事围绕一栋叫做“爱情公寓”的普通出租式青年公寓展开。讲叙了公寓内四男三女之间所发生的形形色色搞笑、离奇、浪漫、感人的故事。本剧在叙事上采用创新的多线并进,试图打破传统中国情景喜剧单线式模式。播出后即以轻松幽默的氛围、时尚潮流的形象、温馨浪漫的基调引发收视热潮,成为当年最关注的电视剧之一。 《老友记》是美国NBC电视台于1994年开始推出的电视情景喜剧,也叫《六人行》,至2004年完结篇止。一共播出十季,共约200集。戏巾的六个“老友”住在纽约市区的公寓中,他们之间的友情、爱情和事业是整部戏的主线。六个年轻人浓缩了美国青年人的特点,再现了美国当代社会巾年轻人的价值观和生活行为。接下来我们对两部剧进行比较 1、剧情模式 情景喜剧的共有剧情模式是:每一集自成体系,且波澜都会在结尾归于平淡。《爱情公寓》借鉴《老友记》,每一集的剧情有一定的联系,用主人公的感情线串联,比如《爱情公寓》中曾小贤和胡一菲,展博和林宛瑜的感情。这样使观众既可以抓住剧情主线,又可以观赏每一集主题明确的故事 2、人物设置 《爱情公寓》在人物设置上借鉴了《老友记》,除了关谷神奇以外,其他人物都是照搬自《老友记》,不同的是将人物中国化了,并且夸大了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很好的喜剧效果,但却缺少了《老友记》的深度,尤其在人物思想的刻画上。 曾小贤对应《老友记》中的Chandle,继承了Chandle敢说不敢做的懦弱性格。曾小贤软弱,善良,有点自卑却表现得非常自信,这使得这一角色像普通中国人一样有血有肉。相比于chandle,曾小贤这一角色更为成功。 胡一菲对应《老友记》中Monica,继承了Monica的专横霸道。Monica是个完美主义者,有洁癖有强迫症,凡事追求不出差错。不同的是,Monica的性格形成有详细的交代,而《爱情公寓》没有做到这点,这不得不说是一个败笔。故事强行告诉观众胡一菲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胡一菲的弟弟展博对应《老友记》中的Monica的哥哥Ross,继承了Ross那种高学识的书呆子气质。同样,展博也是Ross的升级版,更加书呆子气,更加不懂

人物通讯的写作要点及采访感悟

人物通讯的写作要点及采访感悟镇江市检察院宣传教育处卢嘉凯 平时,我们从事检察新闻宣传的内容主要有三类:消息、案件报道、典型报道。而典型报道主要是宣传报道检察机关的先进人物,是弘扬正气、树立榜样开展正面宣传的主要手段。那么,掌握人物通讯的写作方法,向新闻媒体宣传先进人物,为让检察走向社会,让社会了解检察,多出精品,多作贡献,势在必行。 从文章体裁上讲,通讯是记叙文的范畴,下面我们先从记叙文的概念入手,谈谈人物通讯的写作要点,以及自己采访先进典型的感悟。 一、记叙文的概念 文章的体裁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 文章的表达方式一般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客观表达方式,用来表现客观事物;另一方面是主观表达方式,用来表现主观感受。 客观表达方式有三种基本类型: 记叙,用来表现人、事、景、物的静止状态或运动状态; 描写,用来表现人、事、景、物的具体形象; 说明,用来表现人、事、景、物的文化知识性因素。 主观表达方式有两种基本类型: 抒情,用来表现作者的内心体验; 议论,用来表现作者的见解或主张。 1、记叙文的涵义: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 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 2、记叙文的要素:时间、人物、地点、发展、经过、结果。 3、记叙文的特点: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4、记叙文的分类: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 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日记、回忆录等。 二、新闻的概念 1、新闻的涵义:新闻也叫“消息”,是记叙文的一种类型。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新闻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 2、新闻的分类:新闻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新闻,是消息、通讯、特写、速写、报告文学、采访手记、群众来信等多种新闻文体的总称; 狭义的新闻则专指消息。“新闻”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在唐代,指的是新听到的国家大事;后来《红楼梦》里出现的“新闻”,指的是见到的有趣的新鲜事。 3、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结果。 4、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导语、主体是消息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结语有时则蕴涵在主体里面,有时省略。 三、通讯的概念

