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人教版)

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人教版)
化学;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人教版)

第三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1 水的组成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通过水电解实验,认识水的组成。

2.能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3.通过水的分解和氢气的燃烧反应,进一步了解分解反应、化合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

并能对学过的典型反应进行分类。

二、命题落点

1.对水的电解实验及通过水的电解实验来探究水的组成的考查。如例1

2.水的组成的有关知识的考查。如例2

3.对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区分的考查。如例3

①水的电解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 ②氢气的物理性质 ③氢气的检验、验纯方法及氢气燃烧的现象 ④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和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⑤根据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的定义对常见的化学反应进行分类

4.关于H2、O2的性质及其检验的考查。如例4

5.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考查。如例5

【典例精析】

例1:(2004年·天津市)右图表示通电分解水的简易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与A量筒中的电极相连接的是电池的极,B量筒中产生

的气体是。

(2)如果用V A和V B分别表示A量筒和B量筒中生成气体的体积,

则V A∶V B约等于。

(3)如果该实验中产生氧气32g,则生成氢气 g。

(4)该实验能证明的结论是:

①,

②。

解析:本题是以有关“探究水的组成”的电解水实验为考查

点,本题不仅要求学生熟悉电解水实验中电源的正负极产生什么气体、两种气体的体积比、还要学生对水的组成的有关知识要熟悉。由于A量筒中产生的气体多,故与A量筒产生的气体是氢气,而与A量筒连接的是电源的负极;V A:V B≈2∶1;同时水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所以32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32g×1/9=4g,生成氢气的质量为4g;通过电解水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有: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③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等等。

答案:(1)负氧气。(2)2∶1 (3)4g (4)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再分③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等等例2:下列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A.“超纯水”是不含其他任何物质的水

B.“纯天然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C.地球上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所有的动植物

D.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对大量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一定要严加治理。

解析:当今世界上,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超纯水”中照样含有除水外的其他物质。一切饮料中一定含有水,水就是化学物质,而且“纯天然饮料”中也绝不是只含水这一种化学物质。所以,A、B是错误的。水是人类及动植物生存的前提,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保护我们的环境,是世界性的任务。

答案:C、D。

例3:(2005年·沈阳)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净化后的空气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C.加工门窗的铝合金D.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知识。纯净物是只有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微观上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分子;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微观上混合物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分子。选项A:净化后的空气只是把空气中的粉尘等除去了,净化后仍然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气体,所以说净化后的空气仍然是混合物。选项B:冰是水的固态,冰水混合物中由于只含有一种分子——水分子,所以说“结冰的蒸馏水”还是纯净物。选项C:合金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合金是混合物所以选项C中的铝合金是混合物。选项D:沉淀是把水中悬浮的较大

的固体颗粒通过重力的作用而沉降的过程;过滤是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过程。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只是把水中的不溶性固体除去了,而矿泉水中含有的可溶性矿物质仍然存在在水中,也就是说经过沉淀、过滤后得到的矿泉水还是混合物。

答案:选B。

例4:(2005年·南通市)观察右图中的有关操作和现象,判

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H2

B. 集气瓶中的气体可能是空气

C.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O2

D.集气瓶中的气体一定是CO2

解析:这是一例典型的气体检验题。通过插入燃烧的木条,出

现燃烧的木条熄灭,瓶口气体能燃烧,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的现象,

说明该气体具有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所以一定不是O2、

空气和CO2等气体。但由于并不只有H2具有可燃性且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所以我们只能判断该气体可能是H2,而不能确定一定是H2。答案:选A,

例5:(2005年·南宁市)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90 10 8 2

反应后质量/g ll 59.25 29.75 10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

A.置换反应B.分解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

解析:关于常见的基本化学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化合反应的特点是“多生一”;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一生多”;置换反应的特点是“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是单质,另一种是化合物”;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通过数据分析:A物质的质量减少,B、C、D三种物质的质量增加,所以该反应应该是分解反应。

答案:选B。

【常见误区】

1.“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或者“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在学习中经常有同学说,“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同学们对“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区分不清。宏观上:纯净物是由元素组成。由于水是纯净物,所以我们只能说“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纯净物是由微观粒子构成。水到底是由哪种粒子构成的呢?这得要看水是由哪种粒子直接构成的,而不是看水中含有哪些粒子。我们知道在水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水分子,水分子构成水。所以我们只能说“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而不能说“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凡是澄清透明的“液体”,一定是纯净物。在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水,例如有“矿泉水”、“纯净水”、“富氧水”等等。它们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但是它们都是混合物。也就是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水中,只有“蒸馏水”我们在学习中可以近似认为是纯净的水,其他的基本上都是混合物。同时请大家一定要清楚“我们判断混合物和纯净物的依据”是:“是由几种物质组成,或是由几种分子构成”;而不是依据“是否澄清透明”。如例3。

3.电解水实验中,得到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所以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

比就为2∶1。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应该为1∶8,而不是2∶1。如例1

【基础演练】

1.关于水的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C.水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的

D.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

2..检验H2纯度时,用排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移到酒精灯火焰上点燃时,没有听到声音,下列原因中,最不可能的是()

A.氢气已经纯净

B.点燃时试管口离火焰太远

C.移动试管过程中漏气

D.气体在试管中储存时间过长

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生活中的“水”可看作纯净物的是()

A.硬水 B.自来水 C.部分结冰的蒸馏水 D.汽水

4.给10%的硫酸溶液通电(实质为电解水,硫酸不发生化学变化)以测定水的组成,下面是

氧气质量(克) 氢气质量(克) 硫酸的质量分数

A 328 10%

B 10 2 10%

C 16 2 11%

D 16 32 11%

5.

子数。右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根据图中出现的现象在括号中标出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用“+”、“—”表示)

(2)如果正极产生的气体为8ml。则在负极产生的气体应为ml。

(3)如果正极产生的气体分子个数为6.02×1023个,则负极产生的气体分子个数为。(4)电解水的实验过程中,实际观察到两极气体体积比小于1∶2,你认为这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

6.据报道,某商场开业庆典,该店外挂满上飘的氢气球,店周围挤满了欲入店的人,在拥挤中有氢气球被挤爆,遇上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并引发邻近一串氢气球爆炸,迅速掠过的火苗烧了一些顾客的头发,并浅度灼伤近二十来人的皮肤。简单回答:⑴以上事实说明氢气具有什么性质?⑵解释爆炸的原因。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题2 分子和原子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3.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4.知道原子可以构成成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5.知道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二、命题落点

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物质物理变化(例如物质的三态变化等)。如例1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如例2

3.从微观角度来解释化学反应的过程。如例3

4.分子和原子的微观特性及两者的区别和联系。如例4

【典例精析】

例1:在一定量的水中放入一块蔗糖后观察,当蔗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不但不上升,反而下降,用分子的观点加以解释。

解析:蔗糖溶于水是物理变化,在中考中利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常见的现象时,要抓住分子的性质中的一点或几点与现象相对应。蔗糖在溶解过程液面不但不上升,反而下降,对这一现象展开分析;未溶解时,液面实质是蔗糖和水的体积之和的体现,溶解后,液面下降,主要是分子之间有间隔造成的,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去了的缘故,故,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蔗糖分子和水分子都没有发生改变,更没有形成新分子。

