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试题题库

毛概试题题库
毛概试题题库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

1.正式使用“对外开放”一词的是 C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2.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在全面改革中 C

A.政治体制改革是重点 B.文化体制改革是重点

C.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D.教育体制改革是重点

3.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是在 D

A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 .1980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C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 D. 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

4.我国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C

A.由东部到中西部逐渐开放 B.努力加入世贸组织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是一个有点到面的过程

5.经过十五年的艰苦谈判,我国于C 年加入世贸组织,标志我国的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2年

6.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C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C.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A

A.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8.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C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我国的改革是的起点是在 D

A.经济 B.政治

C.城市 D.农村

10.党的十七大指出,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

A.解放思想 B.与时俱进

C.改革开放 D.快速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改革开放是 ABD

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B.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

C.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

D.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2.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ACD

A.只有通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才能得到解决

B.是在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过程中出现的,是主流而不是支流

C.希望一蹴而就,一下子解决所有问题的想法都是不现实的

D.同任何伟大变革一样,不可能不遇到困难和问题

3.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ACD

A.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B.有利于推进改革开放

C.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综合国力 D.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要做到 ABCD

A.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B.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C.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5.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的最重要依据是ABC

A.现在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当今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C.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D.世界大战是可以推迟的

6.关于“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的表述正确的是 ABD

A.这是对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这是生产社会化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C.20世纪的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启了世界市场

D.表现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更加明显

7.我国形成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是指 ABCD

A.对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B.对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C.对发达国家开放

D.对发展中国家开放

8.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CD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们的立足点

B.讲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就是要关起门来搞建设

C.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

D.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9.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ABCD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和其它各方面的体制的改革

10.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 ABC

A.转变对外贸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B.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C.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D.不断加强对外交往

三、简答题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4.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5.为什么说改革的全面的改革?

四、论述题

1.怎样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之间的关系?

3.30年的对外开放我国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也遇到了一系列的问题。试析我国对外开放遇到的新问题和挑战有哪些,对此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对策?

4.怎样理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之间的辩证关系?

5.理论联系实际,谈谈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认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属于 A

A.不同的调节经济手段 B.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

C.不同的经济制度的范畴 D.不同的生产关系的范畴

2.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C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量的优势 B.国有经济能控制垄断性行业

C.国有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 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

3.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B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4.我国现阶段存在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方式,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存在着A

A.非公有制经济 B.国有经济

C.集体经济 D.股份合作制经济

5.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是B

A.人才 B.科技

C.加强自主创新 D.引进技术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指 A

A.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的经济体制

B.在不需要国家宏观调控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完全自由地发挥作用的经济体制

C.计划和市场相结合的经济体制 D.计划调节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体制

7.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紧紧抓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条主线,着力推进 C A.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B.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促进出口增长

8.党的D 报告第一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A.十三大 B.十五大 C.十六大 D.十七大

9.十七大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是 A

A.增加农民收入 B.实行村民自治

C.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D.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0.明确提出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是在党的 C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七大 D.十八大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这一论断的内涵是 BC

A.计划和市场都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B.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方式

C.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D.计划和市场是不能兼容的

2.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是由 AB 决定的:

A.社会主义生产资料的公有制 B.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C.存在旧的社会分工,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D.社会主义经济仍然是商品经济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 ABC

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C.在宏观调控上,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使社会主义的优势和市场经济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

4.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就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ACD

A.以劳动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B.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方式

C.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D.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5.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C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

C.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D.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非公有制经济

6.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ABC

A.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B.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

C.沿海和内地的关系 D.三次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

7.社会保障体系包括A BCD

A.社会保险、社会救助 B.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

C.商业保险 D.慈善事业

8.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ABCD

A.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 D.解决我国当前发展难题的紧迫要求

9.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把握BCD

A.教育是关键 B.科技是关键

C.教育是基础 D.人才是核心

10.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才分和集体成分 D.个体经济

三、简答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依据是什么?

3.当前我国为什么要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如何认识公有制的性质与实现形式之间的关系?

5.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四、论述题

1.如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什么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性社会?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为之贡献力量?

3.结合现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理论,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收入差距现象。4.如何理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容,要求和意义?

5.试述我国走新兴工业化道路的原因、意义。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B

A.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C.进一步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把坚持为人民服务、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C

A.共产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是B

A.依法治国 B.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实行最广泛的真正的民主

4.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 B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C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D无产阶级专政

5.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C

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D.团结最广的人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6.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D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的事物的权利

7.我国大陆八个民主党派是 C

A.执政党 B.在野党

C.参政党 D.反对党

8.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 A

A.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C.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D.必须使每一个公民都增强法制观念

9.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国体而言是 A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0.我们强调,人权不仅包括个人的权利,而且包括经济、社会、文化、公民的权利。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D 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人权。

A.公平和正义 B.民主和自由

C.言论自由 D.生存权和发展权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特色有ABD

A.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

C.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D.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 ABCD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因为BCD

A.二者都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 B.二者的性质相同,

C.二者的作用、职能相同 D.二者的历史使命相同

4.基层民主自治体系包括 ABD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民族区域自治委员会

D.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5.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 BCD

A.保障中国人权的重要组织 B.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C.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 D.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民主的重要形式

6.基层民主是 BCD

A.民族自治的重要形式 B.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

C.国家制度民主的具体化 D.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7.依法治国的内容是 ABCD

A.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

B.管理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务和社会事务

C.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D.逐步实现民主制度化、法律化

8.依法治国ABCD

A.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其主体是党领导下的人民群众

C.其客体是国家事务、经济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

D.其目标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

9.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有ABCD

A.是共产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

C.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D.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10.邓小平提出的评价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的标准是ABC

A看国家的政局是否稳定 B看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C看生产力是否得到持续发展 D看综合国力是否持续增强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

2.为什么说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3.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有哪些具体形式?

