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第3课时中心地理论》随堂练习

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第3课时中心地理论》随堂练习
湘教版必修二2.1《城市空间结构第3课时中心地理论》随堂练习

2.1 城市空间结构第3课时中心地理论每课一练(湘教

版必修2)

一、选择题

1.根据中心地理论,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高级中心地包容低级中心地,高级服务范围覆盖低级服务范围

B.低等级的中心地无法提供高于自身等级的中心地的货物或服务

C.高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大,低级中心地服务范围小

D.该理论是完美的,与实际完全符合

读“人口密度和商业服务范围示意图”,回答2~3题。

2.从图中可以看出()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大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

C.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

D.人口密度与商业服务范围之间没有直接关系

3.图中体现的人口密度与商业中心的关系是()

A.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少

B.人口密度越小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C.人口密度的大小与商业中心数目无直接关系

D.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下图中A、B、C代表三个城市,R1、R2和R3分别代表其服务范围,且R1<R2<R3,据图回答4~5题。

4.三个城市服务职能符合规律的是()

A.A——小学B——中学C——大学

B.A——小学B——大学C——中学

C.A——中学B——大学C——小学

D.A——大学B——小学C——中学

5.有关三个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服务半径最小,服务范围最大

B.A比B提供的职能种类较多

C.C的城市级别最高

D.C的服务范围小于B

2018年1月,继北京中关村后,国务院批准东湖高新区为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武汉城市圈的科技知识能力得到肯定。2018年3月,武汉城市圈被列为国家“十二五”重点发展区域,武汉被国务院批准成为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据图文材料回答6~7题。

6.武汉城市圈中同级别的城市其服务范围在空间上的关系以及城市圈内城市的等级层次组合正确的是()

A.重叠 3 B.排斥 2

C.嵌套 2 D.交错 1

7.随着交通的发展,各城市的相互联系越来越便捷,若干年后武汉城市圈将成为一个有机联系的大都市,其城市形态可能是()

A.组团式B.条带状

3

二、综合题

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1)A、B、C三个城市中,提供职能最少的是______,服务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我国的A、B、C三类城市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彼此之间距离最大的是________。

(3)若C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且在我国数目最少,那么这个城市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D[中心地理论是人们目前研究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还不是很完美的,与实际可能有些不相符合。]

2.C 3.D[第2题,题图中左图是人口密度分布图,右图是商业服务范围示意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第3题,人口密度越大的地区,商业服务范围越小,同一级别的商业中心数目越多。]

4.A 5.C[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职能种类等之间的关系。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职能种类越多,除具有高等级城市的职能外,还具备低等级城市的职能。]

6.B[本题考查了城市等级体系。城市等级体系中,相同级别的城市服务范围相互排斥,图中显示了两级城市等级

7.A[本题考查了城市形态。武汉城市圈将会以二级城市为依托,形成组团状的城市形态。]

8.(1)A C A为小城市,等级最低,提供的职能最少,C是大城市,服务范围最大

(2)A C

(3)北京

解析本题考查了城市等级与城市服务范围的关系。一般来说,城市级别越低,其数目越多,彼此之间距离越小,其服务范围越小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高一地理必 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湘教版_高一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在高一的地理学习阶段,对每一个知识点进行总结,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掌握。下面是烟花美文网xx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相信这些文字对你会有所帮助的。 高一地理必修1知识点总结第一章1、天体系统的级别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2、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条件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因为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平均气温为15度因为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地球能吸引大气形成大气层氮、氧为主形成并存在液态水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活动的标志黑子、耀斑2影响影响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产生磁暴现象和极光现象;影响地球气候。 4、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昼夜交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与赤道的交点的时间分别是6时和18时太阳高度是0度晨昏圈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方时差东早西晚,经度每隔15度相差1小时。 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赤道上不偏,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偏向力随纬度的增大而增大。

