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测试

《收入与分配》测试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之所以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因为按劳分配()

A.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

B.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

D.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均分配的社会地位

2为进一步鼓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我国科技部教育部规定科技人员可以以技术入股。这体现了()

①我国允许和鼓励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②我国从政策上鼓励科技创新③按劳分配向按生产要素分配转化④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3电视剧《乡村爱情》一度火暴央视银屏,主人公王小蒙从一开始与父母经营豆腐坊,后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为人正直,经营有方,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王小蒙前后的收入包括()

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③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④合法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

A.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09年2月1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强调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据此完成4~5题。

4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这说明()

A.国家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B.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D.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5农民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规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的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取得的收入

B.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取得的收入

C.按生产要素取得的收入

D.财政收入

6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获得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

B.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按劳动要素分配

7“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这是较为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要求()

①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②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注重社会公平③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发挥国家宏观调控的基础性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

82008年6月底至7月初,广东省一些相对发达的地区如东莞、番禺等,在全国率先发放“民生红包”(给当地低保户、五保户、优抚对象等低收入者发放“千元红包”),开创了我国福利改革的先河。这一举措()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②正确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③是对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内容的完善④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

9我国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近几年有扩大趋势。针对贫富差距扩大的问题,国家应() A.在初次分配中注重效率,坚持效率优先原则

B.通过完善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C.更加注重公平,实行平均分配原则

D.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放眼国际、审视国内,我们党深刻地认识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许多矛盾和问题的根源,也是未来改革发展的“瓶颈”。据此完成10~11题。

102008年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 781元,比上年增长14.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 761元,比上年增长1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

长8.0%。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至3.31∶1,绝对差距达11 020元,为改革开放以来差距最大的一年。这直接表明了()

A.发展现代农业,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性

B.搞好农村改革,促进农村发展的重要性

C.提高农业效率,完善农村保障的重要性

D.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性

11目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仍在扩大;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仍然偏低等。解决上述问题,国家应()

①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突出效率优先②通过财政措施确保国家强农惠农措施的落实③落实按劳分配在农村收入分配中的主导地位④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②④

12漫画《加薪再加薪》中的现象启示我们,实现收入分配公平必须()

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③必须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④要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分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A.①②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008年12月18日,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胡锦涛强调,必须把提高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实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由广大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据此完成13~14题。

13提高效率必须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这是因为()

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②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④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A.①②B.③④

C.①②④D.①②③④

14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课题。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必须()

①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④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15构建和谐社会,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公平。下列对收入分配公平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合理

②要求社会成员平均分配产品③收入分配的公平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④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

A.①③B.①③④

C.③④D.②④

16为支持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恢复重建,中央财政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灾后恢复重建基金700亿元。财政在这里主要发挥了()

①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的作用②优化经济结构的作用③为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的作用④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17根据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全国推广家电下乡工作的通知》,自2009年2月1日起,“家电下乡”工作在全国推广,农民购买彩电、冰箱(冷柜)、洗衣机、手机四大类产品将可获得产品销售价格13%的财政资金补贴。这表明()

A.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B.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C.在共同富裕的原则下,大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

D.财政加大经济建设支出,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2009年1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2009~2011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从2009年到2011年,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据此完成18~19题。

18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下列对社会保障体系认识正确的是()

A.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

B.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

C.慈善事业、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

D.社会保障支出是巩固国家政权、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证

19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属于()

A.社会救助B.社会保险

C.商业保险D.社会福利

20下边漫画启示我们()

A.城市的教育比农村更重要

B.要优化财政对教育的支出结构

C.要控制财政支出,防止财政赤字

D.要大力发展经济,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

2008年12月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拟订的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按照这一方案,从2009年1月1日起,取消公路养路费等收费,逐步有序取消已审批的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同时增加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据此完成21~22题。

21国家进行成品油价税费改革,这是因为()

A.税收具有强制性

B.税收具有固定性

C.税收具有无偿性

D.只有国家才能收税

22燃油税费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公平、规范、节约、减负”。它的实施将()

①有利于合理调节消费行为②有利于理顺税费关系,公平社会负担③从根本上解决石油不足的问题

④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节约社会资源

A.①②④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③

23在我国,适用于个人所得税的税率有()

①超额累进税率②比例税率③固定税率④协商税率

A.①B.①②

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4下边漫画表现出()

A.我国税收取之民、用之于民

B.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没有矛盾

C.纳税越多,回报越多,所以人们愿意多纳税

D.自觉诚信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25下面漫画中富翁的行为属于()

A.欠税B.骗税

C.抗税D.偷税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个小题,满分50分)

26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讲话中指出,30年来,我们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坚持以人为本,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保障和改善民生,走共同富裕道路,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现阶段要着力坚持和完善什么样的收入分配制度?(4分)

(2)30年来,我们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请分析上述论断的经济学依据。(8分)