5.当前我国为什么要坚持依法治国?

四、论述题

1.试述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制的区别。

2.试述我国的政党制度同西方的两党制或多党制的区别。

3.现阶段为什么要加强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4.理论联系实际,谈谈现阶段我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

5.怎样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民主、自由和人权?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B

A.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不一致的

B.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

C.就是建设和谐文化

D.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公民的综合要求是A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B.全面提供公民的道德素质

C.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对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是C

A.有理想,有道德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C.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 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B

A.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C.培育“四有”公民 D.树立共同理想

5.培育“四有”公民,要坚持以 B 为核心

A、爱国主义教育

B、理想信念教育

C、诚实守信教育

D、集体主义教育

6.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核心是D

A.勤劳勇敢 B.艰苦奋斗

C.自强不息 D.爱国主义

7.C 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A.毛泽东 B.邓小平 C.胡锦涛 D.江泽民

8.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C

A.一些人思想上出现的危机问题 B.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问题

C.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D.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问题

9.C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A.科技 B.精神 C.教育 D.物质

10.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B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A.经营理念创新 B.体制机制创新 C.品牌创新 D.管理创新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

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BD

A.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C.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ABC

A.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B.着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C.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3.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者的内在联系A BCD

A.理想是核心和精神支柱 B.道德是行为的规范和理想的体现

C.纪律是实现理想、维护道德的重要保证

D.文化是基础,是形成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和纪律观念的重要条件。

4.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BD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

C.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标志

D.建设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包括文化建设在内所追求的根本目标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BCD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双为”和“双百”方针

B.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C.坚持立足当代有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D.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关系是ABCD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其灵魂 B.共同理想是其主题

C.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其精髓 D.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基础

8.思想道德建设ABC

A.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

C.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D.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9.思想政治工作BD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 B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C是改革开放正确方向的保障 D是中国共产党和我们国家重要的政治优势

10.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ABCD

A.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B.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

C.要坚持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在关键环节上实现新突破

D.积极并且稳妥地推进

三、简答题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什么意义?

2.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什么是社会主义荣辱观?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2.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胡锦涛同志提出“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如何理解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意义?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

4.党的先进性和先进文化有什么关系?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5.当前我国应如何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

1.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逐渐由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_A___。适应这一变化,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A.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B.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

C.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五位一体

D.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

2.十六大以来,党对社会和谐的认识不断深化,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对___A___作了全面部署。

A.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B.以加强执政党建设为重点的政治建设

C.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重点的文化建设

D.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经济建设

3.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理想状态的一种描绘,是古今中外人们梦寐以求的理想。一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__A____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A.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

B.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

C.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 D.人们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

4.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_A_____。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B.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C.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的社会

D.人们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社会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六个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六个方面既包括社会关系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体现了_A____。这六个方面,内容十分丰富,既是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和总体特征,也是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

A.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B.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

C.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D.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以往其他社会形态标榜的社会协调与和谐,而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和谐社会。是___A___,是迈向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的一个治国理想,又是一种治国方略、治国机制,同时也是一种治国结果。

A.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C.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结合的产物 D.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属于A ,两者是相互包含、相辅相成的。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大范畴 B.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个大目标

C.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这个大方向 D.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大举措

8.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的是党的B

A.十五大 B.十六大

C.十六届六中全会 D.十七大

9.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的是党的 B

A.十六大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六中全会 D.十七大

10.对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的是党的D

A.十六大 B.十六届四中全会

C.十六届六中全会 D.十七大

二、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BCD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B.是全面建设小康生活的重要目标

C.是应对外部挑战的重要条件

D.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C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C.共产党执政规律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规律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_ABCD____,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A.坚持以人为本 B.坚持科学发展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4.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积极解决好__ABCD_____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

A.教育、就业 B.收入分配、社会保障 C.医疗卫生 D.社会管理

5.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ABD

A. 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民风和谐

D.生态良好

6.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必须把握以下几个方面A

A. 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

B.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C. 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

D.正确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7.作为社会建设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BC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前提

B.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C.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条件

D.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结果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有ABC

A.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我国具备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C.社会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利于化解各种矛盾

D.我国生态建设良好

9.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提高“两个比重”,即AD

A.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B. 提高劳动力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C. 提高农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D.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10.完善社会管理要ABC

A. 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

B.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D.健全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三、简答题

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4.改善民生和和谐社会建设有何关系?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如何正确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可能性?

