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

陈明光

唐代实行的两税法,作为一场赋役制度变革,从酝酿到实施历时不过半年左右,却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巨大和深远的影响,其中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历史内容,是20世纪众多学者瞩

目的重大课题。1920年,胡钧《中国财政史》

(商务印书馆,1920年)首次从财政学的角度评述两税法的五大优点,开本世纪研究两税法之先声。此后,研究成果迭出。1933年庄心在首先以《杨

炎及其两税法》(《新中华》第1卷第24期)为题发表专文。50—60年代,日野开三郎发表一系

列论文,后收入《日野开三郎东洋史论集》第3卷《唐代两税法研究?前篇》与第4卷《唐代两税法研究?本篇》。他的研究涉及面较广,自成体系,对推动两税法研究起了良好作用。80年代以来,张泽咸《唐五代赋役史草》和郑学檬主编《中国赋役制度史》均对两税法列有专章,吸纳已有研究成果并加以己见。船越泰次则先后发表《两税法研究史》四篇(前3篇后作为汲古书院1996年出版的《唐代两税法研究》一书的前3章,第4篇载《山形大学史学论集》1999年第19号),所收集中国和日本学者的有关研究论著目录最为完整(尽管有过宽之嫌),并且简要介绍有关论点,是了解20世纪两税法研究学术史的必读之作。20世纪关于两税法的研究成果,可归纳成四个方面。

一、两税法改革的背景与目的

杨炎在建议实施两税法的奏疏中,对改革的背景已有概括的说明(参见《旧唐书》卷一一八

《杨炎传》)。不过,唐朝采纳其建议而行两税法改革的社会背景和目的,其实都要比杨炎所陈说的复杂和深刻许多。在20世纪,学者在前说的基础上,试图运用新的理论、采取新的角度作进一步的阐述。他们经过争鸣,互相补充和启发,视角逐渐多样化,认识也逐步全面和深化。

第一,关于改革的经济背景。首先是唐代土地制度变化与赋税制度变革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自宋代以来的传统视角,20世纪学者进一步加以论证分析。1930年,陈登元《中国土地制度史》“口分世业之制废而为两税”一节指出,天宝以后土地制度的混乱,“遂以影响唐之赋税制

度”,“吾人固认定两税为均田制度破坏之结果,而不以两税为破坏均田者”

(商务印书馆,1930年)。稍后类似的说法不少,如万国鼎《中国田制史》上册(正中书局,1934年)指出:“租庸调不计亩而计丁或户,则与均田制度相辅而行,盖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逮唐之中叶,均

田制度坏,租庸调亦不能复行,改为两税法矣。”胡如雷《唐代两税法研究》(《

河北天津师范学院学报》1958年第3期)认为:“均田制的破坏是由租庸调发展而为两税法的关键,其他原因只能

22000年第10期

中国史研究动态

是次要的、派生的。欧阳修所谓‘盖田分、世业之田坏而为兼并,租庸调之法坏而为两税’,是一语道破了其中的实质。”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分析两税法改革的经济背景的力作,首推王亚南《支持

官僚政治高度发展的第一大杠杆——两税制》(《时与文》,第2卷第11期,1947年。后收入《中

国官僚政治研究》亦即《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形态研究》一书)一文。该文把两税法改革与经济权力变化、官僚政治变化等联系起来,认为:“封建社会的经济权力,归根结底是建立在田制税法上”“田制税法不但体现着支配阶级对被支配阶级剥削榨取深度,也体现着支配阶级内部对于那种榨取物分配的实况”“唐代租税体制是代有变迁的,到了杨炎实行的两税法,始在中国后期官僚政治史上,展开了一个新的篇章”“两税法都分明建立在一种事实上,即中央政府统治土地所有权的分配为不可能,乃不得已而从赋税方面予以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大陆不少学者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去解释两税法产生的经济原因,成为一种特色。如陈野《论两税法实施的背景和意义》(《史学月刊》1958年第7

期)指出,两税法出现的背景不能单纯地从赋税制度上去探索,它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必须从基本生产关系土地制度的演变上去探索它。”“均田制的逐步破坏,乃是两税法实施的最重要

的社会背景”“其次一个背景就是租庸调的破坏”。韩国磐在《隋唐五代史纲》

(三联书店,1961年)解释“为什么会产生两税法”这一问题时,把它与“均田制的破坏和庄园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指出:“在生产力发展,产量增加,和土地占有形式发生变化后,同时,为了增加税收稳定财政,和缓和阶级矛盾,就以户税地税为主,统一各项税收,发展而成为两税法。”

两税法不同于租庸调的另一个计税原则是“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即客户也要纳税。这显然是针对租庸调制下可不纳税的浮寄客户大量增加而制定的。因此,户口管理状况的变化与两税法改革的关系也是学者较早注意的另一层经济背景,研究逐渐深入。如陈登元《中国田赋

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五章“租庸调与两税”写道:“浮寄之多,所以租庸调之制不得不变而为两税也。”安史乱后,“宇文融之括户之办法,自为治标的,而不能用。杨炎之两税盖自此而生。”1957年,日野开三郎《杨炎两税法的实施和土、客户》则首次较详细地分析这一问题。后来

中川学又发表《唐代括户方式的变化——作为两税法的权衡原则的客户制度》(《

中国古代史研究》第2辑,吉川弘文馆,1965年)、《从租庸调到两税法的转换期客户租税负担制度》(《

经济学研究》第10号,1966年)等文,研究唐朝在两税法之前实行的让逃户、浮客、流庸等“客户”承担

租税的各项制度。翁俊雄《唐后期民户大迁徙与两税法》(《历史研究》1994年第3期)分析安史

乱后民户大迁徙的原因与去向,说明其影响在于使国家编户大幅度减少,浮寄客户大量增多,土地所有权剧烈转换,从事工商业者增多,从而导致了以“税客户”、“税资产”为改革方向的两税法的产生。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古贺登率先从生产力的区域性发展去具体说明两税法产生的经济背景。他注意到华北和江南在经济上的差异,把两税法同唐代经济发展重心移向江南这一现象联

系起来加以考察。他在《夏税、秋税的源流》(《东洋史研究》第19卷第2期,1960年)、《唐代两

税法的地域性》(《东方学》第17卷,1962年)等文推断两税法的施行是以江南实行水稻、小麦

配合耕种,形成一年多熟耕作方式这一唐中期的农业状况为背景的。他的这一研究视角颇具价

值和启发。后来袁英光、李晓路《唐代财政重心的南移与两税法的产生》(《北京师院学报》1985

3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

年第3期),也从另一角度说明两税法的产生与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特定的关系,认为安史之乱后,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如垦田增多,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达;交换中普遍地大量地使用钱币等),已经具备了“按赀纳税”和“以钱为税”的条件,而此时唐朝财政重心南移,则将两税法的产生与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紧紧地联系起来。

第二,关于改革的政治背景。这是20世纪学者的新视角之一。已揭示的政治背景有五个层面。一是为了解决唐代中央政府与门阀政治势力之间瓜分经济权力的矛盾,即前述王亚南之文。二是为了处理安史乱后唐中央政府与藩镇割据势力之间的矛盾。首先系统阐述这一观点的是日野开三郎,前述他关于两税法的一系列论文都强调两税法所包含的抑制藩镇、振兴朝廷意义,并强调“抑藩振朝”应是考察两税法的中心点,从而形成贯串他研究两税法的核心论点。

三是迫于农民起义的压力。王仲荦《唐代两税法研究》(《历史研究》1963年第6期)认为:“租庸

调废而两税法成为正式的税收,这是封建制社会内部赋税制度方面一种很大的变革,也是唐政府在巨大的人民起义威力下不得不被迫进行改革以适应当时历史发展趋势的一种变革。”后

来,黄永年《论建中元年实施两税法的意图》(《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对这种观点有不

同意见。四是与统治集团内部党争有关。1959年,侯外庐《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及其由前期向

后期转变的特征》(见《中国思想通史》第4卷上,第一章,人民出版社,1959年)首先指出,代

宗、德宗时元载、杨炎与刘晏、卢杞两个集团之间发生过“通过经济问题的一次党争”,但尚未展

开具体论述。直到1991年台湾学者林伟洲《政治冲突与中唐税收—以刘晏、杨炎为中心》(《

中国唐代史论文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一文才对此作出较多的分析。他强调杨炎与刘晏的政治冲突,认为杨炎欲动摇刘晏的地位,“最根本的手段便是提出一新的赋税方法,与其竞争,甚或取代,两税法的产生便有这种政治作用”。同年,郑学檬在香港举行的隋唐史学术讨论上提交《唐代德朝党争和两税法》(正式发表于《历史研究》1992年第4期)一文,集中地就杨炎

与刘晏的矛盾对两税法的成立有何关系作了更具体的讨论,认为:“杨、刘矛盾的发展,引起理财政策的变化,其中两税法的颁布最为重要,杨炎改变刘晏理财政策的目的是剥夺刘晏的权力,带有明显的朋党偏见。”后来他在《中国赋役制度史》中再次概括自己的论点为:“两税法之所以由杨炎奏请,并且在德宗即位后颁行,不仅仅是税制改革和财政形势的需要,还和当时的党争有一定联系。也就是说党争的需要促使杨炎加速税制改革的步伐,奏请实行两税法。”新加

坡学者李志贤《唐建中元年财政改革与党争关系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

期)不赞同过于强调党争对两税法改革的影响,认为杨炎“两税法改革在相当意义上是刘晏财经改革的延续”,是顺应时局的一种发展趋势。第五,是杨炎一派出于振兴儒学的目的而进行

