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七大史观

高中历史七大史观
高中历史七大史观

高中历史“七大史观”详析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

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

【特别提醒】

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例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历史,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具体说,包括如下阶段:

1. 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 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殖民扩张与争霸。

3. 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重大事件:工业革命。

4. 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1917年)。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 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重大事件:1929~1933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6. 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至今)。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1973~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例2】以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

1.文明的差异: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2.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把近代史上的各次侵华战争放置在文明冲突的角度来认识。

3.文明的融合:从文明的吸收、内化、演进的视角去审视“西学东渐”和思想近代化进程。也要注意一国内部不同民族文明的交融。

4.文明的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近代文明的历程给我们思维的启示:

①文明必须保持前代优秀文明,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根据国情进行文明创新。如社会主义的中国模式对苏联模式的借鉴和扬弃。

②人类文明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尊重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如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下,现代化进程没有统一的模式,却有多样化的道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新兴民族国家、社会主义国家三种文明相互影响。

③文明的交流是双向的,其影响也是双向的。

三、现代化史观

1.概念内涵:现代化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2.主要线索:

①政治现代化主要指民主化和法制化进程,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等内容。

②经济现代化主要指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市场经济等内容。

③思想文化现代化主要是指科学化和理性化进程。

④社会生活现代化除物质生活的改善和提高外,主要是指城市化和社会组织整合化等。其他还涉及教育现代化、军队与国防现代化、信息传播现代化、人口控制化、社会福利化等。

2.现代化模式的类型

现代化模式是指各国现代化的发展道路或发展类型,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按照不同标准,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①从现代化的动因和起步时间看,可分为:内源型现代化模式,即现代化起步的原因主要是该国或该地区社会内部经济、政治和文化自然发展的结果。如:英、法等国的现代化。外源型现代化模式,即指现代化起步是在外部因素的刺激下开始的。如:美国、日本和亚、非、拉第三世界国家的现代化。

②从经济体制的特点看,可分为:市场经济模式,如英、法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现代化;计划经济模式,如苏联的现代化;混合经济模式,其特点是国家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在现代化过程中都起重要作用,如印度等国的现代化。

③从社会经济的性质看,可分为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又可分为苏联模式(即斯大林模式)和中国模式(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模式)。

3.准确理解现代化

①现代化有西化内容,但不是完全西化。正确的心态是既要保留民族特色,又要向西方学习。

②现代化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动态的。只要在工业经济时代,现代化就在进行、就在变化。

③现代化是一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现代化并不等同于社会进步。作为一种历史进程,它也有消极的一面,需要人类在探索中纠正失误。

⑤建立民族独立国家是现代化的前提,民族独立是现代化的产物。

【例1】近代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中国近代化为例

(1)两大主题:一是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二是繁荣富强和持续发展。

(2)近代化的内容:

(3)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及阶段特征

第一阶段:近代化的启动阶段(1840~1895年)

第二阶段:近代化的发展阶段(1895~1915年)

第三阶段:近代化的深化阶段(1915~1927年)

第四阶段:近代化的曲折前进阶段(1927~1949年)

第五阶段:腾飞阶段(新中国成立后)

四、社会史观

1.基本内涵: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

2.主要内容: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例1】“社会史观”下的历史复习:以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为例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四次大变迁

第一次: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

第二次:1911年,辛亥革命后:

第三次: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四次: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

五、革命史观

1.基本含义: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2.主要线索: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六、唯物史观

1.主要含义:历史唯物主义,亦称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具有辩证的观点。

2.主要理论:

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进入工业社会,生产工具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在一定历史阶段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

哲学、艺术、宗教等观点,以及同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总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又具有反作用。

C.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D.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决定力量。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是以人民群众的作用为基础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产生都是时代造就的,是时代的必然,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时势造英雄”。任何一个历史人物的活动及其作用都受着历史发展规律即必然性的支配,而不能违背历史发展潮流,个人的作用无法改变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个人只能顺应历史的发展。英雄人物在历史的发展中不起决定作用,但起促进作用。