五、典型范例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

五、典型范例之典型人物、先进人物 抓住抢修一线的典型人物,结合其特别的抢修工作,进行宣传报道。专人负责跟进采写报道,包括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 范例: 1、浙江日报2013年10月12日4版 电力党员服务队—— 抢修:再脏再臭也心甘 通讯员吴桑桑记者张帆 本报杭州10月11日讯 通讯员吴桑桑记者张帆 大水中,人们记住了一支国家电网共产党员服务队。他们是一线的电力维修工人,又是抢修突击的尖兵。 “终于可以换双鞋了” “四天没洗澡、换鞋,快被自己臭死了!”这般调侃的杨刚,是宁波供电公司供电抢修服务平台班长、国网共产党员服务队员,今天终于有一点空闲时间可以脱掉整整穿了4天的球鞋,换上一双透气的拖鞋。而就在昨天,他还接着纷至沓来的抢修工单,电话打到爆,声音嘶哑,完全没有力气再多说一句话,根本顾不上洗澡、换鞋。 “我们这儿停电了,快来看看”、“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来电”这样的工单已经让平台所有的工作人员接到手软。“一个小区停电,同小区的住户会不停地轮流来电话。”10月9日零时,杨刚看着满屏900多张无法回复的工单,无奈地告诉笔者。好在,随着抢修的加快,“无奈”开始逐渐消退。从10月7日到10日,供电抢修服务平台共接到2181张工单,处理了1000多张,只要一有小区送电,平台就立马一一回复给报修的居民。也许,明天还是不能回家,但是只要给用户送上电,杨刚的心就放宽了。 “闻得到臭味不” “同事都嫌弃我臭,你闻得到臭味不”宁波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工区配电运检三班的小伙朱剑明是服务队新兵,一边闻着自己的衣服,一边还在“照顾”周围人的感受。为了排摸灾情比较严重的江北范江岸一带的所有“遇难”或“涉险”电力设备,10月9日,朱剑明和两个同事还蹚了一天的粪水,一般的小伙谁受得了,可是朱剑明却没有半句怨言。 范江岸一带积水严重,都到膝盖了,沿街小区的几个环网单元都可能受灾了,必须挨个蹚水摸进去查看设备的受损情况,对一些渗水严重的环网站必须拉闸停电,保证居民的安全。“今天真是幸运,让我们遇上了臭粪沟,还走了一天,人生也算圆满了!”面对困难,朱剑明总是抱着乐观的心态。 “脚都已经麻木了”

中外少儿电视频道的对比研究及启示

中外少儿电视频道的对比研究及启示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任小兵 指导教师李明 摘要:电视作为现代社会最主要的传媒之一,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刻的影响,尤其对当今的儿童极富“魔力”。少儿电视对于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影响尤为巨大和深远。作为少儿电视的载体,我国的少儿电视频道还处于幼儿阶段,面临着对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国外的少儿频道相对于我国来说则比较的成熟,本文通过对中外少儿电视频道的对比研究,分析了我国少儿频道存在的节目编排、频道定位、频道经营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诸如加快少儿电视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树立品牌,走产业化经营道路等建议。 关键词:少儿频道;频道定位;频道经营;电视频道 Chinese and Foreign Children Television Frequency Channel Contrast Research and Enlightenment Student majoring 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N Xiaobing Tutor LI Ming Abstract:The television takes one of modern society most main media, has the profound influence to humanity's life, extremely is especially rich to the now child “the charm”. Child television regarding youth's body and mind development, the influence especially is huge and profound. As the children television carrier, our country children television frequency channel also is at the baby stage, faced with to many is urgently awaiting the question which is solved. But the overseas children frequency channel is opposite to our country said compares the maturity, this article through to the Chinese and foreign children television frequency channel contrast research, analyzed our country children frequency channel existence program to arrange, the frequency channel localization, the frequency channel management aspect question, and proposed such as sped up the children television troop to construct, to improve the personnel quality, sets up the brand to walk suggestion and so on industry management path. Key word: Children channel; Channel localization; Channel management; TV channel 少儿电视频道又叫少儿频道,是以少年儿童为目标受众的电视频道,由于习惯问题,国际电视界称Children channel为儿童频道,我国则称其为少儿频道。[1] 89根据两者习惯不同,文中出现了儿童频道与少儿频道两种称谓,其本质是一样的。有关资料显示,目前,已有29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少儿频道。我国的少儿电视频道才刚刚起步,在发