答案:分子是不停的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溶解后蔗糖分子运动到水分子的间隔中去了。

例2:下列各组变化,其中都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①滴水成冰②铁杵磨成针③菜刀生锈④舞台上用干冰产生云雾⑤模拟战争硝烟用红磷制造烟雾⑥冰箱中用活性炭作除味剂

A.②④⑤

B.③⑤

C.④⑤⑥

D.③⑥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物质发生变化的特征。物质的变化按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①②④是物质的形态发生变化,⑥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均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③是铁在空气中与氧气、水作用生成铁锈;⑤是红磷在受热情况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颗粒,二者均有新物质生成,均属于化学变化。

答案:选B。

例3:下图是宇宙飞船发动机内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氢气、氧气和水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C.氢气和氧气燃烧生成水的过程中,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D.氢气、氧气和水都是化合物

解析:把现代科学技术中的微观过程用图示的方法表现出来是当前中考命题的热点。关于此反应的微观过程的讨论需要结合图示进行解读。氢气、氧气属于单质,水属于化合物。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未发生变化。

答案:D

例4:“用微观的眼光看世界”,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要思想方法。试根据以下材料,结合你所学知识,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

材料二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⑴材料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材料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请谈谈你对“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这句话的认识。

解析:本题是考查大家运用分子的性质解释实际生活中现象的能力。材料一“一滴水里大约有15万亿亿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完成”不但说明分子非常小,而且说明分子是真实存在的。材料二“大多数物质都有热胀冷缩的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1)分子很小,但真实存在。(2)分子之间有间隔。(3)要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或用实例来解释)

【常见误区】

1.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2.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原子不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如例2。

3.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会发生改变,改变的仅仅是分子和原子的大小。如例3。

4.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所以原子不可能再分了。如例4。

5.物质溶于水是溶质分子和水分子结合形成新的分子。如例1。

【基础演练】

1.我们可以将气体压缩的事实,说明()

A. 分子根小

B. 分子在不停的运动

C.分子有质量

D. 分子间有距离

2.纽约大学的科学家最近研制出有“双腿”、能在盘子里“散步”的分子机器人。它是由26个氨基酸结合而成的多肽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种分子机器人是一种新型分子

B.我们已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这种分子“散步”

C.分子本身是不会运动的,其“散步”一定是在人的推动下进行的

D.这种分子组成的物质是一种单质

3. 通电分解水的反应中,发生变化的是()

A.分子个数

B.原子个数

C. 原子种类

D.物质的总质量

4.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大于原子的质量

B.分子能运动而原子不能运动

C.分子能构成物质而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5.从分子、原子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创造新分子的基础。下图中●、○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图中表示的反应与实际相符的是( )

6.1993年8月,我国科学家利用超高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在一块晶体硅(Si)的表面通过探针的作用搬走原子,写下了“中国”两个字.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上述操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 B.上述操作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这两个汉字是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汉字D.这标志着我国科学已进入操纵原子的阶段

7.倒开水时,应将热水瓶塞……放在桌面上,此时能够观察到瓶口出现白雾,白雾上升一段距离后消失,这是因为:①水分子很小;②水分子在不断;③水分子间的间隔。

8.已知“o”、“●”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课题3 水的净化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了解自然水和纯水的区别和自然水的天然净化。

2.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人工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3.知道硬水和软水的区别以及硬水的危害。

4.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别硬水和软水。

二、命题落点

1.纯水和自然水的区别和水的循环。如例1。

2.自来水的生产和净化过程。如例2。

3.常见水的净化方法(例如:过滤法、蒸馏法、木炭或活性炭的吸附过滤等)。如例3。

4.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和鉴别方法。如例4。

【典例精析】

例1:浩瀚的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水生生物,还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如氯化钠、氯

化镁、氯化镁等大量的无机盐。

(1)请设计两种鉴别海水和蒸馏水的方法(只需说明原理)。

方法一: ;

方法二: 。

(2)由此所得的粗盐中含有的不溶性杂质,可采取下列步骤除去:请在括号内填上相应

的操作步骤。 ( )→( )→蒸发结晶

解析:本题中主要考查自然水和纯净水的区别。海水中不仅含有水生生物,还含有丰富

的无机盐,所以海水是混合物。由于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镁等含氯离子的盐,

也就是说海水中含有氯离子。所以鉴别海水和蒸馏水的方法可以采取:加入硝酸银溶液看是

否变浑浊;蒸干看是否有固体剩余;用舌头尝试看是否发咸,发咸的是海水等等。

答案:(1)加硝酸银溶液,变浑浊的是海水,无变化的是蒸馏水;尝试,发咸的是海水

(2)溶解 过滤

例2:原水(未作处理的水)中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

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次氯酸和盐酸,某水厂自来水的生产净化步骤如下:

①可以除去大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 (填编号)。

②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 (填编号)。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水的人工净化方法和步骤,以及在人工净化过程中各步的作用。

明矾是一种净水剂,其溶于水后形成胶状物可以吸附水中悬浮杂质而沉降。沉淀:是水中的

大颗粒物质由于密度较大而沉降到底部的过程。过滤:除去水中悬浮的固体物质。通入氯气

可生成次氯酸,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答案:(1)B ;(2)D

例3:2003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请参考

以下问题讨论:

(1)世界环境日的主题设立为:“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说明 。

(2)右图是一种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活性炭这种净水器

可以在除去水中难溶性固体同时,利用活性炭的

作用除去水中悬浮杂质和溶解的杂质。

(3)实验室要除去废水中的固体物质常用过滤法,所需要

的玻璃仪器有 、 、 。

(4)三峡工程二期已于2003年6月1日开始蓄水,为防

止三峡库区水被污染,应采取的措施是( )(填序号)

①清理蓄水库固体物质②防治船舶污染③整治相关河流污

染④治理库区和上游工业区污染

解析:本题综合了本节知识中水和人类的关系,水的人工净化方法及水污染的防止等问

题。我们知道虽然地球水资源丰富,但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却相当贫乏,在不久的将来,

水将成为严重的社会危机。水的人工净化常用沉降、吸附、过滤、蒸馏和杀菌等方法,利用

E 原水

加明矾 沉淀 过滤 通入氯气 净水

活性炭对杂质的吸附可以达到净化目的,而由于人类的生产活动,排放有毒物质,从而对水

体造成污染,为了防止污染,可以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答案:(1)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严重不足;(2)吸附;(3)烧杯、漏斗、玻璃棒;(4)②③④

例4:(2004年·青海湟中)硬水和软水的区别是()

A.硬水中含污染物,软水中无污染物

B.硬水中含较多的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软水中不含或少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硬水是混合物,软水是纯净物

D.硬水是化合物,软水是单质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硬水和软水的区别。硬水是指含有较多的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这样的水在洗衣时不但浪费洗衣粉,而且洗不干净;在工业生产中不仅浪费原料,同时也影

响产品的质量;这样的水在锅炉中加热后容易形成水垢,造成容器导热不均匀,甚至发生爆

炸等。

答案:选B。

【常见误区】

1.纯水与天然水一样都是纯净物。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构成粒子是水分子,是纯净物;天然水(例如矿泉水、河水、海水等)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是混