的。高濑奈津子《杨炎两税法的施行与政治背景》(《骏台史学》第104号,1988年)对此作了专

论。这一层面其实属于文化背景。

第三,关于改革的财政背景。长期以来较多论著是从唐中央因税源短缺而形成的财政困难状况,来说明改革的财政背景和目的。如岑仲勉《唐代两税法的内容和产生背景简单来说是怎

样的》(《历史教学》1956年第3期)指出:“自武后当权的时期起,均田制便已经日趋崩溃了。从国库收入来看,富豪之家勾通官吏,恃势匿税,而居奇获利的商贾,坐拥巨资,也是一文不出,负担极为不均,国家的财用越来越困难,租调的本身无法维持下去。”再加上安史之乱,迫使唐朝政府不得不设法扩大纳税面,增加财政收入。郭虚中也认为:“唐朝统治者改革税制的主要目的

42000年第10期中国史研究动态

在于解救财政危机,保证中央政府的收入。”(《福建师范学院历史系第二次科学讨论会》,《历史

研究》1959年第12期)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陈明光在日野开三郎“抑藩振朝”这一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从重建中央与地方的财权关系的角度,对两税法改革的财政背景和目的作出多层次的申论。1987年

其《论两税法与唐朝前后中央与地方财权关系的变化》(《厦门大学学报》1987年增刊)通过对

唐前后期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关系的几个层面的对照分析,指出两税法中有关处置地方政府财权的内容,是对代宗朝削弱方镇财权的政策的承继和总结;两税法改革包含着重建中央与地方

分割赋税权益的新方式的现实意义。黄永年《论建中元年实施两税法的意图》(《

陕西师大学报》1988年第3期)也提出:“实施两税法的主要意图就在于从财政税收来解决中央和地方的经济矛盾。”指出两税法把以往的“非法赋敛”并入两税,纳入中央的控制范围;中央没有确定全国统一的税率,改用摊派的办法;中央派人确定各州税额并划分其上供、送使、留州份额,这些“新规定新措施,无一不是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财权之争”。稍后,陈明光《唐朝两税三分制的财

政内涵试析》(《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第4期)又从中央核定各州两税征收总额及其上

供、送使、留州三个份额的具体方法和财政内容,《论唐朝两税预算的定额管理体制》(《

中国史研究》1989年第1期)从两税定额管理体制下的制税权、放免权、使用权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配等角度,进一步说明唐中央通过推行两税法而限制地方财权、增加中央财权的目的。陈氏围绕两税法改革唐中央与地方财权关系这一论点发表若干论文,其总结性的概述见于

《“两税法”与唐朝财政管理体制变革之我见》(载日本《唐代史研究会报》第10号,1997年)。

两税法这一场既牵涉到广大税户又涉及到各政权的财政利益再分配的重大改革,为什么

能在短期内顺利地付诸实施?陈明光《论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财政前提》(《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2期)从农业税制的调整趋势、刘晏理财与中央财政独立性的增强、全局性收支混乱状况的初步整顿等方面解释这一问题,提供了两税法改革的另一层财政背景。

二、“两税”的内容及其由来

杨炎在奏疏中建议“作两税法,以一其名”。德宗在建中元年正月五日的赦文中说:“计百姓及客户,约丁产,定等第,均率作年支两税。如当处土风不便,更立一限。”有司二月十一日的《起请条》称:“令黜陟使及州县长官,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土客,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同月,德宗“遣黜陟使观风俗,仍与观察使、刺史计人户等级,为两税法”。他们所说的“两税”是什么含义,其内容是什么?显然,从上述引文已可认定“两税”具有一年分夏秋两次征收的含义,对此论者并无异议,长期争论的焦点在“两税”的由来及征收内容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其一,“两税”指户税和地税。1922年玉井是博《唐代土地问题管见》(《史学杂志》三三编第

8—10号)指出,在租庸调时期已有以贫富为基础的户税法;两税法萌芽在代宗时期已出现,大历时期夏税的青苗钱、秋税的田租与建中的两税法有关连,并且特别强调两税法是由唐前期与租庸调对立的资产税性质的地税和户税发展而来的,并不是一种独创。其后鞠清远《唐代的两

税法》(《北京大学社会科学季刊》第6卷第3期,1936年)亦持此说,并认为“旧日的租庸调则归并到户税里面”。这一基本观点在其《唐代经济史》和《唐代财政史》均有反映,如《唐代财政

5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

史》第一章“两税法以前之赋税”写道:“有些税,如‘户税’‘地税’之增加与整理,及青苗钱之创设,则构成了另一种税法,‘两税法’之基础。”“两税法本身,没有什么独特的创革,它的内容、税制、税法,都在天宝到建中年间奠定下基础,到这时候,方水到渠成,使天宝前与租庸调对立而不占重要地位的户税与地税,反而代替了以人丁为课税客体的主要赋税。”玉井是博、鞠清远的基本观点长期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同。在日本,持相似见解的如铃木俊为《东洋历史大辞典》第8

卷(平凡社,1938年)撰写的“两税法”条。他的《唐代户税与青苗钱的关系》(《

池内博士还历纪念东洋史论丛》,1940年)、《唐朝的夏税、秋税》(《加藤博士还历纪念东洋史集说》,1941年),都

旨在具体说明两税内容的这种由来。在中国,类似观点的如胡思庸《怎样理解两税法》(《

新史学通讯》1951年第1卷第2期)、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张维华《对于两税法的考

释》(《山东大学学报》1963年第4期)、王仲荦《唐代两税法研究》等。在韩国如金永济《唐宋时

代的两税沿革》(《东洋史学研究》第34期,1990年)。

其二,“两税”仍指租庸调。岑仲勉《唐代两税法基础及其牵连的问题》(《历史教学》1951年

第2卷第5、6期)首先提出这一看法,他认为凡分两度征收者便可称两税,“至德以前的‘两税’系指租庸调”,当时“两税”只是一种通名,“到了杨炎改制,定名‘两税’始由通名变作专名。”“两税法系适应当时现实的环境,把租庸调旧制加以错综复杂的改进”而成,两税“似可断定其不指

户税及地税”,“惟‘两税’指租庸调”。曾我部静雄《两税法与地税、户税无关论》(《东洋学》1959

年第2期)、《两税法出现的由来》(《社会经济史学》第26卷第1号,1960年)等文也认为两税

就是租庸调的变种,与地税、户税无关,它起源于兵役所造成的税籍紊乱。

其三,“两税”单指户税,不包括地税。1933年日本学者小林高四《唐代两税法论考支—那

经济思想史的一幕》(《社会经济史学》第3卷第6期)强调两税法是户税发展的结果。其后陈登

原《中国田赋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第五章“租庸调与两税”一节说:“两税得名,依炎本传

而论,似以居人之税与行人之税而为两。至《宋史?食货志》‘两税自建中初变租庸调法作年支二税’,则似以征税之时期共两次而名为两税也。二意均可通。”他在书中另有一节题为“与两税同时之田赋情弊”,这似乎表明他认为“两税”不包括地税(田赋)在内,不过并没有具体展开论

证。金宝祥《唐代封建经济的发展及其矛盾》(《历史教学》1954年第6期)首次明确提出“户税

即两税实则也包含了从前租庸调的庸调部分”,两税不包括以亩定税的田租的观点。此后从不

同层面申论类似见解的,如束世 《两税法与建中税制改革》(《历史教学》1958年第2期)认

为:“两税法,在唐初即有之,德宗时,只是修改旧例,成为新的两税法”“旧的‘两税’指户税,新

的‘两税’就是原来户税的扩大。”1962年金宝祥又发表《论唐代的两税法》(《

甘肃师范大学学报》1962年第3期)再次强调:“两税法的完成,实是户税在地主所有制发展的基础上,由附加税的地位演变而为主要赋税的一个过程”“从两税的渊源演变,来看两税法中规定的两税,只能是户税,不可能包括田租”。

当然,持不同意见的也有,如1961年韩国磐在《隋唐五代史纲》反驳两税单指户税之说,论证“两税法包括了田亩之税,并且在当时来说,主要还是依据庄园这种土地占有形态来收税”。

后来张泽咸《论田亩税在唐五代两税法中的地位》(《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1期)也针对

“田亩税在两税法中居于次要地位”的说法,强调“两税中的田亩税终唐之世都是居于重要地位”。并指出:“原先按每户资产多少征收的户税钱,由于各种社会情况的变化,失去了它赖以存

62000年第10期中国史研究动态

在的基础。到了宋代,两税便全部集中在土地上征收田亩税,而不再有主要是把田产计算在内

的户税了。”对这一观点作进一步分析的论文还有沈世培《两税向田亩税的转变及其初探》(《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0年第1期)。

其四,“两税”是由多个税种合并或重组而成,但对具体内容仍说法不一。1940年吉田虎雄

《关于唐两税法》(《东亚经济研究》第24卷第2期)首先展示两税是由多个税种构成的思路,认

为两税法是由田税(租与地税)、丁税(庸调、户税等合并)及商税构成的。后来胡如雷《唐代两税

法研究》(《河北天津师范学院学报》1958年第3期)则针对鞠、岑二说作出修正,认为:“两税法主要是由租庸调发展而来,亦与原来的户税、地税有一定的关系,即两税法是在租庸调及其他旧赋税制度废除的基础上产生的新税制,把两税只与庸调联系起来,或认为它与租庸调全无关

系的论点是错误的。”船越泰次《关于两税法的形成的考察》(《文化》第36卷第1、2期,1972

年)从两税法成立前的各种赋税,如全国性的青苗钱、地头钱,“税钱”即户税,租庸调、地税,地

区性的加税(如京兆府的“什一税”)等的存在与延续,来考察两税法的赋税基础。次年,其《唐代

两税法中的斛斗征课和两税钱折籴问题》(《东洋史研究》第31卷第4期)将两税法整理成向田

亩征课的斛斗(用谷交纳)、青苗钱(用钱交纳)和按资产情况向各户征课的两税钱(用布帛和钱

交纳,有时用谷折交)等种类。丁柏传《谈对唐代两税法的再评价问题》(《河北大学学报》,1983

年第2期)提出:“两税不过是把早就存在着的户税、地税、租庸调及各种杂税合并在一起,摊派到州县征收的封建赋税。两税既不仅仅是户税和地税或租庸调,也不是用户税和地税代替了租庸调,以其‘继承形态来出现’的。那种认为两税是户税和地税的承继,或者是租庸调的转化的看法是不对的。”

