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评定与康复治疗

颈椎病的评定与康复治疗
颈椎病的评定与康复治疗

?骨关节病康复?

颈椎病的评定与康复治疗

郑飞雪

[关键词]颈椎病;临床分型;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681.5,R493,R244,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771(2002)04-0218-02

颈椎病又称为颈椎骨关节病、颈椎综合征,是由颈椎间盘变性、突出及其邻近骨关节与软组织病变累及周围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出现的相应临床表现。这是一种中老年慢性退行性疾患,多见于40 -60岁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颈椎慢性劳损、轻微外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先天性畸形等常是此病的重要原因。本文对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临床分型、一般检查方法及康复治疗的常用方法作一介绍。

1康复评定

1.1诊断标准:①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②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间盘有变性、膨隆、突出征象,邻近骨关节软组织有软骨退化、骨质增生、韧带钙化、颈椎不稳等退行性改变;③影像学征象与临床表现相一致,影像学所见能够解释临床表现;④仅有影像学检查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的,不应诊断为颈椎病。

1.2分型及临床表现根据颈椎病的病理改变、症状与体征,主要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型和混合型。

1.2.1颈型临床表现为颈项僵硬、颈肩背部疼痛、颈部活动明显受限,少数患者有头痛、头晕等症状。

1.2.2神经根型此型最为常见,因颈椎增生、椎间盘退变刺激或压迫神经根所致,临床表现出与神经根受压的节段和程度相一致的运动、感觉及反射障碍。

1.2.3脊髓型脊髓型症状复杂,早期不易被发现,容易误诊,致残率高,是病情最重的类型。因脊髓组织受椎体后缘变形椎间盘、骨刺等的刺激和压迫,表现有下肢沉重发软、步伐不稳,两手发麻、无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大小便障碍。

1.2.4椎动脉型此型是因颈椎或椎间盘退行性变或横突孔增生狭窄,刺激或压迫椎动脉而引起,表现为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缺血症状,如头痛、头晕、仰头转颈时可诱发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视物不清等,甚至晕倒。

1.2.5交感神经型由于颈椎及椎间盘病变影响到

作者单位:100077北京市,北京博爱医院运动疗法科。作者简介:郑飞雪(1976-),女,硕士,技师,主要从事偏瘫、截瘫和截肢等的康复治疗。韧带、硬脊膜、颈神经根、椎动脉等,可反射性地刺激颈交感神经而出现一系列症状,故此型多与其他类型并存,可出现头痛、头昏、颈部痛或颈后痛,听力、视力障碍等,也可有心跳加快,心前区疼痛等,但心电图正常。

1.2.6混合型两型或两型以上的症状和体征混合存在。严格地说,单一类型的颈椎病较少见,多是几种类型的症状同时存在,仅是某一型症状为主要表现而已。

1.3特征性检查

1.3.1压顶试验(Spurling试验)患者坐位,全身放松,头向患侧倾斜,检查者双手交叉抱住患者头顶,沿颈部纵轴向下施加压力,若出现疼痛或酸麻的感觉并向上肢放射则为阳性。

1.3.2臂丛牵拉试验(Eaton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一手扶患者一侧头部,另一手握住患者手腕,然后两手向相反方向牵拉,若出现肩臂放射性疼痛或麻木则为阳性。以上试验用于检查神经根型颈椎病。

1.3.3椎动脉扭曲试验用于检查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坐位、头颈放松,检查者站在患者身后,双手抱住患者头枕两侧,将患者头向后仰的同时转向一侧,若出现眩晕则为阳性。

1.3.4屈颈试验用于检查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平卧,上肢置于躯干两侧,下肢伸直,令患者抬头屈颈,若出现上下肢放射性麻木则为阳性。

1.3.5低头试验患者站立,双手自然下垂,双足并拢,低头看地面1min,若出现头颈及肩臂疼痛、手麻、头晕、耳鸣、站立不稳、下肢无力、小腿紧、足趾麻等症状则为阳性。

1.3.6仰头试验体位同低头试验,患者仰头看天花板1min,若出现与低头试验相同的症状则为阳性。

上述低头和仰头试验可用于各型颈椎病,不同类型出现的症状不同。

2康复治疗

颈椎病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改善或消除颈神经和血管组织受压症状,如消除炎性水肿、镇静止痛、解除肌肉痉挛等。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方法通常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理疗、牵引疗法、手法治疗、运动疗法以及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等。

2.1物理疗法物理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神经根

和脊髓的水肿、减轻粘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常用的疗法有超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低频脉冲磁疗法、光疗等,其他疗法如蜡疗、激光穴位照射、毫米波、微波治疗等也有一定效果。2.2颈椎牵引疗法主要作用是解除颈肩肌痉挛、增大椎间隙与椎间孔、减轻骨赘或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减少椎间盘内压力、牵开被嵌顿的关节滑膜。通常用枕颌布带法,患者多取坐位(也可卧位),牵引角

度按病变部位而定,上颈椎用0o—10o,C

5—C

6

用15o;

C6—T l用25o—30o,治疗时间15—30min,牵引重量由6kg开始,每治疗l—2次增加1—1.2kg(或1.5kg)。年老体弱、颈椎不稳、脊髓型的患者要慎用。治疗过程中要经常了解患者的感觉,如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或原有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治疗。

2.3手法治疗手法治疗的方法很多,有NAGS、Cyiri-ax、McKenjie手法等。目前国内常用的是Maitland手法(即澳氏手法)。这种手法是通过操作者的手推压棘突、椎体的横突,加上牵拉、旋转等手法达到改善椎间关节的活动功能、改善椎间盘的营养、拉开椎间隙、扩大椎间孔、减轻骨刺和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改善血液循环。主要方法有:①自后向前推压棘突,使椎体自后向前水平滑动;②自前向后推压椎体一侧,使椎体该侧自前向后旋转;③推压椎体一侧的后关节突,使椎体自左向右旋转;④推压椎体棘突侧面,使椎体自推压侧向对侧移动;⑤用双手牵拉患者头部,使椎体沿纵轴方向活动。手法治疗适用于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

2.4运动疗法各型颈椎病症状缓解期或术后均可应用,主要作用是增强颈部与肩胛带肌力、增加颈部各韧带弹性、改善颈椎各关节功能,达到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状则为阳性。