2.试述如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应该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4.试述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5.理论联系实际,阐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

1.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基本方针是B

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B.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C.一国两制 D.加快实现台湾海峡两岸的统一大业

2.__ A 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和基本任务

A.实现祖国完全统一

B.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C.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D.实现成熟的社会主义

3. C 是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南海问题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是 C

A.实现祖国统一 B.采用和平的手段实现祖国统一

C.一个中国 D.采用和平手段解决台湾问题

5.实现国家统一和解决国际国内问题的基础是 D

A.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B.坚持党的领导

C.坚持改革开放的方针 D.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设

6.“一国两制”的构想最早是针对 C 提出来的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国家统一问题

7.邓小平是在 A 提出“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A.1982年9月会见英国首相时 B.1982年党的十二大开幕式上

C.1981年讨论历史问题决议时 D.1984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时

8.著名的“九二共识”是B

A.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达成的统一的协议

B.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与台湾海峡交流基金会以口头方式表述的“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的形成

9.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 C

A.《告台湾同胞书》 B.《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10.2005年3月D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这部重要法律,将中央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

A.九届全国人大 B.十届全国人大

C.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

二、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爱国主义是ABCD

A.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B.一个国家民族意识和民族觉悟的集中反映

C.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

D.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2.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的确立过程表述正确的是BCD

A.1960年周恩来将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一纲四目”告知台湾当局

B.1981年叶剑英阐明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叶九条”

C.1982年1月邓小平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概念

D.1985年3月六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正式把“一国两制”确定为一项基本国策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ABC

A.前提是祖国统一 B.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C.港澳台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 D.港澳台保留原有的军队

4.在海峡两岸统一的问题上,我们坚决反对

A.外国势力插手和干预台湾问题 B.任何“台湾独立”的言行

C.陈水扁和吕秀莲的阴谋活动 D.李登辉的“台独”活动

5.“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意义是 ABC

A.创造性地把和平共处原则用于解决一个国家的统一问题,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B.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C.既坚持了原则又体现了灵活性,有利于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和平环境

D.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

6.港澳实践“一国两制”方针的关键时间和事件有ABCD

A.1984年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B.1997年7月1日香港正式回归祖国

C.1987年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D.1999年12月20日澳门正式回归祖国

7.新世纪新阶段的对台方针政策有ABCD

A.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四点意见”

B.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反分裂国家法》

C.2005年四、五月间胡锦涛先后邀请国民党主席连战、亲民党主席宋楚瑜率团访问大陆并分别发表公报,达成多项共识。

D.2007年10月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总书记再次表明了我们党对实现祖国统一的真诚愿望和坚定原则

8. 2005年3月4日,胡锦涛针对台海局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特点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具体包括ABCD

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9.香港和澳门回归是永载史册的民族盛事,其重大意义是ABCD

A.是祖国统一大业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B.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的重大历史性贡献

C.标志着“一国两制”构想获得巨大成功

D.对解决台湾问题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10.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正确立场是ABCD

A.我国对台湾的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B.努力用和平方式解决,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C.绝不允许任何外国势力以任何方式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D.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2.“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港澳问题和台湾问题有什么不同?

4.为什么说“一国两制”是中国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

5.新世纪党的三大任务是什么?三者的关系如何?

四、论述题

1.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2.分析2008年来两岸关系发生的新变化及其特点和背景,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3.结合史实,试述“一国两制”如何由科学构想变为生动现实。

4.如何理解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5.阐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对台湾回归的重大意义。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

1.党的 C 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这一深刻论断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二大 C.十三大 D.十五大

1.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A

A.南北问题 B.维护世界和平问题

C.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问题 D.建立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问题

2.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 B

A.资本的扩张 B.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 D.政治统治的需求

3.经济全球化在本质上是C

A.新科技革命的推动 B.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组合

C.资本的跨国流动和资本的国际循环与周转 D.是少数西方发达国家推动的结果

4.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B

A.是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的决心决定的

B.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决定的

C.是根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禁运决定的

D.是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决定的

5. A首次系统地提出了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

A.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时

B.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

C.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尼政府代表团时

D.1955年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

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A.仅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 B.仅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C.仅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D.概括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7.树立新的安全观念的核心是 C

A.以军事联盟为基础 B.以加强军备为手段

C.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D.防范和打击恐怖活动

8.首先提出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是 D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9.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根源是 A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民族与宗教问题

C.领土和边界争端 D.恐怖主义活动

10.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B

A.睦邻、富邻、安邻 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C.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D.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二、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20世纪6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是指AC

A.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

B.亚洲、日本、大洋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

C.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日本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D.欧洲、大洋洲、拉丁美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

2.1974年毛泽东提出三个世界的划分是指BCD

A.美国、日本、西欧是第一世界 B.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

C.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

D.亚洲和整个非洲是第三世界

3.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是 ACD

A.总体和平、局部战争 B.总体动荡、局部缓和

C.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D.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4.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有AB

A.和平与发展 B.经济全球化

C.政治多极化 D.民主多样化

5.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有 ABCD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6.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的主要原因是ABC

A.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B.世界经济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和跨国经济联系的日益紧密

C.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信息技术的发展

D.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7.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包括 BCD

A.一条线 B.另起炉灶

C.一边倒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8.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 ABCD

A.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的必然选择

B.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道路

C.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

D.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9.和谐世界的内容是指ACD

A.民主的世界 B.正义的世界

C.公正的世界 D.包容的世界

10.要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我们必须ABCD

A.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 B.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C.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D.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2.为什么说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3.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4.中国为什么要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四、论述题

1.发展中国家应该怎样应对全球化的机遇与挑战?

2.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3.试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4.如何正确认识世界多级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发展的趋势?