典型人物报道范文

典型人物报道范文 篇一:人物通讯例文一篇 附:人物通讯例文一篇 为了孩子们的幸福,做一个安静的燃灯者 ——记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 文/黄佳熹顾秀阳 一个理性、优雅、聪慧的美丽女人,放弃了在青春葱笼的雅致里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用真心和行动将教育理念化成有温度的关怀,以爱育爱,以德培德,培养出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她用才学、能力、品质和魅力给她的学生以成长的力量,她用无私的热切的关爱给学生终生永恒的记忆。她,就是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教师万平。 以赤子之心开垦教育之路 想象和现实的最大差别就是在现实中你会发现真正想要什么。虽然教师之路并非万平的初衷,但从教之后,她真正认识到:自己如此热爱孩子,热爱教学,这是一条属于她的路,她是一名天生的师者,走在这条路上,她是踏实的,充实的,欣喜的,平和的。然而在28年的成功教育之路背后,万平

付出了比别人多十二分的努力与艰辛。 1981年,万平开始从教,在朝阳区劲松二小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和孩子们日夜摸爬滚打,叫得出全校各班上百名小干部的名字,说得出他们班里所有小淘气的糗事??所有的班会队会大队会、广播、晚会、庆典??都是她和孩子们一同策划组织。1987年,万平到了西城区展览路第一小学担任音乐教师及新月合唱团指挥工作。带领学校新月合唱团的同学们,在专家的指导下,获得了区、市、全国一系列合唱比赛的一等奖。作为指挥,她先后登台于人民大会堂、保利剧院、民族文化宫、北京音乐厅??并在1993年考取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师从吴灵芬教授,修习合唱指挥??七年“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年纪轻轻的万平连续获得了北京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 1993年,是万平人生的转折期。这一年,她被调入了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主动要求教语文并担任班主任。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带着满腔的热情与自信,从“零”开始学习语文教学。从组课到校级优课,从接待课到研究课以至于区课、市课,大型活动展示课,从首届东兴杯大赛一等奖,到北京市小学专任教师教学基本技能竞赛语文学科一、二等奖,以至成为一名市级骨干教师、中学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 面对一个个挑战,万平总是以学习充实自己,以研究武装

中外建筑差异论文

中西方建筑分析 班级: 姓名:

目录 一、摘要 二、正文 1、中西方建筑文化差异 2、传统文化在建筑中的表现 3、当代建筑设计 三、总结

一、摘要 历史的车轮已步入21世纪,随着我国建设步伐的加快、综合实力的增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崛起、交通网络的逐步扩大完善,各类大中小型城镇亦在规划建设之中。在这一发展新时期,我们应该努力寻求一条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创作道路。寻找传统文化的内涵,获得创作的灵感和题材,建造出既是传统的、民族的,又是现代的建筑物,从而实现现代建筑与传统建筑文化的和 谐统一。 【关键词】:中西方差异;传统文化;现代建筑 二、正文 1、中西方建筑差异比较 中西方的建筑的差异主要有材料、结构、布局、观念等方面的不同。 1.1建筑材料上的差异 中西方的传统建筑材料一般就是三种:土、木、石。中国传统建筑以木为主,西方的传统建筑以石为主。 不同的建筑材料,使得中西方的传统建筑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这以建筑的关键。所以,那些垂直向上、顶天立地的建筑便成了全靠石头建造的柱子支撑。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木材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木柱,屋顶等。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飞檐的高低、长短往往会成为建筑设计的难点和要点,因为这些细节方面的不同往往正体现出设计者的匠心独运[1]。 1.2建筑结构上的差异 中国的建筑结构 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特点有如下三点: (一)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二)独特的单体造型 (三)讲究对称美,黄金分割美等艺术效果 中国传统的建筑在建筑结构上的一个特征是“框架式结构”体系,即采用木

中外电视媒体对比分析(提纲)

中外电视纪录片对比分析—Discovery对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反思 08级新闻二班 吴尔乐

