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质量检测

模块质量检测
模块质量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6分)

1. 一战前夕,两个帝国主义国家(X国和Y国)结成了同盟。借此X国可以在欧洲孤立法国,Y国可以更加有力地争夺巴尔干地区。X国和Y国最有可能是()A.意大利、德国 B.奥匈帝国、意大利

C.德国、奥匈帝国 D.英国、德国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分析题干可知,符合题意的为C项。

答案:C

2.德意志帝国《装甲兵之歌》:“如果我们为命运女神所抛弃,如果我们从此不能回到故乡,如果子弹结束了我们的生命,如果我们在劫难逃,那至少我们忠实的坦克,会给我们一个金属的坟墓。”诗中所提到的坦克首先出现在下列哪个战役中()A.凡尔登战役 B.库尔斯克会战

C.索姆河战役 D.马恩河战役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基础的再认再现能力。教材中明确提到,在索姆河战役中,英国第一次使用了坦克作战。

答案:C

3.右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妇女在炮弹工厂做工的照片,下列各项中对下图的正确解读是()

①一战期间大批成年男子应征入伍,造成人力短缺

②一战期间大批妇女进入生产部门

③她们从事的工作很危险

④客观上有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读图获取信息的能力。一战期间,德国由于大批成年男子应征到前线,于是大批妇女进入到生产部门,从事制造炮弹等危险的工作,这在客观上又有利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A。

答案:A

4.英法这两个昔日战场上并肩作战的盟友却在巴黎和会上怒目相对,甚至以退出和会相要挟,两国的矛盾焦点是()A.远东与太平洋利益之争 B.国联的组织方式和控制权之争

C.海军军备及其比例之争 D.欧洲大陆均势与霸权政策之争

解析:英国推行势力均衡政策,希望用德国来牵制法国,避免法国称霸欧洲大陆;法国极力主张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

答案:D

5.根据下表《五国条约》规定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总吨位的限额(单位:万吨),说法正确的是()

①美国取得了与英国平等的制海权②体现了英国国力的衰落③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美、英、日的海军军备竞赛④埋葬了英日同盟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埋葬英日同盟的是《四国条约》,④错误,排除。结合所学知识,①②③均正确。

答案:A

6.下列各项符合国联盟约基本规定的是()

①国联成员国承担“不从事战争之义务”②国联成员国应实行裁军③对于发动战争的国家,国联成员国应加以制裁④对一战战败国的殖民地由国联委托“先进国家”进行统治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根据国联的基本职能可知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注意③发动战争的国家应理解为世界上所有国家。答案:A

7.右图是一幅讽刺1938年某一历史事件的漫画。漫画中张伯伦和哈里法克斯抬着空担架问狼:“打扰,请问你们是否听见一声尖叫?”狼前面的地上写着“捷克斯洛伐克”字样。该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违背国际惯例的突出表现是()

A.允许法西斯国家参加

B.推行种族歧视政策

C.大国推行强权政治

D.禁止当事国出席会议

解析:据?1938年??张伯伦??捷克斯洛伐克?等信息可知,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慕尼黑会议,该会议在没有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参加的情况下,签署了将苏台德地区割给德国的协议。这严重违背国际惯例,故选D。

答案:D

8. 德国进攻波兰之前,英国政治家反复强调:“波兰作为一个殉难者比作为一个主权国家更有利于英国。”英国考虑的是()A.波兰灭亡后利于德国进攻苏联 B.波兰的存亡对于英国的利益无关紧要

C.波兰保持独立会打破欧洲大陆均势 D.帮助波兰维持独立会大量消耗英国国力

解析:解题关键是要明白当时英国仍推行绥靖政策,妄图通过牺牲波兰的办法,达到祸水东引的目的。

答案:A

9.这是一张1941年名为《美国睁开你的眼睛》的美国海报,画面中只有一个人的头

部特写,他的眼睛被蒙住了,上面写着“一切照旧”,而画面背景中象征着法西斯的

乌云已笼罩在了他的头上。这张海报意在()

A.说明法西斯侵略与美国无关

B.说明美国还没有卷入与法西斯的战争

C.警醒对法西斯侵略视而不见的美国人

D.讽刺美国等西方大国推行的绥靖政策

解析:这张海报的真实目的在于警醒对法西斯战争乌云视而不见的美国人,让他们赶快睁开眼睛,认清形势,加入到反法西斯战争的行列中来。

答案:C

10. 莫斯科保卫战被称为20世纪“一个冬天的神话”。其理由是()

