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脱硫灰渣作为水泥原料及混合材的综合利用现状

我国脱硫灰渣作为水泥原料及混合材的综合利用现状
我国脱硫灰渣作为水泥原料及混合材的综合利用现状

水泥厂工艺流程(配图)

一、水泥生产原燃料及配料 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为石灰原料和粘土质原料,有时还要根据燃料品质和水泥品种,掺加校正原料以补充某些成分的不足,还可以利用工业废渣作为水泥的原料或混合材料进行生产。 1、石灰石原料 石灰质原料是指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泥灰岩、白垩和贝壳等。石灰石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每生产一吨熟料大约需要1.3吨石灰石,生料中80%以上是石灰石。 2、黏土质原料 黏土质原料主要提供水泥熟料中的、、及少量的。天然黏土质原料有黄土、黏土、页岩、粉砂岩及河泥等。其中黄土和黏土用得最多。此外,还有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黏土质为细分散的沉积岩,由不同矿物组成,如高岭土、蒙脱石、水云母及其它水化铝硅酸盐。 3、校正原料 当石灰质原料和黏土质原料配合所得生料成分不能满足配料方案要求时(有的含量不足,有的和含量不足)必须根据所缺少的组分,掺加相应的校正原料 (1)硅质校正原料含80%以上 (2)铝质校正原料含30%以上 (3)铁质校正原料含50%以上

二、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主要由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组成。 三、工艺流程 1、破碎及预均化 (1)破碎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破碎过程要比粉磨过程经济而方便,合理选用破碎设备和和粉磨设备非常重要。在物料进入粉磨设备之前,尽可能将大块物料破碎至细小、均匀的粒度,以减轻粉磨设备的负荷,提高黂机的产量。物料破碎后,可减少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同粒度物料的分离现象,有得于制得成分均匀的生料,提高配料的准确性。 (2)原料预均化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物料堆放时,由堆料机把进来的原料连续地按一定的方式堆成尽可能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和相同厚度的料层。取料时,在垂直于料层的方向,尽可能同时切取所有料层,依次切取,直到取完,即“平铺直取”。 意义: (1)均化原料成分,减少质量波动,以利于生产质量更高的熟料,并稳定烧成系统的生产。 (2)扩大矿山资源的利用,提高开采效率,最大限度扩大矿山的覆盖物和夹层,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不出或少出废石。

水泥厂的生料配料

水泥厂的生料配料

一水泥生产原料种类及大致用量 1 主要原料: 1钙质原料: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原料,是水泥孰料中CaO的主要来源。一顿孰料需1.4-1.5吨石灰质干原料,在生料中月占80%左右。 2硅铝质原料:含碱和碱土的铝硅酸盐,主要成分为SiO2,其次为AI2O3,少量Fe2O3,是水泥孰料中SiO2,AI2O3,Fe2O3的主要来源。一吨熟料约需0-3~0.4吨粘土质原料,在生料中占11~17%。 2 生料定义:由石灰质原料、粘土质原料、少量校正原料(有时还加入矿化剂、晶种等,立窑生产时还要加煤)按比例配合,粉磨到一定细度的物料。 3 生料分类:生料粉和生料浆两种。 (1)料粉:干法生产用的生料。一般水分≤1%。据生料中是否含煤又分为三种:白生料:出磨生料中不含煤。干法回转窑及采用白生料法煅烧的立窑用。 黑生料:出磨生料中含有煅烧所需的全部煤。采用全黑生料法煅烧的立窑用。半黑生料:出磨生料中只含有煅烧所需煤的一部分。采用半黑生料法煅烧的立窑用。 (2)生料浆:湿法生产所用的生料。一般含水分32%~40%左右。 二配料的原则(率值)及对熟料质量的影响 1、配料定义:根据水泥品种、原燃料品质、工厂具体生产条件等选择合理的 熟料矿物组成或率值,并由此计算所用原料及燃料的配合比,称为生料配料,简称配料。 2、配料的目的:根据原料资源情况,进行合理的配料,从而尽可能地充分 利用矿山资源确定个原料的配比。计算全厂的物料平衡,作为全厂工艺设计主机选型的依据。确定原料消耗比例改善物料易磨性和生料的易烧性,为窑磨创造良好的操作条件,达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生产目的。 3 配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烧出的熟料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水泥厂生产工艺流程简介

