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初级财务会计课后答案

第八章初级财务会计课后答案
第八章初级财务会计课后答案

银行存款总帐

华光公司试算平衡表

习题一:

1、划线更正法。

2、红字更正法:(两笔分录)

借:银行存款-50000

贷:应付账款-50000 借:银行存款5000

贷:应收账款5000 3、补充登记法:

借:制造费用2700

贷:原材料2700 4、红字更正法:(两笔分录)

借:管理费用-1200

贷:现金-1200 借:管理费用1200

贷:银行存款1200

华师在线《初级财务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初级财务会计学 一、选择题 1.一般说来,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B) A.是有一定区别的 B.是一致的 C.是不相关的 D.是相互可以代替的 2.成本预测要在(B) A.计划期开始之前 B.成本决策之前 C.计划执行过程中 D.成本核算期间 3.下列科目中属于资产类的是(D) A.制造费用 B.营业成本 C.生产成本 D.原材料 4.下列会计基本前提中,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是(B)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5.下列各项中,为解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提供了基础的会计基本前提是(B)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6.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会计主体的是(C) A.企业集团 B.分公司 C.合作企业 D.子公司 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账户贷方发生额记录内容的是(B) A.期初在产品成本 B.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 C.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 D.期末在产品成本 8.在不设置“预收账款”的情况下,依据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的原理,如果“应收账款”账户期末为贷方余额,则可以判定该账户属于下列各项的(B) A.债权结算账户 B.债务结算账户 C.资产类账户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9.下列各项中,属于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是(B) A.会计账户 B.会计科目 C.会计对象 D.会计账簿 10.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核算所依据的原则是(B)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 D.历史成本计价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确认依据的是(A) A.资产和负债 B.收入和费用 C.投资者投入的资产 D.投入资产和盈余公积12.下列各项中,属于购进材料发生的间接费用是(C) A.材料的买价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与购进其他材料一起发生的运杂费 D.运杂费13.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分配”账户对之调整的账户是(B) A.资本公积 B.本年利润 C.固定资产 D.实收资本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累计折旧”账户对之调整的账户是(C)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固定资产 D.实收资本 15.某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买价为50000元,运输费为500元,保险费为50元,安装费为1000元,则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D) A.50000 B.50500 C.50550 D.51550 16.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跨期摊提账户依据的是(D) A.收付实现制 B.谨慎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权责发生制 17.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A)

《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高鸿业)

第二章 1.已知某一时期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 d=50-5P,供给函数为Q s=-10+5p。 (1)求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2)假定供给函数不变,由于消费者收入水平提高,使需求函数变为Q d=60-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3)假定需求函数不变,由于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使供给函数变为Q s=-5+5p。求出相应的均衡价格P e和均衡数量Q e,并作出几何图形。 利用(1)(2)(3),说明静态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的联系和区别。 利用(1)(2)(3),说明需求变动和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解答:(1)将需求函数 d Q= 50-5P和供给函数s Q=-10+5P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有: 50- 5P= -10+5P 得: Pe=6 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需求函数d Q=50-5p ,得: Qe=50-520 6= ? 或者,以均衡价格Pe =6代入供给函数s Q=-10+5P,得: Qe=-10+520 6= ?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Pe =6 , Qe=20 ...如图1-1所示. (2) 将由于消费者收入提高而产生的需求函 数 d Q=60-5p和原供给函数s Q=-10+5P, 代入均衡条件d Q=s Q,有: 60-5P=-10=5P 得7 = Pe 以均衡价格7 = Pe代入d Q=60-5p,得 Q s Q d Pe - Qd

Qe =60-5257=? 或者,以均衡价格7=Pe 代入 s Q =-10+5 P , 得 Qe =-10+5257=? 所 以 , 均 衡 价 格 和 均 衡 数 量 分 别 为 7 =e P , 25=Qe (3) 将原需求函数d Q =50-5p 和由于技术水平提高而产生的 供给函数 Q s =-5+5p ,代入均衡条件d Q =s Q ,有: 50-5P =-5+5P 得 5 .5=e P 以均衡价格 5 .5=e P 代入d Q =50-5p ,得 5 .225.5550=?-=e Q 或者,以均衡价格 5 .5=e P 代入s Q =-5+5P ,得 5 .225.555=?+-=e Q 所以,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分别为 5 .5=e P , 5.22=Qe .如图1-3所示. (4)所谓静态分析是考察在既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及其特征.也 可以说,静态分析是在一个经济模型中根据所给的外生变量来求生变量的一种分析方法.以(1)为例,在图 1-1中,均衡点E 就是一个体现了静态分析特征的点.它是在给定的供求力量的相互作用下所达到的一 个均衡点.在此,给定的供求力量分别用给定的供给函数 s Q =-10+5P 和需求函数d Q =50-5p 表 示,均衡点 E 具有的特征是:均衡价格 6 =e P 且当 6 =e P 时,有d Q =s Q = 20=Qe ;同时,均衡数量 20=Qe ,切当20=Qe 时,有e s d P P P ==.也可以这样来理解静态分析:在外生变量包括需求函 数的参数(50,-5)以及供给函数中的参数(-10,5)给定的条件下,求出的生变量分别为 6 =e P , 20=Qe 依此类推,以上所描素的关于静态分析的基本要点,在(2)及其图1-2 和(3)及其 图1-3中的每一个单独的均衡点 () 2,1i E 都得到了体现. 而所谓的比较静态分析是考察当所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的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