①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②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转折点③粉碎了希特勒闪击速胜的企图④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决心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②是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作用,排除含②的选项。

答案:D

11.下面这幅漫画《榜样》(图中站立者为一个日本将军,倒挂者的柱子上写着“墨索里尼”)是我国著名

画家华君武先生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所作,其主要寓意是()

A.墨索里尼死有余辜

B.意大利法西斯已经投降

C.日本侵略者注定要失败

D.蒋介石独裁统治不得人心

解析:漫画《榜样》将墨索里尼画在绞架上,摆在日本侵略者面前,预示日本侵略者注定要失败。

答案:C

12. 下列哪幅图不能反映美苏“冷战”的情况()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冷战?概念的理解。美国?9〃11?事件是冷战结束后国际恐怖主义分子活动的表现。

答案:D

13.联合国参观中心入口处的一座雕塑,是一支枪管打结的枪。寓意联合国所行使的主要职责是()A.推动发展中国家和整个世界经济的发展

B.协调国际经济和贸易关系

C.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

D.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

解析:打结的枪说明人民反对以武力解决国际争端,反对战争,主张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共同来维护世界和平。

答案:C

14.朝鲜战争是二战以后以东西方两大阵营对立为背景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它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了朝鲜半岛的分裂局面②打破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③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④致使中美关系长期处于和好状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能力。在朝鲜战争中和战争结束后,美国对中国实行长期包围封锁,致使两国关系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排除带有④的选项。

答案:A

15.“今年春光胜往年,举国欢腾捷报传。南北竞赛打美帝,稳操全胜勇向前。”胡志明的这首诗说的是

()A.朝鲜停战协定签订 B.美国把“特种战争”发展为局部战争

C.美国把对越战争“越南化” D.越南人民的“新春攻势”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从?春光??捷报??打美帝?可以判断,这首诗热情赞扬了越南人民的?新春攻势?。

答案:D

16.“英法帝国主义梦想用腐朽的‘炮舰政策’,恢复他们对埃及的统治。美帝国主义正在纵容和利用英法的侵略,企图从中渔利。但是在今天的时代里,他们的这些阴谋是注定了要失败的”。周恩来给纳赛尔的这一电文评价的是()

A.巴勒斯坦战争 B.苏伊士运河战争

C.“六日战争” D.“十月战争”

解析:英法为夺得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与以色列联合,于1956年10月29日,对埃及发动的军事行动。英法以三国的行动遭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指责。结合材料内容,大体上说明了苏伊士运河战争概况。

答案:B

17. 一位参加过海湾战争的美国高级指挥官曾说“沙漠风暴行动是与理想的敌人进行的一场理想的战争……我们获得了理想的联盟,理想的设施和理想的战场”。对这一观点的理解符合史实的是()A.理想的敌人:科威特的行径遭致世界舆论的一致谴责

B.理想的联盟:美国成功组织起多国参与的“联合国军”

C.理想的设施:多国部队广泛使用各种先进的战争技术

D.理想的战场:美国连年战争,具有丰富的沙漠作战经验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A项是错误的;科威特的行径没有遭致世界舆论的一致谴责。B项是错误的;美国没有成功组织起多国参与的?联合国军?。D项是错误的。所以选C。

答案:C

18. 每个时代,都有它特定的时代主题。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时代的主题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在这样的时代中()A.世界不会再有动荡不安的局势 B.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冲突趋向缓和

C.发达国家主宰着当今世界一切事务 D.发展中国家完全处于不利地位

解析:当今世界总体趋势趋于缓和,但局部的冲突和矛盾依然存在,故A项错误。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强,发达国家不可能主宰世界一切事务,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故C、D两项错误。只有B项表述正确。

答案:B

二、非选择题(第19小题10分,第20题10分,第21题14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0分,第24题10分,共64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目前欧洲军事竞赛的根本动机是什么?即国家为了给人口增长和工业发展找到出路,就必须推动地域扩张,对他国实施政治压力;作为一个竞争单位,国家的最终优势总归于拥有强大军事力量的一方,弱者碰壁,就像任何其他形式的生存斗争一样。

