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对成品输液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对成品输液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对成品输液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对成品输液质量和效率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成品输液质量和效率中静脉药物调配技巧的影响。方法:本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于2014年4月起加强调配人员的技巧培训,分别选取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4月、2014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患者109例、11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成品输液调配总量,对比两组患者成品输液问题发生率。结果:加强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后,调配总量增加8.45%。加强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后成品输液问题发生率低于加强之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加强调配人员的调配技巧后,可提升成品输液调配的质量及效率。

【关键词】静脉药物调配技巧;成品输液;质量;效率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调配工作量比较大,要求调配人员能够快速、准确的完成成品输液的调配,保证调配工作的质量及效率。调配人员的调配技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成品输液的质量和效率,本院自2014年4月起,通过培训的方式加强调配人员静脉药物的调配技巧,提高调配的效率,保证调配的质量,现将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于2014年4月起加强调配人员的技巧培训,选取医院2013年12月~2014年4月收治的患者109例,男56例,女53例;年龄21~75岁,平均(54.3±2.8)岁;疾病类型:胰腺炎21例,脑出血23例,子宫肌瘤17例,肺炎20例,胆囊炎28例。同时选取医院2014年5月~2014年8月收治的患者112例,男58例,女54例;年龄20~80岁,平均(55.1±2.7)岁;疾病类型:胰腺炎22例,脑出血23例,子宫肌瘤18例,肺炎18例,胆囊炎30例。两组患者相关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未实施技能培训时,调配人员依照常规的方法进行静脉药物调配。实施技能培训后,培训内容中包含普通注射剂、难溶性药物等静脉药物

的调配技巧,提升了调配人员的调配能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强化前后的调配总量。对比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强化前后成品输液问题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数(n)和率(%)表示计数资料,利用2χ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强化前后的调配总量

静脉药物技巧强化前,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调配总量为213536组,静脉药物技巧强化后,静脉药物调配中心的调配总量为231587组,增长率为8.45%[(231587-213536)/213536]。

2.2静脉药物调配技巧强化前后成品输液问题发生率比较

静脉药物技巧强化前,109例患者中,发生成品输液问题9例,发生率为8.3%,其中,超说明书用药2例,未按规定时间送达病区1例,成品输液渗漏2例,非整袋溶剂体积不准确2例,续滴输液衔接不上1例。静脉药物技巧强化后,112例患者中,发生成品输液问题2例,发生率为1.8%,其中,超说明书用药1例,成品输液渗漏1例。静脉药物技巧强化后成品输液问题发生率低于强化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为医院中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静脉成品输液的调配任务,其工作的核心为合理用药,调配护士在工作的过程中,可以与临床药师相互配合,提升调配工作的质量。调配人员在进行静脉药物调配时,应注重以下调配技巧。

3.1普通注射剂的调配技巧

3.1.1专用溶媒的使用

部分普通药物采用静脉输液方式给药时,所使用的溶媒应为专业溶媒,比如奥美拉唑。使用专用溶媒时,需要等药物充分吸取溶解后,药液方能依照规定的用量进行抽吸[1]。调配护士工作中应对这些普通药物格外注意,避免采用大输液

溶解,降低药物调配的质量。

3.1.2三升袋营养液的调配

营养药调配是调配护士的工作内容之一,多数营养药调配工作为营养液调配,调配护士整体调配工作的质量及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此项工作的影响。营养液调配中,涉及的药品品种比较多,而且数量也比较大,调配护士在日常的调配工作中,应注重经验的积累及总结,以便于提升营养液调配的速度[2]。此外,调配营养液时,可采用两名护士配合的方式,提高效率的同时,可增加核对措施,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

3.2难溶性药物的调配技巧

3.2.1普通药物中难溶性药物的调配

在普通药物中,部分药物的溶解难度比较大,属于难溶性药物,比如还原型谷胱苷肽,溶解时,将8~10ml稀释液加入后,需要调配人员轻轻摇晃,才能保证完全溶解,完全溶解后方可继续进行调配,保证调配工作的质量。

3.2.2抗生素药物中难溶性药物的调配

抗生素为临床治疗中比较常使用的药物,而在其常用的药物中,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2.25g等属于难溶性药物,溶解时,比较容易凝结成块,药瓶底部会粘有部分药物,造成药物的浪费[3]。因此,溶解难溶性抗生素药物时,稀释剂的用量应保证数量,稀释剂加入后,调配护士需要轻轻摇晃药瓶,保证药物溶解的完全性。

3.2.3减少加药过程中泡沫的产生

调配抗生素药物时,部分药物会随着稀释剂的加入产生比较多的泡沫,比如头孢替安,瓶内滞留比较多的泡沫时,会导致部分药液浪费,而且降低药物的浓度,影响药物的治疗效果。为了将药物调配时的泡沫尽量减少,调配时,稀释液应较为缓慢的注入,减少冲击力,降低泡沫的产生量,之后,在瓶壁轻轻敲两下,反复抽吸的次数尽量减少,促使药物完全溶解[4]。

3.3化疗药物的调配技巧

在调配化疗药物时,同样存在难溶性化疗药物,比如顺铂,调配过程中,应合理的控制稀释剂的加入量,将在加入之后利用振荡器振荡一段时间,促使药物充分的溶解,避免小颗粒的残留,保证药物浓度,提升药物治疗的效果[5]。

综上所述,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护士在进行药物调配时,应合理的掌握稀释剂的加入量,促使药物充分的溶解,提升静脉输液药物调配的质量,同时在调配的过程中注重经验的积累,提升调配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朱爱江,刘艳.谈如何优化我院静脉药物调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J].天津药学,2015,27(06):73-74.

[2]王明辉,张艳华,赵明月.我院静脉药物调配工作持续改进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药房,2015,26(04):512-514.

[3]张旭,吴晓彧,汪宇.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成品输液质量管理实践[J].中国药房,2015,26(10):1373-1376.

[4]张红霞.静脉药物调配中心在安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J].天津药学,2015,27(04):69-70.