水泥厂生产工艺 水泥:凡细磨物料,加适量水后,成塑性浆状,即能在空气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并能把沙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叫水泥。一般来讲,水泥行业生产的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是一种细致的、通常为灰色的粉末,它由钙( 来自石灰石)、硅酸盐、铝酸盐( 黏土) 以及铁酸盐组成。 从烧成窑分有立窑(包括机立),旋窑(回转窑) 生料进窑的形态有干法、湿法,如果生料为浆体,就是湿法。 一般用日产多少吨来论 水泥按用途及性能分为: 1、通用水泥,一般土木建筑工程通常采用的水泥。通用水泥主要是指:GB175—1999、GB1344—1999和GB12958—1999规定的六大类水泥,即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 2、专用水泥,专门用途的水泥。如:G级油井水泥,道路硅酸盐水泥。 3、特性水泥,某种性能比较突出的水泥。如:快硬硅酸盐水泥、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膨胀硫铝酸盐水泥。 水泥按其主要水硬性物质名称分为: (1)硅酸盐水泥,即国外通称的波特兰水泥;(2)铝酸盐水泥;(3)硫铝酸盐水泥;(4)铁铝酸盐水泥;(5)氟铝酸盐水泥;(6)以火山灰或潜在水硬性材料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 水泥按需要在水泥命名中标明的主要技术特性分为: (1)快硬性:分为快硬和特快硬两类; (2)水化热:分为中热和低热两类; (3)抗硫酸盐性:分中抗硫酸盐腐蚀和高抗硫酸盐腐蚀两类; (4)膨胀性:分为膨胀和自应力两类; (5)耐高温性:铝酸盐水泥的耐高温性以水泥中氧化铝含量分级。四、水泥命名的一般原则: 水泥的命名按不同类别分别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混合材料、用途和主要特性进行,并力求简明准确,名称过长时,允许有简称。 通用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混合材料名称或其他适当名称命名。 专用水泥以其专门用途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 特性水泥以水泥的主要水硬性矿物名称冠以水泥的主要特性命名,并可冠以不同型号或混合材料名称。 以火山灰性或潜在水硬性材料以及其他活性材料为主要组分的水泥是以主要组分的名称冠以活性材料的名称进行命名,也可再冠以特性名称,如石膏矿渣水泥、石灰火山灰水泥等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发表时间:2019-02-25T11:52:27.7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3期作者:郝如如董予冬 [导读]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水泥混凝土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需要达到可调、高强度、流动性大、耐久性高等特点 山东广信工程试验检测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对水泥混凝土的要求越来越高。混凝土需要达到可调、高强度、流动性大、耐久性高等特点,也需要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混凝土的添加进行严格的分析。其中,混凝土的掺混类型相当复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因此,有必要对混凝土外加剂进行严格的分析,不断研究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和混凝土特性的影响,了解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本身的适应性,充分了解和掌握混凝土本身的性能。为了更好地利用混凝土外加剂,最大限度地发挥混凝土在施工中的作用。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水泥;适应性问题;解决方法 1 水泥矿物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分析 从结构上来看,水泥矿物主要是由铝酸三钙(C3A)、硅酸二钙(C2S)、硅酸三钙(C3S)、铁铝酸四钙(C4AF)等构成,其中,C3A 的水化速度最快,其次是 C3S,再次是 C2S和 C4AF。以回转窑生产的水泥熟料为例,其矿物构成通常是C3S :45%~65%。C4AF :10%~18%。C2S :15%~32%。C3A :4%~11%。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在与外加剂匹配程度上,C3A 水化最快,而且,其对外加剂的吸附也最快,其次是 C3S。可见,C3A 和 C3S 对水泥与外加剂适应性产生主要影响。根据多年来的经验与教训,只要 C3A、C3S 能达到如下两个条件,一般都能满足施工要求:C3A 不大于8% 或 C3A+ C3S 不大于65%,即只要能确保 C3A 不大于8%,C3S 在 50%~55% 范围内,同时使用两种水泥石膏制备。这种水泥强度通常具有良好的掺混适应性。用萘系列高效复合减水剂、一般木质素型减水剂、泵加料剂等制备。混凝土的倒坍损失较小,能较好地满足施工标准要求。但是,如果C3A大于8%,或者C3A+ C3S大于65%,水泥和外加剂的问题就会不适应,混凝土的倒坍损失就会比较大。在水泥的各种矿物中,C3A是影响外加剂的主要因素。因此,为了提高水泥的早期强度,水泥厂会增加C3A的含量,但也给外加剂的应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施工实践中,当发生水泥与外加剂不相适应的问题时,通常可采用如下解决对策: 1.1进行试验比对,使用同一种外加剂,将其与几种不同品牌、种类的水泥进行配置,根据砂浆流动度试验结果,来对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情况进行评价和判断; 1.2以一种常用且适应良好的掺杂物的水泥为试样,通过砂浆流动试验结果配置其他掺杂物以确定掺杂物的质量。通过对比试验,我们可以看出失调的原因是在水泥或外加剂中。如结果表明是由水泥引起的,则需要进一步分析水泥矿物的组成,并分析水泥石膏的类型、掺入物的类型、高、低碱性含量,以及对外加剂的影响。如结果表明它是由外加剂引起的,有必要立即联系制造商进行调查,看看外加剂的配方是否有变化。 从近年来的情况来看,木质素外加剂的原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针叶林原料短缺,而优质褐煤主要供出口,这引起了许多复杂的木质素外加剂质量有所波动。此外,预混混凝土表面存在高含气量、减水量下降等明显问题,导致大量气泡频繁出现。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降低。在萘系减水剂方面,国内大厂都是采用全自动控制生产,产品质量比较稳定。不过,生产合成萘磺酸钠的不少厂家,仍然以人工操作为主,受人为因素影响,在关键生产过程中,磺化、缩合等存在不稳定现象,使得母体聚合度不高,且存在减水率波动较大的情况,如果使用此种母体复合各种萘系减水剂,其质量自然也达不到标准要求。由此看来,尽管外加剂厂家的配方没有发生变化,但却没有重视产品母体质量变化带来的影响。因此,在试验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原材料质量的调查和检验,只要发现属外加剂导致的问题,应当立即进行退货处理,如果发生第二次退货,就要停止使用此种外加剂,更换更稳定的品牌。现在国内大多数外加剂厂家,采用的都是复配生产,必须要加强对母体质量的控制。 2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的改善措施 根据上述内容可以知道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对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的重大影响,因此也就要求工程施工单位要更加重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之间存在的适应性问题,从各方面采取改进和完善措施,使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1重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质量检测。混凝土加料和水泥的质量是影响其适应性的重要因素。对混凝土编制者,要对实际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每一批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同时进行混凝土试验和试验,掌握原材料的技术特点。尽可能将适应性好的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一起使用,以防止因联合使用不合适的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而发生严重的工程质量事故或成本增加。 2.2复合选用混凝土外加剂,对掺入方法加以合理调整。对合理选择和复合使用混凝土外加剂可大大提高减水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并能抑制水泥的崩落损失。这已成为提高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的快速措施,受到市场的广泛欢迎。该措施的具体内容包括使用速效减水剂和延迟缩合试剂的混合物。通过这两种试剂的性能,可以显著降低水泥崩落速度的损失,进而引起大量微泡混合使用还原剂和气体。因此,提高了水泥混合物的实际流动性能,提高了水泥的粘结力,有利于减少水泥的水分分泌和分离分析。减水剂的混合和应用主要依靠叠加效应和协调效果,以提高混凝土与减水剂的相容性。当运用调整混凝土外加剂配方与掺量的方法还无法解决适应性问题的时候,可以采取调整混凝土配合比的方式来加以解决,在原有基础上适当将初始坍落度增大,这可以作为解决实际工程施工中遇到的紧急事件的处理方法。 2.3重视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的宣传。要提高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才能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应向混凝土原料生产商、混凝土混合料制造商和实际施工技术人员宣传混凝土加料和水泥适应性的重要性,并重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只有让全社会都认识到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问题的重要性,才能正确应对适应性问题带来的各种后果,才能鼓励人们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更大的努力。 2.4混凝土制备方、外加剂厂与水泥厂共同采取措施加以解决。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的适应性问题不能由一边解决。所有涉及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适应性问题的单位必须共同努力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对于水泥厂来说,有必要设法改变过去使用石膏作为凝结剂的做法;当加剂厂遇到与水泥配合使用的水泥时,是混合石膏水泥的问题,需要为工程施工方提供不含糖钙或木钙的外加剂,也可以采取其他措施解