三、两税法的实施情况

有关两税法实施情形的研究成果,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建中元年推行两税法之际,全国税额及各州税额是如何确定的?这实际上也是“量出制入”与两税法的制税原则的关系问题。1940年鞠清远《唐代财政史》说:“两税法……除掉废去租庸调名目(自然徭役是仍然存在的)以外,两税法只是承袭了以前的税赋,户税与地税,不过取消了全国一致的固定税率,把各地都不同的‘旧征数’,重新以各道州府为地盘,重新摊配一下,除去夏秋两次征税原则之普遍适用以外,两税法只是开创了随地摊派的精神,自此中国没有全国一致的税率,而各地各有不同的税率。”他对“量出制入”是两税法的定税原则之说将信将疑。1963年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对“量出制入”与两税法的关系作出新的解释,认为:“实则杨炎之所谓‘量出制入’,非若现代国家编制预算之‘量出制入’,但凭定制时,一岁支出须若干,即据以定两税征收之总额耳……即总括当时所有各种征收之总数,以定两税之总数,盖当时所有各种征收之总量数,即为当时支出需要之总数,所谓‘量出以制入’者,其意义如此而已。……大历十四年税收之总额,即当时支出需要之总额,即据以为两税收之总额。”此后,多数论者虽然没有具体论证,但认可两税法是以量出制入为定税原则之说,如1961年日野开三郎《两税法的四项基本原则》将“量出制入”列为四项原则之一。1965年出版的范著《中国通史》第三册归纳两税法有九个要点,其一即为量出制入,并说:“强盗一样的统治者,说要量出

7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

制入,等于说要无限掠夺。”

陈明光《“量出制入”与两税法的制税原则》(《历史研究》1986年第1期)首先对此提出异

议,认为杨炎的奏疏毕竟只是关于两税法改革的建议,而唐朝有关两税法改革的正式公文均未

言及奉行“量出制入”的原则。此后,吴丽娱《也谈两税的“量出为入”与“定额给资”》(《

中国唐史学会论文集(1991)》,三秦出版社,1991年)提出商榷意见。陈明光又在《唐人所谓“量出制入”

释论》(《第三届中国唐代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乐学书局,1997年)对唐人所谓“量出制入”所具有制税原则、财政原则和地方收支数量的确定原则等三种不同内涵作出阐释,并强调论者之所以产生分歧,关键在于没有把杨炎关于“量出制入”的建议与唐朝实施两税法的正式方案区分开来看待。

21两税法实施中的制度性欠缺。关于两税法实施中制度性的欠缺,现有研究成果主要有

四个方面。第一,“约法之初,不定物估”。(《唐会要》卷八四,《两税使》“元和四年”条)两税法实

施后不久,就因钱重货轻,致使纳税人的名义税额不变而实际负担成倍增长,至宪宗朝开始采取“省估”、“虚估”的办法加以处理。对此论者多有述及,但对产生“省估”、“虚估”的税制原因说明得尚欠全面。1986年赵和平《唐代两税法实行后的两个突出问题》首先指出两税法在“约法之初,不定物估”,而两税“定税之数,皆计缗钱;纳税之时,多配绫绢”,从而引发“钱重物轻”下的“物估”问题。由此来论述唐朝采取的“虚估”、实估并用的对策,就有了更明晰的前提。1989年陈明光《论唐朝两税预算的定额管理体制》则明确将“约法之初,不定物估”归结为两税法“制度上的严重缺陷”。

第二,两税三分制中没有赈灾专项贮备。陈明光《唐朝的两税三分制与常平义仓制度》(《

中国农史》1988年第4期)指出,租庸调时期的救灾专项贮备是义仓,其税源是地税。建中元年的两税法既把地税归并在内,但在将各州两税定额划分成上供、留使、留州三个份额时,却又未把救灾支出预算在内,从而成为两税法的一个制度性的欠缺,影响赈灾的开展。直至元和元年宪

宗才下令每年从地税总额中“三分取二分,均充常平仓及义仓”。(《唐会要》卷八八,《仓及常平

仓》“元和元年”条)但这项规定却与两税的定额管理体制存在着矛盾,具体如何操作颇有疑问。

第三,对两税的“蠲免”缺乏制度化的规定。对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后租庸调的“蠲免”,唐朝

有明确的法令规定,(参见《大唐六典》卷三,《户部郎中员外郎》

)而两税法却缺乏类似的明确规定,从而产生另一个制度性的欠缺。对此,1991年陈明光《唐代财政史新编》已有提及。1995年

其《略论唐朝的赋税“蠲免”》(《中国农史》1995年第5期)更全面地论述了两税法的这一缺陷

及其对财政经济的影响。

第四,对逃户欠缴的两税如何处理缺乏法令规定。“摊逃”也是两税法实施中的一种严重弊病,但它产生的税制原因却与租庸调时期的摊逃有不同。1989年陈明光《论唐朝两税预算的定额管理体制》论述它是在两税定额管理体制下未对逃户的欠税处理办法作出法令规定的结果,从而揭示两税法的另一个制度性的缺陷。

31两税法与钱重货轻的关系。两税法初行时,社会经济形势是“钱轻货重”,不久却变为“钱重货轻”,且愈演愈烈。这种经济形势的变化与两税法的实施有何关系?或认为两税的征钱加剧了通货不足的矛盾,对此1963年胡寄窗《中国经济思想史(中)》指出:“近代学者有人认为两税法的实行促成通货紧缩,使人民的实际负担大大地加重。出现通货紧缩现象使人民的负担

82000年第10期中国史研究动态

加重了是事实,如谓由于两税法征收货币的结果才使通货紧缩,则未必尽然……两税法开始后将近五十年间的物价变动的趋势一起是下降的,而两税法的贯彻还不到三十年又回到实物征课形态,所以,绝不能将物价跌落的原因归咎于两税之征收货币。”不过,1990年瞿恺《唐代两

税法与钱荒》(《思想战线》1990年第2期)仍然认为,两税法征收货币虽然不是引起唐后期钱

荒与钱重货轻的根本原因,但对加剧钱荒和钱重货轻现象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四、两税法的作用与影响

在前述关于两税法改革的背景与目的的研究成果时,其实已经涉及了不少两税法的作用与影响,如肯定两税法在税制上的优点与进步意义,认为它一度缓和了社会矛盾和唐中央的财政困难,起了加强中央集权、裁抑藩镇财权的积极作用等。此外论者还涉及以下两个主要方面。

11两税法与唐朝人民赋税负担的变化问题。一种观点主张应区分不同阶段作出具体评价。1959年郭虚中认为:“两税法实施的本身对当时所发生的作用,应从利弊两方面来看:利的方面,主要在它实行之初,改变了一些过去赋役极端紊乱和负担过分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农民

的负担也暂时得到一些减轻,社会也较过去安定些。”(《

福建师范学院历史系第二次科学讨论会》,载《历史研究》1959年第12期)1996年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第三册写道:“初行两税法,百姓也有些好处……两税法虽然对民众的负担丝毫不曾减轻,而且还加重些,但比起乱收税来,总算是有个统一的税制。可是,腐朽已极的唐朝廷,只知道要钱愈多愈好,从七八一年藩镇田悦等叛变起,两税法又变成乱收税,民众受害与改制以前一样严重。”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两税法加重了农民负担。1963年李剑农《魏晋南北朝隋唐经济史稿》写道:“言两税制之利弊,除纳税程序上省去昔日‘旬输月送无有休息’之繁杂外,人民之负担,未尝因此减轻,惟昔日丧失田业受田不足之课丁,不复有租庸调名目偏酷之负担耳。其他实无何种于民有利之处”。

必须指出,两税法归并各种旧税“以一其名”之后,农民纳税负担加重现象的确不断出现,对此论者多有述及。但是,不少论者是以“两税法时期”或“唐后期”为时间概念去谈论赋役负担加重现象。其实这样的观察角度与评论两税法本身并不完全一致。因为,唐后期人民赋役负担

加重的原因,有些确实是两税法本身的“法弊”(如两税钱定额的二次增加,在“钱重货轻”形势

下“不定物估”加重了人民的实际纳税负担等),但有些则是吏治之弊(如地方长吏的“法外加征”、进奉、长期未审定户等以重新配税等),若不加区分地统统归结为两税法实施中的弊病,不免要妨碍恰当地评价两税法的作用与意义。陈明光在《“量出制入”与两税法的制税原则》、《论唐朝两税预算的定额管理体制》、《唐人所谓“量出制入”释论》等文中均一再论证,唐朝中央政府正式下令的全国性或地区性“两税”加征仅有二例,两税定额是唐中央和地方均小心翼翼不愿正面打破的法定界限;“法外加征”是吏治之弊,不应视为两税法本身之弊。

21两税法与商品经济、货币经济的关系及其性质。两税法与租庸调的不同之处还包括户税钱是“以钱定税”。1920年胡钧《中国财政史》认为两税的五大优点之一是“以货币纳税,两税则于征米外,均以钱计”。不过后来论者注意到实际征收情况有不同,如1935年宫崎市定在其

执笔的《世界文化史大系》9《宋元时代》(诚文学新光社,1935年)的“宋元的经济状态”中写道,

9

20世纪唐代两税法研究评述

两税法的精神有一点是征收货币,不过“未能实际执行,夏税纳绢,秋税纳米”。尽管如此,如何评价两税法与货币经济、商品经济的关系,以及如何判断两税法的性质,迄今看法相左之处尚存,分歧主要在于对两税征收货币的意义的估计。有些学者总的认为两税法计钱与部分征钱反映了商品经济发展,但是在具体评价上颇有差异。如1957年孔经纬《关于唐朝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发展变化问题》主张:“唐朝后期以钱输税之事不过是在实物地租形态下的一种计钱折估。封建政府要这样做,只是想借以榨取更多的税收。这种现象严格地说,还不能当作货币地租的正

