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根目录“下各个系统文件夹意义”

Linux根目录“下各个系统文件夹意义”
Linux根目录“下各个系统文件夹意义”

Linux根目录”/“下各个系统文件夹的含义和用途

刚才打开非linux系统文件的windows下的D盘(“软件”)时,看到它的上一级目录是“media”,之前脑子里就出现过windows下的盘和linux下的系统文件的关系,现在好像有了点眉目,于是在网上搜了下“linux各系统文件夹的含义”,看到下面的一些文章:

Linux根目录”/“下各个系统文件夹的含义和用途

/boot 该目录默认下存放的是Linux的启动文件和内核。

/initrd它的英文含义是boot loader initialized RAM disk,就是由boot loader初始化的内存盘。在linux

内核启动前,boot loader会将存储介质(一般是硬盘)中的initrd文件加载到内存,内核启动时会在访问真正的根文件系统前先访问该内存中的initrd文件系统。

/bin 该目录中存放Linux的常用命令。

/sbin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管理员使用的管理程序。

/var该目录存放那些经常被修改的文件,包括各种日志、数据文件。

/etc该目录存放系统管理时要用到的各种配置文件和子目录,例如网络配置文件、文件系统、X系统配置文件、设备配置信息、设置用户信息等。

/dev该目录包含了Linux系统中使用的所有外部设备,它实际上是访问这些外部设备的端口,访问这些外部设备与访问一个文件或一个目录没有区别。

/mnt临时将别的文件系统挂在该目录下。

/root 如果你是以超级用户的身份登录的,这个就是超级用户的主目录。

/home 如果建立一个名为“xx”的用户,那么在/home目录下就有一个对应的“/home/xx”

路径,用来存放该用户的主目录。

/usr用户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几乎都存放在该目录下。

/lib 该目录用来存放系统动态链接共享库,几乎所有的应用程序都会用到该目录下的共享库。

/opt 第三方软件在安装时默认会找这个目录,所以你没有安装此类软件时它是空的,但如果你一旦把它删除了,以后在安装此类软件时就有可能碰到麻烦。

/tmp用来存放不同程序执行时产生的临时文件,该目录会被系统自动清理干净。

/proc可以在该目录下获取系统信息,这些信息是在内存中由系统自己产生的,该目录的内容不在硬盘上而在内存里。

/misc可以让多用户堆积和临时转移自己的文件。

/lost+found 该目录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空的。但当突然停电、或者非正常关机后,有些文件就临时存放在这里。

文件颜色的含义:蓝色为文件夹;绿色是可执行文件;浅蓝色是链接文件;红框文件是加了SUID位,任意限权;红色为压缩文件;褐色为设备文件。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6e1656025.html,/article/1965 .....................................................................................................

一些有用的Linux目录

bin:包含常用的Linux用户命令,例如,ls、sort、date和chmod。

/boot:包含可引导的Linux内核和引导装载(boot loader)配置文件(GRUB)。

/dev:包含代表系统设备访问点的文件。这包括终端设备(tty*)、软盘(fd*)、硬盘(hd*)、RAM(ram*)和CD-ROM(cd*)(用户通常通过设备文件直接访问这些设备)。

/etc:包含管理配置文件。

/home:包含分配给每个拥有登陆帐号用户的目录。

/media:提供挂载(mounting)和自动挂载设备的标准位置,如远程文件系统和可移动介质(目录名为cdrecorder、floppy等)。

/mnt:在被标准的/media目录替代前,这是很多设备常用的挂载点。某些可引导的Linux系统仍旧使用该目录来挂载硬盘分区和远程文件系统。

/proc:包含有关系统资源的信息。

/root:表示根用户的主目录。

/sbin:包含管理命令和守护进程。

/sys:一个类似与/proc的文件系统,在Linux2.6内核中最新出现的,包含的文件用于获得硬件状态并反映内核看到的系统设备树。它使用了/proc中的很多帮助。

/tmp:包含应用程序使用的临时文件。

/usr:包含用户文档、游戏、图形文件(X11)、库(lib),以及各种其他用户和管理命令及文件。

/var:包含不同应用程序使用的数据目录。特别要注意的是,这里放置作为FTP服务器(/var/ftp)成Web服务器(/var/www)共享文件。它还包含所有系统日志文件(/var/log)。

Linux文件系统与基于Windows的文件系统

尽管很多方面相似,但是Linux文件系统与MS-DOS和Windows操作系统所用的文件系统还是有一些显著的差别。下面列出了其中的一些差别:

1 在MS-DOS和Windows文件系统中,驱动器盘符表示不同的存储设备(例如,A:是软驱,C:是硬盘)。在Linux中,所有的存储设备都被置于文件系统层次结构中。因此所有/usr可能在单独的硬盘上,或者/mnt/reml是其他计算机上的文件系统,这对用户完全是隐藏的。

2 斜线(不是反斜线)用于分隔Linux中的目录名。所以在MS系统中的C:\home\chris在Linux系统中是/home/chris。

3 在DOS中文件名几乎总是有后缀(如用于文本文件的.txt或者用于字处理文件的.doc)。虽然有时可以在Linux中使用该约定,但是3字符的后缀在Linux中已经没有所需的含义。识别文件类型时它们很有用。很多Linux应用程序和桌面环境都使用文件后缀来确定文件的内容。

4 Linux文件系统中的所有文件和目录都有与之关联的许可和所有权。Microsoft 各系统之间的安全性则有所不同。因为DOS和MS Windows开始是用于单用户的系统,所以设计这些系统时并没有在系统中内建文件所有权。后续的版本添加了一些功能(如文件和

文件夹属性)来解决该问题。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6e1656025.html,/gao_reno/blog/item/0f31872acd63a22ed52af163.html ..............................................................................................................

