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九篇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九篇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 日本大化改新知识点练习第四十九篇

精选2019-2020年川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知识点练习

第四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和创新的国家。古代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是(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查理·马特改革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田令》规定:“凡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每至班年,即从收授。”上述的内容应该出自( )

A、日本孝德天皇时期

B、日本明治天皇时期

C、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时期

D、俄国彼得大帝时期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日本第一个统一国家是( )

A、大和

B、高丽

C、琉球

D、本州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相同点是( )

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

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

D、促进了对外扩张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公元7世纪,日本以中国隋唐为师进行改革。这项改革是( )

A、农奴制改革

B、明治维新

C、查理·马特改革

D、大化改新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日本“大化改新”是仿效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的改革,其主要内容有( )

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②废除贵族世袭制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④“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历史上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

A、大和统一日本

B、幕府统治建立

C、大化改新

D、明治维新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六七世纪时,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实行民主政治

B、实行查理·马特改革

C、进行大化改新

D、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时间:646年

B、学习对象: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

C、地点:日本

D、影响: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

第10题【单选题】

下列改革没有引起社会性质改变的是( )

A、查理?马特改革

B、日本大化改新

C、1861年俄国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一书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

A、大化改新

B、明治维新

C、建立法西斯专政

D、战后社会改革

【答案】:

第12题【问答题】

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中世纪各主要文明实现封建化的过程中具有各自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封建等级制度是通过哪一改革在西欧逐渐确立起来的?后来,谁成为了欧洲最大的封建主?

日本的大化改新是效仿哪个国家的制度?改革对日本有何重大影响?

公元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已发展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750年之后,帝国帝都在哪个城市?为什么说它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

【答案】:无

【解析】:

第13题【问答题】

材料解析题材料一:(下图)材料二:(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材料三:“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1)材料一的人物是谁?此时哪位天皇在位?(2)材料二所说的“政治改革”是参照隋唐制度进行的。这一著名改革的名称是什么?此次改革的意义是什么?(3)日本因善于学习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6—9世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从646年开始,日本效仿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材料涉及的改革名称是什么?领导这场改革的日本天皇是谁?

材料中这场改革在政治上的内容有哪些?

材料中的改革对日本有何影响?

【答案】:无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唐国者,法式(法度,法则)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日本)遣唐使国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已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租,必须向国家服劳役或纳布代替服役,还必须向国家交土特产。

材料一所说的“政治改革”是参照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这一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材料二反映了这一改革的什么内容?这次改革对日本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日本后来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从上述材料中,你能得出其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吗?这对我国的民族复兴大业有何借鉴?

【答案】:【解析】:

古代日本优秀教案

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能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和作用。 2.能力目标: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它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度到了封建社会。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二、新课讲授。 (一)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二)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问题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拓展延伸: ①古代日本从我国古代学习了哪些先进制度与文化? ②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三)目标导学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2.教师讲述: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从两条上皇处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教师提问: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教案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0课日本大化 改新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及其社会结构; 2.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4.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导入新课出示日本的富士山图片,引出日本,然后出示: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那么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他是怎样向第一位老师学习的?今天我们学习了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你就全明白了。 讲授新课 一、大化改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8-70页,完成下列问题: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 2.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3.日本大化改新的背jing (二)背景材料引入

相关史事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三)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大和政权的统一 1. 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几千个小岛组成。 2. 邪马台国:公元前3世纪前期,日本出现早期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 3. 大和统一 (1)兴起:3世纪中期,大和国在本州中部兴起。 (2)统一:5世纪左右,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3)政治统治:国王称“天皇”,朝廷和贵族占有大大量土地。 (4)经济特点:基层生产组织为“部”,部民没有人身自由,地位近似奴隶。 4.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第11课古代日本教案