(3)面临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形势下,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2分)

27(2007江苏高考,36)辨析:在我国,公民纳税越多,享有的公共服务也越多。(10分) 28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于2008年10月9~12日举行。会议指出,当前“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这不仅说到了广大农民的心坎上,更感动了正走在求学报国之路上的莘莘学子。为此,某校“三农”问题兴趣小组展开了探究与调查,搜集到以下信息:

2001~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状况

注:2008年以前,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大于居民收入的增长幅度。

(1)以上信息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与问题?(6分)

同学们了解到,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为此,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大幅度增加对“三农”投入,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

(2)当前,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应当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10分)

参考答案

1解析:按劳分配把劳动者的个人收入和劳动的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多劳多得,少劳少得,这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故答案选A项。B项因果倒置,C、D 两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均应舍去。

答案:A

2解析:国家规定科技人员可以技术入股,表明我国允许和鼓励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表明国家从政策上鼓励科技创新,这有利于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项。我国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认为按劳分配向按生产要素分配转化的观点错误,③应排除。

答案:D

3解析:王小蒙与父母一起经营的豆腐坊是个体经济,其收入属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后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是私营经济,其收入属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王小蒙与父母经营豆腐坊取得的收入,是通过合法经营取得的收入,是合法的劳动收入,经营豆制品厂取得的收入,也是通过合法经营取得的收入,是合法的非劳动收入,②③④观点正确,故答案选A项。①观点错误,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经济。

答案:A

答案:4.B 5.C

解析:第4题,流转土地承包权是对新形势下农村改革发展的推进,要求流转土地承包权不得改变集体所有性质说明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故答案选B项。A、C、D三项与题意不符,应舍去。第5题,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农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因此,规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取得的收入。故答案选C项。A、B两项对规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收入分配形式判断错误,应排除。规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取得的收入是个人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属于国家收入的分配,D项观点错误。

6解析:财产要素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财产性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答案:C

7解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体现了收入分配的公平。②是实现社会公平对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总体要求,③是我国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保证,故答案选B项。①干肢不符,④观点错误,均应舍去。

答案:B

8解析:广东省一些相对发达地区发放的“民生红包”,属于社会福利,是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也正确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②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项。③错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④错误,按生产要素分配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所有制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答案:A

9解析:通过强化税收调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整顿分配秩序,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公平,故答案选B项。A、D两项错误,坚持效率优先有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但可能造成收入差距扩大。C项错误,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答案:B

答案:10.D11.D

解析:第10题,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绝对差距较大,这就要我们必须增加农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故答案选D项。第11题,解决城乡收入差距,一方面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支持,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发展生产,增加收入。

②④观点正确,故答案选D项。①措施可能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不合题意。③说法言外之意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动摇了按劳分配在农村收入分配中的主导地位,显然说法错误。

12解析:漫画《加薪再加薪》反映的是个人收入分配不公,②不合题意,含②的选项均应排除,故答案选C项。

答案:C

答案:13.C14.A

解析:第13题,题目要求强调社会公平的重要性,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C项。

③强调注重效率的重要性,不合题意,应舍去。第14题,④只强调了注重效率,含④的选项均应舍去,故答案选A项。

15解析:①对收入分配公平含义的理解正确,③④对收入分配公平意义的理解正确,故答案选B项。②观点错误,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

答案:B

16解析:建立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基金,支持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恢复重建,说明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有利于改善灾区人民生活。③④符合题意,应入选。①②与题意不符,应排除。

答案:C

17解析:财政对人民生活有保障作用。送家电下乡并予以财政补贴,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故选C项。A、B、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答案:C

答案:18.A19.B

解析:第18题,A项对社会保障体系理解正确,应入选。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点,慈善事业、商业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补充,巩固国家政权、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保证是国家财政用于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B、C、D三项观点错误,应舍去。第19题,我国的保险分为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属于社会保险,故答案选B项。

20解析:漫画反映城乡教育投资分配不合理,维护社会公平必须要优化财政对教育的支出结构,故答案选B项。A项观点错误,C、D两项与画面寓意不符,均应排除。

答案:B

答案:21.B22.A

解析:第21题,税收具有固定性,费具有随意性。费改税可以稳定、规范国家与公民分配关系,稳定国家财政收入,减轻公民负担。第22题,燃油税费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公平、规范、节约、减负”,因此,它的实施有利于合理调节消费行为;有利于理顺税费关系,公平社会负担;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节约社会资源。①②④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项。③

言过其实,应舍去。

23解析: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①②观点正确,应入选。③④观点错误,应舍去。

答案:B

24解析:老人奄奄一息仍不忘纳税,这表明他能够自觉诚信纳税,故答案选D项。A 项干肢不符,B、C两项观点错误明显,均应舍去。

答案:D

25解析:本题重在区分B、D两项,二者都是故意的行为,但骗税特别强调骗取税收优惠。

答案:D

26解析:第(1)问较为简单,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考查对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应从效率对公平、公平对效率两个方面回答。第(3)问,围绕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分析如何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答案:(1)我国现阶段要着力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分)