linux目录详解

linux目录架构

/ 根目录

/bin 常用的命令binary file 的目錄

/boot 存放系统启动时必须读取的档案,包括核心(kernel) 在内

/boot/grub/menu.lst GRUB设置

/boot/vmlinuz内核

/boot/initrd核心解壓縮所需RAM Disk

/dev系统周边设备

/etc系统相关设定文件

/etc/DIR_COLORS 设定颜色

/etc/HOSTNAME 设定用户的节点名

/etc/NETWORKING 只有YES标明网络存在

/etc/host.conf文件说明用户的系统如何查询节点名

/etc/hosts 设定用户自已的IP与名字的对应表

/etc/hosts.allow设置允许使用inetd的机器使用

/etc/hosts.deny设置不允许使用inetd的机器使用

/etc/hosts.equiv设置远端机不用密码

/etc/inetd.conf设定系统网络守护进程inetd的配置

/etc/gateways 设定路由器

/etc/protocols 设定系统支持的协议

/etc/named.boot设定本机为名字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设置IP

/etc/resolv.conf设置DNS

/etc/X11 X Window的配置文件,xorg.conf或XF86Config 這兩個X Server 的設定檔/etc/fstab记录开机要mount的文件系统

/etc/inittab设定系统启动时init进程将把系统设置成什么样的runlevel

/etc/issue 记录用户登录前显示的信息

/etc/group 设定用户的组名与相关信息

/etc/passwd帐号信息

/etc/shadow 密码信息

/etc/sudoers可以sudo命令的配置文件

/etc/securetty设定哪些终端可以让root登录

/etc/login.defs所有用户登录时的缺省配置

/etc/exports 设定NFS系统用的

/etc/init.d/ 所有服務的預設啟動script 都是放在這裡的,例如要啟動或者關閉

/etc/xinetd.d/ 這就是所謂的super daemon 管理的各項服務的設定檔目錄

/etc/modprobe.conf内核模块额外参数设定

/etc/syslog.conf日志设置文件

/home 使用者家目录

/lib 系统会使用到的函数库

/lib/modules kernel 的相关模块

/var/lib/rpm rpm套件安装处

/lost+found系統不正常產生錯誤時,會將一些遺失的片段放置於此目錄下

/mnt外设的挂载点

/media 与/mnt类似

/opt 主机额外安装的软件

/proc虚拟目录,是内存的映射

/proc/version 内核版本

/proc/sys/kernel 系统内核功能

/root 系统管理员的家目录

/sbin系统管理员才能执行的指令

/srv一些服務啟動之後,這些服務所需要取用的資料目錄

/tmp一般使用者或者是正在執行的程序暫時放置檔案的地方

/usr最大的目录,存许应用程序和文件

/usr/X11R6:X-Window目录

/usr/src:Linux源代码

/usr/include:系统头文件

/usr/openwin存放SUN的OpenWin

/usr/man 在线使用手册

/usr/bin 使用者可執行的binary file 的目錄

/usr/local/bin 使用者可執行的binary file 的目錄

/usr/lib 系统会使用到的函数库

/usr/local/lib 系统会使用到的函数库

/usr/sbin系统管理员才能执行的指令

/usr/local/sbin系统管理员才能执行的指令

/var日志文件

/var/log/secure 記錄登入系統存取資料的檔案,例如pop3, ssh, telnet, ftp 等都會記錄在此檔案中

/var/log/wtmp記錄登入者的訊息資料, last

/var/log/messages 幾乎系統發生的錯誤訊息

/var/log/boot.log 記錄開機或者是一些服務啟動的時候,所顯示的啟動或關閉訊息

/var/log/maillog紀錄郵件存取或往來( sendmail與pop3 )的使用者記錄

/var/log/cron記錄crontab這個例行性服務的內容

/var/log/httpd, /var/log/news, /var/log/mysqld.log, /var/log/samba, /var/log/procmail.log:

分別是幾個不同的網路服務的記錄檔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6e1656025.html,/abwl/blog/item/4fd8910a2ec1ab1a94ca6be4.html

嵌入式Linux根文件系统制作

实训项目四-嵌入四Linux系统根文件系统制作一. 项目实施目的 了解 UP-CUP2440 型实验平台Linux 系统下根文件系统结构 掌握根文件系统的搭建过程 掌握busybox、mkcramfs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二. 项目主要任务 使用busybox生成文件系统中的命令部分,使用mkcramfs工具制作CRAMFS 格式的根文件系统。 分析根文件系统etc目录下重要配置文件的格式及语法,熟悉根文件系统的启动过程 三. 基本概念 1.文件系统基本概念 Linux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它支持许多不同的文件系统。这使Linux非常灵活,能够与许多其他的操作系统共存。Linux支持的常见的文件系统有:JFS、ReiserFS、ext、ext2、ext3、ISO9660、XFS、Minx、MSDOS、UMSDOS、VFAT、NTFS、HPFS、NFS、SMB、SysV、PROC等。随着时间的推移, Linux支持的文件系统数还会增加。Linux是通过把系统支持的各种文件系统链接到一个单独的树形层次结构中,来实现对多文件系统的支持的。该树形层次结构把文件系统表示成一个整个的独立实体。无论什么类型的文件系统,都被装配到某个目录上,由被装配的文件系统的文件覆盖该目录原有的内容。该个目录被称为装配目录或装配点。在文件系统卸载时,装配目录中原有的文件才会显露出来。在Linux 文件系统中,文件用i节点来表示、目录只是包含有一组目录条目列表的简单文件,而设备可以通过特殊文件上的I/O 请求被访问。 2.常见的嵌入式文件系统 嵌入式Linux系统一般没有大容量的磁盘,多使用flash存储器,所以多采用基于Flash(NOR和NAND)的文件系统或者RAM内存的文件系统。 (1)Flash根据结构不同分为 NOR Flash和NAND Flash。基于flash的文件系统主要有: jffs2:RedHat基于jffs开发的文件系统。

busybox详解制作根文件系统

详解制作根文件系统 单击,返回主页,查看更多内容 一、FHS(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标准介绍 当我们在linux下输入ls / 的时候,见到的目录结构以及这些目录下的内容都大同小异,这是因为所有的linux发行版在对根文件系统布局上都遵循FHS标准的建议规定。 该标准规定了根目录下各个子目录的名称及其存放的内容: 制作根文件系统就是要建立以上的目录,并在其中建立完整目录内容。其过程大体包括: ?编译/安装busybox,生成/bin、/sbin、/usr/bin、/usr/sbin目录 ?利用交叉编译工具链,构建/lib目录 ?手工构建/etc目录 ?手工构建最简化的/dev目录 ?创建其它空目录 ?配置系统自动生成/proc目录 ?利用udev构建完整的/dev目录 ?制作根文件系统的jffs2映像文件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这个过程。 二、编译/安装busybox,生成/bin、/sbin、/usr/bin、/usr/sbin目录

