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时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人教二下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3课时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人教二下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3课时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人教二下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第3课时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充分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

(2)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迁移类推,自主学习,经历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探索过程,理解并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审题习惯,提高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并知道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小括号,什么情况下不需要使用。

[教学设计思路]

教材分析

例3教学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通过小精灵的提问“你还记得58-(14+6)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引导学生复习一年级学过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明确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在此基础上,直接给出含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式题,让学生迁移类推,进行脱式计算,继续体现运算顺序的“规定性”。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会了同级运算、两级运算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让学生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次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他们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同时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积极主动获得新知。

主要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

启发式、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精品)新人教版《1春夏秋冬》公开课教案_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课是识字单元的开篇,图文结合展现“春、夏、秋、冬”这四季美景,全课以词组,三字句,节凑感强,易于学生朗读、记忆。通过精美插图画引导学生认识美丽的四季,了解大自然的景物特征:青草,红花,游鱼,飞鸟,一景一物结合层层学习,表现出大自然之美,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目标】 1. 认识“霜、吹、落、降、飘、游、池、入”等 10 个生字和“雨”字头、“阝”旁2 个偏旁;会写“春、冬、风、雪、花、入、飞”等字 2. 正确朗读课文,注意“入”与“人“的不同,背诵课文。 3. 结合插图了解春夏秋冬的特征,知道春夏秋冬是个美丽的季节。【教学重点】 1、认识四季特征。 2、掌握生字词写法。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流利地,有节凑感地朗读课文,学会用重点词进行口语训练。 2、按顺序(远近、左右)观察图画的方法。 3、利用愉快教学法让学生更好有兴趣掌握课文中心思想。 【课前准备】 要准备好春夏秋冬四季的精美彩图,课文词句条,剪纸,彩色粉笔,生

字卡片、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建议】 本课共有4组词语,8 个三字句,分成四组,第一组、第三组,揭示了四季的代表性天气以及四季的景物,第二组、第四组则告诉了我们这些景物的特点。课文浅显易懂,插图优美,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因此学生对于本课内容的理解难度并不大。本课识字课建立在“趣味”的基础上,借助插图,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经历识字过程,获得识字体验,最终准确识字。同时,本课词串读起来有一定的节奏感,因此教师还要放手让学生多读,反复接触文本语言,感受文本的韵律美。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愉快导入 1 .师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一年有哪几个季节呢?每个季节景色是什么样的?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2.出示精美四季彩图。猜猜出示的彩图分别是哪个季节? 设计意图:低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声音、图画、颜色等都会引起他们的注意,令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顺应儿童的心理,开课伊始,创设新奇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认真观察四季图,认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 (1) 仔细观察插图,说说看到了什么。先跟同桌说一说,然后告诉老师。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吴丽华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大家初步掌握算式里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边的,正确计算两步式题。 2.能力目标: 1)、培养大家初步的概括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教学,不断地培养大家认真审题,书写工整、规范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7×8÷7= 10+5×3= 72÷9-3= 你还记得58 -(14 + 6)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 轻车熟路: 63 -(37 + 19) 15 + (65 - 47) 54 -(64 - 37) 25 + ( 81 - 66 ) 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 (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问题: 1. 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 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 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 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34-(28-13) 6×(7+2)(88-56)÷8 76-(12+25)(12-5)×3 48÷(8-2) 问题: 1. 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 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 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树形图改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5 × 6 43 -36 65 -21 ÷

19.1.1-变量与函数(第2课时)--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品)(最新整理)

19.1.1 变量与函数(第2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函数的概念. 2.内容解析 函数是描述运动变化规律的重要数学模型,是联系方程和不等式相关知识及数与形的纽带.函数概念是中学数学的核心概念,它刻画了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继续学习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内容的基础. 本章内容包括函数的概念和表示法、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一次函数是函数值变化量与自变量变化量的比值固定不变的简单函数模型.研究一次函数可以获得初中函数研究的一般步骤(下定义——画图象——观察图象——概括性质)和基本思想(模型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运动变化和对应思想),发展数学观察、表征、抽象概括和推理能力.函数概念学习过程中蕴含的核心数学认知活动是数学抽象概括活动. 变量y要成为变量x的函数,需满足两个条件:(1)在同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一个变量y随着另一个变量x的变化而变化;(2)变量y的值是由变量x的取值唯一确定的.“单值对应”是函数概念的关键词,是函数概念的核心所在. 综上所述,本课教学的重点:概括并理解函数概念中的单值对应关系.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了解函数的概念. (2)能结合具体实例概括函数的概念. (3)在函数概念形成过程中体会运动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2.目标解析 目标(1)的要求:能在具体实例(包括解析式、表格、图象呈现)中辨别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是函数关系,能举出函数的实例. 目标(2)的要求:能观察运动变化的具体实例,分析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并发现其单值对应的特征,通过归纳实例中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特征概括函数的概念.目标(3)的要求:在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初步体会变量之间的联系,感受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括号能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说说运算的顺序。 (1)出示:56-8+9= 49÷7×4= 说说这两题是什么样的题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两题是同一级的运算,从左往右计算) (2)出示:7×7-5 77-42÷7 说说这两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含有两级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小明是个粗心的孩子,他在计算15-6×2时,得到的结果是18,你知道他在计算时犯了什么错误?