5.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人数最多的基本依靠力量是B

A.工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人民军队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 D

A.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B.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人民军队

C.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不同地域的劳动者 D.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是 A

A.第一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

B.第二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

C.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

D.三个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均上降

4.我国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面积的 B

A.63% B.64%

C.60% D.65%

5.按照现代化、革命化、正规化的要求加强军队建设,其中 A

A.现代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 B.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中心任务

C.正规化是军队建设的政治方向 D.革命化是军队建设的基础

6.新时期我国爱国统一战线的实质是 C

A.维护祖国统一 B.进行政治联盟

C.实现最广大的人民团结与和谐 D.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7.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前提和基础是 A

A.民族平等 B.民族解放

C.民族独立 D.民族自治

8.我国在对待宗教信仰的原则是 B

A.实行政教统一的原则 B.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

C.强制放弃宗教信仰原则 D.坚决反对和取缔宗教原则

9.保卫祖国的钢铁长城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是 D

A.工人

B.农民

C.知识分子

D.中国人民解放军

10.在社会主义社会,知识分子在社会上属于 D

A.一个独立的社会阶级 B.有待进一步改造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

C.小资产阶级 D.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变化后出现的新阶层有 ABCD

A.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 B.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

C.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 D.自由职业人员

2.发挥新的社会阶层在促进经济发展作用时,必须贯彻的“四个尊重”方针是 ABCD A.尊重创造 B.尊重劳动

C.尊重知识 D.尊重人才

3.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 ABC

A.坚持民族平等 B.坚持民族团结

C.坚持民族共同繁荣 D.坚持民族自治

4.新形势下我军必须解决好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 BD

A.信息化 B.打得赢 C.科技化 D.不变质

5.新时期统一战线的两个联盟的关系是 AC

A.大陆范围以外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B.港澳同胞是统一战线的主体

C.大陆范围内的联盟是统一战线的主体和基础 D.台湾同胞是统一战线的重要基础

6.新时期统一战线有两个联盟,其中大陆范围内的联盟以BC 作为政治基础

A.集体主义 B.爱国主义

C.社会主义 D.民族主义

7.新时期统一战线有两个联盟,其中大陆范围外的联盟包括 BCD

A.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B.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的台湾同胞

C.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的港澳同胞 D.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的海外侨胞

8.改革开放以来,工人阶级变化的特点是AD

A.队伍迅速壮大 B.工人队伍的知识分子比重减少

C.岗位流动加快 D.内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9.作为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的特殊重要作用是ABCD

A.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继承者和传播者 B.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开拓者

C.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骨干力量和核心力量 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基本力量10.我党的宗教政策有ACD

A.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原则

C.依法管理宗教事务 D.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三、简答题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了哪些新的社会阶层?

2.为什么说“四个尊重”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

3.为什么说新时期爱国主义统一战线仍然是一个重要法宝?

4.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5.新时期统一战线有哪两个联盟?

四、论述题

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

2.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3.新时期如何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理解人民解放军的重要作用?

5.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怎样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

1.历史上的政党都是具有阶级性的,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是D

A.具有全民性质的政党 B.工人阶级的政党

C.是无阶级性的政党 D.是代表各阶层利益的政党

2.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不断地改善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要解决的是 A

A.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B.改变党和其他民主党派的领导关系

C.改革党的根本性质 D.改革党的领导地位

3.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C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大力发展生产力

C.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实事求是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党的宗旨是 C

A.立足于中国共产党的建设 B.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和光大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加强无产阶级专政

5.中国共产党宗旨的根本体现是 A

A.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 两个先锋队

C. 一个核心

D. “三个代表”

6.新世纪“新的伟大”工程是指 B

A. 祖国统一

B. 党的建设

C. 现代化建设

D. 反腐败斗争

7.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是 A

A.人民拥护和选择的结果 B.由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的纲领决定的

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是 C

A.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实事求是

9.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D

A.作风路线 B.思想路线

C.组织路线 D.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10.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是 D

A.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

C.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D.实现共产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上。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1.中国共产党是 ABC

A.工人阶级的先锋队 B.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C.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原因有ABD

A.中国共产党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

B.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C.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

3.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就是要推进ABCD

A.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 B.党的思想建设

C.党的组织建设 D.党的作风建设

4.党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正确处理好AB

A.利益关系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 B.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

C.民族利益和阶级利益的关系 D.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5.当前改善党的领导的重点是解决以下几个问题BCD

A.确立高级领导干部的终身制 B.改革和完善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

C.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的关系 D.进一步解决和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6.新时期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意义是BCD

A.是中国共产党生死存亡的根本保证 B.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

C.是中国共产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 D.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各种困难的根本保证

7.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包括ABD

A.严格执行党风建设责任制 B.健全纪检监察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

C.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D.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

8.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ABCD

A. 马克思列宁主义

B. 毛泽东思想

C. 邓小平理论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9.新时期党的建设面临的主要课题是AD

A.提高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课题 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课题

C.搞好改革开放的课题 D.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课题

10.在半个世纪执政实践中,中国共产党积累的成功经验包括ABCD

A.坚持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 B.坚持推进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

C.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实践 D.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三、简答题

1.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答:1.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适应国际环境的变化,必须改善党的领导;

2.从国内看,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新形势、新任务对我们党提出了新要求;

3.从党的自身状况看,目前,我们党的实际状况同党肩负的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荣使命还有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2.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3.党的执政能力包括哪些方面?