这些目录下存储的主要是常用命令的二进制文件。如果要自己编写这几百个常用命令的源程序,my god,这简直是一个噩梦!好在我们有嵌入式Linux系统的瑞士军刀——busybox,事情就简单很多。 1、从https://www.360docs.net/doc/6e1656025.html,/下载busybox-1.7.0.tar.bz2 2、tar xjvf busybox-1.7.0.tar.bz2解包 3、修改Makefile文件 175 ARCH ?= arm 176 CROSS_COMPILE ?= arm-linux- 4、make menuconfig配置busybox busybox配置主要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Busybox Settings,主要编译和安装busybox的一些选项。这里主要需要配置:

实验四 ramdisk 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实验四ramdisk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1.熟悉根文件系统组织结构; 2.定制、编译ramdisk根文件系统。 二.实验设备 1.硬件:EduKit-IV 嵌入式教学实验平台、Mini2410 核心子板、PC 机; 2.软件:Windows 2000/NT/XP、Ubuntu 8.04、其他嵌入式软件包。 三.实验内容 利用6.3 中的已经完成的文件系统,生成一个根文件系统镜像。 四.实验原理 ramdisk是内核初始化的时候用到的一个临时文件系统,是一个最小的linuxrootfs系统,它包含了除内核以外的所有linux系统在引导和管理时需要的工具,做为启动引导驱动,包含如下目录: bin,dev,etc,home,lib,mnt,proc,sbin,usr,var。还需要有一些基本的工具:sh,ls,cp,mv……(位于/bin 目录中);必要的配置文件:inittab,rc,fstab……位于(/etc目录种);必要的设备文件:/dev/tty*,/dev/console,/dev/men……(位于/dev目录中);sh,ls等工具必要的运行库:glibc。1.制作ramdisk根文件系统映像 1)单击菜单应用程序->附件->终端打开终端,设置环境变量: $ source /usr/local/src/EduKit-IV/Mini2410/set_env_linux.sh $ source /usr/crosstool/gcc-3.4.5-glibc-2.3.6/arm-linux/path.sh 2)执行命令切换到ramdisk实验目录下: $cd $SIMPLEDIR/6.4-ramdisk 3)运行脚本文件: $ sudosh ramdisk-install.sh shell 脚本命令说明: #!/bin/bash # # ramdisk-install.sh - Make ramdiskfilesystem. # # Copyright (C) 2002-2007

实验八 构建根文件系统

实验八构建根文件系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的作用和类型; 2、了解jffs2文件系统的优点和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 3、理解文件系统的挂载过程; 4、使用BusyBox制作一个根文件系统。 二、实验环境 预装redhat9.0(内核版本2.4.x)的pc机一台,XScale嵌入式实验箱一台(已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以太网线一根,交叉编译工具链,BusyBox软件包。 三、实验步骤 1、解压BusyBox软件包; 2、使用make menuconfig来配置BusyBox,修改交叉编译器前缀; Build Option [*] Build BusyBox as a static binary(no shared library) [*]Do you want to build BusyBox with a Cross ompile /usr/local/hybus-linux-R1.1/bin/arm-linux- Installation Option [*]Don't’t use /use Coreutils [*]ls

[*]cp [*]reboot [*]echo [*]mkdir [*]rm Editors [*]vi Login Utilities [*]getty 3、交叉编译BusyBox; make make install 4、建立BusyBox顶层目录结构 mkdir etc dev proc tmp lib var sys 5、在dev目录下创建必要的设备节点 (ram0,console,null,zero); mknod mdblock b 31 3 mknod console c 5 1 mknod null c 1 3 mknod zero c 1 5 cp –dpR /dev /_install/dev (假设busybox的安装目录为/_install)

基于busybox的根文件系统制作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e1656025.html, 基于busybox的根文件系统制作 作者:李飞,武金虎,石颖博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第17期 摘要:Busybox是构建嵌入式Linux文件系统的必备软件,它是所有文件和设备节点的起始点,是决定系统能否正常启动的关键。通过busybox-1.1.3为例,进行配置、编译、安装等过程,从而形成简单的根文件系统映像文件,为以后嵌入式Linux系统的移植打下了良好的开端。 关键词:Busybox;嵌入式Linux;Linux操作系统;根文件系统;cramfs 文件系统 中国分类号:TP316.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17-4655-02 Making Root File System Based on Busybox LI Fei, WU Jin-hu, SHI Ying-bo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550025, China) Abstract: Busybox is an essentiaL software to buiLd an embedded Linux fiLe system. It is the starting node point of aLL the fiLes and devices and the key whether the system can have a normaL start. Taking busybox-1.1.3 for exampLe, making a simpLe root image system fiLe by configuration compiLation and instaLLation Lays a good foundation for migration of the embedded Linux system. Key words: busybox; embedded linux; Linux OS; root file system; cramfs file system 1 根文件系统结构 根文件系统是所有文件和设备节点的起始点,包括系统所必须的各种工具软件、库文件、 脚本、配置文件等一系列的文件。一个基本的Linux根文件系统包含有以下的目录:dev、proc、bin、etc、usr、Lib、temp、var、usr等等目录。其中dev是设备文件节点目录,proc是挂载proc文件系统所用的目录,bin目录下面包含了系统的基本命令,etc目录是系统启动脚本所在的目录,Lib是系统默认的动态链接库目录,usr是用户目录,temp是临时目录,用来保存临时文 件,var目录包含系统运行时要改变的数据。以上都是根文件系统所必须的目录 2 Busybox简介 熟练嵌入式Linux的朋友对busybox一定不会陌生,它是标准Linux工具的一个单个可执行实现,被形象的称为嵌入式Linux系统中的“瑞士军刀”,因为它将许多常用的UNIX工具和命令 结合到一个单独的可执行程序中。虽然busybox中的这些工具相对于GNU常用工具功能有所