(2)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在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基础上,社会公平的逐步实现才有可能。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4分)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4分)

(3)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发展经济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要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分配的结果能促使人们奋进,使社会具有生机和活力。(6分)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6分)

27解析:本题考查税收、公民权利和义务等知识。辨析类题目大多数是对错交织的。做这类题时应先找出辨点,本题的辨析点是公民纳税多少与享有的公共服务之间是否有因果联系,然后说明其中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并分别说明其原因。从全体公民而言,税收越多,享受的公共服务就会越多;但具体到某一个公民,应依法纳税,不会因为纳税多少直接影响其享受的公共服务。

答案:(1)在我国,国家、集体和公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因而就整体而言公民纳税越多,享有的公共服务也越多。(5分)

(2)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公民依据其收入和规定税率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平等地享有公共服务。因而就每个公民来说,他所享有的公共服务与其纳税的多少没有直接

的因果关系。(5分)

28解析:本题考查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财政的作用,考查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问,需要结合表格标题和注释对表格数据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从中概括经济信息,进而提炼出反映的经济问题。第(2)问,要注意材料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2009年各级财政的投资方向,然后结合教材相关知识思考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应如何发挥财政的作用。

答案:(1)图表反映了2001~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财政收入的增长快于居民收入的增长。这说明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偏低,收入分配欠公平。(6分)

(2)①充分发挥国家财政在资源合理配置中的作用。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幅度增加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政府土地出让收益、耕地占用税新增收入用于农业的比例。(5分)②充分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作用。必须大幅度增加国家对社会事业发展的投入,大幅度增加对中西部地区农村公益性建设项目的投入,提高农民农业生产积极性。(5分)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

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和《比和按比例分配》测试题

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和《比和按比例分配》测试题 学校 姓名 学号 满分:100分 时间:80分钟 一、填一填,我能行!(每空1分,共28分,第9题为每空分) 1、5 2 的倒数是( ) 3的倒数是( ) 22 1的倒数是( ) 的倒数是( ) 2、?=÷5 3653( )=( ) ?=÷ 7 3 14373( )=( ) 3、一个数的85是120,这个数是( ),120的8 5 是( ) 4、10是5的( )倍,21是8 1 的( )倍 5、一辆小轿车每行6千米耗油 3 5 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以行驶( )千米,行1千 米要耗油( )千克。 6、观察下面各组数,分别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再按照规律填写两个数。 (1)2 1 , 43,85,167,32 9,( )( )…… 7、43小时=( )分,25 4 米=( )厘米。 8、六一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与总人数的比是( )

9、某厂男、女工人数比是7 :8,那么男工人数相当于女工的( ) ( ) ;女工人数 占全厂总人数的( ) ( ) 。 1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42厘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甲数是乙数的 4 3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2、单独行完同一段路,甲车用5小时,乙车用3小时。甲、乙两车的时间比是( : ),速度比是( : )。 13、 16 与 58 的比值是( ) 。 1 3 吨 :6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 二、仔细判断(5分) 1、一个数的倒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 ) 2、馒头的个数是包子个数的 11 7 ,是把馒头的个数看着单位“1”。( ) 3、71272=÷ 566 5=÷ ( ) 4、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7 3 ,盐和水的比3:4。 ( ) 5、在2:3里如果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4。( ) 三、精挑细选(每题2分,共12分) 1、83 与( )的乘积是1。 A 、 83 B 、 3 8 C 、8

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 本章要点: 1.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收入分配有两个层次,首先是由市场根据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其次是政府通过税收、转移收支等手段对已有的收入进行再分配。【也就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2.功能分配以企业为中心按效率来进行,规模分配以政府为中心进行,注重公平。 3.社会保障有着强烈的收入再分配色彩,政府必须运用手中公共权力强制性地把一部分人的收入以实物和现金方式,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以建立一个社会安全网。 4.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分两个层次,一是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分配格局的变化;二是个人所得分配格局的变化。 5.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高覆盖。由国家财政支持的保障项目、国家与个人共同支持的保障项目和遵循自愿加入原则的商业保险共同组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已经基本成形,正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之中。 一、收入和再分配的意义 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和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纠正市场失灵而行使的重要经济行为,贯穿于制度设计、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之中。 (一)收入的定义 【综合书上来看,收入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被行使的消费权利的市场价值的和;(2)财产权在所涉时期的期初与期末之间储存价值变化的市场价值的和;(3)因为禀赋、偏好和运气等影响下的可观察到的现金流和不可观察到的隐形收入。】 假定要素价格是既定的,那么每个人的收入就与禀赋、偏好和运气有直接的关系。 以上为“可观察型”,不具有“可观察型”的因素:(1)已经产生却尚未实现的资本收益;(2)服务于家庭消费的生产;(3)来自政府的现金转移支出。 所谓收入时间,就是说看收入不能只看一周或一年的短期收入变动,而且还要关心永久性的收入。此处引出经济的生命周期、暂时收入【比如买彩票中奖】与持久性收入【比如长期的工资性收入】。 收入单位问题【略】 (二)功能分配和劳动力需求曲线 功能分配,也称要素分配,是从收入来源角度来研究收入的分配【注重的是效率】。它试