E.继承和发展。对待历史文化遗产应该是批判地继承,在继承中发展。第一、批判不等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全盘否定。之所以要批判地继承,是因为历史文化遗产往往存在时代和阶级的局限。第二、继承是为了发展,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传统文化遗产与外来文化,推陈出新;第三,以古鉴今。总结历史,吸取历史的经验与教训,联系现实,面向未来,发展民族文化;第四,反对绝对的否定与绝对肯定。

F.原因和结果

(1)一因多果:即一种原因引起多种结果。

【例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阻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科学技术的落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2)一果多因,即一种结果是由多种同时起作用的原因所引起的。

【例2】明清时期我国科技落后的原因

(3)互为因果,即同时存在历史整体中的多种因素的互相作用,更多地存在于历史的横行联系中。

【例3】北魏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背景下产生,改革后又促进了民族融合。

G.现象和本质

现象是指事物的外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体现。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是组成事物的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本质决定现象。

H.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主要矛盾决定次要矛盾,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迎刃而解。通过分析社会矛盾的存在以把握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方向:全面理清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使命,就能把握这一历史时期的发展方向。

【例1】中国鸦片战争后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的矛盾。利用主要矛盾分析中国近代史: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扶清灭洋;西安事变;国共合作

I.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

所谓必然性,也称规律性,是指在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注定要发生的、人的主观意志无法改变的趋势。必然性是由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决定的,偶然性是指在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的直接原因,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

历史解读,要学会解读历史的偶然性和必然性。偶然造就必然,影响历史发展的必然性都是通过无数的偶然性事件表现出来的。当我们站到某一个历史时刻点上的时候,过去历史的进程和现在的现状似乎都成为了一种历史的必然。必然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居于支配地位,对历史进程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偶然性对历史发展仅仅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

七. 生态史观

历史流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生态史观是生态学和历史学“杂交”的产物,20世纪60-7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

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生态恶化、环境污染已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问题,而且是一个难题,急待解决。人们更加关注现实生活中和历史上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已将生态文明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而要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需总结和借鉴人类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经验,总结和记取破坏生态环境的教训。生态史学已成为历史学中的“显学”,它的发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为生态史试题的命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条件。历史课程具有公民教育的功能,引导年青一代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和增强其生态环保意识,是历史学科的责任。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做出如下论断。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支配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说:“我们这个世界面临的两大变革,即人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同本身的和解。”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几千年的文明史是人类不断地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也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不断加深的历史。在传统农业社会,存在着人口与土地等资源的矛盾。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人口与矿产等资源的矛盾又进一步凸显出来。人口膨胀与自然资源短缺的矛盾,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要树立人类资源危机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从长时段看,气候变化影响人的活动,而人的生产与生活也影响了气候和环境。

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人类本身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并受自然条件和自然规律的制约。人能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并以这种认识为指导改造自然界来满足人类的需要,人类的认识、活动对自然界产生直接与间接、积极与消极的多方面的影响,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应更注意保护自然,以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只有合理地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才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

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普遍的联系之中,因此,我们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不仅要看到改造自然的有利后果,也要看到可能(产生)的不利后果;不仅要看到短期后果,也应看到长期后果;不仅要看到局部后果,也应看到整体或更大范围的影响。

人与自然关系史

(1)纵向梳理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2)横向梳理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八、多元史观运用

例1:对于下列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现象,运用何种史观会评价较高或较低?并请说明理由。

评价较高评价较低

通商口岸

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革命史观

“扶清灭洋”革命史观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

洋务运动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革命史观

例2:对中国近代史上的通商口岸问题的认识

从革命史观: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明显标记;

从现代化史观:它是中国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金融中心,对推动中国经济和社会现代化发挥带头作用;

从整体史观: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使中国纳入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

从文明史观:它是中国了解和学习西方近代化工业文明的窗口,也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

例3:多种史观评价孙中山和辛亥革命

革命史观: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现代化(近代化)史观:“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

社会史观: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

高考历史史观详解大全(含例题)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 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 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 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 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 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