第11课古代日本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讲授法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日本富士册图和日本国旗图)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二)、讲授新课 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地理位置及组成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 2、日本国的出现与大和统一 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 3、大和政权的管理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锦织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 1、大化改新背景:中国文化直接影响着日本,推动日本进行改革。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 3、大化改新内容: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2)经济: 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身使用,不能买卖。 统一赋税等。 4、影响: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5、想一想:隋唐制度与大化改新内容比较及日本崛起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

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考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作用和启示 1.大化改新的内容: ①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②经济上,把很多贵族的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2.日本大化改新的作用与启示: 作用:大化改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它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启示: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和先进文化,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求新,与时俱进。 易错微析 对大化改新标志性意义的理解易错。 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例题1 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大化改新主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进行②大化改新仿照了中国的隋唐制度 ③大化改新后,日本进入封建社会④大化改新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A 解析:大化改新是日本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的改革,主要在政治和经济领域进行,故①②说法正确。大化改新后,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它维护的是地主阶级的利益,故③正确,④错误,此题选A。 例题2 下列关于大化改新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天皇成为政治中心 B.大化改新把日本推向奴隶社会的顶锋 C.大化改新使有才能的人有机会入朝为官 D.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答案:B

解析:大化改新后,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天皇成为日本的政治中心。大化改新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转变为封建社会。故B项说法错误,答案选B。 1.“大化改新”是日本效仿中国唐朝先进制度进行的一次改革。这从侧面突出反映了日本民族的哪一特点() A.凶恶残暴 B.善于学习 C.忧患意识 D.记忆力差 2.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 A.天皇掌握了实权 B.引进了中国的先进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使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 3. 646年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4.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②废除贵族世袭制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摘自《田令》 (1)这是哪国、何时的改革内容?这次改革历史上称为什么? (2)这次改革除作以上规定外,还有哪些内容? (3)这次改革效仿的是哪一国家的制度?当时这一国家出现了一个盛世局面被称为什么? (4)日本民族最显著的特点是什么?大化改新给日本政治、经济带来怎样的变化?对我们有何启示?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2-3日本的大化改新

《日本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时让学生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2.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唐朝的相关制度和大化改新中代表人物的补充资料。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把日本带入了一个新时期,引出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背景 首先出示古代日本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特征:它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发,国土有限,资源匮乏。引出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使得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另外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

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日本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陕西省洛南县三要中学倪雪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时让学生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2.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唐朝的相关制度和大化改新中代表人物的补充资料。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7世纪,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把日本带入了一个新时期,引出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背景 首先出示古代日本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特征:它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发,国土有限,资源匮乏。引出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使得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另外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

日本的大化改新 教学设计

课题:日本的大化改新 课型新授课时 1课时主备徐燕敏 授课老师班级时间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发展历史和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主 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分析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2、过程与方法:根据中日两国古代交流的史实,分析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日本的民族精神──“神道”、“武士道”精神,树立求同 存异的观念。 教学重点:日本的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预习导学: 1、1世纪前后,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本州中部的()国家最为强大。它不断政府扩张,5世纪时统一了日本本土。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后来改为()。 2、当时,()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645年,皇室和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一举铲除了他们的势力,强化中央政权,随后,()即位,建年号为()。 3、646年,孝德天皇颁布诏书,进行国制改革,史称(““) 一、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今日日本你了解多少 民族:大和民族 国花:樱花 国旗:太阳旗 国徽: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 国服:和服 国名:倭国、东瀛、东洋、日本 二、课堂教学 【提问】日本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国家? 学生:1世纪前后。 【提问】日本什么时候实现统一? 学生:5世纪时大和国统一日本。 【介绍】大和的最高统治者称为什么?后来改称什么? 学生:大王、天皇 【阅读】书40页资料——天皇的来历 【提问】你了解日本天皇吗?请说一下天皇的由来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学生:

补充: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明治维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在当今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阅读】书41页阅读卡——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 【提问】看了阅读卡,你有什么感想? 学生:古代中日之间关系友好,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影响深远。 【提问】日本统一后,为什么要进行大化改新呢? 学生:.......... 【介绍】大化改新的背景: 日本内部:(参考书40页) (1)社会状况: (2)经济上: (3)政治上: 外部影响: (1)中国大唐王朝高度繁荣,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 (2)日本留学生倡导改革。 【阅读资料】公元645年(日本皇极天皇四年)6月12日,日本太极殿。这一天日本朝廷正在接见“三韩”(新罗、百济、高句丽)的使者,举行“受贡”仪式。随着“嘎吱吱”的一阵响声,宫门全部关闭,中大兄皇子突然拔剑刺杀了大贵族苏我氏,在场的许多贵族大惊失色。原来这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为改革而发动的政变。 【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场宫廷巨变? 学生: 补充:7世纪中叶,苏我氏贵族是日本豪强贵族的代表。他们独揽朝政,专权跋扈,成为改革的主要绊脚石。于是中大兄皇子联合改革派发动这场政变。 【提问】之后,皇室和改革派拥立哪一位天皇?年号是什么? 学生:孝德天皇,年号为“大化”。 【提问】改革的主要绊脚石扫除了,就在哪一年进行大化改新? 学生:646年。 【介绍】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1)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2)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3)法律上:701年,日本编订了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学生活动:朗读一遍 【提问】大化改新有什么意义呢?(参考书41页) (1)改革后,.......... (2)大化改新是一次..........,改革后,..........。 学生活动:朗读一遍 【阅读】书42页资料

川教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本大化改新》同步练习 1.下列有关幕府统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幕府的最高首领是将军 B. 12世纪晚期,平氏武士集团首领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C.幕府统治在日本长达近700年 D.武士是幕府统治的基础 2.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在各领域进行了改革,其中在政治上是要建立()A.奴隶制民主政治 B.种姓制度 C.城市自治机构 D.中央集权制度3.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为() A.主公 B.天皇 C.将军 D.国家 4.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进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这次改革仿效的是() A.希腊共和制度 B.中国明清制度C.唐朝典章制度 D.罗马元首制度5.(题文)中国古书这样记载:沧浪之中有倭人,大小数百国。“倭人”指的是()A.日本 B.拜占庭 C.阿拉伯 D.朝鲜 6.公元7世纪,某国家整个朝野掀起了“中国化运动”,全盘照搬中华帝国的制度和文化,把处于蒙昧状态的民族,凭空向前推进了几个世纪。这个善于学习的国家是() A.法兰克王国 B.日本 C.罗马帝国 D.雅典 7.日本的崛起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改革,一次是大化改新,一次是明治维新改革。其中前者改革的领导者是( ) A.孝德天皇 B.明治天皇 C.裕仁天皇 D.德川庆喜 8.6世纪末期,在大和的奴隶制统治出现了危机形势下,日本统治阶级内部出现了学习中国封建制的改革派,该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是() A.圣德太子 B.孝德天皇 C.苏我氏父子 D.屋大维 9.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日本通过三次“开国”,成功实现了社会的全面转型。日本完成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历史事件是() A.战后社会改革 B.实行幕府统治C.建立法西斯专政 D.大化改新 10.12世纪晚期,击败平氏武士集团,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并建立镰仓幕府统治的是( ) A B C D 11.在本州岛中部兴起的奴隶制国家——大和,该国基本统一日本是在() A. 1世纪 B. 3世纪 C. 5世纪 D. 7世纪 12.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其中“汉

部编人教九年级世界历史上《第11课古代日本》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第四单元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古代日本 1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大化改新 教学难点: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武士与樱花:一般国家都会以猛兽比喻武士英雄。但是在日本是以樱花来比喻武士。看过樱花的人都知道,单个的樱花并不美丽,但是成片的樱花聚在一起就很漂亮。这和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很相似。日本人认为樱花最美的时候并非是盛开的时候,而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便毫无留恋地结束自己的生命。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1课:古代日本。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教师讲述: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提示: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导学二:大化改新 1.教师提问: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 提示: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催化因素)。 2.学生自主学习: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提示: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