六年级上册《比和按比例分配》测试题

班级 姓名 成绩 一、填一填,我能行!( 24 分) 1、3:5=( ):25 = () 9 = 6÷( ) = ( )(最后一个空填小数) 2、?=?55 3()( )=1 3、如果8A = 9B 那么A :B =( ) 4、4 3的 56 是( ),( )的81是21 5、一辆小轿车每行6千米耗油 35 千克,平均每千克汽油可以行驶( )千米, 行1千米要耗油( )千克。 6、观察下面各组数,分别找出它们的变化规律,再按照规律填写两个数。 21,43,85,167,32 9,( )( )…… 7、43小时=( )分, 254公顷=( )平方米。 8、六一班有学生50人,其中男生20人,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女生与总人数的比是( ) 9、某厂男、女工人数比是7 :8,那么男工人数占女工的( );女工 人数占全厂总人数的( )。 10、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42厘米,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1、甲数是乙数的4 3,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12、行同一段路,甲车用5小时,乙车用3小时。速度比是( : ), 比值是( )。 13、如右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 )cm 2。 二、仔细判断(5分) 1、一个数的倒数一定小于这个数。 ( ) 2、馒头的个数是包子个数的11 7,是把馒头的个数看着单位“1”。( ) 3、 圆周率等于。 ( ) 4、一杯盐水,盐占盐水的7 3,盐和水的比3:4。 ( ) 5、在2:3里如果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要加上4。 ( )

三、精挑细选(6分) 1、8 3与( )的乘积是1。 A 、 83 B 、 3 8 C 、8 2、一个大于0的数除以9 1就是把这个数( ) A 、缩小9倍 B 、扩大9倍 C 、扩大9 1 3、A 是一个非零自然数,下列算式中得数最大的是( ) A 、 52÷ A B 5 2?A C 、1?A 4、一个数的95是3 1,这个数是( ) A 、3195? B 、3195÷ C 、9531÷ 5、 :的最简整数比是( ) A 、10:1 B 、1:1 C 、100:1 6、如果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 A 、锐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钝角三角形 四.神机妙算: (1).直接写数:(10分) 1437?= 673÷= 47 ×1= 3 221? = 15 -16 = 12 +17 = 560÷= 075?= =÷14973 3 11÷= (2)脱式计算:(12分) 163439÷÷ 14×75÷14×75 543516÷? 5 445925÷÷ (3)、巧解“密码”:(9分)

高中政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单元综合检测新人教版必修

单元综合检测(三) 收入与分配 一、选择题 1.李克强总理表示,2014年适当时候要提高基本养老金的标准,而且要逐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整合城乡医保,推进养老保险并轨,构建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网。这有利于( ) A.在初次分配中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B.增加居民收入,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C.让人民在分享改革的红利中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D.使社会公平的实现建立在科学提高效率的基础上 2.解决下图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 ) ①提高居民收入,完善分配制度②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③强化税收调节,整顿不合理分配秩序④加强对企业经营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3.2014年7月30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落实农民工与城镇职工同工同酬。这种同工同酬的分配机制( ) ①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缩小收入差距②有利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③属再分配调节机制④能促进我国分配方式的多样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专家认为,中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提低、扩中、控高”,即通过改革调整现有收入分配格局,将“沙漏形”的社会两极向中间挤压,最终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下列做法中,有利于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的有( ) ①确立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清理和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③消除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④健全以税收、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浙江农民人均收入连续28年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

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主体支撑。这表明( )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应更加注重公平,从而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 ①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 260元调整为1 400元②某公司建立健全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③某地民政局免费为60周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④某省给予社会办托老所的床位每张每月300元财政补贴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作为国内结构性减税的重要措施,“营改增”将对以前缴纳营业税的产品或服务项目,采取增值部分纳税的原则,减少重复征税。小规模纳税人由于征收率的降低以及增值税价外税特征导致的税基缩小,税负得以下降。此举有利于( ) ①维护社会公平,提高人民生活水平②促进我国服务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③增加财政收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④降低中小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财政部、国税总局宣布,自2014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享减半计征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小微企业范围上限由年应纳税所得额6万元扩至10万元。这一优惠政策对小微企业必将产生积极影响,其合理的传导顺序是( ) ①生产成本降低②扩大再生产③企业利润增加④税收负担减轻 A.④—①—③—②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① D.④—③—①—② 9.(2015·泰安模拟)财政部2014年初发布消息称,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中央除加大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外,中央财政还专门设立了相关转移支付资金,不断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据统计,从2000年至2013年,中央财政累计下达民族地区转移支付总额为2 853亿元。在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的合理措施是( ) A.大幅度提高税率B.提高职工工资水平