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三知识总结(人民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线索: 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从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有重大成就, 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背景 1、政治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经济上: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 二、★过渡时期总路线 1、内容:一化三改造(一化: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造: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 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实质:体现了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即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三、“一五计划”:根据过渡时期总路线制定“一五计划”: 1、基本任务: 一是集中发展重工业,建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这是从中国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基础薄弱的国情出发做出的必然选择; 二是建立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三改造的基础。 四、第一个五年计划 1、标志着我国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 年); 2、第一个五年计划目的: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3、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工矿业建设的突出成就有: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制造 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 4、“一五计划”的意义: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五、★三大改造(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 1、时间:1953——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 2、内容:(1)农业——农业生产合作社 (2)手工业——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资本主义工商业——公私合营

3、实质: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六、《论十大关系》(1956年9月):提出了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 题的是。 七、中共八大 1、时间:1956年9月 2、背景:正确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 (1)国内形势: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即三大改造的完成; (2)国内主要矛盾:即阶级矛盾已基本解决, 3、内容: (1)★八大确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先 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2)中共八大确定的主要任务是: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4、评价:中共八在提出的许多方针和设想富有创造性和正确性,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 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八、“左”倾错误泛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总路线:“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 义”。 2、大跃进: (1)表现:大办工业、农业,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和高指标——完全违反客观经济 规律。 (2)启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3、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一大二公:公有制程度高;绝对平均主义; (2)启示: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4、★主要标志: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5、后果: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 年经济困难。 6、面对三年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提出“调 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核心为调整。调整的含义是:调整国民经济的 比例。 7、1966年国民经济呈上升趋势的原因有: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经济建设 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文革”动乱海没有扩展到经济领域。 九、文化大革命(1966—1976) 1、1973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复苏。原因是:周恩来主持中央日常工作,着手恢复 调整国民经济。 2、1975年国民经济的发展趋势是:迅速回升。原因是: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提出 全面整顿的思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 十、★50-70年代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主要矛盾。 2、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不能急于求成,片面追求高速度 4、保持社会安定团结,及时抓住发展机遇。

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4 全球史观(解析版)

全球史观 【概念内涵】 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依据这一史观,世界历史绝不是所有国家、地区及民族和文化的总和,它所关注的是整个人类和全球整体,即要求从全球整体的大视角去研究世界历史。这一史学理念,打破了以往“西欧中心论”和国别史拼凑世界史的传统史学框架,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来考查历史,全面探讨世界历史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发展主流和总体趋势,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关联和渗透。 【主要内容】 (1)世界发展“从分散到整体”、“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 (2)世界上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相互隔绝的状态逐渐被打破; (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外扩展; (4)资本主义制度逐步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和扩展; (5)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6)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 【关键词】 全球化、联系、整体、交流 【真题回顾】 1.(2019·江苏高考·20)“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 A.传统文化的价值 B.文化理念的趋同 C.商业的文化功能 D.外来文化的影响 【答案】A 【解析】“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表明作者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故A 项正确;文化要多元化,理念不能趋同,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全球化进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涉及到重视商业的文化功能,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全球化进程中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价值,没有涉及到重视外来文化的影响,故D项错误。 2.(2018·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5)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

高考历史新史观试题

高考史观题 1、近(现)代化史观认为,人类社会近现代的历史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演进的历史,即现代化的历史。现代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现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治化,思想的理性化科学化。 2、整体史观(全球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演进的历史。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进入整体发展阶段。19世纪中后期,世界初步成为一个整体。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代世界整体化全球化趋势加强。人类的交往加强了世界的横向联系,促进了整体化的发展。 3、文明史观认为,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的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解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的共同财富。不同的文明之间不断交流和融合。 4、社会史观认为,和历史上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问题一样,社会问题也是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历史,不仅要“眼光向上”,关注“大人物”和“大事件”,还要“眼光向下”,关注“小人物”,关注与平民百姓芸芸众生息息相关的“小事”。 5、生态史观认为,历史演变中人与自然、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总结人类处理与自然关系的历史经验和历史教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与协调发展是生态史研究的主旨。 6、革命史观的要点 革命史观是阶级斗争史观的一种具体形态。革命史观认为,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在隆重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复习中国近代史一定要运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去剖析这两大历史事件。