[5]张峻,钱懿轶,吴迪.规范病区静脉用药调配提高输液成品质量[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02):16-18.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临床上合并使用数种注射液时,若产生配伍禁忌,会使药效降低或失效,甚至可 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一、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汇总 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会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生毒性反应,一般将配伍禁忌分为物理性的(不多见) 和化学性的(多见) 两类。 1.水溶性维生素+氯化钾注射液 分析:加入强电解质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点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使水溶性维生素中的有机酸盐(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乙二胺四醋 酸等)、有机碱盐(维生素B 1、维生素B 6 等)和羟苯甲酯溶解度降低, 从而自溶液中析出,不溶微粒增加。 2.速尿+多巴胺+葡萄糖注射液 分析:呋塞米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临床上常与多巴胺合用加强其利尿功能,但有报道两药混合后颜色有轻微变化。 建议临床上若病情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分开使用,也不应连续输注,最好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即输注顺序多巴胺→生理盐水→速尿。 3.地塞米松+维生素B 6 分析:两药的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维生素B 6为水溶性物质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受pH变化而析出,但可导致水不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地塞米松磷酸盐等产生沉淀。 4.多烯磷脂酰胆碱+氯化钾 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为澄清胶体溶液,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若要配制静脉输液,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以免其稳定性遭破坏。 5.维生素C+维生素k 1 分析:维生素k 1 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 使用缘由:维生素k 1 可被肝脏利用来合成凝血酶原VII,IX,X因子,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及糖代谢过程,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而降

医博士继续教育静脉用药的配伍方法及安全用药服务介绍试题及答案

静脉用药的配伍方法及安全用药服务介绍 临床安全用药服务BECCB ? 1.服用药品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以下不包括哪项内容(20)答案不确定 o A、不要在黑暗中服药,以避免犯错 o B、生产药品要符合质量要求 o C、外用的制剂绝对不要内服 o D、察觉任何异常反应,考虑不良反应 o E、注意药品有效期,不要服用过期药品 ? 2.药品底方信息丰富应保存,并详细查看的项目不包括(20)答案不确定 o A、药品名称 o B、数量 o C、单次剂量 o D、用药方法及频次 o E、年龄 ? 3.服用药物时需要强调使用冷水的药物是(20)答案不确定 o A、对乙酰阿司匹林 o B、头孢呋辛酯片 o C、桉柠蒎肠溶软胶囊 o D、金水宝胶囊 o E、稳心颗粒 ? 4.以下哪一项不是阿仑膦酸钠片服用时需要重点注意的方面(20)答案不确定

o A、清晨 o B、空腹 o C、避光 o D、吃药后直立或行走 o E、适量补充维生素和钙剂 ? 5.对于口服药一般服用时间,下面哪一项不是以吃饭为划分方法的(20)答案不确定 o A、餐前 o B、必要时 o C、餐中 o D、餐后 o E、空腹 静脉药物的配伍禁忌CACCC ? 1.下列选项中不存在配伍禁忌的组合是(20)答案不确定 o A、三磷酸腺苷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 o B、维生素K1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 o C、维生素K1注射液、庆大霉素 o D、磷霉素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 o E、胰岛素、不含脂质的选择性胃肠外营养品的混悬液 ? 2.有关注射用奥美拉唑钠配伍稳定性描述错误的是(20)答案不确定 o A、配伍稳定性与溶液的pH 值有关,溶液的pH值较低,配伍后的稳定性较好 o B、与西咪替丁、甲氧氯普胺等药物配伍应用时可产生浑浊或(和)变色反应

静脉输液法的操作方法

静脉输液法的操作方法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静脉输液法的操作方法 静脉输液是一种经静脉输入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入体内。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使液体流入橡胶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即顺畅地流入静脉。 操作方法 (一)周围静脉输液常用部位同静脉注射法。头部浅静脉适用于小儿,也用于成人。 1.密闭式输液法利用原装密闭瓶插管输液的方法,其操作简便,污染机会少,广泛用于临床。 (1)按治疗本,带输液架至床旁,向清醒病人解释输液目的,以取得配合,选择合适的静脉,调节输液架高度,嘱病人排便。 (2)洗手戴口罩,根据医嘱备药,擦去瓶上灰尘,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破裂现象,认真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在光线充足条件下检查药液的质量,将瓶上下摇动,采用直立-倒置“Z”字型检查,每瓶对光检查时间不少于10秒钟,如发现有絮状物、沉淀、变色等均不得输用。取下输液瓶铝盖中心部分,套上网袋,检查输液器的有效期和无菌状态,备齐其余用物携至床旁。

(3)操作前认真做好查对,协助病人摆体位,放妥止血带(为防止交叉感染,要做到治疗巾、止血带每人“一巾一条”),以2%碘酊、75%酒精消毒瓶塞,如液内需加药时则应在治疗室进行,加入其他药液应摇匀(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在瓶签上注明床号,所加药物名称、剂量、。将输液管的针头和通气管针头去掉针帽,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通气管另一端固定在网袋上。 (4)将输液瓶倒挂在输液架上,用手挤压点滴管,然后松开,使药液进入点滴管的1/2为止,排气后将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管下端夹紧,以便穿刺时易见回血。 (5)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扎止血带,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7)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钟60-80滴,儿童每分钟30-40滴,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输入速度宜慢;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适当加快,当输入高渗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物等滴速宜慢。 (8)再次查对,交待注意事项,护士消毒双手后,方可为下一位病人治疗。在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病人,随时观察反应及滴速。如为继续输液,原则上输一瓶配一瓶,以防准备过早造成药物污染,或降低药效,应及时更换输液瓶,其方法是;先除去铝盖中心部分,套上网袋,常规消毒瓶塞后,挂于输液架上,从第一瓶内拔出通气针头与输液管瓶针,分别插入瓶内,待输液畅通方可离开病人,若输两瓶以上液体,而溶液间又无配伍禁忌者,可采用连续滴入法,两瓶间用短管相连,短管两端连接针头,插入两个相连的瓶塞内,在远端输液瓶内插入通气管。 (9)输液过程中,需临时加入少量药物,应先按注射法抽吸药物,常规消毒输液瓶塞后,将药液注入瓶中并摇匀,再按药物性质调节输液速度。