高鸿业第七版参考答案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的基本指标及其衡量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 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 用问题。 (3) (4) 2. 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4.为什么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而给灾区或困难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 解答:政府给公务员发工资要计入GDP是因为公务员提供了为社会工作的服务,政府给他们的工资就是购买他们的服务,因此属于政府购买,而政府给灾区或困难

人群发的救济金不计入GDP,并不是因为灾区或困难人群提供了服务,创造了收入, 相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经济困难,丧失了生活来源才给予其救济的,因此这部分救济金属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转移支付只是简单地通过税收(包括社会保险税)把收入从一个人或一个组织手中转移到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组织手中,并没有相应的货 物或劳务的交换发生。所以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购买虽都属政府支出,但前者不计 入GDP而后者计入GDP。 5.为什么企业向政府缴纳的间接税(如营业税)也计入GDP? 解答:间接税虽由出售产品的厂商缴纳,但它是加到产品价格上作为产品价格的构成部分由购买者负担的。间接税虽然不形成要素所有者收入,而是政府的收入,但毕竟是购买商品的家庭或厂商的支出,因此,为了使支出法计得的GDP 和收入法计得的GDP相一致,必须把间接税加到收入方面计入GDP。举例说,某人购买一件上衣支出100美元,这100美元以支出形式计入GDP。实际上,若这件上衣价格中含有 银器制造 10

第八章习题答案

3. 假设一个同步总线的时钟频率为50MHz,总线宽度为32位,每个时钟周期传送一个数据,则该总线的最 大数据传输率(即总线带宽)为多少?若要将该总线的带宽提高一倍,可以有哪几种方案? 参考答案: 最大数据传输率为:4B×50M/1=20MB/s 方案一:将时钟频率提高一倍;方案二:将总线宽度提高一倍。 4. V AX SBI总线采用分布式的自举裁决方案,总线上每个设备有惟一的优先级,而且被分配一根独立的总线 请求线REQ,SBI有16根这样的请求线(REQ0,…REQ15),其中REQ0优先级最高,请问:最多可有多少个设备连到这样的总线上?为什么? 参考答案: 最多可连接16个设备。因为在分布式自举裁决方式的总线中,除优先级最低的设备外,每个设备都使用一根信号线发出总线请求信号,以被优先级比它低的设备查看;而优先级最低的那个设备无需送出总线请求信号。此外,还需要一根总线请求信号线用于设置“总线忙”信号, 设有16个设备(DEV0,…DEV15),其优先级依次降低,将REQ15作为总线忙信号线。DEV0在总线空闲(REQ15没有请求信号)时可直接使用总线;DEV1在总线空闲时且REQ0没有请求信号时使用总线;依次类推,DEV15在总线空闲时且REQ0至REQ14都没有请求信号时使用总线。这样最多可以有16个设备无冲突的使用总线。 4.假定一个32位微处理器的外部处理器总线的宽度为16位,总线时钟频率为40MHz,假定一个总线事务 的最短周期是4个总线时钟周期,该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是多少?如果将外部总线的数据线宽度扩展为32位,那么该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提高到多少?这种措施与加倍外部总线时钟频率的措施相比,哪种更好? 参考答案: 一个总线事务过程除了数据传送阶段外,还包括其他阶段,如传送地址和总线命令、准备数据等,所以,完成一个总线事务所用的所有时钟周期并不都用来传输数据,也即最短的4个时钟周期中只可能有一个时钟周期用来传送数据。 总线最大数据传输率(总线带宽)是指在总线进行数据传送阶段单位时间内传送的数据量(也即是峰值数据传输率)。通常,在数据传送阶段每个总线时钟周期传送一个数据,若是这样的话,该处理器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2B×40M=80MB/s;有些总线可以利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各自传送一个数据,使得每个时钟周期能传送两个数据,若是这样的话,该总线的最大数据传输率为2×2B×40M=160MB/s。 若采用32位总线宽度,则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该总线带宽可分别提高到160MB/s和320MB/s。这种措施的效果和倍频的效果完全相同。 6. 试设计一个采用固定优先级的具有4个输入的集中式独立请求裁决器。 参考答案: 设计一个并行判优电路即可。 若BR0~BR3为4条总线请求线,优先级由高到低。BG0~BG3为4条总线允许线,则: BG0=BR0; BG1=(BR1)&(~BR0); BG2=(BR2)&(~BR1)&(~BR0); BG3=(BR3)&(~BR2)&(~BR1)&(~BR0) 7. 假设某存储器总线采用同步通信方式,时钟频率为50MHz时钟,每个总线事务以突发方式传输8个字,以支持块长为8 个字的Cache行读和Cache行写,每字4字节。对于读操作,访问顺序是1个时钟周期接受地址,3个时钟周期等待存储器读数,8个时钟周期用于传输8个字。对于写操作,访问顺序是1个时钟周期接受地址,2个时钟周期延迟,8个时钟周期用于传输8个字,3个时钟周期恢复和写入纠错码。对于以