中外电视媒体对比分析 ————Discovery对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反思题目:中外电视媒体对比分析————Discovery对我国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反思 研究目的:通过对Discovery-探索频道与中国电视纪录片的对比,发现国内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不足和缺憾,了解世界级电视媒体对于纪录片制作的创意、宣传等方式与方法。经过对探索频道的分析,得出探索频道经久不衰,受大众喜爱与青睐的原因,由此明确我国电视纪录片未来的发展目标与方向,为我国电视媒体及电视纪录片制作开创新的前景。 Discovery-探索频道简介:Discovery探索频道,Discovery传播公司的旗舰电视网,致力于打造全球最高品质的纪实节目,力求成为电视荧屏上最富活力的电视网之一。Discovery探索频道于1985年开播,是世界上发行最广的电视品牌,目前到达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亿零6百多万家庭,以35种不同语言播出节目。 Discovery探索频道自1994年在亚太地区开播以来,一直是Discovery亚洲电视网旗下的主打电视频道。该频道提供24小时高品质纪实节目,带领观众深入洞察我们周边世界的内在奥秘。Discovery探索频道目前在亚太地区拥有1亿1千2百多万订户,始终保持迅速增长的强劲态势,吸引来自不同文化的各阶层观众。据2005年泛亚媒体调查(PAX)的结果显示,Discovery探索频道在富裕成人*中连续9年被公认为亚洲地区收视人口最多的有线及卫星电视频道。在新加坡举办的2004年“亚洲电视大奖”评选中,Discovery探索频道还荣膺“年度最佳有线及卫星电视频道”。 Discovery探索频道通过泛美8号卫星播出节目,其订户遍及澳大利亚、文莱、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日本、马来西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韩国、菲律宾、中华台北、泰国、越南、新加坡和南太平洋诸岛。 目标受众:高消费和富裕成人(25至54岁),略倾向男性。

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系列报道之

身边的先进典型人物事迹系列报道之一: 激情燃烧的平凡“税月” ——记奉节县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职工余瑶 每个时代,都有勇立潮头、敢于中流击水的创业先锋。每个行业,都有甘于平淡、坚守岗位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她没有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却扎根于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奉献;她没有孤芳自赏的清高,却脚踏实地,履行着一名税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她没有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却用满腔热情履行着肩上的责任,用行动谱写出一曲无怨无悔的奉献之歌;她是一个平凡而普通的税收工作者,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执着地演绎她那平凡而精彩的人生。她就是被大家亲切称为“瑶哥”的奉节县国家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女职工——余瑶。 用青春播洒激情在学习中收获快乐 1990年9月,19岁的余瑶穿上了蓝色的税装,在奉节县国税局朱衣税务所任专管员。余瑶的母亲是一个老税务工作者,记忆中,最让母亲高兴的是余瑶和她一样成为一名光荣的税务工作者。在余瑶参加工作的第一天,母亲就一再叮嘱她珍惜这份神圣而光荣的工作,要脚踏实地好好干,干工作就要成为行家里手,不要被人瞧不起,在面对各种刁难威胁时要顶得住,面对各种人情糖弹时要立得稳。余瑶把母亲的话牢牢记在心里,怀着对税收事业的敬仰和对知识的无比渴望,刻苦学习成了她工作之余的全部内容。 凭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税收事业真诚挚爱,她孜孜以求、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像无花果一样默默成长。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她如饥似渴地像海绵一样吸取各种业务知识。在朱衣税务所工作期间,那里的条件十分艰苦,夏天晚上到处是成群的蚊子,蚊香已无法形成有效地抵御屏障。当别人都在休闲聊天、打牌娱乐的时候,她仍然在白炽灯下伏案苦学。为了避免酷暑和蚊虫的叮咬,她找来一个架子床挂上蚊帐,将台灯架在床上,躲在蚊帐里看书。工作期间,她向同事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学税收征管知识、学财会知识、学相关法律知识、学计算机知识,工作水平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 1994年余瑶通过成人高等教育考试进入四川省行政干部学院财税专业离岗学习两年。深知学习机会难得,余瑶忍着相思之苦告别新婚不久的丈夫,如饥似渴投入了知识的海洋。除了学好本专业外,她还选修了多门课程。她本是个十分爱美的女孩,节假日当其他同学去逛街和购物时,她却在阅览室借阅财会方面的书籍,闲暇时在听其它专业的公开课。在每学期的学科考试中,余瑶在班上都名列前茅。毕业时,她被四川省国家税务局评为当届为数不多的三名优秀学员之一。 凭借自身过硬的业务水平,1996年县局组建办税服务厅时她成为首要人选之一。在办税服务厅工作期间,她经历了从税网、新税网到CTAIS综合征管软件的推广历程。每一次新系统的换代升级,她都当成学习的好机会。从操作手册到升级说明,总是认真阅读,在模拟环境中一遍遍对照运用。每一次的软件升级,她总是仔细对照差异,并在实际工作中及时使用,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科室反映。就在今年8月初,市局调整了CTAIS中部分文书工作流配置,余瑶阅读调整后的配置说明时,发现每个文书的第一节点都不在原受理岗位,这与实际的工作流程不符。她立即到征管科反映情况,8月5日,市局就文书流配置说明中的文书受理岗位及时进行了明确。 那种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对新知识如饥似渴的精神,使她熟练的掌握了现代信息化税收知识,熟悉了办税服务厅的窗口业务和系统的前台操作流程,成为了办税服务厅的骨干力量。知识和能力得到了承认,是一种莫大的动力,进一步激发了她对工作的激情。为了更好地服务纳税人,她从未停下求知的脚步。她深知“道理书遍读,方知为人;经世书多读,方知应

