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揭秘高考语文应试技巧

名师揭秘高考语文应试技巧

名师揭秘高考语文应试技巧

1现代文阅读:在文本中寻找答案

2017年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变化较大,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不再是二选一,而是要求考生都做。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生可花三四分钟迅速看完全文,然后开始做题。答题时,确定题干内容在文章中的位置,在原文中找对应的句子。要注意“或然”和“必然”,还要注意无中生有、偷换概念、强加因果的情况。此外,要注意答题时间。这是第一场考试的第一道题,所以有些考生格外谨慎,做题速度非常慢,会导致后面时间不够。

●文学类文本阅读

考生答题时,可边读边圈点人物、情节等关键信息,弄清楚主人公是谁、主要情节、小说主题是什么等。选择题的选项往往对理解小说主题有帮助。解答主观题时,不仅要有观点,还要用文中具体人物的言行、情节的安排、主题的体现方式等,来佐证观点。

●实用类文本阅读

选择题,要求选正确选项的居多,判断正确与否的依据就是原文,所以答题时要尽量对照原文。探究题,解答时应观点在前佐证在后,就像写一篇小作文,同时要注意以文本为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客观作答。

2古代诗文阅读:利用选项读懂原文

在该大题中,古代诗文阅读由两道主观题变为一道选择题、一道主观题,仍占11分;名篇名句默写由6分减为5分。

●文言文阅读

建议考生答题时先看与原文内容有关的选择题,该题要求选错误的一项,其中所含的正确选项可以帮助理解原文。断句题,考生要注意“夫、若夫、至若、且夫、盖”等句首语气助词,以及“也、者、乎、矣、尔、欤、焉”等句末语气助词。翻译题,要注意关键字词,关键字词往往就是得分点。翻译完要读一遍,看是否符合常人的思维和习惯。

●古代诗歌阅读

该题的关键是读懂诗歌大意,联系创作背景和作者处境来知人论世,正确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选择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两项,我们也可以借助正确的三项来理解诗歌的表达技巧和主题。诗歌主观题要明确感情、技巧、特点,然后必须答依据,依据来自诗歌本身。

●名篇名句默写

要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找到答题提示点,这是避免写错句子的关键。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很多考生复杂字往往能写对,简单易混淆的字却很容易写错,还容易忘记句末的语气词、助词等。

3语言文字运用:注意技巧不失分

在该大题中,解答成语题,要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和使用范围;解答病句题,要注意句子成分残缺或赘余,关联词语是否搭配,复句关系是否成立等;解答关联词填空题,可根据空白处前后句子之间的关系,采用排除法;解答补写语句题,要看上下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整段话的谈论话题;解答图文转换题,首先应搞清图的名称,从数字的变化中捕捉发展趋势或特点,语言表述应是主谓宾完整的句子。

2020年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文章

2020年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文章 高三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篇 1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5)班和高三(6)班的语文教学工作。所教高三(6)班是理科专科班,语文底子本就薄弱。高三(5)班虽然说是文科重点班,但是班级以美术特长生为主,这学期,学生几乎把心思都放在了美术联考上,给予学习语文的时间寥寥无几。加上自己第二次担任高三语文教学工作,缺乏经验,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比较大,最终的结果如何,我不予以置评。我只想说,走过一半高三,我无怨无悔,在不停息地努力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对现在的教学工作应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深入研究《浙江省普通高中会考标准》,结合学情备课,做到既备教材又备学生。 我们学校学情特殊,每年的会考都成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开学初,我即认真地研读标准,力求准确把握难重点,难点,注意弱化难点,强调重点。并根据要求选择练习,强化训练。在备课的过程中,我既考虑到会考的基础巩固,顺带拓展高考的要求,又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力求充分备好符合学生水平的课。 同时,注重与其他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担任过高三教学工作的老教师的经验就是最好的学习教材,这些经验都是直接得出来的,是对高三教学工作的集中反映。只有通过交流学习,才能对自己的教学和成长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更显

著的提高。特别是我校实行的集体教研活动,通过听课交流实践总结这一途径,让自己的教学管理不断丰富和提升。 二、落实课内基础,强化知识点 语文会考虽说不难,但我们学校亦有部分学生处于过与不过的临界点。而且,高一高二的松懈导致很多学生对教材陌生、知识点漠视。所以会考的统筹复习对我们学校的学生而言是势在必行的。 于是我在高三初期就根据学校的要求制定了严密的教学计划。十月初开始进入会考复习,用时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复习课内文言文,强化大纲要求的重点实词、虚词、古今异义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具体落实知识点,分点一一击破,主要是通过典型试题练习,过关检测、漏洞补查来完成,当然中间会穿插综合试卷。至于课内现代文的复习,以练习带动相关知识点的落实,也用了相当一个月的时间。 会考试题不难,都直接取材于课本,这一点在文言文考查和名句默写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默写题,只要掌握课要求背诵的篇目,就基本能拿满分。但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积极性不高。因此,在高三我狠抓了课本的背诵篇目,每节课前,五分钟默写。要求学生扎扎实实地复习,又一轮一轮地测试、检查背诵。 三、灵活安排,注重体系 由于高三复习存在着不可避免的讲课练习的重复性,因而也就带来了相应的单调乏味性,甚至在每个阶段,都存在学生对学习感到枯燥的现象。因此,从调动学生的积极、主