临床输液常见配伍禁忌

近年来,由于临床静脉用药不断增多,特别是新药临床应用的日益广泛,药物配伍也日趋复杂,用药安全性和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特别是静脉输液药物的配伍直接关系到医疗安全。因静脉注射药物选择溶解溶媒不当、溶解方法不妥、选择液体不当以及同瓶输液中添加药物种类过多、加入量过大、中西药随意混合、药物间存在配伍禁忌等多种原因,会导致输液变混、变色、出现结晶等现象,甚至因此引发医患矛盾和纠纷,给医院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因此,输液配伍中的安全用药应引起重视。笔者在查阅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我院近几年临床用药的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临床输液药物配伍的安全问题进行探讨。 1 青霉素与地塞米松属不宜配伍 个别医生处方中开%氯化钠注射液+青霉素80 万U+地塞米松5 mg。2007版《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1]和《中西药注射剂配伍变化》[2]都明确指出:青霉素与地塞米松混合静点存在配伍禁忌,两药混合后出现理化、药理、药动学及药效学等方面配伍禁忌。因此,地塞米松不宜加入到青霉素中,若确实需要,建议单独静点。 2 多种药物合用要注意配伍禁忌 临床配伍表中所列仅是注射液两两配伍情况,有些新药不可能列入。“混滴”是3 种以上注射剂配伍,因此容易出现有配伍禁忌的药物进行配伍使用。对首次使用、相互配伍信息不明的新药,应单独静脉输注;临床医师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了解药品稳定性及用药注意事项。严格按照国家最新药典关于药物配伍禁忌要求,选择临床用药。必须依据药物治疗的先后顺序、药品理化性质、药品说明书要求,按组下达静脉输液药物治疗方案,除已经临床实践证明为安全合理的输液配伍组外,原则上每步静脉输液添加药物的种类不得超过2种。 3 中药注射剂与西药注射剂必须分步输注

药物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药物配伍禁忌及注意事项 1、肾康注射液静脉滴注,一次100ml,一日一次,使用时用10%葡萄糖注射液300ml稀释。还可用肾康注射液60-100ml,按每20ml药液加入20-40ml10%GS稀释后使用;高血糖患者按每20ml药液加入20-40ml5%GS稀释后使用(或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后使用。最新相关研究显示:肾康注射液与5%GS或0.9%NS或5%葡萄糖氯化钠配伍,不溶性微粒数量比与10%GS配伍时较明显升高,其中氯化钠升高最多,有效成分随时间延长而降低。建议肾康注射液溶媒尽量选择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后的溶液在2h内用完。 2、黄芪注射液宜与0.9%NS配伍,因为当与5%G葡萄糖或10%葡萄糖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时,不溶性微粒数量明显增加,且与黄芪注射液的量成正比,建议选用0.9%NS配伍,此时PH值接近,不溶性微粒数量最少。 3、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泮妥拉唑钠、兰索拉唑不宜与葡萄糖配伍。它们同属苯并咪唑类,均属碱性,与葡萄糖配伍后可发生颜色变化,与0.9%氯化钠输液体积以100ml为宜,如使用250ml或500ml输液,由于稀释后pH值降低,增加了溶液不稳定性,且滴注时间延长更容易变质。 4、呋塞米注射液、托拉塞米注射液与多巴胺注射液或甲磺酸酚妥拉明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速尿中含有氢氧化钠,显碱性,多巴胺显酸性,两者配伍易产生黑色聚合物。甲磺酸酚妥拉明亦显酸性,直接与呋塞米混合可出现黑色聚合物,两者不宜直接配伍。呋塞米注射液、

托拉塞米注射液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配伍。 5、甘露醇注射液为高浓度高渗透压溶液,原则上,不宜与任何药液配伍在一起输注,临床存在甘露醇与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配伍情况,此时正确的做法是将地塞米松加入甘露醇后摇匀,如果液体澄清,可以给患者输注,倘若液体中析出结晶,则不可使用,地塞米松剂量较大时,甘露醇易析出结晶。故不推荐两种药物配伍使用。 6、依达拉奉注射液原则上必须用生理盐水稀释(与各种含有糖分的输液混合时,可使依达拉奉的浓度降低)。 7、胺碘酮注射液具有苯并呋喃基团,显酸性,PH的改变会引起呋喃环开环,且含的碘容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宜与生理盐水配伍。 8、多烯磷脂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易被电解质破坏,所以多烯磷脂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严禁与氯化钠等含有电解质的溶液稀释。且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 9、维生素C与维生素K1存在配伍禁忌,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物维生素K1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脂溶性维生素Ⅱ中含有维生素K1,所以维生素C不宜与脂溶性维生素Ⅱ配伍。防止疗效降低甚至失效。 10、维生素B6不宜与肌苷注射液配伍,维生素B6显酸性,肌苷显碱性,两者易发生沉淀反应。 11、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不宜与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配伍,易生成不溶性钙盐沉淀。葡萄糖酸钙禁止与氧化剂、枸橼酸盐、可溶性碳