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问题思考:大化改新对日本的影响。 提示:通过这一系列改革,解决了土地国有、部民制和中央集权制问题,打击了旧贵族在经济、政治上的顽固势力,有利于封建生产关系的形成,达到了改革的目的。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4.拓展延伸: 日本大化改新深受中国隋唐文化的影响,你还知道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产生深刻影响的哪些事例?你怎样看待日本民族对待外来先进文化的态度?从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目标导学三:武士和武士集团 1.教师提问: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封建庄园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态。有实力的庄园主开始把一部分庄民武装起来,组成以主从关系和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对内镇压民众抗争,保卫庄园;对外侵占别人的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 2.教师讲述:武士集团之间不断进行争斗,最后形成了清和源氏和桓武平氏两大武士集团。1185年,平氏政权灭亡。1192年,源赖朝从两条上皇处得到“征夷大将军”的称号,镰仓幕府正式建立,开始了日本历史上武士专政的幕府统治时期。 3.教师提问:幕府与天皇之间关系怎样? 提示: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4.教师提问:武士效忠的对象是谁?武士道的实质是什么? 提示:武士效忠的是他的主公,而不是国家。武士道的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5.资料链接:武士道源于日本,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的精神。“武士道”没有是非观念,只重视维护自己所在集团的荣誉和安全。 三、课堂总结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把其他民族的文化拿来,变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在古代日本向中国学习,在近代日本向西方学习,这些都使日本不断进步、强盛。 3 板书设计 1.5世纪初,大和统一日本 2.大化改新:背景、时间、内容、意义 3.武士集团的形成和武士道 4.幕府统治的建立 4 教学反思 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我通过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讨了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启示等问题。关于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学生在影视剧中已有所了解,但对于武士道精神的形成以及实质还不清楚,需要加以指导。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设计人教版优教案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时让学生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采用探究一一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唐朝的相关制度和大化改新中代表人物的补充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园 世纪,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把日本带入了一个新时期,引出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背景 首先出示古代日本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特征:它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发,国土有限,资源匮乏。引出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使得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另外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 接着用比例尺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古代日本的发展史,立即引到日本为什么要进行大化改新? 引用两则材料: 材料一:大化前夕,上自王族,下至豪强,不但占领“国县山海林野池田”,平民百姓无

川教版九年级历史上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教案

川教版(2019)九年级历史上第10课日本大化改新教案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及其社会结构; 2.通过阅读教材,掌握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3.了解武士集团的形成原因和幕府统治的发展。 4.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导入新课出示日本的富士山图片,引出日本,然后出示: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摘编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那么日本的第一位老师是谁?他是怎样向第一位老师学习的?今天我们学习了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你就全明白了。 讲授新课 一、大化改新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8-70页,完成下列问题: 1.了解日本的地理位置以及统一的大和政权 2.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3.日本大化改新的背jing (二)背景材料引入 相关史事 乐浪海(日本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汉书·地理志》 光武帝建武中元二年(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帝刘秀赐以印绶。 ——《后汉书?东夷列传》 邪马台国在3世纪曾数次向三国中的魏进贡,并接受了魏帝的册封与印绶。 ——《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 (三)老师一边提问一边点拨: 大和政权的统一 1. 地理位置:日本位于亚洲东部,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四个大岛及几千个小