5、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北半球夏半年,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北半球冬半年,太阳直射南半球,北半球各纬度夜长昼短,纬度越高,夜越长昼越短。冬至日北半球各纬度的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各为12小时。 赤道全年昼夜平分。南半球的情况与北半球的相反。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此时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球各纬度达最小值。 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3四季的变化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随着季节而变化,使太阳辐射具有季节变化的规律,形成了四季北半球季节的划分3、4、5月为春季,6、7、8为夏季,9、10、11为秋季,12、1、2为冬季。 6、地球的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为内部圈层和外部圈层。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5小题,共70.0分) 读图,回答下列1~3题。 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补充气源 C.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3.图中各石油进口路线中,方向①的来源地是() A.欧洲 B.俄罗斯 C.新加坡 D.日本 4. 读“我国部分民居邮票图”,回答:形成四地民居建筑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资源 B.气候 C.土壤 D.植被 下图是“产品不同生产环节的价值链图”,它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生产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读图完成5~6题。 1 / 12

5.目前,中国正在迅速成为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之一,世界上很多发达国家将部分产业转移到中国,转移产业主要位于产业链哪个环节( ) A.销售 B.加工制造 C.品牌 D.研发 6.在工业生产和产品销售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总部最优先掌握的环节是( )。 A.设备、零件 B.制造加工、销售 C.传播、销售 D.研发、品牌 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示意图,回答7~8题。 7.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能实现自流的是() A.a、b段 B.b、c段 C.a段 D.c段 8.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A.解决长江流域的洪涝问题 B.连通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水系,发展航运 C.利用流域间的落差发电 D.缓解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的矛盾 第三次技术革命以来,世界工业经历了四次产业转移。下图为全球某产业转移示意图,完成9~10题。 9.该图反映的产业最有可能是() A.生物遗传工程 B.电脑软件 C.普通加工制造 D.石油化工 10.东南亚部分国家成为第四次产业转移目 的地之一,主要原因为() ①能源充足,机场密集②土地租金较低③高校和科研机构云集④劳动力成本低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读“我国能源调运”图,回答11-13题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图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貌的名称是 A.冲积扇 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M 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山岭 B .谷地 C .背斜 D .向斜 4.图中N 处的地质作用是 A .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岩浆活动 5.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读图完成6—9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7.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8.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0~12题: 10.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测试题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4分) 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3、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 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 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 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 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 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4、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 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根据表1完成5—6题。

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B林业 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6、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 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 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 构 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 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 产业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7—8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 为:() A 37.6:17.4:45.0 B 31.6:30.5:37.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下图为我国某省三类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完成9—10。 9、该省可能为

(完整版)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地理必修I总复习必背 1.1地球的宇宙环境 1.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半径约为140 亿光年。 2.天体: 3.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划分如下图: 4.太阳系:八大行星(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和小行星带(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 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5.地球与其他七大行星绕日运行的共同特征:方向的同向性(自西向东)、运行轨道的近圆性、轨道面的共面性。 6.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和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质量体积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充足的液态水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波段分紫外光、可见光(0.4-0.76微米)、红外光。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①提供光热资源,维持地表温度。②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动力。③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二、太阳活动及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黑子与耀斑的发生具有相关性。) 外(大气层)太阳活动影响 日冕太阳风产生极光 色球耀斑①干扰电离层,阻断通信,②产生“磁暴”现象。 里光球黑子影响气候 1.3 地球的运动 比较项 目 自转公转 示意图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 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 呈顺时针。 周期一个恒星日:23时56分4秒一个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 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余各地均相等, 为150/h。 (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 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 (1)产生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小时) 晨线(黑夜进入白天,对应日出)、昏线(白天进入黑夜,对应日落) 晨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6时, 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的经线地方时为18时。 (2)产生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 计算:某地地方时=已知经线地方时±经度差/15(左减右加)注意画数轴解决 区时的计算:确定两地所在时区,计算两地区时相差几个小时,左减右加。若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时区差为两个时区序号之差。若一个在东时区,一个在西时区,则时区差为时区序号之和。注意画数轴解决 地方时与区时的关系:区时=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与1800经线重合;在日期的换算上,从右向左跨过日界线,日期加一天,从左向右跨过日界线,日期减一天。 (3)使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 三、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o26′。 如果黄赤交角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大,热带、寒带缩小。(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如下图: 四、地球公转的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 长,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南半球相反。 2) 北半球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赤道上的点任何时候都是6点日出,18点日落)。 5)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太阳高度=0度,白天中的地区太阳高度大于0,黑夜中的地区太阳高度小于0。 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叫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以北半球夏至日为例:此日全 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由北回归线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 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当有太阳直射的时候)。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试题