合物。如例1。

2.经过沉降、过滤、消毒后的水是纯净物。沉降、过滤、消毒等净水方法只是除去了天

然水中悬浮的固体物质和微生物。净化后的水中还含有大量的可溶性无机盐,所以净化后的

水仍然是混合物。如例2和例3。

3.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是化学变化。用肥皂水来区别硬水和软水,实际上是肥

皂中的硬脂酸钠和硬水中含有的钙镁等离子反应生成了难溶性的硬脂酸钙或硬脂酸镁,从而

出现沉淀。所以用肥皂水了区别硬水和软水是化学变化。如例4。

【基础演练】

1.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海啸,灾民饮用水被严重污染,急需进行净化处理。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蒸馏 B.吸附沉淀 C.过滤 D.静置沉淀

2.长期饮用硬水会引起体内结石,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

A.看颜色 B.闻气味 C.加食盐水 D.加肥皂水

3.2004年底,东南亚地区发生了罕见的海啸灾害,为防止疾病传染,需对河水处理后方可饮用。常用的措施有:①加热煮沸②消毒③净水④自然沉降,较合理的顺序为()

A. ③①②④

B. ④①③②

C.④③②①

D.③①④②

4.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

化学变化的是()A.取水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5.生活离不开水。净化水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⑴茶杯内的纱网,可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利用的化学原理是。

⑵自制净水器中常加入,用于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

⑶自来水厂用二氧化氯消毒杀菌,二氧化氯的化学式为。

⑷井水中含有较多的钙、镁离子,为降低硬度,可采用的方法是。

6.纯水清澈透明,不含杂质,而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和镁的化合物。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

别为纯水和硬水,请你参与小雯同学对水的探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利用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方法可净化水,其中能降低水的硬度的是________;

(2)区别纯水和硬水的方法有多种。小雯采用的方法是:分别取样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有固体析出的是硬水。请设计另一种方法(简述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人类为探索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经历了漫长的历程。请阅读下列信息:

信息2:下图分别是海水和人体中部分元素的质量分数。

根据上面提供的信息,运用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水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钠元素。 我国青海湖是个内湖,其湖水是不能流到

大海中,湖水与海水相似也是咸的,而地球上多数的湖水是淡的。从物质在水中溶解的规律

和水的天然循环的角度看,海水中钠元素的含量比较高的原因

是 。

(2)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比海水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填“大”或“小”) 。

人体中碳元素的相对含量较多的原因是 。

8.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医具有标本兼治、毒副作用小的特点,深受广

大患者的喜爱。小明生病了,父母给他熬了中药,可倒出来的中药总有一些药渣,不便饮用。

你能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吗? 课题4 爱护水资源

【考点透视】

一、考纲指要

1.了解世界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和我国水资源的短缺的国情,认识到水资源综合利用

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2.认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3.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4.理解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形成保护水资源和节约

用水的意识。

二、命题落点

1.通过水资源的分布及短缺状况,认识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如

例1。

2.对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的考查。如例2。

3.

对氢气的物理性质“最轻的气体”和氢气的化学性质“具有可燃性”的考查。如例

0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O H Cl

Na 0

10203040506070O C H N Ca 海水中部分元素的含量 人体中部分元素的含量

3。

【典例精析】

例1:(2005年·天津市)今年我市科技周的主题是“珍惜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下列资

料是我国部分地区人均水量图和水资源紧缺指标表。

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紧缺性

极度缺水 重度缺水 中度缺水 轻度缺水 人均水量)/(13-?a m 500< 500~1000 1000~1700 1700~3000 (1)根据资料一和资料二的数据,分析天津市的水资源紧缺程度为 。

(2)节约用水是每一位市民应遵守的公德,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浪费水

的现象,例如水龙头滴水、跑水的问题。如果一个水龙头按每秒钟滴2滴水,平均每20滴

水为1毫升来计算,一昼夜将流失水的体积为 升。(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析: 此题是一例资料分析题。试题首先介绍了两个资料:①介绍我国部分省市的人

均水量,②水资源紧缺指标表。通过资料要求大家通过各省市的人均水量按水资源的紧缺指

标来划分部分省市的紧缺程度;再通过一例常见的水龙头滴水和跑水现象来计算流失的水量

来增强大家的忧患意识,培养大家节约用水的意识。

答案:(1)极度缺水 (2)8.6 例2:2004年6月

5日是第33个世界环境日,其主题是“海洋存亡,匹夫有责”。右上图是珠江口附近海域污染状况图,从污染标准指数分析,珠江口附近海域的首要污染物是

,这种污染物和磷大量排入珠江口后,会污染水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形成赤潮。为防止赤潮的发生,保护海洋环境,我们在日常生产和

生活中可采取 等措施(一种即可)。 解析: 此题是对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的考查。造

成水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工业方面的“三废”;农业方面的“农药、

化肥的过度使用”;生活方面的“生活污水、含磷洗衣粉的使用等”。针对这三个方面的来源,

主要的防治措施有:工业“三废”处理后排放,农药、化肥要合理施用,生活污水处理后排

放、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答案:氮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处理;使用无磷洗衣粉;合理施肥

例3:在实验室中探究氢气的有关性质,将下列探究报告填写完整:

解析:本题是实验探究题,在提出探究问题之后,应思索和寻求探究的方法,根据实验的现象,得到探究的结论,叙述要准确。

答案:

【常见误区】

1.认为“地球上有大量的水存在,所以不用节约用水”。地球上虽然存在大量的水资源,但是由于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却非常贫乏,所以必须要节约用水。如例1和例2。

2.“为了让庄稼长的好,所以化肥施用的是越多越好”。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营养元素,但是作物所需的营养元素的量是有限度的,并不是越多越好。当施用的营养元素多的不能被作物吸收时,这些营养元素就会随雨水进入江河、湖泊,造成水体污染。

3.认为“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没有任何联系”。实际上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是密不可分的。当空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含量较高时,容易产生酸雨,酸雨进入河流、湖泊后会造成水体的酸化,从而引起水污染。如例2。

【基础演练】

1.爱惜和保护水资源,是每位公民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选衣服的水再用于洗拖把、冲厕所 B.工业废水经

过处理后再排放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2.“三湾”治理(如右图)是要改善厦门西海域水质,

还其碧波荡漾的景色。你认为下列西海域及周边项目,不

符合治理目标的是()

A.建立工厂污水处理系统B.建设大面积海水养殖基地

C.建造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D.建立生产和生活固态垃

圾处理系统

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污染后却会给人类造成灾难。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面①-⑤项措施中可以采用的是()

①抑制水中所用动植物的生长;②不任意排放工业废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化肥;④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⑤减少空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防止生成酸雨。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③④⑤

D.②③④

4.海门是国家卫生城市,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下列行为中,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是()①尽量使用可降解塑料制品②植树造林③不随意丢弃废电池④不用含磷洗衣粉⑤工厂将废水处理后排放到长江中⑥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A. ②③⑤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⑥