笔记11 高考历史考前必背必知的42个高频考点、重点笔记-一本抢分笔记之高中历史

笔记十一高考历史考前必背必知的42个高频考点、重点笔记 一、中国的政治文明 【高频考点1】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高频考点2】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高频考点3】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1)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①相权三分;②职权分明;③节制君权。 (2)影响:①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②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三省制演变: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司”;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部。 【高频考点4】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内侍机构;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等。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高频考点5】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其演变趋势是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高频考点6】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1)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2)影响: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3)特征:①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掠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的特征;侵华主要国家是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强的英法美等国。②甲午中日战争及甲午战争后的侵华,反映了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侵华国家增多;主要是从瓜分中国到逐步扶植代理人。 【高频考点7】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1)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影响: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从整体史观看,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高频考点8】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共同抗战。 (3)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伟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高频考点9】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第225页

思维导图进行高中历史复习四讲(精选.)

图解多元史观,整合历史知识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高中历史复习四讲 近年来,各地历史高考和历史水平测试卷的命题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多元史观指导下的试题命制。因而越来越多的老师在历史复习教学中,更新史学观念,引入了多元史观,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重新整合历史知识,提高历史教学和复习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新史学突破传统,历史解释呈现出多元的趋势。所以我们在新课程下的高考面前,必须学会用多元史观来解读历史。正确理解多元史观的内涵,认识多元史观在课标和教科书中的体现,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战新课程高考的基础。笔者借助思维导图工具,根据历史学科特点,图解多元史观,并尝试在多元史观指导下,重新构建和整合高中历史知识专题体系。 第一讲:文明史观与高中历史知识整合 一、文明史观概述 文明史观也通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创立者是德国学者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其代表作是《西方的没落》。他提出了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发展的新学说,强调以文明视角来透视整个人类历史进程,认为“世界历史”就是各种文化的“集体记忆”。其后,英国学者汤因比在他的专业巨著《历史研究》中,通过对近6000年来出现的26种文明形态的比较研究,以其创立的挑战和迎战说,阐释了各种文明形态的产生、成长、衰落、解体的过程,从而完善了文明史观的哲学体系。 图1 文明史观概述 文明史观中所说的文明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可以说,文明史的内容几乎涵盖了我们以往通史所涉及的内容,并且还包涵了宗教、语言文字、群体心理、风俗习惯等多领域。 纵观人类历史,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把人类文明演变划分为农业文明时代和工业文明时代,农业文明又分为初级农业文明阶段和发达农业文明阶段,青铜器和铁器成为划分的标志;工业文

最新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6 生态史观(含答案解析)

最新高考历史七大史观生态史观 【概念内涵】 生态史观认为,史学研究应从关注历史上的人转换为关注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及其二者的关系。生产力是沟通人与自然关系的桥粱。生产力是人类利用、改造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生态史观认为,评估历史流变中人类的活动,应兼顾人类和自然(包括各物种乃至整个地球)、近期与远期、局部和整体的利益。维护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动态平衡,是能思维有意识的人类不可推御的责任。 【主要内容】 (1)从纵向看: 在渔猎时代,人类数量有限,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对自然的影响(保护和破坏)都十分有限。 在农业时代,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首先是地表),从事农业生产,同时局部地破坏了生态环境。 在工业时代,人类更大规模更广泛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出巨大的物质财富,但也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内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危机。 在未来时代(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或信息时代),我们应充满信心地相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时代一定会到来。 (2)从横向看,: 从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人与气候的关系、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人与水资源(江河湖海等)的关系、人与生物资源的关系、人与矿产资源的关系等方面,更具体地分析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得与失。 【关键词】 温室效应、森林资源毁灭、水土流失、土地沙化、水资源危机、垃圾成灾、环境污染。 【真题回顾】 1.(2019·江苏高考·17)“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在《经验之歌》中用组歌描绘了扫烟囱孩子,从侧面反映了工业化初期的英国社会。这首诗歌( ) A.以浪漫主义风格表达不满情绪 B.以现实主义笔触揭露社会黑暗 C.以现代主义手法表现自我追求 D.以印象主义技巧展现真实历史 【答案】A 【解析】“风雪里一个满身乌黑的小东西,‘扫呀,扫呀’在那里哭哭啼啼!……‘因为我原先在野地里欢欢喜喜,我在冬天的雪地里也总是笑嘻嘻’。”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构思具有丰富的想象力的浪漫主义风格,表达诗人对工业革命的不满,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