初级财务会计练习题

初级财务会计练习题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 第二章负债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需要转出进项税额的是( )。 A、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改用于自建厂房 B、自产产品用于对外投资 C、外购的生产用原材料用于对外捐赠 D、自产产品用于职工福利 2、某企业出售一栋自用房屋,应交的营业税应借记的会计科目是( )。 A、营业外支出 B、固定资产清理 C、营业税金及附加 D、其他业务成本 3、企业因债权人撤销而转销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时,应将所转销的应付账款计入( )。 A、资本公积 B、其他应付款 C、营业外收入 D、其他业务收入 4、下列各项中,关于应付票据的利息核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应付利息”科目核算 B、通过“应付票据”科目核算 、通过“应付账款”科目核算 C

D、通过“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 、甲、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甲公司委托乙公司加工一批应交消费税的半成品,收回后用5 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甲公司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210万元,支付加工费6万元、增值税1.02 万元、消费税24万元。假定不考虑其他相关税费,甲公司收回该半成品的入账价值为( )万元。 A、216 B、217.02 C、240 D、241.02 6、企业从职工工资中代扣的职工房租,应贷记的会计科目是( )。 A、其他应付款 B、银行存款 C、预付账款 D、应付职工薪酬 7、A企业库存材料因自然灾害毁损一批,有关增值税专用发票确认的成本为2 000元,增值税额为 340元。那么当期这批毁损的材料需要转出的进项税额为()元。 A、2 340 B、2 000 C、340 D、0 8、下列各项中,导致负债总额变化的是( )。 A、从银行借款直接偿还应付账款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六章习题答案

第十六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 1.政府的财政收入政策通过哪一个因素对国民收入产生影响? A.政府转移支付; B.政府购买; C.消费支出; D.出口。 解答:C 2.假定政府没有实行财政政策,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 A.政府支出增加; B.政府税收增加; C.政府税收减少; D.政府财政赤字增加。 解答:B 3.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A.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B.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C.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D.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解答:A 4.商业银行之所以会有超额储备,是因为()。 A.吸收的存款太多; B.未找到那么多合适的贷款对象; C.向中央银行申请的贴现太多;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5.市场利率提高,银行的准备金会()。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B 6.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会使银行准备金()。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以上几种情况都有可能。 解答:A 7.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 A.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B.减少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C.减少流通中的基础货币以紧缩货币供给; D.通过买卖债券获取差价利益。 解答:C 8.什么是自动稳定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解答:自动稳定器是指财政制度本身所具有的减轻各种干扰对GDP的冲击的内在机制。