额旗中学2011—2012上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卷班级考号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1、1997年东南亚爆发了金融危机,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这件事说明了区域的发展明显受: A区域空间特征的影响B区域结构的影响 C区域竞争的影响D区域外部环境的影响 2、读图1和图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 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1/8 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1/2强 3、下列关于图3区域内的自然地理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A有储量丰富的煤炭、石油等能源矿产 B主要灾害性天气与亚洲高压的控制有关 C是低山丘陵广泛分布的地区 D土质疏松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4、关于一个区域及其主要 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地区就是一个区域,各区域间没有明显 的差异

B有人类居住的地方就是一个区域,认识了这里的人们,就知道了该区域的特点C区域内部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很难形成区域特点 D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指标来划分的,各区域都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根据表1完成5—6题。 5、该乡现有产业中属于第三产业的有: A淡水养殖业B林业C旅游业D食品加工业 6、该乡在方案实施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说明促进农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必须: A进行农业综合治理,调整农村经济结构B切实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 C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D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图4表示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三次产业 的就业构成,读图回答7—8题。 7、④地区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 A 37.6:17.4:45.0 B 31.6:30.5:37.9 C 15.5:24.5:60.0 D 37.6:24.5:37.9 8、四个地区中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 A①B②C③D④ 9、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均国民收入指标可全面度量一个区域 的总体发展水平 B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化表现出平衡—不平衡—平衡……的总体发展趋势 C在工业化阶段,区域社会经济表现出明显的均衡增长态势 D在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整个区域处于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10、造成我国东、中、西部区域发展差异的原因是: ①自然原因②社会原因③经济原因④技术原因

湘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测试题

图1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读右图,回答1—2题 1.形成该地貌的主要作用是 A.地壳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搬运作用 D.流水堆积作用 2.该地貌的名称是 A.冲积扇 B.洪积扇 C.三角洲平原 D.河漫滩平原 读图,回答3~5题。 3.图中M 处的地质构造是 A .山岭 B .谷地 C .背斜 D .向斜 4.图中N 处的地质作用是 A .沉积作用 B .变质作用 C .外力作用 D .岩浆活动 5.南水北调工程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就整个地球大气来说,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接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图1表示。读图完成6—9题。 6.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①——以长波辐射为主 B. ②——大约为①辐射量的19% C. ③——是加热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D. ④——多云的夜晚辐射能力减弱 7.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 )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③和④ D. ②和④ 8.低层大气的主要组成中,吸收③辐射的主要是 A. 水汽和氧气 B. 氮气和水汽 C. 二氧化碳和水汽 D. 氧气和氮气 9.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 ②增强,③减弱 B. ②减弱,③增强 C. ③增强,④减弱 D. ②减弱,④增强 以下是某中学高一年级丁强同学的日记片段“星期天,天终于放晴了,风也小了,虽然一直没有下雨,可天出奇地冷,我不得不再加了件毛衣。爸爸一早就去修补被风吹坏了的塑料大棚。我和妈妈拿着扫把也去帮忙。大棚上积压了一层厚厚的尘土。二伯他们也在田里忙着,他们在麦田边点起一堆一堆的柴草,浓烟滚滚……”据此回答10~12题: 10.从日记描述来看,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 ( ) ①沙尘暴天气 ②冷锋过境 ③台风过境 ④寒潮过境 A. ①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 11.造成此天气系统过境无降水的可能原因是 ( ) A.过境前这里的空气为冷空气 B.过境前这里的空气比较干燥 C.过境前这里的空气做下沉运动 D.过境后这里的空气为暖空气