让学生讨论,指名回答:小明的运算顺序是错的,他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追问:对于15-6×2,如果要先算减法,有办法?(添上小括号) 3.揭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3。 (1)理解题意。 出示教材第38页例3情境图及问题。 提问:要求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买1个书包后还剩多少元)引导:怎样列式? 50-20=30(元) 追问:每本笔记本是5元,30元可以买几本? 30÷5=6(本) 提问:刚才我们列的是分步算式,怎样列综合算式? 让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相应算式。 学生可能回答:50-20÷5。 (2)学习算理。 引导:“50-20÷5”根据我们上节课所学应该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和我们分步列式中的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的计算顺序不同,如何才能使这道算式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学生讨论并回答。

二年级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200题)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一) 姓名:得分: (11-6)×6= (13-9)÷2= (71-70)×2=(16-8)×2= (6+1)×8= (67-64)×1=(14-13)×8= (29+1)÷6= (41-1)÷5=(29-23)×5= (18-10)÷8= (36-32)÷1=(60-54)×7= (58-57)×5= (29-27)÷2=(71-67)×1= (63-62)×4= (46-41)×1=(75-68)×2= (43-31)÷4= (50-49)×3=(29-13)÷2= (34-26)÷1= (39-18)÷3=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二) 姓名:得分: (78-68)÷2= (75-73)×2= (79-72)×5=(65-57)÷8= (34-25)÷3= (14-9)×7=(36-31)×2= (35-17)÷3= (21-3)÷6=(67-57)÷5= (39-36)×8= (46-34)÷3=(70-22)÷8= (38-30)÷8= (47-41)×2=(18-16)×6= (62-20)÷7= (21-14)÷1=(50-1)÷7= (54-34)÷5= (57-54)÷3=(38-31)×8= (70-55)÷5= (45-38)×5=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三) 姓名:得分: (50-29)÷3= (57-17)÷5= (50-48)÷2=(24-8)÷4= (49-42)×3= (67-55)÷4=(32-8)÷3= (74-73)×4= (54-48)×7=(16-12)÷2= (75-61)÷7= (4+1)×6=(6-1)÷5= (54-19)÷5= (10-5)×4=(31-25)÷2= (60-55)×6= (78-75)×6=(16-9)×2= (18-14)×8= (33-32)×1=(10-7)×7= (79-76)×2= (68-56)÷2=

最新人教版高一必修1数学教案:精品全套名师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1精品教案(整套) 课题:集合的含义与表示(1)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了解集合、元素的概念,体会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征; (2)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和“不属于”关系; (3)掌握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教学重点:掌握集合的基本概念; 教学难点: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军训前学校通知:8月15日8点,高一年级在体育馆集合进行军训动员;试问这个通知的对象是全体的高一学生还是个别学生? 在这里,集合是我们常用的一个词语,我们感兴趣的是问题中某些特定(是高一而不是高二、高三)对象的总体,而不是个别的对象,为此,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概念——集合(宣布课题),即是一些研究对象的总体。 阅读课本P2-P3内容 二、新课教学

(一)集合的有关概念 1. 集合理论创始人康托尔称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们 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总体。 2. 一般地,我们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element),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set),也简称集。 3. 思考1:判断以下元素的全体是否组成集合,并说明理由: (1)大于3小于11的偶数; (2)我国的小河流; (3)非负奇数; (4)方程 的解; (5)某校2007级新生; (6)血压很高的人; (7)著名的数学家; (8)平面直角坐标系内所有第三象限的点 (9)全班成绩好的学生。 对学生的解答予以讨论、点评,进而讲解下面的问题。 4. 关于集合的元素的特征