1.3.6仰头试验体位同低头试验,患者仰头看天花板1min,若出现与低头试验相同的症状则为阳性。

上述低头和仰头试验可用于各型颈椎病,不同类型出现的症状不同。

2康复治疗

颈椎病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改善或消除颈神经和血管组织受压症状,如消除炎性水肿、镇静止痛、解除肌肉痉挛等。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方法通常是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理疗、牵引疗法、手法治疗、运动疗法以及中医的针灸、推拿按摩等。

2.1物理疗法物理治疗的主要作用是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神经根和脊髓的水肿、减轻粘连、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的恢复。常用的疗法有超短波疗法、超声波疗法、低频脉冲磁疗法、光疗等,其他疗法如蜡疗、

激光穴位照射、毫米波、微波治疗等也有一定效果。2.2颈椎牵引疗法主要作用是解除颈肩肌痉挛、增大椎间隙与椎间孔、减轻骨赘或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压迫、减少椎间盘内压力、牵开被嵌顿的关节滑膜。通常用枕颌布带法,患者多取坐位(也可卧位),牵引角度按病变部位而定,上颈椎用0o—10o,C

5

—C

6

用15o;C6—T l用25o—30o,治疗时间15—30min,牵引重量由6kg开始,每治疗l—2次增加1—1.2kg(或1.5kg)。年老体弱、颈椎不稳、脊髓型的患者要慎用。治疗过程中要经常了解患者的感觉,如出现头晕、心慌、胸闷或原有症状加重,应立即停止治疗。

2.3手法治疗手法治疗的方法很多,有NAGS、Cyiri-ax、McKenjie手法等。目前国内常用的是Maitland手法(即澳氏手法)。这种手法是通过操作者的手推压棘突、椎体的横突,加上牵拉、旋转等手法达到改善椎间关节的活动功能、改善椎间盘的营养、拉开椎间隙、扩大椎间孔、减轻骨刺和突出椎间盘对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改善血液循环。主要方法有:①自后向前推压棘突,使椎体自后向前水平滑动;②自前向后推压椎体一侧,使椎体该侧自前向后旋转;③推压椎体一侧的后关节突,使椎体自左向右旋转;④推压椎体棘突侧面,使椎体自推压侧向对侧移动;⑤用双手牵拉患者头部,使椎体沿纵轴方向活动。手法治疗适用于颈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

2.4运动疗法各型颈椎病症状缓解期或术后均可应用,主要作用是增强颈部与肩胛带肌力、增加颈部各韧带弹性、改善颈椎各关节功能,达到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小血管破裂,甚至发生椎间盘脱出,使症状加重。

2.6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为:①各型颈椎病经2—3疗程的非手术治疗确实无效或症状加重;②脊髓型出现明显脊髓受压的症状或渐进性加重;③椎动脉型出现多次猝倒或频繁晕厥;④神经根型症状进行性加重、严重影响工作生活。

2.7日常生活活动的指导

2.7.1睡眠时枕头高度以12—15cm为宜,宽度最好宽及肩下;枕芯要求细碎、柔软、富有弹性,填充物以荞麦皮、绿豆皮为佳。平卧时枕头置于颈后而不是头后,使颈部保持轻度后仰过伸的姿势,以符合颈椎前凸的生理曲度。侧卧时枕头与肩宽等高,保持颈椎中立位。睡眠时不要将双臂上举,或将手放在头部,以免影响手臂的血液循环。

2.7.2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好颈椎,学会肌肉的运用与松弛,操作计算机、写作、看电视不要持续固定一种体位,最好1h左右做1次头颈部活动或体位改变。2.7.3暂停某些活动各型颈椎病(下转第246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8卷第4期Chin J Rehabil Theory Practice,April2002,Vol8,No.4(上接第219页)的急性发作期应暂停骑自行车、编织、缝纫等活动。(收稿日期:2002-03-27)

颈椎病的康复.ppt

---------------------------------------------------------------最新资料推荐------------------------------------------------------ 颈椎病的康复.ppt 一、基本概念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解剖: 脊柱的颈椎由七个椎体和六个间盘组成,各椎以韧带相连。 八对脊神经由各椎间孔穿出。 椎体后方的椎弓围成椎管、内有脊髓。 椎体两侧有椎A经各横突孔进入颅内。 颈椎侧前方左、右各有一交感神经干,其末梢分布到头、颈、上肢、心脏等部位。 颈部的肌肉有胸锁乳突肌、头夹肌、颈夹肌、斜方肌、头长肌等。 颈椎正位片颈椎左侧位片颈椎右侧位片颈椎张口位片颈椎生理特性: 颈椎是脊柱各椎中体积最小、最灵活的椎节。 要支撑头颅的重量,还要适应眼、耳、鼻等功能的需要做头部屈、伸、侧屈、旋转的运动,极易受物理刺激而产生退行性变由于颈椎解剖结构精细,所处部位重要,病变时症状复杂,发病??高。 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之颈椎病。 椎间盘椎间关节周围软组织颈椎病病理过程损伤退变颈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脊髓临床症候群颈椎间盘环枢椎后关 1 / 10

节肌肉韧带颈椎病损伤功能紊乱主要症状主要症状颈、肩、背、臂痛, 颈、肩、背、臂痛, 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闭、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耳鸣、耳闭、眼花、失眠、心慌、血压不稳定, 眼花、失眠、心慌、血压不稳定, 头颈活动度受限或活动时发响、上下肢头颈活动度受限或活动时发响、上下肢无力、麻木、发紧、胀等。 无力、麻木、发紧、胀等。 颈椎病的康复:基本概念二、康复评定二、康复评定 1???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与X线平片所见,均符合颈椎病者,可确诊为颈椎病。 (2)有典型的颈椎病临床表现,而X线片上尚未见异常者,在排除其他疾病的前提下,也可诊断为颈椎病。 (3)临床上无颈椎病的症状和体征,而X线片上有椎体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颈椎退行性病变者,也应诊断为颈椎病或称隐性颈椎病。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2、常规检查: (1)病史:着重了解其职业;日常生活习惯和爱好;日常锻炼是否经常作大幅度旋颈动作; 有无外伤、受寒等。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2)症状:颈、肩、臂、背疼痛;一侧或双侧手麻、头痛、头晕、心慌、胸闷、多汗、上、下肢无力、行走不便、大小便异常等。 颈椎病的康复:康复评定 (3)体征:枕孔、棘突、棘间、颈椎

颈椎病康复评定量表

颈椎病的康复功能评定量表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颈椎活动度的评定 前驱(0°~45°) 后伸 (0°~45°) 侧屈(0°~45°)旋转(0°~80°) 左右左右 入院 出院 颈椎病患者V AS疼痛视觉评定 部位 疼痛程度:(0——1——2——3——4——5——6——7——8——9——10分) □0分无痛□1-3分轻微痛□4-6分比较痛□7-9分非常痛□10分剧痛 等级分值 入院 出院 颈椎病患者颈、肩部及上肢肌力检查评定 肌群胸锁乳突肌斜方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二头肌大小鱼际肌部位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入院 出院 注:6级肌力分级标准 0级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Ⅰ级有轻微的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Ⅱ级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 Ⅲ级能抗重力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不能抗阻力; Ⅳ级能抗重力和一定的阻力的关节活动; Ⅴ级能抗重力和充分的阻力的关节活动。 ??