静脉注射药物配伍禁忌表

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 序号药物1 药物2 配伍结果 1 青霉素氧氟沙星混浊 2 青霉素氨茶碱青霉素失活、降效 3 青霉素碳酸氢纳青霉素失活、降效 4 青霉素葡萄糖分解快 5 青霉素阿拉明起化学反应 6 青霉素新福林起化学反应 7 青霉素庆大霉素庆大失活、降效 8 青霉素阿米卡星阿米卡星失活、降效 9 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有配伍禁忌 10 青霉素维生素C 青霉素分解快降效 11 青霉素氢化可的松青霉素降效 12 青霉素黄岑注射液沉淀 13 青霉素黄连注射液沉淀 14 氨苄西林-舒巴坦 10%GS或5%GNS 降效,室温1h失效 15 氨苄西林-舒巴坦 5%碳酸氢钠降效,且外观有乳光 16 阿洛西林维生素B6 沉淀 17 阿洛西林氨甲苯酸沉淀 18 阿洛西林维生素C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19 阿洛西林阿米卡星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0 阿洛西林小诺霉素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1 阿洛西林庆大霉素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2 阿洛西林头孢唑啉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3 阿洛西林地塞米松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4 阿洛西林肌苷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5 阿洛西林诺佳沉淀 26 氨苄西林钠 0.5%甲硝唑变色、沉淀 27 氨苄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28 氨苄西林钠庆大霉素有配伍禁忌 29 氨氯西林钠 5%或10% GS液降效 30 氨氯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1 羧苄西林钠 0.5%甲硝唑降效 32 羧苄西林钠小诺米星降效 33 美洛西林钠环丙沙星混浊 34 美洛西林钠甘利欣混浊 35 阿莫西林钠 5%或10%GS 变色、降效(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36 阿莫西林钠 5%GNS 同上 37 阿莫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8 头孢噻肟钠碳酸氢钠红色配伍禁忌、相互增加毒性 39 头孢噻肟钠甲硝唑 4h后瓶底有少量气泡且溶液颜色变深 40 头孢噻肟钠氟康唑延迟混浊、变色 41 头孢噻肟钠 5%GS 白色混浊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临床常见的药物配伍禁忌 导读:药物配伍发生不良反应在临床上较为常见,表现为变色、沉淀、结晶、疗效降低、生命体征改变等,现列举几种常见的药物配伍不良反应及分析其原理。 1、处方:生理盐水100ml + 奥美拉唑40mg + 维生素B6 0.3 结果:输液逐渐变成黄色,最后变成黑色分析:奥美拉唑和维生素B6的配伍未见文献报道,说明书也未说明。奥美拉唑是一种碱性药物,能升高生理盐水的PH值,维生素B6又名盐酸吡多辛,含酚羟基,PH值为3~4,两者作用发生酸碱中和,变色可能是维生素B6的酚羟基在碱性条件下被氧化的缘故,所以两者不应在同一瓶输液中配伍。 2、处方:25%葡萄糖40ml +10%葡萄糖酸钙+ 地塞米松5mg 结果:生成不溶性钙盐沉淀分析:葡萄糖酸钙禁止与氧化剂、枸橼酸盐、可溶性碳酸盐、磷酸盐及硫酸盐配伍,生成不溶性的钙盐沉淀(葡萄糖酸钙药物说明书),危及生命。所以两者应分开静脉注射。 3、处方: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mg 结果:可能出现甘露醇析出结晶现象 分析:甘露醇为一组织脱水药,地塞米松有抗炎作用,两者配伍有利于消除水肿。因20%甘露醇为过饱和溶液,联合应用其他药物时,可能会因新的溶质和溶媒加入而改变甘露醇的溶解度而析出甘露醇结晶。故两者应分别使用,而不应加在同一容器内使用。 4、处方:25%葡萄糖40ml+西地兰0.4mg+呋塞米20mg 结果: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 分析:呋塞米为一弱酸强碱盐,PH为8.5-10,禁止与酸性液伍用,在酸性环境下(25%葡萄糖PH3.5-5)生成呋喃苯胺酸沉淀,危及生命。可25%葡萄糖+西地兰、NS+呋塞米,分开静脉注射。呋塞米说明书中写到:呋塞米用生理盐水稀释,而不用葡萄糖稀释。对磺胺药过敏禁用。 5、处方:葡萄糖250ml+维生素K1注射液40mg+维生素C3.0g 结果: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 分析: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与醌类药物维生素K1混合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维生素K1疗效降低。维生素K1注射液和维生素C注射液放置一段时间后,维生素 K1被完全破坏。 6、处方:西米替丁针合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结果:呼吸抑制 分析:西米替丁、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均能与神经肌肉接头处突触前膜上的钙结合部位结合,而阻断乙酰胆碱的释放,产生神经肌肉接头阻断作用。联合应用时对肌肉神经阻断作用加强,有可能引起呼吸抑制,危及生命,故合用时一定注意。一旦发生呼吸抑制情况,应立即注射氯化钙以对抗。另外,这类药与麻醉剂合用,易引起呼吸肌麻痹,临床应用也应注意。关于西米替丁的药物不良反应及有关配伍禁忌,详阅药物说明书。 7、处方: 3:2:1注射液500ml + 酚磺乙胺注射液0.25 结果:几分钟后溶液颜色变红 分析:酚磺乙胺能增强血小板功能及血小板粘附性,缩短凝血时间,并能减少毛细血管通透性与防止血液渗透作用。3:2:1溶液里含碳酸氢钠34ml,溶液呈碱性,与酚磺乙胺合用,由于酚磺乙胺含酚羟基,与碱性药物配伍易氧化变色,变色点PH为6.7,故两药合用易至酚磺乙胺变色降效。 8、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 三磷酸腺苷20mg + 辅酶A注射液100U+ 维生素B6100mg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以及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对提高患者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护患沟通技巧的培训,对比培训前后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掌握情况。结果进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后,护理人员沟通技能明显提升,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沟通技巧有助于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标签:护患沟通;沟通技巧;满意度 护患沟通主要是指护士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1]。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密切护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途径。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窗口,患者多,人流量大,对护理人员进行沟通技巧的培训,对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医院中门诊的输液室是一个患者流动性非常强的治疗地点,因此也把门诊输液室叫做医院的”眼睛”。所有的患者来医院就诊需要经历挂号,看病,检查和开药四个必要过程。这几个过程下来,很多的患者都会产生很多不良情况,这种不良的情绪很容易发泄到护士人员的身上。为此,护士人员必须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只有沟通良好,才能解决一些问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科共有护理人员21名,年龄21~43岁,平均年龄28.2岁。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8名,护士10名,工作3年内护士8名,占38%。我院平均每日输液人次400余人次,其中1/3为儿科患者。 1.2方法 1.2.1加强护士思想品德教育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是一名护士的基本素质。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爱岗敬业的精神,使护理人员工作时充满热情。 1.2.2注重仪表仪容第一印象主要是根据对方的表情、姿态、身体、仪表和服装等形成的印象。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非常重要,护理人员要从体态、姿势、谈吐、仪表仪容等方面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得到患者的认可,提高护患沟通的有效性。 1.2.3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门诊输液室病种多,涉及到全院各个科室,因此要求护理人员具备多层次的知识结构,丰富的临床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才能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提供针对性的健康指导,避免出现患者提出问题时无法回答的现象,增加患者的不信任感。因此要求护士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专业知识,组织门急诊常见病多发病的知识培训,科室每天利用晨会时间,进行晨会提问,

静脉输液的技巧与方法

静脉输液的技巧与方法 一.正确看待“输液” “输液”在医学术语中叫做“静脉点滴”或叫“静脉输液”。有些病人或病人家属十分信赖“输液”,不管病情轻重或有没有必要,一开口就说“吊两瓶水(输液)就可以了”。这种“不打吊水病难好,输液一挂病就跑”的输液万能的想法是不妥的。“输液”固然有它的许多优点,如药效起效快,某些对皮下、肌肉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亦可采用静脉用药;可将药液加入“吊水”中滴注等等。但是“输液”有时也有意想不到的烦麻: 二. 输液常识 (1)易引起感染。如果注射器、针和注射部位的皮肤消毒不严,有可能引起针眼处红肿、化脓,严重的还能引起全身感染如菌血症、败血症等。 (2)易引起不良反应。“输液”的毒性反应及过敏反应发生率比口服的要高得多。如输液反应、胃肠道反应、空气栓塞、晕针等,有些可以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威胁生命。 (3)易染上传染病。"输液"最易通过血液、血液的代用品或交叉感染(尤其是在某些地区一次性输液器尚未完全普及的情况下)而传染上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肝炎病毒以及艾滋病。 (4)耗时费钱。一瓶"液体"一般要2小时左右才能输完;加上输液的设备、器械及药物的成本高,相同剂量的同样药物,费用比口服或其它常用的用药方法要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 因此,治疗疾病不能完全依靠"输液",必须依据病情来决定,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三. 注意事项 (1).为什么有的"输液"瓶上要裹上黑布? 医院有时可以看到"输液"瓶上包了一层黑布,这是怎么一回事呢?道理很简单: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促使某些药物的氧化、分解和变色,如肾上腺素经日光照射后易氧化变成红色、棕色,产生有毒物质;又如对氨水杨酸(PAS),静滴溶液久置和见光可分解成棕色的间位氨基酚,使抗结核的疗效减弱而同时又增加其毒性;再如血管扩张剂硝普钠,遇光后很快分解为硫氰化合物,失去扩张血管的作用同时还可造成氰化物中毒。因此对这些药常常临时配制"输液"液,并及时裹上一层黑布,避免日光中的紫外线的照射,以保证药物疗效,减少药物的毒性反应。当你遇见“输液”瓶裹有黑布的静滴液时,请你不要认为这是“多此一举”,随意将其掀开,以免达不到治疗效果和发生意想不到的毒性反应。 2."输液"以什么样的速度最合适? "输液"在速度上也是很有讲究的。每分钟以多少滴最为合适呢?这个问题是灵活和复杂兼而有之。一般情况下,成人以5O滴/分钟左右,儿童在20滴~4O滴之间,但在下列特殊情况下,要视病情、体质等灵活调整:

静脉输液中的技巧

静脉输液中的技巧 在日常工作中静脉输液不但是临床工作应用中最广泛的治疗手段之一,还是临床护理中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也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生命过程中最便、最快捷、最有效的治疗途径。熟练、流畅的操作过程可以体现一个护士的护理操作水平。可以提高病人的信任度、满意率。通过十几年的临床护理实践本人对静脉输液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其中应注意的几项技巧。 1静脉输液前的准备护士个人准备按工作要求穿戴整齐工作服、工作帽、口罩,保持手部清洁,精神饱满、干净利索地进行操作;输液用品的准备:在治疗车上准备好一个输液盘、酒精、碘酒各1瓶,棉签若干、输液贴或胶布,按医嘱和输液单顺序配好液体,在输液瓶上标明患者的姓名、床号以及加入药品的种类和剂量;患者面的准备:进病房后先与病人打招呼,如您感觉好些了吗?而后告诉病人:一会儿扎针可能会痛,我会尽量轻些,有什么不舒服请告诉我。 2输液管排气技巧首先将输液调节器提到莫非氏滴管下端并将其关毕,把瓶子挂在输液架上准备排气。右手把排气管(短管)打折,捏紧,注意:千万不要让瓶中的液体流出,一面会弄湿病人的衣服也浪费药液,另一面,流出的药液把排气管末端的过滤膜浸湿,使空气不能进入输液瓶中造成液体不滴。然后把输液管(长管)盘绕左手拇指与四指中间,用力挤压莫非氏滴管液体会迅速流入小壶中,打开调节器,将莫非氏滴管水平或45°度摆放,让水流沿管壁流下,以免将小空气砸到输液管中形成小段气栓不易排出。使其液面充满1/2或多一点讯速放开右手的排气管,让空气进入输液瓶中,利用连通器原理使药液快速流出并把空气排净,这样会非常快速有效地达到排尽空气的目的。 3静脉穿刺技巧选择穿刺部位应尽量找静脉表浅部位,这样显露明显、便进行穿刺、疼痛轻、易于固定输液针头,遵循既不影响患者的活动,又能满足病情需要的原则。直接刺入血管法是护士右手持针、针尖斜面向上,根据皮肤及血管情况调整进针角度,用右手腕力带动持针的三个手指,直接快速、连贯入血管同时将针梗送入2/3并加以固定。捏针柄的手在整个操作中不移动、不换手,避免了针尖晃动引起疼痛。同时,由于不在皮下潜行走针,也避开了伴行的神经。故直接穿刺法微创、痛苦小。要注意老年人的血液粘稠度高,静脉穿刺时回血较慢,所以,针头进入皮下后穿刺血管时进针要缓慢,如感觉针已进入血管不见回血,可轻轻挤压一下靠近穿刺针头处的输液管即可回血。 4输液管固定技巧输液贴固定不当会引起针头滑脱,针尖刺痛,刺破血管。第一条输液贴固定针柄,第二条带敷垫的输液贴覆盖针眼处,第三条输液贴固定头皮针管,第四条输液贴固定输液管。这样完全可以确保针不移位及针眼处的无菌。 5输液管换液技巧输液过程中,经常需要多瓶药液连续滴注,换瓶时可待液面下降至滴壶下段,用边旋转边轻轻挤压滴壶的式拔出输液器,再插入另一瓶药液中。这样可减少残余药液的浪费,因输液器插入输液瓶有一定的长度,瓶颈中的药液不能全部滴完。 6拔针技巧最佳拔针时间选择在输液瓶药液滴完,输液管中残液面下降速度减慢或停止时,这样可以保证药物的治疗量,避免浪费。拔针时采用先拔后压的法明显优于传统的先压后拔的法。将调节器关小,清除胶布时,固定针柄,防止针头移动引起疼痛。将左手拇指指腹顺着静脉走向放于皮肤进针点和静脉进针点上,暂不加压;右手拇指和食指捏紧针柄上的软管处,利用软管柔软的特性,使针柄自然地顺血管向拔出。这样既可避免拔针时人为的向掌握不当而导致针尖划伤血管壁,又可避免血液回流入输液管。 7静脉穿刺拔针后穿刺局部的护理拔针后嘱病人举手按压5min,这种法安全便,简单易行。也避免了穿刺部位按压引起的疼痛。静脉输液拔针后穿刺部位局部护理不可轻视。