式发展。”(载《中国历代土地制度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1957年)次年束世 《两税法与建中

税制改革》认为:“钱谷并征,显示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的混合。东方国家,从实物地租过渡到货币地租,通常是先出现两者混合的形态。建中时的田租征实物,而青苗以及后来附加的榷酒则征钱,是地租的混合形态,显示向货币地租过渡的先声。它反映着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说明了唐代晚期,封建主义已起了很大的变化,商品经济已动摇了自然经济的统治。”1959年侯外庐发表《中国封建制社会的发展及其由前期向后期转变的特征》一文,旨在“从封建专制主义国家的法典来研究土地所有权及其相应的地租形态,来研究劳役地租转变为实物地租的过程、途径和为法律所固定了的型范”。从这个角度,他对两税法的历史意义的评价有其独特之处,指出:“大概地说,中国封建社会可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唐代则以建中两税法为转折点,以黄巢起义为枢纽,处在由前期向后期的转变过程中。”“实物地租形态的确立是两税法规的主要历史意义,以后各代直到明末一条鞭法为止,都继承着这种制度而未有大的改变”。1961年韩国磐《隋唐五代史纲》也认为:“两税法是以实物为主的。”两税法“征收时是实物居多的,缗钱只是实施折算而来,且这种缗钱和实物,在本质上都是代役租,是‘折征’或‘折纳’,并非货币地租”。上引王仲荦《唐代两税法研究》主张:“两税中的户税钱,固然定税之数,皆计缗钱,而实际上纳税之时,多配绫绢。货币在这里,只作为计算的标准,而农户实际缴纳的大部分则是绢布,小部分是钱贯。在评论两税时,如果强调了货币所起的进步作用,是不大合适的。当然,我们不否认,政府在税收中,用货币来作为折算单位,而且用一小部分钱来纳税,多少是商品货币关系比之以前有了一些发展的一种反映,但是这种微弱的反映,如果不和当时经济现象的一切总和联系起来看,而过分予以强调的话,那也会和当时历史实际情况不符合。”同年,胡寄窗《中国经

济思想史(中)》

(上海人民出版社,1963年)则认为:“两税法的出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深刻转变。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到了李唐中期,已有开始从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转化的趋势。……两税以货币交纳,事实上只彻底推行了不到三十年即逐渐被放弃。可是,我们决不能因此低估两税改革的社会经济意义。两税改革标志着中国封建地主经济正向一个新的进程发展。封建地主经济后期的社会经济的演变,基本上都是在沿着这一历史趋势前进。”

另有一些论者认为不能反映商品经济的发展。如丁柏传《谈对唐代两税法的再评价问题》主张:“两税法的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弊病及当时的社会经济现象均表明,唐代的社会生产力还没有发展到促使商品生产和商品经济得到巨大的发展,从而使货币地租得以产生的那种水平。两税只是一种赋税,并不是地租。两税法不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也不能反映商品经

济关系发展的水平。”赵和平《唐代两税法实行后的两个突出问题》(《唐史学会论文集》,中国唐

史学会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认为:“两税法的部分内容超越了客观条件”,即“尽管社会经济有了相当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发展仍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租税改按货币计征的条件还

012000年第10期中国史研究动态

不充分具备。”

综合上述,20世纪学者对唐代两税法的研究,无论从时代背景和历史影响的宏观角度,或是从两税的内容、实施情况、现实作用的微观角度,都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有的争论渐趋一致,如关于两税的内容及其来源,目前已多取由户税、地税发展而来且包括租庸调和各种杂税之说;有的认识更加全面,如关于两税法改革的背景与目的。当然,歧见仍然存在,有些问题尚待深入,如两税法与唐后期徭役的关系、两税法实施中的弊病及其地区性差异、由户税钱和“斛斗”构成的“两税”如何转变为单一的田亩税等。相信学者日后从理论的运用、思路的开拓和史料的挖掘等方面再下功夫,必有新的创获。

近二十年来王安石变法研究述评

葛金芳 金 强

九百余年前,为了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国势,解决“冗官”、“冗兵”、“冗费”三大沉疾,宋神宗毅然任用王安石,君臣二人共同发动,主持了一场震动朝野的大变法。变法运动从理财入手,进而波及到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教育、文化等多个领域,影响深远。九百年来,对于这场变法的评判,争论从未停息过,研究逐步深入,但问题似乎也越来越多。在20世纪50~60年代,史学界对王安石及其变法基本上持肯定态度,其经典著作依据是列宁的“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粉碎“四人帮”以后关于王安石变法的研究得以摆脱这一模式,王安石走下圣坛。1980年王曾瑜在《中国社会科学》第三期发表长文《王安石变法简论》,以具体史实证明王安石变法存在着诸多不足。以此为滥觞,许多学者从王安石的经济思想、对商品经济的态度、其性格特征、新法各项措施实施效果和影响以及变法同各派人物的矛盾冲突等不同角度进行探讨,研究逐步深入。进入90年代,经过头几年的稍稍冷落后,王安石变法研究正在向纵深发展,预示着一个新的高潮即将出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对改革开放以来王安石研究的成果进行清理和反思,并藉以展望新的研究发展趋势,是很有必要的。

一、关于变法的总体评价

在这一领域争论较大。一种观点认为王安石变法客观上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仅仅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再分配,将权利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应予基本否定。王曾瑜认为王安石关于经济财政改革的最初意图在于“富国”,在于聚敛,加重了人民负担,打击了商品经济的正常发展;王安石的军事改革有加强剥削和镇压的双重作

1

1近二十年来王安石变法研究述评

高适岑参边塞诗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赏析

高適、岑参边塞诗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赏析 高適、岑参边塞诗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赏析 邱燕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河南平顶山467001) 摘要:高适、岑参是“边塞诗派”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以一种鲜活的人生内容和靓丽的艺术风格,描写了雄奇的边塞风光、火热艰辛的军旅生活,洋溢着对祖国大好河山无比热爱的真挚情感,激起人们对祖国边疆的热爱和向往。今天,重新欣赏这一首首不朽的诗篇,依然会让人触摸到那一颗颗不灭的灵魂,总是让人荡气回肠,感慨万千,为一股以身许国的英雄正气所感染,为执著的进取精神所鼓动! 在盛唐的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代表了盛唐诗歌的现实主义主流特色。连绵的边塞战争及各民族之间的频繁交往,是孕育盛唐边塞诗歌的沃土。尤其从开元中期至“安 史之乱”爆发的近三十年中,边境几乎是烽烟迭起, 战事连连。火热的军旅生活,恢宏的战斗场面,都吸引了许多诗人的倾注力,激起了他们强烈的创作欲望。同时,“唐代是一个人们普遍地渴求建功立业的时代,唐代有更多的任侠尚武之气,又有着从军入幕和漫游边塞的风尚。”

一些诗人主动入幕、游边、使边,去接受战争的洗礼。他们在体验大漠穷秋、孤城落日的边塞生活中,了解了戍卒的心理和边塞异样的风土人情,以引发创作的兴致。于是,以反映边塞战争、边塞生活、边塞风光为主题的“边塞诗歌”就产生了。高適、岑参就是“边塞诗派 ”最杰出的代表,他们以一种鲜活的人生内容和靓丽的艺术风格,创作了大量的诗篇,这些饱含着诗人理想主义的浪漫精神诗篇,都融注着一股荡气回肠的英雄正气。 1、高適边塞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风格 高適与岑参齐名,风格相近,都有过军旅生活的经历。他们的诗都洋溢着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奋斗精神。高適是一位有政治才能的出类拔萃的边塞诗人,他青年时代就向往边塞立功的生活:“倚剑对风尘,既然思卫霍”(《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曾两度亲临边塞,对边塞生活有着深切体验,写下了大量边塞诗。最著名的《燕歌行》是盛唐边塞诗中最优秀的篇章之一,是一幅活生生的边塞生活全图,粗犷豪放,遒劲有力,气势雄健高昂;悲壮之中透着宏浑与感慨深沉。语言质朴精炼,措辞警策,佳句迭出,正所谓“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用古体,却又多借助近体诗法,对仗精美,声韵铿锵。诗赞扬了戍边将士的斗志,歌颂了他们以身殉国杀敌立功的豪情,不仅形象生动而且充满了乐观

认识两税法-读《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认识两税法-读《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 [摘要]《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是黄永年先生在其个人多年研究的系列论文基础上加以充实连贯而成,近40万字宏通厚重的史著,笔者选取其中第十二章两税法阅读学习,在此过程中,对黄先生坚持的文献功底、严谨的治学态度印象深刻。本文主要从两税法名之由来、两税法有关问题以及两税法实施目的来进行学习总结。 [关键词]两税法;《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夏秋两税;租庸调税额;摊配 前言 读黄永年先生这本《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是在选定论文题目的时候寻得。黄先生是我国老一辈中国古代史及古文献学研究专家,向以文献功底坚实、考证功力深厚而著称,其素养在这本书中都清晰可见。这部近40万字的史著在涉及的每一个问题上都有深入独到的视角和论断,并且都有着有力的资料予以论证。笔者仅选取有关两税法的部分来学习体会,因为本书着实篇幅宏大,整篇把握会成为泛泛之谈,选取一部分来学习更容易深入理解。 黄永年先生在《六至九世纪中国政治史》这本书当中,选取北朝至中唐作为中国政治史上相对完整的一个时期来进行研究与论断,将两税法专门列出作为一章来写,依其观点是因为“这是唐德宗即位后的一个重大政治措施”,而非仅仅是唐代财政经济上的一种制度而已。制度和政治的密不可分性,其实可以想见,重要的制度的实施,都包含着统治阶级想要维持统治的意志,两税法自然无法免俗。通篇阅读此章节发现,黄先生对两税法的说明,主要是在王仲荦先生《唐代两税法研究》论文的基础上予以完善或者修正,其掌握史料的丰富及应用自如让人佩服,足够的论据支撑使得其研究论断非常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譹?訛 一、“两税法”名之由来 大历十四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到次年(建中元年)正月,正式以敕诏公布。这便是唐代两税法的产生。 关于两税法的得名,有一种说法是,它包括户、地税两种税而因此得名?譺?訛,但黄先生认为这并不恰当,在唐代只要是一年两度征收的都可称为“两税”,王仲荦先生也说,只要一个赋税分为两次征收,都可以带上“两税”这一名称。杨炎实行的“两税法”,不论是户税还是地税,都是分夏秋两次征收,似乎可以作为采用两税法这一名称的理由,但是这并没有否定掉因包括户税和地税而得名的可能性,不得不说是王先生的一处遗憾。 黄永年先生举出了证据,在实施两税法的建中元年正月五日赦文、二月十一