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 项目评分标准 评价结果 入院出院 一、主观症状:共18分 (一)疼痛 1.头痛 2.颈臂痛 ⑴无明显疼痛3分 ⑵仅夜间疼痛,偶然,轻度2分 ⑶经常,轻度或偶重度1分 ⑷持续剧痛0分 (二)臂手麻 1.无明显麻木3分 2.偶然,轻度2分 3.经常,轻度或偶重度1分 4.持续,重度0分 (三)眩晕 1.无明显眩晕3分 2.偶然,约每月1次;轻度眩晕,或仅头晕、头昏,不影响行走2分 3.经常,约每周1次或数次;重度眩晕,行走距离<100米1分 4.持续,约每天1次或数次;剧烈眩晕,不能离床0分 (四)交感神经症状 1.无明显交感神经症状3分 2.偶然、轻度的头痛、偏头痛,头昏眼花,心前区痛,恶心、呕 吐等 2分 3.症状加重,经常出现1分 4.症状持续,重度0分 (五)脊髓受压症状 1.无明显脊髓受压症状3分 2.下肢或/和上肢轻度麻木和乏力:行走不稳,不能快走,手不 灵活,但能用筷子进食 2分 3.下肢或/和上肢无力:用拐可在平地行走少许,不能用筷子, 但能勺子进食 1分 4.下肢或/和上肢瘫痪:不能自已进食,不能行走0分 二、生活、工作和社会适应能力:共9分 (六)生活能力 1.日常生活能自理3分 2.日常生活需要人帮助,部分能自理2分 3.日常生活大部分需要人帮助1分 4.日常生活完全依赖别人0分 (七)工作、学习能力 1.坚持工作、学习3分 2.能半天工作、学习2分 3.几乎不能工作、学习1分 4.不能工作、学习0分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方法有哪些

颈椎病引起的症状 成都颈腰椎病研究中心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据统计,其发病率随年龄升高而升高。在颈椎病的发生发展中,慢性劳损是首要罪魁祸首,长期的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可以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在病变的部位逐渐出现炎症机化,并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 外伤是颈椎病发生的直接因素。往往,在外伤前人们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使颈椎处于高度危险状态,外伤直接诱发症状发生。不良的姿势是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喜欢高枕,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的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这些不良的姿势均会使颈部肌肉处于长期的疲劳状态,容易发生损伤。 颈椎的发育不良或缺陷也是颈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亚洲人种相对于欧美人来说椎管容积更小,更容易发生脊髓受压,产生症状。在单侧椎动脉缺如的患者,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生率几乎是100%,差别的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另外,颅底凹陷、先天性融椎、根管狭窄、小椎管等等均是先天发育异常,也是本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颈椎病的原因 不良姿势 1.不良姿 1. 如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卧车上睡觉,睡着时肌肉保护作用差,刹车时易出现颈部损伤。 劳损 2. 2.劳损 长期使头颈部处于单一姿势位置,如长时间低头工作,易发生颈椎病。小于30岁的颈椎病人,多从事低头工种。 头颈部外伤 3. 3.头颈部 50%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一些病人因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间盘

膨出、椎管内软组织病变等使颈椎管处于狭窄临界状态中,颈部外伤常诱发症状的产生。 颈椎结构的发育不良 4.颈椎结 4. 先天性小椎管、颈椎退变等是一些颈椎病发病基础。国外统计40—50岁有退变者占25%,55岁以上有退变者占85.5%。颈椎中央椎管、神经根管狭小者颈椎病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1倍。 慢性感染 5.慢性感 5. 主要是咽喉炎,其次为龋齿、牙周炎、中耳炎等。这些部位的炎症刺激颈部软组织或通过丰富淋巴系统引起颈枕部软组织病变。有人认为,慢性咽喉部感染是颈椎病重要发病因素,这可能与软组织慢性劳损炎症相互影响而加重病情之故。 风寒湿因素 6.风寒湿 6. 外界环境的风寒湿因素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可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淋巴回流减慢、软组织血循环障碍,继之产生无菌性炎症。因此,风寒湿因素不仅是诱因,也可作为病因引起病变产生症状。 颈椎病初期症状 猝倒::常在站立或走路时因突然扭头,出现身体失去支持力而猝倒, 1、猝倒 倒地后可很快清醒站起,不伴有意识障碍,亦无后遗症。此类病人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出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症状。这是由于颈椎增生性改变压迫椎动脉引起基底动脉供血障碍,导致一时性脑血供应严重不足所致。 2、吞咽障碍:吞咽时有梗阻感,食管异物感,少数有恶心、呕吐、声音嘶哑、干咳、胸闷。这是由于颈椎前缘骨质直接压迫食管后壁而引起食管狭窄,或因颈椎病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食管痉挛或过度松弛而出现的症状。也可因骨刺形成使食道周围软组织发生刺激反应引起。 3、高血压:颈椎病可引起血压增高或降低,但以血压增高为常见,称为“颈性高血压”。这与颈椎病所致椎基底动脉供血失常和交感神经受刺激发生功能紊乱有关。由于颈椎病和高血压病皆为中老年人多见,故两者并存的机会不少。