最新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地理必修I复习提纲 1.1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天体系统:天体之间因万有引力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结构层次(略) 可见宇宙:也称为“已知宇宙”,是指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 半径约为140亿光年。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外部条件:稳定的太阳光照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使地球处于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内部条件:日地距离适中(1.5亿千米)——适宜的温度 地球体积质量适中且原始大气经长期演化—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内部水汽逸出形成水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1.能量来源: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 出大量能量); 2.特点: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3.意义: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到达大气层上界的能量指标,大小为 8.24焦/平方厘米.分。 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的外部结构:指太阳的大气结构,从内到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 2.对地球的影响:(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周期约为11年) 1.3 地球的运动 一、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基本特征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周期为一个太阳日(24h)。晨线和昏线的判读。 2.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产生的不同时刻。东早西迟。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 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 手判读) 三、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约为23.5o。如果黄赤交角 变大,热带寒带扩大,温带缩小。如果黄赤交角变小,温带扩 大,热带、寒带缩小。 2.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和地轴的指向保持不变,导致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间之间的回归移动。 四、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①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 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 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②)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③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④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①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②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③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最小值出现在冬至日。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天文四季(一年中太阳高度最高、昼长最长的季节为夏季,反之为冬季,例如我国传统的四季)、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回归线=黄赤交角度数,极圈=90度-黄赤交角度数 五、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直射点的经纬度确定:纬度由直射纬线的纬度确定,经度由地方时为12点的经线决定。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即昼半球的中央经线)为12点,夜半球的中央经线为0点,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为18点。 4.判断昼夜长短: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5.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湘教版新高中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

欢迎阅读 高中地理《必修三》必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区域的特征(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着的差异性; )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区域空间结构 区域发展阶段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综合指标: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总体发展趋势:平衡-不平衡-平衡……)区域发展阶段

7.南北方差异(针对东部地区而言,以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为800mm年等降水量和一月0度等温线) )意义: ①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不仅可以缩小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②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③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④西部大开发尤其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0.区域经济一体化

)特征:①内向的保护性: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加强技术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②外向的竞争性:某区域经济集团以整体优势与其他集团相抗衡,提高本地区在国际竞争能力和政治地位。 )类型: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 )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东盟自由贸易协定(AFTA)…… 1.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对口帮扶成效明显;2)西部地区投资加大;3)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4)实现合作双方共赢。 3.南水北调: )线路: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 )影响:①社会经济: 输出地——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输入地——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 经济发展。 ②产业结构调整:输出地——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 方向发展; 输入地——东输的西气在很大程度上可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极大程度上促 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第一单元测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皆为“四选一”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不选、错选、多选均不得分。) 2006年8月底国内众多网上论坛上有关“太阳耀斑烧毁手机”的传言沸沸扬扬:“根据美国太空总署消息,2006年9月4日,木星、地球和太阳成一条直线,届时将发生太阳耀斑大爆发,这次爆发将会干扰通讯、损毁手机,建议用户当天关闭手机。”联系所学知识回答1~4题。 1.位于地球公转轨道与木星公转轨道之间的行星是 A.土星 B.火星 C.水星 D.金星 2.太阳活动耀斑主要发生在太阳大气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 3.太阳活动耀斑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主要是 A.对气候产生影响 B.产生磁暴 C.在南北极地区出现极光 D.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4.太阳耀斑活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其周期约 A.1恒星年 B.11年 C.28年 D.76年 5.古登堡界面是 A.地壳和地幔的界线 B.地幔和地核的界线 C.岩石圈和地幔的界线 D.上地幔和下地幔的界线 6.引起地表火山喷发的岩浆主要来源于 A.地壳 B.上地幔 C.内核 D.下地幔 7.下列四地中,地壳最厚的是 A.太平洋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青藏高原 8.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运动方向,实线箭头表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后实际的运动方向,图中所示四种情况,正确的是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格林尼治时间(零时区)2006年9月3日5时42分22秒,欧洲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按预定计划击中月球表面,“智能1号”以撞向月球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科学探索使命。读右图回答9~10题。 9.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10.如果图中B为地球,则A代表 A.木星 B.太阳 C.金星 D.火星 11.在宇宙的所有天体中,月球属于 A.恒星 B.星云 C.卫星 D.行星 12、地球自转速度是: A.角速度处处相等 B.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C.线速度处处相等 D.角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一月初,日地距离最大 B.每年一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C.每年七月初,日地距离最小 D.每年七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14、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 A.日出时间相同 B.自转速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 15、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A.昼与夜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四季变化 16、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日12时,北京(东八区)时间应为: A.4月30日1时 B.5月1日1时 C.4月29日1时 D.5月1日9时 17、以下属于北半球夏半年的是: A.春分—秋分 B.夏至—冬至 C.秋分—春分 D.秋分—夏至18、下列地理现象只符合赤道情况的是: A.水平运动物体发生偏向 B.终年昼夜等长 C.一年中太阳有一次直射 D.正午太阳高度始终为90度 19、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金星 C.火星 D.月球 20、以下有关小行星带的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A.位于金星与地球之间 B.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C.位于木星与土星之间 D.位于木星轨道与土星轨道之间 21、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A.黑子 B.耀斑 C.太阳常数 D.黑子和耀斑 22、未包括地球在内的天体系统是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学生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汇总(一)1.区域的定义 2.区域的特征 3.区域空间结构的定义 4.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 5.区域的分类 6.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联系与区别 7.区域空间结构的空间分布形式有哪几种?对应的地理事物分别是什么? 8.区域产业结构的定义 9.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因素 10.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11.区域产业结构差异表现在哪几个方面构成 12.说明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 13.说明同一区域不同发展时期产业结构的差异