——诺曼?安吉尔《大幻影》(1909年)材料二作为判断一场争执的是非对错的法庭,战争是残酷、不可预测而又代价惨重的……让那些深信战争能够裁决正义的人牢记,战争的结果可能更少依赖于交战双方的正义,而更多依赖于交战双方的狡猾奸诈。而战争的代价则是昂贵的。一千万名死者和两千万名伤残者……正是此案出具的用以判定罪责和处罚双方凶手的可怖判决书。

——大卫?劳合?乔治《战争回忆录》(1933~1936年)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中“军备竞赛”产生的影响。(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作者的核心观点并说明理由。(不得摘抄原文)(4分)

解析:第(1)问注意材料出处——诺曼?安吉尔《大幻影》(1909年),据此判断是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辩证指出军备竞赛带来战争、灾难的同时又在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第(2)问注意材料信息?战争是残酷、不可预测而又代价惨重的??战争的结果,可能更少依赖于交战双方的正义,而更多依赖于交战双方酌狡猾奸诈。而战争的代价则是昂贵的?,即可归纳?反对战争?的核心观点及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影响: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导致“一战”的爆发,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导致部分国家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泛滥。客观上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观点:反对战争。理由: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很难裁决正义。

20.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材料二1921年 8月11日,美国向英、法、意、日、中五国发出正式邀请。邀请书的第一部分写道:巨额军费开支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以至侵害了?社会之安定、正义之保持、和平之确定?。目前有关各国会同讨论裁减军备的时机已到,而首先应讨论限制海军军备问题。邀请书的第二部分指出,须有要求和平的意愿并消除国家间误会,裁减军备才有成功的可能,因而在对太平洋及远东有关问题的讨论中应该遵循尊重友谊、去除争端的原则。英、法、意、中等国当即表示同意。

问题:

(1)据材料一,你从该漫画所获取的信息是什么?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发起华盛顿会议的目的及对国际关系的影响。(6分)

解析:第(1)问,漫画中?1919年??凡尔赛宫??国际联盟??希望注定要无情破灭?等信息,结合已学可知美国最早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建立国联,但美国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在英法两国的操纵下,美国利用国联来称霸世界的企图最终破灭。第(2)问,考查调动、运用已学知识的能力,结合材料及已学知识可知,美国为了遏制英日同盟及其势力,发起华盛顿会议,使美国取得了在亚太地区的主动权,但是以牺牲中国的利益为代价的,使中国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答案:(1)信息:美国无法实现操纵国际联盟计划。说明:美国最早在巴黎和会上提出建立国联,但美国与英、法争夺领导权失败,美国最终未加入国联;在英法两国的操纵下,美国利用国联来称霸世界的企图最终破灭。

(2)目的:政治上拆散英日同盟;海军力量上抑制英国的优势;遏制日本在太平洋和远东的独霸行动。影响:缓和了列强对亚太地区利益冲突;确立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主导地位;中国成为最大受害者。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17年因两个事件——俄国革命和美国参战——而被证明是决定性的一年。这些事件改变了战争性质——从最初为欧洲问题而开战,实质上是欧洲的战争转变为全球范围的战争。诚然,1914年8月21日日本已参加这场战争,但它只是私自占据了太平洋上几个分散的德国殖民地。而现在,美国的加入则意味着一个迅速决定战争结果的非欧洲大国的介入。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在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进程中始终伴随战争与和平的较量.一方面,战争使国际社会走向无序状态,世界历史整体发展趋势受阻,和平秩序遭到破坏;另一方面,战争对文明的摧毁又促使人民寻求和平作出努力,国际社会因此走向有序状态。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经历无数次战火洗礼,世界规模的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这也促使人们探索和平的途径。

——杨泽喜《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启示》材料三两年以后,当德国军队违反条约而大举侵入苏联的时候,斯大林仍然认为他背着到莫斯科谈判的英法军事代表团而同希特勒进行的这笔五恶的交易是有理的。1941年7月3日他在对苏联人民的广播中自吹自擂地说:?我们保证了我国获得一年半的和平及准备自己的力量来回击敌人的可能,如果法西斯德国敢于胃险违反条约来进犯我国的话,因此这毫无提义,是我们赢了,而法西斯德国输了。?