颈椎病的康复方案

一、颈椎病: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和其继发性的椎间关节退行行病变所至临近组织(脊髓、神经根、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等)受累所引起的相应的症状和体征。 二、颈椎病的分型: 颈椎病分为五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食道压迫型。而食道压迫型较少见。 1. 神经根型颈椎病:退行性改变的椎间盘向侧后方突出,或椎体后骨刺刺激和压迫#脊神经根而引起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者。 2. 脊髓型脊椎病:因退行性颈椎间盘向后突出或椎体后缘的骨刺压迫脊髓,而引起的脊髓的传导功能障碍。 3.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颈椎间盘或颈椎骨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的、椎动脉的、脊髓膜内的交感神经纤维而引起的一系列的反射症状。 4. 颈动脉型颈椎病:由于钩椎关节退行病变,骨刺压迫或椎间盘向侧方突出而压迫椎动脉而造成脑供血不足。 三、颈椎病的治疗: 1. 颈椎病大部分可以应用保守治疗治愈,保守治疗包括:牵引、理疗、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另外中医推拿、按摩、针灸治疗亦非常有效。 2. 保守治疗无效,可以采用手术治疗。 对于颈椎病保守治疗实际上即是康复治疗。而手术之后功能的恢复过程中康复更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四、颈椎病保守治疗康复方案: 1. 活动期 活动期患者颈椎病的症状较重,可以适当制动,比如佩戴颈托、卧床休息,以减少颈部的负荷。同时应由专业医生决定是否需要使用牵引,配合理疗,使用适当药物帮助尽快缓解症状。 在接受以上治疗的同时,为维持颈部周围肌肉力量,应进行以下练习: (1)颈部抗阻等长肌力练习(参见第十三章第四节:图解038): 在最用力处保持10秒为1次,10次/组,2-3组/日。 最好对照镜子练习,确保练习时颈部肌肉用力,但头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练习主要加强颈部周围肌肉肌力,提高颈部控制能力及颈椎稳定性,同时非常安全。 2. 恢复期: 急性期后应继续并加强肌力练习,进一步提高颈部的稳定性,确保在逐渐恢复日常生活活动时颈部的安全,并且尽量避免复发。 (1)“床边抬头”颈部肌力练习(参见第十三章第四节:图解039): 在最用力处保持10秒为1次,10次/组,2-3组/日。 确保练习时颈部肌肉用力,但头部不偏向任何方向,保持在中立位。此练习主要加强颈部周围肌肉肌力,提高颈部控制能力及颈椎稳定性,同时非常安全。 随症状的减轻和肌力的提高可逐渐改为动力性练习。 (2)颈部活动度练习(参见第十三章第五节:图解095,096,097,098):在颈部有牵拉感或微痛处保持10-15秒,5次/组,1-2组练习连续进行,2次连续/日。 练习前必须由专业医生的指导,了解哪些方向的活动可做,哪些则应尽量避免! (3)肩部肌力练习(参见第十三章第四节:图解001,002,003): 运动肩部的肌肉通常也通过颈部,因此可以帮助提高颈部的力量和稳定性。同时纠正急性期疼痛麻木造成的上肢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

颈椎病康复-案例教学

赣南医学院教学案例案例名称:颈椎病康复 适用课程:肌肉骨骼康复学 作者姓名:胡超华 系室名称:康复医学 康复学院 2018年3月2日

一、案例正文: 颈椎病康复 1. 患者:男,61岁。 2. 主诉:颈部疼痛10余年,加重伴左上肢麻木1个月 3. 既往史:既往体健。 4. 检查:神志清晰,心肺均未见明显异常。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棘突及两旁侧压痛阳性,伴左上肢放射性麻木,颈椎活动稍受限。压头实验及臂丛神经牵拉实验阳性。 5. MRI片示:颈椎病 6. 附件:患者颈椎MRI片

二、案例使用说明: (一)教学目的与用途 1.本案例主要适用于康复治疗学、运动康复学专业《肌肉骨骼康复学》课程。 2.本案例是一篇关于颈椎病康复的教学案例,其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颈椎病的临床特点、康复评定和康复治疗方法。使学生学会“以病人为中心”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和提出治疗及康复方案,学会正确的沟 通方式。 (二)启发思考题 1.你作为该患者的诊治医师,请你写出诊断结果及鉴别诊断(颈椎病分型鉴别及和其他疾病鉴别)。

2.你作为该患者的诊治医师,该患者的康复评定内容有哪些。 3. 你作为该患者的诊治医师,请问你进行康复治疗过程是怎样的(三)分析思路 问题1:通过该问题分析,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使学生掌握颈椎病临床特点、分型和各型颈椎病诊断及鉴别诊断。 问题2:通过该问题分析,使学生掌握骨关节炎康复评定内容,熟练掌握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评定表。 问题3:通过该问题分析,使学生掌握骨关节炎康复治疗措施和方法。使学生学会“以病人为中心”这个角度来分析问题和提出治疗及康复方案,学会正确的沟通方式。 (四)理论依据与分析 1. 概述 定义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以及由此继发的颈椎组织病理变化累及颈部肌肉和筋膜、颈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命名 颈椎的解剖特点 颈椎的功能特点 2.解剖学基础 寰椎、枢椎 .颈椎骨间的连结 颈部脊髓及神经根 椎动脉与颈部交感神经 3.病因病理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 第一部分前言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患病率约为3.8%-17.6%,男女之比约为6:1。 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第二部分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一.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30-40岁女性多见。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病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1倍。 三.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 四. 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

颈椎病常用康复评定量表(相关知识)

关节活动度(ROM) 左侧 部位检查 项目 正常值 (度) 右侧 末期中期初期初期中期末期 主动被 动 主 动 被 动 主 动 被 动 主 动 被 动 主 动 被 动 主 动 被 动 肩屈曲~180 伸展~50 内收~45 外展~180 内旋~70 外旋~90 肘屈曲~150 伸展~0 前臂 旋前~90 旋后~90 腕掌曲~90 背伸~70 桡偏~25 尺偏~55 颈前屈~45 后伸~45 旋转~60 侧屈~45 躯干屈曲~80 伸展~25 旋转~45 侧屈~35 髋屈曲~125 伸展~15 内收~30 外展~45 内旋~45 外旋~45 膝屈曲~150 伸展~0 踝背屈~20 跖屈~45 内翻~35 外翻~20

简式疼痛问卷表(MPQ) (一)疼痛分级指数(PRI) 无痛轻痛中痛极痛1.跳痛 0 1 2 3 2.射穿样痛 0 1 2 3 3.戳穿样痛 0 1 2 3 4.锐痛 0 1 2 3 5.箍紧样痛 0 1 2 3 6.咬痛 0 1 2 3 7.烧灼痛 0 1 2 3 8.酸痛 0 1 2 3 9.沉重痛 0 1 2 3 10.触痛 0 1 2 3 11.劈开样痛 0 1 2 3 以上11项相加,得疼痛感觉方面总分(S) 12. 耗竭样 0 1 2 3 13. 受病困样 0 1 2 3 14. 害怕样 0 1 2 3 15. 受惩罚样 0 1 2 3 以上4项相加,得疼痛情感方面总分(A) 从上两项相加(S+A)的疼痛总分(T) (1~11为疼痛的感觉方面;12~15为疼痛的情感方面)选词数NWC: (二)目测类比疼痛评分法(VAS) 长100cm,定某一点得1~100中的某一分 无痛 +------+------+------+------+------+------+------+------+------+------+极痛(三)现在疼痛状况(PPI) 0 无痛 1 轻痛 2 难受 3 苦难 4 可怕 5 极痛 S A T VAS PPI 总分第一次 第二次