2018年高考历史必须掌握的八大史观

2018年高考历史必须掌握的八大史观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 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 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新)高中历史新史观分析

高中历史新史观分析 (一)整体(全球)史观整体史观与全球史观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史观。从学术的角度看,两者有明显差异;而从使用角度看,两者似乎没有什么差别,因此我们经常将二者混用,一般把整体史观又称全球史观。 所谓整体史观:指世界历史(含中国史)纵横发展的历史观。 该史观由吴于廑先生提出,认为: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两个方面。纵向发展是指人类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活方式的演变和由此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指历史由各地区间的相互闭塞到逐步开放,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成为整体的世界历史的客观过程。推动横向发展的决定力量是物质生产的不断发展。 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并不是平行的、各自独立的,而是互为条件;最初是缓慢地、后来是越来越急速地促进历史由分散的发展到以世界为一整体的发展。 纵向发展制约着横向发展,纵向发展所达到的阶段和水平,规定着横向发展的规律和广度。 横向发展一方面受纵向发展的制约,一方面又对纵向发展具有反作用。横向发展与一定阶段的纵向发展相适应,就

往往能促进和深化纵向发展。 总之,整体历史观强调从全局,即从全球的角度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纵向发展和横向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相互关联彼此影响的基本方面;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两根主轴。 所谓全球史观:指根据新的时代特征,视世界为一个整体,并从宏观的、联系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演变走向的一种方法、观念和理论体系。该史观强调以“全球眼光”审视人类历史,以人类社会整体发展进程为叙述对象。 全球史观是20世纪下半期,伴随着对“西欧中心论”或“欧洲中心论”的批判而在学术界出现的一种全新史观。 早在20世纪50年代,巴勒克拉夫就主张用全球观点来考察历史。70年代他又指出:“建立全球历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之一。”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全球通史》中指出:把世界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是其显著特点,“它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国家或地区的历史;关注的是整个人类,而不是局限于西方人或非西方人。” 在关于新航路开辟和地理大发现的划时代意义、关于世界近代早期的历史定位等问题上充分体现了全球史观的价

高中历史必修二时间表总结

专题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短暂春天:1912-1919年民国时期 较快发展:1927-1936年 沉重打击:1937-1945年国民党 陷入绝境:1945-1949年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19世纪六七十年代 洋务派创办工业:19世纪60年代-90年代 发昌机器厂:1866年 继昌隆缫丝厂:1872年 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以后 大生纱厂:1899年 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现代史分期 巩固政权,恢复经济:1949-1952年 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6年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1953-1956年 探索十年(社会主义曲折发展十年):1956-1966 文革十年:1966-1976年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今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949-1956年 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三大改造:1953-1956年 中共八大:1956年 “大跃进”:1958年 八字方针:1960年 三年灾害:1959-1961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 实行包产到户:1978年 推广“包产到户”、“包干到户”:1980年 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 对广东、福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1979年 设立经济特区:1980年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开辟经济开放区:1985年 开放上海浦东:1990年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初 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 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

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使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具体化,国有企业试点1993年中共十五大:所有制结构和公有制实现形式问题作出指导1997年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山装、苏式服装:新中国成立后-20世纪60年代中期 军装、“干部服”:60年代中期-70年代末 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后 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19世纪40年代(鸦片战争) 西式住房大量出现:鸦片战争后

高考必备历史史观(完整版)

高考必备历史史观 一.唯物史观。它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其中,物质资料生产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基础,人们在生产中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生产力(包括科学技术)是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生产关系取决于生产力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其中,经济基础是历史的决定性因素,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在于经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并影响经济基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并影响社会存在。(三)、阶级、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其中,阶级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对立和斗争构成原始社会解体后一切阶级社会历史的重要内容;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必然导至无产阶级专政,无产阶级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四)、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关系。其中,民族的内部结构和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取决于各种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外交往的发展程度;私有制和资本是造成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的根源,民族解放战争是进步的、革命的。(五)、领袖、政党、阶级、群众的关系。其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决定历史结局的主要是人民群众,杰出个人对历史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文明史观:从本质上说,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人类创造\积累文明成果以及人类自身文明化的过程.人类文明史可分为物质文明史\政治文明史\精神文明史\社会文明史\,各国各地区的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不同的文明需要交流.人类历史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最初产生于启蒙运动时期。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2020年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1 唯物史观(解析版)