材料四俄罗斯总理普京指出:?毫无疑问,完全有理由可以谴责1939年8月签署的《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即《苏德互不慢犯条约》),在我国该条约的非道德性质得到了单一的议会评价……(但是)就此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扣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唯一的扳机’并不准确,因为之前一年法国和英国在慕尼黑和希特勒签署了著名的绥靖条约,,使建立统一的反法西斯同盈的所有希望全部破灭。况且,当时的苏联外交界完全有理由认为,拒绝德国提出的签署互不俊犯条约的建议至少是不理智的。?

——2009年8月31日俄罗斯《晨报》材料五1945年9月2日的东京受降仪式在美国最大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美国五星上将、驻日总司令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向全世界人民发表讲话:?今天,枪炮沉双了,一场大悲剧结束了。一个伟大的胜利赢得了。……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病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底得的东西……?

——《第二次世界大战》(1)材料一中,斯塔夫里阿诺斯对这场战争提出了怎样的观点?依据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相关史实,说明战争对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影响。(4分)

(3)斯大林和普京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有何异同?(4分)

(4)针对材料五中麦克阿瑟对二战的反思和认识。举一典型事例说明二战后美国并未真正做到“不能走回头路”。(2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从最初为欧洲问题而开战,实质上是欧洲的战争转变为全球范围的战争…….而现在,美国的加入则意味着一个迅速决定战争结果的非欧洲大国的介入。?可以概括出斯塔夫里阿诺斯对这场战争提出的观点及其依据。第(2)问根据材料?一方面,战争使国际社会走向无序状态……另一方面,战争对文明的摧毁又促使人民寻求和平作出努力,国际社会因此走向有序状态……世界规模的大战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损失,?并结合相关史实,即可说明战争对世界历史整体发展的影响。第(3)问根据材料?斯大林……我们保证了我国获得一年半的和平及准备自己的力量来回击敌人的可能,如果法西斯德国敢于胃险违反条约来进犯我国的话,因此这毫无提义,是我们赢了,而法西斯德国输了。就此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是扣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唯一的扳机’并不准确……拒绝德国提出的签署互不俊犯条约的建议至少是不理智的。?可以分别概括出斯大林和普京对《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评价的异同。第(4)问根据材料五?我们体验了失败的病苦和胜利的喜悦,从中领悟到决不能走回头路。我们必须前进,在和平中维护在战争中底得的东西……?可以概括出麦克阿瑟对二战的反思和认识,美国发动侵朝战争、越南战争等局部战争可以说明二战后美国并未真正做到?不能走回头路?。

答案:(1)观点:这场战争由欧洲战争转变为全球性的战争。依据:美国的加入;战争的结果不再完全由欧洲各国决定。

(2)影响:一方面,生产力破坏,人口锐减,世界整体历史发展受阻。另一方面,历次大规模战争后,建立国际组织或用国际规则来规范国家行为;理性的和平观念等,都有利于制约战争,促进了世界历史的整体发展。

(3)同:都认为《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有积极性,为苏联赢得了充足的战备时间。异:斯大林认为条约的签订是正确的。普京认为条约的签订是非道德的,应该遭到谴责.但是二战的主要原因是英法与德国签订的《慕尼黑协定》使构建欧洲集体安全的希望落空。

(4)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侵越战争)。

22. 阅读材料,同答问题。

材料一美国国务院欧洲事务司司长约翰〃希克森在1947年说:?人们是否从华盛顿时代开始就一直认为

联盟是万恶之源?我对此毫不在乎,在和平时期,我们就必须与西欧国谈判结成军事同盟,而且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