自动稳定器的内容包括政府所得税制度、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等。在混合经济中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变动要小,原因是当总需求由于意愿投资增加而增加时,会导致国民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但可支配收入增加小于国民收入的增加,因为在国民收入增加时,税收也在增加,增加的数量等于边际税率乘以国民收入,结果混合经济中消费支出增加额要比纯粹私人经济中的小,从而通过乘数作用使国民收入累积增加也小一些。同样,总需求下降时,混合经济中收入下降也比纯粹私人部门经济中要小一些。这说明税收制度是一种针对国民收入波动的自动稳定器。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值与纯粹私人经济中支出乘数值的差额决定了税收制度的自动稳定程度,其差额越大,自动稳定作用越大,这是因为在边际消费倾向一定的条件下,混合经济中支出乘数越小,说明边 际税率越高,从而自动稳定量越大。这一点可以从混合经济的支出乘数公式 1 中得1-β(1-t) 出。边际税率t越大,支出乘数越小,从而边际税率变动稳定经济的作用就越大。举例来说,假设边际消费倾向为0.8,当边际税率为0.1时,增加1美元投资会使总需求增加3.57美元 =1× 1 ,当边际税率增至0.25时,增加1美元投资只会使总需求增加2.5美元1-0.8×(1-0.1) =1× 1 ,可见,边际税率越高,自发投资冲击带来的总需求波动越小, 说明 1-0.8×(1-0.25) 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越大。 9.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解答:西方经济学者认为,为确保经济稳定,政府要审时度势,根据对经济形势的判断,逆对经济风向行事,主动采取一些措施稳定总需求水平。在经济萧条时,政府要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降低税率、增加政府转移支付、扩大政府支出,以刺激总需求,降低失业率;在经济过热时,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提高税率、减少政府转移支付,降低政府支出,以抑制总需求的增加,进而遏制通货膨胀。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 同理,在货币政策方面,西方经济学者认为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也要逆对经济风向行事。当总支出不足、失业持续增加时,中央银行要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即提高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从而刺激总需求,以缓解衰退和失业问题;在总支出过多、价格水平持续上涨时,中央银行就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即削减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降低总需求水平,以解决通货膨胀问题。这就是斟酌使用的货币政策。 10.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和功能财政思想有何区别? 解答: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主要分年度平衡预算、周期平衡预算和充分就业平衡预算三种。年度平衡预算,要求每个财政年度的收支平衡。这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以前普遍采用的政策原则。周期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在一个经济周期中保持平衡。在经济衰退时实行扩张政策,有意安排预算赤字,在繁荣时期实行紧缩政策,有意安排预算盈余,用繁荣时的盈余弥补衰退时的赤字,使整个经济周期的盈余和赤字相抵而实现预算平衡。这种思想在理论上似乎非常完整,但实行起来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在一个预算周期内,很难准确估计繁荣与衰退的时间与程度,两者更不会完全相等,因此连预算都难以事先确定,从而周期预算平衡也就难以实现。充分就业平衡预算是指政府应当使支出保持在充分就业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净税收水平。 功能财政思想强调,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盈余,也可以是赤字。功能财政思想是凯恩斯主义者的财政思想。他们认为不能机械地用财政预算收支平衡的观点来对待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而应根据反经济周期的需要来利用预算赤字和预算盈余。当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时,政府有义务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支出或减少税收,以实现充分就业。如果起初存在财政盈余,政府有责任减少盈余甚至不惜出现赤字,坚定地实行扩张政策。反之亦然。总之。功能财政思想认为,政府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消除通货膨胀,需要赤字就赤字,需要盈余就盈余,而不应为了实现财政收支平衡来妨碍政府财政政策的正确制定和实行。 显然,平衡预算的财政思想强调的是财政收支平衡,以此作为预算目标或者说政策的目的,而功能财政思想强调,财政预算的平衡、盈余或赤字都只是手段,目标是追求无通胀的

高鸿业,微观经济学,第七版,课后答案解析,西方经济学18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第一部分教材配套习题本习题详解 一、简答题 1.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第一,从商品的角度分析,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两个部分,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这是因为,首先,在推导产品需求曲线时,假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水平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供给曲线时,假定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价格是如何决定的。上述两点不完全性可以概括为缺乏对要素价格和使用量决定的解释。为了弥补这个不足,需要研究生产要素市场。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第三,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的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这样才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完全竞争厂商及市场在存在和不存在行业调整情况下的要素需求曲线。 解答:第一,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即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 第二,在完全竞争市场,如果不考虑某厂商所在行业中其他厂商的调整,则该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恰好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这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随着要素价格的下降,各厂商对要素的需求量将增加。

由于不存在行业调整,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与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就是市场上所有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的简单加总。 第三,完全竞争市场厂商要素需求若存在行业调整,那么,要素价格的变化引起所有其他厂商的要素需求量和要素使用量及产量的变动。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产量变化不会影响产品价格,但全体厂商的产量变动将改变产品的市场价格。产品价格使厂商n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改变,从而厂商n的要素需求曲线也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这是因为随着要素价格的变化,如果整个行业所有厂商都调整自己的要素使用量从而都改变自己的产量,则产品的市场价格即会发生变化。产品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使每一个厂商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发生变化。于是,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将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在这种情况下,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叫做“行业调整曲线”。行业调整曲线仍然向右下方倾斜,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一些。 厂商的要素使用曲线dn如图8—1所示。

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

1.某企业生产甲产品,分两个步骤连续加工,第一步骤制造甲半成品,转入第二步骤加工为甲产品。成本计算采用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半成品通过“自制半成品”账户。 某年8月份有关成本计算的资料如下: (1)第一车间产品成本计算单 表8-1 甲半成品 (2)自制半成品明细账(半成品发出的单价采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 表8-2 半成品:件 (3)第二车间成本计算单 表8-3 甲产成品 要求: (1)完成甲半成品计算单、自制半成品明细账的甲产成品成本计算单。 (2)对甲产成品进行成本还原。