最新高考语文考试技巧归纳

最新高考语文考试技巧归纳 高考语文考试技巧总结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答题格式:强调了+

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

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课堂资料附答案解析【全国Ⅱ卷】2018年作文分析及例文(Word版,原创精品,)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课堂资料附答案解析 2018 年高考全国卷Ⅱ材料作文(适用考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海南) 对战机防护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时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 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家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 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返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 ●思路要点 这是一道思辩类新材料作文题,试题材料中往往提供或蕴含着两个或多个观点,考生可以 只选取任一观点立意,也可以“兼顾多者,辩证分析”。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两方面的能力:一是概括分析材料,确立写作角度的能力;一是行文能力。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出考生对材 料所提供信息的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以及对与之相关的现实生活的认识深度和联系水平。 本题材料选取的是一则二战中的真实故事。材料中存在两种相互对立的观点,考生写作本题,可以采取“关键词提取”的方法分析材料,具体如下: 目的:加强对战机的防护 样本:作战后幸存的战机 聚焦:弹痕的分布 观点双方: (英美军方)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 (依据)数据显示,这是弹痕集中的部位 (统计学家沃德)哪里弹痕少就加强哪里 (依据)弹痕少的部位一旦遭受重创,战机便很难返航,而这部分数据缺失了 结果:沃德的观点是正确的 材料聚焦的是“透过现象看本质”与“打破常规”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是敢于“力排 众议”、坚持己见的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进而可以具体立意如下: “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不能被惯性思维、经验主义禁锢。 看得见的返航飞机的数据与被忽略的未能返航的飞机数据——应全面地看问题,透过现 象看到本质。 “力排众议”——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不附和众议,不人云亦云,大胆质疑,提出自己的 观点;要有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 “统计学家”——科学(家)的力量,要有独到的眼光和视角。 被忽略的数据,很难有机会返航的战机——“幸存者偏差”,被“忽略”的部分可能决 定着大局。 关于“幸存者偏差”,这里需要多说一句,“被忽略掉的数据,不会开口说话”,这被称为“幸存者偏差”,它是指忽略了数据筛选过程中的逻辑陷阱,从而得出了一个错误的结论。这背后关乎“样本”(战机)选择的问题,如果只拿“返航的战机”作为样本,而忽略了“未返航的战机”, 得出的“结论就会有失偏颇。——错误选用样本(数据),往往会使人得出偏颇的结论。 写作本题,最怕观点不明,考生虽想辩证分析,却因能力有限,将多个观点杂乱地呈现在文章之中,进而造成中心不明确;或者多个观点平均用墨,因重点不突出造成文章结构比例失衡; 或写不出二元矛盾或多元矛盾之间的辩证关系,使得文章肤浅空泛。因此,要想写好此类问题。 就要着力在以下几个哲学理论方面进行储备:揭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辩证关系,用发展的眼光看 问题,用一分为二的眼光看问题。 助力高考,梦想成真

高考语文作文十大技巧

高考语文作文十大技巧 教育话题 07-27 11:50 一、作文成绩看字迹,得分要素是第一 任何形式的作文考试,阅卷老师打分时,第一眼,看的是字迹。因此,写作文必须要把字写好。记住,考作文考的是内容,而不是书法,切忌字迹潦草。 二、考试作文五六段,干净整洁看卷面 考试作文中,要注意及时分段,三四个段落显得少了,八九个段落,显得琐碎了些。除非有特殊情况,段落以五六个段落为好。此外,卷面一定要整洁,不要涂改得乱七八糟。我的看法是,考试作文每段最好别超过5行,顶多是5行半。切忌一段都八九行,写成“大肚子作文”。一旦给阅卷老师视觉上的疲劳,影响他的心理,分数就受影响。如果有必要,死拉硬拽也要注意分段。