答:1、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

2、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

3、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

4、运用国家机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

5、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能力;

6、整合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的能力;

7、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能力;

8、正确处理国际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利益的能力;

9、应对复杂局面、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

10、从严治党、拒腐防变、保持执政党自身先进性和生命力的能力。

4.为什么说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

答: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顺利完成肩负的历史使命的需要。只有根据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愿望,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党才能更好地完成执政使命。

第二,这是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大党、老党相继丧失政权的惨痛教训给我们的历史昭示。

第三,这是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党只有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5.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党的先进建设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第一,这是中国共产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完成其历史使命的现实需要。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

第二,这是我们总结世界上很多大党老党执政的兴衰历程所得出的历史性启示。党要保持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加强先进性建设。

第三,这是中国共产党保证其执政地位,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只有不断加强先进性建设,党才能保持强大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五、论述题

1.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应该正确把握哪些基本原则?答:第一,根本立足点是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为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着力处理好三方面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利益关系多样化与根本利益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利益关系,自觉做到以大局为重,局部服从大局。三是正确处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第二,妥善处理与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关系。第三,切实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利益的实际问题。3.如何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4.试述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答:一、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决定的,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不论我们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形势和任务如何变化,我们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变;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不能变;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本质不能变。

二、始终保持和发展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这是党长期执政的本质要求。解决当今中国面临的所有问题,从根本上来说,都必须靠发展。讲发展,首先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通过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奠定物质基础。讲发展,还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党的先进性 C、坚持执政为民 D、坚持党的领导 2、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A、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B、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三个有利于”标准 3、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实行公有制 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实行按劳分配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6、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A、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D、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7、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C) A、农业社会 B、现代化工业社会 C、工业化中期阶段 D、工业化高级阶段 8、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D) A、大城市 B、中等城市 C、小城镇 D、农村 9、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 )A、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B、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突破是(D ) A、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A、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B、能确保经济总量的平衡 C、可以实现经济结构的平衡 D、可以保障社会公平 12、私营经济中的劳动者的收入属于(C)

毛概题库整理第八章(一)

第八章第一节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对市场经济认识上的重大突破是A A.计划经济和市场经都是组织经济活动的手段 B.不再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 C.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 D.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 2.我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依据是A 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B.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 C.市场经济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D.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3.党的十四大以后,我国的经济改革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加速推进,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D A.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B.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 C.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D.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4.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确立,是由D A.按劳分配制度决定的 B.市场经济决定的 C.对外开放决定的 D.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 5.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上层建筑领域的相应改革是D A.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B.打破垄断,疏通商品流通渠道 C.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D.实行政企分开,转变政府职能 6.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B A.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B.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C.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D.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参与市场竞争 7.坚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就是D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共同富裕 B.充分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大广大人民利益为出发点 D.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在C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五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9.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就是在于能否始终A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C.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020年电大《毛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和《大学语文》合集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2020年电大《毛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试试题和《大学语文》合集 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2020-2021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网络核心课终结性考 试试题及答案 100%通过 考试说明:2020年秋期电大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八次专题测验(50分),一次终结考试(试题A或试题B或试题C)(50分)。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提示:利用Ctrl+C(复制)Ctrl+V(粘贴)来完成终结性期末考试文字输入任务。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试题A(开卷)(终结性试卷一) 论述题:思想理论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至今依然闪耀着真理光芒。要读懂中华民族近代的苦难辉煌史,读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史,离不开毛泽东思想这把金钥匙。请试述毛泽东思想发展的历史进程。 答案: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存的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同样,正确的革命理论,只有同亿万群众的革命实践结合起来才能产生和形成。作为指导中国革命的毛泽东思想,不是个别天才人物主观臆造的东西,而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不断结合过程中产生的科学体系。在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问题上,曾经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教条主义的倾向;另一种是经验主义的倾向。这两种倾向都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实际割裂开来,都不能引导中国取得胜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从而获得了克敌制胜的强大武器。 (2)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就清醒地分析了国民革命失败后的形势,适时地将革命进攻的方向转向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开辟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为全党树立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榜样。在“左”倾错误占统治地位的年代里,毛泽东虽然屡遭排挤和打击,但他从未停止过同党内连续出现的“左”倾错误的斗争。1930年5月他所写的《反对本本主义》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这篇文章初步阐述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思想,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从对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的迷信中解放出来,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毛泽东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3)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项事关中国革命成败的特殊而伟大的事业。毛泽东不仅在实践中正确揭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在理论上提出并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主要是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主义在内容和形式上来了一番改造,使它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成为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试题B(开卷)(终结性试卷二)

大一毛概复习考题重点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单选:25*1' 多选:15*1' 简答:4*10' 论述:20’(二选一) 【第一章】 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李大钊第一个提出把马列主义应用到中国的实践中 2,首次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画这个命题的是毛泽东 3,党中央认识到这个问题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 4,全党认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延安整风之后 5,七大在《党章》中确定这一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涵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1)、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3)、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理论创新,1,必将极大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创新。2,为深入探索和把握社会主义发展规律提供了根本指导方针。3,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思想基础,4,为中国发展进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5,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015大学毛概考试题库及答案

2015大学毛概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30分。) 1、第一次提出“毛泽东思想”概念的人是( C )。 A、张心如 B、刘少奇 C、王稼祥 D、邓小平 2、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和根本出发点是( A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党的建设 3、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主要原因是( D )。 A、农民革命斗争的失败 B、中国封建主义的统治 C、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 D、帝国主义的侵略 4、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标志是(C )。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中共“一大”