(1)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 (2)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 (3)无序性:给定一个集合与集合里面元素的顺序无关。 (4)集合相等:构成两个集合的元素完全一样。 5. 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属于(belong to)A,记作:a∈A (2)如果a不是集合A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not belong to)A,记作:a A 例如,我们A表示“1~20以内的所有质数”组成的集合,则有3∈A 4 A,等等。 6.集合与元素的字母表示:集合通常用大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的元素用小写的拉丁字母a,b,c,…表示。 7.常用的数集及记法: 非负整数集(或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记作N*或N+;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国标本四年级(下册)第39—40页例题,想想做做第1—3题及“你知道吗”。 教材简析: 本课时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四小节的内容,属于混合运算的范围。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步计算及三步计算中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这些都为本课时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内容属于整数混合运算中的最后一节,对它的学习将标志着我们将整数混合运算的学习告一段落,它占据重要的地位。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地计算。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混合运算的实际应用价值,发展初步的分析、判断、推理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好这部分内容,进一步为学习小数、分数混合运算做好铺垫。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中括号,以及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2. 让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 3.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掌握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理解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数学,1课时) 教学流程: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谈话引入: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课件出示) 80÷5+3×2 80÷(5+3)×2 80÷(5+3×2) 指名生汇报,并说出理由。 2. 追问:同样的数字,同样的运算符号,为什么算出的结果不同呢?(课件出示)

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一、教学目标: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二、教学重点:掌握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 顺序。 难点:弄清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准备题: 19×(935-875÷25)[51÷(120-103)+24]×64 1、先让学生说一说运算顺序。 2、让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B、导入新课: 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 算相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C、讲授新课: 例3:4.38÷(36.94+34.3×0.2) 提问:1、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4.38÷(36.94+34.3×0.2) =4.38÷(36.94+6.86) =4.38÷43.8 =0.1 例4:[(5.84-3.9)÷0.4+0.15]×0.92 提问: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独立完成。校对。 3、做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 [(5.84-3.9)÷0.4+0.15]×0.92 =[1.94÷0.4+0.15]×0.92 =[4.85+0.15]×0.92 =5×0.92 =4.6 D、巩固练习: 1.8×(1.4-0.26÷2)[7.6-5×(0.3+0.9)]÷10 1、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抽两名学生板演。 E、课堂小结: 在既有中括号,又小括号应该先算什么,再什么? F、布置作业: P-52第一题、第二题和第三题。 课堂作业本

一、教学目标: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掌握方程的解法。 3、学会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二、教学重点: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难点:学会应用题的分析方法。 三、教学准备:卡片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口算训练: 6+4.4=0.01×80=7.4-0.9=6.3÷0.63= 2.3×5=0.4×0.5=0.2÷0.04=5÷0.02= 18.6-6=5.4+6=9-1.35=0.3×0.05= 1、以小组开火车形式看口算报得数。 2、错的说一说错的原因。 B、比较训练: 8-0.8÷5+0.24×9 8-(0.8÷5+0.24)×9 [8-(0.8÷5+0.24)]×9 1、说一说每题的计算顺序。 2、括号有什么作用? 3、抽三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帮助学困生。 4、校对,错的说出错在哪一步?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9页例4 教学目标: 1.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题目,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比、计算,加深对小括号作用的理解。引导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和意识。 3.在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体会“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会列带有“小括号”和“中括号”的算式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 课件导学卡 一、谈话引入