杨慎研究综述_上_

第21卷 第1期 天 中 学 刊 V ol .21 No .1 2006年2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Feb .2006 收稿日期:2005-07-25 作者简介:高小慧(1975~ ),女,河南平舆人,郑州大学文学院教师,博士。 杨慎研究综述(上) 高小慧 (郑州大学,河南 郑州 450003) 摘 要:杨慎是明代中期一个具有多方面成就的学者,他不仅学术成就卓越,更富有文学才能。目前学界关于杨慎的研究在生平著述、学术成就、文学成就、诗学思想和文化史意义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尚存在不足之处和有待改进的方面。 关键词:杨慎;研究;综述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他是明代著名的学者、文学家、书法家。《明史·杨慎传》说:“明世记诵之博,著作之富,推慎为第一。”与他同时代的王世贞在《艺苑卮言》卷六说:“明兴,称博学,饶著述者,盖无如用修。”稍晚于他的顾起元《升庵外集序》说:“国初迄于嘉隆,文人学士著述之富,毋逾升庵先生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丹铅余录》在批评了杨慎“取名太急,稍成卷帙,即付枣梨”之后,又客观地说杨慎“以博洽冠一时,使其覃精研思,网罗百代,竭平生之力以成一书,虽未必追踪马、郑,亦未必遽在王应麟、马端临下”,“然渔猎既富,根柢终深,故疎舛虽多,而精华亦复不少。求之于古,可以位置郑樵、罗泌之间,其在有明,固铁中铮铮者矣”。所以作为学者的升庵先生,其研究成果被《四库全书》编撰者所采用的多不胜计。 杨慎不仅学术成就卓越,更富有文学才能。他对各种文学体裁都能运用自如,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不但如此,杨慎也对文学创作发表了诸多精辟的见解。他不满前七子“宗唐法杜”的主张,第一个起来批判其复古主义,从理论和创作实践上掀起一股宗尚六朝的思潮,直接启发着后来的主情派及性灵派的诗学探索(王力坚《性灵 佛教 山水——南朝文学的新考察》,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带来了晚明文艺思想的活跃。杨慎的文学理论专著有《升庵诗话》、《千里面谭》、《五言律祖》、《绝句衍义》、《绝句辨体》、《词品》、《草堂诗余》等,单篇论文有《陆 韩论文》、《李华论文》、《李耆卿论文》、《周受庵诗选序》、《答重庆太守刘崇阳书》等,都集中反映了杨慎的文学思想。 杨慎在明代有着极其显著的地位,在他去世之后,人们纷纷编撰其年谱,梳理其著述,研究其思想,阐发其要义。历代皆有学问大家对杨慎的诗歌和其他方面的文学成就进行研究,构成了明代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支流。我们可以发现:明清时期的杨慎研究,多存在于大量的诗话、笔记中,或对杨慎一生的著作进行整理,或津津乐道于杨慎的趣闻轶事,或对杨慎著作里面的纰漏进行驳正和论辩,不同程度地涉及到了杨慎其人其文。但其形式十分零散随意,又往往用儒家伦理标准来衡量杨慎,较少关注其文学成就和艺术价值,缺乏系统的研究探讨,这种状况直到20世纪才有所改观。目前,杨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与贡献已经理所当然地得到充分肯定。固然,这源于杨慎作品超越时空的艺术生命力和其特立独行的人格魅力,但也得益于一批研究者扎实勤奋的工作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笔者仅就目前学界对杨慎研究的状况作简要梳理,俾有益于后来的研究者。 一、生平著述 (一) 对于杨慎字号的研究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对于“升庵”这个号,学人有4种解释。 王文才认为《补续全蜀艺文志》卷四十六引朱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06)01-0082-06

唐朝的边塞诗

雄奇壮美的唐代边塞诗 作者:葛培岭 唐以前的中国诗歌,在题材上已经广泛开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几乎无所不及,而在开发的程度上则各有深浅。边塞题材就是一片尚待深拓的莽原。汉代,边塞战争规模宏伟,但当时的诗歌发展水平尚低,也无大批的文人投佐戎幕,所以边塞诗并未得到多少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频仍,诗艺提高,边塞诗渐见成长,而仍较稚嫩。是历史偏爱,赏赐唐人以出类拔萃的运会;是唐人精明,及时把握了大显身手的良机。于是边塞题材一时火红,蔚成大观。 唐诗的繁荣,发轫于初唐的诗歌革新,而边塞诗的兴起,则是这一革新的重要契机和显著标志。 太宗皇帝李世民堪称革新的先驱,他首开风气,带头写了一系列的边塞作品,并明确主张“用咸英之曲,变烂熳之音”(《帝京篇十首序》),“浇俗庶反淳,替文聊就质”(《执契静三边》)。 初唐诗歌革新的重要人物,向称四杰。陈子昂、……,而边塞诗创作正是他们从事革新的重要实绩。特别是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八首中的“苍苍丁零塞”、“丁亥岁云暮”、“朔风吹海树”、“本为贵公子”、“朝入云中郡”诸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送魏大从军》,《登幽州台歌》等名篇,都是边塞诗作。他所高倡的汉魏风骨,在这些诗中得到了最卓越的表现。陈子昂的出现耐人深思。当时的社会上升发展和知识分子参政,促成了诗界关心国计民生的风气。边塞战争有系国运沉浮,更受到高度重视。所以,最能代表时代潮流的杰出诗人,几乎是注定要在这里产生。在陈子昂的边塞诗里,蕴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其中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更多的则是对凡庸将帅的讥刺和对朝廷失策的批评。这些内容后来曾被反复吟咏,成为边塞诗的基本主题。在形式上,陈子昂偏爱古体,创新不多,但对今体律绝亦注意吸收。他的《登幽州台歌》更在结构、句法上都摆去常规,意到言随,戛戛独造,遂成千古一家。 开元、天宝时期,革新运动宣告成功,边塞诗大盛,涌现出一批以此为长的杰出作家,文学史上称之为边塞诗派,成为唐诗繁荣的重要标志之一。边塞诗派的骨干成员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人,后人简称为“高岑李王”。其中高岑可为代表,所以人们又称之为高岑诗派。 高适最著名的边塞诗是《燕歌行》,这是一幅概括力极强的边塞生活全图,其中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并用,朝野官兵、战守行驻、山川物候、闺怨戍苦兼及,气势豪迈,感慨深沉,措词警策,佳句迭出,正所谓“骅骝开道路,鹰隼出风尘”(杜甫《奉简高三十五使君》)。诗用古体,却又多借近体诗法,对仗精美,声韵铿锵。 岑参边塞诗最著名的是两“歌”一“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较之高诗,岑诗的个性特征更为显著。杜甫称道“岑参兄弟皆好奇”(《渼陂行》),殷璠也说“岑参语奇体峻意亦造奇”(《河岳英灵集》),三诗突出表现着这一特色。那“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走马川行》)的轮台之夜,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的塞外雪景,那“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轮台歌》)的豪迈行军,都无比壮丽,令人神往。《走马川行》的三句连韵,有似音乐中的三连音,急促劲峭,又是一奇。

高适、岑参边塞诗异同分析

高适、岑参边塞诗异同分析 在盛唐诗苑里,丰富多彩的边塞诗就像一朵朵盛开的奇葩,这些以反映边塞军旅生活和边塞风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以高昂的格调、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和新奇独特的艺术形象,吸引和感动着众多读者,至今仍流传不衰。其中高适和岑参的诗作,成就尤为突出,堪称盛唐之音。高适、岑参二人都久历边塞,边塞生活赐予了他们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高适侧重于反映东北战争,岑参更多的是反映西域生活。高适与岑参的边塞诗有相同之处,如充斥诗中独属盛唐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但是出身、经历都大不相同的两个独立的诗人,他们的诗作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别,有着各自不同的风格。本文将重点研究高适、岑参边塞诗内容和风格上的异同。 一、高适、岑参边塞诗的相同点 (一)都表现了征人思乡之情 高适诗中有“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岑参诗中有“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西向轮台万里余,也知乡信日应疏。陇山鹦鹉能言语,为报家人数寄书”。这些诗篇诗句,都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旅人怀乡之情。但是,高适多写边塞将士怀乡思亲的感情,而较少表现自己忆念家乡和亲人;而岑参多抒发浓重的思乡恋亲之情。 (二)都具有悲壮的格调 《沧浪诗话》中有这样的评价:“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明人胡应麟也说:“高、岑悲壮为宗。”铺天盖地的塞垣风雪,久戍思归的唐军士卒,引领读者进入一种悲壮的境界,产生情绪上的共鸣。“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突兀压神州,睁蝾如鬼工”、“君不见走马川,雪海边,平沙莽莽黄