5、新民主主义革命路线的核心是( A )。 A、无产阶级的领导 B、人民大众的参与 C、工农联盟的巩固 D、人民军队的建设 6、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区别是( B )。 A、革命的对象不同 B、革命的领导阶级不同 C、革命的前途不同 D、革命的动力不同 7、中国革命最基本的问题是( B )。 A、军队问题 B、农民问题 C、统一战线问题 D、党的建设问题 8、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是( C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武装斗争 9、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 C )。 A、合法斗争 B、秘密斗争

C、武装斗争 D、经济斗争 10、毛泽东指出人民军队建设的最根本原则是( A )。 A、党指挥枪 B、官兵一致 C、军民一致 D、民主建军 1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 A )。 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广州起义 D、百色起义 12、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B )。 A、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C、海陆丰革命根据地 D、陕北革命根据地 13、革命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B )。 A、无产阶级领导权 B、工农联盟 C、工、农、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制定正确的政治纲领 14、中国革命统一战线最根本的问题是( D )。

2021年大学毛概期末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一)

2021年大学毛概期末考试全真模拟试卷及 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外开放是(C)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A)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3、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B) A.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B. 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C. 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4、对外开放是对(D) A.社会主义国家开放 B.资本主义国家开放 C.发展中国家开放 D.全世界开放 5、我国对外开放的先头阵地是(D)

A.经济技术开发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保税区 D.经济特区 6、“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 A.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的 B.对社会各个方面要进行根本性变革的意义上说的 C.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意义上说的 D.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的政治体制意义上说的 7、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是( A ) A.基本制度的变革 B.社会主义政治、经济运行方式的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8、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C) A.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 B.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 C.社会主义国家的富民之路 D.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9、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中发展是( A ) A.目的 B.动力 C.基础 D.条件 10、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是发展( A ) A.对外经济关系 B.对外政治关系 C.对外文化关系 D.对外学术关系 11、对外开放是一项涉及面十分广泛的基本国策,其基本点是(A)

大学毛概考试简答 论述题重点汇总(2020年九月整理).doc

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答:a、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b、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c、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2、为什么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无产阶级专政? A、性质相同。都是以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国家政权;都是绝大多数人享有民主权利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的新型民主、新型专政的国家政权。 B、作用、职能相同。都承担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扩大人民民主,镇压敌对势力反抗,保卫和巩固革命成果,领导和组织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的职能。 C、历史使命相同。都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逐步消灭一切阶级差别和社会不平等,为未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条件。 3、为什么必须在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答:原因: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变。历史和现实表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国情、顺乎民意,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助于把国家的集中统一和少数民族自治结合起来;有助于把国家方针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已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一个法治国家,党和政府必须依法行事。

依据: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结合中国民族问题的实际,而采取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我国之所以采取这一制度,既是由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和民族特点所决定的,又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学说和国家学说的重大发展和贡献。 4、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战略地位: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有巨大促进作用 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和条件 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5、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意义: ①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党执政理念的升华。

毛概选择题考试题库完整

1 单选题(1 号试卷) 1 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是 ? 空想社会主义 ? 儒家思想 ? 斯大林主义 ? 马列主义 2 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 武装斗争、农村根据地建设、土地革命 ? 实事、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 统一战线、群众路线、农村根据地建设 3 ()进一步提出了人民专政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 会议之后 ? 解放战争和新中国成立之后 ? 整风之后 ? 三大改造之后 4 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人是p14 ? (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 ? 大钊 ? 周恩来 ? 独秀 5 思想写进党章是在 ? 党的七大 ? 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 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 党的五大 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论成果 ? 一 ? 二 ? 三 ? 四 7 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 近代中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实践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 ? 近代中国知识分子活动的实践 ?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实践 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就是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相结合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经济相结合 ? 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 理论 ? 思想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多选题(1 号试卷) 1 关于独立自主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p13 ? 独立自主就是坚持独立思考,走自己的路 ?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中国的事情必须中国人民自己处理 ? 坚持独立自主,就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 坚持独立自主就是不争取外援,不开展国际经济文化交流 2 群众路线就是 ? 一切为了群众 ? 一切依靠群众 ? 从群众中来 ? 到群众中去 3 以下对思想的理解错误的有 ? 它是个人的思想 ? 它包括晚年所犯错误 ? 它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它没有完全坚持马列主义 4 以下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的理解错误的有? 二者毫无关联 ? 后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前者 ? 二者完全一样 ? 二者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5 对“实事”的含义作出的界定是p11 ? “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 ? “是”就是客观事物的部联系,即规律性 ? “求”就是我们去研究 ? “实事”就是解放思想 6 以下对思想的历史地位正确的理解有 ? 它只是我们在革命时期必须要坚持的指导思想 ? 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 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 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判断题(1 号试卷) 1 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p9、p129 ? 对? 错 2 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p17 ? 对? 错 3 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其主题是中国革命与建设。? 对? 错 4 思想基本原理、原则和科学方法具有普遍意义。p16 ? 对? 错

西南石油大学毛概考题二A卷(及答案)