5.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最高荣誉奖,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世界科学的发展状况。你知道吗?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化学无处不在,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希望你也能像诺贝尔一样勇于探究。请你从衣、食、住、行、农、林、医或药等方面中,任选出4个方面,简要说出化学的好处。[示例]农:合理使用尿素等氮肥,提高了粮食的产量。

例1:例2:

例3:例4:

6.我们的地球表面3/4被水覆盖,但是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减少污染和节约用水是解决这一危机的重要措施。请回答:

(1)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工业“三废”、农业污染。

(2)列举节约用水的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水是极其重要而又宝贵的自然资源,人类生活和生产都离不开它。据报道:北京等大城市相继举行调高水价的听证会。调高水价的理由有很多,例如:水的处理和运输成本的增加等。请你再举两条提高水价的理由。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保护水资源,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C.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2.下列成语或俗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积沙成塔 C.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D.铁杵磨成针

3.下列各组物质中,都属于混合物的是()

A.海水、水银

B.不锈钢菜刀、铁矿石

C.干冰、冰水混合物

D.石墨、氧化铁

4.目前,世界上有20多亿人口面临淡水危机,有关部门呼吁市民要节约用水。下列做法与节约用水无关的是()

A.淘米水用来浇花

B.开发利用地下水

C.使用节水龙头

D.用喷灌、滴灌方法给农作物浇水

5.海口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西海岸是其一道风景线。防止西海岸被污染是我们应尽的义务。下列情况中,一般认为不会造成污染的是( )

A.海水晒盐B.垃圾填海C.油轮泄漏D.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大海

6.物质的运动是永恒的。请你判断下列物质的运动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用自来水制蒸馏水 B.从空气中分离制氧气

C.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D.菜刀保管不慎生成铁锈

二.填空题:

7.从宏观上看,水是由和两种元素组成的,这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从微观上看,水是由构成的,每一个水分子是由和构成的,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

8.2005年10月中旬,我市城西河下游七公里的内河,河面上漂浮大量的死鱼。小亮问讯后,取回水样和同学们一起探究。

(1)观察水质的能见度,然后过滤。过滤时无需用到以下仪器中的(用序号表示)。

A.漏斗

B.烧杯

C.玻璃棒

D.铁架台

E.酒精灯

(2)面对内河严重污染,有人建议:①对排入内河的污水预先进行治理;②将闽江水引入;

③使用成本低,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的生物酶技术治理内河。以上建议你不同意的是(填序号),理由是。

9.下图是碳酸分子分解的示意图,请你从宏观、微观方面写出获得的信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商场开业庆典时,店外挂的氢气球因人群拥挤而被挤破,遇上点燃的香烟,引起爆炸,并引发邻近一串氢气球爆炸。迅速掠过的火苗烧了一些顾客的头发,并浅度灼伤20多人的皮肤。请简要回答:

(1)以上事实说明氢气具有什么化学性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兴趣小组在进行探究时,试验用相对原子质量为4的稀有气体氦气,作为大型升空气球的气体,其原因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

三.实验、简答题:

1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Ⅰ: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滴~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有 。

(2)实验Ⅱ(如下图中甲所示):烧杯B 中的现是 ;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实验Ⅲ(如上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理由是

第三单元参考答案 课题1

1.B

2.A

3.C

4.C

5.(1)左(—)右(+) (2)16ml (3)1.204×1024个(4)可能原因有:正极上放出的氧气比负极上放出的氢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大;氧气可能与电极材料反应而消耗了一部分。

6.(1)氢气比空气轻,氢气具有可燃性 ⑵H 2与空气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⑶在气球中填充稀有气体氦气。(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

课题2

1.D 2.A 3.A 4.D 5.A 6.A 7.运动;变大 8.⑴B ⑵C、D

课题3

1.A 2.D 3.C 4.D 5. ⑴ 过滤 ⑵ 活性炭 ⑶ ClO 2 ⑷ 加热煮沸(或蒸馏)6.(1)蒸馏 (2)分别取样放入烧杯中,加入少量肥皂水并搅拌,产生泡沫较多的是纯净水,无泡沫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7.(1)氯化钠(或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借助水的天然循环,氯化钠不断地被水富集到大海中。{钠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易溶于水的,钠的化合物可随着江、河、湖水流倒大海中;而随着海水的蒸发,海水中易溶于水的氯化钠的

滴有酚酞试

液的蒸馏水

滴有酚酞试

液的蒸馏水 浓

氨水 浓氨

甲 乙

含量逐渐增加(氯化钠逐渐被富集)。}(2)大人体是由有机物、水等物质组成的。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8.这些药渣可用过滤的方法来除去,即可用棉纱叠成多层进行过滤。

课题4

1.C2.B 3.B 4.D 5.本题为开放性题目,只要答出的化学物质在要求范围内,无科学性错误即可6.(1)生活污水(2)用淘米水浇花,及时关闭水龙头等

7.提高人们的节水意识;淡水资源减少(或水被污染、用水量增加等等)(写两点即可)单元测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B

4.B

5.A

6.D

二.填空题:

7.氢元素、氧元素 1:8 水分子氢原子、氧原子 2:1

8.(1)E (2)②会产生二次污染(或会使下游的水受到污染或无法根治污染)(答案合理即可)

9.(1)分子可分成原子;(2)原子可重新结合成分子,(3)碳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4)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或此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或反应中各原子种类和数目未发生改变等)。注:只要从元素、原子、分子、化学反应实质等方面正确回答的均可

10.(1)2H2+O22H2O (2)①密度比空气小,②化学性质稳定。

三.实验、简答题:

11.(1)酚酞试液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试液遇浓氨水变红色(2)酚酞试液变红氨分子从烧杯A运动到烧杯B中,溶于水使酚酞试液变红(3)实验Ⅰ、实验Ⅱ已做过对比实验,故没有必要再做实验Ⅲ[评分提示](3)主要考查对于对比实验的理解及实验设计能力。只要表述正确、清楚,即可。