自己治好颈椎病

自己治好颈椎病与肩周炎 今天我在这里跟大家分享,怎样让颈椎病和肩周炎得到康复,我不是骗你去买健康设备、或者是买什么药?恰恰相反,我是以一个患者的经历来告诉你,怎样避免花大量的钱购买一堆没用的医疗器材、或者是到医院开一堆药,还有就是整天去找盲人按摩、到医院进行康复理疗,下面我会详细地把我这一年多来的医疗过程进行公布,看看你在这里面走了多少弯路?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看完这篇文章,你会得到一种简单有效、不用花钱、没有气候条件限制、24小时随处都可以进行的康复方案。 1. 哪一类人容易得颈椎病或者是肩周炎? 颈椎病与肩周炎是现代社会的富贵病、也是文明病之一,为什么这样说呢?我要告诉你,普通老百姓基本上是不得这种病的,大家不妨去医院门诊去了解一下,这种病的高发群体是哪一类?大部分都是公司白领,长期坐在办公室、整天没事玩手机、躺在床上看书或用电脑的,当然还有一部分是高级管理人员或者是老板级别的,这种基本都是不喜欢运动的那一类。现在这种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也越来越趋向于年轻化,因为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越来越少,低头族越来越多,所以我们把他归类为富贵病或者是文明病的范畴。 2.这种病的症状表现和它是怎样影响我们的工作生活的? 颈椎病的形成是有一个过程的,他开始往往是以落枕的症状出现,从最初的偶尔落枕、三五天就好,再到后来一年落枕好几次,每次的病程也越来越长,甚至发展到有肩周炎的症状。得了颈椎病的人都有落枕与肩周炎的感受吧,就是头肩无法转身,做转身或低头动作的时候,牵扯到肩背颈部的经络和肌肉是非常疼痛的,用治疗颈椎病的方法来治疗落枕或者是肩周炎可能两三次就可以让病程缓解。 那么颈椎病有哪些症状、大家可以上网搜索自己查看,这里面我只讲我自己的颈椎病所反映出来的症状。 本人首先经历了落枕和肩周炎这个过程,然后发展到颈椎病,发病的前兆就是有一段时间、大概是两到五个月左右,手指发麻,开始是无名指、再到小指、再到整个小鱼际,然后就是大拇指、食指、大鱼际,开始的时候没有太在意,后来发展到早上洗头的时候、手指和手臂麻木无力,自己上网了解认为是颈椎压迫神经所引发的,检测方法就是把头往后仰,手臂手指就会发麻,后仰停顿三到四秒钟,整条手臂就会无力。 当时我认为游泳是治疗颈椎病的最好方法,于是办了2个月的游泳卡,坚持每天蛙泳一千米,结果把肠胃病治好了,但是颈椎病却没有得到缓解。为了核实是否得了颈椎病,于是去人民医院检查,拍片的结果是第四颈椎与第五颈椎移位,压迫了臂丛神经导致手指发麻、手臂无力。 3.求医问药的过程 我第一次去到医院,医生开出的是组合治疗法,扎银针、药包热敷、按摩、牵引、打封闭针,吃三七粉、颈痛片、大力活络丸;去一次医院、一个系列下来大概就300多元吧,连续去了三次后,我发现并没有什么效果,想到这种病并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搞好的,看了医生所使用的设备我们在网上都可以买得到,于是采购了两千多块钱的理疗产品,就是大家在视频里面可以看到的:数码经络理疗仪、3D环形颈椎治疗仪、颈椎牵引器、海豚按摩器、电加热加药颈椎治疗枕、太空棉记忆枕。除了使用这些设备,我每个星期都会有两到三次去做按摩理疗,在医院做按摩理疗的话每次是二十到四十分钟、价格是四十到六十块,做盲人按摩的话,时间是六十到九十分钟、价格是六十到八十块。在家里或办公室每天还会做米字操,早上起床和睡觉之前躺在床边上还会做颈椎操。 两个月过去了,病情越来越严重,整个脖子只要一转动就会啪啪响,晚上开始影响睡眠,不管你睡什么枕头或者是不睡枕头,无论是你仰躺还是侧躺?肩颈都会非常疼痛,特别是晚上十二点到凌晨四点根本无法入眠,白天坐在办公桌前也坚持不了多久,工作和生活已经受

颈椎病康复治疗方法

颈椎病康复治疗方法 颈椎病康复治疗方法:运动疗法 (1)目的和作用: 主要通过医疗体操做放松运动,增强颈椎区血液循环,消除水肿,解除痉挛,调节应力,减轻症状;也可增强颈部肌力,提高耐受力,改善颈椎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 (2)适应症和禁忌证 各种类型的患者一旦进入慢性期便可进行运动疗法,急性发作期不宜进行;椎动脉型患者作颈部旋转运动时应遵守轻、缓、小的原则,以免猝倒;有明显及进行性脊髓受压症状时禁忌做运动疗法。 (3)方法 运动方法多种多样,较为灵活,可以采用相对定型的成套医疗体操(如下图)坚持练习,每日进行1-2次,每节操可做2-4个八拍。所有体操动作均应平稳、慢速,逐渐加大动作幅度和阻力,以确保达到运动疗法的目的。治疗师也可自己开动脑筋,在临床治疗中为自己的患者制定合理的运动处方,以达到治疗方法的个性化和更为合理化。 颈椎病康复治疗方法:.物理因子治疗 (1)治疗作用 镇痛、消除炎症和水肿、减轻粘连、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循