唯物史观 【概念内涵】 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主要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关键词】 无相对固定的关键词 【真题回顾】 1.(2019全国I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选 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 A 项;材料主要讲拔河活动不是战争,排除B项;材料“荆楚民间”说明不是以宫廷生活为主,排除 D项。 2.(2019全国I卷,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三八大专题知识复习讲义(精心整理)

2020年高考历史必修三八大专题知识复习讲义 (精心整理)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1.百家争呜 (1)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a b) 儒家:孔子:(儒家创始人) ①政治:核心是“仁”与“礼”:对鬼神敬而远之。 ②教育:开创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论语》;“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孟子:“亚圣”,仁政学说(思想核心)、民贵重、君轻 荀子:①天人关系:“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②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2)道家:老子:“道”是世界的根本,事物具有相反的两面(朴素辩证法);庄子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的社会”:“齐物”。 墨家:墨子:“兼爱”、“非攻”、“尚贤”、节俭等; 法家:韩非子:①加强君主集权②厉行赏罚,奖励耕战③“事异则备变”、主张变法 (3)孔子、孟子和荀子对儒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贡献。(b c)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有内容。 1-2.儒学的兴起

(1)罢黜百家,倡导儒学(b b) 背景:①“大一统”得到巩固;②专制主义政治体制定型③以汉族为主体的文化共同体基本形成④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和汉武帝对文化的改革。 表现:①起用“儒学之士参与国政;②罢黜百家,倡儒学③兴办太学—儒学官方化和制度化; 影响:①遏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②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大一统③提高了儒学地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或正统思想)。 (2)太学的出现(a a)创建:汉武帝时; 影响:①第一次出现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②是儒学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③打破了大官僚垄断官位的情形④带动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1-3.宋明理学 一、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1、程朱理学: 开创者:“二程”(程颐、程颢):“天理”是理学的最高范畴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天理的核心是“仁”。 集大成者:朱熹: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气;强调仁;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主张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正君心” 2、陆王心学; 心学的开创者:陆九渊;哲学:提出“心即理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伦理:“发明本心”心学集大成者;

历史八大史观(紧密复杂版)

历史中的“八大史观” 史观是学生的一个盲点,也是历史研究、学习、教学等方面的一个重要方法。 一、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 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二、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

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 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 ★【特别提醒】 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复习时: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例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历史,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具体说,包括如下阶段: 1. 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 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殖民扩张与争霸。 3. 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六大史观

高中历史学习中的六种史观 新课程高考历史《考试说明》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四种能力都涉及到多元史观的正确运用。高中历史学习必须掌握以下六种史观: 一、近代化史观(现代化史观) 通常情况下,现代化有时候也称近代化。它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变迁过程),包括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即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等;经济上的工业化,即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工业、从自然经济到商品经济等;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是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二、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新航路的开辟。 三、文明史观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成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系统。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四、社会史观 社会史观主要指从社会的角度观察历史,着重研究历史的结构和进程,注重分析研究广义的社会问题包括政治问题、经济问题、文化问题等所有问题。社会问题的核心是社会保障或社会福利及其相关问题。社会问题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和阶段性等特点。其研究领域主要包括社会变迁史、社会日常生活史、社会习俗史、家庭婚姻史、城市进化和人口流动史、社会保障史、社会政策史、人与环境关系史等。 五、革命史观(阶级斗争史观) 所谓革命史观,就是从现实革命斗争的需要出发,从革命者的立场与视野来研究和品评以往革命斗争史中的事件与人物的一种历史观 六、唯物史观 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高中历史八大史观