水泥厂生产工艺流程

水泥厂生产工艺流程图 2010-05-02 17:59 摘要:  稍微了解水泥生产工艺的人,提到水泥的生产都会说到“两磨一烧”,它们即是:生料制备、熟料煅烧、水泥粉磨。就其中的一些工艺要求,本网站作一些收集、整理,提供给大家参考: 水泥:凡细磨物料,加适量水后,成塑性浆状,即能在空气硬化,又能

在水中硬化的水硬性胶凝材料,并能把沙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的叫水泥。 一般来讲,水泥行业生产的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是 一种细致的、通常为灰色的粉末,它由钙 ( 来自石灰石 )、 硅酸盐、铝酸盐 ( 黏土 ) 以及铁酸盐组成。在一个硅酸盐 水泥工厂中,水泥生产有以下几个主要阶段: 生料的准备 · 石灰石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大多数工厂都位于石 灰石采石场附近,以尽量降低运输成本。 · 通过爆破或者使用截装机来进行原料 ( 石灰石、页岩、 硅土和黄铁矿 ) 的提取。 · 原料被送至破碎机,在那里经过破碎或锤击变成碎块。 · 压碎的石灰石和其它原料通常覆盖储存,以防受外界环 境的影响,同时也可最大程度地减小灰尘。 · 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石场和水泥厂会需要分离的或单独 的电源设备。 生料磨 · 在生料磨车间,原料被磨得更细,以保证高质量的混合。 · 在此阶段使用了立磨和球磨,前者利用滚筒外泄的压力 将通过的材料碾碎,后者则依靠钢球对材料进行研磨。 · 至今为止,生料磨所消耗电能的大部分并未被用来破碎 材料,而是转化成了热能损耗。因此这里就存在一种经 济化的需求,希望能够对生料磨车间进行调节,将能量 损失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 使用一种优化粉磨过程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是很有必要的。 · 生料最终被运输到均化堆场进行储藏和进一步的材料混合。 熟料生产 · 熟料球形结块的直径必须在 0.32-5.0cm 范围之内,它们 是在原料之间的化学反应中产生的。 · 高温处理系统包括三个步骤:烘干或预热、煅烧 ( 一次 热处理,在其过程中生成氧化钙 ) 以及焙烧 ( 烧结 )。 · 煅烧是此工序中的核心部分。生料被连续地称重并送入 预热器最顶部的旋风分离器,预热器中的材料被上升的 热空气加热,在巨大的旋转窑内部,原料在 1450 摄氏 度下转化成为熟料。 · 熟料从窑头进入篦冷机进行热再生和冷却。冷却了的熟 料随后用盘式运输带传输到熟料料仓进行储存。

混凝土外加剂不适应问题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简单介绍了外加剂在水泥混凝土中的作用, 总结了外加剂与水泥产生不相适应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危害, 具体的论述了引起混凝土中外加剂与水泥不 相适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从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的角度出发, 阐述了由外加剂与混凝土不适应带来危害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 混凝土外加剂坍落度 1 引言 混凝土的性能不仅取决于组成材料的性能, 还受到材料之间的适应性及混凝土配合比等因素的影响。外加剂作为混凝土的第5 组分, 所占比重很小, 但对混凝土的性能却影响很大, 能够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调节凝结时间, 改善混凝土施工性能或节约成本。水泥水化反应时形成絮凝结构将水包裹在里面, 为了使水化更完全以及提高混凝土施工性能需加入更多的水, 外加剂的加入能够 在水泥颗粒表面定向吸附, 使水泥颗粒表面带有同性电荷, 因斥力作用而分离开来,释放出水泥絮凝结构包裹的水分, 使更多的水参与水化反应并提高流动性。 但由于各种原因, 外加剂与水泥也极易产生不相适应问题。主要表现在: ( 1) 外加剂对水泥工作性能改善不明显; ( 2)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过大或混凝土过于快凝; ( 3) 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更易出现的裂缝。这些问题会严重影响水泥混凝土质量, 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严重的甚至出现工程事故, 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本文着重分析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产生不适应性问题的主要因素及相关对策, 对 工程施工质量和工程安全管理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 产生不适应性问题主要因素 外加剂与水泥的不相适应性问题主要的主要因素有: 2.1 外加剂自身的因素 外加剂的自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1) 品种不同; ( 2) 结构官能团的不同; ( 3) 聚合度不同; ( 4) 复配组分不同。这些影响回通过不同的方式会影响与水泥的适应性。而不同厂家生产出来的外加剂也会有很多差异, 主要原因有: ( 1) 生产制作工艺; ( 2) 厂家制作过程的技术水平; ( 3)质量管理水平。因此, 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的产品必然有差异[1]。 2.2 水泥的矿物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 水泥的矿物组成对外加剂的影响很大, 水泥的矿物组成主要有铝酸三钙(C3A)、铁铝酸四钙(C4AF)、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C2S)等, 不同矿物组成主要是由生产水泥的原材料和生产工艺决定的, 水泥的矿物组成中对外加剂影 响因素大小依次为C3A>C4AF>C3S>C2S。C3A 水化反应快, 早期强度提高快, 需水量大, C3A 含量过高(质量分数大于8%), C3A 吸附外加剂量大, 外加剂作 用损失大[2]。水泥矿物组成名称和范围见表1, 矿物与水作用时表现出来的特征见表2。 2.3 水泥熟料中添加调凝石膏品种的影响 水泥生产最后工序需加入石膏调节凝结时间, 水泥厂家使用的调凝石膏对外加剂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硬石膏( 工业无水石膏) >半水石膏>二水石膏, 水泥厂家为节约成本往往使用工业无水石膏, 这样不影响水泥达到质量指标要求, 对普通不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亦没有不良反应, 但对现代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 使