岛组成。 2. 邪马台国:公元前3世纪前期,日本出现早期奴隶制国家邪马台国。 3. 大和统一 (1)兴起:3世纪中期,大和国在本州中部兴起。 (2)统一:5世纪左右,大和政权统一日本。 (3)政治统治:国王称“天皇”,朝廷和贵族占有大大量土地。 (4)经济特点:基层生产组织为“部”,部民没有人身自由,地位近似奴隶。 4.大和政权的社会结构: 大王是日本大和国家首脑,豪族的同族集团叫做氏,有臣、连、君、直、造、首等姓。这种以姓氏表示的政治关系称氏姓制度。 大王依赖中央、地方的氏姓贵族统治全国。大和统治阶级将被征服的部落居民,按照"部"的形式组织起来进行生产。 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大化改新 公元7-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中国的许多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7世纪中叶,日本由大奴隶主贵族苏我氏父子实行专制统治,天皇无实权,各种矛盾空前激化。645年,皇室中大兄皇子联合贵族中臣镰足发动政变夺取政权,拥立孝德天皇。 孝德天皇即位后,宣布模仿中国建立年号,定年号为大化,迁都难波京(今大阪市)。645年即为大化元年。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后,大和正式改称日本国。 1. 背景(1)中国文化直接影响日本。 (2)苏我氏专权,中大兄皇子发动政变除掉苏我氏,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号大化。 2.时间:646年开始 3. 特点: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 4. 主要内容:(1)经济上,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改由国家管理;仿照唐朝均田制和租庸调制,颁行“班田收授法”和租庸调制。(2)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废除贵族世袭控制军事的特权,中央和地方设置官僚机构治理。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案

导入: (音乐图片):日本发达的经济,美景,美食图片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看到的画面是哪个国家?你对日本还有哪些了解? 天皇: 在古代时期,日本曾经长期落后与中国,而今天的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是GDP 位居世界第三的国家,它现在的辉煌,离不开它历史两次重要的改革,一个是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封闭落后的封建国家转变为资本主义强国,还有一次重要的改革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大化改新。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日本大化改新之前的历史。(出示年代尺) 大化改新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呢?(为什么会出现大化改新? (背景分析,点出“国内矛盾激化,社会动荡是根本原因,唐的强盛是催化剂,遣唐使是推动力量”) 内容: 找关键词——提炼措施——方面,在大化改新前,日本的政治面貌是什么样的?(豪强贵族权倾朝野,皇权旁落,那这条措施能起什么作用?强化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国家的管理,为国家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政治基础。 找关键词——提炼措施——方面,在大化改新前,日本的经济上是什么样的? 世袭大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者,说明当时土地是属于谁的?那获得的收入给谁?而现在土地属于谁?收入给谁?原先劳动者没有土地,而现在分的土地,你能想象下他们的劳动状态吗? 大化改新采取了这些措施后,是用什么方式把这些成果巩固下来的呢? 我们了解一个历史事件往往会从它的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着手,刚才已经了解了它的的背景、内容,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下它所产生的影响。大化改新能产生什么样的深远影响呢? 讲到这里我有个疑惑,这么有效地措施他们是怎么制定出来的?这个问题我想请同学们帮老师探究下, 模仿:你从哪里看出是模仿? 唐风洋溢奈良城,,其实,自古来来,日本就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流,同学们,你们知道中日之间的交流历史吗? 日本为什么要向唐朝学习?强、熟、近 讲到现在,同学们能意识到日本是一个什么样的名族吗? 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善于学习、敢于创新 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 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样的例子的。 ——赖肖尔《当今日本人》 今天的中国正努力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学了日本这段历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一个国家或民族应该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身的不足,积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

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 大化改新不仅改变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现状,而且为日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下面是由为你提供的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希望能帮助到你。 日本大化改新的意义公元646年,对于日本来说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日本开始了著名的大化改新。日本社会从此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一定提高,国家制度也得到了完善,那么大化改新的意义主要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化改新的主要历史意义。 大化改新的改革措施都是模仿当时国力强大的唐朝设立的,当然也参照了当时日本国内的具体情况。大化改新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 点: 八、、? 首先,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当时比较先进的管理体制,对于稳定社会环境有立竿见影的作用。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圭寸建国家体制,对于天皇权威有了很大加强,巩固了统治阶级的根基。 第二,大化改新实行了严格的土地和公民制度,人民都分得了田地,从而抑制了之前的土地兼并,也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社会生产力,稳定了统治基础。 第三,大化改新使日本社会经历得到长足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局面奠定了基础。