嵌入式 linux 根文件系统 rootfs

一、什么是文件系统(Filesystem) 文件系统是包括在一个磁盘(包括光盘、软盘、闪盘及其它存储设备)或分区的目录结构;一个可应用的磁盘设备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文件系统;如果您想进入一个文件系统,首先您要做的是挂载(mount)文件系统;为了挂载(mount)文件系统,您必须指定一个挂载点。 二、主要嵌入式采用的文件系统 * Linux 中,rootfs是必不可少的。PC 上主要实现有ramdisk和直接挂载HD(Harddisk,硬盘) 上的根文件系统;嵌入式中一般不从HD 启动,而是从Flash 启动,最简单的方法是将rootfs load 到RAM 的RAMDisk,稍复杂的就是直接从Flash 读取的Cramfs,更复杂的是在Flash 上分区,并构建JFFS2 等文件系统。 * RAMDisk将制作好的rootfs压缩后写入Flash,启动的时候由Bootloader load 到RAM,解压缩,然后挂载到/。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在RAM 中的文件系统不是压缩的,因此需要占用许多嵌入式系统中稀有资源RAM。 ramdisk就是用内存空间来模拟出硬盘分区,ramdisk通常使用磁盘文件系统的压缩存放在flash中,在系统初始化时,解压缩到SDRAM并挂载根文件系统, 在linux系统中,ramdisk有二种,一种就是可以格式化并加载,在linux内核2.0/2.2就已经支持,其不足之处是大小固定;另一种是2.4的内核才支持,通过,ramfs来实现,他不能被格式化,但用起来方便,其大小随所需要的空间增加或减少,是目前linux常用的ramdisk技术. * initrd是RAMDisk的格式,kernel 2.4 之前都是image-initrd,Kernel 2.5 引入了cpio-initrd,大大简化了Linux 的启动过程,附合Linux 的基本哲学:Keep it simple, stupid(KISS). 不过cpio-initrd作为新的格式,还没有经过广泛测试,嵌入式Linux 中主要采用的还是image-initrd。 * Cramfs是Linus 写的很简单的文件系统,有很好的压缩绿,也可以直接从Flash 上运行,不须load 到RAM 中,因此节约了RAM。但是Cramfs是只读的,对于需要运行时修改的目录(如:/etc, /var, /tmp)多有不便,因此,一般将这些目录做成ramfs等可写的fs。 * SquashFS是对Cramfs的增强。突破了Cramfs的一些限制,在Flash 和RAM 的使用量方面也具有优势。不过,据开发者介绍,在性能上可能不如Cramfs。这也是一种新方法,在嵌入式系统采用之前,需要经过更多的测试 三、建一个包含所有文件的目录 1。建一个目录rootfs用来装文件系统 2。mkdir bin devetc lib procsbintmpusrvar 3. ln -fs bin/busyboxlinuxrc(使用busybox)

在硬盘上制作根文件系统.doc

在硬盘上制作根文件系统 一、实验目标: 在硬盘上建立一个根文件系统,硬盘镜像文件的名称为:hdc-0.11.new.img 二、实验环境: 1、Vmware workation, bochs虚拟机,ultraedit编辑环境 2、用到的四个重要的镜像文件:bootimage-0.11-hd,hdc-0.1.img,并将他们放到 mylinux0.11文件夹中。 3、实验环境:redhat linux 三、实验理论依据: 1、Linux引导启动时,默认使用的文件系统是根文件系统。其中一般都包括以下一些子目录和文件: etc/ 目录主要含有一些系统配置文件; dev/ 含有设备特殊文件,用于使用文件操作语句操作设备; bin/ 存放系统执行程序。例如sh、mkfs、fdisk等; usr/ 存放库函数、手册和其它一些文件; usr/bin 存放用户常用的普通命令; var/ 用于存放系统运行时可变的数据或者是日志等信息。 存放文件系统的设备就是文件系统设备。Linux 0.11内核所支持的文件系统是MINIX 1.0文件系统。 2、inode 译成中文就是索引节点。每个存储设备或存储设备的分区(存储设备是硬 盘、软盘、U盘... ... )被格式化为文件系统后,应该有两部份,一部份是inode,另一部份是Block,Block是用来存储数据用的。而inode呢,就是用来存储这些数据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文件大小、属主、归属的用户组、读写权限等。inode为每个文件进行信息索引,所以就有了inode的数值。操作系统根据指令,能通过inode 值最快的找到相对应的文件。每一个文件开头都是一个inode。 做个比喻,比如一本书,存储设备或分区就相当于这本书,Block相当于书中的每一页,inode 就相当于这本书前面的目录,一本书有很多的内容,如果想查找某部份的内容,我们可以先查目录,通过目录能最快的找到我们想要看的内容。

根文件系统制作

Linux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1. 根文件系统 文件系统是包括在一个磁盘(包括光盘、软盘、闪盘及其它存储设备)或分区的目录结构;一个可应用的磁盘设备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文件系统;如果您想进入一个文件系统,首先您要做的是挂载(mount)文件系统;为了挂载(mount)文件系统,您必须指定一个挂载点。 注:对于我们应用开发来说,购买开发板的时候,厂家会提供好现成的根文件系统和BootLoader等,如果需要,我们可以改变其中的命令而无需从头开始制作一个新的根文件系统。不过这儿的制作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深一点理解Linux的文件系统。 2.主要的根文件系统 * Linux 中,rootfs 是必不可少的。PC 上主要实现有 ramdisk 和直接挂载 HD(Harddisk,硬盘)上的根文件系统;嵌入式中一般不从 HD 启动,而是从 Flash 启动,最简单的方法是 将 rootfs load 到 RAM 的 RAMDisk,稍复杂的就是直接从Flash 读取的 Cramfs,更复杂的是在 Flash 上分区,并构建 JFFS2 等文件系统。 * RAMDisk 将制作好的 rootfs 压缩后写入 Flash,启动的时候由 Bootloader load 到RAM,解压缩,然后挂载到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但是在 RAM 中的文件系统不是压缩的,因此需要占用许多嵌入式系统中稀有资源 RAM。 ramdisk 就是用内存空间来模拟出硬盘分区,ramdisk通常使用磁盘文件系统的压缩存放在flash中,在系统初始化时,解压缩到SDRAM并挂载根文件系统, 在linux系统中,ramdisk 有二种,一种就是可以格式化并加载,在linux内核2.0/2.2就已经支持,其不足之处是大小固定;另一种是 2.4的内核才支持,通过,ramfs来实现,他不能被格式化,但用起来方便,其大小 随所需要的空间增加或减少,是目前linux常用的ramdisk技术. * initrd 是 RAMDisk 的格式,kernel 2.4 之前都是 image-initrd,Kernel 2.5 引入了 cpio-initrd,大大简化了 Linux 的启动过程,附合 Linux 的基本哲学:Keep it simple, stupid(KISS). 不过cpio-initrd 作为新的格式,还没有经过广泛测试,嵌入式 Linux 中主要采用的还是 image-initrd。 * Cramfs 是 Linus 写的很简单的文件系统,有很好的压缩绿,也可以直接从 Flash 上运行,不须 load 到 RAM 中,因此节约了 RAM。但是 Cramfs 是只读的,对于需要运行时修 改的目录(如: /etc, /var, /tmp)多有不便,因此,一般将这些目录做成ramfs 等可写的 fs。 * SquashFS 是对 Cramfs 的增强。突破了 Cramfs 的一些限制,在 Flash 和 RAM 的使用量方面也具有优势。不过,据开发者介绍,在性能上可能不如 Cramfs。这也是一种新方法,在嵌入式系统采用之前,需要经过更多的测试。 3.Ramdisk制作 RAMDisk的制作方法如下:

定制最简linux和根文件系统(平台龙芯1B开发板)共13页word资料

版本历史 版本时间备注 V1.0 2013-08-28 创建 1. 前言 (2) 1.1. 开发板版本号 (2) 1.2. 工具链版本号 (2) 1.3. 参考文档及其版本号 (3) 1.4. 目标 (3) 2. 搭建开发环境 (3) 3. 制作根文件系统 (3) 3.1. 配置 (3) 3.1.1. 拷贝源码,并解压 (3) 3.1.2. 配置选项简述 (4) 3.2. 编译 (4) 3.3. 构建根文件系统 (5) 3.3.1. 建立系统根目录 (5) 3.3.2. 建立设备文件 (5) 3.3.3. 建立系统配置文件 (5) 4. 编译linux (7) 4.1. 配置 (8) 4.1.1. 首先拷贝源码,并解压 (8) 4.1.2. 不安装Ncurses (8) 4.1.3. 没有拷贝.config (8) 4.1.4. 不用修改Makefile (8) 4.1.5. 配置选项简述 (9) 4.2. 编译 (10) 5. 启动运行linux (11) 5.1. 拷贝vmlinux到tftp服务器目录下 (11) 5.2. 设置PMON的ip地址 (11) 5.3. 下载内核 (12) 5.4. 启动linux (12)

1.前言 很高心拿到了龙芯1B开发板。然后仔细的看了开发板光盘里的《1B开发板用户手册.pdf》。里面写得非常详细,并且都附有截图,很明了。从最开始装虚拟机到编译linux,制作根文件系统等等,连虚拟机软件和Ubuntu系统镜像都有。可以说这套开发板考虑得非常周到。 然后我就参照《1B开发板用户手册.pdf》编译了linux,制作了根文件系统,最后终于跑起来,进入了shell。 这里谈谈我的感想 ●用户手册更像一个工具书 就拿根文件系统来说吧。Cramfs,Jffs2,Yaffs2的制作步骤都有,这表示该手册很全面,但是如果是一个初学者的话,给的选择太多不一定是好事。这也是我想写这篇文档的原因。我想linux的配置尽量简单(除了串口驱动以外,其它的比如,网卡,声卡,触屏等都暂时不需要),根文件系统也尽量简单(手册中的已经很简单了,后面我们就参照手册),另外为了再简单一点我把根文件系统也选择内存文件系统,内核只下载到内存而不烧写到flash,同时PMON参数也不修改。这样做有个好处——任何时候我可以复位进入开发板预装的linux 和文件系统。这便于在我们遇到问题时参考。 ●制作根文件系统的章节还有点小小的问题需要改进 ?手册中的笔误Busybox配置过程中ionice错写为inoice ?没有新建目录/root和/var/log ?没有新建console和串口设备节点ttyS2 另外,说点题外话,回想以前读大学时,非常想学习嵌入式,但是感觉非常困难。现在看来,当时感觉困难的原因是入门太难了。为什么入门难,弄了很久连环境都没打起来,更别说编译linux,制作根文件系统了。 在这里我想说“朋友们,搭建环境只需要把开发板的工具链解压到指定目录就可以了。就相当于windows上的绿色软件一样,仅此而已,这比安装vs2019快多了,方便多了”。 既然开发环境搭建起来了,后面就是配置编译linux,制作根文件系统了(先不要管PMON 了,就像电脑一样,很少有人换bios,最多重装系统)。这也就是本篇文章的任务。 1.1. 开发板版本号 LS1B DEMO BOARD Schematic Revision 2.0即版本为2.0 1.2. 工具链版本号 版本为gcc-3.4.6-2f.tar.gz

Ubuntu for Arm根文件系统制作

1.安装rootstock软件 rootstock是一个用来制作Ubuntu根文件系统的工具,可以使用apt-get install rootstock获取,也可以在官网直接下载: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6e1656025.html,/project-rootstock 若选择前者:直接使用rootstock命令 若选择后者:解压下载文件rootstock-0.1.99.4.tar.gz得到rootstock可执行文件,可以将其拷贝到系统bin目录下 2.rootstock创建根文件系统 [html]view plaincopy 得到文件系统压缩文件qemu-armel-201408271515.tar.gz 创建一个空镜像: [html]view plaincopy 在镜像上创建文件系统: [html]view plaincopy 挂载镜像: [html]view plaincopy 将文件系统解压到挂载目录: [html]view plaincopy 这时可以修改挂载目录中的东西了: [html]view plaincopy 最后是得到最后的文件系统镜像: [html]view plaincopy