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简述

典型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一、 水泥生产原燃料及配料 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为石灰原料和粘土质原料,有时还要根据燃料品质和水泥品种,掺加校正原料以补充某些成分的不足,还可以利用工业废渣作为水泥的原料或混合材料进行生产。 1、 石灰石原料 石灰质原料是指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泥灰岩、白垩和贝壳等。石灰石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每生产一吨熟料大约需要1.3吨石灰石,生料中80%以上是石灰石。 2、 黏土质原料 黏土质原料主要提供水泥熟料中的2SIO 、32O AL 、及少量的32O Fe 。天然黏土质原料有黄土、黏土、页岩、粉砂岩及河泥等。其中黄土和黏土用得最多。此外,还有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黏土质为细分散的沉积岩,由不同矿物组成,如高岭土、蒙脱石、水云母及其它水化铝硅酸盐。 3、 校正原料 当石灰质原料和黏土质原料配合所得生料成分不能满足配料方案要求时(有的2SIO 含量不足,有的32O AL 和32O Fe 含量不足)必须根据所缺少的组分,掺加相应的校正原料 (1) 硅质校正原料 含2SIO 80%以上 (2) 铝质校正原料 含32O AL 30%以上 (3) 铁质校正原料 含32O Fe 50%以上 二、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主要由硅酸三钙(S C 3)、硅酸二钙(S C 2)、铝酸三钙(A C 3)和铁铝酸四钙(AF C 4)组成。 三、 工艺流程 1、 破碎及预均化 (1)破碎 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破碎过程要比粉磨过程经济而方便,合理选用破碎设备和和粉磨设备非常重要。在物料进入粉磨设备之前,尽可能将大块物料破碎至细小、均匀的粒度,以减轻粉磨设备的负荷,提高黂机的产量。物料破碎后,可减少在运输和贮存过程中不同粒度物料的分离现象,有得于制得成分均匀的生料,提高配料的准确性。 (2)原料预均化 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物料堆放时,由堆料机把进来的原料连续地按一定的方式堆成尽可能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和相同厚度的料层。取料时,在垂直于料层的方向,尽可能同时切取所有料层,依次切取,直到取完,即“平铺直取”。 意义: (1)均化原料成分,减少质量波动,以利于生产质量更高的熟料,并稳定烧成系统的生产。 (2)扩大矿山资源的利用,提高开采效率,最大限度扩大矿山的覆盖物和夹层,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不出

如何提高水泥混合材的掺加量

如何提高水泥混合材的掺加量 1 控制和提高熟料质量 众所周知,要实现高的非活性混合材掺量,不仅要做到熟料强度高,而且要确保熟料强度的平稳才行。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控制: (1)优化配料方案,合理控制三率值:KH:0.90_0.95±0.02,SM2.40_2.80±0.1,IM:1.2_1.8 ±0.1。 (2)控制好煤质与细度。要求入窑煤粉发热量≥5500kcal/kg,挥发份≥12 %,内水份<3.0 %,煤粉细度0.08mm筛余<1.0_5.0%。针对煤的硫含量高的特性,选用高效的固化剂,降低高硫煤对熟料煅烧的影响。影响主要是来自两个方面:一是高硫煤促使熟料液相量过大。由于煤中的高硫带入,在烧结过程中,因为SO3 的矿化作用,液相提前出现,而且液相量大大增加,在该情况下,如果生料中Fe2O3、Al2O3含量配置不当,势必导致液相量过大、通风不良,产生强大还原气氛(结球料中有白色的极度还原熟料),煤粉燃烧不完全,结球在所难免,熟料质量降低是必然结果;二是高硫煤促使熟料C3S含量降低:液相出现提前,C3S形成过快,部分C2S尚未来得及吸收CaO形成C3S便被包裹在C3S晶体中,导致熟料中C3S含量偏低,同时较高的SO3存在,它势必争夺部分CaO而形成CaSO4,使熟料的实际饱和比降低,若配料时再按常规计算,则保证C3S生成的CaO量就显得相对不足,致使熟料中C3S含量进一步偏低,导致熟料强度的降低。 因此,对应措施是选用高效的固化剂,适当提高熟料KH,降低熟料液相量,降低高硫煤对熟料煅烧的影响。 (3)控制好生料细度,0.08mm筛余<16.0 %,特别是0.2mm筛余<1.50%。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及其应用