2.目的:练习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 新华工厂的甲产品是连续经过一车间、二车间制造的,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生产经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间的分配采用定额比例法。 表8-4 产品成本计算单 一车间:甲产品 表8-5 产品成本计算单 二车间:甲产品 表8-6 产品成本汇总表 甲产品 要求: (1)计算第一车间材料、工资、费用分配率。 (2)计算第一车间转入产品的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3)编制甲产品成本汇总表。 3.目的:练习综合结转法的成本还原 资料:某种产品某月部分成本资料如下: 表8-7 要求:(1)计算成本还原分配率(保留一位小数)。 (2)对产品成本中的半成品费用进行成本还原。 (3)计算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品成本(列出算式)。 4.目的:练习逐步结转分步法(按实际成本综合结转) 资料:某工业企业大量生产甲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分别由第一、第二两个车间进行。 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为产成品。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该企业本月(8月份)第一和第二车间的生产费用(不包括所耗半成品的费用)为:第一车间:原材料费用12000元,工资及福利费6000元,制造费用2100元。 第二车间:工资及福利费6100元,制造费用11000元。 本月初半成品库结转半成品600件,其实际总成本12500元。本月第一车间完工半成品800件,第二车间从半成品库领用1260件。(半成品结转采用加权平均法)本月完工入库产品600件。 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 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如下: 第一车间:原材料费用3600元,工资及福利费2000元,制造费用3500元。 第二车间:半成品费用12100元,工资及福利费2200元,制造费用3500元。 月末在产品定额总成本如下: 第一车间:原材料费用5500元,工资及福利费用2500元,制造费用3600元。 第二车间:半成品费用5000元,工资及福利900元,制造费用2000元。 要求: (1)根据上列资料,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和自制半成品明细账,按实际综合结转半成品成本,计算产品成本。

华师在线《初级财务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初级财务会计学一、选择题 1.一般说来,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B) A.是有一定区别的 B.是一致的 C.是不相关的 D.是相互可以代替的 2.成本预测要在(B) A.计划期开始之前 B.成本决策之前 C.计划执行过程中D.成本核算期间 3.下列科目中属于资产类的是(D)A.制造费用 B.营业成本 C.生产成本 D.原材料4.下列会计基本前提中,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是(B)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5.下列各项中,为解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提供了基础的会计基本前提是(B)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6.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会计主体的是(C)A.企业集团 B.分公司 C.合作企业 D.子公司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账户贷方发生额记录内容的是(B) A.期初在产品成本 B.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 C.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D.期末在产品成本8.在不设置“预收账款”的情况下,依据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的原理,如果“应收账款”账户期末为贷方余额,则可以判定该账户属于下列各项的(B) A.债权结算账户 B.债务结算账户C.资产类账户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9.下列各

项中,属于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是(B) A.会计账户 B.会计科目 C.会计对象 D.会计账簿 10.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核算所依据的原则是(B) A.谨慎性 B.实质重于形式 C.重要性 D.历史成本计价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确认依据的是(A) A.资产和负债 B.收入和费用 C.投资者投入的资产 D.投入资产和盈余公积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购进材料发生的间接费用是(C) A.材料的买价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与购进其他材料一起发生的运杂费 D.运杂费 13.下列各项中,属于“利润分配”账户对之调整的账户是(B) A.资本公积 B.本年利润 C.固定资产 D.实收资本14.下列各项中,属于“累计折旧”账户对之调整的账户是(C)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固定资产D.实收资本15.某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买价为50000元,运输费为500元,保险费为50元,安装费为1000元,则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D)A.50000 B.50500 C.50550 D.51550 16.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跨期摊提账户依据的是(D) A.收付实现制 B.谨慎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权责发生制 17.在实际工作中,工

高鸿业《宏观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十七章 习题答案

第十七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1. 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为什么在IS—LM模型中,由P(价格)自由变动,即可得到总需求曲线? 解答:(1)总需求是经济社会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这一需求总量通常以产出水平来表示。一个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购买和国外需求。总需求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价格水平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学中,为了说明价格水平对总需求量的影响,引入了总需求曲线的概念,即总需求量与价格水平之间关系的几何表示。在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理论中,总需求曲线的理论来源主要由产品市场均衡理论和货币市场均衡理论来反映。 (2)在IS—LM模型中,一般价格水平被假定为一个常数(参数)。在价格水平固定不变且货币供给为已知的情况下,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决定均衡的收入(产量)水平。现用图17—1来说明怎样根据IS—LM图形来推导总需求曲线。 图17—1分上下两个部分。上图为IS—LM图。下图表示价格水平和需求总量之间的关系,即总需求曲线。当价格P的数值为P1时,此时的LM曲线LM(P1)与IS曲线相交于E1点,E1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1和r1。将P1和y1标在下图中便得到总需求曲线上的一点D1。 现在假设P由P1下降到P2。由于P的下降,LM曲线移动到LM(P2)的位置,它与IS 曲线的交点为E2点。E2点所表示的国民收入和利率分别为y2和r2。对应于上图中的点E2,又可在下图中找到D2点。按照同样的程序,随着P的变化,LM曲线和IS曲线可以有许多交点,每一个交点都代表着一个特定的y和P。于是就有许多P与y的组合,从而构成了下图中一系列的点。把这些点连在一起所得到的曲线AD便是总需求曲线。 从以上关于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中可以看到,总需求曲线表示社会的需求总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反向关系。即总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总需求曲线表示,价格水平越高,需求总量越小;价格水平越低,需求总量越大。 图17—1 2.为什么进行宏观调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被称为需求管理的政策? 解答: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货币政策是指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应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无论财政政策还是货币政策,都是通过影响利率、消费和投资进而影响总需求,使就业和国民收入得到调节的。通过对总需求的调节来调控宏观经济,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称为需求管理政策。 3.总供给曲线的理论来源是什么? 解答:总供给曲线描述国民收入与一般价格水平之间的依存关系。根据生产函数和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可推导出总供给曲线。资本存量一定时,国民收入水平随就业量的增加而增加,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八章课后部分答案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八章课后部分答案