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

从租庸调到两税法制度变迁的经济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 摘要:本文试图用新制度经济学范式重新解读这段土地赋役制度变迁史,在对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分析时,都是用经济学特有的研究方法,先列出初始约束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求得制度均衡解。将一些经济史的问题内生到新制度经济学体系中去研究,从而用全新的视角加以审视和诠释,揭示出均田制下的土地产权实质上是一种低效的残缺产权,随着人口、战争等外生变量的变化,以均田制为基础的租庸调出现了制度危机,此时必须引入新的两税法赋税制度,才能使制度结构重新恢复稳定均衡。 关键词:租庸调两税法制度变迁 [中图分类号] K2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唐代中期由租庸调转向两税法的制度变迁是我国赋役制度史上的大变革,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笔者希望尝试用新制度经济学视角重新诠释这段变迁史。笔者无意于用本文观点取代以往的研究成果,而仅仅是多提供一个视角得以丰富这段制度变迁的研究。国内经济史学界不少人认为新制度经济学只能应用于西方市场经济而不能用来研究我国古代社会,其实这种观点是完全没有理由的,新制度经济学应用范围极广,这方面的经典文献都是从上古、中古一直分析到现代,原始社会都可以利用产权框架去研究,更何况是中国古代文明社会了。由于本文着力点在于借助于基本史料进行理论分析,从宏观分析入手,没有纠缠于微观的细节,肯定会存在许多不严密的硬伤,会存在视域上的偏差,但本着百家争鸣的精神,特别是近期吴承明先生在《谈百家争鸣》一文中,提到“历史研究还必须借助于抽象思维,借助于理性判断。在百家争鸣中,不要企图用资料这个硬件来统一所有不同论点。保留不同观点,对推进经济史学科的发展是永远有益的。”1[1]所以笔者也就试着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框

《韬晦术》-【明代状元--经典-解读】-杨慎(-文白-对照)

《韬晦术》读解 【明】杨慎 隐晦卷一 原文 东坡曰:“古之圣人将有为也,必先处晦而观明,处静而观动,则万物之情,必 陈于前。” 夫藏木于林,人皆视而不见,何则?以其与众同也。藏人于群,而令其与众同, 人亦将视而不见,其理一也。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人拔乎众,祸必及之,此古今不变之理也。 是故德高者愈益偃伏,才俊者尤忌表露,可以藏身远祸也。 荣利之惑于人大矣,其所难居。 上焉者守之以道,虽处亢龙之势而无悔。 中焉者,守之以礼,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仅保无过而已。 下焉者率性而行,不诛即废,鲜有能保其身者。 人皆知富贵为荣,却不知富贵如霜刀;人皆知贫贱为辱,却不知贫贱乃养身之德。 倘知贫贱之德,诵之不辍,始可履富贵之地矣。 【译文】: 苏东坡说:”古代圣人要做一件大事,一定要先置身暗处观察明亮处其他人的行动,自己保持静默从而细心观察别人的动作。这样所有人的内外情形就都真 实地展现在自己的眼前了。 把一棵树藏在树林里,人们都视而不见,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和别的树没有区别。把一个人藏在人群里,让他和周围的人没什么区别。人们也将视而不见, 道理是一样的。 一棵树高出于树林,大风必然把它吹折;一个人鹤立鸡群,祸患也必然降到他的身上。这是从古至今不能改变的道理。 所以德高望重的人更应该深居简出,谨言慎行,而才能出众的人尤为忌讳自我张扬。这样才可因藏住身形,远离祸患。 荣华利禄对于人的诱惑力是最大的,然而荣利场却是最难站住脚的。

最上一等的人以自己完善的道德守住自己的地位,虽然处在危险的边缘却能安然无恙。 才能中等的人以礼义自律,整日战战兢兢,如同踩在薄薄的冰上一样,这样也仅保持没有过错而已 最差一等的人由着自己的性子,恃权仗势,胡作非为,不被杀死也要废弃终身,很少有人保持身家性命的。 人们都知道身处富贵很荣耀,却不知道富贵有时如同霜矛利刃;人们都知道贫穷困贱是耻辱,却不知道贫穷困贱才是养身立志的土壤。 如果知道贫贱的好处,并且牢记不忘,这样的人才可以身处富贵的地方。 处晦卷二 原文 夫阳无阴不生,刚无柔不利,明无晦则亡,是故二者不可偏废。 合则收相生相济之美,离则均为无源之水,虽盛不长。 晦者如崖,易处而难守,惟以无事为美,无过为功,斯可以免祸全身矣。 势在两难,则以诚心处之,坦然荡然若无事然,勿存机心,勿施巧诈。方得事势 之正。 物非苟得则有患得患失之心,而患得当先患失,患失之谋密,始可得而无患,得 而不失。 音大者无声,谋大者无形,以无形之谋谛有形之功,举天下之重犹为轻。 事之晦者或幽远难见,惟有识者鉴而明之,从容谛谋,收奇效于久远。 祸福无常,惟人自招,祸由己作,当由己承,嫁祸于人,君子不为也。 福无妄至,无妄之福常随有无妄之祸,得福反受祸,拒祸当辞福,福祸之得失尤 宜用心焉。 【译文】: 没有阴,阳就不会产生,没有柔,刚就不会锋利,没有阴暗,光明也就消亡了。所以这对立的二者不可偏执一端。两者相合,可以收到相互生发,相互救助 的功效,如果二者偏离,就都成为无源之水,即使看上去很强盛,也维持不了多 长时间。 处晦的形势如同立身悬崖,容易站立却难于坚守,只有坚持没有事最好,做事没过错就是功劳的原则,才可以免除祸患,保全己身。身处两难的境地中,应 该秉持诚心,坦坦荡荡如同没事一样,不要存有机巧的心思。也不要玩弄巧诈手 段,这样才能把棘手的事情处理得当。 东西不容易得到,就难免怕被人抢去,所以没得到之前就应该考虑如何不被人抢

浅谈古代边塞诗的发展

浅谈古代边塞诗的发展 古代的边塞诗是从题材的角度分类的。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唐代的边塞诗有2000余首,几乎所有的重要诗人都创作过此类作品。边塞诗被誉为“更能代表盛唐精神和诗风”;“这些慷慨豪迈的诗歌最能代表那个时代昂扬开展的精神”;“以高适、岑参为主,并有王昌龄、李颀、李益等人共同形成了边塞诗派,这是浪漫主义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文学史上称他们为“边塞诗派”,个人为“边塞诗人”。笔者就古代边塞诗的发展,谈一下个人的认识。 一、先秦军歌源头。 边塞诗虽然在盛唐发展到顶峰,但它的渊源却非常久远,我们不能割断历史。在先秦集体歌唱的时代,由于“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在《诗经》、《楚辞》中保存不少征战之歌如《无衣》、《东山》、《采薇》、《伯兮》、《国殇》等,可以说,它们就是先秦时的边塞诗,或至少是边塞诗的直接源头。这些早期的边塞诗,基本还属于集体歌唱的性质,民歌味较浓,写实性很强,显得古朴、自然,与“风人”们“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其雄壮豪放与悲慨苍凉的风格特征已较明显。

二、汉乐魏晋序幕。 到武帝时,国家到达空前强盛的阶段,汉武帝凭借这强盛的国力,再加上他雄才大略的本性和在位五十四年的长久时间,掀开了和匈奴决战的大幕,在长城一线上演了一幕幕最雄壮悲怆的英雄活剧,汉民族以巨大的牺牲,彻底击败了匈奴,一洗上千年中原农耕民族所蒙受的屈辱,使汉王朝一度登上了历史辉煌的顶点。汉乐府中,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等就从另一方面说明汉民族在反击匈奴的战争中付出的巨大牺牲。“汉博望侯张骞入西域,传其法于西京,惟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声二十八解,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和帝时,万人将军得用之。魏、晋以来,有《关山月》等八曲,后世之所加。以上十八曲中,至少有十一曲是边塞乐府,其题多为后人所沿用。六朝时还出现了对边塞诗创作的一些理论探讨,如著名的诗歌评论家钟嵘曾列举非用诗不足以表达思想情感的数件强烈 感人之情事,边塞题材就是其中的代表:“至于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或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在这里钟嵘不仅强调了人们的边塞生活经历非得借助诗歌不能表达,同时对边塞诗的内容亦作了明显的概括,这是六朝人对边塞诗内容界定的一大进步。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 1、赋税制度的沿革 ①春秋初税亩 从春秋末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开始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它承认私田合法,这就承认了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②秦汉赋税:编户制度 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是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兵役的依据。编户齐民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农民的负担有四项:田租(土地税)、算赋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兵役。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但汉朝田租轻而人头税重。两汉赋税制的主要内容是租”和赋”两项。租是土地征收的税额,赋以丁计,包括算赋、口赋。算赋是对成年人征收的人头税,口赋是专对儿童征收的人头税。 影响:A汉代统治者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B加剧了土地兼并,引发了阶级矛盾和社会 危机;C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逃避难以负担的赋役,或托庇豪门,加强了豪强地主的势力,或沦为流民,成为社会动荡不安的重要因素。D大量的编户齐民从政府的户籍中消失。加剧了国家的财政危机。 ③隋唐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开始实行于隋朝,唐朝进一步加以完善。 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 指导思想:轻徭薄赋 内容:租是田租(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交纳定量的谷物);调是人头税(交纳定量的绢或布);庸是纳绢 代役(指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也可以纳绢或布代役,隋有年龄限制,唐无年龄限制,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特征:庸”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作用:A、以庸代役,一方面农业生产时间较有保证,另一方面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劳动积极性也相应提高。B、农民负担相对减轻,有利于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唐前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历时一百年繁荣局面的出现,正是实行租庸调制和均田制的结果。同时也促使开垦荒地;C、保障了政府赋税 收入,巩固了府兵制。D、由租调制到租庸调制的转变,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有利于圭寸建经济的发展。 ④唐中后期两税法。 原因:唐朝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政府手里无地可分,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国 家财政收入减少。唐德宗即位后,宰相杨炎建议改革赋税制度。建中元年(780年)唐朝政府颁布两税令,实 施两税法。 目的: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增加税收,改行两税法。 内容:A、课税对象:由过去的主户扩大到客户,并对商人重新规定税率。客户纳税,反映了其地位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及其人身依附关系的相对减轻。 B、征课内容:将各种名目的赋税统一并到户税和地税这两税中。 C、课税标准: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 D、征课时间:分为夏秋两季,相对集中并节省了征收时间。 E、征课原则:量岀以制入。”两税法提岀,国家根据财政支岀确立每年全国总税额,然后摊派各地征收。这种量岀为入的原则可以说是创我国预算原则之先。 特点:以资产和土地的多少作为纳税标准,即以资产税取代自战国以来的人丁税。这次改革的基本精神是改税丁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介绍