浅谈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及其应用 混凝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人造产品,是除了水之外的世界上最常使用的物质。大约66%的混凝土用来建立街道、建筑、公路和其他基础设施。其中混凝土的五大原材料包括水泥、掺合料、水、外加剂、骨料。其中矿粉掺合料情况相对稳定些。粉煤灰掺合料品牌虽然少但来源多元化,时常影响混凝土的拌合性能,对粉煤灰进行车检,对细度、需水量比进行检验控制;粗细骨料可以从厂家源头来控制。但原材料任何一项指标的波动,都或多或少带来混凝土的生产和施工问题。因此除了做好原材料的日常检验,往往是不够的。 标签:混凝土外加剂;水泥;相容性 1、什么是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 按照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将经检验符合有关标准的某种外加剂掺加到按规定可以使用该品种外加剂的水泥所配的混凝土中,若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这种外加剂是相容的,反之,如果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则该水泥与此种外加剂之间存在不相容性。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不相容给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预拌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出现不正常的凝结,影响混凝土的均匀性;②混凝土泌水、离析、分层现象比较严重,致使混凝土质量明显降低;③新拌制的混凝土坍落度损失快,影响混凝土的浇筑和振捣; ④施工时,混凝土硬化以后强度出现明显下降,达不到质量要求,造成经济损失; ⑤混凝土的抗渗性和耐久性明显降低,收缩性加大,给混凝土的后期使用带来诸多不便;⑥大体积混凝土存在裂缝,致使工程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因此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相容与否至关重要。本文根据GB50119-2013《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附录A进行试验。单种外加剂与三种水泥的相容性试验,对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相容性进行初步探讨。预拌混凝土中普遍用到的是减水剂。 2、影响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相容性的因素 2.1 外加剂方面的因素 首先,在混凝土外加剂中,萘系高效减水济的应用是目前占比较多的品种之一。而这种外加剂的主要成份是工业萘。一般来说,工业萘的种类和纯度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减水剂的应用效果。如果工业萘在减水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磺化程度高,则就会产生更多的硫酸基磺化物,水溶性也会越好[1]。因此来说,萘系减水剂的水分子聚合度越高,对混凝土塑性效果越好。另外,减水剂的生成状态对水泥的塑性效果也有着关键性的影响,一般来说,萘系减水剂的聚合度保持在10 个左右是最佳的效果,而硫酸钠含量对外加剂适应性能有较大影响,如果在混凝土外加剂生产中对材料的配比失去平衡,则会直接影响外加剂对水泥的分散性能。其次,相对于萘系减水剂来说,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的性能会更好一些,与水泥的适应性也更好。在与水泥配比中,不仅渗量低,而且所形成的塑性效果也更明显。一般来说,相同种类的聚羧酸高效减水剂对不同的水泥所产生的相融性

水泥生产用原料与配料

水泥生产用原料及配料(4课时) 第一节水泥生产用原燃材料及其控制 1、水泥生产用原料 1.1石灰质原料: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石灰石、泥灰岩、贝壳等,另如电石渣、糖滤泥等工业废渣也可作为石灰质原料。石灰质原料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一般要求石灰石Ca O>45%,MgO<3.0%,但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中,采用了石灰石预均化、生料均化等措施,为低品位石灰石的利用提供了保证,使得CaO含量在42%左右,MgO 含量在3%-5%的底品位石灰石也能应用于水泥生产。 1.2粘土质原料:主要以含SiO2及少量AL2O3、Fe2O3的原料。天然粘土质原料有黄土、粘土、砂岩、河沙等,此外还有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粘土质原料一般SiO2>55%。 1.3校正原料:当石灰质原料和粘土质原料配料不能满足配料方案要求时,或SiO2或AL2O3或Fe2O3含量不足时,根据所缺成分,分别采用相应的校正原料。因此校正原料分为,(1)硅质校正原料,例如砂岩;(2)铝质校正原料,如煤矸石、粉煤灰、铝矾土;(3)铁质校正原料,如天然低品位铁矿石,硫酸渣、钢渣等工业废渣。 2、水泥生产用燃料 2.1燃料在水泥生产中作用:一是提供熟料煅烧及物料烘干所需要的热量;二是燃料燃烧后所剩煤灰等作为原料掺到熟料及水泥中去。 2.2煤的分类及组成 水泥工业生产一般用煤作为燃料,此外在窑升温过程中及投料初始会使用很少一部分柴油。 (1)煤的分类:根据埋藏时间及碳化程度不同,可分为泥煤、褐煤、烟煤、无

烟煤。 (2)煤的组成:分析燃料的组成通常有元素分析法和工业分析法。 根据元素分析,煤由碳(C)、氢(H)、氧(O)、氮(N)、硫(S)五种元素和水分、灰分组成。 根据工业分析,煤由挥发份(V)、固定碳(C)、灰分(A)、水分(W)组成。其中煤的灰分,是煤燃烧后剩余的矿物杂质,其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L2O3、Fe2O3、CaO、MgO ,另外还有少量的K2O、Na2O、SO3。 收到基(ar):以收到状态的煤为基准。 空气干燥基(ad):与空气湿度达到平衡状态的煤为基准。 干燥基(d):以假想无水状态的煤为基准。 干燥无灰基(daf):以假想无水、无灰状态的煤为基准。 (4)煤的发热量 A、定义 煤的发热量指单位质量的煤燃烧放出的热量,单位为cal/kg、kJ/kg(国际标准单位),1cal/g=4.18J/g。 B、标准煤,为了比较各类燃料,规定低位发热量(收到基)为29270k/kg (7000cal/kg)的煤为标准燃料。 3、入机原燃材料预均化 原燃材料均化、搭配是稳定生料、熟料及水泥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质量工作的重点和根本。 3.1原燃材料预均化原理 A、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燃材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储存与均化的功能。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 郭岩