三、色彩对比也关键,建议用笔选择蓝 考试作文的卷子上,都是用黑颜色印刷的方格。如果你用非常粗而且黑的钢笔答题,墨水容易“泄一滩”,影响卷面的干净。建议学生用不浅不深、笔画不粗不细的蓝色中性笔写作文。这样的作文写出来,与黑色的方格形成一定的视觉对比,阅卷老师在视觉上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分数上可能就会占便宜。在用蓝色中性笔写作文的时候,注意不要用字把方格填满,建议占字格下面或者左下面的四分之三,这样,显得作文每行的层次感比较强。卷面显得也相对美观。 四、开头结尾要简练,最好首尾两行半 除了切忌大肚子作文外,“大头作文”也要不得。建议考生在写作文的时候,开头结尾占两行半的卷面。顶多也不能超过三行半。想想看,一个开头就占太多的空间,阅卷老师的视觉又会有瞬间的疲劳,也会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 五、动笔之前要拟题,漂亮标题如美女 考试作文中,一般都是由考生自己来拟定题目,题目不宜太长和太短。怎么拟题呢?对于成绩一般的考生,应该采取特别措施了。拟题的办法有2个,一是你去百度上搜索一下作文拟题目,可以找到作文老师讲述的类似技巧。二是考生家长或考生,可翻阅最近一年的读者和青年文摘的合订本,根据题材,选择几十个比较精彩的标题,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可能比葫芦画瓢地就能采用到。 六、作文首尾要打眼,丰富多彩出靓点 考试作文的开头方法很多:六要素开头法、题记开头法、悬念开头法、引名句开头法、排比句开头法、拟人式开头法、设问式开头法、对偶式开头法、博喻加对仗开头法,合用修辞开头法、巧述典故开头法,解题式开头法、名人问答开头法、诗文引用开头法。希望考生们准备好一些关于道德、学习、礼仪、爱国、美德等方面的典故、名人名言,到时候就用得上。至少,你看到作文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上述前七八个开头方法。 结尾也很重要。一般来说,结尾是总结全文。如果是记叙文,要注意抒情。如果是议论文,则要注意归纳。无论如何,最好要扣准标题。怎么扣呢?如果你实在拿不准,就在结尾段的第一句,把题目说一下,然后归纳全文观点就是了。

高考作文临场应试技巧

高考作文临场应试技巧 一、准确地审题 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每一个考生都必须按照同一的命题要求来写作,否则就不好比较了。说得“白”一些,就是叫你写什么,你就得写什么,千万不能我行我素,否则便是“跑题”。跑题,意味着彻底失败。 审题失误的主要原因是“粗心”。考生朋友必须定下心来,一字一句把命题看清楚,千万不能慌慌张张地“扫描”。临场怎样默读?大体上讲,乃是一个词、一个词地“慢”读!譬如:请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得—少于—800字。这是审题的一种好技巧,可以强迫你把题目全部看清楚。如此阅读,目的是找出“关键词”,吃透“关键词”。关键词是命题老师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决不能等闲视之。2003年的关键词,是“情感亲疏”的“亲疏”和“认知事物”的“认知”;2004年的关键词,是“山的沉稳”的“沉稳”和“水的灵动”的“灵动”。你把这些关键词抓住了,你的立意和构思就不会滑到其它地方去了。 关键词找出来了,你最好用铅笔轻轻把它圈出来,以强化自己的定向注意,免得心中一慌,丢三忘四。1996年考两幅漫画的比较,有4个关键词——“欣赏”、“比较”、“更”、“理由”,考生都看出来了,但下笔时一乱,便丢了其中的一两个,成绩大受影响。如果用铅笔圈出来了,有一种可视的“物质”依托,你就不会“黑熊掰玉米”——掰一个丢一个了。 二、辨析几种作文模式 ①话题作文。 只要题干中有“请以‘******’为话题”一语,你便可立即认定:此乃“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的“材料”,只是命题者的一种“启发”和“提示”,仅供参考。它的关键部位是引号(“……”)中的那些文字,这是明确的、法定的指令,大家都得

上海高考现代文阅读考纲及答题技巧

上海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考纲解读 对于文学类文本阅读,要求: 1、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2、分析作品题材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3、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4、欣赏作品的形象,欣赏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5、对作品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做出评价 6、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7、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8、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阅读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基础知识必备 必备一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 1、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究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连锁” 2、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3、浏览首句,略知梗概 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的思路 4、默读全文,圈点勾画 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 5、深思熟虑,精确表达 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千变万化的题目经过分析整理,可以分为几类;同类题目,答题思路大致相同。 必备二表达技巧分类及应答策略 高考的大学读一般为精美的哲理散文、抒情散文和微型小说。 1、人称表达类解题思路: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解题的方向。 (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2、修辞方法类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问。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在具体运用中又有些细微的差别,现将《考试大纲》新规定的八种修辞手法的作用列举如下:比喻生动形象,化无形为有形;夸张表达感情更强烈;拟人表达亲切,有情趣;对偶整齐,有节奏感;排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反问表达鲜明,起强化作用;设问突出强调。 (3)确认修辞手法,明确答题方向后,结合语句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3、表达方式类 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2020高考语文名师预测 知识点15古诗词鉴赏