第四,大化改新完善了日本的政治经济制度,为日本社会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使日本结束了奴隶主统治的社会,并且迈入了封建 社会的大门,具有非常深远的意义。 第五,大化改新成功的经验为其他各国提供了借鉴,也启示我们需要坚持对外开放,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学习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以上就是日本大化改新的主要意义。 日本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公元646年对于日本来说绝对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年由日本天皇发起了著名的社会改革运动: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不仅改变了当时日本社会的现状,而且为日本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具有非常重大非常深远的意义。那么日本天皇为什么要掀起这场声势浩大的改革运动呢,换句话说,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 要了解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首先必须了解一下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因为有改革,就说明当时社会是存在严重问题的,透过现象看本质,就可以得出大化改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了。 大化改新之前,日本社会还是处于奴隶主贵族统治时期,是典型的奴隶制国家。氏姓贵族掌握着大量的生产生活资料,对土地的兼并 是非常严重的,生活在底层的普通百姓困苦不堪。因此阶级矛盾非常 其次,在贵族之间也存在很大的矛盾,他们为了争夺利益,彼此之间攻伐不断,因此当时日本国内政局十分动荡,而且在各大贵族交战的时候,也会引起政权的不断更替。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设计者:宋央青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重大影响。 2、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 3、对比大化改新前后日本,并联系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 难点:古代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 欣赏《日本的风土人情》图片和歌曲 猜猜这是哪个国家?(日本) (二)讲授: 【远古走来的日本】 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年代尺。 日本________ ___________ 中国__________ ___________ 得出结论:日本的发展远远落后于中国 【开放交流的日本】 出示历史地图与文字资料,让学生感悟中日文化渊源。 图片一:秦朝徐福出海寻仙药 图片二:汉光武帝赐给倭奴国“汉倭奴国王”金印 图片三及文字资料:日本西来——遣隋使、遣唐使 得出结论:古代日本发展深受中国的影响 过渡:出示两则文字材料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7世纪,日本仍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科举制。这使农民负担减轻,生产时间有保证,社会经济出现繁荣的景象。文化教育事业也迅速发展,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文人和文艺作品,文化繁荣。贞观年间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1)结合材料概括中日两国当时的社会状况 (2)如果你是当时从中国归国的大和国遣唐使,面对当时两国的社会状况,你会怎么办?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第二单元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

2019秋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上册同步测试题:第二单元 第三课日本的大化改新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日本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是在() A.公元前2世纪前后 B.公元前1世纪前后 C.1世纪前后 D.2世纪前后 2.“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根据你的推断,颁布诏书的是() A.孝德天皇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汉谟拉比 3.大化改新后,很多豪强贵族纷纷建起自己的庄园。为适应这一趋势,逐渐形成的阶层是() A.市民阶级 B.早期资产阶级 C.骑士阶层 D.武士阶层 4.日本位于太平洋西岸,领土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4个大岛和6 800多个小岛组成,故日本又称“千岛之国”。大和民族是生活在“千岛之国”上的主体民族,大和统一日本本土是在() A.3世纪 B.4世纪 C.5世纪 D.6世纪 5.下列选项属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或原因的是() ①统治阶级内部斗争日益激烈