静脉输液药物配伍禁忌问题与对策

静脉输液药物的配伍禁忌与对策 在药物治疗中,静脉输液已成为较常见的给药方式,特别是药物联合应用或多组药物连续滴注的方法比较普遍。在临床观察中,发现禁忌药物混合时易发生变色、浑浊、沉淀等现象,影响到药效的发挥,甚至会产生有毒物质,严重威胁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随着新药品种的增多,静脉输液中出现理化和生理配伍禁忌的发生率急剧升高,药物相互配伍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已引起临床的注意。 1、理化配伍禁忌 理化配伍禁忌多是由于液体pH值、离子电荷等条件改变引起的混浊、沉淀、漂浮物、变色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与长春西汀联合使用生成沉淀,头孢曲松与喹诺酮类、万古霉素配伍产生沉淀,钙离子可与含磷酸盐、碳酸盐的药物,如地塞米松磷酸钠、果糖二磷酸钠、三磷酸腺苷二钠等形成沉淀,美洛西林与地塞米松、维生素B6或氨基糖苷类配伍产生絮状混浊,万古霉素与氨茶碱合用生成沉淀,磷霉素与含镁、钙的溶液合用生成沉淀,两性霉素B或红霉素与生理盐水生成沉淀,更昔洛韦与止血敏产生白色混浊,阿昔洛韦注射液与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二者混合出现乳白色沉淀,环丙沙星与维生素C、5%碳酸氢钠产生白色沉淀,美洛西林与地塞米松、维生素B6或者氨基糖苷类合用产生絮状混浊,泮托拉唑钠用5%GS、GNS作为溶媒时产生混浊,奥美拉唑与止血芳酸注射液产生棕红色沉淀,氨茶碱与盐酸多巴胺联用溶液变红棕色,尼莫地平与5%或10% GS、氯化钠注射液合用产生淡黄色结晶,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在GS注射液中不仅被葡萄糖催化水解,还能产生聚合物。灯盏花素与甲硝唑注射液、酚妥拉明合用立即沉淀,与肌苷注射液合用溶液变黄绿色等。 2、生理配伍禁忌 是发生于患者体内的变化,虽不是立即出现沉淀等肉眼看得见的变化,却会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上升和毒性增加。例如,丁胺卡那联用林可霉素或克林霉素毒性增加,泰能(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更昔洛韦合用诱发癫痫发作,西咪替丁与吗啡合用引起呼吸骤停、癫痫发作,红霉素或喹诺酮类与氨茶碱合用导致氨茶碱毒性增加,膦甲酸钠与戊烷脒钠注射液合用引起贫血、低血钙、镁以及肾毒

静脉输液技巧

静脉输液技巧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在护理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保证输液质量,经临床实践与研究总结出许多技巧,现介绍如下。 1?持针手法 静脉穿刺时,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柄上下面,刺入皮肤后,拇指、食指持针柄前后面,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轻。因为在进针的开始, 手持针柄的上下面,接触面积大,用力均匀,针头稳定,针头进皮速度快,痛觉作用时间短,病人疼痛轻。针头刺入皮肤后改为拇指、食指持针柄的前后面,以暴露针梗的尾部,便于观察静脉回血,以免刺破血管。 2?选血管的技巧 (1)对血管粗而明显易固定者,应以20。角从正面或旁侧进针;对皮下脂肪少静脉易滑动者,左手拉紧皮肤以固定血管,以30。角从血管右侧快速进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对脱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采用热敷使血管扩张,针头从正面以25。角快速进皮,然后轻轻挑起皮肤,当针头进到1/4时,针头稍向下倾,再挑起静脉慢慢进针到位,这样使上下血管壁分离,以免刺破血管;对浮肿的病人应选择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压使之暴露,消毒后快速进针;对头皮静脉穿刺的病人以5。角采用直刺,进皮后沿血管方向缓慢下潜,见回血后前进少许即成功。 (2)小儿头皮静脉输液法:通常选用两颞部及前额,尤其是前额发际边缘便于固定和留针,可用一指压住静脉一端,另一指前推,若立即充盈可作穿刺部位,若缓慢充盈说明血管逆向流动。留针应便于操作和固定,进针角度一般取5°?10°为宜,角度过大则容易进针过深进入脂肪层,针头在血管下运行或扎穿,过浅则针头在皮内造成穿刺阻力,致使穿刺失败,增加患儿痛苦。较小的患儿或消瘦的患儿,血管走行明显,近似零角度进针可取得满意效果。 3.控制滴速的技巧 输液过程中的滴速可由不同原因自行发生变化,根据临床实践发现有以下原因: (1)由于开始穿刺时针头斜面与血管壁相贴,当时滴速不快,输液中因患者体位变化使针头斜面离开血管壁,结果自行变快。 (2)目前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常出现滴速调节器失控。一般根据药物理化性质和治疗要求调节滴速,输入对血管刺激较强药物应适当减慢滴速,以保持滴速既适合治疗要求又尽量减少药物刺激对血管的损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

. 最全药物配伍禁忌表甚至可临床上合并使用数种注射液时,若产生配伍禁 忌,会使药效降低或失效,引起药物不良反应。一、常见药物配伍禁忌汇总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会配伍禁忌指药物在体外配伍,) (不多见影响药物疗效或发生毒性反应,一般将配伍禁忌分为物理性的和化学性的(多见) 两类。 1.水溶性维生素+氯化钾注射液 分析:加入强电解质可产生同离子效应、点位中和作用、盐析作用等,使水溶性维生素中的有机酸盐(泛酸、维生素C、甘氨酸、乙二胺四醋酸等)、有机碱盐(维生素B、维生素B等)和羟苯甲酯溶解度降低,61从而自溶液中析出,不溶微粒增加。 2.速尿+多巴胺+葡萄糖注射液 分析:呋塞米为加碱制成的钠盐注射液,碱性较高,故静脉注射时宜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而不宜用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临床上常与多巴胺合用加强其利尿功能,但有报道两药混合后颜色有轻微变化。 建议临床上若病情需要使用这两种药物时,分开使用,也不应连续输注,最好中间输注0.9%生理盐水,即输注顺序多巴胺→生理盐水→速尿。 3.地塞米松+维生素B 6分析:两药的浓溶液在同一容器中混合可产生混浊或沉淀。维生素B6为水溶性物质制成的盐,其本身不受pH变化而析出,但可导致水不溶性的酸性物质制成的盐地塞米松磷酸盐等产生沉淀。 4.多烯磷脂酰胆碱+氯化钾 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为澄清胶体溶液,不可与其他任何注射液混合注射,若要配制静脉输液,只能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严禁用电解质溶液,以免其稳定性遭破坏。 5.维生素C+维生素k1分析:维生素k可被维生素C破坏而失效。1使用缘由:维生素k可被肝脏利用来合成凝血酶原VII,IX,X因子,1维生素C可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及糖代谢过程,增加毛细血管致密性而降. . 低其通透性与脆性,加速血液凝固,刺激造血功能。从药理、病理学方面分析,两药合用是有利的。混合后与醌类药维生素k不能配伍原因: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1 k疗效降低。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致维生素1维生素C6.胰岛素+导致胰岛素失活。C维生素有较强的还原性,与胰岛素混合使用,分析:葡萄糖酸钙7.头孢曲松+分析:头孢曲松与含钙药物(包括含钙溶液)联用有出现头孢曲松钠—钙盐沉淀可导致致死性不良事件。故不宜将两者混合或同时使用,即使内不宜使用含48h是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给药方式,且在使用头孢曲松钙药物。氯化钾k+8.维生素1含kK与氯化钾有配伍禁忌,氯化钾可使维生素分析:有报道维生素11 30%多。量下降+α糜蛋白酶9.氨茶碱注+氨溴索注的溶液中可