《经济与社会》第四课 第二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教学案

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课时2 我国的社会保障 【知识梳理】 (一)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1、社会保障作为精巧的社会减震器,通过防范和化解社会成员的生存危机,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利,能够有效维护社会生活秩序的稳定。 2、社会保障通过收入再分配,能够调节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3、社会保障通过风险分摊与责任共担,充分发挥社会互助功能,同时通过社会成员的资助与他助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 社会保障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组成,还包括其他社会保障形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1.社会保险 (1)地位: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 (2)含义:社会保险通过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筹集资金,保障劳动者在年老、疾病、工伤、失业、生育等因素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从而失去劳动收入来源时,能够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 (3)主要内容:在我国社会保险主要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相关链接】 除了社会保险还有商业保险。商业保险是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限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行为。商业保险分为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两大类。购买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有着明显的区别。 2.社会救助 (1)地位:社会救助是最先形成的历史最悠久的社会保障形式。 (2)含义:社会救济是政府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因自然灾害或其他经济社会原因而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1、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 是什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不断完善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制度。 为什么(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目前的分配方式是与我国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 (2)是由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3)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2、按劳分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是什么? 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地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的的基本原则 范围:在公有制经济中 条件: 在对社会总产品做了必要的扣除之后 对象:(内容)个人消费品 为什么? (1)客观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下的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多种分配方式 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土地要素、信息、技术要素、管理要素) 意义: ①是对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注意:按生产要素分配会导致收入差距的加大,出现两极分化 4、(重点)收入分配公平:收入分配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本内容 是什么?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和按比例分配》练习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和按比例分配练习 班级姓名 1、学校买来一批书,共1000本,把这批书按1:4:5分给四、五、六三个年级,每个年级各分到多少本? 2、(1)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这个果园里共有果树40棵,梨树与桃树各多少棵? (2)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已知桃树有40棵。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 (3)果园里梨树与桃树的比是3:5,已知梨树比桃树少40棵,这个果园共有果树多少棵? 3、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0分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小明在期末考试中语文、数学、英语的均分为75分,它的三门学科成绩的比为8:8:9,它的三门成绩分别是多少? 5、用一段长96厘米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框架,长方体的长宽高的比是5:4:3,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 1

6、加工一批零件,王师傅每小时加工48个,与李师傅每小时加工个数的比是4:5。两个共同加工3小时,可以加工多少个零件? 7、一种药水是用药粉和水按3:100配成的。 (1)要配制这种药水515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2)有水60千克,需要药粉多少千克? (3)用90千克的药粉,可配成多少千克的药水? 9、一杯盐水,盐与盐水的比为1:5,再加上16克盐后,盐与盐水的比为1:4,原来盐水有多少千克? 10、甲乙两地相距600千米,两车分别从两地相向同时出发,3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快车与慢车的速度比为11:9,快车与慢车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11、某车间有140名职工,分成三个生产小组,已知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比为2:3,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比为4:5,这三个小组名有多少人? 2

第八章 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

第八章收入再分配与社会保障的理论与实践 本章要点: 1.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收入分配有两个层次,首先是由市场根据生产要素进行分配,其次是政府通过税收、转移收支等手段对已有的收入进行再分配。【也就是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2.功能分配以企业为中心按效率来进行,规模分配以政府为中心进行,注重公平。 3.社会保障有着强烈的收入再分配色彩,政府必须运用手中公共权力强制性地把一部分人的收入以实物和现金方式,转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以建立一个社会安全网。 4.中国的收入分配问题分两个层次,一是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分配格局的变化;二是个人所得分配格局的变化。 5.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原则是低水平、高覆盖。由国家财政支持的保障项目、国家与个人共同支持的保障项目和遵循自愿加入原则的商业保险共同组成。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已经基本成形,正在不断地探索和改革之中。 一、收入和再分配的意义 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和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政府纠正市场失灵而行使的重要经济行为,贯穿于制度设计、税收政策和公共支出之中。 (一)收入的定义 【综合书上来看,收入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被行使的消费权利的市场价值的和;(2)财产权在所涉时期的期初与期末之间储存价值变化的市场价值的和;(3)因为禀赋、偏好和运气等影响下的可观察到的现金流和不可观察到的隐形收入。】 假定要素价格是既定的,那么每个人的收入就与禀赋、偏好和运气有直接的关系。 以上为“可观察型”,不具有“可观察型”的因素:(1)已经产生却尚未实现的资本收益;(2)服务于家庭消费的生产;(3)来自政府的现金转移支出。 所谓收入时间,就是说看收入不能只看一周或一年的短期收入变动,而且还要关心永久性的收入。此处引出经济的生命周期、暂时收入【比如买彩票中奖】与持久性收入【比如长期的工资性收入】。 收入单位问题【略】 (二)功能分配和劳动力需求曲线 功能分配,也称要素分配,是从收入来源角度来研究收入的分配【注重的是效率】。它试