中外建筑的差异

中西建筑差异 正文: 古代世界建筑笼统得可分为七个体系,分别为欧洲建筑、中国建筑、古埃及建筑、伊斯兰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美洲建筑等。其中有的早已中断,或流传不广,成就和影响也就相对有限,如果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美洲建筑等。而其余的三个体系,数中国建筑和欧洲建筑相对影响较大。世界文明古国中国,屹立于东亚大陆,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占世界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建筑就是中华文明之树中非常美丽的一支。 中西建筑的不同 一、建筑材料的不同 1.中国传统建筑在材料上以木材为主 中国古代建筑很早就采用了木架结构的方式。现在保存下来的古建筑绝大部分也是木质结构,即使一些砖筑的佛塔和地下墓室,虽然用的是砖石结构,但他们的外表仍然模仿着木结构的形式,可见木结构在中国古建筑所占的统治地位。木架结构,即采用木柱与木梁构成房屋的骨架,屋顶的重量通过梁架传到立柱,再通过立柱传到地面。墙在房屋的架构中不承担主要重量,只是隔断作用。所以汉语中有“墙倒屋不塌”、“拆东墙补西墙”之说。从大量的木架构的古建筑中,可以看到他们的木构架具有三种基本方式,即抬梁式、穿斗式和井干式。 1).抬梁式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木构架的主要形式。这种构架的特点是在柱顶或柱网上的水平铺作层上,沿房屋进深方向架数层叠架的梁,梁逐层缩短,层间垫短柱或木块,最上层梁中间立小柱或三角撑,形成三角形屋架。相邻屋架间,在各层梁的两端和最上层梁中间小柱上架檩,檩间架椽,构成双坡顶房屋的空间骨架。房屋的屋面重量通过椽、檩、梁、柱传到基础(有铺作时,通过它传到柱上)。 抬梁式构架至迟在春秋时已经有了。目前所见最早的图像是四川成都出土东汉庭院画像砖。唐代它已发展成熟,并出现了以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和山西平顺天台庵正殿为代表的殿堂型和厅堂型两种类型。《营造法式》的大木作部分主要讲的是抬梁式构梁,明确提出较重要建筑的构架有殿堂型、厅堂型两个类型,并用图说明两者的差别。

典型人物

典型人物 篇一:如何写好典型人物 杜涌涛:写好人物的十四点提示 2009-08-06 一星期前谢湘找到我,希望冰点和周刊开座谈会。周刊中心有很多人物报道,冰点也有人物专版,非常愿意做这次交流。稍微做了一些准备,最大的遗憾就是案例太少,时间太短,只能就编人物版和写人物报道说一下,点到为止。大家下一步可以就我提到的进行互动。 人物报道是本报的长项,本报例来就是以人物报道见长的。从五十年代到一直到八十年代,每个时代的重大典型都能看到本报的身影。本报确实出现了不少人物报道的高手。从最高的王石、李海燕、马役军等等,都是本报在人物报道方面非常有建树的老记者。 但不可否认,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我们的人物报道始终沿用的是一种典型人物的报道模式。八十年代末我写过一组人物报道,四篇,写完后在报社上下确实引起很好的反响。这组报道写完后,我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总结性的东西,当时题目叫“写人还是塑造”。我第一次提出人物报道的非典型性,想从对人物的典型报道转到非典型报道。我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想尽量让人物报道回到人的本身,不再重复教育功能、教化功能和政治功能。 这组报道我个人今天回过头来看,对本报的人物写作的走向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一定的作用的。今天我讲人物报道就是讲“非典型人物报道”,不适合典型人物报道。