8.1CPU 有哪些功能?画出其结构框图并简要说明每个部件的作用。 解:CPU的主要功能是执行存放在主存储器中的程序即机器指令.CPU是由 控制器和运算器. ALU:实现算逻运算 寄存器:存放操作数 CU :发出各种操作命令序列的控制部件 中断系统:处理异常情况和特殊请求 8.2什么是指令周期?指令周期是否有一个固定值?为什么?解:指令周 期:指取出并执行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间。 由于计算机中各种指令执行所需的时间差异很大,因此为了提高 CPU 运行效率,即使在同步控制的机器中,不同指令的指令周期长 度都是不一致的,也就是说指令周期对于不同的指令来说不是一个 固定值。

8.3画出指令周期的流程图,分别说明图中每个子周期的作用。 解:

指令周期流程图 取指周期:取指令间址周期:取有效地址执行周期:取操作数(当指令为访存指令时)中断周期:保存程序断点 8.4设CPU内有这些部件:PC、IR、SP、AC、MAR、MDR、CU。 (1)画出完成简洁寻址的取数指令“ LDA@”X(将主存某地址单元的内容取至AC中)的数据流(从取指令开始)。 (2)画出中断周期的数据流。解:CPU中的数据通路结构方式有直接连线、单总线、双总线、三总线等形式,目前大多采用总线结构,直接连线方式仅适用于结构特别简单的机器中。 下面采用单总线形式连接各部件,框图如下:

MAR PC Bus CU IR SP AC 线 址 地 MDR 1) 图: MDR→AC 2)中断周期流程图如 下:

SP-1→SP 8.7 什么叫系统的并行性?粗粒度并行和细粒度并行有什么区别?解:并行 性:包含同时性和并发性。同时性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并发性指两个或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段发生。即在同一时刻或同一时间段内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性质相同或性质不同的功能,只要在时间上存在 相互重叠,就存在并行性。 粗粒度并行是指多个处理机上分别运行多个进程,由多台处理机合作完成一个程序,一般算法实现。 细粒度并行是指在处理机的指令级和操作级的并行性。 8.8 什么是指令流水?画出指令二级流水和四级流水的示意图,它们中哪一个 更能提高处理器速度,为什么?解:指令流水:指将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为n 个操作时间大致相等的阶段,每个阶段由一个独立的功能部件来完成,这样n 个部件可以同时执行n 条指令的不同阶段,从而大大提高 CPU的吞吐率。 指令二级流水和四级流水示意图如下: (3)CPU 在什么条件、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来响应中断

《初级财务会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一般说来,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B) A.是有一定区别的 B.是一致的 C.是不相关的 D.是相互可以代替的 2.成本预测要在(B) A.计划期开始之前 B.成本决策之前 C.计划执行过程中 D.成本核算期间 3.下列科目中属于资产类的是(D) A.制造费用 B.营业成本 C.生产成本 D.原材料 4.下列会计基本前提中,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基础是(B)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5.下列各项中,为解决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提供了基础的会计基本前提是(B)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6.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会计主体的是(C) A.企业集团 B.分公司 C.合作企业 D.子公司 7.下列各项中,属于“生产成本”账户贷方发生额记录内容的是(B) A.期初在产品成本 B.完工产品的制造成本 C.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生产费用 D.期末在产品成本 8.在不设置“预收账款”的情况下,依据借贷记账法账户结构的原理,如果“应收账款”账户期末为贷方余额,则可以判定该账户属于下列各项的(B) A.债权结算账户 B.债务结算账户 C.资产类账户 D.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9.下列各项中,属于对会计要素进一步分类的项目是(B) A.会计账户 B.会计科目 C.会计对象 D.会计账簿

10.下列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作为自有资产核算所依据的原则是(B)A.谨慎性B.实质重于形式C.重要性D.历史成本计价 11.下列各项中,属于所有者权益确认依据的是(A) A.资产和负债 B.收入和费用 C.投资者投入的资产 D.投入资产和盈余公积 12.下列各项中,属于购进材料发生的间接费用是(C) A.材料的买价 B.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 C.与购进其他材料一起发生的运杂费 D.运杂费 14.下列各项中,属于“累计折旧”账户对之调整的账户是(C) A.制造费用 B.管理费用 C.固定资产 D.实收资本 15.某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买价为500元,运输费为500元,保险费为50元,安装费为1000元,则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D) A.500 B.500 C.50550 D.51550 16.下列各项中,属于设置跨期摊提账户依据的是(D) A.收付实现制 B.谨慎性原则 C.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D.权责发生制 17.在实际工作中,工业企业的产品成本包括(A) A.废品损失 B.产品销售费用 C.行政管理费用 D.筹集资金费用 18.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科目与账户共同点的是(C) A.记录经济业务的内容 B.登记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情况 C.对经济业务分类的项目 D.提供具体的数据资料 19.下列各项中,构成再次确认的关键性标准是(B) A.可计量性 B.相关性 C.可靠性 D.谨慎性