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放松痉挛肌肉、延缓肌肉萎缩。 (2)方法 1)直流电离子导入疗法 用冰醋酸、vitb1、vitb12、碘化钾、乌头、川芎、威灵仙、红花等进行导入,作用极置于颈后,辅极置于患侧上肢或腰骶部,电流密度为0.05~0.1ma/cm2,20min/次,1次/d,20次为一个疗程。 2)中药电熨疗法 将活血化淤、解痉止痛类中药粉末置于25cm×16cm的布袋中,先蒸热,后放于电极下,不分阴阳极,接直流电、感应电或间动电,每次20-30分钟,每日1次,15-20次为1个疗程。 3)调制中频电疗法 多用2000hz~8000hz的中频电为载频,用不同波形(方波、正弦波、三角波等),频率为10hz~200hz的低频电调制,调制的方法有连调、断调、变调、间调,以不同频率方式进行组合,编成不同处方。使用时按不同病情选择处方,电极颈后并置或颈后、患侧上肢斜对置。20 min/次,15~20次为一个疗程。 3)超短波疗法 电极置于颈后和患肢前臂,急性期用无热量,12~15min/次,慢性期用微热量, 15~20min/次,1次/d ,15~20次为一个疗程,多用于神经根型(急性)和脊髓型(脊髓水肿)的患者。 4)超声波疗法 用800hz~1000hz的超声波治疗机,输出功率0.8~1.0w/cm2,声头在颈后、两肩胛岗上窝、肩胛区移动,8~12min/次,1次/d ,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 第一部分前言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第二部分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一.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30~40岁女性多见。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60~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多见于30~50岁者,一般起病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1倍。 三.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 四.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

颈椎病功能障碍康复评定

颈椎病功能障碍康复评定 以往的研究多借助影像学进行颈椎疾患的诊断,但是影像学常无法确定与颈痛症状相关的结构病理改变。从正常人和无症状人群的颈椎M RI 研究中发现有很高的退行性变和异常率。 因此临床医师应当转移重心去评估颈痛患者的肌肉、结缔组织、神经的功能,美国物理治疗学会骨科分会2008 年有关颈痛的指南中指出:临床医师应当改变以往依据影像学去判断颈痛的病因,而应重视颈椎功能评估。 因此,针对颈椎病功能障碍进行治疗,首先面临的是如何客观评价颈椎功能。本文将从颈椎功能的评价角度进行综述,目前国内外对颈椎功能的评价主要包括有肌肉力量、活动度、肌肉耐力、疲劳度、协调性、运动控制、稳定性、本体感觉等方面的评定。 1 颈部肌力评定 颈椎肌力的评价在临床中有多种方式,其中徒手肌力测试(M anual muscle testing,MMT) 使用非常普遍,可能与它低成本和节省时间有关。然而,MMT 肌肉功能的评估一直因为简单的测量尺度及可靠性低备受批评,并不建议用于肌力3 级以上的评估。 手持式测力器是由MMT 衍生而来,用于测量颈椎肌肉力量也是有限的,因为无法测量旋转等动作,以及它们的准确性容易受到操作者影响。也有学者用等速肌力测试仪进行力量测试;朱清广等应用BiodexsystemⅢ等速运动测试系统对颈椎病患者手法治疗前后进行颈部肌群力学性能分析,但无法测量出其确切数值。 固定框架测力仪可以测试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肌力,部分还能测试旋转时肌力。其中颈椎多功能评估训练系统(M ulti-Cervical Unit,MCU)/(M ulti-Cervical Rehabilitation Unit,MCRU) 就属于此类仪器。 目前国内外已有学者用MCU 进行颈椎等长肌力测试,可以测试颈椎前屈、后伸、左右侧屈肌力,以及颈部左右旋转肌力测定,从而判定颈椎各个方向肌群的肌力大小以及肌力是否对称,对颈椎肌肉功能的最大肌力进行准确评估。 Burnett 等研究表明MCU 训练能有效增加颈椎肌肉等长收缩的力量以及较好地检测颈部力量。Pearson 等使用MCU 量化评价颈椎挥鞭样损伤患者与正常人之间的力量,并取得理想结果。少数研究者使用单轴负荷传感器进行颈椎肌力及屈伸肌力比值研究。 2 颈椎活动度评定 颈椎活动度为最常使用的客观测量结果。目前临床上测量颈椎活动度的方法很多,包括传统目视测量、皮尺测量、量角仪与倾斜仪、颈椎活动度测量(Cervical range of motion,CROM) 器、电磁式动作分析仪、超声三维动作分析仪、电位计测量和X 线测量等。 但各种方法均存在各自的缺点,如目测及皮尺测量可靠性较低;电磁式动作分析仪测量颈椎活动度的报道仍较少,缺乏大样本证据;Zebris 超声三维动作分析仪目前仅限于实验室研究应用,其可靠性和准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探讨。CROM 和改良方盘量角仪由于设计过于简单,容易误差,临床上并不实用。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康复医学 期末综合考评作业 作业名: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进展姓名: 伏俊美 学号: 1024620045 系别: 人文信息管理学院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进展 【摘要】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症,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康复干预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临床上方法多种多样,就颈椎牵引、手法治疗、物理因子的应用、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康复教育六个方面作回顾性阐述,并对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作一小结。 【关键词】颈椎病康复治疗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颈椎病变,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因颈椎解剖结构精细,所处部位重要,发病时症状复杂,发病率又高,一般均选择非手术康复干预治疗[1]。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康复干预的治疗作用,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现就国内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一、颈椎病分型 一般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脊髓型、食道型。(一)颈型 是颈椎病中较轻的类型,以颈部症状为主,在颈椎退变的起始阶段,预后好。它是由于椎间盘髓核与纤维环的脱水,变性以张力降低,进而引起椎间隙的松动与不稳,常于晨起、过劳、姿势不当及寒冷刺激后突然症状加剧。 1、症状 反复落枕,表现为颈部酸痛胀不适和保护性颈肌痉挛。有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一过性上肢麻木,感觉异常等。 2、体征 颈肌紧张、僵直,颈活动时疼痛伴活动范围变小,一侧或双侧斜方肌压痛。 3、X平片 颈椎生理弧度改变为变直,甚至反张。 (二)神经根型