岑参边塞诗的特点介绍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人,他的边塞诗有什么特色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岑参边塞诗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岑参边塞诗的特点 (一)生平: 两度出塞深入西北边疆促使他成为了边塞诗人,成就了他的边塞诗歌。 (二)岑参诗的内容: 岑参的诗歌较为集中于边塞题材,西域的奇丽风光,少数民族的奇风异俗涉入了他的笔端,拓展了边塞诗的内容。 (三)岑参诗歌艺术特色: 奇情壮丽,节奏多变。风格壮伟恣肆,富于浪漫气息。感情真挚自然,一气流注。尤擅于七言歌行。 (四)高岑较异: 同:诗的形式,以七言为主;诗的内容,注重战争,边塞当题材;诗的风格,豪迈雄壮。 异:高诗多夹叙夹议,直抒胸臆;岑诗则长于描写,多寓情于景。高诗浑朴质实,岑诗瑰丽峭拔。高诗豪迈中给人以深沉,岑诗雄壮中具有俊逸。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岑参的创造性要比高适突出得多,这主要体现在想象丰富,充满奇情异采,更富于艺术个性。但高适在创作思想内容的深广度要大于岑参。 岑参简介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於成都。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有《岑参集》十卷,已佚。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全唐诗》编诗四卷。

唐朝租庸调和两税法

唐朝租庸调和两税法 唐朝租庸调和两税法 唐代前期主要的赋役制度。经过隋末的大动荡,唐初人口锐减,土地大片荒芜,唐王朝为了恢复农业生产,采行前代曾实行过的均田制。对每一男丁授田百亩,其中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在这基础上实施租庸调法,规定:每丁每年向国家输粟2石,为租;输绢2丈、绵3两(或布2丈4尺、麻3斤),为调;服役20日,称正役,不役者每日纳绢3尺(或布3.6尺),为庸。若因事增加派役,则以所增日数抵除租调,“旬有五日免其调,三旬则租调俱免”,并限定所增日数与正役合计不得超过50日。这些规定,承袭了北魏以来对赋役制的改进,租调负担比前代略有减轻,并订有水旱灾减课办法;在服役与纳绢之间有一定的灵活性。 租庸调法既以均田制为存在的依据,而均田制自始既未能保证百亩授田,土地买卖之风又使均田制趋于瓦解,加上安史之乱以后的动乱局面,均田制至大历年间已无法继续下去,租庸调法遂于德宗建中元年(780)为两税法所代替。 唐代后期用以代替租庸调制的赋税制度。开始实行于德宗建中元年(780)。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与此同时,按垦田面积征收的地税和按贫富等级征收的户税逐渐重要起来。安史之乱以后,赋税制度非常混乱。赋税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大历十四年五月,唐德宗即位,宰相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到次年(建中元年)正月,正式以敕沼公布。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丁、中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这是中国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的一大变化。从此以后,再没有一个由国家规定的土地兼并限额(畔限)。同时征税对象不再以人丁为主,而以财产、土地为主,而且愈来愈以土地为主。具体办法:①将建中以前正税、杂税及杂徭合并为一个总额,即所谓“两税元额”。②将这个元额摊派到每户,分别按垦田面积和户等高下摊分。以后各州、县的元额都不准减少。③每年分夏、秋两次征收,因此被称为两税。④无固定居处的商人,所在州县依照其收入的三十分之一征税。⑤租、庸、杂徭悉省,但丁额不废。两税法把中唐极端紊乱的税制统一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人民的负担,但是实行中的弊病也不少。首先是长期不调整户等,不能贯彻贫富分等负担的原则。其次是两税中户税部分的税额是以钱计算,因政府征钱,市面上钱币流通量不 足,不久就产生钱重物轻的现 象,农民要贱卖绢帛、谷物或其他产品以交纳税钱,增加了负担。再次是两税制下十地合法买卖,土地兼并更加盛行,富无法交纳,只有逃亡。于是土地集中达至未有的程度,而农民沦为佃户、庄客者由于没有更好的税制来代替,这种税制为后代封建统治者所奉行的基本税制了。

杨广及其边塞诗研究(初稿阅)

学年论文 (2009级) 杨广及其边塞诗研究 学生姓名 学号11011120 院系人文学院 专业对外汉语 班级092班 指导教师吴从祥 完成日期2012.9.6

杨广及其边塞诗研究 刘梦娟 内容提要:在边塞诗研究史的上河中,隋代经常被忽略。隋代虽然建国只有几年,但边塞诗却是隋朝艺术界一朵耀眼的昙花。虽然在诗人、作品的数量上远不及南北朝和边塞诗的全盛时期唐朝,但在诗歌演变发展的过程中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他突破了南朝凭空想象的矫揉造作和北朝直白耿直的生硬,集两者优点于一身,既有南朝诗歌华丽的外表也不失清新质朴的边塞诗魂,开创了边塞诗的新局面,为后来唐代诗歌的发展繁荣拉开了序幕。隋朝诗人不多,但都很典型,最特别的要数隋炀帝杨广,在大多数诗人还在效法前人诗题的时候,不仅集南朝诗风之艳丽浮华与北朝清新质朴于一身,再加上一身帝王之气使得他的诗在茫茫诗海中傲然独立。(重写。“内容提要”是全文内容的简单概括。) Abstract:(补上) 关键词:隋代;杨广;边塞诗 Key words:(补上) (加入几句引的话,如杨广作简单介绍。) 一、隋朝的社会环境对其诗歌的影响 隋朝是结束了自东晋以来几百年的战乱割据,而建立起了大一统的国家,国势强盛,版图辽阔。隋朝建国短暂,久经沙场的将士们对塞外的记忆还丝毫未减,人人渴望杀敌报国,整个社会洋溢着英雄主义的味道。 隋代社会崇尚武侠,仰慕先烈驰骋沙场,征服天下的英雄气概。尤其崇拜汉代军伍英雄,而同时隋朝的边塞诗人大都有从戎经历,因此偶像效应在诗人的人生选择和价值观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诗人的汉代英雄主义情结也自然渗透到诗歌中。《隋书·梁睿传》载,隋文帝时,梁睿见突厥强大,恐为边患,上书奏之:“今皇祚肇兴,宇内宁一,唯有突厥种类,尚为边梗。此臣所以废寝与食,寤寐思之。昔匈奴未平,去病辞宅;先零尚在,充国自劾。臣才非古烈,而志追昔士。”(这是《隋书》内容,应当直接引自《隋书》,而不能转引自现代人论文或著作。)①梁睿以霍去病、赵充国为榜样来激励自己,表示渴望远征边塞保家卫国。《隋书·宇文庆传》载,宇文庆曾“受业东观,颇涉经史。既而谓人曰‘书足以记姓名而已,安能久事笔砚,为腐儒之业!’”②(同上,应该直接引自《隋书》)后来他“应募从征”显然是受汉代班超投笔从戎的影响。杨广在《遗史祥书》中称史祥:“将军总戎塞表,胡虏清尘,秣马休兵,犹事校猎,足使李广惭勇,魏尚愧能,冠彼二贤,独在吾子。”(作页下注,标明出处)李广和魏尚都是汉代抗击匈奴的名将,但在杨广眼里,史祥足以超过他们,其帝王之气,颇有压过大汉的意思。杨广兼帝王与诗人一身,好大喜功,在他心中,历史上的王朝只有秦汉可与之相比,秦皇汉武都是他效仿的榜样。《隋书·炀帝纪》,炀帝即位之初,“以天下承平日久,士马全盛,慨然慕秦皇汉武之事,”③(同上,应该直接引自《隋书》)一方面盛治宫室,极尽奢靡,一方面极力张扬,奋发有为,北巡长城,西出玉门,这可说是他慕秦皇、汉武的表现。 二、集南朝词采之艳丽浮华与北朝清新质朴于一身 ①任文京:《中国古代边塞诗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7页。(注意注释格式) ②任文京:《中国古代边塞诗史》,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18页。

高三下册历史必备知识点

高三下册历史必备知识点 【篇一】1、土地制度的演变: (1)奴隶社会:井田制形成于商,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土 地国有制 (2)封建社会:国有土地、地主土地和自耕农土地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占支配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这种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有2000多年,后期严重防碍了社会生产力的 发展,成为中国长期贫困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 B、个体农民土地所有制:不占主要地位。这种小农经济同地主 土地所有制一样,是中央集权制建立和长期存有的基础。 C、土地国有制:屯田制、均田制(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隋唐 两朝均采用)。 (3)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 2、对土地制度变革和调整的认识:我国古代社会土地制度从奴 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到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的演变,以及对不同土地制 度的调整,实际上体现了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3、土地兼并: (1)表现:地主大量兼并和占有农民的土地。 (2)中国封建社会各阶级解决土地兼并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A、地主阶级:作为统治阶级,其措施主要是通过封建国家的权 力来强行限制、禁止土地兼并。北魏至唐朝,国家掌握部份土地,实 行“均田制”,保证农民获得部份土地,但并不触动贵族、官僚、地