自然界的水循环新人教版必修教案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学案导学 一、课标解析 了解水圈内的各种水体类型的数量和分布,了解淡水有限性,增强合理用水的意识. 理解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水体的相互关系,加深对地理现象相互联系的理解. 掌握水循环的概念、领域、类型、环节和地理意义,根据人类活动与水循环的关系,调整自己的作为,趋利避害。 二、主干知识梳理 存在形态:、、 , 分布最广、数量最少的是,分布最少,数量居中 的是__。 相互联系存在空间:、、,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的水体陆地水:地表水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水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的关系。自然 界的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连续运 动的水循环过程。 水循环时空特点: 动力:、重力能等 水循环的环节:、、、、下渗 过程和意义类型:、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意义:维持全球水量平衡,更新陆地淡水资源:在水循环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 地、,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状态,并维 持了全球水的。 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水循环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 和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的平衡。 塑造地表形态:水循环是自然界最富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地表 形态。 三、典题解析 [例1](03年上海地理)水循环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地球上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请回答下列两题: (1)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从河水补给角度可理解为。 古诗曰“百川归大海,何日复西归”。从水循环角度理解,通过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形成水的海陆间循环。 (2)在全环水循环中,陆地水主要通过方式进入到大气层中。 解析:(1)题借用古诗句考查河流补给来源以及形成陆地径流雨水补给的原因。黄河流域河水补给形式上有多种形式,但是降水补人是主要方式。陆地上地表径流主要通过大气环流(含季风环流)实现水汽输送和以降水的形式补充地表水。 (2)题主要考查水循环的环节等知识,应扣住“陆地水进入大气层”这一环节进行分析。 答案:(1)雨水是主要补给季风(2)蒸发、植物蒸腾作用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课标要求 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的环节;说明水循环的意义。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圈的构成,理解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补给关系,能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2.积极合作讨论,大胆展示自己,通过探究思考能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 3.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学习重难点 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 学习过程《自然界的水循环》 -:相互联系的水体 【游戏预热】合并同类项:请观察图片中的水体,按自己的标准进行划分 1.水圈的构成 A 按照存在形态分为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 。其中_________ 分布最广,__________ 数量最大。__________ 只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存在。 B按照存在空间分为 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 。其中 _________ 是最主要的,占全 球水储量的__________ 。 【合作思考一】 2.水体的相互补给 (1)图中河流的补给可能涉及哪几种水体? (2)请分析河流水与湖泊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洪水期和枯水期,河流与湖泊之间的补给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吗? 洪水期,___________ 补给__________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合作思考二】 3.水循环过程 (1)用箭头画出各水循环的过程并用文字标注主要环节。 (2)说出各个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海陆大循环) 陆地内循环: 海上内循环: 4.水循环的意义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爱护水资源》学案

课题1 爱护水资源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2.知道从两个方面来爱护水资源,以及水体污染的来源和防治措施。 3.体会关心社会,为社会作贡献的社会责任感。 ●学习过程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生命之源 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不仅江河湖海中有水,生物体内也都含有水。水是生命的源泉,为了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全面了解水的概况。 阅读课本第68页至70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被水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80多种(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元素)。地球上的总水储量虽然很大,但淡水很少,只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2.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位。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地区)是。 3.当今世界上约有人口面临淡水危机,人口生活在缺水状态中。我国的南水北调工程将使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水调往北方。 【练习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来水澄清透明,属于纯净物 B.水覆盖了地球大约3/4的表面,因此不存在水危机 C.水能参与很多反应,但不是化学物质 D.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会造成淡水资源的紧张 二、爱护水资源 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生命的孕育和维系需要水,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为了人类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 阅读课本第70页至71页内容,参考有关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思考、讨论、交流下列问题:1.爱护水资源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另一方面要。 2.节约水资源就要提高水的利用效益。例如,使用、改革和改变可以大量节约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农业和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分别可节水40%和70%以上。3.水体污染是指大量排入水体,超过水体的能力使水质恶化,水体及其周围的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对人类健康、生活和生产活动等造成损失和威胁的情况。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和。 4.预防和消除水体污染的措施有: (1)工业上; (2)农业上; (3)生活中。 【练习2】众所周知,水是生命之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为此,我们应该提倡以下方式中的(填字母序号)。 A.用淘米水、洗菜水浇花、冲厕所 B.使用节水龙头 C.不间断地放水刷牙D.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E.开发利用地下水 F.不间断地放水洗衣服【练习3】2012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届“世界水日”。水与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密切相关。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自然界的水复习 (一)重点、难点突破 1.水的组成 由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等实验都能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1)水的电解实验: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电解,与电源负极相连接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可燃性,该气体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的唯一生成物是水,可推知该气体是氢气; 与电源正极相连接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推知是氧气。由此可知,水在通电的情况下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即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构成水的粒子是水分子H2O,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水的性质: ①水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液体;4℃时密度最大,为 1g/cm3;一个大气压下,沸点100℃,熔点(结冰点)0℃。 ②水的化学性质:通电后水会分解生成氢气、氧气。 2. 自然界中的水: 纯水与天然水: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构成粒子是水分子,是纯净物; 天然水(例如矿泉水、河水、海水等)里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杂质,是混合物。 净化水的方法有沉淀、吸附、过滤、消毒、蒸馏等。自来水厂的净水步骤是:沉淀、吸附、过滤、消毒。 (1)沉淀:在实际净水的沉降过程中,常常加入一类叫做“絮凝剂”的物质,例如“明矾”,其作用是促进不溶物沉淀。 (2)吸附:加入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可以除掉污水的异味和颜色。该过程是物理变化的过程。 (3)过滤: 实验所需仪器:漏斗、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所需用品:滤纸。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用水润湿,紧贴漏斗内壁,不留气泡。 两低:滤纸边缘略低于漏斗边缘;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尖嘴要紧靠玻璃棒的中部;玻璃棒下端要轻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下端的尖嘴要紧靠下面烧杯的内壁。 (4)消毒:自来水厂消毒剂有:氯气、一氧化二氯等。该过程发生了化学变化。 蒸馏是净化程度最高的净水方法,通过蒸馏得到的水是纯净水。 3. 硬水与软水: 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硬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软水。 硬水和软水的区分:向水中加肥皂水并振荡,泡沫很少并且有浮渣的水是硬水,有丰富泡沫的水是软水。 软化水的方法:蒸馏和煮沸。实验室用蒸馏的方法,家庭常用煮沸的方法。 4.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地球的总储水量大,但淡水很少,人类可利用淡水资源不足水资源的1%。我国是严重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1/4。人类生活和生产用水量增大,工业、农业及生活对水体造成的污染造成了水资源的危机。 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另一方面要防止水体污染。 水体污染的主要来源: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等。 措施:工业上,通过新技术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先对污水进行处理再排放; 农业上,提倡使用农家肥、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生活污水,逐步实现集中处理和排放。 5.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H2O, O2, N2, CO2蔗糖,酒精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Fe,Cu,Hg等金属物质,He,Ne,Ar等稀有气体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高中地理自然界的水循 环教案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自然界的水循环》 理科第4组 高中地理刘畅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陆地水体的各种类型以及各种水体之间的相互转化规律,了解目前人类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 (2)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类型、主要环节以海陆大循环对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水循环,能够绘制“海陆间水循环示意图”,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述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2)通过学习水的若干运动转化、更新规律,学生能够结合生活实际、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用科学的理念、发展的观点指导个人行为,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陆地水体的有关知识,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2)通过水循环运动的学习,认识自然界水的动态平衡。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陆地水体相互之间的联系; 2.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难点: 1.水循环的过程及意义。

三、教学用具 投影仪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设计目的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传说在大海东面,非常遥远的地方,有一个深 不可测的无底渊谷,叫“归墟”。由于“归 墟”的存在,百川归海,大海永远不会满溢。 提问:为什么滔滔江水汇入大海,大海的水位 不见上升呢? 通过创设 情境,引 起学生兴 趣,活跃 课堂氛 围。 学生认真听教师讲课,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 相互联系的水体教师1、布置学生阅读教材P54图读图“水圈的构 成”,了解水体的构成: 2、板书:“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培养学生 自主学习 和思考的 好习惯, 并提高学 生从地理 图表中获 取有用地 理信息的 能力 学生阅读教材P54图“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 系”下的文字和图画内容,观察河流水与其他 水体之间的关系,并且思考: 1、河流补给是指河水的来源。图中河流的补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自然界的水循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学案:自然界的水循环 1、了解地球水体的三态变化及存在形式。 2、了解水循环过程和主要环节。 3、认识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的存在形式(1)水圈:由气态、液态和①__________态三种形式的水体构成,是一个②________但③________的圈层。 2、陆地水体组成: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④________、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3、陆地水体之间的关系:具有⑤______________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的概念: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 ⑥________、⑦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 ⑧__________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及环节(1)类型:图中A表示 ⑨_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又称大循环;B为海上内循环;C 为⑩________循环。(2)环节:图中a为蒸发,b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为降水,d为 ?____________________,e为?________________,f为地下径流,g为?____________,h为蒸发(或蒸腾)。 3、意义