3.模拟器中运行根文件系统 下载模拟器qemu: [html]view plaincopy 在2中的“若干修改”中执行: [cpp]view plaincopy 在仿真环境中访问文件系统 [cpp]view plaincopy 此时在仿真环境下就可以安装SPICE了:[cpp]view plaincopy 安装完SPICE后保存文件系统: [cpp]view plaincopy

farsight 构建Linux根文件系统

构建Linux根文件系统 1. 根文件系统 1.1 定义 存放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 内核映像文件(嵌入式系统中,内核一般单独存放在一个分区中); 内核启动后运行的第一个程序(init); shell程序; 应用程序所依赖的库; …... 1.2 目录结构 1.2.1 FHS标准: (Filesystem Hierarchy Standard,文件系统层次标准); 定义文件系统中目录、文件存放的原则,不是强制性标准。 1.2.2 目录: /bin 存放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的、基本的命令; 比须和根文件系统在一个分区中。 /sbin 存放系统命令,只有管理员可以使用的命令 必须和根文件系统在同一分区中。 /---/sbin *基本的系统命令,用于启动系统、修复系统等。 *---/usr/sbin *不是急迫需要使用的系统命令。 *---/usr/local/sbin /本地安装的系统命令。 /dev:存放设备文件。 /etc:存放配置文件。 /lib /---libc.so.*动态链接C库。 *---ld*链接器、加载器。 /---modules内核可加载模块存放的目录。 /home:用户目录。 /root:根用户目录。 /usr 存放共享、只读的数据和程序; 可以存放在另一个分区中,系统启动后再挂接到根文件系统的/usr目录下。 /var:存放可变的数据。 /proc proc文件系统的挂接点; proc文件系统是一个虚拟的文件系统,用来表示系统的运行状态。 /mnt:用于临时挂接某个文件系统的挂接点。 /tmp 用于存放临时文件; 为减少对Flash的操作,可以在/tmp目录上挂接内存文件系统。

ramdisk根文件系统制作

制作根文件系统有两种方法 1、利用开发板提供的映像文件制作ramdisk 2、利用busybox制作根文件系统(制作过程复杂) 采用第一种方法制作需要的ramdisk 1、拷贝已有的uramdisk.image.gz 到新建的tmp/下,cp uramdisk.image.gz tmp/ 2、去掉mkimage生成的64 bytes 的文件头,生成新的ramdisk.image.gz $ dd if=uramdisk.image.gz of=ramdisk.image.gz bs=64 skip=1 3、 gunzip解压ramdisk.image.gz 生成ramdisk.image $ gunzip ramdisk.image.gz 4、新建挂载目录“ramdisk”,并将ramdisk.image挂载 $ sudo mount -o loop,rwramdisk.imageramdisk 5、接下来,只需要将ramdisk目录下的内容全部拷贝到rootfs下即可 cp -R ramdisk /* rootfs 这样就有了自己的rootfs,省去利用busybox制作的麻烦了 有了制作好的rootfs,下面就开始制作映像文件了 1、创建镜像文件ramdisk8M.image,并设置大小为8M,文件系统格式为ext2 $dd if=/dev/zero of=ramdisk8M.image bs=1024 count=8192 $mke2fs -F ramdisk8M.image -L "ramdisk" -b 1024 -m 0 $tune2fs ramdisk8M.image -i 0 $chmod 777 ramdisk8M.image 大小可以按照需要自己调整,但是最好不要超过32M,创建ramdisk目录,将ramdisk8M.image 挂载到该目录下 $mkdirramdisk $mount -o loop ramdisk8M.image ramdisk/ 接下来,只需要将rootfs目录下的内容全部拷贝到ramdisk下即可 $cp -R rootfs/* ramdisk 注意,这里cp的参数一定是R而非r。 这样,这个镜像文件的内容就是rootfs目录下的内容了。将其卸载就可, $umountramdisk/ 到此,根文件系统镜像文件ramdisk8M.image 制作完成,将其压缩 gzip -9 ramdisk8M.image 用mkimage添加文件头,生成新的uramdisk.image.gz 供u-boot 使用 $ mkimage -A arm -T ramdisk -C gzip -n Ramdisk -d ramdisk8M.image.gzuramdisk.image.gz 可以制作一个文件buildfs,如下

定制最简linux和根文件系统(平台龙芯1B开发板)

定制最简linux和根文件系统(平台龙芯1B开发板)

版本历史

1. 前言 (5) 1.1. 开发板版本号 (7) 1.2. 工具链版本号 (8) 1.3. 参考文档及其版本号 (8) 1.4. 目标 (9) 2. 搭建开发环境 (9) 3. 制作根文件系统 (11) 3.1. 配置 (11) 3.1.1. 拷贝源码,并解压 (11) 3.1.2. 配置选项简述 (12) 3.2. 编译 (13) 3.3. 构建根文件系统 (15) 3.3.1. 建立系统根目录 (15) 3.3.2. 建立设备文件 (16) 3.3.3. 建立系统配置文件 (16) 4. 编译linux (22) 4.1. 配置 (23) 4.1.1. 首先拷贝源码,并解压 (23) 4.1.2. 不安装Ncurses (24)

4.1.3. 没有拷贝.config (24) 4.1.4. 不用修改Makefile (25) 4.1.5. 配置选项简述 (26) 4.2. 编译 (30) 5. 启动运行linux (31) 5.1. 拷贝vmlinux到tftp服务器目录下 . 31 5.2. 设置PMON的ip地址 (31) 5.3. 下载内核 (32) 5.4. 启动linux (33)

1.前言 很高心拿到了龙芯1B开发板。然后仔细的看了开发板光盘里的《1B开发板用户手册.pdf》。里面写得非常详细,并且都附有截图,很明了。从最开始装虚拟机到编译linux,制作根文件系统等等,连虚拟机软件和Ubuntu系统镜像都有。可以说这套开发板考虑得非常周到。 然后我就参照《1B开发板用户手册.pdf》编译了linux,制作了根文件系统,最后终于跑起来,进入了shell。 这里谈谈我的感想 用户手册更像一个工具书 就拿根文件系统来说吧。Cramfs,Jffs2,Yaffs2的制作步骤都有,这表示该手册很全面,但是如果是一个初学者的话,给的选择太多不一定是好事。这也是我想写这篇文档的原因。我想linux 的配置尽量简单(除了串口驱动以外,其它的比如,网卡,声卡,触屏等都暂时不需要),根文件系统也尽量简单(手册中的已经很简单了,后面我们就参照手册),另外为了再简单一点我把