14.工业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大体上经历了那些发展阶段 15.说明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 16.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一般规律 17.区域发展阶段比较(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内部经济差异,劳动力就业,中心城市交通,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联系,状态等角度比较) 18.四大地区是那些?划分标准?如何判定? 19.四大地区产业结构的差异(三次产业对比,工业结构) 20.四大地区工业化差异(工业化进程,工业产值,原因)

21.四大地区城市化差异(城市化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城市分布密度,小城镇建设) 22.四大地区对外开放差异(时间,空间) 23.南方与北方的分界线,地理意义 24.比较南方与北方的差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限制因素) 25.西部大开发的范围 26.西部地区的优势与不足 27.西部大开发的意义

28.当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 29.东西部地区经济合作的成效 30.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31.比较南水北调东、西、中线工程(起止点,优、缺点) 32.南水北调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影响 33.比较西气东输一、二线工程(途径省区,主要地形区,起止点) 34.西气东输一线经过陕西向北弯曲的原因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教案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 【课标导航】 课程要求要点提示 1.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了解断层的概念,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3.了解火山的形成、结构和规模。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褶皱、断层的概念,认识褶皱山、断层山、火山的形成及基本形态特征。2.过程与方法 (1)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2)通过读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小组协作讨论的方法学习,培养学生大胆、主动分析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和技能,对信息进行获取、收集、加工、处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和案例探究,帮助学生建立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和欣赏别人,学会从分歧中尊重别人,从而提高人文素养。 [来源:学科网] (2)通过“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教学,树立事物是运动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内容及分析〗 教材通过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等实例,向学生介绍内力作用是如何影响它们的形成和变化的。教材通过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分析各种山地的成因,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由于在实际生活中难以完整地对褶皱山和断块山进行观察,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示意图或借助动画演示,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同时要注意列表对比背斜与向斜、褶皱与断层等内容,让学生综合理解和把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展示:用“喜马拉雅山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鱼龙化石”三幅图片。〖提出设问学生思考〗:喜马拉雅山鱼龙是怎样上山的? 幻灯片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 2.了解断层的概念。 3.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4.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学生活动:学生群读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重点与难点:1.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理解褶皱山的概念。 2.掌握断层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理解断块山的概念。 〖新授过程〗 〖自主探究一〗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本73页第一自然段内容,思考下列问题(1分钟) 1、山地的类型有哪些? 2、山地的形成与发展与哪种地质作用有关?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一练习试卷(23份) 湘教版1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A卷课内练习 时间:15分钟满分:40分 一、选择题(共24分) 太阳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能量,虽然到达地球的能量只占22亿分之一,但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有关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太阳辐射能来自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B.“万物生长靠太阳” C.不同纬度地区有不同的植被带 D.中纬度地区夏季午后的暴雨 答案:A 解析:考查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理环境形成变化的影响。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太阳辐射提供光、热资源,促进万物生长;太阳辐射在不同纬度的分布,使不同纬度有不同的植被类型;太阳辐射能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提供动力,夏季午后,太阳辐射较强,气温高,水汽蒸发、蒸腾量大,水汽上升遇冷凝结形成暴雨。 2.