常见类型,颈椎增生、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增生,压迫或刺激了神经根,致神经根水肿、炎症、粘连,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好发于颈5-6和颈6-7间隙。 1、症状 颈僵不适,颈肩臂酸痛可沿神经根下串而出现手臂有触电样、针刺样麻。 2、体征 颈椎活动受限,颈椎横突棘突、冈上窝、肩胛内上角和下角压痛,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和运动障碍,握力减弱,压顶试验、臂丛牵拉试验、低头试验、仰头试验可呈阳性。 3、X平片 正位、侧位和左右斜位可见颈椎生理弧度异常,锥体前后缘骨赘增生、椎间隙狭窄,小关节增生,前纵韧带、项韧带钙化,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窄。(三)椎动脉型 钩椎关节增生、椎关节失稳、后关节松动和移位,刺激或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动脉痉挛或狭窄而造成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症状 头痛、头晕,脑部缺血表现为头转动至某一方位时即有眩晕、恶心、呕吐、耳聋、视物不清等甚至猝倒在地。当头处于另一方位时,或已摔倒在地,很快好转。 2、体征 旋转试验阳性,低头、仰头试验阳性。 3、影像学检查 (1)X线平片:颈生理弧度异常,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小。 (2)脑血流图检查:异常 (3)椎动脉造影:可有椎动脉压迫性扭曲、变细或梗阻现象。 (4)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亦可显示椎动脉的行径及其变化。 (四)交感神经型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进展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进展 天津市人民医院康复科马佳 【摘要】颈椎病亦称颈椎综合症,是一种进展缓慢的颈椎退行性疾病,康复干预是治疗颈椎病的重要手段,临床上方法多种多样,就颈椎牵引、手法治疗、物理因子的应用、运动疗法、药物治疗及康复教育六个方面作回顾性阐述,并对目前临床上公认的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作一小结。 【关键词】颈椎病康复治疗 颈椎病是一种缓慢进展的退行性颈椎病变,由于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神经、血管等组织而引起相应的一系列临床表现,一般分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混合型五个类型。因颈椎解剖结构精细,所处部位重要,发病时症状复杂,发病率又高,一般均选择非手术康复干预治疗[1]。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康复干预的治疗作用,不少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现就国内相关报道综述如下。 1 颈椎牵引 颈椎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有效疗法之一。李雪迎等[2]在1999年通过建立颈椎(C1-T1)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颈椎在不同力量、不同角度条件下的牵引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在不同牵引力的作用下,颈椎均出现一定的位移,诸椎间盘后缘均有一定增宽,前缘则大多有所缩窄,最大应力位置均出现在颈椎后缘的椎体上;当牵引角度不变时,随牵引力的增大,颈椎的位移及各点的应力均增大,椎间隙的形变亦更明显;当牵引力不变,随牵引角度的增大,颈椎的位移增大,颈椎上最大应力的位移下移,各椎间隙的形变增大。他于2003年在同一模型上,使用MARC K72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得出髓核的体积随牵引力、牵引角度的增大而增大,上部髓核体积的增大较下部明显,且增大率的差异较增大量更突出,提出以前倾30°,90N牵引颈椎可以最大程度地扩宽椎间隙,缓解对神经根的压迫,利于间盘还纳[3]。因此牵引的角度、时间和重量是决定牵引效果的三个重要因素。关于牵引的最佳角度,报道结果并不一致,高楚荣等[4]认为与生理性前曲相比,部分颈椎病患者颈椎曲度消失,颈椎变直,是颈椎病前期维持生物力学平衡的代偿姿势,其后缘明显伸长,椎间孔开大。结合X线片的观察,作者发现垂直位牵引时,椎体后缘不能充分伸展;而在前倾超过30°时,其向上的作用力减少,水平方向力增加,难以维持平衡;只有在15~20°前倾位牵引时,牵引力与颈椎运动轴心一致,才符合力学要求,治疗效果最佳。李晶等[5]应用光弹性实验方法对不同生理曲度的颈椎模型进行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最大应力的位置与牵引的角度有关,牵引角度小时最大应力位置靠近颈椎上段;随着牵引角度的增大,最大应力的位置逐渐下移。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时牵引角度与最大应力位置的关系也相应改变,因此在行颈椎牵引时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选用一“最佳牵引角度”。这一观点得到了临床实践的支持[6,7]。张希利等[8]对356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不同角度牵引,提出以颈前屈20~30°最佳,其次为后伸15°;钱红等[9]对牵引重量作了专门探讨,提出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疾病分型不同,其最佳牵引重量亦不同;倪国新等[10]通过研究正常人颈椎应变与牵引时间之间的关系,作出应变-时间关系曲线图,初步探讨出颈椎牵引的时间不应太长,15~20 min可能较为合适。胡坚勇等[11]还对持续和间隙两种牵引方式作了观察分析;目前临床上大致公认对上颈段病变(C2,C3,C4)采取头部中立位,下部颈椎病变(C5,C6,C7)采用颈部前屈20~30°;重量从6 kg开始,逐渐增加到12~15 kg;时间10~30 min。并且强调以患者感觉舒适为宜。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010 版