高鸿业版宏观经济学每章课后习题答案全

第十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1.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为什么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却是不合理的,无效的? 解答:两者之间的区别在于: (1)研究的对象不同。微观经济学研究组成整体经济的单个经济主体的最优化行为,而宏观经济学研究一国整体经济的运行规律和宏观经济政策。 (2)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配置问题,而宏观经济学要解决资源利用问题。 (3)中心理论不同。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价格机制的运行展开的,而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产出)理论,所有的分析都是围绕国民收入(产出)的决定展开的。 (4)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采用的是个量分析方法,而宏观经济学采用的是总量分析方法。 两者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补充。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福利的最大化。为此,既要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又要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微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前提下研究资源如何实现最优配置的问题,而宏观经济学是在假设资源已经实现最优配置的前提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它们共同构成经济学的基本框架。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都以实证分析作为主要的分析和研究方法。 (3)微观经济学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当代宏观经济学越来越重视微观基础的研究,即将宏观经济分析建立在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分析的基础上。 由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分析问题的角度不同,分析方法也不同,因此有些经济活动从微观看是合理的、有效的,而从宏观看是不合理的、无效的。例如,在经济生活中,某个厂商降低工资,从该企业的角度看,成本低了,市场竞争力强了,但是如果所有厂商都降低工资,则上面降低工资的那个厂商的竞争力就不会增强,而且职工整体工资收入降低以后,整个社会的消费以及有效需求也会降低。同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实行节约,可以增加家庭财富,但是如果大家都节约,社会需求就会降低,生产和就业就会受到影响。 2.举例说明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的区别不是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而是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 解答:在国民收入核算中,一件产品究竟是中间产品还是最终产品,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加以区别,而只能根据产品是否进入最终使用者手中这一点来加以区别。例如,我们不能根据产品的物质属性来判断面粉和面包究竟是最终产品还是中间产品。看起来,面粉一定是中间产品,面包一定是最终产品。其实不然。如果面粉为面包厂所购买,则面粉是中间产品,如果面粉为家庭主妇所购买,则是最终产品。同样,如果面包由面包商店卖给消费者,则此面包是最终产品,但如果面包由生产厂出售给面包商店,则它还属于中间产品。 3.举例说明经济中流量和存量的联系和区别,财富和收入是流量还是存量? 解答:存量指某一时点上存在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没有时间维度,而流量是指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某种经济变量的数值,其大小有时间维度;但是二者也有联系,流量来自存量,又归于存量,存量由流量累积而成。拿财富与收入来说,财富是存量,收入是流量。 4.为什么人们从公司债券中得到的利息应计入GDP,而从政府公债中得到的利息不计入GDP? 解答:购买公司债券实际上是借钱给公司用,公司将从人们手中借到的钱用作生产经营,比方说购买机器设备,这样这笔钱就提供了生产性服务,可被认为创造了价值,因而公司债券的利息可看作是资本这一要素提供生产性服务的报酬或收入,因此要计入GDP。可是政府的公债利息被看作是转移支付,因为政府借的债不一定用于生产经营,而往往是用于弥补财政赤字。政府公债利息常常被看作是用从纳税人身上取得的收入来加以支付的,因而习惯上被看作是转移支付。 5 .为什么人们购买债券和股票从个人来说可算是投资,但在经济学上不算是投资?

西方经济学-高鸿业-习题答案第8章

第八章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需求方面 1.说明生产要素理论在微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从商品的角度来看,微观经济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关于“产品”的理论和关于“要素”的理论.前者讨论产品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后者讨论要素的价格和数量的决定. 第二,产品的理论和要素的理论是相互联系的.特别是,产品理论离不开要素理论,否则就不完全.这是因为,首先,产品理论在讨论产品的需求曲线时,假定了消费者的收入水平为既定,但并未说明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其次,在推导产品的供给曲线时,假定了生产要素的价格为既定,但并未说明要素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这两点都与要素理论有关.因此,要素理论可以看成是产品理论的自然的延伸和发展. 在西方经济学中,产品理论通常被看成是“价值”理论,要素理论通常被看成是“分配”理论.产品理论加上要素理论,或者,价值理论加上分配理论,构成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 2.试述厂商的要素使用原则.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厂商在使用要素时同样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即要求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相等. 第二,在一般情况下,场上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是“边际收益产品”(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边际成本是“边际要素成本”.因此,一般场上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