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测试题2(含答案)西师大版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测试题 一、填空。 1、10:36=(),读作()。 2、=()÷12=9:()=0.25。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边长与周长的比是():(),边长与面积的比是(): ()。 4、a是8.4,b比a少3.6,a:b=():(),比值是()。 5、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4:3:2,这三个内角度数分别是()、()、 (),它是()三角形。 6、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6cm,长宽的比是7:2,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 厘米。 7、一种盐水,盐与水的比是1:10,现有这种盐水550克,其中盐()克,水() 克。 8、():5= =27÷()=()小数=()成。 9、():2 = =():()= =()(小数) 10、从甲地到乙地,小李用了4小时,小张用了3小时,小李和小张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他们的速度比是():()。 11、一块铁锌的合金,铁占合金的,那么铁与锌的质量比是():(),合 金的质量是锌的质量的()倍。 12、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2,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13、甲、乙两篮各有35个鸡蛋,如果从甲篮取出5个鸡蛋放入乙篮,那么乙篮与甲篮的 鸡蛋个数的比是():()。 14、40克盐放入2.5千克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盐与盐水的质量 比是():(),在含盐量的盐水中,盐与水的质量比是():(),

水与盐水的质量比是():()、 15、某班女生比男生多,那么女生与男生多的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 16、两个正方形的边长比是4:1,那么它们的周长比是():(),面积比是(): (),两个正方体的棱长是3:1,它们表面积的比是():(),体积比是():()。 二、选择题。 1、比的前项和后项()、 A、都不能为0 B、都可以为0 C、前项可以为0 D、后项可以为0 2、学校买来380本图书,按一定的比例分配给三个班,它们的比可能是()。 A、2:3:5 B、2:3:4 C、1:2:3 3、:0.2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A、1:3 B、3:1 C、3 4、一根小棒锯成3段需要30秒,那么锯成6段要()秒。 A、60 B、75 C、90 5、1.8:0.9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A、2 B、18:9 C、 三、计算。 1、化简下面各比 36分:1小时;308立方厘米:2立方分米;1平方米:4320平方厘米;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梳理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及其原因 (1)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我国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我国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原因) ①生产决定分配。这种分配制度是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我国水平生产力水平低、发展不平衡,呈现多层次性,决定了分配方式的多样性。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是决定我国现阶段分配格局的最终原因。 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了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的分配制度。 ③这种分配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④这种分配制度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对加快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起到了促进作用。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作用 (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不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其基本内容和要求是: 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特别提示:按劳分配不等于按劳动力要素分配。前者适用于公有制经济,后者适用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2)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原因)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坚持按劳分配的作用(意义) ①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的创造性,激发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4)按劳分配的地位及决定因素按劳分配在我国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是由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 的。 特别提示:①哪些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奖金和津贴; 承包集体土地的收入、联产计酬的收入。②不能说公有制经济中只采用按劳分配一种分配形式,公有制经济中的福利性分配等并不属于按劳分配,也实行有按生产要素的分配方式(如股份)。 (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1)适用范围:个体经济。 (2)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 (3)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

西师大版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比和按比例分配)单元测试卷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4.比和按比例分配 一、单选题 1.把4克酒精溶于40克水中,酒精和酒精溶液的比是( )。 A. 1∶10 B. 1∶11 C. 5∶11 2.甲、乙、丙三人赛跑,甲比乙快 ,乙比丙慢 ,甲和丙两人比较( ) A. 甲、丙一样快 B. 甲快一些 C. 丙快一些 3.甲、乙两人行走某段路程的天数之比是5:4,乙、丙两人行走该段路程的天数之比是3:2,那么甲走15天的路程丙要走( )天. A. 6 B. 7 C. 8 D. 10 4.把10克糖容在100克水中,糖与糖水的比是( ) A. 1:10 B. 1:11 C. 9:10 D. 10:11 5.一种盐水的含盐率是20%,盐与水的比是( ) A. 1:5 B. 1:6 C. 1:4 6.学校计划把植490棵树的任务分配给六年级三个班,一班和二班的任务比是5:6,二班与三班的任务比是9:8,一、二、三班的任务比是( ) A. 5:6:8 B. 15:18:16 C. 6:9:8 D. 5:15:8 7.化简比 0.32∶0.8= ( ) A. 7∶3 B. 4∶1 C. 2∶5 D. 3∶20 8.有杯120克的糖水,已知糖有20克,糖与水的比是( ) A. 1:5 B. 1:6 C. 6:1 9.一个比的前项是8,如果前项增加到1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 增加16 B. 乘2 C. 增加8 10.2盐放入100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 A. 2︰98 B. 2︰100 C. 2︰102 D. 100︰102 二、判断题 11.判断对错.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加上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12.山羊和绵羊头数的比是4:5,表示山羊比绵羊少 。 13.判断对错. 3∶4和 ∶ 可以组成比例. 14.由2、3、4、5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 15.判断对错. 甲数是乙数的 ,甲数与乙数的比是3∶1.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第四课 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 知识点总结