下列人类活动中,所利用的能源最终不是来自太阳辐射能的是() 答案:D 解析:考查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赛车用的石油和煤球炉中的煤是古代生物固定的太阳能;地热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不是来自太阳能。 3.日全食时,不能看到的太阳大气层及其太阳活动是() A.色球、耀斑B.日冕、耀斑 C.光球、黑子D.日冕、太阳风 答案:C 解析:地球携其卫星不停地绕日旋转着,当日、地、月三星运转到同一直线上且月球居日、地之间时,太阳射向地球的某个部分光线会被月球遮挡,致使地球上相应地区的人无法看见太阳的光球层,即日全食。黑子出现在光球层,耀斑出现在色球层,色球以外称为日冕层。 4.耀斑的出现与黑子的多少呈() A.正相关B.负相关 C.不相关D.11年的周期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 高二地理湘教版必修三知识点(一)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 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③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北方南方 限制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 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 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 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4、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5、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 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东线中线西线 调水源地长江下游扬州附近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 调水线路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北京、天津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调水量较大较小大 水质差较好最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 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 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 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 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 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 动相关产业。

(新高考)湘教版高中必修一地理复习考试知识点大全

必修一: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 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了解) .可见宇宙的范围:半径约140亿光年。【注意】:光年是表示距离的单位。1光年=94608亿千米(重要) 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重要) 1.常见天体:宇宙间的物质。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其他星际物质等。(重要) 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通过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起来。(很重要) 3.天体系统的层次(很重要) 4.太阳系(很重要) (1)组成:太阳、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体、卫星和行星际物质。太阳占整个太阳系质量的99.86%,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太阳。(重要) (2)八大行星:水金地火(小),木土天海(冥)。(很重要) Ⅰ. 分类:按位置分:①地内行星——水、金;②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 按特征分:①类地行星——水、金、地、火;②巨行星——木、土;③远日行星——天、海。 Ⅱ.绕日运动特征:①共面性、②同向性、③近圆性。(重要) 三、普通而特殊的行星——地球 1.普通:在八大行星中,就外观和所处的位置而言,地球毫不特殊,是一颗普通的行星。 2.特殊: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3.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 :(很重要) (1)外在:①公转轨道的安全性;②太阳光照的稳定性。 (2)内在:①日地距离适中和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温度,进而使液态水的存在成为可能;②地球的体积和质量(大小)适中,使地球有了合适的引力,形成恰到好处的大气厚度和大气成分。 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太阳辐射与地球(了解) 1.能量来源:核聚变反应:4H ———He+能量 (重要) 2.电磁波范围:0.15~0.4微米——紫外线,0.4~0.76微米——可见光,0.76~4微米——红外线。(重要) 3.太阳常数: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时间内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8.24焦/平方厘米·分钟)。 4.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重要) ①太阳辐射可以转化成生物化学能;②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③太阳辐射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能源。 二、太阳活动与地球(很重要) 1.太阳的外部圈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很重要) 2.太阳活动: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和日珥;日冕——太阳风。(很重要) 3.太阳活动的特征:①周期性:11年;②整体性:群发。(重要) 4.太阳活动对球球的影响:(很重要) ①影响地球气候,主要是气温和降水; ②影响地球电离层(即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③太阳风,受地球磁场作用,产生极光现象; ④可能与地震有关联。 总星系 河外星系 银河系 太阳系 其他恒星系 地月系 其他行星系 (140亿光年) (1250多亿个) (2000多亿个) (地球和月球)