4、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人类活动不断改变着自然环境,越来越强烈地影响水循环的过程。人类修筑水库,开凿运河、渠道、河网,以及大量开发利用地下水等,改变了水的原来径流路线,引起水的分布和水的运动状况的变化。 【问题思考】 1、地球有“水的行星”之称,为何还会出现水资源危机? 2、“黄河之水天上来”,可理解成黄河的主要补给水源是什么?“百川东到海,何日复西归”说的是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3、目前,人类主要对水循环的哪些环节施加影响?探究点一陆地水体的相互转化及其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民网xx年8月12日电:据青海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卫星遥感中心对青海湖监测对比结果显示,今年青海湖的水体面积比去年同期增加了 46、38平方千米,较2004年增加了1 31、69平方千米,是面积增大以来增加幅度最大的一年。青海湖位于柴达木盆地边缘,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其主要补给水源是冰雪融水。(1)它与下面三幅图中的哪幅图所示的湖泊水循环性质相似? (2)试推测近几年青海湖面积扩大的原因。 【反思归纳】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当河流水位________湖面或潜水面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或地下潜水;当河流水位________湖面或潜水面时,湖泊水或潜水则补给河流。河流

初四化学第三单元《金属》复习课学案(1课时)

初四化学 第三单元《金属》 复习课教学案 闫忠 一、 学习目标: 1、 进一步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的概念及特性,掌握炼铁的化学反应原理及含杂 质问题的计算。 2、 加深理解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规律,能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 的化学问题。 3、 了解导致钢铁锈蚀的因素、防锈方法及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 二、重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金属与酸溶液、盐溶液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规律、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实验方案。 三、学法指导: 1、比较与对比法。当我们要寻找两件事物相同和不同之处时,就需要比较和对比。比较是为了找出事物的相似点,对比是为了找出事物的不同点。通过比较镁、铁、铝与氧气和酸反应的难易与剧烈程度,可以排出镁、铁、铝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常见金属的性质与用途”、“常见合金的性质”、“金属与合金的性质比较”就采用了比较和对比的方法。 2、物质的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实验探究是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其变化过程的重要方法。在探究活动中,我们要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把自己所看到的和所想到的归纳表达出来,并养成大胆质疑、大胆推测的良好习惯。 四、知识衔接: 1、复习常见的金属材料,回忆元素周期表及生活中的一些金属制品。 2、复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回忆酸的通性。 3、复习钢铁的锈蚀与防护时,引导学生从已有的有关钢铁生锈的生活经入手,让学生对钢铁锈蚀的原因寻找防锈方法。 4、探究金属的活动性时,回忆金属活动顺序表。 五、学习过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学案、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1、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或者查阅资料等方法了解五角钱硬币的主要成分,计实验方 案进行探究。 2、搜集鉴别真假元宝的相关资料(化学与生活) 3 准备好学案,教材、笔等学习工具 诊断补偿: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哪些?对应的现象是什么?如何用化学 于什么材料?(金属材料)可见,金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这些用途与它们的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为进一步巩固这部分内容。 本节课复习:第三单元《金属》 质决定的,金属有哪些物理性质呢?也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复习的第一个问题,请看学案: 1、2题 (依照学案,结合教材自我巩固之后同桌二个合作,相互检测) (一)知识梳理: 1、大多数金属都具有 光泽, 和 较大, 、 较高,具有良好的 性和 、 性能,除 外,金属在常温下都是固体。 2、不同的金属还具有各自的特性,铂的 好,金的 好,钨的 等。 1939年在河南安阳市西北武官村出土的,是商王文丁为母戊而 铸造的,是我国现存最古老最重的青铜铸件,它反映了我国古代化学工艺的成就。它是青铜合金。下面我们复习第二个问题: 合金 (依照学案,结合教材自我巩固之后同桌二个合作,相互检测) 3、合金是指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 或 ,制得 有 特性的物质。其性质一般比组成他们的纯金属有 、 、 、 等优点。 4、铁的合金有 和 。铜的合金有 和 。 所以用它来制造起落架。 请同学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小组交流,金属材料的分类,使用的利与弊,及五角硬币的主要成份等。

高一地理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地球上有着丰富的水及水圈的概念、特点和水的重要性; 2.了解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 3.了解自然界水循环的概念主要环节及其类型及意义;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教材P58图3.2,使学生能够分析出河流的补给类型和特点,思考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及其原因; 2.学生运用图解方法正确表示出水循环的全过程 三、情感目标 1.认识可利用的淡水在地球水体中只占有很小的比例,理解水循环和水平衡对淡水资源更新的重要意义,牢固建立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 2.通过自然界水循环的学习,树立事物之间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难点】 水循环的分类及过程、意义图析 【教学媒体与教具】

计算机软件、地球卫星图片、地球水体储量表、地球水储量百分比图、水循环示意图 【课时安排】 1课时 【讲授过程】 【新课导入】 出示计算机图片:地球卫星图片、太阳系九大行星图片。 请同学们看,这是人类的家园——地球,与太阳系其它大行星相比,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呢?(有丰富的水)是的,我们所居住的这颗行星,表面四分之三为水所覆盖,是一颗“水的行星”。我们这一章要学习的就是地球上的水。 【板书】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第一节自然界的水循环 【引导】水有哪些物理化学性质?(固液气三态变化、比热、胀缩、溶剂等)那么,地球上的水都存在哪里呢?(海洋、河流、湖泊、地下、冰川、沼泽、大气、生物体等)

【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实际上就是水圈。 【板书】一、水圈 1、定义 在水的三态中,气态水数量最少但分布最广;液态水数量最大,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高纬、高山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 【计算机显示】水圈的构成图(教材第58页图3.1)。 【引导】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 【学生回答】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引导】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冰川、2/3)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高一地理必修一班级姓名组别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运用图示说明陆地水体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2. 运用图示说出水循环的过程、主要环节和类型。 3.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说明水循环对自然环境及人类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的三态分布有什么特点? 2.地球上的水体包括哪些类型? 3.陆地上水体都有哪些类型?陆地各种水体之间具有什么关系? 4.河流的补给形式及特点:(结合课本P54图3.2和下表理解记忆) (1)一条河流,往往有多种补给形式,但其径流的变化特点取决于最主要的补给方式的变化特点。例如:济南附近的小清河,尽管上游靠地下水补给,但其最重要的补给水源是雨水,因此其径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降水量的变化。 1.水循环的概念、类型、环节。