1.谈话: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下面我们来总结并继续学习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2.板书课题: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二、新知学习 1.计算 96÷12+4×2 (1)说一说运算顺序,并计算。 (2)一生板演。 (3)总结计算顺序。 2.深入学习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1)问:计算上述算式用到了混合运算的顺序,那么如果将这个题加上小括号,运算顺序又是怎么样的呢? 出示: 96÷(12+4)×2 (2)生说出运算顺序,后独立计算。 (3)汇报计算过程,师板书。 (4)总结算法。 (5)对比两题的计算顺序,发现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小括号改变运算顺序,导致计算结果不同。 3.在 96÷(12+4)×2 的基础上加上中括号“[ ]”,变成另一个算式 96÷[(12+4)]×2 ,运算顺序又是怎样的? (1)“[ ]”是什么括号?生介绍中括号,师补充。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括号的脱式计算题,能使用抽象概括的语言说出运算顺序;逐步规范算式的读法;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合理的使用括号,加深对括号作用的理解。 2、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通过对比观察让学生充分辨析感受括号的作用。 3、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培养认真仔细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括号的脱式计算题。 教学难点: 能够根据具体问题合理的使用括号,加深对括号作用的理解。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喜欢吃水果吗?你喜欢吃什么水果?百果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水果呢,今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大家知道吗,阳光明媚的四月,正是草莓成熟的时节;(快速播放摘草莓图片)今天百果园里的叔叔阿姨想邀请大家去摘草莓,你们想去吗? 【复习】(活动一:摘草莓) 师:草莓园里的草莓可多了,你们能摘到吗?要想摘到草莓,必须说出草莓上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有信心吗? (出示要求:说说下面每题的运算顺序,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2 5×4+13 10-(5+3) (1) 10-(5+3)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 师:为什么要先算5+3?理由 生:算是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评价 小结:这是我们一年级学过的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算是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2)7×7-5 师:说说它的运算顺序? 生: 二.【讲授】迁移运用 师:这道题里有减法、有乘法,如果我想先算减法7-5怎么办? 生:加小括号 师:加在什么位置呢?(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演示)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呢? 生: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师:噢,原来他是掌握了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这个规律,了解到了小括号的作用你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1、现在添了小括号,谁来说说它的运算顺序?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1.2.1 配方法-公开课-优质课(人教版教学设计精品)

21.2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 21.2.1配方法(第1课时)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用开平方法及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内容解析 二元、三元一次方程组可以看成是对一元一次方程在“元”上的推广,通过消元,将它们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看成是对一元一次方程在“次”上的推广,把它转化为一次方程,这就是“降次”.开平方法是根据平方根的概念,将形如x2=p或(x+n)2=p(p≥0)的方程通过开平方,把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求解,它是配方法的基础.用配方法解方程是通过把原方程配成(x+n)2=p的形式,再利用开平方法来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它体现了创造条件实现化归的思想.配方是将一个代数式转化为含有完全平方式子的变形方法. 配方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通法之一.本节课内容是结合具体方程,对比可用开平方法解的方程,通过将方程ax2+bx+c=0(a≠0)配方化为能运用开平方法求解的方程的形式,进行求解,从而达到降次的目的.配方法不仅为下节课推导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做好了知识上准备,而且这种利用配方对代数式进行变形的方法在初中代数以及高中的后续学习中经常用到.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配方法及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二、目标与目标解析 1.目标 (1)会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理解配方的基本过程,会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在探究如何对比完全平方公式进行配方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化归的数学思想的理解. 2.目标解析 达到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知道方程的形式符合x2=p或(x+n)2=p(p≥0)时,能通过开平方,将二次方程转化为一次方程求解.知道配方的基本过程:当二次项系数为1时,将 1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8-30页信息窗5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感知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2.能对照分步算式,结合解决问题的顺序,理解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和数学思维的乐趣。 4.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会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在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对照分步算式,正确列出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解决问题,体会小括号能改变原来的运算顺序的作用。 教具准备:课件、一体机。 教学过程: 一、定向示标: 1.创情导课: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到海产品工艺厂,去看看大姐姐们制作工艺品能帮助我们学到哪些数学知识,好吗?课件呈现信息窗5的部分画面(有合成)。 (2)引导学生观察信息窗,收集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估计会有下列问题: (1)每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 (2)…条手链用多少颗珍珠? 【温馨提醒】:对于第(1)个问题,大家容易提出,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这