写好人物的基本要素是谢湘给我的题目,我想到哪写哪,今天讲“写好人物的十四点提示”,但大部分都没有案例。 一是写人物就是写个性。 这还是针对典型人物而言。怎么让人物回到人物本身,不再承载人物本身以外的东西。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我认为之所以写这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或者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事情我们采访到了,哪些事情能进入我们文中,大有讲究。我认为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就拿一些创业英雄来说,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 我们现在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采访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我们不是在表现个性,而是罗列事迹。二是写人物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 这和第一个问题还是有关联的。每人的性格都很复杂,有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 比如冰点周刊,有三千五到四千字的人物,但大部分是一千五到两千字的篇幅。我们能否设想一下,在这样的篇幅里概括一个人的个性。在这方面我们有很多尝试。像张建伟写的,一个四十六岁的团

中外电视栏目比较

1·广电总局全称(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 2·(1958年),中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于国庆节试播,年底播出。就是中央电视台的前身。全天播出4小时,内容为新闻简报。 3·1979年1月28日,(上海电视台)宣布,即日起受理广告业务。并播出中国电视史上第一条商业广告(“参桂补酒”)。 4·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是 ( 吕焕斌 ). 5·1999年,荷兰一家电视台推出了(《老大哥》)节目,真人秀节目才开始作为一种独立的节目样式出现并发展起来。《老大哥》节目的名字出自(奧威尔)的预言性小说(《1984》)。 6·调查类新闻节目的“鼻祖”是1953年英国BBC开播的(《全景》)节目。 7·肥皂剧(《伊斯坦德人》) 1985年在BBC1首播,该剧是作为独立电视(《加冕街》)的竞争产品诞生的。 8·1936年11月2日,这是一个值得全世界纪念的时刻。这一刻,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郊外的亚历山大宫,以一场规模颇大的歌舞演出,开始了它的正式播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用电子电视系统播出的定期节目,因此人们常常把它视作人类电视事业的开端,标志着电视时代的来临。(实况转播) 9·1960年12月9日在ITV首播,(《加冕街》)是英国电视史上播出时间最长的电视剧。 10·PBS儿童制作:(《芝麻街》)。 11·美国商业体系中,传统三大广播公司是( CBS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 ABC )美国广播公司、( NBC )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 FOX )福克斯广播公司、( CW )哥伦比亚及华纳兄弟联合电视网。

·制播合一 是指电视节目的策划、投资、制作、审查、播出等各个环节由电视台内部的节目部门统筹完成的运作体制。 ·真人秀 一般是指以电视传媒为介质,通过举办某一类别的比赛活动,以从多名参赛者中选取最终获胜者为目的,同时有着富的奖品,可以获得广泛的经济效益的电视节目。 ·新闻类节目 是指以新闻材料为基础加工制作而成的电台或电视节目。 新闻类节目包括现场或预先录制的访问、专家的分析、民意调查结果,偶尔会包含社论内容,以信息量大为标志,时效性、广泛性、指向性是其主要特质。 ·《60分钟》 《60分钟》是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主打的一档电视新闻杂志栏目。栏目创办于1968年9月,当时还没有一个完整的栏目形态,只是在每周二晚间黄金时段和《CBS新闻小时》轮流播出。 ·家庭影院 家庭影院概括来说可以从综合两个概念去了解,这两个概念分别为“家庭影院标准”和“家庭环境中播放电影片中的播放系统”。家庭影院市场又添一军:目前的微型投影仪家庭影院,已经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从2009年到2010年在短短一年时间里,投影向家庭影院进军的势力已经击败了彩电占据了市场巅峰,特别是它所独具CMMB功能和接机顶盒直接看电视的功能,加工内置存储,可以下载网络最新电影和听歌等功能,已经是彩电无法取代的了,微型投影仪必将占据未来家庭影院市场。