际要素成本. 第三,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产品等于“边际产品价值”(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价格的乘积),而边际要素成本等于“要素价格”.于是,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是:边际产品价值等于要素价格. 3、要素使用原则与利润最大化产量原则有何关系? 解答:要点如下: 第一,在西方经济学中,利润最大化被假定为是任何厂商的任何活动都必须遵守的原则.因此,无论是产量的决定还是要素使用量的决定,遵守的都是同一个利润最大化原则.该原则意味着,任何厂商的任何活动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必须相等. 第二,在不同的场合,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的具体内容并不相同.例如,在产量的决定问题上,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单位产量增加的收益和成本,而在要素使用量的决定问题上,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则是指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增加的收益和成本. 第三,增加使用一单位要素所增加的收益叫“边际收益产品”,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品和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因此,增加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包括了产品的边际收益.另一方面,要素的边际成本与产品的边际成本的关系则比较复杂.这是因为,要素的边际成本通常仅指增加使用某种特定要素如劳动所引起的成本变化,而产品的边际成本则与多种要素(如劳动和资本)的共同变化有关——产品是由多种要素共同生产出来的. 4、在什么情况下,要素的需求曲线不存在?

第八章课后答案文档

第八章金融中介概述 1.“金融中介”所指的范围有大有小,通常使用的口径有几个? 答:“金融中介”是指从事各种金融活动的组织,林林总总,统称为金融中介,也常常统称为“金融机构”、“金融中介组织”。 (1)联合国统计署的分类 ①按经济活动类型分类,把现今世界上的经济活动分成17个大类。金融中介,是其中的一大类,包括的内容是: a.不包含保险和养老基金的金融中介活动。 货币中介:中央银行的活动;其他货币中介,主要是指存款货币银行性质的活动; 其他金融中介:金融租赁活动;其他提供信用的活动,主要指类如农业信贷、进出口信贷、消费信贷等专业信贷的活动。 b.保险和养老基金——不包括强制性社会保障。 包括:生命保险活动、养老基金活动、非生命保险活动。 c.辅助金融中介的活动。 金融市场组织,如证券交易所的活动; 证券交易活动,这包括投资银行、投资基金之类的活动; 与金融中介有关的其他辅助活动。 ②按中心产品的分类,共分9大类。金融产品属于服务性质的产品。“金融中介、保险及辅助服务”包括的内容是: a.金融中介服务——不包括投资银行服务、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 包括:中央银行服务、存款贷款服务、中间业务的服务、金融租赁,等等。 b.投资银行服务。 包括:投资银行服务、证券买卖服务、证券承销、包销服务,等等。 c.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不包括强制性社会保障。 包括:生命保险和养老基金服务、意外伤害和健康保险服务、非生命保险服务,等等。 d.再保险服务。 e.金融中介辅助服务。 与投资银行有关的服务,如合并与收购服务、公司理财和风险投资服务; 经纪服务、证券交易的处理和结算服务; 金融资产管理、信托、委托服务; 与金融市场有关的营运服务和管理服务; f.保险和养老基金辅助服务,等等。 (2)国民核算体系SNA对金融业按机构的分类 这种分类,是从交易主体或资金收支角度作为识别不同金融机构的划分标准。具体划分是:中央银行;其他存款公司;不是通过吸纳存款的方式而是通过在金融市场上筹集资金并利用这些资金获取金融资产的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如投资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消费信贷公司等;金融辅助机构,如证券经纪人、贷款经纪人、债券发行公司、保险经纪公司以及经营各种套期保值的衍生工具的公司等;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 2.对金融中介机构的分类有种种标准,对它们进行分类为什么很不容易? 答:金融中介包括的范围极广。在间接融资领域中,与资金余缺双方进行金融交易的金融中介有各种类型的银行;在直接融资领域中,为筹资者和投资者双方牵线搭桥,提供策划、咨询、承销、经纪服务的金融中介,有投资银行、证券公司、证券经纪人、金融市场上的各种基金以及证券交易所;与它们并存的另一大类是各种保险事业;从事信托、金融租赁、土地和房地产金融活动的,在金融中介系统中也都是重要环节。在当前世界市场经济生活中,所有的金融中介构成一个极其庞大、极其多样性的大系统。要想明确哪些产业应该划入金融中介的领域,以及在这一领域内如何有条理地分门别类,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联合国统计署统计分类处把金融中介按照经济活动类型、中心产品分别进行了分类,国民核算体系SNA也对金融业进行了按机构的分类。这种分类,是从交易主体或资金收支角度作为识别不同金融机构的划分标准。 在实际应用中,用于满足统计需要的分类是极其精细的。这些种种分类只不过是提供从不同视角观察一个复杂大系统所形成的不同的分类和描述,并希望从中给出一个轮廓印象。因此在种种教材和著述中,对金融中介机构体系的介绍不尽相同是完全不足为怪的。 3.试分门别类说明我国当前金融机构体系的构成,并同主要西方国家的金融机构体系比较:共同之处有哪些方面?主要差异可归结为几点? 答:(1)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中国人民银行为领导,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中介机构体系格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这一格局将持续向现代化的方向演进。 具体构成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