材料二1952年12月,宋庆龄作为新中国和平使者,率领一个59人的代表团去维也纳参加世界人民和平大会。宋庆龄当选为会议执行主席之一。在会上,宋庆龄以有力的声音发表了题为《人民能够扭转局势》的演讲,她指出:各国人民有力量扭转事态的进程,恢复人们对和平未来的信心。她还对巩固世界和平提出了建议。她的发言一再被暴雨般的掌声打断。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已经是和平时期,为什么材料一却反映美国还强调结成“军事同盟”?(4分)(2)材料二中宋庆龄所指的“局势”是什么?“她的发言一再被暴雨般的掌声打断”说明了什么?(6分)解析:第(1)问,二战后,美国寻求结盟的道路,主要原因是战后美苏的关系恶化,冷战开始。美苏意识形态的对立使美国把苏联看做主要的敌人,视其为实现霸权的障碍。第(2)问从材料二中的时间1952年可以分析的出,此时是美苏冷战时期,美国还在亚洲进行了朝鲜战争,发动热战;宋庆龄的发言一再被掌声打断,说明与会的国家大都站在中国的立场上,维护世界的和平,反对不义的战争,中国的国际地位随着中国的立场被各国接受而得到提高。

答案:(1)与苏联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全球战略矛盾对立,视苏联为其称霸世界计划的最大障碍;国家利益的冲突等。

(2)局势:二战后美国企图称霸世界,在欧洲推行“冷战”政策,在亚洲实行“热战”,使世界和平面临威胁。说明:中国的正义立场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认同,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国家的响应,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2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五次中东战争简介

第一次中东战争(1948—1949年):又称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称?独立战争?。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宣布建国。次日凌晨,外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出兵进攻以色列。

第二次中东战争(1956—1957年):又称苏伊士运河战争,以色列称?西奈战役?。1956年10月,英、法、以色列借口埃及宣布苏伊士运河公司收归国有和禁止以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联合向埃及发动进攻。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又称?六五战争?,阿拉伯国家称?六月战争?,以色列称?六天战争?。1967年,以色列借口埃及封锁亚喀巴湾,于6月5日晨,对埃及、叙利亚、约旦发动突然袭击。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十月):又称?十月战争?。这场战争是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为收复失地而对以色列的战争。阿拉伯国家以石油为武器(石油提价)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9月):又称黎巴嫩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出兵占领黎巴嫩14的领土,袭击黎巴嫩境内的巴解组织及其武装力量,并与在黎的叙利亚军队交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中东战争”下一个定义并概况中东战争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东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4分)

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中东战争的定义是二战以来在中东地区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多次大规模战争的总称,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信息,可以看出中东战争的持续时间长;参加国家多,规模大;有外国势力插手等;中东地区长期动荡不安。第(2)问依据材料中对每次中东战争的原因及过程的叙述,可以总结出中东地区长期战争的原因有:地理位臵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历史遗留问题的存在;民族、宗教矛盾冲突;国际势力的插手等。

答案:(1)定义:中东战争是二战以来在中东地区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之间多次大规模战争的总称。特点:持续时间长;参加国家多、规模大;有外国势力插手;结果互有胜负,伤亡、损失惨重;埋下动荡隐患。

(2)原因:地理位置重要,石油资源丰富;历史遗留问题的长期存在;民族、宗教的矛盾与冲突;国际势力的不断插手。

2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尽管作为普遍裁军一个部分的禁用核武器的协议并不提供最后解决的方法,但它还是适合某些重要的目的.……首先,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说都是有益的。其次,销毁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了的,就会减轻对珍殊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1955年7月)材料二几个世纪以,许多伟人运用各种道德观念分析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然而,非常奇怪的是……世界上数以百万的人们似乎在探索那些新的伦理上的指导方针,好像他们过去从没用过,或者旧的已经没有用了……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

——1961年5月阿德莱·斯蒂文森在斯蒂文森基金会开业仪式上的讲话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的观点。(不得照抄原文)(4分)

(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以核战争没有爆发的主要原因。(6分)

解析:第(1)问从材料?东西方之间的任何协议,就消除紧张局势说都是有益的。其次,销毁核武器,如果双方都有诚意去这样做了的,就会减轻对珍殊港式突然袭击的那种恐惧?等信息可以分析概括得出基本的内容。第(2)问从材料?在各个地方,人们现在正在新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因为可怕的、全球性的核浩劫的种种后果现在更加显而易见.……毫无疑问,我们正处于动荡的时代,我们需要一种伦理,一种得以生存的伦理?可以分析得出一些有识之士已经认识到新的核威胁,呼吁加强国际监管,增强相互制约性,政治多极化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

答案:(1)东西方签署协议,禁止拥有或使用核武器,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2)日本遭受原子弹袭击的惨状;有识之士探索防止核战的途径;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监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各国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发展。(答其中三点即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