八大史观 全球史观(整体史观) 1.基本概念: 全球史观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又称为整体史观。它从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和统一性方面考查历史,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 2.主要线索: ①人类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分散向整体发展转变的过程。这一转变开始于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新航路的开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标志着其基本完成,当今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则是整体世界发展的深入阶段。 ②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发展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简单地讲,整体史观就是要把握人类社会横向发展的历史进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 【例1】全球史观下的历史知识整合——世界市场: ①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②19世纪中期,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 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殖民地的基本被瓜分完毕,世界市场体系最终形成。 ④二战后,美苏冷战,两极对峙格局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⑤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 文明史观 1.基本内涵: 文明史观,通常被称为文明史研究范式,是研究历史的一种理论模式。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

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 2.主要线索: ①从横向看,人类文明史的内涵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从范围上可以分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中华古代文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社会主义文明等若干文明。 ②从纵向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包括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工业文明时代(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3、“文明史观”构建中的正确态度: 第一,文明史观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据。 第二,重视至今仍有重大影响的文明成果。 第三,要正确评价各种文明成果,正确认识人类文明成果与代价的关系。 第四,以文明类型作为基本研究单位,承认文明的多元性。 第五、正确把握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 第六,把中华文明纳入到世界文明中考察。 【特别提醒】 第一:承认人类文明统一性的同时充分肯定其多样性。 第二:提倡宽容精神,承认和容许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 复习时: 一要注意不同文明类型的特点与主要成就。 二要注意不同类型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借鉴、融合与碰撞。 【例1】资本主义的发展史也是一部工业文明的历史,包括手工工场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和信息时代。 具体说,包括如下阶段: 1. 萌芽——简单协作时期(14~16世纪)。 重大事件: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2. 兴起——工场手工业时期(17~19世纪初期)。 重大事件:殖民扩张与争霸。 3. 发展——蒸汽时代(19世纪初~1870年)。 重大事件:工业革命。 4. 成熟——电气化时代前期(1870~1917年)。 重大事件:第二次工业革命、垄断组织产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狂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加剧,一战爆发。 5. 相对稳定发展——电气化时代后期(1918~1945年)。 重大事件:1929~1933年,爆发世界经济大危机,美国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6. 进一步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1945年至今)。 重大事件: 1945~1950年,西欧、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并达到战前水平,美国掌握世界经济霸权。1950~197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强(西德、日本经济崛起),经济格局由美国独霸发展美日欧三足鼎立。 1973~20世纪80年代初,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相互交织。 20世纪80年代初~90年代初,经济回升并增长;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趋势加强、知识经济兴起。 【例2】以文明史观整合中国近代史 1.文明的差异:考察同一时期不同地区文明发展的不同程度。如清朝晚期中国还停留在农耕文明时代,而西方已向工业文明的过渡。

四川新课改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高中历史(必修一) 1.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定都咸阳。 2.西藏在元朝第一次纳入中国版图。 3.《南京条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1842年8月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4.三元里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1841年5月)。 5.1938年春,在徐州会战中,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在山东台儿庄对日军进 行堵截,以损失1.95万人的代价,消灭日军一万余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6.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1945年8月15日,日本政府宣布无条 件投降,并于9月2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7.《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1859年洪仁玕提出)。 8.中国同盟会是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05年在日本东京成立)。 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1912年3月颁布)。 10.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5月4日)。 12.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1922年中共二大召开提出)。 13.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召开)。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9月颁布) 15.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秘密召开。 16.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1924年初 在广州召开)。 17.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标志着中共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开始。 1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大会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19.1946年夏,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全面内战爆发。 20.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争反攻 的序幕。 21.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推翻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22.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 23.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全国 范围内建立起来。 24.1982年宪法是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25.中共八大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 一个良好开端(1956年9月召开)。 26.香港于19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前被英国占领);澳门于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前被葡萄 牙占领) 。 27.1949年10月2日,苏联政府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28.1949年12月,毛泽东率中国政府代表团访问莫斯科,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个赴外国进行正式访 问的政府代表团,也是毛泽东的首次出访。 29.1953年12月,中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 30.1954年4月至7月,周恩来率代表团赴日内瓦,参加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外长会议,这是 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重要会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