最新湘教版地理必修三测试卷

(湘教版)地理必修III测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 选择题共20 个小题.每个小题2分,共40 分;且每个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整体性B.阶段性C.开放性D.综合性 我国某地形区面积为10.89×104km2。1月份均温为-16.4℃,7月均温为21.9℃。下表示意该地形区1954年和2005年土地利用构成情况,读表回答第2~4题。 年份耕地林地草地城乡工矿用地沼泽地和滩涂其他 1954 15.9% 38.18% 9.13% 0.43% 32.74% 3.61% 2005 51.17% 31.63% 3.86% 1.94% 8.81% 2.59% 2.该地形区是() A.太湖平原B.三江平原C.黄土高原D.山东丘陵 3.1954年,该地形区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①气温低,蒸发量小②冻土广布③开发历史较短④人烟稀少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下列关于该地形区耕地面积变化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B.国家对粮食的大量需求 C.城市化水平较低D.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发展种植业 最近我国有学者指出:原有的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划分,已经不适应现在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此可以把中国宏观区域经济划分为东北及东部沿海地带、中部及近西部地带、远西部地带“新三大地带”。下图是“新三大地带”划分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5.以下省区属于远西部地带的是() A.新疆、青海、西藏、内蒙古B.新疆、青海、甘肃、宁夏 C.新疆、西藏、云南、甘肃D.西藏、内蒙古、甘肃、宁夏 6.制约远西部地带发展的最重要经济原因是() A.水土流失严重B.农业基础薄弱 C.自然资源不足D.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当前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完成第7~8题。 7.2001年广东省第二、三产业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约86%,城镇人口占全省总人口比重约为42%,这两个比重的差距如此之大说明广东城市化()A.发展比较合理B.明显过快 C.明显滞后D.与经济的发展相适应 8.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加快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9~10题。 9.“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破坏植被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 10.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 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

湘教版地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集

高一地理必修Ⅰ期中考试试题 时量:80分钟总分:100分 (考试范围: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二节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8分,) 1.光年是 A.速度单位 B.距离单位 C.时间单位 D.体积单位 2.不包括地球的天体系统是 A.太阳系 B.银河系 C.总星系 D.河外星系 3.在天体系统各层次中,最高一级是 A.太阳系 B.河外星系 C.总星系 D.地月系 4.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 A.太阳 B.火星 C.月球 D.金星 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与太阳最近的 A.金星 B.火星 C.水星 D.海王星 6.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主要是因为 A.太阳位于太阳系的中心 B.太阳质量大 C.太阳黑子多的年份,降水量多 D.太阳时时以电磁波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7.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大约是 A.10年 B.11年 C.21年 D.111年 8.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是 A.耀斑 B.太阳风的强弱 C.日珥 D.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 9.太阳大气结构从里向外是 A.光球-日冕-色球 B.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色球-光球 D.光球-色球-日冕 10.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是指 A.地球上有生命的存在 B.地球上有大气 C.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 D.地球的运动特征与其他行星不同 11.地球公转处于远日点时为 A.5月初 B.l月初 C.10月初 D.7月初 1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上的北半球节气是 A.春分日 B.冬至日 C.夏至日 D.秋分日 13.地球绕日公转位于近日点时 A.公转线速度较快 B.公转线速度较慢 C.北半球进入夏季 D.南半球进入冬季 14.某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一年中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该地位于 A.北回归线上 B.北极圈上 C.南回归线上 D.南极圈上 15.我国采用的“北京时间”是 A.东九区的区时 B.东八区的区时 C.东七区的区时 D.东六区的区时 16.目前黄赤交角的大小是 A.23°34′ B .23°26′ C.66°26′ D.66°34′ 17.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