【2020年高考猜题】+古诗词鉴赏 第1套 春思 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1)请说说这首诗的构思脉络。(4分) 【解析】答案思路要清晰: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逐句评析。 【答案】(4分)先写景,后抒情:(2分)先选取草色、柳色、桃花、李花等典型春景表现春日之美,(1分)再用东风不消愁,春日惹恨长来点明春思。(1分) (先写春天的色彩;(1分)次写春天的繁花;(1分)接着写不解愁的春风;(1分)最后写春日惹恨,点明春思。(1分)) (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解析】抓住题干“主要”和“哪种”二词,分析语言要简洁。 【答案】(3分)反衬(乐景衬哀情)(1分)前两句写春天美丽的景色来反衬后两句所表现的愁情(1分),使愁情显得更加强烈(1分)。 (3)有人评价“春日偏能惹恨长”有“避平见奇之妙”,为什么?(3分) 【解析】分析何为“平”,何为“奇”;还有“偏偏”,可以找到解题方向。 【答案】(3分)这句诗不说因愁闷而百无聊赖,产生度日如年之感(1分),却反过来迁怒于春日,说春日惹恨,把恨引长(1分),立意新奇,造词巧妙。(1分)。 第2套 郊行即事 程颢 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 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醉,只恐风花一片飞。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1)根据诗歌内容说说诗人是如何紧扣“恣行”构思的。(3分) 【解析】能够理清诗歌层次,逐层写出每层主要意思,则可以得全分;没有表明行文次第额的词语,扣1分。 【答案】首先写“恣行”的环境,及时人“恣行”时的心情。接着以“兴逐”“困临”两个典型的细节具体写诗人“恣行”的情状。最后两联写诗人“恣行”的感受和体悟。 (2)尾联“不妨游衍莫忘归”中的“莫”字是作“不要”解还是作为“暮”的通假字看呢?结合诗歌内容说说你的理由。(4分) 【解析】 参考一:写出正确结论,给1分;阐述了最后一句大意,给1分;写出全诗线索,给1分;写出诗歌主题的,给1分。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

2017年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答题技巧(环境类题型) 环境类题型 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具体考查内容有: 1.环境描写的作用(意图)。 2.环境描写的特点。 3.环境描写的手法。 4.环境描写的寓意。 5.环境描写的赏析。 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出现,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描写作用(意图)题 环境描写的作用,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 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答题常用术语: 1.社会环境的作用: (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

(3)揭示社会关系; (4)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 (5)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的作用: (1)突出季节特征; (2)表现地域风光;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 (4)渲染、营造、烘托氛围或气氛; (5)增加或缓和紧张的氛围; (6)奠定感情基调; (7)反映、暗示社会环境; (8)换转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9)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10)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 (11)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 (12)烘托、映衬人物形象; (13)表现人物心理、性格; (14)暗示人物心理转变; (15)象征、暗示人物命运; (16)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 (17)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 (18)丰富、深化主旨; (19)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 答题示例: 【2010年安徽卷】请对小说画线处景物描写的特点和作用作简要分析。 那山也正在春时里,半山的松树,半山的草坡,半山的闲石。春阳暖融融的,温意无尽,枯茎里已冒出青青的芽子。 【答题点拨】特点要答出手法特点及景物特点。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专题13 仿用句式

高考语文名师高效资料附答案解析 专题十三仿 用句式 高考命题规律 .多以主观题的形式考查。仿用句式的常见题型主要有命题(话题)式、自由(开放)式、补写(续写)式和对联式。 2.选材时代感强。所选背景材料大都贴近生活实际,更加注重人文性、实用性,关注文化内涵。 3.综合性较强。仿写题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语意连贯、修辞运用、风格协调等许多方面,反映出考生理解、表达运用等多层级的能力要求。 命题角度仿用句式 高考真题体验·对方向 1.(2018全国Ⅱ卷·21)仿照下面的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 诸子争鸣,造纸印刷、筑长城开运河,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创造精神。 材料: 奋斗团结梦想 建强国谋复兴御外侮卫家国脱贫困奔小康 垦田拓海开天辟地守望相助抗灾治水逐日奔月同舟共济 ,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奋斗精神。 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御外侮卫家国,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团结精神。 开天辟地、逐日奔月、建强国谋复兴,中国人民具有伟大的梦想精神。 ,扩展语句的能力。答题的关键是先把后两行的词语按照“奋斗”“团结”“梦想”分组,分组正确了,解答就容易了。每组前两个四字词语的语序可以互换。

2.(2017浙江·5)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 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 ,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 翁了。 作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①内容上“符合归谬逻辑”,归谬法是间接反驳方法之一,为了反驳某论题(或某论据),先假定它为真,然后由它推出荒谬的结论;②句式与例句“基本一致”,即为“如果……那么……”的形式;③“语言简洁明了”,字数不 能太多。最后,对照例句选择对象进行仿写。 3.(2015湖北·21)仿照示例,从下列构字部件中任选两个不同的部件,另组一个汉字,并用该字 组成一个双音词,再以该词立意,写两句感想。要求:①立意积极;②语句整齐;③不超过20字; ④构字、组词不必单独列出,包含于感想之中即可。 构字部件:禾亻口日又月言 构字词示例:+又→友→友善 感想示例:行友善 ..营造温馨社会讲真诚建设美好家园 日+月→明→文明) 创文明 ..社会建和谐中国 (2)(禾+日→香→书香) 博览群书通晓天下事理沐浴书香 ..养成高尚人格 ,意在引导考生据此构字,如“明”“信”“和”等;依字组词,即以该字为语素 组成词语,如“文明”“诚信”“和睦”等;据词造句,既考查语言运用能力,又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 价值观。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结合示例弄清题目要求,依次组字,组词,造句。难点在造句上,要求以该词为中心,两个句子的句式整齐,尽量运用对偶。 4.(2015天津·20)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100字以内。(7分) 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乡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水”字形如滔滔的水流,大水叫“川”,“大江东去”,意境阔大;小水叫“溪”,“兰芽浸溪”,意境清新。在中华文化中与水有关的字很多,这些字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和情怀。“海纳百川”,要人有宽广的胸襟。 ,按字、词、成语、诗句的顺序进行联想,注意字数的限制。(要点:包含文化信息;语意准确,语言通畅。) 5.(2012课标全国高考·17)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 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 桃花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 枫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 (2)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 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 ,要注意拟人修辞、象征寓意、句式结构等方面。 6.(2011课标全国高考·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集锦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集锦 一 基础知识 1、字音辨析题答题技巧: (1)常见多音字标“次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大,标“常读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2)形声字标“不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大,标“同声旁读音”的正确可能性小。常见字标音正确的可能性小。 (3)生僻字一般不会标错音。 (4)审清题干,用排除法较好。 2、词语运用题答题技巧: (1)语素分析:分析出不同的语素进行组词再作区别。 (2)语境分析:在原句中划出关键词作为区别的参考。 (3)善用排除: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同时也要做记号。