西南石油大学《毛泽东思想概论》考试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在答题卡上把正确答案所在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计20分)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奠基人是( A ) A、毛泽东 B、李大钊 C、邓小平 D、江泽民 2.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依据是( B ) 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 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 3.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 ) A、以人为本 B、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C、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D、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是( A )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党的建设 5. 中国革命胜利的三大法宝是( A ) 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睦邻友好 C、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D、土地改革、保护民族工商业、武装斗争 6.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进入( B )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7.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 A ) A、一化三改 B、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C、两个转变 D、和平赎买 8.“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B ) A、判断姓“社”还是姓“资”的标准 B、判断改革及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C、判断社会制度优劣的标准 D、判断社会进步与否的标准 9.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为( A ) 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阶级矛盾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10.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B ) A、对外开放 B、改革 C、经济的全球化 D、群众需要的增长 11. 邓小平曾经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B ) A、国防现代化 B、科学技术现代化 C、工业现代化 D、农业现代化 12. 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 A ) A、生产发展 B、生活宽裕 C、乡风文明 D、管理民主 13.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 D ) A、按劳分配 B、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C、先富后富 D、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4.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 A、民族区域自治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 A ) A、依法治国 B、以德治国 C、科教兴国 D、人才强国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A ) A、培育“四有”公民 B、增强理想信念 C、培养诚信意识 D、弘扬时代精神 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 D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民主 C、文化的繁荣 D、党的领导 18. 苏东剧变之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C )

东南大学2015年毛概期末复习试题答案高分答案

考试时间:6月18日(周四)18:30-20:30 题型题量:简答题(每题10分,3题,共30分); 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题20分,2题,共40分); 材料题(每题30分,1题,共30分)。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P3(和2,4相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具有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成果的过程。 一方面是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并丰富和方展理论的过程。 1)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理论。 3)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两者的关系是 怎样的?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①毛泽东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 ②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和历史地位是什么? (和5相似)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各个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政策和策略的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了解)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基本方面: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1)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它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是什 么? (第一章,简答题,字数超50)主要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3)社会主义本质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理论 4)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理论 6)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理论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发展战略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理论

大学生毛概考试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大学生毛概考试重点简答题及答案 (一)必须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四)必须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认识饿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既要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要抓住牵动全局的主要工作、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重点突破。 科学内涵的核心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其具体内涵概括为三句话:毛

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①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它们在立场、观点和方法上,在基本原理上,是完全一致的。毛泽东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 ②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的关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句话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而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凡是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思想、观点,即使是毛泽东提出的,也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也就是说,应该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相区别,特别是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相区别。 ③毛泽东思想是党的集体智慧结晶。一方面,毛泽东作为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另一方面,毛泽东思想凝聚着党和人民的集体智慧。 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内容那个: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

2017年毛概考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使用“思想路线”这一概念的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刘少奇 2、明确提出“关于主观主义”的问题的文献是( ) A《古田会议决议》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3、毛泽东初步界定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含义的文章是( ) A《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B《井冈山的斗争》 C《反对本本主义》 D《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4、毛泽东对党的思想路线进行系统哲学论证的著作主要有( ) A《论持久战》和《新民主主义论》 B《矛盾论》和《实践论》 C《论联合政府》和《反对本本主义》 D《改造我们的学习》和《反对本本主义》 5、最早从思想路线的角度系统阐述坚持实事求是重要性的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6、最早对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进行马克思主义界定的文章是( ) A《反对本本主义》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改造我们的学习》D《新民主主义论》 7、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全党得到确立的标志是( ) A秋收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遵义会议和毛泽东领导地位的确立 C长征胜利结束和三大红军会师 D延安整风和党的七大 8、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继续强调实事求是,他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 ) A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B政策和策略的统一 C民主和集中的统一 D军事和政治的统一 9、党的思想路线得到重新确立的标志的会议是党的(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十二大 D十二届三中全会 10、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特别强调了( )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大学毛概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2017)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确定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的会议是(B ) A、遵义会议 B、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2、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是( 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改革与开放 D民主与法制 3、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命题是在( C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六中全会 C 十二大 D十三大 4、邓小平理论形成轮廓是在:( C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5、第一次系统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是在(B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6、邓小平理论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在( C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7、邓小平理论被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8、第一次科学而准确地使用“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是在( D ) A党的十二大 B党的十三大 C党的十四 D党的十五大 9、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有( B ) A一次 B二次 C三次 D四次 10、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 B )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11、邓小平理论包含几个方面的内容( B ) A八个 B九个 C十个D十一个 12、党的十五大载入史册的标志是(D) A制定跨世纪的宏伟蓝图B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D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 13、建国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照搬了( A ) A苏联模式 B朝鲜模式 C波兰模式 D匈牙利模式 14、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第一个宣言书是(D) A“三个有利于”标准理论B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改革开放的决策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15、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B)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邓小平南方谈话 C《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词》 D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出 16、邓小平理论活的灵魂是(D ) A独立自主B.“三个有利于”标准 C.群众路线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1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D) A.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B.邓小平理论发展阶段 C.邓小平理论成熟阶段 D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 18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首次提出是在(B ) A 1999年 B 2000年 C 2001年 D2002年 19、(C),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A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B 坚持改革开放

毛概试题库

三、判断题 1. 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个人的全部思想。 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包括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4.近代以来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两大历史任务”是学习西方、完成革命。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否定和超越。 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 7.科学发展观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 9.“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梦,就是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0.实现“中国梦”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1.错 2.对 3.对 4.错 5.错 6.对 7.错 8.对 9.对 10.对 1.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2.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3.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4.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问题上,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实际结合起来,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5.解放思想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6.《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发表标志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内正式确立。()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第一次思想解放的宣言书。()8.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条件。()9.党的实事求是思想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论()10.党的思想路线得以重新确立的重要标志是十一届三中全会。() 1.正确、 2.正确、 3.正确、 4.正确、 5.错误、 6.错误、 7.正确、 8.正确、 9.错误、10.正确 三、判断题 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革命性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2.中共四大前后,党内有人认为,中国的资产阶级不敢出来作领导、打先锋,中国工人阶级天然是国民革命的领导者。 3.为了早日实现革命目标,中国革命应“毕其功于一役”。 4.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 5.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 6.党内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之间的矛盾是党内思想上的主要矛盾。 年有人主张,既然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那么革命本身就是无产阶级革命。 8.中国军队实际是穿着军装的农民。 9.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就是要消灭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10.无产阶级领导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 三、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对 6、对 7、错 8、对 9、错 10、对 三、判断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2、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毛概期末考试选择试题汇总