混凝土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问题及解决方法郭岩 摘要:随着我国的科技在不断的发展,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外加剂作为混凝土 拌合物中重要组成材料,对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总结 了各规范对外加剂匀质性能指标以及几种常用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关键词:混凝土;外加剂;均质性能;影响 引言 通过各类胶质材料混合沙子以及石质,按照相对的比例进行配置,常见的混 凝土使以水泥作为混合料广泛使用的水泥混凝土。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借助机械 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同步加入水和有机或者复合的外加剂来强化混凝土结构黏性。混凝土的使用用途较广,包括土木建筑,机械工程,开发工程以及能源建筑工程等。混凝土的制造工艺和材料配比以及竣工密度的规范程度,会直接影响混凝土 的荷载效应和使用弹性。而外加剂的使用可以释放混凝土中多余的水分,同时可 以使混凝土中的沙石颗粒形成规律的网状结构,强化混凝土的硬度。 1外加剂种类 现代土木工程中用到的混凝土,在其搅拌过程中都会加入少量不同功能的外 加剂,从而可以有效改善混凝土的性能。现在国内外混凝土建筑物中最常用的混 凝土外加剂类型有早强剂、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缓凝剂等几种。我国根据 各类建筑物的特性,提出了适用于不同建筑物的外加剂的匀质性能标准,见表1。表1 各规范外加剂匀质性能指标 2常用外加剂对混凝土性能影响 2.1引气剂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混凝土的综合质量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尤其是风蚀造成的影响,包括空气中的氧元素 和水分对混凝土的渗入。在混凝土制作过程中除了混合时掺入水分对其造成的影响,还会受 到混入空气的影响,空气占据相对空间,会影响石料的排列。但在此基础上,石料中混入的 空气值,能够起到绝对的支撑作用,降低因水分流失造成的混凝土干缩反应,加强混凝土体 积的饱满度,从而增强抗裂性能。日常的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的使用通常会伴随钢筋结构进行,要增强混凝土与钢筋结构的黏连,就必须严格控制相关配料的计量,主要是外加剂,某 些工程为了加强混凝土的硬度和抗收缩能力,加大了引气剂的计量,导致混凝土弹性饱和, 不能很好的与钢筋架构黏连,形成开放式裂口。比如土木建筑工程中常用到的混凝土灌注桩,该工程要求混凝土与钢筋笼之间形成良好的密闭性,使灌注桩达到要求的承重标准,一旦混 凝土与钢筋笼出现分裂开合,就会使整个地基的危险系数增高。根据此现象,我们判断外加 剂的计量需要严格控制,同时外加剂的使用对建筑结构具有较大的影响。 2.2早强剂 现代混凝土建筑物常用的早强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强电解质无机盐类、水溶性有机化合 物类(如三乙醇胺)、其他有机化合物、无机盐复合物等,目前最常用、效果最好的早强剂是 三乙醇胺。早强剂通过与混凝土拌合物发生化学反应,使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减少混凝土 孔隙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掺入适量早强剂虽然混凝土表面的早期强度提高了, 但是也导致了混凝土中胶体含量较少从而显得结晶体含量较多,使混凝土弹性模量达不到规 范规定值,在后期混凝土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产生较大的收缩徐变,严重时可以缩短混凝土建 筑物正常使用寿命。 2.3缓凝剂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在日常的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的制造首先要考虑其收缩程度,再就是遇水遇高温天气造

水泥生产中的原料说明

水泥生产中的原料说明 原料的成分和性能直接影响配料、粉磨、锻烧和熟料的质量,最终也影响水泥的质量。因此,了解和掌握原料的性能,正确地选择和合理地控制原料的质量,是水泥生产工艺中一个重要环节。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质原料(主要提供氧化钙)和粘土质原料(主要提供氧化硅和氧化铝,也提供部分氧化铁)。我国粘土原料及煤炭灰分中一般含氧化铝较高,而含氧化铁不足,因此需要加入铁质校正原料。当粘土中氧化硅或氧化铝含量偏低时,可加入硅质或铝质校正原料。推荐阅读:科帆解说水泥孰料在回转窑中的形成过程 科帆供应水泥厂生产中所需的水泥成套设备 制造水泥的原料应满足以下工艺要求: 1. 化学成分必须满足配料的要求,以能制得成分合适的熟料,否则会使配料困难,甚至无法配料。 2. 有害杂质的含量应尽量少,以利于工艺操作和水泥的质量。 3. 应具有良好的工艺性能,如易磨性、易烧性、热稳定性、易混合性,湿法生产时料浆的可泵性,半干法生产的成球性等。 .石灰质原料 凡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原料都叫石灰质原料,主要有石灰岩、泥灰岩、白至、贝壳等。它是水泥生产中用量最大的一种原料,一般生产 It 熟料约需 1. 2^-1. 3t 石灰质干原料。 石灰岩是由碳酸钙所组成的化学与生物化学沉积岩,主要矿物是方解石,并含有白云石,硅质(石英或健石)、含铁矿物和粘土质杂质,是一种具有微晶或潜晶结构的致密岩石,中等硬度、性脆,纯的方解石含有 56ooCa0 和 44ooC0 :,制造硅酸盐水泥用石灰石中氧化钙含量一般应不低于 48 %,以免配料发生困难。 泥灰岩是碳酸钙和粘土质物质同时沉积所形成的均匀混合的沉积岩。泥灰岩中氧化钙含量超过 45 %,石灰饱和系数大于 0. 95 时,称为高钙泥灰岩,用