个问题用一步算式就能解答出来,如何提出更为复杂的数学问题?引导提出第

(2)个问题: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板书这两个问题,随机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2.出示目标(课件展示) 师:本节课要达到以下学习目标: (1)学会列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感知小括号产生的必要性。 (2)能对照分步算式,结合解决问题的顺序,理解含有小括号的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脱式计算。 3.出示自学指导(课件展示) 师:要达到本节课的目标,需要靠大家的努力,下面请同学们看自学指导(课件出示): 【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第29页第一个红点的内容,重点看红点的解答过程。思考:(1)1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2)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3)算式里小括号的作用是什么?(5分钟后,比一比谁能汇报得最清楚,并会做与例题类似的习题。)】 师指名读自学指导。 二、自主学习(看一看) 师: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指导”开始自学,比一比谁看书最认真,谁自学效果最好!(教师深入每个小组,目光巡视学生,了解学情。) 三、汇报交流(说一说) (一)调查 师:看完的同学请举手,看会的请把手放下。 (二)组内交流。 1.分析数量关系,确立解题思路。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相关的信息? 学生收集信息,进行交流。 引导思考:要求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必须先求什么。 小组合作研究,交流:先求1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再求4条手链一共用了多少颗珍珠。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体会混合运算中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根据分步算式列出对应的综合算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计算 75-36+24 25-20÷5 6×8-5 请学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10-(5+3)= 7+7-6= 7+(7-6)=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3.小结: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 括号里面的。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二)变式练习,形成对比。 1.脱式计算 7×7-5 77-42÷7 请学生说说每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 比较算式。 7×(7-5)=(77-42)÷7 7×7-5 = 77-42÷7 = 1.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小括号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3.小结: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 里面的。 三、巩固深化,综合应用 (一)计算 76-(12+25)(12-5)×3 48÷(8-2) 76-(12+25)(12-5)×3 48÷(8-2)

含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页例2,课堂活动第2题,练习一第4-7题。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能正确进行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2.感受小括号在四则混合运算中改变运算顺序的重要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3、培养学生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并掌握其运算顺序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 课件,展台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下面请同学们来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计算。 120+65×4-80 320÷80+16×4 先指名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指两名学生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导入新课 如果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小括号,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习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例2,有小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 出示:70×(91-715÷65) 和前面的混合运算比,这道题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小括号) (2)自主学习

在有括号的算式里,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括号里有两步计算,又该先算什么呢?那就请同学们尝试完成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书写。 (3)交流算法 括号里面有几步运算呢?又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括号里有两步,应该先算括号里的除法,再算减法。) 学生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师强调:当括号里还没有算完时,括号就要照抄下来,不能丢掉。 70×(91-715÷65) =70×(91-11) =70×80 =5600 (4)即时练习:课堂活动第1题第二列,说一说运算顺序 100-(62+540÷18)(288-24×5)÷28 (5)讨论: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呢? 小结:有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如果括号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完成课堂活动第2题 议一议,怎样添括号。240-40×2÷5 (1)小括号的作用可大了,请同学们先按要求添好括号后,再认真检查,你添好小括号后的运算顺序是否与题目要求一致? (240-40)×2÷5 (240-40×2)÷5 (2)集体订正完后,再让学生按要求计算。 (3)讨论:为什么两个算式中数的大小、数的顺序以及运算符号的顺序都相同,而计算出的结果却不相同呢? 学生交流得出:括号的位置不一样,运算顺序就不一样,那么计算结果也就不同。 3.数学文化:括号的由来和作用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人教版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1:《第一朵杏花》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 分别是什么时间?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 “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

“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5、四人小组练读。 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地说:“刚才。” 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

第1课时《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设计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加、减、乘、除的基础知识,懂得简单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有一定的计算基础,但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在独立计算时进行演绎推理,经历“观察算式——回忆运算顺序——规划计算步骤——按顺序进行计算——反思并积累体会”的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的能力,又提升了掌握运算顺序的水平。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推理和应用及口算、听算为主线,使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留给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空间。 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出示计算题。 (1)用竖式计算:45+37=90-48= (2)教师找学生板演,并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应注意什么。 2.出示口算题。 (1)口算下面各题。 2+4+3=30+40+20=2+30+5= 70-30-20=17-7-5=14-9-2=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引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掌握了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那么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又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没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设计意图:设计这样的练习,主要是突出新旧知识间的联系,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下一环节学习同级的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自主探究,总结同级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仔细观察47页例1主题图,收集所需信息。 (1)引导学生有序地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图中的同学们在做什么。(学生观察,并相互交流,然后指名汇报) (2)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课后反思

《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体会括号的作用。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在学生在三年级学习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学前我先引导学生复习了加减混合运算、乘除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两步的混合运算让学生回忆没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为突出括号的作用提供对比材料。 接着出示:96÷12+4×2没有括号的三步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尝试解答。再通过一式多变的形式,由浅入深,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有小括号、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括号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原以为只要学生掌握运算顺序就可以进行计算了,但从课堂情况看,不容乐观,学生在四则混合运算中主要出现以下问题:(1)书写格式不对,先算的部分移了下来,还没有算的部分丢了不要;还有等号和题目对齐。 (2)知道运算顺序,但还是把先算的结果写在前面,不算的部分移在后面; (3)小括号里有两步计算,还没有算完小括号里的第二步就把小括号去了。