统编版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 第四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知识点总结 要点梳理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的分配制度(制度环境) 1.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制度内容: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原因: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决定了分配制度必然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分配方式——按劳分配 ( 1)基本内容和要求 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形式:公有制企业中,工资+奖金+津贴;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 (3)原因 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人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分配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 ( 1)原因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 (2)参与分配的生产要素 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 (3)积极意义 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4.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人和财产性收人。 (1)劳动性收入,是指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人,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 (2)财产性收入,是指通过自己所拥有的各类财产获得的收人,包括银行存款所得的利息、房屋出租所得的租金等。 5.劳动是财富的源泉 ( 1)我们获取的任何收入归根结底都来自劳动创造。 (2)要弘扬劳动精神,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要鼓励全体劳动者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致富。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原因 收人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为此,必须完善个人收人分配,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人分配关系。 2.措施

比和按比例分配的测试题

比和按比例分配1 总分:98 卷面:2分 一、填空题(24分) 1、某班有男生20人,女生有25人,这个班的男生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女生与男生人数的比(),全班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 2、养鸡场中公鸡只数占总数的4 9,养鸡场的公鸡和母鸡的只数比是 ()。 3、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4 5米,它的边长是()米,边长与周长的比值是 ()。 4、100克海水中含盐10克,盐与水的比是()。 5、5︰3的后项扩大4倍,要使比值的大小不变,比的前项应增加()倍,如果比的前项增加10,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比为4︰1,顶角为()或()。 7、甲数除乙数的商是0.2,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比值是()。 8、甲︰乙=4︰5,甲︰丙=2︰3,那么甲︰乙︰丙=(),甲︰ 乙=8︰7,丙是乙的3 7,那么甲︰乙︰丙=()。 9、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6厘米,其中长与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10、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之比是3︰4︰5,周长是48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11、在一个比中,前项是后项的1.5倍,这个比化成最简比是()。如果前项加上15,后项应加上(),比值就是最小的质数。 12、一件工作,甲独做1 4小时完成,乙独做 1 5小时完成,甲乙完成的时间比是 ()。 二、判断题(8分) 1、a b可以读作b分之a,也可以读作a比b。() 2、足球比赛的得分可以是3︰0,所以比的后项有时也可以是0。() 3、a︰b=(a×c)︰(b×c)=(a÷c)︰(b÷c)。(c.b均不为零)() 4、某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 4,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多 3 4。() 三、选择题(6分) 1、在8︰5中,后项增加15,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2021高考政治二轮复习单元测试卷-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测试卷-含解析

第三单元测试卷 本单元测试内容:收入与分配 测试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姓名_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根据相关政策,我国将针对技能人才、科研人员、新型职业农民等多个群体开展城乡居民増收综合配套政策试点,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这一 试点工作开展的意义在于 ①完善我国的初次分配制度②增加我国城乡居民再分配收入 ③改变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④提高相关人群创新创业的热情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2.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要突破“中 等收入陷阱”,需要政府做好收入分配的调整,为此,政府要 ①增加就业岗位,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保障水平 ③提高国有垄断行业的工资水平④逐步降低居民储蓄率,增加居民消费信心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目前,中国居民新增财产性收入多来自房地产、银行理财、存款、股票、信托、基金和保险等。这种经济现象说明,在我国 ①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②居民投资方式多样化且风险不断降低 ③经济建设资金充足④居民财产配置趋向多元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贫困经济学有一个规律:今天的收入差距+今天的人力资本差距=明天的收入差距。(注:人力资本指劳动者通过教育、培训、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据统计,未来20年我国新增劳动力的l/3将来自贫困地区。为缩小今后的收入差距,当前需采取的措施有 ①坚持并完善我国现行的分配制度②消除一切影响就业的不利障碍 ③继续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教育投入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涌流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5.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下列举措中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是 ①某省政府给予社会托老机构的老人每月300元的财政补贴 ②某企业建立健全以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的制度 ③某市民政局免费为60岁以上的低保对象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④某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③ 6.M村在确认村民的土地经营权等权属后,将1000亩土地的经营权流转给T公司,用于种植蔬菜和花卉,每户村民按850斤大米(约1400元)/亩×年的标准领取租金。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1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