水泥生产流程图及指标控制

生产流程及控制指标 生产流程简介 一、水泥生产原燃料及配料 生产硅酸盐水泥的主要原料为石灰原料和粘土质原料,有时还要根据燃料品质和水泥品种,掺加校正原料以补充某些成分的不足,还可以利用工业废渣作为水泥的原料或混合材料进行生产。 1、石灰石原料 石灰质原料是指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石灰石、泥灰岩、白垩和贝壳等。石灰石是水泥生产的主要原料,每生产一吨熟料大约需要1.3吨石灰石,生料中80%

以上是石灰石。 2、黏土质原料 天然黏土质原料有黄土、黏土、页岩、粉砂岩及河泥等。其中黄土和黏土用得最多。此外,还有粉煤灰、煤矸石等工业废渣。黏土质为细分散的沉积岩,由不同矿物组成,如高岭土、蒙脱石、水云母及其它水化铝硅酸盐。 3、校正原料 当石灰质原料和黏土质原料配合所得生料成分不能满足配料方案要求时必须根据所缺少的组分,掺加相应的校正原料 (1)硅质校正原料含80%以上 (2)铝质校正原料含30%以上 (3)铁质校正原料含50%以上 二、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主要由硅酸三钙、硅酸二钙、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组成。 三、工艺流程 1、破碎及预均化 (1)破碎水泥生产过程中,大部分原料要进行破碎,如石灰石、黏土、铁矿石及煤等。石灰石是生产水泥用量最大的原料,开采后的粒度较大,硬度较高,因此石灰石的破碎在水泥厂的物料破碎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破碎过程要比粉磨过程经济而方便,合理选用破碎设备和和粉磨设备非常重要。在物料进入粉磨设备之前,尽可能将大块物料破碎至细小、均匀的粒度,以减轻粉磨设备的负荷,提高黂机的产量。物料破碎后,可减少在运输和贮存过程

中不同粒度物料的分离现象,有得于制得成分均匀的生料,提高配料的准确性。(2)原料预均化预均化技术就是在原料的存、取过程中,运用科学的堆取料技术,实现原料的初步均化,使原料堆场同时具备贮存与均化的功能。 原料预均化的基本原理就是在物料堆放时,由堆料机把进来的原料连续地按一定的方式堆成尽可能多的相互平行、上下重叠和相同厚度的料层。取料时,在垂直于料层的方向,尽可能同时切取所有料层,依次切取,直到取完,即“平铺直取”。 意义: (1)均化原料成分,减少质量波动,以利于生产质量更高的熟料,并稳定烧成系统的生产。 (2)扩大矿山资源的利用,提高开采效率,最大限度扩大矿山的覆盖物和夹层,在矿山开采的过程中不出或少出废石。 (3)可以放宽矿山开采的质量和控要求,降低矿山的开采成本。 (4)对黏湿物料适应性强。 (5)为工厂提供长期稳定的原料,也可以在堆场内对不同组分的原料进行配料,使其成为预配料堆场,为稳定生产和提高设备运转率创造条件。 (6)自动化程度高。 2、生料制备 水泥生产过程中,每生产1吨硅酸盐水泥至少要粉磨3吨物料(包括各种原料、燃料、熟料、混合料、石膏),据统计,干法水泥生产线粉磨作业需要消耗的动力约占全厂动力的60%以上,其中生料粉磨占30%以上,煤磨占约3%,水泥粉磨约占40%。因此,合理选择粉磨设备和工艺流程,优化工艺参数,正确操作,

水泥工艺制成混合材

水泥工艺制成混合材

11.1 .1 混合材料的种类及质量要求 11.1.1.1混合材料的种类及作用 混合材料是指在粉磨水泥时与熟料、石膏一起加入磨内用以提高水泥产量,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标号的矿物质材料。其来源主要是各种工业废渣及天然矿物质材料,根据来源可分为天然混合材料和人工混合材料(主要是工业废渣),但通常根据混合材料的性质及其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分为活性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两大类。 生产水泥时掺入混合材料的作用是: (1)提高水泥产量,降低水泥生产成本,节约能源,达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2)有利于改善水泥的性能,如改善水泥安定性,提高混凝土的抗蚀能力,降低水泥水化热等; (3)调节水泥标号,生产多品种水泥,以便合理使用水泥,满足各项建设工程的需要; (4)综合利用工业废渣,减少环境污染,实现水泥工业生态化。 11.1.1.1 活性混合材料 活性混合材料是指具有火山灰性或潜在的水硬性,以及兼有火山灰性和水硬性的矿物质材料.主要包括粒化高炉矿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粉煤灰等。 这里所说的火山灰性,是指一种材料磨成细粉,单独不具有水硬性,但在常温下与石灰、水拌和后能形成具有水硬性的化合物的性能;而潜在水硬性是指材料单独存在时基本无水硬性.但在某些激发剂(如石灰、熟料、石膏等)的激发作用下,可呈现水硬性。 11.I.I.2 非活性混合材料 非活性混合材料是指在水泥中主要起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矿物质材料,即活性指标不符合要求的材料,或者是无潜在水硬性.火山灰性的一类材料。主要包括砂岩、石灰石、块状的高炉矿渣等。 常用的各类混合材料见表11.1所示。 常用水泥各类混合材料11.1览表 类别活性混合材非活性混合材其它 人工材料或工业废渣(1)潜在水硬性类:粒化高炉矿 渣、化铁炉渣、精炼铬铁渣、增钙 液态渣等 (2)火山灰性类:烧页岩、烧粘 土、煅烧后的煤矸石、煤渣、硅质 渣、粉煤灰、沸腾炉渣等 活性指标不符合要求的粒化高炉矿 渣、粉煤灰、火山灰性混合材粒化高 炉钛矿渣、块状矿渣、铜渣等 窑灰 钢渣 天然材料火山灰、凝灰岩、浮石、沸石岩、 硅藻土、硅藻石、蛋白石等 砂岩、石灰石 11.1.2 粒化高炉矿渣 粒化高炉矿渣是高炉冶炼生铁时所得以硅酸钙和铝硅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熔融物经淬冷粒化后的产品。它属冶金行业高炉冶炼生铁时的工业废渣,是目前国内水泥工业中用量最大、质量最好的活性混合材料。但若是经慢冷(缓慢冷却)