写好典型或非典型人物报道的十四点提示

写好典型或非典型人物报道的十四点提示 一星期前谢湘找到我,希望冰点和周刊开座谈会。周刊中心有很多人物报道,冰点也有人物专版,非常愿意做这次交流。稍微做了一些准备,最大的遗憾就是案例太少,时间太短,只能就编人物版和写人物报道说一下,点到为止。大家下一步可以就我提到的进行互动。 人物报道是本报的长项,本报例来就是以人物报道见长的。从五十年代到一直到八十年代,每个时代的重大典型都能看到本报的身影。本报确实出现了不少人物报道的高手。从最高的王石、李海燕、马役军等等,都是本报在人物报道方面非常有建树的老记者。 但不可否认,一直到八十年代末,我们的人物报道始终沿用的是一种典型人物的报道模式。八十年代末我写过一组人物报道,四篇,写完后在报社上下确实引起很好的反响。这组报道写完后,我写过一篇这方面的总结性的东西,当时题目叫“写人还是塑造”。我第一次提出人物报道的非典型性,想从对人物的 典型报道转到非典型报道。我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提出这个观点,想尽量让人物报道回到人的本身,不 再重复教育功能、教化功能和政治功能。 这组报道我个人今天回过头来看,对本报的人物写作的走向是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一定的作用的。今天我讲人物报道就是讲“非典型人物报道”,不适合典型人物报道。 写好人物的基本要素是谢湘给我的题目,我想到哪写哪,今天讲“写好人物的十四点提示”,但大部分 都没有案例。 一是写人物就是写个性 这还是针对典型人物而言。怎么让人物回到人物本身,不再承载人物本身以外的东西。 为什么要写这个人?我认为之所以写这个人,往往是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种个性吸引我们,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或者这个人做出某种非同寻常的事也罢,都和这个人的个性有关。一个人一生做很多事情,而决定一个人的人生走向的事并不是很多,记者在采访中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很多事情我们采访到了,哪些事情能进入我们文中,大有讲究。我认为一个人在重大关口所做出的选择最能体现这个人的个性。就拿一些创业英雄来说,之所以做成功,恰恰是这个人的个性决定的,是他和别人不一样的个性在起作用。 我们现在写作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只把他的业绩写出来,采访到很多故事,但找不到这些故事和这个人的个性有何关联。我们不是在表现个性,而是罗列事迹。 二是写人物要突出人物的某个侧面 这和第一个问题还是有关联的。每人的性格都很复杂,有矛盾。每个人都有一个很朴素的底色。在有限的篇幅里,要能抓住这个人的底色展开。

新闻人物通讯稿

新闻人物通讯稿 【篇一:新闻通讯稿范文 (800字)】 写通讯稿 1.通讯的概念 通讯,是运用叙述、描写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的一种新闻报道形式。它是记叙文的一种,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常用的文体。 2.通讯的特点 (1)严格的真实性。 (2)报道的客观性。 (3)较强的时间性。 (4)描写的形象性。 3.通讯的写作 第一,主题要明确。有了明确的主题,取舍材料才有标准,起笔、过渡、高潮、结尾才有依据。第二,材料要精当。按照主题思想的要求,去掂量材料、选取材料;把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和最有吸引力的材料写进去。 第三,写作方法可灵活多样。除叙述外,可以采用描写、议论等写法,只要运用得当即可。 4.校园常见的通讯 (1)人物通讯 所谓人物通讯,就是以报道社会先进人物为主的通讯。它着重揭示先进人物的精神境界,通过写人物的先进事迹,反映出人物的先进思想,使之成为社会的共同财富。同时,也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某些有争议的人物。“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写作时切不可把先进人物写成从来没有过的大智大勇,十全十美,写人叙事力求言真意切,恰如其分。 (2)事件通讯 所谓事件通讯,就是报道典型的、有普遍教育作用的新闻事件。写事当然离不开事件有关的人,但它不像人物通讯那样着力刻划人,而是以事件为中心,在事件的总画面中,为了写好事来写人。它既可以反映现实生活中发生的重大的、振奋人心的典型事件和突出事件;也可以从某一新闻事件截取一个或若干个片断,进行细致详尽