(4)语感判断:如果确实拿不准,就要凭语言感觉去选择。 3、成语辨析题答题技巧: (1)根据成语意思判断,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 (2)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 (3)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4)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最符合要求的; (5)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另外要特别注意两用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如,想入非非,灯红酒绿。 4、病句辨析题 (1)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歧义)、不合逻辑等。 (2)答题技巧:判断病句用排除法居多,可回忆以前做的常见病句的标志。

(3)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主干是否缺成分→推敲词语是否搭配→推敲词语有否重复→关联词位置是否正确→并列短语或句子语序是否合理→个别短语有否歧义→句子是否符合逻辑。特别注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介词“关于”“对于”“对”等开头的句子,注意主语的残缺。 ②动词后有很长的修饰词语,注意是否宾语残缺。 ③用“和”“或”以及顿号连接的并列成分,注意歧义及内在逻辑顺序是否失当以及意义的从属关系。 ④前半句使用了“能否”“可否”等双面词语,注意后半句是否与前半句协调。 ⑤反问句及疑问句注意是否表意相反。 5、语言连贯题 (1)答题技巧:先从语句形式入手,再从语句内容考究。 (2)做题思路:考查陈述对象是否一致→话题是否一致→前后句式是否一致→情境是否吻合→音节是否和谐等。 二

高考考场作文的十八个应试技巧(整理精校版)

高考考场作文的十八个应试技巧 作文辅导 0531 1523 高考考场作文的十八个应试技巧 1.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认识水平高、擅长理性思维的同学可选择议论文,擅长形象思维、会刻画人物的同学可选择微型小说,擅长抒情的同学可选择散文。 2.精写前几段,给评卷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要精雕细刻,要出彩。比如,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可提出问题,引人注意;或巧用排比、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巧述故事,引人入胜,或巧用题记,揭示主旨,或巧用诗文显诗意。写好结尾和过渡段。阅卷老师一般是S型的扫描全文。结尾可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或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虚笔拓展,扩大容量;或精辟议论,深化主旨。 3.要给自己充足的构思时间,不要急于动笔。 “宁停三分,不争一秒”,因为写作是"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写到一半,突然发现,呀,把题目理解错了,或没领会好命题的要求。最可怕的是文章写到一半,又想另起炉灶。时间没了,心情也坏了,干着急。建议打草稿,防止“三边工程”(边立项,边设计,边施工)。考场作文不宜见异思迁,边写边改。要贯彻一种构思。一旦构思已定,就不要轻易改变。 4.要力避前松后紧、虎头蛇尾。 有些同学构思、提纲拟好后,开头反复推敲,精雕细琢,后来发现时间不够,于是草草收兵。此外,要谨慎对待修改。今年实行网上评卷,更应慎重。修改一般只着眼于字词方面的,可用米尺比好之后划两横。结构方面不能修改。要保持卷面的整洁美观,要努力做到改动少而效果好。 5.力避偏题、跑题。 如果偏题或者离题,作文的主要分数就失去了。为防止跑题,可从如下几点做出努力:一是将材料、引语和话题联系起来思考,不可单看话题;二是看自己确立的观点能否用话题所给材料来证明;三是想一想这则材料当初发在媒体上登载是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的。万一跑题了,要考虑逆挽,使文章形成一种欲扬先抑的结构形态。 6.一定要完篇。 熟话说,好文章是风头、猪肚、豹尾。没有豹尾,老鼠尾巴也要有一个,绝不能写半头文。用半篇文章给你评分,怎么会得高分? 7.重视拟题,特别要注意不能缺题。 不是万不得已,不要以话题做标题。张伟民讲那是一种浪费。拟题是显示你才气的一个好的平台,不能轻易放弃。缺题影响远不止2分。正好给了评卷老师扣分的理由。 8.打造一至两个亮点。 如果是记叙文,应该用抓人的情节和生动的描写表现你的真情,记叙文不能没有描写。如果是议论文,就一定要有12个典型的论据,就应该有纵横捭阖,很深刻的见解。如果是微型小说一定要有巧妙的构思。这个亮点还可以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警句,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比喻,也可以是一个超常的搭配(酽酽的歌喉)。总之,要能使评卷老师精神为之一震。 9.行文中要多次扣题,一路扣题一路歌。 材料、引语和话题中的相关文字至少在文中出现三次以上。开头三句话内应点题一次,结尾应回扣标题,"回眸一笑百媚生"。中间至少扣题一次。几次扣题事实上也是在不断地提醒自己不要跑题。有球场上叫暂停的效果,可以调整思路和写法。 10.思想要健康。 “思想健康”不是说要你只说冠冕堂皇的话,不是要你刻意拔高,“健康”是针对“病态”、“庸俗”而言的,它的底线是不能欣赏违背法律法规和偏离社会道德的事。恋爱题材是考场作文的禁区,无论考生写得如何缠绵悱恻,真挚动人,因其行为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所不允许的,这类作文自然得不了高分。