團毛概期末考试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键在(A ) 、 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 A 、 C 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党的领导 、 2 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B) 、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三个有利于”标准 C 、 3 消灭剥削的物质前提是(B) 、 A 实行公有制B、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 C 实行人民民主专政D、实行按劳分配 、 4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指(B) 、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共产主义社会 5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A ) 、 A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B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D 、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我国的工业化任务还没有完成,总体上看,现在还处于( C )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在( D ) 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党在 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长期坚持。稳定和完善这一双层经营体制的关 键和核心是(A ) A 、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 B 、完善农村所有制结构 C 、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 D 、发展规模经济 10、改革开放以来,对社会主义可以实行市场经济在理论认识上重大 突破是(D ) A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 B 、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 、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 D 、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 度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A ) 6 、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D ) A 、 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 B 、 实现工业化、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C 、 实现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现代化 7、 A 、 农业社会B 、现代化工业社会 C 、 工业化中期阶段 D 、工业化高级阶段 A 、 大城市B 、中等城市 C 、 小城镇D 、农村 9、

(完整word版)湖南师范大学2015毛概期末考试试卷

第1页 共3页 湖南师范大学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2013级各专业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期末考核试题(南、职院A 卷) 考核方式:闭卷 考试时量:120分钟 试卷类型:A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 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毛泽东在明确提出“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是在 ( ) A. 遵义会议 B.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C. 中共七大 D.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毛泽东提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的文章是 ( ) A. 《反对本本主义》 B.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C. 《改造我们的学习》 D. 《<共产党人>发刊词》 3.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全面展开而达到成熟, 其根本的客观原因是 ( ) A. 毛泽东同志在党的领导地位的确立 B. 党的理论素养的加强 C. 革命斗争的艰巨性和环境的复杂性 D. 党的思想路线的端正 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 ) A. 发展才是硬道理 B.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D.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5.1978 年在全党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讨论推动了全党 和全国人民思想大解放。在讨论中,邓小平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他指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实质就在于: ( ) A. 是否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 是否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 是否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 是否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6..邓小平指出:“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 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这段 话表明邓小平理论产生的: ( ) A. 时代背景是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 B. 历史依据是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C. 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实践 D. 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7.之所以说邓小平理论是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其依据是: ( ) A. 它是在总结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B. 它是在时代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C. 它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D. 它是在总结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8.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一论断,指出了邓小平理论两个相互 联系的方面,即: ( ) A. 一方面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它是在当代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B. 一方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另一方面运用的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C. 一方面继承和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另一方面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时代特征结合 D. 一方面遵循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和中国共 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9.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是在: ( ) A. 党的十二大 B. 党的十三大 C. 党的十四大 D. 党的十五大 10.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重要历史经验,即能否从本国的实际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进行理论创新,这构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 ) A. 历史依据 B. 理论源泉 C. 时代条件 D. 现实依据 11.经过 80 多年的发展,我们的党员队伍,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 了重大变化,这些变化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 ) A.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 科学分析党的现状的基础上形成的 C. 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D. 科学判断党的自身变化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 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集中起来就是深化了对:( ) A.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认识 B. 社会主义执政党建设的认识 C. 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认识 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13.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邓小平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回答了: ( )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 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C.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D. 什么是共产主义,怎样建设共产主义

大学毛概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大学毛概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1小题) 1、1 (B)。党的早期领导人( )曾经提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中去的思想。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C.周恩来 2、2 (C)。 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毛泽东的( )。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新民主主义论》 C.《论新阶段》 D.《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3 (A)。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这是( )的论述。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胡锦涛 4、4 (C)。 就全党来讲,对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中去这个问题形成统一认识是在( )。 A.中共十二大以后 B.中共十七大以后 C.延安整风以后 D.遵义会议以后 5、5 (C)。( )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七大 D.中共八大 6、6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7、(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 A.毛泽东思想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8、8 (B)。

邓小平指出,当今世界面临的两大问题是( )。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 C.科技与教育 D.民主与人权 9、9 (B)。邓小平正式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10、0 (D)。 “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提出的。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11、1 (A)。 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是第一次( )。 A.提出“三个代表”的要求 B.阐述“三个代表”的基本内涵 C.阐述“三个代表”的精神实质 D.阐述“三个代表”的历史地位 12、2 (B)。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 )。 A.坚持与时俱进 B.坚持执政为民 C.坚持党的先进性 D.发展生产力 13、3 (B)。(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A.可持续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发展 D.协调发展 14、4 (B)。以人为本的“人”是指( )。 A.个体的人 B.广大人民群众 C.抽象的人 D.公民 15、5 (C)。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公平 B.正义 C.发展 D.协调 16、6 (D)。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 A.以人为本 B.发展 C.公平 D.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7、7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