(4)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在先算小括号时,把中括号也同时去掉了。 (5)不算的部分往下移时移不全。 (6)抄错数字、运算符号的时有出现。 以上的错误需要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和长期的计算习惯训练。 信息技术方面 1.有点依赖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依赖信息技术支持。 2、在利用信息技术时主次不分,在制作课件时一味追求趣味性,而缺乏针对性, 3.花大量的时间在课件制作上,把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以课件的形式固化起来,自己制作的课件还需要完善。 4、信息技术的使用与课程教学容量的处理不当。 在课堂上,注意力和教学过程全部局限在课件上,念着课件上的内容。而学生则盯着不断变化的屏幕,把它当成传授知识的老师。降低了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改进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人教版(精品篇)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1-人教版(精品篇)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 课文感知: 论语》是我国古典文学的典范,也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它深蕴了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道德风范,对弘扬民族文化和建设社会文明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它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在阅读中,要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情趣和热情。 学习目标: ①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 ②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 ③积累成语、格言、警句。 学习重点: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能流畅地朗读、 ○课前准备 ①搜集资料:了解孔子及其儒家学说的概况;了解《论语》的主要内容;搜集最能表现松柏品性的诗句。 ②查阅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全文梗概。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则》。 交流探究 交流有关孔子、《论语》的知识 ①学生在四人小组内交流。 ②班上交流:每个知识点由一个同学介绍,其他同学作必要的修正、补充。 ③师生交流:教师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 《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案

《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第49页例3和“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掌握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使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 7+7-6 10-(5+3)7+(7-6) 问题:1.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 (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7×(7-5)(77-42)÷7 =7×2 = 35÷7 =14 =5 问题:1、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 2、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三、巩固练习 (一)计算 76-(12+25)(12-5)×3 48÷(8-2)34-(28-13)6×(7+2)(88-56)÷8 问题:1、这6道题有什么相同点? 2、有小括号的算式,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二)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4+5×7 (72-18)÷9 24÷4+2 (4+5)×7 72-18÷9 24÷(4+2)问题: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学数学北师大2011课标版三年级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根据实际情境,让学生体会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 2、在探索与交流中体会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 序,并能正确计算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自自学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 习活动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体会括号有改变原来运算顺序的作用,理解 含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口答。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后算()。 教师分别指明学生口答,并全班齐读。 2、说说下面算式的运算顺序。 (1)56–8+9= 49÷7×4= 35-64÷8= 教师分别指名学生说说算式的运算顺序。 3、教师出示两组算式。 10-5+3= 7+7-6=

10-(5+3)= 7+(7-6)= 问题: 1、说说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教师指名学生说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2、仔细观察每组算式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 不同点:运算顺序不一样。 3、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是因为小括号改变了算式的运算顺序。)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小括号也能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师板书课题: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出示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问题: 1、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三课时的一节课,前两节学了乘除混合,加减乘除混合,两节的铺垫,本课内容偏重于综合应用,计算难度不小。学生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经过了乘除法的简单混合运算,加上小括号后计算顺序完全不一样,学生计算起来容易把括号丢掉,因此,本课的教学难度较大。 教学内容:教材49页例3 教学目标: 1. 用迁移类推的方法,对含有小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进行脱式计算。 2.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含有两级运算(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运用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含有两级混合运算(有括号)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规定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必要性。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10-5+3=7+(7-6)= 10-(5+3)=7+7-6=

问题: 1. 每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 为什么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可运算顺序不一样呢? 小结:我们在一年级时就知道一个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样,在混合运算里,如果一个算式里有括号,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的对比,让孩子们认识括号的作用,开门见山,一目了然】二、探究新知 (一)独立尝试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7×(7-5)(77-42)÷7 问题:上面的题你们能用脱式做一做吗? (二)反馈交流,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7×(7-5)(77-42)÷7 =7×2 =35÷7 =14 =5 问题: 1. 这两道题你们是怎么算的? 2.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 在有小括号的混合算式中,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呢? 小结:算式里有小括号的,我们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在脱式计算时要注意在算式下面第一行抄下没有参加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在第二行写出第二步计算的结果。等号要对齐。 【设计意图:通过探索交流让孩子们掌握带括号计算的真谛,也让孩子们体会到合作探究的乐趣,为孩子将来团队意识的建立提供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