高考语文应试规范与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应试规范与答题技巧 语文高考,内容强度较大,时长两个半小时,又是第一门,它不仅是知识能力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应考心理、应变能力、应试策略的竞争。 一、关于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评分细则:每句5分——译出大意给2分,答出关键字词的意思及用词特点(通常是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其兄自有时名,滞于冗官,竟不引进。” 他的哥哥当时本有名望,却停留在闲散官吏位置上,李揆竟然不加推荐。 译出大意给2分;“时名”、“滞”、“引进”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时名”翻译成当时有“名望”、“名气”、“名声”等和“声望”意思相近者,均可给分。 “滞”翻译成“停滞”、“滞留”等和“停留”意思相近者,均可给分。 “引进”翻译成“举荐”、“推举”等与“推荐”意思相近者,均可给分。 直接照抄原文而未作翻译者,不给分。 答题技巧: ⒈译文要信、达、雅 所谓“信”,就是要忠于原文,不误解,不遗露;所谓“达”,就是无语病,做到通顺明白;所谓“雅”,就是译文能在文从字顺基础上,做到文笔优美。 ⒉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在文言文翻译中,从词语到句子结构,能直接对译的,就直接翻译,对号入座;直译有困难的地方,地忠于原文的前提下,对词语和句子结构进行灵活处理。 ⒊字字落实 这是一个原则性要求,应区别以下不同情况: ⑴留。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专有名词原样保留,不必翻译。 ⑵删。对那些起语法作用原没有实际意义的虚词,或者是表示敬称、谦称而没有实

际意义的词,在译文中可以删去。 ⑶换。对那些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多义词,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如“兵”应换成“兵器”,“汤”应换成“热水”等。 ⒋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 用词的特点,主要是指活用的词类。如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名词作状语等。 造句的特点,主要是指若原文使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要译出这种造句的特点。如文言文中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要译成现代汉语的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倒装句要顺过来等。 二、关于古代诗歌鉴赏 ⒈在细读基础上(即语文老师反复强调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把重点放在诗歌意境的把握上。意境就是作者写这首诗表现的思想和情怀。如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由此再落实到词句中。 ⒉古诗鉴赏重在字句的理解。要从诗中找答案。记住的关键一点就是:答案在诗歌中,在字句上,在作者表达的情景内,如“冷、清、寂、绝、暗、阴、闹、笺、泪”中。诗歌鉴赏的表述,要紧贴诗句展开。如去年考题: 次韵雪后书事二首(其一) 朱熹 惆怅江头几树梅,杖藜行绕去还来。 前时雪压无寻处,昨夜月明依旧开。 折寄遥怜人似玉,相思应恨劫成灰。 沉吟日落寒鸦起,却望柴荆独自回。 诗歌开首就用一个直接表达感情的词“惆怅”,不仅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且获总领全篇之效。比如,我们在制定第9题“诗的最后一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简要分析”(6分)的评分细则时,是这样表述的:整体把握给分,只要答出寂寞、落寞、孤独、惆怅、失落等与“落寞惆怅、若有所失的心情”意思相近者给3分;在此基础上能进行简要分析的,再给2—3分。