静脉输液的创新与技巧

静脉输液的创新与技巧 【关键词】静脉输液;创新;技巧 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体现了护士的操作技术水平,反映出医院护理质量的好坏,并对治疗效果和医患关系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除按正规操作程序外,还应认真观察、学习、探讨静脉输液的技巧问题,以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也是实行人性化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保证输液质量,静脉输液包含以下许多技巧,现总结如下。 1 配置液体的技巧 1.1 药物配伍禁忌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应发生。治疗护士在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在更换输液瓶时应仔细观察莫菲氏滴管内液体有无变色、浑浊、沉淀发生,一旦发现应立即调换输液器,不能将输液器冲洗后再利用,以免吸附在管壁上的有害化学物质进入人体。同时应向病人解释,告知莫菲氏滴管内配伍反应的药物未进入体内,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并登记配伍反应药物的名称等,及时上报。 1.2 配制粉剂药物的技巧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

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好在4~8ml,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将注射器内空气推一小部分在药瓶内,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内,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内回抽10~20ml空针,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内,可避免液体不下降而造成针头阻塞。 2 排气的技巧 2.1 输液前排气排气的技巧在于要先把输液管的调节器关紧,反折排气管,以右手挤捏莫菲氏滴管,待液面至1/2~2/3满,先松开反折的管,左手下滑至输液调节器,当液体流过过滤器时,右手反折针头软管,控制液体慢慢完全浸透过滤网,待空气排尽时关闭输液调节器。右手缓慢打开调节器使液体成滴状流下,将滴壶上方气体压入下段管而形成较多气泡,等待药液流到过滤网时再把过滤网的针头向上举并轻轻弹几下,直到过滤网中不存有气泡,注意过滤网中容易进入气泡,穿刺后易流入静脉,可造成空气栓塞的隐患,当药液从针头流出时,即可将调节器关紧。 2.2 输液中排气输液过程中,因患者及家属呼叫不及时或者护士巡视不及时而致输液管中液面下降至莫菲氏滴管以下的情况时有发生,此时若采用传统的指弹输液管排气法就难以达到排净空气的目的。这时可采用缠绕式排气法,首先轻轻挤捏莫菲氏滴管,使莫菲氏滴管内液面上达1/2~2/3处,再将调节器推至输液管末端滤网处关闭。左手自调节器上方用力捏住输液管,使管壁呈扁平状向上滑行,并将输液管缠绕于右手手指上,迫使气体自下而上由莫菲氏滴管排出。

静脉给药技术

静脉给药技术 副主任医师郝建国 山东冠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静脉给药是WHO确定合理给药原则“能口服就不肌肉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或滴注”的第三位给药途径和方法。静脉给药包括:一次较大剂量药物的“静脉注射(iV)”和更大药液剂量的“静脉滴注(iVgtt)”。静脉给药无吸收过程,可使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具有奏效迅速,血药浓度和治疗效果稳定的特点。静脉给药常用于:①危重病人抢救时的给药; ②不能口服或胃肠不能吸收(如呕吐、腹泻)病人的给药;③某些不宜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药物的给药;④有刺激性药物的给药;⑤高渗溶液和静脉制剂的给药;⑥为了减少血药浓度波动,维持恒定治疗效果的给药。静脉给药亦存在着“输液反应、药物性静脉炎、空气栓塞、药液渗漏”等不良反应。 1 静脉给药的一般要求 静脉注射液要求澄明,无浑浊、沉淀,无异物及致热源;凡混悬溶液、油溶液及不能与血液混合的其他溶液,能引起溶血或凝血的物质,均不可采用静脉给药。 2 严格掌握药物配伍禁忌 药物配伍禁忌,是指两种以上药物混合使用或药物成制剂时,发生体外的相互作用,出现使药物中和、水解、破坏失效等理化反应,这时可能发生浑浊、沉淀、产生气体及变色等外观异常的现象。有些药品配伍使药物的治疗作用减弱,导致治疗失败;有些药品配伍使副作用或毒性增强,引起严重不良反应;还有些药品配伍使治疗作用过度增强,超出了机体所能耐受的能力,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乃至危害病人等。凡有配伍禁忌的药物严禁混合使用(详见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 静脉滴注药物配伍禁忌表 序号药物1 药物2 配伍结果 1 青霉素氧氟沙星混浊 2 青霉素氨茶碱青霉素失活、降效 3 青霉素碳酸氢纳青霉素失活、降效 4 青霉素葡萄糖分解快 5 青霉素阿拉明起化学反应 6 青霉素新福林起化学反应 7 青霉素庆大霉素庆大霉素失活、降效 8 青霉素阿米卡星阿米卡星失活、降效 9 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有配伍禁忌 10 青霉素维生素C 青霉素分解快降效 11 青霉素氢化可的松青霉素降效 12 青霉素黄岑注射液沉淀 13 青霉素黄连注射液沉淀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与体会

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与体会 目的:探讨护患沟通技巧在门诊输液室的应用以及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对门诊输液室护理质量的作用。方法: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对笔者所在医院输液室护理人员实行护患沟通技巧培训,此项培训包括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知识、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理解认识与培养提高、建立与完善护理服务的沟通流程并予以规范化实施、在临床护理中正确运用护理服务沟通技巧等。结果: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及护患沟通技巧的掌握程度由培训前的69.2%的合格率提高到培訓后的92.3%;护患纠纷发生率由培训前的0.07%降低到培训后的0.02%。上述评价指标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护患沟通技巧,有助于护理操作技能的提高与完善,显著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的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标签:护患沟通技巧;门诊输液室 相对于住院部,门诊输液室有着患者流量大、变动多、停留时间短的特点,这导致了护患沟通难以深入开展与落实,护理人员健康知识沟通技巧欠佳,护患纠纷发生率很高。因此笔者所在科室决定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对输液室护理人员实行培训,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护理人员的沟通意识和沟通能力以服务患者,旨在有效护患沟通技巧培训下杜绝护理错误的出现,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此项培训应用后收效显著,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笔者所在医院门诊输液室现有护理人员13名,均为女性,年龄25~45岁,平均(35.07±9.93)岁。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5人。每日接受静脉注射患者15~25例,肌肉注射160例,皮内注射10~12例,静脉输液患者150~200例。 1.2 方法 (1)护理人员系统学习健康教育知识: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护理人员通过自觉学习专业知识,增强自身护理知识素养,做到有问必答。(2)加强护理人员对沟通能力的理解认识与培养提高:培养护理人员忧患意识,知晓护患沟通的重要性,增强主动沟通的意识。(3)建立与完善护理服务的沟通流程并予以规范化实施,①收药沟通:接诊护理人员根据医嘱详细核查本次治疗的药物总量和疗程,核对药物的名称、剂量、有效期及配伍禁忌,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整,有无杂质和变色,确认无误后签字;②配药沟通:实行”配药前-配药中-配药后”三步核查法则,并严格核查输液药物名称、剂量及有无配伍禁忌等,仔细检查输液器质量,是否在有效期内等;③注射沟通流程:仔细核对患者姓名及匹配药物,请患者自述姓名以确保注射安全,坚持“一人一针一管一止血带一消