2.用示意图描述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的过程(标明各环节)。 (结合课本P55图3.3) 3.水循环的意义。(课本P56勾画并记住) 【我的疑惑】 【随堂练习】 1.黄河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数米,河水与两岸潜水的补给关系,正确的是() A. 两岸潜水经常补给河水 B. 两岸潜水经常得到河水补给 C. 两岸潜水与河水互补 D. 两岸潜水与河水均不补给 图1为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曲线示意图,回答2~3题。 2.该河流位于 A.亚热带季风区 B.亚热带大陆西岸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3.能正确反映该河流水文特征的是 A.由雨水和地下水补给 B.冬季断流 C.有一个汛期 D.年径流总量大 4、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丙三类水循环中,均有的环节是和。(2)、人类活动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环节来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 (3)、增加丁环节水量的主要措施有 【我的收获】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教案_自然界的水

课题:自然界的水 授课教师:曹斌授课班级:C54 一、目标解读: 1、水的组成及实验 2、分子、原子概念及其相关性质,化学变化的实质 3、水的分类、水的净化及其水资源污染 4、从组成上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二、要点回顾: 1、水电解:2H2O=== 2H2↑+ O2↑ 产生位置____ _____ 体积比____ :____ 质量比____ :____ 结论:①水是由____、_____元素组成的。②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原子和____氧原子构成的。 2、爱护水资源: (1)水污染物:工业“三废”(______、______、______);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2)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 (3)爱护水资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均为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 C.硬水软化的方法:蒸馏、煮沸 化学反应的实质: 5、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O6、淀粉、 蛋白质…… (多种元素)氧化物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HCl H2SO4 HNO3 碱NaOH Ca(OH)2 KOH 盐NaCl CuSO4 Na2CO3 三、典例分析:

九年级化学溶液复习课教案

第三单元溶液(综合课) 教学内容:第三单元溶液 教学目的:(1)对本单元各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2)加深对溶液、溶质、溶剂、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3)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对比、概括等能力。 教学理念:通过引导学生对本单元内容的分析、归纳、分类,将各知识点连成线,织成网,形成知识体系, 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分析、综合、分类、概括能力;并通过课堂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溶液的组成特征、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和、分类能力。 课前练习: 1、下列物质不是溶液的是() A.蒸馏水 B.医用消毒酒精 C.生理盐水 D.碘酒 2.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的. B.溶液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溶液里各部分的性质不同 3、物质溶解时,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1)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温度;(2)硝酸铵溶于水时,温度 4、在某温度时,把10g糖放入97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g糖水,则糖水中糖的质量分数为() A、3% B、5% C、5.15% D、49% 5、配制溶液的步骤是:;; 课前自我评价: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同学们对溶液的有关知识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请同学们回忆并讨论:课题 1中主要有哪几部分内容?其中的知识点有哪些? 一、溶液 概念:分散到里,形成就是溶液。 特征:性;性。 溶液概念:叫做溶质。 溶质状态:态、态、态。 组成概念:叫做溶剂。 溶剂水是常用的溶剂,但等也可以做溶剂。 电离: 溶液质量= 二、溶解过程: 吸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过程。如: 1、溶解过程放热过程: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和水分子作用,生成水合分子(或水合 离子)的过程。如: 2、溶解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1)吸热过程时,溶液温度。 (2)放热过程时,溶液温度。 (3)吸收热量= 放出热量时,溶液温度。 3、乳浊液与乳化作用 乳化作用:含表面活性剂的物质能使油脂在水中,形成,这种现象称乳化作用。 4、水溶液的某些性质 (1)某些物质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会使凝固点,利用如:

高中地理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1)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图3.2直观地说明各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联系,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3、三维目标定向 ⑴.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能绘制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掌握其主要环节,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分析常见的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⑵.过程与方法 ①根据所提供的资料,同学间合作探究长江水的补给形式,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指、画、比、思、辨”等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③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依据资料和所掌握的知识,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3.1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 [考纲及解读] 1、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了解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 3、描述陆地水体的相互联系,区别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及特点 解读:1)、对潜水与河湖水的相互补给关系的判断;2)、不同地区河流补给的形式及形成原因; 3)、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环节的积极与消极的影响表现形式及结果等。 [要点梳理]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态、态和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水圈。 ①气态水数量最,但分布最。 ②液态水数量最,分布。 ③固态水仅在、或条件下才能存在。 2、陆地水体类型: ①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水、水和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 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 ; ②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包括水、水、水、水、 水、水等,水量只占全球水储量的3.47% ,但是在自然环境中的作用非常巨大,它供应了人类生产和生活所用的; ③在地球淡水中,是主体,全球冰川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10,水量约占淡水总量的2/3,但是目前把它作为淡水资源直接加以利用的还不多。 水资源的概念:狭义的水资源是指。 3、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河流水的补给类型: 3、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案例1: 补给关系为: 案例2:黄河下游河床底部高出两侧地面,形成“地上河”——黄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 [知识点小结] 1、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①河流单一补给的很少,往往是多种水源补给。②大气降水是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③冰川对河流和其他陆地水体的补给主要是单向补给,即以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陆地其他水体。④江河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相互补给关系。 [例题]河流径流量分析步骤 (1)河流径流量随降水量的变化而变化——雨水补给:降水季节——有汛 气候区 补给时间 径流特点 热带雨林十温海气候区 热带草原气候区 地中海气候区 (2)河流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积雪融水补给——春季气温回升——春汛——河流径流年际变化较 ,季节变化较 冰川融水补给——夏季气温最高——夏汛(冬季气温在0℃以下,河流出现断流)——河流流量 ,流量季节变化.... ,年际变化.... (3)河流流量稳定——地下水和湖泊水补给——无汛 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的互补关系——补给方向取决于三者相对水位高低 湖泊水补给——对湖泊以下河段起调节作用,延缓并削减洪峰 地下水补给——河流稳定而可靠的补给来源,与河流有互补作用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水循环概念: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 的过程。 2、水循环类型: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复习教学案

【黄冈教研备课精品套装】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单元复习【教学案】 一、水 1、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实验 A.装置―――水电解器 B.电源种类--- 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D.化学反应: 产生位置正极负极 体积比 质量比 F.检验:O2---出气口置一根的木条---- H2---出气口置一根的木条------ , (2)结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水是由、元素组成的。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一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2、水的化学性质 (1)通电分解 (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 3、水的污染: (1)水资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是,最多的金属元素是,最多的元素是。 C.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 B、防止水污染: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 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测。(3)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 4、水的净化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均为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 (2)硬水与软水 A.定义:

硬水是含有较多 的水; 软水是 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 .鉴别方法: C .硬水软化的方法: 、 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 还 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5、其他 (1) 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2) 水的检验:用无水硫酸铜,若由白色变为蓝色,说明有水存在; CuSO 4+5H 2O = CuSO 4·5H 2O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二、氢气 H 2 1、物理性质:密度 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难溶于水(排水法) 2、化学性质: (1) 2H 2 点燃前,要 (方法: ) 现象:发出 色火焰,放出热量,有 产生 (2) H 2 +2O 氢气“早出晚归” 现象: ,试管口有 生成 (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 H 2、C 、CO ) 3、氢气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Zn + H 2SO 4 = ZnSO 4 +H 2↑ Zn + 2HCl = ZnCl 2 +H 2↑ 不可用浓盐酸的原因 :浓盐酸有 ; 不可用浓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浓硫酸和硝酸有 。 4、氢能源: 三大优点 、 、 。 化学反应的实质: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7单元复习学案