的描述,揭示事件的深刻含义;还可以是若干事件的综述。例文:(1) 9月25日晚,我院计算机科学系“《系统理论》硕士点考研动员大会”在讲学厅208室召开。出席本次大会的系领导有系主任陈潮填教 授和系副主任谢赞福教授。本次大会面向的对象主要是03级毕业生。大会上,陈潮填教授就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发表了重要讲话:1、 为什么考研;2、有没有资格考研; 3、考什么; 4、怎么考; 5、考上研究生后学习什么内容; 6、考上 研究生后可以做什么工作;7、本学科点《系统理论》硕士考点的基 本情况。其中,他也指出了本院考生在报考研究生方面的优惠政策,同时分析了目前我院学生与外校学生的差距与优势所在。陈潮填教 授精彩详尽的报告在很大程度上鼓励了在场毕业生,激起他们报考 研究生的热情。 在讲座完毕后,陈潮填教授和谢赞福教授还就在场毕业生提出的问 题一一作了详尽的回答。 暨本次动员大会,我院考研将于10月10日开始网上报名。相信经 过本次动员大会,我院我系将回有更多的同学参加报考“《系统理论》硕士点”。 附:普通通讯稿三步走: 1.时间、地点、事件、参与人物; 2.具体刻画事情的经过,突出重点,必要时要分点; 3.结束语,可写活动的发展趋势,或揭示活动的意义。 【篇二:采访通讯稿范文】 通讯稿该怎么写呢?新闻稿与采访稿,他们的区别在哪?接下来就 针对新闻稿和采访稿做一 个大致的讲解。 一般的新闻报道也很重视采访的前期工作,记者应该善于研究分析 资料,并以此为据写 出采访提纲。但这种资料分析是有限的,采访提纲也是粗略的。因 为一般新闻采访最主要的 目的是得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事实。所以,只要记者精于提问,往往 就会有收获。然而,单个 的、相对独立事实的深度对于深度报道是不够的。在why(原因) 和how(怎么样)上的探究,

先进事迹人物通讯报道(共6篇)

先进事迹人物通讯报道(共6篇) 先进事迹人物通讯报道(共6篇) 第1篇农业银行支行先进事迹通讯报道本站为你精选息收回率达 98.85。信贷资产质量在全省农行系统中名列第一,是全国农行信贷管理先进单位。乐清农行视资产质量为银行生命线,坚持依法管贷,规范信贷运作机制,严把信贷风险防范关。在信贷资产质量管理上,全国农行系统首创“六要素”管理法,重点突出企业法人代表的品行.企业自有资金比例.企业货款归行率.企业的日均存款余额.企业的销售纳税额.企业固定资产规模的管理。建立授信和授权相结合的贷款管理办法,取消6个分理处贷款审批权限。实行审贷分离,明确岗位职责。建立责.权.利相结合资产质量岗位责任制,全国农行系统第一个制订资产质量奖惩办法.信贷员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不同岗位信贷人员承担经济责任的量化指标。严格监督考核措施,坚持“按季考核.年度考评.划分责任.处罚到人”。建立部门及个人清收不良贷款责任制,把信贷资产质量指标分解落实到分理处信贷员,支行业务部门与基层单位挂钩考核,形成全行上下一条心,紧密配合,共同构筑资产安全区。推“三大超越”服务心系每位客户“超越柜台.超越时空.超越服务内容”三大超越服务是乐清农行围绕市场,围绕客户,在实践工作中长期坚持的一大服务特色,

是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制胜法宝。超越柜台就是对客户的服务不仅仅局限在柜台内,不受三尺柜台的约束,走出柜台,为客户提供上门服务。如上门为企业办理贷款手续,3 /11为学校上门代收学费,为企业代发工资,为存款大户代办票据和存取款接送服务等等。这一系列上门服务措施,拉近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也缩短了存款归行的时间。超越时空就是服务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即不受8小时工作时间和地理区域的限制。对乐清虹桥分理处的员工们来说,在单位共进大年三年夜饭已成了惯例,因为每年的除夕夜营业时间都要到晚上8点才能结束。让职工们倍感温暖的是,每顿年夜饭,支行一把手都亲自作陪。在这里没有午休和双休日,客户随到随办,每天送走最后一位顾客的时间方为下班的时间。“让客户满意”成了每个乐清支行员工的服务准则。此外,乐清农行坚持“立足乐清,走向全国”的经营方针,把服务撒向全国各地。只要有乐清人集中经商的地方,就有乐清农行提供的汇兑.结算等系列金融服务。把在外经商的乐清市民的存款从千里之外汇聚到乐清农行。超越服务内容是指服务不仅仅停留在银行的业务范围,大到为客户经营出谋划策,小到为客户帮忙处理家庭琐事,只要是客户的需要就是他们的服务内容。如一些在外经商的客户,无暇照顾家中老小,他们就经常上门看望.关照,使这些身在异乡的客户深受感动。一些企业在申办手续碰到困难时,他们利用自己信息灵.接触面广等特点,主动为企业咨询,甚至代为奔走.操办。在企业需要帮助的时候,都能及时予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