静脉输液法的操作方法

静脉输液法的操作方法 静脉输液是一种经静脉输入大量无菌溶液或药物的治疗方法。静脉输液是利用液体静压的物理原理,将液体输入体内。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力的作用,使液体流入橡胶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即顺畅地流入静脉。 操作方法 (一)周围静脉输液常用部位同静脉注射法。头部浅静脉适用于小儿,也用于成人。 1.密闭式输液法利用原装密闭瓶插管输液的方法,其操作简便,污染机会少,广泛用于临床。 (1)按治疗本,带输液架至床旁,向清醒病人解释输液目的,以取得配合,选择合适的静脉,调节输液架高度,嘱病人排便。 (2)洗手戴口罩,根据医嘱备药,擦去瓶上灰尘,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破裂现象,认真核对药名、浓度、剂量和有效期,在光线充足条件下检查药液的质量,将瓶上下摇动,采用直立-倒置“Z”字型检查,每瓶对光检查时间不少于10秒钟,如发现有絮状物、沉淀、变色等均不得输用。取下输液瓶铝盖中心部分,套上网袋,检查输液器的有效期和无菌状态,备齐其余用物携至床旁。 (3)操作前认真做好查对,协助病人摆体位,放妥止血带(为防止交叉感染,要做到治疗巾、止血带每人“一巾一条”),以2%碘酊、75%酒精消毒瓶塞,如液内需加药时则应在治疗室进行,加入其他药液应摇匀(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在瓶签上注明床号,所加药物名称、剂量、。将输液管的针头和通气管针头去掉针帽,同时插入瓶塞至针头根部,通气管另一端固定在网袋上。 (4)将输液瓶倒挂在输液架上,用手挤压点滴管,然后松开,使药液进入点滴管的1/2为止,排气后将调节器置于紧贴茂菲氏管下端夹紧,以便穿刺时易见回血。 (5)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扎止血带,嘱病人握拳,使静脉充盈。 (7)根据病人的病情、年龄、药物性质调节滴速,一般成人每分钟60-80滴,儿童每分钟30-40滴,对年老、体弱、婴幼儿、心肺疾患输入速度宜慢;严重脱水,心肺功能良好者速度可适当加快,当输入高渗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物等滴速宜慢。 (8)再次查对,交待注意事项,护士消毒双手后,方可为下一位病人治疗。在输液过程中应定时巡视病人,随时观察反应及滴速。如为继续输液,原则上输一瓶配一瓶,以防准备过早造成药物污染,或降低药效,应及时更换输液瓶,其方法是;先除去铝盖中心部分,套上网袋,常规消毒瓶塞后,挂于输液架上,从第一瓶内拔出通气针头与输液管瓶针,分别插入瓶内,待输液畅通方可离开病人,若输两瓶以上液体,而溶液间又无配伍禁忌者,可采用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护士护理静脉输液常识与注意事项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并期望掌握更多的健康知识,而健康教育的意义就是针对患者的健 康需求,通过教育活动,向人们传授健康知识,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护理工作已不再是单纯简单的技术操作,“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更是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门诊输液室是医院的一个形象窗口,并且由于输液病人多、病种繁杂、流动量大、停留时间短、护理人员少等诸多不便因素,因此,如何提高门诊护理质量是长期以来非常重要的课题。 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中最常见的给药方式及护理技术操作。静脉输液既是护士基础护理操作的重要容,也是临床疾病护理工作的重要手段。因此,护理人员应当熟练掌握这门技术。然而,在临床护理中,静脉穿刺是最基本的护理操作之一,而穿刺部位出血、淤血也不少见。如何避免穿刺部位的出血、淤血,取得较好的按压效果,减轻病人痛苦。以下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注意事项及穿刺部位出血、淤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等的容: 一、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护理及观察 1.静脉输液的操作流程及技巧 (1)静脉输液配制药物的技巧 配制液体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和“三查七对”制度,遵循药物配伍禁忌规律,避免使用不合格药液,防止输液反应发生。护士在

加药前必须对每位输液病人的静脉用药进行评估,判断液体间是否有配伍禁忌存在,每个新药使用前应先学习说明书,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对某些尚不能确定是否存在有配伍禁忌的药剂(如中药制剂和抗生素),须在顺次输注之间用等渗液冲洗输液管,避免药物在输液管混合。同时还要注意检查药物是否需要采取遮光等措施。 配制粉剂药物时,可用注射器注入输液瓶10~20ml空气,再回抽液体注入粉剂药物瓶中,注入的液体量最好在4~8ml,待药粉充分溶解后,将注射器空气推小部分在药瓶,回抽药液,注入输液瓶,这样既可省力又可避免药液浪费。当药液注入输液瓶以后,将注射器在输液瓶回抽10~20ml空气,再将输液器插入输液瓶,可避免因输液瓶压力太大而造成排气管漏水和阻塞的情况发生。 配制安瓿类药剂切忌用物品敲开安瓿,对于需要锯开的安瓿,锯痕应小于1/4周,并用酒精棉签消毒以减少玻璃碎屑;在抽液时针头应置于安瓿中部,因为针头置于颈口时玻璃微粒污染最多,而置于底部容易发生钝针。 (2)静脉输液排除气体的技巧: 过去常规的静脉输液排气法容易使输液管产生气泡,其原因是墨菲氏滴管转正呈垂立状态时,瓶液体呈线状垂直流入液面,由于瓶负压加重力的作用,液体在快速下坠时可形成冲击力,而墨菲氏滴管的液体容量不能有效地缓冲其冲击力,导致液体带着气泡快速而直接地流向下段滴管,故容易发生气泡。 现在普遍主使用的是新的排气方法。即首先将墨菲氏滴管倒置,打开调速器,使液体自然滴入滴管,当管液平面达1/2~2/3时,折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