初三化学上期复习学案 说明:本学案设计可供期末1-7单元学生自主复习使用,可以算是课本导读,所以不用答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以及其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 1.原子论和分子学说。和等科学家研究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物质是由和构成的;分子的和的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即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可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即原子是参加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 2.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元素。门捷列夫发现了和,使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 3.绿色化学的主要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 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 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接纳,实现“零排放”。 (4) 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良好产品。 4.了解几种高科技的化学产品, 如具有超塑延展性的; 隔水透气的高分子薄膜;小猫安详地坐在高温火焰加热的平板上,也是高分子化学材料,其特点是具有绝热的性质;超强拉力的尼龙绳等。 5、将一个鸡蛋洗净后,放入装有食醋的杯子中, 观察到的现象原因说明鸡蛋壳中有什么物质 (1) (2)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以下涉及物质时,都写化学式)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结论:⑴蜡烛通常为黄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溶于水 ⑵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生成了,其中含有元素;蜡烛燃烧后还生成,该气体能使变,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④白瓷板上有黑色粉末出现,更说明蜡烛中含有元素。 蜡烛燃烧的化学反应式是: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人教版必修教案

3.1 自然界的水循环学案(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 1.了解水圈的特点及水体组成。2.掌握水循环的过程、环节、意义及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关系。3.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1.从形态上看 (1)水在地理环境中以①______、②______和③______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 (2)气态水:数量④______,分布⑤______;液态水:数量⑥______,分布次之;固态水:仅在⑦______、⑧______或特殊条件下才能存在。2.从空间分布上看 (1)海洋水:占全球水储量的⑨______%,是地球水的主体。 (2)大气水:数量虽少,但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3)陆地水:包括⑩________、?________、沼泽水、土壤水、? ________、?________、生物水等,数量虽不多,但在自然环境中作用巨大。 3.陆地水体相互联系:陆地上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 二、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1.概念:指自然界的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2.水循环的类型 (1)海陆间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之间,使陆地水得到? ______、?______,水资源得以再生。 (2)陆地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补充量很少。

(3)海上内循环: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对陆地水资源没有补充作用。 3.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蒸发(蒸腾)、________、降水、________、________、地下径流。 4.水循环的意义 (1)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更新状态;维持了全球水的 ________。 (2)是地球上最活跃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过程之一。 (3)是海陆间联系的纽带: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着________。 我的疑惑 1. 2. 3. 探究点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探究材料人们常说“井水不犯河水”,互不往来。而自然界的各种

自然界的水复习学案

永和中学八年级化学导学案课型:复习审核人:备课人:王庚文班级:姓名:使用时间:2013年月日自然界的水 一、复习目标 1、认识水的组成。 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 3、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4、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5、了解纯水与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6、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初步学会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 7、了解世界和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 (8(拓展)、了解氢气的相关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检验、验纯、用途。) 二、知识梳理 (一)化学基本概念 1、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氢气(H2)、氧气(O2)、氮气(N2)等。 2、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二氧化碳(CO2)、水(H2O)、五氧化二磷(P2O5)等 3、分子 4、原子 5、硬水 6、软水 基本操作:沉淀、过滤、蒸馏 (二)有关概念之间的比较 1、单质和化合物 2、原子和分子 (三)水 1、水的电解实验 水的电解文字表达式: 2、水的净化 过滤是一种从液体中分离出不溶性固体的方法,利用它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 ⑴过滤操作中要做到“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 二低: 三靠: ⑵通过过滤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 硬水软化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爱护水资源 (四)氢气 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检验、验纯、用途 三、知识网络 四、方法总结 本单元在展现水与人类的关系、世界和我国水资源概况、水的污染和防治等问题的同时,以水为载体,将单质、化合物、物质的组成、原子、分子等化学基本概念及沉淀、过滤、蒸馏等化学实验操作技能的学习贯穿其中。 从知识结构上看,本单元的内容分为三块:一是从社会学角度认识水,包括水在自然界的作用、水资源状况及其保护等;二是一些化学基本概念;三是几项化学实验操作。其中重点内容是: 1.人与水的关系,以及人在其中的能动作用。 2.原子、分子的概念。单质、化合物的概念。 3.过滤、蒸馏等基本操作技能。 五、同步测试 1.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生存造成危害,为了防止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①减少向空气中排放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数量,防止形成酸雨 ②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④生活污水经净化处理达标后再排放⑤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A.全部 B.①④ C.③④⑤ D.②③④ 2.下列方法中可明显降低水的硬度的是() A.过滤 B.静置 C.煮沸 D.混合 3.过滤操作中,不必使用的仪器是() A.漏斗 B.烧杯 C.玻璃棒D .量筒 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单质的() A.空气、铁粉 B.水银、氧化汞 C.二氧化硫、氧气 D.冰、干冰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可以结合成分子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将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 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一轮复习第三单元导学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导学案 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⒈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的概念、了解原子、分子、离子是怎样构成物质的 ⒉知道原子的构成,能看懂简单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⒊知道元素及其分类、能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4.知道相对原子质量 【课前预习】教材第三单元 【课堂导学】 知识点1 分子与原子 分子、原子比较 分子原子 定义 分子是保持物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中的最小微粒。 性质 体积和质量都、都在不断;之间都有 联系 分子是由构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区别 化学变化中,分子,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 知识点2 原子的构成 ⒈原子的构成: ⒉关系 ②在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②相对原子质量≈ 三个决定 注意?①不同原子的质子数,电子数不同. ?②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氢原子的中子数为0?③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④在原子中:质子和电子数目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带电.知识点3 相对原子质量 ⒈概念:以一种 (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 (约为×10-27kg)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⒉计算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无“克或千克”这样的单位。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不是所有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 子,化学性质就相似.如He与Mg) 决定原子质量的是

[温馨提示]①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②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 。 知识点4 元素 ⒈定义:具有相同(即核内)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温馨提示] ?①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 ?②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但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如O2与O3的混合物),不可能是 ⒉元素符号 ⑴元素符号的书写(一大二小) 元素名称氢锂碳氮氖 元素符号He Be B O F 元素名称钠镁磷钾钙 元素符号Al Si S Cl Ar 元素符号K Ca Na Mg Al Zn Sn Pb H Hg Pt 元素名称钾钙钠镁铝铁铜银金元素名称钡锰碘*钴*镉*铬 元素符号Br W 意义实例(以N为例) 表示某种元素 表示该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温馨提示] ?②当元素符号前的化学计量数为不是“1”的其他数字时,只有,没有,如3H:表示 ⑶元素周期表 发现:门捷列夫 ⒊离子 ⑴概念:带电的或叫离子。 ⑵分类:带正电的离子叫;带负电的离子叫。 ⑶离子符号想一想: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生物体内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种海水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哪几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