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写作模板 精华版

2018高考语文·议论文万能写作模板--精华版 编制:高三语文组 该模板写作方法如下: 1、题目的写法。题目一定要反映出文章的体裁,切不可起一些类似散文或者记叙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写法:第一种指明文章论述范围,比如《论友爱》、《谈理想》、《说勇气》等等;第二种题目就是论点,这种写法很特别也很醒目,大多数情况下效果很好,读到下文会给阅卷人一种紧扣题目的大局感,比如《团结就是力量》、《重理轻文可以休矣》等等。 2、开头第一段的写法。如果是给材料议论文,则该段必须将材料压缩到60%左右,以此提醒阅卷人考生具备概括材料的语文能力,此项分数可以得到。如果是话题作文,则可随便谈论一些与下文论点有关的现象或者事实,不宜超过80字。此段结尾可以用一句设问(论点作为回答)引出下一段论点。 3、第二段为论点段。论点必须独占一段!!这是本模板效果的核心!这是一个最简单但是最有效的方法,切记。多年的学生经验告诉我,凡是试图让阅卷人费力寻找论点甚至不惜让阅卷人顶着酷暑归纳论点的作文,绝没有什么好的结果,及格的话就算比较走运了。论点宁可不新颖也绝对不要有争议,更不能出现立场上的错误,否则将变成零分作文,实在没有高水平的认识,可以选用大众化但绝对没有错误的论点——与报纸上的新闻论调一致是个可以遵循的简单原则。一败涂地的作文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为了刻意追求标新立异和哗众取宠,而写出了一些引起争议甚至极端到错误的论点,这样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 4、第三至第五段,为分论点论述。这三段每段开头均为一个分论点,这三个分论点之间可以有两种关系:一种是平行扩展关系,比如一篇谈论尊老爱幼的文章,分论点可以是1)我国自古就有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2)当今社会依然提倡尊老爱幼。3)世界各国都把尊老爱幼当作一种道德准则。这三个分论点从古今中外各个方面论述了论点,它们之间是平行关系。另一种关系是递进关系,同样以尊老爱幼举例,递进的分论点可以是1)尊老爱幼是个人道德水准高低的体现。2)尊老爱幼是社会风气好坏的体现。3)尊老爱幼是人类文明进步与否的体现。这种设置分论点的方法依照从个人到社会再到人类的层次递进,体现了逻辑的准确与思路的清晰,给人一种高水平认识的感觉。强烈推荐在高考中使用递进方式设置分论点,效果好,得分高。分论点的句式最好使用统一的句式,比如排比。 每段的分论点写完后,就进入使用论据进行论证的阶段。论证方法按照学校的教学所教,无非有事实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等几种。我们可以写一些事例作为事实论证,引用相关的名人名言作为引用论证。但是这不能算是高水平的论证,每段论证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论述,这一点非常重要,否则你的论证将被认为是堆砌事例和名言而毫无说服力,事实证明,自己的论述越多的文章,分数往往也越高。但是以现在中学生众所周知的贫乏的课外知识和思考能力,自己的论述从哪里来?这里有个不诚实但有效的办法,我们可以多多背诵一些名人名言——这一点显然不难办到——然后去掉说话人,把名人的论述当成自己的论述,不但有话说而且效果很好。同时,一旦我们在某个论点上没有名言可以引用,我们也可以自己说上一句,然后冠上名人的头衔就成了名言,不过一定要说的有哲理性,不要被别人看出破绽,事实论据也可如法炮制。但是此种方法不可多用,用于救急尚可,频繁使用定会漏洞百出。用时一定要使用生僻的名言与事例,切不可乱用大家耳熟能详的资料。比如万不可说“天才是99%的汗水+1%的灵感”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否则不但贻笑大方,分数也会大打折扣。高水平的同学可以尝试使用比喻论证和类比论证等等,生动形象,效果往往很好。注意,这三段的字数要保持大体一致,不可有的段过多有的段过少。有字数要求的作文主要靠这三段凑够字数,按800字的要求,这三段最少也要占到500字,也就是文学上常说的“猪肚”。 5、第六段是所谓辩证段。这一段主要是为了体现考生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不必过多,几十字即可,防止将论点极端化以后出现漏洞。比如论点如果是“人必须学会自信”,那么有人也许会抬杠说自负也是自信,所以这一段必须指出,我们要自信但是我们绝对不能将自信和自负混为一谈,这样一说,文章就显得严密,给阅卷人的印象很好。 6、第七段要联系生活现实。可以指出论点在现实中的指导意义,更可以联系时事,给人一种眼界开阔关心国家大事的感觉。比如还是谈自信,这一段就可以写自信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学习与交往中的意义,而且还可以联系神州五号成功发射,正是由于我们中华民族充满自信,才在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上取得了这么大的成绩。此段也不宜过多,几十字足够。 7、最后一段可以以抒情句式发出鼓励或者号召。比如:让我们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吧!千万不要多写,一句足矣。 至此,一篇规范上乘的经典议论文就算写好了。同学们平时需要做的有三点:一是多多记诵名人名言与伟人事迹,记得越多考场上应对能力越强;二是提高驾御语言的能力,少写乃至不写错字,考场作文严禁涂改(卷面也有不少分),作文格式一定要正确,我竟然见过没有题目的作文,结果被白白扣掉五分,痛心之余,深感莫名其妙,但愿不再有人犯此类低级错误;三是提高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当然这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实乃经年累月之力,这一点上的差距,也就是为什么按相同模板写出的作文,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型及答题技巧版