学习任务 1.描述与分类:按劳分配与按要素分配。 2.解释与论证:影响分配方式的因素。 3.预测与选择: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4.辨析与评价:不同分配方式与公平的关系。 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通过理解各种分配方式的作用,认同我国的分配方式和分配制度。 2.科学精神:正确理解我国的各种分配方式。 3.公共参与:关注我国的各种分配方式。 新教材高中政治第2单元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第4课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第1框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教学案部编版第 二册 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决定因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必须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 (1)性质: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2)原因:是由生产资料公有制决定的。 (3)内容和要求:有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必须参加劳动;在作了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对个人进行分配,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4)作用 ①提高效率: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其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促进公平:实行按劳分配是对人类以往几千年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要素分配 (1)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除了公有制范围内的按劳分配,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

适应,还存在多种分配方式,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 (2)意义:有利于让一切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推动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发展。 4.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意义:使我国居民收入来源多样化。 (2)途径:从个人获取收入的途径看,居民收入主要包括劳动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判一判] (1)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都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 (2)按劳分配促进公平,按要素分配提高效率。( ) (3)利息收入和房租收入属于财产性收入。 ( ) 提示:(1)×(2)×(3)√ 二、完善个人收入分配 1.原因: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是改善民生、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 2.要求 (1)三者关系: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收入分配关系。 (2)两个同步: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 (3)初次分配:要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 (4)再分配:要完善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 (5)四类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6)一个消除:坚持消除贫困。 ①原因:消除贫困是保障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②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把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辨一辨]要发挥政府的再分配功能,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提示: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主要依靠初次分配。 个人收入分配的方式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知识点汇总

————————————————————————————————作者:————————————————————————————————日期:

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 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 知识点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课本58页)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2.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分配制度 (1)根本原因: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状况。 (2)直接原因: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直接原因。 知识点二:按劳分配 1.按劳分配的性质和含义(课本59页第一段) (1)性质: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含义: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老多得,少劳少得。 2.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课本59页第二段和第三段) (1)客观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①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以往几千年以来不劳而获的剥削制度的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3.按劳分配的地位 (1)在公有制经济中,按劳分配是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2)在所有分配方式中,按劳分配占主体地位。 知识点三:多种分配方式(即按生产要素分配) 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种类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土地 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意义(课本60页) ①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 ②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 ③这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

2019-2020学年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和按比例分配》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四单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1分) 1.甲数比乙数多 3 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2. 2:3=( )÷( )=()()86 3. 从甲地到乙地,甲车用了3小时,乙车用了4小时,甲车与乙车所用的时间的比是( ), 甲车与乙车所用的速度比是( )。 4.把12 5:31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5.在2 :5中,前项加上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6.有两桶油,从第一桶里倒出 4 1给第二桶,这时两桶里的油一样多。原来两桶油的质量比是( )。 7.若两个圆的半径的比是1:2,这两个圆的周长的比是( ),面积的比是( )。 8.甲数是乙数的十倍,乙数和甲数的比是( ),比值是( )。 9.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是1:2:3,这是一个( )三角形。 10.一杯糖水,糖占糖水的101,糖与水的比是( )。 11.如果一个比的前项是1.2,比值是6,那么这个比的后项是( ); 如果一个比的后项是1.2,比值是6,那么这个比的前项是( )。 12.如果a:b=2:3,如果a=12,那么b=( );如果b=12,那么a=( )。 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5分) ( )1.比的前项扩大或缩小几倍,要使比值不变,比的后项也要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 )2.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不能为0。 ( )3.如果a 、b 都是不为0的数,那么a:b=(a ×3):(b ÷3 1)。 ( )4.把3:4的前项加上12,要使比值不变,后项也应该加上12。

( )5.10:2 化成最简整数比是5。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如果a 的41与b 的5 2相等(a 、b 均不等于0),那么a:b=( )。 A .8:5 B .5:8 C .2:5 2.小丽有5角的硬币和1元的硬币若干枚,它们的个数的比是5:2,那么5角硬币与1元硬币的钱数比是( )。 A .5:2 B .5:4 C. 4:5 3.一个比的比值是 5 2,如果后项乘3,前项不变,那么求新的比值,列式为( )。 A.352÷ B.352? C.3÷52 4.王丽4分钟走200米,张一走200米用了2.5分钟,王丽与张一走路的 速度比是( )。 A .8:5 B .5:8 C .4:2.5 5.一个三角形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比是( )。 A .1:1 B .1:2 C .2:1 6.如果一班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吧是2:5,二班女生人数与全班人数的比是3:5,则( )。 A.一班女生比二班女生多 B.二班女生比一班女生多 C.无法确定 四、计算题。(32分) 1.求比值。(8分) 16:100 3.6:1.5 0.5: 72 5 4时:25分 2.化简下面各比。(24分) 121:77 1.5:7.5 0.2吨:50千克 2: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