②以苏我氏贵族为代表的豪强贵族专权跋扈,独揽朝政 ③中国大唐王朝的高度繁荣,刺激了大和统治者 ④建立起天皇制的中央集权国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这句话反映了日本遣唐使来中国的主要目的是() A.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B.进行贸易往来,获取高额利润 C.作为征服中国的先遣队 D.吸收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发展 7.下列关于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史实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①公元57年,居日本南部的倭奴国派使者到中国,中国皇帝赐使者印绶 ②公元1世纪后的几百年间,中日之间的交流有了更大的发展 ③成批的中国织工、陶工等随日本使者到了日本 ④到了中国的宋元时期,中日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选择题 8.公元7世纪中期,日本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大化改新正式开始,对这一变革解读正确的是() A.严重削弱了天皇的权利B.加速了日本封建化进程 C.加强了世袭贵族的地位D.直接推翻了幕府的统治 三、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世纪中期,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尖锐,社会秩序混乱。日本皇室和部分留学中国的留学生决心参照中国隋唐的政治、经济制度实行改革,以振兴国家。

古代日本教学设计

1 / 5 古代日本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日本的地理位置;岛屿构成;6世纪前日本的状况;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意义。武士集团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和作用,了解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及幕府统治的建立。 情感、意志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日本大化改新对我们的启示;弄清幕府与天皇朝廷之间的关系,认识武士道的实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意义;武士道精神 难点: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幕府与天皇朝廷的关系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讲授法、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 多媒体展示樱花、富士山图片。猜猜看这是哪个国家? 二、讲授新课 目标一:6世纪前的日本 1.日本的地理位置:

2 / 5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近数千个小岛组成。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2.日本的统一:1—2世纪日本有100多个国家,其中与汉朝交往的有30多个国家。 3.世纪时,在本州中部出现了一个较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叫“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统一了日本。说说大和政权是如何进行管理的。 大和国的最高统治者称为“大王”,大王依靠贵族统治全国。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领地。领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组织生产。来自中国的、朝鲜的移民,也被编入织锦 部,锻冶部。部民是贵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隶。 目标二:大化改新 1.背景:①国内: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因素);②国际:中国隋唐的制度先进;朝鲜的新罗国兴起。 2.大化改新的时间、人物及内容。

3 / 5 ①时间:646年;②人物:孝德天皇,年号大化;③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3.意义: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大化改新给我们的启示: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要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你能举例说明日本文化当中有哪些地方是学习中国的吗? 开元通宝 和同开珎 目标三:幕府统治1.形成的原因: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组成庄园。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 人教版

曰本明治维新 教学目标 一、识记与理解 记住首先打开关闭的日本国门的国家,倒幕派的组成力量、明治维新开始的时间和主要代表人物,归纳、概括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概述武装倒幕运动;理解并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和作用。 二、能力与方法 通过概述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通过对明治维新背景、主要内容、性质和作用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对比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民族的振兴,成为亚洲的强国,从而教育学生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要坚持改革与开放。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 明治维新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二、难点 明治维新的背景及成功原因分析。 教具准备:挂图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老师:在日本历史上有两次著名的改革:一次是大化改新,日本向中国学习,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一次是明治维新,日本向西方学习,由封建社会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提问:“明治维新是如何向西方学习,使日本成为亚洲近代唯一民族独立的国家?”由此导入新课。或者提问:“世纪中叶,中国和日本同是被欧美列强用军舰轰开国门的闭关自守的封建国家,为什么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日本却成为亚洲唯一民族独立的资本主义强国?”然后引入新课。 一、幕府统治的危机 1.读课文,请学生分析世纪中叶日本的社会状况 提问,明确:世纪中叶日本的社会状况,日本虽然处于落后的封建社会,但是,日本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产生。在城市,资本主义经营方式的手工工场发展起来,有的商业资本控制了手工业生产,一些小商品生产者分化成为手工工场主。手工场雇佣工人,进行商品生产。当时的棉纺织业甚为发达,出现了规模较大的手工工场,有的拥有织机已多达余台。在农村,许多富农和商人从封建领主手中承包开垦新田,再把新田租给农民,或直接雇工经营农业。这样,他们就成了新地主:是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经营地主。这一时期,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水平还不高,还处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初级阶段。 2.思考,当时在日本国内,幕府统治出现怎样的政治危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