一、看背景思人物。小说是最能表现人的艺术,分析人物形象独特、鲜明的个性,需要把人物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典型环境)下去理解,也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素去分析人物。林森两次看病,而魏力的态度和表现前后却截然不同,前一次原来是“白大褂在市报和电视上见过林森,知道他是市里的主要领导”,后一次则是因为以步行代车终招来“撤职”或“停职审查”的流言所致,由此可看出魏力趋炎附势、见风使舵的个性特征。而正是魏力前后截然不同的态度又激怒了林森,使他产生了恨恨不平的心理,于是官权意识被重新唤醒。 二、观描写重细节。描写是小说区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最大特点。不管是白描还是工笔,都是使小说展现的场面、人物显得栩栩如生的基础。分析小说的描写,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情、语言、行动、心理描写尤其是细节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小说抓住魏力前后两次不同的表情、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进行描写,以前恭后倨的强烈对比,突现了人物的性格。 三、读情节理构思。情节是小说故事推进的过程,是人物性格的发展史,在小说中起着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等作用。小说中间写了“林森女儿找工作一事”,这似乎与主要情节“看病”关系不大,但却揭示了当今社会趋炎附势的普遍现象,这样构思就深化了主题,使魏力的前恭后倨变得更为自然,同时也为下文写林森心理的变化作了铺垫。 四、获主旨多思考。小说的主题不是象贴标签一样明显地张榜在作品的前头,而是蕴藏于作品的所有艺术形象中,它有待于读者去寻找、去挖掘、去发现、去

获得。读者对小说作品主题的理解有一个由潜渐明的过程,还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薄到厚的过程。 2小说阅读具体方法和技巧: 1.概念: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 2.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是小说的三要素。 3.人物塑造方面: 辨析人物描写的方法,除了外貌(肖像、神态、服饰)描写,动作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直接描写外,还要注意其它人或景的烘托。《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的外貌描写非常传神;《项链》开头路瓦栽夫人的心理描写十分逼真;《药》中华老栓买药时,黑衣人的动作描写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认识和评价人物的性格、品质、典型性、社会意义、作者的感情倾向等。《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结尾,写到别里科夫死后才一个月,生活又变得沉闷,清楚地表明了别里科夫是个典型人物,只要专制制度还在,别里科夫式的人物便不可能死绝。《阿Q正传》那叫读者笑中有泪的精神胜利法,明显地表达了作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情倾向。 4.情节结构方面:

高考作文素材 : 最美教师,即将书写进高考语文命题!

高考作文素材:最美教师,即将书写进2021高考语文命题! 托举民族的未来 他们是下一代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是打造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他们用坚定的理想与信念,托举起一个民族的未来。 日前,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发布2020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彰显了新时代人民教师的理想情操、高尚师德、扎实学识和人格魅力。 01张文宏:医者仁心,师者立人 “党员冲在最前线,什么是前线?现在就是!”1月底,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张文宏的这句话刷爆全网,人们称他为“白衣男神”“硬核医生”。 从非典到禽流感、埃博拉,再到新冠肺炎,张文宏总是战斗在与疾病斗争的一线。 生命至上,心中有爱。作为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张文宏用一言一行诠释着为医者、为师者的初心和使命,培养了大批具有家国情怀的优秀人才。 “想成为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关键时刻勇挑重担、迎难而上的专业医学人才,必须在广阔大地上调研实践并经受检验。”他带领着学生,聚焦危害人民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感染疾病和新发突发传染病研究,将国家需求融入青年人才的科研梦想。 02戚发轫:拥抱星辰,耄耋之年坚守航天教育一线 中国人胸怀航天强国梦。航天科研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正是中国航天发展的亲历者、见证人。 87年前,在辽宁瓦房店市的一个农民家庭,戚发轫出生了。当时的中国,挣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我是中国人!”这一信念如钢浇铁铸般注入他的理想和灵魂。他立志,“以后一定要造飞机,使中国强大起来不再受欺负”。 1968年,作为中国“航天十八勇士”中的一员,戚发轫担当重任,成为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技术负责人,那年他才35岁。此后,他先后担任“东方红”二号卫星,“东方红”三号卫星和“神舟”系列飞船中前五个的总设计师。 青年是航天事业的希望。2004年,戚发轫回到母校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执教,培养了20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巧总结文言文阅读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技 巧总结文言文阅读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高考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考试大纲》对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的考查内容及相应知识点作了具体而明确的规定: 理解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分析综合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浅易既是对考生的要求,也是命题者选材的原则。指文言材料不出现艰涩、古奥的字词,不选择冷僻的题材。考生利用已学过的古文知识基本能读懂文段。 据高考实情,我们将《考试大纲》规定的上述7个考点编列为9个专题: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常见文言实词”,指在文言文中出现频率较高、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指文言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意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即《考试大纲》具体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意义”,即特定虚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唯一含义;“用法”,主要指其词性及所表示的词语之间或句子之间的关系等。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 “不同的句式”,主要指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等。 4.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不同的用法”,特指古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现象。 5.筛选文中的信息。 根据试题的具体要求,从文中选取与试题具体指向吻合的信息,排除似是而非和错误的信息。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内容要点”,涉及阅读材料的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如人物的言行举止、功德事迹,事件的发展过程,文章的论点论据等;“归纳”,就是对具体的、零散的、琐碎的材料分门别类。“中心意思”,可以指整体的思想内容,更多是指局部的思想内容;“概括”,就是把能体现中心意思的方方面面的特殊性排除,而将其共同性提取出来。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观点态度”,指作者在文中显示的(记叙类文本)或者揭示的(论述类文本)观点、情感态度和思想倾向。“分析”,就是把整体分成一些“零部件”来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