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2010 版 第一部分前言 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第二届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 年,青岛)明确了颈椎病定义:即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而无临床表现者则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第二部分颈椎病的分型 根据受累组织和结构的不同,颈椎病分为:颈型(又称软组织型)、神经根型、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其他型(目前主要指食道压迫型)。如果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称为“混合型”。 一.颈型颈椎病: 颈型颈椎病是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所致。多在夜间或晨起时发病,有自然缓解和反复发作的倾向。30 ~ 40 岁女性多见。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在各型中发病率最高,约占 60 ~70%,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多为单侧、单根发病,但是也有双侧、多根发病者。多见于 30 ~50 岁者,一般起病缓慢,但是也有急性发病者。男性多于女性 1 倍。三. 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 12 ~ 20%,由于可造成肢体瘫痪,因而致残率高。通常起病缓慢,以 40 ~ 60 岁的中年人为多。合并发育性颈椎管狭窄时,患者的平均发病年龄比无椎管狭窄者小。多数患者无颈部外伤史。 四. 交感型颈椎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等因素,从而对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型颈椎病症状繁多,多数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少数为交感神经抑制症状。由于椎动脉表面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当交感神经功能紊乱时常常累及椎动脉,导致椎动脉的舒缩功能异常。因此交感型颈椎病在出现全身多个系统症状的同时,还常常伴有的椎 - 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的表现。 五. 椎动脉型颈椎病 正常人当头向一侧歪曲或扭动时,其同侧的椎动脉受挤压、使椎动脉的血流减少,但是对侧的椎动脉可以代偿,从而保证椎 - 基底动脉血流不受太大的影响。当颈椎出现节段性不稳定和椎间隙狭窄时,可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16207481.html, 颈椎病的康复治疗 作者:罗成刚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7期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7-0073-01 颈椎病属于退行性颈椎病变中的一种病状,且该病的发生进程相对比较缓慢,是指患者由于颈椎骨质增生或是颈椎间盘变性,从而对其颈椎周边血管以及神经等组织形成压迫感、刺激感,进而导致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表现。目前临床主要将颈椎病病状分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以及混合性颈椎病五种类型。而由于颈椎所处的部位相对而言比较重要,且颈椎的解剖结构相对又比较精细,加上患者的发病镇症状相对而言比较复杂以及该病的发生几率相对较高等因素,因此目前临床对于該病的治疗方式主要是采用非手术方式来进行康复干预治疗。 而在颈椎病的康复干预治疗中,主要运用方法为颈椎牵引、手法治疗、物理因子治疗、运动疗法以及康复教育,这些康复干预方式均存在独特的优势。 颈椎牵引属于能够有效对颈椎病起到治疗效果的方式之一。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颈椎在不同的牵引作用力下,均能够出现不同程度的位移现象,而随着牵引力、牵引角度的变化,会造成椎间隙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即通过牵引治疗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椎间隙起到扩宽的作用,以此减轻其对神经根所造成的压迫感。而颈椎牵引的效果主要取决于牵引的时间、角度以及重量,其中牵引角度存在着争议性,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来选择最佳的牵引角度,而牵引重量则依据患者属于上颈段病变还是下部颈椎病变,其中上颈段病变目前临床公认为需对患者采用头部中立位,而下部颈椎病变则需采用颈部前屈20-30°,重量则以6kg逐渐向12-15kg进行增加,且需保持患者的舒适度。 手法治疗方式多联合物理因子或是牵引来对患者进行运用。通常情况下若是选择了合适的传统的推拿疗法,且在进行操作时相对谨慎,则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相关的临促航资料显示,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旋转手法或是澳式手法等均能够取得良好的疗效,而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则采用Mulligan手法、散步微调推拿手法来实行治疗,均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因椎动脉型颈椎病而造成的椎动脉型颈性眩晕。且这些治疗方式在通过采用如颈椎病临床评价表、颈性眩晕评估量表、经颅多普勒超声等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后,据显示患者的病情有所改善。 物理因子治疗方式的目的,主要是对血管实行扩张,同时改善患者颈部局部血液的循环,并实行止痛、消炎,接触患者血管痉挛以及肌肉痉挛,实现对脊髓、神经根水肿状况进行消除,达到调节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减轻粘连以及促进其肌肉和神经的功能恢复效果。该方式通常在临床上多同其它方式进行联合治疗。其中研究资料显示超短波、磁热振或是多功能治疗仪等均能通过联合治疗或是常规理疗方式来对颈椎病病情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且随着临床运

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综合康复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的术后综合康复治疗 福建省龙岩市第一医院(364000) 张百祥詹儒东华何柳 题词脊髓型颈椎病/治疗康复治疗临床研究脊髓型颈椎病是各类颈椎病中危害最严重的,是一种高 残率疾病,可以引起上下肢运动、感觉、大小便及性功能等 碍。该病的自然史多呈相对恶性的发展趋势,故目前倾向 尽早外科手术〔1〕,但术后的康复措施往往不够完善。作者2000年6月~2002年12月,运用自行总结的一套康复方法 52例脊髓型颈椎病术后患者进行规范训练,取得满意疗 ,现总结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52例,男37例,女15例;年龄38~72岁,平均51.3 ;病程3~45个月,平均20.6个月;四肢瘫、生活不能自理1 (1.9%),不完全性单肢瘫、截瘫35例(67.3%),无瘫痪症状 例(30.8%),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者45例(86.5%),有 约肌功能障碍者10例(19.2%);均行颈椎MRI检查,结合 状、体征,明确诊断;行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41 ,后路减压、椎管扩大成形术11例;随访时间5~36个月,平 19个月。 治疗方法 .1术前康复指导其目的主要是为术中和术后康复作准 ,自术前1周开始进行以下锻炼。①卧位训练:指导患者进 体位练习,对行颈后路手术者,重点练习俯卧位,并教会术 正确翻身方法。②呼吸功能锻炼:锻炼深吸气后再缓慢尽 能多地吐出;指导患者在颈部制动情况下进行咳嗽训练,以 于术后痰液排出,学会正确的咳嗽方法:先深吸气然后声门 闭,在腹肌、胸肌及膈肌骤然收缩后突然放开声门,用力将 冲出;增强胸部肌肉力量锻炼,如做扩胸运动。③床上大小

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床上使用便器排便练习,避免患者术后 位时排便困难。④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用于前路手术者,目 是增强手术时对牵拉的耐受性,避免术中牵拉损伤,减轻术 患者咽喉部及食管的不适症状。⑤心理护理:消除患者顾 ,让患者愉快地、充满信心地接受手术。⑥配置合适颈托: 前让患者试戴颈托一段时间,以便患者在术后更快适应。 运动指导:熟悉手术后的运动训练项目。 2手术后训练术后训练按时间分为早、中、后三期,不同期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也不同。 2.1早期术后第2~10天,以床上训练为主,此期颈部应 颈围制动。①良肢位:此期主要以卧床为主,故应让肢体保 良好的功能位,尤其是对肌力下降明显和肌张力高者。② 身训练:术后第2天,当伤口疼痛减轻时即可进行,每2~4 时翻身1次,开始由2名治疗师或护士协同完成,患者不用 ,使患者头、颈和躯干同时转动,避免扭曲;第4天开始教患 一腿屈曲蹬床面,只需1人帮助扶肩即可翻身,并在肩、背、臀、双下肢垫枕,使患者舒适;可左、中、右卧位交替进行;行颈后路手术者,俯卧位,额下垫枕,两手臂置于头两侧。③关 节活动度训练:为防止关节僵硬挛缩,第2天开始即进行四肢关节尽可能充分的活动训练,肌力不足者被动进行,肌力足够者除肩关节外其余各关节均可主动进行各向运动,肩关节则 第4天后方可进行主动训练,此前行被动运动。④肌肉按摩: 按摩四肢肌肉,以防萎缩。⑤上肢运动训练:根据肌力情况可行助力、主动和抗阻运动,可用橡皮筋、握力器等辅助训练,1 周后可用拉力器。⑥手功能训练:对于有手功能障碍如脊髓 病手(指间肌麻痹,致手指并拢及握拳障碍)者极为重要,应尽 早开始,方法有拇指对指对掌练习、手屈张练习、分指练习(外展内收)、手指夹纸练习、揉转硬球、捏橡皮球或拧毛巾练习等。每天可轮流练习3~4次,每次20~30分钟。⑦下肢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