关于水泥用原材料使用管理办法

关于水泥用原材料使用 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水泥用原材料的管理工作是水泥企业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水泥粉磨系统的安全生产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水泥磨用原材料水分控制直接影响水泥磨的台时产量和电耗,同时对水泥质量带来一定的影响。为了进一步强化原材料管理工作,确保入磨材料水分在合理的范围内,稳定水泥磨机生产连续性,提高磨机台时产量,降低水泥磨电耗,特制订本监督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水泥用原材料的验收和使用。 第二章细则内容 一、工作程序: (一)原材料进厂管理 1)严控进厂水泥用玄武岩废石(2)水份,外观水份大物料不许进入水泥混合材堆场,卸载到石灰石堆场,生料配料使用。 2)进堆棚储存的干矿渣、玄武岩废石(2)、玄武岩废石等混合材干料,用于生产PC32.5水泥,水份大物料不许入堆棚。 3)无特殊情况,雨天不安排混合材进厂; 4)水泥分厂负责安排水泥用原材料的堆放场地。 (二)材料场地管理 1)每天疏通混合材堆放场地排水沟,防止地面积水带入原材料中; 2)玄武岩废石和干矿渣按照质控处配料比例要求搭配混合,混合前要保证地面无积水,雨天不得在堆场露天搭配,直接按比例进下料斗; 3)疏通排水沟工作由水泥分厂原材料管理岗位人员负责,装载机配合。(三)材料使用管理 1)生产PC32.5水泥时,使用堆棚内干燥的玄武岩废石(2),如使用堆场干燥的物料必须由生产处和分厂管理人员现场确认后才能使用。 2)堆场物料上料时,堆场有积水或雨天上料,先铲上部物料,下部物料起堆控干水份后再上料。 3)堆场管理人员按照进料要求指挥装载机进料并监控装载机进料情况,进料配比有变化时及时提出。

4)原材料外观水份变化大,水泥粉磨系统有堵料倾向时,水泥分厂管理人员要及时向质控处通报,质控处按照各种材料的综合水分及时调整配比,防止粉磨系统堵料; 二、考核办法 1、凡没有按照本细则执行的人员和单位,一次处罚100元,当月第二次起加倍处罚; 2、对装载机的处罚按照装载机管理办法执行; 3、生产技术处调度负责监督,考核。 本管理办法从下发之日起执行。 生产技术处 二0一五年四月十五日

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的复配技术(一)

混凝土外加剂和水泥的复配技术(一) 一、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调整方法 混凝土外加剂:(GB/T8075-2005)是一种在混凝土搅拌之前或拌制过程中加入的,用于改善新拌混凝土或硬化混凝土性能的材料,简称外加剂。 按其主要使用功能分为四类: (1)、改善砼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砼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促凝剂和速凝剂等。 (3)、改善砼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阻绣剂和矿物外加剂等。 (4)、改善砼其它性能的外加剂,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等。 1、外加剂 1.1高效减水剂 单一组分的高效减水剂又称超塑化剂,俗称母液,复合型高效减水剂因所掺入其它组分从而满足对混凝土不同性能的需求而分别被称 为高效泵送剂、高效防冻剂等等 高效减水剂按主要化学结构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类 (1)芳香烃(环状结构)(传统型) 单环:氨基磺酸盐类(苯酚和对氨基苯磺酸钠) 双环:萘系高效减水剂,蒽基减水剂, 甲基萘高效减水剂 三环:脱晶蒽油

杂环:三聚氰胺甲醛缩合物(亦称水溶性蜜胺树脂,耐温性能好,用于耐火砼,硬化后表面光亮),氧茚树脂(亦称古马隆,低温增强性能优于其他外加剂),蒸养混凝土。 (2)脂肪烃(链状)(属现代型) ①酮基磺酸盐高效减水剂:又称脂肪族高效减水剂,以丙酮、丁酮和亚硫酸钠等为原料合成。(目前山东各地应用较多) ②聚羧酸系列高效减水剂(PC): 第一代:含有不同侧链基团的结构(丙烯酸-烯酸甲酯共聚物,马来酸酐聚氧乙烯酯磺酸盐); 第二代:含羧酸基和磺酸基的接枝共聚高效减水剂—丙烯基醚共聚物;如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丙烯基磺酸钠共聚体 第三代:酰胺-酰亚胺型PCE高效减水剂; 第四代:两性型聚羧酸基高效减水剂;2002年欧洲出现的以聚酰胺-聚乙烯乙二醇为支链的两性型聚羧酸基化合物。 ③“小分子”高效减水剂:20世纪末出现的全新类型减水剂 1.2 常用的四种高效减水剂的常用掺量 萘系高效(粉):0.5~1.2% ( >1.5%,后期强度降低) 脂肪族(液30%浓度):1.8~2.5% 氨基(液 30%浓度):1.0~2.3,对引气剂品种有选择; 聚羧酸(液 40%浓度):0.3~1.6%(固0.15~0.64%)可配制C15~C100。 除聚羧酸外,另外三种减水剂可自由复配,和各种缓凝剂、引气剂、早强剂、防冻剂等复配,不会发生化学反应。 1.3 芳香族与水泥的适应性 1.3.1芳香族(萘系、氨基、三聚氰胺系、蒽油)掺量接近饱和点时,适应性好。 1.3.2原液与干粉再溶入水,性能有差异;原液效果性能好,差异5%左右。 1. 3.3氨基磺酸盐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最好,对引气剂有选择性,用三铁皂甙较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