根文件系统制作实验

嵌入式根文件系统制作 一、实验目标 用busybox定制一个基本的文件系统,并且运行用户编译的hello(动态链接)。 二、软件包 busybox:https://www.360docs.net/doc/6e1656025.html,/downloads/busybox-1.16.0.tar.bz2 bash:ftp://https://www.360docs.net/doc/6e1656025.html,/gnu/bash/bash-4.0.tar.gz 三、实验步骤 3.1、建立工作目录 设定工作目录为/root/build_rootfs/,该目录主要用来编译busybox,bash等制造根文件系统的软件,下载busybox,bash到该目录; mkdir/root/build_rootfs 3.2、建立根目录 该目录就是我们要移植到目标板上的目录,对于嵌入式的文件系统,根目录下必要的目录包括bin,dev,etc,usr,lib,sbin,proc,sys,tmp;这里设定根目录是/root/rootfs;busybox、bash编译之后,安装到该目录下; mkdir/root/rootfs mkdir/root/rootfs/{bin,dev,etc,usr,lib,sbin,proc,sys,tmp} mkdir/root/rootfs/usr/{bin,sbin,lib} 创建节点 dev目录执行,创建节点(如果使用mdev设备管理工具可忽略此步骤) /root/rootfs/dev 以root用户在/root/rootfs/ mknod-m666null c13 mknod-m600console c51 3.3、拷贝动态链接库 交叉应用程序的开发需要用到交叉编译的链接库,交叉编译的链接库是在交叉工具链的lib目录下;我们在移植应用程序到我们的目标板的时候,需要把交叉编译的链接库也一起移植到目标板上,这里我们用到的交叉工具链的路径是/usr/local/arm/4.1.2/,所以链接库的目录是/usr/local/arm/4.1.2/arm-linux/lib。 #进入链接库目录 cd/usr/local/arm/4.1.2/arm-linux/lib #编写一个shell文件,用于copy实际的共享链接库;主修订版本的符合链接;动态连接器及其符号链接到目标板根目录下的lib(/root/rootfs/lib)。 vi cp.sh

ramdisk根文件系统制作

制作ramdisk类型文件系统 ramdisk也就是内存盘的意思。 所谓的RAM驱动器,实际上是把系统内存划出一部分当作硬盘使用。对于操作系统来讲内存的存取速度远远大于机械磁盘,所以RAM驱动器肯定要比机械的硬盘快得多。你可以把整个应用程序都安装在ramdisk的驱动器中,然后用内存的速度运行它。使用RAM驱动器技术对于延长笔记本电脑电池使用时间也是十分有利的,因为这样做可以减少访问“耗电大户”——硬盘的次数。 Ram:内存,Disk:磁盘,在Linux中可以将一部分内存当作分区来使用,称之为Ramdisk。对于一些经常被访问、并且不会被更改的文件,可以将它们通过Ramdisk 放在内存中,能够明显地提高系统性能。Ramdisk工作于虚拟文件系统(VFS)层,不能格式化,但可以创建多个Ramdisk。虽然现在硬盘价钱越来越便宜,但对于一些我们想让其访问速度很高的情况下,Ramdisk还是很好用的。 如果对计算速度要求很高,可以通过增加内存来实现,使用ramdisk技术。一个A Ramdisk就是把内存假设为一个硬盘驱动器,并且在它的上面存储文件。假设有几个文件要频繁的使用,如果将它们加到内存当中,程序运行速度会大幅度提高,因为内存的读写速度远高于硬盘。划出部分内存提高整体性能,不亚于更换新的CPU。像Web服务器这样的计算机,需要大量读取和交换特定的文件。因此,在Web服务器上建立Ramdisk会大大提高网络读取速度。 从制作Ramdisk 根文件系统的方法上来说,是很简单的。 1.配置Linux内核支持Ramdisk类型的文件系统。 2.制作好根文件系统,使用之前实验案例制作好的根文件系统。 3.将制作好的根文件系统制作成Ramdisk类型文件系统。 4.下载到TPAD上使用测试。 实现 1.对内核进行配置,使得内核能够支持Ramdisk类型的文件系统,如图-9,图-10,图-11。 $ cd /home/tarena/workdir/tools/linux-2.6.35.7 $ make menuconfig $ make zImage $ cp arch/arm/boot/zImage /tftpboot

linux根文件系统构建

一.首先一个嵌入式linux产品开发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流程: 1.硬件工程师:硬件规划,硬件设计,制板,焊接,硬件调试 2.系统工程师或驱动工程师:bootloader移植到1中所开发出来的硬件平台,移植linux内 核,制作供内核启动的根文件系统 3.驱动工程师:按照产品规划书,要求,移植必备的驱动 4.应用工程师:业务相关的应用程序,开发和产品密切相关的应用程序,驱动程序 5.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系统集成此时 6.实验(系统设备)发布 二.根文件系统分析 1.根文件系统简介 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将硬盘划分为C,D,E,F等各个盘分别访问,linux同理将MTD设备划分为若干个分区,在不同的分区存放不同类别的文件。与windows的C盘类似,linux 一样要在一个分区上存放系统启动所必需的文件如下图所示: 内核启动后运行的第一个程序init,给用户提供操作界面的shell脚本程序,应用程序所依赖的库等,这些必需、基本的文件合称为根文件系统,存放在一个分区中,linux系统启动后首先挂接这个分区,称为挂接根文件系统。其他分区上所有的目录,文件的集合,也称为文件系统。有此可见linux启动时使用的第一个文件系统便是根文件系统,若此文件系统挂接不成功或者参数配置不正确则linux内核无法正常启动。 按照FHS标准,根文件系统顶层下一般有如下几个目录: bin:存放所有用户都可以使用的,基本的命令 sbin:存放基本的系统命令,用于启动系统,修复系统 dev:存放设备文件和其它特殊文件 etc:存放系统配置文件,包括启动文件 usr:存放共享,只读的程序和数据 proc:空目录,常作为proc文件系统的挂接点 lib:存放共享库和可加载模块,共享库用于启动系统,运行根文件系统中的可执行程序boot:引导加载程序使用的静态文件 home:用户目录,可选的,包括供服务帐号锁使用的主目录,如FTP mnt:用于临时挂接某个文件系统的挂接点,通常是空目录 opt:给主机额外安装软件所摆放的目录 root:root用户的主目录 tmp:存放临时文件,通常是空目录 var:存放可变数据 2.根文件系统制作工具Busybox Busybox俗称嵌入式开发中的瑞士军刀,将众多的unix命令集合进一个很小的可执行程序中,可以用来替换GNUfileutils,shellutils等工具集,支持uclibc库和glibc库,官方网站为https://www.360docs.net/doc/6e1656025.html,进行下载。 下载完毕,解压后会发现有如下一些配置选项如图:

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建立自己的根文件系统

如何在嵌入式系统中建立自己的根文件系统- - Tag:嵌入式linux 正如楼上所言《构建嵌入式LINUX系统》这本书,还行,可以参考。 刚开始的时候,这个地方,我比较晕,其实,根本就没有什么东西,只要你作过一遍,就理解了。最好请教一下跟前作过的人,有一个感观的认识: 如二楼所言,cramfs和romfs只是一个文件系统类型,ramdisk相当于一块硬盘空间,可以理解为在内存中虚拟出一块硬盘来,所以它上面就可以有你linux支持的各种文件系统什么的。所以你问的,它和romfs和cramfs确实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恭喜你,你答对了,加10分 cramfs是只读压缩的文件系统,文件系统类型可以是ext2,ext3,什么的, 制作方法:假如你的根文件系统的目录是rootfs (你将来要用到的所有的文件就在这里)like this :mkcramfs rootfs rootfs.cramfs 就搞定了。如名字所言,它是只读压缩,所以比较省空间,如果你的flash比较小,就用这个吧!系统启动后,kernel把他load到内存中,解压,所以比较占内存。看你的需要了。 而ramdisk呢?这个用的比较多,ramdisk相当于一块硬盘空间,可以理解为在内存中虚拟出一块硬盘来,所以它上面就可以有你linux支持的各种文件系统什么的。所以你问的,它和romfs和cramfs确实不是一个层次的概念。关键是以后,在ramdisk里面可以写,这是一个和cramfs重要的区别了。 具体制作方法: dd if=/dev/zero of=rootfs.img bs=1M count=一个整数(看你的实际的需要的空间了,一般也就10M) 把它格式化为你需要的文件系统,比如ext2 ,ext3 ,reiserfs 什么的, 比如ext3 : mkfs.ext3 root.img 然后把它mount到某个目录,比如tmp 吧: mount -t ext3 /tmp/ 然后,你的文件系统所在的目录的所有文件copy到tmp目录下:比如你的文件系统目录在/root/rootfs-test : cp -av /root/rootfs-test/* /tmp/ (这里注意一个细节:copy的时候,用参数a表示copy全部,v表示只copy链接本身,不copy它指向的内容,这点很关键哦!) ,另外,有的人常用:cp -pdR 这个你也可以试试,意思就是原来什么样,copy过去就什么样。 然后卸载/tmp/ 目录就好了。 umount /tmp 一般的情况下,ramdisk是要压缩的,对于上面的生成好的img,rootfs.img ,你可以这样压缩: gzip -v9 rootfs.img 会自动生成rootfs.img.gz ,一般压缩率,30%吧! romfs ,我没有用过,也不敢瞎说。 个人经验:你自己要创建文件系统,一般是先建一个目录在里面建一些常用的目录,比如

Ubuntu下制作根文件系统

Ubuntu下制作根文件系统 (我自己虚拟机安装的路径) Arm-linux-gcc路径/up-techpxa270/arm-linux-tools/gcc-3.4.6-glibc-2.3.6/arm-linux/bin 动态库路径:/up-techpxa270/arm-linux-tools/gcc-3.4.6-glibc-2.3.6/arm-linux/lib 配置busybox #make menuconfig 此时出现错误:In file included from scripts/kconfig/lxdialog/checklist.c:24: scripts/kconfig/lxdialog/dialog.h:31:20: error: curses.h: 没有那个文件或目录In file included from scripts/kconfig/lxdialog/checklist.c:24: 解决办法:ubuntu系统中缺少一个套件ncurses devel ,把此套件安装下即可 $ sudo apt-get install libncurses5-dev 实验内容 能在linux2.6.32与ARM平台运行的根文件系统的制作 实验目的 掌握简单linux根系统的制作过程,搭建开发平台 实验材料 交叉编译器:arm-linux-gcc-4.3.2 Busybox:busybox-1.16.0.tar.bz2 实验工具 Linux操作系统:Ubuntu9.04 ARM交叉编译套件

实验步骤 1、编译/安装Busybox(busybox-1.16.0.tar.bz2), 具体步骤: 创建制作根文件系统的路径(假定为/root/myroot/rootfs) #> mkdir /root /myroot #> mkdir /root /myroot/rootfs 将busybox压缩包解压到/root /myroot目录下 #>tar jxvf busybox-1.16.0.tar.bz2 -C /root/myroot/ 进入解压后软件所在目录 #> cd busybox-1.16.0 修改Makefile文件 #> vi Makefile 修改前: 190 ARCH ?= $(SUBARCH) 164 CROSS_COMPILE ?= 修改后: 164 CROSS_COMPILE ?= arm-linux- 190 ARCH ?= arm 添加临时环境变量 #> export PATH=/usr/local/arm/4.3.2/bin:$PATH 配置Busybox #> make menuconfig 在Busybox Settings ---------> Installation Options ---------> (./_install)BusyBox installation prefix 输入/root/myroot/rootfs, 其他默认原设置,保存退出 PS:错误 错误1:make[1]: *** [coreutils/fsync.o] 错误1 make: *** [coreutils] 错误2 经过查质料,把配置里面的Coreutils里的fsync不选中,重新编译,就解决了,如下Coreutils - - - > [ ] fsync 错误2:make[1]: *** [miscutils/ionice.o] 错误1 make: *** [miscutils] 错误2 搞不懂这个是什么,不过还是取消掉选项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