主土地,终究无法制止土地买卖和兼并;780年,唐实行“两税法”,实际上承认了贵族、官僚、地主对土地占有的合法性。 B、农民阶级:作为被统治阶级,主要是通过农民战争来猛烈冲击地主阶级统治,以实现土地的重新分配。农民迫使新建的地主阶级政权调整统治政策,承认土地变动的现实。 【篇二】 1.两次鸦片战争 【主要内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默写、背诵提示】(1)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鸦片战争时间、发动国家、结果及影响、《南京条约》的内容。(2)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发动国家、结果及影响。 【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人民、人教两种版本教材叙述的详略差别较大,复习的关注点应放在对两次鸦片战争基本史实的了解上(时间、发动国家、战争主要结果及影响),其中《南京条约》的内容要详细掌握。 2.太平天国运动 【主要内容】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默写、背诵提示】(1)定都天京:背景、时间、定都天京后的主要活动(北伐、西征等)。(2)《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时间、内容、评价认识。(3)《资政新篇》:时间、内容、影响。(4)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标志、失败原因和教训、意义。 【重点、难点破解】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命题为主,考查集中于对《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考查。建议以过去高考试题为备考的重要参考材料,琢磨其命题角度、选项设置特点。

(完整版)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简述唐代边塞诗的发展概况 唐代是我国历史上极其辉煌的朝代之一,政治上清明,相继出现“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局面,封建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大兴科举制,加强对外的文化交流,兼收并蓄,有着极其丰厚的文化积累。强盛的唐帝国为边塞诗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边塞诗在唐代发展到了顶峰,仅就其数量来说,就有近2000首,达到了各代边塞诗数量的总和。唐边塞诗的发展贯穿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其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初唐时期诗人写作的边塞诗,约略有几种情况:一是以李世民、虞世南的边塞诗作品为代表,是"洗濯浮夸,兴寄独远"之作,以雄放的境界,奠基了盛唐之音。二是由于贬谪而写作的边塞诗作,可以骆宾王为代表,因为是贬谪生活,同时,也因为初唐时代尚未形成盛唐的胸襟气势,所以,其边塞诗作中多有悲凉气氛,在雄奇的西域风光中融入了个人离国别乡、羁旅边地的愁怨;三是并没有到达过边塞,而写作对于边塞生活的渴望,是想象中的边塞诗,以所闻地名为点缀,以虚拟的故事或人物为背景,可以初唐四杰中王勃、杨炯、卢照临为代表。 初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郁勃。这种特色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强敌入侵的愤然抗击,一是对时事政治的喟然长叹。前者代表是骆宾王,后者代表是陈子昂。他们参加从军出塞,对边塞生活有亲身体会和深刻感触。唐初政治经济开始发展,知识分子积极参政,诗人们关心国家大事,对边塞战事有一定的关注。他们有对爱国精神的颂扬,有对征戍苦难的申诉,初唐边塞诗得到一定发展。 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著名的边塞诗派,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王维。盛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豪雄,体现了一种阳刚之美。在边塞诗中,一方面以夸张对比衬托的手法对战争残酷,环境恶劣进行展示,如“战士军前半生死”,“黄金百战穿金甲”,“孤城落日斗兵稀”。但另一方面,边塞诗作更凸显人面对战争时奔涌出的巨大精神力量。其中既有:不屈的意志和必胜的信心,保家卫国的豪情,还有在战场上建立功名的壮志。如“不破楼兰终不还”;“愿为腰下剑,只为斩楼兰”;“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中唐以来,边塞诗的数量并未下降,在思想和艺术上也不断有新的追求和创新。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其诗作豪放明快、雅俗共赏,富有音乐美,从多方面真实而形象地反映了当时边塞战争的实际,闪耀着现实主义和爱国主义的光彩。中唐边塞诗的主导风格是苍凉沉郁。唐由盛转衰,对外优势逐渐丧失,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降低,诗人们开始对朝廷进行讽刺,对征戍之苦的描写增加,边愁乡思成为主要写作内容。此时,边塞诗的创作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晚唐时期,这一阶段的乐府题边塞诗情调凄苦,呈现出低沉黯淡的氛围,其主导风格是萧飒。晚唐,国运衰弱,战事起,边塞诗从边将报国之志,戍卒思乡之愁,征妇孤独之怨,边地沦陷百姓流离之苦等方面展现了晚唐边塞的真实图景。惨淡凄清的自然意象与晚唐边塞诗低沉萧飒的情感基调相适应,沮丧、绝望情绪蔓延。中唐后期及晚唐只有对昔日盛况的追慕以及凄凉现实的哀叹。 唐代边塞诗是对边塞战争和边塞生活的精彩描绘,反映了诗人们的创作才华,更反映了诗人们对国家民生的关心,远大的抱负,表现了鲜明的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人道主义和民族进取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_廿一史弹词_与杨慎人生价值体系的自我调整[1]

2006年第4期 中国文学研究 Research of Chinese L iterature 第4期,2006 [古代文学研究] 《廿一史弹词》与杨慎人生价值体系的自我调整 曾绍皇 吴 波3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81 怀化学院中文系 湖南 怀化 418008)关键词:杨慎;《廿一史弹词》;价值体系;自我调整 摘 要:《廿一史弹词》作为杨慎在谪戍期间所创作的一部通俗历史读物,充分反映出作者在遭遇人生历练波折后价值体系之自我调整:精神信仰由孔孟之儒学向老庄之道学倾斜;价值取向由汲汲仕进向淡泊功名回归;具体行为由谨遵礼教向不拘小节转变。在实施整合过程中充分凸现杨慎在不同人生阶段价值体系的儒道互补原则。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03-7535(2006)04-088-04“The story-telli n g of the history of21ki n gdo m s”and the self-adjust ment about Yang Shen’s value syste m of li fe ZENG Shao-huang WU Bo (L ibera l A rts Institute,Hunan N or m al U n iversity,Changsha,Hunan410081China; L iberal A rts Institute,Huaihua College,Huaihua,Hunan418008China) Key words:Yang shen;“The st ory-telling of the hist ory of21kingdom s”;syste m of value;self-adjust m ent Abstract:“The st ory-telling of the hist ory of21kingdom s”is a popular hist orical book for entertain ment written by Yang Shen during the peri od of his relegati on.It reflects the self-adjust m ent of the author’s value system after suffering m isf ortunes: the s p irit belief p referring t o the Taoist school fr om the Confucian school;the value trend returning t o disregarding fa me and wealth fr om pursuiting official career;the concrete behavi or transfor m ing t o regardlessness of trivial matters fr om taking care of courtesy.I n the course of adjust m ent,it has obvi ously shown the p rinci p le of mutual comp lement bet w een the Confucian school and the Taoist school about Yang Shen’s value syste m during the different stage of his life. 3〔收稿日期〕:2005-08-05 〔作者简介〕:曾绍皇(1978-),男,湖南浏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吴波(1965-),男,湖南浏阳人,文学博士,怀化学院教授,主要从事元明清小说、戏曲研究。

浅论唐朝边塞诗发展的四个阶段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26284929.html, 浅论唐朝边塞诗发展的四个阶段 作者:游烨宁 来源:《北方文学》2017年第29期 摘要:唐王朝的繁荣壮大,带动了文学的全面发展,唐诗更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唐诗中的更是边塞诗更是唐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就以唐朝主流的四个分期为界限,分别探讨了从初唐、盛唐、中唐到晚唐边塞诗的发展情况,主要从社会背景和重要作家、重要作品出发,系统的分析了整个唐朝边塞诗的发展情况。 关键词:唐朝;边塞诗;历史发展 一、初唐阶段 初唐时期的边塞诗集中在陈子昂和初唐四杰等几位有名的诗人诗作上,他们普遍投身塞外,投笔从戎以立功封侯是他们重要的心态,所以,初唐大量的边塞诗皆出自他们的手,经过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等诗人对诗风的扭转和改革,边塞诗到了盛唐更加繁荣。他们大都出自社会的中下层,对当时宫廷诗风是非常不满。而后陈子昂真正看清了齐梁诗风留下的弊端,旗帜鲜明地要求变革,强调诗歌要有充实的思想内容,而边塞诗题材成为他这种诗歌追求的最先选择。同时,另一批台阁诗人,虽然随世沉浮,但是在诗歌形式上为新体诗奠定了实践的基础。总的来讲,初唐后期的边塞诗明显地增多,有两百多首,大约是前期的四倍,这也是越来越频繁的边关战争和失意文人投笔从戎的体现。后期的诗人多亲身戍边,对塞外生活有深刻的体会,所以边塞诗写得厚实,有自己的特色。 二、盛唐阶段 到了盛唐,边塞诗形成一种客观上的诗歌流派。盛唐边塞诗,无论在哲学上与审美上,还是在数量与质量方面,都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并为“盛唐气象”这一特殊的文化景观的出现,撑起了一片江山。盛唐开始出现以边功授勋的制度,所以盛唐的边塞诗数量很多。同时,唐代的新边疆主义政策对唐代诗人的影响也非同一般,造就了盛唐人热衷边塞诗。因为种种国家政策的影响,在当时广袤的边塞接连上演的轰轰烈烈的战事,为广大诗人提供了施展才华的极好舞台和极其丰富的创作素材。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盛唐的许多文人学子希望另辟蹊径,到边陲寻求生活或仕进之途。最重要的是盛唐诗人在漫游边塞中,接触到了大量的奇风异物,并把它们诗化为新的审美对象,极大地丰富了边塞诗的创作内容。盛唐边塞诗极尽铺陈之能事,抒写壮丽恢弘的边塞意象和情怀,造就了一个时代文学的辉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对于功名理想的热衷和激昂的爱国情怀、自信自强的侠义精神与英雄主义情结和充满浪漫主义情趣的乐观情绪。 三、中唐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